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11月 ( 第 48 页)

GB/T18204.5-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为仲裁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天津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符晓梅、封幼玲、杭万双、蔡玟、张淑兰. 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测定 GB/T18204.5-2000 Methods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for towel and bedclothes in public places -Determination of Coliform bacteria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内公用毛巾、床上卧具大肠菌群的测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8204.3一2000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 指一群在37℃、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类便污染指标来评价公用毛巾、床上卧具的卫生质量. 4仪器 见GB/T18204.3一2000中第3章. 5培养基和试剂 见GB/T18204.3-2000中第4章. 6检验程序 见GB/T18204.3一2000中第5章. 7操作步骤 7.1采样方法 7.1.1随机法: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毛巾、床上卧具. 7.1.2涂抹法:用测定细菌总数时采集的样品,无需重采. 7.1.3纸片法: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5cm×5cm大肠菌群快速测定纸片两张,分别粘贴在毛巾、床上 国家质盘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18 GB/T18204.5-2000 卧具规定部位和面积范围内,约30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 7.2检验方法 7.2.1发酵法 7.2.1.1用测定细菌总数剩余的检样,倒入双料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中.置36℃士1℃培养箱内培养 24h. 7.2.12观察是否产酸、产气,若有变黄和气体产生,该管推测性检验阳性.如不产酸、不产气则为大肠 菌群阴性. 7.2.1.3自推测性检验阳性管中取一接种环培养液,转种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士1℃培养箱 培养18~24h 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证实性试验. 7.2.1.4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染色镜检;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 士1℃培养24h. 7.2.2纸片法 将已采样的纸片置36℃士1℃培养箱内培养16~18h 观察结果. 8结果报告 见GB/T18204.3一2000中第7章. 19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060 C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204.4—2013 代替GB/T18204.2~18204.8-2000 GB/T18204.11~18204.12-2000 部分代替GB/T17220-1998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public places- Part 4:Microorganism on a surface of public articles 2013-12-31发布 201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8204.4-2013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细菌总数平皿计数法1 4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 4 5金黄色葡萄球菌平皿鉴定法6 6真菌总数平皿计数法 8 7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法9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采样方法11 I GB/T18204.4-2013 前言 GB/T1820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分为六个部分: 一第1部分:物理因素;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 —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GB/T18204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8204.2一2000《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18204.3一 2000《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GB/T18204.4一2000《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 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18204.5-一2000《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测定》、GB/T18204.6一2000《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GB/T18204.7一 2000《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GB/T18204.8一2000《公共场所拖鞋微生物 检验方法霉菌和酵母菌测定》.代替GB/T18204.11一2000《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 法细菌总数测定》、GB/T18204.12-一2000《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 定》.部分代替GB/T17220一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公共用品用具采样要求. 本部分与GB/T18204.2~18204.8-2000、GB/T18204.11~18204.12—2000和GB/T17220— 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菌落计数公式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溶血性链球菌检验方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连生、沈贇、符晓梅、甄世祺、陈晓东、张秀珍、石利民. 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GB/T18204.2~18204.8一2000、GB/T18204.11~18204.12一2000全部内 容和GB/T17220一1998中相应内容同时废止. GB/T18204.2~18204.82000、GB/T18204.11~18204.12-200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4-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为仲裁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天津市卫生防疫站、辽宁省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涂抹法:符晓梅、封幼玲、杭万双、蔡玫、张淑兰; 戳印法:姜淑荣、张利伯、褚广鑫、付亚书.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测定 GB/T18204.4-2000 Methods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for towel and bedclothes in public places -Determina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内公用毛巾、床上卧具细菌总数的测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8204.2一2000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细菌总数aerobic bacterial count 指被检物品经过采样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H值、需氧性 质等),25cm2表面上所含菌落的总数.本方法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在营养琼脂上 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菌落总数. 细菌总数主要作为判定公用毛巾、床上卧具被污染程度的标志,检测细菌总数,为公用毛巾、床上卧 具清洗消毒效果的判定和评价提供依据. 第一法涂抹法 4仪器 见GB/T18204.2一2000中第4章. 5培养基和试剂 见GB/T18204.2一2000中第5章. 6检验程序 见GB/T18204.2一2000中第6章. 国家质重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14 GB/T18204.4-2000 7操作步骤 7.1采样方法 7.1.1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毛巾、床上卧具. 7.1.2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毛巾、枕巾对折后两面的中央各25cm2(5cm×5cm)面积范 围;床单、被单在上下两部各25cm2面积范围内有顺序地来回涂抹,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的部 分,将棉拭子放人10mL生理盐水内,4h内送检. 7.2检验方法 7.2.1将放有棉拭子的试管充分振摇.此液为1:10稀释液. 7.2.2以无菌操作,吸取2mL检样,分别注入到两块灭菌平皿内,每皿1mL.如污染严重,可十倍递 增稀释,即吸取1mL加到9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此液为1:100稀释液.每个稀释度做两块平 . 7.2.3将已融化冷至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平皿,每皿约15mL 并立即旋摇平皿.冷凝后 放36℃士1℃培养箱培养48h. 8菌落计数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 求出同一稀释度各平皿生长的平均菌落数.若平皿中有连成片状的菌落,该平不宜计数;若片状菌不 到平皿中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30-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福建省卫生防疫站、湖南省卫生防疫站、江苏省卫生防疫站、 广州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凌绍森、郑锦其、王光杏、岳诚、林艺雄. 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海滨游泳水透明度测定方法 GB/T18204.30-2000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nsparenty in water of seashore swimming place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游泳水透明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海滨游泳水的透明度. 2原理 清洁的海水是透明的,当海水中含有悬浮和胶体的化合物时,透明度便大大降低. 水的透明度与浑浊度成反比;水中悬浮物含量愈大,则透明度愈小.通常透明度用铅字法测定. 3仪器 3.1透明度测定器:长33cm 内径为2.5cm的玻璃管,其上刻以厘米(cm)为单位的刻度,管底是一块 磨光的玻璃片.玻璃管和玻璃片之间填一橡皮圈,并用金属夹固定.玻璃管下部1~2cm处接一侧管, 可作放水之用. 3.2标准铅字符号:采用标准视力表第三排符号(小数记法0.3,标准距100cm). 4方法 4.1透明度测定器安放在光线充足的房间内,但不要有阳光直射,一般距有直射日光的窗户约1m较 为适宜. 4.2将铅字印刷符号放于测定器下,印刷符号距筒底玻片4cm. 4.3将水样充分摇匀后,立即倒入筒内至30cm处,用眼睛垂直向下看,如不能看清印刷符号,则慢慢 放出水样至刚能辨认出符号为止,记录此时的水柱高度(cm): 4.4计算:透明度即以水柱的高度(厘米数)表示.高度超过30cm的均作透明论.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060 C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204.3—2013 代替GB/T18204.12000 部分代替GB/T17220一1998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public places- Part 3:Airborne microorganism 2013-12-31发布 201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8204.3—2013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细菌总数 1 4真菌总数 3 5β-溶血性链球菌 4 6嗜肺军团菌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现场采样检测布点要求8 I GB/T18204.3-2013 前言 GB/T1820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物理因素; 一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 一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GB/T18204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8204.1一2000《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部分代替 GB/T17220一-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中的空气微生物采样要求. 本标准与GB/T18204.1一2000和GB/T17220一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真菌总数检验方法; 一增加了β-溶血性链球菌检验方法; 一增加了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鞍山市卫生局卫生 监督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刘凡、王俊起、陈晓东、余淑苑、潘力军、陈健、张宝莹、张琦、周连、 赵至荣.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孙群露、林弈芝、张大伟、董坤、刘洋. 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GB/T18204.1一2000全部内容和GB/T17220一1998中相应内容同时 废止. GB/T18204.1一2000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204.1—2000. GB/T17220一1998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220-1998.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3-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为仲裁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卫生防疫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封幼玲、符晓梅、杭万双、周淑玉、高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测定 GB/T18204.3-2000 Methods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for tea set in public places -Determination of Coliform bacteria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茶具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内公用茶具大肠菌群的测定.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 指一群在37℃、24h培养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被检物的卫生质量. 3仪器 3.1高压蒸汽灭菌器. 3.2干热灭菌箱. 3.3培养箱:36℃士1℃. 3.4水箱. 3.5电炉. 3.6天平. 3.7灭菌平皿:直径9cm. 3.8灭菌刻度吸管:1mL 10mL. 3.9灭菌棉拭子. 3.10灭菌剪刀. 3.11pH计或精密pH试纸. 4培养基和试剂 4.1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 4.1.1成分:蛋白陈 20g 猪胆盐(或牛、羊胆盐) 5g 乳糖 10g 0.04%溴甲酚紫水溶液 25 mL 蒸馏水 1000mL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9 GB/T18204.3-2000 4.1.2制法:将蛋白胨、胆盐及乳糖溶于蒸馏水中,调H至7.4,加溴甲酚紫溶液,混匀,分装到带有倒 管的试管中,每管10mL.以115℃高压灭菌15min. 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除蒸馏水外,其他成分加倍. 4.2伊红美蓝琼脂 4.2.1成分:蛋白陈 10g 乳糖 10g 磷酸氢二钾 2g 琼脂 17g 2%伊红水溶液 20 mL 0.65%美蓝溶液 10 mL 蒸馏水 1000mL 4.2.2制法:将蛋白脉、磷酸盐和琼脂溶解于蒸馏水中,调H至7.1,分装到烧瓶内.121℃高压灭菌 15min备用,临用时加人乳糖并加热溶化琼脂,冷至50~55℃,加入伊红和美蓝溶液,摇匀,倾注平板. 4.3乳糖发酵管 4.3.1成分:蛋白胨 20g 乳糖 10g 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mL 蒸馏水 1000mL 4.3.2制法:将蛋白陈及乳糖溶于水中,调H至7.4,加入指示剂,分装到带有倒管试管中,每管 3mL 115C高压灭菌15min. 4.4革兰氏染色液 4.4.1结晶紫染色液: 结晶紫 1g 95%乙醇 20 mL 1%草酸铵水溶液 80 mL 将结晶紫溶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 4.4.2革兰氏碘液: 碘 1g 碘化钾 2g 蒸馏水 300mL 将碘与碘化钾先进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300L. 4.4.3脱色液: 95%乙醇 4.4.4沙黄复染液: 沙黄 0.25g 95%乙醇 10 mL 蒸馏水 90 mL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文件1(当前预览文件): 桩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61T5042-2022(18.06MB)
文件2: 施工现场垃圾分类处理标准DB 61T 5015-2021(20.27MB)
文件3: 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规程DB61T5062-2023(24.92MB)
文件4: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业人员配备标准DBJ61∕T 179-2021(1.07MB)
文件5: 陕西省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61∕T5057-2023(47.44MB)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桩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of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DB61/T5042-2022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2年10月31日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文件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陕建标发〔2022]1012号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批准发布《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施工现场技能工人配备标准》等3项陕西省 工程建设标准的通告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技能工人配备标准》等 3项标准为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2022年10月10日发布, 2022年10月31日实施.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特此通告. 附件:批准发布的3项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目录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10月10日 附件: 批准发布的3项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名称 主编单位 标准编号 条文解释单位 备注 房屋建筑与 市政基础设 陕西建工控 陕西建工控股集 施工程施工 DB61.T5044-2022 股集团有限 团有限公司 现场技能工 公司 人配备标准 西安市建设工程 地下铁道工 质量安全监督 西安市轨道 程施工质量 站、西安市轨道 2 DB61.T5043-2022 交通集团有 验收统一标 交通集团有限公 限公司 准 司、中铁路安工 程咨询有限公司 陕西有色建设有 限公司、中国有 桩基施工安 陕西有色建 3 色金属工业西安 DB61:T5042-2022 全技术规程 设有限公司 期察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29—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福建省卫生防疫站、湖南省卫生防疫站、江苏省卫生防疫站、 广州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凌绍森、郑锦其、王光杏、岳诚、林艺雄. 1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游泳水中尿素测定方法 GB/T18204.29-2000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urea in water of swimming place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游泳水中尿素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游泳池水中尿素的测定. 2原理 尿素与二乙酰一肟及安替比林反应呈现黄色,在波长4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3仪器 3.125mL棕色具塞比色管. 3.2水浴. 3.3分光光度计. 4试剂 4.10.2%二乙酰一肟溶液:称取0.2g二乙酰一肟CH2COC(NOH)CH3溶于10%乙酸中,并稀释至 100mL 保存于棕色瓶备用. 4.20.2%安替比林溶液:称取0.2g安替比林,(1 5-二甲基-2-苯-3-吡唑酮CHNN(CH3)C(CH3): CHC:O) 溶于11硫酸中并用混酸稀释至100mL 在棕色瓶中保存. 注:硫酸浓度大于1十1时,显色缓慢且操作不便. 4.3尿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g尿素于小烧杯中,加少量纯水溶解后转人1000mL容量瓶中, 加0.1mL三氯甲烷并用纯水定容,此溶液每毫升含0.1mg尿素.冷藏保存. 4.4尿素标准使用溶液,准确吸取尿素标准储备溶液(4.3)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 容,此液每毫升含0.01mg尿素. 5分析步骤 5.1吸取水样10mL(尿素含量在0.001~0.015mg范围内)于25mL棕色具塞试管中,另取棕色具 塞试管加入尿素标准使用液(4.4)0、0.1、0.3、0.5、0.7、0.9、1.1、1.3、1.5mL 并用纯水稀释至25mL. 注:显色后溶液遇光褪色,故需用标色法. 5.2于上述各管加人1.0mL二乙酰一肟溶液(4.1),混均.再加安替比林溶液2.0mL 混匀. 5.3将上述试管在沸水浴中加热50min 取出并在流动的自来水中冷却2min.立即以纯水为对照,在 46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定各管吸光值(加热45~55min 呈最深色,若再延长时间吸光值下降). 5.4以浓度对照吸光值,制备标准曲线.以水样吸光值从曲线上查出尿素含量.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120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28-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福建省卫生防疫站、湖南省卫生防疫站、江苏省卫生防疫站、 广州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凌绍森、郑锦其、王光杏、岳诚、林艺雄. 1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游泳水温度测定方法 GB/T18204.28-2000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emperature in water of swimming place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游泳水温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室内外游泳用水的温度. 2仪器 水银温度计具1℃分度,经过精确温度计校正. 热变电阻温度计用于测定深层或表层游泳水. 3方法 将温度计直接浸人游泳水中,经过3~5min 待读数恒定后测定.同时测定空气温度.若水温不能 直接测定时,可在水样瓶中进行,水样瓶至少要有1L体积的水,测定前将水样瓶浸入水中1~2min 待 瓶温与水温相同后,再予测定.测定时应避开直射热源或日光. 深水温度可用热变电阻温度计测定.具体步骤按仪器说明书进行.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118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题目 第一题 年份 答题要点 考点依据 答案来源(郝老师) 该县确定的城市发展定位和指导思想 有问题,分析阐释如下: 1、城市性质定位的确定不对,不应 1、主要题目中的每 大力发展工业 一句话都有用,注意 理由:与县城自然环境约束条件不符 会考什么知识点,相 宜造成污染,特别是对省级风景名 应知识点的细节是什 2018 胜区和近海海域造成污染. 么. 2、县域规划人口规模预测过高,县 2、一些基础概念, 城人口规模预测也过高. 理由:该县位于山区,用地资源紧张 县域、县城要分别作 且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基础 3、规模、等级、布 薄弱,限制开发区,负增长) 局 3、工业园区规划过多,布局分散 理由:不利于产业协作,也不利于集 约发展 题目 第一题 年份 答题要点 考点依据 答案来源(郝老师) 1、用地规模超标/偏大,不符合新的 国家《用地分类标准》 2017 2、工业园区数量过多,布局分散. 《用地分类标准》 3、南部不应布置别墅区,不符合国 家政策规定,禁止建设别墅区. 题目 第一题 年份 答题要点 考点依据 答案来源(郝老师) 1、不应在省级风景名胜区内采矿 理由:有关法律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 禁止采矿. 2、大力发展煤化工不合理. 理由:干旱缺水地区不宜发展煤化工 业 3、煤化工业选址不合理 2014 理由:煤化工业区选址临近水源保护 区,污染水源 4、规划县域总人口规模过大 理由:现状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 5、规划城镇化水平太高 理由:现状经济水平低,发展依据不 充分 5、规划重点镇过多,共9个镇有5个 重点镇 理由:现状人口总数少,城镇总数不 多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27-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哈尔滨市卫生防疫 站、湖北省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小平、成海仙、刘雪锦、杨丽香、唐琳. 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 GB/T18204.27-2000 Method of examination of ozone in air of public place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臭氧的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和室内空气中臭氧的测定. 2原理 空气中的臭氧使吸收液中蓝色的靛蓝二磺酸钠褪色,生成靛红二磺酸钠根据颜色减弱的程度比色 定量. 3试剂 本法中所用试剂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重蒸水.重蒸水的制备方法:在第一次蒸馏 水中加高锰酸钾至淡红色,再用氢氧化钡碱化后,进行重蒸馏. 3.1吸收液靛蓝二磺酸钠溶液:量取25L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液(3.9),用磷酸盐缓冲液(3.7)稀释 至1L棕色容量瓶中,冰箱内贮放可使用一月. 3.2淀粉指示剂(2.0g/L):临用现配. 3.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100mol/L. 3.4溴酸钾标准溶液:c(1/6KBrO3)=0.1000mol/L 准确称取1.3918g(优级纯,经180C烘2h)溶 于水,稀释至500mL. 3.5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c(1/6KBrO3)=0.0100mol/L 吸取10.00mL0.1000mol/L溴酸钾标 准溶液(3.4)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g溴化钾,用水稀释至刻度. 3.6硫酸溶液(16). 3.7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称6.80g磷酸二氢钾(KH2PO)、7.10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 溶于水,稀释至1L. 3.8旋蓝二磺酸钠(简称IDS). 3.9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液:称取0.25gIDS溶于水,稀释在500mL棕色容量瓶内,在室温暗处存放 24h后标定.标定后的溶液在冰箱内可稳定一月.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20.00 mLIDS贮备液(3.9)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00mL溴酸钾-溴化 钾溶液(3.5),再加入50mL水.在(19.0士0.5)℃水浴中放置至溶液温度与水浴温度平衡时,加入 5.0mL硫酸溶液(3.6),立即盖塞混匀并开始计时,水浴中暗处放置30min.加人1.0g碘化钾,立即盖 塞轻轻摇匀至溶解,暗处放置5min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3.3)滴定至棕色刚好褪去呈淡黄色,加入5mL 淀粉指示剂(3.2),继续滴定至蓝色消褪,终点为亮黄色.平行滴定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不应 大于0.05mL.靛蓝二磺酸钠溶液相当于臭氧的浓度c(μg/mL)由式(1)表示: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114 GB/T18204.27-2000 c(O3)= (M1V1-M2V2)X48.00 V X4 ×1000 (1) 式中:c—臭氧的质量浓度,μg/mL; M1—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一一加入溴酸钾-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26-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为仲裁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市卫生防疫站、辽宁省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启生、王汉平(酚试剂法)、姜树秋、高伟、高贵春(气相色谱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18204.26-2000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air of public place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测定. 第一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2原理 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颜色 深浅,比色定量. 3试剂 本法中所用水均为重蒸馏水或去离子交换水:所用的试剂纯度一般为分析纯. 3.1吸收液原液:称量0.10g酚试剂[CHSN(CH)C:NNH2HC1 简称MBTH] 加水溶解,倾于 100mL具塞量简中,加水至刻度.放冰箱中保存,可稳定三天. 3.2吸收液:量取吸收原液5mL 加95mL水,即为吸收液.采样时,临用现配. 3.31%硫酸铁铵溶液:称量1.0g硫酸铁铵[NHFe(SO4)212H2O]用0.1mol/L盐酸溶解,并稀释 至100mL. 3.4碘溶液C(-l)=01000ml/L)称量408碘化钾,溶于25mL.水中,加入12.78碘持碘完全 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0mL.移人棕色瓶中,暗处贮存. 3.5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量4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3.60.5mol/L硫酸溶液:取28mL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3.7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000mol/L]:可用从试剂商店购买的当量试剂,也可按附 录A制备. 3.80.5%淀粉溶液:将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100mL沸水,并煮沸2~ 3min至溶液透明.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 3.9甲醛标准贮备溶液:取2.8mL含量为36%~38%甲醛溶液,放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 度.此溶液1mL约相当于1mg甲醛.其准确浓度用下述碘量法标定.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的标定:精确量取20.00mL待标定的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置于250mL碘量瓶 中.加入20.00mL0.1N碘溶液(C(1)=0.1000mo/L)和15mL1mo/L氢氧化钠溶液,放置 15min.加入20mL0.5mol/L硫酸溶液,再放置15min 用Cc(Na2S2O3)=0.1000mol/L)硫代硫酸钠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GB/T18204.26-2000 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淡黄色时,加入1mL0.5%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恰使蓝色褪去为止,记录所用硫 代硫酸钠溶液体积(V2) L.同时用水作试剂空白滴定,记录空白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V1) mL.甲醛溶液的浓度用公式(1)计算: 甲醛溶液浓度(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25—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为仲裁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桂贻、汤利民、李文洁、陆展荣. 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T18204.25—2000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ammonia in air of public places 1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浓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浓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居住区大气和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测定. 第一法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2原理 空气中氨吸收在稀硫酸中,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的靛酚蓝染 料,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3试剂和材料 本法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无氨蒸馏水[制备方法见附录A]. 3.1吸收液[c(H2SO4)=0.005mol/L]:量取2.8mL浓硫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L.临用时再稀释 10倍. 3.2水杨酸溶液(50g/L):称取10.0g水杨酸[CH(OH)COOH]和10.0g柠檬酸钠(NagCO 2H2O) 加水约50mL 再加55mL氢氧化钠溶液[c(NaOH)=2mol/L] 用水稀释至200mL此试剂稍 有黄色,室温下可稳定一个月. 3.3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10g/L):称取1.0g亚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sNO2H2O] 溶于 100mL水中.贮于冰箱中可稳定一个月. 3.4次氯酸钠溶液[c(NaC1O)=0.05mol/L]:取1mL次氯酸钠试剂原液,用碘量法标定其浓度(标定 方法见附录B).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c(NaOH)=2mol/L]稀释成0.05mol/L的溶液.贮于冰箱中可 保存两个月. 3.5氨标准溶液 3.5.1标准贮备液:称取0.3142g经105℃干燥1h的氯化铵(NHC1) 用少量水溶解,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用吸收液(3.1)稀释至刻度.此液1.00mL含1.00mg氨. 3.5.2标准工作液:临用时,将标准贮备液(3.5.1)用吸收液稀释成1.00mL含1.00μg氨. 4仪器、设备 4.1大型气泡吸收管:有10mL刻度线,见图1,出气口内径为1mm 与管底距离应为3~5mm.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100 GB/T18204.25-2000 4 图1大型气泡吸收管 4.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L/min 流量稳定.使用前后,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误 差应小于士5%. 4.3具塞比色管:10mL. 4.4分光光度计:可测波长为697 5nm 狭缝小于20nm. 5采样 用一个内装1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气5L 及时记录采样点的温 度及大气压力.采样后,样品在室温下保存,于24h内分析. 6分析步骤 6.1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10mL具塞比色管7支,按表1制备标准系列管. 表1氨标准系列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24—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为仲裁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成 都市卫生防疫站、河南省卫生防疫站、广州市卫生防疫站、蚌埠市卫生防疫站、安徽省卫生防疫站、山东 省卫生防疫站、贵州省环境卫生监测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曲建翘、吴才刚(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段伟明(气相色谱法),吴才刚、曲建翘 (容量滴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18204.24-2000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 air of'public place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 第一法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2原理 二氧化碳对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二氧化碳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吸 收值确定样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3试剂和材料 3.1变色硅胶:于120℃下干燥2h. 3.2无水氯化钙:分析纯. 3.3高纯氮气:纯度99.99%. 3.4烧碱石棉:分析纯. 3.5塑料铝箱复合薄膜采气袋0.5L或1.0L. 3.6二氧化碳标准气体(0.5%):贮于铝合金钢瓶中. 4仪器和设备 4.1二氧化碳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4.1.1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测量范围:0~0.5%;0~1.5%两档. 重现性:≤士1%满刻度. 零点漂移:≤士3%满刻度/4h. 跨度漂移:≤士3%满刻度/4h. 温度附加误差:(在10~80℃)≤士2%满刻度/10℃. 一氧化碳干扰:1000mL/m3(1000ppm)CO≤士2%满刻度. 供电电压变化时附加误差:220V士10%≤士2%满刻度. 启动时间:30min. 抽氧流量:>0.5L/min. 响应时间:指针指示到满刻度的90%的时间<158.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GB/T18204.24-2000 4.2记录仪0~10mV 5采样 用塑料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抽取现场空气冲洗3~4次,采气0.5L或1.0L 密封进气口,带回实 验室分析.也可以将仪器带到现场间歇进样,或连续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6分析步骤 6.1仪器的启动和校准 6.1.1启动和零点校准:仪器接通电源后,稳定30min~1h 将高纯氮气或空气经干燥管和烧碱石棉 过滤管后,进行零点校准. 6.1.2终点校准:用二氧化碳标准气(如0.50%)连接在仪器进样口,进行终点刻度校准. 6.1.3零点与终点校准重复2~3次,使仪器处在正常工作状态. 6.2样品测定 将内装空气样品的塑料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接在装有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的过滤器和仪器的进 气口相连接,样品被自动抽到气室中,表头指出二氧化碳的浓度(%). 如果将仪器带到现场,可间歇进样测定.仪器接上记录仪表,可长期监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7结果计算 仪器的刻度指示经过标准气体校准过的样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由表头直接读出. 8测量范围、精密度和准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23-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为仲裁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成都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曲建翘(不分光红外线分析法)、段伟明(气相色谱法)、李宝成(汞置换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18204.23-2000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in air of public place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测定. 第一法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2原理 一氧化碳对不分光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一氧化碳浓度呈线性关系. 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3试剂和材料 3.1变色硅胶:于120℃下干燥2h. 3.2无水氯钙:分析纯. 3.3高纯氮气:纯度99.99%. 3.4霍加拉特(Hopcalite)氧化剂:10~20目颗粒.霍加拉特氧化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锰(MnO)和氧化 铜(CO) 它的作用是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用于仪器调零.此氧化剂在100℃以下的 氧化效率应达到100%.为保证其氧化效率,在使用存放过程中应保持干燥. 3.5一氧化碳标准气体:贮于铝合金瓶中. 4仪器和设备 4.1一氧化碳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4.1.1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测量范围:0~30ppm(0~37.5mg/m3);0~100ppm(0~125mg/m3)两档; 重现性:≤0.5%(满刻度); 零点漂移:≤士2%满刻度/4h; 跨度漂移:≤士2%满刻度/4h; 线性偏差:≤士1.5%满刻度; 启动时间:30min~1h; 抽气流量:0.5L/min; 响应时间:指针指示或数字显示到满刻度的90%的时间<15s; 4.2记录仪0~10mV;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GB/T18204.23-2000 5采样 用聚乙烯薄膜采气袋,抽取现场空气冲洗3~4次,采气0.5L或1.0L 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 析.也可以将仪器带到现场间歇进样,或连续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 6分析步骤 6.1仪器的启动和校准 6.1.1启动和零点校准:仪器接通电源稳定30min~1h后,用高纯氮气或空气经霍加拉特氧化管和 干燥管进人仪器进气口,进行零点校准. 6.1.2终点校准:用一氧化碳标准气(如30pPm)进入仪器进样口,进行终点刻度校准. 6.1.3零点与终点校准重复2~3次,使仪器处在正常工作状态. 6.2样品测定 将空气样品的聚乙烯薄膜采气袋接在仪器的进气口,样品被自动抽到气室中,表头指出一氧化碳的 浓度(PPm).如果仪器带到现场使用,可直接测定现场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仪器接上记录仪表,可长 期监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 7结果计算 一氧化碳体积浓度(ppm) 可按公式(1)换算成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 C1 C1=号×28 (1) 式中:c1一一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 ca一一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22-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卫生防疫站、长春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亚平、张伟、朱春阳、张旭宏、尤秀新、刘艳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 GB/T18204.22-2000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noise in public place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噪声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噪声的测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785一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A声级sound level A 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级,用LA表示,单位dB. 3.2累积百分声级cumulative percentage sound level 在规定的测量T时间内,有N%时间的声级超过某一LA值,这个LA值叫做累积百分声级,用LN 表示,单位为dB. 3.3等效声级equivalent sound level 在某规定时间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又称等效连续A声级,用LAq表示,单位为dB. 按定义等效声级表示为式(1): Lmm=10181-2001 (1) 式中:LA一t时刻的瞬时声级; T一规定的测量时间. 当采样的时间间隔一定时,式(1)可表示为: Lm=1018121001 (2) 式中:L一第i次采样测得的A声级; n一一采样总数. 4测量条件 4.1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主要为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其性能应符合GB/T3785的要求.声级计每年应校验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GB/T18204.22-2000 一至二次.在测量前,要对使用的传声器进行校准,并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测量后要求复 校一次,测量前后传声器的灵敏度相差应不大于2dB 否则测量数据无效. 4.2仪器设置 测量时声级计或传声器可以手持,也可以固定在三角架上,使传声器指向被测声源,为了尽可能减 少反射影响,要求传声器离地面高1.2m 与操作者距离0.5m左右,距墙面和其他主要反射面不小于 1m. 5测量方法 5.1布点要求 较大的公共场所(大于100m2)距声源(或一侧墙壁)中心划一直线至对侧墙壁中心,在此直线上取 均匀分布的三点为监测点;较小的公共场所(小于100m2)在室中央取一点为监测点. 5.2读数方法 稳态与似稳态噪声用快档读取指示值或平均值;周期性变化噪声用慢档读取最大值并同时记录其 时间变化特性;脉冲噪声读取峰值和脉冲保持值;无规则变化噪声用慢档.每隔5s读一个瞬时A声级, 每个测量点要连续读取100个数据代表该测点的噪声分布. 5.3测量时间 文化娱乐场所、商场(店),测定营业前30min、营业后30min 营业结束前30min的噪声A声级. 旅店业、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医院候诊室、公共交通等候室、公共交通工具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21-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忠厚、李俊、侯文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 GB/T18204.21-2000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illumination in public place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照度计法测定公共场所照度.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人工照明照度和昼夜照度的测定,也适用于银幕亮度和光通量的测定. 2原理 照度计是利用光敏半导体元件的物理光电现象制成的.当外来光线射到硒光电池(光电元件)后,硒 光电池即将光能转变为电能,通过电流表显示出光的照度值. 3仪器和设备 3.1照度计 3.1.1照度计的性能如下: 量程:使用照度计量程下限不大于11x 上限在50001x以上; 指针式照度计示值误差不超过满量的士8%; 年变化率不超过5%; 接收器的疲劳特性:照度计示值为满量程的2/3以上,照射2min后的示值,与在此照度下再继续 照射10min的示值相比相对变化不得超过士3%; 示值的再现性:在恒定照度下照度计的指示值与遮住30min后再曝光的指示值相对变化不大于 2%. 3.1.2照度计每使用二年要经二级计量部门检定一次. 4测定步骤 4.1测定点的确定 4.1.1整体照明:在无特殊要求的公共场所中,测定面的高度为地面以上80~90cm.一般大小的房间 取5个点(每边中点和室中心各1个点).影剧院、商场等大面积场所的测量可用等距离布点法,一般以 每100m2布10个点为宜. 4.1.2局部照明:在场所狭小或因特殊需要的局部照明情况下,亦可测量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点.由于有 些情况下是局部照明和整体照明兼用的,所以在测量时,整体照明的灯光是开着还是关闭,要根据实际 情况合理选择,并要在测定结果中注明. 4.2照度测定时注意事项 4.2.1测定开始前,白炽灯至少开5min 气体放电灯至少开30min. 4.2.2为了使受光器不产生初始效应,在测量前至少曝光5min.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GB/T18204.21-2000 4.23受光器上必须洁净无尘. 42.4测定时受光器一律水平放置于测定面上. 4.2.5测定者的位置和服装不应该影响测定结果. 4.3银幕亮度和光通量的测定:先把特制的规格“九孔板”放在片面(放面孔)外,再把放影灯打开,然后 用照度计逐一测定银幕上的九个光照处.测定时照度计的受光器与银幕平行,背向银幕,距银幕10cm 处测定. 5结果计算 5.1对于多个测定点的场所用各点的测定值求出平均照度.必要时记录最大值和最小值及其点的位 置.而对一个点的测定结果则直接记录. 5.2银幕亮度按公式(1)计算. a= 元 (1) 式中:a一亮度; b——银幕中心照度; k1—反射系数,一般银幕为0.75,新幕可采用0.8. 5.3银幕亮度均匀率按公式(2)计算. c=x100% (2) 式中:c一亮度均匀率; b1一银幕上九孔板的最低照度; b2—银幕上九孔板的最高照度. 5.4银幕光通量按公式(3)计算 d=Sk2b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18204.20-2000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一1996、GB16153一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 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9673一1996、 GB16153一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俊、李春梅、崔家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采光系数测定方法 GB/T18204.20-2000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daylighting efficient in public place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直尺测量法测定公共场所的采光系数.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采光系数的测定,也适用于住宅内采光系数的测定. 2原理 用直尺精确测量采光口的有效采光面积(含双侧采光)和室内地面面积,求出两者之比.由于采光系 数未考虑当地气候、采光口的朝向和前排建筑物的遮光影响,因此它只是评价自然采光的一个概略指 标. 3仪器和设备 直尺(皮尺、卷尺):最小刻度为1mm. 4测定步骤 4.1精确测量 用直尺逐一测量建筑物内每块玻璃的长度、宽度(双层窗只测量一层,不要把窗框计算在内)及该室 地面的长度、宽度(包括物品所占面积),并将其记录下来. 4.2粗略测量 用直尺逐一测量建筑物内每个窗户的长度、宽度(包括窗框在内)及该室地面的长度、宽度(包括物 品所占面积),并将其记录下来. 5结果计算 5.1精确测量按公式(1)计算采光系数. 50.b K= -1 AB (1) 式中:K—采光系数; a一一第i块玻璃的长度,m; b一第i块玻璃的宽度,m; A一室内地面的长度,m; B一室内地面的宽度,m; n一室内玻璃总数,块;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 2001-01-01实施 GB/T18204.20-2000 i—取1 2 3 4n. 5.2粗略测量按公式(2)计算采光系数. 0.8 a:.b. K=-A.B (2) 式中:K—采光系数; ai一第i个窗户的长度,m; b —第i个窗户的宽度,m; A一室内地面的长度,m; B一一室内地面的宽度,m; 0.8一玻璃面积与窗面积的比值; ”—一室内窗户总数,个; i—取1 2 3 4,n.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文件1: 2023版 电力安规 发电厂和变电站部分 典型作业场景培训手册(49.51MB)
文件2: 2023版 电力安规 配电部分 安全工器具培训手册(13.01MB)
文件3: 2023版 电力安规 配电部分 电气试验作业宣贯培训手册(9.62MB)
文件4: 2023版 电力安规 配电部分 光伏发电(电气设备)巡视培训手册(15.34MB)

安全培训手册,2023版 电力安规宣贯培训手册(全套PDF)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060 C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204.2-2014 代替GB/T18204.23~27-2000、GB/T18204.29-2000 部分代替GB/T17220--1998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public places-Part 2:Chemical pollutants 2014-09-03发布 201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30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涂层套真伪 GB/T18204.2-2014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一氧化碳 4二氧化碳 4 5可吸入颗粒物PM. 6细颗粒物PM25 11 7甲醛 12 8氨 18 9总挥发性有机物22 10苯 22 11甲苯、二甲苯 .24 12臭氧 .24 13尿素26 14硫化氢 27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现场采样检测布点要求 28 附录B(规范性附录)质量浓度转换系数和总不确定度相对误差的确定29 附录C(资料性附录)便携式气相色谱分析条件31 I GB/T18204.2-2014 前 言 GB/T1820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分为六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物理因素; 一—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 —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GB/T1820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8204.23一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GB/T18204.24一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GB/T18204.25一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T18204.26一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18204.27一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 测定方法》和GB/T18204.29一2000《游泳水中尿素测定方法》,部分代替GB/T17220一1998《公共场所 卫生监测技术规范3中监测点的选择、公共场所监测的要求和监测数据整理. 本部分与GB/T18204.23~27一2000、GB/T18204.292000和GB/T17220一1998相比,除编辑 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将现场测点选择、要求及数据整理放到相应的检验方法中; 一删除了汞置换测定一氧化碳的方法; 一增加了可吸人颗粒物PM测定方法; 一—增加了细颗粒物PM2s测定方法 一一增加了AHMT分光光度法、光电光度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测定甲醛的方法; 一—增加了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氨的方法; -增加了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测定方法; 一一增加了苯、甲苯、二甲苯测定方法; —一增加了紫外光度法测定臭氧的方法; 一一增加了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硫化氢的方法; 一将甲醛检验的AHMT分光光度法和臭氧检验的紫外光度法修改为促裁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