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8月 ( 第 34 页)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40 QJ20327.3-2014 航天器数据管理分系统测试方法 第3部分:远置单元测试 Test method for spacecraft data handling subsystem Part 3:Remote terminal unit test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27.3-201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测试条件. 4.1环境条件. 4.2测试仪器及设备 5测试前准备 2 6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 3 6.1主要测试项目 3 6.2功耗测试 3 6.3启动电流测试 4 6.4数据总线测试 5 6.5模拟通道测试 6 6.6双电平数字通道测试 9 6.7测温通道测试 10 6.8串行数字采集通道测试 .11 6.9串行加载指令通道测试 ....15 6.10开/关指令通道测试 ....16 7测试文件 19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记录表 20 I QJ20327.3-2014 前言 QJ20327《航天器数据管理分系统测试方法》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分系统级测试; ——第2部分:中央单元测试; ——第3部分:远置单元测试; 一一第4部分:遥控单元测试. 本部分为QJ20327的第3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部、五一三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珂、王勇、崔战国、董杰、王红光.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40 QJ20327.2-2014 航天器数据管理分系统测试方法 第2部分:中央单元测试 Test method for spacecraft data handling subsystem- Part 2:Central terminal unit test 2014一11一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27.2-201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测试条件 4.1环境条件. 4.2测试仪器及设备 5测试前准备 2 6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 2 6.1主要测试项目 2 6.2功耗测试 2 6.3启动电流测试. 3 6.4串行数据总线测试 5 6.5输出阻抗测试 5 6.6遥控指令负载电流测试 7 6.7状态遥测电压测试 8 6.8下行遥测信号波形测试 8 6.9遥控数据注入波形测试 .9 6.10存储器测试 .10 7测试文件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记录表 I QJ20327.2-2014 前言 QJ20327《航天器数据管理分系统测试方法》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分系统级测试; —第2部分:中央单元测试; —第3部分:远置单元测试: —第4部分:遥控单元测试. 本部分为QJ20327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部.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董杰、郭廷源、刘欣、刘博、赵思阳、李珂.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20327.1-2014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数管分系统组成. 2 6测试条件 6.1环境条件 6.2测试仪器及设备 7测试前准备 7.1测试框图. 3 7.2测试前准备. 4 7.3被测件技术状态 4 8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 5 8.1主要测试项目 5 8.2 遥测功能及性能测试 5 8.3遥控功能及性能测试 6 8.4 时间管理功能及性能测试 8.5 分系统间数据交互功能及性能测试 ....9 8.6 自主管理功能及性能测试 8.7 内务管理功能及性能测试 12 8.8数据存储功能及性能测试 12 8.9数据复接功能及性能测试 13 9测试文件 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记录表 15 I QJ20327.1-2014 前言 QJ20327《航天器数据管理分系统测试方法》分为四个部分: —一第1部分:分系统级测试; —第2部分:中央单元测试; —第3部分:远置单元测试; —第4部分:遥控单元测试. 本部分为QJ20327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部.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穆强、张红军、郭坚、王向晖、赵蕾、王同桓.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6104 QJ20326-2014 宇航用高稳晶体振荡器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for 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 used in aerospace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26-2014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玉浩、蒋韦、杜二旺、杨磊、朱虹、程冰、周小鹏、黄剑、贺 玉玲. I QJ20326-2014 宇航用高稳晶体振荡器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宇航用高稳晶体振荡器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宇航用高稳晶体振荡器(以下简称高稳晶振)的测试,被测高稳晶振分为恒温控制晶 体振荡器(OCXO)和温控压控晶体振荡器(OCVCXO)两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1648A一2011晶体振荡器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JB1648A一201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频率压力允差frequency-pressure tolerance 在规定的基准温度和标称电源电压及标称负载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处于工作状态的高稳晶振在 常压与真空环境下输出频率最大允许偏差. 3.2 基准温度下输出功率output power at reference temperature 在规定的基准温度和标称电源电压及标称负载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高稳晶振输出功率. 3.3 输出功率温度允差output power-temperature tolerance 在规定的标称电源电压和标称负载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处于工作状态的 高稳晶振输出功率与基准温度下输出功率最大允许偏差. 3.4 输出功率电源电压允差output power-voltage tolerance 在规定的基准温度和标称负载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由于电源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变化,高稳晶振 输出功率与规定标称电源电压下的输出功率最大允许偏差. 3.5 输出功率直流控制电压允差output power-DC control voltage tolerance 在规定的基准温度和标称电源电压及标称负载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OCVCXO在直流控制总频 偏范围内输出功率最大允许偏差. 3.6 启动功耗start up supply power 在规定的标称电源电压和标称负载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预热阶段高稳晶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10 QJ20325.4-2014 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测试方法 第4部分:无源互调 Test method of spacecraft RF ponents and equipments Part 4: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IM)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25.4-2014 前言 QJ20325一2014《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测试方法》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低气压放电; —第2部分:微放电; —第3部分:功率耐受; —第4部分:无源互调. 本部分为QJ20325一2014的第4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勤奋、万继响、李荣军、郭鲁川、李正军、殷新社、杨军、王学科、李 砚平. I QJ20325.4-2014 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测试方法 第4部分:无源互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无源互调测试的场地环境、测试设备及仪器、测试要求、被测 件、测试方法、测试中断及处理、转运与防护和测试文件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以下简称被测件)的无源互调功率电平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793.1一2007测试、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1021一2007射频连接器、连接器电缆组件和电缆互调电平测量 QJ2043一1991电子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QJ3023一1998射频功率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 当有两个或多个频率信号处于同一无源射频部件时,由于部件中非线性电压一电流关系,多个频率 信号混频组合就产生了互调产物,其频率为各种谐波的和或差. 无源互调是信号失真的一种形式,这种信号失真的表现和大多数射频通信系统中有源部件所产生的 交调产物很相似.对无源射频部件而言,互调失真山非线性源产生,典型的非线性源有使用材料的非线 性、金属间相互接触不良、不同材料之间的接点、锈蚀物、灰尘和污染物等.对收发共用天线的通信系 统而言,由于无源射频部件的非线性,落在接收频带的PM产物进入卫星接收系统形成干扰噪声,直 接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失效. 4测试条件 4.1测试环境 除特殊规定外,测试环境条件一般应满足: a)温度:15℃~35℃; b)相对湿度:30%~70%: c)气压:78kPa~103kPa. 4.2测试设备及仪器 4.2.1一般要求 测试设备及仪器一般要求如下: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10 QJ20325.3-2014 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测试方法 第3部分:功率耐受 Test method for spacecraft RF ponents and equipments- Part 3:Power handling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25.3-2014 前言 QJ20325一2014《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测试方法》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低气压放电; —第2部分:微放电; —第3部分:功率耐受: ——第4部分:无源互调. 本部分为QJ20325一2014的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双龙龙、王海林、殷新社、李正军、孙勤奋、左刚、杨军、万继响、李 砚平. I QJ20325.3-2014 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测试方法 第3部分:功率耐受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功率耐受测试的测试条件、测试要求、被测件、测试方法、测 试中断及处理、转运与防护和测试文件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以下简称被测件)的功率耐受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QJ1947一1990天线术语 QJ3023一1998射频功率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QJ1947一199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功率耐受能力power handling capability 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承受额定工作功率的能力. 4测试条件 4.1测试环境 除特殊规定外,测试环境条件一般应满足: a)温度:15℃~35℃; b)相对湿度:30%~70%; c)压力:78kPa~103kPa. 4.2测试仪器及设备 4.2.1一般要求 测试仪器及设备一般要求如下: a)测试仪器及设备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b)具有自检功能的测试仪器及设备,使用前应进行自检和标定; c)测试仪器及设备应满足测试精度的要求. 4.2.2真空测试设备 4.2.2.1组成及功能 真空测试设备包括透波或非透波真空罐体、抽气系统、压力检测设备和热沉装置,主要用于形成模 拟轨道环境的真空测试状态.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10 QJ20325.2-2014 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微放电 Test method for spacecraft RF ponents and equipments- Part 2:Multipaction 2014一11一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25.2-2014 前言 QJ20325一2014《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测试方法》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低气压放电; 第2部分:微放电; ——第3部分:功率耐受; —一第4部分:无源互调. 本部分为QJ20325一2014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学科、王海林、殷新社、李正军、孙勤奋、杨军、万继响、李砚平. I QJ20325.2-2014 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微放电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微放电测试的测试条件、测试要求、被测件、测试方法、测试 中断及处理、转运与防护和测试文件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以下简称被测件)在小于6.65×103Pa气压范围内的真空放 电中的微放电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QJ1947一1990天线术语 QJ3023一1998射频功率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QJ1947一199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微放电现象multipaction phenomena 在气压小于6.65×10Pa的真空条件下,电子在外加电磁场的加速下,在两金属表面或单个介质表 面上激发的二次电子发射与倍增的效应,又称二次电子倍增效应. 3.2 微放电阶数multipaction order 电子在间隙结构的两个表面之间运动,当电子总是在个射频电场半周期内可以被加速撞击到另 一表面,发生微放电.N为阶数. 3.3 电子渡跃时间electron crossing time 电子在外加电场加速下,从一金属板运动到另一金属板的时间. 3.4 功率容量power capacity 射频部件与设备可承受的最大微波连续波功率的功率量值. 3.5 鉴定测试qualification test 证明鉴定件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达到规定的设计余量的测试.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10 QJ20325.1-2014 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测试方法 第1部分:低气压放电 Test method for spacecraft RF ponents and equipments- Part 1:Corona discharge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25.1-2014 前言 QJ20325一2014《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测试方法》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低气压放电; —第2部分:微放电; —第3部分:功率耐受; —第4部分:无源互调. 本部分为QJ20325一2014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砚平、王保新、殷新社、李正军、孙勤奋、左刚、杨军、万继响、彭 璐. I QJ20325.1-2014 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测试方法 第1部分:低气压放电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进行低气压放电测试中的测试条件、测试要求、被测件、测试 方法、数据判读、中断及处理、转运与防护和测试文件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航天器射频部件与设备(以下简称被测件)在1.3Pa~1x103Pa的气压范围内的真空 放电中的低气压放电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QJ1947一1990天线术语 QJ2630.3一1994卫星组件空间环境试验方法真空放电试验 QJ3023一1998射频功率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QJ1947一199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低气压放电corona discharge 在1.3Pa~1x103Pa的气压范围内,残留气体中的自由电子因微波功率激发获得能量产生撞击气体 分子,引发气体分子电离,继而引起放电的现象. 3.2 鉴定测试qualification test 证明鉴定件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达到规定的设计余量的测试. 3.3 验收测试acceptance test 证明交付的飞行产品满足飞行要求并达到规定的设计余量的测试. 3.4 功率容量power capacity 射频部件与设备可承受的最大微波连续波功率的功率量值. 4测试条件 4.1测试环境 除特殊规定外,测试环境条件一般应满足: a)温度:15℃~35℃;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17 QJ20324-2014 氢氧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工艺系统可靠性 设计指南 Guideline for reliability design of test-stand supply system of LOX/LH2 rocket engine 2014一11一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24-2014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2 4.1工艺系统组成 2 4.2可靠性设计的基本要求 2 4.3权衡分析 2 4.4工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一般步骤 3 5寿命剖面和任务剖面 3 5.1概述 3 5.2寿命剖面 4 5.3任务剖面 5.4寿命剖面和任务剖面的关系 5 5.5注意事项 5 6可靠性指标分配 6 6.1概述 6 6.2 分配原则 6 6.3 分配步骤 7 6.4 分配方法 7 6.5 分配方法的选择 10 6.6注意事项 11 7建立可靠性模型 11 7.1概述 11 7.2 建立可靠性模型的程序 12 7.3 工艺系统可靠性模型类型 13 7.4 工艺系统建立可靠性模型示例 7.5 工艺系统基本可靠性框图 16 7.6注意事项 16 8可靠性预计 17 8.1概述 17 8.2 可靠性预计原则 18 8.3 可靠性预计一般程序 ....18 8.4可靠性预计方法 19 I QJ20324-2014 8.5 研制阶段可靠性预计方法的选择 21 8.6注意事项 21 9可靠性设计方法 22 9.1概述 22 9.2 功能件与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 22 9.3 制定可靠性设计准则 23 9.4 简化设计 28 9.5低温绝热设计 29 9.6 人机工程设计 30 9.7元余设计 31 9.8维修性设计. 32 10可靠性分析.... 33 10.1概述 33 10.2 FMECA分析..... 33 10.3 FTA分析 40 11 可靠性试验 40 11.1概述 40 11.2 可靠性试验分类 40 11.3 可靠性试验目的 41 11.4 可靠性试验的内容 41 11.5 可靠性试验要求 41 11.6注意事项 41 12可靠性评估. 42 12.1概述. 42 12.2可靠性评估目的 42 12.3 数据整理 42 12.4可靠性评估方法 42 13可靠性评审 42 13.1概述.... 42 13.2 评审依据 43 13.3评审内容 43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17 QJ20323-2014 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地面 控制系统检测方法及要求 Detect method and requirement for control system of LOX/kerosene rocket engine ground test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23-2014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一六五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党科、李亮、郭立、张辉. I QJ20323-2014 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地面控制系统检测方法及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地面控制系统的一般要求、组成及功能、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 要求、数据处理和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地面控制系统(以下简称控制系统)检测.其他液体火箭发动机 试验控制系统检测亦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1696航天系统地面设施电磁兼容性和接地要求 QJ1486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一般要求 3.1技术文件 控制系统检测应具备的技术文件主要包括: a)控制系统原理图及接线图等技术图样; b)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程等文件; c)控制系统硬件设备、软件的操作或使用维护说明书. 3.2检测人员 3.2.1检测人员应经过上岗前技术、质量及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2.2检测人员应知应会主要包括: a)发动机试验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b)控制系统设备操作使用方法及维护要求; c)检测软件的使用和维护; d)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程等文件. 3.3硬件设备及仪器 控制系统硬件设备及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a)通用、专用测试设备及仪器仪表满足精度要求; b)测试设备应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c)试验间隔三个月,应对电器设备进行通电检查和测试,检查结果符合设备使用要求. 3.4软件 控制系统软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a)系统软件应分层设计,采用程序、分程序、模块和程序单元的模式; b)分程序和模块单独设计,便于修改和测试;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17 QJ20322-2014 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验故障诊断系统 设计要求 Design requirement of fault diagnosis system for LOX/Kerosene rocket engine ground test 2014一11一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发布 QJ20322-2014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一六五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云龙、赵万明、王军钢、张辉、李亮. I QJ20322-2014 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验故障诊断系统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验中基于稳态参数的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 程序、设计方法、设计验证试验与测试、设计评审等. 本标准适用于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验故障诊断系统(以下简称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1699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测量系统规范 GJB2898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测量方法 QJ1302航天产品技术评审 QJ20035一2011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紧急关机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故障判断准则fault diagnosis criterion 用于对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点火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故障或故障趋势,通过测量数据进行条件成立 判定的规则. 3.2 故障诊断系统fault diagnosis system 对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验进行关键稳态参数监控并实施紧急关机措施的装置. 4设计依据 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主要依据为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故障诊断系统用途及功能要求; b)性能指标要求,应包括故障响应时间、数据采样速率、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等; c)故障诊断参数类型、数量及测量要求,一般包括压力、转速等关键参数,数量应不少于三个; d)故障判断准则、故障处理条件和处理方法,故障判断应进行多参数表决,达到规定数量的参数 同时异常才判定故障成立. 5设计准则 5.1准确性 测量数据能准确反映液氧煤油发动机工作状态,测量不确定度满足设计任务书要求,故障诊断系统 设计准确实现故障判断准则.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17 QJ20321-2014 氢氧火箭发动机点火器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igniter of LOX/LH2 rocket engine 2014一11一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21-2014 前 言 本规范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吴洋洲、王寅虎、何昆、曾诚、陶瑞峰. I QJ 20321-2014 氢氧火箭发动机点火器通用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氢氧火箭发动机火药点火器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交货准备和说明事项. 本规范适用于氢氧火箭发动机火药点火器(以下简称火药点火器)设计、制造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JB150.11A一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11部分:盐雾试验 GJB376一1987火工品可靠性评估方法 GJB770B一2005火药试验方法 GJB1047.5A一2004黑火药试验方法第5部分:水分的测定 GJB1187A一2001射线检验 GJB1307A一2004航天火工装置通用规范 GJB5295一2004液体火箭发动机维护使用通用要求 GJB5309.4一2004火工品试验方法第4部分:桥路直流电阻测定 GJB5309.6一2004火工品试验方法第6部分:绝缘电阻测定 GJB5309.7一2004火工品试验方法第7部分:介质耐受电压试验 GJB5309.14一2004火工品试验方法第14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GJB5309.15一2004火工品试验方法第15部分:杂散电流试验 QJ19A一1995产品证明书的编写规定 QJ2999一1997产品质量履历书的编写规定 QJ3101一1999航天火工装置X射线检验方法 QJ3102一1999航天火工装置y射线工业CT检验方法 QJ3198一2004航天火工装置安全技术要求 3要求 3.1总则 火药点火器应符合本规范和相应详细规范规定的要求.本规范的要求与详细规范不一致时, 应以详细规范为准. 3.2重量 火药点火器的重量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规定. 3.3外观质量 3.3.1整体封装式火药点火器的外观质量,分装式火药点火器的电点火器、壳体组件的外观质量应 满足下列要求: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17 QJ20320-2014 液氧煤油发动机点火导管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igniter tube of LOX/Kerosene rocket engine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20-2014 前言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吴涛、李妙婷、陈建华、孙国栋、马雪莹. I QJ20320-2014 液氧煤油发动机点火导管通用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点火导管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 本规范适用于液氧煤油发动机点火导管(以下简称点火导管)设计、生产、试验和验收.其它试 验系统使用的点火导管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394.1工业酒精 GB4844.2纯氨 GB/T8979纯氮、高纯氮和超纯氮 GJB5295液体火箭发动机维护使用通用要求 GJB5425液体火箭发动机用煤油规范 QJ19A一1995产品证明书的编写规定 QJ1860A一2005液体火箭发动机制造、验收通用要求 QJ2850A一2011航天产品多余物预防和控制 QJ3089氨质谱正压检漏方法 3要求 3.1总则 点火导管应符合本规范和相应详细规范规定的要求.本规范的要求与详细规范不一致时,应 以详细规范为准. 3.2尺寸 点火导管的外廓尺寸、接口尺寸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规定. 3.3重量 点火导管的结构重量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规定,与规定值的偏差应不大于规定值的3%. 3.4容积 点火导管容积及偏差值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规定. 3.5外观质量 3.5.1外表面及可见内表面应无明显锈蚀、划痕、镀(涂)层起皮和脱落等缺陷. 3.5.2接口密封表面应清洁完好,无影响密封性能的划痕、压坑等缺陷. 3.5.3各部位的锁紧方向应正确,漆封线和铅封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规定. 3.5.4保护件、堵头(盖)等数量、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310 QJ20319-2014 弹道导弹SAR景象匹配复合制导系统 半实物仿真试验要求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experiment requirements for SAR scene matching pound guidance system of ballistic missile 2014一11一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19-2014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钦伟、薛涛、李明、李全运、吴盛君. I QJ20319-2014 弹道导弹SAR景象匹配复合制导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弹道导弹合成孔径雷达(SAR)景象匹配复合制导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的试验目的、 一般要求、仿真系统关键设备指标要求、仿真系统组成与功能、试验准备、试验项目与步骤、试验数 据结果分析处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弹道导弹SAR与惯性测量组合构成的景象匹配复合制导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制导 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其它领域半实物仿真试验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3588导弹控制系统术语 QJ2643控制系统仿真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JB3588和QJ2643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试验目的 仿真试验目的一般如下: a)验证复合制导系统方案设计的正确性: b)验证复合制导系统参数选取的合理性; c)验证复合制导系统各接口之间的协调性; d)验证复合制导系统的精度. 5一般要求 5.1试验人员要求 仿真试验人员一般要求如下: a)试验人员进入微波暗室应穿防辐射服; b)试验人员进入微波暗室应采取静电消除措施; c)试验人员应熟悉、掌握并遵守操作规程. 5.2试验环境要求 仿真试验环境一般要求如下: a)温度:0℃~30℃; b)相对湿度:小于75%.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20319-2014 弹道导弹SAR景象匹配复合制导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要求.pdf已关闭评论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40 QJ20318-2014 惯性/星光复合制导精度试验要求 Requirements of precision experiment for inertial-celestial integrated guidance system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18-2014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坤、肖称贵、尤太华、徐帆. QJ20318-2014 惯性/星光复合制导精度试验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惯性/星光复合制导系统精度试验的试验依据、试验目的、一般要求、试验仪器及设 备要求、试验项目与方法、试验数据处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导弹和运载火箭惯性/星光复合制导系统地面精度试验(以下简称“精度试验”).其 他采用惯性/星光复合制导方案的飞行器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3588导弹控制系统术语 QJ2643控制系统仿真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JB3588和QJ264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星敏感器安装矩阵star sensor fixed matrix 星敏感器测量坐标系相对外部基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矩阵. 4试验依据 试验依据主要为惯性/星光复合制导系统精度试验任务书. 5试验目的 试验目的如下: a)考核星敏感器性能指标; b)考核惯性/星光复合制导系统相关的硬件、软件接口设计的正确性; c)考核惯性/星光复合制导系统相关的流程设计的协调性、匹配性; d)考核惯性/星光复合制导系统方案设计、参数选择的正确性; e)考核惯性/星光复合制导系统的精度指标. 6一般要求 6.1试验大纲编写 依据惯性/星光复合制导系统精度试验任务书编写精度试验大纲.试验大纲的内容一般包括: a)任务名称、型号、阶段、代号; b)试验依据;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310 QJ20317-2014 合成孔径雷达景象匹配制导系统 机载挂飞试验要求 Requirement for airborne captive flight test of SAR scene matching guidance system 2014一11一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17-2014 10.5试验报告编写 19 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结果评定方法 .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角反射器布放要求 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试验记录格式要求 15 QJ20317-2014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波、高磊、刘波、陆和平、张辉、刘彦.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310 QJ20316-2014 固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飞行试验结果分析 Analysis for control system flight test result of solid strategic ballistic missile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16-2014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项宗友、孙鹏、禹春梅、李妍妍、李鑫、董纯、李冬. I QJ20316-2014 固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飞行试验结果分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飞行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试验结果分析内容和方法、异常现 象分析以及飞行结果分析报告编写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飞行试验(以下简称“飞行试验”)结果分析,其它导弹控制 系统的飞行试验结果分析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668导弹武器系统术语 GJB3588导弹控制系统术语 QJ1167.5研究试验文件管理制度第5部分:研究试验文件的编写规定 3术语和定义 GJB668和GJB358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计算机字puter telemetric parameter 弹载计算机中飞行控制软件以数字量形式送出的飞行控制软件的输入、输出、中间计算过程、软件 工作状态等参数. 4飞行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4.1飞行试验数据采集 4.1.1单机射前测试数据 单机射前测试数据一般包括: a)单机出厂测试原始数据; b)靶场测试原始数据. 4.1.2控制系统飞行诸元 控制系统飞行诸元一般包括: a)发射点参数诸元; b)制导、姿控、控制综合参数诸元; c)其它诸元. 4.1.3飞行试验遥测参数 飞行试验遥测参数一般包括: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20316-2014 固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飞行试验结果分析.pdf已关闭评论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40 QJ20315-2014 惯性/卫星组合制导系统卫星导航接口 设计要求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satellite navigation interface of INS/GNSS integrated guidance system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15-2014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路明、刘准、高晓颖、李刚、乔昱阳. QJ20315-2014 惯性/卫星组合制导系统卫星导航接口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导弹武器与运载火箭惯性/卫星(INS/GNSS)组合制导系统卫星导航接口设计的一般 要求、设计依据、设计流程、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导弹武器与运载火箭惯性/卫星组合制导系统卫星导航接口(以下简称“卫星导航接 口”)的设计.其它惯性/卫星组合制导系统的卫星导航接口设计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585惯性技术术语 GJB729一1989惯性导航系统精度评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JB585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一般要求 4.1硬件接口要求 硬件接口要求如下: a)硬件接口一般采用标准串行总线实现数据传输; b)数据通讯方式、波特率等应根据系统要求进行设置; c)数据同步精度应满足组合制导精度要求. 4.2软件协议要求 软件协议主要包括数据传输协议与数据传输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a)数据传输内容依据组合制导方案选择不同的数据传输协议; b)数据传输内容应在满足制导精度指标的前提下尽量简单,减少数据传输时间. 4.3可扩展要求 卫星导航接口设计应考虑可扩展性,以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满足惯性/卫星组合制导系统对卫星导 航系统的特殊需求. 4.4系统简化要求 在满足制导精度指标的前提下,惯性/卫星组合制导方案应尽量简化,增强组合制导系统的可靠性. 5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惯性/卫星组合制导系统任务书; b)相关标准和设计规范.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310 QJ20314-2014 地地战略导弹惯性平台制导精度 分析与评估准则 Guidance accurac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ground to ground strategic missile inertial platform 2014一11一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0314-2014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 .1 5制导精度分析与评估的目的 ....3 6制导精度分析与评估工作的主要内容 .3 6.1各弹道段的精度分析 .3 6.2制导工具误差系数分离 6.3制导误差折合 6.4制导精度评估 9 7制导精度分析与评估的主要方法 .4 7.1制导误差计算方法 制导工具误差系数分离一 .4 7.3制导精度评估方法 .7 I QJ20314-2014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维军、禹春梅、崔鑫水、董纯、李双喜.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J 20314-2014 地地战略导弹惯性平台制导精度分析与评估准则.pdf已关闭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17 QJ20313-2014 导弹运载火箭制导系统设计准则 Design criteriafor guidance system ofmissileand launchvehicle 2014-11-20发布 2015-02-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 20313-2014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设计依据.. 5设计要求... 6设计流程.. 7设计方法. 7.1制导方案选取. 7.2导航方程确定.. 7.3制导律设计.. 3 7.4弹道计算... 7.5制导误差计算... 7.6制导误差统计计算.. 9 7.7 单机技术性能指标确定, 7.8 试验验证.. 11 7.9飞行试验结果分析.. .11
QJ20313-2014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维军、禹春梅、孟燕、张华明、李伶、刘茜筠。

QJ20313-2014 导弹与运载火箭制导系统设计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以下简称制导系统)的设计依据、设计要求、设计 流程、设计方法及试验验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制导系统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3588导弹控制系统术语 GJB5081导弹弹道测量与数据处理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JB3588和GJB508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设计依据 制导系统设计应依据制导系统设计任务书进行。

5设计要求 制导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要求: a)先进性: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坚持系统性能先进精良的原则; b)继承性:重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继承以往型号设计方案中成熟合理的设计 思想,以缩短设计周期,提高效率,节省经费; c)可行性:制导系统设计方案应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和试验验证,并通过相关评审;制导系统 所用单机应用于型号应有预研基础,应有根据初步指标要求研制的模型样机及试验精度数 据;并能提出解决关键技术的措施和预期达到的技术指标;提供单机的误差模型以及初 样、试样阶段的试验数据及定型数据; d)适应性:针对不同的任务需求,制导系统设计应考虑方案的适应性; e)风险控制:采纳的新技术应具有一定的预研基础,针对技术实现性存在较大风险的方案,应 设计备保方案; f)可靠性:制导系统设计过程应考虑可靠性准则; g)实用性:从用户的角度考虑系统的设计,方便用户使用,增强系统的实战化水平; h)验证充分性:制导系统设计一般应并行开展半实物仿真试验实施方案研究;制导系统设计应 通过仿真试验以及半实物仿真试验等地面试验的充分考核:飞行试验前,制导系统应联合相 关系统通过充分的地面试验考核。

QJ 20313-2014 6设计流程 制导系统设计一般按图1所示的制导系统设计流程进行。

制导系统设计任务书 ↑ 制导系统方案论证(一般包括多 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可行性分析 和关键技术梳理以及确定原理性 试验项目等) 制导系统设计(一般包括制导系 统建模、制导律设计、提出单机 技术要求和软件技术要求) 制导系统试验验证(一般包括制 导系统数学仿真和半实物仿真试 验验证) 靶场飞行试验 结果分析和精度分析 改进设计 ↑ 定型、归档 图1制导系统设计流程框图 7设计方法 7.1制导方案选取 7.1.1制导方案选取原则 制导方案的选取应满足制导系统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且简单可靠、易于实现。

7.1.2制导方案分类 一般采用的制导方案包括纯惯性制导和复合制导。

a)纯惯性制导一般包括平台惯性制导和捷联惯性制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