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225 页)

ICS01.140.20 A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599-2015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范 Archives management regulation of social insurance 2015-06-02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1599—2015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原则 .2 5设施设备规范和岗位人员职责 2 5.1设施设备规范 .2 5.2岗位人员职责 2 6业务档案管理规则 2 6.1收集 2 6.2整理 3 6.3立卷 3 6.4 归档 5 6.5保管 5 6.6 鉴定、销毁 5 6.7统计 6 6.8利用 6 6.9移交 ..6 7电子业务档案管理规则 6 7.1基本要求 6 7.2收集 7 7.3整理 7 7.4归档 7 7.5保管 7 7.6鉴定、销毁 .7 7.7统计 7 7.8利用 .7 7.9移交 7 8业务档案信息化规范 7 8.1信息资源建设 .7 8.2应用系统建设 8.3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社会保险业务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9 附录B(规范性附录)检索工具 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档案工作用表 17 附录D(规范性附录)社会保险电子业务材料移交与接收登记表样式26 附录E(资料性附录)全宗卷内容 ..27 附录F(资料性附录)全宗卷卷内目录样式 29 附录G(资料性附录)档案设施设备及耗材配置30 GB/T3159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4)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 心、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上海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上海 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河南省洛阳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山东省潍 坊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四川省泸州市医疗保险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霁松、周红、王发运、郑自民、吴承明、赵学军、刘艳欣、高丽梅、许翔、赵新、 乔静文、施家仪、储华、龚忆莼、曹凌、周强、于莹、李继才、谢芳斌、李效华、刘海庭、何勇、曾辉.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080 A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597--2015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on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ervice for urbanandruralresidents 2015-06-02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1597-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参保登记. 3.1基本要求 3.2参保申请.. 3.3审核与登记 4参保信息变更 4.1基本要求. 2 4.2参保信息变更申请 4.3审核与变更 2 5养老保险费收缴 5.1基本要求.. 5.2养老保险费预存代扣 5.3养老保险费补缴 3 5.4集体补助或资助 3 6个人账户权益 3 6.1基本要求. 6.2个人账户建立 6.3个人账户记录 6.4个人账户支付 6.5个人账户结算 6.6个人账户查询 7待遇支付 4 7.1基本要求 7.2待遇核定 7.3待遇支付 7.4待遇调整 5 7.5资格核对 8关系转移. 8.1基本要求 8.2转移申请 8.3审核与转移 9关系终止. 9.1基本要求
GB/T 31597-2015 9.2关系终止申请 9.3审核与关系终止 10服务监督、评价与改进 10.1服务监督 10.2服务评价.. 10.3服务改进 参考文献
GB/T3159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4)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 社会保险司、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安徽省城乡居民养 老保险中心、福建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心、四川省职工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陕西省宝鸡市城乡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处、辽宁省盘锦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皮德海、刘从龙、刘卫、张景春、高帆、张玉祥、陈华、彭金标、孙菲菲、徐焱、 陈海栋、张开荣、金国宇、马小成。

GB/T31597-2015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参保信息变更、养老保险费收缴、个人账户权益记 录、待遇支付、保险关系转移、保险关系终止、服务监督、评价与改进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乡镇 (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行政村(居)民委员会协办人员(以下简称“协办员")、合作 金融机构。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basic old-age insurance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residents old-age insurance; ROI 国家为保障城乡居民年老后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 政府补贴的筹资模式,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方式。

2.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government subsidy forbasic old-age insurance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中央和地方政府确定具体标准,由社保机构审核并支付给符合待遇领取条件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 待遇中的基础部分。

2.3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individual account-based pension for basic old-ageinsur- ance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老保险待遇。

3参保登记 3.1基本要求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 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均可以在户籍地申请参保。

3.2参保申请 3.2.1社保机构根据参保申请人提供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等证件(特殊参保群体另需提供相关证明 材料),为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服务。

参保申请应向户籍所在地事务所 或村(居)民委员会提出。

3.2.2事务所可以委托本地村(居)民委员会协办人员接收辖区居民提出的参保申请,并指导其填写参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1.040.01 A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596.6-2016 社会保险术语 第6部分:生育保险 Socialinsurance terminology-Part 6:Maternityinsurance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1596.6-2016 前言 GB/T31596《社会保险术语》分为6个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 第2部分:养老保险; 第3部分:失业保险; 一第4部分:医疗保险; 第5部分:工伤保险; 第6部分:生育保险。

本部分为GB/T31596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淄博市社 会劳动保险事业处、辽宁省大连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姚宏、吴光、熊先军、孙树菡、曹霞、李静湖、黄华波、孙丽平、解梦、李淑春、 段政明、龚士钢、赵亮、张柯、倪宏、蒋红梅、张芸、李群、王丽莉、马勇、李朝。

GB/T 31596.6-2016 社会保险术语第6部分:生育保险 1范围 GB/T31596的本部分界定了生育与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待遇、生育保险服务管理、 生育保险待遇管理等方面的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生育保险领域的管理、服务、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

2生育与生育保险 2.1 生育procreation 女性妊娠、分娩及哺育的过程。

2.2 生育保险maternityinsurance 国家立法实施,通过用人单位缴费等筹资形成基金,对参保者因生育和计划生育,按规定给予经济 补偿和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GB/T31596.1-2015,定义2.6] 3生育保险基金 3.1 生育保险费maternityinsurancepremium 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为其职工参加生育保险(2.2)缴纳的费用。

3.2 生育保险基金maternityinsurancefund 按照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3.1)及其产生的利息收人和依法纳人的其他资金汇 集而成的,用于支付生育保险待遇的专项资金。

4生育保险待遇 4.1 生育医疗费用medicalexpenses ofprocreation 生育的医疗费用(4.1.1)、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4.1.2)和法律、法规规定由生育保险基金(3.2)支付 的其他医疗费用的总称。

4.1.1 生育的医疗费用medicalexpenses of birth-giving 女职工因妊娠、分娩发生的,按规定由生育保险基金(3.2)支付的医疗费用。

4.1.2 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medicalexpensesoffamilyplanning 职工因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发生的,按规定由生育保险基金(3.2)支付的医疗费用。

GB/T31596.6-2016 4.2 生育津贴maternityallowance 职工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获得的工资性补偿。

4.2.1 生育津贴支付期限timelimitofmaternityallowancepayment 职工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享受产假及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获得生育津贴(4.2)的天数。

5生育保险服务管理 5.1 生育保险经办机构administrationofmaternityinsurance 负责承办生育保险参保登记、基金征缴、管理和支付、提供咨询服务等业务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5.2 生育保险协议管理agreement management ofmaternityinsurance 生育保险经办机构(5.1)通过与相关机构签订协议,用于规范生育保险服务的管理方式。

5.2.1 生育保险服务协议services agreementofmaternityinsurance 生育保险经办机构(5.1)与相关服务机构签订的,用于规范双方权利义务以及违约处理等办法的专 门合约。

5.2.2 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contractedmedicalinstitutionofmaternityinsurance 与生育保险经办机构(5.1)签订生育保险服务协议(5.2.1),为参保人提供生育及计划生育手术相关 医疗服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1.040.01 A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596.5-2015 社会保险术语 第5部分:工伤保险 Social insurance terminology-Part 5:Work-related injury insurance 2015-06-02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1596.5-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工伤与工伤保险 3工伤保险基金 4工伤预防 5工伤认定 6劳动能力鉴定 7工伤康复 8工伤保险待遇 9工伤保险服务管理 10其.. 索引
GB/T 31596.5-2015 前言 GB/T31596《社会保险术语》分为6个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 第2部分:养老保险; 一第3部分:失业保险; 一第4部分:医疗保险; 一第5部分:工伤保险; 一第6部分:生育保险。

本部分为GB/T31596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吉林省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河南省工伤保险中心、辽宁省铁岭市医疗保险管理 中心、山东省淄博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光、鲁士海、熊先军、孙树菡、李静湖、张晗、姜志芹、刘娟、左陈晨、刘鸿声、 毕永春、李如意、李桂芝、王丽莉、马勇、李朝。

GB/T 31596.5-2015 社会保险术语第5部分:工伤保险 1范围 GB/T31596的本部分界定了工伤与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基金、工伤预防、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 定、工伤康复、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工伤保险领域管理、服务、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

2工伤与工伤保险 2.1 工伤work-related injury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2.1.1)或患职业病(2.1.2)。

2.1.1 事故伤害accidentalinjury 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安全生产事故等导致的伤亡。

2.1.2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 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2.2 工伤保险work-related injuryinsurance 国家立法实施的,通过用人单位缴费筹资形成基金,对职工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 的,给予职工及其近亲属相应待遇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GB/T31596.1-2015,定义2.4] 3工伤保险基金 3.1 工伤保险基金work-relatedinjuryinsurancefund 按照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及其利息收人、以及其他依法纳人的资金汇集而成 的,用于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专项资金。

3.2 工伤保险费率contributionrateofwork-relatedinjuryinsurance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2.2)的缴费比率。

3.2.1 行业差别费率contributionratesfordifferentindustries 行业基准费率 根据不同行业工伤风险程度确定的各行业具有差别性的基准费率。

3.2.2 行业内费率档次intra-industryratelevels 根据同一行业内不同用人单位工伤发生率(4.2)和工伤保险支缴率(3.2.4)等情况确定的同一行业 1
GB/T 31596.5-2015 内的不同费率标准。

3.2.3 费率浮动contributionrateadjustment 根据用人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工伤保险支缴率(3.2.4)、工伤发生率(4.2)及所属行业相应费率档次等 情况,定期浮动和调整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率(3.2)的行为。

3.2.4 工伤保险支缴率ratio ofpensation torevenue ofwork-relatedinjuryinsurance 一定时期内,工伤保险基金(3.1)为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待遇与该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的比率。

3.3 工伤保险基金支出expenditure of work-related injury insurance fund 用于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6.1),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 用于工伤保险其他费用的支出。

3.4 工伤保险储备金reserv...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4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596.4-2015 社会保险术语第4部分:医疗保险 Social insurance terminology-Part 4:Medical insurance 2015-06-02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1596.4—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 3医疗保险对参保人管理 ...2 4医疗保险对医药服务的管理 3 5医疗保险支付管理 4 6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组织6 索引7 GB/T31596.4-2015 前 言 GB/T31596《社会保险术语》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 —第2部分:养老保险; —第3部分:失业保险; —第4部分:医疗保险; ——第5部分:工伤保险; 一第6部分:生育保险. 本部分为GB/T31596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光、曹霞、熊先军、仇雨临、李静湖、王国栋、樊卫东、黄华波、孙丽平、王芳琳、 李淑春、段政明、王丽莉、张杰、马勇、李朝.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1.040.01 A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596.2-2015 社会保险术语 第2部分:养老保险 Social insurance terminology-Part 2:Old-age insurance 2015-06-02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1596.2-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养老保险制度 3缴费与记录 4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5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6基本养老金计发 7分析指标 索引
GB/T 31596.2-2015 前言 GB/T31596《社会保险术语》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 -第2部分:养老保险; 一第3部分:失业保险; 一第4部分:医疗保险; 一一第5部分:工伤保险; 一第6部分:生育保险。

本部分为GB/T3159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4)归口。

司、江西省社会保险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辽宁省丹东市社会保险事业管 理局、江苏省无锡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江苏省淮安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山东省临沂市社 会保险事业管理处。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侯仲华、万斌、陈仁欢、谭中和、于龙、王振辉、吴树春、陈妮娜、何莉、股海泓、 杜广安、赵永刚。

GB/T 31596.2-2015 社会保险术语第2部分:养老保险 1范围 GB/T31596的本部分界定了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与记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金计发、分析指标等方面常用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养老保险政策制定、管理服务、宣传普及、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

2养老保险制度 2.1 基本养老保险basic old-age insurance;BOI 国家立法实施的,通过参保人、用人单位和政府等多方筹资形成基金,对参保并缴纳费用、达到待遇 领取条件者依法提供物质帮助,在其因年老而退出劳动后,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GB/T31596.1-2015,定义2.2] 2.1.1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workersold-ageinsurance;WOI 府补贴的筹资模式,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方式。

注: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保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

2.1.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residentsold-ageinsurance;ROI 国家为保障城乡居民年老后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2.1)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 政府补贴的筹资模式,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方式。

注1:在校学生不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注2:改写GB/T31597-2015,定义2.1。

2.2 补充养老保险additional old-age insurance 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1.1)基础上,为提高职工年老后生活水平,根 据自身经济状况,自愿参加的社会保险制度。

注:补充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2.2.1 企业年金enterprise annuity 企业及其职工根据本单位经济负担能力,集体协商,共同出资,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2.2) 制度。

2.2.2 职业年金career annuity 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根据本单位经济负担能力,民主协商,共同出资,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 保险(2.2)制度。

GB/T 31596.2-2015 2.2.3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individual savingendowmentinsurance 参保人根据自身经济状况,个人缴费、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补充养老保险(2.2) 制度。

2.3 统账结合integrated socialpoolingwithindividual accounts 基本养老保险(2.1)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3缴费与记录 3.1 基本养老保险费premiumsforBOI 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按规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2.1)费用。

3.1.1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premiumsforWOI 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1.1)相关规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3.1)。

3.1.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pr...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4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596.1-2015 社会保险术语第1部分:通用 Social insurance terminology-Part 1:Gereral term 2015-06-02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1596.1—2015 目次 前言 工 1范围 1 2社会保险制度 .1 3参保 2 4社会保险费 3 5社会保险基金 4 6社会保险待遇 5 7基金管理 6 8社会保险经办 7 9社会保险监督 8 10社会保障信息化9 索引 10 GB/T31596.1—2015 前言 GB/T31596《社会保险术语》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 ——第2部分:养老保险; —第3部分:失业保险; 一第4部分:医疗保险; ——第5部分:工伤保险; ——第6部分:生育保险. 本部分为GB/T3159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4)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 保障研究所、上海市社会保险事业基金结算中心、四川省职工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贵州省社会保险事 业管理局、北京市海淀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大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江苏省无锡市社会保 险基金管理中心、河南省郑州市社会医疗保险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汪泽英、费平、李常印、谭中和、袁涛、单耀宾、金钧、李绍泉、李静、巍、刘泽群、 周家顺、姚余庆、于国祯.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240.01 L 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594-2015 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质量规范 Quality specification for data on core servicein social insurance 2015-06-02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新涂房查真伪
GB/T 31594-2015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指标 4.1公共数据指标. 1.2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核心业务数据指标 11 4.3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核心业务数据指标 4.4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核心业务数据指标 17 4.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核心业务数据指标 22 4.6 工伤保险核心业务数据指标 26 4.7失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指标. 4.8生育保险核心业务数据指标 35 附录A(资料性附录)代码表 参考文献 62
GB/T3159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4)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辽宁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 局、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江西省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吉林省长春市社会保险局、大连市医疗保 险管理中心、江苏省常州市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河南省洛阳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四川省成 都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明隽、胡劲松、秦喆、王慎十、顾岩、王宏、杨辉、吴学平、杨丽华、那秀娟、 彭伟中、李文欣、陈超。

GB/T31594-2015 引言 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是社会保险政策制定、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理论研究和学术交 流以及今后事业发展的重要数据支撑。

制定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质量规范,对于提高社会保险核心 业务数据质量、提升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能力、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以及实现社会保险政策制定科学化具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标准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核心业务数据,是社会保险国家标准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本标准结合我国实际状况,对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的指标、数据质量两方面做出了规 范性要求。

GB/T 31594-2015 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质量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指标规范和数据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社会保险领域开展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质量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261.1-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 GB3304一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4658-2006学历代码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8563.2-2005奖励、纪律处分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荣誉称号和荣誉奖章代码 GB/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LB501-2002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data on core servicein social insurance 在社会保险领域,在业务经办与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关键的信息。

3.2 指标名称indexname 在社会保险管理与经办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汉字名称。

注: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汉字名称可能存在同一指标编码。

3.3 指标编码indexcode 数据指标在数据库(表)中的字段名。

3.4 指标类型indextype 数据指标在数据库(表)中计算机处理类型。

类型用字母表示,其中:N为数值型,C为可变字符型, D为时间型。

3.5 指标长度indexlength 数据指标在数据库(表)中的长度。

数值型指标的长度以"m,n"或"m"的形式定义,其中n表示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8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523.3-2020 安全信息识别系统 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 Safety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systems- Part 3:Design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1523.3-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系统构成 1 4.1子导向系统1 4.2系统要素 1 4.3应急导向系统 .2 4.4安全标志系统 5设计原则 2 6设计要求 2 sac 6.1设计流程 2 6.2收集数据 3 6.3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3 6.4目标受众分析 4 6.5选择并设计安全信息识别系统 5 6.6安装设计 5 文 GB/T31523.3-2020 前言 GB/T31523《安全信息识别系统》共分为以下3部分: ——第1部分:标志; —第2部分: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 本部分为GB/T31523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铁路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 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永权、白殿一、陈滋顶、黎益仕、邹传瑜、陈厦、张亮. SAC GB/T31523.3-2020 安全信息识别系统 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 1范围 GB/T31523的本部分规定了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的系统构成、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各设计阶段的 具体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场所或工作场所中以静态标志为主构成的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93.1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GB/T2893.2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2部分:产品安全标签的设计原则 GB/T2893.3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3部分:安全标志用图形符号设计原则 GB/T2893.5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5部分:安全标志使用原则与要求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20002.4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GB/T23809(部分)应急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GB/T25895.1水域安全标志和沙滩安全旗第1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用水域安全标志 GB/T26443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分类、性能和耐久性 GB/T31523.1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第1部分:标志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和GB/T20002.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系统构成 4.1子导向系统 安全信息识别系统可划分为以下子系统: 一应急导向系统; ——安全标志系统. 4.2系统要素 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的子系统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系统要素: GB/T31523.3-2020 安全标志; ——安全标记; 一一安全标签; 一安全旗; —导向线; 一疏散平面图; ——安全通告等. 4.3应急导向系统 应急导向系统是一种通过视觉方式传达疏散路线信息的安全信息识别系统,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可 沿着指定的疏散路线撤离危险区域并到达应急避难场所或安全区域.应急导向系统按照设置场所不同 可划分为三种:建筑物内应急导向系统、建筑物外应急导向系统和人员掩蔽工程应急导向系统. 4.4安全标志系统 安全标志系统是通过不同类型安全标志的设置和使用形成的用于指示消防设施、安全设备的位置 或防止发生事故的安全信息识别系统.通过不同类型安全标志的使用,安全标志系统可用于标示消防 设备设施和安全设备设施,也可用于预防事故.安全标志系统中的系统要素除安全标志外,可进一步扩 展到安全标记和安全标签等. 5设计原则 5.1应急导向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B/T23809(部分)的要求. 5.2安全标志系统中的安全标志应优先从GB/T31523.1、GB13495.1、GB2894及GB/T2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1.080.01 A 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521-2015 公共信息标志 材料、构造和电气装置的一般要求 Publie information signs--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materials. constructior andelectricaldevices 2015-05-15发布 2015-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152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兴红标识有限公司、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 计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权、罗希红、邹传渝、张亮、王昕、洪兴宇。

GB/T 31521-2015 公共信息标志 材料、构造和电气装置的一般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信息标志的材料性能、结构设计、电气装置等方面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设置在室内和室外的各种类型的公共信息标志(包括发光标志、非发光标志、固定标 志和可移动标志等)的设计和制作。

本标准不适用于道路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

注1:在本标准中,公共信息标志指用于承载或显示公共信息的牌体。

注2:道路交通标志牌体的性能要求规定在GB/T23827中,安全标志牌体的性能要求规定在GB/T26443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 GE/T2040铜及铜合金板材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3880(部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村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7000.1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7000.201灯具第2-1部分:特殊要求固定式通用灯具 GB7000.204灯具第2-4部分:特殊要求可移式通用灯具 GB7000.7投光灯具安全要求 GB/T7134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 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15565(部分)图形符号术语 GB15763(部分)建筑用安全玻璃 GB/T17670天然石材统一编号 GB/T17748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 GB/T18601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GB/T19766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 GB/T21526结构胶粘剂粘接前金属和塑料表面处理导则 GB/T22102防腐木材 GB/T29563木材保护管理规范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1
GB/T 31521-2015 GB50755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JGJ1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YS/T431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 [Plastics-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sheets-Types,dimensions and characteristics-Part 2:Extru- ded sheets]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信息标志publicinformation sign 设置在公共场所或工作区域中用于传递公共设施及服务功能等信息的标志。

3.2 面板face panel 朝向观察者并承载信息的标志部件。

3.3 背板backing panel 位于标志后部或是对标志起支撑作用的标志部件。

4使用寿命 4.1公共信息标志(以下简称“标志”的使用寿命是标志在使用中至少能达到的寿命的最低要求。

标 志的使用寿命宜根据标志的功能、用途、使用环境和经济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

4.2标志的使用寿命应为: a)标志采购方在采购要求中规定的使用寿命;或 b)标志采购方与标志制造商协定的使用寿命;或 c)标志制造商向标志采购方提供的使用寿命;或 d)如果以上a)、b)、c)均不适用,则标志主结构部分的使用寿命不应小于10年。

5标志材料 5.1通则 5.1.1标志材料应绿色环保,标志材料中的有害物限量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5.1.2标志材料的最低寿命不应小于标志的使用寿命(见第4章)。

5.1.3标志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应符合GB8624的规定。

加油站等重点消防场所使用的标志材料的 燃烧性能等级应至少为GB8624规定的B1级。

5.2金属 5.2.1标志上使用的金属材料按照外形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L67 ICS_35.240.6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490.7-2015 社区信息化 第7部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 Communityinformationization- Part 7: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information system 2015-05-15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1490.7-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建设模式、系统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5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6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 7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要求 8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10 9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业务分类及其流程 10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 [3 11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性能要求 16
GB/T 31490.72015 前言 GB/T31490《社区信息化》现有以下几部分: 一一第1部分:总则; 第4部分:数据元素字典; 一第7部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

本部分为GB/T31490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市永兴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宁波市信息 产业局、宁波81890求助服务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童云海、连樟文、杨建军、余云涛、吴胜武、胡道林、戴云、余利波、陶有东、 谢昆青。

GB/T 31490.7-2015 社区信息化 第7部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GB/T31490的本部分规定了社区信息化领域中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 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辅助决策功能和系统性能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社区信息化领域中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主要对象包括系统 集成商、软件开发商和项目监理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490.1一2015社区信息化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31490.1一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整合data integration 对来自不同数据源中的异构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集成,以达到数据的一致性,包括格式转换、消除 冲突与冗余、运算、综合、设置时间属性、设置缺省值等。

3.2 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 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决策。

3.3 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processing 面向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使其能够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从而 获得对数据的更深人了解的一类软件技术。

3.4 呼叫中心call center 电话语音系统,在一套由电话网、电话交换设备(一般为电话语音卡或电话交换机)、计算机系统、数 据库系统、控制软件组成的信息交互系统中,来自任意电话的呼叫信号,自动唤醒或激活与之相连接的 电话语音交换设备和计算机,计算机系统自动播放提示语音,呼叫方据以进行交互式按键操作,实现信 息自动(或人工接线员辅助)查询、自动登录、自动下发、自动上传功能。

注:一个完整的呼叫中心系统,一般由自动呼叫分配系统(ACD)、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IVR)、计算机电话集成系统 (CTI)、文本到语音转换系统(TTS)、数据库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后台管理(座席管理)系统等组成。

1
GB/T 31490.7-2015 4建设模式、系统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4.1建设模式与基本要求 社区信息化应基于城市或者城区行政级别上予以建设,各地应根据自身的城市化进程、人口数量及 其分布等实际情况有序推进。

社区信息化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技术标准,具有严格的安 全保密机制。

社区信息化相关软件应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兼容性及可扩展性,并做到界面友好、用语规范、操作简 单、使用方便。

相关软件应具备较强的数据独立性,确保在软、硬件环境发生变化时数据的完整、安全迁 移及有效利用。

在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配有完备的安装与使用技术资料,主要包括:系统概要设计手册、详细 设计手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240.60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490.4-2015 社区信息化 第4部分:数据元素字典 Communityinformationization- Part4:Data element dictionary 2015-05-15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就层查真伪
GB/T 31490.4-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数据元素规范 5业务数据元素字典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通用基础类数据元素字典 A.1位置基础数据元素字典 A.2日期/时间基础数据元素字典 A.3人员数据元素字典 A.4机构公共数据元素字典 1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社区服务类数据元素字典 20 B.1接线部工作人员数据元素字典. 20 B.2执行部工作人员数据元素字典 20 B.3志愿者数据元素字典... 21 B.4加盟企业数据元素字典. B.5社区服务相关业务数据元素字典 23 附录C(规范性附录)社区管理类数据元素字典 27 C.1社区概况数据元素字典 27 C.2社区民政业务数据元素字典 C.3社区劳动保障业务数据元素字典 39 C.4社区计划生育业务数据元素字典 41 C.5社区综治业务数据元素字典. 43 C.6社区卫生业务数据元素字典 48 C.7社区信访业务数据元素字典..
GB/T 31490.4-2015 前言 GB/T31490《社区信息化》现有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4部分:数据元素字典; 一-第7部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

本部分为GB/T31490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市永兴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宁波市信息 产业局、宁波81890求助服务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童云海、连樟文、杨建军、余云涛、吴胜武、胡道林、戴云、余利波、陶有东、 谢昆背。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60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490.1-2015 社区信息化第1部分:总则 Community informationization-Part 1:General 2015-05-15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社区信息化第1部分:总则 GB/T31490.1-2015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 spc net 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12千字 2015年6月第一版2015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51258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10107 GB/T31490.1-2015 前 言 GB/T31490《社区信息化》分为15个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业务建模要求; —第3部分:信息分类代码; —第4部分:数据元素字典; ——第5部分: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要求; —第6部分:数据交换格式; —第7部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 一一第8部分:信息系统接口要求; —第9部分: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第10部分: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要求; ——第11部分:评估指标体系; —第12部分:信息系统安全要求; —第13部分:项目管理; ——第14部分:运维管理; —一第15部分: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要求. 本部分为GB/T3149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宝艾、余云涛、杨建军、周平.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9.060 D5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31432-2015 独山玉命名与分类 Dushan Yu-Denomination and lassification 2015-05-15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1432-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南阳市国土资源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莉、刘长秀、张兴辽、包建铎、王保湘、张德清、毛同春、蒲含勇、丁莉、徐洋、 贾松海、张丽霞. I GB/T31432-2015 独山玉命名与分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独山玉的定义、鉴定特征、分类及命名. 本标准适用于独山玉的原料及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553一2010珠宝玉石鉴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独山玉Dushan Yu 以基性斜长石、黝帘石、白云母(含铬)、纤闪石等为主要矿物组成的中细粒蚀变斜长岩、辉长岩,以 绿、白、褐、红、黄、黑等多种颜色共存为特征;是由岩浆分异、动力变质作用及多期次热液沿破碎裂隙带 充填交代基性一超基性杂岩体而形成.代表产地河南省南阳市独山. 4特征 4.1矿物组成 主要矿物:基性斜长石、黝帘石、白云母(含铬)、纤闪石等;次要矿物:普通辉石、黑云母、阳起石等; 微量矿物:透辉石、榍石、铬铁矿等.不同颜色的独山玉主要矿物组成有差异. 4.2化学组成 独山玉的化学组成主要为SiO2、Al2O3和CaO 含有TiO2、Cr2O3、FeO、MnO、MgO、Na2O及 Co、Ni、Sr、V等微量元素. 4.3结晶状态 晶质集合体,常呈细粒、纤维细粒致密块状. 4.4材料性质 常见颜色:绿、白、褐、红、黄、青、黑;多由两种或以上颜色组成,呈条带状、团块状、浸染状或渐变过 渡分布. 光泽:玻璃光泽,可见油脂光泽. 摩氏硬度:5.5~7.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9.060 D5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390-2015 观赏石鉴评 Appraisal for view stone 2015-05-15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1390-2015 目 次 前言 I 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观赏石分类 2 4.1观赏石分类原则 2 4.2观赏石类别及其主要特征 2 3 5观赏石鉴评 3 5.1鉴评要素 5.2权重分配 .3 5.3鉴评指标 4 5.4鉴评方法 ...6 6鉴评人员与环境要求6 6.1鉴评人员要求 6 6.2鉴评环境要求 7等级划分与鉴评证书 7 7.1观赏石等级划分 7 7.2鉴评证书的基本内容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观赏石鉴评表 8 ....10 参考文献 GB/T31390-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观赏石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品清、兰井志、季荣伦、周易杉、侯志成、邹顺驹、王纪民、陈西、闫志强、郑忠、 王嘉明、王占东. I GB/T31390-2015 观赏石鉴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观赏石的定义与分类,观赏石鉴赏与评价以及鉴评方法和等级划分等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观赏石的鉴赏、评价活动,也可作为观赏石价格评估的重要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S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DZ/TC130.9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9部分:岩石矿样品鉴定 3术语和定火 下列术语和义运用于本文片. 3.1 观其view st: 自然形成巨可以采的,并具有观赏、收藏比、经济价值和科学价信的石质艺术品.此外,还 可涵盖奇峰异百等自然景石及工艺石等. 3.2 纹理石textare view s:cce 由于物质成分(颜色)不同或结构、构造不同,在石体中形成条带、纹理的观赏石. 3.3 画面石painting view stone 由不同颜色、不同物质形成的点、线、面组合且构成图案或画面的观赏石. 3.4 文字石character view stone 由不同色彩的条纹、条带或斑块形成字符或文字的观赏石. 3.5 切磨石cut-polish view stone 为增强石体图案艺术效果而进行切割、打磨或喷沙处理的观赏石(如云南大理石、国画石等). 3.6 组合石assembled view stone 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天然石体组合而成的观赏石,其中也包括小品石等. 3.7 石肤skin of stone 石体经水体冲刷、浸润、氧化,或由风蚀、日晒等表生地质作用在表面形成的皮壳或膜. 1 GB/T31390-2015 3.8 自然要素natural factor 观赏石自身反映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具体表现为形态、质地、色泽和纹理4个要素. 3.9 人文要素cultural factor 主要体现人们对观赏石的认知、感悟及艺术创作,其中包括观赏石的韵意、命题、配座与传承. 4观赏石分类 4.1观赏石分类原则 本标准依据人们的鉴赏传统与习惯、人文意识与审美取向,以及观赏石呈现的艺术形式和特点,结 合观赏石的物质组成、成因类型、产出地质/地理景观环境,将观赏石划分为岩石类、矿物晶体类、生物化 石类、陨石类及其他五种类型.岩石类观赏石指由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形成的观赏石(相关鉴定分 类原则见DZ/T0130.9) 根据石体显现的艺术特点,进一步划分出造型石、图纹石和色质石3个亚类. 4.2观赏石类别及其主要特征 4.2.1岩石类 4.2.1.1造型石 以奇特或典雅的三维几何形态为主要特征,鉴赏中求其形、赏其貌;具象造型石求形态逼真,而抽象 或意象造型石求寓意深刻. 4.2.1.2图纹石 以优美的图案、纹理或文字为主要鉴评要素,观其图纹、赏其寓意,其中主要有画面石、纹理石和文 字石;具象图纹石求形象、重写实,而抽象与意象图纹石求神韵、重写意. 4.2.1.3色质石 以色彩、光泽和质地为主要审美要素,而形态和纹理在鉴赏中处于次要地位的观赏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010 F0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341-2014 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General principle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ssessment 2014-12-31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134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节能中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秀英、陈海红、魏向阳、张英健、张云鹏、论立勇、刘猛、朱春雁、黄兴、李鹏程、 徐春方. I GB/T31341-2014 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能评估的基本原则、通用方法、一般程序、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他技术改造项目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3484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15587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6/T28749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法 GB/T28751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节能评估energy conservation assessment 根据节能法规、标准等,对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能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进行测 算、分析和评价,以及提出能源优化利用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 4总则 4.1节能评估的基本原则 4.1.1专业性 承担节能评估的机构与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以及必要的资质和经验. 4.1.2真实性 节能评估应依据真实可靠的资料、文件和数据,提出符合项目客观实际的评估结果. 4.1.3完整性 节能评估的内容、程序、范围应充分完整,覆盖项目能源利用全过程. 1 GB/T31341-2014 4.1.4可追溯性 节能评估应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保持数据来源明确、计算过程清晰,便于计算结果的复查、核验. 4.1.5可操作性 节能评估应根据项目特点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调整建议,为项目建设提供依据. 4.2节能评估的通用方法 4.2.1标准对照法 对照相关节能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标准和规范等,评估项目能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 4.2.2类比分析法 与同行业领先能效水平对比,评估项目能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 4.2.3专家判断法 利用专家经验、知识和技能,评估项目能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 4.3节能评估的程序 节能评估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分析评估和报告编制阶段. 5节能评估内容及技术要求 5.1前期准备阶段 5.1.1确定节能评估范围 节能评估范围应与项目投资建设范围一致,并体现项目的完整性,涵盖能源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 送分配、终端使用的整个过程. 改、扩建项目依托原项目建设时,相关既有设施用能情况也应纳入评估范围. 5.1.2收集基础资料 收集项目基本情况及用能方面的相关资料,主要涉及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项目 咨询设计资料、项目用能情况、项目外部条件等方面: a)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名称; ●所属行业类型; 建设单位性质; 建设单位地址; ●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建设单位生产规模与经营概况等. b)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 项目建设地点、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区域位置图); 项目性质; 2 GB/T31341-2014 投资规模及建设内容; 项目工艺方案、主要产品方案、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进度计划及建设进展情况等; ●改扩建项目需收集原项目的基本情况. c)项目咨询设计资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 ●其他相关支持性文件. d)项目用能情况: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来源; ●项目年综合能耗、综合能源消费量及主要能效指标; ●项目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及其能效指标情况等; ●改、扩建项目需收集原项目用能情况、存在的问题、利用既有系统与设备的可行性等. e)项目外部条件: ●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地域区属及其主要特征; ●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 ●项目所在地的能源、水资源供应、消费现状、特点及运输条件; ●项目所在地的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及节能目标; 项目所在地的相关环境保护要求等. 5.1.3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020.01 Z 0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328-2014 海水淡化反渗透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reverse osmosis seawater desalinationsystem 2014-12-05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1328-201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运行准备. 4.1技术资料 4.2制度和规程 4.3值班人员 5运行管理 5.1一般规定 5.2设备及其辅助系统运行管理要求 5.3电气系统运行管理要求 5.4仪表控制运行管理要求 5.5公用工程运行管理 6安全、健康和环境要求 6.1一般规定 6.2管理规定 6.3培训规定 6.4管理措施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海水淡化反渗透系统运行管理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附录B(规范性附录)海水淡化反渗透系统运行参数资料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故障和报警的分类及引起的后果 11 附录D(资料性附录)故障应急处理方法 13
GB/T3132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 究所、杭州(火炬)西斗门膜工业有限公司、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舟 山市六横水务有限公司、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波、陈文松、康晓晖、张希建、孙秋里、赵河立、郑宏林、张瑶玲、潘献辉、樊雄、 唐万明、戴海平、王薇。

GB/T 31328-2014 海水淡化反渗透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淡化反渗透系统运行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运行准备、运行管理、安全、健康和环 境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日产千吨级以上的海水淡化反渗透系统的运行管理,其他反渗透系统的运行管理参 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20103膜分离技术术语 DL/T572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201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010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在高于渗透压差的压力作用下,溶剂(如水)通过半透膜进人膜的低压侧,而溶液中的其他组分(如 盐)被阻挡在膜的高压侧并随浓溶液排出,从而达到有效分离的过程。

[GB/T20103-2006,定义4.2.2] 3.2 膜组件membranemodule 由膜元件、壳体、内联接件、端板和密封圈等组成的实用器件。

注:膜组件的壳体里可含有一个或数个膜元件。

[GB/T20103-2006,定义2.2.3] 3.3 海水淡化反渗透系统reverse osmosis systemfor seawater desalination 由海水取水、预处理、反渗透膜组件、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后处理等设备和设施组成的系统。

3.4 化学加强反洗chemicallyenhancedbackwash 在超(微)滤膜产水侧加人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通过反冲洗、浸泡等方式,将在过滤过程中形成于 1
GB/T 31328-2014 膜进水侧的污染物清洗下来的过程。

3.5 化学清洗chemical cleaning 利用化学药品去除膜的污染物的过程。

[GB/T 20103-2006,定义7.2.8] 3.6 淡化水desaltedwater 用各种脱盐方法制得的含有溶解性固体小于1000mg/L的水。

[GB/T20103-2006,定义2.3.5] 4运行准备 4.1技术资料 4.1.1应成立海水淡化反渗透系统运行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和要求。

4.1.2运行部门应做好海水淡化工程峻工资料的接收和归档。

4.1.3运行部门应保持资料的完整、准确和可追溯。

4.1.4运行管理应具备的技术资料见附录A。

4.2制度和规程 4.2.1值班制度 4.2.1.1应规定值班的方式和时间。

4.2.1.2值班人员的职责如下: a)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因故需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V04 ICS 49.0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267-2014 空间科学实验项目实施流程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for space science experiment projects 2014-12-15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空间科学实验项目实施流程 GB/T 31267-2014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 读者服务部:(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8千字 2015年1月第一版2015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49983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
GB/T3126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明芳、郭炯、仓怀兴、温晓刚、康琦、潘明祥、孔文俊、陶新。

GB/T 31267-2014 空间科学实验项目实施流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间科学实验项目从立项到项目结题实施全过程的工作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卫星、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等各类空间飞行器开展的科学实验研究活动。

利用探空火箭、高空气球等其他飞行器开展的,以及在其他天体上开展的科学实验研究活动可参考 使用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877-2012空间科学实验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个28877-201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一般要求 4.1空间科学实验项目应与工程计划同步安排实施,原则上应覆盖四个阶段:立项阶段、地面研究及研 制阶段、空间实验阶段、处理分析阶段,实施中可根据具体型号或任务特点细化或剪裁。

4.2实验装置的软硬件研制应满足工程研制流程的要求。

5详细要求 5.1立项阶段 立项阶段的主要工作项为: a)根据项目指南,提出科学目标和(或)实验技术目标; b)提出资源基本需求; c)按照GB/T28877-2012中4.2.3的要求,编制和提交项目建议书; d)项目遵选; e)立项评审; f)正式立项。

立项阶段的实施流程图见图1。

GB/T 31267-2014 提出科学实验 提出实验资源 编制和提交项目 目标和实验技 基本需求 建议书 项目速选 项目立项评审 项目正式立项 术目标 图1立项阶段流程图 5.2地面研究及研制阶段 5.2.1地面研究及研制阶段的主要工作项为: a)设计空间实验方案,开展围绕空间实验方案的地基理论、实验和仿真研究; b)开展空间实验样品的筛选,实验条件的设计; c)提出科学实验对实验装置的需求; d)提出科学实验项目在发射和回收过程的工作内容及要求; e) 通过地基实验,初步确定空间实验方案与实验样品; 安排样品与实验容器、实验装置的相容性试验; g)编制样品制备、加载等工艺文件; h) 制定实验容器、实验样品等专项试验方案并开展试验; i) 安排整合匹配试验,初步验证实验装置对实验需求的满足程度; j) 优化实验方案,调整对实验装置的需求; k)科学实验方案和实验样品的中期评估; 1) 根据中期评估情况,进行地基实验研究,确定空间实验方案、实验样品和实验条件; m)优化样品制备、样品加载等工艺文件; n)开展飞行件的实验容器、实验样品等专项试验; 0)安排飞行件整合匹配试验; p)优化实验参数和实验流程; q)确定实验样品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案; 安排飞行件科学实验方案和实验样品的中期评估; s)制定空间实验阶段的运控方案; t) 有航天员参与的实验项目,编写航天员操作手册,并安排操作培训和演练; u)按照GB/T28877-2012中5.2.2.5的要求,确定地面对比实验方案,准备实验环境; v)实验样品制备、加载、空间实验和在轨操作等实验流程演练; w)制定飞行实验程序、在轨操作方案和实验过程故障处置预案; x)制定实验样品的回...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7.200.20 Y5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109—2014 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 Method of evaluation for acoustic quality of musical instrument 2014-09-03发布 2015-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1109-201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评价原则 2 5要求 6评价项目 5 7评价程序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评分、统计与报告 GB/T3110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吟飞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北京乐器研究所、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武汉音乐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鉴堂、王伟、庄严、范廷国、梁志伟、王国振、潘绮珊、陈民杰、李健、吴东亮、 秦宏伟、周耘、谷杰. GB/T31109—2014 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乐器声学品质中音质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要求、评价项目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乐器声学品质中音质的主观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乐器声学品质物理量的客观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86一2009电工术语声学和电声学 GB/T3947一1996声学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86一2009、GB/T3947一19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清晰definitional 声音纯净、有层次,泛音可辨. 注:其反义词是模栩、挥浊. 3.2 柔和mellow 声音松通,听感舒适. 注:其反义词是生硬、刺耳. 3.3 明亮bright 中音丰满而有力,高音充分、泛音丰富,明快活跃. 注:其反义词是暗淡、沉网, 3.4 丰满full 声音饱满、厚实,富有弹性. 注:其反义词是单薄、千疱. 3.5 圆润smooth 声音优美、松通,饱满而润泽,不尖糙. 注:其反义词是粗糙、尖锐. 3.6 平衡balanced 乐器全音域范围内各音区的音量分布协调,音色统一. 注:其反义词是失衡、不均 GB/T31109-2014 3.7 谐和harmonious 乐器全音域内的同度音和八度音协调、融合. 注:其反义词是失谐. 3.8 独立评价(法)independent evaluation 不以某个特定乐器作为参照物而进行的评价. 注:也称单刺微评价法、绝对评价法, 3.9 对比评价(法)parative evaluation 以某个特定乐器作为参照物而进行的评价. 注:也称相对评价法、比较评价法. 4评价原则 4.1评价法的选择 4.1.1当需要对乐器进行鉴定、检测时,应采用独立评价法. 4.1.2当需要将某种乐器作参照对象,确定它们之间相似程度时(如仿制、达标等),应采用对比评价法. 4.2评价形式 4.2.1评价人员应通过自己的听觉和专业经验,独立对乐器声学品质进行评定,乐器的各种标识(包括包 装物)应予遮盖,乐器与评价人员之间应以幕布隔离(见5.3.7),必要时,可在评价人员之间采取隔离措施. 4.2.2当对某项评价项目的结果存在疑义,可在打分结束后再开启幕布,由评价人员亲自演奏以得到 确切结论. 5要求 5.1评价小组 应符合下述的规定: a)评价人员应至少具有中级职称,并从事乐器专业工作5年以上; b)成员均应熟悉被评的同类乐器; c)评价小组的人数应为不少于3人的奇数,并具有代表性; d)评价人员的人选由组织方确定,必要时,可在不少于组成人数2倍的备选人员中随机抽取; c)评价人员应执行回避制度; )评价前应由全体成员推举1位组长,负责汇总评语结论. 5.2演奏人员 5.2.1演奏人员应至少具有国家三级演奏员或中级职称专业资格,并有10年以上被评乐器的演奏经验. 5.2.2演奏人员应由评价组织方选定. 5.3评价室 5.3.1评价室几何参数 应符合下述的规定: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20.10 Z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088-2014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管理通则 General guideline of circular economy management for industrial parks 2014-12-22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108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山西省质量认证审核中心、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岳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付允、林翎、温宗国、刘玫、陈亮、武晋花、焦云、马庆、陈岳飞、高东峰、李会泉、 吴丽丽. I GB/T31088-2014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管理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管理的总则、方针、规划、实施、检查、改进等方面的要求. 工业园区不仅局限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保税区、国家级 进出口加工区和省级各类开发区,还包括工业集中区及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工业聚集区.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园区管委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开展循环经济管理工作,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 工业聚集区也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2.1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 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其中,减量化,是指在生 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 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 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2.2 循环经济影响因素circular economy impact factor for industrial parks 对工业园区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具有或可能具有影响的 要素. 2.3 循环经济方针circular economy policy 基于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技术标准和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由管委会提出的 关于循环经济发展和循环经济绩效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2.4 循环经济产业链industrial chain for circular economy 工业园区不同企业之间依据循环经济原理,以废物(副产品)交换利用为基础形成的链条式关联产 业形态. 3总则 本标准采用PDCA方法(见图1),将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管理工作置于不断循环的PDCA运行模式 中.首先,管委会应根据园区产业链特点、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以及节能减排情况,提出园区的循环经济 发展方针,明确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方向.然后通过应用PDCA方法实现园区循环经济管理的持 续改进.具体简述如下: P一规划(Plan):根据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方针,识别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及其适用的 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技术标准等并进行具体的策划,制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 方案. 1 GB/T31088-2014 D一实施(Do):按照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技术和 财力资源,开展园区循环化建设和改造,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 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C一检查(Check):依据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相关标准、园区制定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实施 方案,考核评价园区循环经济绩效和管理的有效性,识别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A一一改进(Act):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从而实现循环经济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园 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 园区循环经济水平持续提升 循环经济 园区循环经济 _持续改进 循环经济 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发展规划 P 规划:制定 改进:提出 园区循环经济 目标和方案 改进措施 园区循环经济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 D mmk {要求} 输入 实施:方案 检查:绩效 一符合 执行 评价 图1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管理的PDCA方法 4管理方针 管委会制定的循环经济管理方针应: a)结合工业园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状况; b)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基本原则; c)符合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d)充分体现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原则. 5规划 5.1概述 在系统分析园区能量流、物质流的基础上,识别影响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收集园区发展 循环经济应该遵循...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