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641-2016 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标准尺寸.pdf
ICS31-030 L9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641-2016 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标准尺寸 Standard size for flat panel display glass substrates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64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与全国工业玻璃和特种玻璃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7)共同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彩虹集团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宁歌、李霜、王香、裴会川、杨万来、张春鹏. I GB/T32641-2016 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标准尺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的标准尺寸.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从0.3mm~2.2mm、标准尺寸从320mm×300mm至3000mm×3320mm 的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639一2016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32639一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标准尺寸 4.10.3mm~0.7mm厚度基板玻璃 0.3mm~0.7mm厚度基板玻璃尺寸的标准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0.3mm~0.7mm厚度基板玻璃标准尺寸 单位为毫米 世代 标准尺寸(长×宽) 1代 320×400 2代 360×465 2.5代 370×470、400X500、405X515 3代 550X650、550X670、590X670 3.5代 600X720、610×720、620×720、620X750 4代 650×830、680×880 4.5代 730X920 5代 1100X1250、1100×1300、1200×1300 5.5代 1300X1500 6代 1500X1850、1500×1800 7代 1870×2200 7.5代 1950×2250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640-2016 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有效区域规范.pdf
ICS31-030 L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640-2016 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有效区域规范 Qualityarea specificationforflatpaneldisplayglass substrates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64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3)与全国工业玻璃和特种玻璃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7)共同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彩虹集团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宁歌、李霜、杨万来、裴会川、王香、张春鹏。
GB/T32640-2016 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有效区域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有效区域相关尺寸划分及尺寸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表面各个不同区域的几何关系的描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639一2016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32639一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边缘长度edgelength 基板玻璃长宽尺寸,如图1的L,和L。
3.2 有效区域边缘长度quality areaedgelength 基板玻璃有效区域的长宽尺寸,如图1的QA,和QA,。
3.3 固定边缘非有效区域fixededgeexclusionarea 紧靠基准位置(定位位置)的基板玻璃边缘非有效区域。
由沿x轴和y轴方向的两个长度尺寸决 定,如图1的EF和EF。
3.4 可变边缘非有效区域variableedgeexclusion area 加工基板玻璃时非有效的两个不固定边缘区域。
由沿x轴和y轴方向的两个长度尺寸决定,如图1 的EV,和EV。
EV,和EV,的值根据3.1~3.3中所定义的三组参数的精度确定。
4有效区域规范 4.1有效区域相关尺寸划分 有效区域相关尺寸划分如图1所示。
GB/T 32640-2016 EV 0 QAx EF la 说明: L 一x方向上的基板边缘长度; L, y方向上的基板边缘长度; EF. 沿着基板底边的固定边界非有效区在x方向上的长度; EF, 沿着基板边缘的固定边界非有效区在y方向上的长度; QA, 有效区域边缘在x方向上的长度; QA, 有效区域边缘在y方向上的长度; EV, -沿x轴方向的可变非有效区域的长度,该变量尺寸取决于基板的公差变化和固定的坐标原点的共同 作用; EV, 沿y轴方向的可变非有效区域的长度尺寸,该变量尺寸取决于基板的公差变化和固定的坐标原点的共同 作用。
图1有效区域相关尺寸划分示意图 4.2有效区域相关尺寸规范 4.2.1L,和L,具有标称尺寸和允许偏差。
4.2.2固定边缘非有效区域由紧靠基准位置的EF,和EF,尺寸确定。
4.2.3有效区域由QA,和QA,尺寸确定,QA,和QA,具有标称尺寸和允许偏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有效区域规范 GB/T 32640-201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1/16印张0.5字数6千字 2016年6月第一版2016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51822 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GB/T32640-2016 :(010)68510107 打印日期:2016年8月16日F009B...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639-2016 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术语.pdf
ICS31-030 L9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639-2016 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术语 Terminology for flat panel display glass substrates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639-2016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2.1基本概念 2.2 尺寸特性 “1 2.3 内部缺陷 4 2.4 边缘缺陷 ....4 2.5 表面缺陷 ...5 2.6 热学性能 .6 2.7化学性能 6 2.8 光学性质 6 2.9 力学性质 2.10 电学性能 2.11 包装 索引 9 I GB/T3263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与全国工业玻璃和特种玻璃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7)共同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 司、石家庄旭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兆廷、裴会川、王香、李青、刘文泰、王丽红. Ⅲ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637-2016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西双版纳老傣文通用键盘字母数字区布局.pdf
L 73 ICS 35.1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637-2016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西双版纳老傣文通用键盘字母数字区布局 Information technology-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Universal keyboard layout of the alphanumeric zone for Old Xishuang Banna Dai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637-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依据ISO/IEC10646:2014《信息技术通用编码字符集(UCS)》中的西双版纳老傣文编码 字符集规定了西双版纳老傣文键盘字母数字区的布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云南省西双版纳报社、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 究院、北京赛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建民、玉康龙、黄姗娜、岩说、岩三、袁振德、曹颖、相海霞、岩温香、王晨至。
GB/T 32637-2016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西双版纳老傣文通用键盘字母数字区布局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ISO/IEC10646:2014中西双版纳老傣文编码字符集的键盘字母数字区布局。
本标准适用于西双版纳老傣文信息系统和其他有关设备的键盘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971.1信息技术文本和办公系统的键盘布局第1部分:指导键盘布局通则 GB/T17971.2信息技术文本和办公系统的键盘布局第2部分:字母数字区 ISO/IEC10646:2014信息技术通用编码字符集(UC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字母数字alphanumeric 包括字母和数字字符,也包含标点符号、特殊符号及间隔字符等的一个集合。
3.2 控制功能controlfunction 影响数据的记录、处理、传输或解释的动作。
3.3 图形字符graphiccharacter 个位组组成的编码表示。
3.4 功能键function key 输人控制功能的键。
3.5 图形字符键graphickey 输人一个图形字符或图形字符元素的键。
3.6 层level 键盘对图形字符或图形字符元素的汇集提供访问的逻辑状态。
注1:这些图形字符或图形字符元素在逻辑上通常归人一类,比如大写字母形式。
注2:在某些情况下,选出的层也可影响功能键。
1
GB/T32637-2016 3.7 层选levelselect 当激活该状态时,将产生已指派层的字符的状态。
4键盘的分层和表示方法 4.1键盘的分层 为了在一个键上可以放置和选择几个图形字符,在逻辑上将这些字符分成不同的层。
传统的换档 方式只能选择上下档对应的组,现已扩展为允许选取不同的层。
在有用的层中,用户可以使用一种或几 种控制状态的方法选择相应的层,见表1。
表1层的分配 层选 激活的层 不用层选(缺省=层1) 层1 层2选择 层2 层3选择 层3 层4选择 层4 4.2西双版纳老傣文编码字符的分配 各层键盘字母数字区中键的安排和定位应符合GB/T17971.2的规定。
ISO/IEC10646:2012中的 西双版纳老傣文字符(参见附录A),分配在第1层键盘(主键盘)、第2层键盘(辅助键盘一)、第3层键 盘(辅助键盘二)和第4层键盘(辅助键盘三)上。
西双版纳老傣文编码字符的键盘分层和键位配置如表2所示。
表2 西双版纳老傣文编码字符的键盘分层和键位分配表 第1层 主键盘 第2层 辅助键盘一 第3层 辅助键盘二 第4层 辅助键盘三 键位号 字型 编码 字型 编码 字型 编码 字型 编码 B01 2 1A53 J 1A55 1A52 1A4E B02 a 1A21 6 1A24 1A25 1A22 1A27 c 1A29 1A47 R 1A2B B04 1A45 1A57 1A46 B05 c 1A37 c 1A5D 9 1A7A B06 D 1A36 1A31 1A78
GB/T 32637-2016 表2(续) 第1层 主键盘 第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636.2-2016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 ) 汉字28点阵字型 第2部分:黑体.pdf
ICS35.040 L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32636.2-2016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基本多文种平面)汉字28点阵字型 第2部分:黑体 Information technology-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basic multilingual plane)-28 dot matrix font of Chinese ideogram- Part 2:Hei ti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2636.2-2016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点阵字型的排列次序1 5标准数据的管理 1 6点阵字型的表示方法 2 7汉字点阵字型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汉字28点阵字型数据 76 参考文献 78 GB/T32636.2-2016 前言 GB/T32636《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汉字28点阵字型》分为2个 部分: ——第1部分:宋体; ——第2部分:黑体. 本部分为GB/T3263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仓颉博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潍坊北大青鸟华 光照排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代红、熊涛、吕建春、徐志强、卿上伟、李卫国、李明德. I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635-2016 网络游戏软件开发流程规范.pdf
ICS35.240.99 L6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635-2016 网络游戏软件开发流程 规范 Specification of online gam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635-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生态城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 术标准化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信思贤科技有限公司、洪 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畅娱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音数协游戏工 作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亮、赵菁华、樊星、张展新、梁勇、吴克、李嵩涛、曹屹滨、曹丰、郑南、卢光辉、 邱航、陈雷霆、蔡洪斌、曹跃、崔金钟. GB/T32635-2016 网络游戏软件 开发流程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网络游戏软件开发流程中的创意、提案、制作、测试和发布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网络游戏软件的开发.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游戏性game character 游戏用于满足目标人群喜好所提供的最基本功能点和基本感官特性. 注:包括游戏画面、道具、关卡、互动系统、游戏平衡性、界面和音乐音效等. 2.2 家庭游戏机household game console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游戏对象,以游戏娱乐为核心内容,以家居环境为场合,以电视为主要输出对象 的计算设备. 3游戏开发流程 3.1综述 网络游戏软件开发流程分为创意、提案、制作、测试和发布阶段,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 a)创意阶段应明确“游戏类型和定位”“游戏风格”“游戏主题”“游戏基本功能设定”“游戏终端运 行平台”“游戏开发环境”六个环节,并形成《游戏策划大纲》. b)提案阶段应依据《游戏策划大纲》对游戏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分解,根据开发要求形成《总体规 划》和《详细设计》.《总体规划》应包含游戏系统可行性分析、通讯协议、数据库、程序框架、风 格、其他游戏规划等;《详细设计》是游戏《总体规划》中涉及的每个系统功能点的详细设计文 档,至少包含游戏内容、技术设计、视觉和听觉设计. c)制作阶段应在完成提案阶段后,制定《开发计划》,根据《开发计划》实现、形成网络游戏软件. d)测试阶段应依据《总体规划》要求,对网络游戏软件进行质量评估. )发布阶段应在达到《总体规划》要求后,根据运营需求进行发布.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633-2016 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服务接口规范.pdf
ICS35.240.70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633—2016 分布式关系数据库 服务接口 规范 Distributed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633-2016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接口调用方式 1 5.1请求 1 5.2返回 1 6接口定义格式 1 7数据库实例接口 2 7.1概述 2 7.2创建数据库实例 2 7.3删除数据库实例 3 7.4修改数据库实例 4 7.5查看数据库实例 5 7.6重启数据库实例 5 8管理接口 6 8.1概述 6 8.2查看数据库引擎版本 6 8.3查看数据库日志文件 7 8.4下载查看数据库日志文件8 9共用参数 8 10共用错误信息9 I GB/T32633-2016 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服务接口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关系数据库服务应提供的接口,包括数据库实例接口和管理接口, 同时规定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服务接口的调用方式、共用参数和共用错误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运行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关系数据库服务的研制和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TF RFC2616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1.1(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1.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库实例database instance 一个独立占用物理内存的数据库服务进程.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JSON:JavaScript对象标记(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XML: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5接口调用方式 5.1请求 应通过IETF RFC2616中规定的HTTP请求格式调用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服务产品接口,并将请 求参数包含在请求的URL中. 5.2返回 调用成功后应以XML或JSON格式返回结果,调用失败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6接口定义格式 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服务产品的数据库实例接口和管理接口定义格式如下: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630-2016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技术要求.pdf
ICS35.240.70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630-2016 非结构化数据 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unstructured data management system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630—2016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1 2符合性 ..1 3规范性引用文件 1 4术语和定义 5缩略语 1 6功能性要求 2 6.1总体要求 2 6.2存储与计算设施 2 6.3存储管理 2 6.4特征抽取 3 6.5索引管理 6.6查询处理 4 6.7访问接口 4 6.8管理工具 5 6.9转换加载 5 6.10分析挖掘 5 6.11可视展现 5 6.12统计信息 6 7质量要求 6 7.1信息安全性 .6 7.2易用性 7 7.3维护性 “性 7 7.4兼容性 .7 GB/T32630-2016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性要求和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测试. 2符合性 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如下: a)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若满足本标准基本要求中的要求,则称其满足本标准的基本要求; b)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若满足某部分扩展要求,则称其满足本 标准的基本要求和该部分扩展要求;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若满足本标准基本要求和扩展要求中的要求,则称其满足本标准 的要求.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030一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32908一2016非结构化数据访问接口规范 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 非结构化数据unstructured data 没有明确结构约束的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 4.2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unstructured data management system 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管理、操作的大型基础软件,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特征抽取、索引、查询等 管理功能. 5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DF:逆向文件频率(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 MFCC: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 PB:千万亿字节(Peta Byte)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629-2016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程序接口的互通协议.pdf
ICS 35.040 L 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629-2016/ISO/IEC 24708:2008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程序接口 的互通协议 Information technology-BiometricBioAPI interworking protocol (ISO/IEC24708:2008,IDT)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2629--2016/ISO/IEC 24708:2008 目 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约定 7BIP架构 8远程GUI事件通知 12 9系统配置示例 12 10BIR格式.. 15 11BIP端点、应用程序和BSP的标识 12BIP交换概述 16 13一般规定. 14BIP消息句法 15BioAPI和BIP类型. 16BioAPI中定义的函数和对应的BIP消息 62 17BioAPI中定义的回调函数和相应的BIP消息 152 18概念表... 19C指针变量和相应ASN.1组件之间的转换(1) "186 20C指针变量和相应ASN.1组件之间的转换(2). 21C指针变量和相应ASN.1组件之间的转换(3). 22无相应ASN.1组件的C指针变量的初始化和检查 ....187 23通过BSP的UUID确定主机端点和BSP产品的UUID 188 24通过本地BSP句柄确定主机端点和原始的BSP句柄 25转换BSP的UUID 26转换BSP句柄....... 27通过与从端点交换请求/响应BIP消息对来处理传入函数调用 ..189 28通过内部BioAPI函数调用来处理传人请求BIP消息 29通知单位事件给零个或多个用户 31通知GUI状态事件给用户...
GB/T32629-2016/ISO/IEC24708:200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IEC24708:2008《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程序接口的互通 协议》(英文版)制定。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6237(部分)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ISO/IEC19794(部 分门 -GB/T28826.1一2012信息技术公用生物特征识别交换格式框架第1部分:数据元素规 范(ISO/IEC 19785-1:2006,MOD)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Z15629.1-2000代替ISO/IECTR8802- 1:1997;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262.1一2006代替ISO/IEC8824-1:2002;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263.2-2006代替ISO/IEC8825-2:2002;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30267.1-2013代替ISO/IEC19784- 1:2006;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未在标准正文中引用的以下文件:ITU-TRemendation X.667(2004)|ISO/IEC 9834-8:2005、ITU-T Remendation X.681(2002)|ISO/IEC 8824-2;2002、ITU-T Remendation X.682(2002) | ISO/IEC 8824-3:2002、ITU-T Rec- ommendation X.683 (2002)1ISO/IEC 8824-4:2002、ITU-T Remendation X.693 (2001) |ISO/IEC 8825-4:2002、ITU-T Remendation X.693 (2001)/Amd.1(2003)| ISO/IEC 8825-4;2002/Amd.1;2004、IETF RFC 791 (1981)、IETF RFC 793 (1981)、IETF RFC 1945(1996)、IETF RFC 2616 (1999)、IETF RFC 2818 (2000); 一将原标准中的资料性附录G修改为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拉科朗哥信息科技有 限公司、福州中星电子有限公司、青岛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627-2016 信息技术 地址数据描述要求.pdf
ICS35.040 L67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627-2016 信息技术 : 地址 数据描述要求 Information technology-Description requirement for address data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627-2016 目次 前言 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1 4约定 ..2 5字符串定义3 6地址定义 3 7地址数据库设计 4 8地址数据属性6 9地址数据元数据 9 10地址数据的质量要求13 数据的获取与更新. GB/T32627-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信息化项目评审中心、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 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中国地名 研究所、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宁、彭凯、李军、杨瑛、江贻芳、陈正、唐玉建、刘连安、阮文斌、王丹、黄坚、 梁军、欧长红、赵文霞、曹嘉、史容. I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626-2016 信息技术 网络游戏 术语.pdf
ICS 35.240.99 L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626-2016 信息技术 网络游戏 术语 Informationtechnology-Onlinegame-Vocabulary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62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生态城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天津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 术标准化研究院、上海隽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天境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音数协游戏工作 委员会、吉林动画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亮、赵菁华、樊星、张展新、杨梦云、邱元锐、郑南、白立明、黄姗娜、武辰。
GB/T32626-2016 信息技术网络游戏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信息技术网络游戏领域相关概念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网络游戏相关标准制定、网络游戏研发、网络游戏运营以及学术交流中的文字表述。
2术语和定义 2.1通用术语 2.1.1 网络游戏onlinegame 通过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网等网络提供的游戏产品和服务。
2.1.2 客户端网络游戏client-side online game 通过运行客户端软件进行的网络游戏。
2.1.3 家庭游戏机household game console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游戏对象,以游戏娱乐为核心内容,以家居环境为场合,以电视为主要输出对象 的专用计算设备。
2.1.4 手持移动终端游戏handheldmobileterminalgame 应用于手持移动终端的游戏软件。
2.2研发术语 2.2.1 回合制游戏turn-based game 游戏角色在游戏中相互交替操作的游戏类型,通常一次交替操作被称为一回合。
2.2.2 属性attribute 游戏角色具有的数值项。
2.2.3 加状态buff 增强游戏角色某一属性能力的方法。
2.2.4 减状态de-buff 减少游戏角色某一属性能力的方法。
2.2.5 非用户控制角色non playcontrol character NPC
GB/T 32626-2016 负责给游戏用户提供帮助,游戏剧情提示等功能的非真实游戏用户可控制的角色。
2.2.6 游戏宠物gamepet 属于某个游戏用户,在游戏用户主动行为下成长的一种受系统程序和用户共同控制的角色。
2.2.7 战斗宠物batpet 受游戏系统和用户共同控制的角色,可以在战斗中帮助游戏用户及其队伍中的队友。
2.2.8 虚拟货币virtualmoney 由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发行,游戏用户使用法定货币按一定比例直接或间接购买,存在于游戏程序之 外,以电磁记录方式存储于网络游戏运营企业提供的服务器内,并以特定数字单位表现的一种虚拟兑换 工具。
2.2.9 经验值experiencepoint 游戏角色通过完成游戏事件,获得用于提升游戏角色等级的分数。
2.2.10 以临时提取数据的形式,将同一游戏不同服务器中的用户,实现一起互相战斗的效果。
2.2.11 新手指南newbie guide 为新进人游戏的游戏用户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资料。
2.2.12 用户对战playerversusplayer 用户彼此对抗的游戏模式。
2.2.13 用户和环境对战playerversusenvironment 用户和游戏环境进行对抗的游戏模式。
2.2.14 游戏副本game raid 由系统创建出的一个游戏用户或一支游戏队伍所的,有一定时效性的游戏空间。
2.2.15 组建队伍build team 在游戏中,为了共同完成某个游戏事件,联合其他游戏用户的行为。
2.2.16 风险控制判断riskcontroljudgement 针对账号和应用限制和保护,设置风险判定条件。
2.2.17 加壳packer 对可执行程序、动态链接库文件里的资源进行加密。
2.2.18 虚拟机环境virtualmachineenvironment 通过虚拟化软件在宿主机上建立的模拟环境。
2
GB/T 32626-2016 2.2.19 多开检测logins detection 检测同一游戏用户账户是否通过多个游戏客户端同时登录。
2.2.20 游戏角色根据任务完成条件,自动寻找到达目的地的道路。
2.2.21 道具item 游戏中供游戏角色使用的物品。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573-2016 硅粉 总碳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pdf
ICS29.045 H82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573—2016 硅粉总碳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Silicon powder-Determination of total carbon content-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after bustion in an induction furnace 2016-02-24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573—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中 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洛阳 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莉、徐敏秀、周滢、姚凤花、刘晓霞、鲁文锋、袁凯笛、杨君、蒋威、王美娟、 黄雪雯、张立眉、冯亚彬、裴会川、曹俊英、谢秦. I GB/T32573—2016 硅粉总碳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测定硅粉中总碳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多晶硅的原料硅粉中总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001%~1.0%(质量分 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79.2一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 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JJG395定碳定硫分析仪检定规程 YS/T724-2009硅粉 YB/T4145碳硫分析专用坩埚 3方法提要 试料在高频感应炉中,通入纯氧气流,在高温、有助熔剂和其他助剂存在的条件下,将碳转化为二氧 化碳和/或一氧化碳,测量气流中的二氧化碳和/或一氧化碳的红外吸收光谱,并由此计算出试料中的碳 含量. 4试剂和材料 4.1水:不含二氧化碳,使用前将符合GB/T6682一2008要求的三级水煮沸30min 用装有钠石灰干 燥管的橡皮塞塞住瓶口,冷却至室温,通氧气(4.2)吹泡15min. 4.2氧气:纯度(体积分数)应不低于99.5%,测定碳含量0.001%~0.01%样品时的纯度(体积分数)应 不低于99.995%. 4.3纯铁:粒度应不大于1.25mm 粒度推荐范围0.4mm~0.8mm 碳含量(质量分数)应小 于0.0005%. 4.4无水碳酸钠:有证标准物质,使用前将无水碳酸钠(质量分数大于99.9%)在285℃士5℃下干燥 2h 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4.5碳酸钠标准溶液:1mL含2.50mg碳.称取5.5152g碳酸钠(4.4),精确至0.1mg 溶于200mL 水(4.1)中,定量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4.1)稀释至刻度,混匀. 4.6锡助熔剂:碳硫专用高纯锡粒,锡含量(质量分数)应大于99.8%,粒度0.4mm~0.8mm 碳含量 (质量分数)应小于0.0005%.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431-2015 信息技术 SOA 服务交付保障规范.pdf
ICS35.100.05 L7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431-2015 信息技术SOA服务交付保障规范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A service delivery assurance specification 2015-12-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信息技术SOA服务交付保障规范 GB/T32431-2015 并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印张1.25字数36千字 2016年2月第一版2016年2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52695定价21.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10107 GB/T32431-2015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SOA服务交付保障概述2 5.1交付保障活动 2 5.2SOA服务交付保障策划 4 6SOA服务分析交付保障 4 6.1服务分析交付保障活动 4 6.2服务分析交付保障工作文档5 6.3服务分析的评审 5 6.3.1目标模型的评审 5 6.3.2业务模型的评审 5 6.3.3流程模型的评审5 6.3.4数据模型的评审 6 6.3.5候选服务的评审 6 7SOA服务设计交付保障6 7.1服务设计交付保障活动 6 7.2服务设计交付保障工作文档 7 7.3服务设计评审 7 7.3.1服务定义评审 7 7.3.2接口设计评审 .7 8SOA服务发现交付保障规范 8 8.1服务发现的交付保障活动8 8.2服务发现交付保障工作文档 8 8.3组合的评审 8 9SOA服务组合交付保障. 8 9.1服务组合的交付保障活动 9.2组合的交付保障工作文档 8 9.3组合的评审 9 10SOA服务构建交付保障 9 10.1服务构建交付保障活动 9 10.2服务构建交付保障工作文档9 10.3服务构建评审9 I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430-2015 信息技术 SOA 应用的服务分析与设计.pdf
ICS35.100.05 L79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430-2015 信息技术 SOA应用的服务分析与设计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rvic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SOA application 2015-12-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430-2015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5服务分析与设计过程模型 1 6服务分析要求 2 6.1目标建模 2 6.2职责建模 3 6.3流程建模 3 6.4数据建模 4 6.5业务维服务分析 6.6系统维服务分析 N 6.7服务筛选4 7服务设计要求 5 7.1综述 5 7.2服务分类 6 7.3服务定义 6 7.4服务接口设计7 7.5服务实现方式决策8 附录A(资料性附录)成果模板示例 9 GB/T32430—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 浪潮齐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 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云、刘志、王志东、张雷、王力猛、任杰、袁媛、王潮阳、赵永望、贾德星、徐宝新、 马亮、周明. I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429-2015 信息技术 SOA 应用的生存周期过程.pdf
L79 ICS 35.100.0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429-2015
信息技术SOA应用的生存周期过程 Information technology--Life cycle processes of SOA application
2015-12-31发布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2429-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服务生存周期过程. 5.1综述....2 5.2服务分析与设计过程2 5.2.1服务分析过程 5.2.2服务设计过程 5.3服务创建过程 5.3.1服务构造过程 5.3.2服务测试过程 5.3.3服务部署过程 5.3.4服务发布过程 5.4服务组装过程 5.4.1服务发现过程 5.4.2服务组合过程 5.5服务运维过程8 5.5.1服务监管过程 5.5.2服务退役过程8 6SOA应用的生存周期过程9 6.1综述.9 6.2SOA系统的生存周期过程 6.2.1协议过程6 6.2.2组织的项目使能过程9 6.2.3项目过程10 6.2.4技术过程.11 6.3SOA软件的生存周期过程12 6.3.1软件实现过程12 6.3.2软件支持过程13 6.3.3软件复用过程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符合性和裁剪过程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IEC12207:2008的关系17
GB/T 32429-2015
信息技术SOA应用的生存周期过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服务生存周期过程、SOA系统生存周期过程和SOA软件生存周期过程,以及它们的 活动和任务。
本标准适用于SOA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及测试、部署、发布、运行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262信息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术语 ISO/IEC12207:2008系统和软件工程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3术语和定义
GB/T29262、ISO/IEC12207:2008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SOA系统SOA system 为支撑SOA应用而组织起来的、相互作用的元素的组合体。
注:SOA系统包括支撑SOA应用的硬件基础设施、中间件和SOA软件。
3.2 SOA软件SOA software 支撑SOA应用的软件产品和服务。
注:SOA软件有非服务和服务两种形态,服务形态的软件指以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功能的软件。
3.3 afoudvos目vos 具有预定的起始和结束时间、根据规定的资源和需求承诺创建SOA应用或服务的一个行动。
4总则
本标准为SOA应用的生存周期过程建立了一个公共框架,以供SOA应用开发商和集成商使用。
它包括在SOA应用的获取期间以及在SOA应用的供应、开发、运行和维护期间所需的过程、活动和 任务。
本标准中的SOA应用分为SOA系统和SOA软件两类,SOA系统由SOA应用的硬件基础设施、 中间件和SOA软件构成;SOA软件则包括服务和非服务两种形态。
SOA应用的生存周期过程分为SOA系统生存周期过程、SOA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和服务生存周期 过程3类。
SOA系统生存周期过程指导整个SOA应用的开发实施,其中对于SOA软件的部分,则遵 循SOA软件生存周期过程;而SOA软件中服务的部分,遵循服务生存周期过程。
GB/T 32429-2015 本标准中的生存周期过程均可裁剪使用。
附录A为对本标准的符合性及裁剪过程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的SOA系统和SOA软件的生存周期过程在遵循ISO/IEC12207:2008的通用软件生存周 期过程基础上扩展了SOA和服务特有的内容。
附录B给出了本标准与ISO/IEC12207:2008的关系。
5服务生存周期过程 5.1综述 本章给出了SOA应用中服务生存周期过程的要求。
定义了过程的目的和输出,以及完成过程所 必需的活动。
服务生存周期过程按以下4个过程组进行描述: 服务分析设计; -服务创建; 服务组装; 服务运维。
上述过程组进一步包括10个过程,如图1所示。
分析设计过程创建过程 服务分析过程服务构造过程服务测试过程 服务设计过程服务部署过程服务发布过程
服务生存周期过程 运维过程组装过程 服务监管过程服务发现过程 服务退役过程服务组合过程
图1服务生存周期过程
5.2服务分析与设计过程 5.2.1服务分析过程 5.2.1.1目的 服务分析是基于SOA应用的总体需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428-2015 信息技术 SOA 服务质量模型及测评规范.pdf
ICS35.100.05 L7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428-2015 信息技术 SOA服务质量模型及测评规范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A service quality model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2015-12-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428—2015 目 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SOA应用中服务质量模型 1 4.1综述 1 4.2功能正确性 2 4.3服务粒度适合性 2 4.4松耦合性 2 4.5可复用性 2 4.6可扩展性 2 4.7互操作性 2 4.8可用性 2 4.9可管理性 2 5测量方法 3 5.1综述 3 5.2功能正确性测量 3 5.3 服务粒度适合性测量 3 5.4 松耦合性测量 4 5.5可复用性测量 4 5.6 可扩展性测量 4 5.7 互操作性测量 5 5.8可用性测量 6 5.9可管理性测量 7 6评价过程 8 6.1概述 8 6.2确定评价需求 8 6.3规定评价 9 6.4设计评价 9 6.5执行评价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评价结果使用建议 11 I GB/T32428—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锐易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 究所、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轶强、黄江平、李冬、蔡立志、董建、孟晓、孙勇韬、王潮阳、袁媛、徐宝新、 赵永望、陈绿萍、杨春晖、杨根兴、田忠、李海波.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427-2015 信息技术 SOA 成熟度模型及评估方法.pdf
ICS35.100.05 L7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427-2015 信息技术SOA成熟度模型及评估方法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A maturity model and assessment method (ISO/IEC 16680:2012 The open group service integration maturity model MOD) 2015-12-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427-2015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2 4SOA成熟度模型 2 4.1综述 2 4.2成熟度级别 4 4.2.1综述 4 4.2.2级别1:孤岛式 4 4.2.3级别2:点对点集成 4 4.2.4 级别3:构件化 ...4 4.2.5 级别4:服务化 4 4.2.6 级别5:服务组合化 4 4.2.7级别6:服务虚拟化 4 4.2.8级别7:服务动态化 .5 4.3维度 5 4.3.1综述 5 4.3.2业务 5 4.3.3 组织和治理 5 4.3.4 方法 5 4.3.5 应用 .5 4.3.6体系结构 5 4.3.7信息 4.3.8基础设施和管理 6 4.4服务基础级别 6 4.5评估问题和成熟度指标 .6 4.5.1综述 6 4.5.2成熟度评估问题 6 4.5.3成熟度指标到评估问题的映射 6 4.6定义SOA成熟度模型 6 5业务维度 .6 5.1综述 .6 5.2成熟度指标 7 5.3评估问题 7 5.4成熟度指标到属性的映射 7 6组织和治理维度 8 I GB/T32427-2015 6.1综述 8 6.2成熟度指标 8 6.3评估问题 .9 6.4成熟度指标对属性的映射 .9 7方法维度 10 7.1综述 .10 7.2成熟度指标 .10 7.3评估问题 11 7.4成熟度指标到属性的映射 11 8应用维度 .12 8.1综述 12 8.2成熟度指标 ....12 8.3评估问题 .12 8.4成熟度指标到属性的映射 .13 9体系结构维度 丰丰 .14 9.1综述 .14 9.2成熟度指标 .14 9.3评估问题 14 9.4成熟度指标到属性的映射 .15 10信息维度 16 10.1综述 16 10.2成熟度指标 16 10.3评估问题 16 10.4成熟度指标到属性的映射 16 11基础设施和管理维度 18 11.1综述 18 11.2 成熟度指标 18 11.3评估问题 18 11.4成熟度指标到属性的映射 18 12评估方法 .19 12.1综述. 19 12.2评估活动 20 12.3评估步骤 20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424-2015 系统与软件工程 用户文档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要求.pdf
ICS35.080 L7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424-2015 系统与软件工程 用户文档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要求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for designers and developers of user documentation (ISO/IEC26514:2008 MOD) 2015-12-31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刮除果查真伪 GB/T32424-2015 目 次 前言 引言 N 1范围 2符合性 2.1概述 1 2.2符合性的应用 2 2.3符合性场景 2 3规范性引用文件 2 4术语和定义 2 5系统/软件 生存周期中的用户文档编制过程 7 6项目的需求、目标和约束条件9 6.1概述 9 6.2项目目标 9 6.3用户文档要求和约束 10 6.4项目的目标和约束条件 11 6.5 用户和易用性目标 6.6访谈技术联络人和其他专家 13 6.7项目策划 .13 6.8文档建议书 *16 7分析和设计 17 7.1概述 17 7.2受众和任务分析 17 7.3用户文档设计 21 8开发与评审 22 8.1概述 22 8.2文档原型和草稿 22 8.3文档的评价 24 8.4文档测试 27 9制作 28 9.1概述 28 9.2最终的合编和评审 28 9.3批准 29 9.4配置管理 29 9.5更新和维护 29 10文档结构 29 10.1概述 29 | GB/T 32424-2015 10.2 文档的整体结构 ...30 10.3 取决于受众需求的文档结构 31 10.4屏显文档的主题的大小 32 10.5用户文档的部件 32 10.6用户文档部件的布局 .33 11用户文档的信息内容 34 11.1概述 34 11.2 信息的完备性 34 11.3 信息的准确性 34 11.4标识数据的内容 34 11.5 文档使用的信息 .35 11.6 操作概念 35 11.7 软件一般使用的信息 36 11.8 规程和教程的信息 .37 11.9 关于软件指令的信息 38 11.10 数据输入域的解释 39 11.11 错误消息和问题解决方案的内容 39 11.12 警告和注意事项的内容 40 11.13 术语信息 .40 11.14相关信息来源的信息 41 11.15用户提供的内容 4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文档的呈现格式43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用户文档检查表 66 附录((资料性附录)文档编制过程的要求条款和检查表71 附录D(资...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423-2015 系统与软件工程 验证与确认.pdf
ICS35.080 L7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423—2015 系统与软件 工程 验证与确认 System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2016-07-01实施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423-2015 目次 前言 引言 N 1范围 2符合性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V&.V与生存周期过程之间的关系 3 5完整性级别 6 6V&V过程概述 8 7公共V&V活动 10 8系统V&V活动 19 9软件V&V活动 48 10硬件V&V活动 84 11V&V报告、行政管理和文档要求 114 12V&V计划提纲 118 附录A(资料性附录)V&V活动和任务映射关系 124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一种基于风险的完整性级别方案131 附录C(资料性附录)IV&V的定义 133 附录D(资料性附录)重用软件的V&V 136 附录E(资料性附录)V&V测量 141 附录F(资料性附录)V&V与其他项目职责关系示例143 附录G(资料性附录)可选V&V任务 144 附录H(资料性附录)环境因素考虑 148 附录I(资料性附录)系统、软件和硬件三者集成的V&V151 附录(资料性附录)危险、保密安全性和风险的分析 154 附录K(资料性附录)因“支持系统的功能”而指定和变更系统完整性级别的示例158 附录L(资料性附录)ISO/IEC15288与ISO/IEC12207过程成果与本标准V&V任务的映射 关系160 参考文献 .172 GB/T32423-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软件评测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应用软 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网络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济南)、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桂枝、王玲、张刚、王瑞、梁勇、樊星、相福民、王威、任佩、张威、牛霜霞、 魏广路、吕宏宇、蔡立志、刘振宇、赵颖颖.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2422-2015 软件工程 软件异常分类指南.pdf
ICS35.080 L7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422-2015 软件 工程软件异常分类指南 Software engineering-Guideline of classification for software anomalies 2015-12-31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4222015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异常与问题、软件变更的关系 2 4.1问题与失效的关系 3 4.2失效与故障的关系 3 4.3故障与缺陷的关系 3 4.4缺陷与变更请求的关系3 5分类指南 4 5.1分类要点和步骤4 5.2分类过程 4 6分类性 5 6.1缺陷分类属性 5 6.2失效分类属性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缺陷的分类属性值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失效的分类属性值16 附录C(资料性附录)分类示例 19 参考文献 21 GB/T32422-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吉阳自动化 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北方实验室有限公司、国家网络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济南).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振宇、蔡立志、梁勇、阳如坤、黄姗姗、郑阳、刘文杰、李海涛、吴学科、郭军、 章文、相福民、张雪莉.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67
68
69
…
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