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8月 ( 第 528 页)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703A-98 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 1998一02一06发布 1998一09一01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703A-98 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 代替QJ1703一89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种类、设备、工艺规范和质量保证规定等.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航天产品用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 1.3分类 1.3.1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种类及状态代号见表1. 表1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种类及状态代号 热处理种类 状态代号 说明 人工时效 T1 减少铸件内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退火 T2 消除铸件内应力、提高铸件的塑性 固溶热处理加自然时效 T4 提高铸件强度和塑性 固溶热处理加不完全人工时效 T5 使铸件获得较高的强度和塑性 固溶热处理加完全人工时效 T6 使铸件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固溶热处理加稳定化处理 T7 稳定铸件的组织和几何尺寸 固溶热处理加软化处理 T8 提高铸件塑性 冷、热循环处理 T9 究性充分酒除的内应力 1.3.2铸件热处理状态应在产品设计图样和机械加工工艺文件中注明. 2引用文件 GB228一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231一95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1173一铸造铝合金 GB15735一95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GJB509A一95热处理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8一02一06批准 1998-09一01实施 1 QJ1703A-98 GJB1695-93铸造铝合金热处理规范 GJB2367一95渗透检验方法 QJ169一89铝合金铸件技术条件 QJ1428一88热处理炉温控制与测量 QJ1676一89铸造铝合金过烧金相试验方法 3要求 3.1化学成分 合金化学成分应符合GB1173或相应标准的规定. 3.2设备 3.2.1固溶热处理用加热炉和时效处理用加热炉应采用带有强制空气循环装置的加热设 备.严禁采用加热元件裸露(无隔板遮盖)的炉子加热. 3.2.2固溶热处理用加热炉和时效处理用加热炉的炉温均匀性和温度控制仪表应符合QJ 1428中的1类或1类以上热处理炉的有关规定,并配置相应的热电偶.其它热处理(如退 火、单独时效处理)用加热炉应符合QJ1428中的Ⅲ类或类以上热处理炉的有关规定,并 配置相应的热电偶. 3、2.3固溶热处理淬火时应配备有加热和循环(或搅拌)装置的冷却槽. 3.3工艺规范 3.3.1各种热处理工艺规范见表2、表3和表4. 3.3.2铸件一般采用低温装炉.为了减少铸件内外温差,大型复杂铸件应低于150℃装炉, 以小于200℃/h速度升温或分段升温. 3.3.3铸件固溶热处理后冷却一般采用冷却介质为60~100℃的热水,特殊情况下允许采 用温度为50~100℃的10#或20#机油. 3.3.4固溶热处理冷却转移时间越快越好,大型铸件不得超过30s. 3.3.5铸件淬火后一般在2h内进行时效处理.铸件如有变形,需要矫正,允许在4h内进行 时效处理. 3.3.6冷、热循环处理一般放在铸件半精加工之后进行.它的整个工艺过程以正温处理开 始,并以正温处理结束,连续进行直到完成. 3.3.7当ZL101T5、ZL104T6和ZL107T6合金按表2进行淬火时效处理后如果只有伸 长率不合格时,在排除了其它因素后,可按表3采用分级时效处理工艺规范.处理后可提高 伸长率,获得合格的力学性能. 3.3.8铸件退火后采用随炉冷却,到室温出炉,也可到150℃以下出炉空冷.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夫工业部部标准 QJ170-87 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 压铸件技术条件 1987-05-30发布 198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70-87 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 代替QJ170-76 本标准适用于基本产品中用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生产的压铸件(以下简称铸件). 1铸件分类、分级 1.1铸件类别 铸件按工作条件和安全系数分为三类,见表1. 表1铸件类别 类 检验项目 铸件工作条件和安全系数 别 合金 铸件 用于关键部位的铸件,该铸件有一点损坏, 化学成分, 尺寸精度, 将造成全弹解体或主要部位损坏,引起控制失 机械性能 表面质量, X射线探伤, 灵,飞行失常,出现弹药误、滞发 (0b、65) 铸件上 如舱体、弹翼 I 切取试样 的机械性能 (0b65) 用于重要部位的铸件,安全系数小于、 化学成分, 尺寸精度, 等于2的铸件 机械性能 表面质量 如支架、马达壳体、地面设备的关键 部位铸件 (0b、85) 航天工业部1987-05-30发布 1987-12-01实施 1 QJ170-87 续表1 检验项目 铸件工作条件和安全系数 合金 铸件 化学成分 尺寸精度, 无需作应力分析的铸件,或安全系数大于2的铸 表面质量 1 件 如用于一般部位上的构件,靶机及航天地面支援 设备,包装箱上的铸件 1.1.1I类铸件切取试样的部位,X射线探伤的部位应在设计文件中规定. 1.1.2对各类铸件的检验项目若有增减时,应在设计文件中规定. 1.2铸件级别 铸件表面质量按使用范围分为三级,见表2. 表2铸件表面质量级别 表面质量 使用范围 级别 符号 装饰性复盖层(如电镀、阳极化、喷涂透明漆等)的表面: 1 需经研磨、抛光和装饰性喷丸的表面;相对运动的配合面;承受 交变载荷的危险应力区的表面 要求密封或加衬垫的表面,基准面,装配结合面,一般涂复 2 (如镀锌等)的表面 3 一般紧固或支承用的接触面,有保护性涂复(如油漆,非装饰性阳极 化)的表面;非接触的自由表面 1.3铸件的类别和表面质量级别应在零件图上注明.标注方法如下:铸件技术标 准按QJ170-87-II-2 类级 别别 同一铸件要求有两种以上的表面质量级别时,应以占铸件表面积最多的级别标注, 其余表面的质量级别应在图样上用表面级别符号另加注明,如图1.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 部标淮 基本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线扎图绘制规则 QJ17—81 北京 198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 部标准 QJ17-81 基本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线扎图绘制规则 1适用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线扎图的绘制方法和要求,在基本产品的试样阶段,凡需绘制线扎图的均应按本规则 绘制. 注:对未经过初样阶段的第一批试样产品,一般不绘制正式线扎图,可只提供线扎草图供生产时参 考. 2定义和用途 2.1线扎图是按照产品结构及电气安装的要求,将多根导线(电缆)用绑扎或粘合等方法联结成束 的图样. 2.2线扎图用于制造线扎. 3绘制原则 3.1线扎图一律采用将线扎展开在同一俯视平面内绘制(即采用线扎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线扎图形 表示),并在展示平面图上加注各种符号和图形,使之具有立体概念. 3.2线扎图的绘制除应符合本规则的要求外,还应符合机械制图规则的一股要求.如明细栏的填写 方法,线条的画法等. 4线束在同一平面上的展示方法 4.1应充分考虑其在整机中的位置及其与相邻元器件,零、部、整件等的相互关系,力求布置匀称 合理. 4 2展示线束必须与接线图展示方位相一致,并应注意与有关装配图相适应. 4.3展示线束的选择应以整机内主于粗的线束焊接面为主视方向. 4.4主视方向确定后,前、后、左、右面的线束对应向前、后、左、右旋转展示;上、下面的线束 应翻转平移至空白处展示(不允许透视). 5线束展示基准面的确定 5.1基准面在线扎图上应是一个展示平面,但立体线束的基准面在空间则是相对变换的,即始终 1 QJ17-81 以与欲展示线束段紧连的前一段线束轴线所在展示平面的俯视面为基准面. 注:立体线束指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线束. 5.2俯视观察方向和线束弯转次序必须是从线束末端或支叉部位开始(绑扎顺序和绑扎间隔由工艺 决定),并以与其紧连的线束展示平面的俯视面为基准,顺序弯转(图5一1). 3 (2) 512 图5一1 图中:先线束(1)相对(2)立体向上,后线束(2)连同(1)一起相对(8)立体向下;而 线束(1)实际成立体向右. 5.3线扎图上各种弯转和折弯符号的意义均应相对于前一展示平面上线束的俯视面理解. 6线束的平面方位和线束表面 6.1从基准面正上方俯视观察线束得出展示平面的前、后、左、右方位,规定如图6一1所示. 6.2从主视方向观察一根线束得出上、下表面和侧表面,规定如图6一2所示 1后 左 若 前 图6-1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169A—2011 FL6210 代替QJ169—1989 铝合金铸件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aluminum alloy castings 2011一07一19发布 2011一10一01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169A—2011 前言 本规范代替QJ169一1989《铝合金铸件技术条件》. 本规范与QJ169一198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有以下变化: a)铸件尺寸精度将手工砂型铸造分成手工树脂砂型铸造和手工粘土砂型铸造; b)表面质量增加渗透检验; c)内在质量增加分散状疏松,海绵状疏松级别的要求; d)增加低压浇注相关内容及要求; e)增加补焊工艺及检验按QJ3072的规定. 本规范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肖文丰、邬京利、张建兵、章启峰、蔡香越. 本规范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J169一1975、QJ169一1989. I QJ169A—2011 铝合金铸件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砂型和金属型铝合金铸件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及交付准备等. 本规范适用于航天产品中用砂型和金属型铸造的铝合金铸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173铸造铝合金 GB/T6060.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T6414一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6987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11346一1989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圆形)分级 GB/T11351铸件重量公差 GJB179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表 GJB1187射线检验 GJB2367渗透检验 HB5395一1988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长形针孔分级标准 HB5396一1988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海绵状疏松分级标准 HB5397一1988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分散疏松分级标准 JB/T7946.3铸造铝合金金相铸造铝合金针孔 QJ1309A—2008ZL104铸件分散状疏松分级 QJ3072铝合金铸件补焊工艺技术要求 3要求 3.1设计 3.1.1铸件类别由设计部门或用户在图样中规定.对于未注明类别的铸件均视为Ⅱ类铸件. 3.1.2在零件图上一般应注有下列内容: a)合金代号、合金标准编号、铸造方法、铸件类别、热处理状态、本规范编号; 标注示例: ZL104GB/T1173 SB-II-T6QJ169A—2011 b)铸件尺寸精度等级及非加工表面粗糙度; c)机械加工基准面;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697-89 红外干涉滤光片通用技术条件 1989-02-25发布 1989-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发布 目次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2引用标准 ......(1) 3术语 .(1) 4技术要求. ..(6) 5试验及检验方法 .(10) 6质量保证 .(13) 7交付 .(15) 8包装、标记、贮存和运输(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697-89 红外千涉滤光片通用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波长从0.7μm到50um的红外干涉薄膜(多层或单层)的一般性能和 耐久性要求.它包括了在本波段适用的基片上镀的膜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卫星上使用的红外干涉滤光片和光学零件的增透膜,其它红外波段的滤光 片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能代替其它膜层标准,如激光膜等,但可以作为其它膜层标准的补充. 2引用标准 GB1185光学零件表面疵病 GB1315~1330光学零件薄膜 GB903无色光学玻璃 GB1331光学制图 GB4458机械制图 3术语 3.1滤光片 optical filter 用以使辐射通过时改变其通量或其光谱成分的光学零件. 3.2干涉滤光片 interference filter 用于涉方法改变光的光谱成分的光学零件. 3.3带通滤光片 bandpass filter 透射带的两边都有较深抑制带的滤光片.它包括超窄带滤光片、窄带滤光片和宽带滤 光片. 3.4透射率 transmissivity 辐射通过介质时的辐射通量与入射到该介质上的辆射通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3.5峰值透射率T 航天工业部1989-02-25批准 1989-10-01实施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勘误表 标准代号 页次 位置 误 正 P2 ≥0.5 >0.5 表2中的“溶解锆 0.5 >0.5 ≥0.3 >0.3 表2中的“杂质铜” ZM50.01 0.1 P T. T1245 表8中的“ZM1” 24 5 QJ168-75 T. T6266 表8中的“ZM5” T623 T624 表3中的“注” T.一淬火后人工时效 T6一淬火后完全 人工时效 P 续表8中的“zL401” T T2 QJ169-75 续表8中的“ZL402” S/20470 删掉 P 表4中的“ZL102” 锰0.5 0.6 杂质含量 铅0.05 删掉 QJ172-75 表4中的“杂质铅” ZL104 ZL1040.05 表5中的 杂质总和 杂质总和1.5 ZHA167-2.5 P 表6中 延伸率 伸延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 部标准 QJ168-75 镁合金铸件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基本产品中用砂型和金属型铸造的镁合金铸件. 一、铸件分类 1.铸件按工作条件和用途分为三类见表1. 表1 铸件 类别 铸件工作条件和用途 检验项目 承受大的动载荷、静载荷及交变载荷等工作条件或有 尺寸、外观、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补充 I 特殊(性能)要求的重要铸件 要求 n 承受中等的动载荷、静载荷等工作条件的铸件 尺寸、外观、化学成分、机械性能 一般用途的低载荷铸件 尺寸、外观、化学成分 2.在铸件的零件图纸上应注有: (1)合金牌号及技术条件; (2)铸造方法、铸件类别及技术条件; (3)热处理种类; (4)铸件尺寸精度等级; (5)机械加工基准面; (6)打印位置; ÷.ZM-6QJ.168-75 标注示例:铸镁s-Ⅱ-TQ168一75 (填写在材料标题栏内) (7)在第I类铸件的零件图纸上应补充要求: a 铸件体内切取机械性能试样位置; b.X光检验略图,并指出透视位置和方向; c.不允许补焊缺陷部位. 注:对第Ⅱ类铸件,其铸件体内切取机械性能试样位置及光检验略图均由工艺部门确定. (8)有关气压、液压、密封面等特殊要求. 二、技术要求及检验 (一)化学成分 3.铸造镁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注:采用本标准以外的合金时,需在零件图纸上注明合金牌号及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发布 1975年8月1日试行 第七八所提出 部《通用技术条件编制组》铸造小组起草 一1- 共11页第2页 QJ168-75 表2 序 合金 主要成分 (%) 杂质(%),不大于 号 牌号 铝 锌 锰 稀土 溶解结 总钻量 镁 硅铁镍铜总和 1 ZM1 3.5~5.5 20.5 0.5~1.0 余量0.010.010.010.030.3 2 ZM2 3.5~5.0 0.7~1.7 0.5 0.5~1.0 余量 i0.010.010.010.030.3 3 ZM3 0.2~0.7 2.5~4.0 0.3 0.3~1.0 余量 0.010.010.010.03 0.3 4 ZM5 7.5~9.0 0.2~0.8 0.15~0.5 余量 0.250.080.010.010.5 5 ZM-6 9.0~10.2 0.6~1.2 0.1~0.5 余量 0.250.080.010.010.5 注:①的含量不大于0.002%. ②ZM1、ZM2、ZM3和ZM5是按GB1177一74的规定,ZM-6为部标准. 4.每一熔炼炉次的合金必须对主要成分和主要杂质进行分析. 注:总铅量和其它杂质可定期分析. 5.合金的化学成分第一次分析不合格时,允许重新取样对不合格元素进行第二次分析,若仍不合 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67A-95 热塑性塑压件通用技术条件 1995-06-27发布 1995-12-05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67A-95 热塑性塑压件通用技术条件 代替QJ167-75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塑性塑压件(以下简称塑件)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验收规则、包 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产品中注射成型的热塑性塑压件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2引用标准 GB/T1804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GB1958形状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QJ977A非金属材料复验规定 3技术要求 3.1原材料 塑件所用原材料的全部性能应符合其出厂技术条件的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对人 厂原材料的复验,根据具体要求,按QJ977A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2塑件的尺寸、外观和性能 塑件的尺寸、外观和性能应符合产品设计文件的规定. 3.3塑件的未注尺寸公差 3.3.1长度尺寸公差按表1. 表1 材料收缩率 ≤1% >1%~2% >2% 塑件公差等级 GB1804-m GB1804-C GB1804-V 3.3.2轴、孔尺寸公差按表2.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5-06-27批准 1995-12-05实施 1 QJ167A-95 表2 ≤1% >1%~2% >2% 材料收缩率 轴 孔 轴 孔 轴 孔 塑件公差等级 h14 H14 h15 H15 h16 H16 3.3.3塑件角度公差按表3. 表3 锥体素线或 ≤6 >6~15 >15~30 >30~50 >50~80 >80~120 >120 短边长度mm 角度公差 士2° 土1°30' ±1°15 土1° ±50 土40 30 3.3.4塑件脱模斜度按表4. 表4 内形 外形 脱模长度 脱模斜度 mm 硬塑料 软塑料 硬塑料 软塑料 ≤25 1° 45 45’ 40’ >25~50 50 35 40 30′ >50~80 40 25′ 30 20′ >80~120 30’ 15 20’ 10' 注:未注公差尺寸脱模斜度不计入公差,孔保证小端尺寸、轴保证大端尺寸 3.3.5配合尺寸的脱模斜度在公差范围内给出. 3.3.6未注塑件的螺纹精度应按7h或7H. 3.4塑件的未注形状和位置公差 3.4.1塑件直线度公差按下式计算: L T=0.03× mm 8(D) 式中:T一塑件直线度公差,mm; L一塑件长度,mm;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674-89 铝合金压铸件 表面“流痕”、“麻面”比较样块 1989-02-14发布 1989-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674-89 铝合金压铸件 表面“流痕”、“麻面”比较样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表面“流痕”、“麻面”比较样块的制造方法、表面特征、等 级范围、评定方法、样块尺寸和标志. 按本标准制作的样块是用来与铝合金压铸件表面进行比较,通过触觉和视觉评定铝合 金压铸件表面“流痕”、“麻面”的工具.也适用于对其它合金材质(锌合金、铜合金)压铸件表 面“流痕”、“麻面”的评定. 2引用标准 GB3505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 GB6062轮廓法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轮廓记录仪及中线制轮廓计 QJ170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 3术语 流痕一压铸件表面上由于金属流动形成的局部下陷的纹络. 麻面一压铸件表面上按金唇龙动方向呈线状分布的细小麻点所构成的区域. 4样块的制造 4.1样块可按下列方法制造: a.直接用表征的铸造方法和材质制造的表面; b.用电铸法复制的表面阳模; C.用塑料复制的表面阳模; d.用其它材料或方法复制的表面阳模. 4.2复制样块用的原始母模的表面,必须是具有“流痕”、“麻面”特征的真铝合金压铸表面. 4.3本标准采用电铸法复制的铝合金压铸件表面“流痕”、“麻面”比较样块(照片)见附录 A(参考件). 5表面特征 5.1直接用压铸法制造(或从压铸件上截取)的样块,应只呈现“流痕”、“麻面的特征,其 航天工业部1989-02-14批准 1989-1C-01实施 1 QJ1674-89 表面色泽应保持合金材质的本色. 5.2用复制方法制造的样块其表面应呈现压铸法产生的“流痕“,“麻而”的特征,而不应含 有其它缺陷特征. 6“流痕”,“麻面”比较样块的等级 “流痕”,“麻而”比较样块按QJ170分为五个等级.各级Rz平均值见下表, “流痕“、“麻而”等级 1 2 3 4 5 R平均值 12.5 18.0 25.0 35.C 50.0 7“流痕”,“麻面”的评定 7.1评定方法 7 1.1对“流痕”、“雨”采用GB3505中所规定的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进行评 定. 7.1.2横过样块表面与金属流相垂直方向,测得25个以上数据,求得Rz平均值.数据必 须按GB6062的要求选择检测仪器,经正确操作所测得.测量方法见下图. 6 40 取样长度 试样编号 评定长度 测头运动方向 金瓜流方向 n 50 7.2取样长度 根椐“流痕”、“麻面”呈喷射分散状态的特征,取样长度均为8mm. 1.3评定长度 a.评定长度为40inm; b.每条评定长度包括5个敢样长度: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663A-98 姿控火箭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方法 1998一07-23发布 1998一12-01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663A-98 代替QJ1663-89 姿控火箭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方法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姿控火箭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的一般要求、试验准备、试验程序、试验结 束工作和试验结果处理的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试验台的抽气型式为发动机一扩压器一蒸汽引射泵一真空泵机组、推力 为10~3000N的单组元和双组元姿态控制、轨道机动发动机(以下简称发动机)模拟23~ 76km高度真空环境下的试验.对于抽气型式为发动机一低温泵一真空泵机组76km高度以 上的高空模拟试验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文件 GB3836.1一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GJB98一86无水肼 GJB753一89偏二甲肼 GJB1673一93四氧化二氮规范 GJB1963一94甲基肼规范 GJB1964一94绿色四氧化二氮规范 GJB2216一94肼类燃料和硝基氧化剂的包装、贮存、运输要求 GJB3403一98氮气和液氮规范 QJ1010A一95任务书的编制与管理 QJ1339一88姿控发动机推力测量规范 QJ1451一88姿控发动机压强测量规范 QJ1492一88液体火箭发动机稳态参数数据处理方法 QJ1646一89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鉴定验收规范 QJ2223一92液体火箭发动机振动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QJ2968一97液体火箭发动机中、高温温度测量方法 QJ3062一98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系统清洁度和多余物控制要求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8一07一23批准 1998一12-01实施 1 QJ1663A-98 3定义 本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4.1试验文件 4.1.1试验任务书 4.1.1.1试验委托单位应向试验承担单位就本次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的试验目的、发动机 的装配状态、调整参数、工作程序及其他要求等进行介绍,双方在协商的基础上会签试验任 务书. 4.1.1.2试验任务书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a.发动机型号; b.试验类型及代号; c.试验目的: d.发动机工作时间; e.发动机的装配状态; f.发动机的主要参数调整值; g发动机工作程序; h.发动机起动条件、紧急关机条件; i.测量参数的种类、数量、范围和不确定度要求: j数据处理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k.其他要求. 4.1.1.3试验任务书的格式、签署、更改及管理等应符合QJ1010A的规定. 4.1.1.4试验委托单位因故终止试验,应立即书面通知试验承担单位. 4.1.2试验操作规程 试验承担单位应编写试验操作规程(含岗位操作细则),其内容包括:试验准备、试验程 序、试验结束工作、试验结果处理等全过程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4.1.3试验质量与可靠性保证大纲 试验承担单位应编写质量与可靠性保证大纲,其主要内容如下: a.试验的质量目标与要求; b.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 c.规定合理采用冗余技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d.规定建立质量与可靠性控制点、网络和各环节的控制内容; e.规定质量与可靠性控制措施、计划; f.规定优质试验条件; g.其他要求. 4.1.4试验安全规程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165B-2014 FL1690 代替QJ165A一1995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安装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aerospace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product assembly 2014一11-20发布 2015一02一20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QJ165B-2014 目次 前言 IL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总则. 2 4一般要求 2 4.1人员. 3 4.2设计文件 4.3工艺文件. 3 4.4环境 3 4.5操作 22 4.6电子元器件 3 4.7印制电路板. 4.8材料 4.9紧固件 4 4.10工具(工装)和设备 4 5工艺技术要求. 4 5.1安装前的准备 5 5.2线扎和电缆组装件制作 7 5.3标记 7 5.4 元器件安装 7 5.5焊接 11 5.6高电压电气接点的焊接 15 5.7压接与绕接 15 5.8 机械装配 16 5.9清洗 17 5.10涂敷、灌封和粘固 18 5.11修复和改装 5.12多余物的预防和控制 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潮湿敏感表面安装器件湿敏度分级和烘干条件22 I QJ165B-2014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165A一1995《航天电子电气产品安装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QJ165A一1995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对规范性引用文件作了修订和补充; b)增加了“总则”,规定了引用本标准的原则和要求; c)修改了航天电子电气产品安装场地的环境要求; d)补充完善了表面安装元器件的安装要求; e)增加了印制电路板组装件清洗后清洁度检测要求; f)增加了修复与改装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二○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凡志、华苇、赵钺、张明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J165一1975、QJ165一1982、QJ165一1989、QJ165A -1995.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637-89 跨超声速风洞模型通用规范 1989-01-13发布 1989-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发布 目次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2引用标准 ..........(1) 3符号 .(1) 4术语.....(2) 5模型设计原则(2) 6模型设计要求. ..(2) 7局部模拟与特种试验模型 ..(6) 8模型的结构与制造精度要求.(10) 9模型的强度 ........(20) 10模型的刚度 ...(20) 11模型材料的选取 . .(20) 12模型的验收与安装要求...................(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637-89 跨超声速风洞模型通用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跨超声速风洞试验模型及部分特种试验模型的设计、制造、验收与安装 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试验段横截面尺寸为0.6m×0.6m量级的超声速风洞试验模型设计; 也适用于同量级横截而尺寸的跨声速风洞试验模型设汁;共它尺寸风洞试验的模型设计也 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1804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GB1184形状和位置公系未注公差的规定 3符号 符号见表1. 表1 符号 名称 单位 A 模型最大横截而积 m2 A 风河试验段演截面积 b 模型翼展 C 风洞试验段宽度 mm d 整流罩小端直径 d 模型底部直径 模型安全系数 整流罩长度 mm M 马赫数 试验段边界层度 mm 风河堵塞度 整流罩的半锥角 (°) 航天工业部1989-01-13批准 1989-08-01实施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608A~1609A—96 过滤 器 1996-03—21发布 19970101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609A-96 过滤器规范 代替QJ1609一89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过滤器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导弹、运载火箭地面设备和试验设备的液路和气路系统用过滤器的制造、 检验和验收. 2引用文件 GB197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 GB/T18C4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QJ203管子及管路附件的公称压力和试验压力 QJ1610阀门气体泄漏率分级及其检测 QJ2405液压过滤器通用规范 QJ1608A过滤器型式与尺寸 SH0458精密仪表脂 3要求 3.1材料 材料应符合QJ1608A中表2的规定.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在入库前经复验合 格. 3.2制造 3.2.1过滤器的零件、部件均应按其图样及本规范制造. 3.2.2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1804中M级规定. 3.2.3图样上未注明尺寸的锐边和内角应按下列要求制造: 锐边倒圆R为0.2~0.3mm;内角r为0.2~0.4mm. 3.2.4螺纹表面应光洁,不得有影响旋入的毛刺、滑扣、断扣和碰伤等缺陷.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6一03--21批准 199701-01实施 5 QJ1609A-96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应符合GB197中外螺纹6h、内螺纹5H6H的规定.螺纹型面的 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应不大于3.2um. 3.2.5零件应无影响强度及有损外观的缺陷,如划伤、变形、气孔和锈蚀等. 3.2.6金属零件装配前应清除毛刺,并用汽油或酒精仔细清洗,然后用千净的压缩空 气吹干. 3.2.7在装配前,螺纹部分和零件的配合面应涂一薄层符合SH0458规定的精密仪表脂. 3.3工作温度 在一40~十100℃时,过滤器应能正常工作. 3.4性能要求 3.4.1滤芯结构完整性 滤芯(接头和滤材)焊缝的气泡点压力应大于金属毡或金属网气泡点压力(见表1)的 90%. 表1 Pa 过滤精度μm 金属毡气泡点压力 金属网气泡点压力 5 4500 5700 10 3100 3750 15 2100 2600 40 750 1020 3.4.2壳体强度 过滤器壳体在按QJ203规定的试验压力作用下,应无泄漏和残余变形. 3.4.3气密性 过滤器在公称压力的气压作用下,其外泄漏率应不大于1×10-Pa.m3/s. 3.4.4原始压差 过滤器在额定流量下,其进出口压力差应不大于0.15MPa. 3.5产品标志和产品型号 3.5.1产品标志 用刻制或涂刷的方法在过滤器的壳体上标有产品标志.产品标志的内容如下: a.产品名称; b.产品型号; c.制造日期; d.制造名. 3.5.2产品型号 过滤器型号命名如下: 6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608A~1609A—96 过滤 器 1996-03—21发布 19970101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608A-96 过滤器型式与尺寸 代替QJ1608一89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过滤器的型式、尺寸、主要参数、标记示例和技术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导弹、运载火箭的地面设备和试验设备液路与气路系统用过滤器. 2引用文件 GB1220不锈钢棒 QJ1609A过滤器规范 HB1862金属丝编织方孔网 ZBG33003聚四氟乙烯棒材 SH035810号航空液压油 3定义 本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4.1型式、尺寸与主要参数 过滤器的型式、尺寸与主要参数见图1和表1.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6一03一21批准 1997-01-01实施 1 QJ1608—96 L 6 5 Li C G-3 13 37°士1° 1 2 3 8 图1过滤器结构图 1一滤材;2一壳体;3一密封垫圈;4一接头;5一保险丝;6-铅封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600A-98 航天产品工艺标准化工作规定 1998一02一06发布 1998一10一01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目 次 1范围 (1) 1.1主题内容 (1) 1.2适用范围 (1) 2引用文件 (1) 3定义 (1) 4一般要求 (1) 5详细要求 (2) 5.1方案阶段 (2) 5.2工程研制阶段(3) 5.2.1初样阶段 (3) 5.2.2试(正)样阶段 (5) 5.3设计定型 (6) 5.4工艺定型 (6) 5.5生产定型 (8) 5.6生产阶段 (9) 5.7工艺标准化文件系统 (9) 附录A“标准化问题处理登记表”格式(参考件)(11) 附录B“标准实施统计表”格式(参考件)(12)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600A-98 航天产品工艺标准化工作规定 代替QJ1600一89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产品研制各阶段和生产阶段工艺标准化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产品工艺标准化工作. 2引用文件 GJB909一90关键件和重要件的质量控制 QJ893一85标准选用和更新代替的有关规定 QJ903A一95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QJ1340一93航天产品标准化大纲和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编制规定 QJ1341一94航天产品标准化审查报告的编写规定 QJ1575一88航天产品工艺文件标准化检查规定 QJ1668一89航天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与计算 QJ2664一94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武器装备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1990年2月19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航天产品研制的标准化工作暂行办法》1993年7月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3定义 本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4.1航天产品研制的工艺标准化工作应认真执行《武器装备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和《航 天产品研制标准化工作暂行办法》. 4.2航天产品工艺标准化工作是航天产品研制和生产工作的组成部分,是航天产品标准化 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按研制程序实行分阶段管理. 4.3航天产品工艺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航天产品研制和生产中,认真组织实施各类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8一02一06批准 1998-10一01实施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99-89 丙烯酸磁漆涂装通用工艺 1989-01-04发布 1989-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99-89 丙烯酸磁漆涂装通用工艺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图 本标准规定了热塑型丙烯酸磁漆涂装通用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需涂热塑型丙烯酸磁漆的基本产品和辅助产品.民用产品亦可参照使 用. 2引用标准 GB6514~6515涂漆作业安全规程 QJ813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3材料、工具及设备 3.1材料 材料见表1. 表1 材料名称 型号 标准号 锌黄、铁红环氧底漆 H06-2 HG2-605-84 铁红醇酸底漆 C06-1 HG2-113-84 锌黄、铁红过氯乙烯底漆 G06-4 HG2-623-84 黄丙烯酸底漆 B06-2 HG2-636-84 环氧腻子 H07-5 HG2-607-84 醇酸腻子 C07-5 HG2-595-84 硝基腻子 Q07-5 HG2-615-84 航天工业部1989-01一04批准 1989-08-01实施 1 QJ1599-89 续表1 材料名称 型号 标准号 白色丙烯酸磁漆 B04-6 HG2-634-84 各色丙烯酸磁漆 B04-12 津Q/HG2-97-73 丙烯酸清漆 B01-15 陕Q/B701-74 环氧漆稀释剂 X-7 醇酸漆稀释剂 X-6 过氯乙烯漆稀释剂 X-3 硝基漆稀释剂 X-1 丙烯酸漆稀释剂 X-5 航空洗涤汽油 GB1789-79 水基清洗剂 铜丝网 180~300目 3.2工具及设备 水砂纸、砂布、涂一4粘度计、秒表、测厚仪、干湿计、喷枪、压缩空气泵、油水分离装 置、喷漆室、干燥设备. 4涂层配套系统 4.1H06-2锌黄、铁红环氧底漆→G06一4锌黄、铁红过氯乙烯底漆→B04一6或 B04-12丙烯酸磁漆. 4.2C06-1铁红醇酸底漆→G06一4铁红过氯乙烯底漆→B04-6或B04-12丙烯 酸磁漆. 4.3C06-1铁红醇酸底漆-→B04-6或B04-12丙烯酸磁漆. 4.4B06-2锶黄丙烯酸底漆→B04-6或B04-12丙烯酸磁漆. 5施工要求 5.1铝及铝合金零、部件经电化学氧化、化学氧化后应在24h内涂漆(涂漆前有中间工序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1579A—2005 FL1680 代替QJ1579一1988 航天器系统级振动试验方法 Vibration test method for spacecraft 2005一12一12发布 2006一05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1579A-2005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1579一1988《卫星整星振动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QJ1579一1988相比,有下列主要变化: —试验对象从卫星扩大到航天器: 一增加了第4章“试验条件及允许偏差”中试验允许偏差; 一增加或修改了第5章“试验仪器、设备”中测量系统,包括传感器的选择、安装以及信号调节 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等要求; —一删除了QJ1579一1988中5.3“振动控制方式”中的单点控制和开环控制: —修改了第6章“试验件及试验夹具”中试验件安装要求; —增加了第7章“试验”中试验文件和振动试验流程图.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第五研究院总体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兰菊、高非、韩晓健、白松波、朱凤梧. 本标准于1988年12月首次发布,2005年12月第一次修订. I QJ1579A-2005 航天器系统级振动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器系统级产品的正弦和随机振动试验的目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程序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航天器系统级产品(以下简称试验件)的振动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1027A一2005运载器、上面级和航天器试验要求 3试验目的 3.1航天器鉴定级或准鉴定级振动试验 航天器鉴定级或准鉴定级振动试验的目的为: a)检验航天器经受鉴定级或准鉴定级振动环境的能力: b)获取航天器有关部位振动响应数据; c)对在组件级振动试验时无法合理考核的组件在系统级振动试验中进行考核. 3.2航天器验收级振动试验 航天器验收级振动试验的目的为: a)检验航天器经受验收级振动环境的能力; b)暴露航天器材料和工艺缺陷,提高航天器的飞行可靠性. 3.3航天器结构模型振动试验 航天器结构模型振动试验的目的为: a)验证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 b)测量航天器有关部位的振动响应数据,为制订或修改组件振动试验条件提供依据; c)试验大纲中规定的其它目的. 4试验条件及允许偏差 4.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按GJB1027A一2005和有关试验技术文件规定. 4.2试验允许偏差 一般应采取以下试验允许偏差: a)正弦振动: 频率:士2%: 加速度幅值:±10%.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575A-98 航天产品工艺文件 标准化检查规定 1998一08一05发布 1999一01-01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575A-98 航天产品工艺文件 代替QJ1575-88 标准化检查规定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产品工艺文件标准化检查的一般要求、检查内容、检查程序.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产品工艺文件标准化检查. 2引用文件 QJ892一85航天产品特性分类和管理要求 QJ903.1A一95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总则 QJ903.2A一95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工艺文件编制的一般要求 QJ903.5A一95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工艺文件签署规定 QJ903.6A一95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工艺文件更改规定 QJ903.8A一95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工艺总方案编制规则 QJ903.9A一95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管理用工艺文件编制规则 QJ903.10A一95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文件编制规则 QJ2664一94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QJ/G22一85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条例 3定义 本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4.1标检工艺文件的范围按QJ903.1A第3章的规定. 4.2标检工艺文件的依据有《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含标准选用范围)、产品设计文 件及有关标准、法规文件. 4.3通过工艺文件标检应满足以下要求: a.最大限度地提高工艺继承性,尽量采用典型工艺、通用工艺;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8一08一05批准 1999-01一01实施 1 QJ1575A-98 b.保证工艺文件的完整、协调; c.保证工艺文件贯彻标准及有关法规文件的正确性. 4.4工程研制阶段的工艺文件应经标准化检查,未经标检签署的不得复制和用于生产. 4.5工艺文件标检的一般内容如下: a.工艺文件格式选用是否正确; b.格式中的有关栏目填写是否完整、正确; .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封面是否标注“关键”字样; d.签署是否完整,是否符合QJ903.5A和QJ892的规定; e.采用的术语、代号、符号、计量单位是否符合标准; f.文字内容表达是否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g工艺文件中引用的标准是否现行有效并符合《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的规 定. 4.6工艺文件一般按产品组(整)件、部件为单位成套送检,对工艺规程按产品图号、专业送 检. 4.7送检的工艺文件必须完成“标检”以前的各级签署. 4.8工艺文件标准化检查是工艺工作的组成部分.各单位在安排工作计划时,应切实保证 标准化检查所需时间. 5详细要求 5.1标检内容 5.1.1工艺总方案 5.1.1.1工艺总方案的编制是否符合QJ903.8A的规定. 5.1.1.2工艺总方案中的标准化要求与《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是否协调、是否体现 型号工艺、工装标准化目标的要求. 5.1.1.3工艺总方案中的工艺文件编制原则是否符合QJ903.2A的规定. 5.1.2管理用工艺文件 5.1.2.1工艺文件目录 工艺文件目录的填写是否符合QJ903.9A第4.1条的规定;其工艺文件总目录是否汇 总了各类工艺文件的册数、页数;每册工艺文件目录页数与本册的页数是否相符. 5.1.2.2工艺路线表 工艺路线表的填写是否符合QJ903.9A第4.2条的规定. 5.1.2.3关键工序明细表 关键工序明细表的填写是否符合QJ903.9A第4.3条的规定. 5.1.2.4外协件明...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71.2-88 计量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卡 及填写规范 1988-12-28发布 198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71.2-88 计量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卡 及填写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量管理原始信息和数据采集的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部计量管理系统中原始信息的采集及数据的录入. 2数据采集原则 基于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具有法制性特点,因此要求信息的采集要准确,及时, 完整和全面.信息采集由基层单位完成,通过信息传递和加工逐层生成各主管部门所需 要的汇总信息,部要求各基层单位申报的信息基本都可由原始数据项导出, 3数据采集方法 计量管理系统将以报告制度采集为主,以专门组织采集为辅的采集方式,并以数据 采集卡做为数据采集的标准格式. 数据采集卡是由原始数据项组成,以报告制度向基层采集原始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 是数据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由它确定数据项的种类,定义,编号,类型,长度和 填写说明, 4数据采集要求 采集数据时应按数据采集卡及填写规定的要求,逐栏填制、并经过复核无误后,由 单位主管领导批准签字,提交信息采集部门、采集部门要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核查,核查 信息的填报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及时性,采集信息部门对采集的信息不得随意删改, 如发现疑问及时提出, 5数据录入要求 数据录入的任务就是要准确地,及时地把文字型和数字型数据转换为磁信息,提交 计算机进行处理,完成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第一环节的工作, 数据录入前要做好预审工作,按照数据录入中的关键技术指标,逐一加以审查,如 航天工业部1988-12一28批准 1989-07-01实施 1 QJ1571.2-88 发现错情及时给原始信息提供者处理. 有意识地检验数据录入的质量,要对全批数据进行随机抽样检查,抽查量不少于总 量的百分之五.质量合格者才能使用,否则返工或重录. 6数据采集卡的分类 6.1计量标准器具数据采集卡(001) 计量标准器具是按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检定依据用的计量器具或物质、计 量标准器具包括: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一般计量标准器具 和计量标准的配套设备. 6.2工作计量器具数据采集卡(002) 工作计量器具是指不用于检定工作而只用于日常测量的计量器具.工作计量器具包括: 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限用和准用工作计量器具,填写时 不受计量器具原值的限制. 6.3计量检测点数据采集卡(003) 计量检测点的数据采集是涉及计量器具配备的综合信息.是企业计量检测工作的集 中概括,可由计量检测率的需要溯源到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计量器具的周检合格率.其 中包括: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根据国家经委颁发的《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通则》 (试行)配备);工艺控制计量器具配备(根据产品工艺规程或相应的技术文件对关键 件,重要件和关键工序的检测点进行配备);产品质量计量器具配备(根据产品质量标 准或计量器具检定规程要求配备):经营管理计量器具配备(根据能源物资以外的大宗, 贵重原材料进出厂和定额管理的需要进行配备). 6.4计量器具配备规划数据采集卡(004) 计量器具配备规划包括按技术改造要求制定的配备规划,计量标准器具的配备规划, 以及待配备不齐或已配备但不合格的计量点的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6.5计量检定项目数据采集卡(005) 计量检定项目是根据所建立的计量标准并依据相应的检定规程,进行量值传递时所 能开展的具体检定内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71.1-88 仪器仪表管理系统 数据采集卡及填写规范 1988-12-28发布 198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71.1-88 仪器仪表管理系统 数据采集卡及填写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仪器仪表管理原始信息和数据采集的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部仪器仪表管理系统中原始信息的采集及数据的录入. 2数据采集原则 基于仪器仪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具有法制性特点,因此要求信息的采集要准确, 及时,完整和全面.信息采集由基层单位完成,通过信息传递和加工逐层生成各主管部 门所需要的汇总信息,部要求各基层单位申报的信息基本都可由原始数据项导出. 3数据采集方法 仪器仪表管理系统将以报告制度采集为主,以专门组织采集为辅的采集方式,并以 数据采集卡做为数据采集的标准格式. 数据采集卡是由原始数据项组成,以报告制度向基层采集原始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 是数据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由它确定数据项的种类,定义,编号,类型,长度和 填写说明. 4数据采集要求 采集数据时应按数据采集卡及填写规定的要求,逐栏填制,并经过复核无误后,由 单位主管领导批准签字,提交信息采集部门,采集部门要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核查,核查 信息的填报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及时性.采集信息部门对采集的信息不得随意删改, 如发现疑问及时提出. 5数据录入要求 数据录入的任务就是要准确地,及时地把文字型和数字型数据转换为磁信息,提交 计算机进行处理,完成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第一环节的工作. 数据录入前要做好预审工作,按照数据录入中的关键技术指标,逐一加以审查,如 航天工业部1988-12-28批准 1989-07-01实施 1 QJ1571.1-88 发现错情及时给原始信息提供者处理. 有意识地检验数据录入的质量,要对全批数据进行随机抽样检查,抽查量不少于总 量的百分之五.质量合格者才能使用,否则返工或重录. 6数据采集卡的分类 6.1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卡(001) 适用于在用仪器仪表固定资产原始数据项的采集,对于低值仪器仪表原始数据项的 采集,本标准不做统一规定. 6.2仪器仪订货数据采集卡(002) 仪器仪表订货情况按此卡采集原始数据项,采集期限从签订合同开始至到货安装后 正式启用为止. 6 3仪器仪表运行事故数据采集卡(003) 仪器仪表发生事故后,经过填写事故报告单,查清原因,确定处理结果后采集原始 数据. 6.4精大贵稀仪器机时数据采集卡(004) 适用于精大贵稀仪器仪表运行机时数据采集,由此可以计算出精大贵稀仪器仪表平 均利用率. 7数据采集卡的格式 7.1说明 7.1.1本标准只规定了采集卡的整体格式和内部格式.实际采集数据时应按标准提 供的格式另行印制数据采集卡. 7.1.2采集卡中数据项名称、编号,类型和长度只是在手工填写时作提示用. 7.1.3数据项类型分为: C一-字符型(指ASCII码字符). D一代码型(指信息分类编码中的代码). H一一汉字型(包括汉字及汉字与字符混合型). N一一数字型(包括0~9,,,一). 7.1 4数据项长度规定以字节表示(一个字符或一位数字以一个字节计,一个汉字 以二个字节计). 7.1 5记录内容中的各数据项不允许超过规定的数据项长度. 7、1.6数据采集卡的增加卡和变动卡格式同相对应的数据采集卡一样,. 7.2数据项编号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70.4-89 仪器仪表技术状态划分标准 1989-05-10发布 1989-12-3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发布 目 次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划分原则和方法 (1) 4仪器仪表技术状态划分标准 (1) (1)数字电子计算机 (3) (2)自动化仪表及系统 (3) (3)电工仪器仪表 (5) (4)光学仪器 (7) (5)分析仪器 (13) (6)实验仪器及装置 (17) (7)量仪 (18) (8)电子和通讯测量仪器 (19) (9)长度计量标准器具(32) (10)流量计量标准器具 (32) (11)电磁学计量标准器具(33) (12)无线电计标器具(36) (35) (13)时间频率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70.4-89 仪器仪表技术状态划分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仪器仪表技术状态划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仪器仪表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及仪器仪表的管理. 2引用标准 QJ1571.1仪器仪表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卡及填写规范 QJ1348仪器仪表分类及代码 3划分原则和方法 3.1划分原则 3.1.1本标准以国际范围内现有仪器仪表为基础进行技术状态四级分等,即国际水平、国内 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国内落后水平. 3.1.2本标准只划分到分类代码的小类,对于多功能和技术规格繁杂的仪器仪表类,只给出 关键的技术规格项目及精度等级, 3.1.3本标准主要给出国际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和国内一般水平的技术规格,精度等级的划 分范围.国内落后水平不再给出技术指标. 3.1.4本标准对88类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只做了国际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的划 分.99小类参照本标准相应类进行划分. 3.1.5对于目前国内只有一般水平的仪器仪表,本标准未写人.例870131气动单元组合 仪表87011645水表. 3.1.6在填写采集卡使用本标准时,标准中给出的指标一般都应满足. 3.2划分方法 国内外生产的各类仪器仪表,其技术规格和精度等级与自动化程度,在国际上都处于领 先地位的均属国际水平.达不到国际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均属国内先进水平.次 于国内先进水平的属于国内一般水平. 4仪器仪表技术状态划分标准 仪器仪表技术状态划分标准按下表规定. 航天工业部1989-05-10批准 1989-12-31实施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