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9月 ( 第 545 页)

ICS77.140.50 CCS H 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13.6-2023 代替GB/T19189—2011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 第6部分:调质高强度钢 Steel plate sheet and strip for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6:Quenched and tempered high strength steel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713.6—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713《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第6部分.GB/T71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第2部分: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 —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 —第4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 ——第5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 ——第6部分:调质高强度钢; —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本文件代替GB/T19189一2011《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与GB/T19189一2011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根据屈服强度,对牌号进行重新命名(见第4章,GB/T19189一2011的第4章); b)增加了690MPa和800MPa级牌号(见表1、表2); c)更改了各牌号的P、S含量上限(见表1,GB/T19189一2011的表1); d)增加了690MPa和800MPa级钢侧膨胀值要求(见表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 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莱芜 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合肥 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文斌、李书瑞、张维旭、帅勇、杨建华、潘中德、梁亮、王中山、张佩、欧阳瑜、 朴志民、秦丽晔、章小浒、张国信、王宪军、陈晓红、田子健、董富军、罗登、王思聪、刘钊、左帅、麻衡、 孙斌、管吉春、邹扬、杨秀利、王志衡.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9189—2006 GB/T19189-2011.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40.50 CCS H 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13.5-2023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 第5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 Steel plate sheet and strip for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5:High manganese steel with specified low temperature properties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13.5—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713《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第5部分.GB/T71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 ——第2部分: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 一—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 一第4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 —第5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 一第6部分:调质高强度钢; 一—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北大学、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 公司、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南阳汉冶特钢 有限公司、华北理工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 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大连分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振宇、陈俊、孙超、朴志民、孟传峰、韦明、杨建华、梁亮、李忠波、张维旭、 张福成、章小浒、张国信、柴玉国、徐博文、曹光明、张维娜、孙梦寒、范益、严玲、张彦睿、莫德敏、周文浩、 刘宁、康文举、冯晓勇、秦丽晔、李成刚. GB/T713.5--2023 引 言 承压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和压力管道,这类设备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其共同特点 是涉及生产和生命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性较大.制造承压设备的材料多种多样,钢材是实际工程中 应用最广泛的材料.承压设备用钢是重大技术成套装备制造的关键原材料,是承压设备安全运行的基 本保障.随着承压设备向大型化、高参数、结构多样性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其工作条件也越来越趋苛 刻,因此对制造承压设备的材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合理的选用材料对于设备的结构合理、安全、长 期运行和降低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进一步规范承压设备用钢的技术要求,迫切需要制定统一的承 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标准,以便在GB/T150.2《压力容器第2部分:材料》中引用. GB/T713《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旨在规范锅炉、压力容器、LNG船、LPG船等承压设备用钢板 和钢带的分类和牌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 明书等,拟由八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目的在于确定其他部分通用的要求,以便在其他部分中引用. 一第2部分: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目的在于确定用于制造使用温度不低于 一20℃、承压设备用厚度不大于25.4mm的钢带及卷切钢板和厚度为3mm~250mm的单 轧钢板的技术要求. —一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目的在于确定用于制造使用温度不低于一70℃、承压 设备用厚度为5mm~120mm的低...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40.50 CCS H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13.4—2023 代替GB/T24510一2017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 第4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 Steel plate sheet and strip for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4:Nickel-alloy steels with specified low temperature properties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13.4-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713《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第4部分.GB/T71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一第2部分: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 —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 —一第4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 —第5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 —一第6部分:调质高强度钢; —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本文件代替GB/T24510一2017《低温压力容器用镍合金钢板》,与GB/T24510一2017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牌号表示方法(见第4章); b)更改了订货内容(见第5章,GB/T24510-2017的第3章); c)更改了厚度允许偏差类型(见第6章,GB/T24510一2017的4.1); d)删除了1.5Ni钢牌号及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要求,增加了06Ni7DR钢牌号及其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等要求(见7.1、7.4,GB/T24510一2017的5.1、5.4); )更改了各牌号化学成分(见7.1,GB/T24510一2017的5.1); f)更改了钢板的制造方法(见7.2,GB/T24510一2017的5.2); g)更改了钢板的交货状态(见7.3,GB/T24510一2017的5.3); h)将上屈服强度更改为下屈服强度,并更改了力学性能指标和工艺性能要求(见7.4, GB/T24510—2017的5.4); i)增加了钢板剩磁检验和表面处理规定(见7.7、10.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莹光、朴志民、张维旭、谢章龙、曲锦波、龙杰、周文浩、章小浒、王金光、张国信、 管吉春、张宏亮、席连云、李倩、陆春洁、庞辉勇、张计谋、杜林、陈凯力.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4510-2009 GB/T24510-2017.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40.50 CCS H 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13.3-2023 代替GB/T3531-一2014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 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 Steel plate sheet and strip for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3:Low alloy steel with specified low temperature properties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13.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713《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第3部分.GB/T71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第2部分: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 —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 —第4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 ——第5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 —第6部分:调质高强度钢; ——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本文件代替GB/T3531一2014《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板》,与GB/T3531一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将范围更改为“适用于制造最低使用温度不低于一70℃、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板”(见 第1章,GB/T3531一2014的第1章); b)删除了15 MnNiDR牌号,增加了Q420DR、Q460DR、13 MnNiDR、11 MnNiMoDR四个牌号,并 将08Ni3DR、06Ni9DR牌号调整至GB/T713.4一2023(见表1,GB/T3531一2014的表1); c)更改了各牌号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见表1、表2,GB/T3531一2014的表1、表2); d)16MnDR厚度下限由6mm更改为5mm 15 MnNiNbDR厚度下限由10mm更改为6mm (见表2,GB/T3531一2014的表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 息标准研究院、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 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中德、吴俊平、张维旭、姜颖、朴志民、刘喜锚、帅勇、许少普、章小浒、王金光、 张国信、谢章龙、尹志钩、韩小波、管吉春、刘勇、李倩、张计谋、操瑞宏、李忠波、胡昕明、陈凯力.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3531-1983、GB3531—1996、GB3531—2008、GB/T3531-2014.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40.50 CCS H46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13.2-2023 代替GB/T713-2014和GB/T35012-2018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第2部分: 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 Steel plate sheet and strip for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2:Non-alloy and alloy steel with specified temperature properties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13.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713《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第2部分.GB/T71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 —一第2部分: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 一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 一第4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 —一第5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 ——第6部分:调质高强度钢; —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本文件代替GB/T713一2014《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和GB/T35012一2018《临氢设备用铬钼 合金钢钢板》.本文件以GB/T713一2014为主,整合了GB/T35012一2018的内容.与GB/T713一 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Q460R及相关技术要求(见表1、表2、表3); b)增加了Q420R高温力学性能技术要求(见表3); c)增加了高温力学性能中试验温度100℃和150℃的屈服强度技术要求(见表3); d)增加了钢中的残余元素及微合金元素总量的限制要求(见7.1.6); )更改了各牌号的冲击吸收能量(见表2,GB/T713一2014的表2); f)增加了抗氢致开裂(HIC)试验及评定(见附录C); g)将GB/T35012一2018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人附录(见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新余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首钢集团 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潮湖北 汽车工业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宪军、李书瑞、张维旭、李建朝、刘小林、罗登、朴志民、王智聪、秦丽晔、 章小浒、张国信、王金光、丁庆丰、刘文斌、黄锦花、孙梦寒、吴艳阳、杨帆、张计谋、管吉春、陈科晓、邹扬、 魏海丽.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GB/T713 1963年首次发布,1972年第一次修订,1986年第二次修订,1997年第三次修订, 2008年第四次修订时并人GB6654一1996《压力容器用钢板》,2014年第五次修订; -GB/T35012 2018年首次发布. I GB/T713.2—2023 引 言 承压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和压力管道,这类设备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其共同特点 是涉及生产和生命安全,一且发生事故危害性较大.制造承压设备的材料多种多样,钢材是实际工程中 应用最广泛的材料.承...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40.50 CCS H 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13.1-2023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 第1部分:一般要求 Steel plate sheet and strip for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13.1-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713《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第1部分.GB/T71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 一第2部分: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 —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 —第4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 一—第5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 —第6部分:调质高强度钢; 一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 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朴志民、管吉春、张维旭、董富军、罗登、胡昕明、孙殿东、田子健、刘小林、张计谋、 杨军.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140.50 CCS H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713.1-2023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 第1部分:一般要求 Steelplate,sheet and stripforpressure equipments Part1:Generalrequirements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713.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713《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第1部分。

GB/T71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 一第2部分: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 -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 第4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 -第5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 第6部分:调质高强度钢; 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 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朴志民、管吉春、张维旭、董富军、罗登、胡昕明、孙殿东、田子健、刘小林、张计谋、 杨军。

GB/T 713.1--2023 引言 承压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和压力管道,这类设备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其共同特点 是涉及生产和生命安全,一且发生事故危害性较大。

制造承压设备的材料多种多样,钢材是实际工程中 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承压设备用钢是重大技术成套装备制造的关键原材料,是承压设备安全运行的基 本保障。

随着承压设备向大型化、高参数、结构多样性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其工作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因 此对制造承压设备的材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合理地选用材料对于设备的结构合理、安全、长期运 行和降低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进一步规范承压设备用钢的技术要求,逍切需要制定统一的承压设 备用钢板和钢带标准,以便在GB/T150.2中引用。

GB/T713《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旨在规范钢炉、压力容器、液化天然气(LNG)船、液化石油气 (LPG)船等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分类和牌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拟由8个部分构成。

一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

目的在于确定其他部分通用的要求,以便在其他部分中引用。

-一第2部分: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

目的在于确定用于制造使用温度不低于 一20℃、承压设备用厚度不大于25.4mm钢带及卷切钢板和厚度为3mm~250mm的单轧 钢板的技术要求。

一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

目的在于确定用于制造使用温度不低于一70℃、承压 设备用厚度为5mm~120mm的低合金钢板的技术要求。

一第4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

目的在于确定用于使用温度不低于一196℃、厚度不大 于150mm的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板的技术要求。

5mm~60mm的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板的技术要求。

-第6部分:调质高强度钢。

目的在于确定用于厚度为10mm~80mm的承压设备用调质高强 度钢板的技术要求。

一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目的在于确定用于宽度不小于600mm的承压设备用热轧不锈 术要求。

-一第8部分:同质和异质轧制复合钢板。

目的在于确定用于采用轧制复合工艺生产的厚度大于 100mm的承压设备用钢板以及不锈钢为覆层、碳钢为基层的复合钢板的技术要求。


GB/T 713.1-2023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 第1部分:一般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牌号表示方法、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检验 规则、试验方法、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文件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和钢带)的制造及 验收。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具体要求在GB/T713(部分)的适用文件中分别给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1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8.1金...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040.40 CCS G7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913—2023 代替GB/T6913一2008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磷酸盐的测定 Analysis of water used in boiler and cooling system- Determination of phosphate (ISO 6878:2004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phosporus- Ammonium molybdate spectrometric method NEQ) 2023-03-17发布 2023-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691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6913一20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与GB/T6913一 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总无机磷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见4.2 2008年版的第4章); —一增加了连续流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见第5章); ——增加了试验报告(见第6章). 本文件参考ISO6878:2004《水质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起草,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御水科技有限公司、衡阳市建衡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准诺检测有限公司、中海 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佛山检测院、 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纳泰化工有限公司、天津鲲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水知音 检测有限公司、上海森清水处理有限公司、中创新海(天津)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南京欣凯特生物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伟、何青峰、马海超、白莹、童良怀、郭少宏、姚娅、孟红伟、张鸿芳、陈双、沈凤、 郭明英、陈国松、徐小捷.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6年首次发布为GB/T6913.1一1986、GB/T6913.2一1986、GB/T6913.3-1986; —2008年第一次修订时,整合为GB/T6913—2008;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GB/T6913—202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磷酸盐的测定 警告:本文件所使用的强酸或强碱具有腐蚀性,使用时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溅到身上时立即用大 量水冲洗,严重时立即就医.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测定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正磷酸盐、总无机磷酸盐、总磷酸盐含量的方法:钼酸铵分 光光度法和连续流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本文件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正磷酸盐、总无机磷酸盐、总磷酸盐含量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 度法的测定范围为0.05mg/L~50mg/L(以PO43-计);连续流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的测定范围为 0.1mg/L~50mg/L(以PO43-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040.40 G7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6908—2018 代替GB/T6908—2008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电导率的测定 Analysis of water used in boiler and cooling system- Determination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2018-06-07发布 2019-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690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6908一20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与GB/T6908一 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第1章); —将5.8中表1内容调整至附录A(见附录A 2008年版5.8); —删除了7.2中的表2(见2008年版7.2); —增加了“测量电导率小于3uS/cm的水样”的要求(见7.4); 一删除了“电导池常数校正”的操作(见2008年版7.6); —将“精密度”修改为“允许差”(见第9章,2008年版第8章); —删除了试验报告(见2008年版第9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深圳准诺检测有限公司、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梅特勒-托利多仪器 (上海)有限公司、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常州分院、浙江水 知音检测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 司、石家庄给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关侠、余芬、陈建霞、周英、余光丰、俞明华、任洪强、许佰功、龚雁、李永广、 张全.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6908—1986、GB/T6908—2005、GB/T6908—2008; ——GB/T12147-1989. I GB/T6908-2018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电导率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用水、冷却水、除盐水中的电导率在0.055uS/cm~10uS/cm(25℃)的测定. 本标准也适用于天然水及生活用水的电导率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907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 3原理 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能力,其导电能力 的大小用电导率表示. 4试剂或材料 4.1通则: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除非另有规定,应使用优级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二级水的规定. 4.2氯化钾. 4.3氯化钾标准溶液I:c(KC1)=0.1mol/L.称取预先在105℃~110℃干燥2h的氯化钾7.455g 用水溶解后移入1000L容量瓶中,在(20士2)℃下稀释至刻度,混匀.放入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 中,密封保存.或使用市售标准溶液. 4.4氯化钾标准溶液Ⅱ:c(KC)=0.01mol/L.称取在105℃~110℃干燥2h的氯化...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60.25 J9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903—2005 代替GB/T6903一19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 Analysis of water used in boil and cooling system-General rule 2005-02-06发布 2005-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6903—2005 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中使用的术语、分析结果的表述方法、试剂和试剂水纯 度.在制修订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标准时,应遵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是对GB/T6903-一1986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6903一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有: 一一根据GB/T1.1一2000有关规定进行编写. 一按GB/T6682的要求重新规定了三级试剂水. 一增加术语、误差分析和溶液浓度表述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电热工研究院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电热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利、史庆琳、鲁礼勋、黄善锋.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GB/T6903一1986. GB/T6903-2005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中通用的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的分析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682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3试验室要求 3.1试验室装置 试验室应配备满足进行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要求所使用的一般仪器、设备和药品. 3.2试验室环境 试验室环境应整洁,并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防火、防爆安全设施. 精密试验室应防尘、防震和防电磁干扰,温、湿度符合试验要求. 3.3仪器 试验室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应根据不同类别按国家或行业有关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或校验. 3.4试验室制度 试验室应建立能保证试验室正常工作秩序和分析数据可靠性的各种制度.如取样制度、化验操作 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分析数据的校验和审核制度、各种仪器的维修和使用制度、废液处 理制度及各类分析结果的记录、报表、资料档案的保管制度等. 3.5使用化学危险品、有毒试剂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使用对人体有毒害的化学试剂时,应按GB/T15603的有关要求执行. 4一般规定 4.1锅炉用水和冷却水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简称“方法”)中的锅炉用水通常包括天然水、澄清水、软化水、除盐水、 锅炉给水、锅炉炉水、锅炉蒸汽、凝结水等;冷却水一般指工业循环冷却水. 4.2试验方法选用 “方法”中有的分析项目如有两种以上的分析方法时,应根据所测定水质范围和具体条件选用合适 的分析方法. 4.3试剂纯度 “方法”中使用的试剂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化学试剂规格的规定,其纯度应能满足水、汽质量分析要 求.“方法”中未注明试剂级别的均为分析纯试剂.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03120.30 GB 目次 GB/T6379.3-2012/ISO5725-3:1994 前言 Ⅲ C.4六因素错层套设计试验 16 引言 附录D(资料性附录)中间精密度试验统计分析实例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范围1 参考文献 .2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GB/T6379.3-2012/ISO5725-3:1994 3术语和定义2 4一般要求2 5重要因素 6统计模型3 6.】基本模型3 6.2总平均值m3 6.3分量B3 6.4分量B B B(a等 6.5误差项e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7测量条件的选择 第3部分:标准测量方法精密度的中间度量 8中间精密度度量的实验室内研究和分析5 8.1最简单的方法 8.2可供选择的方法 Accuracy(trueness and precision)of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results- 8.3测量条件对最终报告结果的影响6 Part 3:Intermediate measures of the precision 9中间精密度度量的实验室间研究和分析 of a standard measurement method 9.1基本假定6 9.2最简单的方法7 (ISO5725-3:1994.IDT) 9.3套设计试验m 9.4完全套设计试验 7 9.5错层套设计试验 9 6套设计中因素的配置8 9.7套设计与GB/T6379.2中给出方法的比较-8 9.8完全套设计与错层套设计的比较 附录A《规范性附录)GB/丁6379所用的符号与缩略语9 附录B(规范性附录)完全套设计试验的方差分析11 B.1三因素完全套设计试验 11 B.2四因素完全套设计试验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错层套设计试验的方差分析 C.1三因素错层套设计试验14 2012-11-05发布 2013-02-15实施 C.2四因素错层套设计试验15 C.3五因素错层套设计试验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6379.3-2012/ISO5725-3:1994 引言 c)M=3:四个因素中有三个不同 d)M=4:四个因素都不同, GB/T6379.3—2012/ISO5725-3:1994 0.1GB/T6379用两个术语“正确度”与“精密度”来播述一种测量方法的准确度,正确度指大量测试 不同的中间精密度条件产生不同的中间精密度标准差,记作所对应的特定条件在圆括号里 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与真值或接受参照值之间的一致程度;而精密度指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明确标出,例如,)表示不同时问、不同操作员的中间精密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120 B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916-2020 代替GB/T5916—2008 产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 Formula feeds for layers and broilers 2020-09-29发布 2021-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591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5916一2008《产蛋后备鸡、产蛋鸡、肉用仔鸡配合饲料》,与GB/T5916一2008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适用范围修改为产蛋鸡和肉鸡,肉鸡新增了黄羽肉鸡和肉蛋杂交鸡(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 1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修改了生产阶段以及各阶段的技术指标(见表1、表2 2008年版的表1); —增加了粗蛋白质和总磷的上限值(见表1、表2 2008年版的表1); 一增加了苏氨酸项目(见表1、表2); —一删除了粗脂肪项目(见2008年版的表1); —增加了黄羽肉鸡和肉蛋杂交鸡配合饲料技术要求(见表3、表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泰高营养 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 公司、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建敏、王黎文、呙于明、蒋守群、张雅惠、苟钟勇、张若寒、彭运智、郭吉原、 燕磊、王瑛、邵彩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5916—1986、GB/T5916-1993、GB/T5916—2004、GB/T5916—2008. GB/T5916—2020 引言 我国是饲料资源短缺的国家,蛋白质饲料资源长期不足成为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瓶颈;与此同 时,我国也是养殖大国,肉、蛋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动物排泄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农村 面源污染治理的一大难题.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的发展,在合理添加 氨基酸和酶制剂的前提下,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和磷的水平可以显著降低.为推动饲料行业科技进步, 减少蛋白质和磷等饲料原料消耗,降低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标准在以往对粗蛋白质、总磷只规 定下限值的基础上增设了上限值. 考虑到测定方法的适用性,本标准对产蛋鸡和肉鸡生长所需的能量、维生素和钙、磷以外的其他矿 物元素指标未涉及,相关方在使用本标准时要特别注意.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120 B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915-2020 代替GB/T5915—2008 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 Formula feeds for piglets and growing-finishing pigs 2020-09-29发布 2021-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591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5915一2008《仔猪、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本标准与GB/T5915一2008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删除了粒度要求(见2008年版的3.3.1); —修改了仔猪、生长育肥猪阶段划分(见3.4 2008年版的3.4); —修改了粗蛋白质指标(见3.4 2008年版的3.4); —修改了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指标(见3.4 2008年版的3.4); —增加了色氨酸和缬氨酸项目(见3.4); 一删除了粗脂肪项目(见2008年版的3.4); 修改了粗纤维指标(见3.4 2008年版的3.4); 修改了钙指标(见3.4 2008年版的3.4); —修改了总磷指标(见3.4 2008年版的3.4); —将“食盐”修改为“氯化钠”,并修改了相关指标(见3.4 2008年版的3.4); 一删除了饲料中药物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见2008年版的3.6); 一删除了卫生指标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试验方法(见2008年版的4.15和4.16).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广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 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播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谯仕彦、王黎文、王凤来、曾祥芳、张彩云、张雅惠、高天增、杨凤娟、岳隆耀、 周建川、刘绪同、俞云涛、刘春雪、邹新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5915—1986、GB/T5915—1993、GB/T5915—2008. GB/T59152020 引言 我国是饲料资源短缺的国家,蛋白质资源长期不足成为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 我国也是养殖大国,肉、蛋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动物排泄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农业面 源污染治理的一大难题.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低蛋白质日粮配制技术的发展,在合理添加 氨基酸和酶制剂的前提下,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和磷的水平可以显著降低.为推动饲料行业科技进步, 减少蛋白质和磷等饲料原料的消耗,降低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标准在以往对粗蛋白质、总磷只 规定下限值的基础上增设了上限值. 考虑到检测方法的适用性,本标准对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生长所需的能量、维生素和钙、磷以外的其 他矿物元素等营养素指标未涉及,相关方在使用本标准时要特别注意.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581.2:531 .781:001.4 GB5603-85 负荷传感器名词术语 Load cell 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s 本标准给出的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测力和称重电测式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本标准只涉及传感 器及其有关的术语,不考虑与仪器系统有关的术语. 】环境条件 ambient conditions 传感器外壳周围的各种条件(温度、湿度、压力等). 2环境温度 ambient temperature 传感器外壳周围的介质的温度. 3使用环境条件 ambient conditions operating 使用传感器时必须满足的环境条件.一般由生产厂给出. 4室内条件 room conditions 传感器必须满足的通常使用的室内环境条件.推荐如下: a.温度:20±10℃; b.相对湿度:<90%; c.大气压力:90~106kPa(680~800mmHg) 5标准试验条件 standard test conditions 试验传感器时必须满足的环境条件.标准试验条件如下: a.温度:20±2℃; b.相对湿度:<70%; c.大气压力:90~106kPa(680~800mmHg). 8负荷传感器 load cell 在负荷作用下能输出与其成一定对应关系的电信号的装置. 7敏感元件 sensing element 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负荷的元件.例如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中的弹性体. 8主轴线 primary axis 对传感器施加负荷的设计轴线. 注:多数指传感器敏感元件的几何中心线. 9负荷 load 施加到传感器上的力或重量. 国家标准局1985-11-25发布 1995-10-01实施 GB5603-85 10预负荷 preload 在进行正式校准之前,为了使传感器、力标准机和安装连接件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必须施加的 数次负荷. 11轴向负荷 axial load 作用线与传感器主轴线重合的负荷. 12额定负荷 rated load 设计时给出的传感器在规定技术指标范围内能够测量的最大轴向负荷. 13安全过负荷 overload safe 传感器允许施加的最大轴向过负荷(称该负荷与额定负荷的百分比为安全过负荷率).当该负荷卸 除后,传感器的技术指标保持不变. 14极限过负荷 overload ultimate 传感器能承受的不使其丧失工作能力的最大轴向过负荷(称该负荷与额定负荷的百分比为极限过 负荷率). 15侧向负荷 side load 在轴向负荷的作用点上施加的与三轴线垂直的负荷. 16偏心负荷 eccentric load 作用线与主轴线平行而不重合的负荷. 17同心倾斜负荷 angular load concentric 在轴向负荷的作用点上施加的作用方向与主轴线成某一角度的负荷. 18偏心倾斜负荷 angular load eccentric 在偏离轴向负荷的作用点上施加的作用方向与主轴线成某-一角度的负荷. 19变形 deflection 在无和定负荷下传感器沿主轴线方向长度的改变量,或在额定负荷下传感器负荷作用点的 挠度. 20输出 output 在传感器输出端产生的电信号(电压、电流等). 注:传感器非零负荷时输出通常指该负荷下输出信号(又称输出读数或输出值)与无负荷下输出信号之代数差. 21额定输出 rated output 传感器额定负荷时输出信号与无负荷时输出信号的代数差. 22零点输出 zero output 在额定(或推荐)激励下,无负荷时传感器输出端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020 CCS G8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300-2022 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risk assessment of fine chemical reactions 2022-12-30发布 2022-12-30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2300—2022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估要求 .2 4.1评估对象 2 4.2测试与评估内容 3 4.3评估结果应用 3 5评估基础条件 3 5.1物料信息 3 5.2工艺信息 3 5.3分析方法 3 5.4工艺装置 3 5.5研究设备 3 6数据测试和求取方法 4 6.1物料分解热 6.2工艺温度 4 6.3绝热温升 4 6.4工艺反应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4 6.5绝热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 5 6.6表观活化能 6 7评估标准 6 8评估报告 .9 附录A(资料性)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范例11 A.1测试条件 11 A.2符号与名称对照 .12 A.3物料信息 13 A.4工艺信息 .13 A.5分析信息 13 A.6研究结果 14 A.7工艺过程 14 A.8反应终点体系物料14 A.9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16 I GB/T42300—2022 A.10 结论及建议措施 16 A.11附图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60 CCS Q 8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281-2022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 中空纤维膜组件 Hollow fiber membrane module of 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 2022-12-30发布 2023-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228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上海凯鑫分离技术股份有限公 司、南开大学、天津海之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招金膜天股份有限 公司、北京科泰兴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润环保应用技术研究(深圳) 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苏州立升净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 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聚孚膜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爱科道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长兴求是膜技 术有限公司、波塞冬(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滤盾膜科技有限公司、绿泽源(浙江)环保科技有 限公司、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津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大学、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 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奥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苏伊士水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广东闻扬环境 科技有公司、广东新泰隆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水利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净源膜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湖南澳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益华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时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净集团 有限公司、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营口科林膜技术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凯米膜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巨澜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永胜污水处理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保安、田忠艳、王希、张承慈、王国锋、位红永、张星星、张伟政、韩爱龙、吕晓龙、 孙临泉、王志伟、陈忱、任凤伟、雷培树、吴福根、郑先强、沈红梅、杨永强、陈小彬、李礼、申金涛、许以农、 蔡诚、张希建、姚付江、罗敏、叶伟烟、辛永光、周国林、黄江益、喻慧、张凯舟、吴强、林振锋、刘洋、胡翠华、 关晓琳、马兵、黄小军、马永红、陈顺权、贾秋英、欧宏森、王瀚漪. I GB/T42281-2022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 中空纤维膜组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中空纤维膜组件(以下简称“MABR膜组件”)的生产、 科研、使用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45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544瓦楞纸板 GB/T9174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20103膜分离技术术语 GB/T252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040.99 CCS J 7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270-2022 多孔疏水膜的疏水性能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 of hydrophobic characteristics for porous hydrophobic membrane 2022-12-30发布 2023-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227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工业大学、浙江津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凯鑫分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 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佛山市顺德区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 所、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北京碧水源分离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瑞升资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利得膜(北京)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洁海瑞泉膜技术(天津)有限 公司、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山东招金膜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科莘阳膜 科技有限公司、中化(宁波)润沃膜科技有限公司、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澳维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威海清尔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大学、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浙江 汇甬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荷维净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膜天 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晓龙、范云双、许以农、葛文越、康国栋、王军、周到、贾秋英、张林、王希、 彭兴峥、高永钢、毕飞、张艳萍、张新妙、邵嘉慧、张伟政、王晓林、曹春、陈平、彭博、于水利、魏逸彬、 陆国英、彭跃莲、曹毅、赵兰宇、姜学梁、席雪洁、马兵、陈董根、高旭、任龙飞、安全福、刘洋、马岚云. I GB/T42270—2022 多孔疏水膜的疏水性能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多孔疏水膜的透水压力和临界润湿值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在膜分离过程中膜孔道中保持为气相或油相、孔径范围为0.01μm~10.0μm的分离 膜疏水性能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32373一2015反渗透膜测试方法 GB/T38902一2020中空纤维膜丝截面结构尺寸的测定图像分析法 YY/T0282注射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孔疏水膜porous hydrophobic membrane 在膜分离过程中膜孔道中保持为气相或油相、孔径范围为0.01μm~10.0μm的分离膜. 3.2 内接触式多孔疏水膜internal contact porous hydrophobic membrane 膜的内表面接触原料液的状态下使用的中空纤维和管式多孔疏水膜. 3.3 外接触式多孔疏水膜external contact porous hydrophobic membrane 膜的外表面接触原料液的状态下使用的中空纤维和管式多孔疏水膜. 3.4 透水压力liquid ent...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 CCS G0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078-2022 化工园区开发建设导则 Guidelinesforthe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ofchemicalindustrypark 2022-12-30发布 2022-12-30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2078-2022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选址. 6规划 7建设 12 8化工园区评价与评估 24 附录A(规范性)规划编制内容要求 28 附录B(资料性) 化工园区部分建设用地限定比例 32 附录C(资料性) 消防车辆的配备 附录D(资料性) 园区公共气防站配置的设备设施 34 附录E(资料性) 项目准人和评价指标 36 参考文献 39
GB/T4207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危险化学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 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匠人智慧(江苏)科技有限公司、中远 海运物流有限公司、中化创新(北京)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大开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尚云 环境有限公司、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赛鼎工程有限公 司、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化学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南京工业大 学、江苏海内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思路智园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卡奥斯化智物联 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航天恒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和 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泰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六六云链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清云智通(北京)科技有 限公司、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省化工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杭氧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茂名绿色化工研究院、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扬州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有限公司、北京百 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学、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惠州大亚湾经济 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连云港徐圩新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 管理委员会、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福建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挺、孙丽丽、贾美平、骆彩萍、李费、冯媛媛、马从越、谢立、郑慧扬、程丽鸿、 贺永明、潘顺龙、丁峰、林长喜、陈准、刘建卫、翟良云、丁力扬、魏利军、蒋军成、于洋、张文、王三明、康健、 罗彬、吴晓辉、高俊、陈思凝、崔海东、孙黎明、张志强、韩微微、田娟、蔡尹楚、韩一松、周如金、吕振华、 朱遵群、李鑫、陈学军、张三科、尹朝晖、柏益尧、马捷、朱斌、黄志军、吴劲松、卢忠宝、郭学峰、朱为祥、 黄一川、赵秀璞、范传宏、周伟、张力、杨瑞影、任芳、常懿、许珂、张剑、徐秀明、左鹏飞、杨晓航、于华通、 陈庆俊、胡玮、潘勇、叶扬、李鹏、吴巧仙、胡炜杰、蚁泽纯、霍玲玲、王志虎、乔辰曦、徐丹、王定伟、陈金合、 胡鑫。

GB/T 42078-2022 化工园区开发建设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化工园区开发建设总体要求、选址、规划、建设、评价与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新设立及扩区的化工园区的开发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3097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68(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7495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间距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3730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5581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912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18265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技术基本要求 GB18484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T22239信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30.20 CCS Z0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968—2022 乳化废液处理处置方法 Treatment and disposal methods for emulsifying waste liquid 2022-12-30发布 2023-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196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市环境保护技 术有限公司、嘉善绿野环保材料厂、蓝保(厦门)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同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深圳 慧欣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无棣鑫岳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晟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中 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娟、任春强、李善得、高吉超、陈嘉宾、梁展星、苑国栋、孔令泉、吴玉斌、马江雅、 李梅彤、丁灵、郑帅飞、王佳彬、卫鹏、吉春红、何如民、程龙军、赵大庆、杨树盛、高振玉. I GB/T41968-2022 乳化废液处理处置方法 -!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乳化废液的处理处置方法及环境保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乳化废液的处理处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99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乳化废液emulsifying waste liquid 金属加工及表面处理、石油提炼及加工、铝材轧制和其他非特定行业产生的油/水、烃/水乳化混 合液. 4处理处置方法 4.1隔油-气浮-氧化-生化法 4.1.1适用范围 适用于化学需氧量(CODc)小于50000mg/L的乳化废液. 4.1.2方法提要 将废液卸入隔油池,利用重力分离的方式,分离出废液中的浮油.隔离除油后的废液加人混凝剂, 利用气浮系统进一步处理,使废水中油滴和絮凝体与气浮设备释放出的大量高度密集的超微气泡碰撞 黏附,形成带气浮渣,在气浮的作用下实现油水分离.下层废液再进行氧化处理,进一步提高废液的可 生化性,芬顿氧化后的废水经中和并压滤脱除污泥后,利用生化处理使废水达标排放. 4.1.3工艺流程 隔油-气浮-氧化-生化法处理乳化废液工艺流程见图1.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30.01 CCS Z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963—2022 废弃车用化学品分类与收集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ollecting of automotive chemical waste 2022-12-30发布 2023-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196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浙江天能电源材料有限公司、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 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环境保护技术有限公司、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金华水知音检测 有限公司、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 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海军、许开华、李靖、王敏、毛锦敏、文定强、谢英豪、彭长武、阁硕、潘耀晶、 张学梅、董广峰、郭永欣、明帮来、魏琼、陈甦、陈珍华、李长东、利进卓、肖超、王培、郭明英、黄丽丽、杨裴、 范国强. I GB/T41963—2022 废弃车用化学品分类与收集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废弃车用化学品分类与收集的一般规定、分类、收集和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废弃车用化学品的分类、收集、贮存和日常管理等相关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085(部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T29329废弃化学品术语 GB/T31857废弃固体化学品分类规范 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 HJ348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HJ519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HJ1034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废弃资源加工工业 HJ1186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2025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WB/T1061废蓄电池回收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13690、GB/T29329和GB/T3185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废弃车用化学品automotive chemical waste 机动车在生产、使用、维修、维护保养、报废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失效的或回收拆解收集得到 的化学品. 3.2 废弃车用化学品产生者automotive chemical waste generator 在机动车生产、维修、维护保养、报废拆解等活动中产生废弃车用化学品的单位.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