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正式版 GB 31604.4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乙二胺和己二胺迁移量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4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乙二胺和 己二胺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43-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3296.17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乙二胺与己二胺 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与GB/T23296.17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乙二胺和己二胺迁移量的测 定”. I GB31604.4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乙二胺和 己二胺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乙二胺和己二胺迁移量的气相色谱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乙二胺和己二胺迁移量的测定. 2原理 用氯甲酸乙酯作为衍生试剂,将食品模拟物中的乙二胺和己二胺衍生转化为相应的二氨基甲酸乙 酯衍生产物,采用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内标物为1 3-丙 二胺.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容器及转移 器具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 3.1试剂 3.1.1氯甲酸乙酯(CH;C1O2):纯度大于97%. 3.1.2冰乙酸(C2H4O2) 3.1.3无水乙醇(C2H;O). 3.1.4甲苯(C Hg). 3.1.5乙醚(CH1oO). 3.1.6异辛烷(CH1). 3.1.7无水硫酸钠(Na2SO4). 3.1.8氢氧化钠(NaOH). 3.1.9氨水:浓度为25%(质量分数). 3.1.10配制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所需试剂:符合GB31604.1的规定. 3.2试剂配制 3.2.1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按GB5009.156的规定操作. 3.2.2氨水溶液(3%,体积分数):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0mL水和30mL25%氨水溶液,混合 均匀. 3.2.3氢氧化钠溶液(5mol/L):称取50.0g(精确到0.1g)氢氧化钠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3.2.4乙酸溶液(4%,质量分数):称取40g(精确到0.1g)冰乙酸于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3.2.5乙醇溶液(10%,体积分数):量取100mL无水乙醇于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4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锌迁移量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4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锌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42-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72一200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64一2003《食 品用橡胶垫片(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65一2003《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 方法》、GB/T5009.66一2003《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79一2003《食品用橡胶管卫 生检验方法》和SN/T2829一2011《食品接触材料金属材料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电 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中锌迁移量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5009.72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锌迁移量的测定”; ——增加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 GB31604.4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锌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在食品模拟物中浸泡后锌迁移量测定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二硫腙比色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锌迁移量的测定. 第一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原理 采用食品模拟物浸泡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预期与食品接触的部分,浸泡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仪进行测定,以213.9m处吸收强度与其质量浓度的定量关系,测定样品中锌的含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3.1.1硝酸(HNO). 3.1.2配制食品模拟物所需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2试剂配制 3.2.1食品模拟物:按照GB5009.156的规定配制. 3.2.2硝酸溶液(11):量取500mL硝酸,加至500mL水,混匀. 3.2.3硝酸溶液(595):吸取5mL硝酸,用水稀释至100mL 3.3标准品 氧化锌(ZO CAS号:1314-13-2):纯度>99.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一定浓度 的锌标准溶液.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锌标准储备液(1000mg/L):准确称取1.2447g(精确至0.0001g)氧化锌,加少量硝酸溶液(1 1) 加热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混匀. 3.4.2锌标准中间液(10.0mg/L):吸取锌标准储备液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溶液(5 95)至刻度,混匀.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4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锑迁移量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4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锑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41-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101一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GB/T5009.63一2003《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SN/T2597一2010《食品接触材料高分 子材料铅、镉、铬、砷、锑、锗迁移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SN/T2829一 2011《食品接触材料金属材料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中 锑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GB/T5009.101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锑迁移量的测定”; ——增加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 GB31604.4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锑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食品模拟物中浸泡后锑迁移量测定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锑迁移量的测定. 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2原理 采用食品模拟物浸泡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预期与食品接触的部分,浸泡液经石墨炉原子化,在 231.2m处测定的吸收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锑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3.1.1磷酸二氢铵(NHH2PO4). 3.1.2盐酸(HC). 3.1.3硫酸(HSO4). 3.1.4硝酸(HNO). 3.1.5配制食品模拟物所需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2试剂配制 3.2.1食品模拟物:按照GB5009.156的规定配制. 3.2.2磷酸二氢铵溶液(20g/L):称取2.0g磷酸二氢铵,用水溶解,定容至100mL 3.2.3盐酸溶液(19):量取10mL盐酸,加水90mL 混匀. 3.3标准品 金属锑(Sb CAS号:7440-36-0):纯度>99.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溶液.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锑标准储备液(500mg/L):准确称取0.25g(精确至0.0001g)金属锑,加25mL浓硫酸,缓缓加 热使其溶解,将此溶液定量转移至盛有约100mL水的5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或采用经 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溶液稀释.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4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顺丁烯二酸及其酸酐迁移量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4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顺丁烯二酸及其酸酐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40-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3296.21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顺丁烯二酸及顺 丁烯二酸酐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与GB/T23296.21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顺丁烯二酸及其酸酐迁移量的测 定”; 一一修改了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修改了检出限. I GB31604.4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顺丁烯二酸及其酸酐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顺丁烯二酸及其酸酐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模拟物中顺丁烯二酸总量的测定. 2原理 顺丁烯二酸酐遇水转变为顺丁烯二酸,通过测定顺丁烯二酸的含量来间接获得顺丁烯二酸及其酸 酐的迁移量.试样经过浸泡后,水基食品模拟物直接进样,油基食品模拟物经碳酸氢钠溶液提取和C 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用反相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容器及转移 器具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 3.1试剂 3.1.1甲醇(CH4O):色谱纯. 3.1.2磷酸(HaPO4). 3.1.3碳酸氢钠(NaHCOa). 3.1.4配制水性、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所需试剂:所用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2试剂配制 3.2.1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按照GB5009.156的规定配制. 3.2.21%碳酸氢钠溶液:称取1.0g(精确至0.1g)碳酸氢钠溶于100mL水中,混匀备用. 3.3标准品 顺丁烯二酸(C4HO4 CAS号:110-16-7):纯度>99.0%.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顺丁烯二酸储备液(5000mg/L):准确称取顺丁烯二酸标准品500mg(精确至0.1mg) 用无水 乙醇溶解并转移至100L容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定容,摇匀.0℃~4℃下保存,有效期为2个月. 3.4.2J顺丁烯二酸标准溶液:吸取0mL、0.500mL、1.00mL、2.00mL、5.00mL、10.0mL顺丁烯二酸 储备液于6个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顺丁烯二酸浓度分别为0.00mg/L、 50.0mg/L、100mg/L、200mg/L、500mg/L、1000mg/Lo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树脂中挥发物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树脂中挥发物的测定 2016-08-31发布 2016-09-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4-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59一2003《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挥发物的 测定. 本标准与GB/T5009.59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树脂中挥发物的测定”. 1 GB31604.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树脂中挥发物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树脂中挥发物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聚苯乙烯树脂中挥发物的测定. 2原理 试样于138℃~140℃,在压力为85.3kPa时,干燥2h减失的质量减去干燥失重的质量即为挥发 物的质量. 3试剂和材料 丁酮(CHO). 4仪器和设备 4.1天平:感量为0.1mg. 4.2超声波清洗仪:工作频率35kHz. 4.3真空干燥箱. 5分析步骤 5.1采样方法 按GB/T5009.156操作. 5.2干燥失重 按GB31604.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树脂干燥失重的测定》操作. 5.3挥发物 称取2g~3g(精确至0.1mg)的粒子试样,置于干燥后准确称量的50mL带有玻璃棒的烧杯内, 加20mL丁酮,用玻璃棒搅拌,使完全溶解后,超声15min 挥发溶剂,待至试样呈浓稠状态,将烧杯移 入真空干燥箱内,密闭真空干燥箱,开启真空泵,保持温度在139℃士1℃,压力为85.3kPa 干燥2h 后,将烧杯移至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3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食品接触用纸中多氯联苯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3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触用纸中 多氯联苯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39-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SN/T2200一2008《食品接触材料纸浆、纸和纸板7种指定的多氯联苯的测定》. 本标准与SN/T2200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触用纸中多氯联苯的 测定”. —增加了多氯联苯的测定种类(增加了PCB118). 修改了前处理过程. I GB31604.3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触用纸中 多氯联苯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用纸中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为气相色谱法,第二法为气相色谱质谱法,均适用于各类食品接触用纸中8种多氯 联苯的测定. 第一法气相色谱法 2原理 单层食品接触用纸中的多氯联苯采用正己烷二氯甲烷混合溶液水浴振荡提取或快速溶剂萃取仪 提取;复合食品接触用纸中的多氯联苯采用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提取液经浓缩,浓硫酸磺化处理后, 用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3.1.1正己烷(CH1):色谱纯. 3.1.2二氯甲烷(CH2Cl2). 3.1.3乙腈(CH3CN):色谱纯. 3.1.4浓硫酸(H2SO):优级纯. 3.2试剂配制 3.2.1正己烷-二氯甲烷混合液(11):量取100mL正己烷和100mL二氯甲烷,混匀. 3.3标准品 2 2' 5-三氯联苯(PCB18)、2 4 4'-三氯联苯(PCB28)、2 2' 5 5'-四氯联苯(PCB52)、2 2' 4 5 5-五氯联苯(PCB101)、2 3' 4 4' 5-五氯联苯(PCB118)、2 2' 3 4 4 5'-六氯联苯(PCB138)、2 2' 4 4 5 5'-六氯联苯(P℃B153)、2 2' 3 4 4 5 5’-七氯联苯(P℃B180)、内标物2.2'.3 3',4 4',5 5, 6 6'-十氯联苯(PCB209):标准品的纯度均≥98%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8种多氯联苯及内标物的相关信息见表A.1.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多氯联苯及内标物标准储备溶液:准确称取适量的多氯联苯标准品,分别用正己烷配制成浓度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38-2016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68一2003《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72一200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78一2003《食品包装用原纸卫 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81一2003《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SN/T2900一2011 《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纸、再生纤维材料砷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SN/T2594一2010《食品接触 材料软木塞中铅、锅、铬、砷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N/T2597一2010《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铅、锅、铬、砷、锑、储迁移量的测定》、SN/T2829一2011《食品接触材料金属材料食品 模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中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5009.68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碑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增加了碑的测定; ——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一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删除银盐法,砷斑法. I GB31604.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食品模拟物中浸泡后碑迁移量及纸制品、软木塞中神测定的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砷迁移量及纸制品、软木塞中砷的测定. 第一部分砷的测定 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2原理 纸制品、软木塞等经粉碎后采用干灰化消解,消解液加人硫脲使五价砷预还原为三价砷,再与还原 态氢生成碑化氢,由氩气载人石英原子化器中分解为原子态碑,在砷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光激发下产生原 子荧光,其荧光强度与被测液中的浓度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3.1.1氢氧化钾(KOH). 3.1.2硼氢化钾(KBH). 3.1.3硫脲(CN2HS). 3.1.4抗坏血酸(C;HgO;). 3.1.5硝酸(HNO):优级纯. 3.1.6盐酸(HC1):优级纯. 3.1.7六水合硝酸镁[Mg(NO)26H2O]= 3.1.8氧化镁(MgO). 3.2试剂配制 3.2.1氢氧化钾溶液(5g/L):称取5g氢氧化钾用水稀释至1000mL 混匀. 3.2.2硼氢化钾碱溶液(10g/L):称取硼氢化钾10g 用氢氧化钾溶液(5g/L)溶解,并定容至 1000mL.该溶液现配现用. 3.2.3预还原剂溶液:称取5.0g硫脲,加约80mL水溶解后,加入5.0g抗坏血酸,完全溶解后,用水稀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3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三乙胺和三正丁胺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3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三乙胺和三正丁胺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37-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SN/T2890一2011《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制品中三乙 胺及三正丁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与SN/T2890一201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三乙胺和三正丁胺的测定”; 一增加了对“试验中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的容器及转移器具”的要求; —将原标准中的“具塞量筒”改为“具塞刻度离心管”. I GB31604.3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三乙胺和三正丁胺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三乙胺和三正丁胺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聚碳酸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三乙胺和三正丁胺含量的测定. 2原理 样品经二氯甲烷溶解后,加人丙酮使聚合物树脂沉淀,溶液中的三乙胺和三正丁胺经浓缩定容后采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中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的容器及转移器具. 3.1试剂 3.1.1二氯甲烷(CH2Cl2). 3.1.2丙酮(CH;O). 3.2标准品 3.2.1三乙胺(C;H5N CAS号:121-44-8):纯度≥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2.2三正丁胺(C12H2N CAS号:121-44-8):纯度≥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3标准溶液配制 3.3.1标准储备液 在50mL烧杯中准确称取10mg三乙胺和10mg三正丁胺(精确至0.1mg) 加人约30mL二氯 甲烷,溶解后定量转移至100L容量瓶内,用二氯甲烷定容并摇匀,得到标准储备液.标准储备液应 于4℃下密封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个月. 3.3.2标准工作溶液 移取标准储备液4.00mL 用二氯甲烷稀释至100mL 定容并摇匀.再将稀释后的溶液分别移取 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于5个不同的20mL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定容并摇 匀,得到浓度分别为0.2mg/L、0.4mg/L、0.6mg/L、0.8mg/L、1.0mg/L的标准工作溶液.标准工作 溶液应于临用前配制.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3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软木中杂酚油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3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软木中杂酚油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36-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SN/T2828一2011《食品接触材料木质材料软木中杂酚油的溶出测定气相色谱- 质谱法》. 本标准与SN/T2828一201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软木中杂酚油的测定”; ——定量方法采用标准曲线法代替单点法. I GB31604.3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软木中杂酚油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软木中杂酚油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软木中杂酚油的测定. 2原理 试样中的杂酚油用无水乙醇在索氏(Soxhlet)抽提器中进行提取,浓缩提取液并定容.提取液用 0.45μm有机系微孔滤膜过滤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 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无水乙醇(CH3CH2OH). 3.2标准品 杂酚油标准品:纯度均不低于98%,见附录A. 3.3标准溶液的配制 3.3.1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分别准确称取适量的杂酚油标准品,用无水乙醇配制成浓度为100μg/mL的标准储备液. 3.3.2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取标准储备液,用无水乙醇逐级稀释成浓度为0.01g/mL、0.02pg/mL、0.05g/mL、0.1pg/mL、 0.2g/mL的标准工作液,或根据需要配制成适用浓度的标准工作液. 注:标准储备液在0~4℃冰箱中保存有效期6个月. 4仪器和设备 4.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4.2索氏抽提器:150mL.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3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3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全氟辛烷磺酸 (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35-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3243一2009《食品包装材料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测定高效液 相色谱-联质谱法》. 本标准与GB/T23243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全氟辛烷磺酸(PFO)和全氟 辛酸(PFOA)的测定”; 一一增加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一增加了测定对象全氟辛酸(PFOA); —增加了样品制备方法; —增加了净化步骤,采用弱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 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I GB31604.3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全氟辛烷磺酸 (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液相色谱-串联 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纸板盒类、橡胶类、聚乙烯类、塑料类、树脂类、不粘锅涂层等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 PFOS和PFOA的测定. 2原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的PFOS和PFOA采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弱阴离 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分离,电喷雾离子源(ES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同位 素内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注:本标准中使用到的有机溶剂和材料,在使用前,应进行空白实验.如本底值高于定量限,应对有机溶剂进 行重蒸,更换试验材料,直至本底值低于定量限. 3.1试剂 3.1.1甲醇(CHOH):色谱纯. 3.1.2乙腈(CHCN):色谱纯. 3.1.3乙酸铵(CH3 COONH):优级纯. 3.1.4冰乙酸(CH COOH). 3.1.5氨水(NH3H2O). 3.2试剂配制 3.2.15mmol/L乙酸铵 称取0.385g乙酸铵,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摇匀,过0.22μm滤膜. 3.2.20.1%氨化甲醇 取200mL甲醇于250mL容量瓶内,准确移取250pL氨水于甲醇中,甲醇定容,超声混匀. 3.2.325mmol/L乙酸铵缓冲液(pH=4.0±0.5) 取0.385g乙酸铵,用180mL水溶解,加冰乙酸调节pH至4士0.5,用水定容至200mL.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34-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62一2003《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63一2003 《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72一200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78一2003《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81一2003《不锈钢食具容器 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3534一2002《日用陶瓷器铅、锅溶出量的测定方法》、GB8058一2003《陶瓷 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GB/T21170一2007《玻璃容器铅、镉溶出量的测定方法》、 SN/T2597一2010《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铅、锅、铬、砷、锑、锗迁移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原子发射光谱法》、SN/T2829一2011《食品接触材料金属材料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SN/T2886一2011《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玻璃容器类模拟物中铅、镉 溶出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SN/T2594一2010《食品接触材料软木塞中铅、镉、铬、砷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5009.62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一标准名称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增加了铅的测定; ——增加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删除了二硫腙比色法. I GB31604.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食品模拟物中浸泡后铅迁移量及纸制品、软木塞中铅测定的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 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铅迁移量及纸制品、软木塞中铅的测定. 第一部分铅的测定 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2原理 纸制品、软木塞等经粉碎后,采用干法消解,消解液经石墨炉原子化,在283.3m处测定的吸收值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铅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3.1.1硝酸(HNO). 3.1.2磷酸二氢铵(NHH2PO4). 3.1.3硝酸钯[Pd(NO3)2]. 3.2试剂配制 3.2.1硝酸溶液(595):量取50mL硝酸,加至950mL水中,混匀. 3.2.2硝酸溶液(19):量取50mL硝酸,加至450mL水中,混匀. 3.2.3硝酸溶液(11):量取50mL硝酸,加至50mL水中,混匀. 3.2.4磷酸二氢铵-硝酸钯溶液:称取0.020g硝酸钯,加少量硝酸溶液(19)溶解后,再加人2.0g磷 酸二氢铵,溶解后用硝酸溶液(595)定容至100mL 混匀. 3.3标准品 硝酸铅[P(NO)2 CAS号:10099-74-8]:纯度>99.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一 定浓度的铅标准溶液.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3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镍迁移量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3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镍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33-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81一2003《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和SN/T2829一2011《食 品接触材料金属材料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中镍的迁 移量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GB/T5009.81一2003中镍的测定方法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镍迁移量的测定”; —增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 GB31604.3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镍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食品模拟物中浸泡后镍迁移量测定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丁二酮肟比色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镍迁移量的测定. 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2原理 采用食品模拟物浸泡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预期与食品接触的部分,浸泡液经石墨炉原子化,在 232.0m处测定的吸收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镍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3.1.1硝酸(HNO). 3.1.2磷酸二氢铵(NHH2PO4). 3.1.3配制食品模拟物所需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2试剂配制 3.2.1硝酸溶液(11):量取250mL硝酸,加入250mL水中,混匀. 3.2.2硝酸溶液(595):量取50mL硝酸,加入950mL水中,混匀. 3.2.3食品模拟物:按照GB5009.156的规定配制. 3.2.4磷酸二氢铵溶液(20g/L):称取2.0g磷酸二氢铵,用水溶解,定容至100mL 3.3标准品 金属镍(Ni.CAS号:7440-02-0):纯度≥99.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溶液.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镍标准储备液(1000mg/L):准确称取1g金属镍(精确至0.001g) 加少量硝酸溶液(11),加 热直至镍完全溶解,然后转人1000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混匀.或采用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 证书的标准溶液稀释.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3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木质材料中二氧化硫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3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木质材料中 二氧化硫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32-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SN/T2827一2011《出口食品接触材料木质材料二氧化硫的测定》中二氧化硫的 测定. 本标准与SN/T2827一201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木质材料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将第一法中“方法提要”修改为“原理”; —一将第一法中“结果计算和表述”修改为“分析结果的表述”; —修改了第一法的计算公式; 一将第二法中“方法提要”修改为“原理”,并修订了文字内容; ——将第二法中“结果计算和表述”修改为“分析结果的表述”,并修订了文字内容. I GB31604.3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木质材料中 二氧化硫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木(竹)质材料中二氧化硫滴定法和比色法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木(竹)筷、木(竹)碗、木(竹)勺、木(竹)铲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第一法滴定法 2原理 在密闭容器中对试样进行酸化并加热蒸馏,以释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硫,释放物用乙酸铅溶液吸收. 吸收后用浓盐酸酸化,再以碘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出试样中二氧化硫的 含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3.1试剂 3.1.1盐酸(HC1). 3.1.2乙酸铅[Pb(CH.COO)23H2O]. 3.1.3碘(I2) 3.1.4可溶性淀粉[(CH1O)]. 3.2试剂配制 3.2.1盐酸溶液(11,体积比):取盐酸100mL小心加入100mL水中,混匀. 3.2.2乙酸铅溶液(20g/L):称取20g乙酸铅,溶于少量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3.2.3淀粉指示剂(10g/L):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许水调成糊状后,再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 随加随搅拌,煮沸2min 冷却至室温,备用,此溶液现用现配. 3.3标准品 碘标准溶液[(12)=0.1mol/L]:按GB/T601配制与标定或商品化产品. 3.4标准溶液配制 碘标准滴定溶液[ 22)=0.01mol/L]:吸取10.0mL碘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氯乙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氯乙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31-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122一200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 1-二氯乙烷 的测定》、GB/T5009.67一2003《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和GB/T5009.68一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氯乙烯单体的测定、GB/T23296.14一2009《食品 接触材料塑料中氯乙烯单体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23296.13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 材料食品模拟物中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N/T2898一2011《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金属材料 表面涂层中氯乙烯迁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与GB/T5009.122—2003、GB/T5009.67—2003、GB/T5009.68—2003、GB/T23296.14—2009、 GB/T23296.132009、SN/T2898一201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氯乙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 定”; ——修改了适用范围; —一检测方法统一为气相色谱法. I GB31604.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氯乙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用塑料及其制品中氯乙烯的测定和氯乙烯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聚氯乙烯或氯乙烯共聚物中氯乙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本标准也适用于聚氯乙烯或聚氯乙烯共聚物中1 1-二氯乙烷的测定. 氯乙烯的测定 2原理 将试样放入密封平衡瓶中,用N N-二甲基乙酰胺溶解.在一定温度下,氯乙烯扩散,当达到气液 平衡时,取液上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 3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试剂均为分析纯. 3.1试剂 N N-二甲基乙酰胺:纯度大于99%. 3.2标准品 氯乙烯基准溶液:5000mg/L 丙酮或甲醇作溶剂. 3.3标准溶液配制 3.3.1氯乙烯储备液的配制(10mg/L):在10mL棕色玻璃瓶中加入10mLN N-二甲基乙酰胺,用 微量注射器吸取20L氯乙烯基准溶液到玻璃瓶中,立即用瓶盖密封,平衡2h后,保存在4℃冰箱中. 3.3.2氯乙烯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在7个顶空瓶中分别加入10MLN N-二甲基乙酰胺,用微量注射 器分别吸取0μL、50L、75L、100L、125μL、150L、200L氯乙烯储备液缓慢注射到顶空瓶中, 立即加盖密封,混合均匀,得到N N-二甲基乙酰胺中氯乙烯浓度分别为0mg/L、0.050mg/L、 0.075mg/L、0.100mg/L、0.125mg/L、0.150mg/L、0.200mg/Le 4仪器与设备 4.1气相色谱仪:配置自动顶空进样器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2玻璃瓶:10mL 瓶盖带硅橡胶或者丁基橡胶密封垫.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3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3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30-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1928一2008《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SN/T2037一2007 《与食品接触的塑料成型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迁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本标准与GB/T21928一2008和SN/T2037一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标准的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 量的测定”; 一修改了适用范围; —修改了测定方法; ——修改了检出限. I GB31604.3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以及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迁移量的测定.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2原理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经粉碎后,用正己烷超声提取,提取液经过滤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法测定.采用特征选择离子监测扫描模式(SM) 以保留时间和碎片的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或分析纯再进行重蒸馏).水为采用全玻璃装置进行 重蒸馏的水,且储存于玻璃容器中. 3.1试剂 3.1.1正已烷(CH1) 3.1.2丙酮(CH COCHa) 3.2邻苯二甲酸酯标准品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邻苯二甲酸二 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邻苯二甲酸二 (4-甲基-2-戊基)酯(BMPP)、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EE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邻苯二 甲酸二己酯(DHX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BEP)、邻苯二甲 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PHP)、邻苯二甲酸二 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纯度>95.0%. 3.3标准溶液的配制 3.3.118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储备液(1000μg/mL):分别准确称取18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品 25mg 用正己烷溶解并准确定容至25mL 于4℃冰箱中避光保存. 3.3.217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使用液(10μg/mL):准确移取除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外17种邻苯二甲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树脂干燥失重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树脂干燥失重的测定 2016-08-31发布 2016-09-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3-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58一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干燥失重、 GB/T5009.59一2003《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干燥失重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5009.58一2003、GB/T5009.59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树脂干燥失重的测定”;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 I GB31604.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树脂干燥失重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树脂干燥失重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聚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干燥失重的测定. 2原理 聚乙烯树脂试样于90℃~95℃、聚苯乙烯树脂试样于100℃干燥失去的重量,即为干燥失重,表 示此条件下挥发物质的存在情况. 3仪器和设备 3.1天平:感量为0.1mg. 3.2电热恒温干燥箱. 3.3扁形称量瓶:直径40mm. 4分析步骤 4.1采样方法 按GB/T5009.156操作. 4.2试样的测定 4.2.1聚乙烯树脂 称取5g~10g(精确至0.1mg)粒子试样,放于已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 于 90℃~95℃干燥2h 取出,在干燥器中放置30min 称量. 4.2.2聚苯乙烯树脂 称取5g~10g(精确至0.1mg)粒子试样,放于已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 于 100℃士2℃干燥3h 取出,在干燥器内冷却30min 称量. 5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干燥失重含量按式(1)计算: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2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甲基丙烯酸甲酯迁移量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2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甲基丙烯酸甲酯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29-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SN/T2894一2011《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与SN/T2894一201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甲基丙烯酸甲酯迁移量的测 定”; —一修改了食品模拟物试液的制备; —修改了分析结果的表述; —修改了检出限和定量限. I GB31604.2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甲基丙烯酸甲酯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甲基丙烯酸甲酯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甲基丙烯酸甲酯迁移量的测定. 2原理 水基、酸性、酒精类模拟物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用乙酸乙酯提取,葵花籽油模拟物用无水乙醇提取 后,提取液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3.1.1氯化钠(NaCl). 3.1.2无水硫酸钠(Na2 SO4). 3.1.3乙酸乙酯(CHgO2):色谱纯. 3.1.4无水乙醇(C2HsOH):色谱纯. 3.1.5水基、酸性、酒精类食品模拟物:所用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1.6葵花籽油:规格参见附录B中表B.1. 3.2试剂配制 水基、酸性、酒精类食品模拟物:按照GB5009.156的规定配制. 3.3标准品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CHgO2 CAS号:80-62-6):纯度≥99.0%.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甲基丙烯酸甲酯标准储备液(1000mg/1):准确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0.1g(精确至0.1mg)于 烧杯中,加人无水乙醇溶解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用无水乙醇定容,在0℃~4℃密封避光保存. 3.4.2甲基丙烯酸甲酯标准中间液(200mg/L):准确移取10mL.甲基丙烯酸甲酯标准储备液于50mL容 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保存方式同3.4.1. 3.4.3水基、酸性、酒精类食品模拟物标准工作溶液:分别移取250L、500gL、2500μL、5000μL、 10000L甲基丙烯酸甲酯标准中间液于100ML容量瓶中,分别用水基、酸性、酒精类模拟物稀释成浓 度分别为0.5mg/L、1mg/L、5mg/L、10mg/L、20mg/L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水基、酸性、酒精类标准工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己二酸二 (2-乙基)己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28—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0499一2006《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膜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迁移量的测定》、 GB/T20500一2006《聚氯乙烯膜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与己二酸二正辛酯含量的测定》的“己二酸二 (2-乙基)己酯含量测定方法”和SN/T2826一2011《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己二酸 酯类增塑剂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己二酸二(2-乙基)已己酯迁移量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GB/T20499一2006、GB/T20500一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的测定 和迁移量的测定”; ——删除了“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I GB31604.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己二酸二 (2-乙基)己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DEHA)的测定方法与迁移量的测定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聚氯乙烯制品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的测定及迁移量的测定. 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的测定 2原理 用四氢呋喃溶解试样,加入甲醇沉淀其中的聚合物,过滤后,DEHA留在滤液中,采用气相色谱-质 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3试剂与材料 3.1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1四氢呋哺(CHgO CAS号:109-99-9). 3.1.2甲醇(CHO CAS号:67-56-1) 3.1.3正己烷(C6H12 CAS号:110-54-3):色谱纯. 3.2标准品 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C22H42O CAS号:103-23-1):纯度≥99.8%,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 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3.3标准溶液配制 3.3.1DEHA标准储备液 称取DEHA100mg(精确至0.0001g) 用正己烷溶解后,定容至50mL 获得DEHA浓度为 2mg/mL的标准储备液.溶液在冰箱中储存,有效期为1个月. 3.3.2DEHA标准中间溶液 用刻度吸量管吸取2.5mL的DEHA标准储备液(3.3.1)至50mL容量瓶中,用正已烷稀释至刻 度,获得DEHA标准中间溶液,其浓度为100.0mg/L.溶液储存方式同3.3.1.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2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塑料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2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塑料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27-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3296.11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塑料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含量的测定气 相色谱法》. 本标准与GB/T23296.11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塑料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 测定”; 一增加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 I GB31604.2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塑料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测定. 第一法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原理 样品中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经N N-二甲基乙酰胺(DMAC)提取后,采用顶空进样,在色谱柱中环 氧乙烷或环氧丙烷与内标物乙醚及其他组分分离,用质谱检测器检测,以内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N N-二甲基乙酰胺(简称DMAC C4H NO CAS号:127-19-5):色谱纯,色谱图上与环氧乙烷或 环氧丙烷有相同保留时间的杂质峰面积不得超过1%. 3.2标准品 3.2.1环氧乙烷(C2HO CAS号:75-21-8):纯度≥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2.2环氧丙烷(CH6O CAS号:200-879-2):纯度≥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2.3乙醚(CH100.CAS号:60-29-7):纯度≥99.5%,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 质.色谱图上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有相同保留时间的杂质峰面积不得超过1%. 3.3标准溶液配制 3.3.1环氧乙烷标准储备液 称取50mg(精确到0.0001g)环氧乙烷,用DMAC溶解后,定容至50mL 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 储备液.溶液在4℃下避光密封储存,有效期为2个月. 1 ...
高清正式版 GB 31604.2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环氧氯丙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2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环氧氯丙烷的测定和 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26-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3296.7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塑料中环氧氯丙烷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 法》及SN/T2897一2011《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金属材料表面涂层中环氧氯丙烷的测定气相色谱 法》. 本标准与GB/T23296.7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环氧氯丙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 测定”; 一增加了适用范围; —修改了涂层的制样方法; ——增加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环氧氯丙烷迁移量的检测方法. I GB31604.2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环氧氯丙烷的测定和 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塑料、涂料、纸和纸板)中环氧氯丙烷的测定方法和迁移量的测 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塑料、涂料、纸和纸板)中环氧氯丙烷的测定方法和环氧氯丙烷 迁移量的测定方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塑料、涂料、纸制品)中环氧氯丙 烷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塑料、涂料、纸和纸板)中环氧氯丙烷的迁移量 的测定. 环氧氯丙烷的测定 2原理 试样中环氧氯丙烷经1 4-二氧六环提取后,提取液用微蒸馏装置进行蒸馏,馏出液中的环氧氯丙 烷经衍生后,其衍生物经过液相色谱分离,用荧光检测器测定环氧氯丙烷衍生物的含量,换算出试样中 环氧氯丙烷的含量.采用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3.1.1乙睛(C2HaN):色谱纯. 3.1.29 10-二甲氧基蒽-2-磺酸钠(C1H13NaO S) 即DAS-Na. 3.1.31 4-二氧六环(CHg02):纯度大于99%,含水量应小于0.01%. 3.1.4甲醇(CHO):色谱纯. 3.1.5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3.1.6氮气:纯度大于或等于99.9%. 3.1.7冰块. 3.2试剂配制 3.2.1甲醇溶液(80%,体积分数) 量取400mL甲醇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