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第 34 页)

上跨绕城,上部结构,大桥,施工方案,高速公路,上跨绕城高速公路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汇报PPT(48页).pdf

内容摘抄: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施工工艺技术
4施工计划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劳动力计划
7图纸及计算书

进度指标
0#块施工,40天
挂篮拼装、预压,10天
1#~2#节段,每节段13天
3#10#节段,每节段15天
边跨合拢16天
中跨合拢10天
桥面系50天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优化,健康监测,柔性悬挂幕墙,特型支座,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结构特型支座优化技术

[摘要]玻璃幕墙作为一种新颖的有着其独特优势的围护形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超高层建筑中,幕墙体系的固定方式也日趋成熟。但对于一些新型的幕墙体系,需要借助特殊类型的支座来实现玻璃幕墙的固定,同时有效调节其系统的变形,从而达到幕墙的设计功能。以上海中心大厦独特的几何悬挂式外幕墙结构工程为案例,重点研究其特性支座的优化技术,在工程推进的同时逐步优化设计,并通过支座摩擦试验、材料试验、幕墙结构力学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等手段,成功地将特型支座国产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文章研究所得的结论也可为幕墙工程特型支座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高层建筑;柔性悬挂幕墙;特型支座;优化;健康监测

内容摘抄:

1工程背景
1.1建筑主体工程概况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集办公、商业、酒店、会展、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高度580m,建筑总高度632m,建成后与原有的上海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呈“品”字形超高层建筑群(见图1)。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与径向伸臂桁架和环带桁架及巨柱、角柱形成的巨型框架组成基本结构体系。

1.2外幕墙工程概况
上海中心大厦主楼外幕墙采用大尺度柔性悬挂式几何幕墙系统,19317个板块均为异形单元板,总面积约14万m2,分区悬挂高度除了1区均超过60m,最高为66.65m。由于削减风荷载和建筑造型的需要,外幕墙采用120°旋转向上的收分设计,每层460级合金钢吊杆、钢环梁和径向支撑杆件的空间坐标和位置均不相同,其定位控制难度在幕墙界堪称世界之最。另外,由于外幕墙支撑体系为悬挂支撑结构,必须适应大楼结构受到强风、地震、温度、楼面荷载和结构竖向压缩徐变所引起的变形,2设计与安装潜在问题
由于上海中心大厦独特的外幕墙体系,其幕墙结构支座形式也非常特殊,外方设计图纸上均推荐采用国外产品。在组织施工图深化设计的过程中发现潜在问题如下。
2.1组装和测试问题
国外供应商仅提供支座中的关键部件,如:具有复合润滑脂涂层的铜合金衬环、工程橡胶垫、特氟龙面层和特殊胶粘剂等,而非完整的支座产品。这就产生了一系列加工组装、检验和现场安装方面的问题:①部件组装公差控制;②加工焊接温度控制;③铜衬压入钢轴套的过盈量指标设定;④镜面不锈钢薄片与基板连接变形控制;⑤组装支座摩擦系数验证方式;⑥支座与钢结构安装的公差控制。
2.2工程安装中的问题
由于该幕墙工程所用支座的特殊性,其深化设计也遇到许多技术难题,主要难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特型支座技术的优化与改进
滑移支座成为柔性悬挂幕墙体系之关键构造,为使幕墙工程达到预期效果,对特型支座进行了系统性优化设计。主要工作如下。
3.1支座国产化的优化设计
根据工程实施进度,对支座国产化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进,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3.2垂直滑移支座监测方案的设计和应用
由于垂直滑移支座构造复杂,加工和安装难度极大,工程风险相对较高,需对每区推阻比最小的多个垂直滑移支座进行监测。根据设计计算,分区底环梁垂直滑移支座的最大滑动行程为:向上80mm和向下250mm。探测密闭的支座装置内部是否卡壳可通过幕墙构造失效连续效应的解析和一个独特的试验来检验。

4结语
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难度大、标准高,其关键构造一特型支座对于房屋建筑而言更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在以往国内外的建筑工程中鲜有案例。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试验、评估、优化和求证,最终克服了由结构、幕墙、材料、机械、安装工艺、测试技术、监测维护等7个专业相互关联、各类问题相互交织的复杂技术瓶颈,为上海中心大厦独特的柔性悬挂式几何幕墙顺利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型支座系统性优化改良在推动支座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其优化调整如下:①原设计需要支座数量约为2996个,优化调整后数量约为1562个,支座精简率达到46.86%;②如果以进口价格测算,节省总造价和监测费用达到9616余万元,节省造价比例达到56.33%;③国产化率达到77.6%。
本文通过对特型支座研发改进并进一步国产化过程中技术系统性优化工作的综述,得出如下重要结论。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上海外滩通道,保护技术,历史建筑群,注浆加固,盾构,穿越,上海外滩通道盾构穿越历史建筑群施工保护技术.pdf

摘要]上海外滩通道工程采用b14270m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沿途浅覆土,近距离穿越浦江饭店、上海大厦、外白渡桥、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等设施,盾构推进对历史建筑群影响巨大。在试验和监测基础上,针对建筑群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及建筑群现状,提出了不同的施工保护方法:盾构穿越浦江饭店时,采用FECE隔离桩;穿越上海大厦和万国建筑群时,采用注浆加固法,同时对盾构推进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盾构推进结束后沿线历史建筑物最大沉降仅5.3mm。[关键词]上海外滩通道;盾构;穿越;历史建筑群;注浆加固;保护技术

内容摘抄:

1工程概况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自北向南穿越整个上海外难地区,采用b14270mm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是国内直径最大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盾构在外难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和黄浦江的夹缝下穿行而过,沿途浅覆土,近距离穿越浦江饭店、上海大厦、外白渡桥、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地铁、地下通道等设施(见图1),特别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云集了和平饭店、海关大楼等数十栋建筑物,这些建筑物虽经多次修缮,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老化问题。由于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的复杂性,目前还不能完全控制以盾构正上方为中心土层的地表沉降。这种不均匀沉降对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国内外学者对盾构穿越建筑物保护技术做了大量研究,大多采用注浆加固、隔离桩等工程措施来阻断盾构施工土体扰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B]。但是对上海外滩通道工程超大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来说,超大的开挖断面、超大的扭矩与推力都加大了盾构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注浆加固和隔离桩等措施是否适用于环境如此敏感的工程值得探讨。

2建筑群现状和保护方案的选取
1)历史建筑群现状目前外难大多数历史保护建筑物都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沉降、倾斜以及上部结构老化。这些历史保护建筑物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外加木桩的基础形式。由于历史保护建筑群地处黄浦江以及苏州河沿岸,地下水位较高,且采用木桩基础,耐久性较差,而其建成期间又较长,导致基础的整体性和强度减弱,因此造成了上部结构的不均匀变形、倾斜和开裂。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施工保护措施,盾构通过时对土体的扰动将使建筑物受损情况加剧,甚至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保护方案选取
FCEC隔离桩6]保护措施造价昂贵,工期较长,为世博工程,须在世博会开始前竣工,因此FCEC隔离桩不能用于沿线所有建筑物的保护。并且外滩中山东路交通流巨大,每天高峰的通行量>3000辆,其中过境外难的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70%~80%,因此必须选用一种占地面积小、施工便捷的方法。为此选择了工期短、施工便利的注浆加固法,在建筑物与隧道之间进行隔离加固,鉴于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特殊性和工程环境的敏感性,注浆加固效果和加固区域需要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同时通过严格控制盾构推进参数减少盾构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

3注浆加固现场试验
3.1试验介绍
注浆加固法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并应用于大量工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用于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历史建筑物的保护还是首次,加上沿线历史建筑物的重要性,其适应性以及外难地区土层加固效果等问题需要试验验证。选取浦东世博会电缆隧道某区间作为试验段。试验段地表标高为4.20m,隧道轴线标高为-10.2m。盾构直径6340mm,隧道内径5500mm,管片环宽1.2m,厚度0.35m。试验段土层与外难地区较为接近。

3.2试验结果
加固区外侧土体侧向位移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从地表至起始注浆深度地层的水平位移不断加大,而起始注浆位置,地层的水平位移明显减小,这表明注浆后形成的加固体对于限制土体的水平位移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从起始加固深度开始向下,地层的水平位移又有所增大,注浆形成的加固体强度并不足以完全隔断盾构推进的水平挤压,其自身也会受到盾构推进的影响;加固体上部土层发生了较大的变形,这表明盾构的挤压作用会绕过加固体作用于周围地层。

4盾构推进参数控制
通过试验可知,采用注浆加固法保护外难通道沿线的历史建物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必须严格控制盾构的推进参数,减少盾构对周围土体的扰动。上海外滩通道工程盾构在掘进过程中需要同时穿越2~3个不同性质的土层。推进时通过调节土舱上部8号土压力传感器所在位置的土舱压力来控制整个土舱和前方地层的压力平衡。按照前期计算论证的结果,土舱压力按照静止土压力系数K。=0.77设置,推进过程中根据实时监测的结果进行调整。在穿越历史保护建筑群前,提出了“匀速推进”原则,盾构匀速推进,保证了盾构与周围地层的宏观动态力学平衡。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发现在管片拼装、皮带机转接以及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盾构停止推进时,土舱压力会由于推进千斤项的微量回缩而减小,停推时间过长,土舱压力会下降10~20kPa,这对于维持开挖面的稳定十分不利。因此“匀速推进”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盾构操作人员对于盾构推进速度的控制,而在于减小由于机电故障、管片运输、及时出土等面原因造成的非工序性停推。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应力,数值模拟,监测,稳定性,边坡,上海世茂深坑酒店高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与验证.pdf

[摘要]以上海世茂深坑酒店项目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支护前后边坡应力、位移变化及稳定性情况,并对边坡坡顶的水平、垂直位移和预应力锚索轴力值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支护后边坡的应力和位移值明显降低而边坡的安全系数提高了7.63%。考虑到崖壁风化严重,降雨时岩体强度将迅速降低,提出对崖壁进行布置钢筋网并喷浆的完善方案。通过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发现两者吻合度较高,说明三维数值模拟解决此类高边坡问题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此支护结构具有良好的固坡效果,边坡的稳定性良好。[关键词]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应力;监测

内容摘抄:

1工程概况
深坑酒店项目选址天马横山旧矿场形成的深坑,邀请迪拜帆船酒店设计团队一英国阿特金斯进行设计。深坑呈椭圆形,东西长约240m,南北宽约160m,最深处距地表约70m,边坡较陡,坡角约为80°,在深坑范围内共有4条微断层,如图1所示。

场地内分布多处基岩残丘,基岩埋藏深度一般在0~60m,主要由侏罗系上侏罗统黄尖组天马山地区中偏酸性火成岩组成,岩性较为单一,从场地内出露岩石情况及采取岩样分析,其均为黄尖组上段(J3h3)安山岩。

2边坡监测方案
自2000年采石结束至2008年施工前,坑周围没有大型工程施工,没有出现明显位移变化,边坡已经基本稳定。施工后,因施工超载,边坡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对边坡进行预应力锚索和锚杆加固。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深坑边坡支护结构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和酒店运行的安全,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和设计单位规定,对本工程进行监测,监测点位置如图2所示。
2.1坡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
在坡顶选择40个点进行监测,编号B1~B40,其中B3~B24布设在截面尺寸为3200mm×2250mm的建筑大梁上,监测周期为半月1次。监测点用钻机钻孔至2m深,倒入0.5m厚的混凝土,再将长1.5m且底部焊有方形铁板的b20螺纹钢筋放入孔内并用混凝土将其固定。

3计算模型及力学参数
本文考虑周边环境对深坑的影响,采用Abaqus分析软件分别建立天然工况和支护工况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沿基坑长轴方向为x方向,短轴方向为y方向,深度方向为z方向。采用Drucker-Prager准测,研究椭圆形边坡在两种工况下的应力场、位移场以及塑性破坏区的发育演化规律。对岩石进行室内静三轴和动三轴试验,得到计算参数如表1所示。
4计算模型数值分析
4.1应力场分析
边坡模型在支护前后两种工况下的大主应力和小主应力分布规律大致相同:除坡顶、坡底局部区域处于拉应力状态外,边坡主要受压,应力主要集中在坡脚处,如图4,5所示。支护前最大拉应力为1.23MPa,最大压应力为3.54MPa;支护后最大拉应力为1.01MPa,最大压应力为3.72MPa。支护后边坡的拉、压应力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表明支护方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4.2位移场分析
根据位移云图,得到B13~B175个测点的水平、垂直位移计算值,如图6所示。位移最大值出现在B15点,水平位移由支护前的2.2mm降为支护后的1.6mm,垂直位移由4.3mm降为2.7mm。B15测点是材料进场堆放位置,故水平、垂直位移最大。随着离B15距离的增加,位移依次减少,且水平位移减少的更快。坡体的位移指向坡内向下,支护后的位移分布规律与支护前大致相同,只是加固后单元节点的水平及垂直位移值减少,表明锚杆锚索的支护方法有效地限制了边坡的变形,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坑壁,岩石,施工技术,爆破,膨胀剂,上海世茂深坑酒店大面积围岩清理爆破施工技术.pdf

[摘要]深坑酒店主体结构大面积遭遇坑壁围岩,需经爆破清理后方可进行施工。因坑深坡陡、作业困难,且不允许对保留岩体及坑顶已施工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爆破施工安全质量要求高。经周密计算和验证,对围岩采用预裂爆破、浅孔爆破、中深孔爆破及膨胀剂破碎相结合的爆破施工方法,效果良好。[关键词]爆破;坑壁;岩石;膨胀剂;施工技术

内容摘抄:

1工程概况
上海世茂深坑酒店建造在深约77m的采石坑内,其主体结构下端坐在坑底基岩上,上部依附坑顶支座梁,中间与坑壁围岩大面积相邻。由于坑壁围岩表面凹凸不平、起伏较大,与相邻主体结构存在严重冲突。为酒店建设需要,需对坑壁障碍性围岩进行爆破清除。此次爆破工程量大面广,爆破施工范围约9000m2,爆破方量达15000m3。
本工程的爆破环境为东侧、北侧是农田,南距辰花路150m,西侧为小河流,业主项日部和总包项目部均距深坑200m开外,爆破环境较好,如图1所示。
2施工难点分析
由于本次爆破施工时,坑顶支座梁及坑顶裙房地下室已施工完毕。同时设计要求如下:①爆破开挖不能破坏岩体的原有结构,增加新的裂隙:②爆破不能引起岩体中原有的节理、裂隙贯通、张开或扩大:③爆破不得对锚杆(用于支护围岩)钻孔30m半径范围内产生破坏影响,以保证锚杆张拉应力均匀;④爆破不能对已施工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3爆破技术设计
根据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条件、爆破环境、开挖类型、开挖范围与深度、工程量以及工期等因素,确定采用爆破作业和静态破碎相结合的方法施工。爆破区域划分具体如表1及图2所示。

除爆区⑤外,均采用预裂爆破与浅孔爆破相结合的方法,以使爆破后的轮廓线达到设计要求且保持围岩稳定。爆区⑤分2部分进行爆破,远离完成面的部分采用预裂爆破与中深孔爆破相结合的方法,并在施工时预留1.5m保护层,距离完成面1.5m范围内的部分采用膨胀剂对岩石进行破碎,这样对岩体保护可以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4预裂爆破与浅孔爆破
4.1预裂爆破
根据岩性完整的情况,在离开设计轮廓线5~30cm的位置,平行于设计轮廓线钻预裂孔,其余地方布设辅助孔和主爆孔。离开设计轮廓线距离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预裂爆破参数如下:①孔径(d)采用气腿式钻机布孔,孔径38mm。②孔深(h)3~4m,依岩体厚度而异,炮孔超深取0.2m。③炮孔倾角 同坑壁倾角。④孔距(α)根据经验取0.5m。⑤填塞长度根据经验取1m。装药结构采用乳化炸药,孔内采用径向间隔装药结构,即药量沿孔长间隔分布,具体做法是:按要求的每孔装药量、药卷直径及间隔距离将药卷捆绑在沿孔长敷设的导爆索上,再将其捆绑在沿孔长敷设的竹片上,并于孔口将导爆索与传爆雷管进行相接。⑦线装药密度实际中约为0.5kg/m。

4.2浅孔爆破
浅孔爆破适用于岩面起伏较大且破碎高度<4m的岩石,在此爆区作为主爆,其爆破参数如下:①孔径(D):浅孔爆破采用手持式风钻打孔,孔径38mm;②最小抵抗线取1m,方向指向深坑中心,以利于抛渣,减少爆破物向周围飞散:③孔深(h)3~4m,依岩体厚度而异,炮孔超深取0.2m;④排距(b)排距宜为0.5~1.2m,实际为0.8m;⑤孔距(a)小风钻浅孔爆破,通常孔距大于排距20~30cm,以保证最小抵抗线的方向即是岩石的飞散方向,此处取1m;⑥堵塞长度通常堵塞长度要大于最小抵抗线的长度,此处为1.15m;⑦炸药单耗(g)即爆破单位体积的岩石所消耗的炸药量,通常为0.6~1.0kg/m3,此处取0.8kg/m3;⑧单孔药量(Q)Q=qabh=0.8×1×0.8×(3.2~4.2)=2.048~2.688kgo
4.3辅助孔
在主爆孔与预裂孔之间布置辅助孔,以降低岩石爆破时对边坡的破坏,根据位置不同计算辅助孔的倾角。辅助孔的装药量按正常量的60%计算。装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信息化施工,时空效应,水平位移,深基坑,监测分析,上海东方金融广场深基坑施工监测分析与信息化施工

[摘要]以上海东方金融广场为例,对土方开挖及支撑形成全过程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探讨,利用“时空效应原理”及“Rankine土压力理论”解释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变形机理,并通过对监测数据变化规律的分析及时调整施工作业流程,最终确保了基坑开挖全过程围护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关键词]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分析信息化施工;时空效应

内容摘抄:

1工程概况
1.1基坑概况
上海东方金融广场项目地处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2.1.2地块,由崂山路、张杨路以及世纪大道合围而成,大致为一个等边直角三角形,占地面积约为12331m2。
由于本工程场地狭小,施工操作面严重不足,特将该项目划分为东、西两个区进行施工,在两区中间设置1道中隔墙,先施工东区(B区),后施工西区(A区)。鉴于A,B区基本对称,且先施工B区,故主要研究B区土方开挖施工,如图1所示。

B区土方开挖开挖面积约3747m2,总土方量约60648m3。基坑大面积开挖深度为16.05m,局部电梯井开挖深度为19.95m。共设置4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尺寸及标高如图2所示。世纪大道侧地下连续墙嵌人深度为42m,厚度1m,中隔墙嵌入深度为32m,厚度0.8m,其余地下连续墙嵌入深度为36m,厚度0.8m。

1.2周边环境
本项目地处繁华闹市区,周边环境异常复杂,基坑世纪大道侧有地铁9号线区间隧道,隧道距离基坑围护结构外边线最近约为11.81m,张杨路侧有一条对变形极为敏感的集水、电、煤、通信等市政管线为一体的共同沟,需要重点监护。除此之外,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以内布着大量的电力管线、电话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燃气管线等。
2监测数据分析
本项目基坑为一级基坑,监测单位在B区共设置14个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点,如图3所示。

2.1第1道土方开挖(-1.0m)
第1道支撑施工前,仅须开挖表层厚度约0.5m的填土,在此期间地下连续墙基本无水平位移。

3 信息化施工
第2层土方开挖于2009年2月10日开始,至4月13日开挖到大底板标高,历时61d,土方量约7万m3;第2层土方开挖历时14d;第3层土方开挖历时21d;第4,5层土方开挖用时13d。
1)每层土方开挖时采用信息化施工真实反映。在进行第1,2层土方开挖时,由于地下连续墙各测点水平位移值均较小,故采用分块开挖方式,基坑大面积开挖,用时仅14d。
2)第3层土方开挖,开始仍然采用分块开挖,在3月5日地下连续墙各测点水平位移值大幅度增加,认为变形大幅度增加属于正常情况,但土方开挖顺序应进行调整,应尽量采用中心岛式开挖方法,为保护世纪大道侧地铁9号线区间隧道,宜在世纪大道侧留土护壁,减少地铁隧道的变形,3月6日后施工方调整土方开挖流程,如图11所示。第3层土方开挖用时21d,在此期间地下连续墙发生了较大水平变形,达到了报警指标的一半以上。

4结语
时空效应”原理很好地解释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体系自身变形及周边环境变形规律。根据“时空效应”原理合理安排土方开挖流程和施工工期,合理设置围护结构体系及周边环境变形监测点。正确运用“时空效应”原理指导设计、施工以及监测,对于确保基坑围护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安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1.140.70
CCS P 40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495-2022
代替DB42/T1495-2019
农村无害化厕所建造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rural harmless toilet
2022-12-09发布2023-02-08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 /T 1495-2022,农村无害化厕所,建造技术,DB42/T 1495-2022 农村无害化厕所建造技术指南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42/T 1495-2019《农村无害化厕所建造技术指南》。
本文件与DB42/T 1495-201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编写要素“前言”的部分内容(见前言,2019版的“前言”);
b)增加了GB/T 38836-2020、GB/T 38838-2020两个引用标准和“三格化粪池有效容积”、“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两个定义(见2和3.6、3.7);
c)更改了“户厕选址与类型”的一些要求(见4.1.3,2019版的“4.1.3”);
d)更改了“公厕设置原则与类型”的相关内容(见4.1.4.6,2019版的“4.1.4.6”);
e)增加了“设计寿命≥20年”要求(见4.2.1);
f)更改了“化粪池分类要求”的相关内容(见4.3,2019版的“4.3”);
g)更改了排气管、卫生洁具、过粪管安装的要求(见5.1.1.5、5.1.2.3、5.1.4.1、5.1.4.2,2019版的“5.1.3.5、5.1.2.3、5.1.4.1、5.1.4.2”),增加了基坑垫层的要求(见5.1.1.6);
h)更改了公厕建造三格化粪池的设计要求(见5.2.3.1.2,2019版的“5.2.3.1.2”);
g)更改了附录的相关内容,删除了附录B和附录C的内容(见附录,2019版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本文件由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北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恒丰市政设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传刚、谢曙光、詹少敏、韩子贵、梅勇、白兴雷、黄琍、孙辉、谢放、顾荣达。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9年首次发布为DB42/T 1495-201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邮箱:hbsnab@126.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电话:027-87652019,邮箱:elvisfan@126.com。

内容摘抄:

农村无害化厕所建造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村无害化厕所的基本规定、农村无害化厕所建造、质量验收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农村无害化厕所新建、改建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1040.1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 1040.2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 1447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49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62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GB/T 3682.1 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1部分:标准方法
GB/T 3854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T 4750 户用沼气池设计规范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 9341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 15231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
GB/T 17037.1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T 38836-2020 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
GB/T 38838-2020 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T 350 混凝土轻质条板
3 术语和定义
GB 7959-2012、GB/T 38836-2020、GB/T 38838-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无害化厕所 harmless toilet

按照规范要求使用时,具备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传染性设施的卫生厕所,包括三格化粪池厕所、双翁漏斗式厕所、三联通式沼气池厕所、粪尿分集式厕所、双坑交替式厕所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系统及污水处理设施的水冲式厕所。
3.2粪便无害化处理 harmIess disposaI of night soiI
减少、去除或杀灭粪便中的肠道致病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能控制蚊蝇孳生、防止恶臭扩散,并使其处理产物达到土地处理与农业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技术。
[来源:GB 7959-2012,定义3.2]
3.3三格化粪池 three-compartment septic tank
由三个相互串联的池体组成,经过密闭环境下粪污沉降、厌氧消化等过程,去除和杀灭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控制蚊蝇滋生的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贮存设施或设备。
[来源:GB/T 38836-2020,定义3.1]
3.4一体式三格化粪池 integrated three-compartment septic tank
经过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成型的,具备无害化处理粪便功能的三格化粪池。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成型的塑料化粪池、玻璃钢化粪池,另一种是工厂一次性成型的塑料化粪池、玻璃钢化粪池。
3.5粪污一体式处理化粪池 integrated manure treatment of septic tanks
一种经工厂注塑成型的、内含填料、三相分离器、回流装置、曝气装置、消毒装置、风机等部件的防漏型一体式化粪池,可对未经分流的粪便污水和生活污水同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6三格化粪池有效容积 available volume of three-compartment septic tank
三格化粪池过粪管溢流口下沿距池底的容积。
[来源:GB/T 38836-2020,定义3.4]
3.7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 rural household latrine connected to a sewer system
由厕屋、卫生洁具、户用化粪池等部分组成,经排水管将厕所污水排入污水收集管网的农村户用厕所。
[来源:GB/T 38838-2020,定义3.4]
4 基本规定
一般规定
4.1.1 粪便无害化要求
4.1.1.1 化粪池处理应满足 GB 7959 的卫生要求。
4.1.1.2 化粪池的建造原理应符合 GB 19379 的规定。
4.1.1.3 新建、改造三格式厕所在施工前应做好粪便污水与其他生活污水分流的规划设计,避免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
4.1.1.4 对粪污未分流的厕所,宜选用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模式或带有污水处理净化槽的粪污一体式处理化粪池模式,确保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4.1.1.5 对具备条件的地区,化粪池和污水处理设施宜综合实施。
4.1.1.6 对农户原一格式卫生厕所进行改建时,宜利用原一格化粪池进行改造,可视大小将原一格作为第一池或对其重新分隔,满足三格式化粪池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4.1一般规定 ....................................................................... 2
4.2材料要求 ....................................................................... 3
4.3化粪池分类要求 ................................................................. 4
5 农村无害化厕所建造 ................................................................. 7
5.1户厕建造 ....................................................................... 7
5.2公厕建造 ....................................................................... 8
6 质量验收 ........................................................................... 9
6.1一般规定 ....................................................................... 9
6.2验收项目 ...................................................................... 10
附录 A(资料性) 一体式三格化粪池结构................................................ 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220.20
CCS C 84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473—2022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maintenance of fire fighting facilities
2022-01-26发布2022-02-28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 2473-2022,保养,消防设施,消防设施维护保养,DB45/T 2473-2022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西、罗晖、蓝学敏、唐锋、徐勇、邓剑华、蒋冬玲、李卓、罗兴、阳耀华、罗期译、伍刚、欧阳丽萍、粟筱芝、臧乙。

内容摘抄: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总则、服务机构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维护保养要求、维护保养流程、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的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36号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
应急〔2019〕88号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维护保养 maintenance
保障消防设施功能正常所进行的工作,包括检查、测试,以及对设备、管道、阀门等部件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注润滑剂、清洁、除锈等措施的过程。
3.2
维护保养单位 maintenance unit of fire fighting facilities
具备符合《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的从业条件,并提供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服务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或消防设施使用管理单位。
3.3
维护保养设备 maintenance equipment
用于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整套器物,其数量和要求应符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的附表2的规定。
3.4
故障 fault
消防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

3.5
数字化档案 digital archives
将纸质档案、银盐感光材料照片档案、以模拟型号为记录形式(录音带、录像带)的录音、录像档案等介质的档案进行数字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
4 总则
4.1 消防设施使用管理单位应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经过维护保养的消防设施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4.2 具备从业条件的消防设施使用管理单位可自行进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具备从业条件的消防设施使用管理单位应委托维护保养单位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4.3 同一建筑有两个及以上业主、使用人,各业主、使用人对其专有部分的消防设施负责,对共有部分的消防设施共同负责,且应共同委托维护保养单位对共有部分的消防设施实行统一维护保养,并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各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责任。
4.4 消防设施使用管理单位应对消防设施进行标识化管理。
4.5 消防设施使用管理单位宜将消防设施和电气安全监测等数据接入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4.6 维护保养单位应至少每半年对维护保养项目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开展 1 次消防设施操作培训,按附录 A 的要求填写《培训记录表》,并协助消防设施使用管理单位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服务机构管理 ....................................................................... 2
6 从业人员管理 ....................................................................... 2
7 维护保养要求 ....................................................................... 3
7.1 一般规定 ....................................................................... 3
7.2 维护保养工作内容 ............................................................... 3
8 维护保养流程 ....................................................................... 3
8.1 一般规定 ....................................................................... 3
8.2 合同签订 ....................................................................... 3
8.3 维护保养准备 ................................................................... 4
8.4 维护保养实施 ................................................................... 4
8.5 故障处理 ....................................................................... 4
8.6 维护保养报告出具 ............................................................... 5
9 档案管理 ........................................................................... 5
附录 A(资料性) 培训记录表 ........................................................... 6
附录 B(资料性)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原始记录表 ........................................... 7
附录 C(资料性) 维护保养项目人员配置表 .............................................. 59
附录 D(资料性) 消防设施故障处理单 .................................................. 60
附录 E(资料性)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项目概况表 .......................................... 61
附录 F(规范性) 消防设施统计表 ...................................................... 62
参考文献 ............................................................................. 6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3.080.01
P 66
备案号:49751-2016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1486—2016
多年冻土区 块石路基技术规范
2016 - 05 - 20 发布 2016 - 06 - 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3/T 1486-2016,冻土,块石路基,多年冻土区,DB63/T 1486-2016 多年冻土区 块石路基技术规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青海第三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青海威远路桥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海一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房建宏、徐安花、刘磊、王新燕、纳启财、韦安祥、柳金福、董政博、韩守勇、蔡相连、李东庆、明锋、马裕博。
多年冻土区 块石路基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多年冻土区块石路基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参数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验收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多年冻土区块石路基的设计、施工、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324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T D31-04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冻土
具有负温或零温度并含有冰的土(岩)。
3.2
多年冻土
持续冻结时间在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土(岩)。
3.3
多年冻土上限
多年冻土层的顶面。
3.4
地温年变化深度
地表以下,地温在一年内变化不超过±0.1 ℃的深度,亦称年零较差深度。
3.5
年平均地温
地温年变化深度处的地温。
3.6
富冰冻土
体积含冰量在20%~30%的冻土。
3.7
饱冰冻土
体积含冰量在30%~50%的冻土。
3.8
高含冰量冻土
指富冰冻土、饱冰冻土及含土冰层。
3.9
含土冰层
体积含冰量大于50%的冻土。
3.10
线压力
单位长度上所受的力。
3.11
块石路基
填有一定厚度并保持一定空隙率的块石层的路基。
4 基本规定
4.1 工作原理
块石路基是采用块石作为路基填料,利用空气的对流、传导方式,减少路面及边坡的吸热。冬季利
用空隙冷空气传导冷能,减缓路基下多年冻土的融化速率,提高路基下多年冻土热稳定性。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3.081.01
P 66
备案号:49755-2016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1490—2016
多年冻土区 通风管路基技术规范
2016 - 05 - 20 发布 2016 - 06 - 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3/T 1490-2016,冻土,多年冻土区,通风管路基,DB63/T 1490-2016 多年冻土区 通风管路基技术规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青海威远路桥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海一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房建宏、徐安花、张虎发、柳金福、刘磊、王新燕、陈红伟、蔡相连、李东庆、明锋。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多年冻土区通风管路基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参数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验收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多年冻土区通风管路基的设计、施工、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T D31-04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3 术语与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冻土
具有负温或零温度并含有冰的土(岩)。
3.2
多年冻土
指持续冻结时间在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土(岩)。
3.3
多年冻土上限
指多年冻土层的顶面。
3.4
高温高含冰量冻土
指温度在-1.5 ℃~0 ℃,体积含冰量大于25%的冻土。
3.5
通风管路基
通过路基中设置的通风管与大气的对流换热来冷却路基的特殊路基结构,为多年冻土区保持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工程措施。
4 基本规定
4.1 工作原理
通风管路基是在路基的一定位置贯通铺设管道,在自然对流和风压的作用下,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将管中的热空气挤出,降低路基下多年冻土地温,提高多年冻土上限和路基热稳定性。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2013年版,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工程事故分析,工程安全,郑文新,高清PDF《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工程事故分析与工程安全》 郑文新 主编  2013年版

前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不仅是施工企业关注的焦点,也是项目参与各方的共同责任。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与强制性条文,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工程质量缺陷会给用户带来使用功能和使用成本等方面的不良影响,而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则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这将不利于国泰民安,不利于安定团结,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质量与安全,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做好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就是管理。质量技术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包含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又该如何做?如果理论深奥,可能会“让人学好”,但却不一定能“让人好学”。对于课时减少的趋势,假如选用的教材不好学,恐怕也就很难学好。
本书编写的出发点就是“让人好学”,注意从“学”的角度而不是从“教”的角度出发,即在内容的选择、表达方式和难易程度的把握上,从普通一线施工管理人员的角度考虑,以期更接近他们平时的具体问题,切合他们的工作实际,这样更容易学,更好用。
解答“做什么”“怎么做”就是本书的内容。本书内容全面,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本课程一般列为专业选修课,课时少。因此,我们以服务者的心态去面对学生,也希望学生在服务于基层时,本书能为他们提供直截了当的支持。
本书由郑文新(宿迁学院)、魏勇(河南城建学院)、孙建超(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田梅青(宿迁学院)、侯经纬(宿迁学院)、巩艳(宿迁学院)和贾胜辉(宿迁学院)编写。具体编写分工为:郑文新编写第1章、第10章,田梅青编写第2章、第3章,魏勇编写第4章,侯经纬编写第5章,巩艳编写第6章、第7章,郑文新和孙建超编写第8章,贾胜辉编写第9章。
限于编者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缺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专家、同仁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4月

高清PDF《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工程事故分析与工程安全》 郑文新 主编 2013年版已关闭评论

DB
青海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63/T1526-2016
常用外墙保温材料技术规程
2017-01-01实施2016-12-05发布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 1526-2016,外墙外保温工程,常用外墙保温材料,DB63/T 1526-2016 常用外墙保温材料技术规程

内容摘抄:

前言

为了规范青海省建筑保温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规程编制组进行广泛调查和试验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省建筑保温材料和系统的性能及特征,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4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见定、4技术要求。
为了提高规程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交至青海省建设科技开发推广中心,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由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解释(地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19号海一大厦四楼,邮编:810001,联系电话:0971-6115007)。
主编单位:青海省建设科技开发推广中心
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冯 坚 姜 涛 谢卫东 张 鑫 李万琴 李红义谈吉庆 高琳玮 刘成奎
主要审查人:高永强 杜照国 臧海云 汪发红

1 总则
1.0.1 为贯彻建筑节能技术相关规定,规范建筑保温材料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的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做到经济合理,结合青海省实际,制定本技术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青海省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保温材料。
1.0.3 建筑保温材料的性能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地方现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外墙外保温系统
由保温层、保护层和固定材料(胶粘剂、锚固件等)构成并且适用于安装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

2.0.2 外墙外保温工程
将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组合、组装、施工或安装固定在外墙外表面上所形成的建筑物实体。

2.0.3 基层
保温材料所依附的墙体、地面、屋面等。

2.0.4 界面砂浆
用以改善基层与保温层表面粘结性能的聚合物砂浆。

2.0.5 胶粘剂
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等组成,用于将保温材料粘贴在基层上的粘结材料。

2.0.6 保温层
由保温材料组成,在保温工程中起保温隔热作用的构造层。

2.0.7 抹面层
将抹面砂浆抹在保温层上,中间夹有增强网,保护保温层,并起防裂、防水和抗冲击作用的构造层。

2.0.8 抹面砂浆
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等组成,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和良好粘结性能的抹面材料。

2.0.9饰面层
保温系统中外装饰层。饰面层可分为涂料饰面层、砂浆饰面层、面砖饰面层、保温装饰一体化饰面层、金属面层等。

(略)
3 基本规定
3.0.1 保温材料组成的保温系统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松动或脱落。
3.0.2 保温材料组成的保温系统应能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
3.0.3 保温材料组成的保温系统应能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3.0.4 保温工程中保温材料所依附的基层应坚实、平整。

4技术要求
4.1 石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
4.1.1石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石墨聚苯板):
将石墨拌入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经加热预发泡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而制成的具有闭孔结构的聚苯乙烯塑料板材。

4.1.2石墨聚苯板规格尺寸和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4

4 技术要求……………………………………………………….6

4.1 石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6

4.2 酚醛泡沫板………………………………………………………………10

4.3 聚氨酯保温板…………………………………15

4.4 聚苯乙烯泡沫板……………………………………………………………………………20

4.5 建筑用岩棉板…………………………………………………………………………………26

4.6 建筑用真空绝热板………………………………………………30

4.7 泡沫玻璃保温板………………………………………………………………………34

4.8 泡沫陶瓷绝热制品………………………………………………………39

4.9 BS改性防火保温板…………………………………………………44

4.10建筑保温砂浆…………………………………………49

规程用词说明………………………………………………………………53

引用标准名录……………………………………………………54

条文说明…………………………………5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青海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63/T1512-2016
BS改性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
2016-08-01实施2016-06-16发布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BS改性防火保温板,DB63/T 1512-2016,外墙外保温系统,DB63/T 1512-2016 BS改性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

内容摘抄:

前 言
为规范BS改性防火保温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验收提供依据,确保工程质量和提高应用技术水平,规程编制组根据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结合青海省地域、气候特点,以及BS改性防火保温板的性能及技术特征,经广泛调查和试验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系统及组成材料性能、5.设计、6.施工、7.质量验收。
本规程由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授权由青海新顺达新型保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送青海新顺达新型保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址:西宁市城北区生物科技产业园机电二路10号,邮政编码:810000,联系电话:0971-4921607),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青海新顺达新型保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青海省建设科技开发推广中心
青海恒兴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程编制人员:谢卫东 李红义 路世顺 边有慧 李永俊 韩花 黄礼良 孙俊凤 祁海贤 谈吉庆
本规程审定人员:高永强 刘连新 张佩琪 罗升彩 杜照国 李海田发春

1 总 则
1.0.1 为提高BS改性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技术水平,规范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中BS改性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3 采用本系统时,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

2 术 语
2.0.1 BS改性防火保温板
以煅烧高岭土、膨润土等矿物原料及粘结改性剂为主要无机胶结材料,并复合膨胀聚苯乙烯泡沫颗粒(又称膨胀聚苯颗粒),辅以适量发泡、憎水等添加剂,经混合搅拌、模具或设备压制成型、养护、加工等工艺而制成的用于建筑节能工程的保温板材。

2.0.2 BS改性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由BS改性防火保温板保温层、界面层、粘结层、护面层和固定件构成,适用于安装在建筑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

2.0.3 基层墙体
建筑物中起承重或围护作用的外墙墙体,可以是混凝土墙体或各种砌体墙体。

2.0.4 界面剂
用于改善基层墙体和保温层表面粘结性能的处理剂。

2.0.5 粘结砂浆
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等组成,用于BS改性防火保温板与基层墙体之间的粘结材料。

2.0.6 抹面胶浆
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等组成,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和良好粘结性能的抹面材料。

2.0.7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

(略)
3 基本规定
3.0.1 采用BS改性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物,其外墙的热工性能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建筑节能相关标准和有关要求的规定。
3.0.2 BS 改性防火保温板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3.0.3 BS 改性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1 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松动、脱落,表面无可见裂纹;

(略)
4 系统及组成材料性能
4.1 系统性能
4. 1. 1 BS 改性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 1. 的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录
1总则
2术语...2
3基本规定..5
4系统及组成材料性能7
4.1系统性能...7
4.2组成材料性能8
5设计...14
5.1一般规定14
5.2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设计16
6施工..26
6.1一般规定.....26
6.2施工工序28
6.3施工要求30
7质量验收...35
本规程用词说明...39
本规程编制引用规范41
条文说明...4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080.01
CCS Z 04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317-2021
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库结构规范
Database structure specification for soil envirormental monitoring
2021-06-04发布2021-07-03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 2317-2021,土壤,土壤环境,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库结构,DB45/T 2317-2021 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库结构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旭芝、陈蓓、伍毅、蒋明、梁鹏、罗志祥、梁柳玲、许园园、黄增、韩雪蓉、李嘉力、苏荣、杨海菊、温中海、何东明、黎宁、田艳、王全永、黄琨、彭英知。

内容摘抄:

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库结构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土壤环境监测数据的数据库结构、数据库文件命名、数据规则及数据库结构定义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7296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壤 soil
指位于陆地表层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多孔物质层及其相关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物。
3.2
土壤环境 soil environment
地球环境由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大气圈构成,土壤位于该系统的中心,既是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又是各圈层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枢纽。受自然和人为作用,内在或外显的土壤状况称之为土壤环境。
3.3
土壤环境监测 soi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土壤环境变化(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4 数据库结构
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库包含的内容,见图1。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7.101
CCS F 10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945-2022
供暖系统能效限额评价方法
Evaluation method of energy efficiency quota for heating system
2022-12-05发布2023-02-05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 /T 1945-2022,供暖系统,能效限额,DB42/T 1945-2022 供暖系统能效限额评价方法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单位: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北京市京海换热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特信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节能中心,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遵红、程宝华、谭凯、田崇雷、艾岭、李飞翔、于国富、庞磊、赵阳、高红、王晓雷、姚勇、王秀峰、程宇。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系电话:027-86780670,邮箱:346090321@qq.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联系电话:027-86780670,邮箱:346090321@qq.com

内容摘抄:

供暖系统能效限额评价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暖系统运行能效等级指标及能效等级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锅炉房、热力站提供热源的热水集中采暖系统运行能效的管理、评价
本文件不适用于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且采用集中空调形式的公共建筑的采暖系统运行能效的管理、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180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燃烧效率 combustion efficiency
指燃料燃烧后实际释放的热量占其完全燃烧后释放的热量的百分比。
注:燃烧效率是考察燃料燃烧充分程度的重要指标。
3.2负荷率 load regulating ratio
指在规定时间内的平均负荷与额定负荷的百分比。
3.3采暖系统综合能效 comprehensive energy efficiency of heating system
采暖系统中能源转化效率
3.4采暖系统 heating system
由热源通过供热管网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设施总称。包括供热热源、热力站、供热管网及建筑物内采暖系统。
3.5燃料消耗量 fuel consumption
供热锅炉对外供热所消耗的燃料数量。
3.6耗电量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供热企业用于对外供热全过程有关的动力设备、仪器仪表和照明等所消耗的电量。包括区域供热锅炉耗电量、热力站耗电量等。

3.7耗水量 water consumption
保障供热系统正常运行所消耗的给水量。
3.8统计周期采暖度日数 heating degree-days of statistical cycle
采暖期间室内平均温度与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乘以进行能耗统计的采暖天数,单位: ℃•d 。
4 评价方法
4.1总则
根据满足技术要求和测试依据的采暖系统综合能源利用率对采暖系统的能效限额进行评价。
4.2系统边界
采暖系统边界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锅炉系统、热力管网和用户端。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评价方法 ........................................................................... 2
参考文献 .............................................................................. 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060.01
CCS J 98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946-2022
工业锅炉燃油燃气燃烧器节能等级评价方法
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saving grade of industrial boi ler oi l/gas burner
2022-12-05发布2023-02-05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 /T 1946-2022,工业锅炉,燃油燃气燃烧器,燃油燃气燃烧器节能等级评价方法,DB42/T 1946-2022 工业锅炉燃油燃气燃烧器节能等级评价方法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BTC0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武汉江城锅炉制造有限公司、吉林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鞍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凯、林海、艾岭、李飞翔、李昌胜、胡滨、章惠平、吴开斌、林一歆、靳世平、苑利生、张宇、陈友村。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系电话:027-86780670,邮箱:346090321@qq.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联系电话:027-86780670,邮箱:346090321@qq.com。

内容摘抄:

工业锅炉燃油燃气燃烧器节能等级评价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锅炉燃油燃气燃烧器节能等级评价方法和节能等级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境内使用的一般工业锅炉燃油燃气燃烧器的节能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180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9839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例
GB/T 35073 燃气燃烧器节能等级评价方法
GB/T 35075 燃气燃烧器节能试验规则
GB/T 36699 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烧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燃烧效率 combustion efficiency
燃料燃烧后实际释放的热量占其完全燃烧后释放的热量的百分比。
注:燃烧效率是考察燃料燃烧充分程度的重要指标。
3.2过量空气系数 excess air coefficient
燃烧器燃烧1.0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1.0kg燃料所需的空气质量之比值。
3.3炉膛有效容积 effective furnace volume
炉膛边界范围以内进行燃料燃烧及有效辐射换热过程的空间的几何容积。
3.4炉膛容积放热强度 furnace volume heat release rate
单位炉膛有效容积在单位时间内的释热量,它等于炉膛输入热功率与炉膛有效容积之比。

注:炉膛容积放热强度简称炉膛容积热强度,又称炉膛容积热负荷。
3.5负荷率 load regulating ratio
在规定时间内的平均负荷与额定负荷的百分比。
4 评价方法
4.1一般要求
根据满足技术要求和测试依据的过量空气系数加权值对燃油燃气燃烧器的节能等级进行评价。
4.2测试技术要求
4.2.1 燃烧效率
4.2.1.1 燃气燃烧器燃烧效率≥99.9%或烟气中可燃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总量)含量≤100 ppm。
4.2.1.2 燃油燃烧器燃烧效率≥98.9%或烟气中可燃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总量)含量≤400 ppm。
4.2.2 炉膛容积放热强度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评价方法 ...........................................................................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3.220.20
R10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123-2020
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for networking on expressway
2020-07-10发布2020-07-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 2123-2020,电子不停车收费,高速公路,DB45/T 2123-2020 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规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标准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发展中心、广西捷通高速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毅、何增镇、李祖文、韦振飘、徐超忠、农昭光、刘春华、谢仕智、黄春华、郑明德、覃力更、刘曙生、朱其义、李旭、杨龙平、张华、徐汶菊、梁贞、雷腾、田家才、易茜。

内容摘抄:

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关键信息编码、PSAM卡数据格式和技术要求、CPU用户卡数据格式和技术要求、OBE-SAM数据格式和技术要求、OBU初始化设备、IC读卡器、RSU与车道控制器接口、基于DSRC的ETC交易、非现金支付卡交易流程、车道技术要求、ETC标志标线设置指南、ETC专用形象标识设置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的项目,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参与实施的相关项目宜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6649.1 识别卡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第1部分:物理特性
GB/T 16649.2 识别卡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第2部分:触点的尺寸和位置
GB/T 16649.3 识别卡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
GB/T 18239 集成电路(IC)卡读写机通用规范
GB/T 20851.1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1部分:物理层
GB/T 20851.2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2部分:数据链路层
GB/T 20851.3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3部分:应用层
GB/T 20851.4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4部分:设备应用
GB/T 28423 电子收费 路侧单元与车道控制器接口
JR/T 0025.2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2部分:电子钱包/电子存折应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车道控制器 lane controller
工业控制计算机与车道路测设备及其他外围设备相连,配合车道控制软件,控制车道逻辑流程。

3.2
自动栏杆 automatic railing
安装在ETC车道内,车道控制器用I/O信号控制其开启与关闭,判断到来车辆合法时栏杆自动开启,判断到来车辆非法时栏杆自动关闭。
3.3
报警设备 alarming device
用于提示驾驶员和现场工作人员本次交易失败,车道发生异常等。
3.4
信息显示屏 message display
用于向驾驶员提示账户信息,如本次通行费额、余额、提示续费等。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ADF:应用数据文件(Application Definition File);
AID :应用标识(Application Identifier);
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
API :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
ASN.1:抽象语法记法一(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n:字母数字型(Alphanumeric);
BER:位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ST :信标服务表(Beacon Service Table);
B:二进制(Binary);
CA:证书认证机构(Certification Authority);
CLA:命令类别(Chip Card Payment Service);
Cn:压缩数字(Compressed Numeric);
COS:卡片操作系统(Chip Operating System);
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 Unit);
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L:证书注销列表(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3
5 关键信息编码 ...................................................................... 5
6 PSAM 卡数据格式和技术要求 .......................................................... 8
7 CPU 用户卡数据格式和技术要求 ...................................................... 15
8 OBE-SAM 数据格式和技术要求 ........................................................ 18
9 OBU 初始化设备.................................................................... 21
10 IC 读卡器........................................................................ 24
11 RSU 与车道控制器接口 ............................................................. 25
12 基于 DSRC 的 ETC 交易 ............................................................. 30
13 非现金支付卡交易流程 ............................................................ 33
14 车道技术要求 .................................................................... 35
15 ETC 标志标线设置指南 ............................................................. 37
16 ETC 专用形象标识设置规范 ......................................................... 3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ETC 标志标线设置指南条文及示例 ................................. 4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ETC 专用形象标识规范示例 ....................................... 5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