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482-2017 引航员服装与标志.pdf
ICS03.220.40 R04 备案号: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482—2017 代替JT/T482—2002 引航员服装与标志 Uniform and insignia for pilots 2017-11-16发布 2018-03-3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 4822017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设计原则 3 5着装气候区域划分…… 3 6号型规格… 3 7服装 3 8帽子…… 12 9皮鞋…… 13 10安全鞋…… 13 11手套 …… 13 12帽徽 14 13肩章 14 14领带…… 15 15 领带夹…… 16 16 领花 16 17 皮带(内腰)…… 17 18纽扣 17 19臂章 18 20袖标 18 21检验 19 22包装 19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服装效果及款式图 20 附录B(规范性附录)帽子样式图…… 28 附录C(规范性附录)标志样式及主要尺寸图…… 29 I JT/T482—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T/T482一2002《引航员服装与标志》.与JT/T482一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着装气候区域划分(见5); —增加了引航员服装与标志的发放数量与时间(见7.1.4、7.2.6、7.3.5、7.5.5、7.6.4.3、 7.6.6.3、7.6.8.3、7.6.9.3、7.7.5、7.8.1.5、7.8.2.5、7.9.5、7.10.5、7.11.5、7.12.4、8.1.9、8.2.4、 8.3.4、8.4.3、9.3、10.4、11.1.4、11.2.3、14.6、15.5.5、17.6); —增加了防寒风雨衣(见7.13); —增加了安全鞋(见10); —增加了安全手套(见11.2). 本标准由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引航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明、陈建华、彭翠红、朱吉双、李容、孙永平、陆悦铭、龙启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T/T482—2002. Ⅲ ...
JT/T 418-2000 汽车客运站计算机售票行包票样.pdf
J 中华人民其和国交通行业标 JT/T418-2000 汽车客运站计算机售票 行包票样 Luggage Ticket Format for Computerized Ticket of Bus Terminals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馆藏资料业务专用章 2000-05-26发布 2000-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票样格式 …1 3行包标签…… …3 4使用说明 … ……4 附录A(提示的附录)人工用行包票样……5 前言 本标准与T/T310一1997《汽车客运站计算机售票管理信息系统规范》、JT/T319一1997《汽车客运 站计算机售票票样及管理使用规则》配套使用. 本标准与JT/T309一1997《汽车客运站(点)代码》、JT/T381一1998《汽车客票条码》、JT/T417一2000 《汽车客运线路代码》形成系列标准. 本标准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交通部公路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天津市交通局、浙江省公路运输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渝平、谢家举、李志强、赵群、胡奕军. ...
JT/T 412-2022 国道主要控制点代码.pdf
ICS 35.240.60 CCS R 07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 412-2022 代替JT/T412-2000 国道主要控制点代码 Codes of main controlling point of national highway JT 2022-06-09发布 2022-09-0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JT/T 412-2022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5 编码方法 6 代码表 参考文献 146 JT
JT/T41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JT/T412-2000《国道主要控制点代码》,与JT/T412-2000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章标题(见4,2000年版的3); -更改了国道主要控制点代码结构图(见5.1,2000年版的4.2); 一增加了对国道主要控制点路线编号部分的说明(见5.2); 一增加了对省级行政区划交界点的主要控制点的编码规定(见5.3); 一增加了主要控制点编号的结构图与说明(见5.4); -增加了主要控制点编号的原则(见5.5); -增加了主要控制点分类代码的规定(见5.6); -增加了新增普通国道主要控制点代码(见表2~表34); -更改了国道主要控制点所在行政区域归属发生变化的控制点代码(见表2~表34,2000年版 的表1~表31); -增加了国家高速公路主要控制点代码(见表35~表68)。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林、黄孙俊、葛拥军、张宇、朱辉、陈宗伟、寿奇晗、王伟、邢浩、石欣。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0年首次发布为JT/T412-200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Ⅱ
JT/T 412-2022 国道主要控制点代码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全国国道主要控制点代码的编制原则、编码方法及代码表。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建设、养护、运营、管理等单位对国道上主要控制点信息的处理与交换,也适用于 相关行业及信息媒体对国道上主要控制点信息的标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文件。
GB/T917-2017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0114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国道主要控制点maincontrollingpointof nationalhighway 控制国道走向和路网结点空间分布状况,建立于国道起讫点、交会点、途经主要城镇和位于省、国界 线上的具有一定准确度要求的地面固定点。
[来源:GB/T18731-2002,3.3,有修改] 4基本要求 4.1国道主要控制点的位置可采用两种方式描述:一种是主要控制点所在行政区域;一种是主要控制 点点位。
如某主要控制点所在行政区域已准确反映该点的位置,则该点的点位描述可省略。
4.2主要控制点所在行政区域的最小行政地名应规定到GB/T10114定义的乡、镇、街道和政企合一 单位一级(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宁东镇);对于省级及地区级城市可描述到市政管辖区名称一级 (如重庆市綦江区)。
4.3国道路线编号指主要控制点进行编码时所在路线的编号,应符合GB/T917-2017的规定。
5编码方法 5.1国道主要控制点代码应按图1规定的格式进行编码,代码由19位码组成。
5.2路线编号“G××××"应由国道标识符"G"和4位数字编号组成,国道的数字编号不足4位数时 前加“0”补全。
1
JT/T 412-2022 Gxxx×xXxXXXRCxXXXxx 主要控制点分类代码 主要控制点编号 行政区划代码 路线编号 图1国道主要控制点代码结构 5.3当国道主要控制点为国道与省级行政区划交界点时,第6~11位应采用国道途经并出该省(自治 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主要控制点所在行政区划的代码,该行政区划代码应符合GB/T2260的规定。
5.4主要控制点编号由2位字母标识符“RC"和4位数字组成,其结构应符合图2的规定。
RC x T 扩充位 主要控制点顺序号 主要控制点标识符 图2主要控制点编号结构 5.5国道主要控制点应按国...
JT/T 378-2022 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pdf
ICS03.220.20 CCS R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378—2022 代替JT/T3782014 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 Automobile driving training simulator JT 2022-06-09发布 2022-09-0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378—2022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与定义 4分类与型号 2 5基本要求 3 6基本构成及部件要求 4 7功能配置及其要求7 8试验方法12 9检验规则 .14 10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15 附录A(资料性)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驾驶训练基本错误操作项目16 附录(规范性)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预装教学课程的内容、主要训练功能 要求和驾驶视景要点 18 参考文献 24 JT I JT/T37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JT/T378一2014《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与JT/T378一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驾驶座舱系统、视景系统、动感模拟装置的定义(见3.2~3.4 2014年版的3.2~3.4); —增加了辅助训练智能组件、模拟训练计时终端、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检视的定义(见 3.5~3.8); —增加了按照所模拟车辆类型、车辆变速器类型的模拟器分类(见4.1.1、4.1.3); 一一更改了非互动型(I型)、互动型(Ⅱ型)和动感型(Ⅲ型)模拟器的分类描述,增加了系统组成 (见4.1.2 2014年版的第4章); 一增加了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的型号表示方法(见4.2); —删除了各型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的基本要求(见2014年版的5.1.3~5.1.5); 一更改了环境温度要求(见5.1 2014年版的5.1.1); 一增加了标识要求(见5.3.2); 一更改了连接导线颜色应满足的标准要求(见5.3.3 2014年版的5.2.1.6); 一删除了座舱零部件、连接器开关和插座的要求(见2014年版的5.2.1.3 5.2.1.5); 一一更改了各型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的基本构成要求,增加了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辅助训练 智能组件、培训过程信息记录系统的组成要求,调整了各型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相关组成部件 的配置要求(见表1 2014年版的表1); 一更改了车门、座椅及头枕、安全带、后(前)视镜的要求(见6.2.1.1~6.2.1.4 2014年版的 5.2.2、5.2.3、5.2.5、5.2.6); —更改了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变速器操纵装置、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要求(见6.2.1.5、 6.2.1.6、6.2.1...
JT/T 36-2006 交通汉语主题词表编制与引用规则.pdf
ICS03.220.01 R07 备案号: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雅 JT/T36—2006 代替JT/T0036.1一1992 交通汉语主题词表编制与标引规则 Compiling and executive rules of Chinese thesaurus for highway and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2006-06-23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JT/T36—2006 目 次 前言 ……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主题词表结构………… ……… ……1 5选词原则 …… ………2 6编写规则 …………6 7编写方法 …….7 8标引规则 ……9 JT/T36—2006 前言 本标准代替JT/T0036.1一1992《交通汉语主题词表交通汉语主题词表编制和使用规则》. 本标准与JT/T0036.1一1992的主要技术差异为,本标准在交通汉语主题词表的选词原则、编写规 则、编写方法和标引规则等方面都重新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由交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辉、饶黄裳、吴家栖、沈华春、邢国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发布情况为:JT/T0036.1一1992. Ⅲ ...
JT/T 347-2022 钢质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技术要求.pdf
ICS47.020.60 CCS R 45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347-2022 代替JT/T3471995 钢质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shore-to-ship receiving facilities for steel ship JT 2022-06-09发布 2022-09-0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347—2022 目 次 前言 …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 4基本要求 1 5岸电系统船载装置…… ……3 附录A(资料性)船岸电气兼容性分析内容 …6 参考文献…… …7 JT I JT/T34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JT/T347一1995《钢质船舶接岸电技术要求》.与JT/T347一199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1995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船舶岸电受电设施”“电缆管理系统”“等电位连接”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删除了岸电配电系统的技术要求(见1995年版的3.2); —增加了工作环境要求(见4.1); —增加了船岸电气兼容性分析的技术要求(见4.2.9); —增加了系统输入的技术要求(见4.3); 一—增加了联锁与负载转移的技术要求(见4.4); 一增加了安全的技术要求(见4.5): —增加了岸电系统船载装置的技术要求(见第5章); ——删除了接通和断开岸电的操作要求(见1995年版的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内河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中国船级社、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智慧 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国网浙江电力有限公司 湖州供电公司、江苏健龙电器有限公司、江苏中智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仁瓦(上海)工业技术有限公 司、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安徽一天电能质量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瑞、姜磊、项勇、黄函、黄克闪、徐晓健、封少东、宋锦海、汤文军、毛宁、卢峰、 胡冰、易朝晖、骆义、黄益斌、张发平、刘海峰、陶涛、沈兵、张四海、陈国庆、邢建旭、张彦、徐海晖、拜桂军、 马昊立、张欢仁、刘大壮、刘文迪、李响.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的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6年首次发布为JT/T4529一1986 1995年第一次修订为JT/T347一1995;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JT Ⅱ ...
JT/T 215-2022 水下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JT/T215—2022 目 次 前言 …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水下胶粘剂组成…… 2 5技术要求…… …2 6试验方法…… ……2 参考文献 …5 JT I JT/T21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JT/T215一1995《水下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与JT/T215一1995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水下胶粘剂组成(见第4章); b)增加了水下胶粘剂的抗压强度技术要求(见表1); ℃)修改了粘接的试件材质,从金属扩展为刚性材料(见表1和6.4 1995年版的表1和4.4.3、 第5章); d)将“钢-帆布180°剥离”修改为“刚性-柔性180°剥离”(见表1 1995年版的表1); )修改了试验设备的选取要求(见6.2 1995年版的4.2); f)增加了水下胶粘剂取样规定(见6.3); g)删除了试验报告及相应内容(见1995年版的4.6); 山)删除了水下胶粘剂的粘度测定方法(见1995年版的第9章)和水下胶粘剂贮存期(见1995年版 的第10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深圳市杉叶实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东良、钟建军、范杰、顾玉娟、倪鹏.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7年首次发布为JT6114—1987; —1995年第一次修订为JT/T215—1995;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JT Ⅱ JT/T215—2022 水下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下胶粘剂的组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救助、打捞和水下工程用水下胶粘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790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7124一2008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16491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GB/T17671一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20740胶粘剂取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下胶粘剂underwater adhesives 主要由环氧树脂、水中固化剂和填料按一定比例制备而成,能使被粘物结合在一起,在水下仍能保 持其胶接性能的材料. 3.2 剪切强度shear strength 在...
JT/T 205-2008 通风式潜水装具.pdf
ICS03.220.40 R55 备案号: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205—2008 代替JT/T2051995、JT217一1996 通风式潜水装具 Hose diving apparatus 2008-06-02发布 2008-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205—2008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类型和结构…… ……1 5工作环境条件…… ……2 6技术要求……… …………2 7试验方法…… ……5 8检验规则 … 9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9 10 I JT/T205—20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JT/T205一1995《TF型通风式重潜水装具》和JT217一1996《TF88型带应急装置的通风 式重潜水装具》.将JT217一1996的有关内容纳人到本标准中. 本标准与JT/T205一1995相比较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类型和结构”(见第4章); 一原“性能参数”改为“工作环境条件”,空气潜水深度改为60m以浅;水流速度由“小于2m/s”改 为“小于1m/s”;最大供(排)气流量统一改为“不小于1350/min”(见第5章); —取消了产品具体型号称谓、图号限制、重量、尺寸等要求; 一可调节排气阀自动排气压力由(1.5~3.0)kPa改为(1.5~4.0)kPa(见6.1.2); 一增加了排气阀流量(见6.1.2)、进气止回阀流量(见6.1.3)、腰节阀流量(见6.2)等性能要求; —增加了减压器流量、压力落差、稳定性、自流现象等性能要求(见6.3.4); 一腰带等部件上的金属拉环承受拉力由12000N改为3000N(见6.5.2). 本标准由交通部上海打捞局提出. 本标准由交通部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打捞局芜湖潜水装备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力云、蒋巍、方光才、蔡涛. Ⅱ ...
JT/T 185.8-2016 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8部分:溢流筒.pdf
ICS47.020.99 R33 备案号: J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85.8-2016 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8部分:溢流筒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pairing equipment of the trailing hopper suction dredger-Part8:Overflow device 2016-10-2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185.8—2016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溢流筒结构 1 4勘验…… ……2 5修理…… 2 6检验…… 4 7交付文件…… ……4 1 JT/T185.8—2016 前言 JT/T185《粑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耙头; —第2部分:水平滑移式泥门; —第3部分:方形泥门; —第4部分:锥形泥门; —第5部分:液压闸阀; —第6部分:耙管; —第7部分:主动耙头; —第8部分:溢流简. 本部分为JT/T185的第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天航道局有限公 司、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诚昭、李晓燕、旧俊峰、工健、李金贵、刘静. Ⅲ ...
JT/T 185.6-2002 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6部分:耙管.pdf
JT/T185.6-2002 前言 T/T185《粑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耙头 —第2部分:水平滑移式泥门 ——第3部分:箱形泥门 —第4部分:锥形泥门 一第5部分:液压闸阀 一一第6部分:耙管 本部分为T/T185的第6部分:代替JT/T193一1995《耙吸式挖泥船液压启闭泥管闸阀修理技术要 求》. T/T185是挖泥船修理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第五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以及代替和 废止的行业标准如下: a)T/T156《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56一1995~JT/T163一1995); b)JT/T164《绞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64、165、167、170、172一 1995;JT/T166、168、169、171—1995废止;新增JT/T164.6); c)JT/T173《链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三个部分(代替JT/T173一1995~JT/T175一 1995;JT/T176-1995废止); d)J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F/T177一1995~JT/T184一 1995); )T/T185《粑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T/T185~188、190、193一 1995;JT/T189、191、192一1995废止). 本部分由交通部水运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上海航道局、天津航道局、广州 航道局、长江航道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琦贵、王玉铭、郑建宁、郭茂威、张武生、黄灿坚、章志新、郑扬、王键、曲启明、 何国忠、王勇、刘宝成. 本部分于1978年首次发布,于1995年第1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JT/T185.6—2002 代替JT/T193一1995 第6部分:耙管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repairing special equipment of trailing hopper suction dredgers Part 6:Suction pipe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耙管易损零件的修理与装配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单边或双边耙吸挖泥船耙管的修理. 2舷外耙管易损零件修理技术要求 2.1弯管(见图1) H9 0 000 0 15X45 63 H9 图1弯管 图2弯管滑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2-03-07批准 2002-05-01实施 45 JT/T185.6-2002 2.1.1弯管法兰与船舷滑块为易损件,其间隙超差,可用垫片调整.必要时可采用堆焊等方法加工修 复. 2.1.2修理后弯管角应符合原设计要求,角度允差为不...
JT/T 185.5-2002 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5部分:液压闸阀.pdf
JT/T185.5—2002 前言 T/T185《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耙头 一一第2部分:水平滑移式泥门 —第3部分:箱形泥门 —第4部分:圆锥形泥门 ——第5部分:液压闸阀 ——第6部分:耙管 本部分为JT/T185的第5部分:代替JT/T190一1995《粑吸式挖泥船液压启闭泥管闸阀修理技术要 求》. 本部分与T/T190一1995比较,主要变化: a)增加了密封圈换新的修理要求; b)取消了油缸部分的修理要求. T/T185是挖泥船修理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第五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以及代替和 废止的行业标准如下: a)T/T156《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T/T156一1995~JT/T163一1995); b).T/T164《绞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64、165、167、170、172一 1995;JT/T166、168、169、171一1995废止;新增JT/T164.6); C)T/T173《链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三个部分(代替T/T173一1995-T/T175一 1995;JT/T176—1995废止); d)J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77一1995~JT/T184一 1995); )JT/T185《粑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85~188、190、193-一 1995;JT/T189、191、192—1995废止). 本部分由交通部水运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上海航道局、天津航道局、广州 航道局、长江航道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琦贵、王玉铭、郑建宁、郭茂威、张武生、黄灿坚、章志新、郑扬、王键、曲启明、 何国忠、王勇、刘宝成. 本部分于1978年首次发布,于1995年第1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JT/T185.5—2002 代替JT/T190一1995 第5部分:液压闸阀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repairing special equipment of trailing hopper suction dredgers Part 5:Hydraulics gate valve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闸阀易损零件修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粑吸、绞吸、吹泥等挖泥船液压闸阀的修理. 2闸阀易损零件修理技术要求 2.1闸板材料采用1CT18Ni9T不锈钢. 2.2闸板修理(见图1). 2.2.1闸板磨损后可采用不锈钢焊条补焊修复,焊后闸板应调平,平面度应小于1mm;或换新闸板. 2.2.2闸板板头应有过渡斜坡,斜坡长度应...
JT/T 185.2-2002 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2部分:水平滑移式泥门.pdf
JT/T185.2—2002 前言 JT/T185《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耙头 —第2部分:水平滑移式泥门 —第3部分:箱形泥门 —第4部分:圆锥形泥门 —第5部分:液压闸阀 —第6部分:耙管 本部分为T/T185的第2部分:代替JT/T185一1995《粑吸挖泥船水平滑移式泥门修理技术要求》. T/T185是挖泥船修理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第五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以及代替和 废止的行业标准如下: a)T/T156《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56一1995-JT/T163一1995); b)JT/T164《绞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64、165、167、170、172一 1995;JT/T166、168、169、171-1995废止;新增T/T164.6); c)JT/T173《链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三个部分(代替JT/T173一1995~T/T175一 1995;JT/T176一-1995废止); .d)J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77一1995-JT/T184一 1995); c)JT/T185《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85~188、190、193-一 1995;JT/T189、191、192—1995废止) 本部分由交通部水运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上海航道局、天津航道局、广州 航道局、长江航道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琦贵、王玉铭、郑建宁、郭茂威、张武生、黄灿坚、章志新、郑扬、王键、曲启明、 何国忠、王勇、刘宝成. 本部分于1978年首次发布,于1995年第1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JT/T185.2—2002 代替JT/T186一1995 第2部分:水平滑移式泥门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repairing special equipment of trailing hopper suction dredgers Part 2:Sliding bottom value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平滑移式泥门拆卸、修理和装配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粑吸挖泥船水平滑移式启闭泥门的修理. 2泥门的分解 泥门零件分解按图1所示. 3 中 图1水平滑移式泥门分解图 1-泥门板;2-泥门框;3-泥门橡胶密封圈;4-泥门框纵向螺钉;5-钩形挡板;6-形嵌板;7-泥门拉条;8-泥门框横向螺订 3泥门的拆卸要求 3.1泥门的拆卸设备条件 水平滑移式泥门拆卸必须在船台或船坞上进行,并由船台或船坞吊车配合,由下至上拆卸,吊出船 体. 3.2泥门...
JT/T 185.1-2002 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耙头.pdf
JT/T185.1-2002 前言 T/T185《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耙头 ——第2部分:水平滑移式泥门 —第3部分:箱形泥门 一一第4部分:圆锥形泥门 ——第5部分:液压闸阀 —第6部分:耙管 本部分为JT/T185的第1部分:代替T/T185一1995《耙吸式挖泥船耙头修理技术要求》. 本部分与J/T185一1995比较,主要变化: a)调整了材料; b)取消了喷涂工艺; c)规定了焊层的硬度. /T185是挖泥船修理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第五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以及代替和 废止的行业标准如下: a)JT/T156《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泵壳(代替JT/T156一1995) --第2部分:泵盖(代替JT/T157-1995) —第3部分:叶轮(代替JT/T158一1995) —第4部分:叶轮轴(代替T/T159一1995) —第5部分:衬板(代替T/T160一1995) —第6部分:防磨环(代替JT/T161一1995) —第7部分:泥泵装配(代替JT/T162一1995) 一第8部分:传动装置装配(代替T/T163一1995) b)T/T164《绞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一第1部分:绞刀(代替JT/T164一1995) 第2部分:绞刀架耳轴(代替JT/T165-1995;JT/T166—1995废止) —第3部分:绞刀架(代替JT/T167一1995;JT/T168、169一1995废止) —第4部分:钢桩(代替JT/T170一1995;JT/T171一1995废止) 第5部分:钢桩卡箍(代替JT/T172—1995) —第6部分:绞刀传动装置 c)JT/T173《链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斗桥轴(代替JT/T173一1995) —第2部分:斗链导轮(代替JT/T174一1995) —第3部分:泥斗及其连接设备(代替JT/T175一1995;JT/T176—1995废止) d)J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旋转中心轴、转车轴、传动轴(代替JT/T177一1995) —第2部分:旋转起吊机构齿轮(代替JT/T178一1995) —第3部分:滚轮、钩轮(代替JT/T179—1995) 一第4部分:吊杆装置(代替JT/T180一1995) —第5部分:抓斗装置(代替JT/T181一1995) 第6部分:旋转机构旋转装置修理装配(代替JT/T182—1995) 一第7部分:变幅装置修理装配(代替T/T183一1995) 一第8部分:起吊开斗装置修理装配(代替JT/T184一1995) e)JT/T185《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耙头(代替J/T185一1995) 一一第2部分:水平滑移式泥门(代替JΓ/T186...
JT/T 177.8-2002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8部分:起吊开斗装置修理装配.pdf
JT/T177.8—2002 前言 J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分为八部分: 一第1部分:旋转中心轴、转车轴、传动轴 —第2部分:旋转起吊机构齿轮 ——第3部分:滚轮、钩轮 一第4部分:吊杆装置 —第5部分:抓斗装置 —第6部分:旋转机构旋转装置修理装配 第7部分:变幅装置修理装配 —第8部分:起吊开斗装置修理装配 本部分为JT/T177的第8部分:代替JT/T184一1995《抓斗式挖泥船起吊开斗装置修理装配技术要 求》. 本标准与T/T184一1995比较,主要变化:调整了加工精度. T/T177是挖泥船修理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第四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以及代替和 废止的行业标准如下: a)JT/T156《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56一1995~JT/T163一1995); b)JT/T164《绞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T/T164、165、167、170、172一 1995;JT/T166、168、169、171—1995废止;新增JT/T164.6); c)JT/T173《链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三个部分(代替JT/T173一1995~T/T175一 1995;JT/T176一1995废止); d)J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77一1995~JT/T184一 1995); )JT/T185《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T/T185~188、190、193一 1995;JT/T189、191、192—1995废止). 本部分由交通部水运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上海航道局、天津航道局、广州 航道局、长江航道局、第一航务工程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琦贵、王玉铭、郑建宁、郭茂威、张武生、黄灿坚、章志新、郑扬、王键、曲启明、 何国忠、王勇、刘宝成. 本部分于1978年首次发布,于1995年第1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177.8-2002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8部分:起吊开斗装置修理装配 Repair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special equipment of grab dredgers 代替JT/T184一1995 Part 8:Repair and assemblage for hoisting and opening bucket uni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起吊、开斗装置修理装配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抓斗挖泥船旋转起吊机构起吊、开斗装置的修理装配. 2修理装配技术要求 2.1起吊、开斗装配技术要求见图1. 刹车盘 兴% 滚筒 大齿轮 滚筒轴 图1起吊、开斗装...
JT/T 177.7-2002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7部分:变幅装置修理装配.pdf
JT/T177.7-2002 前言 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分为八部分: —第1部分:旋转中心轴、转车轴、传动轴 一第2部分:旋转起吊机构齿轮 —第3部分:滚轮、钩轮 一第4部分:吊杆装置 一一第5部分:抓斗装置 —第6部分:旋转机构旋转装置修理装配 —第7部分:变幅装置修理装配 —第8部分:起吊开斗装置修理装配 本部分为JT/T177的第7部分:代替JT/T183一1995《抓斗式挖泥船旋转起吊机构变幅装置修理装 配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T/T183一1995比较,主要变化:调整了加工精度. T/T177是挖泥船修理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第四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以及代替和 废止的行业标准如下: a)T/T156《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T/T156一1995~JT/T163一1995); b)JT/T164《绞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64、165、167、170、172一 1995;JT/T166、168、169、171一1995废止;新增JT/T164.6; c)T/T173《链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三个部分(代替JT/T173一1995~JT/T175一 1995;JT/T176—1995废止); d)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77一1995~JT/T184一 1995); )JT/T185《粑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85~188、190、193一 1995;JT/T189、191、192—1995废止). 本部分由交通部水运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上海航道局、天津航道局、广州 航道局、长江航道局、第一航务工程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琦贵、王玉铭、郑建宁、郭茂威、张武生、黄灿坚、章志新、郑扬、王键、曲启明、 何国忠、王勇、刘宝成. 本部分于1978年首次发布,于1995年第1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JT/T177.7-2002 第7部分:变幅装置修理装配 Repair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special equipment of grab dredgers 代替JT/T183一1995 Part 7:Repair and assemblage for cuffing uni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幅装置的修理装配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抓斗挖泥船旋转起吊机构吊杆变幅装置的修理装配.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
JT/T 177.6-2002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6部分:旋转机构旋转装置修理装配.pdf
JT/T177.6—2002 前言 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分为八部分: ——第1部分:旋转中心轴、转车轴、传动轴 —第2部分:旋转起吊机构齿轮 —一第3部分:滚轮、钩轮 —第4部分:吊杆装置 —第5部分:抓斗装置 一第6部分:旋转机构旋转装置修理装配 —第7部分:变幅装置修理装配 一第8部分:起吊开斗装置修理装配 本部分为T/T177的第6部分:代替T/T182一1995《抓斗式挖泥船旋转起吊机构旋转装置修理装 配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J/T182一1995比较,主要变化:调整了加工精度. T/T177是挖泥船修理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第四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以及代替和 废止的行业标准如下: a)JT/T156《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T/T156一1995-JT/T163一1995); b)T/T164《绞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64、165、167、170、172一 1995;JT/T166、168、169、171—1995废止;新增JT/T164.6); c)T/T173《链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三个部分(代替T/T173一1995~JT/T175一 1995;T/T1761995废止); d)J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77一1995~JT/T184一 1995); )T/T185《粑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85~188、190、193一 1995;T/T189、191、192—1995废止). 本部分由交通部水运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上海航道局、关津航道局、广州 航道局、长江航道局、第一航务工程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琦贵、王玉铭、郑建宁、郭茂威、张武生、黄灿坚、章志新、郑扬、王键、曲启明、 何国忠、王勇、刘宝成. 本部分于1978年首次发布,于1995年第1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JT/T177.6-2002 第6部分:旋转机构旋转装置修理装配 Repair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special equipment of grab dredgers 代替JT/T182一1995 Part 6:Repair and assemblage for rotary uni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旋转机构旋转装置的修理装配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抓斗挖泥船旋转机构旋转装置的修理装配.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
JT/T 177.5-2002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5部分:抓斗装置.pdf
JT/T177.5—2002 前言 J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分为八部分: —第1部分:旋转中心轴、转车轴、传动轴 —第2部分:旋转起吊机构齿轮 —第3部分:滚轮、钩轮 —第4部分:吊杆装置 一一第5部分:抓斗装置 一第6部分:旋转机构旋转装置修理装配 —第7部分:变幅装置修理装配 ——第8部分:起吊开斗装置修理装配 本部分为JT/T177的第5部分:代替JT/T181一1995《抓斗式挖泥船抓斗装置修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JT/T181-一1995比较,主要变化: a)调整了材料; b)增加了热处理的要求:取消了刷镀、低温镀铁等修理工艺; c)增加了可拆抓斗图和修理要求. T/T177是挖泥船修理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第四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以及代替和 废止的行业标准如下: a)T/T156《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56一1995~JT/T163一1995); b)JT/T164《绞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64、165、167、170、172一 1995;JT/T166、168、169、171—1995废止;新增JT/T164.6); c)JT/T173《链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三个部分(代替JT/T173一1995~JT/T175一 1995;JT/T176—1995废止); d)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77一1995~JT/T184一 1995); )JT/T185《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85~188、190、193一 1995;JT/T189、191、192—1995废止). 本部分由交通部水运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上海航道局、天津航道局、广州 航道局、长江航道局、第一航务工程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琦贵、王玉铭、郑建宁、郭茂威、张武生、黄灿坚、章志新、郑扬、王键、曲启明、 何国忠、王勇、刘宝成. 本部分于1978年首次发布,于1995年第1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JT/T177.52002 第5部分:抓斗装置 Repair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special equipment of grab dredgers 代替J川/T181一1995 Part 5:Grab uni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抓斗易损零件的修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抓斗挖泥船抓泥斗、抓石斗的修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
JT/T 177.4-2002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4部分:吊杆装置.pdf
JT/T177.4-2002 前言 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分为八部分: 一第1部分:旋转中心轴、转车轴、传动轴 —第2部分:旋转起吊机构齿轮 第3部分:滚轮、钩轮 —第4部分:吊杆装置 —第5部分:抓斗装置 第6部分:旋转机构旋转装置修理装配 ——第7部分:变幅装置修理装配 第8部分:起吊丌斗装置修理装配 本部分为JT/T177的第4部分:代替JT/T180一1995《抓斗式挖泥船吊杆装置修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JT/T180一1995比较,主要变化: a)滑轮材料增加了ZG50MnMo; b)取消了喷焊、刷镀、低温镀铁等修理工艺,全部改为堆焊. /T177是挖泥船修理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第四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以及代替和 废止的行业标准如下: a)JT/T156《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T/T156一1995~JT/T163一1995); b)JT/T164《绞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I/T164、165、167、170、172一 1995;JT/T166、168、169、171一1995废止;新增JT/T164.6); c)JT/T173《链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三个部分(代替T/T173一1995~JT/T175一 1995;JT/T176—1995废止); d)J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T/T177一1995~T/T184一 1995); )T/T185《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T/T185~188、190、193一 1995;JT/T189、191、192一1995废止). 本部分由交通部水运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上海航道局、天津航道局、广州 航道局、长江航道局、第一航务工程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琦贵、王玉铭、郑建宁、郭茂威、张武生、黄灿坚、章志新、郑扬、王键、曲启明、 何国忠、王勇、刘宝成. 本部分于1978年首次发布,于1995年第1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JT/T177.4—2002 第4部分:吊杆装置 Repair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special equipment of grab dredgers 代替JT/T180一1995 Part 4:Boom uni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吊杆装置易损零件的修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抓斗挖泥船旋转机构吊杆滑轮、滑轮轴、吊架的修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
JT/T 177.3-2002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3部分:滚轮、钩轮.pdf
JT/T177.3—2002 前言 J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分为八部分: —第1部分:旋转中心轴、转车轴、传动轴 一第2部分:旋转起吊机构齿轮 —第3部分:滚轮、钩轮 —第4部分:吊杆装置 —第5部分:抓斗装置 —第6部分:旋转机构旋转装置修理装配 —第7部分:变幅装置修理装配 —第8部分:起吊开斗装置修理装配 本部分为JT/T177的第3部分:代替JT/T179一1995《抓斗式挖泥船滚轮、钩轮修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T/T179一1995比较,主要变化: a)改变了修理方法,取消了刷镀、低温镀铁、喷焊等修理工艺; b)增加了堆焊的修理技术要求. T/T177是挖泥船修理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第四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以及代替和 废止的行业标准如下: a)JT/T156《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56一1995~JT/T163一1995); b)T/T164《绞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64、165、167、170、172一 1995;JT/T166、168、169、171一1995废止;新增JT/T164.6); C)JT/T173《链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三个部分(代替JT/T173一1995~JT/T175一 1995;JT/T176一1995废止); d)J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77一1995~JT/T184一 1995); )JT/T185《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85~188、190、193一 1995;JT/T189、191、192—1995废止). 本部分由交通部水运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上海航道局、天津航道局、广州 航道局、长江航道局、第-一航务工程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琦贵、王玉铭、郑建宁、郭茂威、张武生、黄灿坚、章志新、郑扬、王键、曲启明、 何国忠、王勇、刘宝成. 本部分于1978年首次发布,于1995年第1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JT/T177.3—2002 第3部分:滚轮、钩轮 Repair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special equipment of grab dredgers 代替JT/T1791995 Part 3:Roller and hooked rolle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滚轮、钩轮的修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抓斗挖泥船旋转起吊机构滚轮和钩轮的修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
JT/T 177.2-2002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第2部分:旋转起吊机构齿.pdf
JT/T177.2—2002 前言 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分为八部分: —第1部分:旋转中心轴、转车轴、传动轴 —第2部分:旋转起吊机构齿轮 —第3部分:滚轮、钩轮 —第4部分:吊杆装置 第5部分:抓斗装置 ——第6部分:旋转机构旋转装置修理装配 —第7部分:变幅装置修理装配 —第8部分:起吊开斗装置修理装配 本部分为JT/T177的第2部分:代替JT/T178一1995《抓斗式挖泥船旋转起吊机构齿轮修理技术要 求》. 本标准与JT/T178一1995比较,主要变化:取消了热喷涂和火焰喷焊等修理技术. T/T177是挖泥船修理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第四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以及代替和 废止的行业标准如下: a)JT/T156《挖泥船泥泵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56一1995~JT/T163一1995); b)JT/T164《绞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JT/T164、165、167、170、172一 1995;JT/T166、168、169、171一1995废止;新增JT/T164.6); c)JT/T173《链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三个部分(代替JT/T173一1995~JT/T175一 1995;JT/T176-1995废止); d)JT/T177《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八个部分(代替JT/T177一1995~JT/T184一 1995); )JT/T185《耙吸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包括六个部分(代替T/T185~188、190、193一 1995;JT/T189、191、192一1995废止). 本部分由交通部水运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上海航道局、天津航道局、广州 航道局、长江航道局、第一航务工程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琦贵、王玉铭、郑建宁、郭茂威、张武生、黄灿坚、章志新、郑扬、王键、曲启明、 何国忠、王勇、刘宝成. 本部分于1978年首次发布,于1995年第1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抓斗挖泥船专用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JT/T177.2-2002 第2部分:旋转起吊机构齿轮 Repair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special equipment of grab dredgers 代替T/T178一1995 Part 2:Cears of turning and hoisting installation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旋转起吊机构传动齿轮的修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抓斗挖泥船旋转起吊机构底座大齿轮、转车小齿轮和传动齿轮的修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木均 为有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