首页 > 2022 > 12月 ( 第 130 页)

ICS03.100.30
A20 DB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07-2020
养老护理员服务质量要求
Service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Aged care workers
2020-04-15发布2020-05-15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01/T 0007-2020 养老护理员服务质量要求,DB1501/T 0007-2020 养老护理员服务质量要求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凯恩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商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4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品牌促进会、内蒙古自治区商务标准化技术委员、呼和浩特福源社区服务信息中心、托克托县民政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彦辰、刘珂、刘利平、云利兵。

内容摘抄:

养老护理员服务质量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护理员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服务质量要求、服务质量评价和服务质量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服务质量要求。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养老护理员 aged care workers
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服务工作的人员。
2.2
职业等级 occupation grade
养老护理员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注:《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修订版)。
2.3
服务质量 service quality
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包括服务水平、目标顾客、连贯性。
3 服务质量要求
3.1 五级/初级工
3.1.1 生活照护
3.1.1.1 清洁照护
3.1.1.1.1 能为老年人洗脸、洗手、洗头、梳头、剃胡须、洗脚、修剪指(趾)甲。
3.1.1.1.2 能协助老年人清洁口腔。
3.1.1.1.3 能协助老年人摘戴义齿并清洗。
3.1.1.1.4 能协助老年人洗澡(淋浴、盆浴、擦浴)。
3.1.1.1.5 能为老年人清洁会阴部。
3.1.1.2 穿脱衣物

4 服务质量评价
4.1 评价主体
养老护理服务对象或家属。
4.2 评价方式
意见征询、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4.3 评价指标
4.3.1 有形性
有形性是指服务被感知的部分,如提供服务用的各种设施等。
注:由于服务的本质是一种行为过程,而不是某种实物形态,因而具有不可感知的特征。因此,客户正是借助这些有形的、可见的部分来把握服务的实质。有形部分提供了有关服务质量本身的线索,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客户对服务质量的感知。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080
A12  DB5329
大理州地方标准
DB5329/T 23-2019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服务质量规范
2019-11-29发布   2019-11-29实施
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将管理局 发布

DB5329/T 23-2019,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服务质量规范,DB5329/T 23-2019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服务质量规范

前言
本规范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大理大学、大理衡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龙肖毅、李志刚出遇霖、赵晓海、施玲、冯亚军、傅东寅、赵永波。

内容摘要: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服务质量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大理州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的术语定义、车辆状态、服务人员要求、运营服务质量及安全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大理州为满足旅游者需要而进行的旅游景区、古城、古镇等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服务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据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10001.1标志用猴息图形府号第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思图形狩号第?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15566图形标怎屦用原则与要求
GB16735道路车丽车辆识别氏号
GB/T16766旅游服基础术语
GB/T16767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
GB/T21268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通用技术条件
GB24727非公路旅游观光车安全使用规范
3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
专为旅游景区设立的供游客代步的区域性环保型乘用车辆,主要承担公园、大型游乐园、城市步行街、港口、旅游小镇等景区景点的乘车观光游览业务。
4车辆要求
4.1车辆应当经过当地相关部门检验合格,符合GB7258、GB/T21268的要求,确保观光车辆部件性能良好。
4.2车辆进行人体工程学设计,操作人性化,车辆上下口应有安全链。
4.3宜有卫星导航设备和行车记录仪,宜有车载通信调度设备。
4.4全车整洁,完好无明显撞击或擦痕,设备设施齐全无破损,车胎无油污泥土。(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40.13
A00 DB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12-2020
酒店高处坠落防护指南
Hotel fall protection guide
2020-04-28发布2020-05-28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01/T 0012-2020,酒店高处坠落防护指南,高处坠落防护,DB1501/T 0012-2020 酒店高处坠落防护指南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永泉、于富荣、杨祥、何建军、任国栋、李茜、牛银祥、陈德龙、李红军、杨洁。

内容摘抄:

酒店高处坠落防护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酒店高处坠落防护的术语与定义、基本要求、检验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疫情防治期间隔离人员入住酒店高处坠落的防护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28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B/T 1229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GB/T 1230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GB/T 123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 5780 六角头螺栓 C级
GB/T 5782 六角头螺栓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4957 溶化焊用钢丝
GB 17790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8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50328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范围
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JJ 89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 7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237 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
JB/ZQ 4763 膨胀螺栓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处坠落 high fall
从距离地面 2 m 以上的高度坠落的人或物。

3.2
主动性坠物 active drop
人或其他物体以自身作用力或被人以外力从对外的窗口移动到室外的情况。
3.3
被动性坠物 passive falling object
在酒店主体建筑的外侧悬挂的户外空调主机、门窗玻璃、户外广告及招牌匾额、户外照明及通讯装置、户外门窗遮阳遮雨用具等因年久腐蚀或受自然灾害因素所造成的坠落。
4 基本要求
4.1 总则
疫情防治期间隔离人员入住的酒店除符合本标准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保、安防标准的要求。
4.2 高处坠落防护
4.2.1 管理制度要求
4.2.1.1 在入店登记、人员活动、停留等空间的醒目位置放置注意事项提示卡,提醒客人防止高处坠落。
4.2.1.2 凡在距地 2 m 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阳台边、窗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等处都应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并在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志,标志应符合 GB/T 10001.1 的规定。
4.2.1.3 酒店管理人员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部位进行安全性排查,存在隐患部位应及时处理至符合安全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有坠落可能部位安装预防坠落设施。安装预防坠落的设施在使用前要应进行检查验收,经确认合格有效,方可使用。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01
CCS C 80 DB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16—2021
农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fire safety management of farmer markets
2021-12-30发布2022-01-30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01/T 0016-2021,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B1501/T 0016-2021 农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0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内蒙古天行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丹宇、刘珠峰、冯宇波、石永强、王晓东、常乐、张慧、穆嘉、王培龙、李宏宇。

内容摘抄:

农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贸市场消防安全责任、消防组织、消防安全制度和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和演练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农贸市场及其所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907(所有部分) 消防词汇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 25506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
GB/T 38315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
GB/T 40248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GB 50072 冷库设计标准
GB 500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5907、GB/T 4024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贸市场 farmer markets
市场举办者提供固定商位(包括摊位、店铺、营业房等)和相应设施,提供物业服务,实施经营管理,有多个经营者进场独立从事蔬菜、禽类、蛋类、肉类、水产品、豆制品、调味品、熟食卤品、腌腊制品、水果、粮油制品、副食品等各类食品经营的固定场所。
3.2
消防设施操作员 fire facility operator
从事建(构)筑物消防设施运行、操作和维修、保养、检测等工作的人员。
3.3
微型消防站 mini fire station
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自然村落、居民社区为基本单元建设的志愿消防组织,主要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宣传培训、初起火灾扑救等工作。
4 消防安全责任

4.1 一般规定
4.1.1 农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应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提高自身预防和控制火灾的能力,保障消防安全。
4.1.2 农贸市场应坚持自主评估风险、自主检查安全、自主整改隐患,向社会公开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并承诺本场所不存在突出风险或者已落实防范措施。
4.1.3 农贸市场应当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应按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设置、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定期开展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和消防安全评估,采取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先进的消防技术手段,确保建筑具备可靠的消防安全条件。
4.1.4 实行承包、租赁或委托经营管理时,产权单位应当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并督促使用单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当事人在订立承包、租赁、委托管理等合同时,应当明确各方消防安全责任。承包人、承租人或者受委托经营管理者,在其使用、经营和管理范围内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080.01
CCS T50 DB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18-2021
公务用车管理与服务规范
Regulations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 official vehicles
2021-12-30发布2022-01-30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01/T 0018-2021,公务用车,公务用车管理与服务规范,DB1501/T 0018-2021 公务用车管理与服务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特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晓东、寇俊青、李建云、胡雅清、崔万成、蒋柠、吕燕卿、吕慧枝。

内容摘抄:

公务用车管理与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务用车管理与服务规范的总体要求、编制及配备、标识化管理、运行维保管理、公车处置、信息化平台、服务工作、检查监督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公务用车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5/T 2237 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B15/T 223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务用车 official vehicle
用于定向保障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包括实物保障用车、机要通信用车、应急保障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离退休干部服务用车、调研用车、行政执法用车和业务用车。
[来源:DB15/T 2237—2021,2.1,有修改]
3.2
实物保障用车 physical support vehicle
用于保障享受实物保障用车待遇的人员在办公行政区域内的正常公务出行、上下班交通以及到公费医疗指定医院就医的机动车辆。
3.3
机要通信用车 confidential communication vehicle
用于传递、运送机要文件和涉密载体的机动车辆。
3.4
应急保障用车 emergency support vehicle
用于处理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或者其他紧急公务的机动车辆。
3.5
执法执勤用车 law enforcement vehicles
中央批准的执法执勤部门(系统)用于一线执法执勤公务的机动车辆。
3.6
特种专业技术用车 special technical vehicles
固定搭载专业技术设备、用于执行特殊工作任务的机动车辆。

4 总体要求
4.1 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应坚持科学规范、节约环保、安全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围绕建设节约型、廉洁型机关的要求,建立公车要公用、公务要保障、用管要分离、公车有标识、公众可监督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
4.2 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应会同公安、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细则,履行各自业务范围内公务用车监督管理职责,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不断提高公务出行保障能力和水平。
4.3 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应建立公务用车管理台账,加强相关证照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公务用车档案管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 以“及时、准确、完整、真实”为原则,建立公务用车从购置到处置生命全周期档案;
b) 实行“一车一档”档案规范管理;
c) 车辆档案管理方式包括信息系统管理和纸质文件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档案内容应与纸质文件档案内容一致。
4.4 公务用车(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特殊需要的车辆外)应喷涂规定标识,安装定位终端纳入平台监督管理。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020.40
CCSP00 DB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20-2021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Guide for design of greenway planning
2021-12-30发布2022-01-30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01/T 0020-2021,绿道,绿道规划设计导则,DB1501/T 0020-2021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北京林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庆卫、刘建国、田新、王文、白雪冬、花甫春、刘利、秦俊珂、宋颖、王恩洁、巴特尔、金珊珊、王晓敏、锡林呼、崔苏琴、余晓龙、李素英、刘通、杨平、何立飞、宋振琪、耿红凯、王秀军、曾郅涵、张若溪、韦淋馨、张钰晗、郭林繁、罗春燕、李子航。

内容摘抄: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道规划设计的术语和定义、绿道功能与分类、规划设计原则、绿道规划、绿道规划设计要求、绿道分类设计、绿道规划设计成果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呼和浩特市域绿道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0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0部分:通用符号要素
GB 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T 50805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
CJJ 14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CJJ 3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 4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T 304 城镇绿道工程技术标准
JGJ/T 163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道 greenways
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3.2
绿道游径系统 greenway trails system
绿道中供人们步行、自行车骑行的道路系统,是绿道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与步行骑行综合道。
3.3
绿道连接线 greenway connector
主要承担连通功能,且对人们步行或自行车骑行有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
3.4

绿道绿化 greenway planting
由自然因素所构成,由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3.5
绿道设施 greenway facilities
为满足绿道综合功能而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与标识设施。
3.6
驿站 service spot
供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的场所,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
4 绿道功能与分类
4.1 绿道功能
绿道应兼顾休闲健身、绿色出行、生态环保、社会与文化、旅游与经济五大功能如下:

——休闲健身功能的绿道应串联城乡公园绿地、街旁绿地、社区游园等绿色资源及公共空间,为提供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的户外活动场所和途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绿色出行功能的绿道作为重要的绿色带状通道,应与步行、自行车交通方式相结合,与机动车、公交、地铁等交通系统相衔接,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服务,方便市民日常出行,丰富城市绿色出行方式;

——生态环保功能的绿道作为城乡的带状绿地,有助于固土保水、防风降尘、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并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及迁徙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

——社会与文化功能的绿道为人们提供社会交往的户外空间,便于人们放松身心,促进人际交往,有利于社会和谐;绿道连接城乡居民点、公共空间与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节点,有效地保护、利用和宣传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传承;

——旅游与经济功能的绿道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城乡互动,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沿线土地价值,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绿道功能与分类.............................................................................................................................................2
5 规划设计原则.................................................................................................................................................3
6 绿道规划.........................................................................................................................................................3
7 绿道规划设计要求.........................................................................................................................................4
8 绿道规划设计成果.......................................................................................................................................12
9 绿道分类设计指引.......................................................................................................................................13
附录 A(资料性) 绿道组成............................................................................................................................14
附录 B(资料性) 绿道串联节点的衔接要求............................................................................................... 17
附录 C(资料性) 绿道分类选线建议表........................................................................................................18
附录 D(资料性) 驿站基本功能设施设置一览表....................................................................................... 19
附录 E(资料性) 标识分类设置要求............................................................................................................20
附录 F(资料性) 绿道网规划主要内容和成果........................................................................................... 21
附录 G(资料性) 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内容和成果....................................................................................... 22
附录 H(资料性) 初步设计阶段主要内容和成果....................................................................................... 23
附录 I(资料性) 施工设计阶段主要内容和成果....................................................................................... 24
附录 J(资料性) 绿道分类设计指引............................................................................................................25
参考文献............................................................................................................................................................. 3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65.020.40
CCS P53 DB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21—2021
园林绿地分级养护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on graded maintenance of landscape green
2021-12-30发布 2022-01-30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1/T 0021-2021,分级养护技术,园林绿地,园林绿地分级养护技术规程,DB1501/T 0021-2021 园林绿地分级养护技术规程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北京林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庆卫、刘建国、田新、王文、白雪冬、花甫春、刘利、秦俊珂、宋颖、王恩洁、杨高鹏、杨建雄、余晓龙、王树娟、范谷君、曹玉峰、田川、王晓敏、锡林呼、崔苏琴、莎茹、余晓龙、刘义龙、斯琴、张涛、钟原、杨平、何立飞、宋振琪、耿红凯、王秀军、曾郅涵、张若溪、韦淋馨、张钰晗、罗春燕、郭林繁、李子航。

内容摘抄:

园林绿地分级养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园林绿地的分级标准、分级养护技术措施要点、植物修剪技术措施要点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呼和浩特市域公园绿地、道路绿地的分级养护管理,其他城市绿地类型参照此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92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51168 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
CJJ/T 91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SL 368 再生水水质标准
DB1501/T 0022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CJJ/T 91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行道树 street tree
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为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的树。
[来源:CJJ/T 91—2017,6.3.17]
3.2
绿篱 hedge
由木本植物成行密植而形成的植物墙篱。
[来源:CJJ/T 91—2017,6.3.16]
3.3
草坪 lawn
园林中用人工铺植草皮或播种草籽培养形成的整片绿色地面。
[来源:CJJ/T 91—2017,7.3.7]
3.4
地被植物 ground cover plant
用于覆盖地面的密集、低矮、无主枝干的植物。
[来源:CJJ/T 91—2017,7.3.5]
3.5
分枝点 branch point

乔木主干距地面最近的分枝部位。
[来源:CJJ/T 91—2017,7.4.18]
3.6
修剪 pruning
将植物的某一部分剪短或疏删,以达到平衡树势、更新复壮、美观的操作。
[来源:CJJ/T 91—2017,8.3.3]
4 分级规程
4.1 园林绿地分级规程
4.1.1 公园绿地分级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级规程........................................................................................................................................................... 2
4.1 园林绿地分级规程...............................................................................................................................2
4.2 园林绿地组成元素分级规程...............................................................................................................3
4.3 园林绿地与园林绿地组成元素分级规程的使用方法.................................................................... 11
5 分级养护技术措施要点.................................................................................................................................12
6 植物修剪技术措施要点.................................................................................................................................14
6.1 一般规定............................................................................................................................................. 15
6.2 乔木..................................................................................................................................................... 15
6.3 绿篱..................................................................................................................................................... 16
6.4 灌木..................................................................................................................................................... 16
6.5 藤木..................................................................................................................................................... 16
6.6 草坪..................................................................................................................................................... 17
附录 A(资料性) 常见病虫害防治月历及防治方法......................................................................................18
附录 B(资料性) 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名录..................................................................................................28
附录 C(资料性) 耐旱及不耐旱植物名录......................................................................................................29
附录 D(资料性) 回缩树冠修剪示范图..........................................................................................................30
参考文献............................................................................................................................................................... 3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020.40
CCS P 53 DB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22一2021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on protection of landscape plants
2021-12-30发布 2022-01-30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1/T 0022-2021,园林植物,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DB1501/T 0022-2021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北京林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庆卫、刘建国、田新、王文、白雪冬、花甫春、刘利、秦俊珂、宋颖、王恩洁、石娟、王平、薛国红、刘义龙、斯琴、王树娟、杨高鹏、张丽莹、李小红、张剑、张佳、张晓萝、闫海霞、李艳艳、段景攀、张颖、王晓敏、余晓龙、罗春燕、李子航、郭林繁。

内容摘抄: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呼和浩特市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有关的术语和定义、主要防治对象、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主要考核指标、技术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呼和浩特市园林植物保护工作范畴、涉及本市所有与园林绿化有关的园林管理部门、园林养护单位、园林栽培单位及个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害生物 harmful organism
对园林植物健康生长造成一定危害的病原物、昆虫类、螨类、软体动物及杂草等。
3.2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植物检疫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据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采用科学的方法,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对输出或输入的植物及其产品是否带有危险性有害生物进行检疫检验和检疫处理的行政管理活动。
3.3
园艺栽培技术防治 horticultural cultivation techniques
运用或改变栽培技术(包括植物规划配置、培养抗性品种等)措施,来抑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的方法。
3.4
物理机械防治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control of pests
依据有害生物的一些特征、习性,使用简单的工具、设备,利用光、电、热、辐射等机械、物理、人工措施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3.5
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
利用生物或其天然产物(包括激素、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等)来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或减轻其害程度的方法。
3.6
化学防治 chemical control
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3.7
农药 pesticides
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园林植物的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3.8
生物农药 biological pesticide
用于预防或控制园林植物的有害生物,源于生物或其天然代谢产物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如 Bt 制剂、井冈霉素、阿维菌素、苦参碱、苦烟乳油等。
3.9
化学农药 chemical pesticide
化学合成生产的各种有机农药。
3.10
化学防治指标 chemical control index
化学防治指标的含义是指有害生物的发生程度,已达到须用(有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时的虫口密度或植物损害率的一个数量指标。
3.11
除草剂 herbicide
用以消灭或抑制杂草生长的农药被称为除草剂。包括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两大类。
4 主要防治对象
4.1 病害
呼和浩特市病害主要包括枝干病害、叶部病害和根部病害,具体主要防治对象见附录 A。
4.2 害虫
呼和浩特市害虫主要包括刺吸害虫、食叶害虫、蛀干害虫、地下害虫和螨类,具体主要防治对象见附录 A。
4.3 草害
呼和浩特市草害具体主要防治对象见附录 A。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主要防治对象................................................................................................................................................... 2
4.1 病害....................................................................................................................................................... 2
4.2 害虫....................................................................................................................................................... 2
4.3 草害....................................................................................................................................................... 2
5 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预警...........................................................................................................................2
5.1 设置监测中心.......................................................................................................................................2
5.2 监测措施............................................................................................................................................... 2
5.3 监测记录............................................................................................................................................... 2
5.4 监测通报............................................................................................................................................... 3
6 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3
6.1 植物检疫............................................................................................................................................... 3
6.2 园艺栽培技术防治...............................................................................................................................3
6.3 物理防治............................................................................................................................................... 3
6.4 化学防治............................................................................................................................................... 4
6.5 生物防治............................................................................................................................................... 4
7 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6
7.1 喷药标准和要求...................................................................................................................................6
7.2 杀虫剂根部施药的标准和要求...........................................................................................................6
7.3 虫孔注药标准和要求...........................................................................................................................7
7.4 钻孔注药标准和要求...........................................................................................................................7
7.5 种子处理质量标准和要求...................................................................................................................7
7.6 诱杀的质量标准和要求.......................................................................................................................7
7.7 人工刮刷病、虫质量标准和要求.......................................................................................................7
7.8 人工捉摘病虫质量标准和要求...........................................................................................................7
8 主要考核指标................................................................................................................................................... 7
9 技术档案........................................................................................................................................................... 8

9.1 建立档案............................................................................................................................................... 8
9.2 档案管理............................................................................................................................................... 8
附录 A(资料性) 呼和浩特市病虫害主要防治对象........................................................................................9
附录 B(资料性) 呼和浩特市园林植物常见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11
附录 C(资料性) 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名录..................................................................................................14
附录 D(资料性) 病虫害发生与防治记录表..................................................................................................15
参考文献............................................................................................................................................................... 1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020.20
CCS P 53 DB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23-2021
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landscape plants planting
2021-12-30发布 2022-01-30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1/T 0023-2021,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DB1501/T 0023-2021 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北京林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庆卫、刘建国、田新、王文、白雪冬、花甫春、刘利、秦俊珂、宋颖、王恩洁、张丽霞、樊洁、巴特尔、杨高鹏、杨建雄、王树娟、范谷君、曹玉峰、田川、王晓敏、余晓龙、刘义龙、斯琴、张涛、张若溪、张钰晗、王秀军、宋振琪、曾郅涵、何立飞、李子航、郭林繁、罗春燕。

内容摘抄:

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施工准备、树木、花卉、草坪、藤本植物、水生及湿生植物的栽植技术措施、边坡绿化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呼和浩特市域(含旗县)范围内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 55014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
CJJ 75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 91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T 340 绿化种植土壤
DB1501/T 0022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CJJ 82、CJJ/T 91、CJ/T 34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害生物防控 pe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ling
从维护、促进城市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遵循综合治理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协调人与生物以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有效防控有害生物对绿化植物的危害。
3.2
致死中量 median lethal dose
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3.3
栽植穴、槽 planting hole(slot)

栽植植物挖掘的坑穴。坑穴为圆形或方形的称为栽植穴,长条形的称为栽植槽。
[来源:CJJ 82—2012,2.4]
3.4
腰箍 hoop back
园林植物栽植中挖掘土球时在土球腰部缠绕的箍状物。

4 基本规定
4.1 园林植物栽植应按照已批准的设计图及有关文件实施。
4.2 综合工程中的栽植工作,应在主体工程、土方工程、地下管线及道路基础工程等完成后进行。
4.3 园林植物栽植不应影响相关建筑物、构筑物、军用光缆及其他有关设施。树木根颈中心至构筑物和市政设施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 GB 55014 有关规定。
4.4 地下空间顶面、建筑屋顶和构筑物顶面的立体绿化应保持植物自然生长,应在不透水层上设置防水排灌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地下空间顶面种植乔木区覆土深度应大于 1.5 m;
——建筑屋顶树木种植的定植点与屋顶防护围栏的安全距离应大于树木高度。
4.5 园林植物栽植应严格选用植物材料,确保无病虫害,不应使用非检疫对象的病虫害危害程度或危害痕迹大于树体 10%的植物材料。苗源地应就近,不应从疫区选择苗木。植物选择应适地适树,应优先选用乡土植物和引种驯化后在当地适生的植物,并应结合场地环境保护自然生态资源。
4.6 园林植物栽植的各工序应紧密衔接。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4
5 施工准备........................................................................................................................................................... 5
6 树木栽植........................................................................................................................................................... 5
7 花卉栽植......................................................................................................................................................... 14
8 草坪建植......................................................................................................................................................... 17
9 藤本植物栽植................................................................................................................................................. 19
10 水生、湿生植物栽植...................................................................................................................................21
11 坡面绿化....................................................................................................................................................... 24
附录 A(资料性) 常见园林绿化不宜搭配植物一览表............................................................................... 27
附录 B(资料性) 园林树木栽植时间及栽植技术要点............................................................................... 28
附录 C(规范性) 园林绿化大树栽植养护调查表........................................................................................29
附录 D(资料性) 园林绿化植物推荐名录....................................................................................................30
附录 E(资料性) 种植土为沙性土时推荐植物名录................................................................................... 43
附录 F(资料性) 园林绿化栽植土壤的改良措施........................................................................................44
附录 G(资料性) 种植土下垫面有不透水层的植物栽植及水分管理要点............................................... 45
参考文献............................................................................................................................................................... 4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1.040.01
A00 DB1502
包头市地方标准
DB1502/T005-2020
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marke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two random selections and one informational publicity"in government agencies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03-19发布2020-06-19实施
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02 /T 005-2020,一公开,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双随机,政府部门“双随机,DB1502/T 005-2020 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智斌、秦洁、任卫国、白玲

内容摘抄:

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总则、组织方式、工作基础、监管实施、结果运用和协同联动。
本标准适用于全市县级以上具有行政监督检查职责的政府部门(以下简称“部门”)对市场主体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对非市场主体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也可参照适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监管对象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bject
包括市场主体和非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非市场主体,是指市场主体以外的各类组织和个人,包括事业单位、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2.2
双随机、一公开 two random selections and one informational publicity
在市场监管中,随机抽取监管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3
跨部门联合抽查 the joi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cross-government agencies
由确定的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参与,共同开展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活动。
2.4
抽查比例 ratio of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根据市场监管工作需要,确定的应监管对象与同类市场监管对象之间的占比。
3 总则
3.1 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应坚持依法监管、公正高效、公开透明、协同推进的原则。
3.2 除下列情形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监管事项均应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进行,不得随意对市场主体开展监督检查:
a) 法律法规规章对监督方式有明确规定的;

b) 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对监督检查有专门要求或重点工作部署的;
c) 被投诉举报涉嫌违法违规的;
d) 市场监管领域突发性事件的;
e) 上级交办、督办行政处罚案件的;
f) 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监管对象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
g) 其他部门移交行政处罚案件线索的。
3.3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并经相应程序批准后不予公开的以外,检查结果应向社会公开。
3.4 应坚持行政执法、行政指导和宣传教育相结合,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诚信经营。
4 组织方式
4.1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组织方式分为:
a) 单一部门随机抽查:抽查工作全过程由单一政府部门自行组织和实施;
b) 跨部门联合抽查:抽查工作全过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府部门共同实施,跨部门联合抽查又可分为:
1) 综合性跨部门联合抽查:由市场监管部门或政府确定的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参与;
2) 行业性或专门领域跨部门联合抽查:由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确定的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参与。
4.2 根据管辖权限,属于上级部门管辖的监管对象可委托下级部门实施;上级委托下级部门实施,下级部门应按属地管理原则落实监管责任。
4.3 对于跨区域或专业性较强的抽查事项,可由上级部门牵头负责,上下级部门联动联合抽查。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2.1 监管对象 ...................................................................... 1
2.2 双随机、一公开 ................................................................ 1
2.3 跨部门联合抽查 .............................................................. 1
2.4 抽查比例 ...................................................................... 1
3 总则 .............................................................................. 1
4 组织方式 .......................................................................... 2
5 工作基础 .......................................................................... 2
5.1 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 .......................................................... 2
5.2 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 ............................................................ 2
5.3 建立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 ........................................................ 3
5.4 制定工作细则 .................................................................. 3
5.5 统一监管系统 .................................................................. 3
6 监管实施 .......................................................................... 3
6.1 监管流程 ...................................................................... 3
6.2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 3
6.3 明确抽查任务 .................................................................. 4
6.4 随机抽取市场主体 .............................................................. 4
6.5 随机抽取执法检查人员 .......................................................... 4
6.6 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 ............................................................ 5
6.7 明确抽查工作要点 .............................................................. 5
6.8 确定检查方式 .................................................................. 6
6.9 实地核查 ...................................................................... 6
6.10 形成与公示检查结果 ........................................................... 7
6.11 后续处理 ..................................................................... 7
7 结果运用 .......................................................................... 8
8 协同联动 .......................................................................... 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单一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跨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 10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监管实施流程图................................................. 11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要点..................................... 12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单一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实地核查记录表 ................... 13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实地核查记录表 ................. 15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抽查工作情况汇总表............................................. 17
参考文献 ............................................................................ 1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020.10
Z06   DB5329
大理州地方标准
DB5329/T17-2019
苍山地质灾害防治规范
2019-11-29发布   2019-11-29实施
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29/T 17-2019,苍山地质灾害防治规范,DB5329/T 17-2019 苍山地质灾害防治规范

前言
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大理州苍山保护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理州苍山保护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滨、赵灿车、何水娜。

内容摘要:

苍山地质灾害防治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苍山保护区界限范围内地质灾害防治的术语定义、地质灾害种类、成因分析、灾害表现、防治措施、程序报批及监督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苍山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2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地质灾害
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
人民生命和产安全的山体游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
2.2 滑坡
山坡在河流冲刷、降雨、地震自然因素作用下,或者在切坡、山皮加载等各类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土层或岩层整体地或分散地颅闲坡向下沿动的现象
2.3 崩塌
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2.4 泥石流
在降水、库塘溃坝或冰雪突然大量融化等因素作用下,在沟谷中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珠洪流。
3 成因分析
3.1地质构造因素
3.2自然因素
3.3不规范开采
3.4开挖边坡
3.5人为活动影响
3.6其它波坏土质环境的活动
4 地质灾害表现
地质灾害有以下表现:(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20.10
Z04 DB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09-2020
管理体系要求
Carbon management system requi rements
2020-04-15发布 2020-05-15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1/T 0009-2020,碳,碳管理体系 要求,DB1501/T 0009-2020 碳管理体系 要求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节能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碳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节能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雪梅、高春梅、达尔汗、张月峰、张国军。

内容摘抄:

碳管理体系 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和定义、领导作用、策划、实施、绩效评价、改进。使组织采用过程方法实现碳管理绩效,包括减少碳排放量,持续改进碳排放绩效。本标准适用于碳排放组织。本标准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管理体系整合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06)
ISO 14064-1:2018 温室气体 第一部分 组织层面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GB/T 32150、GB/T 19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碳管理体系 carbon management system
组织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管控而建立的管理方针、目标、过程和程序及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3.2
碳排放核算 carbon emission accounting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方法对碳排放进行量化的活动。
3.3
碳排放强度 int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
组织单位产品产量或产值的碳排放量。
3.4
碳排放管理团队 carbon emission management team
组织内部负责实施碳排放管理活动、持续改进其碳排放绩效的相关人员。
3.5

碳排放源 carbon emission source
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物理单元或过程。
3.6
碳排放量 carbon emissions
组织在一定时间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计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
3.7
碳源流 carbon source flow
流入组织或流出组织边界的化石燃料、含碳的原材料、含碳的产品或含碳的废物。
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废气如果被现场回收利用而不流出组织边界,则不属于碳源流。
3.8
碳排放权 carbon emission rights
组织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所获得的碳排放指标从而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
3.9
碳配额 carbon emission quota
由碳交易管理部门发放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额度,计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4 领导作用
4.1 领导作用和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碳管理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 对碳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 确保制定低碳发展战略和目标;
c) 确保碳管理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 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 确保碳管理所需的资源是可获得的;
f) 确保碳管理信息的有效沟通;
g) 确保碳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
h) 促使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和支持其为碳管理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i) 推动碳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j) 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领导作用 .......................................................................... 2
4.1 领导作用和承诺 ................................................................ 2
4.2 组织的机构、职责和权限 ........................................................ 2
4.3 碳管理方针 .................................................................... 3
5 策划 .............................................................................. 3
5.1 总则 .......................................................................... 3
5.2 合规义务 ...................................................................... 3
5.3 评估风险和机遇 ................................................................ 3
5.4 碳排放量核算 .................................................................. 3
5.5 碳减排目标、指标和碳减排方案 .................................................. 4
6 实施 .............................................................................. 4
6.1 总则 .......................................................................... 4
6.2 能力 .......................................................................... 4
6.3 意识 .......................................................................... 4
6.4 碳信息披露与交流 .............................................................. 4
6.5 文件化信息 .................................................................... 5
6.6 产品方案及运行计划 ............................................................ 5
6.7 碳数据管理 .................................................................... 6
6.8 碳配额管理 .................................................................... 7
6.9 碳交易管理 .................................................................... 7
6.10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7
7 绩效评价 .......................................................................... 7
7.1 总则 .......................................................................... 7
7.2 计量、统计与分析 .............................................................. 7
7.3 监测计划 ...................................................................... 8
7.4 合规性评价 .................................................................... 8
7.5 数据质量控制 .................................................................. 8
7.6 内部审核 ...................................................................... 9
7.7 管理评审 ...................................................................... 9
8 改进 ............................................................................. 10

8.1 总则..........................................................................10
8.2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 ........................................................10
8.3 持续改进......................................................................10
参考文献.............................................................................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060.30
CCS Z T7  085329
大理州地方标准
DB 5329/T 73-2021
山区村庄混合污水收集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
2021-04-01发布  2021-05-01实施
大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29T 73-2021 山区村庄混合污水收集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DB5329/T 73-2021 山区村庄混合污水收集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大理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洱源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献清、倪喜云、和培铖、段艳涛、付斌、胡万里、刘宏斌、陈品燕、张睿、周斌、杨怀钦、李晓仙、王艳、康冠宏、金平忠、郭陆军、陈兴位、王炽、李枝武、闫辉、倪明、孔垂思。

内容摘要:

山区村庄混合污水收集资源化利用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理州山区村庄混合污水收集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技术原理和处理流程及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选©矿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4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
GB5084农田灌概水质标准
GB/T 3707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
SL310村镇供水工程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3.1 山区村庄
居民生活区与菌腐养殖未完全分路交定坡度且下游有充足农田的村庄。
3.2 村庄混合污水
生活污水、养殖废水、过村清水混合排放污水。
3.3 村域沟渠
村庄沟渠基础上配置坝、闸等控水设施,具一定调蓄能力的村庄沟渠。
4技术原理和处理流程
4.1 技术原理
清水入村前通过分流设施减少入村量,村庄混合污水经村域沟渠组织化排放,并在村庄出水口进行分流、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村庄下游农田灌溉。
4.2 处理流程
包括清水分流、村域沟渠构建、混合污水分流、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如图1。(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40.27
F10 DB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08-2020
水泥行业碳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Cement industry carbon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 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
2020-04-15发布2020-05-15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01*T 0008-2020,水泥,水泥行业碳管理体系实施指南,DB1501/T 0008-2020 水泥行业碳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节能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碳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节能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雪梅、高春梅、刘海燕、齐宏胜、达尔汗、张月峰、王晓东、沈雁、高娃。

水泥行业碳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碳管理体系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水泥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碳管理体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06)
ISO 14064-1:2018 组织层面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DB1501/T 0009-2020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碳排放管理体系
4.1 总则
4.1.1 水泥企业应结合自身状况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碳管理体系
4.1.2 碳管理体系范围
根据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以持续改进企业的碳排放绩效。碳管理体系范围指企业与碳排放相关的活动及管理职责,可包括以下内容:
a) 工艺流程及设备;
b) 操作与活动;
c) 原料、燃料及产品的运输。
4.1.3 碳管理体系边界
指企业的地理位置、活动场所,可包括以下内容:
a) 所在地点、区域;
b) 活动场所、建筑物;
c) 所属分布地点;
d) 一个范围可包含多个边界。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碳排放管理体系 .................................................................... 1
4.1 总则 .......................................................................... 1
4.2 管理职责 ...................................................................... 2
5 策划 .............................................................................. 2
5.1 总则 .......................................................................... 2
5.2 合规义务 ...................................................................... 2
5.3 评估风险和机遇 ................................................................ 3
5.4 碳排放量核算 .................................................................. 3
5.5 碳减排目标、指标和碳减排方案 .................................................. 3
6 实施 .............................................................................. 4
6.1 总则 .......................................................................... 4
6.2 能力 .......................................................................... 4
6.3 意识 .......................................................................... 4
6.4 碳信息披露与交流 .............................................................. 4
6.5 文件化信息 .................................................................... 5
6.6 产品方案及运行计划 ............................................................ 5
6.7 碳数据管理 .................................................................... 6
6.8 碳配额管理 .................................................................... 7
6.9 碳交易管理 .................................................................... 7
6.10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7
7 绩效评价 .......................................................................... 7
7.1 总则 .......................................................................... 7
7.2 计量、统计与分析 .............................................................. 8
7.3 监测计划 ...................................................................... 8
7.4 合规性评价 .................................................................... 9
7.5 数据质量控制 .................................................................. 9
7.6 内部审核 ...................................................................... 9
7.7 管理评审 ..................................................................... 10
8 改进 ............................................................................. 11
8.1 总则 ......................................................................... 11

8.2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 ........................................................11
8.3 持续改进......................................................................11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水泥企业碳管理体系策划示例......................................12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信息收集 .......................................................16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碳排放源识别 ...................................................2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240
F20
备案号:J2522-2018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5767-2018
电网技术改造工程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Standard method of valuation for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project

2018-04-03发布
2018-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5767-2018,清单计价,电网技术改造工程,高清PDF DL/T 5767-2018 电网技术改造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 2017 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 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国能综通科技 (2017)52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坚持规范性、科学性、经济性、适用性、创新性相统-的原则,充分研究电网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特点,梳理和总结工程量清单计价工作经验,在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一般规定、工程量清单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本规范共分 16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投标报价等。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负责日常管理,由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一号,邮编:100761)。
本规范主编单位: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
本规范参编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1总则
1.0.1为规范电网技术改造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计价行为,统一电网技术改造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文件的编制原则和计价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电网技术改造工程发承包(包括设计施工一同发承包,下同)及其实施阶段的计价活动。
1.0.3电网技术改造工程施发承包及其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投标人采购设备费等组成。
1.0.4招标工程量清单最高投标限价、投标报价、竣工结算等工程造价文作的编制与复核,应由具有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资格的人员承担。
1.0.6电网技术改造王程发承包及实施阶段计价活动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
1.0.7电网技术敢没程发承包及实施阶段计价活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工程量清单bills of quantities:BQ
载明电网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和其他项目的名称和相应数量等内容的明细清单。
2.0.2招标工程量清单BQ for tendering
招标人依据国家及行业标准、招标文件、设计文件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的,随招标文件发布供投标报价的工程量清单,包括对其的说明和表格。
2.0.3已标价工程量清单priced BQ
构成合同文件组成部分的投标文件中已标明价格,经算术性错误修正(如有)且承包人已确认的工程量清单,包括对其的说明和表格。
2.0.4全费用综合单价all-in unit rate
完成一个规定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不含甲供材)、施工机械使用费和措施费、规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以及约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2.0.5项目特征project description
构成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自身价值的本质特征,
2.0.6项目编码project code
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清单名称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的标识。
2.0.7风险费用risk allowance
隐含于已标价工程量清单全费用综合单价中,用于化解发承包双方在工程合同中约定内容和范围内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费用。
2.0.8工程成本construction cost
承包人为实施合同工程并达到质量标准,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必须消耗或使用的人工、材料(不含甲供材)、施工机械台班及其管理等方面发生的费用和微纳的规费与税金。
2.0.9单价合同unit rate contract
发承包双方约定以工程量清单及其全费用综合单价进行合同价款计算、调整和确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2.0.10总价合同lump sum contract
发承包双方约定以设计图纸及其预算和有关条件进行合同价款计算、调整和确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3一般规定
3.1计价方式
3.1.1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二者以下简称国有资金投资)的电网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宜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
3.1.2非国有资金投资的电网技术改造工程项,可采用本工程量清单计价。
3.1.3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拆除项目和其他项目清单应采用全费用综合单价计价。
3.14措施费中的安全文明施红费、临时设施费必须按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
3.2发包人采购材料(设备)
3.2.1发包人采明密(设备)称为甲供材料(设备。发包人应根裤合同度计划的安推,提供材料(设备)。
3.2.2甲供材料
艾筝)如其规格、数量或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或由于发包人原因发生交货日期延误等情况的,发入在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和(或)工期延误,并向承包人支付合里利润。
3.23发承包双方对甲供材料(设备)的数量发生争议不能达成一致的,其数量按照电力行业计价定额规定的材料消耗量计算。
3.2.4若发包人
要求承包人采购已在招标文件中确定为甲供材料(设备)的,其材料(设备)价格由发承包双方根据场胃查确定,并应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4工程量清单编制
4.1一般规定
4.1.1招标工程量清单应由具有编制招标文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电力工程造价咨询人、招标代理人编制。
4.1.2招标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
4.13招标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础,应作为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投标报价、计算或调整工程量、施工索赔等的依据之一。
4.1.4招标工程量清单应以单位(项)工程进行编制,由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拆除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投标人采购材料(设备)表、招标人采购材料(设备)表组成。
4.1.5招标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划分是根据现行电力行业标准《电网技术改造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DL/T5768规定的项目划分进行编制的,如有新增项目,应按照规范的规定在相应项目下增列。
4.1.6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应依据:
1本规范和现行电力行业标准《电网技术改造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DLT5768:
2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依据和办法:
3电网技术改造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
4与电网技术改造工程有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
5拟定的招标文件,招标期间的补充通知、答疑纪要等:
6施工现场情况、地勘水文资料、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
7其他相关资料。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 DL/T 5767-2018 电网技术改造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已关闭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