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2月 ( 第 22 页)

黑龙江省地方计量技术规克
JWF(黑)16一2022
燃油加油机自动检定装置液位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Cal 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utomatic Calibration Instrument of Fuel 0iling Machine Liquid Level Measuring System
2022-07-20  发布
2022-07-25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JJG(黑) 16-2022,液位测量系统,燃油加油机,自动检定装置,JJG(黑) 16-2022 燃油加油机自动检定装置液位测量系统校准规范.pdf

内容目录:

前言(Ⅱ)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1)
3.1液位计(1)
4概述(1)
5计量特性(1)
6校准条件(1)
6.1环境条件(1)
6.2外观(2)
6.3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2)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
7.1校准项目(2)
7.2校准方法(2)
7.3数据处理(2)
8校准结果表达(3)
8.1校准记录格式(3)
8.2校准证书(3)
8.3不确定度信息(评定结果)(3)
9复校时间间隔(3)
附录A燃油加油机自动检定装置液位测量系统校准记录(推荐性)(4)
附录B燃油加油机自动检定装置液位测量系统校准结果参考格式(推荐性)(5)
附录C燃油加油机自动检定装置液位测量系统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6)

内容摘抄:

燃油加油机自动检定装置液位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燃油加油机自动检定装置中液位测量系统(以下简称液位系统)的校准。
2引用文件
JJG443-2015燃油加油机
JJG971-2019液位计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
3.1液位计liquid level gauge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中用以指示和控制液位和界面的仪表。
4概述
燃油加油机自动检定装置(以下简称自动检定装置)主要包括配备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量器、操作控制系统和回油箱。液位系统是在燃油加油机自动检定装置中自动测量金属量器计量颈内液位高度的装置。通常采用浮力式液位计的测量原理,液位系统是在线动态实时测量燃油加油机自动检定装置计量颈内液位高度的综合系统。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黑龙江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黑)11一2022
车用尿素溶液加注机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Vehicle Aqueous Urea Solution Dispenser
2022-07-20  发布
2022-07-25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JJF(黑) 11-2022,溶液加注机,车用尿素,JJF(黑) 11-2022 车用尿素溶液加注机校准规范.破地方。

内容摘抄:

车用尿素溶液加注机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车用尿素溶液加注机(以下简称加注机)的校准。
2引用文件
JJG443-2015燃油加油机
GB29518-2013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溶液(AUS32)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规范。
3.1车用尿素溶液Vehicle aquepus urea solution
用不含其他任何添加物的AUS32专用尿素与纯水一起配置的水溶液,该溶液中尿素含量为32.5%(质量分数)并符合GB29518-2013第五章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3.2车用尿素溶液加注机Vehicle aquepus urea solution dispenser
用来给安装有$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尾气处理系统的柴油车添加尿素溶液的一种液体体积测量系统。
3.3流量测量变换器Flow measurement transducer
将液体的流动量转换为机械转动信号送给编码器的部件,用来计量尿素溶液的体积。
3.4编码器Encoder
将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机械转动量转换为脉冲信号,并输出给计控主板的部件。
3.5计控主板measurement control1 ing board
主要由计量微处理器、监控微处理器、存储器等组成。其功能是接收编码器送来的脉冲信号生成加注数据并具有其他控制功能,加注数据经监控微处理器处理后送指示装置显示。

3.6计量单位
体积单位:升,符号L;
流量单位:升每分钟,符号L/min;
温度单位:摄氏度,符号℃;

时间单位:秒,符号s。
4概述
加注机是由至少包含加注泵、流量测量变换器、视液器、编码器、计控主板、指示装置、加注枪等主要部件组成的液体体积测量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在计控主板的控制下,通过加注泵的加压作用使尿素溶液储罐中的尿素溶液沿管路流经过滤器、流量测量变换器、电磁阀、加注胶管和加注枪注入柴油车的尿素箱中,并在指示装置上显示加注量、单价和相应金额等,主要用于为柴油车辆添加尿素溶液并计量尿素溶液的累计体积量。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9.260.20 CCS K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836.11—2022/ISO/IEC 80079-20-1:2017
代替GB/T 3836.11——2017
爆炸性环境 第11部分:气体和蒸气物质特性分类 试验方法数据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11: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for gas and vapour classification—Test methods and data(ISO/IEC 80079-20-1:2017,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20-1: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for gas and vapour classification—Test methods and data,IDT)
2022-10-12发布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 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836.11-2022,数据,气体和蒸气物质特性分类,爆炸性环境,试验方法,GB/T 3836.11-2022 爆炸性环境 第11部分:气体和蒸气物质特性分类 试验方法和数据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3836《爆炸性环境》的第11部分。GB/T383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第5部分:由正压外壳“p”保护的设备;

——第6部分:由液浸型“o”保护的设备;

——第7部分:由充砂型“q”保护的设备;

——第8部分:由“n”型保护的设备;

——第9部分:由浇封型“m”保护的设备;
——第11部分:气体和蒸气物质特性分类 试验方法和数据;

——第12部分:可燃性粉尘物质特性 试验方法;

——第13部分:设备的修理、检修、修复和改造;

——第14部分:场所分类 爆炸性气体环境;

——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

——第16部分:电气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第17部分:由正压房间“p”和人工通风房间“v”保护的设备;

——第18部分:本质安全电气系统;
——第20部分:设备保护级别(EPL)为Ga级的设备;

——第21部分:防爆产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

——第22部分:光辐射设备和传输系统的保护措施;
——第23部分:用于瓦斯和/或煤尘环境的I类EPLMa级设备;

——第24部分:由特殊型“s”保护的设备;
——第25部分:可燃性工艺流体与电气系统之间的工艺密封要求;

——第26部分:静电危害 指南;

——第27部分:静电危害 试验;
——第28部分:爆炸性环境用非电气设备 基本方法和要求;
——第29部分:爆炸性环境用非电气设备 结构安全型“c”、控制点燃源型“b”、液浸型“k”;

——第30部分:地下矿井爆炸性环境用设备和元件;

——第31部分:由防粉尘点燃外壳"t"保护的设备;

——第32部分:电子控制火花时限本质安全系统;

——第33部分:严酷工作条件用设备;

——第34部分:成套设备;
——第35部分:爆炸性粉尘环境场所分类;
——第36部分:控制防爆设备潜在点燃源的电气安全装置。
本文件代替GB/T3836.11—2017《爆炸性环境 第11部分:气体和蒸气物质特性分类 试验方法

(略)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正常温度和压力条件下(20℃,101.3kPa)测定气体/空气混合物或蒸气/空气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的试验方法和分类原则,为气体和蒸气分类提供指南。本文件同时给出了常见的可燃性气体和蒸气的特征参数,以便选择适当的设备类别。本文件还规定了在大气压下测定蒸气/空气或气体/空气混合物自燃温度(AIT)的试验方法,以便选择适当的设备温度组别。提供的物质的化学特性值有助于选择危险场所适用设备。当可获得验证试验结果时,可进一步添加数据。
附录B的表B.1中包含的物质特性的选择特别考虑了设备在危险场所的使用情况。本文件的数据来源于参考文献中列出的一些参考资料。
测定MESG或AIT的这些方法也可用于气体/空气/惰性气体混合物或蒸气/空气/惰性气体混合物。但是,关于空气/惰性气体混合物的数据未列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1773 实验室玻璃仪器 细口烧瓶(Laboratory glassware—Narrow-necked boiling flasks)注:GB/T22362—2008 实验室玻璃仪器 烧瓶(ISO 1773:1997,NEQ)
IEC 60050-426 国际电工词汇 第426部分:爆炸性环境用设备(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ocabulary—Part 426:Equipment for explosive atmospheres)
注:GB/T 2900.35—2008 电工术语 爆炸性环境用设备(IEC 60050-426:2008,IDT)
IEC 60079-11 爆炸性环境 第11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11:Equipment protection by intrinsic safety“i”)
注:GB/T 3836.4—2021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IEC 60079-11:2011,MOD)IEC 60079-14 爆炸性环境 第14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14: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design,selection and erection)

(略)

4 气体和蒸气分类4.1 总则
Ⅰ类针对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注: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但通常还包括少量的其他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和氢气,有时还有乙烷和一氧化碳。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

引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气体和蒸气分类 ………………………………………………………………………………………… 3

5 设备使用有关的可燃性气体和蒸气数据 ………………………………………… 4

6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试验方法 …………………………… 6

7 自燃温度(AIT)试验方法 ………………………………………………………… 9

附录 A(规范性) 自燃温度试验装置加热炉……………………………………… 15

附录 B(资料性) 物质特性数据列表 ……………………………………… 25

附录C(资料性)冷焰测定48

附录D(资料性) 自燃温度的容积依赖关系 …………………………………………………… 50

参考文献 …………………………………………………………………………………………………… 5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黑龙江省地方计量技术规克
JJF(黑)12一2022
水分接收器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Moisture receiver
2022-07-20  发布
2022-07-25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JJG(黑) 12-2022,吸收器,校准,水分吸收器,JJG(黑) 12-2022 水分吸收器校准规范.pdf

内容摘抄:

水分接收器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水分接收器的校准。
2引用文件
JJG196常用玻璃量器
GB/T260石油产品含水量的测定蒸馏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规范。
3.1水分接收器moisture receiver
水分接收器是测定石油产品水含量接收器蒸馏装置中的专用玻璃量器。
3.2分度值分段点division value waypoit
分度值分段点是指锥形水分接收器最小分度值发生变化的点。
3.3容量单位capacity unit
水分接收器的容量单位为毫升(mL)。
4概述
水分接收器是接收器蒸馏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属量入式玻璃量器,典型的水分接收器的结构见图1。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水含量。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黑龙江省地方升量检定规程
JWG(黑)15-2022
超声波燃气表
Ultrasonic gas meters
2022-07-20  发布
2022-07-25  实施
黑龙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JJG(黑) 15-2022,燃气表,超声波,JJG(黑) 15-2022 超声波燃气表检定规程.pdf

内容摘抄:

超声波燃气表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最大工作压力不超过50kPa、最大流量不超过160m/h的超声波燃气表(以下简称燃气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2引用文件
JJG577-2012膜式燃气表
JJG1030-2007超声流量计
GB/T39841-2021超声波然气表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3术语和计量单位
3.1术语
GB/T39841-2021《超声波燃气表》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1流量范围f1 owrate range
符合燃气表计量性能要求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所限定的范围。[来源:JJG577-2012,3.1.4]
3.1.2声道acoustic patch
超声波信号在成对的超声波传感器间传播的实际路径。[来源:JJG1030-2007,3.6]
3.1.3传播时间transit time
超声波信号在流体介质部分传播的时间。[来源:JJG1030-2007,3.5]

3.1.4声道角transmission angle
声道与管道轴线之间的夹角。[来源:JJG1030-2007,3.7]
3.1.5超声波传感器ultrasonic transducer
用于产生和接收超声波的装置。
3.2计量单位
3.2.1累积流量单位

立方米,符号m;升,符号L;立方分米,符号dm。
3.2.2瞬时流量单位
立方米每小时,符号mh。
3.2.3压力单位
帕(斯卡),符号Pa;千帕,符号kPa。
3.2.4温度单位
摄氏度,符号℃。
4概述
超声波燃气表采用时差法来测量燃气流速,以测量声波在流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与流量的关系为原理。通常认为声波在流体中的实际传播速度是由介质静止状态下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流体轴向平均流速在声波传播方向上的分量组成。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鲁)158-2022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申请资料填报指南
Guide for Filling in Application Materialsfor Pattern Evaluation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2022一11一09 发布
2022一12一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JJF(鲁) 158-2022,器具型式,计量,评价申请,资料填报指南,JJF(鲁) 158-2022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申请资料填报指南.pdf

内容目录:

引言(II)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爆炸性环境(1)
4概述(1)
5技术要求(1)
5.1通用要求(1)
5.2申请书(2)
5.3样机照片(2)
5.4产品标准(2)
5.5总装图(2)
5.6电路图(2)
5.7关键零部件清单(2)
5.8使用说明书(2)
5.9试验报告(2)
5.10防爆合格证(3)
5.11软件测评报告(3)
6技术资料的填报(3)
6.1申请书(3)
6.2样机照片(6)
6.3产品标准(7)
6.4总装图(7)
6.5电路图(7)
6.6关键零部件清单(8)
6.7使用说明书(8)
6.8试验报告(8)
6.9防爆合格证(9)
6.10软件测评报告(9)
附录A型式批准申请书格式(10)
附录B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申请项目填报参考模板(14)
附录C关键零部件清单格式(29)
附录D试验报告格式(30)

内容摘抄: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申请资料填报指南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申请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所需技术资料的填报和检查。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1001通用计量名词术语
JJF1015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
JF1051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编码
GBT13983仪器仪表基础术语
GBT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15《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和GBT13983《仪器仪表基础术语》中有关术语和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爆炸性环境explosive atmosphere
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物质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形式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然烧自行传播的坏境。
4概述
型式评价技术资料是申请单位向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以下简称“技术机构”)递交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申请书、产品标准、样机照片、总装图、电路图和关键零部件清单、使用说明书、试验报告等。
型式评价是型式批准的主要环节,技术机构对型式评价申请材料的审查是型式评价重要工作之一,申请单位规范填报型式评价技术资料对型式的评价、型式的批准具有支持作用。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 13-369-20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6719-2021
福建省装配式建筑非砌筑内隔墙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prefabricated interior partition wall in Fujian
2022-02-01 实施
2022-11-19 发布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 布

DB/J T13-369-2021,建筑非砌筑内隔墙,技术标准,福建省,装配式,DB/J T13-369-2021 福建省装配式建筑非砌筑内隔墙技术标准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 2020 年第一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办科〔2020〕3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材料;5. 设计;6. 集成一体化;7. 信息化应用;8. 智能建造;9. 安装施工;10. 工程验收。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建工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往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北大路 242 号,邮编:350001)或福建建工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州市鼓楼区陆庄庭苑 4 号楼 17 层,邮编:35000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 福州建工(集团)总公司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州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德胜新建材有限公司
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建泰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省城投科技有限公司

(略)

1 总 则
1. 0. 1 为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在装配式建筑非砌筑内隔墙的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工业与民用建筑非抗震设计及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至 8 度的装配式建筑非砌筑内隔墙的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
1. 0. 3 装配式建筑非砌筑内隔墙的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 0. 1 非砌筑内隔墙 prefabricated interior partition wall

墙板及相关配件由工厂生产,并在现场干法安装施工的非承重内隔墙,简称内隔墙。主要包括各类轻质条板隔墙、轻钢龙骨隔墙等。
2. 0. 2 轻质条板隔墙 lightweight panel partition wall
用轻质条板组装的非承重内隔墙,简称条板隔墙。
2. 0. 3 轻钢龙骨隔墙 light-gauge steel framing interior partitionwall
以轻钢龙骨为墙体骨架,填充保温、隔声等材料,外覆面板形成的非承重内隔墙。
2. 0. 4 轻质条板 lightweight panel
采用轻质材料或孔洞轻型构造制作的预制条板,例如复合夹芯条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发泡陶瓷条板、ECP 条板、钢筋陶粒混凝土条板、复合空心条板、钢网增强复合条板和蒸养泡沫混凝土条板等。
2. 0. 5 轻钢龙骨 light-gauge steel framing
由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组成的墙架龙骨,包括横龙骨、竖龙骨、通贯龙骨等。
2. 0. 6 面板 sheathing board
安装在轻钢龙骨表面的结构用板材。
2. 0. 7 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ofprefabricated building
应用信息化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部品生产、施工、装修和管理等各阶段进行数字化模拟、信息化集成,实现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数据的标准化、有效传递和共享。

(略)

3 基本规定
3. 0. 1 非砌筑内隔墙应满足建筑功能、环境、安全和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3. 0. 2 非砌筑内隔墙应在设计阶段协调建设、设计、生产及施工各方,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间配合。墙体范围内的设备管线布置及开洞,应合理避让。
3. 0. 3 非砌筑内隔墙的设计、生产、施工应综合应用信息化技术。
3. 0. 4 非砌筑内隔墙的部品部件宜进行模块化设计,实现部件标准化生产。
3. 0. 5 非砌筑内隔墙宜采用墙体与管线、装修集成一体化技术。
3. 0. 6 非砌筑内隔墙宜采用智能建造技术。

4 材 料
4. 1 一般规定
4. 1. 1 非砌筑内隔墙及安装配套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优先采用节能、利废、环保的原材料,严禁使用国家和福建省明令禁止或淘汰的材料。
4. 1. 2 非砌筑内隔墙相关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的有关规定。

4. 1. 3 非砌筑内隔墙系统所用的各种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 50325 的有关规定,用于接缝的密封胶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
质限量》GB 18583 的有关规定,建筑墙面涂料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 的有关规定。
4. 2 轻质条板隔墙
4. 2. 1 轻质条板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JG/T 169 的相关规定。
4. 2. 2 轻质条板按板断面构造可分为空心条板、实心条板和复合夹芯条板;按板构件类型可分为普通条板、门窗框板和异型板等。
4. 2. 3 常用的轻质条板有:复合夹芯条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发泡陶瓷条板、ECP 条板、钢筋陶粒混凝土条板、复合空心条板、钢网增强复合条板和蒸养泡沫混凝土条板等,主要设计参数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 的有关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 则 .......................................................................................... 1
2 术 语 .......................................................................................... 2
3 基本规定 ........................................................................................ 4
4 材 料 .......................................................................................... 5
4. 1 一般规定 ............................................................................ 5
4. 2 轻质条板隔墙 .................................................................... 5
4. 2 轻质龙骨隔墙 .................................................................... 7
5 设 计 .......................................................................................... 9
5. 1 一般规定 ............................................................................ 9
5. 2 轻质条板隔墙设计........................................................... 10
5. 3 轻质条板隔墙构造措施................................................... 12
5. 4 轻质条板隔墙裂缝控制................................................... 14
5. 5 轻钢龙骨隔墙设计........................................................... 17
5. 6 轻钢龙骨隔墙构造措施................................................... 18
6 集成一体化 .................................................................................. 21
7 信息化应用 .................................................................................. 23
8 智能建造 ...................................................................................... 25
9 安装施工 ...................................................................................... 26
9. 1 一般规定 .......................................................................... 26
9. 2 轻质条板隔墙施工........................................................... 27
9. 3 轻钢龙骨隔墙施工........................................................... 31
9. 4 成品保护 .......................................................................... 32
10 工程验收 .................................................................................... 33
10. 1 一般规定 ........................................................................ 33
10. 2 轻质条板隔墙验收......................................................... 34
10. 3 轻钢龙骨隔墙验收......................................................... 36
附录 A 轻质条板隔墙常用设计参数............................................. 38
附录 B 条板隔墙接缝用聚氨酯粘结剂技术条件......................... 40
附录 C 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3
附录 D 非砌筑内隔墙施工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44
本标准用词说明 ................................................................................ 45
引用标准名录 .................................................................................... 46
附:条文说明 .................................................................................... 4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word版,可编辑,常用标识牌,施工现场,标识标牌,施工现场各类常用标识标牌模板(80页、word版、可编辑)

word版,可编辑,常用标识牌,施工现场,标识标牌,施工现场各类常用标识标牌模板(80页、word版、可编辑)

施工现场各类标识牌模板

目 录
1、九牌一图
1.1、工程概况牌
1.2、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牌
1.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派
1.4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牌
1.5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牌
1.6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牌
1.7 消防保卫管理制度牌
1.8 安全管理目标牌
1.9 门卫管理制度牌
1.10 工程平面图
1.11 施工公告牌
2 施工现场标识牌
2.1 基本规定标识牌
2.1.1 安全生产六大纪律牌
2.1.2 十项安全技术措施牌
2.1.3 施工现场焊割“十不烧”规定牌
2.2 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牌
2.3 主要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牌
2.4 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牌
2.5 材料、工具管理制度牌
3. 办公区标识牌
3.1会议室标示牌
3.1.1 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3.1.2 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牌
3.1.3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图
3.1.4 应急预案分工图
3.1.5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网络图
3.1.6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网络图
3.1.7 施工现场责任牌
3.2 党支部办公室标识牌
3.3 团支部办公室标识牌
3.4 项目经理室标识牌
3.4.1 项目经理岗位职责牌
3.4.2 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牌
3.4.3 项目经理质量职责牌
3.4.4 项目经理消防职责牌
3.4.5 项目经理环境保护职责牌
3.4.6 项目经理卫生防疫职责牌
3.5 技术经理办公室标识牌
3.5.1 技术经理岗位职责牌
3.5.2 技术经理安全生产责任牌
3.5.3 技术经理质量职责牌
3.6 生产经理室标识牌
3.6.1 生产经理岗位职责牌
3.6.1 生产经理安全生产责任牌
3.6.1 生产经理消防职责牌
3.6.1 生产经理质量岗位职责牌
3.7 总工程师办公室标识牌
3.7.1 总工程师岗位职责牌
3.7.2 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责任牌
3.7.3 总工程师质量职责牌
3.7.4 总工程师消防职责牌
3.8 技术负责人办公室标识牌
3.8.1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牌
3.8.2 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牌
3.8.3 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牌
3.9 工程部负责人办公室标识牌
3.9.1 工程部负责人岗位职责牌
3.9.2 工程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牌
3.9.3 工程部负责人质量牌
3.10 项目部办公室标识牌
3.10.1 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牌
3.10.2 办公室主任安全生产责任牌
3.11 安全负责人办公室标识牌
3.11.1 安全负责人岗位职责牌
3.12 质量负责人办公室标识牌
3.12.1 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牌
3.13 机电负责人办公室标识牌
3.13.1 机电负责人岗位职责牌
3.13.2 机电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牌
3.14 材料负责人办公室标识牌
3.14.1 材料负责人岗位职责牌
3.14.2 材料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牌
3.15 财务负责人办公室标识牌
3.15.1 财务负责人岗位职责牌
3.15.2 财务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牌
3.16 人事负责人办公室标识牌
3.16.1 人事负责人岗位职责牌
3.16.2 人事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牌
3.17 消防负责人岗位职责牌
3.18 环境保护负责人岗位职责牌
3.19 卫生防疫负责人岗位职责牌
3.20 保卫负责人岗位职责牌
3.21 工会办公室标识牌
3.21.1 工会工作职责牌
3.21.2 工会安全生产责任牌
3.22 值班室标识牌
3.22.1 施工现场值班人守则牌
3.23 吸烟室茶水室标识牌
3.23.1 施工现场吸烟室管理办法牌
3.23.2 施工现场茶水室管理办法牌
3.24 测量室标识牌
3.24.1 测量员岗位职责牌
3.24.2 测量员俺去责任牌
3.24.3 测量员质量职责牌
3.25 实验室标识牌
3.25.1 实验员岗位职责牌
3.25.2 实验员质量职责牌
3.26 施工工长职责牌
3.26.1 施工工长岗位职责牌
3.26.2 施工工长安全生产责任牌
3.26.3 施工工长消防职责牌
3.26.4 施工工长质量职责牌
3.27 质检员岗位职责牌
3.28 质检员安全生产责任牌
3.29 安全员岗位职责牌
3.30 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牌
3.31 劳资员岗位职责牌
3.32 预算员岗位职责牌
3.33 预算员安全生产责任牌
3.34 合同员岗位职责牌
3.35 材料员岗位职责牌
3.36 材料员安全生产责任牌
3.37 材料保管员岗位职责牌
3.38 财会员岗位职责牌
3.39 统计员岗位职责牌
3.40 资料员岗位职责牌
3.41 仓库管理员岗位职责牌
4、 生活区标识牌
4.1 宿舍常用标识牌
4.1.1 宿舍管理制度牌
4.1.2 宿舍卫生制度牌

4.1.3 宿舍防火制度牌
4.1.4 文明宿舍住宿制度牌
4.2 食堂常用标识牌
4.2.1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牌
4.2.2 伙食管理员岗位职责牌
4.3 厕所、浴室标识牌
4.3.1 厕所管理制度牌
4.3.2浴室卫生管理制度牌
5. 重大危险源公示牌
6. 城乡综合治理公示牌
7. 安全生产公示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1.100.60
CCS Q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540-2022
代替GB/T26540一2011
墙体保温系统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
Metal network composite insulation board for wall insulation and finish systems
2022-10-12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540-2022,墙体保温系统,钢丝网复合保温标准,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GB/T 26540-2022 墙体保温系统用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pdf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540一2011《外墙外保温系统用钢丝网架模塑聚苯乙烯板》,与GB/T26540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1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钢丝网架、钢丝网片、保温芯材、界面处理剂的术语和定义(见3.13.3、3.83.9);
c)更改了产品分类和产品标记(见第4章,2011年版的4.2);
d)更改了EPS板的性能要求(见5.3,2011年版的5.2);
e)增加了XPS板、GEPS板和RW板的性能指标要求(见5.3、6.5);
f)更改了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见6.2,2011年版的6.2);
g)更改了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热阻要求(见6.4,2011年版的6.4.1);
h)增加了非穿透型单面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FCT)、穿透型双面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Z)厚度测量示意图(见7.2.4);
i)增加了XPS板、GEPS板和RW板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法(见7.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山东龙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隆济时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乾宇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山东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壹贰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韶关市卓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河北中振博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华能中天节能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创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山东和富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河北三楷深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航墙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中测计量测试检验院(有限公司)、甘肃鸿盛岩棉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东方工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龙新建材有限公司、唐山华纤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浙江)光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符敬慧、陈一全、韩继先、王英顺、鞠丽、戚玮彬、姜涛、姜立松、孙诗兵、刘亚丹、彭超、侯和涛、孙鲁军、张金成、薛宝松、湛锦华、蒋威、朱福森、张永光、刘芳、陈法友、杨森、陈占虎、史晓浩、蔺勇、任闻波、李国庆、杨静、黄厚军、陈刚、郭嘉、孙涛、张恩桥、辛柱斌、栾林、车海宝、张彦平、杨红领、张霜。
本文件于201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墙体保温系统用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WGJ)的分类和标记、原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双面或单面钢丝网架为骨架,EPS板、XPS板、GEPS板、RW板为绝热材料,用于新建、改扩建及既有建筑的墙体保温系统用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其他种类的绝热材料钢丝网架板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132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
GB8624一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10801.1一2021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袜塑料(EPS)
GB/T10801.2一2018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GB/T13475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GB/T25975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
GB/T30804建筑用绝热制品垂直于表面抗拉强度的测定
GB/T33281一2016镀锌电焊网
JC/T907一2018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JC/T2441一2018建筑绝热用石墨改性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YB/T 126
锅丝网架夹芯板用钢丝
3术语和定义
GB/T41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metal network composite insulation board
在工厂采用自动化设备加工制作,以单面或双面钢丝网片和焊接其上的斜插腹丝为骨架,绝热材料为保温芯材,保温芯材镶嵌在钢丝网架中构成的复合网架板。
注:复合网架板包括非穿透型单面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穿透型单面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和穿透型双面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
3.2钢丝网架metal network
以单面或双面钢丝网片和焊接其上的斜插腹丝构成的一种三维钢丝骨架。
注:钢丝网架的腹丝为交叉或平行斜插,腹丝与钢丝网片间形成一定的夹角以保证其网架的稳定性。
3.3钢丝网片metal steel mesh
采用钢丝焊接而成的一种网格均匀分布的片状体。
3.4腹丝penetrating wire
穿人绝热材料与网片焊接的钢丝。
3.5非穿透型单面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incomplete penetration one sided metal network core board
以单面钢丝网片和焊接其上的未穿透保温芯材的腹丝为骨架的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
3.6穿透型单面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penetration one sided metal network core board
以单面钢丝网片和焊接其上的穿透保温芯材的腹丝为骨架的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
3.7穿透型双面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penetration double-sided metal network core board
以双面钢丝网片和焊接其上的穿透保温芯材的腹丝为骨架的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
3.8保温芯材insulation core materials
具有保温功能的板状结构绝热材料。
注:保温芯材是指EPS板、XPS板,GEPS板、RW板等绝热材料,或者上述材料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复合板材。
其板型可为平面型、瓦楞型或被纹型等。
3.9界面处理剂interface treating agent
由水泥、高分子材料组成喷涂于保温芯材表面的,可提高保温芯材与砂浆层黏结性的材料。
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4.1.1产品按腹丝的穿透形式分类:
一非穿透型单面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FCT;
一穿透型单面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CT;
一穿透型双面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Z。
4.1.2产品按保温芯材类型分类:
一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板;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板;
石墨改性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GEPS板:
一岩棉板:RW板。
4.2标记
产品应按以下方式进行标记:

(略)

内容索引: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和标记2
5原材料3
6要求3
7试验方法5
8检验规则……10
9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080.99
P96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住
JT/T763-2017 代替JT/T763-2009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
Pendulum friction tester
2017-07-04  发布
2017-1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JT /T 763-2017,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JT/T 763-2017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pdf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T/T763一2009《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与JT/T763一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指针式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的摆值计算公式(见4.2.2,2009年版的3.2);增加了数字化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的结构形式及其摆值计算公式(见4.3);增加了对摆式仪橡胶片的尺寸公差要求(见5.2.4.6);修改了滑溜块总质量要求(见5.2.4.6,2009年版的5.2.1.2);修改了标定架示意图(见附录A,2009年版的6.5)。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2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立东、曹东伟、范勇军、唐小亮、王义旭、荆根强、郭鸿博。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T3161一1993《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技术要求》;
JT/T3162一1993《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试验方法》;
JT/T763一2009《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结构形式2
5技术要求4
6试验方法6
6检验规则7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专用压力标定架示意图11

内容摘抄: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结构形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人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1173铸造铝合金
GB/T1804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3880.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
GB/T4436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GB/T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7626.2电池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池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HG/T3101硫化橡胶伸张时的有效弹性和滞后损失试验方法
JB/T9942光栅角度编码器
JTG 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YB/T5318合金弹簧钢丝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摆pendulum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的测试部分,主要由摆杆、弹簧、摆头、提升柄和滑溜块等组成。
3.2摆值British pendulum number
BPN摆式仪测试的滑溜块与被测不同物体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扩大100倍的数值。
3.3滑溜块slider

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工作过程中滑过被测试物体表面的部件,包括橡胶片与安装橡胶片的铝合金安装板。
4结构形式
4.1分类
根据读数形式,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以下简称摆式仪)分为指针式摆式仪和数字化摆式仪。
4.2指针式摆式仪
4.2.1结构形式
指针式摆式仪基本结构主要由底座、立柱、悬臂、度盘、摆和指针6个部分组成。其结构示意图见图1。

4.3数字化摆式仪
4.3.1结构形式
数字化摆式仪基本结构主要由底座、立柱、悬臂、显示处理器、摆和角度编码器6个部分组成。其结构示意图见图2。

4.3.2摆值计算方法
数字化摆式仪摆值的计算见公式(2):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353-20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760-2021
房地产估价行业电子文档管理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in Real Estate Appraisal Industry
2021-3-11发布 2021-6-1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T13-353-2021,房地产估价行业,技术标准,电子文档管理,DBJ/T13-353-2021 房地产估价行业电子文档管理技术标准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9年第三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科(2019)90号)要求,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估价作业过程中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有9个章节和7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房地产估价电子文件管理系统;5.房地产估价电子文件的代码标识、格式与载体;6.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归档范围与质量要求;7.房地产估价电子文件形成与积累;8.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的整理、鉴定与归档;9.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管理;附录等。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厦门云评众联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工程学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随时反馈给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本标准主编单位厦门云评众联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厦门市思明区金星路41-2号,邮编:361001)、福建工程学院(地址:福州闽侯上街大学新区学园路3号土木工程学院,邮编:35011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厦门云评众联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工程学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福建建科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

厦门均达房地产资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安证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略)

1 总则
1.0.1 为适应房地产估价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规范房地产估价行业电子档案的管理,建立真实、完整、有效、安全的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保障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与有效开发利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房地产估价行业电子文档的管理。

1.0.3 符合《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本标准要求生成的房地产估价行业电子档案,与纸质文件具有相同的法律、法规效力。
1.0.4 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

2 术语
2.0.1 房地产估价 real estate appraisal:property valuation
房地产估价机构接受他人委托,选派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对房地产的价值或价格进行分析、测算和判断,并提供相关专业意见的活动。
2.0.2 房地产估价机构 real estate appraisal company
依法设立并取得房地产估价机构资质,从事房地产估价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
2.0.3 房地产估价师 real estate appraiser;property valuer
通过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或资格认定、资格互认,取得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的人员。
2.0.4 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licensed real estate appraiser;certified property valuer
经过执业注册,从事房地产估价活动的房地产估价师。

2.0.5 估价委托人 client
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为其提供估价服务的单位或个人。

2.0.6 估价当事人 parties involved in appraisal
与房地产估价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包括房地产估价机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和估价委托人。
2.0.7 估价项目 appraisal project ; appraisal assignment
估价委托人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为其提供估价服务的某项特定任务。
2.0.8 电子文件 electronic documents
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中传送的文件。

(略)

3 基 本 规 定3.1 一 般 规 定
3.1.1 房地产估价机构应建立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电子档案归档的管理,将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的形成、收集、积累、整理和归档纳入房地产估价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明确责任岗位。
3.1.2 估价当事人宜在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中完成信息注册、建立电子签章信息等事项操作。
3.1.3 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形成应采取措施,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建立规范的制度和工作程序并结合相应的技术措施,从估价电子文件形成开始不间断地对有关处理操作进行管理登记,保证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的产生、处理过程符合规范化要求;
2 应采取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保证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的真实性;
3 应建立保证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完整性的管理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采集背景信息和元数据。
3.1.4 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保管单位应采取措施,保证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的处理和保存符合国家的安全保密规定,针对自然灾害、非法访问、非法操作、病毒等采取与系统安全和保密等级要求相符的防范对策。
3.1.5 房地产估价人员应经过估价电子档案归档整理的专业培训。
3.2 房地产估价当事人职责

3.2.1 房地产估价机构

(略)

4 房地产估价电子文件管理系统
4.0.1 房地产估价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1 在估价电子文件形成阶段,估价当事人可通过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交互估价过程的电子文件,并按各自职责审查、签批:
2 在估价电子文件归档阶段,房地产估价机构或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可以通过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进行汇总、检验估价电子文件,形成归档的估价电子档案;
3 具备电子签章的功能;
4 系统安全、保密性能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4.0.2 有条件可使用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公共交互平台进行估价电子档案的管理与保管,该公共交互平台具备实现估价电子文件自形成到归档、保管、利用过程中电子文件及著录数据、元数据的连续管理。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 总则………………………………………………………………………………………………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5
3.1 一般规定………………………………………………………………………………………5

3.2 房地产估价当事人职责………………………………………………………………5

4 房地产估价电子文件管理系统…………………………………………………………………7

5 房地产估价电子文件的代码标识、格式与载体………………………8

6 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归档范围与质量要求……………………………10
6.1 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的归档范围……………………………………………………10

6.2 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的质量要求…………………………………………………10

7 房地产估价电子文件形成与积累……………………………………………12

8 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的整理、鉴定与归档…………………………13
8.1 整理、著录……………………………………………………………………………………13

8.2 鉴定 ………………………………………………………………………………………14

8.3 归档 …………………………………………………………………………………………14

9 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管理…………………………………………………16
9.1 脱机保管…………………………………………………………………………………16

9.2 迁移……………………………………………………………………………………………16

9.3 有效存储 …………………………………………………………………………17

9.4 智能化管理………………………………17

附录A 房地产估价电子文件归档范围……………………………………………18

附录B 房地产估价各类参考表格…………………………………………22

附录C 房地产估价电子文件更改记录表…………………………64

附录D 房地产估价电子文件著录………………………………………………65

附录E 房地产估价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登记表……………………6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03.220.20
R O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720—2018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运营维护维修定额
2018 - 12 - 26 发布 2019 - 03 - 20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720-2018,机电工程,运营维护维修定额,高速公路,DB63/T 1720-2018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运营维护维修定额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青海省交通一卡通有限
公司、青海省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北京云星宇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振邦、马明、董珍林、张琳琳、刘程平、张经荣、韩一德、马亮、薛兆锋、
杨润霞、孙永德、马小悦、沈辉邦、张永征、张新、吕雷、陈洪岗、张立弢。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省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运行维护维修定额,包括机电系统维护预算定额、机电系统
维修预算定额和人工、机械、仪器仪表台班费用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施维护维修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L 5009.3-20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 3 部分:变电站
HYD 41-2015 电子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计价依据
HYD 41-2015 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JTG B06-2007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JTG/T B06-01-2007 公路工程概算定额(上)
JTG/T B06-02-2007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上、下)
JTG/T B06-03-2007 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工信部规[2016] 451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定额 quotation
反映单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即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及其它费用的额定标准数
额。这些标准数额构成了定额的内容,它们是在生产工程中实际发生的,并在一定的施工生产条件下代
表着一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3.2
基价 basic price
即期价格,也叫基础价。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完成定额中某一子目所示工程,所需要的人工、材料、
机械费的总和,本定额中以2017年国内市场价格作为基价。

(略)
4 机电系统维护预算定额
4.1 总说明
机电系统维护预算定额包含硬件系统维护定额和软件系统维护定额,总计236项高速机电设备日常
维护定额1)子目。其中: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X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机电系统维护预算定额 .............................................................. 2
4.1 总说明 ........................................................................ 2
4.2 计算机网络系统 ................................................................ 4
4.2.1 说明 ...................................................................... 4
4.2.2 工作站 .................................................................... 4
4.2.3 鼠标/键盘 ................................................................. 6
4.2.4 光纤存储阵列 .............................................................. 7
4.2.5 磁盘阵列 .................................................................. 8
4.2.6 机架式、刀片式、塔式服务器 ............................................... 10
4.2.7 KVM 切换器 ................................................................ 11
4.2.8 入侵检测系统 ............................................................. 12
4.2.9 UTM 交流主机 .............................................................. 14
4.2.10 终端管理接入控制网关 .................................................... 15
4.2.11 安全事件管理设备 ........................................................ 17
4.2.12 局域网网络平台管理终端 .................................................. 18
4.2.13 路由器 .................................................................. 20
4.2.14 防火墙 .................................................................. 21
4.2.15 VPN 设备 ................................................................. 23
4.2.16 三层交换机 .............................................................. 24
4.2.17 二层交换机 .............................................................. 26
4.2.18 以太网交换机 ............................................................ 27
4.2.19 数字程控交换机 .......................................................... 28
4.2.20 内部对讲主机 ............................................................ 30
4.2.21 内部对讲分机 ............................................................ 31
4.2.22 对讲机 .................................................................. 32
4.2.23 地图板 .................................................................. 34
4.2.24 激光打印机 .............................................................. 35
4.2.25 喷墨打印机 .............................................................. 36
4.2.26 传真机/复印机 ........................................................... 37
4.2.27 光盘机/影碟机 ........................................................... 38
4.2.28 数码相机 ................................................................ 39
4.2.29 门禁系统 ................................................................ 40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03.220.20
R0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721—2018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运维管理要求
2018 - 12 - 26 发布 2019 - 03 - 20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721-2018,机电工程,运维管理要求,高速公路,DB63/T 1721-2018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运维管理要求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青海省交通一卡通有限
公司、北京云星宇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洪云、何振邦、张琳琳、史超、张经荣、刘程平、安杰、沈辉邦、张永征、
薛兆锋、马亮、杨润霞、翁毅、范茜茜、李建中、吕雷、陈洪岗、张立弢。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运维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架构和职责、运维装备、运维要求、运维
监督以及运维执行工作质量考核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及设备的运维作业与运维监督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F80/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册 机电工程
JTG H10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2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运维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采用相关方法、手段、技术、制度、流程和文档等,对系统运行环境、业务系统和人员进行的综合
管理。
3.2
维护 maintenance
为保持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设施时刻处于可靠、安全、良好的运行状态,由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针对
所需的设备设施进行的清洁、检查、校准等一系列保养活动。
3.3
维修 repairment
为了恢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功能,保持或提高系统的自身工作性能所进行的设备设
施修复、软件缺陷消除等活动。
3.4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出现信息安全事件、干线通信中断、重要网络中断、关键设备故障、核心业务
受损等严重威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紧急修复工作。
3.5
质量评定 quality assessment
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的运维状况,按运维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所进行的检查、测量、试验、
评判等相关工作。
3.6
运维执行者 executiv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运维组织架构中的运维执行单位,主要职能是完成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维护、维修、抢修、信息系
统安全运维等具体的运维作业。
3.7
运维管理者 administrator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运维组织架构中的运维管理单位,主要职能是制定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运维管理制度、对运维执行
者进行管理与监督。
3.8
总中心 general center
在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机电系统中,是汇聚并处理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隧道机电系统信
息与数据的最终结点,也是全省范围内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实施控制的最高层技术结点。
4 基本规定
4.1 运维执行者应接受运维管理者的管理与监督,按运维管理者的要求高效、快速地完成高速公路机
电工程中系统与设备的维护、维修、抢修等运维作业。
4.2 运维执行者应按本标准的要求配备足够的运维车辆、仪器仪表。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组织架构和职责 .................................................................... 2
5.1 组织架构 ...................................................................... 2
5.2 运维管理者 .................................................................... 3
5.3 运维执行者 .................................................................... 3
6 运维装备 .......................................................................... 3
6.1 运维车辆 ...................................................................... 3
6.2 常用仪器仪表 .................................................................. 4
7 运维要求 .......................................................................... 4
7.1 维护 .......................................................................... 4
7.2 维修 .......................................................................... 5
7.3 应急响应 ...................................................................... 7
7.4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 .............................................................. 9
7.5 通信管道与通信线缆维护与抢修 ................................................. 11
7.6 设备管理 ..................................................................... 11
7.7 运维资料管理 ................................................................. 12
7.8 备品备件管理 ................................................................. 13
7.9 仪器仪表管理 ................................................................. 14
7.10 合同管理 .................................................................... 15
8 运维监督 ......................................................................... 16
8.1 监督组织 ..................................................................... 16
8.2 监督工作落实 ................................................................. 16
8.3 监督结果处理 ................................................................. 16
9 运维执行工作质量考核 ............................................................. 16
9.1 考核要点 ..................................................................... 17
9.2 考核指标 ..................................................................... 1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运维执行者部门职责 ............................................. 1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运维执行者人员岗位职责 ......................................... 21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运维执行者岗位任职条件 ......................................... 25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运维执行者岗位配置人数 ......................................... 28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仪器仪表配置数量 ............................................... 29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维护流程图与表格 ............................................... 30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维修流程图与表格 ................................................ 1
附录 H(资料性附录) 应急响应表格与流程图 ............................................ 3
附录 I(资料性附录) 设备管理流程图 .................................................. 2
附录 J(资料性附录) 备品备件管理流程图 .............................................. 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鲁)157-2022
烟气中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计量要求
Metr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 of Carbon Dioxide in Flue Gas
2022-11—09    发布
2022一12一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场监肾管理局司  发布

JJF(鲁) 157-2022,二氧化碳排放,烟气中,计量要求,连续监测系统,JJF(鲁) 157-2022 烟气中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计量要求.pdf

内容目录:

引言(Ⅱ)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及定义(1)
4概述(1)
4.1系统组成(1)
4.2系统结构(2)
4.3系统功能(3)
5通用技术要求(3)
5.1外观要求(3)
5.2工作条件(3)
5.3安全要求(3)
5.4功能要求(4)
6计量特件(6)
7C02-CEMS的校准(6)
7.1校准环境条件(6)
7.2校准用标准器及相应设备(6)
7.3校准方法(7)
7.3.1二氧化碳监测部分(7)
7.3.2烟气流速(9)
7.3.3烟气温度(9)
7.4复校时间间隔(10)
8计量管理要求(10)
附录A(11)
附录B(14)
附录C(17)
附录D(19)

内容摘抄:

烟气中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计量要求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企业或运维单位对固定污染源烟气中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校准和计量管理。本规范规定了烟气中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计量特性、校准方法及计量管理要求。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以下文件:
HJ7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 monitoring system
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烟气参数所需要的全部设备,简称CMS。
3.1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O2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
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排放量所需要的全部设备,简称CO2-CEMS。
4概述
4.1系统组成
CO2-CEMS由二氧化碳监测单元、烟气参数监测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组成(见图1)。也可在固定污染源现有的气态污染物CEMS上增加二氧化碳监测单元,借助已有数据自动处理和传输设备,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

4.2系统结构
4.2.1结构概述
CO2-CEMS系统一般采用完全抽取式,结构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预处理设备、分析仪器、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以及其它辅助设备等。
4.2.2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
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主要包括采样探头、样品传输管线、流量控制设备和采样泵等;采样装置的材料和安装应不影响仪器测量。
4.2.3预处理设备
预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样品过滤设备和除湿设备等,预处理设备的材料和安装应不影响仪器测量。
4.2.4分析仪器
分析仪器用于对采集的污染源气体样品进行测量分析。
4.2.5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
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用于采集、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并能按中心计算机指令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4.2.6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尾气排放装置、反吹净化及其控制装置、稀释零空气预处理装置以及冷凝液排放装置等。
4.3系统功能
CO2-CEMS应具有以下功能:
(1)连续测量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2)连续测量烟气参数(温度、压力、流速或流量、湿度);
(3)计算烟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速率和排放量:
(4)显示和记录各种数据和参数,形成相关图表:能通过数据、图文等方式传输信息。输出参数按附录A的要求进行计算。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5.200
A47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748—2019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数据接口规范
2019 - 06 - 19 发布 2019 - 09 - 01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748-2019,数据接口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DB63/T 1748-2019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数据接口规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青海省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永花、童玉珍、袁成鑫、薛小磊、韩忠祥、孙莹、杨杰、代青措。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数据接口的XML文件格式、预警信息结构、预警信息编码、预警信息文件命名和安全性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各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业务系统、发布手段之间的预
警信息数据交换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预警信息
预警发布责任单位根据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而发布的预先告知或态势通
告等警示类信息。 一般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 可能影响范围、 警示事项、应
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3.2
预警信息发布
由预警发布责任单位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利用现有发布渠
道, 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将预警信息公之于众的过程。
3.3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根据青海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由青海省气象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建设的省、市州、县
三级相互衔接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3.4
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

(略)

4 数据接口规范
4.1 基本组成要素
预警信息数据接口文件组成要素包括:预警信息发布单位名称、预警信息发布单位代码、预警信息
签发时间、预警信息类型、预警信息发布范围、发布手段和发布对象描述、预警信息密级、预警信息状态说明、预警事件类型、预警事件紧急程度、预警事件严重程度、预警信息的可靠程度、预警信息生效时间、预警事件预期发生时间、预警事件失效时间、签发人等。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2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术语和定义 ........................................................................ 3
4 数据接口规范 ...................................................................... 3
5 预警信息结构 ...................................................................... 4
6 安全性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预警信息各字段编码规范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预警信息发布编码示例 ........................................... 11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青海省行政区划代码 ............................................. 13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编码规范 ....................................... 15
参考文献 ............................................................................ 2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13.260
A47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749—2019
太阳能热发电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2019 - 06 - 19 发布 2019 - 09 - 01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749-2019,太阳能热发电站,检测技术,防雷装置,DB63/T 1749-2019 太阳能热发电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青海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青海大学、海西州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青
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青海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红相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娟、欧建芳、刘蓉娜、杨成山、刘晓燕、王敏、巴文学、谢寿安、司杨、
张继红。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太阳能热发电站防雷装置的防雷类别划分、检测项目、检测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
测技术报告编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太阳能热发电站防雷装置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949.1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1部分:常规测量
GB/T 18802.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

GB/T 18802.2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21部分:电信和网络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

GB/T 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QX/T 406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太阳能热发电
利用大规模阵列平面、抛物面或蝶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储换热装置及汽轮发电等装置实现热
能到电能转换。
3.2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热功转换过程发电的系统,一般由聚光集热系统、发电系统和相关配套
设施组成。
3.3
太阳能热发电站
由太阳能集热、储热单元和热功转换发电单元构成的电站。根据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聚光方式的不同,主要有塔式、槽式、蝶式和菲涅尔式四类太阳能热发电站。

(略)

4 基本规定
4.1 检测机构和人员
4.1.1 太阳能热发电站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等级的检测资质。
4.1.2 防雷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应满足 QX/T 406 的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检测项目 .......................................................................... 4
6 检测技术要求和方法 ................................................................ 4
7 数据记录与结果判定 ................................................................ 6
8 检测技术报告 ...................................................................... 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防雷区的划分 ....................................................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 10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试方法及技术要求 ............................. 13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检测技术报告样式 ............................................... 18
参考文献 ............................................................................ 2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山东省地方计量校准规范
JJF(鲁)156-2022
机动车排放颗粒物粒子数量测量仪校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alibra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particle count meters for motor vehicle emissions
2022一11—09  发布
2022一12—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JJF(鲁) 156-2022,机动车排放,测量仪,粒子数量,颗粒物,JJF(鲁) 156-2022 机动车排放用颗粒物粒子数量测量仪校准规范.pdf

内容摘抄:

机动车排放用颗粒物粒子数量测量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机动车排放用颗粒物粒子数量测量仪(Particulate particle count meter for vehicle emissions)(以下简祢PN测量仪)的校准。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17691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18352.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HJ1014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
IS015900气溶胶颗粒粒径分布测量差分电迁移法(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Differential electrical mobility analysis for aerosol particles)
ISO27891气溶胶颗粒数浓度凝结核粒子计数器的校准(Aerosol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Calibration of condensation particle counters)
凡是注日期的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3.1气溶胶aerosol
悬浮于气体中的固体和或液体颗粒分散体系。
3.2单分散气溶胶monodisperse aerosol
粒径分布窄的气溶胶,单分散性可以通过尺寸分布的几何标准偏差(G$D)进行量化,GSD小于或等于1.15.
3.3颗粒物(Particle matter,PM)
在温度为315K(42℃)-325飞(52℃)的稀释排气中,由滤纸收集到的所有排气成分,主要是碳、冷凝的碳氢化合物、硫酸盐水合物。
3.4粒子数量(Particle Number,PN)
在去除了挥发性物质的稀释排气中,所有粒径超过23m的粒子总数。
3.5颗粒物粒子数量浓度(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C)

在特定压力及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内气溶胶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单位为c3。
3.6凝结核粒子计数器condensation particle counter(CPC)
通过工作液(如正丁醇、水、异丙醇)吸附在纳米颗粒表面,使其放大到微米级别后,利用光散射原理测量气溶胶中颗粒数浓度的设备。
3.7差分电迁移率分类器differential electrical mobility classifier(DEMC)
能够根据电迁移率对气溶胶颗粒选择和分离,并得到单分散样品的一种分类器。
3.8截止粒径(dcut-off)
PN测量仪检测效率为50%时的粒径,单位为m.
3.9平坦区flat area
检测效率不受粒径影响的粒径范围。
3.10扩散充电法颗粒计数器diffusion charge(DC)
通过电荷调节器(如电晕丝等)使颗粒带上平衡电荷,然后通过电学法测量气溶胶中颗粒数浓度的设备。
3.11挥发性颗粒去除器volatile particle remove(VPR)
对初级气溶胶进行一级热稀释,挥发性颗粒去除器及二级冷稀释,并得到满足下游设备测量条件气溶胶的设备。
3.12颗粒数浓度衰减因子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reduction factor(PCRF)
VPR上游颗粒数浓度与下游颗粒数浓度之比。本规范所用的颗粒物为燃烧丙烷产生的碳烟形态颗粒。
3.13挥发性颗粒去除效率volatile particle removal efficiency(VRE)
VPR上游挥发性颗粒数浓度与下游挥发性颗粒数浓度之比。本规范中所用的颗粒物为挥发性颗粒物正四十烷。
3.14整体校准
采样管、VPR及颗粒计数器等模块整体与标准器进行比对校准的方法。
3.15分步校准
分别对VPR、颗粒计数器进行校准的方法。

(略)

4概述
PN测量仪主要用于测量机动车排放气体中非挥发性固态颗粒的数量浓度。PN测量仪按测量方式可分为台架式和便携式(便携式P测量仪以下简称PEMS)两类。P、测量仪主要包括采样处理系统和颗粒计数器。其中采样处理系统包括加热采样管及挥发性颗粒物去除器(VPR),其中VPR由旋风分离器(可选)、一级热稀释器(PND1)、蒸发管或高温催化汽提器(ET或HCS)、二级冷稀释器(PND2)(可选)及冲击喷嘴(可选)组成。图1为PN测量仪结构简图.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080.30
P6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449-2022
防眩网
Anti-glare mesh
2022-09-13  发布 2022-12-13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JT /T 1449-2022,防眩网,JT/T 1449-2022 防眩网.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2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柯东青、苏鹤俊、王志华、郭东华、彭雷、刘恒权、马学锋、李丹、王超、郭占洋王磊、王晓双、韩越。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产品组成、分类及型号1
4技术要求2
5试验方法6
6检验规则7
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8
附录A(规范性)防眩网遮光角计算10

内容摘抄:

防眩网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防眩网的产品组成、分类及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公路用防眩网的生产、检验和使用。城市道路等场所所用防眩网参照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
2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708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6728一2017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
GB/T8237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GB/T11253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
GB/T17470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
GB/T18369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18370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GB/T18371连续玻璃纤维纱
GB/T22040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要求及测试方法
GB/T24721.1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朔料产品第1部分:通则
GB/T26941.1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
JT/T49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方法

3产品组成、分类及型号
3.1组成
防眩网由网片、立柱、紧固件、连接件四个构件组成。
3.2分类
按防眩网网片材料不同分为:
a)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以下简称“玻璃钢”)型,代码为F:
b)金属型,代码为M。

3.3型号
防眩网的型号如图1所示。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金属型防眩网网片应平整,无断丝,网孔无明显歪斜,涂层表面应平整光滑,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杂质、工艺性碳化或焦化现象,无肉眼可见的气泡、气孔、裂痕、基体裸露等缺陷。
4.1.2玻璃钢型防眩网网片应平整,无断丝,网孔无明显歪斜,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分层、毛刺、裂纹、纤维外露、杂质及表面发黏等缺陷。
4.2结构尺寸
4.2.1网片
4.2.1.1金属型防眩网网片的结构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示意图见图2。

4.3遮光角
防眩网应按部分遮光原理设计,直线路段遮光角不应小于8°,平曲线、竖曲线路段遮光角应为8°~15°。具体计算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4.4材料要求
4.4.1金属型防眩网网片的材料,应采用低碳钢板,其拉伸性能应符合GB/T3274、GB/T11253的规定。
4.4.2钢管材料的拉伸性能应不低于GB/T700中Q235的要求。
4.4.3型钢材料的拉伸性能应不低于GB/T700中Q235的要求。
4.4.4螺栓螺母的机械性能应符合GB/T3098.1的规定。
4.4.5玻璃钢型防眩网热固性树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GB/T8237的规定。
4.4.6玻璃钢型防眩网玻璃纤维应选用无碱玻璃纤维或中碱玻璃纤维制成的纱制品和织物,且性能指标应符合GB/T17470、GB/T18369、GB/T18370、GB/T18371的规定。
4.5理化性能
4.5.1玻璃钢型防眩网的理化性能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DBJ/T 13-340-202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15328-2020
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op-down method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0-08-07 发布2020-11-01 实施
福 建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发 布

DBJ/T13-340-2020,建筑工程,逆作法,DBJ/T13-340-2020 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 2018 年第二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办科〔2018〕22 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分析福建省建筑工程逆作法相关经验,参考省外建筑工程逆作法工程
实践,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施工勘察;5.设计;6. 施工; 7. 现场监测与检测;8. 工程质量验收。
本规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 242 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商务营运中心 9 号楼 13 层,邮政编码:36100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 : 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 规 程 参 编 单 位 :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九龙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福建省展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略)

1 总 则
1.0.1 为保证建筑工程逆作法设计与施工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福建省新(改、扩)建项目建筑工程逆作法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监测。
1.0.3 建筑工程逆作法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逆作法 top-down method
利用主体地下结构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地下室施工期间的支护结构,自上而下施工地下结构并与土方开挖交替实施的施工工法。
2.0.2 界面层 interface layer
建筑工程逆作法施工中首先施工的水平结构层(通常为一层或地下一层),即主体结构顺作与逆作的分界层。
2.0.3 上下同步逆作法 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ofsuperstructures and underground structures
向下逆作施工地下结构的同时,向上施工界面层以上主体结构的施工工法。
2.0.4 部分逆作法 partial top-down method
部分利用地下水平结构替代水平内支撑,自上而下施工地下结构并与基坑开挖交替实施的施工工法。
2.0.5 盖挖逆作法 downwards covered excavation method
完成围护结构及界面层后,利用各层结构板和结构梁作为基坑水平支撑,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土方,由上而下逐层施作地下结构的方法。
2.0.6 地下、地上结构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nd superstructures
以界面层为界,向下逆作施工的为地下结构,向上施工的为上部结构。
2.0.7 取土口 excavation hole
逆作法施工过程中,在界面层及地下各层楼板上预留的土方

(略)

3 基 本 规 定
3.0.1 建筑工程逆作法(以下简称逆作法)宜采用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形式。围护结构宜与主体地下结构外墙相结合,采用两墙合一或桩墙合一;水平支撑体系应全部或部分采用主体地下水平结构;竖向支承桩柱宜与主体结构桩柱相结合。
3.0.2 逆作法设计与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周边环境对工程建设有影响的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和设施的分布和状况,并对危险源进行判别。
3.0.3 逆作法的施工范围和方法,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类型、周边环境、开挖深度、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
3.0.4 逆作法的结构设计,应考虑环境条件、施工顺序、取土方式及施工进度等影响因素。采用上下同步逆作法的建筑工程,应在设计时就确定其施工界面层、向上施工层数以及同步施工的流程。
3.0.5 逆作法施工应设围护结构,当围护结构为永久性承重外墙时,应选择与主体结构沉降相适应的岩土层作为围护结构的持力层。
3.0.6 逆作法基坑工程应根据基坑周围环境的状况及保护要求确定基坑变形控制指标,并应对荷载、围护结构施工、基坑降水及土方挖运等方面设定限制条件,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0.7 逆作法施工应采取地下水控制措施,满足逆作施工和土方挖运的要求,并结合福建省常年及极端气候环境,制定相应应急

(略)

4 施 工 勘 察
4.0.1 当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及岩性变化大,原勘察文件不能满足逆作法设计、施工要求时,应进行施工勘察。
4.0.2 逆作法施工勘察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 等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 语.......................................................................................... 2
3 基本规定.......................................................................................... 4
4 施工勘察.......................................................................................... 6
5 设 计.......................................................................................... 8
5.1 一般规定................................................................................... 8
5.2 地基基础设计......................................................................... 11
5.3 围护结构设计......................................................................... 11
5.4 竖向结构设计......................................................................... 14
5.5 水平结构设计......................................................................... 17
5.6 节点设计及构造..................................................................... 18
6 施 工........................................................................................ 24
6.1 一般规定................................................................................. 24
6.2 围护结构施工......................................................................... 25
6.3 竖向支承桩柱施工.................................................................28
6.4 水平结构施工......................................................................... 31
6.5 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34
6.6 部分逆作法施工..................................................................... 34
6.7 地下水控制............................................................................. 35
6.8 基坑土方挖运......................................................................... 36
6.9 施工安全与作业环境控制.....................................................38
7 现场监测与检测............................................................................ 40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13.260
A47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750—2019
水电站(厂)防雷与接地性能测试技术规范
2019 - 06 - 19 发布 2019 - 09 - 01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750-2019,水电站(厂),测试技术,防雷与接地性能,DB63/T 1750-2019 水电站(厂)防雷与接地性能测试技术规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青海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青海大学、黄
南州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青海省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建芳、王玉娟、杜海荣、杨成山、牛晓东、祁海霞、黄志凤、赵永业、司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站(厂)防雷类别划分、防雷装置及接地特性参数的测试内容、要求、测试方法
及测试周期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各类水电站(厂)防雷装置性能及接地特性参数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73 电工术语 接地与电击防护
GB/T 2143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 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DL/T 475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NB/T 35050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水电站(厂)
将水流能量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又称水电厂。
3.2
(电力)系统接地
电力系统的一点或多点的功能接地和保护接地,也叫工作接地。
[GB/T 2900.73,定义 195-01-14]
3.3
保护接地
为了电气安全,将系统、装置或设备的一点或多点接地。
[GB/T 2900.73,定义 195-01-11]
3.4
雷电保护接地

(略)

4 水电站(厂)防雷类别划分
4.1 生产性建筑物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含大坝、主厂房、副厂房、变电(开关)站、主控室、
配电装置室等。
4.2 一般性建筑物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含办公用房、生活区等。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水电站(厂)防雷类别划分 .......................................................... 2
5 接地装置测试内容与要求 ............................................................ 2
6 接地装置参数测量要求及方法 ........................................................ 4
7 大型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试 .......................................................... 5
8 土壤电阻率的测试 .................................................................. 5
9 测试周期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架空线路杆塔测试要求和方法 ...................................... 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测试 ....................................... 11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场区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测试 ....................................... 13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测试 ..................................... 14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土壤电阻率的测试 ............................................... 1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