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2/T 006-2021 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建设及服务规范
ICS03.120.01
A00 DB/T230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地方标准
DB/T2302006一2021
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建设及服务规范
2021-10-15发布 2021-11-15实施
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齐齐哈尔市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佳、敖铭华、夏晶、王婷婷、陈天圆、颜丹、张文昭、李晓明、汪雪莲。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内容摘抄:
一站式质量服务站 建设及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建设及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建设要求、服务要求、服务质量监督及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齐齐哈尔市行政区域内一站式质量服务站的建设及服务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9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9012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投诉处理指南
GB/T 19013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外部争议解决指南
TSG Z600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站式质量服务站
由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所属的技术机构、区(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园区、行业协会、质量服务机构等市场、社会主体设立,经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综合评估并向社会公示后,按照“一站式办理、零距离服务”的理念,为周边中小微企业提供质量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产品检验检测、特种设备、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质量综合服务的基层站所。以下简称“服务站”。
4 建设要求
4.1 选址布局
4.1.1 服务站选址全市统筹布局,原则上应选择企业较集中、质量服务需求较多、企业积极性较高、配套条件较好的区域。可选择建于工业集中园区、产业园、产业孵化器以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有的技术机构等。
4.1.2 服务站选址应满足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4.1.3 服务站的建筑面积和房屋结构应符合工作需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钎探方案范本(16页、word版、带目录、可编辑)
内容摘抄:
1.编制依据
1.1规范规程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0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施工组织设计
1.2设计文件
1.2.1设计图纸
1.2.2地质勘查报告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本工程±0.000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13.738m。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 342360.02㎡ 地下建筑面积 90682㎡
裙房建筑面积 84480㎡ 塔楼建筑面积 167198.02㎡
建筑高度 裙楼 裙楼高度 21.10m 层数 4层
塔楼 C1#檐口高度 99.65m 26层
C2#檐口高度 76.95m 20层
C3#檐口高度 83.05m 22层
C4#檐口高度 79.95m 21层
C5#檐口高度 76.55m 20层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防火等级 一级
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多东南风,炎热多雨;春季干燥多风;秋季凉爽少雨,一年中多北风和西北风,最大风速20m/s。
场区浅层地下水属于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埋深4.6m~5.1m,高程8.07m~9.04m,近期年最高水位按埋深3.0m考虑(高程10.5m)。
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天然底层属第四系全新统(Q4)~上更新统(Q4)河流冲积夹湖积地层,土质以粉土、粘性土、粉细砂为主,表层为填土。根据土质特征和力学性质,由上至下共划分为13个地层单位,2个亚层。根据地区经验①层为素填土,表层杂填土;②、③层为新近沉积层,④、⑦层为Q4土层,⑧层及以下为Q3土层。其工程特征分层描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以黄色粉质粘土为主,粉夹土,表层少量杂填土,局部为水泥路面,含建筑垃圾,石子、砖块等,土质不均匀。
②层粉土: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低,夹粉质粘土薄层,承载力特征值fak=90kpa。
③层粘土:黄灰色—灰色,软塑,中—高压缩性,无摇振反应,断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夹粉土薄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00kpa。
③1层粉土:黄色—黄灰色,湿,中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低,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该层分布于场地北部,呈透镜状。
④1层粉土:黄色—灰黄色,湿,密实,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低,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
④层粉砂:灰黄色—灰色,饱和,中密,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含云母,夹粉土薄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70kpa。
⑤层粉质粘土:黄色,可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断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夹粉土薄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
⑥层粉土:黄色,湿,密实,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低,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⑦层粉质粘土:黄色,可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断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夹粉土和粉砂薄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
⑧层粉砂:黄色,饱和,密实,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含云母,夹粉土薄层,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
⑨层粉质粘土:黄色,可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断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夹粉土和粉砂薄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⑨1层粉砂:黄色,饱和,密实,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含云母,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
⑩层粉砂:黄色,饱和,密实,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含云母,上部见薄层粉土,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
○11层粉质粘土:黄色,可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断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夹粉土和粉砂薄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70kpa。
○12层粉砂:黄色,饱和,密实,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含云母,夹粉质粘土薄层,承载力特征值fak=240kpa。
○13层粉质粘土:灰色,可塑,中—低压缩性,无摇振反应,断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夹粉土和粉砂薄层,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
2.2工程特点难点
本工程属深基坑,支护采用五道锚索+止水帷幕,施工面积大,任务重,工期紧;钎探 工程点位布置复杂,工程量大。
3.施工部署
3.1施工区域
钎探是在土方开挖到基底以上20cm后所进行的工作,其目的是对基底土质进行检验。钎探可以随着土方开挖的施工进度及时分阶段进行,以保证钎探流水施工。 钎探施工区域依据后浇带进行划分,共划分13个区。
土方开挖顺序:
土方开挖从南侧开始,先挖出C5、C1号楼,在挖出裙房和C4、C3号楼,最好挖出C2号楼及裙房,其中电梯基坑、集水坑位置单独考虑。依照上述顺序由东到西进行流水段钎探,可考虑提供一段的钢钎。
3.2施工组织
成立施工领导小组:组 长: 孟俊玲
副 组 长: 方学军 王 勇
组 员: 王志刚 孙海波 李 昊 李海涛 韩立君 马春福
苏云海 丁 阳 邹代云 朱永安
3.3施工方法
钎探的施工方法采用电动触探仪钎探。先用轻便钻钻至试验土层标高,然后对所需试验土层连续进行触探。打钎时首先接好电动钎探机的电源,打开提钎开关,提钎电动机将落距提到至高点,关闭提钎开关将钎杆装进落距的底槽内,插好插销,钎尖对准孔眼位置,打开打钎开关,打钎电动机带动链条将钎锤提到顶点,随导轨自由落下,击打钎杆顶部,将钎杆贯入地下,锤击数为每分钟60±3次。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组织技术及测量人员测设基础边线控制点,测放基础边线位置;
4.1.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具体孔位见附图;
4.1.3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后,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进行钎探工程技术交底;
4.1.4备齐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软件,各种计量设备资料齐全,检验合格。
4.2现场准备
4.2.1基土挖至设计基坑(槽)底标高上20cm,进行平整场地,轴线及坑(槽)宽、长均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2.2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上撒白灰点。
4.3机具准备
4.3.1机具准备:电动触探仪:锤重10±0.25kg,钎尖直径40mm,钎杆直径为25mm,提钎电机2.2KW,打钎电机0.75KW。
4.3.2钢卷尺、中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电机控制与维护》 温淑玲,刘淑红 编 2012年版.pdf
内容提要:
本书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模式,通过14个具体任务祥细介绍了三相导步电动机的认识与维护、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气控制、电力变压器的认识与维护以及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认识与控制等内容。各任务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将各个知识,点、技能,点及中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标准融入到其中,以应用的形式呈现出来。
本书为高职高专电力电气类相关专业课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自学者参考。
内容目录:
导学(1)
项目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认识与维护(7)
任务一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8)
任务二三相定子绕组首尾端判别(22)
任务三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测定(37)
任务四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检修(50)
项目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气控制(70)
任务一水塔的电气控制(70)
任务二简易自动门的电气控制(100)
任务三变频器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120)
任务四车床电气故障检修(133)
项目三变压器的认识与维护(146)
任务一变压器的拆装(146)
任务二变压器的参数测定(155)
任务三二相变压器连结组别判别(176)
任务四电力变压器的检修(188)
项目四控制电机的认识与驱动(196)
任务一步进电动机的认识与控制(196)
任务二伺服电动机的认识与控制(215)
DB1508/T 135-2021 水利信息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ICS 35.020
CCSL70 DB1508
巴彦淖尔市地方标准
DB1508/T135-2021
水利信息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Water Conservancy Information Data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2021-04-16发布 2021-05-16实施
巴彦掉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录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数据处理流程1
4.1人工采集整编数据处理流程1
4.2自动监测数据处理流程2
4.3外单位共享数据处理流程3
5数据处理各个环节要求3
5.1人工采集整编数据处理环节要求3
5.2自动监测数据处理环节要求5
5.3外单位共享数据处理环节要求6
6数据处理基础环境要求.7
6.1计算机要求7
6.2网络要求7
6.3系统要求8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巴彦淖尔市水利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占强、李根东、徐宏伟、闫晋阳、裴文武、张利军、姜杰、曹立奇、刘建国、董向义、李延林、贾宏伟、梁勇。
内容摘要:
水利信息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利信息数据质量控制中数据处理流程、数据处理各环节要求和数据处理基础环境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巴意掉市水利信息化中心水利信息数据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202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数据采集data col lection
数字化、电子扫描系统的记录过程以及内容和属性的缩码过程。
3.2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完成确定任务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
3.3召测data acquisition
由中心站呼叫某个遥测站,发出取数指令后,收集该遥测站送来的数据。
4 数据处理流程
4.1人工采集整编数据处理流程
4.1.1巴意掉尔市水利信息化中心人工采集整缩数据来源于、河灌总局、市水务局、旗县水务局等,数据量大,涉及的单位多。为了保证人工采集整缩数据的质量,需对各产生数据单位进行充分调研,然(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排水整治项目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2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 本项目道路设计相关图纸
2、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
4、 《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5、 《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6、 《给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141-2008)
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68-2008)
8、 《上海市排水管道通用图》(1983版、1992版)
9、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与附属设施》(06MS201-2006)
1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TJ08-308-2002)
11、《雨水口标准图 图集号:2015沪S203 》(DBJT 08-120-2015)
12、《道路检查井通用图集 图集号2015沪:G902 》(DBJT 08-119-2015)
1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03-2011)
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5、《城镇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18-2110-2012)
二、编制原则
1、认真研究工程设计说明,进行详细的图纸查阅取得第一手资料。
2、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
3、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以与公司的各种制度、规定、标准。
4、保证重点、统筹安排、合理组织,按施工计划完成施工任务。
5、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计划、组织连续、均衡而紧凑地施工,确保工期。
6、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7、加强经济核算制度,贯彻增产节约的方针。
8、确保施工按期完成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合理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搞好工序衔接,实行平行作业,搭接作业相配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确保工期工期,均衡生产。
9、搞好环境保护,实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0、优化施工方案,采取网终技术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
11、坚持施工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邬西路(大叶公路~奉贤电杆厂)排水整治工程。
本项目排水设计仅包括雨水工程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奉贤区邬桥社区西部,肖塘港以南,大叶公路以北,巨潮港以西,叶张路以东。本次设计雨水管为DN600HDPE双壁缠绕管管,连管采用DN300HDPE双壁缠绕管,自北往南介入大叶公路雨水干管上。
技术要求:
(1)管材与管道接口:
雨水管采用DN600 HDPE双壁缠绕管,环刚度≥10KN/㎡,橡胶圈接口:
雨水连管采用DN300 HDPE 双壁缠绕管,环刚度≥8KN/㎡
(2)管道基础
HDPE双臂缠绕管一般土质管道基础采用不小于200mm的砂砾基础层,《具体根据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图集》
(3)雨水口与雨水连管
道路雨水口,采用单联II型雨水口,详见《雨水口标准图 图集号:2015沪S203 》(DBJT 08-120-2015),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N300 HDPE双壁缠绕管,环刚度8KN/㎡,基础采用15cm碎石垫层±5cm黄砂,橡胶圈接口,设计坡度≥1%,覆土厚度≥0.7m。雨水口连接管逆向接入检查井的水流转角小于90°时,水位落差不小于0.3m。
(4)检查井
雨水间检查井采用750*750非黏土砖砌直线窨井,雨水井每间隔一座井设置落底井,落底300mm,详见《上海市排水管道通用图》(第一册)
(5)井盖
窨井采用高强度钢纤维防盗型井盖,井内应安装防坠落装置,位于车行道内承载力应到达D400级别,位于车行道外承载力应到达C250级别。具体标准详见《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GB26537-2011)
井座采用自调式防沉降井盖座,做法详见《道路检查井通用图集 图集号2015沪:G902 》(DBJT 08-119-2015)和防沉降窨井盖板设计图。
第二章 施工准备
一、由于工期较紧,需要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
施工队伍进场后,必须先进行场地的整理,与时进行测量放样,准确放出管道布置的轴线和沟槽开挖的边线。落实管道供应厂家,进行认真考查和认可,选定供应厂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求其具备足够的日生产能力,保证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雨水管道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必须准备齐全,要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二、施工计划与人员情况
管道施工前进行认真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本雨水管道工程计划工期为30天。
2、工地设置项目工程负责人协调与组织施工。施工人员分为:项目负责1人,技术负责1人,施工员1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电工1人,材料员1人,机修1人,操作工人6人。
三、施工安排与方法总说明
条件具备后,尽早开始形成工作面,须先进行一段试验段的施工,得出经验数据,以指导后续施工。根据总体进度计划要求,我部在该段安排两个雨污水管道施工队伍,每个施工队必须有2~3个作业面,形成流水作业,以保证施工进度。
由于雨水管埋置深度较深,一般都在1米~2米之间,管道沟槽采用挖掘机放坡开挖,在沟槽里设置排水槽、集水井,用水泵抽水排除积水,以保持沟槽干燥。对于局部埋深大于2.0m的雨水管道施工时,可采用浅层井点法降水,然后开挖沟槽,沟槽采用挡土板和顶撑进行支护。
第三章 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略)
二、基坑开挖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1米~2米,采取放坡开挖形式。
1、测量放线,放样出基坑开挖的边线并用白灰等标记;测量标高,计算开挖深度;以书面交底的形式交给现场施工员和施工班长。
2、管槽开挖施工
(1)管槽开挖前应探明地下管线和障碍物,以便施工时避让或保护。
(2)管槽开挖宽度根据设计槽底宽度和开挖深度与放坡坡度计算确定。
(3)管槽开挖边坡可根据地质资料按≥1:1的安全坡度开挖。土质好且开挖较浅的粘性土沟槽,可以采取直槽开挖。
(4)开挖管槽前,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施工技术与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与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如超挖,超挖部分应按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回填,并夯压密实。
(5)管槽采用反铲式挖掘机后退式开挖,并以逆水流管道坡降方向进行。管槽采用普通勾机一次开挖到底。
(6)管沟开挖出来且符合回填条件的土方随挖随即用自卸汽车运走,一般不得堆于沟槽两侧。若需要采用沟槽土回填时,槽边可临时堆土,但堆土坡脚距沟槽边应大于1.0m,堆土高度应不超过2.0m,坡度不陡于自然休止角。
(7)由于挖掘机不可能准确地将槽底按规定高程整平,所以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机械开挖管沟时,只挖至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cm厚的土方,所余土方改用人工清底,勾机开挖管沟,人工辅助清底。
(8)管沟开挖时,各级质安人员要加强巡视现场,密切注意周围土体的变形情况与坑槽内可能出现的涌水、涌砂与坑底土体的隆起反弹,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开挖,并知会监理工程师协同处理。
(9)沟槽质量检验标准
地下水位高于槽底时,应设置排水沟,必须保证排水畅通,达到施工降水要求。
严格控槽底高程,用水准仪测量,每井段检验不少于6点,允许偏差0—20mm。
3、开挖时防排水:
(1)进场施工前必须做好现场排水情况的勘察,内容有地形、地下水等,然后据以作出可实施性的施工排水方案。
(2)基坑开挖后施工排水应连续进行,直至基坑回填为止,不得间断,严防泡槽。
(3)在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使用明沟排水方法:当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在基坑边或基坑外开挖集水井,结合挖土操作将基坑内的地下水引至集水井,然后用泵抽除。当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时,在基坑两边各开挖一条排水沟,集水井井底应比排水沟深1米左右;排水明沟截面200×200mm,集水井约30m设置一个,集水井截面比250×250 mm。
(4)条件许可,应在基坑外侧设置截水沟,防止外水进入沟槽。
4、沟槽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应自检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三、管道基础施工
沟槽验收合格后,进入管道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雨水管道采用砂垫层基础。
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应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相同材料填实。
四、雨水管施工
1、管道装卸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管节重量大小选择起重设备。采用汽车吊(或者履带吊、挖掘机等)下管,下管应轻落,防止造成管材损坏和混凝土基础断裂。
下管用的起吊设备应停放在坚实的基础上,若地面软弱,要用方木、钢板等铺垫进行加固。下管时要有专人指挥。
操作人员上下沟槽时,采用扶梯,扶梯要高出地面1m,人员上下时要密切配合,防止意外。
2、管道运输
短距离搬运,不应在坚硬不平地面或石子地面上滚动,以防损伤保护层或防腐层。
大直径HDPE管,叠放运输不宜大于三层,小管径管道如采用叠放运输时,应将所有管道保持稳定,管道之间留有适当缝隙,以防管道发生碰撞。
上下叠放运输,其高度不应超过4倍管径或2米。车底与管道接触处,要求平坦,并用柔韧的带子或绳子将其固定在运输工具上,防止滚动和碰撞,也不得有尖锐锋利的物体,以防损伤保护层或防腐层。钢筋混凝土管运至现场的管道视现场情况就近沿途单排堆放。堆放时严禁管道中间有硬物顶撞,防止管道碰坏,同时服从现场调度排放,不得防碍机械的通行。待用的管材要进行检查验收,如有裂缝等缺陷的管材,不得使用,并做好记录,退回原厂。
3、管道进场检验
管道运到现场,可采用目测法,对管道包装和装卸是否有损伤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和验收。如发现管道有损伤,应将此管道与其它管道分开,立即通知管道供应厂家,进行检查、分析原因并作出鉴定,以便进行妥善处理。进场的材料按不同规格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4、管道存放
当管道直接摆放在地上时,要求地面平整,不能有石块和容易引起管壁损坏的尖利物体,要有预防管道滚动措施。
直径管道叠层堆放时,应把大而重的放下边,小而轻的放上边,管道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管道两侧用木楔或木板挡住,直径超过1m的管道不宜叠层存放。
管道在存放过程中,最大存放挠曲度不应超过公称直径的3%。
管道最高使用温度宜在37℃左右,夏季高温季节,应避免日光暴晒(可加盖草袋或草席防晒),并保持管间的空气流通,以防温度升高。
存放过程中,严格作好防火措施,严禁在管道附近进行电焊和切割等明火施工。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2306/T 156-2021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设置服务规范
ICS03.08.01
CCS A00 DB2306
黑龙江省大庆市地方标准
DB2306/T156-2021
质量基础设施 ”一站式"服务站设置及服务规范
2021-12-13发布2022-01-13实施
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检验检测中心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倪广洲 马颖 张跃芹 马晶 王春光 刘学
内容摘抄: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设置及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的基本原则、服务站设置、服务要求、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大庆市行政区域内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的设置及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12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投诉处理指南
GB/T 19013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外部争议解决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是以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资源为核心,并以特种设备、知识产权、登记注册、品牌培育等为延伸,面向企业、产业、区域特别是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提供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服务。
3.2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
承担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由各类服务站互通互联、协同合作形成的网络式的组织机构。包括“一站式”服务总站、“一站式”服务属地分站、“一站式”服务技术分站及根据需要设置的服务点。
3.3“一站式”服务总站
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立的统筹、指导、协调、监督“一站式”服务的专职或兼职机构(以下简称总站)。
3.4“一站式”服务属地分站
各县(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置的统筹、指导、协调、监督本辖区内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的专职或兼职机构(以下简称属地分站)。
4 基本原则
4.1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4.2坚持合理布局,开放共享。
4.3坚持协同服务,融合发展。
4.4坚持便捷高效,“一站”服务。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原则 ........................................................................... 2
5 服务站设置 ......................................................................... 2
6 服务要求 ........................................................................... 4
7 档案管理 ........................................................................... 5
附录 A(规范性) 大庆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清单 ................................... 7
附录 B(资料性) 大庆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基本流程图 ......................... 9
附录 C(规范性) 大庆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记录表 ............................ 10
附录 D(规范性) 大庆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 1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5页、2021年编制)
内容摘抄:
一、编制依据
1、寒亭区老旧小区 供热管网 改造工程 施工图。
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7、《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
8、根据施工现场实地考察情况、施工单位实力和材料供应情况等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是对寒亭区区委区政府小区、区检察院小区、区商业总公司小区、原区财政局家属院、区人社局友谊路小区、区人社区文化街小区、区市政工程公司小区、原房管局小区实施供热管网及楼内立管的改造。
由于本工程总工期约43天,工期紧,材料存放地、材料加工场地和安装施工场地狭窄。 各个小区比较分散,且住户多。为确保工期,各单位、各专业队、各工种交叉作业较多,相互干扰大,施工难度大,施工要科学组织、周密计划,严格管理,统筹安排,团结协作,在施工前必须预先做好现场调研及勘察工作,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实施性方案;确保工期、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圆满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三、施工准备
1、施工管理人员准备:
为确保本工程工期和工程质量,针对工程特点,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组织指挥能力的人员任职,统一组织、管理、协调。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部的全面工作,下设各专业工种的技术、质检、安全、物资等部门,全方位控制工程的进度计划、技术质量、安检和日常管理工作。
项目部管理机构图:
(略)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负全责,是质量第一负责人。
(2)技术负责人:是本项目技术和质量的直接领导,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工作进行具体的组织和指导。
(3)工程技术部:协助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编制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4)施工员:对所施工的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检查所有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按照规程、规范、设计图纸编写技术交底、指导班组施工操作,每个分项完成后,组织班组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及时填写施工技术资料。
(5)质检员:严格监督生产班组按设计图纸、规程、规范进行施工,参加隐检,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限期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
(6)施工班组: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程、规定施工,及时进行自检、互检,保证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施工班组为一个土建施工班组、两个管道施工班组,约投入50人。
2、技术准备:
依据甲方、设计批准的施工图,及时准确的做出施工预算,施工图预算经批准后送材料部门筹备。
设计交底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全面熟悉设计图及有关文件,领会设计意图,编制详细的分部工程实施性方案和各工序施工书面技术交底。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工程内容交底、组织工人进行学习,使所有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心中有数。
3、劳动力准备:
开工前认真组织安排好劳动力,开工后立即开展施工,劳动力安排见附表。
4、设备选型、主材审定:
按图纸、国家标准、施工进度计划,提前作好各种材料、设备、机具的进出场计划,确保订货质量及到货日期和数量。及时同甲方、设计及有关方面取得联系,明确各种材料、设备的供货渠道和特殊要求,然后按供货厂家资质等情况配合监理申报,获得批准后及时签订购货合同,确保材料、设备的到货时间。
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具准备: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具需用量计划见附表。
6、现场临时设施:
若我公司中标,将积极落实施工所必须的临时设施,如现场办公场地、生产生活场地、仓储地点、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等。
四、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工期安排:
工程拟定2012年6月8日开工,2012年7月20日完工,并组织验收。
2、施工进度计划表(见附表)
3、施工部署:
(1)总体施工部署:根据本工程工期紧,战线长,不可预见因素多的特点,分两个施工队平行施工。
(2)沟槽开挖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人工清槽底的方法进行施工。
(3)施工中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大协调力度,有施工作业面应灵活机动的积极施工,保证整体施工计划的落实。
(4)生产组织: 编制分部、分项工程计划,把任务落实到班组,实行“周计划、日检查”制度,每天由项目经理主持协调会,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落实。
4、施工任务划分:
(1)土建作业队负责:所有沟槽(含工作坑)的开挖及回填施工(含砂垫层)以及路面恢复施工,支墩的浇筑等。
(2)管道安装作业队负责:负责直埋管道、阀门等的进场、下管、管道及阀门的安装,室内立管安装、管道水压试验及管道的冲洗、系统调试。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挂篮悬浇段施工专项方案(专家论证修改版、72页、word可编辑)
内容摘抄:
一、编制依据
1、《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7、《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
8、《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
9、《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7);
10、《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 529-2004);
1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
1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13、《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391-1999);
1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 327-2004);
15、TB10212-98《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16《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17、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8、GB985-88《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19、GB5188-98《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
20、2.16、GB11373-89《热喷涂金属件表面预处理通则》
21、GB8923-88《涂装前钢材料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
22、GB1527-99《铁路钢桥保护涂装》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00]202号文件)。
24、《嵊州市南马路桥工程》设计图及变更联系单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2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27、《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28、南马路桥工程调整施工图设计2011.9
29、现场踏勘调查获取的资料,2011.10
30、南马路桥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1、变更图纸:施工图设计修改通知单08-C-29a
32、图纸交底及会审纪要
33、根据2012.6.29专家论证会后修改意见:
1)挂篮 和侧模、底模板总自重过大,要求对挂篮进行优化
2)认真做好控制竖向预应力筋张拉控制
3)对挂篮行走和边、中跨合拢段施工要进行细化
4)细化节段浇筑时的纠偏方案
5)增加关键部位焊接验算
6)补充落实具体的实施措施,细化各个环节实施内容
7)加强施工养护,施工模板要用检查记录
8)加强对外购材料的控制,检验要专人负责到底
二、编制原则
1、施工组织机构、施工部署、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先进科学,合理可行。
2、质量目标明确,体系健全,保证措施完善,确保施工质量。
3、安全目标明确,体系健全,安全措施可靠,确保施工、设备、人身安全。
4、工期目标明确,计划安排合理,保证措施得力,确保施工工期。
5、保护环境,文明施工。
6、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精心进行现场布置,少占农田,节约用地。
7、优化方案,推广“四新”技术,控制工程造价。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位置
嵊州市南马路桥工程北起东南路与富豪路交叉口,跨越澄潭江,南连环城南路,全线长度1106米。桥位处澄潭江江面约360米,主桥结构设计为:76.88+110+73.12三跨连续刚构桥,采用挂蓝移动模架施工,总长260米。南引桥为(25+40+25)+(3×30)+(3×30)m,共三联等截面连续梁;北引桥为35m跨简支现浇预应力梁和主桥联接,然后再采用(35+3×30)m的等截面连续梁结构共计两联。
二、工程地质地貌及水文、气象条件
(一)地形与地貌
嵊州市全境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城区处于曹娥上游四大支流,交汇地带,形成冲积山间平原,在地形上由东、西两侧的四明山和会稽山及南部大盘山合围构成嵊州新昌盆地,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总体南高北低,境内最高山峰为四明为主峰,海拔1010m,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7m左右,相对高差达到1000m
本场地属河流冲积地,南北两岸属河漫滩,两岸堤坝附近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外,地势基本平坦。
(二)水文、气象与河道情况
拟建场地位于嵊州市区,本区属来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在16℃左右,1月分的最低平均气温为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mm,平均蒸发量约为900mm,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期约为240天。
区内河网水系发育,发源南部山区的长乐江、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在区内汇入剡溪成为曹江的主要支流,区内河道长年流水不息,部份地段可行船,区内河溪迳流由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桥位区澄潭江现流域宽约为300m左右。
澄潭江无通航要求,常水位为14.8m,枯水位为12.8m,50年一遇洪水位为23.08m,100年一遇洪水位为23.5m。
三、设计概况
(一)地质情况
南、北桥区位于(除4、5、8、9#桥墩外)均位于陆地,所跨越地域地质情况较均匀:
1、0~4#、10~17#桥台位于陆地上,地质以粉质粘土,细砂土为主,地势平坦。
2、4~5#、8~10#桥墩位于河滩内,地质以圆砾石为主。
3、主墩6、7#全部位于主河床内,以粉砂、淤泥、圆泥、砂岩为主。
(二)箱梁梁体
主桥分为左右幅分幅设计,单幅共2×10个节段节段和3个合拢节段(1个中跨,2个边跨),即为3.2+4+8×4.25m+2m合拢段。现浇段的长度左右幅不对称,左幅北侧为20.82m,南侧为17.06m,右幅北侧长度为17.06m,南侧长度为20.82m。
本桥单幅桥宽为14m,桥梁起点桩号为K0+181.7,终点桩号为K0+876.3,桥梁总长694.6m,全桥分南、北引桥现浇箱梁段、主桥“T”构悬浇段两部分。引桥为现浇箱粱,主桥“T”构悬浇段为(76.88+110+73.12)m预应力悬臂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机械成孔桩基、承台基础,墩柱,悬臂现浇箱梁。
(1)箱梁宽:箱顶宽14.0m,底宽8.5m,翼板悬臂长度:外侧3m,内侧2.5m。
(2)箱梁高及粱底变化曲线:箱梁高度在V墩与箱梁相接的根部断面粱高均为4.5m,现浇段和合拢段均为2.2m,其余粱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3)横梁:0号块处中横梁宽4m,中横梁处设置人洞。
(三)梁体混凝土
主桥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引桥箱梁采用C50混凝土。
(四)预应力体系
1、纵向预应力束
主桥纵向预应力钢束共设置了顶板束、中跨底板束、边跨顶、底板束、合拢束和预备束共六种,采用两端或单端张拉。
2、竖向预应力钢筋
竖向预应力钢筋用JL32精轧螺纹粗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为785mpa,张拉控制应力按85%进行,设计张拉吨位537KN,相应的锚具为YGM-32,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梁顶一端张拉方式。
(五)普通钢筋
1、普通钢筋分为I级(R235)和Ⅱ级(HRB335)两种,I级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GB1499.1-2008),Ⅱ级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GB1499.2-2007)的有关规定。
2、钢材及型钢:一律采用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符合国家标准(GB700-91)的规定要求。
(六)桥梁伸缩缝及支座
主桥粱段伸缩缝(5#、8#墩处)采用SSFC160型,主桥支座采用GPZ(Ⅱ)盆式支座。GPZ(Ⅱ)5DX(SX)。
6、7#主墩以固结方式进行,不另专设支座。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2310/T 065-2021 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建设要求及服务规范
ICS03.120.01
CCS A00/09 DB2310
牡丹江市地方标准
DB2310/T065-2021
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建设要求及服务规范
2021-12-14发布2022-01-14实施
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裴德明。
内容摘抄:
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建设 要求及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建设及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建设要求、服务要求、服务质量监督及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牡丹江市行政区域内一站式质量服务站的建设及服务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9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9012 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投诉处理指南
GB/T 19013 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外部争议解决指南
TSG Z600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站式质量服务站
由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所属的技术机构、县(市)、区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园区、行业协会、质量服务机构等市场、社会主体设立,经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综合评估并向社会公示后,按照“一站式办理、零距离服务”的理念,为周边中小微企业提供质量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产品检验检测、特种设备、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质量综合服务的基层站所。以下简称“服务站”。
4 建设要求
4.1 选址布局
4.1.1 服务站选址由全市统筹布局,原则上应选择企业较集中、质量服务需求较多、企业积极性较高、配套条件较好的区域。可选择建于工业集中的园区、产业园、产业孵化器以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有的技术机构等。
4.1.2 服务站布局选址应符合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4.1.3 服务站的建筑面积和房屋结构应能满足工作需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电机模型分析及拖动仿真 基于MATLAB的现代方法》 陈众 著 2017年版.pdf
内容提要:
本书以剖析SimPowerSystems电力系统工具箱电机模型 为基础,介绍了使用状态方程描述直流电机和异步电机动态运行过程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MATLAB的编程入门、电力系统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变换方法等相关基础知识,最后以MATLAB的纯M文件形式,通过解算状态方程的形式,演示了直流电机和异步电机的工作特性、启动过程和相关控制的方法。与传统的电机学或电力拖动教材不同,本书注重介绍电机的数学建模,所有电机运行特性和工作特性的图形绘制均以模型计算定量给出,便于读者深入学习相关概念。
本书可作为自动化和电力系统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电机内部短路等复杂过程时的基础模型参考书。
内容目录:
第1章绪论1
1.1 MATLAB概述1
1.2Simulink平台与MATLAB工具箱2
1.2.1 Simulink平台2
1.2.2 MATLAB工具箱3
1.2.3 SimPowerSystems工具箱4
1.3安装与启动5
1.3.1安装5
1.3.2启动Simulink5
1.3.3启动SimPowerSystems工具库7
1.4 MATLAB在电力系统仿真和教学中的作用8
1.4.1电力系统仿真8
1.4.2在电力系统专业教学中的作用9
1.5本书的读者及其应具备的基本知识10
第2章MATLAB编程基础11
2.1数据类型11
2.1.1整型12
2.1.2浮点数12
2.1.3逻辑13
2.1.4字符15
2.1.5日期和时间17
2.1.6结构体18
2.1.7单元格数组20
2.1.8函数句柄21
2.2基本语法规则22
2.2.1变量的使用22
2.2.2分支判断语句24
2.2.3循环语句26
2.3文件类型27
2.4小结28
第3章MATLAB编程入门29
3.1基本绘图与变换29
3.1.1圆与椭圆29
3.1.2比例变换31
3.1.3旋转变换33
3.1.4二次型34
3.2函数应用38
3.2.1函数的定义38
3.2.2函数的输入与输出参数数量控制39
3.3小结40
第4章Simulink基础41
4.1电路分析实例41
4.1.1二阶电路原型41
4.1.2二阶电路数学模型42
4.2基本建模过程45
4.3子系统与封装50
4.3.1创建子系统50
4.3.2封装子系统51
4.4小结55
第5章系统分析方法56
5.1时域分析56
5.1.1直接求解微分方程56
5.1.2拉普拉斯变换求解57
5.2频域分析59
5.2.1频率特性59
5.2.2伯德图60
5.2.3伯德图绘制方法60
5.2.4实例解读63
5.3小结67
第6章SimP0 werSystems基a础…68
6.1二阶电路分析68
6.1.1电路原型68
6.1.2搭建电路模型68
6.1.3仿真参数设定与运行71
6.2系统分析72
6.2.1电路的稳态分析72
6.2.2电路的暂态分析73
6.2.3电路的频域分析74
6.3输电系统等效电路与模型80
6.3.1简单的输电系统80
6.3.2输电系统仿真模型81
6.3.3系统状态分析84
6.3.4仿真方式比较86
6.4小结91
第7章电力相关基本概念92
7.1交流电的时间相量和空间矢量的概念92
7.1.1时间相量92
7.1.2空间矢量104
7.2容性与感性负载108
7.2.1电路原型108
7.2.2电容的特性110
7.2.3电感的特性112
7.2.4电压降低与无功交换115
7.3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118
7.3.1相序的概念118
7.3.2正负零序的计算方法119
7.4小结126
第8章Clarke变换和Park变换128
8.1 Clarke变换(3S/2S)128
8.1.1 Clarke变换128
8.1.2 Clarke变换仿真131
8.2Prk变换(3S/2R)141
8.2.1Park变换的由来141
8.2.2经典Park变换141
8.2.3经典Park变换仿真模块144
8.2.4正交Park变换149
8.2.5正交Prk变换等效性认证151
83工程上的Prk变换156
8.3.1初始相位对变换结果的影响156
8.3.2频率波动对变换结果的影响156
8.3.3三相不对称对变换结果的影响158
8.3.4线电压/线电流作为输入159
8.3.5参考轴与有功无功解耦162
8.4小结164
第9章直流电机仿真模型165
9.1直流电机模块165
9.2励磁回路166
9.3电枢回路167
9.4机械部分168
9.4.1仿真模型168
9.4.2电磁转矩T168
9.4.3转矩平衡方程169
9.4.4电枢电势E170
9.5电机铭牌参数171
9.6仿真模型参数计算与设置171
9.7启动电流限制仿真176
9.8小结179
第10章直流电机工作特性与控制180
10.1工作特性180
10.1.1转速特性180
10.1.2转矩特性181
10.1.3效率特性181
10.1.4工作特性曲线绘制181
10.2直流电机启动控制183
10.2.1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184
10.2.2降压启动186
10.3启动过程仿真186
10.3.1状态方程编写186
10.3.2直接启动187
10.3.3串电阻启动190
10.3.4降压启动193
10.4直流电机调速仿真196
10.4.1改变电枢回路电阻调速196
10.4.2改变励磁电流调速200
10.4.3改变端电压调速205
10.5制动方式仿真210
DB1508/T 136-2021 水利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总体规范
ICS 35.020
CCS L 70 DB1508
巴彦淖尔市地方标准
DB1508/T136-2021
水利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总体规范
Water Conser vancy Information Resourcs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General Norms
2021-04-16发布 2021-05-16实施
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巴彦淖尔市水利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宏伟、李根东、韩永光、张利军、姜杰、曹立奇、李占强、赵永亮、周龙伟、杨立、曹冲、刘海全、李璞。
内容摘要:
水利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总体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利信总资源分类与编码中的分类要求、编码要求和数据库表设计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巴意淖市水利信总化中心水利信总资源分类与编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西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27信总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DB1508T131水利信总编码规范
DB1508T133水利信总分类规范
DB1508T134水利信总,数据库表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7027、DB1508/T131、DB1508/T133、B1508T1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巴彦淖尔市水利信息化中心bayannaoer water conservancy information center
巴意掉尔市水利行业信总资源汇集、存储与管理、交换与共亭服务的中心,是巴意淖尔市水利信息化的公共信总平台,也是水利信总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3.2基础数据basic database
经过审核、规范化和归类整理得到的,未经深度挖掘、统计分析的基础性数据,其中包含排重、排错、规范化处理后的原始信总,也包括整编或简单统计得到的数据。
3.3元数据metadata
通常被称为“关于数据的数据”,目的是使数据能够被正确理解和解释。更确切地说,元数据是数据的内容、质量、所处语境等特征的基础定义或结构化描述。
3.4专用数据special data
以各个单一业务应用为主,共享需求较少的数据信息。专用数据按照业务应用系统进行分类。
3.5主题数据subject data
根据应用、统计、决策、分析计算需求,按主题抽取的数据重构而成的数据信息或数据产品。
3.6编码原则coding principle
遵循GB/T7207规定的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
3.7代码格式code format
按照编码原则,定义编码的各组成部分的表示方式。
3.8标识符identifier
编码中规定表示某种要素或现象的代码,标识功能是其基本特征。
4 分类要求
4.1分类内容
4.1.1水利信息资源分类是水利数据资源目录建设工作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资料收集整编、元数据收集整理以及数据库建设等后续工作的基本依据之一。
4.1.2水利信息分类规范参照国家对水利信息分类的相关标准,结合巴彦淖尔市水利数据实际情况,把具有共同业务属性或特征的水利数据资源归并在一起,通过其类别的属性或特征,得到完善、科学、合理的数据分类体系。(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挂篮设计计算书(23页).word
内容摘抄:
1 概述:
主桥为50+95+50m预应力连续箱梁。箱形主梁横桥向底面水平,顶面1.5%双向横坡,运河西路边跨处在缓和曲线上,为超高变化段,顶面横坡处在1.5%双向坡到2%单坡的变化段上。箱形主梁为变截面单箱多室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箱梁底宽26.00米,箱梁中心处梁高为2.1~4.20米,其上缘线形按照道路线形布置;下缘线形按照二次抛物线变化,在跨中标准段处箱梁中心处梁高为2.1米,在P5、P6墩处箱梁中心梁高为4.20米。箱梁顶板厚度全桥等厚为0.22米,底板厚度为变厚度0.22~0.80米。箱梁腹板0.45~0.7米(外侧腹板为0.6~0.7米),由于拱座构造的要求,在P5、P6墩顶拱座处设有实体砼区域。
悬臂板悬臂长度6.0米,厚度为0.2~0.35米,每隔3米设有一道肋板,在肋板范围内设置横向预应力束。
主桥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顺序。箱梁宽度较大,因此选用“品”字型悬臂浇注施工方法,先浇注箱梁箱室部分,落后两个节段浇注大悬臂。边跨由于进入道路平面曲线,采用对称悬臂施工较困难,因而边跨采用支架施工,纵向分三段浇注。支架下留通以道保证运河东路和运河西路有一定的交通通行能力。施工阶段主要分:0号块和边跨浇筑、纵向节段单悬臂浇筑和横向浇筑、合拢段合拢以及拱圈安装等施工节点。
本桥从施工角度看,有以下几点属于施工中的关键节点:
1)0号和边跨段浇筑
在支架上浇注边跨第一段及主跨0#块。
2)节段悬臂浇筑
单悬臂浇筑1#~11#块箱体并以“品”字型横向悬臂浇筑箱梁悬臂板,张拉各节段相应的预应力筋。纵向节段重量最大约为3680KN,挂篮重量不应超过0.5倍最大节段重量;单侧横向挂兰重量不超过100KN。挂兰每个节段施工均应严格控制施工标高。挂篮在投入使用前,须经过压重试验,确保挂兰的强度和刚度,减小挂篮的非弹性变形,并应记录挂篮的弹性变形。
3)合拢段合拢
中跨合拢前先检查合拢标高,合龙承重结构不大于1000KN。箱梁合龙段临时连接劲性骨架形式可由施工单位根据具体条件确定后经设计单位确认。在正式施工前,需先对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进行观测,选择合适时间,焊接合拢段间的劲性骨架后,一次浇注混凝土。整个过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浇注完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张拉合拢束。
2 计算说明:
1、通过计算来设计底模平台纵梁,前、后下横梁并求得其吊点反力。
2、检算内外导梁受力是否满足要求,并求其前后吊点反力。
3、通过各前吊点的反力,设计前上横梁,然后计算菱形挂篮主桁各部件内力并求出挂篮前支点反力和后锚固力。
4、计算假定:
a、箱梁翼缘板砼及侧模重量通过外导梁分别传至上一节段已施工完的箱梁顶板和挂篮主桁的前上横梁上;
b、箱梁底板、腹板、顶板砼及底模平台、内模及支架系统的重量由上一节段已施工完的箱梁底板、翼缘板和挂篮主桁的前上横梁承担;
c、挂篮主桁的杆件连接假定为铰接。
5、混凝土比重取26.5KN/m3。
6、施工荷载
施工荷载按2.5KN/m2
3 3m节段施工最不利工况计算
3.1 结构整体建模分析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5301/T 45-202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环保验收技术指南
ICS13.030.10
Z68 DB5301
昆明市地方标准
DB5301/T45-202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环保验收技术指南
2020-07-01发布2020-08-01实施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昆明市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支国强、杨育华、宋歌、和兰娣、郑金龙、张晓东、姚波、何佳、吴雪、杨聪高、钟敏、洪昌海、张坚、朱启凤。
内容摘抄:
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泥处理处置 项目环保验收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环保验收的总体要求、验收启动、验收自查、验收监测、验收实施等做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环保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915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889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3484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分类
GB/T 2348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用泥质
GB/T 246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单独焚烧用泥质
GB/T 2503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制砖用泥质
GB 29620 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0485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GB/T 3196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50125 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CJ/T 314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水泥熟料生产用泥质
CJ/T 340 绿化种植土壤
CJ/T 51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 稳定标准
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3 术语与定义
GB/T 23484、GB/T 50125及CJ/T 5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3484、GB/T 50125及CJ/T 510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
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水率不同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池砂砾。
[GB/T 23484-2009,定义2.3]
3.2
污泥处理
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一般包括浓缩(调理)、脱水、厌氧消化、好氧消化、石灰稳定、堆肥、干化和焚烧等。
[GB/T 23484-2009,定义2.4]
3.3
污泥处置
污泥处理后的消纳过程,一般包括土地利用、填埋、建筑材料利用等。
注:改写GB/T 23484-2009,定义2.5。
4 总体要求
4.1 验收条件
建设项目可以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条件为:
a) 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
b) 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c) 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d) 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
1) 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
2) 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3) 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要求。
e)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按照国家排污许可有关管理规定要求,申请并取得了排污许可证。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与定义.....................................................................................................................................................2
4 总体要求.........................................................................................................................................................4
4.1 验收条件.................................................................................................................................................4
4.2 验收范围.................................................................................................................................................4
4.3 验收程序.................................................................................................................................................4
5 验收启动.........................................................................................................................................................4
5.1 资料归集.................................................................................................................................................4
5.2 现场踏勘.................................................................................................................................................5
5.3 制定验收工作计划.................................................................................................................................5
6 验收自查.........................................................................................................................................................5
6.1 环保手续履行情况.................................................................................................................................5
6.2 项目建设总体情况.................................................................................................................................5
6.3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5
6.4 整改情况.................................................................................................................................................6
6.5 重大变动情况.........................................................................................................................................6
7 验收监测.........................................................................................................................................................6
7.1 编制方案.................................................................................................................................................6
7.2 现场监测.................................................................................................................................................6
7.3 编制验收监测报告.................................................................................................................................6
8 验收实施.........................................................................................................................................................7
8.1 成立验收小组.........................................................................................................................................7
8.2 现场核查.................................................................................................................................................7
8.3 提出验收意见.........................................................................................................................................7
8.4 形成验收报告.........................................................................................................................................7
8.5 信息公开及上报.....................................................................................................................................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环境保护设施现场勘查内容...................................................................................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污染物排放监测......................................................................................................1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供热管道施工组织设计(29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一 、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1、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组成
(略)
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略)
二 、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一)测量方案
1、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了解工程的总体布局、定位及高程情况。
(2)对图纸进行校核。
(3)确定放线精度。
(4)测量设备、仪器确保在有效期内并确保完好且能满足所确定的精度要求。
(5)仪器配备:全站仪一台、激光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50m钢卷尺1把、3m盒尺2把。
2、定位放线:
(1)平面定位:根据甲方及设计给定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闭合后进行建筑物平面定位,每道控制轴线两端3米远处埋设混凝土轴线控制桩,埋深为1.0m,桩位四周砌红机砖保护。
1)定位测量精度要求:根据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测量精度为二级,测角中误差为 ±12",边长相对误差为 1/15000。
2)距离丈量方法:距离丈量采用I级钢尺,丈量时必须使用弹簧秤,并进行往返测量。并考虑尺长、温度、倾斜、拉力等各项改正数。具体公式为:
(考虑拉力值,则拉力改正数不计)
式中: L---丈量时钢尺读数 t---鉴定时标准温度
L---实际距离 a---钢尺线膨胀系数
L---钢尺实际长度 t---测量时实际温度
L--钢尺名义长度 h---两端高差
3、沟槽开挖放线:
由于平面控制桩及轴线控制桩距基础外边线较远。在基础开挖时,不易被破坏,故在开挖基础时不需引桩。基础开挖撒线宽度不应超过15 cm。
(1)根据平面控制桩、设计边坡及地面高程,分别测设出基槽下口(坡角)及基槽上口(坡顶位置桩,并沿上口桩撒出开挖边线,上口桩位允许误差+50 mm、-20 mm。
(2)放线:用经纬仪正倒镜法以轴线控制桩为准将各轴线直接投测。
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选任测量人员;全面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及要求。
熟悉测量设备与工具,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测量仪器设备的常规检验和校正。
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交底,公布工作纪律和标志设置要求,明确桩志书写方式和其它注意事项。
(5)程序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原设桩点的有关资料,进行室内审核和现场查对。
用测量仪器对重要桩、点进行施测交接,作出详细记录。
交接中发现的问题,如误差超限、错误、漏项以及需补设或精测等事项,应明确处理办法及负责施测单位。
写出“交桩纪要”,交接双方签字。
(6)建立测量制度
测量分工责任制:技术人员负责仪器测量和计算工作;领工员和测量工或工长等分工负责工程放线和放样,做到分工负责有签名。
桩志使用保护制;施工测量过程中所设的控制性桩志,在测量作业结束时应立即向领工员或工长交桩,由其负责保护和使用。
测量记录正规化;测量记录应使用规定的格式,不得涂改和乱画,文字应正楷清晰,记录有误者应划去另写一格。桩志位置应在记录上绘图示意。
测量仪器保管制;测量仪器、工具、设备,应分别规定使用操作守则、保管养护守则、定期检定守则,明确责任制度。
所有测量定线依据建设单位出的书面通知资料,测量操作执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测量班组建立
职务 人数
技术员 2
测量员 3
仪器、量具精度(略)
(二)管道安装工程
1、工艺管道施工程序
管道及管道组成件检验,验收→除锈刷漆→下料→坡口加工→予制组对→焊接→焊缝检验→焊缝酸洗→管道安装→管道试压、吹扫、气密→交工验收。
2、管道组成件检验
管道组成件(管子、阀门、管件、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置等)必须具有质量证文件,无质量证文件不得使用。
管道组成件的材质、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无裂纹、缩孔、折叠、重皮等缺陷;
②锈蚀、凹陷及其他机械损伤的深度不应超过产品相应标准允许的壁厚负偏差;
③螺纹、密封面、坡口的加工精度及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制造标准;
④有产品标识。
4、阀门检验
①用于SHA级管道的阀门,其焊缝或阀体、阀盖的铸钢件,应有SH/T 3064-2003规定的无损检测合格证明书。
②阀门安装前,对阀门的阀体和密封件,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垫片和填料的材质进行抽检,每批至少抽查一件。合金刚阀门的阀体应逐件进行快速光谱分析,内件材质进行抽查,每批抽查数量不得少于一个,若不符合要求,该批阀门不得使用。
③阀门试验
——按规定标准对装置工艺管道系统阀门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不合格者作退库处理。
——阀门壳体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停压5min,以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试验介质为洁净工业水。不锈钢阀门液体压力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100mg/L。
----具有上密封结构的阀门,应逐个对上密封进行试验,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时应关闭上密封面,并松开填料压盖,停压4min,无渗漏为合格。
——阀门密封性试验介质为水时,试验压力为阀门公称压力的1.1倍,阀门密封性试验介质为气体时,试验压力为0.6Mpa。液体采用洁净工业水,气体采用压缩空气,做密封试验时,阀门密封试验最短保压时间按下表执行。
阀门密封试验最短保压时间
公称直径DN(mm) 最短保压时间(s)
蝶阀 止回阀 其它阀
≤50 30 120 120
60~150 60 120 120
200 60 120 240
250~300 120 120 240
≥350 120 240 240
——没有规定介质流向的阀门(如闸阀、球阀、蝶阀)应分别沿每端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规定介质流向的阀门(如截止阀)等应按规定介质流向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止回阀类应沿使阀瓣关闭的方向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
——进行密封试验时,在保压时间内,阀瓣、阀座、静密封面和蝶阀的中间轴处不允许有可见的泄漏,阀门结构不得损伤。在保压时间内通过密封面的允许泄漏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密封面的允许泄漏量
阀门种类
公称直径 金属密封阀门(止回阀除外) 金属密封止回阀
液体试验(滴/min) 气体试验(气泡/min) 液体 气体
≤50 0 0
65~150 12 72 19.2Dn 93Dn
200~300 20 120
>300 28 168
——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均合格的阀门,及时排净内部积水,并吹干,关闭阀门,密闭进出口,做好标记,并填写阀门试验记录。
——安全阀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定压值进行调试。试验在国家特种设备监督部门受权的单位进行。
——由于安全阀进出口压差较大,不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密封试验,可在安全阀出口贴纸进行目测。试验工程使用单位及有关部门应在监督确认。
螺栓、螺母的螺纹应完整、无划痕、毛刺等缺陷,螺栓、螺母应配合良好,无松动或卡涩现象。设计压力等于或大于10MPa管道用的合金螺栓、螺母应逐个进行快速光谱分析。每批应抽两件进行硬度检验,若有不合格,加倍抽检,仍有不合格时,则该批螺栓、螺母不得使用。
其它合金钢管道组成件的快速光谱分析,每批应抽检5%,且不少于一件。
法兰密封面、八角垫、缠绕垫不得有径向划痕、松散、翘曲等缺陷,石棉垫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气泡、分层、折皱等缺陷。
钢管冷弯后应按规定进行热处理。
公称直径大于100mm或壁厚大于13mm的铁素体合金钢管弯制后,应进行消应力热处理。
有应力腐蚀的冷弯弯管,应做消应力热处理。
弯管热处理时的升温速度、恒温时间和冷却速度,应符合QG/4441.52.15《工业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标准》的规定。
弯管弯制后,设计文件或规范、标准要求进行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时,应进行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若有缺陷应予以修磨,修磨后的壁厚不得小于管子公称壁厚的90%。
5、焊接
预制管段的焊接,必须按照设计文件和焊接工艺技术文件进行施焊,不锈钢管道在施焊前必须在坡口两侧涂刷防飞溅剂。
预制管段的焊后热处理,应执行设计文件的规定要求。
预制件的焊接、无损检测及热处理按照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在预制厂完成无损检测、焊后热处理和防腐工作,但焊工钢印号、管道编号以及管线号不允许涂漆。
6、成品保护
管段预制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应对预制管段进行管线号和管件号标识。
管段预制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应按规定对管段进行防腐和对管内杂物进行清理后,及时将管口进行包扎封堵,并采取防护措施进行保管。预制管段的存放区,应按规定进行检验与试验状态标识。
不同材质的预制管段要分类存放;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类预制管段存放时,应与碳钢隔离存放。
7、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应具备的条件
①与配管有关的建筑物、基础、钢结构经验收合格,满足安装要求,与管道连接的机器、设备安装找正合格,固定完毕,并办理完工序交接手续;
②预制件已检验合格,可以在地面上进行的工作尽可能的完成;
③预制件、阀门等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杂物。
管道安装的基本顺序
工艺管道的施工原则是:先地下管,后地上管;先公用工程,后工艺物料配管;先管廊管道,后装置单元工艺管道;先大管,后小管;先主管,后伴管;先干线,后支线;对特殊材质,特殊部位的管道要做好相应安排。若受到管件、配件的到货时间以及相关作业的影响,安装顺序可作适当调整。
管道安装的一般要求
①管道安装按管道平面布置图和单线图进行,重点注意标高、介质流向、支吊架型式及位置、坡度值、预拉值、管道材质、阀门的安装方向。
②管道安装时,当正式支架暂无法安装时,可采用临时支吊架支承管道,但不得用铁丝、麻绳、石块等作为临时支吊架。当条件具备时,应尽早安装正式支吊架。管架制安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未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严禁变动其型式或规格,特别是热力管线和机器出入口管线更要一丝不苟。支吊架焊接同管道焊接要求相同,焊道要饱满,焊接完毕须经检查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安装。
③固定接缝可采用卡具来组对。但不得使用强力组对、加热管子、加置偏垫或多层垫片来消除固定接缝端面的过量空隙偏差、错口、不同心度等缺陷,若有这样的缺陷应查明原因进行返修和矫正。固定接缝需充氩气保护焊接时,采用可溶纸预先贴入固定口两边的管内,以保证氩气保护效果和节约氩气的用量。
④法兰应与管道同心,保证螺栓能自由穿入,安装方向一致。螺栓紧固应均匀对称,松紧适当,紧固后的螺栓与螺母宜平齐。设计温度高于100℃的管道用螺栓、螺母和不锈钢材质的螺栓、螺母安装时,涂抹指定的油脂(二硫化钼油脂、石墨机油或石墨粉等)。
⑤安装孔板时,其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仪表专业设计要求。
⑥温度计套管的插入方向、插入深度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mm)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1508/T 137-2021 水利信息资源目录与元数据规范
ICS 35.020
CCS L 70 DB1508
巴彦淖尔市地方标准
DB1508/T137-2021
水利信息资源目录与元数据规范
Water Resources Infomation Resource Catalogue And Metadata Specification
2021-04-16发布 2021-05-16实施
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巴彦淖尔市水利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杰、李根东、徐宏伟、韩永光、张利军、曹立奇、李占强、赵永亮、关丽罡、刘环喜、刘建国、周龙伟、杨立、马梅。
内容摘要:
水利信息资源目录与元数据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利信息资源日录标准与元数据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巴意淖市水利信息化中心资源目录与元数据的分类与缩码规则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DB1508/T131水利信息编码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74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巴彦淖尔市水利信息化中心bayannaoer water conservancy informat ion center
巴意掉尔市水利行业信息资源汇集、存储与管理、交换与共享服务的中心,是巴意淖尔市水利信息化的公共信息平台,也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3.2编码原则Coding principle
规定所描述要素的缩码组成,各部分含义,扩展方法等。如果有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说明遵从的国家、行业标准。
3.3代码格式code format
按照缩码原则,定义缩码的各组成部分的表示方式。
3.4标识符identifier
缩码中规定表示某种要素或现象的代码,标识功能是其基本特征。
3.5水利信息资原目录catalogue of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on
记录水利信息资源结构和水利信息资源属性的数据体系。水利信息资原结构通过树状的目录结构,展现了水利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水利信息资源属性则描述了资源的管理属性,包括来源、去向、版本等,用于控制和管理资源。
3.6水利信息核心元数据core metadata of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on
描述水利信息数据集取基本属性的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
3.7数据集data set
可以识别的数据集合。
3.8元数据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
3.9元数据元素metadata element
元数据的基本单元。
3.10元数据实体metadata Entity
一组说明数据相同特性的元数据元素。
3.11值域range
元素的取值范围。在数据类型的基础上,根据水利资源信息的特点,对元素取值作进一步的约束。
4 资源目录标准
4.1资源目录总体框架
4.1.1资源目录概念模型
4.1.1.1水利信息资源日录体系概念模型由标准、数据库、日录等要素构成。(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动力管道安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20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一 . 工程概况
1 . 1 本工程位于海盐县经济开发区大桥新区 ,浙江海重重工西侧 。总建筑面积 37840 ㎡ 。 厂房为单层工业建筑 ,生产类别 :丁类 。结构类型 :单层钢结构厂房 。建筑抗震设防烈 度为六度 。
1 . 2 本项目所含厂区内的厂房和厂区动力管道 ;压缩空气站工艺;气体站工艺;丙烷汇 流排间工艺等 。动力介质有净化压缩空气 、氧气 、天然气 、丙烷 、氩气 、二氧化碳等 。
1 . 3 车间内所有动力管道其主干管道均采用无缝钢管 ,并沿墙或柱子架空敷设 。压缩空 气管道为环状布置 ,其它动力管道以枝状或枝状与环状混合方式进行布置 。车间动力管 道做刷漆防腐 ,并按国标要求进行涂色 。所有厂区动力管道均以直埋方式进行敷设 。所 有气体管道均采用无缝钢管 ,并做加强级防腐 。所有动力管道的连接均采用焊接或法兰 连接 。
二 、编制依据
2 . 1 GB 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2 . 2 GB 50236-2010《现场设备 、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 . 3 GB985 . 1-2008《气焊 、焊条电弧焊 、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2 .4 1999 版《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试行标准》
2 . 5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动力管道图纸 B157Z1-U(Y)00~B157Z1-U(Y)13
三 、施工部位的概况及施工条件
华业钢构核电配管模块钢结构厂为秦山核电管道预制配管基地 ,核电配管模块钢结 构厂动力管道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设计 ,本方案规定了动力管道的通用安装程序 ,适用 于华业钢构核电配管模块钢结构厂房动力管道以及施工用临时管道的安装 ,具体包括压 缩空气体管道 、二氧化碳气体管道 、低压氧气(0 . 5MPa)管道 、高压氧气(1 . 0MPa)管
道 、丙烷气管道 、天然气管道等 。
3 施工准备
3 . 1 劳动力准备
(略)
4 . 施工安排
4 . 1 施工人员及质量人员具备上岗资质 ,相关证件在有效期范围内 。
4 . 2 施工机具 、检测工具已准备齐全 ,经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可随时使用 。
4 . 3 管道组成件 、支承件 、管件已经检验合格 ,并具备相关的技术和质保文件 。
4 .4 管道组成件 、支承件 、管件已按设计要求核对无误并清理干净 , 内壁无杂物 。
4 . 5 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齐全 ,已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所有问题已澄清 ,澄清内容变 更单已标注在图纸上 ,确定能用于现场施工 。
4 . 6 安装区域无施工障碍 ,材料运输途径畅通 。
4 . 7 施工方案 ,并经审核批准 。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5301/T 46-202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企业环保检查技术指南
ICS13.030.10
Z68 DB5301
昆明市地方标准
DB5301/T46-202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企业环保检查技术指南
2020-07-01发布2020-08-01实施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昌海、姚波、何佳、杨育华、郑金龙、张淼、邱庆伶、宋歌、支国强、吴雪、李柯欣、和兰娣、蔺源、叶海云。
内容摘抄:
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泥处理处置企业环保检查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企业环保检查准备、现场检查、报告及痕迹做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企业环保检查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562.1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418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
GB/T 23484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分类
GB/T 2348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用泥质
GB/T 246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单独焚烧用泥质
GB/T 2503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制砖用泥质
GB/T 50125 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CJ/T 314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水泥熟料生产用泥质
CJ/T 51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 稳定标准
HJ/T 295-2006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 环境监察
DB 5301/T 4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土地利用技术规范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实施细则(试行)》(环监[1996]463号)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环监[1996]470号)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环发[2008]6号文)
3 术语与定义
GB/T 23484、CJ/T 510及GB/T 5012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指南。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3484、CJ/T 510及GB/T 50125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
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水率不同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池砂砾。
[GB/T 23484-2009,定义2.3]
3.2
污泥处理
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一般包括浓缩(调理)、脱水、厌氧消化、好氧消化、石灰稳定、堆肥、干化和焚烧等。
[GB/T 23484-2009,定义2.4]
3.3
污泥处置
污泥处理后的消纳过程,一般包括土地利用、填埋、建筑材料利用等。
注:改写GB/T 23484-2009,定义2.5。
3.4
污泥脱水
污泥或排泥水浓缩后进一步去除水分的过程,一般采用机械方法。
[GB/T 50125-2010,定义2.0.120]
4 检查准备
4.1 检查人员
现场环保检查活动应由两名及以上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或其授权下属单位工作人员实施。
现场环保检查人员应持有国家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配发的有效证件。
4.2 信息资料
4.2.1 信息采集
采集信息的途径如下:
a) 受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企业信息备案的地方行业管理部门;
b) 企业上报信息及社会公开信息;
c) 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等工作中登记(记载)的相关信息;
d) 通过自动监测数据、群众举报、信访、环保热线或其他部门转办等途径获取的信息。
4.2.2 信息归集
对采集到的信息,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企业位置、所属流域、所属行业类别,排放污染物的种类、规模、去向等进行分类,归集。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与定义.....................................................................................................................................................1
4 检查准备.........................................................................................................................................................3
4.1 检查人员.................................................................................................................................................3
4.2 信息资料.................................................................................................................................................3
4.3 检查计划.................................................................................................................................................3
4.4 现场环保检查装备配置.........................................................................................................................3
5 现场检查.........................................................................................................................................................3
5.1 环境管理制度.........................................................................................................................................4
5.2 污泥管理.................................................................................................................................................4
5.3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及设备.....................................................................................................................4
5.4 污染治理及污染物排放.........................................................................................................................4
5.5 环境应急管理.........................................................................................................................................5
6 报告及痕迹管理.............................................................................................................................................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环境管理制度检查...................................................................................................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污泥管理检查............................................................................................................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污泥输入及输出要求............................................................................................... 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主要污染源产生的节点及污染物的类别...........................9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污染治理设施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检查表............................................................. 15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污泥处理处置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检查表............................................................. 18
参考文献............................................................................................................................................................. 19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柴油库及加油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16页、word版)
内容摘抄: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的《武钢国贸公司柴油库 及加油站 改造工程 》
施工图以及相关资料
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金属管道篇》(GB50235-97)
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5、《武汉钢铁公司安全管理法规》(1990年9月发行版本);
6、湖北盛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武钢国贸总公司柴油库及加油站改造建设工程,改造后的柴油库容量为2400立方米,等级为四级,油罐为固定顶立管,共计6个,预留2个,油罐直径8.6米,容积400立方米;汽车加油站油罐总容量为120立方米,共设置7台加油机,等级为三级。柴油库及加油站油品均为0号及10号轻柴油,火灾危险性为乙B类;桶装库内存储航空汽油、煤油及轻柴油,航空汽油火灾危险性属甲类,煤油、柴油火灾危险性属乙类。综合办公楼、桶装油库、门卫、电子衡及操作室、加油站、油泵房和水泵房等,所有建筑物火灾危险等级为二级。
施工内容包括:室外水消防系统,柴油罐区泡沫消防系统,灭火器材设置,室外给水系统,室外排水系统,含油废水系统。
1、室外水消防系统
1)加油站和桶装油库区域水消防系统
室外消火栓系统最大用水量25L/S,在室外每隔一定距离设置1个SS150/80-1.0消火栓,共计6个,并在室外形成环网,消防水池靠马路设置DN150消防车吸水口2个。消防水源为净化水,管网压力约0.2MPa。
2)地上油罐区水消防系统
油罐采用固定冷却方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灌区四周均布4个SNW65-3-H减压稳压型室内灭火栓及箱,配置Φ19水枪、25米长麻质水龙带,箱内带控制水泵按钮,可启动消防喷淋冷却水泵。
2、泡沫消防系统
油罐区采用液上喷射灭火。罐体选用PC8型泡沫产生器,罐区四周均布4个SN65型消火栓及箱,配置Φ19水枪、25米长麻质水龙带,箱内带控制水泵按钮,可启动消防喷淋冷却水泵。
3、室外给水系统
生活水从已有DN50的生活管接管,接管管径DN50,净化水从已有DN200的净化水接管,接管管径DN150,两类水源均设水表计量。
4、室外排水系统
采用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排水源为生活污废水、雨水、生产消防排水。卫生间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新建排水管系,总排水出口处设置隔油池将排水处理后再排放至现有排水管系。
5、含油废水系统
地上油罐的放空和故障排水含大量油品,储油池采用隔油池形式。
6、室外给排水设施选用:
1)室外水表井采用砖砌矩形水表井2150X1800mm;
2) 室外给水阀门井采用砖砌阀门井。
3)室外地上式消火栓采用SS150/80-1.0型;冷却喷淋系统消火栓采用SNW65-3-H减压稳压型,泡沫灭火系统消火栓采用SN65型。
4)室外砖砌水封井采用ZS-1和ZS-2型;
5)钢筋混凝土隔油池采用GG-4S型;
6)污水检查井采用Φ700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井盖为Φ700轻型铸铁井盖。
7、附件、管材、连接及敷设
1)室外生活给水管采用PPR塑料给水管道,热熔连接,管道在阀门处法兰或丝扣连接。
2)泡沫供水系统混合液段采用HTSP-TEP-DN125A型内外涂塑钢管,法兰连接。
3)净化水管和消防喷淋冷却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连接。
4)室外排水管除特别注明者外,均采用2级钢筋混凝土管,180度条形基础,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2、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2301/T 57-2019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教育培训规范
ICS 03.180
DB23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方标准
DB2301/T57-2019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教育培训规范
2019-08-16发布 2019-09-16实施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1
5教育培训机构2
6教育培训对象2
7教育培训内容3
8教育培训方式方法3
9教育培训师资、课程、教材、经费3
10教育培训考核与评估4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干部教育中心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由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干部教育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干部教育中心、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文君、宋韶辉、陈莉、贾巍、吕春梅。
内容摘要: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教育培训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教育培训方面的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市场监督管理教育培训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25质量管理培训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GB,/T1902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教育
针对市场监督管理技能方面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训者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受训者面向社会要求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3.2培训
在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提供和开发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以满足受训者要求的过程,培训结束并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授予受训者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或资质证明。
4 总则
4.1为了推进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人才,依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及市场监督管理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培训工作。(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采暖管道施工组织设计(25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甘州公路管理段7、8家属楼室外及室内管道改造工程。
二、施工组织、方案
(一)、该工程由钰脉管道维修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项目部,段雷宾担任项目经理、陈继海为技术负责全面负责技术工作、王兆银为质检负责全面负责质检、安全工作。
(二)、配合拆除阶段
(三)、进入施工作业阶段
采暖工程
安排出施工工作面,进行采暖分顶施工。
1、室外:钢管
安装直埋管道,必须在沟底找平夯实,沿管线铺设位置无杂物,沟宽及沟底标高尺寸复核无误。
安装地沟内的干管,应在管沟砌完后、盖沟盖板前,安装好托吊卡架后进行。
安装架空的干管,应先搭好脚手架,稳装好管道支架后进行。(1)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
工艺流程
①、直埋敷设
(略)
②、管沟敷设
(2)、操作方法
①、直埋:
A、根据设计图纸的位置,进行测量、打桩、放线、挖土、地沟垫层处理等。
B、为便于管道安装,挖沟时应将挖出来的土堆放在沟边侧,土堆底边应与沟边保持0.6-1m的距离,沟底要求找平夯实,以防止管道弯曲受力不均。
C、管道下沟前,应检查沟底标高、沟宽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温管应检查保温层是否有损伤,如局部有损伤时,应将损伤部位放在上面,并做好标记,便于统一修理。
D、管道应先在沟外进行分段焊接以减少固定焊口,每段长度一般在25-35m为宜。下管时沟内不得站人,采用机械或人工下管均应将管缓慢、平直地下入沟内,不得造成管道弯曲。
E、沟内管道焊接,连接前必须清理管腔,找平找直,焊接处要挖出操作坑,其大小要便于焊接操作。
F、阀门、配件、补偿器支架等,应在施工前按施工要求预先放在沟边沿线,并在试压前安装完毕。
G、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办理隐检试压手续,把水泄净。
H、管道防腐,应预先集中处理,管道两端留出焊口的距离,焊门处的防腐在试压完后再处理。
I、回填土时要在保温管四周填100mm细砂,再填300mm素土,用人工分层夯实。管道穿越马路处埋深少于800mm时,应做简易管沟加盖混凝土盖板,沟内填砂处理。
②、地沟管道安装:
A、在不通行地沟安装管道时,应在土建垫层完毕后立即进行安装。
B、土建打好垫层后,按图纸标高进行复查并在垫层上弹出地沟的中心线,按规定间距安放支座及支架。
C、管道应先在沟边分段连接,管道放在支座上时,用水平尺找平找正。
D、通行地沟的管道应安装在地沟的一侧或两侧,支架一般采用型钢,支架的间距要求见表2。管道的坡度应按设计规定。
(略)
E、支架安装要平直牢固,同一地沟内有几层管道时,安装顺序应从最下面—层开始,再安装上面的管道,为了便于焊接,焊接连接口要选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F、遇有伸缩器时,应在预制时按规范要求做好预拉伸并做好记录,按设计位置安装。
G、管道安装时坐标、标高、坡度、甩口位置、变径等复核无误后,再把吊卡架螺栓紧好,最后焊牢固定处的止动板。
H、试压冲洗,办理隐检手续,把水泄净。
I、管道防腐保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最后将管沟清理干净。
③、架空管道安装:
A、按设计规定的安装位置、坐标,量出支架上的支座位置安装支座。
B、支架安装牢固后,进行架空管道安装,管道和管件应在地面组装,长度以便于吊装为宜。
C、管道吊装,可采用机械或人工起吊,绑扎管道的钢丝绳吊点位置,应使管道不产生弯曲为宜。已吊装尚未连接的管段,要用支架上的卡于固定好。
D、采用丝扣连接的管道,吊装后随即连接;采用焊接时,管道全部吊装完毕后再焊接,焊缝不许设在托架和支座上,管道间的连接焊缝与支架间的距离应大于150-200mm。
E、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位置,分别安装阀门、集气罐、补偿器等附属设备并与管道连接好。
F、管道安装完毕,要用水平尺在每段管上进行一次复核,找正调直,使管道在一条直线上。
G、摆正或安装好管道穿结构处的套管,填堵管洞,预留口处应加好临时管堵。
H、按设计或规范要求的压力进行试压冲洗,合格后办理验收手续,把水泄净。
I、管道防腐保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注意做好保温层外的防雨、防潮等保护措施。
2、室内管道安装采暖管道 安装PP-R
(1)、工艺流程
(略)
(2)、操作方法:
A、明装托、吊干管安装必须在安装层的结构顶板完成后进行,沿管线安装位置的模板及杂物清理干净,托吊卡件均已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B、立管在障碍物拆除完毕后进行,支管安装应在墙面抹灰后进行。
C、按设计图的坐标和标高放线,并绘制实侧施工图,根据施工图的管道尺寸,进行断管,断口要平齐,断面已应除毛刺,管材与管件连接墙面必须清洁,干操无油,用管剪剪取所需主管材长度,在熔热端用笔在管道标出所需的承插长度,将管材及管件同时放在熔接模头上加热,并注意长度及方向、加热后,将管材及管件脱离熔接模头,立即对接,在加热和插接过程中,不能转动管道和管件,应直接插入。
D、干管安装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坐标,标高预留槽洞或预埋套管,并按下表设置自由臂及支承:
最小自由臂,最大支承间距尺寸表
(略)
(四)采暖系统试压:
1、试压准备工作:
根据水源的位置和试压系统的情况和要求,按事先制定的施工方案中的试压程序、技术措施,进行试压工作;试压采用的机具、设备,必须严格检查,其性能、技术标准均应保证试压的要求;系统加压选择位置应在进户入口供热管的甩头处,连接加压泵和管路;试压管路的加压泵端和系统的末端,均应安装带有回弯的压力表;冬期试压时应按冬期施工技术措施规定执行,要求具有相应防冻技术保护措施。
2、注水前的检查工作:
检查全系统管路、设备、阀件、固定支架和套管等,必须安装无误且各连接处均无遗漏;根据全系统试压或分系统试压的实际情况,检查系统上各类阀门的开、关达到正常状态。试压管道阀门全打开,试验管段与非试验管段连接处应予隔断;检查试压用的压力表灵敏度,其误差应限制在规定范围内;水压试验系统是阀门都处于全关闭状态,待试压中需要开启时再打开。
3、水压试验工艺及标准:
打开水压试验管路中的阀门,向采暖系统注水;
开启系统上各高处的排气阀,将管道及采暖设备等全系统的空气排尽;待水注满后,关闭排气阀和进水阀,停止向系统注水;
打开连接加压泵的阀门,用电动打压泵或手动打压泵通过管路向系统加压,同时拧开压力表上的旋塞阀,观察压力逐渐升高的情况,一般分2-3次升至试验压力。在此过程中,每加压至一定数值时,应停泵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查,无异常现象,方可再继续加压;
工作压力不大于0.07MPa(表压力)的蒸汽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的2倍作水压试验,在系统的低点,不得小于0.25MPa的表压力。热水采暖或工作压力超过0.07MPa的蒸汽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另加0.1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得小于0.3MPa的表压力;如系统低点压力大于散热器所能承受的最大试验压力时,则应分层进行水压试验;
试压过程中,用试验压力对管道进行预先试压,其延续时间应不少于10min。然后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进行外观全面检查,在检查中,对漏水或渗水的接口作上记号,以备返修,在5min内压力降≯0.02MPa为合格;
系统试压达到合格验收标准后,放出管道内的全部存水(不合格时应待补修后,再次按前述方法二次试压);拆除试压连接管路,将入口处供水管用盲板临时堵严。管道试压合格后,应与单位工程负责人办理系统移交手续,严防土建工程进行收尾施工时损坏管道接口。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102
103
104
…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