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21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一、.编制依据
1. 1花园 楼施工图纸。
1.2花园 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 3 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规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外墙外保温 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J01-26-96)
《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DBJT19-20-2005
二、工程概况
XX工程 楼位于 区,总建筑面积为 ㎡,地上 层,地下 层,建筑高度 m,体型系数为0.18。结构墙体为现浇混凝土200mm,局部窗洞口下部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外饰面粘贴面砖。
三、系统安全论证
目前所有规范中,后贴苯板保温做法对瓷砖饰面采取了回避态度,无明确做法标准。但部分城市高层建筑立面污染严重,对自洁要求较高,不少开发商喜欢陶瓷墙砖的质感、线条、自洁和耐久等优点,要求提供带瓷砖饰面的外保温系统。因此,虽然标准、规程对此采取回避的态度,但保温工程 贴瓷砖的项目估计已超过100万m2,而且多数是高层。根据北京原住总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编制了后贴苯板的外保温面砖饰面系统企业标准,郑州****公司在河南建筑科学研究院经过体系检测,成功通过了耐老化实验,“馨丽佳”外墙外保温技术经过25年老化实践证明,会为你的“馨丽佳”外墙外保温。该标准以当时的一栋22层公寓为样板,从开始的专家初步论证、现场试验,到最后的实体检测和专家评议,均圆满的获得成功(评议资料见附件)。至今,“馨丽佳”外墙外保温饰面砖做法已完成外保温面积近20万平米,未出现任何问题。且本系统已通过耐侯性能检测,这也表明该系统在长时间的外界作用下仍能安全工作25年以上。
四、工艺做法
1、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清扫墙面浮灰,墙面的混凝土残渣和脱模剂必须清理干净,在各阴角、阳角挂垂直线和水平线以控制垂直度和平整度。平整垂直度误差在20mm范围内,可通过调整粘结剂和苯板厚度找平,超出20mm,则预先由总包单位进行局部修理后再进行保温施工。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L/T 330-2021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焊接接头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pdf
ICS27.140
CCS P5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住
DL/T330-2021 代替DL/T330-2010
水电水利工程 金属结构 及设备焊接 接头衍射时 差法超声检测
Ultrasonic 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 technique in welded joints of hydroelectric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steel structure and equipment
2021-12-22 发布 2022-03-22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L/T330一2010《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焊接接头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与DL/T330一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厚度范围(见第1章):
b)增加了焊接缺欠、扫查面、底面的定义(见3.1、3.3和3.4):
c)更改了缺欠高度的定义(见3.12,2010年版的3.9):
d)增加了对安全及工作环境的具体要求(见4.1);
e)更改了TO℉D检测对比试块,增加了盲区高度测定试块、声束扩散角测定试块和模拟试块(见6.2、6.3、6.4和6.5,2010年版的6.2):
f)更改了TOFD检测技术等级的分级及应用范围(见第8章,2010年版的第7章):
g)更改了检测区域的规定(见9.1,2010年版的8.1):
h)更改了厚度方向分区深度范围及检测参数的设置(见9.3,2010年版的8.3):
i)更改了扫查方式选择的规定(见9.6,2010年版的8.6):
j)更改了扫查速度要求,增加了最大扫查速度计算公式(见11.2,2010年版的10.2):
k)更改了点状缺欠评定要求(见14.2,2010年版的13.2):
1)增加了焊接接头返修部位质量评定的内容(见14.4):
m)更改了附录A水电水利工程常用金属材料分类(见附录A,2010年版的附录A):
n)增加了附录B操作指导书推荐格式(见附录B):
o)更改了底面盲区计算公式(见附录D,2010年版的附录C):
p)增加了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站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郑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安、杨兴斌、黄志强、李林、曹麦对、郑建民、任亚非、黄发涛、高景荣、刘雪芳、王富林、裴延东、孙文琦、刘玉良、于淑敏、崔志强。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首次发布为DL/T330一2010: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内容摘抄: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焊接接头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焊接接头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的方法及缺欠评定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母材厚度为8mm~400mm的工程结构用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及合金钢对接焊接接头的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其他细晶各向同性和低声衰减金属材料的检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345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JB/T8428无损检测超声试块通用规范
B/T9214无损检测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JB/T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NBT47013.1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焊接缺欠welding imperfection
在焊接接头中因焊接产生的金属不连续、不致密或连接不良的现象,以下简称“缺欠”。
3.2坐标定义coordinate definition
规定检测起始参考点O点以及x、y和z坐标的含义,见图1。
3.3扫查面scanning surface
放置探头并进行扫查的工件表面。
3.4底面back wall
与扫查面相对的工件另一侧表面。
3.5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 technique;TOFD
利用缺欠端点的衍射波信号发现缺欠和测定缺欠尺寸的一种超声检测方法,一般使用纵波斜探头,采用一发一收模式,见图2。
3.6直通波lateral wave
从发射探头沿被检工件以最短路径到达接收探头的超声波,见图2。
3.7底面反射波back wall echo
从发射探头经底面反射到接收探头的超声波,见图2。
3.8探头中心间距probe center separation;PCS
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入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见图3。
3.9缺欠上端点upper tip of imperfection
同一缺欠距扫查面最近的缺欠端点,见图3。
3.10缺欠下端点lower tip of imperfection
同一缺欠距扫查面最远的缺欠端点,见图3。
3.11缺欠深度imperfection depth
缺欠上端点与扫查面间的最短距离,见图3、图4中的d1。
4一般规定
4.1安全及工作环境
4.1.1检测人员应在具备安全作业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在高空进行操作时,应考虑人员、检测设备器材坠落等因素,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4.1.2环境温度、湿度应满足检测系统的使用要求。
4.1.3检测场所和环境除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卫生和劳动保护的法规外,应避免对人体有较大影响或可能干扰正常操作、观察和判断的场所和环境。
4.1.4若检测场所和环境对检测质量有影响,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监测和记录环境条件;当
环境条件危及检测结果时,应停止检测。
4.2人员按照本文件进行TOFD检测的人员,应取得电力行业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等TOD检测2级及以上证书。
4.3材料
本文件TOFD检测适用的材料范围参见附录A,其他金属材料的检测在充分考虑材料的几何特性、声学特性及对检测灵敏度影响的前提下可参照执行。
4.4检测工艺
检测前应针对被检工件的材质、规格、坡口形式、结构特点、施工环境及本文件的有关要求编制检测工艺规程或操作指导书。操作指导书推荐格式见附录B。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4/T 1585-2019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评估数据处理技术规范.pdf
ICS27_180
F11
DB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T1585—2019
风电场 风能资源 测量评估 数据处理 技术规范
2019-02-12 发布
2019-05-12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银川、李欣、桑建人、王素艳、高振辉、张雯、王岱、马阳、王璠、高睿娜。
内容摘抄: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评估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测风数据要求、验证、订正及处理的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宁夏风能资源测量、调查、评估、开发相关的气象观测和资料的采集及资料审核、数据订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709一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18710一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风场wind site
拟进行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场地、区域或范围。[GB/T18710-2002,定义3.1]
3.2风电场wind farm
由一批风力发电机组或风力发电机组群组成的电站。[GB/T18710一2002,定义3.2]
3.3风功率密度wind power density
与风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中风所具有的功率。[GB/T18710-2002,定义3.3]
3.4风能密度wind energy density
在设定时段与风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中风所具有的能量。[GB/T18710-2002,定义3.4]
3.5风速wind speed
空间特定点的风速为该点周围气体微团的移动速度。[GB/T18710-2002,定义3.5]
3.6平均风速average wind speed
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给定时间从几秒到数年不等。[GB/T18710一2002,定义3.6]
3.7最大风速maximum wind speed
10分钟平均风速的最大值。[GB/T18710-2002,定义3.7]
3.8逐时平均风速one by one hour average wind speed
每小时内10分钟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3.9极大风速extreme wind speed
瞬时风速的最大值。[GB/T18710-2002,定义3.8]
3.10风速函数分布wind speed distribution
用于描述连续时段内风速概率分布的函数。
4测风数据要求
4.1风场附近气象站的测风数据
4.1.1选取参证气象站
由于测风塔观测资料时段较短,其统计参数不能代表当地的多年平均状况,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需要在测风塔周边区域内选择合适的气象站,并利用其历史和同期观测资料,在相关性检验基础上,进行序列延长或对比计算分析,选定的气象站称为参证气象站。
4.1.2参证气象站情况调查
在收集参证气象站的测风数据时应对站址变化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观测记录数据的测风仪型号、安装高度和周围障碍物情况(如树木和建筑物的高度,与测风杆的距离等),以及建站以来站址、测风仪器及其安装位置、周围环境变动的时间和情况等。
4.1.3应收集参证气象站以下数据:
一有代表性的连续20一30年的逐年平均风速和各月平均风速。
一与风场测站同期的逐小时风速和风向数据。
一累年平均气温和平均气压数据。
一建站以来观测到的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及其发生的时间和风向、极端气温、最多雷暴日数、最长积冰日数、最大冻土深度、最大积雪深度和侵蚀条件(沙尘)等。注:本规范中逐小时风速、风向、温度和气压数据分别是每个小时的平均风速、出现频率最大的风向、平均温度和平均气压。
4.2风场测风数据
应按照GB/T18709的规定进行测风,获取风场的风速、风向、气温、气压等实测时间序列数据,极大风速及其风向。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000立方米球罐无损检测方案(15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1 工程概况
中国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分公司化工厂,共建造2台1000m3丙烯球罐,球罐壁厚46mm,材质为16MnR,球罐本体总质量192.3吨/台,该工程由XXXX石油化工设计院设计,中国XXXX建设公司负责该工程的无损检测施工,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总体进度要求,特编制本无损检测施工技术方案。
2 编制依据:
2.1 《1000m3丙烯球罐施工方案》
2.2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标准.
2.3 《监理细则》
3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3.1 球罐经表面打磨和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100%MT检测, JB4730—94Ⅰ级合格,发现缺陷后,经表面打磨,再进行MT检测;合格后,再进行100%UT检测,JB4730—94Ⅰ级合格,发现不合格缺陷后,由第二个有UT—Ⅱ或UT—Ⅲ级资格的人员进行确认。有不合格缺陷后,采用χ射线检测进行确认缺陷。返修,严格执行返修工艺,经表面打磨和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MT和 UT检测,再进行射线检测确认合格。
4 无损检测
4.1 无损检测人员应有相应的上岗操作证,取得II级以上证书的人员方可填写和签发报告。无损检测人员请见附表。
4.2 无损检测至少在焊接完后24h进行。
4.3 RT检测底片有清晰的编号,并与球罐位号、焊缝编号相对应。底片的有效长度为250mm。底片的有效评定区域之间应相互衔接,RT的质量不低于AB级。
4.4 无损检测应严格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的要求执行。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 工程概况 2
2. 编制依据 2
3.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2
4. 无损检测 3
5. 焊缝返修 3
附表:无损检测人员登记表 4
6.质量保证措施 5
7.机具安排 6
8.安全措施 6
附录: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 7
球罐焊缝采用r射线拍片补充说明 1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4/T 698-2021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技术规范.pdf
ICS 13.100
CCS C 66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698—2021代替DB64/698-2011
危险场所 电气防爆 安全检测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al explosion-proof safety detection in dangerous places
2021-03-10 发布 2021-06-10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测」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作为推荐性标准替代DB64/698-2011《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技术规范》。本文件与DB64/698-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对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引用条文进行了更新和修改,详见规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检测机构资质和检验人员的规定,详见4.3。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划分由原来的两种区域“10区、11区”修改为三种区域“20区、21区、22区”,并增加了爆炸性粉尘的分组:IA、IB和IC组,详见5.2.1、5.2.2、5.3.3。将原“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选型”和“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修改为“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选型”。增加了术语“爆炸性环境”及“设备保护级别(EPL)”将原标准“可燃性粉尘环境”改为“爆炸性粉尘环境”,详见术语和定义。增加了检测设备要求,详见4.4。增加了设备、设施大修后,应进行检测检验的规定。增加了爆炸危险环境内电压为1000V及以下的钢管配线技术要求,详见5.2.4。增加了Ⅱ类电气设备的温度组别、最高表面温度和气体、蒸汽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详见5.3.4。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中心(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军、李绍华、赵原、李惠林、李选平。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64/698-2011。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4
附录A(资料性)常见危险场所(装置)分类、分区举例13
附录B(资料性)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分级、分组举例16
附录C(资料性)爆炸性粉尘特性表24
附录D(资料性)电气装置最高允许温度及允许温度升值26
附录E(资料性)常用材料发射率的参考值表28
附录F(资料性)接地系统的类型29
附录G(资料性)风级、风速的关系表32
附录H(资料性)项目检查表33
内容摘抄: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技术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危险场所电气设施的防爆安全检测。本文件不适用于下列环境:矿井井下;制造、使用或贮存火药、炸药和起爆药、引信及火工品生产等的环境:利用电能进行生产并于生产工艺过程直接关联的电解、电镀等电力装置区域使用强氧化剂以及不用外来点火源就能自行起火的物质的环境:水、陆、空交通运输工具及海上和陆地油井平台:以加味天然气做燃料进行采暖、空调、烹饪、洗衣以及类似的管线系统:医疗室内;灾难性事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476.1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12476.3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
GB14050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T17949.1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AQ300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电气设施electric facilities
切利用电能的设备的整体或部分,如发电、输电、配电、蓄电、电测、调节、变流、用电设备和电讯工程设备等。
3.2爆炸性环境explosive atmospheres
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汽、粉尘、薄雾、纤维或飞絮的形式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引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3.3爆炸性气体环境explosive gas atmospheres
在大气条件下,气体或蒸汽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引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3.4爆炸性粉尘环境explosive dust atmospheres
在大气环境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3.5危险场所dangerous places
爆炸性气体环境或可燃性粉尘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3.6电气防爆安全检测electrical explosion-proof safety testing
为了确认危险场所的电气设施或设备运行状态及防爆性能的安全可靠性,对被检测设施或设备进行不拆卸或局部拆卸并辅以一些检查措施的检测活动。
3.7设备保护级别(EPL)equipment protection level
根据设备成为引燃源的可能性和爆炸性气体环境及爆炸性粉尘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而对设备规定的保护级别。
4基本规定
4.1检测分类
4.1.1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项目在电气装置和设备投入运行之前,应委托具有相关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初始检测检验。
4.1.2在役的电气装置和设备,应委托具有相关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检验。
4.2条件
4.2.1初始检测前应具备的条件:
a)电气设施的工程安装质量合格结论报告:
b)设备性能测试、系统自检合格结论报告;
c)相应的技术文件、工程实施和质量控制记录。
4.2.2定期检测前应具备的条件:
a)电气设施处于运行状态;
b)相应的技术文件。
4.3检测机构和人员
4.3.1危险场所电气装置和设备的检测检验应委托具有相关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
4.3.2检测检验人员应受过相关检测检验能力培训。
4.4检测设备要求
4.4.1检测检验应采用的设备有:防爆型红外测温仪、本安型红外热成像仪、防爆型数字万用表、钳型电流表、绝缘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放电泄漏侦测仪、防爆激光测距仪、防爆对讲机、游标卡尺等。
4.4.2检测检验设备应定期核查、维护和校验,并在校验有效期内方可开展检测检验工作。
4.5程序和要求
4.5.1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检测工作程序,按图1进行。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609-2017 输变电工程环境监理规范.pdf
ICS13.020.10
Z04备案号:56955-2017
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609-2017
输变电工程 环境监理 规范
2017-12-18 发布
2018-03-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青海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
前言
本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由青海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煜、翟永洪、胡青、杨伟星、王洪海、惠强、张文彬、孔德龙、崔鹏、李延宏、邓生雪、马磊。
内容摘抄:
输变电工程环境监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输变电工程批建符合性、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电磁环境保护、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用表的要求。本规范适用于1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交流输变电工程,±1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输变电工程,环境监理合同签订起至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完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879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1822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HJ/T39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
DB63/T1109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输变电工程
将电能的特性(主要指电压、交流或直流)进行变换并从电能供应地输送至电能需求地的工程。输变电工程可以分为交流输变电工程和直流输变电工程,其中交流输变电工程包括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或开关站、串补站),直流输变电工程包括输电线路、换流站和接地极系统。
3.2输电线路
用于电力系统两点间输电的导线、绝缘材料、杆塔等组成的设施。
3.3场站工程
本规范所指的场站工程含变电站、开关站、串补站、换流站、接地极系统等工程。
3.4重大变动
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布局和环境保护措施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发生变动,且可能导致不利环境影响显著加重的,界定为重大变动。
3.5生态红线
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4环境监理工作程序
环境监理工作程序图参见附录A。环境监理单位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程序如下:
a)勘察施工现场,环境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委托环境监理合同;
b)组建现场环境监理部,选派环境监理技术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及时进场开展工作:
c)研阅设计文件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进行批建符合性研判工作:
d)环境监理项目部编制《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实施方案》的具体编写要求应符合DB63/T1109的要求。
e)《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实施方案》报建设单位审批;
f)环境监理项目部具体实施环境监理工作;
g)向建设单位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监理工作总结报告,环境监理工作总结报告的具体编写要求见DB63/T1109附录D;
h)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整理、立卷、归档、移交环境监理档案。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结构加工方案(31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1、概况:*****3#热轧我厂制作构件包括加热炉区和板加区。根据现场安装要求,我厂制作分为3个制作段加工 出厂。
1.1、板加区X1线首先制作,包括11根吊车梁,13根柱子和屋面托梁等约600T。
1.2、加热炉、吊车梁42根(其中14根材质为Q345C,28根材质为Q235B)柱32根及屋面梁、托架、檩条等。
1.3、板加区(除X1轴线除外)吊车梁55根、柱39根及屋面梁、托架、檩条等。
1.4、钢柱上柱为H型实腹式,下柱为双肢分离式,肩梁采用单腹板形式,腹板和下柱钢管和上柱H型钢翼板插通,上下柱间设有K型管支撑,柱脚为分离式柱脚。
1.5、吊车梁跨度15M、18M、24M、27M采用H型截面实腹式,梁高为2M、2.2M、2.5M、2.8M、3M,吊车梁与水平制动梁、辅助桁架及下部水平撑形成整体。
1.6、屋面梁采用H型实腹板梁,间距最大为42M,大柱距处加设托梁。
2、有关规范、规程
《钢结构 设计规范》GBJ17-8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3、材料
3.1吊车梁材质均为Q345C(除加热炉28根外)。柱子、上柱H型钢、屋面梁、托梁材质均为Q345B檩条及其他构件材质为Q235B,屋面梁腹板≤5mm采用高频焊H型钢,C型钢可按图纸长度采购。
4、施工准备
4.1必须持证上岗,并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认可的范围内施焊
4.2高强螺栓孔钻孔
4.2.1吊车梁上翼板与制动板连接的高强螺栓孔采用数控钻孔。
4.2.2零件板群孔高强螺栓孔采用套模钻孔。
4.3吊车梁支座加劲板下端应刨平顶紧,保证支座加劲板与腹板的垂直度和支座下端刨平的水平度,吊车梁横向加劲板上端与上翼板刨平顶紧。
4.4摩擦面试验
4.4.1摩擦面试验数量先做4组,孔径22,高强螺栓直径20,高强螺栓性能为10.9级。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514-2016 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
ICS13.260
A47备案号:52065-2016
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5142016
风力发电场 雷电防护 装置检测 技术规范
2016-10-09 发布
2016-12-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
本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由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提出。
本规范由青海省气象局归口。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青海大学、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海西州防护雷电中心、海南州防护雷电中心、中节能青海东方华路风电公司、厦门红相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成山、欧建芳、王玉娟、李元锦、冯有成、周文峰、韩文玲、金元锋、司杨、郭翔。
内容摘抄:
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测周期。本规范适用于陆上使用、额定功率在600kW及以上的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雷电防护装置性能及接地特性参数检测,其他类型的风力发电机组可参照本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53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17949.1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
GB/T18802.1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8802.21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21部分:电信和网络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Z25427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DL/T475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NB/T31039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系统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1431、GB/T2900.53、GB/Z25427、GB50057、GB50343、DL/T475、DL/T6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3.1雷电防护装置检测
根据与各类雷电防护装置相关的设计规范,确定其是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检测、测量以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的全过程。[GB/T21431-2008,定义3.32]
3.2风力发电场
由一批风力发电机组或风力发电机组群组成的电站。[GB/T2900.53-2001,定义2.1.3]
3.3风力发电机组
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GB/T2900.53-2001,定义2.1.2]
3.4接地线
电力设备应接地的部位与地下接地极之间的金属导体,也称为接地引下线。[DL/T475-2006,定义3.2]
3.5接地装置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DL/T475-2006,定义3.3]
3.6接地网
由垂直和水平接地极组成的,供发电厂、变电所使用的,兼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水平网状接地装置。[DL/T475-2006,定义3.5]
3.7接地装置特性参数
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接地阻抗、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等参数或指标。[DL/T475-2006,定义3.6]
3.8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
接地装置中应该接地的各种电气设备之间,接地装置的各部分及与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性,即直流电阻值,也称电气导通性。[DL/T475-2006,定义3.7]
3.9接地阻抗
接地网对远方电位零点的阻抗。数值上为接地网与远方电位零点间的电位差,与通过接地网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DL/T475-2006,定义3.8]
3.10场区地表电位梯度
接地短路电流或试验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被试接地装置所在的场区地表面形成的电位梯度。[DL/T475-2006,定义3.9]
3.11接触电位差
当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距设备水平距离1.0m处与沿设备外壳、架构或墙壁离地面的垂直距离1.8m处两点间电位差。[DL/T475-2006,定义3.11]
3.12跨步电位差
当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地面上水平距离为1.0m的两点间的电位差。[DL/T475-2006,定义3.10]
4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区和风力发电场防雷类别的划分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区和风力发电场防雷类别的划分方法见附录A。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结构监测技术方案(21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1.1 招标文件
《**体育馆钢结构 监测招标文件》,招标编号:06-*******,**建设/北京**联合总承包部,2006 年4 月10 日。
1.2 主要标准、规程、规范
(1)《钢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7-2003);
(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5)《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101-96);
(6)《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范》(YB9257-1995);
(7)《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
(8)《钢铁工业建(构)筑物可靠性鉴定规程》(YBJ219-89);
(9)《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1.3 设计资料
《**体育馆钢结构施工图》,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
1.4 主要法规、文件
主要包括:北京“2008” 工程建设指挥部关于奥运比赛场馆建设工程的文件([2004]3 号、9 号、10 号、13 号、[2005]1 号);第29 届奥运会组委会秘书行政部文件(奥运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指南)[2004]124 号;市建委《关于加强奥运场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2004]207 号;《绿色奥运建筑实施指南》;《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等。
(略)
内容索引:
目录
1 编制依据............................................................................................................. 3
1.1 招标文件..................................................................................................... 3
1.2 主要标准、规程、规范............................................................................... 3
1.3 设计资料..................................................................................................... 3
1.4 主要法规、文件.......................................................................................... 3
2 设计概况............................................................................................................. 3
2.1 体育馆设计概况.......................................................................................... 3
2.2 钢结构设计概况.......................................................................................... 4
3 对钢结构监测要求的理解与响应......................................................................... 5
3.1 钢结构监测的必要性................................................................................... 5
3.2 对钢结构监测要求的理解............................................................................ 5
3.3 对钢结构监测要求的响应............................................................................ 6
4 监测内容、目标及实施对策................................................................................. 6
4.1 监测内容、目标.......................................................................................... 6
4.2 监测实施对策.............................................................................................. 6
5 监测方案及系统布设方案设计............................................................................7
5.1 各项监测要求的控制指标............................................................................. 7
5.2 监测点布设................................................................................................. 7
5.3 监测工作量................................................................................................. 8
5.4 监测周期和频率.......................................................................................... 9
5.5 监测方法..................................................................................................... 9
5.5.1 各杆的应力及其变化监测.................................................................... 9
5.5.1.1 监测仪器....................................................................................... 9
5.5.1.2 工作原理...................................................................................... 9
5.5.1.3 检测方法及过程......................................................................... 10
5.5.2 截面处的挠度(沉降)及其变化监测................................................ 10
5.5.2.1 仪器组成..................................................................................... 10
5.5.2.2 测量原理及方法.......................................................................... 10
5.5.2.3 仪器软件.....................................................................................11
5.5.3 截面的温度及其变化监测...................................................................11
5.6 监测评估系统.............................................................................................11
6 监测仪器设备和设施、软件等........................................................................... 12
7 监测方案实施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2
7.1 监测方案实施进度计划............................................................................. 12
7.2 监测进度保证措施..................................................................................... 14
8 监测人员组织管理、技术支持、为奥运保驾..................................................... 14
8.1 监测人员组织管理..................................................................................... 14
8.2 劳动力计划............................................................................................... 15
8.3 监测工作技术支持、为奥运保驾服务........................................................ 16
9 质量、安全绿色环保保障措施........................................................................... 16
9.1 质量保障措施............................................................................................ 16
9.2 安全保障措施............................................................................................ 17
9.3 绿色环保保障措施..................................................................................... 18
10 与各方协调配合.............................................................................................. 18
10.1 与钢结构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 18
10.2 与监理单位的协调配合............................................................................ 19
10.3 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 19
10.4 与业主的协调配合................................................................................... 19
11 对本工程的相关建议..................................................................................... 2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1/T 1504-2021 农村水电站运行管理规范.pdf
ICS27.140
CCS P 59
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504-2021
农村水电站 运行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for rural hydropower station
2021-12-17 发布
2022-01-17 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水利水电发展中心、陕西省小水电行业协会、陕西省水务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颖列、夏建军、周鹏、刘承、申景涛、周炜、马小文、弋西汉、杨志刚、荷非洲、高阳平、张永堂、唐向波、陈飞。
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利水电发展中心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水利水电发展中心 电话:029-61835130 地址: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710004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总体要求2
5设备设施4
6现场运行及作业6
7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7
8环境保护8
9档案管理9
10信息化及网络安全9
11安全生产标准化及特续改进9
附录A(资料性)水电站运行管理应具有的制度或企业标准目录10
附录B(资料性)水电站运行管理应具有的预案目录11
参考文献12
内容摘抄:
农村水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村水电站(下文简称水电站)在总体要求、设备设施、现场运行及作业、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档案管理、信息化及网络安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及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单站总装机容量0.5MW~50MW(不含)的农村水电站运行管理,0.5MW以下的农村水电站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
GB/T18110小型水电站机电设备导则
GB/T21718小型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
GB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2686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30951小型水电站机电设备报废条件
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5070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GB/T50876小型水电站安全检测与评价规范
GB/T50964小型水电站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GB/T51416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标准
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AQ/T900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 9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AQ/T901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1066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导则
SL101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
SL529农村水电站技术管理规程
SL601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T752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
SL753水力自控翻板闸门技术规范
SL768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T772水利行业反恐怖防范要求
SLT782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SLT789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农村水电站标准化管理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rural hydropower station
农村水电站在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规则的活动。
3.2企业主要负责人the principal person in charge of enterprises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站长,以及对生产经营活动有决策权的实际控制人。
3.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safety management people
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即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安全管理人员。
3.4相关方related parties
工作场所内外与企业安全生产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单位,如承包商、供应商等。
3.5绿色小水电smal I green hydropower stations
在生态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管理规范和经济合理方面具有示范性的小型水电站。[来源:SL/T752-2020,3.1]
4总体要求
4.1机构及人员
水电站应根据本电站实际,设运行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议事机构。各机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4.1.1运行管理机构主要内容如下:
a)应设置运行班值、检修维护班组等,配置相应人员,明确运转方式;
b)具有小(2)型以上水库的水电站应设水工班组,设置安全监测、检修维护等岗位;其它类型水电站应明确专(兼)职水工管理人员;
c)人员应具备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
4.1.2安全管理机构主要内容如下:
a)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水电站管理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2管理制度及运行规程
4.2.1制度、规程的获取及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a)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应明确负贵识别和获取国家各种最新适用于农村水电站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的部门或人员,印发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清单,配备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管理制度等,并定期予以更新;
b)应及时将识别的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向运行(生产或从业)人员进行宣贯。
4.2.2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a)水电站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印发相关制度(标准)。制度(标准)应包含但不限于附录A内的内容;
b)应每年对规章制度的适用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评估,情沉发生变化时及时修订。
4.2.3运行规程主要内容如下:
a)应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本水电站实际情况,细化制定和印发各项运行规程:
b)应每年至少对规程的适用性、有效性和执行情沉进行一次评估,评估结果、安全情况、事故情况等作为修订的依据;
c)运行规程常规应每3年一5年进行一次修订。
4.3教育培训
4.3.1培训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a)应制定《教育培训制度》和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职工教育培训纳入年度安全目标考核;
b)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c)教育培训应有记录,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应建立职工教育培训档案。
4.3.2培训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a)培训对象及要求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2学时,每年安全再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学时:
2)新入职的水工建筑物及机电运行、从事倒闸操作的人员,岗前应经过公司、水电站、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过制度、现场规程的学习、现场见习和至少3个月的跟班实习。初次上岗岗前安全培训时间应不少于24学时;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柱制作安装方案(7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北京****文化中心东楼钢柱制作 工程
1.2 工程内容: 钢柱 制作
1.3 质量标准: 钢结构制作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有关规定。
2. 施工准备:
2.1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2 所有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测合格。
2.3 施工中所用的设备必须合格,处于正常运转和使用状态。
2.4 标识办法见具体有关规定。
3. 主要工艺流程:(略)
4. 来料检查:
4.1 钢柱材质为Q345C,腹板厚度为46mm,翼缘板厚度为42mm和36mm。所用钢材必须有材质证明书或材料代用通知单,做到专料专用。
4.2 号料前,如钢板不平,必须矫正平直后才能使用, 局部不平度为每米不大于1mm。
4.3 钢材矫正后的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痕,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
4.4 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的1/2,否则不得使用。
4.5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检查钢材是否重皮、裂纹等缺陷,如发现问题及时会同技术人员及检查人员研究处理。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某钢结构厂房吊装施工方案(10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一、吊装 工程概况
本次钢结构主体吊装由于G轴第5、6线,F轴第5、6线,E轴第4、5线的承台基础暂时不能施工,电炉基础需要马上开挖,为了保证4月30号电炉跨屋面出水,因此不可按原施工组织设计的吊装顺序进行。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先吊装G列2、3、4线,F列2、3、4,E列1、2、3线九根钢柱及柱间支撑、托架、屋架、天窗、檩条及屋面梁,再吊装G列5、6、7线,F列5、6、7线,E列4、5、6、7线10根钢柱及柱间支撑、托架、屋架、天窗、檩条及屋面梁。
二、吊装准备
(一)人员组织机构设置
三、吊装流程
钢结构吊装总顺序为:先钢柱吊装固定,随后安装柱间支撑,吊机边退边吊装托架、屋架、天窗架再吊装吊车梁及安装轨道。
四、吊装顺序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目前的实际情况,先吊装GF跨,再吊装FE跨,最后吊装ED跨。具体吊装顺序如下:
GF跨 4→3→2 , 5→6→7
FE跨 3→2→1 , 4→5→6→7
ED跨 7→6→5→4→3→2→1
(略)
内容索引:
目录
一.吊装工程概况
二.吊装准备
三.吊装流程
四.吊装顺序
五.钢构件运输
六.钢柱、柱间支撑吊装方法
七.屋架、托架、天窗和檩条吊装方法
八.吊车梁吊装方法
九.制动系统吊装方法
十.施工安全措施
十一 进度计划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某钢结构厂房防火涂料施工方案(27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厂房钢结构 和车间钢结构防火涂料 工程
建设地点:保市×××××路
建筑面积:14051平方米
工程结构:钢结构
主要施工部位:钢柱、钢梁、墙面檩条、屋面檩条、屋面支撑、柱间支撑
(二)部署原则
1、业主对工程质量及工期的要求,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工程施工,并达到业主的质量要求。
2、 施工中保证与其他承包单位相互配合,同心协力以保证建筑总体施工进度。
3、施工中保证对环保的要求。
(三)人员组织
如果我公司有幸中标,我公司将选派业绩突出,施工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管理人员组织成立“××××××钢结构防火涂料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统一部署安排,施工主管现场负责,技术主管现场解决生产技术问题,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并提供技术支持。项目部下设工程计划员、材料员、质检员、安全员等。
(四)工期、质量标准
1、严格按照甲方要求安排施工,计划工期35天日历日(详见施工进度计划)
2、质量标准:合格。
(略)
内容索引:
目录
一、工程概况、工程部署 2
二、主要施工工艺 4
三、工程投入的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进场计划 8
四、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0
五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13
六、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5
七、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8
八 冬季施工措施 20
九、拟定项目管理班子配备 2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某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19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施工技术方案
1钢结构制作 、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1.1 钢结构 制作
按照初步设计图纸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立柱、砂斗梁、钢梯、主梁等全部在工厂预制完成;所有砂斗先将壁板(包括加强筋板和加强角钢等)在工厂预制完成,运至现场后,吊装至安装位置拼装完成。平台支撑梁、辅助梁、平台面板等在现场预制后吊装至安装位置后拼装完成。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某会议中心钢结构施工方案(31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1.1 B栋施工进度实施计划
1.2 施工工艺流程及说明
1.2.4编制说明
1.2.4.1施工总体概述
XXB、C、D栋主楼工程分为B、C、D三个单体区域,钢结构 分布在各区域自成体系,根据本工程钢结构分布情况,我方将对分布各区的钢结构工程同时进行施工。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钢结构安装工作配合土建施工进度进行安装。以钢结构安装为主导线路,从地下室钢结构预埋件安装开始,B栋主楼钢结构的安装从下到上连续进行,直至安装屋顶部分钢结构,完成所有构件的安装。
钢结构安装主要采用塔吊进行高空散件安装。
钢柱每2至3层一节,由布置在B、C栋外侧的两台K50/50塔吊进行安装;周边钢框架根据塔吊的吊装能力分段安装。
楼层钢梁、支撑:采用一机多吊的方式散件安装。
本工程钢柱规格较大,根据现场吊装设备位置及起重性能,在构件制作时将钢柱进行分段,共分为三段,具体见各区施工示意图。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整体性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方案(4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1、相关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将图纸看熟,看懂,并复核现场土建的施工轴线及标高是否准确。
2、按地脚螺栓 的尺寸及标高,焊好#10槽钢架子。槽钢支架结构如图1所示:(略)
3、在柱的承台上用钢管搭好支架,具体标高见图2。
技术措施:
1、在土建进行柱钢筋绑扎前,把10#槽钢架子按照复核好的轴线放在在承台中间预留的钢筋上,用水准仪看好标高,确认后将架子焊死在钢筋上;
2、将预埋 螺栓吊至槽钢架子上,复核好轴线位置,并将上口标高误差控制在-5mm以内;
3、再用钢管从铁板下侧穿过,和钢管架子上的平行钢管夹牢;
4、全部固定后再次对其复核轴线,及时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轴线偏差;
5、再通过槽钢架子上的M16螺栓对预埋螺栓的标高进行微调。
项目部先对每个预埋件位置及标高进行检查,确认预埋螺栓埋设无误后再报总包及监理单位验收;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案(19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州市**西路,为两栋塔楼工程,待建的A塔楼52层,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B塔楼36层,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两栋塔楼均为写字楼。裙楼为6层(临边有1.5m高的砼壁女儿墙),面积约5.6万平方米,以商场为主,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施工部署
1、在地面上使用100t汽车吊一台,将各个钢构件起吊至裙楼楼面;汽车吊在地面位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汽车吊支腿横向占地10m,长向占地15m,距外墙边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汽车吊位置处围墙须拆除。
2、在楼面上运送构件利用滚轴式小车承载构件在钢板面移动到吊装现场;因楼面上有架高管线、结构反梁,需将钢板架高,钢板面高度距7层楼面500mm,钢板支撑采用水平放置的80×80mm木枋,在楼板面分层纵横向放置,木枋间距为200mm(净距120mm),钢板厚20mm;又北面部分平台因结构跌级关系,钢板需架高1100mm,该部分平台采用 ¢48×3.5钢管按满堂红方式搭设。
三.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一)、1#施工平台的搭设
靠裙楼北边的施工平台因结构跌级搭设高度为1100mm,详见附图的1#施工平台,先用100t汽车吊将构件吊至1#施工平台东北角,再用车架(5台小车)移至1#施工平台离安装位置最近的地方。然后再用车架(12台小车)转运至2#施工平台安装。
架空平台面板采用20mm厚钢板,板下次枋为80×80木枋,密铺;主枋为80×100双木枋,放置于可调上托上,主枋间距600mm;立柱(¢48×3.5)支撑主枋,纵横向600×600mm布置,立柱下用140×70方钢(壁厚5mm)和18厚胶合板作底座。设上下两道纵横水平钢管,钢管端部与周边结构顶牢。
(略)
内容索引: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部署
三、主要施工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四、施工平面布置图、平台搭设示意图
五、施工进度计划
六、主要施工管理措施
(一)确保工期的保证措施
(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四)消防、保卫措施
(五)环境保护措施
(六)成品保护措施
七、主要施工机具使用计划
八、主要材料使用计划
九、主要劳动力计划
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厂房及综合楼消防施工方案(13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金盛笔业制品有限公司厂房 、综合楼
建设单位:金盛笔业制品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龙湾区建筑规划设计院
监理单位:温州市恒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第二章 施工现场消防管理
第一节:施工现场义务消防组织系统
一、消防管理组织
(一)成立项目经理为队长,施工现场负责人、安全员为副队长,各施工班长为组长的消防管理网络。消防管理网络如下:(略)
第三章 施工现场消防方案
第一节:施工现场防火责任制
一、各级消防负责人职责:
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列,消防法规和有关指示。
2、组织制订岗位防火责任制度,火源、电源管理制度,门卫制度、值班巡查制度、安全防火检查制度和防火操作制度。
第四章 现场防火要求、灭火器具配备
第一节施工现场防火要求
一、安装使用电气设备时的防火要求。
1、各类电气设备、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线路接头要接实接牢,防止设备、线路过热或打火短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存放易燃液体、可燃气瓶的库房中,照明线要穿管保护,库内要采用防爆灯具,开关应设在库外。
3、穿墙电线或靠近易爆物的电线要穿管保护,灯具与易燃物要保持安全距离。
在高压线下面不准搭设临时建筑,不准堆放可燃材料。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电气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30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索引: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 工程概况 4
3. 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4
3.1 给排水各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4
1、卫生间施工 4
2、管道安装 9
3.钢塑管道施工 12
3.2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安装 16
3.3 给排水调试方案 18
3.4电气系统施工方案 22
1、钢管敷设工程 22
3 桥架、线槽敷设 29
5、封闭式插接母线槽安装 33
6 配电箱安装 36
7、 电气器具安装 37
4、保证施工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 4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办公楼消防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施工方案(27页、word版、可编辑)
内容摘抄:
1、项目经理:
职责:负责整个工程的系统管理,人员调度,技术支援,协调与甲方及其他管理部门的关系,签送工程联系单,组织工作人员编制整个工程的进程计划表,指导现场工程人员施工。工程结束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最后的验收。
2、质量管理处
职责:负责工程施工中各个工种、各个工序的工程质量整体工程的质量管理,监督各部门的质量落实情况;并参与甲方、监理的与本工程有关的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3、工程主管:
职责:负责工程施工中各个工种、各个工序的工程质量整体工程的质量管理。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及施工人员的安排,带领施工人员规范施工,作好施工记录,负责工程中的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向项目经理及公司汇报施工完成情况,签字负责。
3、材料供应部:根据施工队长工程进度,工程主管提出材料及工具等采购要求、交项目经理批准,填写材料申购单,交公司采购或现场采购。
4、技术部:负责施工图纸技术交底,经项目经理、工程主管内部交底,确保工期及施工进度。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41
42
43
…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