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485-2016 多年冻土区 隔热层路基技术规范
ICS 93.080.01
P 66
备案号:50111-2016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1485—2016
多年冻土区 隔热层路基 技术规范
2016 - 05 - 20 发布 2016 - 06 - 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 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青海第三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青海威远路桥有限责任公司、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海一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房建宏、徐安花、刘磊、韦安祥、张虎发、王新燕、苏兆邦、柳金福、韩守勇、李东庆、蔡相连、明锋、高春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多年冻土区隔热层路基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参数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验收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多年冻土区隔热层路基的设计、施工、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T D31-04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3 术语与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冻土
具有负温或零温度并含有冰的土(岩)。
3.2
多年冻土
指持续冻结时间在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土(岩)。
3.3
冻结指数
一年中低于 0 ℃的气温与相应持续天数乘积的代数和。
3.4
融化指数
一年中高于 0 ℃的气温与相应持续天数乘积的代数和。
3.5
隔热层路基
隔热层路基,也称保温层路基,它是利用工业隔热材料,增大路基热阻,减少大气热量传入路基下,保持冻土地基的地温,以达到抑制或减小多年冻土融化深度的目的,是维持冻土路基热稳定性的工程措施之一。
3.6多年冻土上限
多年冻土层的顶面。
3.7
路基临界高度
在不利季节当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床表面(路槽底面)距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或者说与分界相对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
3.8
融化盘
采暖建筑物下,多年冻结地基土发生融化的部分,一般形如盘、盆装。
4 基本规定
4.1 工作原理
隔热层路基是通过在路基结构体内铺设具有高热阻性能的隔热保温材料,有效地增加路基结构体热
阻,减少路基下多年冻土的吸热量,在一定时间内起到保护路基下多年冻土的作用。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206-2013 城市房屋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
DB
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1206-2013
城市房屋供配电设施建设 技术导则
Guide of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for urban residence in Qinghai province
2013-09-01实施2013-07-08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内容摘抄:
前言
本导则按照 GB厅1. 1-2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导则由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解释。
本导则由青海省电力公司提出。
1.本导则编制遵守现有相关法律、条例标准和规范。
2. 因城市房屋供配电设施 发展建设的需要,特制订本导则。
本导则编制单位:青海省电力公司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牟军涛王西平郝卫新杨永前钟宪成余茂华普校袁源李怀远白玉章张红霞王君汪巨澜孟士杰
本导则主要审查人:郭一凡李宝军青荣周建平谢卫东罗升彩王瑜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城市房屋供配电设施建设应执行的规范性技术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房屋供配电设施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导则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全部引用文件,均以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内容为准,适用于本导则的执行。
GB 156标准电压
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12325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 12326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GB3906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11032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略)
3 术语和定义
3.0.1 房屋供配电设施
包括上一级中压电源出线点始、住宅区(含公建设施)计量点止的全部供配电设施总称。指公用变电站中压出线间隔或电缆T接线箱、架空线路、环网柜、中压开关柜、变压器、计量表箱(对居民用户,含到户电能表和集中表箱)和计量表计等设备;不含征地、拆迁、建房及配电室土建等项目。
3.0.2 产权委托人
指具有用电需求、进行供配电设施建设的房屋产权所有者。如独立开发地块的房地产公司、委托房地产公司代行开发地块的政府机关、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等。
3.0.3 配电网
从公用变电站中压配出、经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配送电能到末端用电设备的中压、低压电力网络。
3.0.4 配电室
进行电压变换、电能配送的电气设施安置场所。一般由中压进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等组成,配出低压用电负荷。
3.0.5 箱变
亦称预装配式变电站或组合式变电站,简称箱变。指将中压断路器(负荷开关)柜、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柜和计量等设备安装于集中封闭箱式体内的配电装置。
(略)
3.0.6 公建配电设施
指房屋建筑区域内除居民住户照明(含电炊)性质以外公共用电场所用电需要的配电设施。
3.0.7 公用变压器
指产权归供电部门所有、供电部门负责运行维护的配电变压器设备。
3.0.8 专用变压器
指产权归产权委托人所有、产权委托人负责运行维护的配电变压器设备。
3.0.9 配电终端
安装于中压配电网的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等设施的总称,包括配电开关监控终端(即FTU,馈线终端)、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即TTU,配变终端)、开关站和配电室的监控终端(即DTU,站所终端)等。
3.0.10 采集终端
安装于配电室、居民住户末端实现远方监测、通信、控制等功能的设施总称。
3.0.11 通信终端
安装于配电网实现信息交互传输功能的设施总称。
4 基本原则
4.0.1 建设标准应统一,且采用成熟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行标准化建设。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4
4基本原则…………………………………
5 一般原则………………………………………………………………………………………………………5 5.1 电压等级…………………………………………………………………………………………………5
5.5 建设要求……………………………………………………6
5.6供配电设施……………7
5.7计量计费点设置……………………8
5.8计量装置……………………………………7
5.9 对建筑电气的要求………………………………………………………………………………7
5.10 住宅用电标准……………………………………8
6 配电室(箱变)…………………………………8
6.1 布置要求………………………………………………8
6.2 配电变压器选择…………………11
6.3 电气接线方式…………………………11
6.4 防雷与接地…………………………15
7低压配电网………………………………16
8用户终端………….16
8.1 电能表配置………1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340-2015 青海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
青海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63/T 1340-2015
青海省绿色建筑 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in Qinghai
2015-02-02发布
2015-03-15实施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内容摘抄:
前 言
为规范青海省绿色建筑设计、推动青海省绿色建筑发展,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等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绿色建筑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应用研究,并结合青海省地域特征及城乡建设发展需要,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编写过程及前期研究,得到“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号:2013BAJ03B03)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51378419)资助。
本标准共11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及文件要求;5.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6.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7.建筑结构与材料;8.暖通空调设计;9.给排水设计与水资源利用;10.电气设计;11.景观环境设计;附录A青海省绿色建筑选材表;附录B青海省常用城镇绿化植物表。
本标准由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
各单位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与补充之处,请将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至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勘察设计处(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昆仑路28号;邮政编码:810001;联系电话:0971-6146148),以供今后修编时参考。主编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参编单位: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青海东亚工程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青海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起草人:王 军 刘煜 李 钰 靳亦冰 崔文河 王 晋
(略)
1 总 则
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青海省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设计,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与管理。
1.0.3 绿色建筑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建筑功能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应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1.0.4 绿色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青海省现行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绿色建筑设计 green building design
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2.0.3 建筑全寿命周期building life cycle
建筑从立项、规划、设计、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置。
2.0.4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green storm infrastructure
一种由诸如林荫街道、湿地、公园、林地、自然植被区等开放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能够以自然的方式控制城市雨水径流、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控制径流污染、保护水环境。
2.0.5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rate of annual runoff amount control
通过自然或人工强化采取的入渗、滞留、调蓄和回用等措施,一年内场地雨水径流中得到控制的径流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比例。
2.0.6 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水。
2.0.7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utilization ratio of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采用再生水、雨水、海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供水或地下水
(略)
3 基本规定
3.0.1 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方面特点,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3.0.2 绿色建筑设计应综合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场地模式、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3.0.3 绿色建筑设计应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与智能化、景观、经济等各专业应协同工作。
3.0.4 绿色建筑设计应从项目立项时开始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制定绿色建筑设计的总体目标及相关指标,指导后续设计,保证项目每个阶段绿色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和高效。
3.0.5 应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创新。
4 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及文件要求
4.1 绿色建筑设计策划
4.1.1 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应明确项目定位、确定绿色建筑设计总体目标和分项指标、对应的技术策略、增量成本与效益,并编制绿色建筑设计策划书。
4.1.2 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宜采用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
4.1.3 绿色建筑设计策划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略)
内容索引:
目录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及文件要求5
4.1绿色建筑设计策划…5
4.2绿色建筑设计文件要求.6
5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8
5.1一般规定8
5.2场地要求8
5.3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9
5.4场地规划设计与室外环境11
6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13
6.1一般规定13
6.2建筑空间布局。13
6.3日照和天然采光设计15
6.4自然通风设计16
6.5围护结构设计17
6.6隔声降噪设计18
6.7室内空气质量控制20
6.8装饰装修设计21
7建筑结构与材料22
7.1建筑结构22
7.2建筑材料22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365-2015 重度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修复技术规范
ICS 13.020.01
B 15
备案号:44864-2015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365—2015
重度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修复 技术规范
2015 - 02 - 09 发布 2015 - 03 - 15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规范依据 GB/T 1.1-2009 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师范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编写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志、谢惠春、马永贵、韩鸿萍、罗巧玉、王自超。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寒沼泽湿地 的鼠害控制、植被保护与利用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海拔在2 800 m以上的沼泽湿地保护与利用时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3/T 164 灭治草地害鼠技术规程
DB63/T 437 编结网围栏
DB63/T 662 高寒草地施肥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高寒沼泽湿地
高寒沼泽湿地指土壤经常为水饱和,地表长期或暂时积水,生长湿生和沼生植物的天然草地,下层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地段。
3.2
退化沼泽湿地
因过度放牧以及补充水源的减少,导致的沼泽湿地旱化,植被减少,鼠害增加,保水能力降低的湿地。
4 鼠害控制技术
4.1 主要鼠害类型
高寒沼泽湿地主要鼠害为田鼠,退化沼泽湿地主要鼠害为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
4.2 控制指标
田鼠的有效洞口数控制在每公顷80个以下,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控制在每公顷8个以下,高原鼢鼠控制在每公顷0.4只以下。
4.3 控制方法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5/T 2273-2021 乡村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服务指南
ICS03.200
CCS A 12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273—2021
乡村旅游 目的地智慧旅游服务指南
Guidelines for smart tourism service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2021-02-05发布2021-03-05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柳州市柳江区人民政府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柳州市柳江区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广西大学、柳州市柳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文捷、韦雪娟、谢怀忠、梁建洪、杨秀强、熊黎军、刘玉葵、陆荣毅、秦桂群、石海青、韦卫东、罗玉娟、黎永丽、张国益、黄春燕、王巧燕、莫嘉欣、覃应华、覃佳玉、韦柳面、韦柳敏、覃淮。
内容摘抄:
乡村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服务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乡村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服务的指导,以及接待设施、交通设施、信息服务设施等服务设施配套以及人员、信息、票务、乡村民宿预订、餐饮预订、游览等服务方面的建议,并给出了相关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乡村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的服务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768(所有部分)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LB/T 019—2013 旅游目的地信息分类与描述
LB/T 065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
YDB 134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和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LB/T 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乡村旅游 rural tourism
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独特的民俗风情,传统乡村文化,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乡村聚落等为主要旅游吸引物,满足游客观光、游览、体验、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度假、购物等需求的旅游业态。
3.2
旅游目的地 tourist destination
以某一个或一组旅游吸引物为基础,配备足够旅游设施与相关服务,能够吸引一定规模数量的访客,具有一定规模的空间范围和较为明确的管理机构的旅游地域综合体。
[来源:LB/T 019—2013,3.4]
3.3
智慧旅游 smart tourism
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游客通过便携终端,能够智能感知和获得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各类旅游信息,进行观光、游览、学习、体验、娱乐、餐饮、购物、休闲度假等形式的旅游活动。
4 基本要求
4.1 科学编制乡村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建设规划方案,纳入当地政府的发展规划,明确智慧化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建设内容、运营和管理、实施计划。
4.2 设施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数据平台等技术并符合 YDB 134 的规定。
4.3 应建立旅游信息化技术服务团队,建设、维护其信息化基础设施。
4.4 设施体系在操作、使用和服务等环节,应确保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服务设施 ........................................................................... 2
6 服务要求 ........................................................................... 3
7 服务安全 ........................................................................... 5
8 服务监督 ........................................................................... 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5/T 2126-2020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轨)运行检修规程
ICS29.280
S80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126-2020
城市轨道交通 接触网(轨)运行检修 规程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de for contact line(rail)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
2020-07-10发布2020-07-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标准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军、周航、廖福超、苏紫敏、韦庭三、吕浩民、赵崇震、唐宇斌、陈昌邦、王亮、覃绪荣、黄俪、卢海龙、李梦和、邓良任、蒙朝、胡振旭、陆清照、黎峰、黄锦云、辜贤江、商伟、陈益龙、韦怒放、潘宏锋。
内容摘抄: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轨)运行检修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轨)运行检修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规定、运行管理、检测与分析、修程修制、质量鉴定、柔性架空接触网 、刚性架空接触网、跨座式单轨接触网、接触轨和接触网(轨)通用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运营速度120 km/h及以下、直流供电制式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轨)系统的运行与检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19 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CJJ/T 198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供电系统技术规范
CJJ/T 288 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技术标准
DL/T 765.1 架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条件
TB/T 2073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TB/T 2074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TB/T 2075.1~2075.23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TB/T 2809 电气化铁路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
TB/T 3111 电气化铁路用铜及铜合金绞线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柔性架空接触网 flexible overhead contact line
通过受电弓供给列车电能的架空导线体系,主要由支柱、基础、支持结构及接触网悬挂组成。
3.2
刚性架空接触网 rigid overhead contact line
通过汇流排向列车受电弓传送电能的架空接触装置,主要由汇流排、接触线及定位装置组成。
3.3
接触悬挂 contact line suspension
接触网中与受电弓滑行接触的部分,主要由承力索、吊弦、接触线及其支持装置等组成,或由汇流排、接触线及其定位装置等组成。
3.4
受电弓 pantograph
列车从单根或多根接触线上取得电流的装置。
3.5
接触线 contact wire
架空接触悬挂中同受电弓直接接触的导线。
4 总则
4.1 接触网(轨)的运行与检修应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原则,做到“定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采用自动化检测和机械化维修方式,保障接触网(轨)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4.2 本标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轨)运行检修和质量验收依据。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 II
引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4
5 基本规定 .......................................................................... 4
6 运行管理 .......................................................................... 5
7 检测与分析 ........................................................................ 8
8 修程修制 .......................................................................... 9
9 质量鉴定 ......................................................................... 12
10 柔性架空接触网 .................................................................. 13
11 刚性架空接触网 .................................................................. 18
12 跨座式单轨接触网 ................................................................ 20
13 接触轨 .......................................................................... 22
14 接触网(轨)通用设备 ............................................................ 2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螺栓紧固力矩对照表 ............................................... 2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设备检修班组主要工机具配置表 ..................................... 28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定位检修记录 ..................................................... 30
附录 D(规范性附录)受电弓弓头轮廓及动态包络线示意图 ................................. 31
附录 E(规范性附录)接触网(轨)各类器材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 ........................... 3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5/T 2252-2021 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规范
ICS 13.060.01
CCS C 51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252-2021
农村集中式供水 卫生规范
Hygienic administration criterion for rural centralized water
2021-02-05发布2021-03-05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振柱、钟格梅、陈琨、黄江平、黄林、陈莉、黎勇、韦日荣。
内容摘抄:
农村 集中式供水 卫生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供水单位、集中式供水水源水质、水源卫生防护、水质检测和监测、人员、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乡(镇)及以下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卫生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721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SL 308 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
SL 310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卫监督发〔2005〕336号 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中式供水
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站和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的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
3.2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
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城关镇以外的乡(镇)及村庄(包括农村学校)建成并使用的集中式供水工程。
3.3
小型集中式供水
农村日供水量在 1 000 m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或供水人口在 1 万人以下)的集中式供水。
3.4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
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使用的与饮用水接触的管材、管件、储水容器、联接止水材料、防护涂料、内衬、化学处理剂、水质处理器(含过滤、净化、消毒、软化、除氟、除砷、增压等),由于其中有杂质或可溶性物质溶出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产品。
3.5
水质监测
对饮用水或特定水样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及浓度、来源进行长期、多次观察或采样检验。
3.6
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
从事制水、加药、化验取样、卫生管理、设施维护等与饮用水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
3.7
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
由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引起污染物在短时间内进入水体或供水管网,造成水质在短时间内恶化,导致或可能导致人群健康损害的事件。
4 水质
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水质 ............................................................................... 2
5 供水单位 ........................................................................... 2
6 集中式供水水源水质 ................................................................. 3
7 水源卫生防护 ....................................................................... 3
8 水质检测和监测 ..................................................................... 3
9 人员 ............................................................................... 4
10 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 ............................................................ 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5/T 2127-202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ICS03.220.20
R11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127-202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 结构监测技术 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structural monitoring of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line
2020-07-10发布2020-07-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标准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军、朱国琦、唐玉平、王浩克、周航、唐宇斌、苏紫敏、汪爱东、王海、陈昌邦、王亮、廖鹏、刘健、高涛、吕文昊、吴家兴、余祖鑫、黄自力、韦略、李建平、武圆月、韦庭三、 朱鑫磊、董思琦、裴延福。
内容摘抄: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线路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结构监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长期监测内容及要求、专项监测内容及要求、监测方法、监测控制值和预警、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结构监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67 工程摄影测量规范
GB 50307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9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982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CJJ/T 289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养护技术标准
JGJ 8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DBJ/T 45-072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防护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浮、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3.2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 urban rail transit structure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结构、道床结构、隧道结构、高架结构、轨道、路基、支挡结构及边坡防护、边沟及排水设施、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建(构)筑物及相关附属结构。简称结构。
3.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结构监测 structure monitoring of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lines
为掌握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的结构变形量、变形范围、发展趋势及病害状况,而开展的巡查、监测及相关工作。
4 基本规定
4.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结构应开展监测工作,且不应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
4.2 运营线路结构监测工作主要分为长期监测和专项监测,长期监测应按规定频率对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进行全面监测;专项监测应根据长期监测的结果、结构病害情况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内外部作业影响程度,对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工作;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应按照 DBJ/T 45-072 的要求执行。
4.3 运营线路结构监测应建立监测基准点,基准点的数量及密度应满足运营线路结构监测需求。
4.4 运营线路结构监测点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满足限界要求,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满足结构监测要求,便于观测,埋设稳固,标识清晰,不易被破坏,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监测点标志标石材质应满足监测使用要求;
——监测点的布设应减少对结构的损伤,不同监测项目的监测点宜共点布设。
4.5 监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监测项目的要求,并应具有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
4.6 每次监测宜采用相同的监测网形、线路和方法,宜固定监测人员、仪器和设备,宜在相同时段和环境条件下工作;本期监测数据与上期存在差距时,宜采用现场复测、现场巡查、远程视频监控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数据比对分析。
4.7 应及时对所采集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评价和反馈,发现有影响运营线路结构安全的异常情况时,须立即报告,并增加监测和巡查频率。
4.8 为促进监测技术进步,提倡使用新技术、新方法,在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前,应与传统方法进行验证,监测精度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 II
引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3
5 长期监测内容及要求 ................................................................ 3
6 专项监测内容及要求 ................................................................ 6
7 监测方法 ......................................................................... 10
8 监测控制值和预警 ................................................................. 15
9 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 ............................................................... 1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接近程度和外部作业的工程影响分区 ................................. 19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健康度分级 ....................................................... 24
附录 C(规范性附录)测点样式图 ....................................................... 25
附录 D(规范性附录)长期监测报表格式 ................................................. 29
附录 E(规范性附录)专项监测报表格式 ................................................. 30
附录 F(规范性附录)现场巡查表格式 ................................................... 3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5/T 2134-2020 传统村落文化旅游服务管理规范
ICS67.260
X08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134-2020
传统村落文化旅游服务 管理规范
Standard manage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 cultural tourism services
2020-07-10发布2020-07-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上林县人民政府、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监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林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桂林旅游学院、上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起草人:谢雨萍、潘善环、李友军、韦泽伦、颜家兵、蓝江伟、王祖良、张素梅、赵耀、杨慧敏、蒋佳霖、丁思聪。
内容摘抄:
传统村落文化 旅游服务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统村落文化旅游服务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旅游服务设施配置、旅游产品服务、旅游接待服务和旅游服务管理保障。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传统村落文化旅游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93.1 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845.2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 第2部分:一般图形符号和安全标志
GB 9981 农村住宅卫生规范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 10001.9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9部分:旅游景区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 14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
GB/T 15566.8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8部分:宾馆和饭店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16571 博物馆、展览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
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 22337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CJ 3020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LB/T 013 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WW/T 0076 文物保护利用规范 名人故居
建村[2012]125号 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传统村落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时间较早,村庄主体保存较完整,拥有较丰富的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或具有开发潜力的村落。
3.2
传统村落文化旅游 traditional village culturism
在传统村落内部开展文化旅游服务接待活动,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研学、游学、购物、娱乐等体验服务的乡村旅游业态。
4 总体要求
4.1 保持原生态的村落形态和建筑肌理,无“脏、乱、差”现象。
4.2 应提供必要的旅游基础设施及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4.3 应提供传统村落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服务,展现本地域民族文化。
4.4 应设置文化旅游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管理人员齐备。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5/T 2144-2020 工业企业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技术规范
ICS 13.020.01
Z05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144-2020
工业企业 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技术 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heavy-metal contaminated site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
2020-10-12发布2020-11-2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大学、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博环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红祥、谢湉、宋海农、张超兰、杨崎峰、周永信、谢鸿、廖长君、熊建华、冯霞、曹斐姝、梁家宇、苏建、黎秋君、莫佳琳、邓杰、詹馥蔓、杜万传、李伯骥、苏莹、杨燕媛、 王全永、欧燕芳。
内容摘抄:
工业企业重金属污染 地块修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的术语和定义、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技术选择、修复技术、修复效果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5013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HJ 25.4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25.5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
HJ 557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水平振荡法
HJ 68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HJ 68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金属污染地块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ite
从事过涉重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并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导则等确认土壤重金属超过有关土壤环境标准的地块。
3.2
高 浸 出 风 险 重 金 属 污 染 土 壤 high risk for concentrated leachate from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按照HJ 557试验方法,重金属浸出浓度大于GB 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污染土壤。
3.3
柔性填埋场 flexible landfill
采用天然材料(如天然粘土)、人工合成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等柔性材料作为防渗层的填埋场。
3.4
刚性填埋场 concrete landfill
填埋处置设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筑基础与外壳的填埋场。
4 风险管控及治理修复技术选择
4.1 风险管控措施
通过切断污染物迁移或暴露途径等工程技术措施降低污染物风险,如固化/稳定化技术、阻隔填埋技术、原位水平阻隔技术等。包括原位和异位处置方式。
4.2 修复技术选择
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模式应根据地块用地规划类型并结合地块土壤污染程度、后期开发方式等情况,参考表1进行选择。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5/T 2145-2020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范
ICS13.080
Z50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145-2020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oil remedi 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agr i cul tural l and
2020-10-12发布2020-11-2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大学、广西博环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崎峰、朱红祥、宋海农、周永信、张超兰、廖长君、熊建华、莫佳琳、苏建、黎秋君、谢鸿、詹馥蔓、谢湉、曹斐姝、梁家宇、黄成涛、覃苑、朱琦、杨燕媛、冯霞、戴书剑、 王全永、欧燕芳。
内容摘抄:
农田 土壤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术语和定义、修复工作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其它农用地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6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8 农、畜、水产品污染监测技术规范
NY/T 3034 土壤调理剂 通用要求
NY/T 3343 耕地污染治理效果评价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田 agricultural land
用于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
3.2
联合修复技术 combined remediation techniques
采用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单一修复技术联合的农田土壤修复技术。
3.3
农艺调控 agronomic regulation
采用水分管理、施肥调控、叶面阻控、改变耕作方式等农艺方法,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或)抑制农作物吸收累积重金属的措施。
3.4
钝化修复技术 immobilization remediation technique
向土壤中添加钝化材料,改变重金属在农田土壤中的赋存形态,以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的技术。
3.5
替代种植 alternative planting
使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较低的作物替代农产品安全风险较高的作物的措施,如用重金属低累积作物替代高累积作物。
3.6
土壤环境背景值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s of soil
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统计值。通常以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某一分位值表示。其中土壤环境背景含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仅受地球化学过程和非点源输入影响的土壤中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
4 修复工作程序
4.1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图见附录A。
4.2 资料收集和分析
通过信息检索、部门走访、电话咨询、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调查农田的相关资料,重点收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报告或者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农业生产概况以及当地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背景值的获取参照附录B)等资料,核实和分析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
4.3 农田质量类别划分
4.3.1 划分基本原则
根据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结合必要的补充调查结果,按照GB 15618、GB 2762、环办土壤
﹝2019﹞53号的规定要求,以及区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等资料对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进行划分,明确各类别农田的边界和面积。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修复工作程序 ...................................................................... 2
附录 A(资料性)修复工作程序图 ........................................................ 8
附录 B(资料性)区域土壤背景值的确定 .................................................. 9
附录 C(资料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大纲 ............................... 10
附录 D(资料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 12
参考文献 ............................................................................ 1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5/T 2146-2020 铈镨钕金属技术要求
ICS77.120.99
H65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146-2020
铈 镨 钕 金属技术要求
Techni cal requi rements for cer i um-praseodymi um-neodymium metal s
2020-10-12发布2020-11-2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贺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稀(广西)金源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贺州市金利新材料有限公司、贺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伟超、甘家毅、陈建彬、马朝扬、利天军、杜爱光、陶理科、黄粟、卢阶主、陈东雯、唐桂新、邱波、李莉华、陈谦、汤盛龙、李容军、冉俊铭、曾阳庆、龙植枝、黎翻、肖传虎。
内容摘抄: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铈镨钕金属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本文件适用于以铈镨钕氧化物为原料,经熔盐电解法生产的铈镨钕金属,供制磁性材料等用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2690.1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碳、硫量的测定 高频-红外吸收法
GB/T 12690.2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稀土氧化物中灼减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2690.3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稀土氧化物中水分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2690.4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氧、氮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吸收法 脉冲-热导法
GB/T 12690.5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钴、锰、铅、镍、铜、锌、铝、铬、镁、镉、钒、铁量的测定
GB/T 12690.6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铁量的测定 硫氰酸钾、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GB/T 12690.7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硅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12690.8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钠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2690.9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氯量的测定 硝酸银比浊法
GB/T 12690.10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磷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12690.11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2690.12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钍量的测定 偶氮胂III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 要求
3.1 化学成分
铈镨钕金属的产品牌号及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如需方对产品有特殊要求,供需双方可另行协商。
3.2 外观
3.2.1 产品为铸态合金。
3.2.2 产品表面洁净、无目视可见夹杂物和氧化脱落粉末,新截面呈银灰色。
4 试验方法
4.1 制样
化学成分分析的制样方法按下述规定执行:
a) 将试样打磨干净。分析氧含量,在金属中间位置截取块状样品,取样量不少于 10 g。分析其他杂质元素含量,用直径Ф5 mm~Ф6mm 的钻头(钻头使用前用四氯化碳进行脱油脱脂处理,并且不得有锈蚀)在金属上、下两面等距离处各取 3 点,距金属块表面小于 2.0 mm 的钻屑应弃去,钻样时要控制好钻头的温度,不得使钻屑氧化。取样量不少于 10 g;
b) 将块状样品上钻出的屑混合均匀;
c) 仔细检查所得的屑,保证除去制样时偶然带入的任何杂质;
d) 所得屑质量应大于四倍分析需要的量;
e) 将充分混匀的屑分成三等份,分别包装和密封。
4.2 化学成分
4.2.1 产品中稀土金属总量(RE)的分析方法按 GB/T 14635 的规定执行。
4.2.2 产品中的铈、镨、钕、镧、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铁、硅、铝、钙、镁、钨、钼含量的分析方法按附录 A 的规定进行。
4.2.3 产品非稀土杂质的分析方法按 GB/T 12690.1~GB/T 12690.19 的规定进行。
4.3 数值修约
按 GB/T 8170 的规定执行。
4.4 外观
用目视法检查。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要求 .............................................................................. 2
4 试验方法 .......................................................................... 3
5 检验规则 .......................................................................... 3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 4
附录 A(规范性) 产品中的铈、镨、钕、镧、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铁、硅、铝、钙、镁、钨、钼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5/T 2147-2020 铈镨钕氧化物技术要求
ICS77.120.99
H65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147-2020
铈 镨 钕 氧化物技术要求
Techni cal requi rements for cer i um-praseodymi um-neodymium oxi des
2020-10-12发布2020-11-2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贺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稀(广西)金源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贺州市金利新材料有限公司、贺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朝扬、陈建彬、利天军、黄伟超、甘家毅、杜爱光、黄粟、陈东雯、卢阶主、唐桂新、邱波、李莉华、陈妙送、叶春燕、吴冬兰、黄伟兰、冉俊铭、黎翻、曾阳庆、肖传虎、龙植枝。
内容摘抄:
镨钕氧化物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铈镨钕氧化物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本文件适用于化学法制得的铈镨钕氧化物,供制稀土永磁材料等用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2690.1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碳、硫量的测定 高频-红外吸收法
GB/T 12690.2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稀土氧化物中灼减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2690.3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稀土氧化物中水分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2690.4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氧、氮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吸收法 脉冲-热导法
GB/T 12690.5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钴、锰、铅、镍、铜、锌、铝、铬、镁、镉、钒、铁量的测定
GB/T 12690.6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铁量的测定 硫氰酸钾、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GB/T 12690.7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硅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12690.8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钠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2690.9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氯量的测定 硝酸银比浊法
GB/T 12690.10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磷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12690.11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2690.12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钍量的测定 偶氮胂III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 12690.13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3部分:钼、钨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 12690.14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4部分:钛量的测定
GB/T 12690.15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5部分:钙量的测定
GB/T 12690.16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6部分:氟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GB/T 12690.17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稀土金属中铌、钽量的测定
GB/T 12690.18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8部分:锆量的测定
GB/T 12690.19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 化学分析方法 第19部分:砷、汞量的测定
GB/T 12805 实验室玻璃仪器 滴定管
GB/T 12806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容量瓶
GB/T 12808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吸量管
GB/T 14635 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稀土总量的测定
GB 39176 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3 要求
3.1 化学成分
铈镨钕氧化物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如需方对产品有特殊要求,供需双方可另行协商。
3.2 外观
3.2.1 产品为棕灰色粉末。
3.2.2 产品表面洁净、无目视可见夹杂物。
4 试验方法
4.1 制样
每件(袋)取样量不少于100 g,将试样充分混匀后,以四分法迅速缩分至所需量,装入试样袋密封。
4.2 化学成分
4.2.1 产品中稀土氧化物总量(REO)的分析方法按 GB/T 14635 的规定进行。
4.2.2 产品中的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镧、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镥、氧化钇含量的分析方法按附录 A 的规定进行。
4.2.3 产品中非稀土杂质含量及灼减含量的分析方法按 GB/T 12690.1~GB/T 12690.19 的规定进行。
4.2.4 产品中灼减含量的分析方法按 GB/T 12690.2 的规定进行。
4.3 数值修约
按 GB/T 8170 的规定执行。
4.4 外观
用目视法检查。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要求 .............................................................................. 2
4 试验方法 .......................................................................... 3
5 检验规则 .......................................................................... 3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 4
附录 A(规范性) 产品中的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镧、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氧化镥、氧化钇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5/T 2212-2020 模具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板技术规范
ICS77.120.10
CCS H60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212-2020
模具 用铝合金 精密铸造板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 ficati on of Aluminum alloy high-precision casting plate for mald
2020-12-21发布2021-01-22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政府、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铝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洪铭、朱玉涛、任月路、吴镇宇、王华春、周志乐、韦昌、田淇鑫、王艳丽。
内容摘抄:
模具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板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模具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与合同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经高纯、高均熔炼铸造和均质处理后,再进行锯切、铣面的模具用铝合金板材(以下简称“板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8.1 金属材料 第1部分: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199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 3246.1 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3246.2 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3880.3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3部分:尺寸偏差
GB/T 7999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6865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GB/T 17432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GB/T 20975(所有部分)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JB 5909 铝及铝合金中氢的测定 加热提取 热导法
YS/T 600 铝及铝合金液态测氢方法 闭路循环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模具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板
采用高纯、高均的铝合金扁铸锭,后经锯切、铣削等精密机加工处理所得的板材,可用于生产制造模具产品。
4 技术要求
4.1 合金牌号、状态及规格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技术要求 ........................................................................... 1
5 试验方法 ........................................................................... 3
6 检验规则 ........................................................................... 4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5
8 合同内容 ........................................................................... 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5/T 2148-2020 公路工程物探规范
ICS93.080
P14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148-2020
公路工程 物探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highway engineer ing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20-10-12发布2020-11-2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新恒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西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敦仁、毛承英、陈开群、陈银生、孙怀凤、米德才、蓝日彦、唐正辉、闫海涛、何廷全、黄泽斌、李祖能、罗伟斌、韦卫明、叶琼瑶、温庆珍、刘光彬、邓胜强、陈云生、杨洋、林炳臣、杨泓全、柳尚斌、刘耿仁、黄保胜。
内容摘抄:
公路工程物探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物探的术语、符号和代号、基本要求与规定、工程物探应用、直流电法、电磁法、浅层地震法、井中物探法和工程物探成果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公路工程建设中开展的各种工程物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JTG C2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T C22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
JTG/T 2231-01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DB45/T 983 工程物探规范
3 术语、符号和代号
下列术语、符号和代号适用于本文件。
3.1 术语
3.1.1
地球物理勘探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根据地质体内部的各种物性差异,借助仪器对其天然场或人工场的分布与变化情况进行观测,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对地质体的地质情况进行推断、解释的勘探方法,简称“物探”。
3.1.2
工程地球物理探测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detecting
解决建设工程中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和进行环境评价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简称工程物探。
3.1.3
综合物探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把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探方法有效地组合起来进行探测,并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达到共同完成或解决某一地质问题的目的。
3.1.4
声波探测 acoustic prospecting
在水上、地面、井中或孔间,通过探测声波在岩土体内的传播特征,来研究岩土体性质和完整性的物探方法。
4 基本要求与规定
4.1 一般规定
4.1.1 使用工程物探应符合以下前提条件:
a) 被探测对象与其周围介质间必须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
b) 被探测对象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埋深比,且其产生的异常场应能从干扰背景场中分辨;
c) 满足拟投入物探方法对地形与环境的要求。
4.1.2 采用的工程物探方法和技术参数应结合现场地形、地球物理条件和勘探的目的,在方法试验或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确定,重大工点、控制工点、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点和存在多种干扰因素的工点宜开展综合物探。具备条件时,可采用三维物探方法技术。
4.1.3 工程物探仪器应满足性能稳定、构件牢固可靠、防潮、抗震、耐磨和绝缘性能良好的要求,并应定期进行检验和保养,探测前应进行检查调试合格。
4.1.4 工程物探的测量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测网的控制基点应与已知的测量基点联测,高程和点位的误差应符合 GB 50026 的有关规定;
b) 工程物探测线的控制基点、起讫点、转折点、工可阶段测线上每相距≤100 m 的测点、初勘和详勘阶段测线上每相距≤50 m 的测点、地形突变点及非均匀分布的物探测点,应进行平面和高程测量;
c) 水面物探测点的高程应根据水位变化进行校正。
4.1.5 工程物探的探测深度应根据构筑物的类型、规模以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评价的需要确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符号和代号.........................................................................................................................................1
3.1 术语.........................................................................................................................................................1
3.2 符号.........................................................................................................................................................4
3.3 代号.........................................................................................................................................................5
4 基本要求与规定.............................................................................................................................................5
4.1 一般规定.................................................................................................................................................5
4.2 工作程序与要求.....................................................................................................................................6
5 工程物探应用.................................................................................................................................................7
5.1 一般规定.................................................................................................................................................7
5.2 路基工程.................................................................................................................................................8
5.3 桥梁工程.................................................................................................................................................9
5.4 隧道工程.................................................................................................................................................9
5.5 岩溶探测...............................................................................................................................................10
5.6 采空区探测...........................................................................................................................................11
5.7 滑坡探测...............................................................................................................................................11
5.8 超前地质预报.......................................................................................................................................12
5.9 物性参数测试.......................................................................................................................................14
6 直流电法.......................................................................................................................................................15
6.1 一般规定...............................................................................................................................................15
6.2 电测深法...............................................................................................................................................17
6.3 电剖面法...............................................................................................................................................18
6.4 高密度电法...........................................................................................................................................19
6.5 充电法...................................................................................................................................................20
6.6 激发极化法...........................................................................................................................................21
7 电磁法...........................................................................................................................................................23
7.1 一般规定...............................................................................................................................................23
7.2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24
7.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25
7.4 瞬变电磁法(TEM).................................................................................................................................28
7.5 地质雷达(GPR).................................................................................................................................30
8 浅层地震法...................................................................................................................................................32
8.1 一般规定...............................................................................................................................................32
8.2 折射波法...............................................................................................................................................34
8.3 反射波法...............................................................................................................................................35
8.4 主动源面波法.......................................................................................................................................37
8.5 微动勘探法...........................................................................................................................................38
8.6 地脉动测试...........................................................................................................................................38
9 井中物探法...................................................................................................................................................39
9.1 一般规定...............................................................................................................................................39
9.2 电测井...................................................................................................................................................40
9.3 地震波速测井.......................................................................................................................................41
9.4 声波测井...............................................................................................................................................42
9.5 超声波成像测井...................................................................................................................................43
9.6 弹性波 CT..............................................................................................................................................43
9.7 电磁波 CT..............................................................................................................................................44
9.8 电阻率 CT..............................................................................................................................................44
9.9 钻孔全景光学成像...............................................................................................................................44
9.10 管波探测法.........................................................................................................................................44
9.11 井中雷达法.........................................................................................................................................45
10 工程物探成果报告.....................................................................................................................................45
10.1 一般规定.............................................................................................................................................45
10.2 内容编制.............................................................................................................................................45
附录 A(规范性) 几种主要物探方法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一览表..................................................... 47
附录 B(规范性) 公路工程物探方法选用一览表..................................................................................... 49
附录 C(资料性) 常用物探方法适用探测对象、探测深度及相对分辨率比对表.................................50
附录 D(资料性)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工作参数的计算..................................................................... 5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答疑:GQI2021-浙江
问题专业: 机电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12-26 19:57:19
提问网友: 黄洋洋
GQI2021不同的小版本有什么不同?对出量有影响吗
解答网友: 求己
对出量没有影响
DB45/T 2164-2020 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ICS 13.060.30
Z60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164-2020
乡镇卫生院 污水处理设施 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 on of sewage treatment faci lity in township hospitals
2020-10-29发布2020-11-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广西桦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付平、覃霞、吴智华、黄智宁、郭辰、陈浩、莫天政、何少媚、韩彪、 覃岳隆、霍钰、罗冰冰、王达远、王莹、原海伦、邱诣龙。
内容摘抄:
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广西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总体要求、设计、施工、验收、运行与维护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19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
HJ/T 24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悬挂式填料
HJ/T 24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悬浮填料
HJ 2006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29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乡镇卫生院 township health center
政府在乡镇设置的以维护当地居民健康为中心,综合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的公益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功能、规模分为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
3.2
乡镇卫生院污水 township health center sewage
卫生院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洗衣房等处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及其与办公、食堂、宿舍等排水混合排出的污水。
3.3
预处理 pretreatment
污水通过格栅、调节池等机械方法去除悬浮物的过程。
3.4
化学物理处理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
污水通过混凝、过滤等化学物理方法处理的过程。
3.5
生化处理 biochemical treatment
污水通过生化反应去除污染物的过程。
3.6
污水处理设施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y
针对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而采取就地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主体工程。
3.7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集不同污水处理单元于一体的设备。
3.8
直接排放 direct discharge
污水经设施处理后直接向外环境排放。
3.9
间接排放 indirect discharge
污水经设施处理后排放至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处理后排放。
4 设计水量水质与排放标准
4.1 设计水量水质
设计水量和水质的确定,应符合HJ 2029的有关规定。
4.2 排放标准
乡镇卫生院污水直接排放的,执行GB 18466的有关规定;间接排放的,可执行GB 18466中的预处理标准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设计水量水质与排放标准 ............................................................ 2
5 总体要求 .......................................................................... 2
6 工艺设计 .......................................................................... 3
7 检测与过程控制 .................................................................... 6
8 辅助设施 .......................................................................... 7
9 安全与卫生设计 .................................................................... 7
10 施工与验收 ....................................................................... 7
11 运行与维护 ....................................................................... 8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5/T 2211-2020 航空集装箱用铝合金板材技术规范
ICS77.120.10
CCS H60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211-2020
航空集装箱 用铝合金板材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 fication of Aluminum alloy sheets for unit load device
2020-12-21发布2021-01-22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江南区人民政府、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铝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志乐、吴镇宇、朱玉涛、任月路、王华春、梁洪铭、闫焱、郝成罡、覃珊。
内容摘抄:
航空集装箱用铝合金板材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航空集装箱用铝合金板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航空集装箱用7021铝合金板材(以下简称“板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8.1 金属材料 第1部分: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199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 3246.1 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3246.2 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3880.1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3880.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2部分:力学性能
GB/T 3880.3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3部分:尺寸偏差
GB/T 7999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6865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GB/T 17432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GB/T 20975(所有部分)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航空集装箱 Unit Load Device(ULD)
航空运输中使用的集装箱称为航空集装箱。
4 技术要求
4.1 牌号、状态及规格
板材的合金牌号、状态及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12-26 19:54:57
提问网友: TRISTE
解答网友: 广~联
对的
GB/T 32589-2016 轨道交通 第三轨受流器
ICS 29.2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589- -2016
轨道交通 第三轨受流器
Railway application- Third-rail current collector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技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铁路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潮南中通电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洪源、陈革。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赵清良、张会青、陈珍宝周晔、朱士友。
轨道交通第三轨受流器
本标准规定了轨道交通中第三轨受流器的工作条件.性能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RAMS要求、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上部或下部受德的第三轨受流器(简称受流器),且地铁和轻轨车辆运行速度不超过120 km/h.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9.1- -2009冷卷圆柱 螺旋弹簀技术条件第1部分a拉伸弹簧
GB/T 1239.3- -2009冷娄圆柱 螺旋弹簀技术条件第3部分:扭转弹簧
GB/T 1402- -2010轨道交通牵 引供电系统电压(IEC 60850: 2007 , MOD)
GB/T2423.1- 2008 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 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低温(EC 606-2-1:2007,IDT)
GB/T 2423.2- 2008 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B:高温(IEC 6006822;2007。IDT)
GB/T 2423.17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Ka;盐雾
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 用导则
GB 4208- 2008 外壳防 护等级(IP代码)(IEC 60529 ,2001 ,IDT)
GB/T 7928- -2003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2528- -2008 交流额定电压 3 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
GB/T 13539.1- -2008 低压熔断器第1部分i基本要求(IEC 60269-1 :2006 ,IDT)
GB/T 18269- -2008交流 1 kV.直流1.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工工具(IEC 60900 : 2004 , MOD)
GB/T 21413.1- 2008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第 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IEC 60077-1:1999,IDT) .
GB/T 21413.5- -2008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第5 部分:电工器件高 压熔断器规则(IEC 60077-5:2003,IDT)
GB/T 21562轨道交通可靠性、 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
GB/T 21563- -200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睑(IEC 61373:1999 ,IDT)
JB/T 5923- -1997 气动气缸技术条件
TB/T2843机车车辆用橡胶弹性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34
35
36
…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