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261.6-2022 计算机显示器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261.6一2022
计算机 显示器 能源效率 计量检测规则
Rules of Metrology Testing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Computer Monitors
2022-09-26 发布
2023-03-26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内容目录:
引言(Ⅱ)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计量单位(1)
4概述(2)
5计量要求(2)
5.1能源效率标识标注(2)
5.2能效指标(3)
5.3能效等级(4)
6检测条件(4)
6.1环境条件(4)
6.2测量设备(4)
6.3测量不确定度(5)
7检测项目和方法(6)
7.1抽样原则和方法(6)
7.2样本检测(6)
7.3原始记录(12)
7.4数据处理(12)
8检测结果(12)
8.1能效指标计量检测结果合格判据(12)
8.2检测结果评定准则(13)
8.3检测报告(14)
附录A计算机显示器能源效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6)
附录B计算机显示器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抽样单(格式)(30)
附录C计算机显示器能源效率计量检测原始记录(格式)(31)
附录D计算机显示器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报告(格式)(36)
内容摘抄:
计算机显示器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计算机显示器(以下简称显示器)能源效率的计量要求、检测条件、检测项目和方法、检测结果评定和检测报告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计算机使用的液晶显示器,也适用于主要功能为计算机显示器,带有调谐器/接收器的显示设备。
本规范适用于显示器能源效率计量监督检测,委托检测可参考本规范进行。生产和销售显示器产品的单位亦可参照本规范进行检测。接受检测的显示器应是生产者自检合格的产品,或者是销售者进口、销售的商品。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1261.1一2017用能产品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20943一2013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1520一2015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下列术语和计量单位适用于本规范。
3.1关闭状态off mode
显示器连接到电源上,且显示器的电源开关为“断”的状态。注:电源开关包括软开关和硬开关。
3.2睡眠状态sleep mode
显示器在不关闭情况下不显示图像的省电状态。该状态可由用户选择进入,也可因无信号输入一段时间后自动进入。可通过连接设备或用户操作进入工作状态。
3.3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
在本规范规定条件下,显示器屏幕的发光强度与输入功率的比值,计量单位为cd/W.
3.4关闭状态功率power of off mode
显示器在关闭状态下的功率,计量单位为W。
3.5睡眠状态功率power of sleep mode
显示器在睡眠状态下的功率,计量单位为W。
3.6显示器能效限定值minimum allowable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 for monitor
在本规范规定条件下,显示器所允许的最低能源效率和在关闭、睡眠状态下的最大功率。
3.7高性能显示器enhance-performance monitor
能同时满足①对比度在60:1时,水平视角不小于160°;②固有分辨率不小于270万像素数;③色域不小于75%等三个条件的显示器。
3.8标准显示器standard monitor
不能同时满足①对比度在60:1时,水平视角不小于160°;②固有分辨率不小于270万像素数;③色域不小于75%等三个条件的显示器。
3.9外部电源external power supply
将交流电网电压转换为一个固定直流低电压的独立电源。注:在某些场合,外部电源又称为电源适配器。
3.10外部电源工作状态active mode of external power supply
外部电源输人端连接到电网电源上,输出端连接到负载上,输出电流在零(不含)至额定电流之间的状态。
3.11外部电源空载状态no load mode of external power supply
外部电源输入端连接到电网电源上,输出端不连接负载或负载不消耗电能的状态。
3.12外部电源工作效率active mode efficiency of external power supply
外部电源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时,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3.13外部电源平均效率average efficiency of external power supply
外部电源在满足额定输出电流的100%、75%、50%和25%四种电流强度的工作状态下的工作效率的平均值。
4概述
显示器是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产品,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它包括显示屏幕和相关电路,通常单独安装在一个外壳中。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563-2017 高海拔地区新建机场前期气象观测站建设技术规范
ICS 07.060
A.47
备案号:55134-2017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563—2017
高海拔地区 新建机场前期气象观测站 建设技术 规范
2017 - 06 - 20 发布 2017 - 09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青海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海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海红、汪青春、虎文珺 、崔媛慧、张成昭、周少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海拔新建机场前期气象观测站 建设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高度在1500米以上新建机场前期气象观测站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QX 4-2015 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
QX 30-2004 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QX/T 46-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2部分:云的观测
QX/T 47-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3部分:气象能见度的观测
QX/T 49-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5部分:气压的观测
QX/T 50-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观测
QX/T 51-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的观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海拔机场
海拔高度在1500米以上的机场。
3.2
风向频率
某一风向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
3.3
主导风向
风向频率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
3.4
风向
(略)
4 选址要求
主要考虑新建机场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主导风向等因素。
5 设备布局
5.1 布局原则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选址要求 .......................................................................... 3
5 设备布局 .......................................................................... 3
6 观测项目 .......................................................................... 5
7 数据传输方式 ...................................................................... 5
8 防雷施工技术要求 .................................................................. 5
9 装备选型、选址和保障 .............................................................. 5
10 观测资料格式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和九要素自动气象站月气压(hPa)观测格式 .........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和九要素自动气象站月气温(℃)观测格式 .......... 7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和九要素自动气象站月降水量(mm)观测格式 ........ 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和九要素自动气象站月相对湿度(%)观测格式 ...... 9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和九要素自动气象站月地面温度(℃)观测格式 ..... 10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和九要素自动气象站月风速度(m/s)观测格式 ...... 11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风速风向列联格式 ............................... 12
附录 H(资料性附录) 九要素自动气象站风速风向列联格式 ............................... 13
附录 I(资料性附录) 六要素自动站与九要素气象站风向频率(%)格式 ................. 14
附录 J(资料性附录) 能见度变化格式................................................. 15
附录 K(资料性附录) 全年各月≥4 成低云出现次数格式 ................................. 16
附录 L(资料性附录) 1-12 月各类低云状平均出现次数格式 .............................. 17
附录 M(资料性附录) 1-12 月主要天气现象平均出现次数格式 ............................ 18
附录 N(资料性附录) 跑道两侧间水平风切变强度格式 ................................... 19
附录 O(资料性附录) 各层各类垂直风切变强度格式 ..................................... 2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595-2017 建筑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
青海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63/T 1595-2017
建筑太阳能光热系统 应用技术 规程
2017-10-15实施
2017-09-05发布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为了推动青海省太阳能光热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规范和指导太阳能光热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针对青海省的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光热系统设计、规划及建筑设计、光热系统施工和安装、光热系统验收、运行管理。
本规程由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授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宁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
本规程参编单位: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青海三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青海可再生能源研究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贾春霞 马文生 郭 强 张 宏
李 忠 刘 凌 江林静 马国峰张佩琪 黄霆鹤 杨诗薇 刘景东孙峙峰 韩宏伟 史红瑞 马 韧葛积洪 罗升彩 马 翔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庾汉成 党建国 刘连新 曹一平 马传杰 惠 波 王海文 潘洪涛
1 总 则
1.0.1 为使太阳能光热系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与建筑良好结合,规范太阳能光热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工程验收和运行维护,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的光热系统指利用太阳能来供热水和采暖的主动系统,不包括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
1.0.3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光热系统工程,以及在既有民用建筑上安装或改造的光热系统工程的设计、安装、验收和运行维护。在相同条件下,不影响使用要求的工业建筑光热系统工程可以参照执行。
1.0.4 新建居住建筑及新建、改建、扩建宾馆、酒店、医院等有生活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应当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具备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条件的,应经相关评估机构评估。
1.0.5 新建建筑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纳入建筑工程建设的规定程序,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1.0.6 太阳能光热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青海省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1.0.7 太阳能采暖系统应做到全年综合利用、采暖期为建筑物供热采暖,非采暖期向本建筑物或相邻建筑物提供生活热水或其他用热。
1.0.8 设置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新建供暖建筑物,其建筑热工与节能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和实施细则的要求;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参数取值宜优于地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实施细则规定的指标。
1.0.9 在既有供暖建筑物上设置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同时按
(略)
2 术 语
2.0.1 平屋面
坡度小于10°的建筑屋面。
2.0.2 坡屋面
坡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75°的建筑屋面。
2.0.3 变形缝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环,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
2.0.4 日照标准
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决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以底层窗台面为计算起点的建筑外窗获得的日照时间。
2.0.5 太阳能保证率
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由太阳能部分提供的热量除以系统总热负荷。
2.0.6 太阳能辐照强度
太阳辐射照射到一个表面的功率密度、即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太阳辐射功率,单位为W/m²。
2.0.7 太阳能热水系统
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用来加热水的装置。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热水供应系统。2.0.8 太阳能集热系统
吸收太阳辐射、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传热工质并最终得到热水的装置。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贮热水箱、泵、连接管道、支架、控制系统等。
(略)
3 基本规定
3.0.1 太阳能光热系统设计和建筑设计应适应使用者的生活规律,结合日照和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
3.0.2 太阳能光热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用户使用、施工安装和维护等要求。
3.0.3 太阳能光热系统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类型、使用要求、安装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3.0.4 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已安装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必须经建筑结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其他相应的安全性要求。
3.0.5 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光热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
3.0.6 太阳能集热器应规则有序、排列整齐。太阳能光热系统配备的输水管和电器、电缆线应与建筑物其他管线统筹安排、集中布置,做到安全、隐蔽、便于安装维护。
3.0.7 安装太阳能光热系统建筑的主体结构,应符合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略)
4 光热系统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太阳能光热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安装、操作使用、运行管理、部件更换和维护等要求,做到安全、可靠、适用、经济、美观。
4.1.2 太阳能光热系统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使用条件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雷、抗雹、抗风、抗震等技术措施。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3
3基本规定7
4光热系统设计8
4.1一般规定8
4.2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8
4.3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设计16
5规划及建筑设计26
5.1一般规定26
5.2规划设计26
5.3建筑设计27
5.4结构设计31
5.5电气设计33
6光热系统施工和安装34
6.1一般规定34
6.2基座安装35
6.3支架安装35
6.4太阳能集热系统施工安装36
6.5太阳能蓄热系统施工安装37
6.6管路安装37
6.7辅助能源加热设备安装38
6.8末端供暖系统施工38
6.9电气与自动控制系统38
6.10水压试验与冲洗39
6.11系统调试39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599-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设计规范
ICS 93.080.01
P 66
备案号:56945-2017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599—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设计 规范
2017 - 10 - 16 发布 2017 - 12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纳启财、薛春晓、张虎发、刘锟、董政博、孔令伟、韩生虎、刘辉、李星星、李凯崇、候昱光、石龙、陈晓堃、蒋富强、曹生业、熊治文、谢文兴、韩龙武、韩德明、屈耀辉、马小军、蔡相连。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生态防护设计调查、生态防护物种选择、植生层设计和边坡生态防护设计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新建、改扩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设计。其他等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高海拔高寒地区
指青藏高原上年平均气温低于10℃,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最大冻结深度40cm~250cm,潮湿系数0.25~1.50的地区。
3.2
边坡生态防护
单独采用植物生态技术,或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结合共同形成的边坡工程防护体系。
3.3
先锋种
可在裸地或荒地上成功定居并开始进行生态循环的植物种。
3.4
建群种
(略)
4 基本要求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3
5 生态防护设计调查 .................................................................. 3
6 生态防护物种选择 .................................................................. 3
7 植生层设计 ........................................................................ 4
8 边坡生态防护设计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生态防护设计调查表..............................................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生态防护植物物种推荐............................................ 8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600-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施工规范
ICS 93.080.01
P 66
备案号:56946-2017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600—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施工规范
2017 - 10 - 16 发布 2017 - 12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纳启财、薛春晓、张虎发、刘锟、董政博、孔令伟、韩生虎、刘辉、李星星、李凯崇、候昱光、石龙、陈晓堃、蒋富强、曹生业、熊治文、谢文兴、韩龙武、韩德明、屈耀辉、马小军、蔡相连。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本规范适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新建、改扩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施工。其他等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施工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高海拔高寒地区
指青藏高原上年平均气温低于10℃,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最大冻结深度40cm~250cm,潮湿系数0.25~1.50的地区。
3.2
边坡生态防护
单独采用植物生态技术,或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结合共同形成的边坡工程防护体系。
3.3
移植草皮
采用挖取、养护、铺设等方法将受施工影响的天然草皮移植于工程创面进行边坡生态修复的技术。
3.4
植被纤维毯
采用天然或人造纤维等材料制作成纤维毯,将草种、肥料、添加剂等按一定配比植入到纤维毯上,并经过滚压、针刺、定位等工序,加工成为植被纤维毯后,上覆1cm~1.5cm厚的腐殖土,铺设于工程创面的技术。
3.5
撒播混植
将设计选择的植物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与细粒土拌和,撒播在经过改良的表土上,覆盖0.5cm~1cm厚的细粒腐殖土所形成的一种人工建植技术。
3.6
客土喷播
采用合适的土壤,与植物种子、基质添加剂、纤维材料、保水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可采用喷射技术喷附于边坡裸地的一种人工建植技术。
3.7
厚层基质喷附
采用合适的土壤,与植物种子、基质添加剂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可采用空压设备,通过高压空气喷附在边坡裸地的一种基质层较厚的植被建植技术。
3.8
植生袋
采用天然或人工纤维制品制成载体,内嵌种子夹层,装入植生基质所形成的一定规格的植生袋,按设计尺寸铺设于坡面上,并覆以聚乙烯编织网防护的边坡表面建植技术。
4 施工准备
4.1 一般规定
施工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施工准备 .......................................................................... 2
5 移植草皮 .......................................................................... 3
6 植被纤维毯 ........................................................................ 4
7 撒播混植 .......................................................................... 4
8 客土喷播 .......................................................................... 5
9 厚层基质喷附 ...................................................................... 5
10 植生袋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施工工艺流程图.................................................. 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601-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验收规范
ICS 93.080.01
P 66
备案号:56947-2017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601—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验收规范
2017 - 10 - 16 发布 2017 - 12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纳启财、薛春晓、张虎发、刘锟、马龙、孔令伟、刘宝元、刘辉、张凌东、李凯崇、张永平、石龙、张永明、蒋富强、魏秉孔、熊治文、吴登岳、韩龙武、马小军、屈耀辉、蔡相连、朱兆荣。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的过程验收、工程交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新建、改扩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验收。其他等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验收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Z/T 0219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GJ 5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高海拔高寒地区
指青藏高原上年平均气温低于10℃,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最大冻结深度40cm~250cm,潮湿系数0.25~1.50的地区。
3.2
边坡生态防护
单独采用植物生态技术,或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结合共同形成的边坡工程防护体系。
3.3
草地覆盖度
系指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地面的比率。
4 中间验收
4.1 基本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中间验收 .......................................................................... 1
5 工程交工验收 ...................................................................... 2
6 工程质量评分 ...................................................................... 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鲁) 151-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 有色金属冶炼.pdf
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鲁)151-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 和管理指南 有色金属冶炼 企业
Guide for Equipping and Managing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Monitoring in Lianggao Industry Nonferrous metals smelters Enterprise
2022一11—09 发布
2022一12—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目录:
引言(Ⅱ)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能源计量器具 配备(2)
4.1计量能源的种类(2)
4.2能源计量范围(2)
4.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原则(2)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2)
5原材料计量器具配备(4)
5.1计量原材料的种类(4)
5.2计量原材料的范围(4)
5.3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
5.4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4)
6产量计量器具配备(4)
6.1需要计量产量的产品(4)
62计量产量的范围(4)
6.3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
6.4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4)
7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配备(5)
7.1监测污染物种类和范围(5)
7.2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5)
7.3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5)
8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5)
8.1有色金属治炼企业计量制度(5)
8.2有色金属治炼企业计量人员(6)
8.3有色金属治炼企业计量器具(6)
8.4有色金属治炼企业计量数据(7)
9有色金属治炼企业接入端系统要求(7)
附录量值溯源框图格式(8)
内容摘抄:
两高行业 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有色金属冶炼企业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有色金属治炼企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原则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本规范适用于铝、铅、锌、铜冶炼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其他相关单位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
GB25465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6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7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HJ76-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353-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NH3N等)安装技术规范
HJ989-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有色金属工业
HJ1013-2018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J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中界定的和以下名词术语均适用于本规范。
3.1有色金属治炼企业nonferrous metals smelters enterprise
以各种矿石为原料,经焙烧、治炼、分解等工艺而提取获得所需有色金属(铝、铅、锌、铜)的企业。
3,2有色金属治炼企业主要生产装置main production devices of nonferrous metal smelting enterprises
有色金属治炼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用能、主要污染物排放装置。有色金属治炼企业的
主要生产装置为煅烧或焙烧炉、电解槽。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1计量能源的种类
本规范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4.2能源计量范围能源计量范围包括:
a)输入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e)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4.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原则
4.3.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4.3.2应满足企业能源分级分项进行统计和核算的要求。
4.3.3宜配备余能回收、使用及放散的能源计量器具,包括回收余热转换为蒸汽、回收处理污水再利用等。
4.3.4对具有能源加工、转换、输运环节的企业,应满足企业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送效率和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4.4.1进出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应达到100%;主要生产装置以生产车间或工序为单元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需达到100%.
4.4.2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4.4.3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防爆等)要求。
4.4.4能源计量器具宜采用具有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的计量器具。
4.4.5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表1的要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鲁) 150-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 平板玻璃企业.pdf
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鲁)150-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 具配备 和管理指南 平板玻璃企业
Guide for Equipping and Managing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Monitoring in Lianggao Industry Flat Glass Enterprise
2022一11一09 发布
2022一12—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肾管里局 发布
内容目录:
引言(II)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1)
4.1计量能源的种类(1)
4.2能源计量范围(1)
4.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原则(2)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2)
5原材料计量器具配备(4)
5.1计量原材料的种类(4)
5.2原材料计量范围(4)
5.3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
5.4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置要求(4)
6产量计量器具配备(4)
6.1需要计量产量的产品(4)
6.2产量计量范围(4)
6.3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
6.4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4)
7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配备.(5)
7.1监测污染物种类和范围(5)
7.2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5)
7.3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5)
8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5)
8.1平板玻璃企业计量制度(5)
8.2平板玻璃企业计量人员(5)
8.3平板玻璃企业计量器具(6)
8.4平板玻璃企业计量数据(6)
9平板玻璃企业接入端系统要求(7)
附录量值溯源框图格式(8)
内容摘抄: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平板玻璃企业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平板玻璃企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原则和管理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平板玻璃制造企业。其他相关单位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
HJ76-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353-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NH3-N等)安装技术规范
HJ98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平板玻璃工业
HJ1013-2018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J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中界定的和以下名词术语均适用于本规范。
3.1平板玻璃企业flat glass enterprise
采用浮法、压延等工艺制造平板玻璃的企业。
3.2平板玻璃企业主要生产装置main production devices of flat glass enterprise
平板玻璃企业的主要生产装置为玻璃熔窑。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1计量能源的种类
本规范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4.2能源计量范围
能源计量范围包括:
a)输入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e)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4.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原则
4.3.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4.3.2应满足企业能源分级、分项进行统计和核算的要求。
4.3.3宜配备余能的回收、使用及放散的能源计量器具,包括余热发电、余热采暖等。
4.3.4对具有能源加工、转换、输送环节的企业,应满足企业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和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4.4.1进出企业、主要生产装置应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需达到100%。
4.4.2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4.4.3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防爆等)要求。
4.4.4能源计量器具宜采用具有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的计量器具。
4.4.5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表1的要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鲁) 149-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 轮胎企业.pdf
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鲁)149-2022
“两高”行业监测 用计量器 具配备 和管理指南 轮胎企业
Guide for Equipping and Managing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Monitoring LiangGao Industry Tire Enterprise
2022一11—09 发布
2022一12—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目录:
目录
前言(II)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1)
4.1计量能源的种类(1)
4.2能源计量范围(2)
4.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原则(2)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2)
5原材料计量器具配备(4)
5.1计量原材料的种类(4)
5.2原材料计量范围(4)
5.3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
5.4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4)
6产量计量器具配备(4)
6.1需要计量产量的产品(4)
6.2产量计量范围(4)
6.3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
6.4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5)
7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配备(5)
7.1监测污染物种类和范围(5)
7.2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5)
7.3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5)
8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5)
8.1轮胎企业计量制度(5)
8.2轮胎企业计量人员(6)
8.3轮胎企业计量器具(6)
8.4轮胎企业计量数据(7)
9轮胎企业接入端系统要求(7)
附录量值溯源框图格式(8)
内容摘抄: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轮胎企业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轮胎企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原则和管理要求。本规范适用于以生产轮胎为主的企业。其它相关单位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
GB27632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HJ76-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353-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NH3-N等)安装技术规范
HJ1013-2018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120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橡胶和塑料制品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中界定的和以下名词术语均适用于本规范。
3.1轮胎企业tire enterprise
以橡胶为主要原料生产轮胎的企业。
3.2轮胎企业主要生产装置main production devices of tire enterprise
轮胎企业的主要生产装置为密炼机和硫化机。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1计量能源的种类
本规范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4.2能源计量范围
能源计量范围包括:
a0输入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e)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4.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原则
4.3.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4.3.2应满足企业能源分级、分项进行统计和核算的要求。
4.3.3宜配备余能回收、使用及放散的能源计量器具,包括蒸汽的循环利用和回收、亏水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等。
4.3.4对具有能源加工、转换、输运环节的企业,应满足企业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和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4.4.1进出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应达到100%;主要生产装置以生产车间或工序为单元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需达到100%
4.4.2能源作为生产原料使用时,其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4.4.3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防爆等)要求。
4.4.4能源计量器具宜采用具有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的计量器具。
4.4.5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表1的要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鲁) 148-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 煤电企业.pdf
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鲁)148-2022
“两高”行业监测 用计量器具 配备 和管理指南 煤电企业
Guide for Equipping and Managing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Monitoring in Lianggao Industry Coal-Fired Plant
2022一11—09 发布
2022一12—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目录:
引言(Ⅱ)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1)
4.1计量能源的种类(1)
4.2能源计量范围(2)
4.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测(2)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2)
5原材料计量器具配备(4)
5.1计量原材料的种类(4)
5.2原材料计量范围(4)
5.3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
5.4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4)
6产量计量器具配备(4)
6.1需要计量产量的产品(4)
6.2产量计量范围(4)
6.3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5)
6.4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5)
7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配备(5)
7.1污染物排放监测的种类和范围(5)
7.2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5)
7.3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6)
8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6)
8.1煤电企业计量制度(6)
8.2煤电企业计量人员(6)
8.3煤电企业计量器具.(6)
8.4煤电企业计量数据(7)
9煤电企业接入端系统要求(8)
附录量值溯源框图格式(9)
内容摘抄: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煤电企业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煤电企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原则和管理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煤电企业,其它相关单位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
GB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HJ76-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353-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NH3-N等)安装技术规范
HJ82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火力发电及锅炉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J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中界定的和以
下名词术语均适用于本规范。
3.1煤电企业coal-fired plant
以煤炭为主要燃料进行燃烧反应,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发电企业。
3.2煤电企业主要生产装置main production devices of coal-fired plant
煤电企业主要生产装置为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1计量能源的种类
本规范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4.2能源计量范围 能源计量范围包括:
a)输入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4.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4.3.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4.3.2应满足企业能源分级、分项进行统计和核算的要求。
4.3.3宜配备余能回收、使用及放散的能源计量器具,包括蒸汽的循环利用和回收、污水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等。
4.3.4对具有能源加工、转换、输运坏节的企业,应满足企业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和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4.4.1进出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应达到100%:主要生产装置以生产车间或工序为单元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需达到100%。
4.4.2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4.4.3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防爆等)要求。
4.4.4能源计量器具宜采用具有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的计量器具。
4.4.5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表1的要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鲁) 147-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 炼化企业.pdf
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鲁)147-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 配备和管理指南 炼化企业
Guide for Equipping and Managing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Monitoring in Lianggao Industry Refining and Chemical Enterprise
2022-11—09 发布
2022一12—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里局 发布
内容目录:
引言(Ⅱ)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1)
4.1计量能源的种类(1)
4.2能源计量范围(1)
4.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2)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2)
5原材料计量器具配备(4)
5.1计量原材料的种类(4)
5.2原材料计量范围(4)
5.3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
5.4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4)
6产量计量器具配备(5)
6.1需要计量产量的产品(5)
6.2产量计量范围(6)
6.3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6)
6.4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6)
7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配备.(7)
7.1监测污染物的种类和范围(7)
7.2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7)
7.3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7)
8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7)
8.1炼化企业计量制度(7)
8.2炼化企业计量人员(8)
8.3炼化企业计量器具(8)
8.4炼化企业计量数据(9)
9企业接入端系统要求(9)
附录量值溯源框图格式(10)
内容摘抄: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炼化企业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炼化企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原则和管理要求。本规范适用于以生产成品油、乙烯、对二甲苯(PX)为主的炼化企业。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
HJ76-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353-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NH3-N等)安装技术规范
HJ88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石油炼制工业
HJ1013-2018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中界定的和以下名词术语均适用于本规范。
3.1炼化企业refining and chemical enterprise
炼化企业指以原油、石脑油、燃料油为原材料进行蒸馏、炼制,以生产成品油、乙烯、对二甲苯(PX)为主的企业
3.2炼化企业主要生产装置main production devices of refining and chemical enterprise
炼化企业主要生产装置按产成品不同主要指炼油装置、乙烯装置、PX装置等。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1计量能源的种类
本规范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水资源、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4.2能源计量范围
能源计量范围包括:
a)输入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e)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4.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4.3.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4.3.2应满足企业能源分级、分项进行统计和核算的要求。
4.3.3宜配备余能回收、使用及放散的能源计量器具,包括蒸汽的循环利用和回收、煤气的回收处理再利用、污水的回收处理再利用等。
4.3.4对具有能源加工、转换、输运环节的企业,应满足企业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和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4.4.1进出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应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需达到100%。
4.4.2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4.43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防爆等)要求。
4.4.4能源计量器具宜采用具有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的计量器具。
4.4.5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表1的要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鲁) 146-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 焦化企业.pdf
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鲁)146-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 和管理指南 焦化企业
Guide for Equipping and Managing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Monitoring in Lianggao Industry Coking Enterprise
2022一1109 发布
2022一12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目录:
引言(I)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1)
4.1计量能源的种类(1)
4.2能源计量范围(1)
4.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原则(2)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2)
5原材料计量器具配备(4)
5.1计量原材料的种类(4)
5.2原材料计量范围(4)
5.3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
5.4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4)
6产量计量器具配备(4)
6.1需要计量产量的产品(4)
6.2产量计量范围(4)
6.3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
6.4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5)
7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配备(5)
7.1监测污染物种类和范围(5)
7.2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5)
7.3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5)
8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6)
8.1焦化企业计量制度(6)
8.2焦化企业计量人员(6)
8.3焦化企业计量器具(6)
8.4焦化企业计量数据(7)
9企业接入端系统要求(8)
附录量值溯源框图格式(9)
内容摘抄: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焦化企业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焦化企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原则和管理要求。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
HJ76-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353-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NH3-N等)安装技术规范
HJ82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火力发电及锅炉
HJ87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钢铁工业及炼焦化学工业
HJ1013-2018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J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中界定的和以下名词术语均适用于本规范。
3.1焦化企业coking enterprise
以煤炭为原料生产焦炭(含半焦)为主的企业,包括独立焦化企业和附属于钢铁联合企业的焦化企业。
3.21焦化企业主要生产装置main production equipment of coking enterprises
焦化企业的主要生产装置为焦炉,按装煤方式分为顶装式焦炉和捣固式焦炉。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1计量能源的种类
本规范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4.2能源计量范围
能源计量范围包括:
a)输入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e)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4.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原则
4.3.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4.3.2应满足企业能源分级、分项进行统计和核算的要求。
4.3.3宜配备余能回收、使用及放散的能源计量器具,包括焦炉干熄焦余能发电、回收余热转换为蒸汽、回收利用焦炉煤气、回收处理污水再利用等。
4.3.4应满足企业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和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4.4.1企业、主要生产装置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进出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需达到100%。
4.4.2能源作为生产原料使用时,其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4.4.3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防爆等)要求。
4.4.4能源计量器具宜采用具有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的计量器具。
4.4.5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表1的要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鲁) 145-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 钢铁企业.pdf
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鲁)145-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 和管理指南 钢铁企业
Guide for Equipping and Managing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Monitoring in Lianggao Industry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
2022一11—09 发布
2022一12—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目录:
引言(Ⅱ)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1)
4.1计量能源的种类(1)
4.2计量能源的范围(1)
4.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2)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2)
5原材料计量器具配备(4)
5.1计量原材料的种类(4)
5.2原材料计量范围(4)
5.3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
5.4原材料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4)
6产量计量器具配备(4)
6.1需要计量产量的产品(4)
6.2产量计量范围(4)
6.3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
6.4产量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5)
7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配备(5)
7.1监测污染物种类和范围(5)
7.2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5)
7.3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5)
8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6)
8.1钢铁企业计量制度(6)
8.2钢铁企业计量人员(6)
8.3钢铁企业计量器具(6)
8.4钢铁企业计量数据(7)
9钢铁企业接入端管理要求(8)
附录量值溯源框图格式(9)
内容摘抄: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南钢铁企业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钢铁企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原则和管理要求。本规范适用于以生产钢铁为主的企业。其它相关单位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
HJ76-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353-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安装技术规范
HJ82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火力发电及锅炉
HJ87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钢铁工业及炼焦化学工业
HJ1013-2018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JJF(鲁)144-2022《“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则》中界定的和以下名词术语均适用于本规范。
3.1钢铁企业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
以黑色金属治炼、压延加工及制品生产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3.2钢铁企业的主要生产装置main production devices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钢铁企业主要生产装置包括高炉、转炉、电弧炉等。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1计量能源的种类
本规范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4.2能源计量范围
能源计量范围包括:
a)输入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用能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用能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e)用能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4.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4.3.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4.3.2应满足企业的能源分级、分项考核的统计和核算的要求。
4.3.3宜配备余能回收、使用及放散的能源计量器具,包括蒸汽的循环利用和回收、污水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等。
4.3.4对具有能源加工、转换、输运坏节的企业,应满足企业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和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
4.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4.4.1进出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应达到100%;主要生产装置以生产车间或工序为单元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需达到100%.
4.4.2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4.4.3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等)要求。
4.4.4能源计量器具宜采用具有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的计量器具。
4.4.5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鲁) 144-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 总则.pdf
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鲁)144一2022
“两高”行业监测用 计量器具配备 和管理 总则
General principle for Equipping and Managing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Monitoring in Lianggao Industry
2022一11一09 发布
2022一12一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目录:
目录
引言(II)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1)
4计量器具配备(2)
4.1总体要求(2)
4.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2)
4.3原材料计量器具配备要求(3)
4.4产量计量器具配备要求(3)
4.5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配备要求(3)
5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4)
5.1计量制度(4)
5.2计量人员(4)
5.3计量器具(4)
6数据管理与应用(5)
6.1数据管理(5)
6.2监测数据应用(6)
7企业接入端系统要求(6)
附录A量值溯源框图格式(7)
附录B“两高”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关键数据溯源信息表(8)
内容摘抄: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总
1范围
“两高”行业是指具有炼化(炼油、乙烯、PX)、焦化、煤制液体燃料(甲醇、烯烃、乙二醇)、基础化学原料(氯威、电石、醋酸、黄磷)、化肥(氮肥、磷肥)、轮胎、水泥、石灰、沥青防水材料、平板玻璃、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钢铁(生铁、粗钢)、铁合金、有色(电解铜、电解铅、电解锌、电解铝)、铸造、煤电等16个高污染高耗能(简称“两高”)行业项目的企业的总称。“两高”行业范围根据相关要求动态调整。本规范适用于“两高”企业监测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
GB17167界定的和以下名词术语均适用于本规范。
3.1两高”企业lianggao enterprise
“两高”企业是指属于“两高”行业的企业。
3.2主要生产装置main production plant
主要生产装置是指两高”企业生产过程中用于加工原材料、生产产成品的主要装置。比如炼化行业的炼油装置、乙烯装置、PX装置;焦化行业的焦炉;钢铁行业的炼铁高炉、炼钢转炉等。
3.3“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monitoring in lianggao industry
两高”行业监测用计量器具是指“两高”企业用于综合能源消费量、煤炭消费量、用水量、用电量、原材料消耗量、产量、污染物排放量监测的计量器具。
3.4能源计量器具measuring instrument of energy
能源计量器具是指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本规范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能源计量范围包括:
a)输入“两高”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两高”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两高”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两高”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e)“两高”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3.5原材料计量器具measuring instrument of raw material
原材料计量器具是指用于测量原材料使用量的计量器具。原材料主要包括:
a)通过各种运输方式进入“两高”企业的主要原材料:
b)进入主要生产装置的原材料。
3.6产量计量器具measuring instrument of product output
产量计量器具是用于测量主要产品产量的计量器具。主要产品包括:
a)“两高”企业的主要产品:
b)主要生产装置的主要产成品。
3.7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monitoring pollutant emission
污染物排放监测计量器具是指用于测量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的计量器具。
3.8计量器具的配备率equipping rate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是指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占理论需要量的百分数。
4计量器具配备
4.1总体要求
4.1.1应满足两高”企业计量分类、分级、分项等的要求。
4.1.2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防爆等)要求。
4.1.3宜采用具有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的计量器具。
4.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4.2.1应满足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相应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4.2.2应满足“两高”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综合能源消费量、煤炭消费量、用水量、用电量等能源计量的要求。
4.2.3配备率应达到100%。
4.2.4能源作为生产原料使用时,其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还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4.3原材料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4.3.1应明确主要原材料种类和计量方式。
4.3.2应满足“两高”企业和主要生产装置的原材料计量的要求。
4.3.3配备率应达到100%。
4.3.4原材料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应满足表1的要求。
4.3.5根据需要可配备用于测量原材料成分和其他特性的计量器具。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鲁) 143-2022 企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技术规范.pdf
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鲁)143-2022
企业碳排放 计量器具配备 及管理技术 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quipping and Managing of Carbon Emission Measuring Instrument in Enterprise
2022—11—09 发布
2022一12—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目录:
目录
引言(II)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概述(2)
5碳排放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2)
51碳排放量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要求(2)
5.2碳排放计量器具数据传输要求(3)
5.3碳排放直接测量计量器具(系统)配备要求(3)
5.4碳排放量燃料端核算计量器具配备要求(3)
6碳排放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5)
6.1碳排放计量管理制度(5)
6.2碳排放计量人员(5)
6.3碳排放计量器具(5)
6.4碳排放计量数据(6)
内容摘抄:
企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企业碳排放过程中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本规范适用于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不低于2.6万吨/年的生产企业,其他生产企业可以参照本规范执行。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1059-201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32150-2012《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总则》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术语和定义
GB32150-2012《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总则》、Draft Guidance Document The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Regulation -Guidance on Uncertainty Assessment-No4:2017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碳排放carbon emission
碳排放: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3.2碳排放计量器具measuring instrument of carbon emission
直接或间接用于碳排放监测、核算(核查)的计量器具。
3.3碳排放直接测量计量器具(系统)direct measuring instrument of carbon emission
直接测量碳排放结果的计量器具(系统)。
3.4碳排放量然料端核算计量器具fuel based calculation measuring instrument of carbon emission
通过测量,为碳排放核算(核查)提供关键或辅助数据的计量器具。
3.5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率equipping rate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of carbon emission
碳排放计量器具实际安装的数量占规定需要量的百分数。
3.6活动数据activity data[GB32150-20121
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注:例如各种化石然料的消耗量、原材料的使用量、购入的电量等。
3.7排放因子emission factor[GB32150-2012]
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系数。
3.8碳源流carbon source stream
分为两种类型:
a)在使用排放因子法时,由于其消耗或生产而在一个或多个排放源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特定燃料类型、原材料或产品;
b)使用质量平衡法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包括的含碳特定燃料类型、原材料或产品。
3.9主要碳源流major carbon source stream
除次要碳源流和微量碳源流之外的源流。
3.10次要碳源流minor carbon source stream
所选碳源流总计对应少于5000吨化石二氧化碳当量年排放量或低于企业年度总排放量10%(最多贡献10万吨化石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年),以绝对值最高者为准。
3.11微量碳源流de-minimis source stream
所选碳源流总计对应少于1000吨化石二氧化碳当量年排放量或低于企业年度总排放量2%(最多贡献2万吨化石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年),以绝对值最高者为准。
4概述
目前,碳排放计量主要有直接测量法和核算法两种方式。本规范针对这两种方式提出了碳排放计量器具(系统)配备及管理的要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吉) 117-2022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校准规范.pdf
吉林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吉)117一2022
水泥胶 砂流动度测定仪 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pparatus of Fluidity of Cement Mortar
2022-11-21 发布
2023-01-01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内容目录:
目录
引言(Ⅱ)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概述(1)
4计量特性(1)
5校准条件(1)
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
7校准结果表达(3)
8复校时间间隔(3)
附录A(4)
附录B(5)
附录C(6)
内容摘抄: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以下简称测定仪)的校准。
2引用文件
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JCT958-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跳桌)》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范。
3概述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是测定水泥胶砂流动度的专用设备,由铸钢机架和跳动部分组成,通过凸轮的转动带动推杆向上运动,将桌面圆盘顶至最高点后自由下落撞击机架,使其上的水泥胶砂流动。
4计量特性
4.1跳动时间:(25±1)s
4.2圆盘桌面直径为Φ300mm,最大允许误差:±1mm.
4.3截锥圆模
高度为60mm,最大允许误差:0.5mm;上口内径为Φ70mm,最大允许误差:士0.5mm;下口内径为Φ100mm,最大允许误差:0.5mm;
4.4捣棒工作部分直径为Φ20mm,最大允许误差:0.5mm;
4.5跳动部分的质量为4.35kg,最大允许误差:0.15kg:
4.6落距为10mm,最大允许误差:士0.2mm。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40075-2021 城市轨道交通六轴铰接转向架轻轨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ICS 45.060.20
S5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D/T 40075- 2021
城市轨道交通 六轴铰接转向架轻轨车辆 通用技术 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ix-axle light rail vehicle with articulated bogi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2021-04-30发布 2021-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 29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中心、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
车辆有限公司、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光谷交通建设有限公司、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
司、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颖、柳晓峰、陈中杰、郭泽阔、范晓云、颜志军、高红娜、米彩盈、刘永强、
程永谊、肖利君.李猛、臧兰兰、徐晓刚、于喜林、张海涛、刘晋、陈友彬、邓文豪、曹前、杨海通、王南、仇凯、吴金鹏、王安军。
城市轨道交通六轴铰接转向架
轻轨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1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高地板六轴铰接转向架轻轨车辆的使用条件、主要参数、基本要求、铰接装置.车体及内装设备、车门、车钩、贯通道、转向架.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空气调节及采暖系统、照明系统、列车控制诊断系统.通信、广播、乘客信息显示及視頗监视系统、安全设施、试验与验收、标志、运输与质量保证期限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地面、隧道及高架上运行的高地板六轴铰接转向架式钢轮钢轨轻轨车辆(以下简称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8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6.1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第1部分:机车车辆限界
GB/T 4171耐 候结构钢
GB/T 4208外壳防护 等级(IP代码)(GB/T 4208- 2017 ,1EC 60529 ,2013,IDT)
GB4351.1手提式灭火器 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GB 4351.1 - 2005 ,Is0 7165.1999,NEQ)
GB/T5599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
GB 18045铁道 车辆用安全玻璃
GB/T 21413.1轨道交通 机 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
(GB/T 21413.1- 2018.IEC 60077-1 :2017.MOD)
GB/T 21413.2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第 2部分:电工器件通用规则
(GB/T 21413.2- 2008.1EC 60072.1999.IDT)
GB/T21562轨道交通可掌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GB/T21562-2008.IEC 62278: 2002.IDT)
GB/T 21563轨道 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 和振动试验(GB/T 21563- -2018. 1EC 61373: .2010,MOD)
GB/T 24338.3- 2018 轨道交通电磁兼容 第3-1 部分:机车车辆列车 和整车(IEC 62236-3-1; 2008. MOD)
GB/T 24338.4- -2018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 3-2部分:机车车辆设 备(IEC 62236-3-2- 2008 ,MOD) .
GB/T 2511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开 启式功率电阻器规则(GB/T 25118- 2010.IEC 60322,2001,IDT)
GB/T 25122. 1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 第 1部分:特性和试验方法
(GB/T 25122.1- -2018,1EC 61287-1 :2014,MOD)
GB/T25123.2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2部分: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GB/T 25123.2- 2018,IEC 60349-2 :2010 ,M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六轴铰接转向架轻轨车辆six-axle light rail vehicle with articulated bogie
由两节车体、三台转向架组成的车辆。两端转向架为动力转向架,中间转向架为非动力单铰接转向架。
3.2
空车载荷zero payload
AWO
列车技术装备完整且无乘客时的重量。此状态下车辆总重为车辆自重。
3.3
定员载荷nominal load
AW2
列车在定员状态时的重量。此状态下车辆总重为空载和定员载客重量之和。
3.4
超员载荷maximum load
AW3
列车在超员状态时的重量。此状态下车辆总重为空载和超员载客重量之和。
3.5
照度均匀度illuminance uniformity
在指定的表面上测量的最不利照度与平均照度的比率,最不利照度可为测量的最小或最大照度。
4使用条件
4.1环境条件
4.1.1正常工作的海拔高度应符合GB/T32347.1一2015规定的海拔分级G1.4。
4.1.2使用环境温度宜为一25℃~十40℃。
4.1.3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0%(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
4.1.4车辆所有设备应能承受风、沙、雨、雪、盐雾的侵袭及车辆清洗时清洗剂的作用。
4.1.5因各城市所处地区不同而存在环境条件差异的,用户与制造商可在合同中另行规定使用环境条件。
4.2线路条件
4.2.1线路轨距为1435mm。
4.2.2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正线为80m,辅助线及车场线为40m。
4.2.3最小竖曲线半径为900m。
4.2.4最大坡度为4%,困难区段不大于4.8%。
4.3供电条件
4.3.1供电方式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接触轨供电或储能装置供电。
4.3.2标称供电电压为DC1500V或DC750V。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40198-2021 家庭农场建设指南
ICS 65.020.99
CCS B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D/T 40190- -2021
家庭农场建设 指南
Guide for family farm construction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北京商业机械研究所、庐江县郭河镇王宜田家庭农场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起草人:汪聪、赵方慧、臧佳、田尉婧、周兵、薛莉珍、王宜坤、李延荣。
家庭农场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揭供了家庭农场建设的总则.雷考虑的因素,经青管理.登记往册等方面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家庭农场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酒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成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服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 理使用准则
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迅则 .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3.1
家庭农场family farm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从事农业规榄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主体。
4总则
4.1因地制宜 .
根据所:在地自然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台理规划建设家庭农场。
4.2合理布局 .
根据所:在地农业建设规划和家旺农场的建设规划,音理布局家庭袁场的地城范圈。
4.3 适度规模
根据家庭成员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确定過合的生产经背规模。
4.4可持续发展
合理.适度.科学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家庭农场建设的可持续性。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G(黑) 10-2022 瓶口分液器校准规范.pdf
里龙江省地方计量技术规克
JJF(黑)10一2022
瓶口分液器 校准 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Bottle Top Dispenser
2022-07-20 发布 2022-07-25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目录:
目录
引言(II)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1)
4概述(1)
5计量特征(2)
5.1容量校准值(2)
5.2测量重复性(2)
6校准条件(2)
6.1环境条件(2)
6.2校准项目和方法(2)
6.3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2)
7校准项目和方法(2)
7.1容量示值校准(2)
7.2校准过程(2)
7.3数据处理(3)
8校准结果(4)
9复校时间间隔(4)
附录A瓶口分液器校准记录(推荐性)(5)
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格式(推荐性)(6)
附录CK(t)值表(7)
附录D瓶口分液器容量示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示例(8)
内容摘抄:
瓶口分液器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范围为(0.1~200)mL瓶口分液器的校准。
2引用文件
JJG646移液器
GBT6682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用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
3.1瓶口分液器Bott1 e Top Dispenser
具有一定量程范围,可安装于试剂瓶上,将液体从试剂瓶内吸出,移入另一容器内的计量器具。
3.2可调瓶口分液器Multiple--delivery Bottle Top Dispenser
可调节容量值的瓶口分液器。
3.3定量瓶口分液器Single-stroke Bottle Top Dispenser
具有单一容量值的瓶口分液器。
4概述
瓶口分液器是一种活塞式吸管,利用空气排放原理进行工作,以活塞在活塞套内移动的距离确定瓶口分液器的吸液量。瓶口分液器为量出式量器,其结构由广口瓶体、吸液部件、容量调节部件、排液嘴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环保、医药、食品卫生等科研部门,在生化分析及化验中做液体的定量连续取样或加液用。典型瓶口分液器结构见图1.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602-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养护规范
ICS 93.080.01
P 66
备案号:56948-2017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602—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养护 规范
2017 - 10 - 16 发布 2017 - 12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纳启财、薛春晓、张虎发、刘锟、马龙、孔令伟、刘宝元、刘辉、张凌东、李
凯崇、张永平、石龙、张永明、蒋富强、魏秉孔、熊治文、吴登岳、韩龙武、马小军、屈耀辉、蔡相连、朱兆荣。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养护管理中植被养护的术语、定义与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新建、改扩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养护技术。其
他等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养护技术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SL 207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DBJ08 草坪建植和草坪养护管理的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高海拔高寒地区
指青藏高原上年平均气温低于10℃,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最大冻结深度40cm~250cm,潮湿系数0.25~1.50的地区。
3.2
边坡生态防护
单独采用植物生态技术,或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结合共同形成的边坡工程防护体系。
3.3
速效肥
能被植物迅速吸收、见效快的肥料,如硫酸铵、腐熟的人粪尿等。
3.4
缓释肥
施加在土壤中可缓慢地转换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肥料。
3.5
复合肥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4 基本要求
公路边坡生态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日常检查 .......................................................................... 2
6 施肥 .............................................................................. 2
7 浇水灌溉 .......................................................................... 3
8 草地修剪与补植 .................................................................... 3
9 病虫害和鼠害防治 .................................................................. 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19
20
21
…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