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005-2021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集中堆肥技术标准
ICS 65.020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
DB23/T 3005-2021
B 10 备案号:J XXXX-2021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集中堆肥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Centralized Composting of RuralOrganic Domestic Waste
2021-10-22 发布 2021-11-21 实施
联合发布
黑 龙 江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黑 龙 江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根据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8〕5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26 号)等文件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定义;3 基本规定;4;适用条件;5 场址选择;6 收集和运送;7 处理技术;8 环境保护;9 运行和维护。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负责组织实施,由东北林业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至东北林业大学(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邮编:150040;联系电话:0451- 82190820;邮箱:nefuGIS@163.com),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 标 准 主 编 单 位 : 黑龙江省城乡建设研究所
本 标 准 参 编 单 位 :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省乡村环境建设发展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管理发展研究中心
黑 龙 江 省 寒 地 建 筑 科 学 研 究 院
黑 龙 江 建 筑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黑 龙 江 东 林 地 理 信 息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黑 龙 江 省 建 设 教 育 协 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继红 范金霞 孟凡旭 唐超然 韩宏伟
(略)
1 总 则
1. 0. 1 为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做到科学堆肥、操作规范、技术统一,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县(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内所有行政村、自然屯的有机生活垃圾集中堆肥处理。
1. 0. 3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集中堆肥处理技术应遵循因地制宜,做到安全卫生、控制污染、节约用地、维修方便、经济合理和管理科学。
1. 0. 4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集中堆肥技术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定义
2. 0. 1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 Rural Organic Domestic Waste
农村日常生活中或为农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固体废物。
2. 0. 2 集中堆肥 Centralized Composting
是指对一定区域内产生的有机生活垃圾通过收集、运送到指定地点,并进行集中就地堆肥的方式。
2. 0. 3 好氧堆肥 Aerobic Composting
在有氧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使生活垃圾等有机物温度达到50℃及以上并能维持一定时间的堆肥方法。
2. 0. 4 预处理 Pre-treatment
堆肥处理前对原料的分选、破碎和混合等处理过程。
2. 0. 5 一级发酵(主发酵)Primary Fermentation
堆肥发酵的第一阶段,以有机垃圾中易分解的有机物被微生物迅速分解为特征的发酵过程。
2. 0. 6 二级发酵(陈化)Secondary Fermentation
堆肥发酵的第二阶段,一级发酵后微生物以较低的速度分解较难降解有机物和中间产物的发酵过程,也是堆肥的熟化阶段。
2. 0. 7 一步发酵 Single-step Fermentation
是指一级发酵和二级发酵一步完成,中间没有明显的时间或空间分隔的发酵过程。
2. 0. 8 二步发酵 Two-step Fermentation
是指一级发酵和二级发酵分两阶段进行,通过时间分隔或空间分段对一级发酵和二级发酵过程进行分别的控制的发酵过程。
2. 0. 9 条垛式堆肥 Windrow Composting
将物料堆成长条形的堆或条垛进行好氧发酵,两侧无分隔墙的堆肥方式
(略)
3 基 本 规 定
3. 0. 1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集中堆肥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遵循因地制宜、资源回收、就地利用的原则。
3. 0. 2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应根据当地财力、物力情况选择。
3. 0. 3 村镇诊所医疗垃圾、不可堆肥垃圾和有害垃圾禁止进入堆肥系统。
4 适 用 条 件
4. 0. 1 远离城镇、居民集中且交通不方便的村庄更适宜就地集中堆肥处理。
4. 0. 2 未纳入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村庄垃圾,经分类收集的可堆肥垃圾,宜采用就地集中堆肥处理。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和定义........................................................................................ 2
3 基本规定.............................................................................................4
4 适用条件.............................................................................................5
5 场址选择.............................................................................................6
6 收集和运送........................................................................................ 7
7 处理技术.............................................................................................8
7. 1 工艺流程.......................................................................................................8
7. 2 堆肥场地.......................................................................................................8
7. 3 堆肥设施及设备...........................................................................................9
7. 4 堆肥原料.....................................................................................................10
7. 5 一步发酵..................................................................................................... 11
7. 6 二步发酵..................................................................................................... 11
7. 7 检测.............................................................................................................12
8 环境保护.......................................................................................... 13
9 运行和维护...................................................................................... 14
附 录.....................................................................................................15
本标准用词说明.................................................................................... 16
引用标准名录........................................................................................ 17
附:条文说明........................................................................................ 18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018-2021 绿色洗染店(厂)评价规范
ICS 03.080.01
CCS A 12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3018—2021
绿色洗染店(厂) 评价规范
2021 - 12 - 16 发布 2022 - 01 - 15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商务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洗染行业协会、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人才培养发展中心、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黑龙江省普汇净泽创新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晓燕、张平、张成芳、许威、张大千、孙波、兰永平、姜庆文、朱颖滨、吕立毅、郭继东、连海彬、季文燕、马玉涛、董经涛、王海英、马瑞环、王秀梅、王滨颖、苏晓东。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洗染店(厂)评价规范的评价原则、评价要求、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洗染店(厂)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 13171.2 洗衣粉(无磷型)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466 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22337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 22938 商用干衣机
GB/T 33452 洗染术语
GBZ/T 199 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HJ 1162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洗衣店和洗衣工厂
QB/T 1224 衣料用液体洗涤剂
QB/T 2323 工业洗衣机
QB/T 2326 服装机械
QB/T 2639 石油干洗机
QB/T 5125 隧道式洗涤机组
SB/T 10624 洗染业服务经营规范
SB/T 10625 洗染业服务质量要求
SB/T 10988 洗衣店达标条件
SB/T 11205 公用纺织品洗涤服务规范
WS/T 508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345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洗染
DB23/T 3018—2021
从事衣物和公用纺织品洗涤、熨烫、染色(包括服装救治)、织补以及皮革制品的护理等服务的经营行为。
3.2
绿色洗染
在规划、建设和经营过程中,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以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为手段,以资源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为消费者提供的洗染服务。
3.3
洗染企业
专业从事衣物或公用纺织品的洗涤、熨烫、染色(包括服装救治)、织补及皮革类制品的护理等服务的经营单位。
[来源:SB/T 10625-2011,3.1,有修改]
3.4
公用纺织品
住宿、医疗、交通、餐饮等单位使用的各类纺织品,如:床单、毛巾、台布、邮包等。
[来源:GB/T 35744-2017,3.1]
4 评价原则
4.1 客观性
信息采集应全面、合法、规范,评价数据应客观、真实、可靠。
4.2 公正性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原则......................................................................................2
5 评价要求.............................................................................2
6 评价内容................................................................................................3
7 评价程序..................................................................................4
附录 A(规范性) 绿色洗染评价表.................................................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020-2021 气象为农服务效益专家评估技术规范
ICS 07.060
CCS A 47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3020—2021
气象为农服务效益专家 评估技术规范
2021-12-16发布2022-01-15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气象数据中心、安达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王晾晾、连萍、姜丽霞、余兰、王秋京、吕佳佳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象为农服务效益评估的术语、定义、对象、步骤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气象为农服务效益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QX/T 181—2013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专家评估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为农服务效益
农业生产使用气象服务产生的效益。
注: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文件中的“气象为农服务效益”简称为“服务效益”。
[来源:QX/T 181—2013,3.1,有修改]
3.2
服务效益贡献率
服务效益与服务对象生产总值的比值。
3.3
专家评估法
一种综合多名有代表性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的分阶段、交互式的评估方法。通过两轮问卷调查,专家们根据上一轮调查汇总信息调整自己的意见,最终形成比较一致、相对稳定的意见和答案作为评估的最终依据。
[来源:QX/T 181—2013,3.3,有修改]
4 评估步骤和方法
4.1 确定评估对象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021-2021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评估规范
ICS 07.060
CCS A 47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3021—2021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 评估规范
2021 - 12 - 16 发布 2022 - 01 - 15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气象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齐齐哈尔市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黑龙江省气象台、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湘玲、严肃、吴岩、白秀梅、关宁欣、闫敏慧。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确定和气象灾害风险等级确定。
本文件适用于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 2143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35181—2017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GB/T 36742—2018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
DB23/T 2172 雷电易发区及雷电灾害风险等级划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单位
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社区、村镇等非自然人实体的统称。
[来源:GB/T 36742—2018,3.1]
3.2
气象灾害
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给人类和社会造成损失的灾害现象。包括台风、暴雨(雪)、大风、沙尘暴、高温、低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和霾。
[来源:GB/T 36742—2018,3.2,有修改]
3.3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
由于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地貌、气候环境条件和单位的重要性及其工作特性,易遭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并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发生较严重安全事故的单位。
注: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文件中的“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简称为“重点单位”。
[来源:GB/T 36742—2018,3.3,有修改]
3.4
气象灾害风险
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量级。
[来源:GB/T 36742—2018,3.4]
4 重点单位确定
4.1 按照 GB 50057 和 GB/T 21431 规定,防雷类别为第一类或第二类的爆炸危险场所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直接管理或使用单位应确定为重点单位。
4.2 曾经发生气象灾害或者次生、衍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单位应确定为重点单位。
(略)
目 次
前言....................................................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重点单位确定......................................................2
5 气象灾害风险等级确定...................................................2
附录 A(规范性) 人员密集场所..............................................................4
附录 B(规范性) 气象灾害风险值计算方法........................................... 5
附录 C(资料性) 指标量化方法........................................................8
附录 D(资料性) 几种常用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9
参考文献..................................................................................... 1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022-2021 市场主体电子档案影像管理系统信息化规范
ICS 01.140.20
CCS A 14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3022—2021
市场主体 电子档案影像管理系统
信息化规范
2021 - 12- 16 发布 2022 - 01 - 15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市场主体监测中心、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天晨、陈要武、孙毅、姚伟峰、刘璐璐、刘宪明、朱颖滨、刘占凤、李思慧、于云河、矫键、房金东、姜晓燕、许巍威、张大千等。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市场主体电子档案影像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总体功能要求、档案加工、档案质量审核、档案移交、档案管理、系统管理、对外接口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内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894-2016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GB/T 39784-2021 电子档案系统通用管理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894-2016规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子档案
具有凭证、查考和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及其相关信息的集合。
[来源:GB/T 18894-2016,3.2]
3.2
电子档案影像管理系统
对电子档案影像进行加工、审核、移交、归档、管理和处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4 总体功能要求
4.1 系统架构开放性
系统应符合国家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总体框架和技术要求,同时应具有开放性,能够实现与多种技术和软硬件平台有机的结合,基本要求见表1。
(略)
目 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功能要求..........................................................1
4.1 系统架构开放性...........................................................1
4.2 系统适用性..............................................................................2
4.3 系统可管理性..............................................................................2
4.4 系统安全性.......................................................................................2
4.5 系统关键技术...........................................................................2
4.6 系统性能...............................................................3
4.7 系统功能......................................................................................3
5 档案加工...............................................................................3
5.1 档案扫描.............................................................................3
5.2 档案检查..................................................................................4
5.3 档案目录录入..........................................................................4
5.4 档案排序索引.................................................................5
6 档案质量审核............................................................................5
6.1 常规审核...................................................................................5
6.2 批量审核..............................................................................6
6.3 单人质检................................................................................6
7 档案移交............................................................................................6
7.1 自动移交...................................................................................6
7.2 手动移交.....................................................................7
7.3 档案调整.....................................................................8
7.4 自动归档...........................................................................8
7.5 手动归档....................................................................................8
7.6 资料补扫.............................................................................8
8 档案管理.........................................................................................9
8.1 档案目录管理...................................................................9
8.2 对外档案查询.............................................................9
8.3 对内档案查询.......................................................................9
9 系统管理...............................................................................................10
9.1 工作量管理...........................................................................................10
9.2 档案信息统计.............................................................................11
9.3 资料类型定义............................................................................11
9.4 档案权限设置................................................................................11
9.5 自定义快捷键............................................................................11
9.6 目录整理维护.........................................................................................12
10 对外接口管理...............................................................................1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053-2021 岩浆岩型低品位磁铁矿地质勘查规范
ICS 73.020
CCS D 10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3053—2021
岩浆岩型低品位磁铁矿 地质勘查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low-grade magmatic magnetite mineral exploration
2021 - 12 - 24 发布 2022 - 01 - 23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提出。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黑龙江建龙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荣佳盈标准化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腾飞、李成禄、吴巍、史建民、吴菲、于援帮、宋莹、白颖超、万晓斌、徐文喜、余欣朗、杨元江、李文龙、丁继双、杨文鹏。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岩浆岩型低品位磁铁矿地质勘查程度、勘查手段选择、工程布置、地质研究程度、工业指标、资源储量估算、提交勘查报告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露天开采的岩浆岩型低品位磁铁矿各勘查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资源储量估算及其成果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908-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 0200-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铁、锰、铬
DZ/T 0339 矿床工业指标论证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岩浆岩型低品位磁铁矿 Low-grade magmatic magnetite
产于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岩体中,磁性铁(mFe)含量低于现行行业标准《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铁、锰、铬》规定的铁矿石边界品位要求,但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选矿富集,可以开发利用的磁铁矿石的总称。
注:此处低品位磁铁矿特指低于边界品位,但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利用的矿体,非传统意义上介于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之间的块段或矿体。
4 勘查阶段及勘查目的任务
按GB/T 13908-2020,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应按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合并或跨阶段提交勘查成果时,也宜参照勘查阶段要求分步实施。各勘查阶段的目的和任务,按GB/T13908-2020中4.2.2规定的要求执行。
5 勘查工作程度
(略)
目 次
前 言..........................................................................................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勘查阶段及勘查目的任务..................................................................1
5 勘查工作程度.....................................................................................1
5.1 勘查控制基本要求...............................................................1
5.1.1 勘查类型....................................................................................1
5.1.2 勘查工程间距................................................................2
5.1.3 勘查深度....................................................................................2
5.1.4 勘查控制其他基本要求..........................................................2
5.2 普查阶段要求.......................................................................................2
5.2.1 矿区地质....................................................................................2
5.2.2 普查阶段其他要求..................................................................2
5.3 详查阶段要求.............................................................................................2
5.3.1 矿区地质...........................................................................2
5.3.2 控制要求........................................................................................3
5.3.3 详查阶段其他要求..................................................................3
5.4 勘探阶段要求.......................................................................................3
5.5 供矿山建设设计的复杂和小型矿床的勘查工作程度要求................................. 3
6 绿色勘查要求........................................................................................3
7 勘查工作质量要求..................................................................3
7.1 基本分析样品的采取和分析项目.....................................................................3
7.2 其他勘查工作质量要求.....................................................................4
8 可行性评价......................................................................................................4
9 资源储量估算..............................................................................................4
9.1 矿床工业指标...................................................................................4
9.2 资源储量估算其他要求.............................................................................4
附 录 A (资料性) 岩浆岩型低品位磁铁矿床勘查类型和工程间距........................5
A.1 勘查类型确定.................................................................................5
A.1.1 主要地质因素的分类和类型系数赋值....................................................... 5
A.1.2 矿床勘查类型的确定及其类型系数.................................................... 6
A.2 参考勘查工程间距........................................................................6
A.3 勘查类型典型实例...................................................................6
附 录 B (资料性) 岩浆岩型低品位磁铁矿床类型......................................10
II
B.1 岩浆岩型低品位磁铁矿床类型划分.............................................................. 10
B.2 各类型岩浆岩型低品位磁铁矿特征........................................................... 10
B.2.1 超基性岩型低品位磁铁矿...............................................................10
B.2.2 基性岩型低品位磁铁矿.........................................................................10
附 录 C (资料性) 矿床规模划分.................................................................. 11
C.1 矿床规模划分的依据....................................................................................11
C.2 岩浆岩型低品位磁铁矿床规模划分................................................................. 11
附 录 D (资料性) 矿床工业指标........................................................ 12
D.1 矿石质量指标........................................................................................12
D.2 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参考指标............................................................12
D.3 开采技术指标..............................................................................12
参 考 文 献.......................................................................................1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17889.2-2012 梯子 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ICS 13.110
GB J 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CB/T 17889.2- -2012
代替GB/T 1789. 2- -1999
梯子 第2 部分:要求 、试验 和标志
Ladders- -Part 2:Requirements, test, marking
2012-05-11发布
2012-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GB/T 17889梯子由以下4部分组成:
一第1部分:术语塑式和功能尺寸:
一第 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第3部分:使用说明书:
第4部分;带有单个或多个铰蛙的梯子。
本部分是GB/T 1788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郁分代帮GB/T 178892-19998梯子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本部分对GB/T 1788. 2-1999做了如下技术譬改: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够改了 4.2.3中对蟹料的要求(见4. 2.8,1999年版的3. 1.8);
--修攻丁 4.2.4中对木材的要求(冕4. 2.4.1999年版的3 1. 4);
长改了第5章中的试验方法(见第5章.1999年版的第5章): .
一增加了规范性附承(见附录 A).
本部分使用翻译去等同采用歌洲标准EN 131-2120108梯子第 2部分i要求、试验和标志).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 _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一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猛试验方法(ISO 6892-1.2009,M0D)
GB/T 1040.1- 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u总则(ISO 527-1.1993,IDT)
一-GB/T1040.2--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蛴塑塑料的试验条件CISO 527-2:1993.IDT)
GB/T 1043.1- 2008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 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ISO 179-1 2000,IDT)
- GB/T 12467.1- 2009 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 第1郁分:质量憂索相应等级的选择准则(ISO 3834-1 :2005 ,IDT)
-GB/T 12467.2- -2009 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 第2部分:完整质量要求(ISO 3834-2;2005,IDT)
- GB/T 12467.3-2009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 第3 部分一般质量戛求(ISO 8834-31 .2005,IDT)
-GB/T 12467.4- 2009 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 第4部分:墨本质量要求(ISO 3834-4: .2005 ,IDT)
-GB/T 17620- 2008 带电作业用绝壕爱梯(IEC 61478 :2003,MOD)
-GB/T 19419- 2003 焊接管理任务与职责(IS0 14731;1997 ,IDT)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慷改:
一按照 GB/T 1.1- 200 的要求临改了范围中条款的表述:
为便于实施.4.2.4.1中增加了圜内对应的树材名称;
删除了资料性需录B. .
本部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金错集团有限賣任公司.深圳市华测检测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光机电仪工程研究所、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覃人:李政德.李杰、王在彬.居荣华、富锐刘霞,李士森朱平倪超。宁燕.李春平. 潘-凡.李動.张晓飞.刘治永。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GB/T 17889. 2- 1999.
梯子第2部分:要 求.试验和标志
1范围
GB/T 17889 的本部分規定了便携式梯子的- -般设计特征要求和试检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便携式梯子.
本部分不适用于梯凳或专用梯子,例如:消防梯、属頂梯子和移动式梯子。
本部分不适用于在带电系统或设备之上或靠近带电系辘或设备工作的梯子.GB/T 17620适用于这类梯子。
佳1.本部分与GBT 189.配密使用.
注2.对于带有单个或多个校链的梯于.见GB/T 17889.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生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成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准8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惨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889.1- -2012梯子第1部分;术语型式和功飽尺寸
GB/T 17889.3梯子第3部分:使用说明书
ISO 179-1塑料简支枭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Charpy impact properties- Part 1; Non instrumented impact test)
ISO 527-1塑料拉伸性相的测定第 1部分总则(Plastics- 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properties-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ISO 527-2塑料拉仲性能的侧定第2 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Plastics- 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properties- -Part 2:Test conditions for moulding and extrusion plastics)
ISO 3834-1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 1部分:匮量要求相应等级的选捍准则(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fusion weld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Part 1: 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level of quality requirements)
ISO 3834+2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 2部分:完蓥质量要求(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fusion weld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Part 2 Comprehensive quality requirements)
ISO 23834-3金属 材料熔烨质量要求第3 部分1一般质量要求(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fusion
weld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Part 3;Standard quality requirements)
ISO 383+-4金属材料熔烨质量要求 第4 部分:基本质量要求(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fusion weld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Part 4: Elementary quality requirements)
ISO 4892-2:2006 塑料窦验室光源 暴露试验方法第 2部分:帆弧灯(Plastics- Methods of exposure to laboratory light sources Part 2:Xenon are lamps)
ISO 65892-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甚(Metallic materials- -Tensiletesting- Part 1: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
ISO 14125虾维壹化塑料合成物弯 曲性鲍的确定(Fibre reinforced plasic composites- Determination of flexural properties)
ISO 14731焊技管理任务 与职责(Welding coordination- -Tasks and responsibilities
3术语和定义
GB/T 17889.1--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热固化塑料thermoset plastic
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如辐射、催化等,已固化成基本不溶、不熔状态的塑料。
l-GB/T 2035--2008]
3.2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
以可交联树脂为基体,连续增强纤维(如玻璃纤维)为填充物的材料。
3.3热塑性材料thermoplastic material
热固化塑料或复合材料之外的塑料,无论其是否有填充物、是否增强。
3.4最大总载荷maximal total load
梯子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架起时设计能支撑的最大设计重力。
4要求
4.1一般要求
以下要求是基于最大总载荷为150 kg提出的.
在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人使用梯子,但用踩住梯子(稳定梯子)的人员除外。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001-2021 火灾报警联动设备维护管理规范
ICS 13.220.01
CCS C 80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3001—2021
火灾报警联动设备 维护管理规范
2021-09-08 发布 2021-10-07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海湾报警设备公司、黑龙江俊茂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昌新文、刘培江、孟宪赫、郑卓、李闻、柳力军、梅英亭、李宏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火灾报警联动设备维护管理的总则、岗位责任、管理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与定期检测、故障判定、故障维修、工作记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火灾报警联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17-2005《火灾报警控制器》
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 25201-2010《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DB23/T 1316-2009《消防控制中心(室)运行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火灾报警联动设备
是指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火灾触发器件或模块信息后应能自动或手动启动的相应消防设备。
4 总则
4.1 火灾报警联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由建筑产权单位负责,当建筑使用权转让时,建筑产权单位应当与该建筑使用单位明确管理责任。
4.2 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建筑,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应当明确火灾报警联动设备管理责任,确定管理单位,制定管理制度。
4.3 管理单位应确定火灾报警联动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岗位职责。
4.4 管理单位应建立和完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火灾报警联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制作档案,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5 管理单位应确保火灾报警联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得将应处于自动状态的设备设为手动状态。
(略)
目 次
前言.............................................................................................. 3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术语和定义...............................................................................4
4 总则.................................................................................... 4
5 岗位职责................................................................................5
6 管理工作制度...........................................................................5
7 操作规程..............................................................................6
8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与定期检测....................................................................7
9 故障判定......................................................................................7
10 故障维修.......................................................................................9
11 工作记录..........................................................................................................9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 11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火灾报警联动设备故障维修记录表.................................... 1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17889.5-2019 梯子 第5部分:伸缩梯
ICS 13.110 .
J 0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889.5- -2019 .
梯子 第5部分:伸 缩梯
Ladders- -Part 5:Telescopic ladders
2019-08-30发布
2020-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GB/T 17880梯子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术语。型式和功能尺寸:
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第3部分:使用说明书:
第4部分:带有单个或名个校链的梯子:
第6部分:伸縮梯;
第6部分:可移动式平台梯。
本部分是GB/T 17889 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四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8)提出井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佛山市顺德区万怕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浙江奥鹏工贸有限公司,安徽省中智科际准化研充院有限公司.上海瑞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西安立贝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闽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兴高工具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广州创帆梯具有限公司、陕西泽秦实业有限公司,水康市伟格工贸有限公司.沈阳水攀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东茫瑞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万明电子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义乌江香塑胶科技有限公可。天津市金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安市中机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三行电子有限公司,南安市质量计量检测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毅.陈妙仁崔从俊.蔡宝荣.李玲.冯盛辉.陶钧甫.居荣华.程云.蔡蔷.徐风格、陈明珍. .林金理.苗景明.刘治永.程红兵、朱斌徐跃平、黄东升、李杰.董凯菠.黄抱玲.付寿青、崔王姐、
照裕平.宋小宁、舒颖.陈玉供.李春平。张晓飞。
梯子第5部分:伸缩梯
1范围
GB/T17889的本部分规定了伸缩梯的主要设计特点.功能尺寸定叉.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高度不大于5 m的伸缩楊。
本部分不适用于延伸式梯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成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般本(包插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889.1- 2012 梯子第1 部分:术讲.型式和功能尺寸
GB/T 17889.2- 2012 梯子第2 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GB/T 17889.3- 2012 梯子第3 部分。使用说明书
GB/T 1789.4-2012梯子第4部分:带有单个或多个仪链的梯子
GB/T 25915.1洁净室及 相关受控环境第1部分a空气洁串度等级
3术语和定义
GB/T 17889.1- 201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又适用于本文件。
3.1伸缩楊teseoupie ludder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踏棍/踏板梯段组成,且梯根可伸编的梯子。
准1:中箱样的示侧。见围1.
淮2: GB/T 1889.1- 2012.8.8 定文的送伸式编子不在本部分的蒞田。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2850-2021 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ICS 35.240.99
CCS L67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2850—2021
公共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规范
2021- 04 – 13 发布 2021- 05 – 12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嘉利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黑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关葳、姚贺晨、韩永义、陈磊、张庆、杨家胜、李刚、赵玉明、张劲男、宋伟、岳海滨、李健伟、刘勇。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视频采集设备选型及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体系建设、安全技术防护、存储计算平台、应用平台、系统运维服务和系统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视频采集设备大于500路的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18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 35114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B 50348—201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DB23/T 2847—2021《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范》
DB23/T 2848—2021《公共视频监控系统采集设备及适用环境》
DB23/T 2849—2021《公共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杆体施工规范》
DB23/T 2851—2021《公共视频监控系统运维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OpenStack
开放的数据结构,用于云计算管理平台。
3.2
公共视频监控系统
由政府行业部门主管,对公共区域的重点场所进行实时视频监控、采集、分析的电子信息系统。
3.3
视频采集设备
公共视频监控系统中安装于监控现场用于视频采集、编码/处理的设备。
3.4
信息
视音频信息、控制信息及报警信息等。
3.5
信息延迟时间
从发送端信息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到显示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
API 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B/S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C/S 服务器/客户机(Client/Server)
DVS 网络视频服务器(Digital Video Server)
IP 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
NTP 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
PKI 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ON 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QoS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RTP/RTCP 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TCP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2
5 视频采集设备选型及建设..................................................................2
6 网络体系建设.........................................................................................2
7 安全技术防护..................................................................................4
8 存储计算平台......................................................................................4
9 应用平台...............................................................................5
10 系统运维服务.................................................................................10
11 系统验收........................................................................................1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2987-2021 西部半干旱区黑土保护利用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05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2987—2021
西部半干旱区 黑土保护利用 技术规程
2021-09-08 发布 2021-10-07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依据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晓增、邹文秀、陆欣春、陈旭、严君、冯玉钿、马云桥、郭玉华、赵雷、刘国辉、王云龙、闫玲、张妍茹。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西部半干旱区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技术流程及作业要求和田间档案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黑土地保护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675.6 保护性耕作机械 秸秆粉碎还田机
JB/T 10295 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
NY/T 741 深松、耙茬机械作业质量
NY/T 1355 玉米收获机 作业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西部半干旱区
平均降雨量在 350 mm ~ 500 mm 的气候类型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
3.2
全量秸秆碎混还田
粉碎的玉米秸秆全量抛撒在田面上后,使用机械对土壤进行耙地作业,将粉碎的秸秆混入土壤耕作层中的秸秆还田作业方式。
3.3
秸秆覆盖条耕
玉米秸秆覆盖的基础上,利用条耕机整理出宽 25 cm 的无秸秆苗带用于播种,全生育期保持秸秆覆盖的耕作方式。
4 技术流程与作业要求
4.1 第一年秸秆碎混还田和深松
4.1.1 作业流程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2851-2021 公共视频监控系统运维服务规范
ICS 35.240.99
CCS L67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2851—2021
公共视频监控系统 运维服务规范
2021 – 04 – 13 发布 2021 – 05 – 12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华电网络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黑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文超、关葳、张永志、曹鸿楠、石冬青、于新海、赵玉明、张劲男、宋伟、岳海滨、王振宇、高珊、刘勇。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视频监控系统运维服务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工作流程和维保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视频采集设备在500路以上的公共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维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181—2016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32581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B 35114—2017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B 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A/T 70—2014 安全防范工程建设与维护保养费用预算编制办法
GA 1081 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GA 1383 报警运营服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运维服务
为保障公共视频监控系统正常运行而进行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检查、清洁、调整、调试及故障设备/部件更换、发现并排除故障等一系列工作。
3.2
前端
包括各类摄像机、编码器、传感器等多维数据采集感知设备以及所有监控手井、监控杆基础、监控杆接地、监控杆、横臂/抱箍/支架、设备箱内全部设备与线缆以及与点位相关的所有配套设备及设施。
3.3
运维服务单位
专业提供公共视频监控系统维护保养服务的单位。
4 一般要求
4.1 建设(使用)单位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与定义........................................................................1
4 一般要求...........................................................................1
5 工作流程.............................................................................3
6 维保要求............................................................................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2929-2021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评价指南
ICS 13.030.20
Z 77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
DB23/T 2929—2021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
评价指南
2021-07-26 发布 2021-08-25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环境生态监测中心、七台河市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威、李博、王丽娜、冯程程、孟庆庆、尹晓敏、李经纬、郭欣、魏南、苏晓慧、顾平、周瑜、赵彦博、刘潍菘、杨扬、陆易宣、李慧、谢弘竹。
引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要求,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维护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结合黑龙江省主要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实际情况,满足未来我国水环境管理和水资源保护战略的新需求,指导黑龙江省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评价工作,制定本文件。
1 范围
本文件为黑龙江省主要流域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评价提供了方法依据和指导建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 493-2009 水质采样和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 494-2009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HJ 192-201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HJ 2.3-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DB23/T 2439-2019 地表水 着生藻类植物的定量、定性采集方法范围
DB23/T 2014-2017 地表水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定性、定量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生态功能分区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对流域内不同区域的生物区系、群落结构和水体理化环境异同进行比较,并结合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和尺度效应分析的一种基于水生态系统空间特征的差异的流域水环境分区方法。
3.2
常规水质监测
为避免与已有的水环境监测混淆,本文件将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中涉及地表水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监测统称为常规水质监测。
3.3
常规水质指标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中涉及的地表水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统称。
3.4
水生生物群落
生长在水域中并与环境有一定联系的不同种类生物的集合体,主要包括底栖动物和藻类植物。
3.5
河流物理生境
影响河流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河流物理结构特征,包括河流特征、河段特征、水生植被及生态环境压力,如土壤、地形、水文、植被和人为扰动等因素。
3.6
生态环境压力
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对水生态功能区造成的环境扰动和其他不利影响,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
3.7
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
反映被评价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数。
4 一般原则
4.1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类别
水生态功能分区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区、水源涵养功能区、生境维持功能区、农业生产维持功能区、城市支撑功能区。
4.2 水生态功能分区原则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Ⅱ
引 言..........................................................................................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原则................................................................................. 2
5 评价方法................................................................................. 2
附 录 A(资料性)水生态功能分区判别依据表........................................................... 4
附 录 B(资料性)流域水环境评价方法.......................................................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设工程) 第11版 2015年版 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南 赵荣江,吴静 编
前言
自2001年首版以来,《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应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经伴随参加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业界同仁走过了十四个考季。在这期间,教材经过了六次改版,《指南》也经历了从五科合订(2001年版~2004年版)到五个分册(2005年版至今)的演变。从体例的革新到内容的充实,十余年来《指南》的参编教师始终本着精益求精、服务考生和对读者负责的原则,投入到每年2一3个月的编写工作中。
回顾过往,《指南》在与广大读者、业界同仁交流互动中不断完善充实。2004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第三次改版后,天津理工大学造价工程师培训中心(以下简称TCCCE)组织了一批常年进行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前培训的资深教师,对《指南》从编写思路、体例设计、题目选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版升级。2005年,我们在以前各版《指南》的基础上将各考试科目的合订本拆分为五个分册,方便考生根据所报考的科目自主选择,并充实了新出台的相关文件和精神。2006年,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对《指南》进行了充实和修改,得到了广大考生的认可与大力支持。2007年、2008年,TCCCE针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组织编者对考试涉及《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内容进行研讨,征求考前培训资深教师的意见,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相关内容充实到《指南》中,为方便考生备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相关内容提供了一条有效捷径,满足了考生的迫切需求。2009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第五次改版后,TCCCE组织《指南》参编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和结构上的变动进行了多次研讨,并将学习与研讨的收获和体会充分落实到2009年版《指南》的编写与修订中。2010年,对《指南》进行了体例和内容的全面升级,充分适应了考试综合性强、考核重点突出的变化趋势。此后,2011年版和2012年版《指南》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内容的更新和形式的修订。
201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写了新版《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并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定。新大纲改变了考试科目名称,对科目内容和结构也做了重要调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对2009年版《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2013年版《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新教材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对数材名称作了更改并调整了相关内容;二是增加了考核实际能力的知识点,删除了部分基本概念的内容;三是增加了最新出台的涉及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内容,补充了新的工程计价业务的内容;四是将《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安装工程)选考部分由原来的三个专业合并为管道和设备工程、电气和自动化控制工程两个专业。
2014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仍沿用2013年版考纲,对《建设工程计价》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两本教材进行了修订,主要根据《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建标[2013]44号)、《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住建部令2013年第16号)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一2013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与修订。
2015年,《指南》的编写教师根据天津理工大学造价工程师培训中心(TCCCE)交流平台反馈的信息和读者意见及建议,对2014年版《指南》进行了认真修订和增补,并与出版社的编辑同志进行了多次交流,组织了若干专题研讨会,使各科目之间实现了较为深入的横向沟通,为2015年版 《指南》的编写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2015年新版《指南》主要特点如下:
·反映新版教材变化,捕捉新增考点动态:
·每科目复习导言点明该课程总体变化趋势及命题走向:
·知识架构勾勒出整章清晰轮廓,使考生明确各知识点在整个章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脉络分明的复习主线:
·经典题型剖析以考点为核心,将各章节知识点重新组合;以近年考题为切入点,重点阐释各知识点的潜在联系,明示各种题型组合;
·难题解析部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多考点难题进行详细解析,向考生传授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规范的解题步骤;
·案例分析部分新增了对题型模块组合思路的图形演示,帮助考生理解各知识模块的关联性,形成清晰、完整的解题逻辑链条,在此基础上对各章的案例题重新进行了整合,为考生充分展现案例分析科目特有的多模块组合题型,满足考生备考要求;
·每科目后附模拟自测题,囊括了覆盖全部考核要点,便于考生临考练兵,查缺补漏。
·提供增值服务,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获得微视频课程讲解、在线答疑等内容。
在各位参编教师数月辛勒工作的努力下,2015年版《指南》将以崭新的风格、合理的编排与广大考生见面,各部分具体参编人员如下: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夏立明
建设工程计价:柯洪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赵荣江 吴静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赵斌郭迺琦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何增勤王亦虹李丽红
在与中国计划出版社合作的十余年中,我们深深地被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所感动,在此向所有为《指南》得以顺利、迅捷出版而付出辛勤劳动的有关同志表示衷心的谢意。另外,《指南》部分内容参考了业内同仁们出版的著作、教材,一并表示感谢。
《指南》编写人员虽然对稿件几度推敲和校阅,但由于水平和能力所限,终归会有不遂人愿之处,恳请长期以来给予我们支持和关注的广大业界读者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疏漏之处进行批评和指正。为了方便与考生沟通,我们更新升级了TCCCE网站,敬请各位读者留意。
尹贻林
2015年3月7日
天津理工大学造价工程师培训中心(TCCCE)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25号楼
邮政编码:300384
邮箱:tccce@autlook.com
网址:http://tccce..com
电话:022-23679753
022-60214687
022-60214469
传真:022-60214469
内容索引:
复习导言…(1)
第一章工程地质(5)
考纲要求(5)
本章知识架构…(5)
考点与题型详解…(6)
考点一:岩石的矿物特性、物理力学性质(6)
考点二:岩石的分类及特征…(7)
考点三:土的工程地质性质…(8)
考点四:地质构造类型(10)
考点五:地震的震级和烈度……(11)
考点六:岩体结构特性(13)
考点七:地下水特征及对建设工程的影响(15)
考点八:特殊地基的处理措施……(16)
考点九:边坡稳定的影响因素,不稳定边坡的防治(18)
考点十:地下工程位置选择的影响因素(20)
考点十一:提高围岩稳定性措施(21)
考点十二:工程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22)
难题解析……(24)
第二章工程构造(27)
考纲要求………(27)
本章知识架构…………(27)
考点与题型详解……(28)
考点一:工业建筑分类、组成(28)
考点二:单层厂房承重结构构造(29)
考点三:民用建筑分类、组成(30)
考点四:基础分类、构造(32)
考点五:墙体类型、构造(36)
考点六:楼板类型、构造(39)
考点七:阳台、楼梯类型、构造(40)
考点八:门、窗的构造组成(42)
考点九:屋顶类型、构造(43)
考点十:装饰类型、构造(46)
考点十一:道路分类,组成及结构类型“………(48)
考点十二:桥梁分类、组成及构造………(51)
考点十三:涵洞类型,组成及构造(56)
考点十四:地下工程分类,组成及构造………(58)
难题解析……………(61)
第三章工程材料(69)
考纲要求…(69)
本章知识架构…………(69)
考点与题型详解………(70)
考点一:建筑钢材分类,性能及应用……………(70)
考点二:水泥分类、特征及应用……………(72)
考点三:气硬性胶结材料性能及应用(74)
考点四:砂、石子性质及应用………(76)
考点五:混凝土强度,和易性,耐久性(78)
考点六: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性质及应用………(80)
考点七:特种混凝土的性质及应用…………(82)
考点八:物筑材料的性质及应用…………(85)
考点九:装饰材料分类、性质及应用……(88)
考点十:防水材料分类,性能及应用………(91)
考点十一:功能材料的分类及应用(94)
难题解析…………(95)
第四章工程施工技术(102)
考纲要求……(102)
本章知识架构…(103)
考点与题型详解……(104)
考点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104)
考点二:道路、桥梁与酒洞工程施工技术(170)
考点三:地下工程施工技术(194)
难题解析………(219)
第五章工程计量…(233)
考纲要求…(233)
本章知识架构…(233)
考点与题型详解(234)
考点一:工程计量基木概念………(234)
考点二:计算建筑面积(241)
考点三: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一土石方工程(255)
考点四: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一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261)
考点五: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一桩基础工程(263)
考点六: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砌筑工程(264)
考点七: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270)
考点八: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金属结构(280)
考点九: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一木结构(283)
考点十: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一门窗工程(284)
考点十一: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一屋面及防水工程……(287)
考点十二: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保温、隔热、防腐工程(291)
考点十三: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楼地面装饰工程…(293)
考点十四: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一墙、柱面装饰与隔断、幕墙工程(295)
考点十五: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一天棚工程(298)
考点十六: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油漆、涂料、裱糊工程(299)
考点十七: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其他装饰工程(302)
考点十八: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拆除工程(303)
考点十九: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措施项目(305)
难题解析…(310)
模拟自测题(330)
模拟自测题二(340)
模拟自测题三(350)
模拟自测题四(360)
模拟自测题五…(370)
DB23/T 2936-2021 黑龙江省城市生活二次供水管理规程
DB23 ICS91.010.01
CCSP41黑龙江省 地方标准
DB23/T 2936-2021
黑龙江省城市生活二次供水 管理规程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municipal secondary water supply
2021-07-26发布 2021-08-25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内容摘抄:
前 言
为加强黑龙江省城市供水管理,保障城市二次供水安全,依据《黑龙江省实施<城市供水条例>办法》等相关规定,按照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年度标准发布计划,规程编制组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在认真分析总结省内外城市生活二次供水管理的先进经验,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 8 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备与设施、水质检测、泵房管理、运行管理、责任管理。
本规程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管理,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并负责组织实施,由黑龙江省城乡建设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关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黑龙江省城乡建设研究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景江西路 888 号;邮编:150070)。
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 : 黑龙江省城乡建设研究所
本 规 程 参 编 单 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东方学院
哈尔滨供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冯庆祥 韩宏伟 孟凡旭 边喜龙 张钧誌 张洪达 郭 巍 胡克亚 张 悦 刘 晓
王 遥 赵宪章 王 岩 杨 阳 唐超然 于景洋 冯 光 迟忠海 罗娇赢 张天一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 郭泽林 王 钢 尚庆海 李伟光 纪 峰 白云健 肖 钢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和加强城市生活二次供水管理、提高运行维护管理水平,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依据《黑龙江省实施<城市供水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黑龙江省既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生活二次供水的运行管理。
1.0.3 城市生活二次供水的运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
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
2.0.2 二次供水单位 Secondary water supply department
从事城市生活二次供水运营管理的单位。
2.0.3 二次供水设施 secondary water supply installation
为二次供水设置的泵房、水箱(池)、水泵、阀门、电控装置、消毒设备、压力水容器、供水管道等设施。
2.0.4 城 市 公 共 供 水 单 位 urban public water supplydepartment
以公共供水管道及附属设施向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市政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的供水单位。
2.0.5 叠压供水 pressure superposed water supply
供水设备从有压的供水管网中直接吸水增压的供水方式。
2.0.6 中水 reclaimed water
各种生活排水经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后回用的水。
3 基本规定
3.0.1 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用户对水压、水量要求超过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时,必须建设二次供水设施。
3.0.2 二次供水运行维护管理应满足安全、绿色、节能、智慧供水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3.0.3 二次供水设施应单独设置,严禁与中水系统等非生活用水管道合用。
3.0.4 二次供水单位应当保证二次供水设施的正常使用。
3.0.5 二次供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的规定。
3.0.6 二次供水工程采用的涉水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及《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 的规定。
3.0.7 当二次供水采用叠压供水系统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 的相关规定。
3.0.8 二次供水单位应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供水。
4 设备与设施
4.1 贮水设施
4.1.1 贮水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待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供水。
4.1.2 二次供水单位每半年应至少对贮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一次,其合格标准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 的相关规定。
4.1.3 当贮水设施内水质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经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供水。
4.1.4 二次供水单位应对贮水设施清洗、消毒过程进行记录并保证可追溯。记录宜采用信息化方法。
4.1.5 贮水设施清洗、消毒过程中,二次供水单位或第三方单位宜邀请用户(业主)代表参与清洗、消毒过程的现场监督。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基本规定.............................................................................3
4 设备与设施.........................................................................4
4.1 贮水设施..........................................................................4
4.2 加压设施........................................................ . ...............4
4.3 控制设备............................................... ..........................5
4.4 管道与附件.......................................................................6
4.5 设备调试....................................................... ..................6
5 水质检测.................................................. . ........................8
6 泵房管理.............................................................................9
6.1 泵房环境................................. ........... .. .........................9
6.2 给排水.............................................................................9
6.3 电气...............................................................................10
6.4 暖通...............................................................................10
7 运行管理...........................................................................12
7.1 一般规定........................................................................12
7.2 保障措施........................................................................12
7.3 制度建设........................ . ......................... ...................13
7.4 计量管理........................... ............................................14
7.5 内业管理...................... ......................... .......................14
7.6 信息公开..................... ........................ .........................14
7.7 故障处理................. .......................... ...........................15
7.8 应急管理.............. .......................... ..............................15
8 责任管理...........................................................................16
8.1 移交......................... ........................... .........................16
8.2 接收..................................................... .........................16
8.3 服务...................................................... ........................17
8.4 人员...................................................... ........................17
本规程用词说明......................... ..........................................18
引用标准名录....................... ................................................19
附:条文说明.................... ...................................................2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2962-2021 天然鳞片石墨石墨化度测定方法
ICS 29.050
Q 51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2962—2021
天然鳞片石 墨石墨化度 测定方法
2021 - 08 - 13 发布 2021 - 08- 14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石墨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湠奥石墨烯深加工有限公司、国家石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黑龙江)、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国良、韩玉凤、梁诺淳、陈瑞、陈庚、李雷、孟蝶、刘玉华、高成伟、刘洋、张雷、崔广宏、刘壮、吴月明、穆晶、韩慧颖、黄蕾、齐佳钰。
本标准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然鳞片石墨石墨化度(g 值)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天然鳞片石墨石墨化度的测定。测定范围:10.0%<g<100.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4533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石墨化度
石墨化度是石墨晶体结构完善程度,用 g 表示,g 数值用百分数表示(%)。
4 方法原理
本文件通过添加内标物,采用 d(002)晶面间距对天然鳞片石墨样品 X 射线衍射图进行分析处理,精确
检测其晶面间距 d(002),经公式计算得到石墨化度 g 值。
5 仪器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方法原理...........................................................................1
5 仪器......................................................................................... 1
6 内标物....................................................................................................2
7 试样制备................................................................................2
8 分析条件...........................................................................2
9 分析步骤.......................................................................................2
10 分析结果的表述...................................................2
11 精密度..................................................................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 第6版2015年版 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与解析 兰定荺,杨莉琼 主编
前言
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写了新版《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并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定。新大纲改变了考试科目名称,对科目内容和结构也作了重要调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根据新大纲要求,对2009年版《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2013年版《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2014年修订)。新教材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对教材名称作了更改并调整了相关内容;二是增加了考核实际能力的知识点,删减了部分基本概念的内容;三是最新出台的涉及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内容,补充了新的工程计价业务的内容;四是将《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安装工程)选考部分由原来的三个专业合并为管道和设备工程、电气和自动化控制工程两个专业。
《2015年版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与解析 》根据新大纲和新教材的要求,结合2014年考试真题,对2014年版“模拟试题与解析”系列辅导丛书进行了全面修订,特别是对书中的错误或不足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2015年版“模拟试题与解析”系列辅导丛书突出关注了大纲和教材新修订的内容,对其中可能的考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落实在模拟试题设计和具体解析中,以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新大纲、新教材的要求,全面理解教材新修订和增加的内容。模拟试题的题型、题量、分值、各章比例均参照考试真题设计。丛书每种各含“模拟试题”、“模拟试题答案与解析”十套。
该套丛书的编写特色如下:
1.按2013年版《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2014年修订的培训教材进行编写。模拟试题的考点内容基本覆盖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并体现了考试大纲对知识点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不同侧重点的具体要求。“模拟试题答案与解析”的解答依据是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和国家现行规范。
2.“答案与解析”部分除给出每道题的详细解答过程外,还对解答技巧、解题规律进行提示。对概念型题目、判断型题目给出详细解答的依据和结果,对计算型题目给出详细解答过程,包括解答依据、计算步骤和解答结果。
3.对题目的知识,点进行解析,并密切结合历年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进行编写。解析部分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利于考生全面掌握和熟悉相关知识点。
4.对较难理解、记忆的知识,点辅以直观图文,以加深考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5.提供增值服务。对读者在阅读本丛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作者将及时提供网上增值服务,进行网上答疑,同时,及时提供最新的考试信息。参加丛书编写工作的均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的老师,熟悉造价工程师考试教材和历年考试命题的情况及近年命题的新趋势,故设计的模拟试题能做到紧扣考纲和命题实际。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发现的错误,以及建议与意见及时发邮件给作者,作者将及时解答并万分感谢。
编者
2015年4月
内容索引:
目录
模拟试题(一)(1)
模拟试题(一)答案与解析(10)
模拟试题(二)(33)
模拟试题(二)答案与解析(42)
模拟试题(三)(62)
模拟试题(三)答案与解析(71)
模拟试题(四)(88)
模拟试题四)答案与解析(97)
模拟试题(五)(113)
模拟试题(五)答案与解析(122)
模拟试题(六)(139)
模拟试题(六)答案与解析(148)
模拟试题(七)(168)
模拟试题(七)答案与解析(177)
模拟试题(八)(198)
模拟试题(八)答案与解析(207)
模拟试题(九)(226)
模拟试题(九)答案与解析(235)
模拟试题(十)(249)
模拟试题(十)答案与解析(258)
附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 )考试大纲(272)
增值服务(273)
DB23/T 2953-2021 直播电商共享基地建设和运营规范
ICS 03.080.99
CCS A 12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2953—2021
直播电商共享基地 建设和运营规范
2021 - 08 - 04 发布 2021 - 09 - 03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商务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湾云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黑龙江省电子商务总部基地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电子商务协会、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黑龙江省
青年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汇智电子商务研究院、黑龙江省互联网直播协会、哈尔滨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深圳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彦宝、孟炬、宋韶辉、张劲男、刘晓丽、张喜会、吕宜亮、王小溪、张欣、李劲松、徐慧峰、崔淼、杨艳、赵立秋、姜鑫、管宏强、张秋岩、李航、田奇峰、惠菲菲。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直播电商共享基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及基地建设、基地管理、运营服务、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直播电商共享基地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95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73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餐饮业要求
GB/T 37487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播电商
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小程序等,以视频直播、音频直播、图文直播或多种直播相结合等形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
3.2
直播电商基地
开展直播营销活动的基础性、支撑性场所,其所拥有的场地、设施人员和条件应能够持续支撑直播销售活动的正常开展。
3.3
直播电商平台
为直播电商提供服务的各类平台,包括互联网直播服务平台、互联网音视频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
3.4
直播电商主播
在直播电商活动中,通过实时互动介绍和推销商品和服务的人员。
3.5
MCN 机构
培育主播,为直播营销商开展网络直播营销提供服务的机构。
3.6
网红
互联网上因为某个事件、某种行为或某类内容被网民持续关注而走红的网络主播,或持续输出内容而走红的个人或团队。
3.7
场景营销
对所售产品的不同应用场景氛围进行营造,通过布景、AR、虚拟技术、视效、实地实景等技术手段和场景组合促进消费者对商品认知,触发相应需求,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激发购买欲望的一种营销方式。
4 基地建设
4.1 规划布局
4.1.1 基地建设应符合国家、地区的区域整体规划要求,同时满足交通便利、网点基础配套冗余可靠,生活服务配套完善等要求。
4.1.2 基地建设规划主体为黑龙江省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机构。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地建设....................................................................................2
5 基地管理...............................................................................2
6 运营服务.....................................................................3
7 安全保障.................................................................................................4
参考文献..........................................................................................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2952-2021 家政服务机构信用评价规范
ICS 03.080
CCS A 20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2952—2021
家政服务机构 信用评价规范
2021-08-04 发布 2021-09-03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商务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鼎信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七台河市宏伟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诚信建设促进会、哈尔滨报达家政公司、黑龙江龙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哈尔滨雨露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宏伟百承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黑龙江省政务大数据中心、黑龙江行行富易质量提升管理评审认证服务有限公司、黑龙江鼎信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海波、李莉芬、张波、刘建东、马金发、刘昌国、马胜男、姚永利、刘志刚、施晓琳、姜虹、朱丽颖、李雪。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家政服务机构信用评价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评价原则,规定了评价指标设置与等级
划分、信用评价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家政服务机构的信用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116 企业信用等级表示方法
GB/T 22117—2018 信用 基本术语
GB/T 22119 信用服务机构 诚信评价业务规范
GB/T 27922 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
GB/T 27925 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
GB/T 34830.1—2017 信用信息征集规范 第1部分:总则
SB/T 10847—2012 家政服务业通用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117、SB/T 10847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2117—2018、SB/T 10847—2012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家政服务
以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或固定工作场所,由专业人员按照与顾客约定的服务事项,满足顾客服务需求的行为过程。
[来源:SB/T 10847—2012, 2.2,有修改]
3.2
家政服务组织
依法设立的从事家政服务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来源:SB/T 10847—2012, 6.1]
3.3
家政服务人员
在家政服务组织中,有相关服务技能并按服务合同或协议为顾客提供相应服务的管理与操作等人员的通称。
[来源:DB23/T 2627—2020, 3.3,有修改]
3.4
信用
组织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
DB23/T 2952-2021
2
[来源:GB/T 22117—2018,2.1,有修改]
3.5
信用主体
参与信用活动的组织。
[来源:GB/T 22117—2018,2.4,有修改]
3.6
评价主体
符合相关要求,从事信用评价的信用服务机构或其它组织。
[来源:GB/T 23793—2017,3.3]
3.7
信用评价
对信用主体在某一时期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评估,并用特定符号标明其信用状况的活动。
[来源:GB/T 23793—2017,3.2,有修改]
4 评价原则
4.1 客观性
信息采集应合法、规范,评价数据应客观、真实。
4.2 科学性
评价指标设置应科学、合理,评价过程规范,评价结果可信。
4.3 公正性
评价应公平、公正、公开。
4.4 安全性
评价应遵循保密工作相关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原则..............................................................................................2
4.1 客观性..................................................................................................2
4.2 科学性..........................................................................................2
4.3 公正性...........................................................................................2
4.4 安全性......................................................................................2
5 评价指标设置与等级划分...................................................................................2
5.1 评价指标...............................................................................................2
5.2 评价方法.....................................................................................2
5.3 评分依据...............................................................................................3
5.4 等级划分..............................................................................................3
6 信用评价.............................................................................................3
6.1 信用主体................................................................................3
6.2 评价主体............................................................................................3
6.3 评价流程与要求..............................................................................3
6.4 异议处理.............................................................................................4
6.5 跟踪复核.....................................................................................4
6.6 等级取消............................................................................................4
附录 A(规范性) 家政服务机构信用评价指标项名称及赋分..................................... 5
参考文献............................................................................................................ 1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18704-2008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ICS 77. 140.75
GB
H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CB/T 18704- 2008
代替GB/T 18704- -2002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Stainless steel clad pipes for struetural purposes
2008-05-13发布
200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 18704- 2002《不锈钢复合管 》。本标准与GB/T 18704- -2002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一标准 的名称修改为《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不锈钢覆材的最小厚度;
修改了尺寸允许偏差;
增加了制造方法;
增加了力学性能规定;
增加了尺寸规格。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新日钢制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坤、潘正海、黄颖、余庆文、蒲朝海、冉家华。
本标准于2002年首次发布。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結构用不锈锅复合管的分类.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f市政设施。车船制造.道桥护栏.交通护栏裴路护栏站台护栏.毁路镘触网.建筑裴饰、钢结构网槊、医疗器械、家具.-般机械结构部件用不锈钢复合管(以下简称复合管)。
2复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甘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m .鼓勵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2佣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5钢铁及合金 化学分析方法还取型 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
GB/T 223.11佣铁及合金化学 分析方法过磁酸锁氧化容量法测定格量
GB/T 223.23钢铁及合 金化学分析方法丁 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GB/T 223.58佣销及合金化学 分析方法亚砂酸纳-亚硝酸纳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 223.5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 析方法锑磷钼 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223. 6B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 内燃姚后镇酸惧锅是法测定釃含量
GB/T 223. 6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 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铡定碳含量
GB/T 228金属材料室 温拉仲试验方法(GB/T 228- -2002,eqw ISO 6892;1998)
GB/T 212金属管扩口 试验方法(GD/T 242- 2007 ,1sO 84931998,IDT)
GB/T244金属管弯 曲试验方法(GB/T 244- -1997 reqv ISO 8491:196)
GB/T246金属管压扇 试验方法(GB/T 246- 2007 . ISO 8492:1998 . IDT
GB/T 700酸素結构铜
GB 912碳索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 热轧薄钢 板和钢带
GB/T 2102翎管 的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GB/T 3280不锈俐冷乳钢板
GB/T 12770机械结构用不锈 钢焊接铜管
GB/T 13793直旋电烨 钢管
GB/T 11258碳素结构钢 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
3术语和定义 .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复合管elhd pipes
基材(内层)采用碳素钢钢帚,覆材(外层)采用不锈钢钢带,紧密包覆连续焊接處型的钢管。
4分离,代号
4.1复合管按表面交贷状态分为四种,状态名称及其代号如下:
a)表面未抛光状态SNB;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78
179
180
…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