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11月 ( 第 39 页)

提问日期:2023-11-19 01:18:33

提问网友:杨哥


就只管木工的工程量,我这样绘制对木工的工程量有没有差错,我绘制人防门洞时,下部分我用绘制墙,柱或者梁的方式绘制,上部分我用绘制梁的方式绘制,这样对木工的工程量有没有影响

解答网友:雪花飘 飘


没有影响,只有尺寸正确即可。

J11-3,图集,常用,建筑,构造,彩色高清无水印 J11-3 建筑常用构造(三)(2014年合订本).pdf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J11-3 常用建筑构造(三) (2014年合订本)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國计划出版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3J104 (替代03J104) I anHZNV IrV Iron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 主编单位负责人 徐胜0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文号建质[2013]191号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年正 主编单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GJBT-1268 技术审定人铜曾一景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设计负责人思达祥阁车莫 实行日期二0一四年一月一日 图集号13J104 目 录 目录 1 外墙一钢框架结构(H≤24m)砌块填充墙 总说明 5 钢结构梁柱外包外墙连接构造详图 A12 外墙一砌块低层承重结构 A建筑构造 砌块低层承重结构工程示例图A13 内墙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砌块填充墙 A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钢筋混凝土梁柱与砌块内墙连接构造详图A16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说明 A1 内墙—钢框架结构砌块填充墙 外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砌块填充墙 钢结构梁柱与砌块内墙连接构造详图A17 砌块外墙排块示例图 A5 钢筋混凝土梁柱外包外墙连接构造详图A8 A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 钢筋混凝土梁柱内嵌外墙连接构造详图A9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建筑说明 A18 钢筋混凝土梁柱内嵌外墙连接构造详图(梁柱外保温)A10 外墙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板材填充墙 钢筋混凝土梁柱内嵌外墙连接构造详图(外墙外保温)A11 板材外墙立面示例图 A22 目录 图集号 13J104 审核毕晓红毕校对夏祖宏夏修设计刘思达 刘思达 页 1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静谧与欢悦 TRANQUILITY JOY 张唐景观ZT STUD10:2009-2018 上海张唐景观设计事务所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中国上海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静谧与欢悦=TRANQUILITY&JOY:张唐景观ZT STUDIO:2009一2018/上海张唐景观设计事务所著.-一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12 ISBN978-7-5608-8172-0 I.①静Ⅱ.①上Ⅲ.①景观设计一作品集一中 国-现代V.①TU98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20204号 序:寻找衍生品时代的真实 张海摄影师,视觉艺术家,常居美国纽约 2008年,整个世界都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对于我而言, 的铁门慢慢打开,我对眼前看到的景象激动不已——这个 就是告别建筑师的职业,开始了一个艺术家的冒险生涯. 庭院不仅和周围被过度装饰的殖民时期的建筑形成鲜明对 有一天,张东和子颖从波士顿打来电话,说他们打算回国 比,还将整个空间转化成了一个现代的、极简的、充满活 开始自己的事业.这让我非常惊讶.难以想象热爱自然、 力的场所. 性情低调、有些书生气,同时对审美又固执己见的这对夫 妇如何在中国生存,更不要说经营自己的公司. 在接下来的近十年里,我有幸为张唐景观大部分新完 成的项目拍摄了照片.通过摄影,我们记录和调研了几乎 2009年,在一项研究基金的资助下,我开始频繁往返 张东和子颖设计的项目,甚至还包括他们去美国之前 于定居的美国纽约和中国之间拍摄照片.张东和子颖在上 做的.我看到一些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说过的东西. 海创办了他们的小工作室,并且雇了几个帮手.每次途经 上海,我都会到他们的新家一起吃顿晚饭.每次吃饭的时 迄今为止,我在中国的摄影足迹已走过十年.我目睹 候,他们除了抱怨经营公司不容易和上海冬天的难熬,并 了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40年来最有当代性的时刻:一 没有提及太多他们设计的东西. 个国家从关注如何提高生产力到如何把的东西都商品 化;整个社会都在经历着充满不确定性的巨大压力,在过 一年后,也就是2010年,在我出发去中国之前,他 去和未来之间苦苦挣扎.事物本身的价值受到质疑,大家 们联系我问可不可以给他们上海的项目摄影.项目是一个 更关注的是其附加值.对于诚实创作的设计师来说,这种 精品会所的庭院景观,规模比较小.虽然我回复说当然可 境况何其艰难.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不得不问一个不可 以,心里却不知道面对的会是什么.在10月下旬的一个 回避的核心问题——什么是真实的? 下午,我抵达上海机场,然后就直奔项目现场.会所重重 12/静谧与欢悦Tranquility&Joy ...

静压桩施工对周边环境 影响及灾变控制 李富荣著 盐城工学院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 科学出版社 北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静压桩施工环境问题的著作.全书共分8章,首先,在介 绍静压桩施工挤土机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静压桩与土体接触面的滑动摩擦 特性,静压桩施工的挤土效应及其对周围工程环境的影响;然后,介绍静压桩 施工挤土效应的灾变控制技术,并基于灾变控制的设计思想,提出一种新型桩 基——预制自排水桩,并分析该桩的抗挤土效应;最后,针对现有国家规范不 足,为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挤土效应,介绍静压桩的设计.书中提供的丰富数 据可用于相似工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书可供土建、水利、交通等部门从事科研、设计、施工和勘察工作的人 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教师及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静压桩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及灾变控制/李富荣著.一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11 ISBN978-7-03-050631-3 1.①静Ⅱ.①李Ⅲ.①静压桩-工程施工-环境影响②静压桩-工 程施工-工程地质-灾害防治N.①TU753.32X820.3③P64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72953号 前言 静压桩因具有施工工效高、无泥浆、无噪声污染等特点而得以在城市建筑密集 区广泛应用,然而,静压桩属于挤土桩,施工时极易产生挤土效应.同时,我国在 城市化进程中呈现了房屋高层化、立体交通化及市政管线密集化的发展态势,且大 量的市政设施埋置在地下,如污水管道、煤气和供水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在这 种建筑群林立、地下隧道及管线纵横交错的复杂环境中,进行静压桩施工产生的挤 土效应必然会对附近已有的建(构)筑物及市政道路、地下公用设施产生不良的影 响,如何在确保工程施工的优质安全与快速同时,保护邻近建(构)筑物与市政道 路、地下公用设施的安全与功能完整,已受到岩土工程界与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静压桩施工环境问题是一个静压桩施工和周围工程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涉 及环境保护、土力学、桩基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属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其涉及面 非常广,影响因素多,问题双方都很复杂,不同的地质条件、桩型、施工流程、施 工速率等都会影响挤土效应的大小和范围;被影响的各类建(构)筑物和地下设施 能够承受影响的能力不同,造成的影响和损害的程度亦不同.对此问题目前尚缺乏 完整的、系统的和成熟的研究成果,但在工程中却经常遇到这方面的问题,目前大 多数是依靠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和直观判断来解决,由于经验不足或疏忽而造成 的工程事故实践中屡见不鲜. 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来在静压桩施工环境效应问题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静 压桩挤土效应研究的发展趋势.全书研究内容系统全面,指导性强,本书作者已在 国内外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本书不仅系统阐述了静压桩施工对周围工程环境的 影响规律及其灾变控制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可抗挤土效应的预制自排水桩.具体主 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绪论.介绍了静力压桩机的分类、构造、选择及典型静力压桩机,阐述了 静压桩的施工流程、施工常见问题及相关规范规定,收集了静压桩施工引起挤土效 应的工程案例,总结了静压桩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2)静压桩施工的挤土机理分析.分析了不同土体中静压桩的沉桩特性,给出 了静压桩施工挤土效应的几种分析方法,重点围绕圆孔扩张法,分析了静压桩挤土 的弹塑性问题,给出了挤土问题的弹性解、弹塑性解及桩周土体孔隙水压力的计算 公式. (③)静压桩与土体接触面的滑动摩擦试验研究.基于改进直剪仪,采用江苏沿 海地区滩涂土...

陆赐麟论文集 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编 斜学出版社 北京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陆赐麟教授六十年科技生涯的缩影和实录.全书分为五大部 分,第一、二、三部分反映了作者的一生科研成果、科普业绩、专业观点 及评论等科技内容.第四部分记录了报刊媒体对作者的访谈报道和作者与 同行专家的情谊.第五部分是作者与同行专家间的书信往来及作者和亲朋 好友之间的诗文交流,体现了作者在专业以外的人生感悟及思想境界. 本书反映了现代新兴预应力钢结构学科的发生、发展、普及、繁荣、 创新的全过程,是一部建筑结构新学科的发展史. 本书是建筑学科前沿新技术的专业论述,可供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科研 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陆赐麟论文集/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ISBN978-7-03-051566-7 1.①陆1.①北Ⅲ①预应力结构钢结构-文集V.①TU394-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12085号 责任编辑:王钰王杰琼/责任校对:马英菊 责任印制:吕春眠/封面设计:东方人华 序 1952年,陆赐麟教授和我同时在大学本科毕业,一起到清华大学土木系的钢木结构 教研组做助教工作,至今共识六十余年,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他为人豁达开朗,笑口常 开,又勇于直言,不畏艰难,一直是我学习的好大哥. 1955年,他被国家公派到苏联留学,在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读研,1960年获得副博 士学位后回到清华大学继续任教.苏联的研究生教育对副博士学位的要求,大概处于其他 国家的硕士与博士之间.在苏联,他研究的方向是预应力钢结构,这是比较新颖的一个学 科,他创造了多次预应力钢结构的理论与方法,是对钢结构学科的重要贡献,并在我国的 工程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效益.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的研究内容十分不符合国 内的经济和政治实际.当时的领导不仅不支持他从事预应力钢结构方面的研究,反而让他 “接地气”,去搞什么“土草板研究”.由于他的坚持,在虚度年华两年后,他又启动了自 己的科研方向.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坚守预应力钢结构方向,不离不弃,在教学、科研、 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新学科的经验和成就, 他在2003年出版了《现代预应力钢结构》专著.本书,他将以往发表的主要论文编成文 集,使读者能更方便的得以参考使用.陆老师要我为文集写序,只因本人对这一新颖学科 并不十分熟悉,只能勉强充数,我衷心地祝贺文集的出版. 我国的工程设计界长期存在一个通病,就是面对当前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工程建设,习 惯于因循守旧,不图创新.预应力钢结构的出现,也许会有助于突破这种腐习. 最后,我还想重点提一下,就是陆老师面对我国工程建设中的不良风气,能勇于直言 施加鞭挞的精神.例如针对中央电视台的“大裤衩”建筑,他指出这不仅彻底违背“实用、 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方针,更是对国家电视台应有正面形象的极大侮辱.读者可以在 本文集中,看到作者在这些方面的分析与评述. 陆赐麟教授在退休后的2多年里仍笔耕不辍,文集中的不少文章就是在退休之后写 就的.现在,他早已突破了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 我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能继续为祖国服务达到八十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陈元 2016年7月30日 ...

Health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Spatial Grid Structures 空间网格结构 健康监测 与安全性评价 金恩平著 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空间网格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性评价/金恩平著.一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8 ISBN978-7-5095-6959-7 I.①空Ⅱ.①金Ⅲ.①空间结构-网格结构-研究 V.①TU39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07134号 责任编辑:段钢 责任校对:张凡 责任印制:杨军 前 言 空间网格结构是空间结构(Space Structure or Spatial Structure) 的一种基本形式,主要包括空间网架结构和空间网壳结构.三十年 来,空间网格结构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公共 建筑领域,成为国家或地区建筑科技进步水平高低的象征.当然, 在空间网格结构兴盛的背后也存在着安全隐患.诸多工程事故表明, 构建一套适宜于在役空间网格结构的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已经 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然而,在役的结构安全性 评价研究与应用成果多针对砖混结构、混凝土结构,空间网格结构 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 本书基于空间网格结构受力特点及其基本理论、损伤识别理论、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和FUZZY数学综合评价原理,采用理论分析、数 值模拟和实例论证方法,对在役空间网格结构的损伤识别及其安全 性评价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在役空间网格结构的结构特点、损伤类型与破坏形式 的分析,给出了空间网格结构安全性控制的数学模型,以及空间网 格结构安全性控制的主要对象、安全性控制参数与计算方法. (2)基于既有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和空间网格结构内力分布规 律、结构损伤特征及其结构健康监测工作方式,提出了适宜于在役 ...

空间与观念赋予 王昀 中图电力出服社 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关于部分未能联系上者的图片说明:本书 所引用的学生作业中由学生所选用的部分图片,截 止本书出版前仍未联系上图片者.如相关图片 空间与观念赋予:建筑设计简单入门法/王昀著. 者看到此书,请及时与作者联系,以便支付图 -北京:,2018.6 片使用的相应稿酬. ISBN978-7-5198-1890-6 I.①空Ⅱ.①王Ⅲ,①建筑设计一研究V. ①TU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60761号 目录 前言 9 1 基础概念 “空间”与“观念赋予” 11 2 空间寻找 “空间寻找”的步骤 23 3 “观念赋予” “观念赋予”的过程及结果 33 结语 43 作者介绍 47 ...

灵感景观 —追溯21位世界顶尖 景观设计师的创意源泉 [美]苏珊科恩著 彼得沃克作序 云翅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著作权合同登记图字:01-2018-7204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灵感景观——追溯21位世界顶尖景观设计师的创意源泉/(美)苏珊科 恩著;云译.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2 ISBN978-7-112-22823-2 I.①灵Ⅱ.①苏②云Ⅲ.①景观设计一作品集一世界一现 代V.①TU98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34522号 Original title and ISBN The Inspired Landscape:Twenty-One Leading Landscape Architects Explore the Creative Process.ISBN 978-1-60469-439-0 Published by agreement with Timber Press through the Chinese Connection Agency a division of The Yao Enterprises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mechanical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otherwise without the prior permission in writing of all the copyright holders. Translation copyright2019 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 目录 68 查尔斯詹克斯 8 序言 分裂细胞,玛吉癌症关怀中心 彼得沃克 苏格兰因佛内斯 80 玛丽玛格丽特琼斯 10 寻找缪斯 探索绿色公园 绪论 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14 什洛莫阿伦森 92 米凯扬基姆 内盖夫本一古里安大学的克赖特曼广场, 皇冠天际花园 以色列比尔谢巴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24 希拉布雷迪 102 皮特莱兹 纽约植物园的乡土植物花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纽约布朗克斯 德国杜伊斯堡 36詹姆斯伯内特 118 野俊明 安纳伯格庄园游客中心及花园 寒川神社花园 加利福尼亚州兰乔米拉市 日本神奈川县 46 吉勒斯克莱门特 128 西涅尼尔森 杜凯布朗利博物馆花园 富尔顿码头 法国巴黎 纽约布鲁克林区 56 加里希尔德布兰德 140 科妮莉亚哈恩奥伯兰德 老采石场住宅 范杜森植物园游客中心 康涅狄格州吉尔福德 加拿大温哥华 ...

灰作十问 建成遗产保护石灰技术 BUILDING LIM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RESTORATION OF BUILT HERITAGE 戴仕炳钟燕胡战勇著 by Dai Shibing Zhong Yan Hu Zhanyong 同大学出版社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灰作十问:建成遗产保护石灰技术/戴仕炳,钟燕, 胡战勇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12 ISBN978-7-5608-6668-0 1.①灰1l.①戴②钟③胡川.①古建筑 -文化遗产-保护-中国V.①TU-87 中国版本图书馆CP数据核字(2016)第291964号 目录 序 前言 上篇类型及原理 1为什么石灰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材料 017 1.1石灰:传统社会的重要建材 -017 1.2我国古建遗产中石灰的应用 t-019 1.3石灰的复兴之修复材料的宠儿023 1.4石灰的复兴之生态意义 025 1.5我国石灰发展现状028 本章小结030 2建筑石灰有几类031 2.1我国现行石灰分类032 2.2欧洲石灰分类-033 2.3本书采用的石灰及定义-037 2.4石灰的颜色 043 本章小结 .......i......4 3气硬性石灰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045 3.1气硬性石灰的原材料及其烧制、消解045 3.2气硬性石灰的固化与自愈一—碳化047 3.3气硬性石灰的“伴侣”—传统方法050 006 ...

混凝土设计手册 [英]迈克尔斯泰西著 任浩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 4 著作权合同登记图字:01-2018-8268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混凝土设计手册/(英)迈克尔斯泰西著;任浩译.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19.3 书名原文:Concrete:a studio design guide ISBN978-7-112-23188-1 I.①混Ⅱ.①迈②任Ⅲ.①混凝土结构一结构设计-手册V.①TU370.4-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10452号 Concrete:A Studio Design Guide by Michael Stacey All rights reserved.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or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prior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publishers. ©Michael Stacey and The Concrete Centre 2011 Translation copyright©2019 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 This translation of Concrete:a Studio Design Guide 1 Edition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RIBA Enterprises Ltd. 责任编辑:戚琳琳段宁 责任校对:张颖 目录 4致谢 5序 9前言 第1章 可塑性 11 第2章 拌合料 23 第3章 现浇和预制 43 第4章 模板饰面 63 第5章 基础 101 第6章 框架 115 第7章 墙体砌块 165 第8章 纤薄形式 179 第9章 细部 197 第10章 可持续性 223 244 注释 246 补充书目 248 主要标准和规范 249 图片来源 ...

洁净室及相天受控环境 ——理论与实践 Cleanroom and Associated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Theory and Practice 涂光备著 中国进筑工业出版杜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理论与实践/涂光备 著.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0 1SBN978-7-112-17149-1 I.①洁Ⅱ.①涂Ⅲ.①洁净室-环境控 制-研究V.①TU834.8 中国版本图书馆CP数据核字(2014)第186752号 本书凝结了作者及其科研团队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其中有科研成果的分享,也有经验 的总结.书中对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相关内容的历史演变脉络做了概括的介绍.以便于 了解某项技术的方法、标准等的发展和变化,有助于把握这种技术的规律和思路:介绍了 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几十年来科研项目以及工程实践的案例.这些案例的研究思路、方法至 今依旧具有借鉴价值. 本书把重点放在更实际的工程应用上,有助于读者在了解原理的前提下,把握实现洁 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的方法和手段,创造性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去. 责任编辑:姚荣华张文胜 责任设计:李志立 责任校对:陈晶晶党蕾 前言 历经四、五年时间的“挤兑”,总算结稿.尽管再细读仍有不少差强人意、未能透彻 之处,也还有许多尚宜补充的余地.限于精力决计不再拖延了.本来水平有限,再怎么删 改斟酌也难尽善,何况新技术、新概念、新问题连绵不断,个人的一本书不应指望承载那 么多的责任,这也算是自我解嘲的一个说辞吧!年近八旬、来日有限,留一点时间陪伴家 人,能动得了再多观光、游历几处,以补偿年轻时的缺失,不算为过吧? 之所以不过是几十万字的一本书,在手中拖延好几年,外出、参会虽也占据些时光, 主要还是工效低,既不能在电脑前久坐,软件设置又不熟,那只可采用手写后分段请人输 入,我再校稿,一般需要两、三个来回,有些章节往复多达七、八次.有的因相隔三四年 找不到原稿了,还有忘了存盘而丢失的,也难怪如此磨蹭,真恨不成器.好在这几年已处 于当年清华母校蒋南翔校长倡导的“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界外,聊以此自我 宽慰. 几年前着手撰写本书时,想的是这几十年中,自己和合作伙伴们搞了些研究、做了些 工程,在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领域多少积累了些心得、经验,应该有个总结,留供同行 参考.但毕竞自己身处教学岗位,教书育人为先,此外还受项目来源、科研费用等所限, 因此研究工作既欠深入,又不十分完整.好在许多工作都是跟随“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 境”这门学科在国内生根发芽、苗壮成长的历程进行的,或许多少有些参考价值. 本书中的许多内容是我、我的团队及合作伙伴在40多年中共同取得的成果,这个集 体除部分天津大学的教师外(杨洁、邢金城、凌继红、周志华、安大伟、娄承芝、刘明 素、朱恒忠),主力军还是研究生,在我的85位硕、博士研究生中,约有1/2的研究课 题与“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有关,毕业后,他们有的在所在单位技术岗位上身居要职 (李恒业、朱能、张少凡、程秋红、张厚羽、王丽、胡振杰、李景广、那艳玲、黄保 民、李斌、关旭、贺克瑾、吕芳、嵇赞喆、高峰、王江标、刘冰、周远斌、杨智明、曹国 庆、李涛、陈雪芬、董书云),有的从事与本领域相关的设计与工程承包(朱楠城、 贾俊煋、姜汝嵩、刘传宝、于振率、李江),还有一批在海外任教、创业(费鹏、王 少杰、赵瑞明、周文忠、陈文浩、王良柱、冀英、张蕊、孔维秀).这本书中不少章 节都包含了他们的工作成果,天津大学和我都应该感谢他们所付出的劳动. 从科技...

毛细管空调系统理论 MAOXIGUAN 及其应用 KONGTIAO XITONG LILUN JIOI 李永安刘学来著 YINGYONG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毛细管空调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发展前景看好的空调方式.本书以热力学理论为基一 础,系统介绍了毛细管空调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其换热过程分析、强化换热的措施、毛 细管网设置方式、系统水力计算的方法、工程应用案例、系统运行策略等.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制冷技术、热能工程的本科生、研究生、 教师及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毛细管空调系统理论及其应用/李永安,刘学来著.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2 ISBN978-7-122-28397-9 I.①毛Ⅱ.①李②刘Ⅲ.①毛细管-空 气调节系统-研究N.①TU831.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60721号 前言 FOREWORD 传统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存在一系列弊端:能耗大、舒适度低、卫生条 件差、风速过高、噪声大等.新的时代迫切需要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的空 气调节系统. 近几年,我们先后承担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毛细管平面辐射空调系 统机理研究(ZR2011EEM030)”、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毛细管平面 辐射空调系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2014GSF116007)” 对新型空调系统一 毛细管空调系统的组成、换热过程、系统水力计算方法以及工程应用等诸多 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本书就是上述研究成果的总 结.本书对于毛细管空调系统的推广应用、优化设计、高效运行等都具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顾皓、阎佳佳、崔新阳、田丹丹、王婷婷、董修 珍、陈晓欣、王德晔、王垂宁等诸多课题组的同仁均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 作.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山东大学龚海兴教授、山东建筑大学戎卫国教 授的帮助,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著者 2016年7月 ...

桩群绕流阻力特性 邓绍云宁东卫邱清华著 黄河水利出版社 郑州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桩群绕流阻力特性/邓绍云,宁东卫,邱清华著.一郑 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4.5 ISBN978-7-5509-0806-2 I.①桩Ⅱ.①邓②宁③邱Ⅲ.①桩 端阻力-研究N.①TU473.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01067号 前言 1 前言 由单个桩柱或多个形状相同或不同的桩柱所组成的桩群作为土木 工程建筑物基础在码头、桥梁和海洋平台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桩群的存 在对水流有绕流阻力的作用,同时水流对桩群有冲击作用.如何合理 布置这些组成桩群的桩柱,以减小水流对桩群的冲击作用及桩群对水 流的绕流阻力作用,是确保这些具有桩群基础的土木工程建筑物安全 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关键工程技术措施. 本书针对具有自由表面及有限水深均匀流中桩柱和桩群阻力特性 资料缺乏的现实情况,为解决具有桩柱或桩群基础的土木工程建筑物 基础安全及合理设计布置问题,探究桩柱和桩群绕流阻力特性.为此, 作者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桩柱或桩群阻力产生的机理与特性, 并指出数值模拟研究和物理试验研究的必要性. 应用湍流K-E模式、有限体积法、SIMPLE算法,对平面二维桩基 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并将浅水长波方程巧妙地应用于桩基 三维绕流数值模拟试验研究,模拟效果良好. 进行了圆柱与方柱阻力水槽测试试验,得到了圆柱和方柱的阻力 特性;通过对各种排列方式、各种迎流角的桩群的阻力测试,归纳出任 何截面形式的桩群总阻力计算经验公式,并用测试资料验证了该公式 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给工程实际中准确把握桩群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大量的桩群绕流测试研究,分析归纳得到桩群绕流对水流流 场的影响规律. 桩群附近底床局部冲淤也是桩群模拟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为此, 作者进行了不同桩群在同一水流中的局部冲淤比较试验,以及同桩群 在不同水流中的局部冲淤比较试验,得到了桩群附近底床局部冲淤规 律.研究发现,桩群的排列方式对附近底床局部冲淤有很大的影响,而 且不同水流中桩群附近底床局部冲淤特性也有差别.通过对比圆柱桩 ...

Mù Architecture 木建筑 4 ISSUE01第1辑 SPRING 2017 刘杰主编 科学出版社 北京 主编的话 Editor's notes 历史地看,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确呈螺旋形上升的态势,木结构建筑在欧洲、北美的发展也正印证了这一点. 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木结构建筑使用国,直至今日,在东北林区、西南和东南山 区,还有数量不少的井干式、穿斗式等传统木构建筑遗存.甚至在西南苗、侗、瑶、土家等少数民族聚居地, 穿斗式的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方式还在延续着. 时间已经将人类文明带入了二十一世纪,传统木构建筑的余晖虽然还在这个世界上的局部地区艰难地维 系着,时过境迁,它的热度与光芒早已随着传统营造的整体没落而逐渐衰微,其影响力和意义或已微存.与 之相反的情形是,现代木构建筑在欧洲、北美等地区经过近百年的技术发展、不断进步后横空出世,凭借木 材自然优美的纹理、温馨淡雅的色彩、清新怡人的香气、优雅端庄的造型以及循环共生的理念再一次征服世 人!在全球一体化的低碳经济时代,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进程中,现代木构建筑克服 了传统木构诸多弊端之后,一扫木构建筑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发展的颓势,犹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这 不是传统木构建筑简单的历史回归,更准确地说应是社会生态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结合的新生事物,体现的 是当代工业先进制造技术与绿色生态的营造理念. 一定有人会问,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现代木构在发达国家崛起? 是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是材料制造和建造技术的进步,是人类健康建筑体系的需求,也是崭 新的营造理念使然!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已经迫使低碳经济时代提前来临,全世界负责任的国家已经 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环境恶化带来的生态危机,这是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时代需求与文化大背景;然 后,是现代木材工业高端的新型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带来的与传统木材相比脱胎换骨式的革命性材料的出 现,为现代木构建筑奠定了基础;第三,新时期人们对建筑体系的健康和舒适性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最 后,是由于现代建筑结构技术的理论与设计实践在木构体系上的高度契合,也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延续到 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创意设计的必然要求! 历史的轮回即将让木构建筑再度回到世界营造舞台的中心.追溯木构建筑体系的兴衰历程,我们能体察 到人类营造文明的进化史.这一点对曾经普遍使用传统木构建筑的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而言,或更具意义.干 年前,宋代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木构营造的标准化、模数化和预制装配式施工方式,并且影响了东部亚洲几百 年.明代以后的中国,随着木材资源日益减少而逐渐没落.1949年以后,木结构这一先前最主要的建筑结 构形式更是一度被主流营造活动所遗弃.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重新回到世界贸易大家庭后,得益于全 球木材资源的支持,中国木构建筑市场逐步复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颖别致的欧美现代木构建筑技 术随着木材贸易西风东渐,登陆神州大地,与古老中国的木构文化再度重逢.最近,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了 中华文化复兴的宏伟目标.木构建筑—一这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建筑文明的载体,在当下强大工业文明的支 撑下,也一定会再度回归,或可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近年来,中国政府日益重视现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发展,住建部和林业总局等相关部门组织行业专家 和学者,相继完成了一系列木结构建筑工程或产品的国家标准的编制和再修编工作,初步建立起木结构建筑 工程及相关产品标准体系,为现代木结构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16年起,中国政府大力推 广装配式建筑,发出“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

斯沃特-迈耶斯事务所作品集 [美]拉塞尔亚伯拉罕编齐梦涵译 筑 30 图 书馆 P R O J E C T S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斯沃特-迈耶斯事务所作品集/(美)拉塞尔亚伯拉罕编;齐 梦涵译.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 ISBN978-7-5495-9538-9 I.①斯Ⅱ.①拉②齐Ⅲ.①建筑设计一作品集一美国 -现代N.①TU20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31125号 前言 斯沃特一迈耶斯事务所,一段与现代主义的恋情 拉塞尔亚伯拉罕(Russell Abraham) 建筑也许是一种最能引起人们强烈感官体验的艺术形式,因为它所引起的不是针对某一特定感觉 的直接刺激.这里面没有优美的弦乐与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天使般的舞者,也没有沁透缤纷色彩 的画布和令人陶醉的样式,它把自己包裹起来,使人产生一种空间感或场所感.建筑自身与土地相 连,构成一个人们可以在其中生活的空间.而房屋如果超出了其使用功能并带有美学意义,便成了 建筑.在这个独特的景观、结构和美学的网络中,斯沃特迈耶斯事务所发展起来.在过去的二十几 年中,斯沃特-迈耶斯事务所成为加利福尼亚州创新设计领域里代表21世纪现代主义和高品位的 灯塔. 加利福尼亚位于美洲大陆的西部边缘,挤向太平洋板块,构造力促成了当地多样的地形,形成起伏 的山峦、土地肥沃的山谷和积雪盖顶的山峰等美丽的景观.这种崎岖的景观使这里在2世纪变成艺 术和科学技术的大熔炉,催生出一种混合文化,而这种文化在后来逐渐渗透到整个文明世界.2世 纪20到30年代,这里成为来自欧洲的政治和文化难民们聚集的地方,伴随他们一同前来的还有这些 人的审美观念.鲁道夫辛德勒(Rudolf Schindler)和理查德诺伊特拉(Richard Neutra)来到 加利福尼亚,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一起在洛杉矶工作;埃瑞许孟德尔松 (Erich Mendelsohn)逃离纳粹德国,最终留在伯克利;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曾于2O世 纪50年代短暂地逗留此地.他们带来了包豪斯理念,将其与赖特的田园派现代主义审美相结合,创 造出一种部分工艺美术风格、部分包豪斯风格、部分日式风格的混合加州现代主义风格.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之后,加州凭借自身光鲜亮丽的产业结构与温和的气候,吸引各地人们和各种文化汇聚于 此.20世纪30到60年代之间,洛杉矶市的人口翻了一倍,洛杉矶县人口增长得更多.这里的文化包含 了上一代包豪斯风格建筑师们所拥护的现代主义美学,也正是在这种具有前瞻性思维的文化中,罗 伯特斯沃特(Robert Swatt)第一次认识了设计与美.他在洛杉矶西部长大,赶上了城市当中建筑 物急剧增多的时代,这些建筑物大多是2世纪中叶时期的现代主义风格.他所就读的初中的教学 楼是由理查德诺伊特拉设计的.当时还在学校里读书生活的少年斯沃特切身体验了充满日光的明 亮教室和周围优美的庭院,这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6 ...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