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8月 ( 第 85 页)

ICS35.200 L65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65.202-2012 信息技术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202部分:通用控制基础协议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device intelligent grouping and resource sharing- Part 202:General control core protocol 2012-12-31发布 2013-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65.202-201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概述 2 5.1结构 2 5.2功能 2 5.3协议层次 2 5.4网络组成 3 5.5设备ID 5.6工作流程 5 6 GCCP 5 6.1GCCP概述 5 6.2GCCP消息包格式 6.3GCCP消息体 6 I GB/T29265.202-2012 前言 GB/T29265《信息技术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分为如下部分: —第1部分: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第201部分:基础协议; —第202部分:通用控制基础协议; —第203部分:基于IPV6的通信协议; 一第204部分:网关; —第301部分:设备类型; —第302部分:服务类型; -第303部分:通用控制设备描述; —第304部分:数字媒体内容保护; —第305部分:电力线通信接口; —第306部分:服务质量; 一第401部分:基础应用; —第402部分:多媒体应用; 一—第403部分:文件应用; —第404部分:数字视频光盘应用; —第405部分:媒体中心设备; 一第406部分:网络多媒体终端及应用; -第501部分:设备测试; 一第502部分:通用控制设备测试. 本部分为GB/T29265的第20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嵌入式软件公共技 术中心、广东必达保安系统有限公司、广东天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广东伟雄集团深圳市松本先天下科 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先驱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公 信智能会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顺博家居电器有限公司、顺德科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佛 山市顺德区瑞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闪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盈科电子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德艳、罗嘉、廖南海、曹重英、胡远、孙育宁、皇晓琳、张维华、孙志勇、杨勇、 肖宏、周光宗、孙楚辉、吴东亚、邓奕威、邵海波、童怀、兰勇、丁路宁、黄松青、卓兰. 亚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00 L65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65.201-2017 信息技术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201部分:基础协议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device intelligent grouping and resource sharing-Part 201:Core protocol 2017-05-12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9265.201-2017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 2 5IGRS设备交互模式3 6IGRS消息结构 8 7IGRS设备及服务描述12 8IGRS设备组网 30 9IGRS资源共享 78 10响应状态码 107 I GB/T29265.201-2017 前言 GB/T29265《信息技术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分为如下部分: —第1部分: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第201部分:基础协议; ——第202部分:通用控制基础协议; —第203部分:基于IPV6的通信协议; —第204部分:网关设计; ——第301部分:设备类型; —第302部分:服务类型; ——第303部分:通用控制设备描述; —第304部分:数字媒体内容保护; —第305部分:电力线通信接口; ——第306部分:服务质量; —第401部分:基础应用; ——第402部分:应用框架; ——第405部分:媒体中心设备; ——第406部分:网络多媒体终端及应用; ——第501部分:测试; ——第502部分:通用控制设备验证. 本部分为GB/T29265的第20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闪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有限 公司、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TL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创维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 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育宁、贺志强、王立建、皇晓琳、张维华、孙志勇、李玉军、曹重英、侯紫峰、 过晓冰、宿为民、卓兰、杨宏、杨富东、李嘉、刘孟红.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80 L77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64-2012 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Classification and code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64-201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分类原则 4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表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GB/T4754一2011的对照表7 参考文献 9 GB/T29264-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山东浪潮齐鲁软 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北京荣之联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广州南天电脑系统有限公司、北京银信长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鹏、周平、卢列文、李新、徐燕、尹正茹、潘纯峰、谢冬梅、石炎军、李尧、 胡贡政、王鲜宽、江佳里、郑菲、于秀明、但强.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电子信息产品监督检验所、武汉矽感科 技有限公司、北京斯福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翰纬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 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深慧正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太阳花网络安全维护有限 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明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软件评测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 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信城通数码科技有限 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软件行业协会、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勤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快 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域通计算机服务外包有限公司、北京数 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海辉软件大连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金数据系统有限 公司、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旅科信息有限公司、南京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华软 件股份公司、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软件行业协会、上海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北京和源沐 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口岸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金禧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天玑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越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博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责 任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新鼎典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中科 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荣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金税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思创数码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光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福建星网锐捷网络 有限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计算中心、南宁海蓝数据有限公司、新疆天择数码科 技有限责任公司、福建长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标准化研究院、新疆航天信息有限公司、上海三零卫 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系统与软件过程改进分会、山东泰盈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立科 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华力中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100.05 L7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63—2012 信息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应用的总体技术要求 Information technology-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SOA-based application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9263—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贵任.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北京东方通科技发展 有限公司、上海普元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浪潮齐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创软件商用中间 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锐易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复旦 大学、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北京有生博大软件 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炎黄盈动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系统与软件过程改进分会、太 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大唐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联 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和威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媛、高林、耿建光、朱律玮、钱军、贾德星、车帅、马亮、李轶强、马殿富、 毛国兴、吴杰、周明、滕腾、杨云、刘志、赵斌、刘金柱、赵永望、王钧、代寒玲、董晶、董乃文、吴国仕、 傅湘玲、陈彬、马军辉、廖晓光、刘琴、郝宝静、黄军昌、王潮阳、李海波、刘贤刚、董建、王志东、付东普、 赵俊峰、田忠. I GB/T29263—2012 信息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应用的总体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SOA应用的概念模型、技术参考模型及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SOA应用的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本标准是制定具体SOA应用的技术实现标 准、质量测评标准及工程标准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262信息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926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SOA应用概念模型 本章定义了SOA应用概念模型(见图1),这一概念模型的具体实现在第5章中给出. 行业/领域应用 业务公共服务 质 量 理 SOA支撑技术与服务 SOA资源 T基础设施 图1SOA应用概念模型 SOA应用概念模型包括8个组成部分,分别为:IT基础设施、SOA资源、SOA支撑技术与服务、业 务公共服务、行业/领域应用、质量、安全、治理.其中,实线框中部分为OA应用概念模型的核心,也 是本标准所需要涉及和约定的内容;图1中虚线框中的IT基础设施及行业/领域应用是SOA应用的 有机组成部分,本标准不对其做约定.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100.05 L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62—2012 信息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术语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Terminology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62-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东方通科技发展有限 公司、上海普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浪潮齐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锐易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北京炎黄盈动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金蝶 中间件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媛、高林、耿建光、朱律玮、付东普、钱军、韩鹏、毛国兴、贾德星、李轶强、王钧、 刘金柱、滕腾、刘琴、董乃文、李海波、刘贤刚、王潮阳、董建、田忠、刘譞哲. I GB/T29262-2012 信息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信息技术中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领域通用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核心概念理解、国内国际间信息交流和科研教学出版. 2术语和定义 2.1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系统的组织结构,包括组成元素及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注:改写GB/T11457一2006,定义2.73. 2.2 构件ponent 软件系统中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可以明确辨识、接口由契约指定、和语境有明显依赖关系、可独立部 署的可组装软件实体. [SJ/T114092009 定义3.1.1] 2.3 功能单元functional unit 能实现某一特定目标的硬件、软件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实体. [GB/T11457一2006,定义2.670] 2.4 信息服务information service 提供信息采集、编目、发布和检索等功能的服务. 2.5 IT基础设施information-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SOA应用运行所必要的基础环境,包括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等,为SOA应用提供可靠、有效的运 行环境和信息传输服务通道,保障SOA应用的安全、稳定. 2.6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 服务能够满足明确和隐含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即在实际条件下使用时,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 务可满足服务使用者需求的程度. 2.7 表示状态转换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REST 一种用于针对网络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方式,强调对资源状态的描述以及导致资源状态迁移的一组 操作. 注:REST是实现SOA的典型技术之一.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40.35;35.040 L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61.4-201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 词汇第4部分:无线电通信 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AIDC) techniques-Vocabulary-Part 4:Radio munications [ISO/IEC 19762-4:2008 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AIDC)techniques-Harmonized vocabulary- Part 4:General terms relating to radio munications NEQ]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61.4-2012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条目分类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4 参考文献 16 索引 17 I GB/T29261.4-2012 前言 GB/T29261《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1部分:自动识别数据采集; —第2部分:光可读媒体; —第3部分:射频识别; —第4部分:无线电通信; —第5部分:定位系统. 本部分为GB/T29261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国际标准ISO/IEC19762-4:2008《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 技术协调词汇第4部分:无线电通信相关通用术语》编制,与ISO/IEC19762-4:2008的一致性程度 为非等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北京邮电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文峰、夏娣娜、洪卫军、王毅,鄢若韫、冯敬、高林、李书芳、赵辰、刘晓冬、韩磊.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40.35;35.040 L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61.3-2012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 词汇第3部分:射频识别 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AIDC) techniques-Vocabulary-Part 3: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SO/IEC 19762-3:2008 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AIDC)techniques-Harmonized vocabulary- Part 3: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NEQ]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61.3-2012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1 2条目分类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9 参考文献 10 索引 11 GB/T29261.3-2012 前言 GB/T29261《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1部分:自动识别数据采集; 第2部分:光可读媒体; ——第3部分:射频识别; ——第4部分:无线电通信; ——第5部分:定位系统. 本部分为GB/T29261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国际标准ISO/IEC19762-3:2008《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 协调词汇第3部分:射频识别》编制,与ISO/IEC19762-3:200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北京邮电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文峰、耿力、冯敬、夏娣娜、洪卫军、王立建、高林、李书芳、赵辰、王毅、鄢若韫、 刘晓冬.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310 A90 gH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60—2012 网屏编码防伪技术条件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screen code anti-counterfeiting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60-2012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分类 2 5要求 3 5.1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化机防伪功能 .3 5.2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别防伪功能13 5.3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14 5.4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14 5.5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 15 5.6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指标 .17 6试验方法 18 6.1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化机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18 6.2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别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20 6.3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20 6.4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试验方法21 6.5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21 6.6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22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多比特信息代码 23 A.1多比特信息代码 .23 附录B(规范性附录)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24 B.1获取测试图像 .24 B.2符号参数的评估 .24 图1浮字或沉字点阵的尺寸与间隔 3 图2浮字或沉字点阵的网线角度示意图4 图3网屏编码禁止复印点阵形式示意图 5 图4网屏编码的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示意图 6 图5网屏编码的相位调制点阵形式示意图 6 图6网线角度为45°的网屏编码示意图 7 图73×3点阵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结构示意图 7 图8可构成网屏编码的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示意图 ....8 图9由3×3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组成的9×9点阵的网屏编码示意图8 图104×4点阵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结构示意图 9 图11由3×3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组成的12×12点阵的网屏编码示意图9 I GB/T29260-2012 图12由6×6点阵构成的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示意图 10 图13网线角度为45°的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示意图 .10 图14网屏网点的点所能分布的范围示意图 .11 图15网屏编码网点的间隔尺寸示意图 12 图16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点阵结构示意图15 表1网屏编码防伪技术分类 3 表2浮字或沉字功能指标 .4 表3禁止复印功能指标 5 表4追踪功能指标 .13 表5自动读取功能指标 .13 表6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别防伪功能指标 14 表7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指标 .14 表8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指标14 表9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指标 .15 表10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指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46—2012/ISO/IEC27000:2009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概述和词汇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Overview and vocabulary (ISO/IEC27000:2009 IDT)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46-2012/ISO/IEC27000:2009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5 3.1介绍 5 3.2什么是ISMS 6 3.3过程方法 7 3.4ISMS为什么重要 .7 3.5建立、监视、保持和改进ISMS 8 3.6ISMS关键成功因素 9 3.7ISMS标准族的益处 9 4ISMS标准族 9 4.1一般信息 9 4.2概述和术语标准 .10 4.3要求标准 11 4.4一般指南标准 11 4.5行业特定指南标准 .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条款表达的措辞形式 .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术语分类 .14 参考文献 16 GB/T292462012/ISO/IEC27000:200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IEC27000:2009《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概 述和词汇》.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上海三零卫士有限公司、北京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上官晓丽、许玉娜、闵京华、赵章界.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45-2012 信息安全技术 政府部门信息安全管理 基本要求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ques-Basic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for national department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45-2012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信息安全组织管理 4日常信息安全管理 4.1基本要求 1 4.2人员管理 ...1 4.3资产管理 2 4.4采购管理 2 4.5外包管理 2 4.6经费保障 2 5信息安全防护管理 .3 5.1基本要求 3 5.2网络边界防护管理 3 5.3信息系统防护管理 3 5.4门户网站防护管理 .3 5.5电子邮件防护管理 3 5.6终端计算机防护管理 4 5.7存储介质防护管理 4 6信息安全应急管理 4 7信息安全教育培训 4 8信息安全检查 5 参考文献 6 GB/T29245-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军、罗锋盈、王延鸣、高炽扬、朱璇、唐旺、傅如毅、朴献国、梁博.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44-2012 信息安全技术办公设备基本安全要求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Basic security requirements for office devices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44-2012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安全技术要求 2 4.1标识和鉴别 4.2访问控制 2 4.3安全审计 3 4.4残余信息保护 3 4.5功能测试 .3 4.6维护 ....3 4.7会话 .3 4.8可移动非易失性存储4 4.9密码要求 5安全管理功能要求 4 5.1安全属性管理 4 5.2数据管理 4 5.3用户角色管理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办公设备安全评估模型5 参考文献 8 I GB/T2924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方正科技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天津复印机技术研究所、东莞市金翔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弘宇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军、陈星、高健、王立建、张希平、乔怀信、秦振山、刘慧玲、梁峰.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43—2012 信息安全技术数字证书代理认证路径 构造和代理验证规范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pecifications of delegated certification path construction and delegated validation for digital certificate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43-2012 目 次 前言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代理服务 2 5.1服务基本模式 2 5.2代理认证路径构造 2 5.3代理验证 3 5.4代理服务策略 3 6代理服务协议要求 . 4 6.1概述 4 6.2代理认证路径构造协议要求 4 6.3代理验证协议要求 5 6.4策略查询协议要求 6 7代理服务协议 6 7.1基本请求/响应消息 .6 7.2策略配置请求/响应消息26 附录A(资料性附录)代理服务基本原理 31 A.1概述 31 A.2数字证书代理认证路径构造 31 A.3数字证书代理验证 31 I GB/T29243-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鲁宁、王琼霄、荆继武、林璟锵、向继.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40 L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GB/T29242—2012 信息安全技术鉴别与授权 安全断言置标语言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Security assertion markup language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w GB/T29242—2012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一致性 2 6SAML断言 2 6.1概述 2 6.2方案头与命名空间声明3 6.3名称标识符 4 6.4断言 .6 6.5主体8 6.6条件 11 6.7建议 15 6.8声明 16 7SAML协议. 23 7.1概述 23 7.2方案头与命名空间声明23 7.3请求与响应 24 7.4断言查询和请求协议 29 7.5 认证请求协议 34 7.6假名解析协议1 40 7.7名称标识符管理协议 42 7.8单点登出协议 44 7.9名称标识符映射协议 .47 8SAML版本 .48 8.1概述 48 8.2SAML规范集版本 48 8.3SAML命名空间版本 .50 9SAML和XML签名句法与处理51 9.1概述 51 9.2签名断言 .51 9.3请求/响应签名 .51 9.4签名的继承 51 9.5XML签名机制 51 GB/T.29242-2012 10SAML和XML加密句法与处理 .52 10.1概述 52 10.2签名和加密的组合 53 11SAML扩展性 53 11.1概述 53 11.2方案扩展 .53 11.3方案通配符扩展点 .54 11.4标识符扩展 54 12SAML定义标识符. .54 12.1概述 54 12.2行为命名空间标识符 .55 12.3属性名称格式标识符 .56 12.4名称标识符格式标识符 56 12.5许可标识符 58 附录A(规范性附录)部分定义和格式要求 60 A.1方案组织和命名空间schema organization and namespaces60 A.2字符串值string values 60 A.3URI值URI values 61 A.4时间值time values 61 A.5ID及ID引用值id and id reference values .61 附录B(资料性附录)签名响应的示例 .62 参考文献 *65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41-2012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PKI互操作性评估准则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interoperability evaluation criteria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41—2012 自次 前言 Ⅲ 引言 N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评估模型 5.1PKI互操作性能 .3 5.2评估对象 3 5.3互操作能力评估 .3 5.4互操作能力等级划分原则4 6评估内容 .6 6.1第一级:格式正确级 .6 6.2第二级:内容明确级 .10 6.3第三级:功能完善级 17 6.4第四级:执行标准化级 26 6.5第五级:安全审计级 .32 附录A(规范性附录)PKI系统评估内容列表35 附录B(规范性附录)PKI应用评估内容列表57 I GB/T29241-2012 引 言 PKI系统作为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同时为各种不同的应用提供安全服务.通过PKI提供的安 全服务信息,PKI应用可以获得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非否认等安全服务. 由于PKI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选自由度,应用 从PKI系统获得的服务数据也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证书私有扩展大量使用和证书策略意义不明 确、撤销状态信息不全面等问题,都会影响安全服务的使用,甚至导致应用无法获得安全服务.上述问 题,对于跨域的PKI事务尤为突出.由于跨域的PKI应用和PKI系统通常由不同的厂商或设计开发 人员实现,双方对于各种服务数据的理解和使用不一致更加明显,导致二者之间难以互操作,难以获取 安全服务. 当PKI系统进行互联互通时,就必须考虑PKI系统为跨域PKI应用提供安全服务信息的水平,也 就是PKI系统与PKI应用之间的互操作问题.为更多的跨域应用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务信息,是PKI 系统进行互操作能力优化和改进的目标.如果PKI系统仅限于为特定的少数PKI应用提供服务,那么 该PKI系统则难以在互联互通中发挥效用.作为一种安全基础设施,PKI系统应该面向各种应用,采 取有效的办法提高互操作能力,为网络通信做好全面的安全基础.另一方面,用户会希望自己的PKI 应用能够与更多的PKI系统互操作,有能力从不同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获得安全服务. 本标准考虑了PKI安全服务相关的各种信息及其性能.PKI系统提供安全服务的方式是生成各 种证书的相关信息,包括:证书、证书撤销状态信息、证书策略和认证业务声明等.PK应用就是利用上 述信息获得安全服务.安全服务信息的格式是否正确设置、内容是否明确表达、功能体现是否完善、操 作过程是否按标准化执行、信息来源是否可靠等问题,都会影响安全服务的提供. 本标准分别从PKI系统和PK1应用2个方面,提出了分等级的互操作性评估准则.高等级的PKI 系统,能够为更多的PKI应用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安全服务.高等级的PK...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40—2012 信息安全技术终端计算机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General security techniqu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evaluation method for terminal puter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40-2012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1 3.1术语和定义1 3.2缩略语 2 4安全技术要求3 4.1第一级3 4.2第二级 .4 4.3第三级 7 4.4第四级 .10 4.5第五级 16 5测试评价方法 23 5.1测试环境 23 5.2第一级 23 5.3第二级 29 5.4第三级 38 5.5第四级 51 5.6第五级67 参考文献 87 GB/T29240-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梓华、韦卫、宋好好、王京旭、张艳、顾健、吴秋新、顾玮、赵婷、宁晓魁、邹春明、 张笑笑、俞优、冯荣峰.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 M3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39—2012 移动通信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基站 Energy efficiency metric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mobile munication equipment- Base station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39—2012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节能参数 2 4.1参数 .2 4.2基站的功耗 2 4.3基站的输出功率 3 4.4基站的输入输出功率比 .4 4.5分布式基站的射频拉远单元输入输出功率比 4 4.6分布式基站的主设备单位载扇功耗 4 4.7电源的交流直流转换损耗 4 5参考测试模型 5 5.1GSM基站 5 5.2TD-SCDMA基站 6 5.3 WCDMA基站 7 5.4CDMA基站 中中 8 6节能参数的测量 10 6.1测试环境 10 6.2供电要求 10 6.3测试系统和参考点 11 6.4输出功率误差 .12 6.5仪表要求 .12 6.6测试方法 .12 6.7测试数据记录 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节能技术 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节能参数计算示例 ...17 I GB/T29239-2012 前言 本标准是《移动通信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目前预计 如下: 一移动通信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基站; 一移动通信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终端.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 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 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星、陈永欣、王丽、金磊、李志军、刘申建、李轶群、贺琳、周桦、范亚红、李国红、 赵孝武、陈栋、沈东栋、胡海宁、吴慧、夏欣、贺敬.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20 M3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38—2012 移动终端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Parameter and measurement of energy saving for the mobile equipment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38-2012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Ⅱ 1范围 1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概述 2 4待机功耗测试4 4.1测试目的 4 4.2测试条件 4 4.3测试方法 .8 5通话功耗测试 11 5.1测试目的 .11 5.2测试条件 .11 5.3测试方法 .14 6分组域数据传输功耗测试15 6.1测试目的 .15 6.2测试条件 15 6.3测试方法 19 7其他业务和功能功耗测试20 7.1测试目的 .20 72测试条件.20 7.3测试方法 2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环境24 附录B(资料性附录)各制式工作频段 25 参考文献 .27 GB/T29238—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展讯 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锦仪、李波、郭启超、刘晋兴、马小丽、王勇.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30.10 Z71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36-2012 通信网络设备可回收性能评价准则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recoverability of tele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么3 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泉真烤 GB/T29236—2012 前 言 本标准是通信产品回收处理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拟分为: 通信网络设备可回收性能评价准则; 通信终端产品可回收性能评价准则; 通信终端产品绿色包装规范; 通信网络设备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 通信终端产品可画收利用率计算方法; 废弃通信产品回收处理设备要求; 通信记录媒体的回收处理要求; 通信网络设备的回收处理要求; 通信终端设备的回收处理要求; 通信用银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要求; 通信用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处理要求; 一废弃通信产品再使用技术要求: —废弃通信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环境无害化处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佛山市南海讯联信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伟祥、蒋京鑫、申许民、卢春阳、刘妍、朱水光、万晓兰、彭军、高健、王敏. GB/T29236-2012 通信网络设备可回收性能评价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网络设备的可回收性能评价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通信网络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288塑料制品的标志 GB/T22421一2008通信网络设备的回收处理要求 GB/T28523通信网络设备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 ISO11469塑料产品的一般鉴定和标志标准(Plastics一Generie identification and marking of plastics product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通信网络设备tele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cquipment 通信网络营机构用以提供网络通信服务的设备.通信网络运营机构包括公网运营商和专网运 营商. 3.2 可回收性能recoverability 产品有利于被回收利用的相关性能. 4可回收性能评价准则 4.1模块化设计准则 除了按照功能对产品进行模块化划分以外,还应按照易于回收利用的原则对产品进行模块划分和 设计.易于回收利用的模块化设计应考虑: 一一通信网络设备的部件或配件的再使用性; —特殊材料相对独立性和相对集中性; 产品维修和升级的方便性; 4.2可再生利用率与可回收利用率 通信网络设备应尽量提高产品的可再生利用率与可回收利用率,产品可再生利用率与可回收利用 率的计算方法见GB/T28523.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99 M1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34—2012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 安全技术要求 Secur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broadband customer network based on telemunication network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23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强、敖立、刘谦、陆洋. I GB/T29234-2012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 安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的安全威胁、安全需求、安全机制和安全算法、设备 认证证书轮廓以及安全功能. 本标准适用于电信网络提供的业务和应用通过网关在宽带客户网络内部实现的情况,对仅在宽带 客户网络内部设备之间信息流通的情况也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1448一2006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ITU-TX509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号码簿:公钥和属性鉴别框架(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The directory:Public-key and attribute certificate frameworks) ITU-TX.85提供端到端通信的系统的安全体系(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systems providing end-to-end munications) ITU-TX.1121移动端到端数据通信的安全技术框架(Framework of security technologies for mobile end-to-end data munications) Broadband Forum TR-069 Amendment1(2006)CPE WAN管理协议(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授权证书authorization certificate 用于为对象授权的一个签名物.它至少包括一个发放者和一个对象.它可以包括有效性条件、授 权和委托信息.通常,证书可以分为三类:身份证书、属性证书和授权证书.身份证书用于映射对象的 名字和公钥,属性证书用于映射对象的名字和投权,投权证书用于映射对象的授权和公钥.获得一个授 权证书或属性证书可以代表对象从发放者获得或部分权限. 3.2 身份证书ID certificate 一段信息,其中至少声明了授权发放者名称、证书对象身份、该对象公钥、证书有效期、序号和认证 中心的数字签名. 3.3 设备证书device certificate 身份证书的一种,在宽带客户网络中,它是一个符合ITU-TX.509版本3的证书,用于认证宽带客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40 A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194-2012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 General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194—2012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4 4.1系统定位 4 4.2功能架构 4 4.3文件聚合模型 5 4.4文件信息模型 5 4.5法律法规遵从 7 5基本功能要求 7 5.1文件管理配置 7 5.2 文件管理业务 11 5.3安全管理 27 5.4系统管理 30 6可选功能要求 31 6.1数字化文件的管理 31 6.2多载体文件管理 32 6.3 离线利用 33 6.4接口管理 34 6.5工作流 34 6.6性能要求 35 参考文献 36 GB/T2919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密码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守信、钱毅、刘越男、梁凯、李泽锋.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