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30286-2013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保护轮廓和信息系统安全目标产生指南.pdf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30286-2013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保护轮廓和信息系统安全目标 产生指南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Guide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protect profile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target 2013-12-31发布 2014-07-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Z30286-2013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ISPP和ISST概述 A.1ISPP和ISST的用途】 4.2ISPP和ISST的内容1 4.31SPP和1SST的目标读者4 5ISPP和ISST的产生过程 4 6ISPP和ISST的描述部分5 6.1概述 5 6.21SPP和ISST标识5 6.3ISPP和ISST概述 5 6.41SPP应用注解 6 7信息系统描述 6 7.1概述 ....6 7.2信息系统使命描述6 7.3信息系统概要描述 6 7.4信息系统详细描述6 8安全保障需求7 8.1概述 7 8.2识别和说明假设7 8.3识别和说明威胁 8 8.4识别和确定组织安全策略11 8.5明确安全保障需求定义 12 9安全保障目的 】2 9.1概述* 12 9.2威胁、假设和组织安全策略的列表 13 9.3信息系统环境保障目的 13 9.4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目的 *13 10安全保障要求 13 10.1概述 13 10.2安全技术保障要求 15 10.3安全管理保障要求 19 GB/Z30286-2013 10.4ISPP或1SST中的安全工程保障要求 20 11信息系统概要规范 22 11.1概述 22 11.2信息系统概要规范概述 22 11.3安全保障措施的选择 23 12ISPP声明 24 12.1概述 24 12.2ISPP引用 24 12.3ISPP裁剪 24 12.41SPP附加项 24 13符合性声明 25 13.1概述 25 13.2安全保障目的的符合性声明 25 13.3安全保障要求的符合性声明 27 附录A(资料性附录)从GB/T20274.2一2008选取STRs 29 附录B(资料性附录)从GB/T20274.3一2008选取SMRs 33 附录C(资料性附录)从G...
GB/Z 29830.3-2013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框架 第3部分:保障方法分析.pdf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29830.3-2013/ISO/IEC TR15443-3:2007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框架 第3部分:保障方法分析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ology-A framework for IT security assurance-Part 3:Analysis of assurance methods (ISO/IEC TR 15443-3:2007 IDT) 2013-11-12发布 201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Z29830.3-2013/ISO/IEC TR15443-3:2007 目 次 前言 引言 V 1范围 1 1.1意图 1 1.2应用 1 1.3适用领域 .1 1.4限制 2术语和定义 1 3缩略语 3 4对保障的理解 4 4.1保障目标的设置4 4.2保障方法的应用 4.3保障结果的评估 10 4.4例子 11 5保障的比较、选择和组合 11 5.1保障途径的选择 11 5.2保障方法的组合 13 5.3保障方法的比较 13 5.4关注的保障特性 14 6指导18 6.1开发保障(DA) 19 6.2集成保障(1A) 20 6.3运行保障(OA) 2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列表比较 26 附录B(资料性附录)所选方法的保障特性 28 附录C(资料性附录)保障方法的组合 .43 参考文献 .45 图1保障供给 5 图2生存周期过程管理9 图3可用方法 13 图4矩阵比较原理 14 图5保障关注 19 图6系统测试和评价22 I GB/Z29830.3-2013/ISO/IEC TR15443-3:2007 图B.1测试要求演进 31 表1供给的保障类型 6 表2保障供给的使用 6 表3保障的严格程度 表4保障途径应用范围 .7 表5生存周期保障模型 8 表6保障途径 10 表7比较的关键方面 .15 表8安全域 .24 表9安全管理特性 24 表10整个OA的成熟度 25 表A.1方法和目标用户群 26 表A.2基本认证模式 27 表A.3可用保障方法. 27 Ⅱ ...
GB/Z 29830.2-2013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框架 第2部分:保障方法.pdf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29830.2-2013/ISO/IEC TR15443-2:200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框架 第2部分:保障方法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ology-A framework for IT security assurance-Part 2:Assurance methods [ISO/IEC TR 15443-2:2005 IDT] 2013-11-12发布 201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Z29830.2-2013/ISO/IEC TR15443-2:2005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1 1.1意图 1.2适用领域 1 1.3限制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 4方法概述和表达 3 5保障的生存周期阶段与图示符号3 5.1保障途径与图示符号 5.2实用性与符号表示 4 5.3安全相关性与符号表示 4 5.4概览表 5.5表达方法学 *6 6保障方法 6 6.1ISO/1EC15408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6 6.2 TCSEC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8 7 6.3 ITSEC/ITSEM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和方法学8 6.4 CTCPEC加拿大可信产品评估准则 9 6.5 KISEC/KISEM韩国信息安全评估准则和方法学810 6.6RAMP维护阶段的评定 .11 6.7ERM评估评定的维护(一般性的)8 12 6.8TTAP可信技术评价程序8 13 6.9TPEP可信产品评估程序 13 6.10 Rational统一过程(RUPs) 14 6.11ISO/IEC15288系统生存周期过程 15 6.12 ISO/1EC12207软件生存周期过程16 6.13V-模型 .17 6.14ISO/IEC14598软件产品评价 18 6.15X/0pen基线安全服务8 19 6.16SCT严格符合性测试 20 6.17ISO/IEC21827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21 6.18 TCMM可信任能力成熟度模型 .22 6.19 CMM】集成化能力成熟度模型 23 6.20ISO/1EC15504软件过程评估24 I GB/Z29830.2-2013/ISO/IEC TR15443-2:2005 6.21CMM能力成熟度模型(针对软件) 25 6.22SE-CMM系统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26 6.23TSDM可信任软件开发方法 .26 6.24 SDoC提供方符合性声明 27 6.25SA-CMM软件需求能力成熟度模型@ .28 6.26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 29 6.27ISO13407以人为中心的设计(HCD) 30 6.28开发者良源(一般情况) 31 6.29ISO/IEC17025鉴定保障 31 6.30ISO/IEC13335信息和通信技术...
GB/Z 29830.1-2013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框架 第1部分:综述和框架.pdf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29830.1-2013/ISO/IEC TR15443-1:200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框架 第1部分:综述和框架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ology-A framework for IT security assurance-Part 1:Overview and framework (ISO/IEC TR 15443-1:2005 IDT) 2013-11-12发布 201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Z29830.1-2013/ISO/1ECTR15443-1:2005 目 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1 1.1意图 .1 1.2途径 1.3应用 1 1.4适用领域 .1 1.5限制性 1 2术语和定义 1 3缩略语 5 4概念 6 4.1为什么需要保障 6 4.2保障与信心的区别 6 4.3什么是交付件 7 4.4利益攸关方 .7 4.5保障需求 8 4.6保障方法对1T安全的适用性 8 4.7保障模式 9 4.8保障风险量化与机制增强 .9 4.9保障减少安全风险 9 4.10量化保障 9 5选择安全保障 .....10 5.1保障需求描述 10 5.2经济方面 11 5.3组织方面 11 5.4保障类型 .12 5.5技术方面 .12 5.6优化方面的考虑 13 6框架 13 6.1保障途径 6.2保障方法 .13 6.3生存周期方面 .14 6.4正确性保障与有效性保障 .15 6.5保障方法分类 .15 6.6组合保障 6.7保障评定 16 17 I GB/Z29830.1-2013/ISO/IEC TR15443-1:2005 前言 GB/Z2983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框架》分为以下3个部分: —第1部分:综述和框架; ——第2部分:保障方法; 一第3部分:保障方法分析. 本部分为GB/Z2983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采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IEC TR15443-1:200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保 障框架第1部分:综述和框架》. 本部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一—国际标准2.9与2.16为重复性内容,转标时删除2.16.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罗锋盈、张明天、王延鸣、陈星、杨建军. ...
GB/Z 28865-2012 抗电磁干扰软磁铁氧体材料规范.pdf
ICS29.100.10 L1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28865—2012 抗电磁干扰软磁铁氧体材料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anti-EMI soft ferrite materials 2012-11-05发布 2013-02-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Z28865—2012 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依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 门反映.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磁性元件与铁氧体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9)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仕俊、彭清贵、胡滨、刘剑. I GB/Z28865-2012 抗电磁干扰软磁铁氧体材料规范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抗电磁干扰软磁铁氧体材料的分类、材料牌号、主要磁性能及其试验 方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抗电磁干扰软磁铁氧体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1.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IEC60068-1:1988 IDT) GB/T2900.60-2002电工术语电磁学(IEC60050(121):1998 NEQ) GB/T9637一2001电工术语磁性材料与元件(eqv IEC60050(901):1973) GB/Z28870-2012抗电磁于扰软磁铁氧体材料的测量方法 3定义 GB/T2900.60一2002和GB/T9637一2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标称阻抗aormalized impedance ZN 规定尺寸磁珠在规定测试条件下,单匝阻抗与磁心常数1的乘积. 3.2 饱和磁通密度saturation flux density B. 磁场强度最大值能使材料磁化到饱和时的磁通密度. 3.3 居里温度Curie temperature Tc 铁磁性材料或亚铁磁性材料由铁磁状态或亚铁磁状态转变为顺磁状态的临界温度. 4分类 4.1材料分类 4.1.1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的材料属软磁铁氧体材料. 4.1.2抗电磁干扰软磁铁氧体材料按其化学组成主要分为NiZn系列、NiCuZn系列和MnZn系列. 4.1.3每个系列有若干牌号,每个牌号的材料可根据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抗电磁 干扰软磁铁氧体磁心. 1 ...
GB/Z 24294.4-2017 信息安全技术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 第4部分:终端安全防护.pdf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24294.4—2017 部分代替GB/Z24294一2009 信息安全技术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 第4部分:终端安全防护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Guide of implementation for Internet-based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Part 4:Defense for terminal security 2017-05-12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Z24294.4-2017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终端安全功能与实施原则 1 5.1安全脆弱点 1 5.2安全功能 2 5.3实施原则 2 6终端安全应用模式 2 6.1终端基本安全应用模式 2 6.2终端增强安全应用模式 3 6.3移动终端安全应用模式 3 7终端基本安全防护要求 3 7.1系统服务配置 3 7.2账户策略配置 3 7.3日志与审核策略配置 3 7.4浏览器安全配置 4 7.5恶意代码防范 4 7.6个人防火墙 ....4 7.7系统漏洞补丁升级 4 8终端增强安全防护要求 4 8.1安全性检测 8.2程序运行授权 5 8.3安全电子邮件 5 8.4安全公文包 .5 8.5安全审计 5 9移动终端安全防护要求 6 9.1便携式终端安全 6 9.2手持式终端安全 7 参考文献 8 I GB/Z24294.4-2017 前言 GB/Z24294《信息安全技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接入控制与安全交换; —第3部分: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 —第4部分:终端安全防护. 本部分为GB/Z24294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部分代替GB/Z24294一2009《信息安全技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 与GB/Z24294一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新增了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终端的脆弱点和面临的主要威胁; —一补充明确了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终端的安全防护功能和实施原则; 一一补充了划分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终端安全防护的主要应用模式; 一补充规范了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终端在三种应用模式下的安全防护要求.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郑 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性元、杜学绘、孙奕、夏春涛、曹利峰、张东巍、任志宇、罗锋盈、上官晓丽、 董国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Z24294—2009. Ⅲ ...
GB/Z 18808-2002 信息技术 130mm一次写入盒式光盘记录格式技术规范.pdf
ICS35.220.30 L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18808—2002 idt ISO/IEC TR10091:1995 信息技术130mm一次写入盒式光盘 记录格式技术规范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chnical aspects of 130 mm optical disk cartridge write-once recording format 2002-08-09发布 200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GB/Z18808-2002 目次 前言 ISO/IEC前言 N 第一篇总论 1范围 1 2引用标准1 3记录区和控制道 4物理控制道的格式2 第二篇A型格式 4 5CCS4 6道格式 4 7扇区格式 4 8误码检测和校正 16 9调制方式 .17 第三篇B型格式 18 10采样伺服 18 11预记录信号的特性 18 12扇段头 26 13误差检测和校正 29 144/15调制和差分检测 31 附录A(标准的附录)3个ID字段的可靠性(A型格式)42 附录B(标准的附录)误差分布的注释(A型格式) 44 附录C(标准的附录)读写操作表(A型格式)47 附录D(标准的附录)关于读特性的解释(A型格式)48 GB/Z18808-2002 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ISO/IEC TR10091:1995《信息技术130mm一次写入盒式光盘记 录格式技术规范》. 通过制定这项指导性技术文件,使得我国光盘的生产、应用有一个规范,从而促进光盘及其相关产 业有益的发展. 在采用ISO/IEC TR10091时,更正了原技术报告中的一些笔误和错误.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包括: —第一篇:总论; —第二篇:A型格式; —第三篇:B型格式.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是标准的附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邓新武、张鹰、王睿. ...
GB/T18287-2013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PDF
ICS29.220.01 K82 G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287—2013 代替GB/T18287-2000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 及蓄电池组总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lithium-ion cells and batteries for mobile phone 2013-07-19发布 2013-09-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8287-201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要求 2 4.1外观及尺寸 2 4.1.1电池 2 4.1.2电池组 2 4.2电性能 3 4.2.10.2IA放电 3 4.2.2倍率放电 3 4.2.3高温放电 3 4.2.4低温放电 3 4.2.5荷电保持能力及恢复容量 .3 4.2.6性能储存 3 4.2.7循环寿命 中 4.2.8内阻 3 4.3环境适应性 3 4.3.1ESD(静电放电) 3 4.3.2恒定湿热 3 4.3.3振动 4 4.3.4自由跌落 4 4.3.5低气压 .4 4.3.6高温下模制壳体应力 ..... 4 4.4安全保护性能 4 4.4.1过充电保护4 4.4.2过放电保护 4 4.4.3短路保护 4 4.5安全性能 4 4.5.1重物冲击 4 4.5.2热滥用 4 4.5.3过充电 是每章春导导 .4 4.5.4强制放电 4 4.5.5短路 5 4.5.6机械冲击 5 4.5.7温度循环 I GB/T18287-2013 5试验方法 5 5.1试验条件 5 5.2测量仪表与设备要求 5 5.3试验方法 5 5.3.1外观及尺寸 5 5.3.2电性能 5 5.3.3环境适应性 ....... 7 5.3.4安全保护性能 8 5.3.5安全性能 8 6质量评定程序 .10 6.1检验分类 10 6.2型式检验 .10 6.2.1检验时机 10 6.2.2抽样方案 10 6.2.3检验程序 11 6.2.4判定规则 11 6.3接收检验 12 6.3.1接收检验规定 12 6.3.2接收检验处置 12 6.4例行检验 12 6.4.1例行检验规定 12 6.4.2例行检验处置 .13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3 7.1标志 .13 7.2包装 14 7.3运输 14 7.4贮存 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对最终用户的建议15 Ⅱ ...
GB/T 9813.2-2016 计算机通用规范 第2部分:便携式微型计算机.pdf
ICS35.160 L6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813.2-2016 计算机通用规范 第2部分: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uter- Part 2:Laptop microputer 2016-08-29发布 2017-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9813.2-2016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技术要求 3 4.1设计要求 3 4.2外观和结构 .4 4.3功能和性能 5 4.4安全 .5 4.5电源适应能力 5 4.6噪声 4.7电磁兼容性 5 4.8环境条件 .5 4.9 可靠性 7 4.10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7 4.11 能耗要求 .7 4.12 散热 7 4.13电池 8 4.14无线网络 8 4.15 显示部件 4.16生物识别 9 5试验方法 9 5.1试验环境条件 9 5.2外观和结构检查 9 5.3 功能和性能检查 9 5.4安全试验 10 5.5电源适应能力试验 10 5.6噪声试验 10 5.7 电磁兼容性试验 11 5.8环境试验 11 5.9可靠性试验 .13 5.10 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14 5.11 能耗试验与计算方法14 5.12 散热试验 15 5.13 电池试验 15 5.14液晶屏显示试验16 6质量评定程序 .16 I GB/T9813.2-2016 前 言 GB/T9813《计算机通用规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台式微型计算机; ——第2部分: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第3部分:服务器; —第4部分:工业应用微型计算机; —第5部分:绿色计算机; —第6部分:平板式微型计算机; 本部分为GB/T981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方 股份有限公司、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金河田实业有限 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陶宏芝、陈静、郑轶民、谭建辉、吕飞燕、孙慧芬、唐戈、谭涛、梁兴、谢月明、 刘孝平、袁晓岚. ...
GB/T 9813.1-2016 计算机通用规范 第1部分:台式微型计算机.pdf
ICS35.160 L6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813.1-2016 代替GB/T9813一2000 计算机通用规范 第1部分:台式微型计算机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uter-Part 1:Desktop microputer 2016-08-29发布 2017-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9813.1-201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技术要求 3 4.1设计要求 .3 4.2外观和结构 .4 4.3功能和性能 .4 4.4安全 4 4.5电源适应能力 4 4.6噪声 4 4.7电磁兼容性 5 4.8环境条件 4.9可靠性 6 4.10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6 4.11能耗要求 6 5试验方法 7 5.1试验环境条件 44 7 5.2外观和结构检查 7 5.3功能和性能检查 7 5.4安全试验 8 5.5电源适应能力试验 .8 5.6噪声试验 8 5.7电磁兼容性试验 8 5.8环境试验 9 5.9可靠性试验 10 5.10限用物质的限量试验 11 5.11能耗试验 11 6质量评定程序 12 6.1一般规定 12 6.2检验分类 12 6.3定型检验 13 6.4逐批检验 13 6.5周期检验 14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查程序编制原则和技术要求15 GB/T9813.1-2016 A.1检查程序编制原则 15 A.2检查程序总要求 15 A.3对各模块的一般要求 1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故障的分类与判据 16 B.1故障定义和解释 16 B.2故障分类 .16 B.3关联故障判据 16 B.4非关联故障判据 16 附录C(规范性附录)台式微型计算机典型能源消耗试验方法18 C.1试验条件 18 C.2 试验仪器 18 C.3试验方式 18 ...
GB/T 9630-2012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罐形磁心及其附件的尺寸.pdf
ICS29.100.10 L19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630—2012/IEC60133:2000 代替GB/T9630一1988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罐形磁心 及其附件的尺寸 Dimensions of pot-cores made of magnetic oxi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IEC60133:2000 IDT) 2012-11-05发布 2013-02-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y 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9630-2012/IEC60133:200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基本要求 .1 3.1罐形磁心的尺寸 .1 3.1.1主要尺寸 1 3.1.2引线沟 3 3.1.3有效参数值 3 3.2线圈骨架的主要尺寸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罐形磁心的设计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导出标准 7 附录C(资料性附录)检验符合IEC基本标准的罐形磁心尺寸的量规的标准实例8 C.1总则 9 C.2程序和要求 9 I GB/T9630—2012/IEC60133:200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9630一1988《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罐形磁芯及其附件的尺寸》. 与GB/T9630一1988相比,针对磁心尺寸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本标准根据目前国内、国际磁 心生产和应用的实际情况,新增了四类更小型的罐形磁心,并删除了P42/29磁心;删除了附录B中罐 形磁心用线圈骨架尺寸标准实例;针对不同磁心对量规的尺寸要求等进行了补充.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0133:2000《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罐形磁心及其附件的尺寸》. 与IEC60133:2000相比,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国际标准用国家标准代替; 一一用小数点“.”代替IEC标准中作为小数点的“,”; —用“bA”、“E”、“F”、“H”、“e”、“pf”代替IEC标准中“A”、“E”、“F”、“H”、“e”、“f” 表 示直径的尺寸; 一一删除了原IEC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磁性元件与铁氧体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峰、唐杰、孙蒋平. 本标准于198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目 ...
GB/T 9546.8-201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 第8部分:分规范 表面安装固定电阻器.pdf
ICS31.040.10 L1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9546.8—2015 代替GB/T9546一199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 第8部分:分规范表面安装固定电阻器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 8:Sectional specification-Fixed surface mount resistors (IEC60115-8:2009 MOD) 2015-07-03发布 2016-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9546.8-2015 目 次 前言 1总则 1 1.1范围 1 1.2目的 1 1.3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4详细规范应规定的内容 1 1.5产品分类 3 2优选特性、额定值及试验严酷等级 3 2.1优选特性 3 2.2优先额定值 2.3 优先试验严酷等级 8 2.4样品准备 11 3质量评定程序 13 3.1总则 13 3.2定义 13 3.3检验批的构成 .13 3.4鉴定批准 14 3.5质量一致性检验 14 3.6技术批准程序 15 3.7延期交货 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零欧姆电阻器(跨接) 23 A.1详细规范规定的内容 23 A.2优先特性 23 A.3 优先额定值 23 A.4优先严酷等级 23 A.5鉴定检验试验一览表 23 A.6质量一致性检验一览表 24 附录B(资料性附录)字母符号及缩写符号 ( 25 B.1字母符号 25 B.2缩写符号 25 附录C(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EC60115-8:2009的技术内容差异及其原因27 GB/T 9546.8-2015 前言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系列国家标准分为如下若干部分: —第1部分:总规范(GB/T57292003/IEC60115-1:2001); —第2部分:分规范低功率非线绕固定电阻器(GB/T5730一1985/IEC60115-2:1982); —第2部分:空白详细规范低功率非线绕固定电阻器评定水平E(GB/T5731一1985/ IEC60115-2-1:1982); —第4部分:分规范功率型固定电阻器(GB/T5732一1985/IEC60115-4:1982); —第4部分:空白详细规范功率型固定电阻器评定水平E(GB/T5733一1985/IEC60115-4- 1:1983); —第4部分:空白详细规范功率型固定电阻器评定水平F(GB/T15885一1995/IEC60115- 4-2:1992); —第4部分:空白详细规范带散热器的功率型固定电阻器评定水平H(GB/T17035一1997/ IEC60115-4-3:1993); —第5部分:分规范精密固定电阻器(GB/T5734一1985/IEC60115-5:1982); —第5部分:空白详细规范精密固定电阻器评定水平E(GB/T5735一1985/IEC60115-5-1: 1983); —第5部分:空白详细规范精密固定电阻器评定水平F(GB/T15884一1995/IEC60115-5- 2:1992); —第6部分:分规范各电阻器可单独测...
GB/T 9532-2012 压电单晶材料型号命名方法.pdf
ICS31.140 L2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532—2012 代替GB/T9532一1988 压电单晶材料型号命名方法 Designations for piezoelectric crystals 2012-11-05发布 2013-02-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9532-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9532一1988《铌酸锂、钽酸锂、储酸铋、硅酸铋压电单晶材料型号命名方法》,与 GB/T9532一198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原标准名称改为:压电单晶材料型号命名方法; 一增加了铌酸钾、四硼酸锂、储酸镓银和镓镧系列; —增加了Y128°生长的钽酸锂单晶示例.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频率控制与选择用压电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梅、蒋春健、徐家跃、金中洪. I GB/T9532-2012 压电单晶材料型号命名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声表面波和声体波器件用压电单晶材料型号命名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声表面波和声体波器件用压电单晶材料型号命名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人造石英晶体材料型号命名方法. 2型号命名 2.1型号组成部分 压电单晶材料型号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 Y 第5部分:代表晶体生长方向 第4部分:代表垂直于晶体生长方向的晶体尺寸 第3部分:代表材料的主要用途 第2部分:代表材料的掺杂成分 第1部分:代表材料的主要组分 2.2第1部分,材料的主要组分 用化学元素的缩写符号表示,见表1规定. 表1材料的主要组分 型号的第1部分 材料的中文名称 材料的化学分子式 LN 铌酸锂 LiNbO3 KN 铌酸钾 KNbO3 LT 钽酸锂 LiTaO3 BGO 储酸铋 Bi1zGeO20 BSO 硅酸铋 Bi1z SiO20 LBO 四硼酸锂 Li2B.O1 LGS 硅酸镓镧 Laz Gas SiO4 LGN 铌酸镓镧 Laz Gas.s Nbo.sO14 LGT 钽酸镓镧 Laz Gas s Tao SGG 储酸银 Sr3 Ga2 1 ...
GB/T 9435-2012 彩色显像管有效屏面尺寸.pdf
ICS31.100 L3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435—2012 代替GB/T9435-1988 彩色显像管有效屏面尺寸 Useful screen dimensions for color picture tubes 2012-11-05发布 2013-02-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9435-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9435一1988《彩色显像管有效屏面尺寸》. 本标准与GB/T9435一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修改了球面彩色显像管有效面积的计算方法; —增加了4:3非球面彩色显像管有效径及有效面积的计算方法; —增加了16:9彩色显像管有效径及有效面积的计算方法; —调整并增加了附录A的计算示例.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真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彩虹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宁歌、秦云庆、牛少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9435—1988. I GB/T9435-2012 彩色显像管有效屏面尺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彩色显像管屏面有效径和有效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彩色显像管有效屏面计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屏面screen 沿管轴平行方向所看到的管屏面部分. 3.2 内面过渡半径inside transition radius 屏内表面与内侧面的过渡半径. 3.3 中心距center distance 在同一对称轴上,两内面过渡半径中心的间距. 3.4 有效径useful screen dimensions 3.4.1 球面屏有效径spherical panel useful screen dimensions 长轴、短轴及对角轴的“最小有效尺寸”.如图1所示,对称轴上内面过渡半径的中心距(IL、IS、ID) 至内面过渡半径R与管轴形成30°的位置.内面过渡半径及中心距采用屏的设计值. 3.4.2 非球面屏有效径non-spherical panel useful screen dimensions 长轴、短轴及对角轴的“中心值及相对误差”.如图3所示,内曲面Z=f(x y)与内面过渡圆弧两 者切点P至管轴的距离的2倍.内曲面Z=f(x y)与内面过渡半径R采用屏的设计值. 3.5 有效面积useful area 3.5.1 球面屏有效面积spherical panel useful area 以最小有效面曲率半径的轨迹为边界所围成的面积. ...
GB/T 9414.3-2012 维修性 第3部分:验证和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表示.pdf
ICS21.020 K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414.3-2012/IEC60706-3:2006 代替GB/T9414.5—1988 GB/T9414.6—1988 维修性第3部分:验证和数据的收集、 分析与表示 Maintainability of equipment-Part 3:Verification and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presentation of data (IEC60706-3:2006 IDT)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303 防 GB/T9414.3-2012/IEC60706-3:2006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维修性验证导论2 4.1验证目的 2 4.2影响维修性验证的维修保障因素 2 4.3验证方法 2 4.4验证程序 3 4.5条件和限制 3 4.6定性和定量的验证程序 4 5定性的验证程序 5 5.1设计评审 5 5.2试验过程评审5 5.3维修难易度研究 5 5.4维修任务分析评审 5 5.5操作过程评审 6 6定量的验证程序 6 6.1维修性预计 6 6.2基于演示试验的验证 6 6.3基于现场数据的验证 7 7演示验证方法 7 7.1引言 7 7.2演示验证程序 7 7.3演示验证方案 7 7.4条件和限制 8 7.5改进后的演示验证 8 8验证程序的要点8 8.1使用的数据源 8 8.2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8 8.3评价 444 9 8.4比较 10 9维修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表示 10 9.1引言 10 GB/T9414.3—2012/IEC60706-3:2006 9.2维修方案 10 9.3数据来源 .11 9.4产品演示验证及现场数据 11 9.5分析流程 .11 9.6数据表示 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维修性演示验证程序 15 A.1维修性试验方法 15 A.2维修任务选择方法 15 A.3故障诱发方法 16 A.4人员选择 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维修性演示验证试验方法17 B.1引言 17 B.2试验方法1 17 B.3试验方法2 .17 B.4试验方法3 18 B.5试验方法4 18 B.6试验方法5 19...
GB/T 9414.2-2012 维修性 第2部分:设计和开发阶段维修性要求与研究.pdf
ICS21.020 K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414.2-2012/IEC60706-2:2006 代替GB/T9414.2-1988、GB/T9414.4-1988 维修性第2部分:设计和开发阶段 维修性要求与研究 Maintainability of equipment-Part 2:Maintainability requirements and studies during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hase (IEC60706-2:2006 IDT)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防伤 GB/T9414.2-2012/IEC60706-2:2006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中中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2 3.2缩略语 2 4一般方法 2 5维修性原则 3 6寿命周期中的维修性工作 3 6.1总则 3 6.2概念和定义阶段 3 6.3设计和开发阶段 4 6.4制造和安装阶段 5 6.5使用和维修阶段 5 6.6报废阶段 5 7维修性规范要求 5 7.1维修性要求 5 7.2维修性特性 中中十中中 *6 7.3约束 8 7.4维修性大纲要求 8 7.5验证 8 8设计和开发阶段的维修性研究 9 8.1总则 9 8.2目的 9 8.3设计过程中的维修性研究9 8.4分析工具及分析过程 13 9维修性设计保障 1 19 9.1联系 .19 92维修性设计准则及检查表 19 9.3设计评审 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维修性分配........ 21 附录B(资料性附录)维修性分配示例 27 附录C(资料性附录)失效率不为常数的系统可靠性分配以及维修方针选择举例30 GB/T9414.2-2012/IEC60706-2:2006 前言 GB/T9414《维修性》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应用指南; —一第2部分:设计和开发阶段维修性要求与研究; 一第3部分:验证和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表示; 一第4部分:维修和维护保障计划指南; ——第5部分:诊断测试. 本部分为GB/T941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9414.2一1988《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二部分:规范与合同中的维修性要求》和 GB/T9414.4一1988《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五部分:设计阶段的维修性研究》.本部分与GB/T9414.2一 1988和GB/T9414.4一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将“设备维修性导则”统一改为“维修性”; -标准结构采用IEC60706-2:2006; 一一新增加了3章:第4章一般方法,第5章维修性原则,第6章寿命周期中的维修性工作; 一一在其他章中也有相关内容的修订,如增加了故障树分析(见8.4.8)和RCM分析(见8.4.9); 一增加了2个...
GB/T 9414.1-2012 维修性 第1部分:应用指南.pdf
ICS03.120.01;03.120.30 L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414.1-2012/IEC60300-3-10:2001 代替GB/T9414.11988;GB/T9414.3-1988 维修性第1部分:应用指南 Maintainability-Part 1:Application guide (IEC 60300-3-10:2001 Dependability management- Part 3-10:Application guide--Maintainability IDT)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308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9414.1-2012/IEC60300-3-10:2001 目 次 前言 引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词 2 3.1定义 2 3.2缩路词 3 4维修性概述 4.1概述 3 4.2产品寿命周期 3 5维修性大纲 5 5.1概述 5 5.2维修性大纲的制定准则 5 6维修性大纲的要素和任务 *7 6.1计划和限制 7 6.2维修性研究 *9 6.3项目管理 .10 6.4维修性设计 11 6.5外部提供的产品 13 6、6分析和预测方法 14 6.7验证、确认和试验 16 6.8寿命周期费用 .17 6.9维修保障计划 17 6.10改进和修改 18 6.11维修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19 GB/T9414.1-2012/IEC60300-3-10:2001 前 言 GB/T9414《维修性》分为以下5个部分: 一第1部分:应用指南; 一第2部分:在设计阶段的维修性研究; 一第3部分:维修性验证和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表示; —第4部分:维修和维护保障; -第5部分:诊断测试. 本部分为GB/T941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和GB/T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9414.1一1988《设备维修性导则第1部分:维修性导言》和GB/T9414.3一 1988《设备维修性导则第3部分:维修性大纲》.与GB/T9414.1一1988和GB/T9414.3一1988相 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标准的标题“设备维修性导则”改为“维修性”; -标准结构采用IEC60300-3-10的结构,对GB/T9414.1一1988和GB/T9414.31988中的 内容进行整合; 一增加了“前言”和“引言”部分内容,说明了标准修改内容和结构的调整; 一一通篇“设备”改为“产品”; —本部分的相关内容需要与IEC标准的技术内容一致,对目前尚没有与IEC标推对应的国家标 准的,在“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正文中直接引用EC标准; 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部分内容; 一对维修性大纲的各部分内容进行了较大修改,按照维修性的要素和任务,进行了结构的调整和 完善,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一按照GB/T6992.2一1997中定义的...
GB/T 9397-2013 直接辐射式电动扬声器通用规范.pdf
ICS33.160.10 M7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397—2013 代替GB/T9397一1996 直接辐射式电动扬声器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dynamic loudspeaker of direct radiator type 2013-11-12发布 2014-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939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9397一1996《直接辐射式电动扬声器通用规范》. 本标准与GB/T9397-1996《直接辐射式电动扬声器通用规范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第1章范围中,“本标准适用于广播收音机、电视广播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及同类电子产品用电 动式扬声器”改为“本标准适用于广播收音机、电视广播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家用多媒体等同 类电子产品用电动式扬声器”; —引用的GB/T12060.5一1996中的条款改为GB/T12060.5一2011中的条款; 一3.1“命名”、3.2“外形尺寸”中增加“也可由产品标准规定”的内容; 一一4.3.1.1额定阻抗优选值系列中,增加“60”的优选值; --一4.3.6,额定特性灵敏度级最大允许偏差由士3dB改为士2dB.删除“注:对于需经挑选配对供 应的立体声系统扬声器,每对扬声器特性灵敏度级的相对差不大于2dB.”; 一4.3.7,额定总谐波失真1.2f.<f≤500Hz时,删去“≤15%”;500Hz<f≤5000Hz时,删 去≤10%; 一-4.4.2加注,“根据扬声器的用途及用户的要求进行测试,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由产品标准规 定”; —4.4.3 杂散磁场单位采用A/m 并加注了适用范围; 一4.5.7,增加额定共振频率的变化不应超过20%; -—5.2 听音检验的内容依据GB/T12060.5一2011的附录D修订,同时删除了表7中听音检验的 C类不合格; ——表3中对共振频率的测量方法加注,规定了测量电压; —表6中丙组的检验水平改为S-2 A类不合格品的AQL由1.0改为2.5,删除方括号中的AQL 值及注; —表7中的注改为“制造商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各种用途扬声器的杂散磁场和耐电压项”.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国光电器 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强、沈勇、俞锦元、陈嘉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9397—1988、GB/T9397-1996 GB/T9397-2013 直接辐射式电动扬声器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直接辐射式电动扬声器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 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广播收音机、电视广播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家用多媒体等同类电子产品用电动式扬 声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28一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T:锡焊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 9393-2012 STZ3型电子测量仪器用电源连接器.pdf
ICS31.220.10 L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393—2012 代替GB/T9393一1988 s3型电子测量仪器用电源连接器 s3 type power supply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 measurement instrument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9393-2012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要求 .2 5试验方法 .7 6检验规则 11 7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验量规14 GB/T9393—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9393一198S3型电子测量仪器用连接器. 本标准与GB/T9393一1988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一一本标准涉及的连接器仅为连接电源用,为与其他类型连接器加以区别,将本标准名称改为 《S 3型电子测量仪器用电源连接器》; —将技术要求集中编排作为第4章,而试验方法集中编排作为第5章; —第5章试验方法中试验方法均按相关新标准进行修订; 一对自由连接器配套使用的导线提出了要求(见4.13).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浙江慧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梅昌义、朱忠尼、元迎川、金国明、王荣、虞振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9393—1988. I ...
GB/T 9390-2017 导航术语.pdf
ICS33.200 M5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390—2017 代替GB/T9390一1988 导航术语 Terminology for navigation 2017-07-31发布 2017-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9390-2017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通用术语 ] 2.1导航、导航设备和导航数据1 2.2地理参数 2 2.3导航要素 4 2.4位置和误差 8 2.5姿态 9 2.6其他 10 3无线电导航 10 3.1一般术语 10 3.2测向 3 3.3测距、测距-测位 3.4测距差 16 3.5信标 17 3.6卫星导航 18 3.7航空器进近与着陆 21 3.8新航行系统 .25 3.9雷达导航 27 4导航仪器仪表 28 4.1一般术语 28 4.2罗经(罗盘) 30 4.3计程仪 31 4.4自动操舵仪(自动驾驶仪)31 4.5光学测量仪 32 4.6潜望镜 32 4.7六分仪 32 4.8飞行仪表 33 5惯性导航 34 5.1一般术语 34 5.2设备 35 5.3陀螺仪 36 5.4加速度计 37 6天文导航 39 7水声、浮标和灯光导航 40 7.1水声 40 I GB/T9390-2017 7.2浮标 41 7.3灯光 42 8组合导航 43 8.1一般术语 43 8.2设备 43 索引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