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239-2021 基层“三务”公开再监督管理数据规范.pdf
ICS35.020
CCS A20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239-2021
基层“三务” 公开再监督 管理数据规范
Data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Re-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Grass-roots "Three Services"
2021-07-23 发布
2021-08-23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纪检监察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成吉思汗街道哈拉沁村委员会、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成吉思汗街道沙梁村委员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应智强、王海波、全鑫、段智浩、董建敏、包瑞林、朱晓春、徐晓强、郭敏、孙卫、蒋柠、王燕妮、赵娜、王晶、李耀鑫。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公开原则1
4.1依法依规1
4.2科学规范1
4.3真实时效1
5再监督事项数据提供主体及职责1
5.1数据提供主体2
5.2数据提供主体职责2
6再监督事项编码规则2
6.1编码结构2
6.2全国统计用区划代码2
6.3基层“三务”公开类型代码3
6.4公开领域代码3
6.5公开事项代码3
6.6公开时限代码5
6.7公开日期代码5
6.8公开顺序码5
7再监督事项编码管理5
7.1新增事项时的编码处理5
7.2取消事项后的编码处理5
7.3再监督事项合并后的编码处理5
7.4再监督事项拆分后的编码处理5
7.5再监督事项划转后的编码处理6
8再监督事项数据公开要求6
8.1数据稽核6
8.2再监督事项数据共享要求6
附录A(资料性)村务公开监督事项编码示例7
附录B(规范性)公开事项代码8
B.1党务公开领域公开事项代码表8
B.2政务公开领域公开事项代码表11
B.3村务公开领域公开事项代码表32
参考文献38
内容摘抄:
基层"三务"公开再监督管理数据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层“三务”公开再监督事项的公开原则、数据提供主体及职责、编码规则、编码管理、数据公开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层“三务”公开再监督事项的数据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35295-2017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0113-2003、GB/T35295-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基层“三务”公开three affair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re open
基层党务、政务、村务(居务)公开。注:本文件所称“基层”是指苏木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居委会)等基层单位。
4公开原则
4.1依法依规
基层“三务”公开应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4.2科学规范
健全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程序,提升公开质量,应不断提高基层“三务”公开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4.3真实时效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需应公开尽公开,增强基层“三务”公开的针对性、实效性、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保证群众看得见、看的全、看得懂、能监督。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2238.3-2021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第3部分:卫生机构.pdf
ICS27.010
CCS F 01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238.3-2021
公共机构 能耗定额 第3部分 :卫生机构
Energy consumption quota of Public Institutions Part 3:Health institutions
2021-07-23 发布
2021-08-23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15/T2238《公共机构能耗定额》的第3部分。DB15/T223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党政机关;第2部分:教育机构:第3部分:卫生机构;第4部分:其他类型机构。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内蒙古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学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立光、刘满义、李俊权、诺拉、常沼赫、尚少君、白洋、蒲志强、张克勤、唐建平、曹文继、虞伯桐、张维化、师磊。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卫生机构能耗定额指标1
4.1一般规定1
4.2能耗定额指标1
4.3能耗指标修正3
5卫生机构能耗统计范围3
5.1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3
5.2建筑能耗的统计范围3
5.3建筑面积的统计范围3
5.4用能人数的统计范围3
6卫生机构能耗计算方法4
6.1综合能耗的计算4
6.2非供暖综合能耗的计算4
6.3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的计算4
6.4单位建筑面积非供暖能耗的计算4
6.5人均综合能耗的计算5
6.6单位建筑面积电耗的计算5
6.7人均电耗的计算5
6.8自供暖能耗的计算5
6.9单位建筑面积自供暖采暖能耗的计算5
7管理措施6
附录A(资料性)内蒙古自治区温度区域划分7
附录B(资料性)常用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8
附录C(资料性)卫生机构用能人数计算方式9
附录D(资料性)卫生机构自供暖能耗指标10
内容摘抄: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第3部分:卫生机构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卫生机构能耗定额指标的术语和定义、定额指标、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卫生机构在运行阶段能耗的计算、评价、考核及对新建项目的能耗管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5035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卫生机构Health institutions
自治区内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及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医疗机构。
4卫生机构能耗定额指标
4.1一般规定
4.1.1卫生机构能耗定额指标按温度对地域的影响划分为严寒区、寒冷区A、寒冷区B,具体参见附录A。
4.1.2在满足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卫生机构能耗指标实际值不应超过所规定的能耗定额约束值,宜小于卫生机构能耗定额基准值,争取达到能耗指标引导值。
4.1.3由于卫生机构能源消耗总量中不同类别能源占比不同,从而导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标而单位建筑面积电耗不超标的情沉出现,应按管理需求与实际情沉进行综合考量。
4.2能耗定额指标
4.2.1卫生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基准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4.3能耗指标修正)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单位建筑面积电耗、单位建筑面积非供暖综合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电耗修正值按公式(1)计算: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2379-2021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pdf
ICS65.020.01
CCS B11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379—2021
草原 生态保护 与修复术语
Vocabulary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2021-09-26 发布
2021-10-26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连浩特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爱军、王明玖、常书娟、杨勇、郑淑华、陈国清、张跃华、何张斯来。
内容摘抄: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常用草原、草原生态、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草原生态状况评价、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生态修复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草原基础术语
3.1.1草原nature grassl and;range;rangeland;steppe
农学范畴的草原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或兼有灌丛或稀疏乔木,包含林间草地及栽培草地的多功能的土地一一生物资源,与天然草地是近义词。植被学范畴的草原指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时为旱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是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可进一步划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3个植被亚类。
3.1.2草地grassland
以草本植物为主,或兼有覆盖度小于40%的灌木和稀疏乔木,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具有生态、畜牧业生产和社会文化等多功能属性,是自然地理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结合成具有内部相对一致性的自然综合体。注:一般包括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
3.1.2.1天然草地nature grassland
自然生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的总称,与栽培草地相对。
3.1.2.2栽培草地(人工草地)cultivated grassland(artificial grassland)
采用驯化、引进或者野生乡土草种,通过农业技术措施人工建植的草地。
3.2草原生态相关基础术语
3.2.1草地生态grassland ecology
草地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与草地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状态。
3.2.2草地生态系统grass land ecosystem
在一定草地空间范围内,共同存在于其中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3.2.2.1草地生态系统结构grassland ecosystem structure
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之间以及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织形式、结
合方式和秩序,决定着生态系统功能。
3.2.2.2草地生态系统功能grassland ecosystem function
草地生态系统整体在其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表现出的作用和能力,是生态系统结构的反映。主要包括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2.2.3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grassland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 ity
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用以实现和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过程,即人类从草地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惠益,包括支持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
3.3草原生产与监测相关术语
3.3.1草地初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 of grassland
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草地植物积累的生物量总量。
3.3.1.1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grassland
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草地植物蓄积的有机物质总量。
3.3.1.1.1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bove 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草地植物地上部分的有机物质蓄积量。
3.3.1.1.2地下净初级生产力below 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草地植物地下部分的有机物质蓄积量。
3.3.1.2植物生物量plant biomass
指单位面积草原植物在某一生长阶段光合作用积累的净生产总量,可以表示为最大生物量和阶段生物量。生物量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3.4草地利用术语
3.4.1放牧制度grazing regimes;grazing systems
对草地放牧利用方式和措施的规范性设计和制度性安排。
3.4.2连续放牧continuous grazing;continuous stocking
在特定草地单元,整个放牧季内家畜对牧草进行自由采食的放牧方式。放牧季长度可以是月、季甚至年。
3.4.3季节性放牧seasonal grazing
将一个或几个草地单元的利用限定在年内一个或几个季节的放牧管理策略。
3.4.4划区轮牧rotational grazing
在季节牧场的基础上,根据草地条件将放牧单元分成不同的放牧小区,逐一循环利用的放牧方式。
3.5草原管理和培育相关术语
3.5.1草原管理(草地)range (grassland management
对草原资源进行规划、生产经营、科学保护的综合性措施,包括法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等,以在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获得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3.5.1.1草地改良(草地培育)grassland improvement
在不破坏或者少破坏原有植被状况下,实施的改善草原植被和土壤状况,提高草原生产力的技术措施。
3.5.1.2草地封育grassland enclosure
在一段时期内通过围封停止放牧或割草等生产活动,使草原休养生息,促进生产力恢复和群落自然更新的措施。
3.5.1.3草地施肥grassland ferti lization
为草地补充肥料,提高土壤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植物生产力水平的措施。
3.5.1.4草地灌溉grassland irrigation
为草地人为补水的措施。
3.6草原生态保护相关术语
3.6.1草原生态保护rangel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rangel and ecological prevention
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维持草原生态系统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使之免遭破坏,使生态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各种措施。
3.6.2草原生态保护工程ecological protection project of rangeland
有效修复、保护、发挥并放大草原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及文化功能,促进草原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3.6.2.1退耕还草transforming cropland into grassland
从生态、社会、经济条件实际出发,将不适合农耕的土地转还为草地利用的措施。
3.7草原生态修复相关术语
3.7.1草原生态恢复grass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使受损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到较接近于受损前状态的过程。注:其他定义包括“草原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草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草原生态系统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历史情沉、可特续的社会时间等广泛的范围”。
3.7.1.1自然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covery
依靠草原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和恢复能力进行自我修复,依靠系统自身演替规律向原生顶级群落演替的过程。
3.7.1.2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mediation;ecological renovation;ecological rehabi litation
通过人工干预,按照自然规律引导或促进草地生态自然演化过程的生态恢复过程和措施。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2380-2021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则.pdf
ICS65.020.01
CCS B11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380—2021
草原 生态保护 与修复总则
General guidel ines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2021-09-26 发布
2021-10-26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邢旗、樊俊梅、李元恒、陈翔、张健、王瑞珍、刘亚玲、丁勇、杨红艳、闫晓红、程利、张跃华、金净、张晓严、阿穆拉、李芳、杨婷婷、王泽。
内容摘抄: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目标、原则、内容、技术要求、以及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评估等。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各类天然草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377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溃化的分级指标
GB/T21141防沙治沙技术规范
GB/T21439草原健康状沉评价
GB/T37067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
GB/T50085喷灌工程技术标准
GB/T50485微喷工程技术标准
NY/T635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
NY/T1176休牧和禁牧技术规程
Y/T1233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NY/T1237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程
NY/T1239飞播种草技术规范
NY/T1342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
NY/T1343草原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NY/T1905草原鼠害安全防治技术规程
NY/T2275草原田鼠防治技术规程
NY/T2736蝗虫防治技术规范
NY/T2768草原退化监测技术导则
NY/T2998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DB15/T1251草原区城镇周边荒废土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DB15/T1252草原露天煤排土场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DB15/T1878沙化草地治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天然草原natural grassland
自然生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的总称。
3.2草原生态系统grassland ecosystem
在一定草地空间范围内,共同存在于其中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3.3植物种质资原plant germplasm resources
指植物的遗传资源,即植物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特定的植物种之中。
3.4植物种质资源肅plant germplasm resources nursery
保存活体植株的特殊设定场所。
3.5自然保护地nature reserve
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
3.6自然保护地类型types of nature reserve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依据管理目标与效能并借鉴国际经验,将自然保护地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低依次分为三类,即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
3.7草原生态修复grass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通过人工干预,按照自然规律引导或促进草地生态自然演化过程的生态恢复过程和措施。
4目标和原则
4.1目标
以守护和保育草原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与地质地貌景观多样性,增强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的,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草原保护修复的制度、管理以及技术措施,保护与恢复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社会提供优质生态环境和绿色产品。
4.2基本原则
4.2.1保护优先
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立完善的草原保护制度体系。聚焦国家重点草原生态功能区、草原生态保护红线、草原自然保护区、草原国家公园、草原自然公园等,实行依法治草、整体保护、严格管理。
4.2.2自然恢复为主
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根据草原生态条件状况,采取适当的人工干预措施,助力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周节恢复,达到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的目的。
4.2.3分类施策
以草原生态本底和资源禀赋为基础,按照不同区域生态区位特点、主体功能和草地经营方向,科学配置保护和修复措施。
4.2.4科技引领
加强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攻关,强化草原保护修复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推广和先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指导草原保护修复,提升草原保护修复科技支撑能力。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技巧与题解》2015年版 执业资格考试丛书 上册 第七版 兰定筠 主编
第七版 前言
木书正式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并在近几年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中得到了检验。根据读者向作者发来的“捷报”、“感谢信”等电子邮件,通过使用本书复习备考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作者开办的考前辅导班上也经过了几轮使用,效果显著。该书能得到读者的认可,作者由衷地感到欣慰,同时也感到一 份责任,即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考试服务,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更坚定了将本书编好的动力。
本次改版主要参考了2014年、2013年考试实际情况和读者的反馈意见及建议,按新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引79一2012、《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一20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一2012,以及《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822011、《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一2010等进行编写。重新修订了书中存在的错误和概念上的瑕疵:全面校核了书中的符号。为了广大读者更方便地使用本书,全书分上、下册印刷。
注册结构工程师的复习备考是一项繁琐的过程,一般需要经过两个阶段,即全面系统复习阶段和考前模实战阶段。通过对本书的系统复习,夯实基础,才能做到考场上解题以不变应万变、游刃有余,同时,进行考前模拟实战训练则有助于模拟考场情景,检验自我真实水平,全面提高应试能力。为此,为配合本书和考前模拟实战阶段,作者编写了《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前实战训练》(第六版)一书,该书结合历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真题进行编写,希望有助于读者提高考试的应试能力。
本书仍难免存在不妥或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及专家将意见或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我们,作者将十分感谢,并及时解答或改正。
有关考试与培训信息、答疑和本书的期误表,请登录网站:www.1 anDing小un.com。此外,现将注册考试命题组专家对复习备考的建议,引用如下:
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在这年复一年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与实际工程结合是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最大特点,也是其与应试教育考试的最大不同点,我们提请考生在复习考试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考生应关注住建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公布的相关考试信息,关注考试改革。
2.考生应将复习考试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注意在实际工程中加深对结构设计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3.在计算机普遍应用的今天,会使用程序是最基本的操作技能要求,考生更应重点关注程序的基本假定、主要计算参数的确定及对计算结果的判别。从荷载取值、效应组合等结构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做起,把握结构的规则性判别要点,用概念指导结构设计。
4.给出几个已知数据,套套公式的考试已不适应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尤其是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要求。
第一版前言
自我国实施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制以来,历年专业考试通过率均很低(约10%15%左右),考题呈现出“三大”的特点:计算量大、范围大、难度大,即每一道计算题涉及多个系数需要确定:考试大纲涉及了三十多部规范规程,且规范不断地修订,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考核点覆盖了规范的条文及条文的注附、附录、条文说明,甚至一个考核点涉及两部及两部以上规范:每年考题中有20%左右的新考核点、新题型。因此,要求广大考生应具备快速、正确的解题能力。
如何有效地提高专业考试通过率,获得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已成为考生急盼希望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尽管市场上已经拥有较多的专业考试复习辅导书籍,但通过率低的现象仍未能有效地解决。为此,本书编者结合亲身经历过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经验,从事注册结构工程师考前复习培训、高等院校建筑结构授课经验,以及工程结构设计实践经验,编写了本书。
本书以现行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考试所用规范规程为基础,参考历年专业考试试题进行编写,其最大的特点是讲述应试技巧,即复习技巧和解题技巧,具体如下:
1.强调系统性复习
凡专业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核点,本书结合规范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同时,为节省篇幅,要求考生使用本书时,一定要配备随身携带的各类规范(或规范汇编),依照本书中的复习步骤,先看规范条文、条文说明,后看本书中“注意”的内容。
2,对规范条文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对规范条文中的重点内容,本书中以“注意”的方式进行较详细阐述。如条文的适用条件、条文说明、条文注附:计算公式中计算参数的数值及其取值范围:计算参数内插法的具体计算公式等。要求考生将本书“注意”内容标注在随身携带的规范条文旁。这十分有利于节约计算时间,并且不易出错。
3.培养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本书中“讨论”部分,讲解了当考题中参数或其他条件改变时,其相应的正确解答过程,并建议考生学会自己设计考题,形成发散思维:同时,假定将考题中已知条件与计算结果进行互换,如已知梁截而尺寸、配筋,确定其受弯承载力值,改变为已知受弯承载力值及梁战面尺寸,求梁的配筋,培养逆向思维,从而做到一题变多题,举一反三。
4。对规范进行对比复习
对规范条文的理解与运用,本书采用了对相关规范的对比理解,通过对比复习,指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讲述各白的适用条件。如剪力墙墙肢轴压比限值,《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是不同的:又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不仅适用于高层建筑,也适用低层、多层建筑。这有利于解答考题时选用正确的规范规程,保证解答结果的正确。
5.对规范进行简洁、系统的归纳小结
根据现行专业考试“答题”、“评分”的规定,考生求解计算题的主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和概念题的解答过程应有作答依据,即规范条文。否则,无作答依据视为无效解答,不予计分。通过对规范条文有机、分类地进行归纳、整理与小结,有利于考生在海量的规范条文中,快速、正确地找到作答依据,即规范条文。
6.突出各规范之间的接口性
本书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涉及的各类结构,分别纳入相应的各专业规范中。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砌体房屋抗震内容纳入到砌体结构与木结构一章,形成非抗震设计、抗震设计的结构整体思维。这有利于全面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核点。
7.提高解题技巧
通过本书大量的案例题,考生不仅能掌握直接法求解,还能掌握排除法求解,甚至综合运用直接法、排除法进行求解,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性。
此外,广大考生应抽出较充足的时间进行解题训练,解题过程中应牢记一条重要原则:解题的惟一依据是各类规范。因此,考生对随身携带的规范应十分熟悉,特别是规范条文中自己标注的复习笔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各类规范,参考了大量的专业教材,历年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相关资料,不再一一指出,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杨利容、王德兵、罗刚、部建人、徐波、吴学伟、梁怀庆、杨莉琼、黄小莉、刘福聪、王龙、聂洪、聂中文、黄利芬、黄静、饶晓臣、刘禄惠、胡鸿鹤、王洁、肖婷参加了本书的编写研究生谢应坤、谢伟、龚瑾、李凯、曾亮、赵吉庆等参与本书案例题的编制、计算、绘制等工作。
由于本书编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妥或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及专家批评指正。
内容索引:
目录
(上册 )
第一章荷载与地震作用…1
第一节楼面和屋面活荷载……1
一、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1
二、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7
三、等效均布活荷载8
四、屋面活荷载…14
五、屋面积灰荷载…15
六、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17
七、动力系数…18
第二节吊车荷载18
一、吊车的工作制等级与工作级别的关系18
二、吊车荷载…19
第三节雪荷载37
一、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37
二、屋面积雪分布系数…38
第四节风荷载…42
一、风荷载计算规定42
二、单层和多层建筑结构的风荷载计算45
三、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荷载计算50
四、高耸结构的风荷载计算50
五、特殊情况下的风荷载计算51
六、固护结构的风荷载计算…53
七、横风向风振的计算…55
第五节温度作用和偶然荷载55
一、温度作用……55
二、偶然荷载…55
第六节荷载组合55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64
三、结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65
第七节地震作用…65
一、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65
二、地宸作用…70
三、水平地震作用计算74
四、竖向地震作用计算…92
五、多层纲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95
六、高耸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96
七、砌体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97
八、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98
九、单层厂房的地震作用计算…98
十、荷载与地震作用的地震组合…104
十一、抗震变形验算…106
第二章建筑抗震设计…109
第一节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109
一、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109
二、抗震等级…110
第二节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113
一、不规则的类型与判断…113
二、不规则结构的抗震设计…119
三、规则性的抗震概念设计…120
第三节结构体系和结构分析及结构材料…121
一、结构休系和结构分析…121
二、结构材料与施工…122
第四节各类房屋结构抗震设计…123
一、纲筋混凝土房屋…123
二、砌体房屋…123
三、钢结构房屋…123
四、地基与基础123
第五节非结构构件…123
一、一般规定…123
二、计算要求…124
三、抗震性能化设计…126
四、其他计算要求…129
五、基本抗震措施130
第六节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130
一、一般规定130
二、隔震设计……132
三、消能减震设计…139
第七节地下建筑…141
第八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142
一、基本规定…142
二、结构构件抗震性能设计方法……146
第九节三向地震作用及其组合150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152
第一节基本设计规定和材料…152
一、总则152
二、一般规定与结构方案…152
三、极限状态设计与设计状况…154
四、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159
五、既有结构设计160
六、材料…161
七、结构分析……168
第二节构造规定…168
一、构造规定168
二、其他构造规定…182
第三节受弯构件…182
一、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和结构的二阶效应…182
二、矩形截而受弯构件…189
三、T形截面受弯构件…200
四、I形截面受弯构件…212
五、受弯构件的斜戴面受算承载力计算…213
第四节受压构件220
一、结构的二阶效应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220
二、抽心受压构件226
三、偏心受压构件……230
第五节受拉构件…252
一、轴心受拉构件…252
二、偏心受拉构件(矩形截面》…252
三、偏心受拉构件(T形、I形、环形戴而》和双向偏心受拉构件…257
四、偏心受拉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57
第六节受扭构件259
一、概述259
二、矩形戴面受扭构件…261
三,T形和I形截面受扭构件…272
四、箱形截而受扭计算…276
五、轴向压力、扭矩、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的剪扭计算…279
六、轴向拉力、扭矩、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的剪扭计算279
第七节受冲切构件…279
一、板的抗冲切279
二、阶形基础的抗冲切…285
第八节局部受压…287
第九节疲劳验算…291
一、基本规定…291
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疲劳验算…291
三、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疲劳验算…291
第十节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292
一、板292
二、梁293
三、柱…298
四、梁柱节点…299
五、墙302
六、叠合构件…304
七、装配式结构…309
八、深受弯构件309
九、牛腿…314
十、预理件及吊环…318
十一、总结322
第十一节素混凝土结构构件…323
一、一般规定和受压构件…323
二、受弯构件和局部受压构件324
第十二节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326
一、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326
二、裂缝控制脸算……326
三、挠度验算…332
第十三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338
一、预应力损失值的计算…338
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341
第十四节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343
一、一般规定和材料…343
二、框架梁346
三、框架柱和柜支柱…352
四、较接排架柱…364
五、柜架梁柱节点及预埋件…368
六、剪力墙…375
七、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382
八、板柱节,点383
九、总结384
第十五节混凝土异形柱结构…386
一、总则和术语…386
二、设计基本规定386
三、结构计算分析…386
四、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387
第四章钢结构…389
第一节总则和基本设计规定389
一、总则和术语……389
二、设计原则……389
三、荷载和荷载效应计算…390
四、材料选用与设计指标…393
五、变形规定…395
第二节连接计算…396
一、焊缝连接…396
二、普通螺栓连接…418
三、高强度螺栓连接…431
第三节轴心受力构件的计算…441
一、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44】
二、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计算…447
三、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计算…469
第四节受弯构件的计算…485
一、强度计算485
二、整体稳定性计算…495
三、局部稳定性计算502
四、组合梁腹板考虑屈服后强度的计算516
第五节拉弯和压弯构件的计算…523
一、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523
二、框架柱的计算长度…526
三、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536
四、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性计算…544
五、格构式压弯构件的计算…548
第六节构件的连接计算…553
一、梁与柱的刚性连接…553
二、连接节点处板件的计算558
三、粉架节点连接计算…559
四、梁连接计算…568
五、支座及柱连接计算…573
第七节疲劳计算…580
一、疲劳计算的荷载取值…580
二、发劳计算方法580
第八节塑性设计和钢与混凝土组合梁…586
一、塑性设计…586
二、钢与混凝土组合梁……591
第九节构造要求……596
一、一般规定596
二、结构构件…597
三、钢管结构599
第十节综合案例题“600
一、综合案例题(一)…600
二、综合案例题(二)…612
三、综合案例题(三)618
第十一节高强度螺栓规程…635
一、基本规定…635
二、连接设计…635
三、连接接头设计…635
第十二节空间网格结构…638
一、总则和术语…639
二、基本规定…639
三、结构计算…639
四、杆件和节点的设计与构造……639
高清PDF《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案例应试指南》 第二版 2015年版 执业资格考试丛书 唐玉霖 主编
前言
本书根据《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给水排水 )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而成。主要编写依据为现行规范、规程及《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该套考试教材共四册,第1册《给水工程》,第2册《排水工程》,第3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4册《常用资料》,均由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组织编写。在本书相应章节中,为编写方便,统一简称为“秘书处教材”。读者可自行参考对照。
本书在分析历年专业案例考题的基础上,结合成功通过考试人员的复习经验,为考生定制了较合理的复习计划,以简洁透彻的串讲内容、适中的练习题量、仿真的模拟试题为主要特色。
本书由唐玉霖 主编,编写分工如下:第一、五、七、八章由唐玉霖、张星、新长青编写,第二、四章由唐玉霖、张运海、魏巍编写,第三、六章由印春喜、田晨、李述琰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同济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市政设计研究院、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以及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学识有限,时间仓促,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改完善。我们免费为大家提供邮箱答疑:tylhy2001@126.com,同时欢迎大家在qq群217482377交流。
衷心祝愿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2015年1月
内容索引:
目录
第一阶段知识点串讲2
第一章给水工程(5天)……2
第1天水量的计算…2
1.1设计供水量的计算…2
1.1.1生活用水量…2
1.1.2给水系统构筑物的流量关系6
1.1.3生产用水9
1.2调蓄构筑物计算…10
1.2.1清水池…10
1.2.2水塔(高位水池)…13
1.3给水厂设计…14
1.3.1设计流量…14
1.3.2水厂平面与高程布置…15
第2天管网计算…17
2.1管网水力计算…17
2.1.1常用概念…17
2.1.2常用公式…17
2.1.3管网水头损失计算…19
2.2枝状与环状管网…23
2.2.1(类)枝状网计算…23
2.2.2环状管网计算28
第3天取水工程……31
3.1给水泵站…31
3.1.1水泵…31
3.1.2水泵扬程的计算…34
3.1.3泵站的节能计算35
3.2取水工程…37
3.2.1地表取水构筑物…37
3.2.2地下水取水工程…42
第4天水处理计算48
4.1水的混疑…48
4.1.1混凝理论计算…48
4.1,2混凝条件49
4.2沉淀、澄清和气浮…51
4.2.1沉淀51
4.2.2澄清55
4.2.3气浮56
4.3过滤56
4.3.1过滤水力学56
4.3.2滤料…58
4.3.3配水系统59
4.3.4过滤与反冲洗61
4.3.5其他滤池62
4.4水的消毒…64
4.4.1消毒理论64
4.4.2氯消毒65
第5天循环冷却水67
5.1循环冷却水处理…67
5.1.1循环冷却水稳定指标67
5.1.2冷却系统补水量的计算68
5.1.3冷却系统浓缩倍数的计算…68
5.1.4冷却系统蒸发水量的计算…68
5.1,5冷却系统风吹损失水量的计算69
5.1.6冷却系统排污水量的计算…69
5.2冷却塔的相关计算70
5.2.1冷却塔热力计算公式70
5,2.2冷却塔的热力计算71
5.2.3冷却塔效率的计算71
5.2.4气水比的相关计算72
第二章排水工程(6天)73
第6天管渠系统计算73
6.1污水管渠系统…73
6.1.1污水流量…73
6.1.2污水管渠的流量计算76
6.1.3污水管渠系统水力计算77
6.2雨水管渠系统79
6.2.1暴雨强度与暴雨量计算…79
6.2.2排洪沟计算81
6.3合流制管渠系统…83
6.3.1合流制污水量计算…83
第7天污水厂…86
7.1排水泵站86
7.1.1设计流量计算86
7.1,2排水泵站设计扬程计算…86
7.1.3集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87
7.2污水处理厂…88
7.2.1污水处理厂有关流量的确定88
7.2.2污水处理程度与工艺流程的确定90
7.2.3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91
第8天污水物理处理…92
8.1格栅的设计计算……92
8.2沉砂池计算…
8.3沉淀池计算…
第9天污水生物处理……99
9.1传统活性污泥法…99
9.1.1活性污泥法控制指标99
9.1.2曝气池容积计算102
9.1.3需氧量计算103
9.2脱氮除磷工艺设计106
9.2.1污水的生物脱氮、除碎原理…106
9.2.2好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容积的计算…107
9.2.3氧化沟、SBR工艺相关计算112
9.3生物膜法工艺…114
9.3.1生物滤池114
9.3.2生物转盘的计算119
9.3.3生物接触氧化法的计算121
9.3.4生物流化床的计算122
9.4厌氧生物处理123
9.4.1厌氧接触法(悬浮型)生物反应器的设计计算123
9.4.2厌氧膨胀床、流化床的设计计算125
9.4,3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的设计计算…126
第10天污泥处理…128
10.1污泥体积变化的相关计算128
10.2污泥量的计算…129
10.3污泥脱水的设计计算…130
10.4污泥重力浓缩池的设计计算…132
10.5厌氧消化池的设计计算…134
10.6好氧消化池的设计计算138
第11天深度处理…140
11,1工业水处理…140
11.1.1隔油池的有关计算140
11.1.2中和法的有关计算142
11.1,3沉淀(除磷)法的有关计算144
11.1.4臭氧氧化法(消毒)有关计算146
11.1.5气浮法(气浮池)的有关计算147
11,1.6吸附法(吸附塔》的有关计算149
11.2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150
11.2.1消毒150
11.2.2回用152
第三章建筑给排水工程(7天)154
第12天建筑给水154
12.1建筑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155
12.1,1概率法(住宅生活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155
12.1.2平方根法(用水分敝型建筑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157
12.1.3经验法(用水密集型建筑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158
12.1.4建筑物给水管引人管设计流量计算159
12.1.5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160
12.1.6小区给水引入管设计流量计算…161
12.2给水用水量计算…162
12.3水塔、水箱、贮水池、气压水撞164
12.3.1低位生活用贮水池的有效容积164
12.3,2生活用水高位水箱的调节容积165
12.3.3气压水罐166
12.4增压设备计算167
12.4.1流量…167
12.4.2扬程167
第13天建筑排水计算169
13.1排水管道设计流量*:169
13.1.1小区排水管道设计流量169
13.1.2建筑排水管道设计流量169
13.2建筑排水管管径的计算…171
(略
工长一本通系列丛书 《钢筋工长一本通》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阐述了钢筋工长应知应会的各种操作规程、质量要求、技术标准以及工程管理等知识。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建筑工程构造、钢筋类别及性能、钢筋配料与代换、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绑扎与安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等。
本书可供钢筋工长工作时使用,也可作为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教材。
工长是工程施工企业完成各项施工任务的最基层的技术和组织管理人员。其主要职责是结合施工现场多变的条件,将参与施工的劳力、机具、材料、构配件和采用的施工方法等,科学地、有序地协调组织起来,在时间和空间上取得最佳组合,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保质保量保工期地完成任务。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工长,必须要熟悉、了解工作场所、地点的环境及客观条件变化规律,要掌握组织指挥生产的主动权,对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能迅速作出准确判断,对本班组的生产,安全、技术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而且工长必须要精于操作,要全面熟悉、了解本班组各工种、各工序的“应知”理论,即各种操作规程、质量要求、技术标准,并且熟练掌握各工种岗位的操作技术。工长的职责还要求其能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组织班组成员学习先进的工艺技术,并通过开展现场操作示范、岗位练兵等活动来提高班组成员的技术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的标准操作,引导职工掌握正确先进的操作技术,从而不斯提高本班组的整体技术水平。
工长既是一个现场劳动者,也是一个基层管理者。这就要求其做好各项技术和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在整个施工安装工程中,从合同的签订、施工计划的编制、施工预算、材料机具计划、施工准备、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的制定,新技术、新机具、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推广,合理组织施工作业,到人力安排,搞好经济核算,都要保证工程质量和各项经济技术措施的完成。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北京
提问日期: 2022-12-08 16:59:06
提问网友: Sv
解答网友: GXZ
原位标注识别时的相应跨中输入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云南
提问日期: 2022-12-08 16:58:02
提问网友: "on!另类范er@-@
解答网友: 幸福像花一样
不需要
问题专业: 安装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12-08 16:57:44
提问网友: W
解答网友:
32,干管比直管粗一些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江西
提问日期: 2022-12-08 16:57:13
提问网友: 饭
解答网友: 蓝鲸
全部都错了,并排插座,垂直管子只需要下去一根立管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的
问题专业: 土建 水利 施工 土建算量GCL2013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北京
提问日期: 2022-12-08 16:57:02
提问网友: •᷄ࡇ•᷅
解答网友:
可以用查找替换功能,替换成正确的即可
答疑:请教专家,剪力墙防水螺杆招标和投标如何考虑,招标特征要体现吗,施工方能签证吗-贵州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贵州
提问日期: 2022-12-08 16:56:20
提问网友: 暧昧
解答网友:
止水螺杆招标项目特征要描述清楚,还有一种描述是详图纸及规范要求,你就得考虑,要看清楚,一般是办不了签证。
YS/T 1187-2017 铝及铝合金薄壁管材超声检测方法
ICS 77.040.20
H26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187-2017
铝及铝合金薄壁管材超声检测方法
Ultrasonic inspection of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 thin-walled tubing
2017-07-07发布 201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工业分析中心、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西北铝加工厂、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国军、张晓霞、张伦兆、霍庆利、邱新东、张秀菊、刘浩、罗顺、李杨、盖洪涛、徐崇义、王胜、柳旭、李兵、武亮、黄复冉、孙志。
内容摘要:
铝及铝合金薄壁管材超声检测方法
1 范围
木标准规定了铝及铅合金薄壁管材超声波检测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方法概述,检测人员,检测环境、检测设备与材料、试样、检测技术与参数设定要求,及验收标准,检测方法、结果评定、检测标识,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规定的超声波脉冲反射式横被水浸法或接触法,适用于铅及铝合金薄壁管材纵向或横向不连续性的检测,适用于外径20mm~130mm,壁厚1mm一25mm及壁厚与外径之比不大于0.2的管材,但层状不连续性不能有效检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519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2604.1无报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GB/T18694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
GB/T18852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测量接触探头声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
JB/T9214无损检测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JB/T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12604.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作.
4 方法概述
超声波通过椰合剂在被检试样壁内以纯横波形式沿某一方向进行传播,使声束覆盖被检试样壁厚,对被检试样检测面进行100%扫查,检出的不连续性超声响应与已知参考反射体超声响应进行比较,评定被检试样的质量。如果声束从一个方向传入不能有效检出不连续性时,应使声束沿相反方向传播进行再一次检测(见图1和图2)。纵向不连续性检测,声束应在被检管壁内沿周向传播,如图1所示。横向不连续性检测,声束应在被检管壁内沿轴向传播,如图2所示。
5 检测人员
5.1从事超声被检测人员应获得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颂发的人员资质等级证书。
5,2超声被检测人员只能从事与其检测方法和技术等级资质相应的技术工作。
6 检测环境
6,1检测现场的温度及湿度以不影响超声波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原则
6,2检测现场以不影响超声波检测人员正确操作,结果评定为原则,应安全、光线适度,不应在强磁、震动、高频,灰尘大、机械燥声大、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进行检测。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T 1188-2017 变形铝合金铸锭超声检测方法
ICS 77.040.20
H26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1188-2017
变形铝合金铸锭超声检测方法
Ultrasonic inspection of wrought aluminium alloy ingots
2017-07-07发布 201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北铝加工分公司、广东省工业分析中心、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锅炉压力容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正风、吕新宇、张晓霞、张伦兆、霍庆利、邱新东、张秀菊、刘浩、韩世涛、齐岳峰、石常亮、张博南、白永冰、刘海龙、金克、王胜、李承旭、赵子颖。
变形铝合金铸锭超声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形铝合金铸锭超声波检测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方法概述和检测人员、检测环境、检测设备、材料、试样、检测技术与参数设定要求,及验收标准、检测方法和不连续性的评定方法、检测标识,检测记录、检测报告和应用说明等内容。
本标准规定的超声波脉冲反射式水浸法、接触法适用于变形铝合金铸锭内部不连续性的检测,适用的铸锭尺寸规格如下:
厚度不大于620mm的铝合金扁铸锭;
直径不大于620mm的铝合金圆铸锭;
外径不大于620mm的空心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519变形铝,镤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GB/T18694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
GB/T18852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测量接触探头声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
JB/T9214无损检测A型脉神反射式超声检测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JB/T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12604.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方法概述
超声波通过耦合剂在被检试样中传播遇到不同声阻抗介质的界面将产生反射波和(或)折射被被探头接收,探头中的压电品片将接收到的超声波转换为电脉冲信号传输到超声检测仪中,调整仪器参数,与规定对比试块上的参考反射体回波信号进行比较,评定被检试样的质量。
5 检测人员
5.1从事超声波检测人员应获得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微发的人员资质等级证书。
5.2超声波检测人员只能从事与其检测方法和技术等级资质相应的技术工作。
6 检测环境
6.1检测现场的温度及湿度以不影响超声波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原则
6.2检测现场以不影响超声波检测人员正确操作、结果评定为原则,应安全、光线适度,不应在强磁、震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1316-2018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pdf
ICS65.020.40
B64
备案号:57947-2018
DB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316-2018
干旱半干旱区 生态 公益林 质量等级评价
Grade evaluation of non-commercial forest quality for arid and semi-anid area
2018-01-25 发布
2018-04-2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德仁、袁立敏、胡小龙、薛博、曲娜、黄海广、闫婷。
内容摘抄:
干旱半干旱区 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单元、指标体系及赋值、等级划分等相关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定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37.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生态公益林non-commercial forest(NCF)
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GB/T18337.1-2001,定义2.1]
3.2生态公益林质量non-commercial forest quality
指生态公益林的状沉以及能满足人类对于森林生态以及社会效益的需求程度,而非指生长树木的林地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3.3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grade evaluation of non-commercial forest quality
指采取适宜指标和方法对生态公益林质量进行分等定级。
4质量等级评价方法
4.1评价单元
以生态公益林界定范围的小班为评价单元。
4.2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4.2.1林分结构决定其功能
本区域生态公益林的特点是以灌木林为主并兼顾部分乔木林。因此,反映公益林树种结构性的评价指标不宜太高,但能够客观反映生态公益林的质量状况,并适当提高灌木公益林等级。
4.2.2评价指标的实用性
林分生产力评价标准应是在森林调查中能较容易测定的内容,或者说应该包括在常规森林调查内容中。所以,调指标的定量数据应该容易取得和掌握,在不需要很多林学知识的情况下也可以评价。
4.2.3评价指标的相对独立性
某些评价指标之间会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反映的信息重复,应择优保留,或进行适当调整到其他评价因素中,评价指标相对独立。
4.3评价指标体系
4.3.1评价指标构成
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由公益林生长状况、公益林林层结构、林分覆盖状况、地被物覆盖状况成。在每个一级指标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形成二级指标,具体如下:
a)公益林生长状况。树木生长既是立地质量的综合反映,也是发挥林分对环境影响所产生效益的客观表现。采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地径)、林龄(组)、树木健康状沉(包括病虫害、枯死木、枯梢等受损害指标)等指标进行总体评价。本指标总赋值为30分。
b)公益林林层结构。林层结构反映了林分稳定性特征,由优势树种和伴生种及草本植物组成,并形成垂直的分层结构。通常表现为单一树种、混交树种、草本植物种类等植物种结构。本指标赋值为25分。
c)林分覆盖状况。林分覆盖是林木密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对环境影响产生效益。本指标赋值为
25分。
d)地被物覆盖状况。地被物覆盖状况能够反映林分抗水蚀、风蚀的综合能力。地被物通常包含草本、苔藓、地衣等。地表覆盖物类型划分为无覆盖物、草本植物、枯落物、生物结皮四种类型。本指标总赋值为20分。
4.3.2评价指标赋值
以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一级指标赋值为基础,对划分的二级评价指标进行分级,并给出每个二级评价指标不同级别的具体分值,详见表1。
4.3.3评价指标综合分值计算
通过野外调查数据和评价指标划分的层次,采用逐项计算各评价指标分值并加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2242-2021 数据中心可用性分级评估规范.pdf
ICS35.240.01
CCS L70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242-2021
数据中心 可用性 分级 评估规范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data center avai lability rating
2021-07-23 发布
2021-08-23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内蒙古自治区通信管理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内蒙古和林格尔管理委员会、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鄂尔多斯市大数据发展局、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佳琪、石彦龙、崔连伟、吴绍辉、张志立、朱晓春、李洁、郭亮、衣斌、张佳斌、王少鹏、吴美希、高建辉、曲海军、李程贵、段陆坤、王利、王献、李冠群、焦暄、武宇佳、房琳智、屈强、米世成。
内容摘抄:
数据中心可用性分级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据中心可用性分级评估的等级划分、评估原则、评估要求和可用性评级。本文件适用于数据中心可用性的分级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2542-2013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总体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数据中心data center
拥有网络出口,并能为IT设备的部署和运行提供可靠安全的供配电和制冷等环境的场所,实现对数据的存储、计算和转发。
3.2冗余度redundancy
N+X冗余系统中,冗余度=XN。
3.3数据中心可用性data center availability
数据中心能够保障电子信息设备可持续运行的能力,在基础设施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保障电子信息设备不间断的运行。
3.4 I类故障Itype fault
发生概率较小或发生后对数据中心可用性影响较小的故障。注:I类故障主要包括:
a)故障率低的设备或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中压柜及低压柜内的母线、封闭式母线、采取探伤或加压检测的管道等可靠的非运动部件:
3.5 II类故障II type fault
除I类故障的其它故障,均为工类故障。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UPS:交流不间断电源(alternating current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DCUPS:直流不间断电源(direct current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HVDC: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1244-2017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检测方法(遥测法).pdf
ICS13.040
Z05
备案号:55657-2017
DBI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2442017
在用汽车 排气污染物 限值 及检测方法 (遥测法 )
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exhaust pollutants from in-use vehicle by remote sensing
2017-09-10 发布
2017-12-10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永明、谭建伟、张启辰、韩甄、张源、云青山、徐达、王素平。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检测方法1
5结果判定3
附录A(规范性附录)遥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4
附录B(规范性附录)遥测设备校准要求6
附录C(规范性附录)遥测数据记录7
内容摘抄: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检测方法(遥测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采用遥测法实时检测在道路上行驶的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检测方法、数据有效性判断和结果判定。本标准适用于GBT15089规定的M类、N类及G类汽车(包括燃用气体燃料车辆、两用燃料车辆及双燃料车辆、柴油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21255机动车测速仪
JB/T11996机动车尾气遥测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JJF 1001通用计量术语与定义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遥测法remote sensing
利用光学原理远距离感应检测行驶中的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方法。
3.2机动车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 (VSP)
车辆运行过程中,单位车辆质量的发动机实际输出功率,单位为kW/t。
4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检测方法
4.1污染物排放限值
点燃式汽车(包括气体燃料)排气污染物的体积浓度不得超过表1规定的限值。柴油车4.2检测方法
4.2.1检测条件要求及方法
4.2.1.1检测地点
合适的检测地点应为视野良好、路面平整的道路,选择坡度为一15°+15°,允许误差土0.1°。测量场地应当是适宜安全放置遥测设备,并便于进行后续检测的路面。
检测道路应当为单车道行驶,每辆车通过的间隔时间不小于1s,前后两辆车辆通过时间少于1s的测量结果无效。
4.2.1.2检测环境
无雨、雾、雪,风速≤5m/s。温度:-20℃45℃。相对湿度:≤85%。大气压力:95.0kPa~105.0kPa.光照度:白天测试时的环境光照度应不低于2001x,晚上测试时的辅助照明光照度应不高于100lux。
4.2.2检测设备基本技术要求
4.2.2.1设备组成
遥测主机:受工控机控制,用于执行打开和关闭指向激光器;控制发送红外和紫外检测光束,接收通过遥测副机反射返回的光束,采用紫外检测器或者绿色发光二极管接受由遥感副机发出的不透光度检测光束,测量排气的不透光度。控制标准气校准,实时在线监测机动车尾气中的CO,CO2,O和不透光度,将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工控机。遥测副机:将遥测主机发出的红外和紫外检测光束反射回遥测主机,发射不透光度检测光束。工控机:安装有系统控制软件,协调各部件工作,完成视频和数据采集,显示屏幕最小分辨率为:800×600,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具有储存数据、交换数据用的CD、DVD。摄像系统:由摄像机、云台和电源组成,拍摄过往机动车的图片和录像传送给工控机。速度传感器:测量机动车通过传感器的时间,测量机动车进入监测区时的速度、加速度等信息,经过遥测主机发送给工控机。
4.2.2.2基本技术要求
4.2.2.2.1遥测主机
检测范围及示值允许误差见表3。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2257-2021 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范.pdf
ICS65.020.01
CCS B05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257—2021
农田 地膜 残留监测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 ing of residual mulch fi lm in farmland
2021-07-23 发布
2021-08-23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宏金、张雷、傅晓杰、傅建伟、郭晓宇、武岩、王永宁、包菡、乔志刚、韩畅阳。
内容摘抄:
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的典型地块选择、采样点设置、采样工具、采样、样品处理、地膜残留量计算。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地膜覆盖种植的区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413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膜mulch film
用于作物栽培覆盖地面的塑料薄膜。
3.2地膜残留mulch film residues
地块中地膜长期不能分解的状态。
4典型地块选择
4.1选择条件
选择覆膜方式具有区域代表性,地块地势平坦,面积大于0.332,要远离村庄、建筑、河流、沟渠等,地块不得更换。
4.2地块数量
年覆膜面积小于667hm2的区域选择5个典型地块,667hm2~6667hm2的区域选择10个典型地块666hm2~33334hm2的区域选择20个典型地块,大于33334hm2的区域选择30个典型地块。
4.3种植作物
内蒙古地区主要覆膜作物玉米、马铃薯、向日葵、谷子、蔬菜等。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基于复杂塔冠结构的大型塔式起重机拆除技术
0 引言
超高层建筑施工多采用大型动臂式塔式起重机,工程施工完后需在高空进行拆卸。根据已有的工程经验,超高层大型塔式起重机的拆除工艺原理一般为:在塔楼顶部安装中型塔式起重机、拆除大型塔式起重机,再安装小型塔式起重机、拆除中型塔式起重机,最后利用辅助设备进行小型塔式起重机的拆卸。随着超高层建筑结构形式的复杂化,实际工程中塔楼顶部结构通常比较复杂,会对中、小型塔式起重机的布置造成影响,增加了大型塔式起重机的拆除难度。
1 工程概况
1.1结构概况
武汉中心工程塔楼地上88层,建筑总高度438m,塔楼结构形式为核心筒+巨柱外框+伸臂桁架,塔楼外形整体呈帆形渐变结构。
塔楼顶部为塔冠结构,塔冠钢结构总高度1.95m,整体以西南-东北对角线为中轴,钢结构对称分布,仰视呈30°倾角,结构最大跨度达52.6m,外挑悬挑桁架最大向外挑13.5m,塔冠由内胆结构、高低端桁架结构、外框悬挑结构、内外联系钢梁及附属结构组成(见图1)。塔冠内胆受力体系由位于核心筒墙体上的10根塔冠柱、连接其中8根塔冠柱的4榀主桁架、连接主桁架的1榀联系桁架组成,每相主桁架两端均向外伸出一个Y形悬挑桁架,作为腰桁架的传力结构,桁架为平面圆管桁架,最大跨度25m。外框悬挑桁架为空间圆管桁架,受力体系分为腰桁架、顶桁架及立桁架,将所有悬挑结构荷载传递至Y形桁架,再传递至主桁架,最后传递至塔冠柱,其中高低端部分荷载通过高低端桁架结构直接传递至外框87层环带桁架上。(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64
165
166
…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