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第 57 页)

(甘交建设[2019]2号),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甘肃省,关于印发《甘肃省执行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补充规定(试行)》的通知(甘交建设[2019]2号).pdf

内容摘抄:

一、适用范围
本补充规定适用于省内新建、改(扩)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文件的编制、管理。
二、执行时间及要求
凡在2019年5月29日前已审批初步设计概算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仍执行原定额和办法,不再进行调整,且施工图预算仍执行原计价依据;凡在2019年5月29日后审批初步设计概算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文件应执行新计价依据。

三、人工费
我省新建和改(扩)建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人工工日单价(含机械工)按103.41元/工日执行。人工费标准按照全省公路建设项目人工工资情况统计综合分析确定,由甘肃省交运输厅发布并根据人工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该人工单价仅作为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的依据,不作为施工企业实发工资的依据。
四、规费
规费指按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定施工企业必须缴纳的费用,包含有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入、工伤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各项规费以各类工程的人工费之和为基数,按下表执行: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关于印发《甘肃省执行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补充规定(试行)》的通知(甘交建设[2019]2号).pdf已关闭评论

ICS07.060
A47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793-2020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2020-08-11发布2020-09-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 1793-2020,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63/T 1793-2020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海省气候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万志、刘彩红、申红艳、余迪、杨延华、白文蓉、时盛博、李红梅、张调风、冯晓莉、马有绚、陈冀青。
本标准由青海省气象局监督实施。

内容摘抄: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乡镇行政级别以上行政区域内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481-2017 气象干旱等级
GB/T 34306-2017 干旱灾害等级
MZ/T 027-2011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基本术语
QX/T 280-2015 极端高温监测指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干旱灾害
某一时段内,由于干旱导致某一地区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并发生灾害的现象。
[GB/T 34306-2017,定义2.5]
3.2
植被覆盖度
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3.3
河网密度
流域内干支流总河长与流域面积比值或单位面积内自然与人工河道的总长度。
3.4
地形起伏度
在一定特定的区域内,最高点海拔高度与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
3.5

致灾因子
自然或人为环境中,能够对人类生命、财产或各种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并达到造成灾害程序的罕见或极端的事件。
3.6
孕灾环境
酝酿自然灾害的环境系统,在同等致灾强度下,孕灾环境脆弱性高低具有放大或者缩小灾情的作用。
3.7
承灾体
承受灾害的对象。
[MZ/T 027-2011,定义3.6]
3.8 百分位数
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并计算相应的累计百分位,某一百分为数对应数据的值即为这一百分位的百分位数。
[QX/T 280-2015,定义2.2]
4 评估内容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干旱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承灾体易损性评估、防灾减灾能力评估、综合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划分及应对措施等。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评估内容 .......................................................................... 2
5 评估方法 .......................................................................... 2
6 评估报告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标准化处理......................................................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百分位数法...................................................... 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220.20
CCS C 80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474-2022
木材加工企业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re safety of wood processing enterprises
2022-01-26发布2022-02-28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 2474-2022,木材加工企业,消防安全技术规范,DB45/T 2474-2022 木材加工企业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贵港市消防救援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西、万绍杰、谭新、欧宁、张秋霞、蓝学敏、梁蔚、张育裕、魏巍、梁雄松。

内容摘抄:

木材加工企业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木材加工企业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要求、电气安全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规模以上的木材加工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其他木材加工企业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2476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GB 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 38315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1 锅炉房设计标准
GB 5005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防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1251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 5130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
DB45/T 2048 微型消防站建设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木材加工企业 wood-working enterprise
依法成立,有固定场地和设备设施,对木、竹、藤等有机类植物加工制造的生产组织(以下简称“企业”)。
3.2
木质粉尘 wood dust
木材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或细微颗粒物。

4 消防安全职责
4.1 职责要求
4.1.1 企业消防安全应符合相关规定。
4.1.2 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4.1.3 企业应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统筹管理消防安全工作。
4.1.4 企业应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其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企业宜配备一名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的专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4.1.5 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使用单位的场所,各企业对其使用部分的消防安全负责,对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共同负责,同时应明确一个使用单位或者共同委托一家管理单位作为统一管理单位,并明确统一消防安全管理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道等实施统一管理,协调、指导各单位共同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4.1.6 企业应按照广西地方标准 DB45/T 2048 建立微型消防站,配置器材、人员,开展日常管理、联动调度和火灾扑救的工作。
4.2 应急预案
4.2.1 应按 GB/T 38315 的要求编制、评审、发布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组织预案的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估,保存相关记录。
4.2.2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 单位基本情况;
—— 火灾风险源分析;
—— 火灾风险评估;
——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 通讯联络、防护救护、警戒保障的程序和措施。
4.2.3 企业应按预案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65.020.40
CCS P 53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475-2022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landscaping engineer ing project management
2022-01-26发布2022-02-28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 2475-2022,园林绿化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监理,DB45/T 2475-2022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共同提出。
本文件由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广西标准化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庄凯、闭百华、陆志成、陈福彩、覃贵财、邓国菲、陆庆中、傅文力、李庆之、梁聪庭、杨园妍、于军庆、白艳红、陈莞玉、梁泽宇、梁荣萍、冯习月、何贤福、吴思东、赵珏、钱锟、陈崇涛、梁睿、吴慧琨、韩瑜、潘滢羽、曾春兰、罗屹琳、覃仕芳、胡光全、曾桃琳、谢宏昭、黄林华、刘祁云。

内容摘抄: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通则、项目监理机构设置与职责、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施工阶段监理、竣工验收阶段监理、工程保修养护期监理、施工合同管理、监理文件资料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等园林绿化工程的监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319—2013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CJJ/T 91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319—2013、CJJ/T 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园林绿化工程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防护林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以及对城市生态和景观影响较大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主要包括园林绿化植物栽植、地形整理、园林设备安装及建筑面积300 m2以下单层配套建筑、小品、花坛、园路、水系、驳岸、喷泉、假山、置石、雕塑、绿地广场、园林景观桥梁、屋顶花园、垂直绿化、园林给排水、园林电气等施工。
3.2 监理 project management
工程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根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勘察设计文件及合同,在施工阶段对建设工程质量、进度、造价进行控制,对合同、信息进行管理,对工程建设相关方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的服务活动。
[来源:GB/T 50319—2013,2.0.2]
3.3 园林专业监理工程师 professional supervision engineer
由总监理工程师授权,同时具有监理员证、园林相关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年以上园林工程实践经验的监理人员。

3.4 工程保修养护期 project warranty period
工程预验收合格后,为保证新栽植的植物存活与正常生长,确保工程达到设计景观效果而进行保修养护的一个阶段。工程保修养护期自竣工预验收合格之日起算为期一年。
3.5 工程竣工验收 final acceptance
工程保修养护期满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勘察、施工等单位对工程进行的总体验收。
3.6 隐蔽工程 landscaping projects,covert projects
在下道工序施工后将被覆盖或掩盖,难以进行质量检查的工程。如种植土、基肥回填,栽植穴、槽开挖。
3.7 工程主材 main materials of the project
工程中所用主要原材料,主体材料。如种植土、基肥、苗木等。
3.8 超常规支撑 supernormal support
为了加强安全景观效果,或立地条件受限制,无法按照施工规范实施等因素,需调整支撑形式、材料、工艺的支撑等。
4 通则
4.1 监理基本要求
4.1.1 监理单位在实施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工作之前,应与建设单位签订书面监理合同。
4.1.2 监理单位应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园林专业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工程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4.1.3 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造价、进度进行控制,对合同、信息进行管理,对工程建设相关方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法定职责的服务活动。
4.1.4 监理单位在园林绿化工程保修养护期,应对施工单位的养护情况进行巡查和考评。
4.2 监理主要依据
4.2.1 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4.2.2 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相关的技术标准。
4.2.3 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文件和设计文件。
4.2.4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合同。
4.2.5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合同。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通则 ............................................................................... 2
4.1 监理基本要求 ................................................................... 2
4.2 监理主要依据 ................................................................... 2
4.3 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关系 ............................................. 2
5 项目监理机构设置与职责 ............................................................. 3
5.1 一般规定 ....................................................................... 3
5.2 监理设施 ....................................................................... 3
5.3 监理人员职责 ................................................................... 4
6 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 ............................................................. 5
6.1 监理规划 ....................................................................... 5
6.2 监理实施细则 ................................................................... 6
7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 6
7.1 制定监理工作程序 ............................................................... 6
7.2 熟悉设计文件及相关合同文件 ..................................................... 6
7.3 参与设计交底 ................................................................... 7
7.4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 7
7.5 复核测量放线 ................................................................... 8
7.6 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 ............................................................. 8
7.7 主持监理交底会 ................................................................. 8
7.8 核查开工条件 ................................................................... 9
8 施工阶段监理 ....................................................................... 9
8.1 工程质量控制 ................................................................... 9
8.2 工程造价控制 .................................................................. 10
8.3 工程进度控制 .................................................................. 11
8.4 工地例会 ...................................................................... 11
9 竣工验收阶段监理 .................................................................. 12
9.1 竣工验收依据 .................................................................. 12
9.2 工程竣工预验收 ................................................................ 12
9.3 工程保修养护期监理 ............................................................ 12
9.4 工程竣工验收 .................................................................. 13
10 施工合同管理 ..................................................................... 13
10.1 工程暂停及复工管理 ........................................................... 13

10.2 工程变更管理 .................................................................. 13
10.3 费用索赔 ...................................................................... 14
10.4 工程延期及工程延误 ............................................................ 15
10.5 施工合同争议 .................................................................. 15
10.6 施工合同解除 .................................................................. 15
11 监理文件资料管理 .................................................................. 16
11.1 监理文件资料 .................................................................. 16
11.2 监理日志 ...................................................................... 16
11.3 监理月报 ...................................................................... 16
11.4 监理工作总结 .................................................................. 17
11.5 质量评估报告 .................................................................. 17
11.6 监理文件资料归档 .............................................................. 17
12 安全生产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 ........................................................ 17
12.1 安全生产管理 .................................................................. 17
12.2 文明施工管理 .................................................................. 18
附录 A(资料性) 通用表 .............................................................. 19
附录 B(资料性) 工程监理单位用表 .................................................... 22
附录 C(资料性) 施工单位报审、报验用表 .............................................. 30
参考文献 .............................................................................. 4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080.20
CCS P 66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491—2021
公路水泥复合卷材应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way applicationof cement composite coil
2021-10-12发布2021-11-13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 T 1491-2021,公路,卷材,水泥复合卷材应用技术,DB61/T 1491-2021 公路水泥复合卷材应用技术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永固帮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和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和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瑞钧一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华瑞钧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琼、李克、李展望、蔡晓民、赵昕、蔡鸿飞、时伟、张东亮、辛炜、叶学民、蔡同俊、蔡磊、张林、孙乾锋、杨红毅。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话:029-68718849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科技六路37号
邮编:710065

内容摘抄:

公路水泥复合卷材应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水泥复合卷材应用技术的材料、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铺设水泥复合卷材的公路排水设施、边坡坡面防护等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019 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E50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JTG/T 36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T D33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泥复合卷材 cement composite coil
在聚酯纤维或芳纶纤维编织的纤维骨架中,填充水泥、细集料、功能增强组份所形成的带防水底层的立体纺织物。
4 水泥复合卷材
4.1 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与行业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
4.2 外观应平整、无脱线、无开裂、无褶皱、无漏粉,填充物饱满均匀,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水泥复合卷材.................................................................................................................................................1
5 设计................................................................................................................................................................. 3
6 施工................................................................................................................................................................. 3
7 质量控制与检测.............................................................................................................................................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060.50
CCS C 51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496-2021
水质碘化物的测定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Water quality Determination of iodide As-Ce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y
2021-12-17发布2022-01-17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 /T 1496-2021,水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碘化物的测定,DB61/T 1496-2021 水质 碘化物的测定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安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渭南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岐山县疾控预防控制中心、西安中检国华质量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晓栋、张清平、陈平、姜玮、宋运龙、蔺兆星、邹斌、陈光慈、张系忠、亢连科、蒲君香、李鸽、张盼红。
本文件由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电话:029-88122773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391号
邮编:710003

内容摘抄:

水质 碘化物的测定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警告:本文件所用的三氧化二砷剧毒!使用者应采取防护措施,并按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的规定执行。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碘化物。
本文件碘化物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2 μg/L(I-),测定范围为低浓度碘化物[0 μg/L(I-)~10 μg/L(I-)]、中浓度碘化物[10 μg/L(I-)~100 μg/L(I-)]和高浓度碘化物[100 μg/L(I-)~600 μg/L(I-)]。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4.1 在酸性条件下,利用碘对砷铈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H3AsO3+2Ce4++H2O→H3AsO4+2Ce3++2H+。
4.2 反应中黄色的 Ce4+被亚砷酸还原成无色的 Ce3+,碘含量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剩余的 Ce4+则越少。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在一定波长下测定体系中剩余的 Ce4+的吸光度,计算碘化物含量。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原理.............................................................................................................................................................. 1
5 仪器.............................................................................................................................................................. 1
6 试剂.............................................................................................................................................................. 2
7 溶液配制...................................................................................................................................................... 2
8 分析步骤...................................................................................................................................................... 3
9 分析结果计算.............................................................................................................................................. 4
10 方法特性.................................................................................................................................................... 5
11 质量保证和控制要点................................................................................................................................ 5
参考文献............................................................................................................................................................ 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3.020
CCS A 90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529-2022
城市轨道交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程
Risk Assessment Code of Practice for Social Stability of Urban Rail Transit
2022-04-19发布2022-05-19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 T 1529-2022,城市轨道交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程,DB61/T 1529-2022 城市轨道交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程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TC6106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正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陕西省工程咨询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佳、许文倩、王晴晴、赵勇、吴涛、梁娟、郭凡、韩娇艳、任斌。
本文件由西安正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电话:029-85563167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龙首北路53号
邮编:710016

内容摘抄:

城市轨道交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程序,规定了评估流程、资料检索、利益相关者识别、风险调查评估、风险识别评估、风险估计评估、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评估、风险等级评估、制定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预案、组织评审和备案的行动指示及每个步骤的转换条件,描述了整个过程的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490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49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来源:GB 50490-2009,2.0.1]
3.2
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受拟建项目建设和运行影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受拟建项目征地拆迁等因素直接影响)和间接利益相关者。
3.3
社会稳定风险 risk of social stability
在决策、设计、实施、运行过程中对利益相关者带来影响或引发不平衡,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
3.4
评估主体 assessment department
组织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部门或单位。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I──影响程度
P──风险概率
R──风险程度
T──综合风险指数
W──权重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符号................................................................................................................................................................. 2
5 基本要求.........................................................................................................................................................2
6 评估流程.........................................................................................................................................................3
7 评估................................................................................................................................................................. 3
附录 A(规范性) 城市轨道交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7
附录 B(规范性) 社会稳定风险调查范围划分方法................................................................................... 8
附录 C(规范性) 社会稳定风险调查重点内容确定办法........................................................................... 9
附录 D(规范性) 城市轨道交通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对照法..................................................................... 11
附录 E(规范性) 综合风险指数计算法......................................................................................................14
参考文献............................................................................................................................................................. 1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080
CCS P 65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1533-2022
公路边坡崩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指南
Guidelines for Risk Assessment of Cutting Slope Disasters of Highway
2022-04-19发布2022-05-19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 /T 1533-2022,公路,边坡崩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指南,DB61/T 1533-2022 公路上边坡崩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指南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公路局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公路局、长安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钰、李家春、赵菲、田伟平、张杰、齐洪亮、刘凯涛、李朋丽、陈国龙、吴晓刚、赵鹏。
本文件由长安大学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电话:029-82334899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
邮编:710064

内容摘抄:

公路上边坡崩塌坡灾害风险评估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公路上边坡崩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国省干线公路上边坡崩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其他公路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T 3334-2018 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JTG/T 33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上边坡 cutting slope
位于公路上侧的边坡。
3.2
崩塌 collapse
高陡边坡岩土体以倾倒、崩落、滚动等破坏方式,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地质灾害。
[来源:JTG/T 3334-2018,3.1]
3.3
滑坡 landslide
边坡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软弱结构面)向下滑动破坏,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地质灾害。
[来源:JTG/T 3334-2018,3.2]
3.4
灾害危险性 hazard
边坡发生失稳破坏的可能性或概率,是灾害的自然属性。
3.5
岩体结构 rock structure

边坡岩体结构面与岩块空间分布与组合的宏观形式,主要分为整体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水平层状、顺倾层状、反倾层状、斜交层状),碎裂结构,散体结构。
3.6
期望损失 average lost
特定区域内预期可能遭受灾害的人和财产损失总和,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3.7
直接损失 direct lost
边坡灾害造成的公路财产损失量、交通工具损失量、人员伤亡数量,以及抢险修复费用。
3.8
间接损失 indirect lost
影响交通或造成交通中断增加的交通运输成本。
3.9
风险 risk
边坡崩塌滑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期望损失。
3.10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对上边坡崩塌滑坡灾害进行识别、分析、估测、提出对策的系列工作。
3.11
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
采取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等各种措施,将风险控制到可接受范围内。
4 总则
4.1 风险评估的原则是“统一标准,数据可靠,科学严谨,客观真实”。
4.2 灾害风险宜采取五级分级制,风险评估尽量做到定量化,难以定量或分级的指标可咨询相关专家参与评估工作。
4.3 边坡崩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包括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综合分析等。
4.4 风险评估工作宜首先进行危险性初步评估,对初步评估危险等级为Ⅳ级和Ⅴ级的边坡再进行风险评估。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 2
5 风险评估.........................................................................................................................................................2
6 现场调查初步评估.........................................................................................................................................4
7 危险性评估.....................................................................................................................................................7
8 期望损失评估...............................................................................................................................................13
9 风险控制.......................................................................................................................................................15
10 风险评估报告.............................................................................................................................................15
附录 A(资料性) 危险性评估流程图..........................................................................................................17
附录 B(资料性) 崩塌灾害隐患点期望损失评估流程图......................................................................... 19
附录 C(资料性) 交通中断时间预估表......................................................................................................20
附录 D(资料性) 崩塌影响范围估算..........................................................................................................21
附录 E(资料性) 现场调查表......................................................................................................................24
参考文献............................................................................................................................................................. 2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3.040
CCS D 01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568-2022
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of coal mine
2022-06-27发布2022-07-27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 /T 1568-2022,煤矿,绿色矿山,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B61/T 1568-2022 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省地质灾害中心)、中国矿业大学、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陕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立民、彭捷、姬怡微、闫敬旺、孙魁、王宏科、王建文、陈建平、苗彦平、胡俭、高利军、高亮、郭亮亮、江涛、陶虹、方美娟。
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电话:029—8965056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25号
邮编:710054

内容摘抄:

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矿绿色矿山矿区环境、煤炭开发方式、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矿区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境内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的煤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的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 13306 标牌
GB 14161 矿山安全标志
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堆放(处置)场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2042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522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
GB/T 28754 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导则
GB/T 29162 煤矸石分类
GB/T 29163 煤矸石利用技术导则
GB/T 29444 煤矿井工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 37767 煤矿绿色矿山评价指标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97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
GB 5021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 50383 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
AQ 1010 选煤厂安全规程
DZ/T 022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DZ/T 0287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DZ/T 0315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DB 61/T 1247 煤矿地下水监测规范
DB 61/T 1295 保水采煤技术规范
DB 61/T 1455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7767和DZ/T 03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37767和DZ/T 0315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绿色矿山 green mine
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DZ/T 0315,定义3.1]
3.2
煤炭绿色开采 green coal mining
兼顾较高的煤炭资源开采效率和较小的生态环境影响的现代煤炭开采模式。
3.3
矿区绿化覆盖率 green coverage ratio of mining area
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废石场、矿区工业场地、矿区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厂界内可绿化面积的百分比。
3.4
研发投入 inpu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煤矿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
4 总则
4.1 煤矿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依法办矿。
4.2 煤矿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调煤矿开发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城乡建设的关系,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开发方式,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切实保护耕地,加强生态系统保护。
4.3 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采取措施提高煤炭及共伴生资源利用率,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4.4 煤矿应以人为本,保护职工身体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4.5 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煤矿可持续发展。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总则 .............................................................................. 2
5 建设要求 .......................................................................... 2
参考文献 ............................................................................. 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020.01
CCS Z 06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569-2022
煤矿开采地质环境监测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geo-environment monitoring of coal mining
2022-06-27发布2022-07-27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 T 1569-2022,开采地质环境监测规范,煤矿,煤矿开采,DB61/T 1569-2022 煤矿开采地质环境监测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省地质灾害中心)、中国矿业大学、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陕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质有限公司、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立民、彭捷、姬怡微、蒋泽泉、闫敬旺、迟宝锁、李成、陈建平、孙魁、高帅、刘辉、姬文龙、寇规规、曹虎生、张广宏、刘铮瑶。
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电话:029-8965056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25号
邮编:710054

内容摘抄:

煤矿开采地质环境监测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矿开采的地质环境监测总则、要素、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成果编制等。
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境内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煤矿开展地质环境监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20426-200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DZ/T 0223-20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DZ/T 0287-2015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DZ/T 0315-2018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91.1-2019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SL 219-2013 水环境监测规范
DB 61/T 1247 煤矿地下水监测规范
DB 61/T 1434-2021 崩塌、滑坡、泥石流专业监测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矿开采 coal mining
本文件所指的煤矿开采范围包括煤矿开采区、影响区及生产生活设施区。
3.2
煤矿地质环境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oal mine
煤矿开采活动影响到的矿区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环境体的集合。
3.3

煤矿地质环境监测 coal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布设专门性的监测点(站、网),定期或不定期观测煤矿基础建设、生产,以及闭坑以后的地质环境和各类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变化情况。
4 总则
4.1 工作部署
4.1.1 应掌握煤矿地质环境背景条件、采矿工艺和开采历史及现状等资料,合理布设地质环境监测网点,重点监控煤矿地质环境问题集中分布,且危害严重、动态明显的区域。
4.1.2 在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经济、实用的监测方法和手段,煤矿已有的监测点可纳入或改造后纳入监测网。新建监测站点宜采用智能数据采集和传输装备,提高监测精度和效率。
4.1.3 按照精准、高效的要求,布设煤矿地质环境监测网点,确定监测内容和方法,采集与记录监测数据,编写监测报告,保证监测数据准确,监测成果具有权威性和可比性,并有利于统计和查询。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 2
5 监测要素.........................................................................................................................................................3
6 监测级别.........................................................................................................................................................3
7 监测点密度及监测频率.................................................................................................................................4
8 监测方法.........................................................................................................................................................5
9 数据预处理与保存.........................................................................................................................................9
10 数据分析与成果编制.................................................................................................................................10
附录 A(规范性) 煤矿开采地质环境监测成果报告提纲......................................................................... 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1.040.01
CCS Z00 DB61
陕西省地方标淮
DB61/T1570-2022
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 for ozone forecasting of ambient air
2022-06-27发布2022-07-27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 /T 1570-2022,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技术指南,DB61/T 1570-2022 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技术指南

前 言
本文件按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中遥环境(西安)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婧、杨震、刘旗龙、吴卫东、曹磊、高飞、李毅辉、徐衡、郭晋君、高研芬、张霖琳、张淳、陈静、许依蕾、郑龙。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涉及一项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方法”专利号:(ZL 202011481256.0)。
该专利持有人已发布声明称本标准使用者可免费使用该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第7章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106号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解释。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电话:029-85429112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106号
邮编:710054

内容摘抄:

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方案、工作流程、多模式臭氧预报及结果评估与优选、人工订正、预报会商、信息记录和报送、预报工作持续改进的内容及相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环境空气臭氧预报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的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HJ 1130 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309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环境空气臭氧预报 ozone forecasting of ambient air
基于近地面臭氧形成特点,结合区域臭氧前体物排放及臭氧形势,对环境空气中的臭氧浓度、时空变化等进行预测,形成城市和区域环境空气臭氧浓度、质量等级、污染过程及变化趋势等预报结果并对外发布的过程。
3.2
臭氧数值预报 numerical forecasting of ozone
以大气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排放源清单,建立大气臭氧浓度在空气中的输送扩散数值模型,借助计算机定量计算臭氧浓度及其区域分布的过程。
3.3
臭氧统计预报 statistical forecasting of ozone
利用统计方法对臭氧及其前体物浓度历史数据及同期气象资料进行数学分析,建立具有可信度的统计关系,利用该关系计算未来大气臭氧浓度的过程。
3.4
天气形势 synoptic situation
指天气系统在天气图上的分布特征及其所表示的大气运动状态,又称环流形势或气压形势。

4 预报方案
4.1 方案内容
方案内容宜包括预报时限、预报人员、预报时长、报送及公开、预报会商、预报产品等。
4.2 预报时限
预报时限通常不超过每日10时。
4.3 预报人员
预报人员应不少于2名,并采取主副班制。
4.4 预报时长
预报时长宜不少于168 h。
4.5 报送及公开
报送及公开应按省、市相关要求执行。
4.6 预报会商
预报会商应明确流程、对象、内容、方式、时间及频次等内容及要求。
4.7 预报产品
4.7.1 预报产品内容包括臭氧小时浓度(O3_1 h)、臭氧日浓度最大 8 h 滑动平均值(O3_8 h)、臭氧的空气质量分指数、臭氧等级。
4.7.2 预报产品时长包括但不限于 24 h、48 h、72 h、168 h。
4.7.3 预报产品时间分辨率为 1 h、3 h、6 h、12 h、24 h。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预报方案.........................................................................................................................................................2
5 工作流程.........................................................................................................................................................2
6 多模式臭氧预报及结果评估与优选.............................................................................................................3
7 人工订正.........................................................................................................................................................3
8 预报会商.........................................................................................................................................................4
9 信息记录和报送.............................................................................................................................................5
10 预报工作持续改进.......................................................................................................................................5
附录 A(资料性) 陕西省臭氧预报背景资料............................................................................................... 7
附录 B(资料性) 预报会商纪要记录表........................................................................................................9
参考文献............................................................................................................................................................. 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45. 060.01
S 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8791- -2012
铁道车辆标志
Sign of railway vehicle
2012-11-05发布
201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28791-2012,车辆标志,铁道车辆标志,GB/T 28791-2012  铁道车辆标志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給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南车二七车钢有限公司。
本标雅起草人:齐兵.雷青平、朱梅,瞿建平、方克媧、吴莹.章薇.阎笑鸣。

铁道车辆标志
1范團
本标准规定了铁道车辆车外和车内的标志内容.形式.数量.安置位置.图形、字体.尺寸和制作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铁道车辆所需标志的设置:
一动车组及客车的旅客服务标志.工作标志和管理标志:.
货车的工作标志和管理标志。
本标准不适用于铁道车辆所用设备的原理图线路图.使用说明标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往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住B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93.1- 2004 图彩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第 1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城中安全标志的设计原则
GB2894- 2008 安 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4549.1- -2004铁道车辆词汇 第1部分;基本词汇
GB/T 4549.11- 204铁道车辆词汇 第1I部分:专用货车附属设备
GB/T 5465.2- 2008 电气设备 用圈形符号第 2部分:图形符号
GB/T 1001.1- -2008标志用公 共信息图形符号第 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1.90- 2008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 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T 1001. 10- 2007标志用公共信 息图形符号第 10部分:铁路客运符号
GB/T 10478- 2006液 化气体铁道罐车
GB 13495- 1992 消防安全标志
GB 15093- -2008 国 微
GB/T 556.1- 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 部外:总则.
GB/T 20501.1- 2006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 1部分:图形标志及相关
GB/T 20501.2- -2006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要素 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 2部分:文字标志及相关要素
TB/T 1838- -1987 铁道车辆用路量标记
UIC 413:2000方 便帙路敞行的各种揩施
3术语和定义
GB/T 4549. 1- - 2004 ,GB/T 4549. 11-2004确立的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791-2012,车辆标志,铁道车辆标志,GB/T 28791-2012  铁道车辆标志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5.100
CCS E 30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609-2022
润滑油导热系数测定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lubricating oil
2022-10-12发布2022-11-12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 /T 1609-2022,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测定法,润滑油,DB61/T 1609-2022 润滑油导热系数测定法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西安夏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江涛、高建民、孟现阳、张晓露、王会娟、李晓静、付文强、王鹏、高辉。
本文件由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电话:029-82666875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内容摘抄:

润滑油导热系数测定法
警告: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的使用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的材料、设备和操作,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瞬态热线法测定润滑油产品导热系数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05 W·m-1·K-1~1.0 W·m-1·K-1之间且在测定条件下为均相的润滑油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导热系数 thermal conductivity
单位时间内在单位温度梯度下沿热流方向通过材料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W/( m·K)或W·m-1·K-1。
4 原理
瞬态热线法的测定原理是将一根细金属丝置于待测液体中,等其与待测液体达到热平衡后,对金属丝施加恒定功率加热,金属丝的温度很快升高,其电阻随之不断增大;此过程最初阶段的热量传递是金属丝向周围的液体通过热传导作用实现的,因此热量传递的快慢与液体的导热系数有关,通过记录金属丝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可知金属丝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计算得到待测液体的导热系数。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原理.............................................................................................................................................................. 1
5 仪器设备...................................................................................................................................................... 2
6 试剂与材料.................................................................................................................................................. 4
7 试样.............................................................................................................................................................. 4
8 测试准备...................................................................................................................................................... 4
9 试验步骤...................................................................................................................................................... 4
10 数据处理.................................................................................................................................................... 5
11 重复性........................................................................................................................................................ 6
12 试验报告.................................................................................................................................................... 6
附录 A(规范性)热线几何尺寸测量、标定 ................................................................................................ 7
附录 B(资料性)理想导热段的选取 ............................................................................................................ 9
附录 C(资料性)甲苯、无水乙醇、纯水导热系数................................................................................... 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030.10
CCS Z 05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571—202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ludge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2022-06-27发布2022-07-27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 /T 1571-202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DB61/T 1571-202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环保集团水环境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丽香、孙长顺、杨利伟、朱勇、徐军礼、陈宣、赵庆、赵红梅、余林、王勇、宋曦梅、杨承华、胡龙刚、吴宇鑫、王永平、郭嘉伟、王晓涛、王西锋、管隆垚、柴瑜、牛瑞博、邢雯雯、秦帅阳。
本文件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电话:029-85365502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49号
邮编:710061

内容摘抄: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方式选择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以及竣工验收和环境影响评价。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陕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5.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6889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3484-2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分类
GB/T 2348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用泥质
GB/T 2348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
GB/T 2460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土地改良用泥质
GB/T 246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单独焚烧用泥质
GB/T 2503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制砖用泥质
GB 25464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9620 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0485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GB/T 3196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 50869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CJ/T 309-2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农用泥质
CJ/T 314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水泥熟料生产用泥质
CJ/T 36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林地用泥质
CJ/T 51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 稳定标准
CJJ/T 243 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镇污水 municipal wastewater
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
[来源:GB 18918-2002,3.1]
3.2
城镇污水处理厂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
[来源:GB 18918-2002,3.2]
3.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 sludge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水率不同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池砂砾。
[来源:CJ/T 309-2009,3.1]

4 污泥处理处置方式选择
4.1 原则
4.1.1 应遵循“资源化利用和焚烧为主,填埋辅助”的原则,综合考虑污泥产量、泥质特征、地理位置、污泥转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选择处置方式。
4.1.2 污泥处置应符合地区污泥处理处置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并与环境卫生、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协调。
4.1.3 根据污泥处置方式,选择相应的污泥处理技术。
4.2 污泥处置方式选择
4.2.1 污泥所在地附近具有盐碱地、沙化地和废弃矿场的,宜采用土地利用(土壤修复及改良)。
4.2.2 污泥所在地附近具有热电厂或垃圾焚烧厂的,宜采用焚烧。
4.2.3 污泥所在地附近具有水泥厂、砖厂的,宜采用建材利用。
4.2.4 污泥所在地附近具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宜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添加料。
4.2.5 污泥所在地土地资源匮乏时,宜采用焚烧或建材利用。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污泥处理处置方式选择.................................................................................................................................3
5 污泥处理技术.................................................................................................................................................4
6 污泥处置技术.................................................................................................................................................6
7 其他规定.......................................................................................................................................................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3.220
CCS R 80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572-2022
城市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接入规范
Big Data Access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2022-06-27发布2022-07-27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 /T 1572-2022,交通运输,城市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接入规范,DB61/T 1572-2022 城市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接入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市交通信息中心、西北大学、西安安邦鼎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信息投资营运有限公司、西安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颜建强、黄凯、熊英、李都厚、唐晓寒、吕川、罗宝玺、杜琳、冯筠、高原、韩哲、孙守琥、胡静、康金龙。
本文件由西安市交通信息中心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安市交通信息中心
电话:029-87590353
地址:西安市凤城十二路凯瑞大厦B座裙楼5楼
邮编:710018

内容摘抄:

城市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接入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接入的数据库字段命名规则、数据接入内容、数据接入要求和数据比对验证。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级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相关系统的数据接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使用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 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JT/T 697.1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 1 部分:总则
JT/T 1020-2016 交通运输信息系统 数据字典编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城市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平台 urba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big data platform
服务于城市交通运输,通过整合各类交通信息资源,实现交通运行的监测、预测和预警,面向公众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开展多种运输方式的调度协调,提供交通行政管理和应急处置的信息保障平台。
4 数据库字段(表)命名规则
4.1 业务领域标识
城市综合交通业务领域标识见表1。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数据库字段(表)命名规则.........................................................................................................................1
5 数据接入内容.................................................................................................................................................3
6 数据接入要求.................................................................................................................................................3
7 数据比对验证.................................................................................................................................................3
附录 A(资料性) 数据接入内容....................................................................................................................5
参考文献............................................................................................................................................................. 1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3.100.10
CCS R 15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573—2022
高速公路养护应急物资管理规范
Emergency Materials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Expressway Maintenance
2022-06-27发布2022-07-27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 /T 1573-2022,应急物资管理规范,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养护,DB61/T 1573-2022 高速公路养护应急物资管理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宝鸡分公司、长安大学、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西安财经大学、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蓝商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志恒、原驰、成高立、李炜光、焦力、赵阳、雷雪芹、刘宏伟、张宏军、王朵、张超、邹珦洋。
本文件由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宝鸡分公司负责解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单位: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宝鸡分公司
电话:0917-6268700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渭街道陈仓大道201号
邮编:721399

内容摘抄:

高速公路养护应急物资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养护应急物资管理的术语与定义、总则、库房设置与储备、库房管理、安全管理、检查与评定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路段基层管理单位应急物资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676 应急物资投送包装及标识
GB/T 35425 公路及桥梁施工用大宗物资分类编码
XF 1131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物资 emergency materials
高速公路运营期间路段基层管理单位为应对冰雪、洪涝、地质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所必需的防滑、抢险和交通安全等在应急物资仓库存储的保障物资。
3.2
应急物资管理 emergency materials management
应急物资计划、采购、存储、保管、养护、补充、更新、调用、出入库等活动。
3.3
线分类法 method of linear classification
将分类的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 同一分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来源:《公路及桥梁施工用大宗物资分类编码》GB/T 35425 定义 2. 1]
4 总则
4.1 一般要求

4.1.1 应急物资库房应按高速公路路段基层管理单位养护应急保障需求设置,并结合高速公路沿线养护工区、收费站或服务区位置,宜每 50 km 左右设立一处,面积不小于 100m²。
4.1.2 防滑、抢险、交通安全等应急物资应分类储备、存放,库房内部应设置材料区、设备区、 工具区、交通安全器材区。
4.1.3 应急物资库房应建立台账、信息化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4.1.4 应急物资应制定储备和调度计划。
4.1.5 按应急物资的理化性能、结构形态、包装状况等特点布设。
4.1.6 易燃物资应设置防火设施。
4.1.7 做好应急物资的保温和防冻措施。
4.1.8 有腐蚀性的应急物资应按照《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XF 1131)规定有序堆放,注意防止外包装破损。
4.1.9 小型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维护,并对应急物资进行日常防护检查。
4.2 应急物资
4.2.1 防滑应急物资包括但不限于:防滑链、人工推雪铲、破冰铲、防滑料、融雪剂、除雪车、柴油等。
4.2.2 交通安全应急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应急灯、反光背心、锥形桶、水马、标志牌、爆闪灯等。
4.2.3 抢险应急物资包括但不限于:铁锹、雨衣、雨伞、雨鞋、手套、砂石、编织袋、绳索、铁丝、彩条布、帐篷、照明设备、通信设备等。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 1
5 库房设置与储备.............................................................................................................................................2
6 库房管理.........................................................................................................................................................4
7 安全管理.........................................................................................................................................................5
8 检查与评定.....................................................................................................................................................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080.30
CCS P 66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577-2022
公路混凝土护栏改造加固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Reconstruction and Reinforcement for Highway Concrete Barrier
2022-06-27发布2022-07-27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 /T 1577-2022,公路,公路混凝土,护栏改造加固设计规范,DB61/T 1577-2022 公路混凝土护栏改造加固设计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公路局、西安科技大学、商洛市公路局、汉中市公路局、安康市公路局、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乔娟、景宏君、刘斌锋、郭庆利、赵峰、赵鹏、陈国龙、张萌、李海滨、杨敏、叶万军、尹鹏、邓友生、王茜茜、郑选荣、刘凯涛、张宏松、卜倩淼。
本文件由西安科技大学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电话:029-85229545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58号
邮编:710054

内容摘抄:

公路混凝土护栏改造加固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混凝土护栏改造加固的术语和定义、护栏现状调查、改造加固条件、设计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国省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的改扩建、养护工程中混凝土护栏的改造加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5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
JTG B05-01 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JTG D70/2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80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T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T L11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
JTG/T L80 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细则
JTG 33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T 36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7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 5220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护栏改造加固 barrier reconstruction and reinforcement
为使现有护栏安全防护性能符合相应规范要求而实施的工程措施。
3.2
仿真碰撞试验 simulation crash test

实车足尺碰撞试验前,按照改造加固护栏图纸、规定的试验碰撞条件建立护栏模型及汽车模型进行碰撞试验,根据仿真结果评价改造加固护栏安全性能的试验方法。
4 护栏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一般要求
护栏现状调查与评价应进行表观现状调查与安全性能评价。
4.2 表观现状调查
包括但不限于:
a) 护栏高度、顶宽及底宽检查;
b) 混凝土护栏表面的蜂窝、麻面、裂缝、脱皮等缺陷;
c) 混凝土护栏块件的损边、掉角等情况;
d) 护栏线形凹凸、起伏等情况;
e) 各种原因引起的护栏移位等情况。
4.3 安全性能评价
应包括护栏阻挡功能、缓冲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包括但不限于:
a) 应能够阻挡车辆穿越、翻越和骑跨护栏;
b) 护栏构件及其脱离件不应侵入车辆乘员舱;
c) 乘员碰撞速度的纵向与横分量均不应大于 12m/s;
d) 乘员碰撞后加速度的纵向与横向分量均不应大于 200m/s²;
e) 车辆碰撞后不应翻车;
f) 车辆碰撞后的轮迹应满足导向驶出框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护栏现状调查与评价.....................................................................................................................................2
5 改造加固条件.................................................................................................................................................2
6 护栏改造加固设计.........................................................................................................................................2
附录 A(规范性) 护栏结构设计....................................................................................................................6
附录 B(规范性) 护栏型式确定程序..........................................................................................................1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3.220.30
CCS R 11 D8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277-2021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规范
Conduct speci fication for urban rail transit passenger
2021-03-09发布2021-04-05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 2277-2021,乘客乘车规范,城市轨道交通,DB45/T 2277-2021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南宁市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南宁市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安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友清、李文斌、朱海、王仕国、李仕成、陆璐、李海珑、文秋子、黄俊雄、韦文海、商小燕、周天忠、韩嘉、李鸿隆、郭皓。

内容摘抄: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票务管理、携带物品规定、乘车要求、禁止行为、责任、义务及享有权利。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以及进入广西境内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范围的乘客及其乘客行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含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等。
3.2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 urban rail transit passenger
依法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接受运输服务的人。
3.3
运营单位 operation company
为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提供运输服务的单位。
4 基本规定
4.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应根据新技术、人民群众新需求和新形势等,不断优化乘客乘车政策,提升运营服务品质和运营安全水平。
4.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遵循以乘客为中心、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舒适的原则,保证运营服务质量。
4.3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票价及优惠政策应按轨道交通运营所在城市的价格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执行。
4.4 运营单位应组织乘客安全、文明、有序乘车,为乘客提供票务、客运和疏导等必要的服务,保持设备设施完好和运作正常。
4.5 乘客乘车应严格遵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票务、携带物品、乘车安全等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享有相应的权利,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4.6 乘客应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接受、配合运营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安全检查,共同维乘车秩序和车站安全,并注意车站的运营通告。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1
5 乘客票务管理 ....................................................................... 2
6 乘客物品携带 ....................................................................... 2
7 乘客乘车要求 ....................................................................... 3
8 乘客禁止行为 ....................................................................... 3
9 乘客责任、义务和权利 ............................................................... 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