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3249.1-2005 合金钢拉铆型抗剪环槽铆钉 第1部分:平圆头钉杆.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3249.1-2005 FL6310 代替QJ195一1980,QJ196—1980 QJ197(1)一1980 合金钢拉铆型抗剪环槽铆钉 第1部分:平圆头钉杆 Shear alloy steel pull-type lockbolts —Part1:Pan head pin 2005-12-12发布 2006一05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3249.1-2005 前言 本标准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一第1部分:平圆头钉杆; 一第2部分:90°沉头钉杆; 一第3部分:密封平圆头钉杆; 一第4部分:密封90°沉头钉杆; 一第5部分:钉套. 本部分为标准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QJ195一1980《抗剪环槽铆钉锁紧槽及断颈槽》、QJ196一1980《环槽铆钉尾段夹紧槽》、 QJ197(1)一1980《抗剪平圆头环槽铆钉钉杆》. 本部分修订内容: a)将QJ195一1980、QJ196一1980和QJ197(1)一1980合并为一个标准图样; b)增加了重新铆接用的过大钉钉杆; c)夹紧段长度(T1)由20mm改为25mm; d)锁紧槽角度公差改为一般公差; e)重新调整断颈槽直径d4; f)夹紧槽小径(ds)减小0.1mm 大径(d6)减小0.05mm. g)公称直径为8mm的钉杆头部高度H由2.3mm改为2.5mm; h)钉杆的重量G由原来的铆接前重量,改为铆接后不含夹紧段部分1000件钉杆的理论重量.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小炎、于凤亭、查朝晖. 本部分所代替的标准QJ195一1980、QJ196一1980、QJ197(1)一1980均于1980年8月首次发布, 2005年12月第一次修订,修订时将QJ195一1980、QJ196一1980及QJ197(1)一1980合并. QJ3249.12005 合金钢拉铆型抗剪环槽铆钉 第1部分:平圆头钉杆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航天产品用合金钢拉铆型抗剪平圆头环槽铆钉钉杆(以下简称钉杆)的结构尺寸和要 求. 本部分适用于钉杆的制造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QJ3248一2005合金钢拉铆型抗剪环槽铆钉通用规范 QJ3249.5一2005合金钢拉铆型抗剪环槽铆钉第5部分:钉套 3.要求 其余 3.2 R 30° ④ 1.6 R0.1~0.3 中0.2 0.015 A ...
QJ 3248-2005 合金钢拉铆型抗剪环槽铆钉通用规范.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3248—2005 FL6310 代替QJ199一1980,QJ526一1983 合金钢拉铆型抗剪环槽铆钉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hear alloy steel pull-type lockbolts 2005一12一12发布 2006-05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3248—2005 前言 本规范代替QJ199一1980《抗剪环槽铆钉技术条件》和QJ526一1983《抗剪密封环槽铆钉技术条件》. 本规范与QJ199一1980、QJ526一1983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将QJ199一1980和QJ526一1983合并为一个规范; b)增加了材料为钢20钉套的铆接拉脱力指标; c)增加了鉴定检验; d)增加了密封要求和试验方法; e)增加钉杆沉头角度、钉杆头部的侧凹度、钉杆夹紧段直径ds、d等检验项目. 本规范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孙小炎、于凤亭、查朝晖. 本规范所代替的QJ199一1980于1980年8月首次发布,QJ526一1983于1983年10月首次发布,2005 年12月第一次修订,修订时将QJ199一1980及QJ526一1983合并. QJ3248-2005 合金钢拉铆型抗剪环槽铆钉通用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合金钢拉铆型抗剪环槽铆钉钉杆(以下简称钉杆)和拉铆型抗剪环槽铆钉钉套(以下 简称钉套)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 本规范适用于平圆头钉杆、90°沉头钉杆、密封平圆头钉杆、密封90°沉头钉杆和钉套的制造与验 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699一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3078一1994优质结构钢冷拉钢材技术条件 GB/T3191一1998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 GB/T4243一1993冷顶锻用不锈钢丝 GB/T59531999冷镦钢丝 GJB17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GJB715.11一1990紧固件试验方法密封 GJB715.23一1990紧固件试验方法拉伸强度 GJB715.26一1990紧固件试验方法双剪 GJB2294一1995航空用不锈钢及耐热钢棒规范 QJ326紧固件包装与贮存 QJ453镉镀层技术条件 QJ467不锈钢酸洗和化学钝化技术条件 QJ469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化膜层技术条件 QJ3148一2002、钢环槽铆钉铆接技术条件 3要求 3.1总则 合金钢拉铆型抗剪环槽铆钉应符合本规范和相应产品标准图样的要求.本规范的要求与相应产 品标准图样不一致时,应以产品标准图样为准. 3.2材料 钉杆、钉套的材料按表1的规定. ...
QJ 2616A-2004 石英谐振器筛选要求.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2616A—2004 FL5900 代替QJ2616—1994 石英谐振器筛选要求 Screen requiremints of quartz crystal unit 2004一09一01发布 2004一12-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2616A—2004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2616一1994《石英谐振器筛选规范》. 本标准与QJ2616一1994《石英谐振器筛选规范》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对筛选项目进行了分级; b)对常温测试方法进行了修改,与GJB2138一1994《石英晶体元件总规范》相一致; c)将高温贮存时间、低温贮存时间延长; d)高温电老化中的监测改为监测工作频率; e)增加了X射线照相检验.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二三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巍. 本标准于1994年3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
QJ 2614-1994 高速AD转换器动态特性测试方法.pdf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2614-94 高速A/D转换器动态特性 测试方法 1994-03-29发布 1994-10-01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2614-94 高速A/D转换器动态特性测试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0.1~20MHz高速A/D转换器(简称ADC)动态特性的测试项目和测 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0.1~20MHz高速ADC动态特性的测试.对于20MHz以上的高速 ADC的动态测试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动态特性 高速ADC在一定的转换速率的情况下,表明其有效位数和速度等各种性能参数指标 的总称. 2.1.2信噪比 满度输入正弦波的条件下,均方根输入信号电平与均方根量化噪声之比. 2.1.3有效位数 计及信噪比之影响而实际测算出的ADC转换位数. 2.1.4孔径时间 采样的时延. 2.1.5孔径误差 由于孔径时间的存在以及输入信号变化率影响而产生的转换误差. 2.1.6孔径抖动 由于孔径时间变化引起的均方根误差电压与过零点正弦波变化率的比值. 2.1.7总谐波失真 均方根信号电平与前五次谐波的均方根比值的对数表示. 2.1.8最大满度正弦波频率 产生二分之一最低有效位孔径误差时,ADC转换器的最大正弦信号频率. 2.1.9频谱分析带宽 ADC在快速富里叶(FFT)分析时,相邻谱线或频谱峰之间的间隔.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4-03-29批准 1994-10-01实施 1 QJ2614-94 2.1.10相干采样测试 当测试的采样周期为输入正弦波周期整数倍时叫相干采样测试. 2.1.11非相千采样测试 当测试的采样周期不为输入正弦波周期整数倍时叫非相干采样测试. 2.2符号 S/N一信噪比,dB; EB一有效位数,bit; E.一孔径误差,V; ta一孔径抖动,ps; THD一总谐波失真,dB; △f一频谱分析带宽,Hz; N一位数,bit; q一最低有效位(LSB)的权,V; W.一第n次数据采样的加权系数; fn一输入正弦波信号频率,Hz; M一总采样次数; f 一采样时钟频率,Hz; △V m 一由于均方根孔径抖动产生的均方根误差电压,V; dV/dt一正弦波在过零点的变化率,V/s; fmax一最大满度正弦波频率,Hz; NPR一噪声功率比,dB. 3测试要求 3.1测试环境条件 温度:25士10℃; 相对湿度:20%~80%; 周围无影响测试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 3.2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必须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周期内,其供电电源为:220±10V 50Hz. 3.2.1程控模拟信号源 频率范围:0.1~30MHz; 频率分辨度:1Hz; 输出电压U -p:10V; 电平分辨度:4位数字(能分辨到毫伏量级); 电平准确度:士0.2dB; 2 ...
QJ 2600A-1999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波峰焊接工业技术要求.pdf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2600A-99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波峰焊接 工艺技术要求 1999-04-02发布 1999-11-30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2600A-99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波峰焊接工艺技术要求 代替QJ2600-94 1范圈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电子电气产品中印制电路板组装件采用波峰焊接全过程的工艺技术 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电子电气产品中印制电路板组装件的波峰焊接和检验. 2引用文件 GB2423.32-8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润湿称量法可焊性试验方法 GB3131-88锡铅焊料 GB4677.10-84印制板可焊性测试方法 GB9491-88锡焊用液态焊剂(松香基) QJ165A-95航天电子电气产品安装通用技术要求 QJ201A-99印制电路板通用规范 QJ831A-98航天用多层印制电路板通用规范 QJ1719-89印制电路板阻焊膜及字符标志技术条件 QJ2711-95静电放电敏感器件安装工艺技术要求 QJ3011-98航天电子电气产品焊接通用技术要求 QJ3012-98航天电子电气产品元器件通孔安装技术要求 QJ3103-99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 QJ3117-99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手工焊接工艺技术要求 QJ/Z147-85电子元器件搪锡工艺细则 3定义 本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04一02批准 1999-11-30实施 1 0J2600A-99 4.1环境 4.1.1波峰焊接机安装场地的环境,一般应符合QJ165A中3.1.4条的要求. 4.1.2根据焊料槽容量、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配备相应的排风装置. 4.1.3按QJ2711的要求,应有良好的接地. 4.1.4工作场地严禁明火靠近. 4.2材料、工具、设备 4.2.1材料: a.焊料HLSn60Pb~HLSn63PbGB3131; b.锡焊用液态焊剂(松香基)GB9491; c.压敏胶带(耐高温性能大于280℃); d.贴片胶. 4.2.2工具: a.螺丝刀; b.剪刀; c.挡锡板(需要时); d.不锈钢漏勺; e.不锈钢耙钩; f.无齿平口钳. 4.2.3设备: a.波蜂焊接机; b.温度数字显示仪(0~600℃); c.电液密度计(根据实际使用范围选购); d.电热鼓风干燥箱(0~250℃); e.秒表; f.点胶机. 4.3印制电路板 4.3.1印制电路板设计应符合QJ3103的规定. 4.3.2印制电路板的质量应符合QJ201A、QJ831A和QJ1719的规定. 4.3.3印制电路板焊盘可焊性应符合GB4677.10附录A(参考件)中图A2的规定. 4.3.4印制电路板表面,应喷涂阻焊膜和采用热风整平技术. 5详细要求 5.1元器件通孔安装的波峰焊接 5.1.1工艺流程 元器件通孔安装波蜂焊接工艺流程见图1. 5.1.2工艺要求 5.1.2.1生产准备 5.1.2.1.1当待装印制电路板存放处和工作场地的相对湿度大于75%时,需在80±5℃烘 2 ...
QJ 2514.9A-2007 冷冲模零件 第9部分:小型和菱型通用模座.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300 QJ2514.9A—2007 冷冲模零件 第9部分:小型和菱型通用模座 Elements for cold press dies —Part9:Minitype and rhombus universal holder 2007一05-22发布 2007一11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2514.9A-2007 前言 QJ2514.1A~2514.16A-2007《冷冲模零件》分为16个部分,并与标准QJ2522A一2007《冷冲模零 件技术条件》配套使用.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营第一五九厂.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铁志、宋国忠、刘芳. 50 QJ2514.9A-2007 冷冲模零件第9部分:小型和菱型通用模座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小型和菱形通用模座的型式与尺寸、标记和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小型和菱形通用模座的设计、制造及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9439灰铸铁件 QJ2522A一2007冷冲模零件技术要求 :3型式与尺寸 3.1小型通用模座的型式与尺寸见图1、表1. 小 C15 个 362 d2 A A-A 标处 S 图1 51 ...
QJ 2497.2-1993 航天用电线电缆验收方法电缆验收方法.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497.2-93 航天用电线电缆验收方法 电缆验收方法 1993-03-29发布 199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497.2-93 航天用电线电缆验收方法 电缆验收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用电缆检验的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导弹、航天器及其地面设备用电缆(不包括高频电缆和其他特殊电缆) 的复验. 2引用标准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JB17.10航空电线电缆试验方法粘连试验 GJB17.21航空电线电缆试验方法低温弯曲试验 QJ1238.8导弹运载火箭上电缆试验方法燃烧试验 QJ1238.15导弹运载火箭上电缆试验方法导通试验 QJ1238.17导弹运载火箭上电缆试验方法交流电压试验 3一般要求 3.1被检验的电缆应是生产厂交付的合格电缆. 3.2凡能确认生产厂已按照本标准检验、且完全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有型式检验报告 的,在复验时可只做外观检查、导通检查、绝缘电阻试验和抗电强度试验.有特殊要求的 电缆复验项目按专用技术条件或协议书规定. 3.3检验应有详细记录,作为复验报告的附件. 3.4检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经国家二级以上计量单位检定,并在计量检定周期内,且 性能稳定,精度符合要求. 3.5若无特殊规定,检验应在正常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正常标准大气条件为: 温度:15~35℃; 相对湿度:20%~80%; 气压:86~106kPa. 航空航天工业部1993-03-29批准 1993-10-01实施 QJ2497.2-93 4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4.1外观及结构检查 4.1.1目的 检验电缆的外观质量,剔除成盘和个别线段不合格者. 4.1.2方法 拆除成盘电缆的外包装材料,用正常目力或用放大镜(3~5倍)检查其外表,此项 检验除4.1.3.2和4.1.3.4条抽验外其余对交货产品百分之百地进行. 4.1.3要求 4.1.3.1成盘电缆应有合格证,其上应注明制造厂名称、型号规格、制造长度、标准 号、生产日期、检验员章. 4.1.3.2电缆的绝缘表面应光滑、外径均匀,色泽鲜艳,均匀易辨,绝缘和外护套不 应有开裂、杂质、明显疵点和气泡,导电线芯(以下简称线芯)不应发红、发黑和锈蚀, 屏蔽电缆屏蔽编织铜线不应有锈斑和毛刺. 4.1.3.3电缆结构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或协议书规定,电缆护套应挤压紧密,使线芯 在护套内没有松动现象,电缆护套壁厚应均匀. 4.1.3.4屏蔽采用镀铜膜的电缆,铜膜应均匀、连续并呈砖红色,电缆在直径为10倍 绝缘外径的圆棒上正反各卷绕5圈后,镀层不应开裂和脱落. 4.2导通检查 4.2.1目的 检查电缆每根线芯的连续性. 4.2.2试验设备 应符合QJ1238.15第3章的规定. 4.2.3试验准备 4.2.3.1若电缆线芯端头导体未露出,则可剥去适当长度的绝缘层,使其便于测量. 4.2.3.2被检验线芯端头应清洁干净. 4.2.4试验方法 4.2.4.1导通设备在使用前先检查设备的导通情况. 4.2.4.2对电缆内各线芯的两端进行导通检查. 4.2.4.3试验时设备指示通路表示电缆线芯连续. 4.2.5试验结果 连续的电缆应导通. 4.3导体电阻试验 4.3.1目的 2 ...
QJ 2497.1-1993 航天用电线电缆验收方法电线验收方法.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497.1-93 航天用电线电缆验收方法 电线验收方法 1993-03-29发布 199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497.1-93 航天用电线电缆验收方法 电线验收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用电线检验的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导弹、航天器及其地面设备用电线的复验. 2引用标准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JB17.14航空电线电缆试验方法耐热冲击试验 GJB17.16航空电线电缆试验方法卷绕试验 GJB17.21航空电线电缆试验方法低温弯曲试验 3一般要求 3.1被检验的电线应是生产厂交付的合格电线. 3.2凡能确认生产厂已按照本标准检验、且完全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有型式检验报告 的,在复验时可只做外观检查、导通检查和抗电强度试验、有特殊要求的电线检验项目按 专用技术条件或协议书规定. 3.3检验应有详细记录,作为复验报告的附件. 3.4检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经国家二级以上计量单位检定,并在计量检定周期内,且 性能稳定,精度符合要求. 3.5若无特殊规定,检验应在正常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正常标准大气条件为: 温度:15~35℃; 相对湿度:20%~80%; 气压:86~106kPa. 4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4.1外观检查 航空航天工业部1993-03-29批准 1993-10-01实施 1 QJ2497.1-93 4.1.1目的 检查电线的外观质量,剔除成卷和个别线段不合格者、 4.1.2要求 4.1.2.1成卷电线应有合格证,其上应注明制造/名称、型号规格、制造长度、标准 号、生产日期、检验员章. 4.1.2.2电线的绝缘表而应光滑、外径均匀、绝缘外皮不应有突起、开裂、杂质、明 显疵点和气泡,有颜色的色泽应鲜艳易辨、着色均匀,未注明颜色者一律为本色.导电线 芯(以下简称线芯)不应发红、发黑和锈蚀.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个别线段应剪除. 4.1.2.3屏蔽导线其屏蔽网应光亮,编织均匀、密实、无明显断头,接头处应修剪平 整、镀铜膜屏蔽导线铜膜应均匀、连续,呈砖红色. 4.1.2.4除订货方无要求的,标称截面0.3mm2以上的电线的绝缘表面应印有厂名和 型号的识别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相邻两完整标志间的距离为200~ 500mm. 4.1.3方法 4.1.3.1拆除成卷电线的外包装材料,用正常目力检查其外表. 4.1.3.2对绝缘层不透明的电线,将每卷电线端头的绝缘剥去50mm 检查其线芯 (此项检查可与导通检查的准备工作一并进行). 4.2导通检查 4.2.1目的 检验线芯的连续性. 4.2.2试验设备 欧姆表、万用表或其他电压不超过36V的适当仪表. 4.2.3试验条件和要求 此项试验在电线的整个长度上进行. 4.2.4试验方法 将电线两端头绝缘层各剥去20mm 并分别将各线芯与测试仪表的两端相接. 4.2.5试验结果 连续的电线应导通. 4.3镀铜膜屏蔽层电阻试验 4.3.1目的 测量镀铜膜屏蔽电线钢膜的直流电阻. 4.3.2试验设备 精度不低于0.5级的毫欧表或数字万用表. 2 ...
QJ 2450A-2014 航天器太阳电池阵接口要求.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10 QJ2450A-2014 代替QJ2450一1993 航天器太阳电池阵接口要求 Interface requirements for solar array of spacecraft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450A-2014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2450一1993《太阳电池阵接口要求》. 本标准与QJ2450一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改为《航天器太阳电池阵接口要求》; 一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阻尼器”的定义,并将“太阳电池阵驱动机构”的定义进行了细化: —第5章“电接口”细化了相关描述,并增加了“与太阳敏感器”的接口; —第6章“机械接口”删除了“体装式太阳电池阵”的相关内容,增加了“与SADA的机械接口”相关 内容,增加了“太阳电池阵刚度与航天器本体频率特性、与控制回路相关特性的接口关系”; 第7章“热接口”增加了“太阳电池阵与航天器本体、安装在太阳翼上的设备之间的隔热要求”, 增加了“粘性阻尼器的热控要求”; 一—第8章“与地面支持设备的接口”增加了“与太阳模拟器的接口”和“与地面测试灯阵的接口要 求”.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设计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波、濮海玲、陈燕. 本标准于1993年3月首次发布. QJ2450A-2014 航天器太阳电池阵接口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器太阳电池阵与航天器设备以及地面支持设备的接口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刚性基板可展开式太阳电池阵的设计、生产和试验,其它形式的太阳电池阵可参照使 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97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 GJB421A一1997卫星术语 GJB/Z35一1993元器件降额准则 QJ20328航天器太阳电池阵设计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297和GJB421A一1997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太阳电池电路solar cell circuit 由若干单体太阳电池按一定规则串并联而构成的发电单元. 3.2 基板substrate 直接安装太阳电池电路的结构件. 3.3 展开机构deployment mechanism 使收拢状态的太阳电池阵部分或全部展开的装置. 3.4 连接架yoke 在展开式太阳电池阵中,太阳电池阵与航天器本体之间的连接件. 3.5 太阳电池阵驱动机构solar array drive assembly(SADA) 驱动太阳电池阵完成对日定向的机构,展开状态的太阳电池阵与其连接,并通过其内部的滑环完成 功率和信号向航天器内的传输. 3.6 阻尼器damper 在太阳电池阵展开和锁定时用来减速和缓冲的装置. 1 ...
QJ 2438A-2005 航天器包装技术要求.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2438A—2005 FL1600 代替QJ2438一1993 航天器包装技术要求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for packaging spacecraft 2005-12一12发布 2006一05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2438A-2005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2438一1993《卫星包装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QJ2438一1993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标准名称由“卫星包装技术条件”改为“航天器包装技术要求”,适用范围扩大; b)原标准较多章条写了包装容器的试验方法,本标准将这一部分内容放在附录里; c)增加了包装技术流程,明确了总装、包装的界限及状态,规范了包装程序; d)随着运输技术的发展,增加了空运的包装要求; e)根据卫星、飞船的环境条件,修改了包装环境条件; f)增加了对有机污染物和电源的要求; g)增加了包装对环境、人员、安全及多余物等要求; h)增加了磁环境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东方红卫星公司和总体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慎琯、宋美蓉. 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2005年12月第一次修订. QJ2438A-2005 航天器包装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器(含舱段,以下同)的包装原则、包装技术支持、包装技术要求、包装技术流程、 包装容器、包装件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航天器的包装及包装箱的设计、制造、试验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46.1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5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 GB/T4122.1包装术语基础 GB/T4122.2包装术语机械 GB/T4122.3包装术语防护 GB/T4857.9包装运输包装件喷淋试验方法 GJB2203A一2005卫星产品洁净度及污染控制要求 QJ1558一1988真空中材料挥发性能测试方法 QJ2249一1992卫星吊装、翻转、停放、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QJ2574A一1998卫星总装安全要求 QJ2850一1996航天产品多余物预防和控制 3术语和定义 GB/T4122.1、GB/T4122.2和GB/T4122.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包装容器packing container 用于装载航天器,满足贮存、运输要求的容器,亦称包装箱. 3.2 包装件packing segment 航天器经包装后所形成的整体. 4包装原则 4.1包装应牢固、安全、简单、易拆装. 4.2包装一般采用整体包装方式.必要时,可采取分舱段包装,原则上一个包装箱内只包装一台产品 1 ...
QJ 2421-1992 MJ螺纹紧固件1100MPa 235°C带垫圈及沉孔的六角自锁螺母.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410~2421-92 MJ螺纹紧固件 1100MPa/235℃自锁螺母 1992-05-05发布 1992-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发布 目 录 QJ2410一92MJ螺纹紧固件1100MPa/235℃单耳托板自锁螺母(1) QJ2411-92 MJ螺纹紧固件 1100MPa/235℃小尺寸单耳托板自锁螺母(7) QJ2412-92 MJ螺纹紧固件 1100MPa/235℃双耳托板自锁螺母(13) QJ2413一92MJ螺纹紧固件 1100MPa/235℃小尺寸双耳托板自锁螺母(19) QJ2414-92MJ螺纹紧固件 1100MPa/235℃90°角形托板自锁螺母(25) QJ2415-92MJ螺纹紧固件 1100MPa/235℃小尺寸90°角形托板自锁螺母(31) QJ2416-92MJ螺纹紧固件 1100MPa/235℃小尺寸角形托板自锁螺母(37) QJ2417-92MJ螺纹紧固件 1100MPa/235℃单耳游动托板自锁螺母(43) QJ2418一92MJ螺纹紧固件 1100MPa/235℃双耳游动托板自锁螺母(49) QJ2419-92MJ螺纹紧固件1100MPa/235℃小尺寸双耳游动托板自锁螺母(55) QJ2420-92MJ螺纹紧固件1100MPa/235℃六角自锁螺母(61) QJ2421一92MJ螺纹紧固件1100MPa/235℃带垫圈及沉孔的六角自锁螺母(67)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421-92 MJ螺纹紧固件 1100MPa/235℃带垫圈及沉孔的六角自锁螺母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8538《1100MPa/235℃带垫圈及沉孔的六角自锁螺母 一尺寸》(1986年版).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强度等级为1100MPa 最高工作温度为235℃的合金钢MJ螺纹带垫 圈及沉孔的六角自锁螺母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产品结构中使用的自锁螺母. 2引用标准 GB708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710 优质碳素结构钢薄钢板和带材 GB3078 优质结构钢冷拉钢材技术条件 GB5954冷顶锻用合金钢结构钢丝 GJB3.1MJ螺纹基本牙型 GJB3.2MJ螺纹螺栓和螺母螺纹的尺寸与公差 GJB52MJ螺纹首尾 QJ452锌镀层技术条件 QJ453镉镀层技术条件 QJ1749MJ螺纹紧固件螺母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QJ1755MJ螺纹紧固件最高工作温度小于或等于425℃的自锁螺母技术条件 QJ1824锌镍合金镀层技术条件 QJ1983MJ螺纹紧固件标志 3尺寸与公差 3.1螺母的尺寸及其极限偏差按图及表的规定. 航空航天工业部1992一05一05批准 1992-12-01实施 67 ...
QJ 2348-1992 照射雷达发射信号特性测试方法.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348-92 照射雷达发射信号特性 测试方法 1992-03-04发布 1992-10-0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348-92 照射雷达发射信号特性测试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照射雷达发射信号特性的术语、符号及其相位噪声、调幅噪声和调制特 性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微波波段和8m波段照射雷达发射信号相位噪声、调幅噪声和调制特 性的测试,也适用于发射机的主振级(频率综合器)和中间放大链各级输出信号的相位噪 声、调幅噪声和调制特性等的测试. 全主动雷达导引头发射信号相位噪声、调幅噪声和调制特性的测试,亦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JB74.2军用地面雷达通用技术条件常用名词术语 3术语、符号 3.1术语 除按GJB74.2的术语之外,规定如下: 3.1.1照射雷达 为半主动寻的器(导引头)提供足够大的照射目标能量并能自动跟踪目标的雷达、也 可称跟踪一照射雷达、习惯上将只有照射功能而无跟踪功能的雷达也称作照射雷达. 3.1.2照射雷达发射信号 照射雷达发射机输出端(接等效负载)的信号. 3.1.3照射雷达发射信号特性 照射雷达发射信号中那些与整个系统跟踪一寻的性能有关的信号参数.它除频率、 功率等常规项目外主要指相位噪声、调畅噪声和调制特性三大项. 3.1.4发射信号的相位噪声 发射信号相位的随机起伏,它是信号频率稳定度的频域表征,也是发射信号特性的主 要表征参数之一. 航空航天工业部1992-03-04批准 1992-10-04实施 1 QJ2348-92 3.1.5发射信号的调幅噪声 发射信号幅度的随机起伏.它在寻的器信号处理过程中起的作用与相位噪声相同,是 发射信号特性的主要表征参数之一, 3.1.6发射信号的调制特性 发射信号受调制(调幅,调角,或混合调制)后的特性.其主要表征参数为调制指 数、调制线性(解调失真)、相位失真以及调制信号频率等. 3.1.7相位起伏谱密度 在偏离载频f处单位带宽内均方相位起伏.其表示式为: △中2 (f) S.(f)= B (1) 同义词:相位噪声谱密度 3.1.8单边带相位噪声信号比 在偏离载频∫处,单位带宽内单边带相位噪声功率与载波功率之比,简称单边带相位 噪声当满足小角度调制条件时,它与相位起伏谱密度的关系为: £()= 28 0) (2) 3.1.9频率起伏谱密度 在偏离载频∫处,单位带宽内均方频率起伏. 目前一般推荐用相对频率起伏谱密度,其与相位起伏谱密度的关系为: S(f)=(f/f)SUf) (3) 3.1.10颜抖效应 邻近载频范围内(例如f20~200Hz)的相位噪声(或相干谱线)对系统总的相位 抖动影响.用表示式fs (f)df来表征此效应.也有用剩余调频f△F(f)df来表 征. 8为一非常接近零的小数.由于此积分值在测试时会遇到当一0时S ()发散的困 难,因此也有用式△F()fdf来表征颤抖效应.式中量纲为Hz2 △F(f)为f处 单位带宽内调频噪声均方根值.由于△F(f)被f加权,因此积分式不易发散,便于测 试. 3.1.11调幅噪声谱密度 在偏离载频f处,单位带宽内均方幅度起伏.用S()表示,在照射雷达测试中,用 2 ...
QJ 2344A-1997 航天工业焊工的资格鉴定与认证.pdf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2344A-97 航天工业焊工的资格鉴定与认证 1997一04-17发布 1997一05一26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2344A-97 航天工业焊工的资格鉴定与认证 代替QJ2344一92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从事金属材料焊接的工人资格鉴定与认证办法和基本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工业总公司从事航天产品焊接的焊工资格鉴定与认证. 2引用文件 GB2650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GB2651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GB2653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 GJB481焊接质量控制要求 QJ176导弹(火箭)地面设备熔焊通用技术条件 QJ972电子束焊接技术条件 QJ1156A钢件硬钎焊技术条件 QJ1165不锈钢薄板熔焊技术条件 QJ1289结构钢、不锈钢电阻点、缝焊技术条件 QJ1666钛及钛合金熔焊技术条件 QJ1842结构钢、不锈钢熔焊技术条件 QJ2205铝合金电阻点、缝焊技术条件 QJ2695钛及钛合金电阻点、缝焊技术条件 QJ2698铝及铝合金熔焊通用技术条件 QJ2844铝及铝合金硬钎焊技术条件 3定义 本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7一04一17批准 1997-05一26实施 1 QJ2344A-97 4.1从事航天产品熔焊、接触焊、钎焊和特种焊的焊工,应进行上岗资格鉴定与认证. 4.2焊接设备、环境应符合GJB481的要求. 4.3从事航天产品焊接的焊工应按本标准考试合格,并持有航天焊接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 颁发的焊工技术资格证书. 4.4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焊工技术考试,并填写焊工技术考试登记表,格式 见附录A(补充件). a.技工学校焊接专业毕业者; b.焊工学徒期满转正者; c.其他工种改为焊接工种,并经培训三个月以上的工人. 5详细要求 5.1资格鉴定与认证的组织和职责 5.1.1由航天工业总公司组建航天焊接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航天焊接鉴委会). 航天焊接鉴委会由总公司从事生产、科研、教学等单位的焊接技术人员及技术主管部门的代 表组成,其中焊接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应占三分之二以上.航天焊接鉴委会设主任委员一名, 副主任委员二至三名.航天焊接鉴委会设秘书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5.1.2在航天焊接鉴委会的领导下,由航天工业总公司焊工鉴定与认证归口单位组织和指 导焊工技术培训、鉴定与认证工作. 5.1.3航天焊接鉴委会的职责: a.组织编制和审定航天焊接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办法实施细则; b.确认厂(所)焊接鉴委会并指导焊工技术培训和考试工作; c.组织编制和审定培训、考核大纲和教材; d.确认航天焊工技术考试主考员并颁发证书; e.建立试题库、制备专用的考试试件; f.审核发放焊工技术资格证书. 5.1.4航天焊接鉴委会归口单位的职责: a.受航天焊接鉴委会委托组织制定航天焊工资格鉴定与认证办法实施细则; b.受航天焊接鉴委会委托组织编写焊工技术培训教学大纲和教材; c.负责焊工培训和考核方面国内、外联系工作; d.受航天焊接鉴委会委托组建秘书组. 5.1.5从事航天产品焊接的厂(所)经航天焊接鉴委会同意设立厂(所)焊接鉴委会.焊接车 间可设立焊接鉴定小组. 厂(所)焊接鉴委会应由下列人员组成: 8.主管质量的厂(所)长、总工程师、总工艺师或总冶金师; b.航天焊接鉴委会主考员或主管焊接的工程师; c.质量监督部门及检验部门的代表; d.劳动、人事教育部门的代表; 2 ...
QJ 2343-1992 风洞试验对象分类与代码.pdf
秘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343-92 风洞试验对象分类与代码 1992-03-10发布 199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343-92 风洞试验对象分类与代码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洞试验对象的分类原则、编码方法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信息交换和处理. 2引用标准 QJ1431型号分类代码 QJ1916.6主要风洞标准模型代码 QJ1916.10风洞试验测力数据采集卡及填写规范 3术语 风洞试验对象object of wind tunnel testing 风洞试验具体模型.本标准特指在航天所属风洞中试验的航天型号模型、标准模型、 飞机、兵器模型以及完整的工业空气动力学试验物体: 4分类原则 本标准与QJ1431兼容,以航天型号为主兼顾其它. 5编码方法 5.1本标准采用数字型等长层次码,共三层六位,每层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其结构 如下: 第三层(小类) 第二层(中类) 第一层(大类) 航空航天工业部1992-03-10批准 1992-11-01实施 1 QJ2343-92 5.2标准模型类第二层两位数字表示具体标准模型,其代码按QJ1916.6的规定执行、 5.3导弹弹头、回收容器和降落伞等试验对象,其编码方法按QJ1916.10的规定执 行. 6分类与代码表 6.1大类代码见表1. 大类代码中的01~96为航天型号试验对象,97、98、99为其它试验对象. 表1 大类代码 名 称 00 风洞试验标准模型 01~10 对地导弹 11~14 运载火箭 15~25 防空导弹 26~36 海防导弹(飞航式导弹) 37~39 靶弹 40~67 各类卫星 68~89 其它火箭 90~93 航天系统其它导弹 94 航天飞机 95 太空站(空间站) 96 飞船 97 飞机 98 兵器及航空系统导弹 99 工业空气动力试验对象 6.2风洞试验对象代码见表2. 2 ...
QJ 2338A-2002 固体火箭发动机贮存试验规范.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2338A-2002 FL1337 代替QJ2338-1992 固体火箭发动机贮存试验方法 Storage test method for solid rocket motors 2002一11一20发布 2003一02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2338A-2002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2338一1992《固体火箭发动机贮存试验规范》. 本标准与QJ2338一1992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战略、战术导弹和宇航运载用发动机; —修改了试验目的、试验条件; 一一修改了试验技术要求和试验程序的有关内容.同时选用了规定使用期和贮存寿命预示值作 为划分贮存阶段的依据,以测试项目贮存变化规律的精度要求作为测试间隔时间的依据; 强调根据贮存试验目的确定测试项目、根据测试项目确定贮存试验件、根据测试项目技术 要求的精度及其它有关因素确定试验件数量等;对于发动机整机的数量,按战略、战术导 弹发动机的类别分别提出了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院四十一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一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爱良、赵殿礼、陈晓明、鞠复信、郭占成、王洪桂. 本标准1992年3月24日首次发布,2002年11月20日第一次修订. I QJ2338A-2002 固体火箭发动机贮存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火箭发动机(以下简称发动机)贮存试验的工作内容、要求、程序及评定方 法. 本标准适用于战略、战术导弹发动机的贮存试验.其它类型发动机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054平均值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GJB3387火箭发动机术语 QJ2137航天火工装置生产试验安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JB3387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规定使用期specified useful period 合同或任务书中规定的从发动机完成交付至飞行使用所经历的时间区间最大值. 3.2 贮存寿命storage period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贮存后各项质量特性仍能满足任务书要求的最长贮存时间. 3.3 超期贮存试验test for over specified storage period 超过规定使用期的贮存试验. 3.4 贮存蜕化参数storage degeneration parameter 在贮存过程中其性能发生不利变化的参数. 3.5 贮存故障模式storage failure model 在贮存过程中导致发动机失效的故障形式. 3.6 贮存试验件test part for storage 用于贮存试验的实物.包括发动机整机及零部组件、模拟试验件、材料试样. 3.7 模拟试验件simulative test part 通过模拟产品的故障机理和故障模式而获得等效贮存试验结果的试验件. 3.8 贮存试验件失效时间failure time of test part for storage 贮存试验件在贮存过程的某次检查中被确认为失效时,其前一次检查所对应的贮存时间. 1...
QJ 2331A-2014 蜂窝夹层结构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面板制造技术要求.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6200 QJ2331A-2014 代替QJ2331一1992 蜂窝夹层结构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面板 制造技术要求 Proces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oneyb sandwich construction carbon/epoxy posite facing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2331A-2014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2331一1992《蜂窝夹层结构M40/环氧F46面板制造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QJ2331一1992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标准名称改为《蜂窝夹层结构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面板制造技术要求》; b)补充了T300、T700、T800、M40JB、M46JB、M55JB、M60JB、MT300等碳纤维牌号及技术 指标; c)进一步规范人员、环境和安全防护等要求; d)细化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面板制造技术的制造过程要求; e)规范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面板检验项目及性能要求等内容; f)补充质量控制有关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沃西源、殷永霞、涂彬、许丽丽. 本标准于1992年2月首次发布. I QJ2331A-2014 蜂窝夹层结构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面板制造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窝夹层结构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面板制造技术的一般要求、检验要求、质量控制、 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蜂窝夹层结构碳纤维/环氧F46(环氧AG80)复合材料面板(以下简称面板)制造, 适用的碳纤维的牌号包括T300、T700、T800、M40、M40JB、M46JB、M55JB、M60JB、MT300.其 他牌号的碳纤维、树脂基体制造的面板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1463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3354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3362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3366碳纤维增强塑料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 GB/T4550试验用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的制备 GJB1038.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法第1部分:超声波检验 GJB2895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和层合件通用规范 JC/T773纤维增强塑料短梁法测定层间剪切强度 JC/T776预浸料挥发物含量试验方法 JC/T780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3一般要求 3.1材料 主要的原材料及工艺辅助材料名称、牌号、规格、技术指标分别见表1和表2. 1 ...
QJ 2328A-2005 复合固体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试验方法.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2328A—2005 FL1617 代替QJ2328一1992 复合固体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temperature accelerated aging of posite solid propellant 2005一12一12发布 2006一05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2328A—2005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2328一1992《复合固体推进剂贮存老化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QJ2328一1992相比有如下变化: a)增加了推进剂老化性能参数.考虑到-15等高能推进剂的特点,增加了安定剂的消耗量作为老 化性能参数. b)推进剂贮存方式上的改变.含有硝酸酯的-15等高能推进剂在高温加速老化试验过程中,采用 镀铝膜密封包装. c)高温加速老化试验温度的变化.端羟基聚丁二烯、端羧基聚丁二烯丙烯腈、端羧基聚丁二烯、聚 醚聚氨酯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试验最高温度为80℃,含硝酸酯的-15等高能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试验最 高温度一般不超过70℃. d)用试样毛坯代替原标准片状试样.考虑到片状试样老化中变形或组分迁移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故用试样毛坯代替原标准片状试样.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四十六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彦丽、赵海泉、杜秋丽. 本标准于1992年3月首次发布,2005年12月第一次修订. QJ2328A-2005 复合固体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复合固体推进剂进行高温加速老化试验的老化性能参数的确定、试验设备、试样毛 坯、试验条件、试验程序及数据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端羟基聚丁二烯、端羧基聚丁二烯、端羧基聚丁二烯丙烯腈、聚醚聚氨酯中能固体推 进剂及-15等高能固体推进剂的高温加速老化试验(以下简称老化试验)及相应的贮存寿命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883一1985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析正态样本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 GJB770火药试验方法 QJ1113复合固体推进剂性能测试用试样 3方法要点 本方法采用推进剂试样毛坯进行老化试验,得到推进剂在不同温度下性能随时间变化结果,确定其 性能与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求得各温度下性能变化速度常数,并依据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外推, 得到常温下的速度常数,以此预估推进剂的贮存寿命. 4老化性能参数的确定 老化性能参数可以是单向拉伸性能、药条燃速及安定剂的消耗量等.最终用于推进剂寿命预估的老 化性能参数,可根据推进剂的特点由发动机设计单位、推进剂研制单位或共同协商决定. 5试验设备与仪器 5.1电热油浴、水浴恒温箱(以下简称烘箱) 烘箱应满足以下要求: a)在烘箱有效空间范围内,温差范围不超过士1℃; b)温度随时间波动不超过±1℃;: c)烘箱应有自动控温、自动报警切断电源装置; d)烘箱应配备时间、温度自动记录仪. 5.2温度计 温度计:量程范围为(0~100)℃;分度值为0.5℃. 6试样毛坯 6.1取样要求 ...
QJ 2319-1992 弹(箭)上电子仪器设备外形尺寸系列.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319-92 弹(箭)上电子仪器设备 外形尺寸系列 1992-03-24发布 199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y2319-92 弹(箭)上电子仪器设备 外形尺寸系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弹(箭)上电子仪器设备的外形尺寸系列. 本标准适用于弹(箭)上安装的电子仪器设备. 2外形尺寸系列 2.1弹(箭)上电子仪器设备外形尺寸系列见表1,表中第一系列为优选系列. 2.2长度()和宽度(b)值按表1对应选取,不能满足需要时,可跨系列跨栏选 取,或按R20数系选用,但宽度(b)不大于长度(L). 2.3高度(h)值根据需要按表1所列数值选取. 2.4圆柱形电子仪器设备的直径尺寸值按本标准长度(L)值选取. 2.5仪器设备的安装孔径(D)按3 3.5 4 4.5 5 5.5 6 7 9 10mm选取. 3推荐结构型式 推荐的结构型式见附录A(参考件). 航空航天工业部1992-03-24批准 1992-10-01实施 1 QJ2319-92 表1弹(箭)上电子仪器设备外形尺寸系列 mm 长度L 宽度b 高度h 第一系列 第二系列 第一系列 第二系列 50 40 65 40 25 80 一 50 32 90 60 40 45 一 95 一 65 55 65 100 70 70 75 110 75 80 90 120 一 80 100 115 130 85 一 120 一 135 90 130 135 140 一 95 一 140 145 150 100 155 160 160 105 一 170 180 一 165 110 200 205 170 120 一 220 一 230 175 125 240 180 130 一 245 250 一 190 135 270 280 200 一 140 一 300 320 一 205 145 210 150 2 ...
QJ 2318-1992 陀螺加速度计测试方法.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318-92 陀螺加速度计测试方法 1992-03-24发布 199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标准 QJ2318-92 陀螺加速度计测试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陀螺加速度计的测试项目及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惯性系统中陀螺加速度计的检验和测试. 2引用标准 GJB151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GJB152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 GJB585惯性技术术语 3术语 本标准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均按GJB585的规定. 4试验条件 4.1试验设备和仪器 4.1.1主要试验设备和仪器如下: a.精密分度装置; b.水准仪; c.高精度双轴回转台; d.精密振动台; e.陀螺加速度计专用测控台; 系.陀螺加速度计正常运行必需的各种激励电源和各种电子线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g.频率响应分析仪. 4.1.2测试陀螺加速度计所用的设备和仪器,其精度必须高于陀螺加速度计的精度. 若用两者的系统误差进行比较,前者的误差应比后者小一个数量级以上;如以两者的随机 误差进行比较,则前者误差应小于后者误差的三分之一. 4.1.3所用试验设备和仪器均应有计量部门认可的检定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2大气条件 航空航天工业部1992-03-24批准 1992-10-01实施 1 QJ2318-92 4.2.1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a.温度:15~35℃; b.相对湿度:20%~80%; c.气压:试验场所的气压 4.2.2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a.温度:23±2℃; b.相对湿度:50%±5%; c.气压:86~106kPa. 4.3磁场 试验陀螺加速度计时所处位置的磁场,其最大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应符合产品专用技 术条件要求. 试验时电路连接的电磁兼容性应满足GJB151要求. 4.4隔振 试验台的隔振应满足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要求. 4.5安装条件 试验安装条件应满足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要求. 4.6能源 陀螺加速度计所用的各种电源、气源均应满足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要求. 5一般检查 5.1电阻及电感 用欧姆表测量电连接器各点之间的电阻值. 用电感测量仪测量各元件中绕组的电感值. 5.2绝缘电阻 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用兆欧表检查各独立电路之间以及各独立电路和壳体之间 的绝缘电阻.检查点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3绝缘介电强度 陀螺加速度计处于非工作状态,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测试点,用频率为 50Hz 功率不小于0.5kVA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器,检查各独立电路之间及各独立电路 和壳体之间的绝缘介电强度.电压从零均匀升到额定值,保持1min 然后再降到零,上 升和下降时间均不应小于3s 电压额定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一般不应重复进行,必须重复时,试验电压应为前次试验电压的 80%. 5.4极性 2 ...
QJ 2317A-2005 固体火箭发动机公路运输试验方法.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2317A-2005 FL1310 代替QJ2317一1992 固体火箭发动机公路运输试验方法 Road transportation test method for solid rocket motor 2005-12-12发布 2006-05-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2317A-2005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2317一1992《战术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公路运输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QJ2317一1992相比,技术内容主要有以下变化: a)本标准扩大了适用范围,内容涵盖了战略和战术导弹等固体火箭发动机公路运输试验方法. b)将二级公路运输速度定为30km/h~60km/h;四级公路运输速度定为15km/h~40km/h 其下限取战 略导弹运输速度值,其上限取战术导弹发动机运输速度值,范围扩大了. c)发动机运输里程由原来三级运输里程(2000km、1500km和1000km) 改为五级(4000km、 3000km、2000km、1500km和1000km). d)增加了:7.4.3测试运输动态参数时,按QJ3160一2002中附录A执行. e)增加了“6.2安全性”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第八一○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英、张伟青、黄艇. 本标准于1992年3月首次发布,2005年12月第一次修订. I QJ2317A-2005 固体火箭发动机公路运输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公路运输试验的条件、设备、要求、程序和结果评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以下简称发动机)的公路运输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02一1990爆炸品保险箱 GJB2001一1994火工品包装、运输、贮存安全要求 GJB3389一1998固体火箭发动机吊装安全规定 QJ/T815.1一1994产品公路运输模拟试验方法 QJ1354A一2005固体火箭发动机涂漆、外部标记及包装通用技术要求 QJ3160一2002固体火箭发动机铁路运输试验方法 JTJ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试验目的 考核在公路运输条件下,发动机的环境适应性和结构完整性. 4试验条件 4.1公路等级 公路等级一般按JTJ01规定的二级公路和四级公路执行. 4.2运输速度 运输速度按以下要求进行: a)二级公路:30km/h~60km/h; b)四级公路:15km/h~40km/h. 4.3运输里程 运输里程在不同公路等级上一般按表1分配.严酷等级的选取,应根据总体要求在《公路运输试验 任务书》或试验大纲中规定. 表1 单位为千米 严酷等级 运输里程 二级公路 四级公路 总里程 1 3400 600 4000 2 2500 500 3000 3 1500 500 2000 4 1000 500 1500 5 700 300 100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