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1月 ( 第 89 页)

问题专业:安装 施工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3-01-04 11:52:50

提问网友:bulabulabula


WDZ-YJY-4*25+E16 SC50 WC是什么意思,以及套用那个定额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WDZ-YJY-4*25+E16是一根低烟无卤阻燃电缆五芯电缆

 SC50 穿过50的钢管

WC是暗敷设 在墙内意思,

套用安装,施工,河北,答疑:哪位高手来解释一下-河北安装,施工,河北,答疑:哪位高手来解释一下-河北定额

五芯电缆需要 乘相应系数

问题专业:市政

所属地区:江西

提问日期:2023-01-04 11:47:50

提问网友:快乐时光


江西省2017预算定额中,定型井定额包含井筒、模板和钢筋吗,定型井定额工料机中未见钢筋和模板材料,定型井定额

工作内容:混凝土捣固、养生、调制砂浆、砌筑、抹灰、勾缝、井盖、井座、爬梯安装、材料运输。工作内容并未描述模板安拆和钢筋制作

解答网友:大家广联


应该不含模板与钢筋

 

损伤力学,易顺民,朱珍德,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 》易顺民 朱珍德 著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叙述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介绍了岩体损伤力学发展现状;第二章阐述了复杂应力状态下裂隙岩体本构关系与损伤演化方程;第三章讨论了裂隙岩体损伤流变断裂机制,
建立裂隙岩体损伤流变模型;第四章与第五章通过全应力应变过程数控岩石渗透性试验,分析了脆性岩石断口断裂机理与复杂应力状态与渗透压作用下的裂隙岩体变形,探究了渗流对裂隙岩体损伤断裂的影响,建立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第六章讨论了渗流场、应力场、损伤场三者的相关性,探讨了渗流对裂隙岩体损伤演化的贡献与渗透张量随裂隙损伤发展的演化,给出了裂隙岩体非稳态渗流场与损伤场耦合方程;第七章介绍了分形几何理论基础,探讨了岩石损伤断裂的分形特征、损伤断裂破损物的分形特征,研究了岩体结构面的分形模型与结构面的分形统计特征。第八章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三斗坪坝址工程区岩体断裂的分维描述。
本书可供已有一定数学、力学基础的岩石力学研究工作的技术人员提高理论水平之用,也可作为与岩土工程有关专业的研兖生的教材。

裂隙岩体是坝基.边坡.地下硐室等岩体工程中广泛遇到的- -类复杂介质,它的强度.变形和地下水渗透性等力学特征将直接影响各类岩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工程运营期间的长期稳定性。因此,关于裂獻岩体力学的特性及其岩体与地下渗流相互作用的耦合问题一直被国内外岩石力学与工程界所关注。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连步实施,特别如三峡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给岩石力学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化研究的技术难题。对于- -些特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而言,其库区岩坡的失稳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水岩相互作用,即非稳态渗流场、应力场与岩体攒伤场间的耦合相互作用;高陡岩坡时效变形与流变失稳的预测和预报。《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书紧密围绕上述两个方面很多重要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作者们所承担并完成的多项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取得了可喜的丰硕成果,并陆续发表了多篇有相当水平的学术论文。该书在此基础上经过修改并补充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而撰述成稿,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众所周知,节理裂獻岩体措伤力学的研究是促进岩石力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岩体损伤理论可以定量描述含初始缺陷,如岩体裂纹、裂隙、空洞和节理等固体介质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合适的损伤张量,深层次地探讨固体介质由于损伤的积累与演化而街生的本构关系变化,较好地处理了岩体由实际上的非连续到等效连续的过渡,它克服了弹性和塑性理论所难以解决的困难,丰富了岩体力学本构理论,能更合理而全面地分析岩体工程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并有利于日后对岩质边坡、地下硐室等围岩的维护与加固。
统观全书,与同类已出版的论署比较,具有以下特色:书中系统阐述了复杂应力状态(压剪、拉剪)下裂陈岩体的本构关系及其损伤演化方程,探讨了起裂判据和裂纹走向,建立了渗透水压对裂腺岩体损伤演化的贡献;通过室内相似模型试验,深入研究了裂隙断续扩展与损伤流变断裂机制,建立了蠕变断裂应力强度因子及其断裂判据;利用对岩体应力应变全过程进行数控其渗透性的试验成果,对脆性岩石断口断裂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弄清了渗透水压对岩体强度的定量影响。并将裂纹扩展长度引入岩体渗透张量,给出了等效的连续介质渗流模型,丰富和拓展了现有的渗流模型。书中还探讨了渗流场、应力场、损伤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给出了非稳态渗流场与损伤场的耦合方程,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此外,该书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长江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变形基本吻合。书中更进一步引入分形理论 ,探讨了岩石损伤断裂的分形特征和岩石损伤断裂断口的分形特征.研究了岩石损伤断裂破损物的分形特征,提出了岩体结构面的分形模型。进而将研究成果确定出三峡工程区的岩体断裂分形维,为分析计算节理裂隙的岩体强度与变形提供依据。
我深信该书的付梓将为裂欧岩体损伤力学研究奠定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今后岩石力学的持续发展也将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为此,我乐于写述了以上的一-点文字,谨供读者参考.指正。是为序。
前言
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的日益频繁,涉及岩体边坡的设计.水电工程渗流与控制、有害核废料的储存矿井的疏干降压排水、石油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人类工程活动的安全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地质环境对工程活动的反作用等问题,是科学家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定量评价和预测人类工程开挖干扰力、初始地应力和地下水渗透力耦合作用对人类工程体和岩质边坡隐定性的影响,一直是国 内外岩石力学与工程界所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岩体是力学性质很复杂的介质。从唯象的观点看,裂歐岩体属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因此损伤力学、断裂力学、流变力学、分形理论与岩体的变形研究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同时,由于岩体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岩体渗流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岩体裂歐空间是岩体的主要滲透通道.岩体裂隙显著地受应力环境的影响,因而岩体的变形实质上是慘流场、应力场、损伤场三者相互耦合的结果。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工程需要,出版--本论述裂醵岩体损伤力学的专著很有必要。
全书共人章,第-章简单回顾损伤力学、岩体损伤力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二章阐述裂隙岩体损伤张量的定义,运用贝帝(Betti)定理和裂纹体应变能守恒定律,给出裂鲸岩体压剪、拉剪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详细探讨裂纹起裂判据及扩履方向、确定压剪应力状态下裂紋扩展长度,建立复杂应力环境下恐腺岩体损伤演化方程第三章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节理裂隙分布室内试验,探讨断续裂隙扩展变形机理,深入分析蠕变断裂应力强度因子及断裂判据,建立应力强度因子与时间因子的相关关系,着重研充压剪应力状态下分支裂纹扩展及其蟎变贯通机制,给出黏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与损伤流变耦合模型,第四章通过全应力应变过程数控岩石渗遁性及其断裂断口扫描电镜试验研究,进-步分析脆性岩石裂醯扩展损伤机理,重点探讨渗透水压对岩体强度及其变形的影响,以及渗流使裂纹尖端介质软化的作用:第五章运用弹性理论,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与渗透压作用对岩体裂纹张开度的贡献,论述裂腺岩体的渗流规律,基于渗流能量扩散原理,建立包含裂纹张开度、长度及方位在内的渗透张量数学表达式;第六章探讨渗流对裂酸岩体应力场的力学效应,重点推导复杂应力状态下渗流对裂腺损伤演化方程的贡献,建立裂酸岩体非稳态渗流场与损伤场耦合方程:第七章介绍裂隐岩体损伤断裂分形研究的现状、研究内容发展趋势,阐述分形理论的基本概念,重点探讨单轴(三轴)压缩岩石损伤断裂的分形特征及损伤断裂破损物的分形特征,建立岩体裂隙结构面的分形模型,给出裂醴岩体工程分类的分形方法;第八章将上述研究成果结合三峡工程水久船闸高边坡变形韻测与稳定性分析,以及对三峡工程坝址区裂酞岩体断裂系统进行分形定昼描述。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注意学科体系的完备性,强调基本概念描述的准确性,基本理论推理的严密性以及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性。本书内容新颢、理论性强,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书中对一些重要的公式进行了较详细的推导。
书中的很多内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和国电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成果,这些项目都是在导师同济大学孙钩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唐辉明教授的主持下完成的。他们的严谨治学态度给予著者极大的影响,是他们把我们引人水岩相互耦合和岩体损伤断裂的研究领城,在博士后两年研究中,导师四川大学胡定教授、赵文谦教授经常关心著者的研究进最,并给子指导,在此深表谢意。著者感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李术才教授.陈卫忠教授的指导和帮助,还得到了硕士研究生邢福东、王军的支持,谨此致谢。为了对裂酸岩体损伤力学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书中对国内外在此领域取得的相关成果也做了扼要介绍。
还要特别感谢孙钧院士欣然为本书怍序,给著者以鼓励和教导。
应该指出,裂酸岩体损伤力学是一门正在发展着的边缘性交叉学科,有许多理论和实际应用问题尚需做进-一 步研究和完善,由于作者水平及經验有限,书中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前辈及同仁不吝赐教。
损伤力学,易顺民,朱珍德,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 》易顺民 朱珍德 著 损伤力学,易顺民,朱珍德,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 》易顺民 朱珍德 著 损伤力学,易顺民,朱珍德,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 》易顺民 朱珍德 著 损伤力学,易顺民,朱珍德,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 》易顺民 朱珍德 著

ICS 91.040.01
CCS P 30
团体标准
T/GZLY 2-2022
零碳数智楼宇节能降碳评价规范
Assessment Standard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f Zero Carbon Digital Intel ligent Buildings
2022-12-16发布2022-12-23实施
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发布

T/ GZLY 2-2022,楼宇节能降碳,能源管理系统,零碳,T/GZLY 2-2022 零碳数智楼宇节能降碳评价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规范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规范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广州市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广东粤信鼎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保利商业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南网物业管理(广州)有限责任公司、广州珠江城置业有限公司、广州侨鑫物业有限公司珠江新城分公司、合景泰富商办、广州凯云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宝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中誉设计有限公司电力院、广东皓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天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智慧用能能源(广东)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龚元、包紫洋、陈楚雄、陈允鹏、林明槐、陈艳芳、刘敏、杨海东、屈国伦、余伟俊、吴军辉、郏斌、骆志刚、张建军、王显龙、翟丕源、黄时细、彭磊、赵晴、梁永恒、陈志樑、张路遥、王胜盛、蒙利、陈卓君、赵中华、王强、唐坚、赵娜华、蒲佳、郑静静、马俊、郑子宁、宋泽洵、陈瑶、成胜杰。

内容摘抄:

零碳数智楼宇节能降碳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零碳数智楼宇节能降碳评价的总体要求、管理要求及评价细则。
本文件适用于对零碳数智楼宇节能降碳进行管理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3331 能源管理系统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32150-2015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 32151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GB/T 32910.4-2021 数据中心 资源利用 第4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55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5015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零碳数智楼宇 Zero Carbon Digital Intelligent Buildings
以楼宇为载体,基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为主要理念,以客户体验为驱动,以 5G、物联网(LoT)、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支撑,以楼宇内的人、设备、环境等要素为数据源泉,将楼宇运营管理数据汇聚并通过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具备感知、传输、存储、推理、判断和智能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为楼宇使用者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优质服务。
3.2

节能降碳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 reduction
通过低碳行为、低碳管理,使用高效设备和系统,采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降低楼宇的各项能源和物质消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3
节能降碳管理绩效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reductio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与节能降碳相关的如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可评价的结果。
3.4
温室气体 Greenhouse gases
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
注:如无特别说明,本规范中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来源:GB/T 32150-2015,3.1]

4 总体要求
4.1 评价对象
本规范应以广州市内的楼宇为评价对象。
4.2 评价条件
申请楼宇评价节能降碳效果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 GB/T 2589、GB 17167、GB/T 23331、GB/T32151、GB 50189、GB 50736、GB 50555、GB 50015、GB 50034、GB/T 55015 等国家标准和广州市现行有关标准的相关规定。
4.3 被评价楼宇要求
被评价楼宇应为长期日常使用且满足以下其中两个条件:
a) 被评价楼宇面积应不小于10000m
b) 被评价楼宇应能证明其超过65%的面积已经投入正常使用;
c) 被评定为广州市超甲级、甲级商务写字楼的楼宇。
4.4 被评价楼宇业态功能规定
对于同时具有写字楼、酒店、商业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被评价楼宇,其主要业态属性按照面积占比大于 50%的功能业态确定。对于多种业态均占比较小的综合体被评价楼宇,其适评业态面积总和占比应超过整体被评价楼宇面积的 70%。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 Ⅱ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3
5 零碳数智楼宇节能降碳管理 ............................................................ 3
6 零碳数智楼宇节能降碳评价 ............................................................ 5
附录 A(资料性)碳中和率及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7
附录 B(规范性)零碳数智楼宇节能降碳基本要求及管理水平评价要素和内容 ...................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040.01
CCS P 30
团体标准
T/GZLY 3-2022
楼宇建筑防雷技术评价指南
Guide to the evalu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2022-12-16发布2022-12-23实施
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发布

T/ GZLY 3-2022,建筑物防雷,楼宇建筑防雷,雷电防护装置,T/GZLY 3-2022 楼宇建筑防雷技术评价指南

前 言
本文件按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 5.3.4 多脉冲电涌保护器与 8.2 雷电拦截器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广州市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广东百立防雷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保利商业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南网物业管理(广州)有限责任公司、广州珠江城置业有限公司、广州侨鑫物业有限公司珠江新城分公司、合景泰富商办、广州凯云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宝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龚元、包紫洋、陈青山、杨少杰、杜峰、方志鹏、郑佳滨、陈世然、陈洋、蒲晓明、梁永恒、陈志樑、邹玲、赵中华、王强、陈卓君、王胜盛、张路遥、祁振海、陈厚昌、陈光耀、李广熙、毛志泉、江伟欢、赵娜华、蒲佳、郑静静、马俊、郑子宁、宋泽洵、陈瑶、成胜杰。

内容摘抄:

楼宇建筑防雷技术评价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楼宇建筑防雷技术的一般要求、雷击风险源、风险等级、防雷效果监测、防雷技术安全等级、评价机构基本要求、防雷新技术产品的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范围内的商务办公楼宇、产业园区、城市综合体、公寓、酒店、购物中心、住宅楼等建筑等级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802.11-2020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 11 部分:低压电源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21714.1-2015 雷电防护 第 1 部分:总则
GB/T 21714.3-2015 雷电防护 第 3 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11-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QX/T 10.1-2018 电涌保护器 第 1 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QX/T 106-2018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
T/ASC 6004-2022 低压配电系统的多脉冲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IEC 61643-11:2011/2 PFG(2017) 连接到低压电力系统的多脉冲浪涌保护装置附加试验-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IEC 62305-3:2010 建筑物的实体损害和生命危险
NFC 17-102:2011 雷电防护:提前放电的防雷系统
3 术语和定义
GB 50057-2010、IEC 61643-11:2011/2PFG(2017)、T/ASC 6004-202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接雷击 direct strike
雷电的下行先导与地面突出物产生的上行先导相连接而发生的雷击,包括过顶雷击和侧面雷击。
3.2
过顶雷击 Over the top of the lightning strike
雷电经过被保护物体的顶部而发生的直接雷击,简称直击雷。
3.3

侧面雷击 Side lightning strike
雷电经过被保护物体的侧面而发生的雷击,简称侧击雷。侧面雷击一般发生在相对高度 20M 以上的地面物体。
[来源:IEC 62305-3:2010:P:18-19:5.2.2]
3.4
地电位反击 Ground potential strikes back
地下金属构件因雷击闪络放电产生的高电位传导到建筑物内电气电子设备的现象。当超过设备的耐受力时,将导致设备损坏。
3.5
下行先导 Downward lead
当雷云底部电场强度达到空气电离阈值时,开始形成向下运动的离子电流(流光)。从光学的角度看像梯级一样,故称梯级先导,又称下行先导。每次向下击穿空气的平均距离约 50m,持续时间 35ms, 速度 2×105m/s,电流 100-200A。

4 一般要求
对楼宇建筑进行防雷技术安全等级评价前,应对其所在地理位置、雷电活动规律、高压/低压电力线路架设形式、外部环境等进行详细勘测。

4.1 现场勘测应包括:
——接地系统:进入楼宇建筑的各类金属管线,电力、信息、防雷等的接地;
——配电系统:总配电室、楼层配电柜、信息系统配电柜安装的电涌保护器;
——等电位系统:建筑物的均压环、门窗等大金属的接地和等电位;
——信息系统:机房的雷击电磁脉冲强度分布、空间屏蔽和设备的安全距离;
——接闪系统:建筑物天面的接闪、屏蔽和电气电子设备的等电位连接。
4.2 楼宇建筑的防雷技术安全评价应按照国际国内的最新技术标准和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产品作为评价的依据,力求评价结果的针对性、有效性,以避免或减少广州市楼宇建筑的雷电灾害。
4.3 楼宇建筑按本指南进行防雷技术安全等级评价后,对需要整改的内容,建筑物业主或物业管理部门应认真整改。
4.4 楼宇促进会防雷专业委员会应对楼宇建筑的防雷安全给与指导并提供服务。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要求 ............................................................................. 3
5 雷击风险源 ........................................................................... 4
6 风险等级 ............................................................................. 9
7 防雷效果监测 ........................................................................ 10
8 防雷技术安全等级 .................................................................... 10
9 评价机构基本要求 .................................................................... 10
10 防雷新技术产品的维护 ............................................................... 11
附录 A (资料性) 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的局限性 ...................................... 12
附录 B (规范性) 多脉冲电涌保护器 MSPD 的技术参数 ....................................17
附录 C (规范性) 雷电拦截器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 19
附录 D (资料性) 楼宇建筑防雷技术评价的依据及参数 .................................... 2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1.220
CCS P97
团体标准
T/HNMES 22-2022
隧道掘进机数据采集融合
Data acquisition and fusion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
2022-12-16发布2022-12-20实施
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发布

T /HNMES 22-2022,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掘进机数据采集融合,隧道,T/HNMES 22-2022 隧道掘进机数据采集融合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广州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黄河科技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洪开荣、曾垂刚、李凤远、赵新合、任颖莹、韩伟锋、周建军、周振建、李沿宗、乔国华、张合沛、马秀苹、高会中、郭璐、冯欢欢、王凯、唐帅、陈亚楠、刘建秀、肖娜、傅群忠、秦记峰、阮经仟。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内容摘抄:

隧道掘进机数据采集融合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隧道掘进机及其配套设备的一般要求、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内容、采集方法与采集频度、采集软硬件要求、采集性能要求、数据格式、数据字典、数据融合治理的相关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隧道掘进机设备制造商、使用商、工程建设单位及第三方服务商建设远程信息化相关系统中数据采集融合的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4354-2017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术语和商业规格
GB 50911-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T 37044-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安全参考模型及通用要求
GB/T 37988-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GB/T 37973-2019 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
GB/T 34354-2017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术语和商业规格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隧道掘进机 tunnel boring machine
通过开挖并推进式前进实现隧道全断面成型,且带有周边壳体的专用机械设备。主要包括盾构机、岩石隧道掘进机、顶管机等。
[来源:GB/T 34354-2017,2.1]
3.2
盾构机 shield machine
在钢壳体保护下完成隧道掘进、出渣、管片拼装等作业,推进式前进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主要由主机及后配套系统组成。
[来源:GB/T 34354-2017,2.6]
3.3
数据采集 data acquision
为满足统计、分析、挖掘的需要,搜集和获取各种数据的过程。
3.4
数据融合 data fusion
遵循一定的准则,利用计算机对所获得的若干观测信息自动地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得到更加完备的信息,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评估任务而进行的信息技术。
3.5
数据字典 data dictionary

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元数据的目录。
3.6
数据接口 data interface
进行数据传输时向通讯终端协议输出数据的接口。
3.7
岩石 rock
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坚硬的和次坚硬的地质体,颗粒间牢固连接,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依据成因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3.8
土层 soil layer
由状态各不相同的层次重叠在一起构成的软弱联结、松散无联结或具有特殊成分结构的地质层,可分为黏土、砂土、卵石、淤泥。
3.9
复合地层 composite stratum
在地下工程开挖断面范围内和开挖延伸方向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地层组成,且这些地层的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特征相差悬殊的组合地层。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RPO:用于过程控制的OLE(OLE for Process Control)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掘进机数据采集融合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一般要求 ............................................................................ 2
6 数据采集系统 ........................................................................ 2
7 采集内容 ............................................................................ 3
8 采集方法与采集频度 .................................................................. 6
9 采集软硬件要求 ...................................................................... 7
10 采集性能要求 ....................................................................... 7
11 数据格式 ........................................................................... 8
12 数据字典 ........................................................................... 8
13 数据融合治理 ....................................................................... 9
附 录 A (规范性) 地质数据字典 .................................................... 11
附 录 B (规范性) 设备参数数据字典 ................................................ 12
附 录 C (规范性) 配套设备数据字典 ................................................ 4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220
CCS P97
团体标准
T/HMES23-2022
隧道掘进机成套装备风险预警系统
Risk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complete equipment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
2022-12-16发布 2022-12-20实施
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发布

T/ HNMES 23-2022,掘进机,掘进机成套装备,隧道,T/HNMES 23-2022 隧道掘进机成套装备风险预警系统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黄河科技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颖莹、李治国、郭卫社、乔国华、赵新合、韩伟锋、张常有、李凤远、周建军、高攀、周振建、陈良武、郭璐、何蒙蒙、刘振辉、史清华、荆留杰、刘建秀、禹春来、肖娜、李诗诗、江南。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内容摘抄:

隧道掘进机成套装备风险预警系统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隧道掘进机成套装备风险预警系统架构、在线状态监测、运行关键参数预警、装备姿态预警、施工沉降预警、施工异常事件预警、工程风险预警、施工进度预警、故障预警、状态预警和预警方式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隧道掘进机设备制造商、使用商、工程建设单位及第三方服务商建设隧道掘进机成套装备风险预警模块及系统的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4354-2017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术语和商业规格
GB 50911-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T 20921-2007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词汇
T/HNMES 22 -2022 隧道掘进机数据采集融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隧道掘进机 tunnel boring machine
通过开挖并推进式前进实现隧道全断面成型,且带有周边壳体的专用机械设备。主要包括盾构机、岩石隧道掘进机、顶管机等。
[来源:GB/T 34354-2017,2.1]
3.2
风险 risk
不利事件或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及其损失的组合。
[来源:GB 50911-2013,2.1.6]
3.3
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
为了彻底地了解装备的状态及运行情况,对装备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统计研究。
3.4
预警 alarm
当遇到选定的参数或其逻辑组合异常,要求提高警觉时,用于通知人员而设计的运行信号或警告信息。
[GB/T 20921-2007,5.3]
3.5

参数 parameter
可测量的变量。
[来源:GB/T 20921-2007,10.4]
3.6
预警级别 early warning level
依据事件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而划分的警情级别。
4 风险预警架构
4.1 系统架构宜采用四层网络架构,包括边缘层、存储层、分析层和应用层。具体详见图 1 所示。

4.2 边缘层
4.2.1 边缘层由隧道掘进机成套装备的传感器及数据边缘反馈设备构成。
4.2.2 边缘层是系统的数据入口,基于工业总线等通信协议,将设备接入网络,并能够实现数据格式的转换和统一。
4.2.3 边缘层应能基于高性能计算、实时操作系统、边缘分析算法等技术支撑,在靠近设备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进行数据预处理、存储以及智能分析应用,提升操作响应灵敏度、消除网络堵塞,并与云端数据分析形成协同。
4.3 存储层
4.3.1 存储层为边缘层的信息汇聚、集成,可将经过预处理的海量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并通过不同的授权级别来实现不同用户端的风险预警功能。
4.3.2 存储层应配置专业高性能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
4.3.3 数据库应具有良好的设计与应用接口、运行稳定,保证数据的高效调用、处理、分析。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风险预警架构 ........................................................................ 2
5 在线状态监测 ........................................................................ 3
6 运行关键参数预警 .................................................................... 3
7 沉降预警 ............................................................................ 4
8 姿态预警 ............................................................................ 4
9 施工异常事件预警 .................................................................... 5
10 工程风险预警 ....................................................................... 5
11 施工进度预警 ....................................................................... 5
12 故障预警 ........................................................................... 6
13 状态预警 ........................................................................... 6
14 预警方式 ........................................................................... 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1.220
CCS P97
团体标准
T/HNMES 24-2022
隧道掘进机制造/运维互馈远程服务
Remote service with mutual feedback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operation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
2022-12-16发布2022-12-20实施
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发布

T/ HNMES 24-2022,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运维互馈远程服务,隧道掘进机制造,T/HNMES 24-2022 隧道掘进机制造 运维互馈远程服务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机械工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湖南大学;广州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轻工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伟锋、李凤远、任颖莹、张常有、陈瑞祥、邓乾旺、江南、高会中、周振建、李叔敖、刘霞辉、高世琛、刘建秀、李学荣、史清华、薄文、杜孟超、王雅文、万雪钰。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内容摘抄:

隧道掘进机制造/运维互馈远程服务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隧道掘进机装备制造/运维业务互馈规则、远程服务结构、在线设备评估、掘进评估、事件分析、掘进决策、协同维护、装备选型、参数设计、部件设计、协同生产、资源优化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隧道掘进机设备制造商、使用商、工程建设单位及第三方服务商建设制造/运维互馈远程服务功能、模块或系统的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4354-2017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术语和商业规格
GB/T 39837-2021 信息技术 远程运维 技术参考模型
T/HNMES 22 -2022 隧道掘进机数据采集融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隧道掘进机 Tunnel boring machine
通过开挖并推进式前进实现隧道全断面成型,且带有周边壳体的专用机械设备。主要包括盾构机、岩石隧道掘进机、顶管机等。
[来源:GB/T 34354-2017,2.1]
3.2
互馈 mutual feedback
装备制造生产与运行维护信息高度共享,实现制造业务与运维业务的相互反馈和协同服务。
3.3
远程服务 remote service
利用互联网,向不同地域之间用户提供实时的服务。
3.4
协同维护 collaborative maintenance
在装备维护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将装备维护资源和维护企业协同起来,以提供更及时有效的维护服务。
3.5
资源优化 resource optimization
在资源有限时,通过网络信息的共享分析,能够得到合理地分配与使用。

4 制造/运维业务互馈规则
4.1 制造/运维远程服务应把地理上分散的设计单位、零部件供应企业、制造企业、运维服务企业等单位整合起来,通过资源协调、信息交互、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装备群组的制造、运维工作。
4.2 隧道掘进机运维应根据装备的制造信息、装备运行数据,进行设备状态评估、提供合理的运行优化和维修维护决策。
4.3 隧道掘进机制造应根据产品运行情况、维护记录、故障维修原因和使用寿命等方面进行探究,给出设计制造反馈建议,以实现制造生产的改进。
4.4 制造/运维业务应通过建立成套装备制造运维反馈协同模型和算法,协同装备制造和装备运行维护。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制造/运维业务互馈规则 ............................................................... 2
5 远程服务架构 ........................................................................ 2
6 设备评估 ............................................................................ 3
7 掘进评估 ............................................................................ 3
8 事件分析 ............................................................................ 5
9 掘进决策 ............................................................................ 5
10 协同维护 ........................................................................... 5
11 装备选型 ........................................................................... 6
12 参数设计 ........................................................................... 6
13 部件设计 ........................................................................... 6
14 协同生产 ........................................................................... 7
15 资源优化 ........................................................................... 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苏州现代传媒广场项目施工临时用电、用水布置研究与应用
陈云琦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根据苏州现代传媒广场总承包工程的特点,确定了施工临时用电、用水总体配置方案,以及为满足绿色施工要求,施工临时用电、用水布置应注意的事项。对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施工用水、用电布置从项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及探讨,为今后将承建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总平面及竖向临时用水、用电布置提供借鉴。

布置,施工用水,施工用电,苏州现代传媒广场,高层建筑,苏州现代传媒广场项目施工临时用电、用水布置研究与应用

内容摘抄:

1工程概况
苏州广播电视台总台现代传媒广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2.8万m2。工程地下3层,地上由2幢塔楼及裙房组成。办公塔楼为42层,建筑高度214.8m,结构形式为核心筒钢框架结构体系,裙房演播楼为重型全钢结构。建筑高度为164.9m的酒店为38层,结构形式为核心筒-夕h框架劲性结构,裙房商业楼为框架结构。
2工程特点
2.1施工临时用电

1)本工程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湖东,西邻南施街,苏州大道东南侧,占地约3.77万m2,南施街为双向多车道园区湖东主干道,翠园路同样为多车道双向大道,且紧靠轻轨1号线南施街站站台,东侧与城管、电信大楼仅一路之隔,本工程大型施工机械多,用电量大,临时用电安全是重中之重。

3施工临时用电、用水方案总体配置
3.1施工临时用电方案配置
3.1.1 总用电负荷计算
1)施工生产用电负荷分析
根据现场总体部署以及机械设备投入情况,对主要用电机械设备分析形成施工用电量分析表及柱状图。
2)主要办公、生活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根据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劳动力投入计划及办公生活区所需规模情况,确定主要办公、生活用电设备所需电量。

4超高层施工临时用电、用水竖向配置
4.1办公塔楼竖向临时用电布置
1)办公塔楼建筑高度达214.8m,为核心筒钢框架结构体系,核心筒采用爬模施工,核心筒竖向结构超前施工,超出外围水平结构6~9层。故临时用电竖向干线需布置于核心筒内,且爬模架体、内爬塔式起重机均需单独配线,与楼层用电分离,确保施工安全。
2)由于核心筒部位施工期间,存在3个施工段,分别为爬模核心筒竖向结构、外围水平钢框结构以及楼层板施工,3个工作面同时进行,用电量较大,且均集中在核心筒最上部,故二级配电箱布置是一个动态过程,需随核心筒爬模施工而不停上移,待外围楼层板施工完成后,可移至楼层内,作为后期二次结构及装饰、安装等用电。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苏州游泳馆马鞍形单层索网拉索施工工艺研究
郭正兴1,孙岩2,罗斌1
(1.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2.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25)
[摘要]苏州游泳馆是马鞍形单层正交索网结构,由V形钢立柱、马鞍形受压环梁、正交的承重索和稳定索以及刚性屋面与幕墙组成,屋盖投影为直径约106m的正圆。其承重索与稳定索均采用定长双索,拉索总数为62对,124根,2种拉索相交处共设置了777个索夹节点。由于其拉索数量大、索夹节点多,苏州游泳馆拉索施工摒弃了传统的满堂支架法与整体牵引提升法,创新性地采用了高空溜索组装法施工,通过溜索方式流水安装承重索和稳定索,拉索在高空成网,取得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了科学施工、绿色施工的目标。

单层索网,安装工程,拉索施工,苏州游泳馆,马鞍形,马鞍形单层索网拉索施工工艺,高空组装,苏州游泳馆马鞍形单层索网拉索施工工艺研究

内容摘抄:

1 工苏程州概游况
泳馆由 V 形结构柱(见图 1)、受压外环梁(见图 2)、正交承重索和稳定索(见图 3)、刚性屋面以及玻璃幕墙组成。 游泳馆的外压环为 107m 直径的圆形平面,压环为马鞍形,标高为 22.000 ~32.000m。 游泳馆(见图 4)坐落在11.920m 标高的混凝土结构上,柱和外压环刚性连接并按照 V 形布置。 周边 V 形支柱的长度取决于其所处的位置,最短的柱长度为 15.03m,而最长的柱长度为 22.79m。承重索与稳定索均采用定长双索,索头不设置调节量,为使索网的连接有效地避开柱头的连接节点,网眼距离设计为中间 3.3m,最外两侧3.5m。 预应力索的长度为 31~106m,每根索包括 2 根 40mm 直径的全封闭高钒螺旋钢丝束。

2 工程特点
1) 承重索和稳定索均采用双索设计,共有 62对拉索,施工牵引、张拉难度较大。
2)承重索和稳定索相交处共存在 700 余个索夹节点,索夹数量多,总重约 40t,且索夹节点仅由 1根高强螺栓连接。

3 马鞍形索网结构拉索高空溜索组装法
本文提出一种双向单层索网结构无支架高空溜索施工方法,即拉索高空溜索组装法,是按照先承重索后稳定索的顺序依次进行安装。 对于承重索:首先在场外地面上顺直展开拉索并安装和紧固索夹的底板和中板,在承重索对应的设计位置上安装导索、牵引索和牵引设备工装,然后采用溜索的方式通过牵引将承重索安装至高空设计位置与外压环连接锚固,直至所有承重索安装就位。 对于稳定索:首先在场外地面上顺直展开稳定索,在稳定索对应的设计位置上铺设搁置在承重索上的猫道,然后采用溜索的方式将稳定索牵引至高空并在猫道上展开,之后初张拉稳定索并安装和紧固索夹的顶板,最后正式张拉稳定索与外压环连接锚固,直至所有稳定索安装和张拉就位,结构成型。 施工过程中索夹紧固了 2 次,索夹的构造为:高强螺栓上设置 2 个螺母,即中间螺母和端头螺母;在索夹的中板顶面和顶板底面设置螺母凹槽,两凹槽的深度之和应不小于中间螺母的厚度[3]。

4 多种马鞍形索网拉索施工方案对比
国内外众所周知的双向单层索网结构施工成型方法有 2 种。
一种为满堂支架法,其主要步骤为:①在场内地面上搭设支架至索网设计位置附近;②在支架上铺展承重索和稳定索,并安装索夹;③将承重索和稳定索与外。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080
A00 T/AWJGDC
茂名市团体标准
T/WJGDC0018-20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宅物业管理区域环境卫生管理规范
2022-12-28发布2022-12-28实施
茂名市机电工程学会发布

T/ WJDGC 0018-2022,住宅物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T/WJDGC 0018-20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宅物业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茂名华达石化物业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茂名华达石化物业有限公司、茂名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茂名华检实验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茂名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茂名飞创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有限公司、茂名飞创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有限公司、茂名市富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茂名市富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茂名市至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茂名市住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红华、王焮灏、韦桂樱、杨红亮、吴文华、袁雪松、曹晓宝、杨富珍、叶兴光、杨靖、袁雪松。

内容摘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宅物业管理区域环境卫生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宅物业管理区域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条件、物资准备、通风管理、环境消毒、垃圾管理、公用卫生间管理、给排水系统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茂名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宅物业管理区域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PMI 004—2020 住宅物业管理区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操作指引
3 总则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物业服务企业全面落实政府相关指令,对住宅物业管理区域环境卫生进行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住宅物业管理区域的疫情事件和交叉感染人员数量。
4 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4.1 基本条件
4.1.1 物业服务企业宜成立以住宅物业管理区域管理者为组长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组。小组应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协助和配合社区居委会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4.1.2 服从社区统一安排、统一调度指挥和培训指导,配合社区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4.1.3 应建立住宅物业管理区域清洁消毒应急预案(包括消毒药品、消毒液浓度、消毒方法、配置方法、消毒频次等),做好防疫消杀记录。
4.1.4 应组织开展针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员工培训活动,保证在岗员工熟知防疫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
a)政府有关疫情防控工作机构发布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b)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途径和防护方法;
c)卫生消毒作业方法;
d)通风作业方法;
e)减少人员聚集方法;

e)办公室、员工食堂、员工宿舍等防护作业方法;
f)洗手及口罩佩戴的操作规范。
4.2 物资准备
4.2.1 疫情防控物资包括但不限于:
a)包括含氯消毒剂、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等基本消毒药品;
b)包括口罩、隔离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器具;
c)测温设备、喷洒器具防控器具。
4.2.2 疫情防控物资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4.2.3 宜储备一定量的食用水和速食,供应急时使用。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99
CCS M 33
团体标准
T/ZKJXX00031-2022
GNSS信号射频光传输设备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NSS RF optical transmission equipment
2022-12-27发布2022-12-27实施
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发布

GNSS,T/ ZKJXX 00031-2022,信号射频光传输设备,电工电子产品,电磁兼容,T/ZKJXX 00031-2022 GNSS信号射频光传输设备规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迈微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创宇星通科技有限公司、星汉时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慧拓无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鼎、蒋建云、欧文斌、卢帅、刘阳琦、陈龙、艾云峰、廖律超。

内容摘抄:

GNSS 信号射频光传输设备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GNSS信号射频光传输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GNSS信号射频光传输设备的研制、生产与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824—2019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 射频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626.3—201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干扰度试验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34094—2017 信息技术设备功耗测量方法
GB/T 39267 北斗卫星导航术语
GB/T 4857.5 包装 运输包装件 跌落试验方法
GB/T 4857.23—2012 包装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第23部分: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GB/T 5080.7 设备可靠性试验 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92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最大光链路传输距离 longest optical link distance
GNSS信号通过光链路传输且能使GNSS接收机正常工作的最大距离。

3.2光链路传输时延 optical link time delay
GNSS信号通过光链路传输所产生的时延。
3.3工作频率 operating frequency
设备接收和传输的GNSS射频信号频率范围。
3.4光波长误差 optical wavelength measurement error
设备发射端接收到GNSS射频信号后,因直调激光器转换而引起的波长误差。
3.5输出光功率误差 output optical power measurement error
设备发射端接收到GNSS射频信号后,因直调激光器转换而引起的输出光功率误差。
3.6增益调节范围 adjustable gain range
设备光传输链路中光增益的最大调整量。
3.7底部噪声 noise floor
整套传输设备引入的附加相位噪声。
4 系统组成
GNSS信号射频光传输设备(以下简称传输设备)主要由源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源端包括低噪放和直调激光器,接收端包括光电探测器、低噪放和衰减器,如图1所示。工作原理是输入的导航信号经过源端中低噪放的放大后,通过直调激光器转换为光载波信号传输,光载波信号经过一定距离光纤的传输后进入接收端,接收端中的光电探测器将光载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还原恢复出导航信号,然后经过一定增益的低噪放,获得适当的功率后作为导航信号输出。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系统组成 .............................................................................2
5 技术要求 .............................................................................2
5.1外观 .............................................................................2
5.2功能要求 .........................................................................3
5.3性能要求 .........................................................................3
5.4电磁兼容 .........................................................................4
5.5接口要求 .........................................................................4
5.6环境适应性 .......................................................................5
5.7可靠性 ...........................................................................6
6 试验方法 .............................................................................6
6.1试验设备 .........................................................................6
6.2外观检查 .........................................................................7
6.3功能检查 .........................................................................7
6.4性能测试 .........................................................................7
6.5电磁兼容性试验 ..................................................................12
6.6接口试验 ........................................................................12
6.7环境适应性试验 ..................................................................13
6.8可靠性试验 ......................................................................13
7 检验规则 ............................................................................13
7.1检验分类 ........................................................................13
7.2检验项目及顺序 ..................................................................14
7.3鉴定检验 ........................................................................14
7.4质量一致性检验 ..................................................................15
8 包装、运输与贮存 ....................................................................16
8.1包装 ............................................................................17
8.2运输 ............................................................................17
8.3贮存 ............................................................................17
9 使用说明 ............................................................................17
9.1使用说明书 ......................................................................17
9.2安装要求 ........................................................................17
附录 A (规范性) 产品不合格分类.......................................................1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Q ZLXH
团体标准
T/ZLXH0001-2022
冷库防撞自由门
Cold storage anti-collision free door
2022-12-23发布2023-1-1实施
天津市制冷设备行业协会发布

T /ZLXH 0001-2022,冷库,冷藏库门,建筑门窗,防撞自由门,T/ZLXH 0001-2022 冷库防撞自由门

前 言
本标准按照国标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天津市制冷设备行业协会冷链环境工程委员会提出,由天津市制冷设备行业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虹竹冷信商贸有限公司、玉环玉龙制冷机械厂、天津市蓝天制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恺晟通制冷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发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天津金和平制冷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天马福德制冷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注主要起草人:边红霞、叶李忠、付俊彪、乔雪桐、王恺、李永杰、王亚利、郭继欣。
本标准于2022年首次发布。

内容摘抄:

冷库防撞自由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库防撞自由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规格、型号、各项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以建筑钢材、铝合金建筑型材及柔性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冷库柔性防撞自由门。
本标注仅适用于冷库使用的柔性和刚性防撞自由门。不适用于其它环境或条件使用的自由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30-2018 软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和片材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
GB/T 5824-2021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GB/T 9799-2011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
GB/T 6388-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3306-2011 标牌
GB/T 14436-93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 708-2019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100-2017 通用耐蚀钢铸件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
GB/T 3280-2015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3880.1-201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5237.1-2017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GB/T 5237.2-2017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
GB/T 5237.3-2017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GB/T 5237.4-2017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喷粉型材
GB/T 5237.5-2017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喷漆型材
GB/T 13821-2009 铝合金压铸件
GB/T 15114-2009铝合金压铸件
SB/T 10569-2010 冷藏库门
GB/T 8484-2020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

GB/T 14155-2008 整樘门 软重物体撞击试验
ISO 8275:1985整樘门---垂直荷载试验
GB/T 9158-2015建筑门窗力学性能检测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PVC透明软板 PVC soft board
软质聚氯乙烯挤出板材由聚氯乙烯树脂加入增塑剂、稳定剂等经挤出成型而制得。
3.2 双向扭簧铰链 Two-way torsion spring hinge
由平衡位置可前后扭转90°并能自动返回平衡位置的铰链。
3.3 冷库防撞自由门 Cold storage anti-collision free door
应用于冷库门樘可以部分阻断进出货物期间冷库内外冷热空气对流,且可以通过外力正反向推开并可自动关闭的冷库门。
4 分类
4.1 按门板的材质区分
门板的材质与型号按表1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 2
4 分类............................................................................................................................................................. 2
4.1 按门板的材质区分.............................................................................................................................2
4.2 按性能区分.........................................................................................................................................2
4.3 规格型号............................................................................................................................................. 2
5 材料............................................................................................................................................................. 3
5.1 柔性门 PVC 透明软板.......................................................................................................................3
5.2 柔性门透明软板使用其他材料.........................................................................................................3
5.3 冷库防撞自由门上使用的密封条.....................................................................................................3
5.4 冷库防撞自由门的受力构件............................................................................................................. 3
5.5 冷库防撞自由门使用的型材.............................................................................................................3
5.6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4
5.7 冷库防撞自由门外表使用的金属板.................................................................................................4
5.8 刚性门的防撞护板性能.....................................................................................................................4
5.9 扭簧铰链............................................................................................................................................. 4
5.10 刚性门内部的保温材料...................................................................................................................4
5.11 外观质量...........................................................................................................................................4
6 性能............................................................................................................................................................. 4
6.1 密封性能............................................................................................................................................. 4
6.2 保温性能............................................................................................................................................. 4
6.3 耐撞击性能.........................................................................................................................................5
6.4 抗垂直荷载性能.................................................................................................................................5
6.5 启闭力................................................................................................................................................. 5
6.6 反复启闭性能.....................................................................................................................................5
7 出厂检验..................................................................................................................................................... 5
编制说明 ..................................................................................................................................................... 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240.01
L94
团体标准
T/ZSPH03-2022 T/0LA1001-2022
住宅综合信息箱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residential integrated information box
2022-12-28发布2023-01-01实施
中关村乐家智慧居住区产业技术联盟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放智联协会 发布

T /ZSPH 03-2022,住宅,家居配线箱,智能家居自动控制设备,综合信息箱,T/ZSPH 03-2022 住宅用综合信息箱技术要求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关村乐家智慧居住区产业技术联盟和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放智联协会共同提出,并分别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乐家智慧居住区产业技术联盟、上海宝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浪潮超高清视频产业有限公司、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放智联协会、克拉玛依市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广州市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中连智能建筑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粤富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钜芯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鸿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金茂云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浙江摩根集团有限公司、集美大学海洋装备与机械工程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国际技术合作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绿建智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苏州蓝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连智能认证(深圳)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钢、张永刚、王斌、王英超、韩军、李鹏、史胜波、陈舜展、周华、赵丰、周星明、牛博、朱洋洋、陈佳明、李夏林、高宏、庞帅、赵航斌、张良、罗汝林、吴波、陈培伟、李莉、黄保黔、井皓、王远春、吴剑、张焕荣、梁笑辰、张珣、黄种明、文祝、林申正、陈铁军、张建利、洪鹰、周海珠、于文龙、李想、吴楠、孟永亮、白明梅、于海军。

住宅用综合信息箱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住宅用综合信息箱的分类、功能模块技术要求、模块配置要求、箱体技术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住宅户内的住宅用综合信息箱。民用建筑用户单元内设置信息配线箱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99.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 2099.7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 2-7 部分:延长线插座的特殊要求
GB/T 24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9286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1253 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 14714 微小型计算机系统设备用开关电源通用规范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 35136 智能家居自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JG/T 439-2014 家居配线箱
GY/T 137 有线电视系统用分支器和分配器(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306.1-2017 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系统技术规范第 1 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YD/T 926.3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 3 部分:连接硬件和接插软线技术要求
YD/T 1096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 边缘路由器
YD/T 1099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T/CCSA 328 智能家居系统 跨平台接入与身份验证技术要求
T/CCSA 457 智能家居系统 数据模型与控制接口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宽带接入 broadband access
用户使用ISP服务商的高速网络接入互联网成为宽带接入。
注:宽带接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FTTH、FTTR、HFC和LAN等方式。

3.2
住宅用综合信息箱 residential integrated information box
由箱体以及功能模块组成,安装在居住单元套(户)内,用于实现居住单元的宽带接入、路由交换、有线电视线缆配线接入和分配,以及数字家庭智能化设备接入、管理、控制和家庭数据安全存储、边缘计算功能的设备箱。
3.3
扩展设备 peripheral device
通过综合布线接入到综合信息箱,用以实现人机交互和无线网络接入等扩展功能的外部设备,通常指智慧中控屏和无线 AP 设备。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FTTH: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
FTTR:光纤到屋(Fiber To The Room)
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ybrid Fiber Coaxial)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ONU: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
PoE: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
PLC: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AP: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缩略语 ...............................................................................2
5 分类 .................................................................................2
6 功能模块技术要求 .....................................................................3
7 信息箱整机要求 .......................................................................4
8 安装使用要求 .........................................................................5
9 整机测试 .............................................................................6
附录 A(资料性)住宅用综合信息箱尺寸与模块配置..........................................7
附录 B(资料性)信息箱功能模块配置参考..................................................9
附录 C(资料性)住宅用综合信息箱需要的综合布线要求.....................................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苏州现代传媒广场大跨复杂曲面透风防雨幕墙安装技术
马占勇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苏州现代传媒广场工程用于连接办公裙楼与酒店裙楼之间的大跨复杂曲面透风防雨幕墙,造型新颖,营造出“舞动着的丝绸”的苏州元素。建造过程中采用深化设计图纸,软件建模下料,虚拟试建技术以及三维施工测量技术定位,通过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控制措施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大跨复杂曲面透风防雨幕墙,安装,层建筑,幕墙,曲面,测量,苏州现代传媒广场,苏州现代传媒广场大跨复杂曲面透风防雨幕墙安装技术

内容摘抄:

1 工程概况
苏州现代传媒广场项目建筑面积为32.8万m2,整个项目由2栋L形塔楼组成,办公楼高214.8m,共43层;酒店楼高164.9m,共38层,中间以倒马鞍形户外透风防雨幕墙相连。防雨幕墙单榀剖面外形如同英文字母M,形状独特,造型优美,是舞动的丝绸设计理念中最为突出的建筑屋面表现形式。倒马鞍形防雨幕墙东西方向全长约109.2m,南北方向顶部凹形部跨度为23m,南北方向底部支座间跨度为34m。整体搁置在办公楼、酒店楼2个结构单体上;下支座高度:办公楼在6层32.880m标高处、酒店楼在7层30.150m标高处;顶部高度都在43.000m标高处(办公楼8层、酒店楼9层)。防雨幕墙沿东西长度方向从全长中央分别向东西两边排水,即在屋架东西全长中央,凹形底部至顶部约为17m,而防雨幕墙东西两端凹形底部至顶部要更低,约为22m。防雨幕墙表面的玻璃翼采用12mm+1.52PVB+12mm夹胶钢化彩釉玻璃。玻璃翼跟随主体钢结构呈曲面形状。玻璃翼长边用铝合金型材包边,短边接缝注入耐候胶防水。每块玻璃翼4个支点连接(见图1)。

2工程特点与难点
防雨幕墙主体钢屋架结构重约680t,整体由两侧桁架、铸钢件、拉杆、水平杆和u形钢管组成,u形钢管由西500×16无缝钢管弯曲而成,水平杆由西180×10无缝钢管直线连接在u形钢管侧壁上。防雨幕墙表面玻璃翼通过焊接在水平杆上的基座利用驳接件连接而成。防雨幕墙钢屋架的施工质量对后续玻璃翼的施工影响较大,其安装技术参见文献[1],在此不做赘述。由于防雨幕墙复杂的曲面造型,高度高、长度和跨度都较大,造成玻璃翼安装在施工工艺、保证质量、安全措施选择上存在一定困难,如何选择合理、高效的施工工艺,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观感效果和施工进度,做好防雨幕墙的施工技术的研究是成功的关键。

3施工准备工作
1)进行图纸深化,做好下料工作 幕墙连接节点和构造形式应当具有安全性和合理性,其技术物理性能等指标应符合原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具有复杂异型曲面的防雨幕墙进行尺寸复核和下料工作,必须通过cAD三维建模,勾画出实物的空间三维尺寸外形(见图2a),再按折面完全包裹曲面的方法,将整个防雨幕墙曲面碎拼成长度方向为l 896~2 257mm,宽度方向为764—1 199mm大小的、合计4 128块的梯形玻璃翼组合体。曲面的起始段、中间段和最高段如图2所示。

4 施工工艺
4.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一基座安装一驳接件安装调整一玻璃翼初步安装固定一玻璃翼长边包边封堵,短边对缝,调平一玻璃翼最终固定一短边注胶密封一清理、拆除安全防护网。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 ICS 73.100.10

D9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B/T 14343—2021
巷道修复机

Tunneling repair machine
2021-12-02发布202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14343-2021,巷道修复机,JB/T 14343-2021 巷道修复机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蓝翔重工有限公司、萍乡学院、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字、李杨、李涛涛、唐福新、何萍、李凯、龚良发、陶文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巷道修复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金属矿、非金属矿、煤矿及工程隧道中完成巷道修复作业的巷道修复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66 液压传动 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 3836.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3836.3 爆炸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GB3836.4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GB/T4652 地下矿用装岩机和装载机 试验方法

GB/T 4879—2016 防锈包装
GB/T 5226.1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 5226.3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1部分:电压高于1000 Va.u.或1 500 Vd.c.但不超过36kV的高压设备的技术条件
GB/T 7935 液压元件 通用技术条件
GB/T 8420 土方机械 司机的身材尺寸与司机的最小活动空间

GB/T8595 土方机械 司机的操纵装置
GB/T 8923.1——201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12972.1 矿用橡套软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第2部分:额定电压1.9/3.3kV及以下采煤机软电缆
GB/T12972.2 矿用橡套软电缆

GB/T12972.3 矿用橡套软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
GB/T12972.4 矿用橡套软电缆第4部分:额定电压1.9/3.3kV及以下采煤机金属屏蔽软电缆第5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及以下移动橡套软电缆
GB/T12972.5 矿用橡套软电缆

GB/T12972.8 矿用橡套软电缆第8部分:额定电压0.3/0.5kV矿用电钻电缆第9部分:额定电压0.3/0.5kV矿用移动轻型橡套软电缆
GB/T12972.9 矿用橡套软电缆

GB/T 13306 标牌
GB/T13813 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GB/T14039—2002 液压传动 油液 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GB16710 土方机械 噪声限值
GB/T17301 土方机械 操作和维修空间 棱角倒钝

GB17957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安全要求

GB19517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T21153 土方机械 尺寸、性能和参数的单位与测量准确度

GB/T25517.1 矿山机械 安全标志 第1部分:通则

GB/T25517.2 矿山机械 安全标志 第2部分:危险图示符号

GB/T25613 土方机械 司机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定 定置试验条件

GB/T25615 土方机械 司机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定 动态试验条件

GB/T37400.3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3部分:焊接件

GB/T37400.10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0部分:装配

GB/T37400.12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2部分:涂装

GB/T37400.13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3部分:包装MT/T98 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
MT113 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MT818.1 煤矿用电缆 第1部分:移动类软电缆一般规定
MT818.5 煤矿用电缆 第5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及以下移动软电缆

MT818.9 煤矿用电缆 第9部分:额定电压0.3/0.5 kV煤矿用移动轻型软电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巷道修复机 tunneling repair machine
工作臂可以沿车身轴线旋转360°,左右摆动35°,可以完成煤矿、半煤岩巷道、全岩卷道、全煤巷道和金属矿山巷道的顶板、底板及侧帮的日常维护作业,可以清除井下巷道的地鼓现象,进行隧道轮廓修整,还可以根据需要快速更换破碎锤,对大块岩石、煤块进行破碎的巷道修护设备。
4 型式与基本参数

4.1 型式
巷道修复机是电动机驱动、履带或轮胎行走、破碎锤与挖斗可快速更换,具有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多种功能巷道修护设备。其基本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 型式与基本参数.…………………………………………………………………………………2

4.1型式…………………………………………………………………………………………2

4.2型号……………………………………………………………………………………3

4.3 基本参数……………………………………………………4

5技术要求………………………………………………………………………………………4

5.1环境适应性……………………………………………4

5.2 基本要求………………………………………………………………………………………………4

5.3 安全要求………………………………………………………………………………………………………5

6试验方法………………………………………………………………………………………………5

6.1 试验条件…………………………………………………………………………………5

6.2 试验方法……………………………………………………………………………………6

7检验规则………………6

7.1检验类别……………………………………6

7.2出厂检验………………………………6

7.3 型式检验…………………………………………………………7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

图1巷道修复机结构示意图…………………………………………3

表1基本参数……………………………………4

表 2 出厂检验项目及分类…………………………………………………………………………………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1.100.30
JC CCS Q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 2621—2021
污泥陶粒

Sludge Ceramsite
2021-12-02发布 202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C/T 2621-2021,污泥陶粒,JC/T 2621-2021 污泥陶粒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景程环境管理有限公司、济宁泽众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天津城建大学、福建微水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镇江雅盛节能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中建材中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洁蓝(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绿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中信元钧环保(江苏)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易拓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江西胜蓝环保有限公司、河南郑矿机器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新材料有限公司、盐城申兴实业有限公司、山东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重庆卓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扈士凯、李应权、王欣宇、韩磊、钱元弟、庄晓松、李昌立、李寿德、刘波、荣辉、杨利民、刘泽、成建跃、高梦兆、何捷、范德科、杨占斌、刘姚君、孙辉跃、金仁才、张磊、何兆芳、刘汉桥、张颖、陈志纯、朱耀辉、崔雷、罗进、王明轩、万家江、李亮亮、陈嘉宇、王笑帆、陈顺平、马卫东、苏根华、高阳阳、郎剑雷、史志花、陈颖德、黄文辉、刘国海、韩佳南、杨杰、李飞龙、善可、刘收大、夏吉萍、邓杰、李兴昌、程忠、程宇行、龙小平、孙士震、杨凌霄、邹国伟、文希元。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污泥陶粒的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用污泥陶粒,其他用途的污泥陶粒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7431.2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

GB/T 30810—2014 水泥胶砂中可浸出重金属的测定方法

GB 50757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工程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
GB 5075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污泥陶粒 sludge ceramsite
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工业污泥、清淤污泥为原料,辅以其他材料经加工造粒、高温烧制而成的堆积密度不大于1200kg/m3的人造轻集料。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4.1.1 按粒径分为:
a)细集料,代号X,也称为污泥陶粒砂;

b)粗集料,代号C,也称为污泥陶粒。

4.1.2 粗集料按筒压强度分为:
a) 高强粗集料,代号GQ;b) 普通粗集料,代号PT。

4.2 标记
产品标记顺序为:产品名称、密度等级、简压强度、粒径类别、文件编号。

示例:符合本文件,500密度等级的普通污泥陶粒粗集料标记为: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1.100
JC CCS Q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 2622—2021
净化材料 海泡石基复合材料

Purification material—Sepiolite-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2021-12-02发布 202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C/T 2622-2021,净化材料,海泡石基复合材料,JC/T 2622-2021 净化材料 海泡石基复合材料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建材行业环境友好与有益健康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湘潭海泡石科技有限公司、岫岩满族自治县万客来玉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北万瑞远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关村绿环硅藻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蕊蕊、曾召刚、欧阳东红、冀志江、王静、王兆哲、胡夏一、杨靖源、张瑞、郭春红。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泡石基复合净化材料的海泡石原材料的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海泡石为主要成分对甲醛具有净化功能的海泡石基复合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 取样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 9271—2008 色漆和清漆 标准试板

GB/T 15344—2012 滑石物理检验方法
GB/T 16129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分光光度法

GB 18582 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T 19587 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 23263 制品中石棉含量测定方法
GB/T 23994 与人体接触的消费产品用涂料中特定有害元素限量

JC/T 574—2006 海泡石
JY/T 009 转钯多晶体X射线衍射方法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泡石基复合光催化净化材料 sepiolite-based photocatalytic composite material 以海泡石为载体,在其表面原位负载纳米光催化组分,使其具有净化甲醛性能的复合材料。

3.2
净化效率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对舱内甲醛浓度降低的能力。

3.3
净化持久性 purification durability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在规定周期(或时间)内经施加三次规定浓度甲醛后,材料对甲醛目标污染物的净化能力。

4 海泡石原材料的要求
海泡石原材料的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海泡石原材料的要求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