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6月 ( 第 48 页)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QZTT 1003.3-2014
无源分布系统 无源器件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试行) v1.0
2014-12-31发布2014-12-31实施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规范性引用文件 2术语及定义 2.1术语 2.2定义2 3电气性能要求3 3.1功分器,3 3.2耦合器,3 3.33DB电桥5 3.4衰减器.5 3.5负载6 4寿命要求 5机械特性要求 6工艺、材质要求 7环境条件要求 8无源器件测试方法 8.1电气性能检测方法8 8.2工艺和材料的简易检测方法24 8.3环境试验检测方法25 9标志、包装和贮存28 9.1标志28 9.2包装.28 9.3贮存28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我国当前存在着GSM、CDMA2000、TD-SCDMA、WCDMA、TD-LTE、 LTEFDD等多种无线通信网络制式,各无线通信系统分别工作在800MHz、 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等多个公众无线通信频 段上。

随着新技术发展,无线网络应用环境将更加复杂,一个运营商拥有多个 制式、多段频率,一个覆盖区多系统、多网络、全频段共存的情况也将越来越 多。

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均简称为“中国铁塔”)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铁塔无源分布系统相应技 术规定和要求,为中国铁塔无源分布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技术要求是无源分布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 无源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无源分布系统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无源分布系统无源器件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无源分布系统室分天线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订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铁塔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技术要求主编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国家及行业标准对于本技术要求的应用必不可少。

凡是注日期的,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凡是不注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 要求。

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 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 GB/T 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 3873-198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YD/T2740.5-2014无线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第5部分:无源器件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2术语及定义
以下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2.1术语
插入损耗(Insertionloss):通过无源器件,在有效工作带宽内引[入的传输 损耗。

中心频率(Center frequency):无源器件的工作发射支路(或接收支路)允 许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称为发射支路(或接收支路)的中心频率。

驻波比(VSWR):无源器件或有源器件中,除信源的输入端(或输出端) 以外的其他端口与标称阻抗负载相连接,信源的输入端(或输出端)电压的波 峰和波谷的比值 )) 信号的差值。

标称阻抗(Impedance):RF射频无源及有源器件在工作范围内各端口规定
1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的电阻性阻抗。

耦合度(Coupling degree):耦合支路与通路信号强度的差值。

幅度平衡(AmplitudeBalance):等分定义端口之间的插入损耗的差值,用 dB 表示。

最大输入功率(Maximuminput power):无源器件正常工作时输入端口所 允许的最大输入平均功率。

峰值输入功率(Peak-peak input power):无源器件正常工作时发射端口所 允许的最大峰值输入功率。

化量值不超出最低允许范围时允许的最大功率负荷。

互调(Intermodulation):由于器件机械结构接触不良、虚焊和表面氧化、 材质磁性导体和射频传导面的污染、工艺及设计因素引起的非线性,在两个...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Q/ZTT1003.2-2014 无源分布系统 多系统接入平台(P01)技术要求 和测试方法 (试行) V1.0 2014-12-31发布 2014-12-31实施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规范性引用文件 2定义 3范围. 4设备类型和组网框图 2 没类 2 4.2组网框图 3 5电气性能指标定义与要求 4 5.1电气性能指标定义 4 5.2 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5 6端口要求 6 6.1信源端端口要求 6 6.2 天馈端端口要求 .7 6.3 端口排列原则 7 6.4多设备端口原则. .8 7监控要求 .8 7.1监控功能 .8 7.2 监控指标 .8 8电气性能指标测试办法 8.1 插入损耗和带内波动 .10 8.2 驻波比 ..11 8.3 端口(系统)隔离度 8.4 互调抑制 ...12 8.5 功率容量 ...14 9内部设计及部件要求 .15 9.1 不同系统合路 ....16 9.2 内部器件、电缆要求. ...16 9.3 机箱要求 10 工作环境与安装要求 17 11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7 11.1 标识 ..18 11.2 运输 ...18 11.3 贮存 I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我国当前存在着GSM、CDMA2OOO、TD-SCDMA、WCDMA、TD-LTE、 LTE FDD等多种无线通信网络制式,各无线通信系统分别工作在80OMHz、 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等多个公众无线通信频 段上.随着新技术发展,无线网络应用环境将更加复杂,一个运营商拥有多个 制式、多段频率,一个覆盖区多系统、多网络、全频段共存的情况也将越来越 多. 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均简称为“中国铁塔”)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铁塔无源分布系统相应技 术规定和要求,为中国铁塔无源分布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技术要求是无源分布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 无源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无源分布系统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无源分布系统无源器件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无源分布系统室分天线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订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铁塔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技术要求主编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LD/T99.9-1997(De) 市政工程劳动定额 厂站工程 Work quota for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lant or sta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1997-7-1实施 1997-4-23发布 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 部 发布 建设 目 次 527 前言 529 1适用范围 530 2引用标准 530 3有关规定 530 3.1劳动消耗量的单位和定额时间的构成 531 3.2 定额的概念 531 3.3 架子工程 532 3.4 模板工程 538 3.5 钢筋工程 543 3.6 取水井、池混凝土工程 544 3.7 工艺管理工程 546 3.8 设备安装工程 548 3.9 附属及其他工程 3.10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 3.11 地面水平运输超运距加工的规定 548 4时间定额标准表 549 4.1架子工程 551 4.2 模板工程 551 4.3 钢筋工程 561 4.4取水工程 573 4.5构筑物 586 4.6工艺管道安装 597 4.7设备及仪表安装 608 4.8 附属及其他工程 636 附录A(标准的附录)施工方法与规定 644 653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LD98—1996 劳动部文件 劳部发[1997]86号 关于发布《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法》 劳动安全行业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 关部委、直属机构,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劳动和劳动安全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的批复》 (技监局标发[1991]134号)确定的行业归口管理范围,推荐性劳动安全行业标 准《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法》业经我部审查完毕,现予以发布,自 1998年1月1日起实施.其名称和编号为: 《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法》LD98一1996 主题词:劳动安全标准通知 抄送:国家技术监督局 劳动部办公厅 1997年4月7日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7年4月批准 实施 -1- LD98—1996 LD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行业标准 LD98-1996 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法 Method of Measuring Concentr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n the Principle of Scattered light. 1997年4月一发布 1998年1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发布 前言 采用光散射法测定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具有快速、简便、能连续测定等特点.为使光散 射测尘技术在劳动安全卫生等领域应用规范化,而制定木标准.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参考了日本“作业环境测定基准”等有关内容和中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323-92《铁路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相对质量浓度与质量浓度的转换方法》等资料. 本标准规定滤膜测尘及作业场所测点布置采用GB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光散射式测尘仪器的计量检定采用JJG846《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定仪检定规程》. 本标准由全国防尘防毒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是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及铁道部第一 工程局中心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安琪、朱一川、谭洪、韩国君、张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7年4月批准 实施 -2- LD98—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行业标准 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法LD98—1996 Method of Measuring Concentr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n the Principle of Scattered ligh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光散射式粉尘仪测定空气中粉尘相对质量浓度,并转换为质 量浓度的方法、步骤和质量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空气中含有非纤维性粉尘的粉尘浓度的快速测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LD97-1996 劳动安全卫生行业标准 防静电毛针织服 Wool knitting clothing of anti--electrosti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6一12一23发布 1997-10-1实施 前言 我国劳动防护用品逐渐向多样化、系列化和配套化的方向发展.抗静电毛针织服就是防静 电劳保服装的系列产品和配套产品之一.目前国内颁布的防静电鞋、帽、袜及防静电工作服等 国家标准中没有相关标准.该标准是在执行Q/321023WSB01一1995《抗静电毛针织品防护服》 的企业标准基础上;参照GB12014一89《防静电工作》、FZ73003一1991《精梳毛针织品》及 FZ73005-1991《精梳毛型化纤毛针织品》等有关标准制定的. 标准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局 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宝应县羊毛衫总厂 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树贤郑勤方德法马春华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静电纤维纱与腈纶纱、羊毛纱交织成的防静电毛针织服的定义、产品分 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的工作人员穿用的防静电毛针织服.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标准出版时,所示版 本均为有效.际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 性. G82910一82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景化学分析方法 GB2911-82 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3920-83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231- GB3921-83 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GB3922-83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GB4856-84 针棉织品包装 GB7742-87 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规定,弹性膜片法 GB8687-88 针织上衣腋下接缝强力试验方法 GB11501-89 毛针织物经机洗后的松弛及毡化收缩试验方法 GB12014-89 防静电工作服 FZ73003-91 精梳毛针织品 FZ73005-91 精梳毛型化纤毛针织品 3定义 3 1防静电纤维纱 采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或亚导电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细度和强力的纱线. 3.2防静电毛针织服 为防止衣服静电电荷积聚,在织造时采用防静电纤维纱同腈纶纤维、羊毛纤维纱进行大致 等隔距或均匀比例地交织、缝制而成的针织服装. 4产品分类 4.1套衫 42开衫 4.3裤 5要求 要求包括防静电性能、物理指标、染色牢度、外观质量和分等规定等. 5.1防静电性能 每件防静电毛针织服的带电电荷量、耐洗涤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带电电荷量、耐洗涤时间 B级 项目 A级 0.6pC/件 带电电荷 ≥3.25h 耐洗涤时间 ≥6.50h 5.2物理指标 物理指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LD/90-1996 劳动安全卫生行业标准 煤矿采掘工作面及主要硐室通风安全检测规范 Specifications on Inspection of Ventilation and Safety in Coal Mining Work Face and Main chamb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6一05一27发布 1997-02-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井工煤矿采掘工作面及主要硐室通风安全的技术要求、检测内容、检测方 法、和检测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采掘工作面及主要硐室通风安全检测.其他矿山的通风安全检测 亦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2.1GB6722爆破安全规程 2.2GB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3术语 主要硐室 本标准所称主要酮室专指为存放爆破材料、安装或检修机电设备、电机车充电等用途而开 凿的井下酮室. 4检测内容与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风速 a 采煤工作面最高风速不得超过4m/s 最低风速不得低于0.25m/s.综合机械化采煤 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湿润煤体和采煤机喷雾降尘措施后,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可以适当加 大风速,但不得超过5m/s;允许下行通风的采煤工作面,风速不得低于1m/s. b.掘进工作面最高风速不得超过4m/s;煤、半煤岩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不得低于 0.25m/s 岩石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速不得于0.15m/s. -215- 4.1.2氧气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不得低于20%. 4.1.3有毒有害气体 .8.瓦斯浓度按体积计算,采掘工作面及主要硐室进风流中不得超过0.5%;采掘工作面 风流中不得达到1.5%;用电钻打眼放炮地点附近20m范围内风流中不得达到1%;采掘工作 、面回风巷、主要酮室及其回风巷风流中不得超过1%. b.二氧化碳浓度按体积计算;采掘工作面及主要硐室进风流中不得超过0.5%;采掘工 作面风流及其回风巷风流中不得超过1.5%. c.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按体积计算) 江 一氧化碳(C0)不得超过0.0024%; 氧化氮(换算成N02)不得超过0.00025%; 二氧化硫(S02)不得超过0.0005%; 硫化氢(H2S)不得超过0.00066%; 公 氨气(NH3)不得超过0.004%; 氢气(H2)不得超过.0.5%. 4.14.粉尘. 采掘工作面及主要酮室中粉尘浓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粉尘游离 最高容许浓度(mg/m3) 二氧化硅含量(%) 呼吸性粉尘 全尘 <5 6.0 20.0 5~<i0 3.5 10.0 10~<25 2.5 6.0 25~50 1.0- 2.0 <10的水泥粉尘 6.0 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必须采取防止煤尘爆炸措施. 4.1.5温度 采掘工作面及充电酮室、爆破材料库空气...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湖北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文件 鄂建标定(2023)23号 关于发布《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承插型盘扣 式钢管支撑架及模板补充定额》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建设工程标准定额(造价) 管理站,各有关单位: 随着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在我省建设工程的广泛 使用,为满足计价需求,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经市场调研, 我站组织编制了《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 撑架及模板补充定额》(以下简称本补充定额),现予以发 布. 一、本补充定额适用于使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撑架施 工的混凝土结构工程. 二、本补充定额自2023年7月1日起执行,与《湖北 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2018 版)配套使用.2023年7月1日前已进行招投标或已签订合 同的工程,仍按原约定执行. 三、本补充定额由湖北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负 责管理和解释,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 附件: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撑架及模板 补充定额 2023年6月29日 湖北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办公室2023年6月29日印发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承插型盘扣式 钢管支撑架及模板补充定额 说明 一、本补充定额由水平构件模板和模板支撑架两部分组 成. 二、本补充定额模板支撑架分为一般支撑架和超危支撑 架,超危支撑架指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 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办质〔2018]31号)附件2规定(简称“超危支撑架条 件”)的模板支撑架,一般支撑架指不符合“超危支撑架条 件”的模板支撑架.超危支撑架有专家论证方案时按专家论 证专项方案计算. 三、超危支撑架支撑高度超过20m的,执行层高8m以 上超危支撑架定额时,人工乘以1.3系数. 四、梁、板的后浇带支撑架已综合考虑在支撑架定额中, 不再单独计算. 五、凡本说明未涉及的内容,执行《湖北省房屋建筑与 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2018版).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提问日期:2023-06-30 11:25:58

提问网友:#


拆除7层高的综合楼以及檐高10米的钢结构厂房分别需要考虑哪些措施费用?

解答网友:蓝鲸


1、安全文明施工费

2、厂房要考虑超高层加费

3、7层综合楼要考虑高层建筑增加费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

答疑:拆除7层高的综合楼以及檐高10米的钢结构厂房分别需要考虑哪些措施费用?已关闭评论

提问日期:2023-06-30 11:25:19

提问网友:沙口


解答网友:蓝鲸


这个就是根据大样图计算就行没,钢板按照面积计算、钢筋按照延长米计算,然后都换算成理论重量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

10 2012-2021 2021寄瓶 第十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 获奖工程应用文集 GS 中国图学学会 CHINA GRAPHICS SOCIETY CHINA GRAPHICS SOCIETY 中国图学学会 官方二维码 学会简介 中国图学学会是由全国从事图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 分支机构 科技工作者及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 专业委员会 织,是经民政部依法登记的社团法人,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 图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成部分.其前身是中国工程图学学会,成立于1980年.2010年 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 制图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名为中国图学学会.现任理事长为北 理论图学专业委员会 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罡教授.学会集中了我国图学界的 计算机图学专业委员会 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在全国各地拥有会员12万余 应用图学专业委员会 人.学会是国际几何与图学学会会员单位.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委员会 产品信息建模专业委员会 建会以来,学会始终围绕图学及相关学科,推进学术研究,开 数字媒体专业委员会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专业委员会 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编辑出版科技期刊,促进图学科学普及,开展 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 继续教育、技术培训与咨询,积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学会设有 医学图像与设备专业委员会 19个专业委员会和分会,9个工作委员会,主办《图学学 动漫图学工程专业委员会 报》《Visual Computing for Industry Biomedicine and Art》 图学大数据专业委员会 数字生专业委员会 (英文《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3本科技期刊. 智能工厂专业委员会 近年来,学会在理事会的带领下,立足学科,依靠会员,开展 物联网图形学专业委员会 可视化与认知计算专业委员会 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学科发展研究、国内外学术交流、科 学普及、人才培养与举荐、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 分会 著成绩.中国图学大会等品牌学术会议为会员搭建丰富的交流平 土木工程图学分会 台.学会结合自身贴近工程实践、工程技术和工程服务的特点,率 工作委员会 先在全国开展了CAD及BM技能人才考评工作.2012年起,学 学术工作委员会 会每年举办“龙图杯”全国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和全国BIM 组织工作委员会 高峰论坛,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编辑工作委员会 国际联络工作委员会 学会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正在日益提升. 青年工作委员会 科普工作委员会 企业工作委员会 奖励工作委员会 图学学科发展工作委员会 中国图学学会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1006室 国图学多 联系电话:010-62165986 电子邮箱:cgs@cgn.net.cn 学会网址:.cgs.net.cn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 实施细则 (2023版)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6月
誉目 1总则 1.1目的 1.2编制依据.-2- 1.3适用范围-10- 2质量安全行为分册.-11- 2.1基本要求-12- 2.2质量行为要求-14 - 2.3安全行为要求24- 3房屋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分册.-29- 3.1地基基础工程29- 3.2钢筋工程- 46 - 3.3混凝土工程52- 3.4钢结构工程.-61- 3.5装配式混凝土工程-67- 3.6砌体工程,-74- 3.7防水工程-78- 3.8装饰装修工程,-84 - 3.9给排水及采暖工程-95- 3.10通风与空调工程- 102 - 3.11建筑电气工程111-
3.12智能建筑工程...-118- 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分册-122- 4.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123 - 4.2钢结构工程-125 - 4.3防水工程-129- 4.4桥梁工程- 134 - 4.5隧道工程.-143- 4.6道路工程-150- 4.7给排水工程.-153- 4.8综合管廊-156 - 4.9附属设施.-159 - 4.10绿化工程.-164 - 5安全生产及现场文明施工控制分册.-166 - 5.1基坑工程,..-167- 5.2脚手架工程.-173 - 5.3起重机械.-188 - 5.4模板支撑体系- 199 - 5.5临时用电-203 - 5.6安全防护211- 5.7文明施工.-218- 5.8职业健康-222- 5.9消防管理-226 -
11
5.10扬尘控制. - 244 - 5.11其它.-254- 质量安全资料分册-261 - 6.1基本要求-262- 6.2资料分类-262- 6.3资料编号-263 - 6.4资料填写、编制、审核及审批.-263- 6.5质量管理资料收集与整理-264 - 6.6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265- 6.7建筑施工试验及检测资料.-279 - 6.8施工记录,.-283- 6.9质量验收记录-293- 6.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资料.-294 - 6.11基坑工程资料.-296- 6.12脚手架工程资料.-297- 6.13起重机械资料-299- 6.14模板支撑体系资料-300 - 6.15临时用电资料-300- 6.16安全防护资料- 302 - 6.17安全教育交底资料.-303 - 6.18安全费用管理资料-304 - 6.19安全检查资料-304 -
6.20工伤事故处理..-30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管理分册...- 307- 7.1基本规定-308 - 7.2地下水控制.-313- 7.3明挖法-317- 7.4盖挖法-323- 7.5矿山法.-325- 7.6盾构法隧道.-330- 7.7沉管法.-333- 7.8路基-333- 7.9高架结构.-336- 7.10防水-342- 7.11建筑装饰装修.-344- 7.12轨道工程.-346- 7.13站内客运设备.-353- 7.14站台屏蔽门,.-354- 7.15通风与空调-355- 7.16给水与排水-358- 7.17供电-359- 7.18通信.-365- 7.19信号.-368 - 7.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70 -
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ASMEB31.1-2022 (Revision ofASMEB31.1-2020) Power Piping ASME Code for Pressure Piping, B31 AN INTERNATIONAL PIPING CODE? TheAmericanSociety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SMEB31.1-2022 (Revision of ASME B31.1-2020) Power Piping ASME Code for Pressure Piping, B31 ANINTERNATIONALPIPINGCODE? TheAmericanSocietyof Mechanical Engineers Two ParkAvenueNewYork,NY10016USA
Date of Issuance: October 10, 2022 The next edition of this Code is scheduled for publication in 2024. This Code will bee effective 6 months after the Date of Issuance. ASME issues writtenreplies to inquiries concerning interpretations of technical aspects of this Code.Interpretations are ASME B31 Committee may be published as Cases. Cases are published on the ASME website under the B31 Committee Page at go.asme.org/B31mittee as they are issued. Errata to codes and standards may be posted on the ASME website under the Committee Pages of the associated codes and standardstoprovidecorrectionstoincorrectlypublished items,ortocorrect typographicalorgrammaticalerrorsincodes and standards. Such errata shall be used on the date posted. code and standard can be accessed from this main page.There is an option available to automatically receive an e-mail notification when errata are posted to a particular code or standard.This option can be found on the appropriate Committee Page after selecting “Errata” in the “Publication Information” section. ASME is the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ThisinternationalcodeorstandardwasdevelopedunderproceduresaccreditedasmeetingthecriteriaforAmericanNationalStandards and it is an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The standards mittee that approved the code or standard was balanced to ensure that individuals frompetentandconcernedinterestshadanopportunitytoparticipateTheproposedcode orstandardwasmadeavailableforpublic reviewand ment, which providedanopportunityforadditional public input from industry,academia,regulatory agencies, andthe public- at-large. res...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建智慧建造技术应用 (2019) —迈向智慧建造新时代— 中建科技部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新年贺词中首次提出“中国建造”的理念,对建筑产 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其支柱 产业地位逐步确立并日益稳固,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但建 筑业也面临环境污染、技术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智慧建造技术是支撑“中国建 造”理念的技术基础,是改变我国建筑业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不高、科技 创新不足等问题的关键. 温故知新,方能行稳致远.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中建高度重视科 技创新,从“十五”开始承担国家863计划数字建造课题开始,相继提出了“数 字中建”、“智慧中建”、“新型建造方式”、“智慧建造”等一脉相承的系列发展理 念,紧紧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行业发展生态的时代脉搏. 为了进一步统筹推动智慧建造发展,2018年7月19日,中建科协智慧建造 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专委会成立一年多来,在推动智慧建 造创新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成绩.2019年11月29日,在专委 会年度工作会议上,毛志兵总工程师提出:要持续放大智慧建造专委会的作用; 要规范提升智慧建造专委会的工作水平;要持续夯实集团智慧建造技术应用的基 础;要加快壮大BM大数据的企业数字资产;要持续强化技术交流与合作.毛 总为统筹和推动中建智慧建造发展,指明了具体途径和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 高要求. 从2013年开始,中建技术中心每年组织编撰一本中建系统BM技术应用报 告,命名为《中建BIM技术应用(201X)》 记录了中建人踏实前进的脚步,也 见证了中建BIM技术应用的进步.2018年报告题目是《中建BIM技术应用(2018) 一一从BIM到智慧建造》,预示着智慧建造在中建的起步.今年,我们将报告题 目命名为《中建智慧建造技术应用(2019)一一迈向智慧建造新时代》,标志着 中建正式进入智慧建造新纪元.本报告总结了本年度智慧建造专委会的主要工作, 按以往惯例汇总了大事记,并遴选了部分代表性成果(典型项目和科技论文). 新加坡是最早把BIM技术应用在政府工程的国家之一,有许多经验和成果 值得借鉴.本报告介绍了新加坡BIM应用情况和相关标准政策,供中建的工程 技术人员参考. 受编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中建智慧建造技术应用(2019)》编委会 2019年12月 ...

中建技术,技术应用,智慧建造,智慧技术,中建科技部《中建智慧建造技术应用》高清PDF完整版

中建技术,技术应用,智慧建造,智慧技术,中建科技部《中建智慧建造技术应用》高清PDF完整版 中建技术,技术应用,智慧建造,智慧技术,中建科技部《中建智慧建造技术应用》高清PDF完整版 中建技术,技术应用,智慧建造,智慧技术,中建科技部《中建智慧建造技术应用》高清PDF完整版

目录
一、 迈向智慧建造新时代 ..................................................................................... 1
(一) 工程建设智慧建造新时代 .................................................................. 1
(二) 中建智慧建造专委会工作 .................................................................. 2
(三) 智慧建造技术研究新进展 .................................................................. 6
(四) 智慧建造技术应用与交流 .................................................................. 8
(五) 智慧工地工程观摩............................................................................ 10
二、 2019 年智慧建造大事记............................................................................... 14
(一) 企业内部智慧建造大事记 ................................................................ 14
(二) 企业外部智慧建造大事记 ................................................................ 21
三、 中建智慧建造典型案例选编........................................................................ 28
(一) 三利大厦改扩建工程........................................................................ 28
(二) 上海市同仁医院项目........................................................................ 56
(三) 合肥市滨湖新区云谷创新园项目..................................................... 77
(四) 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项目......................................................... 97
(五) 承德冰上运动中心项目...................................................................105
(六) 中建西南新材料研发中心工程........................................................117
(七) 贵阳恒大童世界主题乐园项目........................................................144
四、 中建智慧建造论文选编...............................................................................158
(一) 基于无人机航测技术的方格网测量................................................158
(二) BIM+VR 技术在打造施工样板中的应用.......................................167
(三) “智慧、透明、绿色”的数字孪生工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177
(四) 多维度透明劳务管理在智慧建造中的应用 ....................................190
(五) 基于智慧建造的质量安全协同管理技术研究 ................................200
(六) BIM+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工程质量管控中的应用.......................210
(七) 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制冷机房 BIM+装配化施工关键技术 ..............222
(八) 建筑工程中 BIM 工作流程的优化设计——三巴旺综合社区中心工程
案例分析........................................................................................................232
五、 新加坡 BIM 标准和技术政策介绍..............................................................240
(一) 新加坡 BIM 技术应用 .....................................................................240
(二) 新加坡 BIM 技术推广和相应政策 ..................................................241
(三) 新加坡电子审批系统.......................................................................242
(四) 新加坡 BIM 指南和相关标准..........................................................243
六、 2019 年 BIM 大赛中建获奖信息.................................................................244
(一) 第八届“龙图杯”全国 BIM 大赛中建获奖名单 ...............................244
(二) 第十届“创新杯”BIM 应用大赛中建获奖名单..................................257
(三) 第五届国际 BIM 大奖赛中建获奖名单...........................................264
(四) 2019 安装之星全国 BIM 应用大赛中建获奖名单..........................267
(五) 2019 全球工程建设业卓越 BIM 大赛最佳应用中建获奖项目.......27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