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6月 ( 第 74 页)

ICS 29.120.30 YD M4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23--2018 通信用240V/336V直流配电单元 240V/336V Direct current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for telemunication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423-2018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配电单元组成与分类. 2 4.1组成. 2 4.2分类.. 2 4.3输入额定电流. 2 4.4工作电压范围. 2 5技术要求.. 3 5.1使用环境条件. 5.2总体技术要求. 3 5.3插拔式配电单元插头插座要求. 3 5.4非插拔式配电单元连接端子要求, 5 5.5微型断路器技术要求 5 5.6智能监测模块.. 6 6试验方法 6 6.1试验环境条件. 6 6.2总体技术要求试验... 6 6.3插拔式配电单元插头插座试验 7 6.4非插拔式配电单连接端子试验... 9 6.5微型断路器试验. 9 6.6智能监测模块试验. 9 7检验规则... .10 7.1检验分类. 10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 8.1标志... .11 8.2包装. 12 8.3运输. 12 8.4贮存. . 12
YD/T342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元电器有限公司、四 川华丰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突破电气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 克莱沃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 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 份有限公司、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 司、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 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曙光、余斌、王金贵、徐强、胡盛、刘振良、朱松涛、张振兴、吴美文、王 平、侯福平、王殿魁、彭广香、吴星、朱莉、王新军、叶子红、朱关峰、孙昊、何智晖、戎攀、颜昔平、 王冰、沈晓东、胥飞飞。


YD/T3423--2018 通信用240V/336V直流配电单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240V/336V直流配电单元(以下简称配电单元)术语和定义、组成和分类、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信息通信(ICT)机柜内部使用的240V/336V直流配电单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099.1一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4943.1一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5169.10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0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法_灼热丝装置和 通用试验方法 燃性试验方法 GB14048.2一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低压开关设备 GB/T20626.1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电工电子产品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YD/T122一1997邮电工业产品铭牌 YD/T944一2007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1363.3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YD/T3423-2018 3.1 通信用240V/336V直流配电单元 240V/336Vdirectcurrentpower distributionunitfortelemunication 为信息通信设备机柜内部提供240V/336V直流电源分配和管理的接口设备。

3.2 插头plug 用于与插座的插套插合的插销、并且装有用于与软缆进行电气连接和机械定位部件的电器附件。

3.3 插座socket-outlet 具有设计用于与插头的插销连接,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3 ICS 33.180.99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22-2018
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终端测试方法 Intelligent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Test methods for management terminal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22-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测试配置. 5接口协议测试2 5.1I2接口.2 5.214接口.2 5.316接口(可选)2 6智能ODN管理App人机界面要求测试.2 6.1测试目的.2 6.2测试配置.2 6.3测试步骤.3 6.4预期结果.3 7智能ODN管理App功能测试,3 7.1工单管理功能测试...3 7.2智能ODN设施维护管理功能测试4 7.3现场操作管理功能测试.4 7.4信息读写功能测试.5 7.5信息下载和回传功能测试..5 7.6信息临时存储和导出功能测试,.6 7.7日志管理功能测试...6 8智能便携工具供电功能测试.7 8.1测试目的..7 8.2测试配置.7 8.3测试步骤..7 8.4预期结果.> 9性能测试.7 9.1操作性能要求,7 9.2工单信息处理性能要求
YD/T3422-2018
前言
本标准是智能光分配网络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预计如下: 一智能光分配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一智能光分配网络光配线设施; 一智能光分配网络接口技术要求; 一智能光分配网络接口测试方法; 一智能光分配网络光纤活动连接器; -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终端技术要求; 一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一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测试方法; 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终端测试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葛坚、陈洁、王芳、沈天珺、邵岩、李岱峰、胡碧波、李伟。


YD/T3422--2018
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终端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光分配网络的管理终端的管理App人机界面要求、管理App功能、便携工具功 能和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的管理终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3114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YD/T3287.1一2017智能光分配网络接口测试方法第1部分:智能光分配网络设施与智能管理 终端的接口 YD/T3287.3一2017智能光分配网络接口测试方法第3部分:智能管理终端与智能光分配网络 管理系统的接口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p应用软件Application ODN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OSS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4测试配置
智能ODN管理终端主要由智能ODN管理ApP、智能便携工具(即电池及通信模块)两大部分组 成。

智能ODN管理终端作为一种便携式设备,提供管理操作界面,主要完成智能ODN设施的接入管 理功能和现场操作管理功能。

智能ODN设施与智能ODN管理终端之间的接口称为I2接口,智能ODN 管理终端通过I2接口对智能ODN设施进行管理;智能ODN管理系统与智能ODN管理终端之间的接 口为I4接口,用于智能ODN管理系统与智能管理终端之间进行通信。

智能ODN管理终端可选通过16 接口与OSS进行通信。

测试环境中的智能ODN管理系统应符合YD/T3114规定的各项要求。

测试配置
1
YD/T3422-2018 如图1所示。

OSS
智能ODN管理系统
14
智能ODN管理终端 -+-12 智能ODN设施 图1智能ODN管理终端测试配置图
5接口协议测试
5.112接口 I2接口测试方法见YD/T3287.1-2017。

5.214接口 I4接口测试方法见YD/T3287.3-2017。

5.316接口(可选) 待定。

6智能ODN管理App人机界面要求测试
6.1测试目的 测试智能ODN管理App的人机界面。

6.2测试配置 智能ODN管理终端连接智能ODN设施和智能O...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3 ICS 33.06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21.6-201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第6部分:故障诊断参数要求 Broadband customerintelligentgatewaybased onpublic telemunicationnetworkPart6:Failure diagnosis parameters
2019-11-11发布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21.6-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缩略语... 3系统参考架构与实体.2 4故障诊断参数...3 4.1网关设备基本诊断参数..3 4.2网关连通性故障诊断参数.. 12 4.3业务服务质量诊断参数...28 4.4网关日志上报参数,... 3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故障诊断流程示例,.35 附录B(资料性附录)宽带客户智能网关故障诊断系统实体示例...39
YD/T3421.6-2019
前言
YD/T3421.6《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预计包括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第2部分:家庭用智能网关技术要求; -第3部分:网关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一第4部分:网关与网关管理平台间接口技术要求; 一第5部分:网关与智能终端控制管理通用要求; -第6部分:故障诊断参数要求。

本部分是YD/T3421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侯象飞、刘文超、涂建平、赵伟峰、吕捷、刘向辉、张波、胡冰松、吴文竞、 金海、谌金豆。


YD/T3421.6--201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第6部分:故障诊断参数要求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宽带客户智能网关故障系统诊断框架、诊断功能模块定义、诊断参数的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普通宽带客户网关也可参考使用。

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S Auto-Configuration Server自动配置服务器 AP Access Point接入点 App Application应用 BMS Basic Management Service基本管理服务 BSSID 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基本服务集标识 CMS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ervice配置管理服务 CPE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用户驻地设备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CWMP 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用户侧设备广域网管理协议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 Donmain Name System网域名称服务器 DSCP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Point差分服务码点 DTIM 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essage投递传输指示信息 EMS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网元管理系统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送协议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国际报文控制协议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体系统 IP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 IPDR IP Detail Record IP数据记录 IPoE Interne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以太网承载IP协议
YD/T3421.6--2019 IPTV Intermet Protocol Television互联网电视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 MLD 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组播侦听发现协议 MLR Media Loss ratio媒体丢包率 MTU Maximun Transmission Unit最大发送单元 OLT Optical Line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5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21.2-201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第2部分:家庭用智能网关技术要求 Broadband customer intelligent gateway based on public telemunication networkPart 2:Technical requirementsfor residentialintelligentgateway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421.2-2019 目次 前言. Ⅲ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缩略语.. 2 5家庭用智能网关的位置和功能参考模型 5.1家庭用智能网关在宽带客户网络中的位置, 5.2智能网关的功能参考模型, 5 6接口.. 6 6.1用户侧接口. 6.2网络侧接口. 7接入功能. 6 8联网功能. 7 8.1用户接口联网功能, 7 8.2WLANAP功能.. 9传送功能. 8 9.1设备工作模式.. 8 9.2VLAN功能. .8 9.3组播支持功能. 9.4路由功能.. 10地址功能. .8 10.1DNS功能. .8 10.2NAT功能. 8 10.3ALG功能.. 8 10.4地址获取方式. 10.5 DHCP功能, 10.6IPv6功能. 9 11QoS功能.. 9 11.1业务流分类和标记功能, 9 11.2业务流限速功能. .9 11.3优先级队列调度功能, 10 11.4WLANQoS功能.. .10 12安全功能 10
YD/T3421.2-2019 12.1防攻击功能. 10 12.2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11 12.3WLAN安全性. ...1 13智能化功能 ..1 13.1操作系统要求.. .11 13.2插件生命周期控制. ..1 13.3插件资源及协议端口管理要求 13.4API接口权限要求.. ... 12 14操作管理维护.. ... 12 14.1日志功能.. ... 12 14.2远程管理功能. 12 14.3本地管理功能, ..13 14.4软件升级.. 15性能... 15.1吞吐量性能.. ..13 15.2VoIP业务性能. ...13 15.3WLAN性能... ... 13 15.4 地址学习.. . 14 15.5缓存大小... ..14 15.6并发处理要求, ... 14 15.7可靠性. . 14 16其他. .. 14 16.1硬件要求. .. 14 16.2环境要求. .. 14 16.3供电要求. ... 14 16.4过压、过流保护, ...15 16.5电磁兼容.. ... 15 16.6环保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WAN连接名称定义. ... 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基于OSGi的开放操作系统要求 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于OpenWRT架构的开放操作系统要求 参考文献.. ...21 Ⅱ
YD/T3421.2-2019 前言 一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一第2部分:家庭用智能网关技术要求: 一第3部分:网关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一第4部分:网关与网关管理平台间接口技术要求。

本部分是YD/T3421的第2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烽 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 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伟峰、刘文超、刘向辉、张德朝、王磊、李俊玮、刘谦、刘启林、金海、侯 象飞、钱逸群、张波、陈晓、朱永。

ⅢI
YD/T3421.2-201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第2部分:家庭用智能网关技术要求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中家庭用宽带客户智能网关的功能参考模型、接口、 设备功能、安全功能、操作管理维护要求、性能和环境、供电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中的家庭用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29.11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无线 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 YD/T993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42 ICS33.06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21.1-2018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Broadband customerintelligent gatewaybased on public telemunication networkPart1 :General requirements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21.1--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宽带客户智能网关系统架构,3 5.1宽带客户智能网关网络定位, 5.2系统组成..3 5.3系统功能要求...4 5.4接口要求.. 6宽带客户智能网关的业务支持能力, 6.1概述.. 6.2基础业务. 6.3增值业务.. 7宽带客户智能网关设备功能要求6 7.1功能架构..6 7.2基本功能要求.6 7.3智能化功能要求. 8宽带客户智能网关远程管理功能要求8 8.1网关管理平台要求.8 8.2应用管理平台要求..6 8.3接入网网元管理系统管理要求,
YD/T3421.1--2018
前言
YD/T3421《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预计包括如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一第2部分:家庭用智能网关技术要求: 一第3部分:网关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一第4部分:网关与网关管理平台间接口技术要求。

本部分是YD/T342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烽火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张德朝、王磊、李晗、赵伟峰、刘文超、侯象飞、陈洁、王志军、张波、陈晓、朱 永、邓达豪。


YD/T3421.1--2018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1范围
本部分主要规定了宽带客户智能网关的网络定位、系统组成、业务支持能力、设备功能和管理功能 等总体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宽带客户智能网关,专用电信网也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403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BBFTR-069用户终端设备网络侧管理协议(CPEWAN ManagementProtocol) OSGiCoreRealease4.2SpecificationOSGI框架内核4.2规范 OSGiCompendiumRelease4.2SpecificationOSGi框架非核心服务4.2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宽带客户智能网关broadbandcustomerintelligentgateway 具备基于OSGi或OpenWRT等架构及设计的开放操作系统,支持基于应用编程接口(API)开发 应用插件(APP),实现网络和业务功能灵活扩展的宽带客户网关。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LG应用层网关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 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BSS业务支撑系统Business Support Syste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50 M4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20.8—201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8部分:接口要求 Broadband customer gateway virtualization based on public telemunication network-Part 8:Interface requirements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20.8—2019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缩略语 5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管理架构 2 6I1接口 3 3 接能 6.2接口协议 4 6.3接口参数. 4 4 4 7.1接口功能.. 7.2接口协议 S 7.3接口参数 5 8I3接口 5 8.1接口功能.. 5 8.2接口协议.. 8.3接口参数 5 9I4接口..... ...5 9.1接口功能 5 9.2接口协议. 6 9.3接口参数. 6 1015接口...... 6 10.1接口功能.. 6 10.2接口协议 6 10.3接口参数 6 YD/T3420.8—2019 前言 YD/T3420《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计划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体要求: —第2部分:语音虚拟化技术要求: —第3部分:实体家庭网关技术要求: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 —第5部分:虚拟家庭网关功能技术要求: —第6部分:虚拟企业网关功能技术要求: —第7部分:管理要求: —第8部分:接口要求. 本部分是YD/T3420的第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洁、程强、卓安生、王芳、朱晓雨、罗晔、陈伟、韩静.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42 ICS 33.06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20.5-2018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5部分:虚拟家庭网关功能技术要求 Virtualization ofbroadbandcustomergatewaybased onpublic telemunicationnetwork -Part 5: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virtualizedresidentialgateway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20.5-2018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2 5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总体要求3 5.1虚拟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3 5.2虚拟网关在NFV中的位置.4 5.3虚拟网关和其他网元虚拟化的关系, 6虚拟网关逻辑架构和功能参考模型,4 6.1虚拟网关和实体网关对应关系4 6.2虚拟网关功能参考模块,5 7虚拟网关功能要求. 7.1虚拟网关功能总体要求,6 7.2接入功能.7 7.3传送功能.7 7.4地址功能.8 7.5QoS功能.. 7.6扩展LAN功能 7.7安全功能. 7.8网络访问的安全性...10 7.9IPv6功能......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业务流程简介..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虚拟网关创建、部署和管理流程简介13
YD/T3420.5-2018
前言
第1部分:总体要求; 一第2部分:语音虚拟化技术要求; 第3部分:实体家庭网关技术要求; 一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 一-第5部分:虚拟家庭网关功能技术要求; -第6部分:虚拟企业网关功能技术要求; -第7部分:管理要求; 第8部分:接口要求。

本部分为YD/T3420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丁海、周晓霞、袁立权、程强、张德朝、王波、韩静、陈晓。


YD/T3420.5-2018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5部分:虚拟家庭网关功能技术要求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公用电信网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后虚拟家庭网关的逻辑架构和功能参考模型、软件功 能、协议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公用电信网的虚拟家庭网关。

注:如无特别说明,本部分中所出现的宽带客户网络均指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电信网络均指公用电信 网络;虚拟网关均指虚拟家庭网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TF RFC 2663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NAT) Terminology and Considerations IETF RFC 3022Traditional 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Traditional NAT) IETF RFC 3027Protocol Complications with the IP Network AddressTranslator IETF RFC 3489STUN - Simple Traversal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Throug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 (NATs) YD/T2372一2011支持IPv6的接入网总体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实体网关physicalgateway 在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场景下部署在宽带客户侧的网关设备。

3.2 实体家庭网关physicalresidentialgateway 在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场景下部署在宽带家庭客户侧的网关设备。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42 ICS 33.050.0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20.2-2018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2部分:语音虚拟化技术要求 Virtualization of broadbandcustomergatewaybasedonpublic telemunication network-Part 2: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of voice functionvirtualization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20.2-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虚拟化语音功能系统组成,3 5.1系统架构. 5.2功能划分. 6网关语音功能要求 6.1总体要求...4 6.2呼叫处理要求, 6.3语音处理要求... 6.4业务质量保障要求,6 7语音处理性能要求...6 7.1语音编码动态切换时间,6 7.2语音的主观评定.6 7.3OLT处理性能要求. 7.4OLT支持语音虚拟化功能要求. 7.5语音业务控制协议承载通道要求 7.6语音业务控制接口协议要求.7 7.7和pRG的交互控制要求7 7.8和SS/IMS的交互要求,7 8管理协议及业务流程.7 8.1管理协议和平台.7 8.2语音业务流程.9 9接口协议.12 概述....12 9.2心跳命令...13 9.3端口激活命令.13 9.4摘机消息... 14 9.5挂机消息. 9.6闪断消息, 9.7拨号消息,15 9.8振铃消息...16
YD/T3420.2-2018 9.9反极消息.17 9.10开关DSP通道消息.17 9.11放音消息... 18 9.12SDP消息.18 9.13传真事件消息21 9.14来电显示消息.21 9.15上报SDP消息...22
YD/T3420.2--2018
前言
第1部分:总体要求; 一第2部分:语音虚拟化技术要求; -第3部分:实体家庭网关技术要求; 一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 一第5部分:虚拟家庭网关功能技术要求; -第6部分:虚拟企业网关功能技术要求; -第7部分:管理要求; 第8部分:接口要求。

本部分为YD/T342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瑾、周晓霞、周、王文超、程强、陈晓、邓达豪。

Ⅲ...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3 ICS 33.040.2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19-2018
分组承载设备精确时间协议(PTP) 边界时钟和从时钟性能要求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PTP) boundary clock and slave clock for packet network equipment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19-2018
目次
前言...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2 3.1边界时钟BoundaryClock(BC) 3.2从时钟slaveclock. 4缩略语..2 5物理层频率同步性能要求. 6支持网络全同步的边界时钟和从时钟性能要求3 6.1噪声产生.3 6.2噪声容限...6 6.3噪声传递.. 6.4瞬态响应和保持性能。

7 6.5同步接口...9 附录A(规范性附录)边界时钟模型.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同步以太网网络调整造成的瞬态影响,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边界时钟性能参数定义15 附录D(资料性附录)时间误差定义及估计方法.20 附录E(资料性附录)用作边界时钟的级联媒体转换器的性能估计,22
YD/T341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勇放、胡昌军、朱浩、周惠琴。

YD/T3419-2018
分组承载设备精确时间协议(PTP)边界时钟和从时钟性能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组承载设备中精确时间协议(PTP)边界时钟(BC)和从时钟的性能要求,包括 边界时钟和从时钟的噪声产生、噪声容限、噪声传递,以及边界时钟和从时钟的短期瞬态以及长期保持 性能等方面的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采用精确时间协议的边界时钟和从时钟的分组承载设备,如:PTN、OTN、 PE-OTN和路由器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2375-2011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要求 ITU-TG703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特性(Physical/electricalcharacteristics ofhierarchical digital interfaces) ITU-TG781同步层功能(Synchronizationlayerfunctions) ITU-T G803基于SDH的传送网架构(Architecture of transport networks basedon the synchronous digitalhierarchy(SDH))
ITU-TG812适用于同步网节点时钟的从钟定时要求(Timingrequirements of slave clocks suitable foruseasnodeclocksinsynchronizationnetworks)
clocks (SEC)) ITU-TG823(2000)以2048kbit/s系列等级为基础的数字网内抖动和漂动的控制(The controlofjitter and wander within digital network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2048 kbit/s hierarchy)
ITU-TG8262(2015)同步以太网设备从钟(EEC)定时特性(Timingcharacteristicsofasynchronous Ethernet equipment slave clock) ITU-TG8264同步信息在分组网内的传递(Distribution of timing information through packet networks)
packet networks)...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3 ICS 33.040.2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15-2018
软件定义分组传送网(SPTN)总体 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Software DefinedPacket TransportNetwork(SPTN)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15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软件定义分组传送网(SPTN)体系架构,3 4.1软件定义分组传送网(SPTN)定义和特征3 4.2软件定义分组传送网(SPTN)总体架构4 4.3传送平面架构..6 4.4控制平面架构..7 4.5应用/协同平面架构....1 4.6管理平面架构.. 5SPTN系统功能要求..... 14 5.1总体功能要求.... 14 5.2传送平面功能要求.... 14 5.3控制平面功能要求... 15 5.4应用/协同平面功能要求...24 6SPTN接口要求,..26 6.1传送平面与控制平面接口(D-CPI)要求.26 6.2控制平面层间接口(C-CPI)要求.....27 6.3控制平面与应用/协同平面接口(A-CPI)要求,...28 6.4协同器与App接口(A-OPI)要求....28 7可靠性要求...28 8扩展性要求...29 8.1扩展性总体要求...9 8.2网络管理规模扩展要求...29 8.3计算能力扩展要求....29 8.4集群要求....29 9性能要求....30 10安全要求.....30 10.1安全总体要求,...30 10.2权限管理..30 10.3操作日志管理.31
1
YD/T3415--2018 10.4防攻击.31 10.5控制信道安全性31 附录A(资料性附录)SPTN网络架构演进要求
IⅡI
YD/T341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贝尔股 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伟强、王磊、刘凯、李芳、张励、杨剑、韵湘、李晗、王敏学、张婷婷、胡 永健。

Ⅲ...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0 ICS 33.05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14-2018
手机阅读业务数字保护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mobile reading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14-2018
目次
前言..H 引言.m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2 5概述...2 6移动阅读DRM系统架构.2 7DRM实体功能.4 7.1概述.4 7.2DRM代理.5 7.3内容加密和解密. 7.4密钥管理.1 7.5授权管理..
YD/T3414-2018
前言
本标准是手机阅读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预计如下: a)YD/T3412-2018《手机阅读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b)YD/T2128一2010《手机阅读业务内容格式技术要求》; c)YD/T3413一2018《手机阅读业务平台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d)YD/T2365一2011《手机阅读业务终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e)YD/T3414一2018《手机阅读业务数字保护技术要求》; f)YD/T2481-2013《手机阅读业务客户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起草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旭、彭扬、落红卫、匡晓烜、袁琦、闻捷、胡一闻、舒华英。


YD/T3414-2018
引言
目前,手机阅读在我国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但已显现出明显的发展态势。

手机阅读产业在发展 过程中将面临内容、保护、推广方式、赢利模式等多方面的严峻考验,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保 护问题。

手机阅读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与内容的保护密不可分,为了避免或减少纠纷,一方面 要使全民加强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则应加强数字管理技术规范工作。

为了确保手机阅读业务数字保护技术的一致性,达到互联互通要求,并保证产品质量,制定行 业内手机阅读业务数字管理的通用标准成为当务之急。


YD/T3414-2018
手机阅读业务数字保护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机阅读业务(以下称为移动阅读业务)中阅读内容的数字保护技术要求,其中 包括移动阅读业务中DRM总体架构和DRM功能实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运营商开展移动阅读业务系统的数字管理,其他类似业务系统可以参照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3412一2018手机阅读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YD/T3412一2018《手机阅读业务总体技术要求》中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字管理digitalright management 一种通过一系列软硬件服务和技术保证只有经过授权的合法用户对数字内容(如数字图像、音频、 视频)正常使用,同时保护数字内容的创作者或拥有者的,并使其获得合法收益。

它为内容提供商 提供手段来保护数据不被非法复制或使用。

3.2 加密encryption 加密是指以某种特殊的算法对数据或者文件加以保护,使得未授权的用户无法获得被保护的数据或 者文件的内容。

3.3 解密decryption 解密是加密的逆过程,通过某种特殊的算法对加密的数据或者文件进行运算从而获得原始数据或者 文件。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0 ICS 33.05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13-2018
手机阅读业务平台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mobile reading platform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13--2018
目次
前言.. 引言...IV 1范围..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移动阅读业务平台的总体要求.2 5.1移动阅读业务平台的定义,2 5.2移动阅读业务平台的主要功能2 6移动阅读业务平台功能要求. 6.1系统管理.. 6.2读者服务..7 6.3内容提供者服务..9 7移动阅读业务平台接口要求. 7.1IR1接口定义(必选)..1 7.2IR2移动阅读业务平台与WAP网关接口定义(必选)..1 7.3IR3移动阅读业务平台与短信网关接口定义(必选)...1 7.4IR4移动阅读业务平台与多媒体消息网关接口定义(可选)..1 7.5IR5移动阅读业务平台与业务支撑系统接口定义(必选).12 7.6IR6移动阅读业务平台与网管系统接口定义(可选)... 12 8移动阅读业务平台设备要求,..12 8.1系统要求..12 8.2安全要求...12 8.3性能要求.....13 8.4可靠性要求..14 8.5可扩展性要求... 14 9移动阅读业务平台网管要求(可选) 9.1配置管理...14 9.2性能管理.... 14 9.3故障管理..... 15 9.4安全管理.. 15 10测试方法. 10.1测试环境. 10.2系统管理测试.... 16
I
YD/T3413-2018 10.3读者服务测试.20 10.4内容提供者功能测试,22 参考文献.25

YD/T3413-2018
前言
本标准是手机阅读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预计如下: a)YD/T3412一2018《手机阅读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b)YD/T2128一2010《手机阅读业务内容格式技术要求》; c)YD/T3413一2018《手机阅读业务平台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d)YD/T2365一2011《手机阅读业务终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e)YD/T3414一2018《手机阅读业务数字保护技术要求》; f)YD/T2481--2013《手机阅读业务客户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起草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 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旭、彭扬、闻捷、刑小江、落红卫、李巍、胡一闻、舒华英。

Ⅲ...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01 L6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11—2018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个人数据共享导则 Guidelines of personal data sharing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11—2018 目 次 前言 I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1 3.2缩略语 2 4个人数据的分类和分级 2 4.1个人数据的分类 2 4.2个人数据的分级2 5个人数据共享框架 3 5.1角色 3 5.2流程 4 6个人数据共享过程中的风险 4 6.1个人数据的采集. 4 6.2个人数据的存储 .5 6.3个人数据的共享和转移. .5 6.4个人数据的处理和加工5 6.5个人数据的应用 5 7个人数据处理和共享要求 6 7.1概述. 6 7.2个人数据采集要求.... ..6 7.3个人数据存储要求.... .6 7.4个人数据共享转移要求. 7 7.5个人数据的处理和加工要求 7.6个人数据的应用要求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个人数据脱敏处理示例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个人数据使用授权流程 .11 I YD/T3411—2018 前言 本标准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个人数据共享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预计如下: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个人数据共享导则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个人数据共享的评估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阿里巴巴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北京邮电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刚、何桂立、郑斌、潘亮、顾伟、蔡晓丹、杨军、李克鹏、全建刚、许延、 鄂海红、卿瑾、周开波.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YD 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3409-2018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user equipments of LTE based Broadband Trunking Communication (B-TrunC) system (Phase 1)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409--2018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2 4系统架构和协议.. 4.1系统架构.. 4.2终端的协议结构. 5终端分类.. 4 6业务功能和性能要求, 6.1业务功能要求, 5 6.2业务性能要求. .6 7功能要求.. 7 7.1人机界面.. 7.2接入层功能要求. 7 7.3NAS层功能要求. 12 7.4用户面和应用层功能要求 ...13 7.5终端远程升级功能要求. 8射频性能要求. .. 13 9音频视频的编解码要求.. 10接口要.. ... 14 10.1空中接口要求... ... 14 10.2终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要求 .14 11功耗要求... 14 12环境和可靠性要求. . 14 13电磁兼容要求. .. 14 14比吸收率(SAR)要求. ..15 15电池和充电器要求.. 16外观、包装和装配要求. ... 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状态消息和短数据协议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其他业务性能要求. .24
YD/T3409-2018 前言 本标准是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 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a)YD/T2689一2014《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b)YD/T2741一2014《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空中接口》; c)YD/T2860一2015《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终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 d)YD/T2859一2015《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集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 e)YD/T2889一2015《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空中接口》; f)YD/T2891一2015《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终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 g)YD/T2890一2015《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集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 h)《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i)《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网络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j)YD/T3409一2018《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 一阶段)》; k)YD/T3410-2018《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 一阶段)》。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市中兴高达技术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信威通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 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磊、龚达宁、郑伟、李晓华、陈迎、贾瑞凯、王璐、蔡杰、郭雅莉、徐霞艳、 宋得龙、赵洪坤、张志辉、万强、王小平、王淑坤、潘磊、黄志强、陈钢、褚丽。

II
YD/T3409--2018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系统终端设备技术要求,包括终端设备的架构和协议、 终端分类、业务功能和性能要求、功能要求、射频性能要求、音频视频编解码要求、接口要求、功耗要 求、环境和可靠性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的终端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41 ICS 29.20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08-2018
通信用48V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和试验方法 Thetechnicalrequirementandtestmethodsof48V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in LiFePO4 battery set for telemunication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08-2018
目決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技术要求.3 5.1环境条件.3 5.2产品系列. 5.3基本要求...3 5.4BMS管理功能.4 5.5电气性能..4 5.6保护与告警功能.5 5.7监控通信接口..6 5.8电磁兼容性..8 6试验方法..8 6.1试验环境条件,.8 6.2测量仪表要求.8 6.3基本项目..9 6.4BMS管理功能9 6.5电气性能..10 6.6保护与告警功能, 6.7监控通讯接口..11 6.8电磁兼容性.12 6.9环境试验. 7检验规则..13 7.1检验分类,13 7.2出厂检验...13 7.3鉴定检验(型式检验)... 13 8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8.1标志...15 8.2包装...... 15 8.3运输..15 8.4储存...1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数据存储格式16
YD/T340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 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信华精机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兴派能能源 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信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贝电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 限公司、深圳市金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卧龙电气集团浙江灯塔电源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能投汇龙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赖世能、周凡、陈燕昌、彭广香、陈怀林、王敏、叶子红、符策健、李志强、 潘哲毅、李番军、张红兵、裘道林、高顺民、叶建忠、毕广春、黄詹江勇、谢凤华、颜昔平、王一博、 白雪平、卢智军、王秀利、杨成云、肖亚洲。


YD/T3408-2018
通信用48V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标称电压为48V的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以下简称锂电池组)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自主限流充电功能的通信用48V磷酸铁锂电池组管理系统。

其他正极材料体系 的锂电池组和其他电压等级的锂电池组用管理系统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17626.2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YD/T983一2013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YD/T1363.3一2014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 协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单体电池cell 由一个电解液系统构成的锂电池,不同类型锂电池有不同的标称电压,磷酸铁锂单体电池标称电压 为3.2V。

3.2 集成式磷酸铁锂电池组integratedLiFePObatteryset 为满足48V通信电源后备式蓄电池工作电压,将15或16个磷酸铁锂单体电池串联起来,直接安 放在19英寸(1英寸=2.54厘米)网络机柜标准模块中的锂电池组。

常用容量锂电池组模块高度一般在
1
YD/T3408-2018 1u~4u(1u=44.45mm)、少数大容量模块高度达5u。

模块内集成一组锂电池单体电池和一个电池组管理 系统。

可简称集成式锂电池组。

分立式磷酸铁锂电池组discreteLiFePO4batte...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07—2018 集装箱式互联网数据中心安全技术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of container internet data center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07—2018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术语和定义 2 3.2缩略语. 3 4一般原则 3 4.1铭牌的要求 4.2标志的要求 .3 4.3用户手册和安装说明的要求 .3 4.4集装箱的要求 4 5安全技术要求 5.1电气特性一般要求 4 5.2现场接线及机械保护要求 4 5.3隔离电路和装置的要求 7 5.4配电技术要求 ...7 5.5照明设备与入侵报警技术要求 ..8 5.6安全接地技术要求 ..8 5.7工作空间的要求 ..9 5.8电池和通风技术要求 .9 5.9机械危险 5.10出口路线的技术要求 ....10 5.11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 .11 5.12噪声要求 12 6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12 6.1接闪器和引下线 12 6.2接地网 12 6.3集装箱及辅助设施接地 ....13 6.4集装箱内部接地和走线设计 15 6.5端口防护 15 YD/T340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 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林、张国卿、戴传友、姜明旺、史迎春、方振、刘吉克、石莹、陆冰松、刘 裕城、刘雪峰,潘少永.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19 ICS 33.040.5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06-2018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具有远端自串音消除 功能的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收发器
Line2(VDSL2)Self-FEXTCancellation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06-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2 4缩略语.. 5测试环境.4 5.1测试配置.4 5.2被测系统设置.7 6矢量化系统功能测试....11 6.1支持不同模板矢量化测试例..11 6.2矢量组中线路激活和非有序掉线事件,..13 6.3微中断测试例(可选)14 7矢量化系统性能测试..16 7.1矢量化CPE等距测试例.....16 7.2矢量化CPE与传统CPE等距测试例..20 7.3矢量化CPE非等距测试例(2种环路长度)..2 7.4矢量化CPE非等距测试例(3种环路长度) 7.5长期稳定性测试例,..24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串音准确度,26
YD/T3406-2018
前言
本标准为VDSL2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预计如下: 一YD/T1996.1一2009《接入网技术要求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第1部分:总体要 求》; -YD/T1996.2一2009《接入网技术要求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第2部分:收发器》; 一YD/T1996.3一2013《接入网技术要求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第3部分:脉冲噪 声保护》; -YD/T1996.4一2011《接入网技术要求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第4部分:远端自 串音消除》; -YD/T2278一2011《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 -YD/T2954-2015《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VDSL2》; 一《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具有远端自串音消除功能的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收发器》。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祥、曾焱、程强。


YD/T3406-2018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具有远端自串音消除功能的第二代甚高速数 字用户线收发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远端自串音消除功能的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的系统测试配置、测试环 境和测试矢量化功能和性能的测试用例。

本标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络下的VDSL2设备,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增补)适用于本文件。

YD/T694-2004总配线架 YD/T1013一2013综合布线系统电气特性通用测试方法 ITU-TG.992.5(2009)第二代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扩展带宽[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transceivers 2(ADSL2)Extended bandwidth (ADSL2plus)」 ITU-TG.993.2(2011)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eryhigh speeddigital subscriberline transceivers 2(VDSL2)]
(vectoring)for use with VDSL2 transceivers] ITU-TG997.1(2012)数字用户线收发器的物理层管理(Physicallayermanagement for digital subscriberline transceivers)
DSL transceivers) ATIS-(2009)多输入多输出串音信道模型(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CrossTalk Channel Model)
BBFTR-115(2012)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功能测试方案(VDSL2functionalitytestplan) BBFTR-138(2009)测试参数准确度测试(Accuracytests fortest parameters)
YD/T3406--2018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串音crosstalk 不同线对之间由于线路耦合导致电磁感应而产生的信号。

3.2 远端串音far-endcrosstalk 近端收发器发送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3 ICS 33.040.2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05-2018
基于分组网络的同步网操作管理维护 (OAM)测试方法 Testmethodsof synchronizationOAMbased onpacketnetwork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05-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分组网络同步OAM测试仪表配置要求2 5时间同步设备OAM测试.3 5.1状态机制测试.3 5.2故障管理功能测试5 5.3性能监测功能测试.. 6分组承载设备同步OAM测试. 6.1物理层频率同步OAM测试...9 6.2分组频率同步OAM测试(可选)14 6.3时间同步OAM测试..17
YD/T340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 为技术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昌军、吕博、潘峰、韩柳燕、马欣、刘颂、陈朝辉。


YD/T3405--2018
基于分组网络的同步网操作管理维护(OAM)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分组网络的同步网操作管理维护(OAM)的测试方法,包括时间同步设备OAM 测试、分组承载设备物理层频率同步OAM测试、分组承载设备分组频率同步OAM测试和分组承载设 备时间同步OAM测试等。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分组网络的同步网的操作管理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2879-2015基于分组网络的同步网操作管理维护(OAM)技术要求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1PPS秒脉冲1 Pulse per Second BC边界时钟Boundary Clock BMCA最佳主时钟算法Best Master Clock Algorithm DNU不可用Do Not Use DUT被测设备Device Under Test EEC同步以太设备时钟Synchronous Ethernet Equipment Clock ESMC以太网同步信息通道Ethernet Synchronization Messaging Channel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MTIE最大时间间隔误差Maximum Time Interval Error OAM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PDV分组时延误差Packet Delay Variation PRC全国基准时钟Primary Referance Clock
YD/T3405-2018 PTN分组传送网PacketTransport Network PTP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 QL质量等级Quality Level RF射频Radio Frequency SSM同步状态信息SynchronizationStatusMessage SSU同步供给单元Synchronization Supply Unit SyncE同步以太网Synchronous Ethernet TC透明时钟Transparent Clock TDEV时间偏差Time Deviation T-GM电信级祖时钟Tele-Grandmaster TIE时间间隔误差Time Interval Error ToD当前时刻Time of Day
4分组网络同步OAM测试仪表配置要求
用于分组网络同步OAM测试的仪表应满足表1的配置要求。

表1用于分组网络同步OAM测试的仪表配置要求 序号测试仪表配置要求 1.频率参考源具备2048kHz或2048kbit/s输出接口,频率准确度应优于土1.0E-10 2.频率测试仪具备2048kHz或2048kbit/s频率测试接口,抽样率不低于30Hz 3.频率综合仪具备2048kHz或2048kbit/s频率输出接口,支持TIE和频偏修改功能 4.SSM分析仪具备2048kbit/s频率测试接口,支持SSM分析功能 5.协议分析仪具备以太网接口,支持ESMC时钟分析和PTP报文分析功能 可作为T-GM,同时支持PTP和1P...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3 ICS 33.040.2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03-2018
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OTN)互通技术要求 Interwork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acket enhanced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03-2018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2 4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的网络互通模型.5 4.1基于NNI的网络互通模型.5 4.2基于UNI的网络互通模型... 10 5互通要求.....1 6业务互通技术要求..12 6.1业务互通层次.. 6.2物理层..12 6.3OTN传送层.....12 6.4分组传送层映射到ODUk. 6.5MPLS-TP分组传送层... 13 6.6以太网分组传送层... 15 6.7客户业务层...16 7OAM互通技术要求... 7.1OAM互通模型...16 7.2OTN电层OAM互通要求17 7.3MPLS-TP层OAM互通要求,18 7.4以太网业务OAM互通要求.... 18 7.5GFP-F告警误码互通, 8保护互通技术要求...19 8.1保护互通模型, 8.2ODUk保护互通要求.. 8.3MPLS-TP保护互通要求,21 8.4以太网保护互通技术要求,.21 9QoS优先级映射互通.22 9.1基于以太网的QoS优先级映射互通22 9.2基于MPLS-TP的QoS优先级映射互通 10同步互通技术要求. 10.1频率同步互通要求,23 10.2时间同步互通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与其他网络域间互通模型.25
1
YD/T340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 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雪丽、李芳、杜希、胡昌军、霍晓莉、李允博、王海军。


YD/T3403-2018
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OTN)互通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的网络互通技术要求,包括网络互通模型以及互通模型的接口、 业务、操作管理维护(OAM)、保护、服务质量(QoS)、同步等方面的互通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网络之间以及与其他传送网或路由器网络之间的互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611一2001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 YD/T1443一2015通用成帧规程(GFP)技术要求 YD/T1462一2011光传送网(OTN)接口技术要求 YD/T1948.5一2011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第5部分:以太网专线(EPL)业务和 以太网虚拟专线(EVPL)业务 YD/T1948.6一2012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第6部分:以太网保护 YD/T1948.8一2015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第8部分:以太网局域网(E-LAN)业 务和以太网树形(E-Tree)业务 YD/T1961一2009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技术要求一互联互通 部分 YD/T2374一2011分组传送网(PTN)总体技术要求 YD/T2375一2011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要求 YD/T2397一2012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技术要求 YD/T2484一2013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OTN)设备技术要求 YD/T2551一2013基于分组网络的频率同步网技术要求 YD/T2713一2014光传送网(OTN)保护技术要求 YD/T2755一2014分组传送网(PTN)互通技术要求 YD/T2939一2015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YD/T3069一2016光传送网(OTN)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YD/T3075一2016高精度时间同步互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ITU-TG693局内系统光接口(Optical Interfaces forIntra-office Systems) ITU-TG695应用于粗波分复用系统的光接口(OpticalInterfacesfor CoarseWavel...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2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402—2018 城域N×10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etro Nx100Gbit/s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systems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402—2018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1 5系统分类及应用代码 .2 5.1概述 2 5.2城域Nx100Gbit/sWDM系统分类和应用代码 5.3中心波长分配3 6系统参数要求 .6 6.1参考点定义 6 6.2主光通道接口参数要求 7OTU技术要求 10 8FEC功能和性能要求11 9波分复用器件技术要求 .11 10放大器的技术要求 ..11 11动态功率控制和增益均衡技术要求12 12系统监控通路技术要求. ..12 13OADM技术要求. 12 14传输功能和性能要求 12 14.1保护倒换功能 ...12 14.2不中断业务监测功能.13 14.3误码/丢包率性能 .14 14.4抖动性能 ....14 15电源电压容限范围 14 16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14 17APR进程要求 ..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城域Nx100Gbit/sWDM的非相干接收方案..15 I YD/T340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 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瑞、赵文玉、李时星、汪超、黄艳琼、李俊杰、李允博、张晓宏、武成宾、 赖俊森、吴冰冰.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