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197 页)

Q/BSZN 云南滇中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 Q/DZZJ BSZN—2017 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省级发证) 办事指南(试行) 2017-01-01发布 2017-01-01实施 云南滇中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Q/DZZJ BSZN—2017 目录 一、事项名称和代码 1 二、受理范围. ..1 三、办理依据..................................................,........1 四、实施机关. 1 五、审批条件. 1 六、审批数量 2 七、受理地点 2 八、申请材料.. 2 九、审批时限. 4 十、审批收费及依据. 4 十一、咨询. . . . 4 十二审批办理. . 4 十三、申请人权利. 5 十四、申请人义务. 5 Q/DZZJ BSZN-—2017 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省级发证)办事指南 一、事项名称和代码 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代码: 二、受理范围 云南滇中新区辖区内列入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目录(省级发证)的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受理. 三、办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九条、第十一条、第六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第十条 《关于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优化许可审批流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质检监函(2015) 491号) 《云南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申请受理工作规定》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通则》 《关于授予滇中新区管委会行使部分省级行政职权等事项的通知》(云政发(2016)39号) 四、实施机关 云南滇中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五、审批条件 同时满足(一)、(二)项条件准予批准. (一)新办(首次)、延续、变更、补领的准予批准的条件 1.有与拟从事生产活动相适应的营业执照; 2.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3.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检测手段; 4.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 5.有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6.产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7.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落后工艺、高耗能、污染 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 (二)通过实地核查 1 Q/DZZJ BSZN-—2017 申请人通过实地核查. (三)补证的准予批准条件 申请人应在公开发行的媒体刊登《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遗失公告. (四)不予批准的条件 1.新办(首次)、延续、变更不满足(一)条款中1-6项条件中任何一项或不满足(二)条款,均不 予批准. 2.补证不满足条款(三)要求,不予批准. 六、审批数量 本行政审批无数量限制,符合审批条件,即予受理和办理. 七、受理地点 受理地点:昆明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质监窗口、云南滇中新区行政审批中心质监窗口 受理地址:呈贡区锦绣大街1号综合服务楼(昆明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质监窗口);长水社区云 水路1号(云南滇中新区行政审批中心质监窗口). 交通方式:(昆明市人民政府服务中心)可乘坐170、C85公交车或地铁驼峰街站;(云南滇中新区 行政审批中心)可乘坐机场大巴或云南滇中新区通勤车. 八、申请材料 2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省级发证)办理申请材料目录 序号 材料名称 原件/复印件 数量 材料形式 新 1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原件 口复印件 2份 纸质 2 《企业营业执照》 口原件 ■复印件 2份 纸质 3 企业承诺书 ■原件 口复印件 2份 纸质 申请产品主要工艺流程图 ■原件 口复印件 2份 纸质 5 申请产品生产设施和检验设施情况 ■原件 口复印件 2份 纸质 6 申请产品生产场所示意图 ■原件 口复印件 2份 纸质 7 申请产品主要生产设备明细 ■原件 口复印件 2份 纸质 8 申请产品检验设备明细 ■原件 口复印件 2份 纸质 9 申请产品关键原材料明细 ■原件 口复印件 2份 纸质 10 关键岗位专业人员信息表 ■原件 口复印件 2份 纸质 11 产品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清单 ■原件 口复印件 2份 纸质 12 口原件 ■复印件 2份 纸质 13 生产许可证(正副本及插页) 口原件 ■复印件 2份 纸质 14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名称变更证明性材料 口原件 ■复印件 2份 纸质 15 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变更证明性材料 口原件 ■复印件 2份 纸质 16 企业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的许可证遗失证明 口原件■复印件 2份 纸质 注:、对于申请免实地核查的,企业应提交由企业法人代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的《企业生产许可证延续申请免于实地核查承诺书和县 罚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DY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YA105-2007 整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 (试行) 2008—08—25发布 2008—00—00实施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发布 Q/DYA105-2008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2 3.2整车外观要求4 3.3环保要求 5 3.4装配、调整要求5 4验收检查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重卡、中重卡车型车轮总成动平衡要求15 附录B(规范性附录)转向器装配、调整、验收技术要求及方法16 附录C(规范性附录)车桥调整臂装配、调整要求及方法18 I Q/DYA105-2008 前 言 为保证公司汽车产品的整车装配、调整和验收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 上,结合中重型载货汽车的生产实际,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大运汽车的一般要求、装配调整要求、整车性能调整及验收检查等内容.对涉及行车 安全的重点项目,主要是制动系统、电器系统、行使系、安全防护装置等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7258一 2004《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详细进行了严格要求.可做为生产、质量管理等部门对此类产品进行 装配、调整和验收的依据. 本标准自2008年10月00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附录A、附件B、附件C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项目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项目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由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项目管理部质量管理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宝乾、陈社强 本标准于2008年10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项目管理部负责解释. II Q/DYA105-2008 大运汽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运汽车装配、调整、验收的技术要求,工作液加注量和要求及整车验收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的最大总质量大于8t的大运各系列汽车及底盘(以下简 称汽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助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406车身反光标识 GB252轻柴油 GB1495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3847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4094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及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7063汽车护轮板 GB7258一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9656汽车用安全玻璃 GB9744载重汽车轮胎 GB11118.1矿物油型和合成烃型液压油 GB11122柴油机油 GB11567.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 GB11567.2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 GB/T12547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 GB/T13880半挂牵引车牵引座的安装 GB13895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5) GB12981机动车辆制动液 GB15082汽车用车速表 GB17691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 V、V阶段)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100 U09 BHD D/CSSC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标准 Q/CSSC3016—2013 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 舰船造修企业 Assessment criterion of war industry units'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for shipyard 2013-02-05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发布 Q/CSSC3016--2013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用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 4一般要求 4 4.1原则 4.2建立和保持. 4.3评定与评审 4.4评审基本条件 4.5评审标准和标准化得分计算方法 .5 5详细要求 5.1安全生产目标 6 5.2组织机构和职责 ....7 5.3安全生产投入 .8 5.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5.5教育培训 ....13 5.6生产设备设施 ..14 5.7作业安全 5.8隐患排查和1治理 5.9重大危险源监控 . ..22 5.10职业健康 ..22 5.11应急救援 23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24 附录A钢制、铝制舰船及军用海上结构物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规范性附录) ..25 附录B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规范性附录)52 附录C木质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规范性附录)75 Z Q/CSSC3016—2013 前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元、李传明、郭俊琦、刘建锋、吉洪文、王靖瑶. 11 Q/CSSC3016--2013 引言 为加强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 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国家国防科技业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军工 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意见》(科工安密[2012]269号)等文件精神,规范舰船造修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评审工作,根据《国防科工局关于印发军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 法(试行)》(科工安密[2012]1097号)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AQ/T9006一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 准化基本规范》,结合舰船造修企业的特点编制而成. -2013 Q/CSSC3016--2013 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舰船造修企业 1范围 示准化建 本标准规定了舰船造修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的一般要求和安全生产目标、 印发军工 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 专修企业 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 该评级办 方面的评审项目和评审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达标评审. 全生产标 本标准所指舰船造修企业是指取得或拟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从事舰船建造(包括舰船分段 结构加工)、修理和造修兼营的企业. 本标准所指舰船包括各类排水或非排水、机动或非机动的钢质、铝质、纤维增强塑料和木质的水面 战斗舰艇、潜艇、军用辅助舰艇和军用海上结构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550气体焊接设备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3608高处作业分级 GB3883.1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4674磨削机械安全规程 GB6067.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T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76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 GB8703辐射防护规定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2942涂装作业安全技术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GB/T14058Y射线探伤机 GB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5579弧焊设...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011-10-26发布 2011-10-26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Q/CSG114002-2011 目次 前言 .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总则 、3 5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 4 6互感器 16 7开关设备 24 8套管 34 9支柱绝缘子、盘形悬式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 ..35 10电力电缆线路 37 11电容器 41 12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 43 13避雷器. 46 14母线 49 151K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 49 16接地装置 50 17串补装置 .. 54 18旋转电机 56 附录A(规范性附录)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63 附录B(资料性附录)污秽等级与现场污秽度 附录C(资料性附录)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网)安全性状态评估的内容、项目和要求65 附录D(资料性附录)变电站钢材质接地网土壤腐蚀性评价方法65 附录E(规范性附录)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定子绕组的交流试验电压、老化鉴定和硅钢片单位损耗68 I Q/CSG114002-2011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 段之一.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2004年以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 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10007一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电力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新设备大量涌现,带电测试、在线监测技术不断进步,为 减少定期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可用率,促进状态监测(检测)技术开展,适应南方电网公司管理与 设备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编. 本标准的提出以2004年以来新颁布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反事故技术措施规定为依 据,结合电力设备管理现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力设 备预防性试验工作.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广东电网公 司佛山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宏明,王红斌,吴琼,李谦,卢启付,刘平原,王勇,喇元,付强,庄 贤盛,梁文进,姚森敬,欧阳旭东,李端姣,陆国俊,黄松波,黄慧红,赵卫民,金向朝等.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皇甫学真陈建福黄志伟谢植飚姜虹云刘辉黄星赵现平等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10月26日起实施.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Q/CSG10007一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废止.凡公司执行 的其它标准涉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等与本标准有不相符的,以本标准为准. 执行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及时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 Q/CSG114002-201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 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500kV及以下的交流输变电设备.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及其他特殊条 件下使用的电力设备可参照执行.进口设备应按照本标准,参考产品技术要求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 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311.2—2002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 GB1094.1~.2—1996 电力变压器总则 GB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 GB1094.4—2005 电力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1094.11—2007 电力变压器干式变压器 GB1207—2006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GB1208—2006 电流互感器 GB1984—2003 高压交流断路器 GB1985—2004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2536—1990 变压器油 GB3906—2006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式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4109—2008 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 GB/T4703—2007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GB/T4787-1996 断路器电容器 GB6115.1—2008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第...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Q/HJ 山东华建仓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71500SHJ0032018 仓储装备筒仓主体焊接施工质量规程 2018-07-01发布 2018-07-15实施 山东华建仓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 1 4材料. 5技术要求 .3 6焊接质量检验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焊缝焊接方法、坡口形式、尺寸及标记方法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记录表格文件 .22 附录C(资料性附录)无损检测要求 30 参考文献. .31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GB1.1-2009的要求起草. 本标准是山东华建仓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质检部提出. 本标准的归口单位:山东华建仓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由山东华建仓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质检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现辉、王乐飞、纪胜浩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武治海 II 仓储装备筒体焊接施工质量规程 1范围 1.1本规程规定仓储装备主体筒壁焊接的术语、材料要求、焊接要求、质量控制要点、检验方法等内 容. 1.2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仓储主体筒仓的焊接,其他结构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0-2006碳钢结构钢 GB/T699-2015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4171-2008耐侯结构钢 GB/T5117-2012非合金及细晶粒钢焊条 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 GB/T10045.3热切割、气割质量和尺寸偏差 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B/T6046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 JB/T10375-2002焊接构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3术语 3.1焊缝 焊件经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即填充金属与熔化的母材凝固后形成的区域,称为焊缝.焊缝型 式分为对接焊缝(坡口焊缝)和角焊缝 3.2对接焊缝 1 对接焊缝是指在焊件的坡口面间或一焊件的坡口面与另一焊件端(表)面间焊接的焊缝,(ASME法规 称坡口焊缝),分为线型对接焊缝、丁字焊缝和十字焊缝. 3.3T型焊缝 T型焊缝是指一件之端面与另一件表面构成直角或近似直角的接头焊缝. 3.4振动法应力消除 振动法应力消除是指将工件在其固有频率下进行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震动处理,消除其残余应力, 使尺寸精度获得稳定的一种方法. 3.5定位焊 定位焊是指为装配和固定焊件接头的位置而进行的焊接. 3.6引出板、引弧板 引出板是指为在焊缝末端获得正常尺寸的焊缝截面,焊前装配的一块金属板,焊接在这块板上结束, 焊后割掉.常见型钢焊接,对接接头、T字接头等. 引弧板是指为保证焊接起弧过程的稳定,保证焊件的焊接质量,在焊件端部增加的用于引导焊接电 弧保持焊接持续焊接的构件. 4材料 4.1钢结构用钢材及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并应具有钢厂和焊接材料厂出具的产品质量合 格证明书或检验合格报告. 4.2钢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复验应符合国家现行GB/T700、GB/T699、GB/T1591、GB/T50205及 GB/T50017第四章的规定. 4.3焊接材料应由生产厂家提供熔敷金属化学成分、性能鉴定资料及指导性焊接工艺参数,复验应符合 GB/T5117的规定.下列情况应该进行复检,且满足GB5117的要求方可使用: 1)已过质保期的焊材; 2)受损严重的焊材; 3)采购的焊材无质量保证性证明文件 4.4钢结构焊接工程中企业常用钢材按其标称屈服强度分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企业常用钢材分类 类别号 标称屈服强度 钢材牌号举例 对应标准号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40.03 C78 MZ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 MZ/T032—2012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 Safety management for senior care organization 2012-03-26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 MZ/T032—2012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 安全管理体系 2 5 设备设施安全要求 .3 6 食品安全要求 7 消防安全要求 ...5 8医疗护理安全要求 .5 9 人身安全要求 10财产安全要求. ...5 11信息安全要求 .5 1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要求 6 13安全教育与培训要求 参考文献 .9 MZ/T032—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中国社会福利协会、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 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素英、冯晓丽、王辉、刘有学、彭嘉琳、田兰宁、雷洋、李绍纯、常华. MZ/T032—2012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体系、设备设施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医疗护理安全、人 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安全教育与培训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2008安全色 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13495-1992消防安全标志 GB/T13869-2008用电安全导则 GB15630-199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19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T50340-200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50437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养老机构senior care organization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综合性服务的各类组织. 3.2 安全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GB/T28001-2001 定义3.16] 3.3 特种设备special type equipment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等. 注:改写AQ7002-2007 定义3.8. MZ/T032—2012 3.4 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GB/T28001-2001 定义3.10] 4安全管理体系 4.1安全管理部门及职责 养老机构的安全责任人应是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养老机构应依法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安 全管理部门由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相关部门和具体实施安全工作的专(兼)职人员组成,逐级 负责本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 4.2安全管理人员要求及职责 4.2.1安全管理人员要求 4.2.1.1养老机构应按照机构总人数及服务内容配置相适应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4.2.1.2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熟悉国家和地方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并取得相关 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具备必要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处置能力. 4.2.2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4.2.2.1安全责任人应全面负责本机构的安全工作,依法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管 理部门和组织(含义务消防组织);审查批准安全制度、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定期研究、督导安全问题;及时、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事故. 4.2.2.2安全管理人员应负责本机构主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年度安全工作 计划,组织实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督促、落实隐患整改工作;定期向安全责任人报告安全工作情况, 及时报告涉及安全的重大问题. 4.3安全管理制度 4.3.1养老机构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但不 限于: a)安全责任制度; b)安全教育制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备案号:27768-2010 MZ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行业标准 MZ/T011.7—2010 救灾帐篷 第7部分:帐篷涂层布 Disaster relief tent- Part 7:Coated fabric for tent 2010-01-14发布 2010-03-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 MZ/T011.7—2010 前言 MZ/T011一2010《救灾帐篷》分为七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8m2单帐篷; 一一第2部分:12m2单帐篷; 一一第3部分:36m2单帐篷; 一一第4部分:12m2棉帐篷; 一一第5部分:36m2棉帐篷; 一一第6部分:厕所帐篷; 一一第7部分:帐篷涂层布. 本部分为MZ/T011一2010的第7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民政部救灾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民政部救灾司、北京市民政局、新兴职业装备生产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田国力、高玉成、丁长利、王珍、李世军、李媛. 232 MZ/T011.7—2010 救灾帐篷第7部分:帐篷涂层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救灾专用帐篷涂层布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救灾专用帐篷涂层布的订购、生产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入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1040.1一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2918一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3917.3一2009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0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3.1一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6一2009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9一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5455一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8427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14801一2009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T17760一2009印染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FZ/T01004一2008涂层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 FZ/T10005一2008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FZ/T01007一2008涂层织物耐低温性的测定 FZ/T01063一2008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 3要求 3.1分类 3.1.1救灾专用帐篷涂层布按涂覆材料分为涂覆聚氯乙烯(PVC)、涂覆聚氨酯(PU)和复合涂覆聚氯 乙烯(PVC)与涂覆聚氨酯(PU)三种. 3.1.2救灾专用帐篷涂层布按涂覆类别分为单面涂覆和双面涂覆两种. 3.1.3救灾专用涂覆布按基布原材料分为涤纶工业长丝、涤纶低弹丝和混合涤纶丝三种. 3.1.4救灾专用涂覆布按基布线密度分类见表1. 233 MZ/T011.7—2010 表1基布线密度 类别 A B C D 线密度,dtex 666×666 555X555 444X444 333×333 3.1.5救灾专用帐篷涂层布基布为天蓝色PANTONG19一4049,浅蓝色PANT0NG17一4041,灰色PANTONG 15一4101等多个品种,具体要求按供需双方合同规定.基布涂覆膜的颜色应与基布颜色一致,或浅于基 布颜色.对基布颜色另有要求时,应在订购合同中注明. 3.2外观质量 3.2.1涂层布(单面涂层布布面)色差不低于GB/T250一2008规定的4级. 3.2.2外观疵点的评定采用有限度的累计评分结合标疵放尺的方法分别评定基布疵点与涂覆层缺陷, 限评分数按布段长度每米0.3分累计.纬斜不得大于3.5%. 3.2.3涂层布的涂覆层应均匀一致,不得有漏涂、孔洞、结块、脱胶、气泡、死褶及破损等缺陷. 3.3理化性能 各种涂层布规格、性能指标及染色牢度见表2~表4.对涂层布性能指标另有要求时,应在产品标 准中注明. 表2规格 线密度规格 项 目 A B C D 单面涂 双面涂 单面涂 双面涂 单面涂 双面涂 单面涂 双面涂 幅宽,cm 150g 单位面积质量,g/m ≥450 ≥400 ≥350 ≥300 表3性能指标 线密度规格 项 目 A B C D 单面涂 双面涂 单面涂 双面涂 单面涂 双面涂 单面涂 双面涂 经向 ≥1600 ≥1000 ≥1200 ≥1150 断裂强力,N/5cm 纬向 ≥1350 ≥1000 ≥1000 ≥1000 经向 ≥40 ≥40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备案号:27767-2010 MZ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行业标准 MZ/T011.6—2010 救灾帐篷 第6部分:厕所帐篷 Disaster relief tent- Part 6:Toilet tent 2010-01-14发布 2010-03-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 MZ/T011.6—2010 前言 MZ/T011一2010《救灾帐篷》分为七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8m2单帐篷; 一一第2部分:12m2单帐篷: 一一第3部分:36m2单帐篷; 一一第4部分:12m2棉帐篷; 一一第5部分:36m2棉帐篷; 一一第6部分:厕所帐篷; 一一第7部分:帐篷涂层布. 本部分为MZ/T011一2010的第6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民政部救灾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民政部救灾司、北京市民政局、新兴职业装备生产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于金明、高玉成、李成、王国力、丁长利、王珍、田国力、崔秀敏. 198 MZ/T011.6—2010 救灾帐篷第6部分:厕所帐篷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救灾专用厕所帐篷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以天蓝涂覆PVC防水阻燃双面涂层布为篷顶材料,以乳白双面涂覆PVC防水阻燃自洁 涂层布为围墙材料,经热合、缝制而成的篷体,与焊接钢管为框架、方形钢管为蹲便器座架组合而成 的救灾专用厕所帐篷的订购、生产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入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50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706一2008热轧型钢 GB/T863.1一1986半圆头铆钉(粗制) GB/T1040.1一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527一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GB/T2679.7一2005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 GB/T3094一2000冷拔异形钢管 GB/T3274一200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3880.1一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材、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3917.3一2009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试 GB/T3923.1一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6一2009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8一1995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4669一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4744一1997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 GB/T4857.4一2008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4部分:采用压力试验机进行的抗压和堆码 试验方法 GB/T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6545-1998 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法 GB/T6836一2007缝纫线 GB/T12672一2009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树脂 GB/T13793一2008直缝电焊钢管 GB/T16604一2008涤纶工业长丝 GB/T19976—2005 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 钢球法 GB/T20118—2006一般用途钢丝绳 GJB3840一1999包装用塑料基压敏胶粘带规范 FZ/T01004一2008涂层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 FZ/T01007-2008 涂层织物耐低温性的测定 199 MZ/T011.6—2010 FZ/T01010一1991涂层织物涂层粘附强度测定方法 FZ/T01063一2008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 FZ65002一1995特种工业用绳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JSB40.1~40.2一1993军用锦丝起绒搭扣带扣合强度和撕揭强度的测定方法 QB/T2173一2001尼龙拉链 QB/T3811一1999塑料打包带 QB/T3817一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金相显微镜法 QB/T3826一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盐雾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YB/T4159一2007热轧花纹钢板和钢带 YB/T5058一2005弹簧钢、工具钢冷轧钢带 YB/T5294一2006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3要求 3.1样式 3.1.1救灾专用厕所帐篷为双坡面直立墙结构,篷内设置蹲便器座架两套(每个蹲便器座架有两个 蹲位),残障人座便器一套.男厕所含小便池、小便桶三组. 3.1.2帐篷长3.9m 宽2.4m 围墙高1.76m 脊顶高2.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备案号:27766-2010 MZ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行业标准 MZ/T011.5—2010 救灾帐篷 第5部分:36m2棉帐篷 Disaster relief tent- Part 5:36m-warmth tent 2010-01-14发布 2010-03-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 MZ/T011.5—2010 前 言 MZ/T011一2010《救灾帐篷》分为七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8m2单帐篷; 一一第2部分:12m2单帐篷: 一一第3部分:36m2单帐篷; 一一第4部分:12m2棉帐篷; 一一第5部分:36m2棉帐篷; 一一第6部分:厕所帐篷; 一一第7部分:帐篷涂层布. 本部分为MZ/T011一2010的第5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和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民政部救灾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民政部救灾司、北京市民政局、新兴职业装备生产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于金明、李成、丁长利、王珍、王德一、甘志军. 148 MZ/T011.5—2010 救灾帐篷第5部分:36m2棉帐篷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救灾专用36m2棉帐篷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以天蓝单面涂覆PVC防水阻燃耐低温涂层布为面料,温区用涤纶针刺毡或寒区用中空 涤纶短纤维絮片为保温材料,阻燃涤纶平纹绸为里布,灰色双面涂覆PVC防水阻燃耐低温涂层布为地铺 等主要材料缝制篷体、棉内胆和地铺,与焊接钢管为框架组合而成的救灾专用36m2棉帐篷的订购、生 产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入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706一2008热轧型钢 GB/T1040.1一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527一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059—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3917.3一2009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3.1一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6一2009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9一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5455一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6836一2007缝纫线 GB/T11048一2008纺织品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 GB/T12672一2009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树脂 GB/T13793一2008直缝电焊钢管 GB/T16988一1997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GB/T19976一2005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钢球法 GB/T20118一2006一般用途钢丝绳 FZ/T01004一2008涂层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 FZ/T01007一2008涂层织物耐低温性的测定 FZ/T01010一1991涂层织物涂层粘附强度测定方法 FZ/T01063一2008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 FZ65002一1995特种工业用绳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JSB9.2一1992絮片抗拉强度的测定 JSB9.3一1992絮片单位面积质量、压缩弹性率及蓬松度的测定 JSB40.1~40.2一1993军用锦丝起绒搭扣带扣合强度和撕揭强度的测定方法 QB/T2173一2001尼龙拉链 QB/T3817一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金相显微镜法 149 MZ/T011.5—2010 QB/T3826一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YB/T5058一2005弹簧钢、工具钢冷轧钢带 YB/T5294一2006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3要求 3.1样式 救灾专用36m2棉帐篷为长方形双坡面直墙建筑样式.两端山墙各开一个门,门上有一个三角形窗 户,一端山墙门的左上方开烟囱口,另一端山墙门的左上方开设风斗,两侧墙各开三个窗户,两侧墙支 起可成遮阳篷.整体帐篷通过拉绳拉起,用三角桩加固,其样式、结构及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XX灾 0810018 1210891 救 灾 786050 476030 图1样式、结构及主要尺寸 3.2结构及主要尺寸 3.2.1救灾专用36m2棉帐篷由篷体和棉内胆、框架、地铺及配件(含三角桩、橡塑桩头、拉绳)五部 分组成.根据使用要求,不安装棉内胆可作单帐篷使用,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备案号:27765-2010 MZ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行业标准 MZ/T011.4—2010 救灾帐篷 第4部分:12m2棉帐篷 Disaster relief tent- Part 4:12m-warmth tent 2010-01-14发布 2010-03-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 MZ/T011.4—2010 前言 MZ/T011一2010《救灾帐篷》分为七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8m2单帐篷; 第2部分:12m2单帐篷; 第3部分:36m2单帐篷; 第4部分:12m2棉帐篷; 第5部分:36m2棉帐篷; 第6部分:厕所帐篷; 一一第7部分:帐篷涂层布. 本部分为MZ/T011一2010的第4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和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民政部救灾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民政部救灾司、北京市民政局、新兴职业装备生产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田国力、庞陈敏、高玉成、李成、丁长利、王珍、王德一、李世军. 104 MZ/T011.42010 救灾帐篷第4部分:12m2棉帐篷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救灾专用12m棉帐篷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以天蓝单面涂覆PVC防水阻燃耐低温涂层布为面料,温区用涤纶针刺毡或寒区用中 空涤纶短纤维絮片为保温材料,阻燃涤纶平纹绸为里布,灰色双面涂覆PVC防水阻燃耐低温涂层布为 地铺等主要材料缝制篷体、棉内胆和地铺,与焊接钢管为框架组合而成的救灾专用12m2棉帐篷的订购、 生产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入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化用灰色样卡 GB/T706—2008热轧型钢 GB/T1040.1一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527一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3880.1一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材、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3917.3一2009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3.1一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6一2009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9—2008 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6836—2007 缝纫线 GB/T11048一2008纺织品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 GB/T12672—2009 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树脂 GB/T13793—2008 直缝电焊钢管 GB/T16988—1997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GB/T19976—2005 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钢球法 GB/T20118—2006 一般用途钢丝绳 FZ/T010042008 涂层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 FZ/T01007—2008 涂层织物耐低温性的测定 FZ/T01010-1991 涂层织物涂层粘附强度测定方法 FZ/T01063-2008 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 FZ65002一1995特种工业用绳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JSB9.2-1992 絮片抗拉强度的测定 JSB9.3一1992絮片单位面积质量、压缩弹性率及蓬松度的测定 JSB40.1~JSB40.2一1993军用锦丝起绒搭扣带扣合强度和撕揭强度的测定方法 QB/T21732001尼龙拉链 QB/T3817一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金相显微镜法 QB/T3826一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YB/T5058—2005 弹簧钢、工具钢冷轧钢带 YB/T5294一2006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105 MZ/T011.4—2010 3要求 3.1样式 救灾专用12m2棉帐篷为长方形双坡面直墙建筑样式.一端山墙开门,门上正中有风斗,另一端 山墙对应位置有烟卤口,两侧墙各开两个窗户,整体帐篷通过拉绳连接三角桩固定,其样式、结构及 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单位为毫米). XX灾 2701 救 灾 370030 320030 图1样式、结构及主要尺寸 表1成品各部位主要尺寸 单位为毫米 部位(件)名称 成品尺寸 极限偏差 篷体长度 3700 30 篷体宽度 3200 30 侧墙高度 1750 20 脊顶高 2670 20 篷顶沿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备案号:27764-2010 MZ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行业标准 MZ/T011.3—2010 救灾帐篷 第3部分:36m2单帐篷 Disaster relief tent- Part 3:36m2tent 2010-01-14发布 2010-03-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 MZ/T011.3-2010 前言 MZ/T011一2010《救灾帐篷》分为七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8m2单帐篷: 一一第2部分:12m2单帐篷: 一一第3部分:36m2单帐篷; 一一第4部分:12m2棉帐篷; 一一第5部分:36m2棉帐篷; 一一第6部分:厕所帐篷; 一一第7部分:帐篷涂层布. 本部分为MZ/T011一2010的第3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民政部救灾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民政部救灾司、北京市民政局、新兴职业装备生产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于金明、李成、丁长利、王珍、王德一、崔秀敏. 70 MZ/T011.3-2010 救灾帐篷第3部分:36m2单帐篷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救灾专用36m2单帐篷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以单面涂覆PVC防水阻燃涂层布为主要材料缝制的篷体,与焊接钢管制作的框架组装 而成的救灾专用36m2单帐篷的订购、生产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入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706—2008热轧型钢 GB/T1040.1一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527—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059—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3917.3—2009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3.1一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6一2009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9—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6836—2007缝纫线 GB/T13793—2008直缝电焊钢管 GB/T19976—2005 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 钢球法 GB/T20118—2006一般用途钢丝绳 FZ/T01004一2008涂层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 FZ/T01010一1991涂层织物涂层粘附强度测定方法 FZ/T01063一2008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 FZ65002一1995特种工业用绳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JSB40.1~40.2一1993军用锦丝起绒搭扣带扣合强度和撕揭强度的测定方法 QB/T2173—2001尼龙拉链 QB/T3817一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金相显微镜法 QB/T3826一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YB/T5058一2005弹簧钢、工具钢冷轧钢带 YB/T5294一2006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3要求 3.1样式 救灾专用36M2单帐篷为长方形双坡面直墙建筑样式.两端山墙各开一个门,门上有一个三角形窗户, 71 MZ/T011.3-2010 两侧墙各开三个窗户,两侧墙支起可成遮阳篷,整体帐篷通过拉绳拉起,用三角桩加固,其样式、结构 及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0600I9 0210891 救 灾 786050 476030 图1样式、结构及主要尺寸 3.2结构及主要尺寸 3.2.1救灾专用36m2单帐篷由篷体、框架、配件(含三角桩、橡塑桩头、拉绳)三部分组成. 3.2.2篷体各部件结构、名称及主要尺寸见附录A中图A.1~图A.10(单位为毫米). 3.2.3框架由通用杆、柱杆、端面地杆、阳篷杆和连接用端架三通、柱底四通、中架四通和钢丝拉绳 等结构件组成,各部件名称、结构及主要尺寸见图2及附录B中图B.1~图B.9(单位为毫米).图中 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公差按GB/T1804一2000中的中等级规定. ① ④ ① ⑦ ④ ⑦ ① ⑦ ① ④ ① ⑤ ③ -081 ② ⑥ ① ③ ① ① ① ① ② ③ 4740-20 2600 7830-20 ①通用杆②-端面地杆③-柱杆④-端架三通 -中架四通@一柱底四通 ⑦-钢丝拉绳 图2框架各部件名称、结构及主要尺寸 72 MZ/T011.3-2010 3.2.4配件三角桩、...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备案号:27763-2010 MZ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行业标准 MZ/T011.2—2010 代替MZ/T011一2001 救灾帐篷 第2部分:12m2单帐篷 Disaster relief tent- Part 2:12m2tent 2010-01-14发布 2010-03-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 MZ/T011.2—2010 前 言 MZ/T011一2010《救灾帐篷》分为七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8m2单帐篷;: 一一第2部分:12m2单帐篷: 一一第3部分:36m2单帐篷; 一一第4部分:12m2棉帐篷; 一一第5部分:36m2棉帐篷; 一一第6部分:厕所帐篷; 一一第7部分:帐篷涂层布. 本部分为MZ/T011一2010的第2部分. 本部分与MZ/T011一2001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标准的幅面格式按GB/T1.1一2009的规定; 一帐篷的规格尺寸修改成3.7m×3.2m: 框架结构中各杆件的连接采用三通和四通,并改成三组“人”字架结构; 一框架增加了钢丝拉绳加固: 一对框架各部件结构做了适当修改(见附录B); 一对检验规则做了修改; 一固定篷体用带管三角环拉绳袢代替篷圈; 产品外包装材料改用编织布; 一篷体增加规范性附录“篷体各部件名称、结构及主要尺寸”图样(见附录A); 一面料改为333 dtex X333dtex和666 dtexX666dtex天蓝单面涂覆PVC防水阻燃涂层布两种规格 酌情选用: 一增加了对面料规格、性能指标的具体要求及对应的试验方法(见附录G); 一增加了规范性附录“防雨性能试验方法”(见附录D); 一增加了规范性附录“产品包装单”(见附录E); 一增加了规范性附录“帐篷使用说明书”(见附录F); 一技术内容的叙述做了适当修改.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民政部救灾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民政部救灾司、北京市民政局、新兴职业装备生产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田国力、邹铭、李保俊、高玉成、李成、丁长利、王珍、王德一. 本部分2010年第一次修改. 36 MZ/T011.2—2010 救灾帐篷第2部分:12m2单帐篷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救灾专用12m2单帐篷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以单面涂覆PVC防水阻燃涂层布为主要材料缝制的篷体,以焊接钢管为框架组合而成 的救灾专用12m2单帐篷的订购、生产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入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706—2008热轧型钢 GB/T1040.1一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527一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059一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3917.3一2009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3.1一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6一2009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9一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6836一2007缝纫线 GB/T13793一2008直缝电焊钢管 GB/T19976—2005 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 钢球法 GB/T20118一2006一般用途钢丝绳 FZ/T01004一2008涂层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 FZ/T01010一1991涂层织物涂层粘附强度测定方法 FZ/T01063一2008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 FZ65002一1995特种工业用绳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JSB40.1~40.2一1993军用锦丝起绒搭扣带扣合强度和撕揭强度的测定方法 QB/T2173一2001尼龙拉链 QB/T3817一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金相显微镜法 QB/T3826一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YB/T5058一2005弹簧钢、工具钢冷轧钢带 YB/T5294一2006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3要求 3.1样式 救灾专用12m2单帐篷为长方形双坡面直墙建筑样式.开门山墙上开三角窗一个;开窗山墙开三角 37 MZ/T011.2—2010 窗一个,方形窗一个,两侧墙各开方形窗户两个.侧墙可支起成阳篷,整体帐篷通过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备案号:27762-2010 MZ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行业标准 MZ/T011.1—2010 救灾帐篷 第1部分:8m2单帐篷 Disaster relief tent- Part 1:8m2tent 2010-01-14发布 2010-03-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 MZ/T011.1—2010 前言 MZ/T011一2010《救灾帐篷》分为七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8m2单帐篷; 一一第2部分:12m2单帐篷: 一一第3部分:36m2单帐篷; 一一第4部分:12m2棉帐篷; 一一第5部分:36m2棉帐篷; 一一第6部分:厕所帐篷; 一一第7部分:帐篷涂层布. 本部分为MZ/T011一2010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民政部救灾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民政部救灾司、北京市民政局、新兴职业装备生产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宋文芳、李成、丁长利、王珍、王德一、李媛. MZ/T011.1—2010 救灾帐篷第1部分:8m2单帐篷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救灾专用8m2单帐篷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以单面涂覆PVC防水阻燃涂层布为主要材料缝制的篷体,以焊接钢管为框架组合而成 的救灾专用8m2单帐篷的订购、生产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入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706—2008热轧型钢 GB/T1040.1一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527一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059—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3917.3一2009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3.1一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6一2009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9一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5455一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6836—2007缝纫线 GB/T13793一2008直缝电焊钢管 GB/T19976—2005 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 钢球法 GB/T201182006一般用途钢丝绳 FZ/T01004一2008涂层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 FZ/T01010一1991涂层织物涂层粘附强度测定方法 FZ/T01063一2008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 FZ65002一1995特种工业用绳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JSB40.1~40.2一1993军用锦丝起绒搭扣带扣合强度和撕揭强度的测定方法 QB/T2173—2001尼龙拉链 QB/T3817一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金相显微镜法 QB/T3826一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YB/T5058一2005弹簧钢、工具钢冷轧钢带 YB/T5294一2006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5 MZ/T011.1—2010 3要求 3.1样式 救灾专用8m2单帐篷为长方形双坡面直墙建筑样式.一端山墙开门,另一端山墙开一个三角窗,两 侧墙各开两个窗户,整体帐篷通过拉绳拉起,用三角桩加固,其样式、结构及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单 位为毫米). XX淑灾 120222 O10ZS1 救 灾 302020 261020 图1样式、结构及主要尺寸 表1成品各部位主要尺寸 单位为毫米 部件(位)名称 成品尺寸 极限偏差 篷体长度 3020 20 篷体宽度 2610 20 侧墙高度 1520 10 脊顶高 2270 20 篷顶沿宽度 80 ±5 门口高度 1800 ±20 门口宽度 700 ±20 门帘高度 1850 ±20 门帘宽度 800 ±10 窗口高度 750 ±10 窗口宽度 750 ±10 窗帘高度 860 ±20 窗帘宽度 860 ±20 窗口下边距地面高度 600 ±20 三角窗底口宽度 1390 ±20 三角窗口高度 400 ±10 培土布宽度 200 10 6 MZ/T011.1—2010 3.2结构及主要尺寸 3.2.1救灾专用82单帐篷由篷体、框架及配件(含三角柱、拉绳)三部分组成. 3.2.2篷体各部件名称、结构及主要尺寸见附录A中图A.1~A.9(单位为毫米). 3.2.3框架由通用杆、山墙地杆、中架四通、端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3.100.99 D98 备案号: MT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1123-2011 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 Flame-proof prehensive protection device of lighting and signal for coal mine 2011-04-12发布 2011-09-01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MT/T1123-2011 目 次 前言 .. .. .. ..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型式及基本参数. 4要求,..,.. ....2 5试验方法. .6 6检验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 I MT/T1123-2011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负责起草,华荣集团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彩燕、林献忠、夏文刚、张斌. Ⅱ MT/T1123-2011 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的型式及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423.4-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eqv IEC 68-2-30:1980) 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60079-0:1998) 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egv IEC60079-1:1990) GB3836.3-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eqv IEC60079-7:1990) GB14048.1-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IEC60947-1:2001 M0D) GB14048.4-200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IEC60947-4-1:2000) JB/T501-2006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 MT/T154.2-1996煤矿用电器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T661-1997煤矿井下用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3型式及基本参数 3.1型式 防爆型式为矿用隔爆型,防爆标志为“ExdI”. 3.2基本参数 额定电压:660(380)V 1140(660)V 变压器额定容量:2.5kVA 4.0kVA 3.3型号 装置的产品型号编制应符合MT/T154.2-1996的规定,其组成和排列方式如下: ZBZ旦-旦/M 照明信号 额定电压,单位为伏特(V) 变压器额定容量,单位为千伏安(kVA) 顺序号 组合 隔爆型 综合保护装置 1 MT/T1123-2011 示例:ZBZ1-4.0/660(380)M表示变压器额定容量4.0kVA、额定电压660(380)V第一次设计的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 综合保护装置. 4要求 4.1一般规定 4.1.1装置应按照由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批准的图样及文件规定制造. 4.1.2装置的结构应符合GB3836.1-2000及GB3836.2-2000等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取得国家指定的防 爆检验单位发放的防爆合格证及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4.1.3装置的组成元器件(接触器、隔离开关、变压器、熔断器等)技术性能除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外, 还应符合各自标准的要求. 4.2环境条件 装置在下列条件下应可靠的工作: a)海拔不超过2000m; b)周围环境温度为-5℃~40℃,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时); c)在有甲烷或煤尘爆炸危险的场所: d)无破坏金属和绝缘材料的腐蚀性气体的地方; e)在无滴水及其它液体侵入的地方; f)在无剧烈振动和冲击,水平安装倾斜度不超过15°的固定场所; g)环境污染等级为3级; h)安装类别为Ⅲ类; 4.3外观 注4.3.1装置表面不应有明显划伤、凹痕、锈蚀、裂纹及变形等现象,表面涂镀层应均匀,不应起 泡、龟裂和脱落. 注4.3.2装置的金属零件不应有裂纹气泡及镀层脱落现象,黑色金属零件均应有可靠的防蚀措施;操 作应灵活可靠,紧固件不应松动,接地螺栓应牢固可靠. 注4.3.3文字和标志应清晰、牢固. 4.4电气间隙...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40 A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0098.8—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 第8部分:个人信息保护 China financial mobile payment-Test specifications- Part 8: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2012-12-12发布 2012-12-12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 L JR/T0098.8—2012 目次 前言 Ⅱ 引言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3基本要求 2 4检测细则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操作规程 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判定准则 JR/T0098.8—2012 前言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标准由以下8部分构成: 第1部分:移动终端非接触式接口: —第2部分:安全芯片: 第3部分:客户端软件: 第4部分:安全单元(SE)应用管理终端: 第5部分:安全单元(SE)嵌入式软件安全: 第6部分:业务系统: 一第7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第8部分:个人信息保护. 本部分为该标准的第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银行卡检测中心)、中金国盛认证中心、工业 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信息 产业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 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微电子技术 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枫、陆书春、潘润红、杜宁、李兴锋、张雯华、刘力慷、刘志刚、聂丽琴、 李晓、尚可、郭栋、熊文招、宋铮、李宏达、王冠华、胡一鸣、张晓、平庆瑞、张志茂、陈君、彭美玲、 李微、陈吉、程恒. II JR/T0098.8—2012 引言 随着移动支付新业务、新产品、新管理模式的不断涌现,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业务出现了 不断交融和细化的趋势,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变得越来越频繁.其中,个人信息在社会、 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滥用个人信息的现象随之出现,给人民切身利益带来了危害. 合理使用和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已成为金融行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促进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在收集、分析和评估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的基础上, 制定本检测规范. III JR/T0098.8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第8部分:个人信息保护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移动支付个人信息保护的内部管理、组织管理、访问控制和个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4 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及检测细则, 本部分适用于指导检测机构制定移动支付个人信息保护检测方案和执行检测,同时可用于指导个人 信息管理机构制造相关产品和建设业务系统.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信息系统所处理、与特定自然人相关、能够单独或通过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该特定自然人的计算机 数据. 本部分所涉及个人信息,包括以下部分: )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个人姓名、性别、国籍、民族、证件种类号码及有效期限、职业、联系方 式、婚姻状况、家庭状况、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及照片等: b)个人认证信息:包括在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留存的登录密码、交易密码、取款密码等: )个人账户信息:包括账号、账户开立时间、开户机构、账户余额、账户交易情况等; d)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信用卡还款情况、贷款偿还情况以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反映 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 )个人交易信息:包括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在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获取、传输、保存的个 人信息等: )衍生信息:包括个人消费习惯等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所形成的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 信息: g)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 2.2 敏感个人信息sensitive personal information 一旦遭到泄露或修改,会对标识的个人信息主体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个人信息.本部分所涉及的 敏感个人信息,包括以下部分: a)个人身份信息:包括证件种类号码及有效期限、联系方式等: )个人认证信息:包括在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留存的登录密码、交易密码、取款密码,以及预留 用于找回密码的问题信息、特征码等; )其他敏感个人信息: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40 A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0098.7—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 第7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China financial mobile payment-Test specifications- Part 7:Trusted service manager 2012-12-12发布 2012-12-12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 JR/T0098.7-2012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总则. ..1 4检测项列表 2 5检测内容....... 附录A(规范性附录)操作规程...................40 附录B(规范性附录)判定准则 43 I JR/T0098.7—2012 前言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标准由以下8部分构成: 第1部分:移动终端非接触式接口: —第2部分:安全芯片: 第3部分:客户端软件: 第4部分:安全单元(SE)应用管理终端: 第5部分:安全单元(SE)嵌入式软件安全: 第6部分:业务系统: 一第7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第8部分:个人信息保护. 本部分为该标准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银行卡检测中心)、中金国盛认证中心、工业 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信息 产业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 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微电子技术 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枫、陆书春、潘润红、杜宁、李兴锋、张雯华、刘力慷、刘志刚、聂丽琴、 李晓、尚可、郭栋、熊文招、宋铮、李宏达、王冠华、胡一鸣、张晓、平庆瑞、张志茂、陈君、彭美玲、 李微、陈吉、程恒. II JR/T0098.7—2012 引言 随着移动支付新业务、新产品、新管理模式的不断涌现,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业务出现了 不断交融和细化的趋势,不同机构、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变得越来越频繁. 可信服务管理系统是移动支付的可信基础设施,提供了移动支付的安全可信、开放共享、多账户应用共 存与互联互通的乎台. 为确保可信服务管理系统的安全、可靠,在收集、分析和评估可信管理系统风险的基础上,本部分 对可信服务管理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和文档审核四个方面的检测要求进行了规定. III JR/T0098.7-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第7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系统(简称TSM系统)的检测内容、判定准则,包括可信服 务管理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和文档审核四个检测类的检测要求、检测项及判定准则. 本部分适用于指导检测机构制定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系统技术标准符合性和安全性检测方案、执 行检测以及判定检测结果的符合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JRT0025.7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7部分:借记/贷记应用安全规范 3总则 3.1检测目标 检测目标是在系统版本确定的基础上,对可信服务管理系统功能、性能、安全性和文档四项检测类 进行检测,客观、公正评估系统是否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对可信服务管理系统的技术标准符合性和安全性 要求,保障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3.2启动准则 a)机构提交的业务系统被测版本与生产版本一致: b)机构业务系统内部测试进行完毕: )系统需求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安装手册等相关文档准备完毕: d)检测环境准备完毕,具体包括: 1)检测环境与生产环境一致或者基本一致,其中网络安全性、主机安全性、数据安全性和运 维安全性检测尽量在生产环境下进行; 2)业务系统被测版本及其他相关外围系统和设备已完成部署并配置正确; 3)用于功能和性能检测的基础数据准备完毕: 4)检测用机到位,系统及软件安装完毕; 5)检测环境网络配置正确,连接通畅,可以满足检测需求. 3.3检测相关规定 a)检测相关操作规定见附录A.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40 A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0098.6—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 第6部分:业务系统 China financial mobile payment-Test specifications- Part 6:Business system 2012-12-12发布 2012-12-12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 JR/T0098.6—2012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 .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2 5检测项列表... 2 6功能检测内容.18 7性能检测内容,,,, 24 8安全性检测内容.... 24 9风险监控检测内容,.... 49 10文档审核内容.. 53 11外包管理检测内容. 54 12机构入网检测内容.. 55 附录A(规范性附录)操作规程. 6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判定准则. 71 I JR/T0098.6—2012 前言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标准由以下8部分构成: 第1部分:移动终端非接触式接口: —第2部分:安全芯片: 第3部分:客户端软件: 第4部分:安全单元(SE)应用管理终端: 第5部分:安全单元(SE)嵌入式软件安全: 第6部分:业务系统: 一第7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第8部分:个人信息保护. 本部分为该标准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银行卡检测中心)、中金国盛认证中心、工业 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信息 产业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 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微电子技术 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枫、陆书春、潘润红、杜宁、李兴锋、张雯华、刘力慷、刘志刚、聂丽琴、 李晓、尚可、郭栋、熊文招、宋铮、李宏达、王冠华、胡一鸣、张晓、平庆瑞、张志茂、陈君、彭美玲、 李微、陈吉、程恒. II JR/T0098.6—2012 引言 随着移动支付新业务、新产品、新管理模式的不断涌现,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业务出现了 不断交融和细化的趋势,不同机构、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变得越来越频繁. 移动支付业务系统检测规范的制定可以有效加强银行、非金融支付服务组织、商户之间的互联、互通及 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本部分对移动支付业务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风险监控、文档审核、外包和机构入网七个检 测类进行了检测规定,对于新增需求,将在标准后续的修订过程中逐步纳入. III JR/T0098.6—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第6部分:业务系统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移动支付业务系统的检测内容和判定准则,包括业务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风 险监控、文档审核、外包管理和机构入网七个检测类的检测要求、操作规程及判定准则. 本部分适用于指导检测机构制定移动支付业务系统和机构入网的技术标准符合性、安全性检测方 案、执行检测以及检测结果符合性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JRT0025.7中国金融集成电路(1C)卡规范第7部分:借记/贷记应用安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用户user 通过移动终端发起移动支付的使用者 3.2 商户merchant 为用户提供商品或服务内容的主体. 3.3 系统用户数user counts 系统中能够参与远程支付业务的有效用户总数.(单位:个) 3.4 在线用户数onl ine user counts 系统中的会话用户数. 3.5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 user counts 系统中在正常业务情况下,同一时间发起业务请求的用户数.(单位:个) 3.6 极限检测 limit test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40 A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0098.5—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检测规范 第5部分:安全单元(SE)嵌入式软件安全 China financial mobile payment-Test specifications- Part 5:Embedded software security of secure element (SE) 2012-12-12发布 2012-12-12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 JR/T0098.5—2012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 .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6 5测试条件. ........6 6SE嵌入式软件安全检测.... 7SE多应用平台安全检测..,. ...25 8移动支付SE规格符合性检测.. 33 附录A(规范性附录)SE嵌入式软件安全要求 . 37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多应用平台安全与嵌入式软件SFRs参照.... 60 参考文献 65 I JR/T0098.5—2012 前言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标准由以下8部分构成: 第1部分:移动终端非接触式接口: —第2部分:安全芯片: 第3部分:客户端软件: 第4部分:安全单元(SE)应用管理终端: 第5部分:安全单元(SE)嵌入式软件安全: 第6部分:业务系统: 一第7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第8部分:个人信息保护. 本部分为该标准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银行卡检测中心)、中金国盛认证中心、工业 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信息 产业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 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微电子技术 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枫、陆书春、潘润红、杜宁、李兴锋、张雯华、刘力慷、刘志刚、聂丽琴、 李晓、尚可、郭栋、熊文招、宋铮、李宏达、王冠华、胡一鸣、张晓、平庆瑞、张志茂、陈君、彭美玲、 李微、陈吉、程恒. II JR/T0098.5—2012 引言 随着移动支付新业务、新产品、新管理模式的不断涌现,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业务出现了 不断交融和细化的趋势,不同机构、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变得越来越频繁. SE作为移动支付客户端安全部件,负责对交易关键数据进行安全存储和运算,SE嵌入式软件的安 全直接影响到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性.标准本部分针对E嵌入式软件安全功能及安全保证要求提出通 用性检测指导,并对SE的多应用平台安全特性提供参考用检测案例.前者供SE嵌入式软件评估与检测 单位参考,后者供E嵌入式软件设计、制造单位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参考, III JR/T0098.5—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 第5部分:安全单元(SE)嵌入式软件安全 1范围 由于移动支付对多应用的支持,SE嵌入式软件需考虑实现多应用平台以支持SE内容动态管理.相 应地,SE嵌入式软件安全包括:SE多应用平台安全和SE应用安全.此外,由于移动支付SE需配合实现 不同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其平台软件应实现移动支付所需的特定基本服务、辅助安全域设置、安全通 道协议等. 本部分规范的第6章旨在针对移动支付SE嵌入式软件安全功能及安全保证要求提出通用性检测指 导:第7章针对SE多应用平台安全特性设计了相关的检测案例;第8章根据针对SE的特定配置需求,给 出了相关的规格符合性测试指导. SE多应用平台软件与上层应用无关,多应用平台安全用以保障SE多应用管理相关的安全属性,其 安全检测应参照标准本部分的SE多应用平台安全检测规范;SE应用包括金融支付应用和非金融支付应 用,其安全检测需根据标准本部分的第6章,配合具体业务功能进行制定;移动支付E定制规范涉及的 内容因影响到移动支付SE的安全性及联网通用性,应参照标准本部分的移动支付SE规格符合性检测规 范进行相应的检测. 本部分的使用对象主要为从事SE嵌入式软件设计、制造、评估与检测单位.SE的发行机构也可参 考本部分以获得对移动支付E产品安全风险的进一步了解,以协助产品选型和风险控制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40 A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0098.4—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 第4部分:安全单元(SE)应用管理终端 China financial mobile payment-Test specifications- Part 4:Secure element (SE)application manage terminal 2012-12-12发布 2012-12-12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 JR/T0098.4—2012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 .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测试条件 2 5SE应用管理终端硬件要求检测....... 2 6SE应用管理终端软件要求检测. 6 7SE应用管理终端安全要求检测 ....9 8PIN输入设备安全检测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抗破坏能力.., 19 附录B(规范性附录)挡板设计标准. 21 附录C(规范性附录)攻击分值计算公式 25 I JR/T0098.4—2012 前言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标准由以下8部分构成: 第1部分:移动终端非接触式接口: 第2部分:安全芯片: 第3部分:客户端软件: 第4部分:安全单元(SE)应用管理终端: 第5部分:安全单元(SE)嵌入式软件安全: 第6部分:业务系统: 一第7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第8部分:个人信息保护. 本部分为该标准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银行卡检测中心)、中金国盛认证中心、工业 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信息 产业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 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微电子技术 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枫、陆书春、潘润红、杜宁、李兴锋、张雯华、刘力慷、刘志刚、聂丽琴、 李晓、尚可、郭栋、熊文招、宋铮、李宏达、王冠华、胡一鸣、张晓、平庆瑞、张志茂、陈君、彭美玲、 李微、陈吉、程恒. II JR/T0098.4—2012 引言 随着移动支付新业务、新产品、新管理模式的不断涌现,移动支付业务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生活的方 方面面,而良好的移动支付受理环境是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前提条件.安全可靠的E 应用管理终端是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本部分在收集、分析和评估E应用管理终端风险的基础上,对其硬件、软件和安全要求的检测要求 进行了规定. III JR/T0098.4—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 第4部分:安全单元(SE)应用管理终端 1范围 本部分定义了SE应用管理终端的硬件、软件和安全等的检测要求.SE应用管理终端的交易模型及流程、 交易报文的检测不在本部分进行规定. 本部分适用于从事移动支付终端检测工作的各相关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943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GB5007.1-2010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24点阵字型 GB5199信息交换用汉字15X16点阵字模集 GB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3000.1-1993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1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 GB17625.1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项输入电流≤16A) 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R/T0025.11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11部分:非接触式IC卡通讯规范 GA/T73机械防盗锁 GB228-1987金属拉伸实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终端主密钥(TMK)terminal master key(TMK) 用于加密终端工作密钥的密钥, 3.2 工作密钥(WK)working key(WK) 通常指PIN加密密钥和MAC计算的密钥.工作密钥必须经常更新.在联机更新的报文中对工作密钥必须 用密钥加密密钥(KEK)加密,形成密文后进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40 A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0098.3—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检测规范 第3部分:客户端软件 China financial mobile payment-Test specifications- Part 3:Client software 2012-12-12发布 2012-12-12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 JR/T0098.3—2012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客户端软件系统架构:. .1 4基本检测项 1 5功能检测项.... 6性能检测项 5 7安全检测项.,,, 6 参考文献 11 JR/T0098.3—2012 前言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标准由以下8部分构成: 第1部分:移动终端非接触式接口: —第2部分:安全芯片: 第3部分:客户端软件: 第4部分:安全单元(SE)应用管理终端: 第5部分:安全单元(SE)嵌入式软件安全: 第6部分:业务系统: 一第7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第8部分:个人信息保护. 本部分为该标准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银行卡检测中心)、中金国盛认证中心、工业 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信息 产业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 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微电子技术 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枫、陆书春、潘润红、杜宁、李兴锋、张雯华、刘力慷、刘志刚、聂丽琴、 李晓、尚可、郭栋、熊文招、宋铮、李宏达、王冠华、胡一鸣、张晓、平庆瑞、张志茂、陈君、彭美玲、 李微、陈吉、程恒. II JR/T0098.3—2012 引言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对支付能力的需求变 得越来越迫切.客户端软件作为应用与支付结合的新兴产品,以其便捷的操作、良好的用户体验,成为 移动支付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考虑到客户端软件运行平台的多样化,软件作为用户支付服务的窗口,选用安全可靠的客户端软件 是极其重要的.为确保移动支付业务的安全,在收集、分析和评估移动支付客户端软件风险的基础上, 标准的本部分从客户端软件的基本要求、功能、性能和安全四个方面提出对客户端软件的检测要求. III JR/T0098.3—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检测规范第3部分:客户端软件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于支持支付业务(包括处理订单)的移动终端客户端软件的检测要求,包括:移动终 端客户端程序、支付控件等.对于仅支持内容浏览等关联业务、不直接集成支付功能的应用软件的安全、 移动支付终端操作系统安全、SE的安全均不属于本部分的规定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移动支付客户端软件检测机构以及设计、开发、集成、维护、运营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R/T0092-2012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客户端技术规范 3客户端软件系统架构 见JR/T0092-2012中第4章. 4基本检测项 4.1开发与维护 4.1.1开发环境 检测目的:检查开发环境是否具有配套的维护机制,发现开发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漏洞. 检测流程:检查开发环境工具清单、维护机制指引,并访谈、分析实际情况是否属实. 通过标准:具有明确的开发环境工具清单和维护机制,未发现开发环境存在明显漏洞. 4.1.2编码漏洞 检测目的:检查编码是否遵守标准的开发流程和编码安全规范,是否配套单元测试,发现请求、响 应、存储、配置等功能中可能存在的漏洞. 检测流程:检查编码规范、关键源代码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通过标准:编码符合安全规范,未发现漏洞. 4.1.3安全补丁 检测目的:检查客户端软件安全补丁的管理程序是否合理. 检测流程:检查客户端软件安全补丁的管理程序、更新记录. 通过标准:应具备完整的安全补丁管理程序,安全补丁应通过充分的评估和测试,确保安装的补丁 不与现有的安全配置相冲突.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