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843-2024 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数据服务要求.pdf
ICS35.240.50 CCS J 0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43843—2024 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数据服务要求 Data service requirements of network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platform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3843-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数据服务 2 4.1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数据服务框架 2 4.2数据来源 2 4.3 数据采集服务 2 4.4数据传输服务 3 4.5数据存储服务 4.6数据应用服务 3 4.7数据治理服务3 5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数据服务要求 4 5.1数据采集服务要求 4 5.2 数据传输服务要求 5 5.3 数据存储服务要求 5 5.4数据应用服务要求 5 5.5数据治理服务要求 5 参考文献 7 SAC I GB/T4384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限公司、浪 潮云洲 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山东浪潮傲林大数据 科技 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湖州浙宝钙业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鼓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沃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微网优联科技(成都) 有限公司、浙江高格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远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镭沃 自 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碳银数智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宜宾格莱特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极望信息科技有 限公司、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安科讯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哈尔滨安宇迪航空工业 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重庆 理工清研凌创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宝德计算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已超、刘波涛、柴森春、王相成、肖雪、虞畅、王瑞锦、唐聪、邓劼、毕可骏、 王永军、郭亮、胡洋、刘永亮、钟庆萍、王小宇、冯景辉、于佳、杨秋影、司佳顺、高静、钟霄、薛靖婉、郭斌、 闫晗、任炎芳、陈涛、董理、汝金同、侯彦文、金明焕、周天航、杨楚欣、包正伟、崔智、余道义、陈佳伟、 徐诗渊、陈可、刘绥美、周志忠、施全、兰家水 、黎小华、郑良谦、邢福能、郑道勤. SAC Ⅲ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33488.5-2024 化工用塑料焊接制承压设备检验方法 第5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pdf
ICS71.120;19.100 CCS G9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33488.5-2024 化工用塑料焊接 制承压设备检验方法 第5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Test method of pressure equipments of thermoplastics welded for chemicals- Part 5: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5210 GB/T33488.5-2024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要求 2 5检测设备 2 6检测技术等级、工艺文件及工作程序 8 7检测方法 10 8检测数据分析 14 9缺陷评定和质量分级16 10检测记录和报告 18 I GB/T33488.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33488《化工用塑料焊接制承压设备检验方法》的第5部分.GB/T33488已经发 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外观检测; —第3部分:射线检测; —第4部分:超声检测; 第5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市特种设备 检验研究院、耐氟隆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 术研究院、重庆鹏程无损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安广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台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 究院、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管网集团(徐州)管道检验检测有限公司、贵州省特种设备 检验检测院、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安徽华工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 设备检测限公司、嘉兴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宁夏特种设备检 验检测院、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深圳市友通塑焊机械有限公司、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 山检测院、浙江华南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珺相科技有限公司、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重庆 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杜、黄焕东、司永宏、谢林峰、任志峰、金仲平、吴军、侯纯武、聂印、陈定岳、 贾邦龙、许波、王胜辉、王锋淮、钱盛杰、董洋、沈正祥、田利、朱潮明、王芳、王文达、陈文杰、王孟军、 杨玲、俞振兴、陈波、于进杰、梅琳、许志军、蔡正、陈世旺、袁坤、杨圣轩、段洪斌、贺正文、肖丽娟、 桑临春. Ⅲ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29289-2012 消费品安全设计通则.pdf
A 00 ICS 03. 12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9289-2012
消费品安全设计通则
Design rules for consumer products safety
2012-12-31 发布2013-09-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928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中国电 器工业协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荷靓、胡靖、富锐、杨跃翔、王国扣、曾雁鸿、樊运晓、刘霞。
GB/T29289-2012
引言
消费品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人身健康与财产安全。
控制消费品安全风险的手段有很多,对消费品 进行安全设计是其中最重要的步骤。
在消费品的设计阶段引人风险评估是消除或减小消费品安全风险 的最直接和最有效措施。
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消费品设计人员提供安全设计总体思路和通用设计原则。
Ⅱ
GB/T 29289-2012
消费品安全设计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费品安全设计总则、信息识别、预期使用分析、风险评估以及安全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消费品安全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06.2一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 GB/T22760一2008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 GB/T25295-2010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消费品consumer products 为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要而销售的产品。
[GB/T 22760-2008,定义 2.1] 3.2 预期使用intendeduse 按照供方提供的信息,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的使用。
LGB/T 20000.4-2003,定义 3.13] 3.3 可合理预见的误使用reasonablyforeseeablemisuse 未按供方的规定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的使用,但这种结果是由很容易预见的人为活动所引起的。
LGB/T 20000.4-2003,定义 3.14] 3.4 危害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的潜在根源。
[GB/T 22760-2008,定义 2.3] 3.5 伤害injury 对人身健康、财产或环境的损害。
注:改写自GB/T 20000.4--2003,定义3.3。
1
GB/T 29289-2012
3.6 风险risk 对伤害的一种综合衡量,包括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程度。
[GB/T 22760--2008, 定义 2.5] 3.7 可容许风险tolerable risk 按当今的社会价值取向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接受的风险。
[GB/T 20000.4-2003, 定义 3.7] 3.8 残余风险residualrisk 在实施防护措施后还存在的风险。
[GB/T 20000.4-2003,定义 3.9] 3.9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GB/T 22760-2008, 定义 2.11] 3. 10 使用说明instructionfor use 向使用者传达如何正确、安全使用产品的信息工具。
它通常以使用说明书、标签、标志等形式表达, 它可以用文件、词语、标牌、符号、图表、图示以及听觉或视觉信息,采取单独或组合的方法使用,它们可 以用于产品上、包装上,也可作为随同资料,如:活页资料、手册、录音带、录像带、光盘以及计算机用资料 交付。
[GB/T 5296.1-1997,定义 3.2]
4总则
4.1 总体要求 消费品安全设计时: a)应保护消费者安全为核心; ‘b)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c)应符合资源、环境保护及卫生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d)应系统考虑消费者、消费品和使用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 e)应考虑消费品整个生命周期,保障消费者在消费品预期正常使用、可合理预见的误使用及故障 情况下的安全。
4.2 -般流程 消费品安全设计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信息识别; .----b)--预期使用分析; c)风险评估; d)安全设计。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28916-2012 家务服务基本要求.pdf
ICS03.080.30 A12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28916—2012 家务服务基本要求 Basic requirement for housework service 2012-10-12发布 2013-02-01实施 653 数码防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891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质量认证中心、济南市妇女联合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卓长立、沈其民、高玉芝、陈平、詹立新、王继之、初黎华、王敏. I GB/T28916-2012 家务服务基本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务服务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家务服务的提供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647.8一2006社区服务指南第8部分:家政服务 3术语和定义 GB/T20647.8一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家务服务housework service 入户为雇主提供家庭餐制作、居室清洁、衣物洗涤、基本家庭照料等的活动. 4服务内容 4.1总则 家务服务可以包括下列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服务内容.家政服务机构应与消费者、服务人员就服 务内容的详细信息进行充分沟通,并在服务合同中约定. 4.2家庭餐制作 家庭餐制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a)家庭餐主辅料的采购; b)餐前准备,包括主辅料的清洗、切配、餐具的摆放等; c)菜品及主副食制作、加工; d)餐后整理等. 4.3居室清洁 居室清洁的主要内容包括: a)清扫地面; b)擦拭室内墙壁、门窗、玻璃、家具及家用电器表面; c)清洁厨房; d)清洁卫生间等. 1 GB/T28916-2012 4.4衣物洗涤 衣物洗涤的主要内容包括: a)衣物洗涤、晾晒与熨烫; b)衣物整理与放置; c)被褥拆洗等. 4.5基本家庭照料 基本家庭照料的主要内容包括: a)接送孩童上下学; b)协助照料老人、孩子; c)协助接待客人; d)照料宠物; e)养护花卉; f)更换饮用水、煤气罐等; g)提供简单家教等; h)生活用品的采买与记账. 5家务服务要求 5.1人员要求 家务服务人员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掌握家务服务基础知识,具备家务服务技能; b)有健康证,无精神病史和各类传染病; c)掌握并运用常用的文明用语; d)讲究个人卫生; e)掌握坐、立、行的礼仪常识,做到姿势得体; f)保持衣着整洁、得体; g)掌握迎送客人的基本常识、沏茶倒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运用恰当方式接待客人; h)掌握接打电话的礼仪常识; i)尊重雇主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j)保护雇主的隐私; k)安全正确使用常见的家用电器及燃气具,妥善处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5.2家庭餐制作要求 家务服务人员应: a)掌握蒸、煮2种以上主副食的制作技法和馅料调拌的常识; b)掌握蒸、炒、炖、拌4种以上烹调技法; c)掌握选、削、择及洗涤常见食品原料的方法; d)掌握常见食品原料及成品的鉴别及保管的基本常识; )掌握切、剁、削、刮、片等常用刀法,可以将原料加工成丁、片、段、块、丝等形状; f) 能简单配制一般菜肴,了解原料的合理搭配技巧; g)掌握鲜活原料、肉类原料的简单加工方法; 2 GB/T28916—2012 h)及时清理餐后物品,洗涤餐具、厨具,清洁餐桌及地面; )了解一般常见病的饮食禁忌,制作适合病人的膳食. 5.3居室清洁要求 家务服务人员应: a)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砖、木地板、地毯,运用正确方法清洁一般地面,保证地面无灰尘、无毛发、无 杂物; b)根据不同材质室内墙壁、玻璃、门窗的清洁方法,进行清洁,保证墙壁无污迹、无灰尘,玻璃、门 窗清洁、明亮; )掌握家具、常见家用电器的有关常识,并进行清洁,保证家具、常用家用电器表面无灰尘、无 污迹; d)掌握窗帘、沙发套、桌布等物品的清洁常识,进行清洁,保证所清洁物品无污迹、无灰尘; )掌握厨房及餐厨器具清洁、消毒的有关常识,保证厨房内无灰尘、无杂物,餐厨器具无油污、无 灰尘; )掌握卫生间及卫生器具清洁、消毒的有关常识,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卫生间内无灰尘、无杂 物,卫生器具无灰尘、无污迹; g)协助雇主进行家居美化; h)了解常用清洁剂、消毒剂的有关知识,并进行选择和使用. 5.4衣物洗涤要求 家务服务人员应: a)了解衣物和常见洗涤剂的一般特性,依据衣物的特性选用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28262-2012 火工品及药剂专用测试仪.pdf
ICS71.100.30 G8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28262-2012 火工品 及药剂专用测试仪 Special testing equipment of explosive and medecament 2012-03-09发布 201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8262-2012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提出.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民爆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文力、范星海、丁茂元、倪静玲、王魁全、刘天新、宋国亮、曹敏忠、郭崇星、 王崇伟、王锐、梁楷文、杨远生、雷印玉、王丽萍、丁敏、张春婷. I GB/T28262—2012 a)电压:380V士38V 电压质量应符合GB/T12325的要求; b)频率:50.0Hz士0.2Hz 频率质量应符合GB/T15945的要求; c)电压波动和闪变应符合GB/T12326的要求. 4.3摆式摩擦感度仪 4.3.1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4.1的规定, 4.3.2使用过程中的供电条件应符合4.2.2的规定. 4.3.3最大允许负荷:按油缸承受压力计为150kg/cm2;按滑柱面承受压力计为1800kg/cm2. 4.3.4最大允许受试样品药量为0.03g. 4.4气体比容测试仪 4.4.1环境湿度在15℃~30℃范围内,且工作过程中环境温度波动不大于士1℃ 4.4.2无阳光直射和强空气对流. 4.4.3无展动、无腐蚀性介质和较强电磁场干扰. 4.4.4使用过程中应具备以下供电条件: a)电压:220V士22V或380V士38V; b)频率:50.0Hz士0.2Hz. 5要求 5.1静电感度测试仪 5.1.1组成 5.1.1.1结构 静电感度测试仪应由主机、升压柱、铜球开关箱、静电电压表 、气路电磁阀、微型空气压缩机和药剂 静电感度试验箱等组成,见图1. 主机 升压柱 静电电压表 铜球开关 药剂静电感度 试验箱 气路电磁阀 微型空气压缩机 图1静电感度测试仪结构框图 5.1.1.2主机 5.1.1.2.1主机上应有显示码为000的过载电流指示表和显示0V~200V的电压表. 5.1.1.2.2主机上应有“电压调节”旋钮以及“复位”、“准备”和“发火”按钮,与升压柱连接用的多线插 座和给气路电磁阀供电的接线柱;旋钮、按钮、插座和接线柱应安装牢固. 2 GB/T28262-2012 5.1.1.3升压柱 5.1.1.3.1升压柱应有正极性和负极性两种. 5.1.1.3.2升压柱能升高的电压不应低于52kV. 5.1.1.4铜球开关箱 5.1.1.4.1铜球开关箱应有适于与升压柱连接的引出线和适于与静电电压表连接的引出线;应有与主 机连接的插座、与气路电磁阀连接的插座、高压输出的插座和接地的插座.各插座应安装牢固. 5.1.1.4.2铜球开关箱内应附有两个可拆卸的电容器和一个可拆卸的无感电阻器.两个电容器的电 容值应分别为500pF和2000pF 电容值的偏差应不大于5%;电阻器的电阻值应为5k0 电阻值的偏 差应不大于5%. 5.1.1.4.3铜球开关箱内的两个铜球应为分离状态,工作方式应为气动,在施加0.2MPa~0.5MPa 气压时,按下主机上的“发火”按钮后,主运动铜球应能可靠碰触静止铜球,碰触后应能自动恢复到分离 状态. 5.1.1.5静电电压表 静电电压表的电压量程应适于使用要求. 5.1.1.6气路电磁阀 气路电磁阀的工作电压应为24V 使用压力应为0.2MPa~0.8MPa. 5.1.1.7微型空气压缩机 微型空气压缩机的储气容积不应低于30L;工作压力不应低于0.7MPa. 5.1.1.8药剂静电感度试验箱 5.1.1.8.1药剂静电感度试验箱内应有可移动的上电极和固定不动的下电极;上电极运动应灵活,下 电极固定应牢固;箱上应有指示上下电极间距的百分表. 5.1.1.8.2药剂静电感度试验箱上应有能可靠释放上电极的释放销和能可靠指示上、下电极接触短路 时的指示灯. 5.1.2绝缘电阻 静电感度测试仪电源线进线端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M0. 5.1.3耐电压 在静电感度测试仪电源线进线端与外壳间施加1000V的直流电压并保持1min 不应击穿. 5.1.4工作稳定性 5.1.4.1静电感度测试仪输出电压在52kV时,30min的漂移量不应大于5%. 5.1.4.2静电感度测试仪输出能量的偏差不应大于5%. 3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28226-2011 地名信息交换格式.pdf
ICS35.240.99 L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28226-2011 地名信息交换格式 Information exchange format on geographical names 2011-12-30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8226—2011 目次 前言 I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基本说明 1 6元索及属性规范2 7编码 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扩展信息元素值数据类型表 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行政区域地名数据交换使用实例 16 参考文献 19 GB/T28226—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启大、刘连安、高钰、阮文斌、胡洋、刘静. I GB/T28226-2011 引言 本标准使用基于ML的数据格式描述地名信息,它采用文本编码的数据格式,与具体系统、平台 无关,便于在不同系统或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本标准的设计目的如下: a)把异构的地名信息转换成统一表示形式,以适应数据存储或表示方式上的差异; b)信息的语义准确,描述的信息有效,在传递、读取、解析和使用这些信息时不产生二义性; )信息易于传输,与不同网络协议及传输方式的兼容性好. GB/T28226—2011 地名信息交换格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换用地名信息的结构格式,说明了交换文件的基本特征、属性规范和编码要求,适 用于不同系统或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例如数据库或文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与共享等. 本标准用一种通用结构描述地名信息,提供了一种公开并独立于具体应用的地名信息交换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IDT GB/T7408一2005, ISO8601:2000) GB/T18521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GB/T18793一2002信息技术可扩展置标语言(XML)1.0(neqW3CRFC-xml-19980210: 1998) GB/Z21025—2007XML使用指南 GB/T23295.1一2009地名信息服务第1部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3295.1一200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NF巴科斯范式 Backus Normal Form UTC通用协调时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 XML可扩展置标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5基本说明 5.1数据组成模式 本标准按照GB/T18521的分类将地名数据分为人文地理实体地名数据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数 据,并把地理实体划分为若干类,这些类别以XML元素表示,各元素之间按照有效性约束要求相互正 确地嵌套.这些类别同时又划分为若千子类,这些子类的元素可以递归嵌套自身. 5.2地名信息交换文件 5.2.1地名信息交换文件以XM1表示的文档或文档片段构成,包括若干交换对象,具有明确的语义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27886-2011 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导则.pdf
ICS13.060.25 P4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27886-2011 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导则 Guides on management of water using for industry enterprises 2011-12-30发布 201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7886-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 天然气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春雁、白雪、祝宪、孙静、祁鲁梁、金明红、伯炎、郑菲. I GB/T27886—2011 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用水管理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开展用水管理、改进用水管理绩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452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18820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 GB/T18916(部分)取水定额 GB/T21534工业用水节水术语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8820和GB/T215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用水管理management of water using 工业企业通过采取制度、标准、经济、技术以及综合措施,对其用水环节进行控制和改进的过程. 3.2 用水管理指导方针water using guideline 由工业企业制定和发布的其用水管理的宗旨和方向. 3.3 用水管理目标water using management objective 由工业企业制定并要实现的提高其用水效率和效益的总体要求. 3.4 用水指标water using target 工业企业为实现用水管理目标所制定的量化要求. 3.5 用水管理绩效water using management performance 工业企业实施用水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 3.6 用水管理基准water using management baseline 工业企业通过对自身用水情况进行评估后所确定的用于作为比较基础的用水效率水平. GB/T27886-2011 4用水管理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工业企业应设立用水管理部门并明确其岗位职责和权限. 4.1.2工业企业应遵守国家、地方和行业用水节水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并结合企 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制定企业用水管理指导方针、目标和指标. 4.1.3工业企业应向全体员工传达其用水管理指导方针,并进行用水管理宣传,提高员工节约用水意 识,将节约用水的理念融入企业的文化. 4.1.4工业企业应制定和实施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对用水相关岗位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的专 业技能符合岗位要求. 4.1.5工业企业应制定和实施有关用水节水的奖惩制度,以激励提高用水效率的行为和措施. 4.1.6工业企业应根据其特点,考虑厂际间的联合供、用水系统,做到合理用水,确保用水安全,并完成 对以下主要环节的控制: a)规划和设计; b)取水,包括公共供水系统和自建取水系统取水; c)供水、储水、用水管道和设备; d)水处理和水质; e)计量和统计分析; f)绩效评价. 4.1.7工业企业应识别可能对用水造成影响的紧急情况和事故隐患,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企业 应对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应,降低随之产生的影响, 4.2规划和设计 4.2.1工业企业应依据其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以及用水管理指导方针制定用水规划、节水措施和方案. 4.2.2在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时,工业企业应做到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 产使用. 4.2.3在规划、设计以及制定用水节水方案时应考虑以下措施和技术: a)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 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 c)冷却节水技术; d)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技术; e)工业给水和废水处理技术; )洗涤节水技术; g)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技术; h)用水计量管理技术; i)节水工艺. 4.3取水 4.3.1工业企业应按照GB/T18916(部分)合理规划和核算取水量,做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4.3.2工业企业应根据生产用水的需要,结合当地水资源情况合理选择水源,并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 门审批,按计划取水. 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27755-2011 光学水印防伪技术条件.pdf
ICS13.310 A9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27755-2011 光学 水印防伪技术条件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optical watermark anti-counterfeit 2011-12-30发布 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7755—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北京益高亚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三森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舜天龙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锡蓉、解鹏、刘显章、姜时中、吴伟军、曾侃、刘文恒、同鹏. I GB/T27755—2011 光学水印防伪技术条件 1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光学水印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测试报告及等级评定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光学水印技术的防伪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425一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19425一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学水印optical watermark 图案中编码的隐藏信息.可以使用光学水印解码系统进行计算机处理识读光学水印中的隐藏信 息,或者通过光学水印解码片目视完成隐藏信息的解码和识别. 3.2 光学水印解码片optical watermark decoder 依照光学水印编码制作的,带有特定光栅条纹的透明薄片.将其放在包含光学水印的图案上,通过 目视能够观察到特定的隐藏信息. 3.3 动态光学水印dynamic optical watermark 通过一套特定的光学水印编码算法,在给定的原始图案中编码和隐藏可变个性化信息的自动化处 理技术.例如根据有价单证的唯一序列号自动生成其对应的光学水印. 3.4 防复制光学水印anti-copy optical watermark 使用复印机或者扫描仪采样后,在与原光学水印同等分辨率输出设备条件下输出,无法被解码和识 别的光学水印. 3.5 编码光学水印encoding optical watermark 光学水印中包含的隐藏信息为特定的编码图案,在600dpi分辨率下可实现每平方厘米不少于 10 Bytes的信息容量,且需要使用解码软件 识读. 3.6 非线性解码片nonlinear decoder 用于解码的光栅条纹不是直线的光学水印解码片,在使用时需要准确的定位. 1 GB/T27755—2011 3.7 印鉴光学水印optical watermark stamp 将光学水印与印鉴图案相结合,以防止印鉴被伪造或复制. 3.8 光学水印防伪系统optical watermark anti-counterfeit system 由光学水印编码生成软件、光学水印打印控制软件、光学水印解码识别软件、相关硬件设备以及光 学水印解码片构成的应用系统,实现在电子文档中自动添加光学水印、控制打印输出到物理介质、重新 读取和识别光学水印中隐藏信息的防伪功能, 4分类 4.1光学水印的分类 光学水印的分类见表1. 表1光学水印分类表 序号 分类方式 类别名称 可目视识别光学水印 按隐藏信息的识别方式分类 软件识别光学水印 可复制光学水印 2 按隐藏信息的防复制能力分类 防复制光学水印 线性光学水印 按光学水印编码算法分类 非线性光学水印 4.2光学水印防伪系统的(性能)分级 4.2.1构成 光学水印防伪系统的防伪性能主要由光学水印的编码生成软件、光学水印打印控制软件、光学水印 解码识别软件的性能决定. 4.2.2(性能)分级 根据软件所提供的防伪功能进行以下性能分级,A级为最高级: a)光学水印编码生成软件的性能分为A、B、C、D四级; b)光学水印打印控制软件的性能分为A、B、C、D四级; c)光学水印防伪系统(性能)分级为A、B、C、D四级. 5要求 5.1光学水印防伪系统的工作原理 光学水印防伪系统的工作原理见图1. 2 GB/T27755—2011 载有光学水印 光学水印 的物理介质 光学水印 打印控制软件 解码识别软件 包含光学水印的电子文件 载有光学水印的物理介质 光学水印 编码生成软件 光学水印解码片 原始信息和特险藏的信息 显示被隐藏的信息 图1光学水印防伪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 5.2硬件环境要求 5.2.1计算机硬件设备 5.2.1.1CPU浮点运算能力≥600 M...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26757-2011 节能自愿协议技术通则.pdf
ICS27.010 F0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26757-2011 节能自愿协议技术通则 General technical rules for voluntary agreemen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2011-07-20发布 201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757-2011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节能协会、清华大学、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资 源综合利用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鹅程、陈海红、蒋芸、孟昭利、梁凯丽、菅典德, L GB/T26757-2011 节能自愿协议技术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能自愿协议的定义、技术要求和协议样本等. 本标准适用于节能自愿协议项目的实施,也可适用于类似项目(如能效协议项目)的实施.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节能自愿协议voluntary agreemen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府与用能单位或行业组织自愿签订协议并实施的一种 节能管理活动. 2.2 协议甲方first party of voluntary agreement 采用节能自愿协议方式实施节能管理的政府机构,可以是国家或地方节能主管部门, 2.3 协议乙方second party of voluntary agreement 执行节能自愿协议的用能单位或行业组织, 2.4 节能目标targe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节能自愿协议双方商定的协议期内的量化节能效果的指标, 2.5 节能计划energy conservation plan 在节能自愿协议实施期间,协议乙方为降低能耗或提高能效所制订的实施方案,包括实现节能目标 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及时间表,也是评估节能自愿协议效果的依据. 2.6 能效基准energy efficiency baseline 节能自愿协议各方认可的计算节能量的能源效率指标基础值. 2.7 节能效果核查和验证inspec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通过测量、计算、分析等方式确定能效基准及节能量,核查节能目标达成情况的活动. 2.8 节能效果核查和验证方案inspection and verification schem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在节能自愿协议实施过程中,协议各方商定进行核查和验证的工作内容. 3基本程序 节能自愿协议实施的基本程序包括: a)评估协议乙方节能潜力,确定能效基准; b)确定节能自愿协议实施期限、节能目标、节能计划、节能效果核查和验证方案; c)确定节能自愿协议的激励措施; GB/T26757-2011 d)签署节能自愿协议文本; e)实施节能自愿协议,并对节能效果进行核查和验证; f)节能自愿协议验收. 4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协议各方应对能效基准、节能目标、节能效果核查和验证方案进行充分协商,达成一致. 4.2能效基准确定 能效基准通常采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能效指数”等指标.能效基准的确定应遵循标准化的方 法,能效基准的确定方法和具体数值应得到协议各方的共同确认. 4.3节能目标设定 应通过协议乙方节能潜力评估,计算出协议乙方当前的能源消费总量、各工序用能和能效指标等, 并结合协议乙方历年能耗降低情况、节能计划等信息,设定节能目标. 节能目标设定包括选择目标类型、选择基准年(参考年)和目标年(考察年)、评价背景信息和设定目 标等关键步骤. 节能目标应符合相关的统计规定. 4.4节能效果核查和验证方案 节能白愿协议应明确节能效果核查和验证方案,用以核算和评估协议的节能效果.节能效果核查 和验证方案可参照相关标准规范制定, 5协议文本 协议文本应包括节能自愿协议各方、能效基准、实施周期、节能目标、协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及节能 效果核查和验证方案等主要内容.协议各方可参照附录A编制节能自愿协议文本. 6第三方机构 协议双方可选择共同认可的第三方机构监督和实施能效基准确定、节能效果核查和验证等工作. 第三方机构可作为协议丙方加入节能自愿协议.协议文本应明确协议丙方的权利和义务. 2 GB/T26757-20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协议样本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使政府宏观调控与用能单位、行业组织等的节 能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能效...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26719-2011 企业用水统计通则.pdf
ICS13.060.25 F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26719—2011 企业用水统计通则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water statistics in enterprises 2011-06-16发布 201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719—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贵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国家排灌及节水设备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中心、北京林业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雪、刘永攀、陈海红、李爱仙、孙静、靳广春、郑菲、常智慧、朱双四、祝宪、 金明红、李旭、朱春雁、祁鲁梁、潘时提. I GB/T26719—2011 企业用水统计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用水统计的项目、指标计算、统计报表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其他用水单位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452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21534工业用水节水术语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用水统计项目 3.1取水 3.1.1常规水资源 统计项目包括:地表水量、地下水量、自来水量、外购水量、外供水量. 注1:本标准涉及的工业用水节水术语见GB/T21534的内容, 注2:地表水量、地下水量是指由自建取水设施取用的水量,其中地表水量以净水厂输出水量计量. 3.1.2非常规水资源 统计项目包括:海水量、苦咸水量、矿井水量、城镇污水再生水量. 注:非常规水资源取水量以净化后或淡化后供水计量. 3.2用水 3.2.1主要生产用水 统计项目包括: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用水、工艺用水、其他. 3.2.2辅助生产用水 统计项目包括:冷却用水、洗涤用水、其他. 3.2.3附属生产用水 统计项目包括:办公、绿化、食堂、浴室、其他. 3.2.4非生产用水 统计项目包括:基建、居民生活、外供、消防、其他. 注1:主要生产用水、辅助生产用水和附属生产用水分类具体见GB/T12452的内容. 1 GB/T26719—2011 注2:外供为供给其他企业的蒸汽、热水、软化水、除盐水等水的产品. 3.3排水 统计项目包括:总排水量、外排水量、排水回用量. 注:总排水量是指对于完成生产过程和生产活动之后进人污水系统的水量(即污水产生量),是外排水量与排水回 用量之和;外排水量是指完成生产过程和生产活动之后排出企业以外的水量;排水回用量是指企业产生的排 水,直接或经处理后再利用于某一用水单元或系统的水量. 4用水统计指标计算 4.1取水量 取水量按式(1)计算: (1) 式中: V一在统计期内,企业的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V一在统计期内,企业直接取自地表水、地下水和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 或水的产品等的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4.2非常规水资源取水量 非常规水资源取水量按式(2)计算: (2) 式中: V—在统计期内,企业的非常规水资源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Vy—在统计期内,企业直接取自海水、苦咸水、矿井水和城镇污水再生水等的水量,单位为立方 米(m3). 4.3重复利用水量 重复利用水量按式(3)计算: ”V =VV -(3) 式中: V 一在统计期内,生产过程中的重复利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V.—在统计期内,生产过程中的循环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V—在统计期内,生产过程中的串联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4.4用水量 用水量按式(4)计算: V=V:VV. (4) 式中: V在统计期内,企业的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V;—在统计期内,企业的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V%一—在统计期内,企业的非常规水资源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 2 GB/T26719—2011 V.一一在统计期内,生产过程中的重复利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4.5单位产品取水量 单位产品取水量按式(5)计算: _V: V-Q (5) 式中: V—单位产品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单位产品; V;—在统计期内,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 Q一—在统计期内,生产该产品的产量. 注: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可分别计算,也可用一种典型产品综合指标统计. 4.6单位产品非常规水资源取水量 单位产品非常...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19533-2024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ICS23.020.30 CCS J74 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19533—2024 代替GB/T19533一2004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 钢瓶定期 检验与评定 Periodic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steel gas cylinders for the on-board storage of pressed natural gas as a fuel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9533-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检验工具和装置、定期检验周期及定期检验项目 ......1 4.1检验工具和装置 1 4.2定期检验周期 2 4.3定期检验项目 2 5检验准备 2 5.1记录 2 5.2瓶内介质处理 2 5.3瓶阀拆卸与表面清理 3 6外观检查与评定3 6.1一般要求 3 6.2裂纹、夹层、鼓包、划伤、擦伤、凿伤、磨损及凹陷的检查与评定3 6.3热损伤的检查与评定 3 6.4腐蚀的检查与评定 3 6.5筒体变形的检查与评定3 7音响检查与评定 3 8瓶口螺纹检查与评定4 9内部检查与评定 4 10无损检测 10.1磁粉检测 4 10.2超声检测 4 11质量与容积测定 4 12水压试验 4 13内部干燥 5 14瓶阀检查与装配5 15气密性试验 5 16检验后的工作 .5 附录A(资料性)凹陷、划伤、擦伤、凿伤和磨损深度的测量方法7 附录B(规范性)钢瓶容积测定方法 9 参考文献 .10 I 9ZC GB/T1953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9533一2004《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与GB/T19533一2004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中公称工作压力、公称容积和工作温度(见第1章,2004年版的第1章); 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见第3章); —删除了检验机构的要求(见2004年版的3.1); —增加了检验工具和装置(见4.1); 更改了检验周期的规定(见4.2.1 2004年版的3.2.1); 一更改了提前进行检验的情况(见4.2.2 2004年版的3.2.2) 更改了钢瓶记录内容(见5.1.1 2004年版的4.1.1); 一更改了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钢瓶的判废要求(见5.1.3 2004年版的4.1.3); —增加了对瓶体变形以及磨损的检查与评定要求(见6.2.1和6.2.2); 一更改了凹陷的检查与评定要求(见6.2.3 2004年版的5.2); 一更改了线腐蚀和局部腐蚀的检查与评定要求(见6.4.2和6.4.3 2004年版的5.4.1); 一更改了筒体直线度的合格评定指标(见6.5 2004年版的5.5.2); 一增加了对直螺纹的检查要求(见8.4); —更改了超声检测依据的方法标准(见10.2 2004年版的9.2); 一更改了对实测容积小于公称容积的要求(见11.3,见2004年版的10.3.3); 更改了水压试验的试验压力和容积残余变形率合格指标(见12.2和12.4 2004年版的11.1.2 和11.1.4); —增加了对PRD端塞的检查要求(见第14章); 一更改了对瓶阀检查和更换的要求(见14.2 2004年版的13.1.3和13.2.2); —增加了上阀扭矩的要求(见14.4); 一增加了对气密性试验后处理的要求(见15.5); —更改了检验后的工作内容(见第16章,2004年版的第15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 究院、广安市保城特种设备检验有限公司、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 院、武汉...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18916.6-2012 取水定额 第6部分:啤酒制造.pdf
ICS13.060.25 P41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18916.6-2012 代替GB/T18916.6-2004 取水定额 第6部分:啤酒制造 Norm of water intake-Part 6:Beer brewing industry 2012-06-29发布 2013-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8916.6-2012 前 言 GB/T18916《取水定额 》,目前已制定的部分有: —第1部分:火力发电; 一第2部分:钢铁联合企业; 一第3部分:石油炼制; —第4部分:纺织染整产品; 一第5部分:造纸产品; —第6部分:啤酒制造; —第7部分:酒精制造; —第8部分:合成氨; —第9部分:味精制造; 一—第10部分:医药产品; —第11部分:选煤; ——第12部分:氧化铝生产; 一第13部分:乙烯生产. 本部分为GB/T18916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按照GB/T18820《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 通则 》所规定的原则制定. 本部分代替GB/T18916.6一2004《取水定额第6部分:啤酒制造》. 本部分与GB/T18916.6一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一修改和删除了相关的术语; 一一修改了啤酒制造的取水量定额指标; 一对原标准第6章定额使用说明进行了修改; 本部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水利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酿酒工业协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杜绿君、何勇、王延才、王琦、肖德润、任育枝. 本部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916.6—2004. I GB/T18916.6-2012 取水定额第6部分:啤酒制造 1范围 GB/T18916的本部分规定了啤酒制造取水定额的术语和定义、计算方法及取水量定额等. 本部分适用于现有和新建啤酒制造厂取水量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452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18820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 GB/T21534工业用水节水术语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8820和GB/T215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啤酒制造beer brewing 以水、麦芽为主要原料,淀粉质物料和酒花为辅助原料,经过粉碎、糖化、发酵、过滤、包装生产出啤 酒的全过程. 4计算方法 4.1一般规定 4.1.1取水量范围 取水量范围是指企业从各种常规水资源提取的水量,包括取自地表水(以净水厂供水计量)、地下 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的水量. 4.1.2取水量供给范围 啤酒制造取水量供给范围包括主要生产(啤酒酿造、包装)、辅助生产(动力、检化验)和附属生产(包 括厂区办公楼、食堂、浴室、卫生、绿化),不包括麦芽制造. 4.1.3各种水量的计量 取水量、外购水量、外供水量以啤酒制造厂一级计量表的水量计算. 4.2千升啤酒取水量 千升啤酒取水量按式(1)计算: 1 GB/T18916.6-2012 V= VuVia-Vis Q -(1) 式中: V一千升啤酒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千升(m3/kL); Vin一一从自建或合建取水设施等取水量总和,单位为立方米(m3); V2—外购水(或水的产品)量总和,包括市政供水工程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Vis外供水(或水的产品)量总和,单位为立方米(m3); Q一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啤酒成品的总量,单位为千升(L). 注:以月为计量时间单位时,在制品的约当产量计算见附录A. 5取水定额 5.1现有企业取水定额 现有啤酒制造厂千升啤酒取水量定额应不大于6.0m2/kL. 5.2新建企业取水定额 新建啤酒制造厂千升啤酒取水量定额应不大于5.5m3/kL. 6定额使用说明 6.1啤酒制造厂用水计量器具配置和管理应符合GB24789的要求. 6.2取水定额管理中,水平衡测试应符合GB/T12452的要求. 6.3啤酒制造厂的千升啤酒取水量以年为计量单位,但每月应进行统计;以月为计量时间时,酿造在制 品的约当产量和千升啤酒取水量的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2 GB/T18916.6—201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以月为计量时间的千升啤酒取水量计算方法 A.1导言 因啤酒的生产周期较长,啤酒制造的酿造过程投料后,在酿...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18916.12-2012 取水定额 第12部分:氧化铝生产.pdf
ICS13.060.25 P4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18916.12-2012 取水定额 第12部分:氧化铝 生产 Norm of water intake-Part 12:Alumina production 2012-06-29发布 2013-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38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数码防仿 GB/T18916.12-2012 前言 GB/T18916《取水定额 》,目前已制定的部分有: —第1部分:火力发电; ——第2部分:钢铁联合企业; —第3部分:石油炼制; ——第4部分:纺织染整产品; —第5部分:造纸产品; —第6部分:啤酒制造; 第7部分:酒精制造; —第8部分:合成氨; ——第9部分:味精制造; ——第10部分:医药产品; ——第11部分:选煤; —第12部分:氧化铝生产; —第13部分:乙烯生产. 本部分为GB/T18916的第1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按照GB/T18820《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 通则 》所规定的原则制定. 本部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水利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洛阳香江万基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 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皮溅清、姜日鑫、陈泓钧、李玉莲、蒋炜、白雪、张继群. GB/T18916.12-2012 取水定额第12部分:氧化铝生产 1范围 GB/T18916的本部分规定了氧化铝生产取水定额的术语和定义、计算方法及取水量定额等. 本部分适用于现有和新建氧化铝生产企业取水量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452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18820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 GB/T21534工业用水节水术语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8820和GB/T215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拜耳法bayer process 用苛性碱溶液溶解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3.2 烧结法sintering process 用纯碱和石灰石与铝土矿等共同烧结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3.3 联合法bination process 拜耳法和烧结法并用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4计算方法 4.1一般规定 4.1.1取水量范围 取水量范围是指企业从各种常规水资源提取的水量,包括取自地表水(以净水厂供水计量)、地下 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的水量. 4.1.2各种水量的计量 取水量、外购水量、外供水量以企业的一级计量表计量为准.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18870-2011 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pdf
ICS27.010 F0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18870-2011 代替GB/T18870一2002 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water saving products and general regulation for management 2011-11-21发布 201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8870—2011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通则 3 4.1通用要求 3 4.2特定要求 3 5灌设备 4 5.1旋转式喷头 4 5.2非旋转式喷头和徽喷头5 5.3滴头和滴灌管 6 5.4低压输水灌凝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6 5.5喷灌用低密度聚乙烯管材 7 5.6喷灌用金属薄壁管及管件 7 5.7输水用涂塑软管 8 5.8网式过滤器8 5.9单级单吸离心泵 5.10单级双吸离心泵 9 5.11自吸泵 I0 5.12井用潜水泵 10 5.13轴流泵和混流泵 10 5.14轴流式和混流式潜水泵 11 5.15轻小型喷灌机 11 5.16中心支轴式和平移式喷灌机 12 6生活节水型用水器具 12 6.1节水型便器 12 6.2节水型水嘴 13 6.3节水型家用洗衣机 14 7节水型冷却塔 及塔芯部件15 7.1节水型冷却塔 15 7.2塔芯部件 15 8塑料输水管材与管件16 8.1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16 8.2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16 8.3给水用聚乙烯管材 17 8.4给水用聚乙烯管件17 GB/T18870-2011 8.5冷热水用聚丙烯管材 17 8.6冷热水用聚丙烯管件. 18 9管道控制部件 18 9.1通用阀门 18 9.2水暖用内螺纹连接阀门 18 9.3蒸汽疏水阀 19 10量水设备 19 10.1水表 19 10.2浮子式水位计20 10.3压力式水位计 21 10.4超声波水位计 1 转子式仪 22 Ⅱ GB/T18870-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GB/T18870一2002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18870一2002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一一增加“节水技术”、“节水型家用洗衣机”、“节水型水嘴”、“节水型便器”和“节水型冷却塔”的术 语与定义,对“节水型产品”的定义进行了修订; 一—增加“通则”一章,取消各类节水产品的“生产行为规则”条款; ——对原标准中五类节水型产品的评价指标与试验方法进行了重新修订; ——增加“塑料输水管材与管件”、“管道控制部件”、“量水设备”三大类节水型产品的评价指标与试 验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水利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新华节水产品认证有限公司、国家农业灌排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农 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蓝 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 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春霞、李文明、管恩宏、齐兵强、高本虎、兰才有、刘幼红、史红卫、关文民、 包冰国、赵维波、赵顺安、王宇形、孟庆奎、姚志宏、徐海峰、曲炜、刘永攀、王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870-2002. GB/T18870-2011 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水型产品的定义、生产行为规则及常用节水型产品的评价指标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灌溉设备、生活节水型用水器具、节水型冷却塔及塔芯部件、塑料输水管材与管件、管 道控制部件、量水设备等设备与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和相关认证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17259-2024 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pdf
ICS23.020.30 CCS J7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17259—2024 代替GB/T17259一2009 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steel cylinders for vehicles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7259—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符号 5型式 3 6材料 5 7设计 6 8制造 10 9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13 10标志、涂敷、包装、贮运、出厂文件 21 11车用钢瓶的设计使用年限 21 附录A(规范性)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 钢瓶钢印标志22 附录B(资料性)车用钢瓶安全使用提示 23 附录C(资料性)车用钢瓶产品合格证格式24 附录D(资料性)车用钢瓶批量质量证明书格式26 参考文献 30 I GB/T1725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7259一2009《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与GB/T17259一2009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b)更改了车用钢瓶型号与参数(见5.2 2009年版的4.2); c)增加了车用钢瓶的结构型式(见5.3); d)更改了材料规定(见6.1、6.2 2009年版的5.1、5.2); )更改了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集成阀的相关要求(见7.5.1 2009年版的6.5); )更改了组装要求(见8.3 2009年版的7.9); g)更改了焊接工艺评定要求(见8.4.1 2009年版的7.1); h)更改了焊接一般规定(见8.4.2、8.4.3、8.4.4 2009年版的7.2); i)更改了热处理的要求(见8.5 2009年版的7.11); j)更改了焊缝射线及磁粉检测要求(见9.1 2009年版的7.4); k)更改了一般检验、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要求(见9.2 2009年版的7.3、7.10和7.13); 1)更改了分批要求(见9.3.1 2009年版的9.3.1); m)更改了试验用瓶要求(见9.3.2 2009年版的7.14.1); n)更改了力学性能取样要求(9.3.3.1 2009年版的7.14); 0)更改了弯曲试验的材料强度数值(9.3.3.5 2009年版的8.2.5); )更改了水压爆破试验要求(见9.3.4 2009年版的7.15、8.8); q)删除了水压爆破操作过程(见2009年版的8.8); )更改了压力循环试验要求(见9.4 2009年版的A.2.4); $)更改了重复试验要求(见9.8 2009年版的9.3.3); t)更改了型式试验要求(见9.9 2009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型式试验项目和抽样要求(见9.9); u)更改了逐只检验、批量检验和型式试验项目(见表9 2009年版的表4); v)增加了护罩、标志牌字高及护罩镂刻瓶号和可追溯系统的要求(见10.1.2、10.1.3、10.1.4); w)调整了瓶体涂敷颜色、字体颜色及尺寸的要求(见10.2 2009年版的10.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沈阳特种设备检 测研究院、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厦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机 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限公司、宁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山 东大学、合肥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市锅炉压力 容器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钱春、徐维普、朱红波、李昱、何成、詹志炜、盖晓东、宋文明、马立新、袁奕雯、 邱艳丽、陈杰、张华、胡庆贤、王娟、金世贵、陶景、丁鑫. 本文件于1998年首次发布,2009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Ⅲ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17241.2-2024 铸铁管法兰 第2部分:Class系列.pdf
ICS23.040.60 CCS J 1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17241.2-2024 部分代替GB/T17241.1一1998~GB/T17241.5一1998,GB/T17241.62008 GB/T17241.7一1998 铸铁管法兰 第2部分:Class系列 Cast iron pipe flanges-Part 2:Class designated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7241.2-2024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类型与参数 1 4.1公称压力 1 4.2公称尺寸 1 4.3密封面型式及代号 2 4.4法兰类型、代号及适用范围 2 5型式与尺寸 3 5.1整体铸铁管 法兰的型式和尺寸 3 5.2带颈螺纹铸铁管法兰 的型式与尺寸8 5.3板式松套铸铁管法兰的型式与尺寸12 5.4铸铁管法兰盖型式与尺寸14 6技术要求 17 6.1法兰材料17 6.2压力-温度额定值 .17 6.3尺寸公差 19 6.4法兰密封面 粗糙度 20 6.5紧固件 20 6.6垫片 20 6.7加工制造 20 7压力试验 21 8检验和验收 21 8.1检验 21 8.2验收 22 9标志与标记 22 9.1标志 22 9.2标记 22 10订货要求及包装 22 附录A(资料性)确定压力-温度额定值的方法 23 A.1总则 23 A.2压力-温度额定值的确定方法 23 附录B(资料性)系统液压试验压力参考值25 I GB/T17241.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17241《铸铁管法兰》的第2部分.GB/T1724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PN系列; —第2部分:Class系列. 本文件部分代替GB/T17241.1一1998《铸铁管法兰类型 》、GB/T17241.2一1998《铸铁管法兰 盖》、GB/T17241.3一1998《带颈螺纹铸铁管法兰》、GB/T17241.4一1998《带颈平焊和带颈承插焊铸铁 管法兰》、GB/T17241.5一1998《管端翻边带颈松套铸铁管法兰 》、GB/T17241.6一2008《整体铸铁法兰 》 和GB/T17241.7一1998《铸铁管法兰技术条件 》系列标准的C1ass系列铸铁管法兰内容,与原文件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原公称压力等级的标识,如将PN标识的压力等级改为Class标识的压力等级(见 4.1 GB/T17241.11998的第3章); b)增加了尺寸系列及压力等级,增加了Class25、Class125、Class250等三种压力等级的灰铸铁 管法兰的型式和尺寸,以及Class150、Class300等两种压力等级的球墨铸铁管法兰的型式和 尺寸(见4.1); c)删除了可锻铸铁材料牌号(见GB/T17241.7一1998的表1); d)删除了灰铸铁材料HT300和HT350(见GB/T17241.7一1998的表1); )增加了球墨铸铁材料QT400-18、QT450-10、QT450-18和QT500-7(见表20),删除了球墨铸 铁材料QT600-3(见GB/T17241.7一1998的表1); f)增加了法兰压力温度额定值的选用原则和极限温度下法兰的使用要求(见6.2); g)更改了法兰尺寸公差要求(见6.3,GB/T17241.7一1998的第4章); h)更改了法兰密封面粗糙度要求(见6.4,GB/T17241.7一1998的5.2); i)增加了对法兰配套产品(螺栓和垫片)的要求(见6.5和6.6); j)增加了对法兰加工制造的要求(见6.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玫德集团有限公司、...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17241.1-2024 铸铁管法兰 第1部分:PN系列.pdf
ICS23.040.60 CCS J 1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17241.1-2024 部分代替GB/T17241.1一1998~GB/T17241.5一1998,GB/T17241.6一2008,GB/T17241.7一1998 铸铁管法兰 第1部分:PN系列 Cast iron pipe flanges-Part 1:PN designated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7241.1-2024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N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 4类型与参数 1 4.1公称压力 1 4.2公称尺寸 1 4.3法兰密封面 型式及代号 2 4.4法兰类型、代号及适用范围 2 5型式与尺寸 7 5.1整体铸铁管 法兰 7 5.2带颈螺纹铸铁管法兰 16 5.3带颈平焊和带颈承插焊铸铁管法兰 21 5.4铸铁管法兰盖 25 5.5板式松套铸铁管法兰35 6技术要求 .38 6.1法兰材料38 6.2压力-温度额定值 . 39 6.3尺寸公差40 6.4法兰密封面粗糙度 41 6.5加工制造 42 6.6紧固件及密封垫片 42 6.7修补 42 7压力试验 42 8检验和验收42 8.1检验 42 8.2验收 43 9标志与标记 43 9.1标志 43 9.2标记 43 10订货要求及包装 43 I SZIC GB/T17241.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17241《铸铁管法兰》的第1部分.GB/T1724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PN系列; —第2部分:Class系列. 本文件部分代替GB/T17241.1一1998《铸铁管法兰类型 》、GB/T17241.2一1998《铸铁管法兰 盖》、GB/T17241.3一1998《带颈螺纹铸铁管法兰》、GB/T17241.4一1998《带颈平焊和带颈承插焊铸铁 管法兰》、GB/T17241.5一1998《管端翻边带颈松套铸铁管法兰 》、GB/T17241.6一2008《整体铸铁法兰 》 和GB/T17241.7一1998《铸铁管法兰技术条件》系列标准的PN系列铸铁管法兰内容,与原文件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整体铸铁管法兰在PN10和PN16公称压力下的DN2200、DN2400、DN2600尺寸 (见表6、表7); b)增加了整体铸铁管法兰和法兰盖在PN63公称压力下的法兰尺寸(见表10); c)增加了铸铁管法兰盖在PN10和PN16公称压力下的DN2200、DN2400、DN2600尺寸(见 表22、表23); d)增加了球墨铸铁材料牌号QT350-22、QT450-10、QT500-7(见表31); )删除了可锻铸铁材料牌号KTH330-08、KTH370-12(见GB/T17241.1一1998的表1); f)增加了法兰压力温度额定值的选用原则(见6.2); g)更改了法兰尺寸公差要求(见6.3,GB/T17241.7一1998的第4章); h)更改了法兰密封面粗糙度要求(见6.4,GB/T17241.7一1998的5.2); i)增加了对法兰加工制造方面的要求(见6.5); j)增加了对法兰配套产品(螺栓和垫片)的要求(见6.6).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玫德集团有限公司、辽宁 爱维尔金属成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欧泰祺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同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建支铸造集团有限公...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15566.10-2009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0部分:街区.pdf
ICS 01.080.01 A 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566.10-2009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0部分:街区 Guidancesystemforpublicinformation Settingprinciples andrequirements- Part 10:Streetblocks 2009-05-06发布 2009-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5566.10-2009 目次 前言..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导向系统的构成 5总则 6设计. 6.1街区模式和功能特点 6.2f 信息的选择和传递 6.3导向标志布局. 7设置 7.1 设置范围 7.2 封闭式街区 7.3 开放式街区 图1 导向要素集中设置示例 图2 导向标志设计示例 图3综合性建筑的位置标志示例 图4不同方向信息的布局, 图5空间位置与布局关系
GB/T 15566.10-2009 前言 GB/T15566《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民用机场: 一第3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一第4部分:公共交通车站: 一第5部分:购物场所; 第6部分:医疗场所; 一第7部分:运动场所; 第8部分:宾馆和饭店; -第9部分:公园景点; 第10部分:街区; 本部分为GB/T15566的第10部分。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商务中心区管理委员会、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 划设计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邹传瑜、白殿一、刘慧清、李菁菁、张亮、陈永权。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GB/T 15566.10-2009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0部分:街区 1范围 GB/T15566的本部分规定了街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设置原则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街区设置的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本部分不适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和标线的施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556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10001(部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15565(部分)图形符号术语 GB/T15566.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 GB/T20501(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和GB/T1556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街区street blocks 以道路为边界的、由建筑群构成的区域。
3.2 地名标志placename sign 以标示地理实体名称为主题的标志。
注:常见的地名标志有道路(街)标志、巷牌、片区牌、单位指示牌、桥梁(含立交桥)标志牌。
4导向系统的构成 街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以下简称街区导向系统)由以下导向要素构成: 位置标志; 一导向标志; --平面示意图; 街区导向图。
5总则 5.1街区导向系统的设置应符合GB/T15566.1中规定的通用原则与要求。
导向系统中导向要素的 设计应符合GB/T20501的要求。
导向要素中信息的传递应优先使用图形标志,边长大于10mm的图 形标志的形成应使用GB/T10001中规定的图形符号并应符合GB/T20501.1的要求。
1
GB/T15566.10-2009 5.2街区导向系统的设计风格宜与街区功能特点相协调,如为仿古的文化服务街区设计街区导向系统 时宜考虑与周边仿古风格相协调。
5.3应根据街区模式选择街区出入口、人员集散区(交通站点)、街区内道路交叉口和地理实体等节点 设置导向要素。
5.4当在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不同类别的导向要素时应集中设置。
图1为导向标志和地名标志集中设 置的示例。
西直门地铁站 Xizhimen Subway 人民医院 The People's Hospital 百货大楼 Department Store 西直门南大街 Xizhimen Nan Dajie 图1导向要素集中设置示例 5.5宜充分利用街道上的路灯、公共汽车(电车)候车亭、公共电话亭、报刊亭、垃圾箱等固定设施设置 导向要素。
5.6宜利用导向标志引导行车路线避开主要居民区和学校,并避开人员集中区域和拥堵点。
5.7在街区内主要道路的节点处,应设置本...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1503-2024 铸钢轧辊.pdf
ICS77.180 CCS H9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1503-2024 代替GB/T1503一2008 铸钢轧辊 Cast steel rolls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54 GB/T150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503一2008《铸钢轧辊》,与GB/T1503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外层厚度”的术语和定义(见3.1); b)增加了合金工具钢材质类别、合金钢、半钢、石墨钢、高铬钢品种(见表1); c)更改了合金钢、半钢、高速钢部分品种的化学成分和推荐用途(见表1 2008年版的表1); d)更改了辊身硬度均匀性规定(见4.4 2008年版的3.3); )增加了轧辊外层厚度差的要求(见4.5.2); )增加了超声波检测要求(见4.6); g)更改了机械加工要求(见4.7 2008年版的3.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江苏共昌轧辊股份有限公司、宝钢轧辊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江苏凯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德龙机械轧辊有限公司、辽宁省亿联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娣、杨昱东、胡兵、邵黎军、仇金辉、刘建宁、陈伟、梁利斌、何彦杰、杜旭景、 宫开令、钱百能、苏军新、梁雨来、马大江、周军、梁从涛、谢晶、岳景朝、马超宇、周勤忠、周国祥、张若鹏、 王姜维、陈剑、王华军、董国卿、宫世禄.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79年首次发布为GB1503一1979 1989年第一次修订; —2008年第二次修订时,并入了GB/T13316一1991《铸钢轧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一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52410 I 521C GB/T1503—2024 铸钢轧辊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铸钢轧辊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质量证书.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料加工使用的铸钢轧辊和工作层为铸钢材质的复合轧辊(含辊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45中心孔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223.1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钒含量 GB/T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223.25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223.26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2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安息香肟重量法测定钼量 GB/T223.3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离子交换分离-重量法测定铌量 GB/T223.40钢铁及合金铌含量的测定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 GB/T223.43钢铁及合金钨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GB/T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3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钠(钾)分光光度法 GB/T223.6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23.6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氰酸盐-盐酸氯丙嗪-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钨量 GB/T223.67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7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223.7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量 GB/T223.79钢铁多元素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常规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GB/T13313轧辊肖氏、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4203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通则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T 10059-2023 电梯试验方法.pdf
ICS91.140.90 CCS Q 7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10059—2023 代替GB/T10059一2009 电梯试验方法 Testing methods for electric lifts 2023-11-27发布 2024-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0059—202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试验前的准备 1 4.1样机 1 4.2试验条件 2 4.3试验仪器和量具 2 5整机试验 2 5.1安全装置或保护功能 2 5.2电梯性能 8 6部件试验 12 6.1驱动主机 12 6.2限速器 12 6.3安全钳 12 6.4缓冲器 12 6.5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12 6.6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12 6.7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和(或)电梯安全相关的可编程电子系统(PESSRAL)12 6.8门和门机 13 6.9门锁 13 6.10悬挂装置的端接装置 14 6.11控制柜及其他电气设备 14 6.12 层门、宽度大于0.15m的层门侧门框、玻璃轿壁和玻璃门的摆锤冲击试验15 6.13层门的耐火试验 15 7可靠性试验 15 7.1整机可靠性试验 15 7.2控制柜可靠性试验 15 附录A(资料性)试验记录表16 GB/T10059—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0059一2009《电梯试验方法》,与GB/T10059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本文件不适用的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见第3章); c)更改了试验样机设计、制造与安装依据的标准(见4.1.1 2009年版的3.1.1); d)更改了电梯整机试验时应具备的文件资料(见4.1.2 2009年版的3.1.2); e)更改了电梯试验条件的要求(见4.2 2009年版的3.2); f)增加了试验用仪器对于加速度、减速度测量准确度的要求[见4.3.2b)]; g)更改了电梯加速度、减速度、振动和噪声的试验用仪器的性能要求(见4.3.3 2009年版的 3.3.3); h)更改了限速器-安全钳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删除了超面积载货电梯和非商用汽车电梯轿厢 安全钳的试验条件要求(见5.1.2 2009年版的4.1.2); )更改了缓冲器的试验方法,删除了超面积载货电梯的试验条件要求(见5.1.3 2009年版的 4.1.3); j)更改了极限开关的试验方法(见5.1.4 2009年版的4.1.4); k)更改了层门与轿门的关闭的试验方法(见5.1.5.1 2009年版的4.1.5); 1)增加了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的试验方法(见5.1.5.2); m)增加了轿门的开启的试验方法(见5.1.5.3); )增加了门触点电路故障时防止电梯正常运行的试验方法(见5.1.5.4); o)更改了紧急操作的试验方法(见5.1.7 2009年版的4.1.7); P)更改了检修运行控制的试验方法(见5.1.9 2009年版的4.1.9); q)增加了语音播报系统的试验方法(见5.1.10); )更改了制动器一组机械部件不起作用时的试验条件(见5.1.11.2 2009年版的4.1.11.2); s)增加了制动器状态监测的试验方法(见5.1.11.3); t)增加了电引式电梯的其他制动装置(功能)的试验方法(见5.1.12); u)更改了曳引能力的试验方法,删除了超面积载货电梯和非商用汽车电梯的试验条件要求(见 5.1.14 2009年版的4.1.13); v)删除了对接操作的试验方法(见2009年版的4.1.14); w)更改了载荷控制的试验方法(见5.1.15 2009年版的4.1.15); x)增加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试验方法(见5.1.16); y)增加了包覆绳(带)的承载体监测装置和使用寿命监测装置的试验方法(见5.1.17); z)增加了机器在井道内时相关工作区域的试验方法(见5.1.18); aa)增加了紧急和测试操作装置的试验方法(见5.1.19); a...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155
156
157
…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