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1776-2014 异戊酸乙酯.pdf
ICS71.100.60 分类号:Y41 备案号:46086-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776-2014 代替QB/T1776一2006 异戊酸乙酯 Ethyl isovalerate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77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 (JECFA)制定的《异戊酸乙酯》(代号为JECFA196). 本标准是对QB/T1776一2006《异戊酸乙酯》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776一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涉及食品添加剂的内容(见2006年版1); 含量由“≥98.0%”改为“不小于98.0%(两个异构体之和)”(见4.7 2006年版4.7); 含量的测定用气相色谱法代替化学法(见5.7 2006年版5.7); 删除了“沸程”要求(见2006年版4.8). 本标准与CAC(JECFA196)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一增加了“溶解度”要求(见4.5); 酸值由“≤2.0”改为“不大于1.0”(见4.6); 含量(GC)由“≥98.0%”改为“不小于98.0%(两个异构体之和)”(见4.7).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浦杰香料有限公司、四川省申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盐城市春竹香料有限公 司、吴江慈云香料香精有限公司、上海香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丽红、杜岗、薛文学、吴梦海、金其璋.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776-1993: ——QB/T1776-2006. QB/T1776-2014 异戊酸乙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异戊酸乙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对以异戊酸和乙醇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异戊酸乙酯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538一2006精油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通用法(ISO7609:1985 DT) GB/T11540香料相对密度的测定(GB/T11540一2008,ISO279:1998 MOD) GB/T14454.2香料香气评定法 GB/T14454.4香料折光指数的测定(GB/T14454.4一2008,ISO280:1998 MOD) GB/T14455.3香料乙醇中溶解(混)度的评估(GB/T14455.3一2008,ISO875:1999 MOD) GB/T14455.5香料酸值或含酸量的测定(GB/T14455.5一2008,ISO1242:1999 MOD) 3产品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名称:3-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 CAS号:108-64-5. 分子式:C7H14O2. 结构式: 3-甲基丁酸乙酯 2-甲基丁酸乙酯 相对分子质量:130.19. 4要求 4.1色状:无色液体. 4.2香气:稀释后具有强烈的果香,葡萄酒、苹果样香气. 4.3相对密度(25℃/25℃):0.862~0.866. 4.4折光指数(20℃):1.3950~1.3990. 4.5溶解度(25℃):1mL产品全溶于60%(体积分数)乙醇4mL中. 4.6酸值:不大于1.0. 4.7含量(GC):不小于98.0%(两个异构体之和). 5试验方法 5.1色状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5.2香气 按GB/T14454.2的规定进行评定. QB/T1776-2014 5.3相对密度 按GB/T11540的规定进行测定. 5.4折光指数 按GB/T14454.4的规定进行测定 5.5溶解度 按GB/T14455.3的规定进行测定. 5.6酸值 按GB/T14455.5的规定进行测定. 5.7含量 5.7.1仪器 5.7.1.1气相色谱仪:按GB/T11538一2006中第5章的规定. 5.7.1.2柱:毛细管 5.7.1.3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5.7.2测定方法 按GB/T 11538一2006中10.4指定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 5.7.3重复性及结果表示 按GB/T 11538一2006中11.4的规定进行 异戊酸乙酯典型气相色谱图(面积归一化法)参见附录A. 6检验规则 6.1产品应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验,生产厂应保证出厂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 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书...
QB/T 1744-2013 电热毯、电热垫及类似柔性发热器具用非织造针刺毯.pdf
ICS97.030 分类号:Y63 备案号:41621-201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744-2013 代替QB/T1744一1993 电热毯、电热垫及类似柔性发热器具用 非织造针刺毯 Nonwoven needle blankets for electrical blankets pads and similar flexible heating appliances 2013-07-22发布 2013-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744-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744一1993《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得垫用的非织造针刺毯》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744一1993相比,主要技术异加1下: 删除了关于“产品分类”的相关内容: 修改了型号命名方法: 增加了“厚度、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撕破强力、刺离强力、缩水率、热收缩率“的术语 和定义: 修改了“幅宽”相关内容,提出以长与宽作为测最尺寸,并改变相应测试方法: 改“平方米质量”为“单位面积质量”,并修改了规格要求: 修改了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的要求: 修改了撕破强力的要求: 修改了刺离强力的要求: 修改了缩水率的要求: 修改了热收缩率的要求: 删除了电'气强度的要求: 增加了色牢度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轻工业联合公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公(SAC/TC46)11.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彩虹电器(集利)股份有限公司、中家用电器研究院、广州威凯检测技术 有限公司、青岛市琴岛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小绵羊电器有限公司、遵义航天类山电器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臻、刘向东、丰亮、凌宏浩、于为贵、金炳其、张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744-1993. QB/T1744-2013 电热毯、电热垫及类似柔性发热器具用非织造针刺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热毯、电热垫及类似柔性发热器具用非织造针刺毯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命名、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热毯、电热垫及类似柔性发热器具用的,由纤维均匀成网,通过针刺形成的有穿道 的非织造针刺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12 ISO2859-1:1999 IDT)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3917.3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3917.3一2009, ISO9073-4:1997 MOD) GB/T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4666一2009 1SO22198:2006 IDT) GB4706.8一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热毯、电热垫及类似柔性发热器具的特殊要求 (IEC60335-2-17:2006 IDT)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6529一2008,ISO139:2005 MOD)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4218.1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24218.1一2009, ISO9073-1:1989 MOD) GB/T24218.2一2009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第2部分:厚度的测定(ISO9073-2:1995 MOD) GB/T24218.3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第3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测定(条样法)(GB/T 24218.3-2010 ISO9073-3:1989 M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厚度thickness 非织造针刺毯正反两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即测量放置非织造针刺毯的基准板和与其平行并对非织造 针刺毯施加压力的压脚之间的垂直距离. 注:单位为毫米(mm). 3.2 断裂强力breaking force maximum force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非织造针刺毯被拉伸至断裂时所记录的最大的力. 注:单位为牛顿(N). 3.3 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非织造针刺毯被拉伸至断裂时所测得的伸长量与拉伸前长度的百分率. 1 QB/T1744-2013 3.4 撕破强力tear force 在规定条件下,使非织造针刺毯试样从初始切口扩展所需的力: 注:单位为中顿(N) 3.5 剥离强力adh...
QB/T 1722-2017 自行车泥板.pdf
ICS43.150 分类号:Y14 备案号:57074-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722-2017 代替QB/T1722一1993 自行车泥板 Cycles-—Mudguards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72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722一1993《自行车泥板》. 本标准与QB/T1722一199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1993版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3版第2章): —修改了产品分类与代号(见第3章,1993版第3章): 一增加了横向强度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4.1.1、5.1.1); —增加了切向强度和轴向强度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4.1.2、5.1.2); 增加了耐寒性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4.1.3、5.1.3); —修改了泥板表面质量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4.2、5.2 1993版4.1、5.1); 取消了不锈钢泥板的要求(见1993版4.2); 一修改了其他要求和测试方法(见4.3、5.3 1993版4.2、4.3、5.2、5.3);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1993版第6章); —修改了标志的要求(见7.1 1993版7.1).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5)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太仓市浏河创新金属制品厂、全国自行车标准化中心、天津富士达自行车有 限公司、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中路股份有限公司、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唐山市金泰金属制 品有限公司、国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佩杰、王屹、杜万义. 本标准于1983年4月首次发布,标准编号为GB3588一1983:1993年将其转换为QB/T1722一1993: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QB/T1722-2017 自行车泥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行车泥板的产品分类与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QB/T1714规定的一般用途自行车和助力自行车所用的泥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12742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 QB/T1217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 QB/T1218自行车油漆技术条件 QB/T1714自行车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 QB/T1896自行车粉末涂装技术条件 QB/T2183自行车电泳涂装技术条件 QB/T2184自行车铝合金件阳极氧化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与代号 3.1产品分类 3.1.1产品基本型式 自行车泥板由泥板体、泥板支架、泥板接片、铆钉等组成.按泥板体采用的材料不同,区分为金属 泥板和非金属泥板;按泥板的结构不同,区分为有支架泥板和无支架泥板. 泥板产品基本型式与零件名称见图1. 单位为毫米 160 5 a)前泥板 b)后泥板 供需双方之间如有协定,可省去泥板支架、支架接片以及后泥板体接片. QB/T1722-2017 45.5.%.5 45.5.65 48.5.0.12 45.5.6.5 85.0.2 8.5.0.2 c)泥板支架 010 d)非金属无支架泥板 1—前泥板体;2—后泥板体;3—泥板接片;4—支架; 5—支架接片;6—支架固定接片;7一铆钉;R一泥板半径 图1产品基本型式与零件名称 3.1.2产品基本规格 产品基本规格见表1. 表1产品基本规格 单位为毫米 轮径 710 685 660 610 550 510 455 405 355 泥板半径R(参考值) 385 370 355 330 305 280 255 230 205 3.2产品代号 3.2.1总则 产品代号由泥板的型式代号、规格代号和工厂设计号组成,其组成形式如下: 2 QB/T1722-2017 设计序列号 规格代号 型式代号 3.2.2型式代号 泥板型式代号由产品汉语拼音单词的第1个大写字母组成.金属泥板的型式代号由两个大写汉语拼 音字母“JN”表示,非金属泥板的型式代号由3个大写汉语拼音字母“FJN”表示. 3.2.3规格代号 泥板规格代号为泥板半径代号,由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规格代号后的字母“Y”表示有支架,“W” 表示无支架. 3.2.4设计序号 工厂设计序号...
QB/T 1678-2017 漂白硫酸盐木浆.pdf
ICS85.060 分类号:Y31 备案号:57073-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678-2017 代替QB/T1678一2007 漂白硫酸盐木浆 Bleached sulphate wood pulp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678-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678一2007《漂白硫酸盐木浆》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678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产品质量等级由4个等级调整为3个等级(见3.2); 一将实验室纸页物理性能的测定用浆样的打浆度由45SR调整为40SR 增加了以“加拿大标准” 游离度来衡量纸浆的滤水性能,并以此为基础测定实验室纸页的物理性能的规定(见4.1和4.2): —调整了各技术指标的规定值(见4); 一增加了荧光性物质的规定(见4.1和4.2).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湖南骏泰浆纸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造纸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建波、董元锋、刘若飞、周鲲鹏、陈德海、徐应盛、王振、温建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678-2007; QB/T1678-1993; QB758-1980. I QB/T1678-2017 漂白硫酸盐木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漂白硫酸盐木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各种文化用纸、印刷用纸、生活用纸等纸种的漂白硫酸盐木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462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GB/T740纸浆试样的采取 GB/T742造纸原料、纸浆、纸和纸板灰分的测定 GB/T1548纸浆粘度的测定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332纸浆打浆度的测定(肖伯尔-瑞格勒法) GB/T7974纸、纸板和纸浆蓝光漫反射因数D65亮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室外日光条件) GB/T7979纸浆二氯甲烷抽出物的测定 GB/T8940.2纸浆亮度(白度)试样的制备 GB/T8944.1纸浆成批销售质量的测定第1部分:浆板浆包及浆块(急骤干燥浆)浆包 GB/T8944.2纸浆成批销售质量的测定第2部分:组合浆包 GB/T10740纸浆尘埃和纤维束的测定 GB/T12660纸浆滤水性能的测定“加拿大标准”游离度法 GB/T24323纸浆实验室纸页物理性能的测定 GB/T24324纸浆物理试验用实验室纸页的制备常规纸页成型器法 GB/T24325纸浆实验室打浆瓦利(Valley)打浆机法 GB/T24326纸浆物理试验用实验室纸页的制备快速凯塞法 GB/T29287纸浆实验室打浆PFI磨法 3产品分类 3.1漂白硫酸盐木浆按树种分为针叶木(软木)浆和阔叶木(硬木)浆. 3.2针叶木浆和阔叶木浆分别按其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 4要求 4.1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或合同的规定. 表1 指标 项目 单位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抗张指数 ≥ Nm/g 85.0 70.0 60.0 耐破指数 ≥ kPam2/g 6.5 5.0 4.0 1 QB/T1678-2017 表1(续) 指标 项目 单位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撕裂指数 ≥ mNm2/g 9.0 8.0 7.5 D65亮度 % 75.0~88.0 特性黏度值 ≥ mL/g 800 650 500 二氯甲烷抽出物 ≤ % 0.15 尘埃 ≤ mm2/kg 10 30 70 灰分 ≤ % 0.4 荧光性物质(254nm及365nm) 合格 交货水分 ≤ % 16.0 a在打浆度为40SR(或“加拿大标准”游离度为300mL)时的实验室纸页物理性能 4.2漂白硫酸盐阔叶木浆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或合同的规定. 表2 指标 项目 单位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抗张指数 ≥ Nm/g 65.0 60.0 50.0 耐破指数 ≥ kPa-m2/g 4.5 4.0 3.0 撕裂指数 ≥ mNm2/g 7.0 6.0 5.0 D65亮度 % 75.0~88.0 特性黏度值 ≥ mL/g 700 600 500 二氯甲烷抽...
QB/T 1671-2017 纸与纸板物理性能试验专用冲切样器具通用技术条件.pdf
ICS85.100 分类号:Y91 备案号:57042-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671-2017 代替QB/T1671一1998 纸与纸板物理性能试验 专用冲切样器具通用技术条件 Sampler for paper and board-General technical conditions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67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671一1998《纸与纸板物理性能试验专用冲切样器具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QB/T1671一199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相关内容(见2 1998版的2); —修改了表1内容(表1 1998版的表1); —修改了产品检验规则(见5 1998版的6);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见6 1998版的7).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长江造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杭州轻通博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报春、潘勇、汪指航.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671-1998; QB/T1671-1992、QB/T1672-1992. 1 QB/T1671-2017 纸与纸板物理性能试验 专用冲切样器具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与纸板物理性能试验专用冲切样器具(以下简称冲切器具)的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纸张、纸板、瓦楞纸板及再造烟叶等片状材料进行物理性能试验时,制备标准尺寸试 样使用的冲切器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451.3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GB/T455纸和纸板撕裂度的测定 GB/T457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测定 GB/T458纸和纸板透气度的测定 GB/T1540纸和纸板吸水性的测定(可勃法) GB/T2679.2纸和纸板透湿度与折痕透湿度的测定(盘式法) GB/T2679.8纸和纸板环压强度的测定 GB/T2679.10纸和纸板短距压缩强度的测定法 GB/T5406纸透油度的测定 GB/T6546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法 GB/T6548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 GB/T8942纸柔软度的测定 GB/T12914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GB/T13306标牌 GB/T1425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GB/T22364纸和纸板弯曲挺度的测定 GB/T26203纸和纸板内结合强度的测定(Scott型) QB/T1588.5轻工机械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YC/T16再造烟叶 ISO3035单面单层瓦楞纸板一抗平压强度的测定(Single-faced and single-wall corrugated fibreboard -Determination of flat crush resistance) 3要求 3.1产品规格系列及适用试验项目 冲切器具是制取纸和纸板标准尺寸试样的专用器具,其品种和规格系列根据试验项目、试样尺寸及 试样形状划分.冲切器具品种规格系列、适用领域及试验项目应符合表1规定. 1 QB/T1671-2017 表1产品规格系列及适用试验项目 试样种类及形状 切样尺寸/mm 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执行标准号 12.7×152 环压强度试验 GB/T2679.8 15×75 纸与纸板短距压缩试验 GB/T2679.10 15×100 纸与纸板耐折度试验(MIT) GB/T 457 纸和纸板 15×140 纸与纸板耐折度试验(肖伯尔) GB/T 457 长条形试样 15×150 再造烟叶抗张、耐折试验 YC/T16 15×250 纸与纸板抗张试验 GB/T12914 25×250 50×250 纸与纸板抗张试验(特殊情况) GB/T12914 25.4×140 纸与纸板内结合强度试验 GB/T26203 38×70 38×80 纸板挺度试验 GB/T22364 40×63 再造烟叶撕裂度试验 YC/T16 纸和纸板矩形 50×63 纸与纸板撕裂度试验 GB/T 455 及正方形试样 50×50 再造烟叶耐水性试验 YC/T 16 60×100 纸与纸板透气度试验(肖伯尔) GB/T 458 100×100 柔软度、厚度试验 GB/T8942、GB/T451.3...
QB/T 1640-2015 陶瓷模用石膏粉物理性能测试方法.pdf
ICS81.060.01 分类号:Y20 备案号:49681-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640-2015 代替QB/T1640一1992 陶瓷模用石膏粉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for physical property of gesso for ceramic mould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640-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640一1992《陶瓷模用石膏粉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QB/T1640一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修改了测试条件(见3 1992年版的3); 修改了测定筛余量所用标准筛的规定(见4.1 1992年版的4.1); —修改了测试方法(见5.1.2 1992年版的5.1.2); —增加了测试报告(见6).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景德镇出入 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起草人:熊国亮、徐大余、程国安、吴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640-1992; QB972一1986. I QB/T1640-2015 陶瓷模用石膏粉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陶瓷模用石膏粉的筛余量、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测试条件及 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注模用半水石膏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JC/T726水泥胶砂试模 3术语和定义 GB/T500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测试条件 4.1实验室、仪器及材料(石膏粉、水)的温度为(22±5)℃,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75%RH. 4.2全部试验项目均应使用洁净的淡水. 4.3试验所用容器及模具不应渗透,并用不与硫酸钙反应的材料(玻璃、铜、不锈钢、硬质钢等)制 成. 5仪器和器具 试验用仪器和器具如下: a)标准筛:筛孔分别为0.15mm和0.090mm 配有筛底接收盘及筛盖; b)案秤:最大称量为10kg 感量为10g: c)天平:最大称量为500g 感量为0.5g和0.01g的各1台; d)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温度不低于200℃: e)铜管:内径为(50士0.1)mm 高为(100士0.1)mm f)画有直径为50mm~250mm 间隔为10mm的一系列同心圆的纸1张; g)玻璃板:300mm×300mm的1块,150mm×150mm的3块; h)不锈钢刀:长约100mm 宽约16mm 背厚约1.5mm: i)搅拌容器:2000mL、1500mL、500mL各1个; j)量筒:500mL、100mL、10mL各1只; k)电动抗折试验机; 1)材料试验机:压力不低于200kN 示值误差不超过士1.0%; m)试模:符合JC/T726规定的两套: n)干燥器; o)搅拌棒; p)秒表; q)刮刀; 1 QB/T1640-2015 r)软毛刷. 6测定方法 6.1筛余量 测定步骤如下: a)取待测样品约60g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40士4)℃下烘干至恒重,将烘干后的试样放 入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注:当有效干燥时间相隔1h的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土0.2g时即为恒重 b)精确称取(50士0.1)g试样置于筛内进行过筛,盖上筛盖,套上筛盘,用手工进行过筛操作. 过筛操作中应使试样均匀散开(亦可采用机械振动法过筛),直筛到min内通过筛子的试样 少于0.1g时为止,称取筛上物质量,精确至0.01g: c)按公式(1)计算筛余量: Ws= M×100%...... (1) mo 式中: Ws—筛余量,% m0试样的原始质量,单位为克(g): m 筛上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 6.2标准稠度 测定步骤如下: a)将300mm×300mm玻璃板水平压在画有同心圆的纸上,用水将铜管及玻璃板稍加润湿后, 把铜管立放,使其内圆与直径为50mm的同心圆重合: b)称取(300士1)g试样,在30s内将其均匀地撒入盛有预定稠度所需水量的容器内,静置30s 接着快速搅拌1min立即注入铜管内,用刮刀将表面刮平,然后垂直向上提起铜管(浆体注 入至提起铜管的操作时间不应超过20s 铜管提起的高度约20cm): c) 观察料浆的扩展直径,当料浆形成的饼径在两垂直线上的读数的算术平均...
QB/T 1638-2017 日用陶瓷用滑石.pdf
ICS81.060.01 分类号:Y20 备案号:58768-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638-2017 代替QB/T1638一1992 日用陶瓷用滑石 Talc for domestic ceramic 2017-04-12发布 201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638-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638一1992《日用陶瓷用滑石》. 本标准与QB/T1638一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产品分类(见4 1992年版的3); —增加了对产品外观质量的要求(见5.1); —将煅烧试验修改为烧后白度要求,试验方法相应修改(见5.4、6.4 1992年版的4.2.3、5.2): 一—修改了化学成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相应修改(见5.5、6.5 1992年版的4.4、5.3);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见8 1992年版的7).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潮州市兴业陶瓷有限公司、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江西).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盈、陈冰、陈本兴、罗浩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638-1992. I QB/T1638-2017 日用陶瓷用滑石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用滑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陶瓷用滑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GB/T15343滑石化学分析方法 QB/T1503日用陶瓷白度测定方法 QB/T2434日用陶瓷原料含水率测定方法 QB/T2435日用陶瓷原料筛余量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5000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 4.1按产品状态分为块状和粉状. 4.2按质量要求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5要求 5.1外观质量:应质软、滑腻,无外来杂质混入. 5.2粉状产品粒度:过孔径为0.075mm筛,其筛余量不大于2%;块状产品大小由供需双方商定. 5.3粉状产品的含水率不超过2%,若超过应在计量中扣除. 5.4烧后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单位为度 等级 性能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烧后白度≥ 90 85 75 5.5产品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QB/T1638-2017 表2 单位为% 指标 化学成分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Fe2O3TiO2 ≤ 0.10 0.20 0.50 MgO ≥ 33.00 31.00 28.00 CaO ≤ 0.50 1.00 1.50 Al2O3 ≤ 1.00 2.00 4.00 SiO2 ≥ 60.00 57.00 45.00 烧失量 ≤ 6.00 7.00 13.00 6试验方法 6.1外观质量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目测鉴别. 6.2粒度测定按QB/T2435执行. 6.3含水率测定按QB/T2434执行. 6.4烧后白度测定:样品在电炉中升温至1300℃,保温30min 自然冷却后按QB/T1503测定. 6.5化学成分测定按GB/T15343执行.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 7.2.1每批产品应经生产单位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7.2.2产品按同一类别、同一等级形成批. 7.2.3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质量、粒度、含水率、烧后白度. 7.2.4出厂检验按GB/T2828.1一2012的规定执行,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合格质量水平、检验水 平、抽样方案见表3. 表3 检验项目 不合格分类 合格质量水平AQL 检验水平L 抽样方案 外观质量 B 4.0 一般检验水平Ⅱ 一次抽样方案(从正 粒度 4.0 特殊检验水平S-3 常检验一次抽样开 含水率 C 4.0 特殊检验水平S-3 始,按转移规则进 行) 烧后白度 B 4.0 一般检验水平Ⅱ 7.2.5检验的各个项目中,若有不合格项,该批产品由交货方返工后,可再次提交检验,若仍有不合 格项,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3型式检验 7.3.1型式检验项目为5.1~5...
QB/T 1635-2017 日用陶瓷用高岭土.pdf
ICS81.060.01 分类号:Y20 备案号:58769-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635-2017 代替QB/T1635一1992 日用陶瓷用高岭土 Kaolin for domestic ceramic 2017-04-12发布 201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63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635一1992《日用陶瓷用高岭土》. 本标准与QB/T1635一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 —修改了产品分类(见4 1992年版的3); —修改了产品的化学成分指标(见表1 1992年版的表1); —增加了可塑性指数和烧后白度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5、6.5、6.6);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见8 1992年版的7).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广东文化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冠福实业有限公 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慧超、程睿、蔡廷祥、黄瑞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635-1992: QB900-1983. I QB/T1635-2017 日用陶瓷用高岭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用高岭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高岭石、多水高岭石等为主要矿物组成,用来制造日用陶瓷的高岭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734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QB/T1322陶瓷泥料可塑性指数测定方法 QB/T1465陶瓷原料、颜料颗粒分布测定方法 QB/T1503日用陶瓷白度测定方法 QB/T2434日用陶瓷原料含水率测定方法 QB/T2435日用陶瓷原料筛余量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5000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 4.1按产品状态分为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 4.2按质量要求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5要求 5.1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单位为% 指标 化学成分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A1203 ≥ 37.00 30.00 22.00 Fe2O3TiO2 ≤ 0.40 0.70 1.20 TiO2 ≤ 0.10 0.30 0.50 1 QB/T1635-2017 表1(续) 单位为% 指标 化学成分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CaOMgO ≤ 1.20 1.50 1.80 SO3 ≤ 0.20 0.25 0.30 K2ONa2O 3.00 5.2含水率由供需双方商定.超过约定的,应在计量中扣除. 5.3硬质产品的粒度大小由供需双方商定. 5.4软质产品的颗粒分布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粒径/um >44 ≤44 ≤10 ≤2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累积重量/% ≤1 ≥99 ≥70 ≥60 ≥40 ≥20 5.5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等级 性能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可塑性指数 ≥ 0.5 0.4 0.25 烧后白度/度 ≥ 90 80 70 6试验方法 6.1化学成分的测定按GB/T4734执行. 6.2含水率的测定按QB/T2434执行. 6.3粒度的测定按QB/T2435执行. 6.4颗粒分布的测定按QB/T1465执行. 6.5可塑性指数的测定按QB/T1322执行. 6.6烧后白度的测定:样品在电炉中升温至(1280士20)℃,保温(30±3)min 自然冷却后,按 QB/T1503执行.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 7.2.1每批产品应经生产单位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7.2.2产品按同一类别、同一等级形成批. 2 QB/T1635-2017 7.2.3出厂检验项目为含水率、粒度、烧后白度. 7.2.4出厂检验按GB/T2828.1一2012的规定执行,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合格质量水平、检验水 平、抽样方案见表4. 表4 检验项目 不合格分类 合格质量水平AQL 检验水平IL 抽样方案 含水率 C 4.0 特...
QB/T 1621-2015 家具锁.pdf
ICS97.180 分类号:Y73 备案号:49669-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621-2015 代替QB/T1621一1992 家具锁 Furniture lock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62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在GB21556一2008《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中的弹子家具锁部分要求的基础上,参考DIN 68852一2004《家具锁要求和试验》和ANSI/BHMA A156.11一2010《橱柜锁》对QB/T1621一1992进行 修订.本标准与QB/T1621一1992相比,主要进行了以下更改: 适用范围从弹子结构家具锁扩展至弹子、叶片、机械密码结构的各类家具用机械锁;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产品分类按锁的结构增加了叶片锁、机械密码锁,并在要求和试验方法中增加相应内容; 删除了“按锁舌型式分类”和“锁具主要零部件名称”的内容; 修改了“产品主要尺寸”的内容; 弹子锁锁头结构的“防拨安全装置”的判定由定性改为定量指标来衡量; 牢固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按照GB21556的相关规定并做了部分修改; 删除了“弹子与弹簧作用可靠”的规定; 删除了“锁芯与锁头体平面高低”、“锁芯槽与商标垂直度”、“锁芯与锁头体台阶配合间 隙”的规定: 二删除了“罩壳与底板连接紧固”、“套筒与锁头体应配合紧密”、“锁舌与底板上锁舌孔配 合间隙”的规定; 增加了“电镀件耐腐蚀”、“涂层件附着力”性能的定量要求规定; 增加了试验设备相关内容; 增加了型式检验批次不合格判定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日用五金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4/SC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宁波望通锁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广东雅洁五金有限公司、安 徽纽泰克锁具有限公司、湖北固安五金工业有限公司、义乌爱雅伦锁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文通、毕智涛、宋博、曹汉添、韩国忠、王裕生、刘保华、王芳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621-1992. QB/T1621-2015 5 工 说明: D1类型1锁的锁头直径: H—安装中心距. 图1类型1锁 表1类型1锁的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项目名称 规格尺寸 锁头直径 16 18 20 22 安装中心距 20、22.5 注1:锁头直径、安装中心距均按公差h12级生产制造. 注2:安装中心距的规格尺寸可根据客户需求选择 说明: D2类型2锁的锁头直径: W—安装边宽 图2类型2锁 2 QB/T1621-2015 表2类型2锁的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项目名称 规格尺寸 锁头直径(螺纹、非螺纹 12 16 18 19 22 28 安装边宽 10.6 13 16 18 26 注:锁头直径(非螺纹)按公差h12级生产制造;锁头直径(螺纹)按公差b12级生产制造:安装边宽按公差h12 级生产制造. 5要求 5.1保密度 5.1.1弹子锁、叶片锁钥匙不同牙花数 应符合表3的规定 5.1.2弹子锁、叶片锁互开率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弹子锁、叶片锁钥匙不同牙花数、互开率 弹子锁 项目名称 叶片锁 锁头直径<20mm 锁头直径≥20mm 钥匙牙花/个 4 5 4 5 6 钥匙不同牙花数/种 ≥ 200 750 500 2500 150 500 互开率/(%) ≤ 0.575 0612 0.327 0.245 1379 0.612 5.1.3密码锁的编码数 不应少于900个. 5.1.4密码锁开锁 除设定编码外,应无法开锁. 5.1.5弹子锁锁头结构 应具有不少于项的防拨安全装置 5.1.6锁舌伸出长度 不应小于6mm 5.2牢固度 5.2.1锁头固定连接静拉力 锁头直径不小于20mm的,在承受200N静拉力后,应无松动;锁头直径小于20mm的,在承受 140N静拉力后,应无松动. 5.2.2锁头固定连接扭矩 锁头直径不小于20mm的,在承受2.60Nm扭矩后,应无松动:锁头直径小于20mm的,在承受 1.80Nm扭矩后,应无松动. 5.2.3锁芯拨动件扭矩 锁芯拨动件在承受870Nm扭矩后,应能正常使用. 5.2.4锁舌侧向静载荷 锁舌在承受200N侧向静载荷后,应能正常使用. 3 ...
QB/T 1558.1-2017 台虎钳 通用技术条件.pdf
ICS25.140.30 分类号:J47 备案号:59732-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558.1-2017 代替QB/T1558.1一1992 台虎钳通用技术条件 Bench vises-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17-07-07发布 201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558.1-2017 前 言 QBT1558《台虎钳》为系列行业标准,由3部分组成: ——QB/T1558.1《台虎钳通用技术条件》; 一QB/T1558.2《台虎钳普通台虎钳》; —QB/T1558.3《台虎钳多用台虎钳》. 本部分为QB/T1558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是对QB/T1558.1一1992《台虎钳通用技术条件》的修订,与QB/T1558.1一1992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产品型式: 增加了基本尺寸的规定; 增加了装配性能的要求; 增加了安全夹持的规定和试验方法; 修改了空程转动量的试验方法; 修改了检验规则.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具五金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4/SC2)归口. 本部分由莱州鸿源台钳制造有限公司、江苏剑鱼台钳有限公司、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 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莱茵技术(上 海)有限公司、世达工具(上海)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涛、周颖、吴祖训、鞠家平、王伟毅、陈立海、顾以谅、宋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558.1-1992. I QB/T1558.1-2017 台虎钳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台虎钳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 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安装在工作台上进行手工作业时夹持工件用的台虎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 尺) GB/T2828.1计数抽样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5305手工具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钳口宽度(规格)jaw width(specification) w 台虎钳的钳口铁宽度. 3.2 开口度jaw opening 台虎钳的两钳口铁夹持面之间的最大有效开口距离. 3.3 喉部深度throat depth h 钳口铁顶面到活动钳体的上导轨面或下方部件顶面的距离. 3.4 空程转动量backlash 为消除活动钳体移动时的传递间隙,拨杆所转过的角度. 3.5 闭合间隙close clearance 台虎钳在闭合状态下,两钳口铁夹持面之间的间隙. 3.6 导轨配合间隙guide fit clearance 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导轨间的间隙. 3.7 夹紧力clamping force 1 QB/T1558.1-2017 在台虎钳夹紧时,两钳口铁夹持面之间产生的力. 3.8 管钳口夹持范围pipe jaw capacity d 管钳口夹持圆料的直径范围. 4产品型式 4.1台虎钳的基本形状 台虎钳的基本形状和各部件的名称如图1所示. 注:图示仅是示例,并不影响产品的设计. 3 1 5 6 1一底座:2一锁紧件;3一固定钳体;4一钳口铁;5一活动钳体;6一螺杆;7一拔杆 图1台虎钳的基本形状 4.2台虎钳的型式 台虎钳按结构、外形和用途分为普通台虎钳、多用台虎钳、导杆台虎钳、槽钢台虎钳四种型式.如 图2的a)到d)所示. 注:图示仅是示例,并不影响产品的设计. a)普通台虎钳 2 QB/T1558.1-2017 b)多用台虎钳 c)导杆台虎钳 d d)槽钢台虎钳 图2台虎钳的型式 5要求 5.1基本尺寸 台虎钳的基本尺寸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5.2外观 5.2.1台虎钳的铸锻件表面不应有裂纹,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气孔、砂眼、锈斑等缺陷,且加工良 好. 3 ...
QB/T 1548-2015 陶瓷坯泥料线收缩率测定方法.pdf
ICS81.060.01 分类号:Y24 备案号:49680-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548-2015 代替QB/T1548一1992 陶瓷坯泥料线收缩率测定方法 Test method for linear shrinkage of ceramic body slurry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548-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548一1992《陶瓷坯泥料线收缩率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QB/T1548一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一修改了陶瓷坯泥料线收缩率的相对偏差指标,结果表示精确位数(见8 1992年版的8); —增加了平行测试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误差的规定(见8).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冰、金盈、肖剑翔.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548-1992. I QB/T1548-2015 陶瓷坯泥料线收缩率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测量试样上标线距离来确定陶瓷坯泥料线收缩率的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陶瓷用黏土、坯泥料干燥、烧成及线总收缩率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QB/T2434日用陶瓷原料含水率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500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仪器与器具 试验用仪器与器具如下: a)干燥箱:工作温度为110℃,温差在土5℃之内: b)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 c)不易锈蚀的金属模具及印模:规格尺寸见图1、图2; d)石膏模型:内腔尺寸为60mm×8mm; e)碾棒; f)试验电炉; g)玻璃板:500mm×500mm. 单位为毫米 中70 中60 0 图1模具 QB/T1548-2015 单位为毫米 50 A a)主视图 b)剖面图 0.2 c)俯视图 图2印模 5试样制备 5.1可塑性泥料试样的制备 取经充分捏练(或真空练泥)后的坏料1块,放在铺有湿布的玻璃板上,上面再铺一层湿绸布,用 碾棒有规律地进行碾滚.碾滚时应注意换方向,使各方受力均匀,然后将泥块表面轻轻滚平,去掉表面 的湿绸布,用模具制成60mm×8mm试样5块,小心脱模后置于铺有薄纸的玻璃板上,立即用印模 压印两条相互垂直的标线,记作Lo. 5.2干粉料试样的制备 按工艺要求粉碎后,称取1kg置于调泥容器中,加水拌和至正常塑性状态,充分捏练后,装入塑 性袋中密闭陈腐24h以上,再次充分捏练后,按5.1步骤制备试样. 5.3注浆泥试样的制备 按注浆成型生产工艺条件,用石膏模型制成60mm×8mm试样5块,脱模后置于铺有薄纸的玻 璃板上,用印模压两条相互垂直的标线,记作L 5.4含水率的测定 5.1~5.3的试样按QB/T2434要求测定其含水率. 6测定步骤 6.1试样在室温下、相对湿度不大于55%的条件下阴干24h~48h 在阴干过程中应注意翻动,防止 变形,然后置于干燥箱,在105℃~110℃下烘干(相隔1h的两次称量相差不于1g) 用游标卡尺 分别测量干燥后试样两标线长度(精确到0.02mm) 取算术平均值,记作乙1 6.2将干燥后并已测量过标线长度的试样,按产品烧成温度在电炉中煅烧(黏土试样按要求温度煅烧), 试样冷却到室温后,用游标卡尺测量两标线长度(精确到0.02mm) 取算术平均值,记作L2 2 QB/T1548-2015 7结果计算 按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出5块试样的干燥线收缩率、烧成线收缩率和线总收缩率: Lo-100/%................7 Y= (1) Lo Y L-L -×100% L (2) Y Lo-L ×100% Lo (3) 式中: 干燥线收缩率,%: Y2 烧成线收缩率,%: Y3 线总收缩率,%; Lo 标线原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 干燥后标线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2 煅烧后标线长度,单位为毫米(mm). 8测试误差 8.15块试片平行测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坯泥料干燥线收缩率不应大于0.8%;烧成线收缩率不 应大于1.5%:否则应重新取样测定 8.25块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所得结果应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5块试样测定线收缩率相对 偏差不应...
QB/T 1545-2015 陶瓷泥浆相对粘度、相对流动性及触变性测定方法.pdf
ICS81.060.01 分类号:Y20 备案号:49677-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545-2015 代替QB/T1545一1992 陶瓷泥浆相对粘度、相对流动性 及触变性测定方法 Test method for relative viscosity relative liquidity and thixotropy of ceramic slurry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54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545一1992《陶瓷泥浆相对粘度、相对流动性及触变性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QB/T1545一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思格拉粘度计”修改为“恩格拉粘度计”; ——增加了测试报告(见7).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敖敏、徐莉华、程睿.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545-1992; QB895-1983. I QB/T1545-2015 陶瓷泥浆相对粘度、相对流动性及触变性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水及泥浆充分搅拌后静止一定时间,以各自流出100L所用的时间来计算泥浆相 对粘度、相对流动性及触变性的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陶瓷泥浆相对粘度、相对流动性及触变性的测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相对粘度relative viscosity 搅拌后静止30s的一定量体积泥浆从恩格拉粘度计中流出100L所用的时间与水流出同体积所用 的时间的比. 2.2 相对流动性relative liquidity 相对粘度的倒数. 2.3 触变性thixotropy 搅拌后静止30min的泥浆从恩格拉粘度计中流出100mL所用的时间与搅拌后静止30s的泥浆流出 同体积所用的时间的比. 3仪器和器具 试验用仪器和器具如下: a)恩格拉粘度计:流出口长度(20±0.2)mm 流出口上孔径(70士0.2)mm 下孔径(5.0士0.2)mm 内表面粗糙度Ra3.2: b)秒表:分度值为0.1s; c)量杯:容量1000mL; d)玻璃温度计:量程0℃~50℃,分度值0.5℃; e)粘度计承受瓶:容量100mL; f)筛子:孔径0.25mm: g)带温控的水浴锅:可控分度值士1℃; h)搅拌器. 4 试样制备 量取经充分搅拌并通过0.25mm孔径筛的泥浆试样1000mL. 5测定步骤 5.1粘度计水平的调节 往粘度计内筒注入蒸溜水,使注入水的水平面至仪器3个尖形标志为止,调节仪器底脚螺丝,使3 个尖形标志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重合. QB/T1545-2015 5.2温度控制器的调节 将水注入粘度计外简中,使水平面高于内筒3个尖形标志,将测温探头插入外筒水中,将控制温 度旋钮调到30 通电加温,并用搅拌器搅拌,使水温度均匀,当温度达到(30±1)℃时,再按5.3、 5.4进行测试. 5.3水流出时间的测定 在粘度计流出口下方放置100L承受瓶,当内筒水温到达(30士1)℃时拔起塞在流出口的塞子, 同时启动秒表,记录流出100mL水时所用的时间,重复测试3次,测量值差不应大于0.2s取算术平 均值作为水流出时间t1o 5.4泥浆流出时间的测定 放出粘度计内筒中的水并擦试干净,将待测的泥浆充分搅拌后,注入粘度计内筒,使注入泥浆液 面到达仪器3个尖形标志为止,在内筒盖子上的另一孔上,放上一支温度计,观察泥浆温度、当其与粘 度计外筒温度 (30±1) C一致时 用搅拌器仔细搅拌泥浆约5min后静置,按5.3分别测定静置30s 和30min后泥浆流出100mL所需要的时间 每项测定重复测试3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泥浆流出时间, 分别记t2、t3 静置30s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偏差不应大于0.5s 静置30min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偏差不应 大于0.8s 否则应重新测量. 6测定结果计算 V 2 (1) t E t (2) 12 Ts= (3) 式中: Vs 泥浆相对粘度: F 泥浆相对流动性: T 泥浆触变性: t 水流出100mL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s): t2 泥浆静止30s后流出100mL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s): t3 泥浆静止30min后流出100mL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s) 7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检验依据: b)样品描述(名称、种类、规格等): c) 设备名称; d) 泥浆试样的相对粘度、相对流动性、触变性及...
QB/T 1468-2017 手球.pdf
ICS59.140.35 分类号:Y56 备案号:57067-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468-2017 代替QB/T1468一1992 手球 Hand ball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468-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468一1992《篮球足球排球手球》.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手联《手球竞赛规则》有关器械部分. 本标准与QB/T1468一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调整了范围;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的标准; 调整了产品分类; 增加了原料要求; —调整、细化了外观质量、质量、圆周长、反弹高度、耐冲击性能要求; 增加了圆度、耐热要求; 一简化了出厂检验; 细化了型式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增加了仲裁检验.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麦斯卡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肇庆川越运动工业 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清华、黄永钦、何念慈、叶伟伦、叶金泉、邹胜利.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468-1992. I QB/T1468-2017 手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球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材料机缝、手缝和胶粘等工艺加工制成的手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14625.1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第1部分:圆度测定方法 GB/T14625.2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GB/T14625.3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GB/T14625.5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第5部分:圆周长、圆周差的测量 GB20400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 GB21550聚氯乙烯人造革有害物质限量 3产品分类 3.1按面层材料分类 3.1.1A类:皮革球. 3.1.2B类:人造革、合成革、再生革球. 3.1.3C类:橡胶球. 3.2按用途分类 3.2.1竞赛用手球(一级). 3.2.2竞赛用手球(二级). 3.2.3日常活动用手球. 3.3按使用人群和球的圆周长分类 3.3.1男子和男子青年用球(16岁以上)(3号). 3.3.2女子和女子青年(14岁以上)及男青少年用球(12~16岁)(2号). 3.3.3女子青少年(8~14岁)和男子少年用球(8~12岁)(1号). 3.3.48岁以下儿童用球(0号). 4装置 4.1天平,精度1g. 4.2金属或纤维软尺、钢直尺,最小刻度0.5mm. 4.3游标卡尺,精度0.01mm 4.4气压表,量程为0MPa~0.16MPa 精度为1.5级,最小刻度0.0025MPa. 4.5老化箱,能保持(70士2)℃. QB/T1468-2017 5要求 5.1原料 按有关产品标准选用,皮革、再生革类表面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值应符合GB20400和表1的规定, 聚氯乙烯人造革类表面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21550和表2的规定,以单组分纤维、海岛型藕状纤 维和超细纤维基无纺布与聚氨酯通过湿法、干法复合制造的聚氨酯合成革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1皮革、再生革有害物质限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序号 项目 限量值 1 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 ≤ 30 游离甲醛 ≤ 75 表2聚氯乙烯人造革有害物质限量 序号 项目 限量值 1 氯乙烯单体/(mg/kg) ≤ 5 2 可溶性铅/(mg/kg) ≤ 90 3 可溶性锅/(mg/kg) ≤ 75 4 其他挥发物/(g/m2) ≤ 20 表3球用聚氨酯合成革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厚度/mm ≥ 0.8 2 表观密度/(g/cm3) ≤ 0.6 3 拉伸负荷/N ≥ 50 4 断裂伸长率/% ≥ 20 5 撕裂负荷/N ≥ 30 6 剥离负荷/(N/2cm) ≥ 30 干摩擦 ≥ 4 7 表面颜色牢度/级 湿摩擦 ≥ 3 汗液摩擦 ≥ 3 5.2外观 球体表面不应发亮、不光滑,应符合表4规定. 表4外观 项目 竞赛用手球(一级) 竞赛用手球(二级) 日常活动用手球 商标图案 字迹清晰、图案端正 字迹清楚、图案端正 允许少量缺金少墨 2 Q...
QB/T 1424-2015 纸机压光机技术条件.pdf
ICS85.100 分类号:Y91 备案号:51112-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424-2015 代替QB/T1424一1991 纸机压光机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aper calender 2015-07-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万方数据 QB/T142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424一1991《纸机压光机技术条件》的修订,与QB/T1424一1991相比,除编辑 性修改外的主要技术要求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软辊的规定(见4.3.2); 增加了动平衡的规定(见4.3.1.6、5.4.7).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压光机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1/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市国光轧光机纤维辊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方、张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424-1991. 万方数据 QB/T1424-2015 纸机压光机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机压光机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造纸行业使用的、车速不大于1200m/min、幅宽不大于5000mm的纸机压光机(以 下简称“压光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184一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958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5226.1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576机床润滑系统 GB/T7932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8263抗磨白口铸铁件 GB/T9239.1一2006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 检验 GB/T9439灰铸铁件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25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GB/T16471运输包装件尺寸质量界限 GB/T16769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压光辊calender roll 对纸或纸板施压后可改善其表面性能并保持一定松厚度的辊. 3.2 线压力linear pressure 两辊间形成的压区内沿轴线方向作用的单位长度上的压力. 3.3 软辊soft roll 外表面包覆一定厚度弹性材料的辊. 3.4 车速machine speed 压光辊表面运行的线速度. 1 万方数据 QB/T1424-2015 3.5 压区calendering nip 两辊间对纸战纸板产生压力的区域. 3.6 麻点pitting 在压光辊表面分布的凹点状或小孔状缺陷. 3.7 硬层hardened layer 通过工艺方法可使辊体表面产生一定硬度值域的面层. 3.8 复合材料辊posite roll 外层覆以复合材料的辊 3.9 聚氨酯辊 polyurethane roll 外层覆以聚氨酯材料的辊 3.10 尼龙辊nylon roll 外层覆以尼龙材料的辊. 3.11 纸粕辊paper or cloth--filled roll 外层覆以纸粕材料的辊. 3.12 中高辊crowned roll 辊面中间到两边的直径按一定规律递减的辊 4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应符合GB5226.1的有关规定. 4.1.2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有关规定. 4.1.3润滑系统应符合GB/T6576的规定. 4.1.4气动系统应符含GB/T7932的有关规定. 4.1.5压光机的铸件应符合GB/T8263和GB/T9439的规定. 4.1.6压光机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以及结构和性能应符合GB/T14253的规定. 4.1.7中高辊应符合图样规定 4.2外观 4.2.1压光机表面应平整、光洁,管道栏杆应光滑、整齐 4.2.2焊接应平整、牢固,无虚焊无气孔 4.2.3零件表面镀(涂)层应光滑,色洋应均匀,不应有明显的脱落、划伤及氧化等缺陷. 4.2.4在用户无指定要求时,压光机外表面的涂漆应符合GB/T14253的规定 4.3主要零部件 4.3.1压光辊 4.3.1.1压光辊表面经机械加工后,其硬层厚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2 万方数据 QB/T...
QB/T 1423-2017 圆筒卷纸机技术条件.pdf
ICS85.100 分类号:Y91 备案号:57036-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423-2017 代替QB/T1423一1991 圆筒卷纸机技术条件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cylinder reeler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42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423一1991《圆筒卷纸机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QB/T1423一199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在适用范围中增加涂布机以及纸加工设备等规定(见1 1991年版的1); 在适用范围中删除了普通及水平气动式等规定(见1 1991年版的1); 一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1991年版的2); —增加了焊接件的要求(见3.1.5); 增加了机械加工件的要求(见3.1.6); 增加了车速不低于400m/min~600m/min的卷纸机,宜配备断纸装置、辊库装置、自动 (或半自动)换卷装置及卷纸辊助动装置(见3.1.9~3.1.12): 一增加了车速不低于500m/min的卷纸机,宜在卷纸缸缸面车沟纹(见3.1.13); 修改性能要求中的所卷取的纸卷尺寸应符合纸种所规定的要求(见3.2.2 1991年版的3.2.2); 修改性能要求中的更换卷纸辊的规定(见3.2.3 1991年版的3.2.3); 修改性能要求中的铸件的热处理的规定(见3.3.3 1991年版的3.3.3); —修改零部件要求中的规定(见3.3 1991年版的3.3): 修改装配要求中的规定(见3.4 1991年版的3.4.5); —增加了电气安全要求的规定(见3.5); 增加了安全防护要求的规定(见3.7); —增加了互换性尺寸要求(见3.8).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洪玉、孙朝阳、文海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423-1991. I QB/T1423-2017 圆筒卷纸机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圆筒卷纸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和标志、包装、贮存、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造纸机、涂布机以及纸加工设备所配置的圆筒卷纸机(以下简称卷纸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9439灰铸铁件 GB/T1135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13306标牌 GB/T1425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GB/T16855.1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 QB/T1418卷纸辊轴承外壳及联轴器互换性尺寸 QB/T1588.1轻工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2轻工机械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3轻工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4轻工机械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QB2551造纸机械用铸铁烘缸技术条件 QB2552造纸机械用钢制烘缸技术条件 QB/T3917造纸机械辊筒与烘缸动平衡 QB/T6019制浆造纸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要求 3.1基本要求 3.1.1卷纸机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卷纸机制造应符合GB/T14253的规定. 3.1.3灰铸铁件应符合GB/T9439的规定. 3.1.4铸钢件应符合GB/T11352的规定. 3.1.5焊接件应符合QB/T1588.1的规定. 3.1.6机械加工件应符合QB/T1588.2的规定. 3.1.7卷纸机的安装、试运转应符合QB/T6019的规定. 3.1.8卷纸机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 3.1.9车速不低于400m/min的卷纸机,宜配备断纸装置. 3.1.10车速不低于500m/min的卷纸机,宜配备辊库装置和卷纸辊助动装置. 3.1.11车速不低于600m/min的卷纸机,宜配备自动(或半自动)换卷装置并在卷纸缸缸面车沟纹. 3.2工作性能 3.2.1成品纸卷的紧度应均匀,无里松外紧现象,并能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 1 QB/T1423-2017 3.2.2达到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包括纸卷最大直径、设计车速、最大卷纸宽度. 3.2.3更换纸卷应能连续可靠,方便操作. 3.3零部件 3.3.1铸铁卷纸缸应符合QB255...
QB/T 1422.2-2017 造纸机械通用部件 真空辊技术条件.pdf
ICS85.100 分类号:Y91 备案号:57037-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422.2-2017 代替QB/T1422.2一1991 造纸机械通用部件真空辊技术条件 General part for papermaking machinery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vacuum roll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422.2-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422.2一1991《造纸机械通用部件真空辊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QB/T1422.1一199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更新及增加引用标准,如GB/T1184、GB/T4237、GB/T12771、GB/T 14253、JB/T4730.2、QB/T1588.4(见2 1991年版的2): 增加了真空辊的平衡要求(见3.2.2); 修改了真空伏辊的开孔率描述(见表1 1991年版的表1): 增加了不锈钢焊接辊体及检查内容(见3.3.4); 增加了真空箱的检查(见3.3.5 1991年版的3.3.4); 修改了辊体的圆柱度要求(见3.3.7及附录A 1991年版的3.3.5及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巧花、张向农、李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422.2-1991. I QB/T1422.2-2017 造纸机械通用部件真空辊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造纸机用真空辊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造纸机用的各种真空辊,包括真空伏辊、真空吸移辊和真空压榨辊(以下统称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176铸造铜及铜合金 GB/T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958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2100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 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1336直线度误差检测 GB/T12771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13306标牌 GB/T1425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HG/T2446胶辊第5部分:造纸胶辊 JB/T4730.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QB/T1588.4轻工机械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QB/T3917造纸机械辊筒与烘缸动平衡 QB/T6019制浆造纸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要求 3.1基本要求 3.1.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产品制造应符合GB/T14253的规定. 3.1.3产品的安装及验收应符合QB/T6019的规定. 3.2性能要求 3.2.1在造纸机运转正常的情况下,真空度应满足造纸工艺的要求. 3.2.2产品应按照QB/T3917的规定进行动平衡校核,其平衡品级不应低于G2.5级. 3.2.3产品的开孔率按表1的规定. 表1 项目 开孔率/% 真空伏辊 >24(钻孔开孔率),>64(扩孔后开孔率) 真空吸移辊 >10 真空压榨辊 >14 1 QB/T1422.2-2017 3.3加工质量 3.3.1真空辊体内外径极限偏差及表面粗糙度按表2的规定. 表2 辊体外表面 辊体内表面 名称 外径极限偏差/mm 表面粗糙度Ra/um 内径极限偏差/mm 表面粗糙度Ra/um 真空伏辊 1 0 真空吸移辊 ≤1.6 ≤3.2 0 -0.5 真空压榨辊 3.3.2包胶辊应符合HG/T2446的规定. 3.3.3离心铸造辊体应进行机械性能试验,耐蚀钢应符合GB/T2100的规定,铜及铜合金GB/T1176 的规定. 3.3.4钢板制不锈钢焊接辊体材料应符合GB/T4237的规定:焊接接头应进行无损检测;钢管制不锈 钢焊接辊体应符合GB/T12771中Ⅲ类或IV类钢管要求. 3.3.5真空箱体焊接按真空容器检查,真空箱体应做盛水试验,保持1h 无渗漏现象. 3.3.6离心铸造辊体辊面圆度公差等级不低于GB/T1184的7级. 3.3.7辊体辊面直线度不低于附录A中的8级,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附录A中的8级(辊体有中高 度除外). 3.4装配质量 3.4.1产品辊面对...
QB/T 1422.1-2015 造纸机械通用部件 流浆箱技术条件.pdf
ICS85.100 分类号:Y91 备案号:49665-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422.1-2015 代替QB/T1422.1一1991 造纸机械通用部件 流浆箱技术条件 General part for papermaking machinery-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headbox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422.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422.1一1991的修订,本标准与QB/T1422.1一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适用范围内增加了水力式流浆箱、稀释水流浆箱(见1 1991年版的1);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14253、QB/T1588.4等引用文件(见2 1991年版的2); 删除了引用标准QB/T842(1991年版的2); 修改了由于流浆箱原因造成的纸张横幅定量差(见3.2.2 1991年版的3.2.2): 修改了加工质量的要求(见3.3 1991年版的3.3); 增加了装配质量上、下唇板平行度公差的要求(见3.4.4); 一增加了水力式流浆箱的水压防渗漏试验(见4.3).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飞、陈巧花、程洪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422.1-1991. I QB/T1422.1-2015 造纸机械通用部件流浆箱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造纸机械用流浆箱(以下简称“流浆箱”)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敞开式流浆箱、气垫式流浆箱、水力式流浆箱(满流式流浆箱)、稀释水流浆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51.2纸和纸板的定量测定 GB/T103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3306标牌 GB/T1425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4轻工机械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3要求 3.1基本要求 3.1.1流浆箱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流浆箱的制造应符合GB/T14253的规定. 3.2性能 3.2.1流浆箱应满足造纸机械标定车速及产量的要求. 3.2.2由于流浆箱原因造成的纸张横幅定量差不应超过±2.5%或对应纸张产品的标准所规定的横幅 定量差. 3.2.3流浆箱内凡与浆料接触的表面均应达到不挂纤维丝的程度. 3.3加工质量 3.3.1流浆箱内壁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0.8um. 3.3.2过流元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0.8um. 3.3.3上、下唇板唇口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0.8um. 3.3.4上、下唇板唇口直线度允差不应大于0.05mm/m. 3.3.5匀浆辊的形状与位置公差应为8级. 3.3.6孔板的孔与湍流发生器的孔之间的位置公差应为8级. 3.3.7孔板和湍流发生器的尺寸公差不应大于0.05mm;湍流发生器幅宽方向的累积尺寸误差不应大 于±0.5mm. 3.4装配质量 3.4.1匀浆辊总装后转动辊体,辊面与箱体底面的距离应为3mm~6mm 辊面在幅宽方向与墙面之 间隙不应少于1.5mm. 3.4.2各移动及转动部件应灵活,不应出现卡阻现象. 3.4.3配合件、联接件、转动件不应有渗水、漏浆现象. 1 QB/T1422.1-2015 3.4.4上、下唇板总装后的平行度公差不应低于6级 3.5外观 3.5.1流浆箱外表面应平整光洁,相邻件连按处的外缘不应有明显的偏差. 3.5.2流浆箱外露部件配套件与流浆箱应相互协调、和谐美观. 3.5.3流浆箱外表面的涂漆在用户无特殊要求时应符合QB1588.4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横幅定量差按GBT4512的规定进行试验. 4.2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测试仪或轮廓仪检测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及其数值按GB/T1031的 规定进行.其他尺寸检验使用标准工量具进行. 4.3水力式流浆箱应进行水压防渗漏试验,试验压力为车速所对应的最高工作压力的12倍.试验步 骤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水压试验应使用洁净水,水中氯高子含量不应超过25mgL 4.4流浆箱内凡与浆料接触的表面用棉球进行擦拭试验,检查表面是否挂有纤维丝 4...
QB/T 1420-2017 卧式水力碎浆机.pdf
ICS85.100 分类号:Y91 备案号:57035-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420-2017 代替QB/T1420一1991 卧式水力碎浆机 Horizontal hydrapulper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420-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420一1991《ZDS型卧式水力碎浆机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QB/T1420一199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14253等引用文件(见2 1991年版的2); 删除了单位电耗(见表1 1991年版的表1); —增加了碎浆机规格(见表1 1991年版的表1); 增加了碎浆机装配要求(见4.4 1991版的4.4); —增加了碎浆机空运转要求(见4.5 1991版的4.5): 一增加了平衡要求(见4.3.2.1 1991版的4.3.2a); 增加了安全要求(见4.7); —修改了产品检验规则(见6.3.2 1991年版的6.3.2).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建蒙、孙朝阳、郑国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420-1991. I QB/T1420-2017 卧式水力碎浆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卧式水力碎浆机(以下简称碎浆机)的产品主要规格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1m3~30m3的卧式水力碎浆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4942.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部分 GB/T9239.1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B/T13306标牌 GB/T1425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GB/T16769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NB/T47003.1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QB/T1588.4轻工机械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5轻工机械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主要规格和基本参数 碎浆机的主要规格和基本参数见表1. 表1碎浆机规格和基本参数 有效容积/m3 1 2.5 5 10 15 20 25 30 筛孔规格/mm 中4、6、8、中10、中12、中16、中20、24 浆料浓度/% 2.5~5 生产能力/(td) 10~12 20~25 40~50 60~70 80~100 110~130 140~160 180~200 装置电机功率/kW 18.5 45 75 110 160 200 250 315 4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碎浆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1.2碎浆机的制造应符合GB/T14253及NB/T47003.1的有关规定. 4.2产品性能 碎浆机应适用于不同制浆方法获得的半化学浆、化学浆、商品废纸、纸机损纸及浆板的碎解,生产 能力、浆料浓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4.3加工制造 4.3.1主轴 锥度轴颈对前、后支撑轴颈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08mm. 1 QB/T1420-2017 4.3.2叶轮 4.3.2.1叶轮应做静平衡校正,其平衡品质等级不应低于GB/T9239.1规定的G6.3级. 4.3.2.2叶轮迎浆面硬度不应低于43HRC. 4.4装配 4.4.1零部件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 4.4.2叶轮底面与筛板之间间隙应为0.5mm~2mm. 4.4.3叶轮转动应轻巧灵活,无阻卡现象. 4.4.4筛板与叶轮之间应无异物. 4.4.5出厂前,应在厂内预装各相关零、部件并做标记. 4.4.6进、出口应加封,防止杂物掉入. 4.4.7装配质量应符合GB/T14253的要求. 4.5空运转及带水运行 4.5.1在规定转速下,运转应平稳、可靠,无异常响声,润滑处无漏油现象,密封处无漏水现象.碎 浆机空载正常运行时,噪声(声压级)不应大于85dB(A). 4.5.2空运转30min正常后,进行带水运行,试验时间1h后,轴承温升不超过35K 最高工作温度 不应超过70℃. 4.5.3各部分的机座应无显著振动,紧固件应无松动,活动部分应动作灵活. 4.5.4设备仪...
QB/T 1418-2017 卷纸辊轴承外壳及联轴器互换性尺寸.pdf
QB/T1418-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QB/T1418一199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在范围中扩大了净纸宽度(见1 1991版的1); —修改了互换性尺寸(见表1 1991年版的表1).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淑勇、沈栋.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418-1991. I QB/T1418-2017 卷纸辊轴承外壳及联轴器互换性尺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卷纸机的卷纸辊轴承外壳及联轴器互换性尺寸. 本标准适用于净纸宽度1760mm~7920mm的卷纸机、复卷机、切纸机、超级压光机等加工整饰 完成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3478.2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米制模数齿侧配合)第2部分:30°压力角尺寸表 QB/T3664造纸机网宽系列尺寸 3技术要求 3.1满足QB/T3664规定的卷纸辊轴承外壳及满足GB/T3478.2规定的联轴器互换性尺寸应符合图1 及表1规定. B 图1 表1 轴承外壳尺寸/mm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联轴器端 净纸宽度 基本尺寸/mm 面至球面 齿数 压力角 模数 W/mm SD(f9) D1(f9) A(H12) B 中心距离 z ad/(°) m d d E F L/mm 1760~ 200 198 110 100 22 30 10 220 280 120 60 400 <2640 1 QB/T1418-2017 表1(续) 轴承外壳尺寸/mm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联轴器端 净纸宽度 基本尺寸/mm 面至球面 齿数 压力角 模数 W/mm SD(f9) D1(f9) A(H12) B 中心距离 ad (o) m d d2 E F L/mm 2640~ 242 240 110 100 28 30 10 280 340 120 80 500 <3940 940~ 302 300 115 105 29 30 14 406 520 185 105 640 <5800 800~ 362 360 115 105 34 30 14 476 600 210 125 750 <7920 3.2联轴器材料需经相应的调质处理,保证其强度和齿面硬度,一般采用40C材质.圆柱直齿渐开 线花键表面淬火硬度不小于HRC45. 3.3形状和位置公差应符合GB/T1184的要求,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应符合GB/T1804的要求. 2 ...
QB/T 1330-2017 制革用阴离子型加脂剂.pdf
ICS59.140.10 分类号:Y45 备案号:57071-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330-2017 代替QB/T1330一1998 制革用阴离子型加脂剂 Anionic fat liquoring agent for leather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330-2017 前 言 本标准依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330一1998《制革用阴离子型加脂剂》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330一199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范围中的矿物油脂修改为矿物油; —将复合类皮革加脂剂增加到产品分类中; 取消了羧酸盐类细分,增加了复合类的各项要求; 一增加了感官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修改了水分指标; 一修改了pH指标; —修改了1:9稀释液指标; —修改了10%硫酸铬钾溶液指标; —增加了10mmol/L硬水的乳液稳定性指标及其试验方法; —增加了浸酸液(1.5%硫酸和10%氯化钠)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一删除了10%栲胶溶液、1mol/L盐酸、1mol/L氨水指标: 一增加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总量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增加了短链氯化石蜡总量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在标志中增加了防护标识,并对铬初鞣、铬复鞣、复鞣填充工序中使用的加脂剂做出明确标 识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盛汇化工有限 公司、北京中皮天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良莹、严建林、姜德云、段力民、邓勇、王晓霞.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330-1998; QB/T1330-1991. QB/T1330-2017 5试验方法 5.1取样及测试通则 取样及测试通则应符合QB/T2412一1998中第3、4章的规定. 5.2感官 称取样品10g 精确至0.1g 置于60mm×30mm玻璃称量瓶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嗅闻作出判 断,做好记录. 5.3水分 按QB/T2158一1995中3.2的规定进行. 5.4pH 按QB/T2158一1995中3.3的规定进行. 5.5乳液稳定性 5.5.11:9稀释液、10%硫酸铬钾溶液乳液稳定性 按QB/T2158一1995中3.4的规定进行. 5.5.210mmol/L硬水稳定性 5.5.2.1仪器 5.5.2.1.1电子分析天平,精度为0.1mg. 5.5.2.1.2容量瓶,1000mL. 5.5.2.1.3具塞量筒,100mL. 5.5.2.1.4量筒,10mL. 5.5.2.2试剂和溶液 除非另有规定,水为符合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5.5.2.2.1无水氯化钙,分析纯. 5.5.2.2.2六水氯化镁,分析纯. 5.5.2.2.310mmol/L硬水:准确称取0.416g无水氯化钙和1.269g六水氯化镁,定容至1000mL. 5.5.2.3试验步骤 取55℃~60℃的10mmol/L硬水90mL于100mL具塞量筒内,加入试样10mL 塞紧量筒塞,上下 翻动1min(约30次),摇匀后在25℃~30℃环境中静置2h. 5.5.3浸酸液(1.5%硫酸和10%氯化钠)稳定性 5.5.3.1仪器 5.5.3.1.1电子天平,精度为0.01g. 5.5.3.1.2具塞量筒,100mL. 5.5.3.1.3烧杯,100mL. 5.5.3.2试剂和溶液 除非另有规定,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符合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5.5.3.2.11.5%硫酸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取浓硫酸1.5g于烧杯中,精确到0.01g 缓慢注入预先加入 50mL水的100mL烧杯中,加水至100mL 搅匀. 5.5.3.2.210%氯化钠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取氯化钠10.0g 精确到0.01g 加水至100mL 搅匀. 5.5.3.3试验步骤 取55℃~60℃的水80mL于100mL具塞量筒内,加入试样溶液10mL 塞紧量筒塞,摇匀,再加入 由1.5%硫酸溶液和10%氯化钠溶液按1:1均匀混合组成的浸酸液10mL 上下翻动1min 摇匀后放置在 25℃~35℃环境中静置4h. 2 QB/T1330-2017 5.6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总量 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5.7短链氯化石蜡总量 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组批 以相同原料、相同工艺、一次性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按生产批次取样检验,每批取样不少于500g. 6.2出厂检测 6.2.1产品出厂前应逐批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