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629.1-2018 小湖羊皮.pdf
ICS59.140.20 Y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629.1—2018 代替GB/T14629.11993 小湖羊皮 Huyang lamb skin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4629.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629.1一1993《裘皮小湖羊皮》. 本标准与GB/T14629.1一1993《裘皮小湖羊皮》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通用术语(见1993年版的第2章); —删除了等级比差(见1993年版的3.2);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5章,1993年版的第5章); —简化了包装、运输、贮存(见第6章,1993年版的第6章).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桐乡市仙人裘皮草有限公司、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研究所、桐乡鑫诺皮草有限 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嘉兴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绪政、姜苏杰、徐建清、沈国清、俞明锋、赵立国、沈兵、步巧巧.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629.1-1993. I GB/T14629.1-2018 小湖羊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湖羊皮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经宰杀后未经处理或仅经过适当保藏处理的生小湖羊皮.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湖羊huyang 原产我国太湖流域,主要分布于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余杭区以及江苏省苏州市和上海市 部分地区.属短脂尾绵羊,为白色羔皮羊品种. 2.2 小湖羊皮huyang lamb skin 纯种湖羊所产的初生羔羊宰杀后剥取的皮,皮张面积一般不超过2700cm2. 2.3 波浪卷花wave pattern 花纹由弯曲成“”形毛纤维紧密排列,组成毛面似波浪起伏图案. 2.4 片形花纹sheet pattern 花纹排列不规则,组成形似片云状花纹图案. 3要求 3.1初加工要求 3.1.1宰剥适当,皮形完整,毛、板洁净干燥. 3.1.2加工形状为自然板. 3.2皮板面积 皮板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皮板面积 单位为平方厘米 皮片类型 皮板面积 计量方式 大片皮 1780~2700 以盐湿皮计,其他保藏方式适当调整 小片皮 <1780 ...
GB/T 13930-2024 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 气量测定方法.pdf
ICS23.080 CCS J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930-2024 代替GB/T13930一2010 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 气量测定方法 Water ring vacuum pumps and prssors-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volume flow of gas 2024-04-25发布 2024-08-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3930-2024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测量方法 1 5流量计算确定 6 6泵气量的计算确定7 附录A(规范性)计量喷嘴测定方法8 附录B(资料性)饱和气体的气量测定方法14 I 2 GB/T1393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3930一2010《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气量测定方法》,与GB/T13930一 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更改了孔板节流装置在水环真空泵试验装置上的安装图(见图3 2010年版的图3); 一更改了孔板节流装置在水环压缩机试验装置上的安装图(见图4 2010年版的图4); 一一更改了孔板节流装置系列,明确了孔板厚度与“流量测定最大值”“差压计压差最大值”的关系 (见表1 2010年版的表1); 一更改了计量节流孔板压差的计量单位,由mm改为hPa(见表1 2010年版的表1); 一更改了计量喷嘴在水环真空泵试验装置上的安装图(见图A.2 2010年版的图A.2); —删除了计量喷嘴干空气表值流量(见2010年版的表A.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淄博真空设备厂有限公司、鲁阳精工真空科技(淄博)有限公司、江苏大学、广东肯 富来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球科技有限公司、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有限公司、湖北同方高科泵业有限 公司、深圳华星恒泰泵阀有限公司、深圳市德宇鑫科技有限公司、沈阳水泵研究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法俭、黄志婷、李娟、李明义、陈首挺、刘继睿、杨木森、荆延波、姜淙献、黄锋、 熊颖申、周首元、董钦敏、康娜. 本文件于1992年首次发布,2010年为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Ⅲ ...
GB/T 13929-2024 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 试验方法.pdf
ICS23.080 CCS J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929-2024 代替GB/T13929一2010 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试验方法 Water ring vacuum pumps and pressors-Testing method 2024-04-25发布 2024-08-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3929-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中 1 4试验方法 2 4.1试验类型 2 4.2试验介质和工作液体 2 4.3试验仪器仪表不确定度 2 4.4试验装置 2 4.5试验条件 3 4.6运转试验 4 4.7性能试验 4 4.8出厂试验4 5测量及等温压缩效率的计算 5 5.1气量的测量 5 5.2吸入压力(真空度)的测量 5 5.3排出压力的测量 5 5.4转速的测量 5 5.5轴功率的测量 6 5.6供水量的测量 6 5.7温度的测量 6 5.8环境空气压力和相对湿度的测量6 5.9振动和噪声的测量 6 5.10等温压缩效率的计算 7 6试验结果的换算 7 6.1通则 7 6.2泵规定条件下的性能换算 7 7性能曲线 8 8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性能容差 8 8.1概述 8 8.2随机不确定度的评定 9 8.3系统不确定度的评定 9 8.4总体的不确定度 9 I GB/T13929—2024 8.5性能容差 9 9试验报告 10 图1试验装置示意图3 表1系统不确定度es相对容许幅度 2 表2容许波动幅度,以测量参数平均值的百分数表示3 表3总体的不确定度的容许波动幅度 9 SAC GB/T1392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3929一2010《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试验方法》,与GB/T13929一2010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0年版的第3章); 一一更改了对试验仪表精度的规定(见4.3 2010年版的4.3); —更改了试验装置示意图(见4.4.1 2010年版的4.4.1); 一删除了最大允许波动幅度可以比规定值大的条件(见2010年版的4.5.4); 一删除了试验的稳定条件(见2010年版的4.5.5); 一删除了不稳定条件的内容及同一量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变化限度(见2010年版的4.5.6和表2); —增加了两级水环真空泵性能试验测点的规定(见4.7.2); 一更改了出厂检验时两级水环真空泵测点的规定(见4.8.2 2010年版的4.7.4); ——增加了出厂检验时振动、噪声测点的规定(见4.8.2) —增加了对进气温度的测量(见5.7); —增加了气温换算系数(见6.2.1); —增加了随机不确定度计算和评定的规定(见8.2); —一增加了总体的不确定度值的导出公式(见8.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有限公司、广东肯富来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泵阀总厂有限 公司、淄博真空设备厂有限公司、江苏大学、湖北同方高科泵业有限公司、鲁阳精工真空科技(淄博)有限 公司、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限公司、沈阳华科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武汉特种工业泵厂有限公司、 青蛙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山水泵制造厂、贝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博科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 星恒泰泵阀有限公司、浙江海弘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沈阳水泵研究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荆延波、姜淙献、莫宇石、魏清希、刘继睿、李明义、黄锋、徐法俭、黄志婷、李娟、 盛英英、蔡振宇、杨平辉、聂国军、孙泽通、罗卫华、孙猛、熊颖申、郑斌、董钦敏、于佳菲. 本文件于1992年首次发布,2010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521 ...
GB/T 13748.20-2024 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0部分: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ICS77.120.20 CCS H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748.20—2024 代替GB/T13748.52005 GB/T13748.20—2009 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0部分: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magnesium and magnesium alloys- Part 20:Determination of elements content-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3748.2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13748《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第20部分.GB/T13748已经发布了以下 部分: —第1部分:铝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锡含量的测定邻苯二酚紫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锂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4部分: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盐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钇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6部分:银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锆含量的测定; —第8部分:稀土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9部分:铁含量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10部分: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11部分:铍含量的测定依莱铬氰蓝R分光光度法; 第12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第13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4部分: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第15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第16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7部分:钾含量和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8部分:氯含量的测定氯化银浊度法; —第19部分:钛含量的测定二安替比啉甲烷分光光度法; —第20部分:ICP-AES测定元素含量; —第21部分:光电直读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元素含量; —第22部分:针含量的测定. 本文件代替GB/T13748.5一2005《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钇含量的测定电感耦 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GB/T13748.20一2009《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0部分:ICP- AES测定元素含量》,与GB/T13748.5一2005和GB/T13748.20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测定范围,增加了锡、银、砷、镉、铬、钾、锂、钠、锑、镧、镨、钆、饵、镝、镜等15个元素的测 定,扩大了铝、铁、锰、镍、铅、钛、锌、锆、钙、锶、铈、钇、钕等13个元素的测定范围(见第1章, GB/T13748.52005的第1章和GB/T13748.202009的第1章); b)更改了各待测元素标准溶液等试剂或材料(见第5章,GB/T13748.5一2005的第3章和 GB/T13748.202009的第3章); c)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的检定要求(见第6章); d)更改了称样量、试液体积、分取体积及定容体积的要求(见8.1、8.4,GB/T13748.5一2005的 6.1、6.3和GB/T13748.202009的6.1、6.3); 5z10 I GB/T13748.20-2024 )更改了分析试液的制备和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见8.4、8.5,GB/T13748.5一2005的6.3、6.4 和GB/T13748.20—2009的6.3、6.4); f)更改了测定方法(见8.6,GB/T13748.5一2005的6.5和GB/T13748.20一2009的6.5); g)增加了计算结果表示和修约要求(见第9章); h)更改了精密度(见第10章,GB/T13748.52005的第8章和GB/T13748.202009的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昆明冶金 研究院有限公司、鹤壁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 限公司、山西银光华盛镁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中科力勒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 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薛宁、谷柳、张树朝、陈浩楠、...
GB/T 12914-2018 纸和纸板 抗张强度的测定 恒速拉伸法(20mm/min).pdf
Y30 ICS 85-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914-2018代替GB/T12914-2008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恒速拉伸法(20mm/min)
Paper andboard-Determination of tensileproperties- Constantrateofelongationmethod(20mm/min) [ISO 1924-2:2008,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properties- Part 2:Constant rate of elongation method(20 mm/min),MOD]
2018-12-28发布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291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2914一2008《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与GB/T12914-2008相比,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一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本标准与GB/T22898-2008[ISO1924-3:2005,MOD]差异的说明(见第1章的注);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伸长量(见3.3)、伸长率(见3.4)的定义; 删除了恒速加荷法相关内容(见2008年版的第4章)并重新编排标准章条; 将伸长率测量精度修改为伸长量测量精度(见5.1,2008年版的5.2.1.1)并增加了对伸长量测 量精度的补充说明(见5.1注2); 增加了裂断长的计算公式(见9.5); 修改了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见9.8,2008年版的10.8); 增加了精密度的相关数据(见10.3中表2、表3)。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924-2:2008《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第2部分:恒速 拉伸法(20mm/min)》。
本标准与ISO1924-2:2008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及原因如下: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50代替ISO186; 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51.2代替ISO536;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51.3代替ISO534; 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739代替ISO187; 鉴于裂断长指标在我国仍被广泛使用,增加了裂断长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见3.6和9.5)。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参考ISO1924-3对伸长量测量精度进行了补充说明(见5.1.2的注2)以区别不同试验项目对 伸长量测量精度的不同要求; 修改了各项抗张性能指标的字母代号(见第9章)以便于仪器显示、打印并保持与相关标准的 一致性; 修改了抗张指数的单位(见9.3),数值不变,以保持与相关产品标准和现有仪器的一致性; 一增加了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1924-2:2008的符号对照。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长江造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 纸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报春、黎的非、温建宇、盛永忠、王东兴。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453-1989、GB/T 453-2002; GB/T 12914-1991、GB/T 12914-2008。
GB/T 12914-2018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恒速拉伸法(20mm/min)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恒定拉伸速度(20mm/min)的试验仪器测定纸和纸板抗张强度、断裂时伸长 率、裂断长和抗张能量吸收的方法,并规定了抗张指数、抗张能量吸收指数和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本标准适用于除瓦楞纸板外的纸和纸板。
注:GB/T22898-2008《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恒速拉伸法(100mm/min)》(ISO1924-3;2005,MOD)规定 了恒速拉伸法的另外一种形式,使用100mm/min的恒定拉伸速度和100mm试验长度。
对于不同的试样,拉 伸速度对抗张强度、断裂时伸长率、抗张能量吸收和弹性模量的影响不同。
大多数情况下,当拉伸速度从 20mm/min(180mm试验长度)增加到100mm/min(100mm试验长度)时,抗张强度增加5%~15%。
使用...
GB/T 12654-2018 书写用纸.pdf
ICS85.060 Y3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654—2018 代替GB/T12654—2008 书写用纸 Writing paper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265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2654一2008《书写纸》.本标准与GB/T12654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亮度改为D65亮度并修改了指标要求(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4章); —修改了横向耐折度和尘埃度指标要求(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4章); —增加了印刷表面强度的要求(见第4章); —增加了对卷筒纸接头数的要求(见第4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造纸研究所、广州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制 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洋、焦东、陈阳明、尹丽华、陈坤亭、李婵、许丁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2654-1990、GB/T12654—2008. I GB/T12654-2018 书写用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书写用纸的产品分级和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表格、练习簿、记录本、账簿及其他书写用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7印刷、书写和绘图用原纸尺寸 GB/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 GB/T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451.3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GB/T456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别克法) GB/T457一2008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测定 GB/T460一2008纸施胶度的测定 GB/T462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GB/T1541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 GB/T1543纸和纸板不透明度(纸背衬)的测定(漫反射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7974纸、纸板和纸浆蓝光漫反射因数D65亮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室外日光条件) GB/T7975纸和纸板颜色的测定(漫反射法) GB/T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T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GB/T22365一2008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 3产品分级和分类 3.1书写用纸按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 3.2书写用纸分为平板纸和卷筒纸. 4要求 4.1书写用纸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
GB/T 10339-2018 纸、纸板和纸浆 光散射和光吸收系数的测定(Kubelka-Munk法).pdf
ICS85.010 Y30 G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10339—2018 代替GB/T10339—2007 纸、纸板和纸浆光散射和 光吸收系数的测定(Kubelka-Munk法) Paper board and pulp-Determination of light scattering a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s(Kubelka-Munk method) [ISO 9416 2017 Paper-Determination of light scattering a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s(using Kubelka-Munk theory) MOD]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033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0339一2007《纸、纸板和纸浆的光散射和光吸收系数的测定》.本标准与 GB/T10339一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标准名称,在名称中加入“Kubelka-Munk法”; ——修改了适用范围,增加了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测量含荧光物质的试样(见第1章,2007年版的 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采用最新版本(见第2章,2007年版的第2章); 一修改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参照国际标准将“单层反射因数”和“内反射因数”改为“单层光亮度 因数”和“内光亮度因数”(见第3章,2007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试验步骤,增加当测量含荧光物质的试样时,仪器应使用紫外截止滤光片(见8.1); 一将“单层光亮度因数”和“内光亮度因数”的测量精度提高到0.01%(见8.2、8.3 2007年版的 8.1、8.2); —增加了本标准与ISO9416:2017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见附录A); —增加了测量光亮度因数反射光度计的光谱特性(见附录B).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9416:2017《纸光散射和光吸收系数的测定(使用Kubelka- Munk理论)》. 本标准与ISO9416:2017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列出了本标准与ISO9416:2017的章 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9416:2017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50代替ISO186; 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51.2代替ISO536; 用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973代替ISO2469; 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739代替ISO187; 增加引用GB/T740、GB/T1543、GB/T24324和GB/T24326. —根据标准的实际使用目的,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以符合我国国情(见第3章); —将仪器中所采用的反射光度计修改为符合GB/T7973的规定(见5.1); —将C光源改为符合我国国情的D65光源(见5.2); 增加了参比标准及要求,以提高仪器的准确性(见5.5); 增加了试验大气条件,以及纸浆试样的制备,以提高试验数据的一致性(见6.2); 一根据我国仪器的实际情况,修改了测量光亮度因数反射光度计的光谱特性(见附录B); —将ISO9416:2017中的附录B精密度(资料性附录)调整为正文要求(见第10章).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标准名称.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I GB/T10339-2018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建材轻工业自动化研究限公司、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制 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造纸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勇、梅鸿、谢婧、汪指航、蒋国文、盛永忠、王东兴.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339—1989、GB/T10339—2007. Ⅱ GB/T10339-2018 纸、纸板和纸浆光散射和 光吸收系数的测定(Kubelka-Munk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Kubelka-Munk理论的纸、纸板和纸浆光散射和光吸收系数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不透明度小于95%的白色和近白色未涂布纸或纸板及纸浆. 注:当用本标准测定含荧光增白剂的试样时,使用仪器上的420m紫外截止滤光片消除的荧光激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
GB/T 10335.3-2018 涂布纸和纸板 涂布白卡纸.pdf
ICS85.060 Y3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10335.3—2018 代替GB/T10335.3—2004 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卡纸 Coated paper and board-Coated ivory board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0335.3-2018 前 言 GB/T10335《涂布纸和纸板》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涂布美术印刷纸(铜版纸); —第2部分:轻量涂布纸; 第3部分:涂布白卡纸; —第4部分:涂布白纸板; —第5部分:涂布箱纸板. 本部分为GB/T10335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0335.3一2004《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卡纸》,与GB/T10335.3一2004相比,主 要变化如下: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部分引用文件(见第2章); —调整了紧度、D65亮度、印刷表面粗糙度、印刷表面强度、印刷光泽度、油墨吸收性、交货水分指 标(见4.1 2004年版的4.1); —增加了横向耐折度、内结合强度技术指标及双面光产品的一等品和合格品要求(见4.1); ——增加了用于食品包装的涂布白卡纸安全要求(见4.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珠海红塔仁恒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亚太森博(山 东)浆纸有限公司、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邱文伦、马洪生、黎的非、李存代、牛丽、余振华、詹建波、徐海东.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335.3—2004. I GB/T10335.3-2018 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卡纸 1范围 GB/T10335的本部分规定了涂布白卡纸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原纸的面层、底层以漂白木浆为主,中间层加有机械木浆或化学木浆,经单面或双面 涂布后,又经压光整饰制成,主要用于印制美术印刷品或印刷后制作高档商品的包装纸盒的涂布白 卡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 GB/T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451.3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GB/T457一2008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测定 GB/T462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GB/T1540纸和纸板吸水性的测定可勃法 GB/T1541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T7974纸、纸板和纸浆蓝光漫反射因数D65亮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室外日光条件) GB/T7975纸和纸板颜色的测定(漫反射法) GB/T8941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的测定 GB/T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T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GB/T12032纸和纸板印刷光泽度印样的制备 GB/T12911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定法 GB/T22363一2008纸和纸板粗糙度的测定(空气泄漏法)本特生法和印刷表面法 GB/T22364一2008纸和纸板弯曲挺度的测定 GB/T22365一2008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 GB/T26203纸和纸板内结合强度的测定(Scott型) 3分类 3.1涂布白卡纸分为单面光和双面光两类,其中单面光又分为背面无涂料(1型)和背面有涂料(Ⅱ型) ...
GB/T 10335.2-2018 涂布纸和纸板 轻量涂布纸.pdf
ICS85.060 Y3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10335.2—2018 代替GB/T10335.2—2005 涂布纸和纸板轻量涂布纸 Coated paper and board-Light weight coated paper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涂布纸和纸板轻量涂布纸 GB/T10335.2—2018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8年12月第一版 关 书号:1550661-61886 GB/T10335.2-2018 前 言 GB/T10335《涂布纸和纸板》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涂布美术印刷纸(铜版纸); —第2部分:轻量涂布纸; 第3部分:涂布白卡纸; —第4部分:涂布白纸板; —第5部分:涂布箱纸板. 本部分为GB/T10335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0335.2一2005《涂布纸和纸板轻量涂布纸》.与GB/T10335.2一2005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部分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5年版的第2章); 扩大了定量范围,增加到90.0g/m2(见4.1表1 2005年版的4.1表1); —一调整了D65亮度、油墨吸收性、印刷光泽度、印刷表面粗糙度、印刷表面强度的规定值(见4.1 表1 2005年版的4.1表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纸张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魏明华、王喜鸽.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335.2—2005. I GB/T10335.2-2018 涂布纸和纸板轻量涂布纸 1范围 GB/T10335的本部分规定了轻量涂布纸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每面涂布量不大于10g/m2 主要用于单色或彩色印刷的书刊、宣传材料等的轻量涂 布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 GB/T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456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别克法) GB/T462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GB/T1541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 GB/T1543纸和纸板不透明度(纸背衬)的测定(漫反射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7974纸、纸板和纸浆蓝光漫反因数D65亮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室外日光条件) GB/T7975纸和纸板颜色的测定(漫反射法) GB/T8941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的测定 GB/T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T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GB/T12032纸和纸板印刷光泽度印样的制备 GB/T12911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定法 GB/T22363一2008纸和纸板粗糙度测定法(空气泄露法)本特生法和印刷表面法 GB/T22365一2008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 3分类 轻量涂布纸按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 4要求 4.1轻量涂布纸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
GB/T 10112-2019 术语工作 原则与方法.pdf
ICS01.020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112—2019/ISO704:2009 代替GB/T101121999 原则与方法 Terminology work-Principles and methods (ISO704:2009 IDT) 2019-08-30发布 2020-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0112-2019/ISO704:2009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客体 2 5概念 2 5.1术语学的概念本质 2 5.2一般概念 2 5.3个体概念 2 5.4特征 3 5.5概念间关系 6 5.6概念体系 14 6定义 17 6.1定义的性质 17 6.2内涵定义 18 6.3定义撰写 18 6.4定义的补充信息 21 6.5不恰当定义 22 7指称 24 7.1指称分类 24 7.2术语 24 7.3名称 26 7.4术语和名称的构成 27 7.5符号 2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定义的其他类型30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术语构成方法示例 3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名称的分类 37 参考文献 39 I GB/T10112—2019/ISO704:200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0112一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与GB/T10112一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一增加了术语“约定定义”“例证定义”“专业概念”“术语资源”“术语产品”“术语编纂产品”及定义 (见3.1~3.6); —删除了概念特征“抽象和划分”(见1999年版的3.2.3); 一删除了概念间关系“非层级关系”(见1999年版的3.3.2); 一修改了内涵和外延的描述(见5.4.3 1999年版的3.2.2); —修改了属种关系的描述(见5.5.2.2 1999年版的3.3.1.1); 一增加了客体的描述(见第4章); —增加了对一般概念的描述(见5.2); —增加了对个体概念的描述(见5.3); 一增加了对指称的描述(见第7章). 本标准采用翻译法等同采用1SO704:200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15237.1一2000术语工作词汇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eqv ISO1087-1:2000) 本标准由全国术语与语言内容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聊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军事科 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用标准研究中心、中国质检出版社、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 外贸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海涛、曹馨宇、陈玉忠、贾仰理、荀恩东、刘耀、赵建国、刘晓东、郝天永、 周长青、刘亮亮、谢琪、丁若尧.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112—1988、GB/T10112—1999. GB/T10112-2019/ISO704:2009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定和编纂各专业领域术语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描述了客体和概念间的各种联系, 确立了术语构成和定义表述的一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专业领域的术语标准化工作,其他术语工作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包括在ISO10241-1中已规定的术语标准的编写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1087-1术语工作词汇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Terminology work-一Vocabulary-一Part1: Theory and application) 3术语和定义 1SO108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约定定义stipulative definition 为了特殊目的将某一词汇应用在特定场合下所形成的定义,不是标准的用法. 3.2 例证定义ostensive definition 通过指出或展示一个或多个客体的实例来给出的定义. 3.3 专业概念specialized concept 反映某一特定专业领域内的专业或技术知...
GB/T 10001.10-2014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0部分:通用符号要素.pdf
ICS01.080.10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001.10-2014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0部分:通用符号要素 Public information graphical symbols- Part 10:General symbol elements 2014-09-03发布 2015-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0部分:通用符号要素 GB/T10001.10—2014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gb168.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010-68522006 2015年1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1-50440 GB/T10001.10-2014 前言 GB/T1000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拟分为以下部分出版: —第1部分:通用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第3部分:客运货运符号; —第4部分:运动健身符号; —第5部分:购物符号; —第6部分:医疗保健符号; —第7部分:办公教学符号; ——第8部分:公园景点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第10部分:通用符号要素. 本部分为GB/T10001的第10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轻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北京视域四维 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厦门鼎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亮、白殿一、安姚舜、杨柞年、宫凤启、陈永权、邹传瑜、王昕. I GB/T10001.10-2014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0部分:通用符号要素 1范围 GB/T10001的本部分规定了构成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通用的符号要素及其应用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65(部分)图形符号术语 GB/T16903.1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1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5565.1中 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符号要素symbol element 具有特定含义的图形符号的组成部分. [GB/T15565.1—2008 定义3.6] 4通用符号要素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通用的符号要素见表1. 5应用原则 5.1设计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时,应优先从表1中选取相应的符号要素. 5.2表1中的符号要素宜等比例放大或缩小.根据设计图形符号的需要,可在符合GB/T16903.1规 定的前提下,对表1中的符号要素进行调整. 5.3根据设计的需要,在不影响符号含义表达的情况下,可将符号要素进行旋转或镜像. 5.4表1中的符号要素不能满足设计图形符号的需要时,应按照GB/T16903.1的规定进行新的符号 要素的设计. GB/T10001.10-2014 表1通用的符号要素 序号 符号要素 名称 含义 说明 表示方向 可作为图形符号单独使用表示 方向,也可与其他符号要素组合形 成新的图形符号,如:出口、入口等 箭柄可根据需要延长或缩短 01 方向箭头 表示某种功能 可与其他符号要素组合形成新 的转变,如更换、 的图形符号,如:航班中转联程、中 转换、交换、交运、 转签证、自动售票、货物交运、货物 提取等功能 提取等 箭柄可根据需要延长或缩短 02 功能箭头 表示与人民币 可作为图形符号单独使用表示 有关的信息 银行,也可与其他符号要素组合形 成新的图形符号,如:自动售货机、 货币兑换、结账等 03 ¥ 人民币符号 表示与问询、咨 可作为图形符号单独使用表示 询有关的信息 问询,也可与其他符号要素组合形 成新的图形符号,如:失物招领、走 04 ? 失儿童认领等 问号 2 ...
GB 32100-2015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pdf
DownloadFrombbs.infoeach. ICS35.040 A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2100-2015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编码规则 Coding rule of the unified social credit identifier forlegalentities andother organizations 2015-09-17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DownloadFrom bbs.infoeach.
Download From bbs.infoeach. GB32100-2015 前言 本标准第4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用标准化技术工作组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标准化研 究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贵州 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宿忠民、柯志勇、孙镇、赵捷、钱晓东、牛之霞、严畅、于辉、尹艳、朱会彦、马宇飞、 冯晓静、周莉、袁辉、孙泰、王波、孟炬、朱峰、李一峰、周顺骥、杨扬、邓祥武、金江、宫政、李晟飞、林云付、 朱勋程、周烨、仇阿根。
Download From bbs.infoeach.
DownloadFrombbs.infoeach. GB32100-2015 引言 为建立覆盖全面、稳定且唯一的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按照《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5]33号),制定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的制定,明确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 构成,为实现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赋码,为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奠定基础,实现各部门的资 源整合,利于简化业务流程,减轻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负担,推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效能提升。
Ⅱ DownloadFrombbs.infoeach.
DownloadFrombbs.infoeach. GB 32100-2015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编码规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下简称统一代码)的术语和定义、构成。
本标准适用于对统一代码的编码、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1171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T1771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校验字符系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组织机构organization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他依法成立的单位的通称。
[GB/T200912006,定义2.2] 3.2 法人legalentities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3.3 其他组织other organizations 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
3.4 组织机构代码organizationcode 主体标识码subjectidentificationcode 按照GB11714编制,赋予每一个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3.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unifiedsocialcredit identifier 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
Download Frombbs.infoeach.
DownloadFrombbs.infoeach. GB 32100-2015 4统一代码的构成 4.1结构 统一代码由十八位的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不使用I、O、Z、S、V)组成,包括第1位登记管理 部门代码、第2位机构类别代码、第3位~第8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第9位~第17位主体标识 码(组织机构代码)、第18位校验码五个部分。
具体表示形式见表1。
表1统一代码构成 代码序号 1 2 3 8 10 ...
GB 29894-2013 木材鉴别方法通则.pdf
ICS79.080 B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894-2013 木材鉴别方法通则 General method of wood identification 2013-11-12发布 2014-04-1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894-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西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产品 质量监督检验院、上海汇豪木门制造有限公司、浙江省木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南浔质检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峰、姜笑梅、陈旭东、海凌超、季军、崔启鹏、符韵林、周少英、牟继平、朱君、 沈世发、陈桂丹、翠引膏、廖晓梅、李敏华、张贝. I GB/T29894-2013 木材鉴别方法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材鉴别的术语和定义、取样方法、制片方法、构造照片拍摄、木材鉴别特征、木材密 度测定、木材树种判定和鉴别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木材及木制品用材的树种(木种)鉴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33木材密度测定方法 LY/T1788一2008木材性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LY/T1788一2008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横切面cross section 与树干主轴或木材纹理相垂直的切而.又称端面或横断面. [LY/T17882008 定义3.2.6] 3.2 径切面radial section 顺着树千轴向,通过髓心与木射线平行或与年轮垂直的切面. [LY/T1788一2008,定义3.2.7] 3.3 弦切面tangential section 没有通过髓心的树于纵切面. [LY/T1788一2008,定义3.2.8] 3.4 边材sapwood 位于树干外侧靠近树皮部分的木材,一般含有生活细胞和储藏物质(如淀粉等).边材树种是指心 边材颜色无明显差别,木材通体颜色均一者. [LY/T1788-2008 定义3.2.9] 3.5 心材heartwood 在木材(生材)横切面上,靠髓心部分,一般材色较深,水分较少的木材,由边材演化而成.心材树种 是心材和边材区别明显的树种. [LY/T1788-2008 定义3.2.10] 1 GB/T29894-2013 3.6 生长轮growth ring 树木形成层在每个生长周期所形成并在树干横切面上所看到围绕髓心的同心圆环.有些热带木材 终年生长不停,因而没有明晰的年轮,但可能有生长轮.在温带地区,树木的生长轮就是年轮. [LY/T1788—2008 定义3.2.11] 3.7 环孔材ring-porous wood 在一个生长轮内,早材管孔明显大于前一生长轮和同一生长轮的晚材管孔,并形成一个明显的带或 环,急变到同一生长轮晚材的木材,如水曲柳、刺槐、榆木等. [LY/T1788—2008 定义3.2.24] 3.8 散孔材diffuse-porous wood 在一个生长轮内早晚材管孔的大小没有显著区别,分布也均匀的木材,如械木、杨木、桦木、赤杨等. [LY/T1788-2008 定义3.2.25] 3.9 半环孔材semi-porous wood 半散孔材semi-diffuse porous wood 管孔的排列介于环孔材与散孔材之间,早材管孔明显大于前一生长轮晚材管孔,但在同一生长轮 内,从中部到晚材管孔逐渐变小;或者木材有一个明显的生长轮,其早材管孔间距很近并不明显大于前 一个生长轮和同一生长轮的晚材导管.如核桃、核桃楸等木材. [LY/T1788-2008 定义3.2.26] 3.10 穿孔板vessel perforation plates 纵向相邻两个导管分子之间底壁相通的孔隙称为穿孔板,有单穿孔板和复穿孔板. 3.11 管间纹孔式intervessel piti 导管与导管之间的纹孔,常呈一定的排列形式,有梯列纹孔式、对列纹孔式和互列纹孔式. 3.12 轴向薄壁组织longitudinal parenchyma 形成层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形成的沿树干方向成串相连、一般具单纹孔的薄壁细胞群.分为离管 类及傍管类薄壁组织两大类. 3.12.1 离管类薄壁组织apotracheal parenchyma 在模式情况下,不依附于管孔或导管的轴向薄壁组织.分轮界、星散、星散聚合和带状薄壁组织等. [LY/T17882008 定...
GB 29432-2012 海底地名命名.pdf
ICS07.040 A44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9432—2012 海底地名命名 Nomenclature of undersea feature names 2012-12-31发布 2013-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GB29432-2012 前言 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3)归口. 本标准由民政部地名研究所负责起草,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全国术语语言内容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 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交通部国家海事局航标测绘处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启大、刘连安、阮文斌、陈宏兵、邬江、周长青、贾建军、郭洪周、刘若梅、 丰爱平、徐斌胜.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战网 GB29432-2012 海底地名命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底地名命名遵循的原则、专名的命名方法和通名的选择与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对海底地理实体进行命名与更名. 2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海底地理实体undersea feature 海底可以测量并可划分界限的地貌单元. 2.2 海底地名undersea feature names 海底地理实体的名称. 注:包括海底地名专名(2.3)和海底地名通名(2.4)两部分, 2.3 专名special terms 地名中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的词. [GB/T17693.1一2008,定义2.2] 2.4 通名generic terms 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词. [GB/T17693.1一2008,定义2.3] 3命名总则 3.1应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在前,通名在后. 3.2宜体现中国文化内涵. 示例1:“郑和海山”以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命名. 示例2:“玉佩海丘”以中国古代饰物命名. 3.3不应使用带有侮辱、歧视性质和庸俗的词命名. 3.4不应同名,应避免两个海底地名同音、近音. 示例1,“双峰海山”与“双风海山”同音,应避免. 示例2:“双峰海山”与“双凤海山”近音,应避免. 3.5在一定范围内的地名,应体现整体性、关联性. 示例:“基隆陆架”与“基隆峡谷”地理位置相邻,采用关联性命名. 3.6地名中的修饰、限定成分(如表示大小、方位、次序等)应反映地理实体的特征,并应放在专名之前. 示例1:“大珍珠海山”和“小珍珠海山”中的“大”和“小”反映了两座海山的相对大小关系,如果命名为“珍珠大海山” 和“珍珠小海山”则不合适. 1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GB29432-2012 示例2:“南长龙海山”和“北长龙海山”中的“南”和“北”反映了两座海山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命名为“长龙南海山” 和“长龙北海山”则不合适. 示例3:“一号风瓜海台”正确,而“风凰海台一”不正确. 3.7应使用规范汉字,避免使用生僻字或易产生歧义的字;不应使用自造字、方言字、繁体字、异体字. 3.8应选用常用汉字命名.可以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选用. 4专名 4.1专名宜简短明确. 示例:“江苏岸外辐射状沙脊群”,类似地名不宜使用. 4.2依据海底地理实体级别区别命名,第一级是依据大地构造特征划分的大型海底地理实体,第二级 是依据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和地貌形态划分的海底地理实体,第三级是依据地貌形态划分的海底地理实 体,第四级是构成第三级海底地理实体的小型海底地理实体.遵循以下具体要求: a)第一级海底地理实体应: —以所在的海域名称命名; 示例:“南海中央海盆”,以所在海域命名. 一以所依靠的岛屿名称命名; 示例:“台湾岛架”,“台湾岛坡”,以台湾岛名称命名其周边岛架和岛坡. —一以邻近的陆地区域名称命名. b)第二级海底地理实体应: —一以靠近的陆地、海岛地名命名; 示例:“南沙海槽”,位于南沙海域的海槽名称. —一以所在的海区名称命名; 示例:“中太平洋海盆”,位于太平洋中部的深海海盆的名称. 一以邻近的陆地上规模较大的地名命名; 示例1,“基隆峡谷”,位于我国台湾北部的海底峡谷名称. 示例2“恒春海脊”,靠近我国台湾恒春附近海域的海岭, ——以描述地理实体形态的词命名. 示例:“长龙海山链”,位于南海中部的链状海山链,以描述性词汇命名, c)第三级、第四级地理实体命名: ——应结合该海域已有地名进行命名,以指示该海底地理实体的位置; 示例:“台湾浅滩”,靠近台湾岛的浅滩. —一群组出现的海底地理实体,宜使用同类事物命名.例如神话...
GB 27421-2015 移动式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pdf
ICS13.100 C5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7421-2015 移动式实验室 生物安全要求 Mobile laboratories-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iosafety 2015-09-11发布 2015-12-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27421-2015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移动式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1 5移动式实验室的基本技术形式和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2 6移动式实验室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2 6.1设计原则 2 6.2基本要求 2 7移动式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7.1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 3 7.2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 4 7.3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4 7.4动物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 5 7.5动物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 5 7.6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5 7.7对从事无脊椎动物操作实验室设施的要求 6 8管理要求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GB19489一2008的条款对照8 附录B(资料性附录)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行动计划与现场工作方案9 附录C(资料性附录)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安全性能现场检测指南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备件指南15 附录E(资料性附录)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现场应急处置预案编制大纲18 参考文献 .21 I GB27421-2015 前言 本标准的第5.3条,第6.2.2条、第6.2.3条、第6.2.8条、第6.2.9条、第6.2.11条,第7.1.1条、 第7.1.5条、第7.1.6条、第7.1.7条、第7.2.2条、第7.2.3条、第7.2.5条、第7.3.2条、第7.3.3条、第7.3.4条、 第7.3.9条、第7.6.2条、第7.6.4条,第8.9条、第8.11条和第8.12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鉴于移动式实验室是实验室的一种类型,本标准是在GB19489一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 求》的基础上,根据移动式实验室的特点提出的相关要求.本标准与GB19489一2008的条款对照见本 标准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天津国家生物防 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疫病 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京、祁建城、赵四清、卢金星、吴东来、王荣、钱军、夏志平、陆兵、李文京、周永运、 赵明、左建平、衣颖、生姓、史光华、何兆伟、王继伟、武桂珍、曲凤宏、宋桂兰、王玉民. Ⅲ GB27421-2015 引言 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的绝不仅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健康,一旦发生事故,极有可能会给人群、 动物或植物带来不可预计的危害.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或事故的发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重要的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事先了解所从 事活动的风险并应在风险已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条件下从事相关的活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识但不 应过分依赖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安全保障作用,绝大多数生物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生物安全意 识和疏于管理. 移动式实验室的使用目的不同于固定实验室,为适应我国移动式生物安全实验室建造和管理的需 要,促进发展,有必要制定本标准.根据调研,移动式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和开放或半开放饲养动物的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极为罕见,特殊性强,不适于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对其规范.因而,本标准的内容不 包括对上述实验室的要求. GB27421-2015 移动式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一级、二级和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移动式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 要求,不包括对移动式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和开放或半开放饲养动物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要求. 第6章以及7.1和7.2是对移动式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 高防护水平的移动式实验室. 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
GB 26446-2010 危险货物运输 排除物质爆炸性的试验方法和判据.pdf
ICS13.300 A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6446-2010 危险货物运输 排除物质爆炸性的试验方法和判据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Test methods and criteria relating to the explosive substance excluded 2011-01-14发布 201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26446—2010 前言 本标准第4、5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四修订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 等效.其有关技术内容与上述手册完全一致,在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1.1一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的技术内容对应如下: —第一法对应试验系列1的1(a)试验; —第二法对应试验系列1的1(b)试验; 一一第三法对应试验系列1的1(c)(i)试验; —第四法对应试验系列1的1(c)(ii)试验.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西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占春瑞、石磊、王晓兵、郭平、梅建、桂家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GB26446—2010 危险货物运输 排除物质爆炸性的试验方法和判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排除物质燥炸性的试验方法和判定依据. 本标准的第一法适用于测试物质传播爆炸的可能性. 本标准的第二法适用于测试加热对密闭状态下物质的影响. 本标准的第三法和第四法适用于测试点火对密闭状态下物质的影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19458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通则 GB/T21570危险品隔板试验方法 GB/T21578危险品克南试验方法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十五修订版)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四修订版) 3术语与定义 GB6944、GB19458和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十五修订版)确立的以 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货物dangerous goods 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 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3.2 爆炸性物质explosive substance 能够通过其自身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反应时在温度、压力和速度下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环的某一种 固态或液态物质(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不放出气体的烟火物质也属于爆炸性物质. 3.3 烟火物质pyrotechnic substance 用来产生热、光、声、气或烟的效果或这些效果加在一起的一种物质或物质混合物.这些效果是由 不起爆的自持放热化学反应产生的. 3.4 爆炸explosion 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 化的现象. 1 GB26446-2010 3.5 爆轰detonation 以冲击波为特征,以超音速传播的爆炸.冲击波传播速度通常超过1000m/s 且外界条件对爆速 的影响较小. 4试验方法 4.1试验类型 判断物质是否为爆炸性物质的试验方法共有四种,第一法用于确定是否传播爆轰;第二法用于确定 在封闭条件下加热的效应;第三法和第四法用于确定在封闭条件下点火的效应. 4 2试验条件 4.2.1由于物质的视密度对方法一的结果有重大影响,应予以记录.固体的视密度通过测量钢管的体 积和试样的质量来确定. 4.2.2如果混合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分离,进行试验时应使引爆器与最有爆炸性可能的部分接触. 4.2.3除非物质将在可能改变其物理状态或密度的条件下运输,否则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下进行. 4.2.4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3.3章特殊规定26中规定“由于大量运输时 可能引发爆炸,这种物质不允许用便携式罐体或容量超过450L的中型散货集装箱运输”.如果液体被 考虑用容量超过450L的罐式集装箱或中型散货集装箱运输,应参照附录A中适宜的方法对样品进行 ...
GB 17740-2017 地震震级的规定.pdf
ICS91.120.25 P1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7740—2017 代替GB17740一1999 地震震级的规定 General ruler for earthquake magnitude 2017-05-12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7740—2017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测定方法 .3 4使用规定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表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震仪器参数与传递函数 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不同震中距选用地震面波周期值12 附录D(规范性附录)Q(4 h)值表13 参考文献 16 SAC I GB17740—2017 前言 本标准的第2章和4.2.2中的c)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7740一1999《地震震级的规定》. 本标准与GB17740一199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16条术语和定义:“地震”“震源”“震中”“震中位置”“震源深度”“浅源地震”“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地震体波”“地震矩”“地方性震级”“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矩震级”“质点运动位 移”和“地震速报”; —修改了3条术语的定义:“质点运动”“质点运动速度”和“量规函数”; 一删除了1条术语的定义:“地动位移”; 增加了地方性震级ML、短周期体波震级mb、宽频带体波震级mBBB)、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 和矩震级Mw的测定方法; —修改了地震震级的使用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瑞丰、陈运泰、许绍燮、任枭、徐志国、薛峰、冯义钧、郑秀芬、杨辉、王丽艳、 王晓欣、邹立晔、陈宏峰、张立文、任克新、孙丽、韩雪君、和锐.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7740-1999. GB17740-2017 引言 GB17740一1999自实施以来,规范了地震震级的测定方法和使用规定,对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 御、应急救援等防震减灾相关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科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修订GB17740一1999的主要原因是: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地震观测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历史性突破,到2007年底, 我国正式运行的地震台站都是数字化的台站,仪器特性、数据传输方式、数据分析处理方 式、震级测定的时效性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GB17740一1999实施以来,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地震观测资料,在地震震级测定方面有了 新的认识; 一国际上在震级测定方法和发布规则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并逐步得到应用. N GB17740-2017 地震震级的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震级的测定方法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地震监测、地震应急、信息发布、科学普及、新闻报道等与地震震级有关的工作. 本标准不适用于科学研究所使用其他类型的震级.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地震earthquake 大地震动.包括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矿山采掘活动、水库蓄水等 引发的地震)和人工地震(爆破、核爆炸、物体坠落等产生的地震).一般指天然地震中的构造地震. 注:改写GB/T18207.1一2008,定义3.1. 2.2 震源earthquake source;seismic source 产生地震的源. [GB/T18207.1—2008 定义3.2] 2.3 震中epicentre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GB/T18207.1—2008 定义3.7] 2.4 震中距epicentral distance 地震震中至某一指定地点的地面距离. 注:在测定地方性震级M时,震中距的单位为千米(km);在测定面波震级Ms、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短周期体 波震级m和宽频带体波震级mBBB)时,震中距的单位为度().1≈111.2km. 2.5 震中位置epicentre location 震中的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 [GB/T18207.2一2005,定义3.1.9.2] 2.6 震源深度focal depth 震源与震中的距离. [GB/T18207.2一2005,定义3.1.9.3] 2.7 浅[源地]震shallow earthquake 震源...
EJ/T 878-2011 乏燃料离堆贮存水池安全设计准则.pdf
ICS27.120.01 F49 备案号:33591-2011 EJ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 EJ/T878-2011 代替EJ878-1994 乏燃料离堆贮存水池安全设计准则 Design criteria for independent spent fuel storage installation (water pool type) 2011-07一19发布 2011-10一01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EJ/T878—2011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安全准则.. 2 5安全设计基本要求....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乏燃料离堆贮存水池工艺过程示意图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推荐池水物理一化学性质.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压水堆乏燃料衰变热保守产生率 ....15 附录D(资料性附录)典型剂量率. 16 I EJ/T878—2011 前言 本标准代替EJ878-1994《乏燃料离堆贮存水池安全设施准则》. 本标准与EJ878-1994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扩充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完善了关于破损乏燃料的贮存和处理措施; —根据近期国内外离堆乏燃料贮存水池的运行经验校核了池水冷却、净化系统等各项设计基准参 数; 一设计基准地震动荷载应按SL2考虑,其峰值加速度由“不小于0.1g”改为“不小于0.15g”; 一根据贮存深燃耗乏燃料(如平均燃耗为5.5×10MWd/tU)时的情况,修订了附录A、附录B、附 录C的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宝柱、马敬、左越. 本标准于1994年10月首次发布. II EJ/T8782011 乏燃料离堆贮存水池安全设计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乏燃料离堆贮存水池(以下简称“离堆水池”)设计中为确保核安全所应遵循的准 则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贮存从水堆中卸出、经五年以上冷却的乏燃料的离堆水池的安全设计.本标准也适 用于贮存其它类型的(例如从气冷堆卸出的)乏燃料和燃料组件的部件等的离堆水池的安全设计. 本标准不适用于在堆水池安全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5146.8操作、贮存、运输轻水堆核燃料单元的核临界安全准则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EJ724核燃料后处理厂防火准则 EJ849核燃料后处理厂辐射安全设计规定 EJ/T939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 EJ/T1054核材料和核设施实物保护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离堆贮存水池(简称“离堆水池”)independent spent fuel storage instal lation(ISFSI) 设在反应堆区域边界之外的乏燃料贮存水池,通常用来接收和贮存由几个反应堆来的乏燃料. 3.2 燃料单元fuel unit 操作、贮存或运输时,作为单个物件对待的物体.它可以是单根燃料元件、燃料组件、装在罐内的 乏燃料或密集在一起的一批燃料元件. 3.3 吊篮basket 供转运或贮存一个或多个乏燃料单元的开口金属构件. 3.4 贮存格架storage racks 设在水池内供支撑并保持燃料单元,使其在贮存期间处于次临界状态的金属构件. 3.5 吊篮支架 basket brackets EJ/T878-2011 设在水池底或壁上的金属构件,供支承贮存吊篮,并使其在任何情况下,保证吊篮内燃料处于次临 界状态. 3.6 设计基准事故design basis accident(DBA) 离堆水池按确定的设计准则在设计中采取了针对性措施的那些事故工况.例如: a)核临界事故; b)池水冷却功能丧失; c)容器跌落; d)发生设计基准地震. 4安全准则 4.1安全的主要目标 安全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在运行状态和事故工况下 所受到的照射不超过国家规定限值,并在设计中贯彻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原则. 4.2安全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设计中体现纵深防御,提供多层次的保护,来保证离堆水池正常运行,预防 事故...
DB61/T 1123-2018 行政许可事项编码规则.pdf
ICS35.040 A24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标准 DB61/T1123—2018 行政许可事项编码规则 Code rules for administrative licensing 2018-02-13发布 2018-03-13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1/T1123—2018 目 次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编码. 2 5实施编码 3 6办件编号....- 4 7编码动态管理. .5 8编码维护机构.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编码示例6 附录B(规范性附录)政务服务事项类型代码表7 DB61/T1123—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审改办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审改办、陕西省政府政务公开办、陕西省电子政务办公室、陕西省信息中 心、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兴旺、张赫、屈晓东、李策、白正纬、李超、吴江、翟宏伟、骆红、康庄. 本标准由陕西省审改办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审改办 电话:029-87299303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新城大院 邮编:710006 II DB61/T1123—2018 行政许可事项编码规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行政许可事项编码规则的术语和定义,基本编码、实施编码、办件编号的结构和赋码 规则,以及编码的动态管理和维护机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行政许可事项的编码管理工作,其他类型的政务服务事项编码参照本标准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10114-2003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32100-2015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 号) 3术语和定义 GB/T10113-2003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10113-200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办理项handling item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可以根据实际办理的流程、申请材料的不同情形,对编制部门发布的主项或子项 进一步拆分为办理项. 3.2 编码coding 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代码的过程. [GB/T10113-2003 定义2.2.1] 3.3 代码code 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GB/T10113-2003 定义2.2.5] 3.4 ...
DB53 523-2013 富过磷酸钙.pdf
ICS65.080 G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 DB53 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41309-2014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523—2013 富过磷酸钙 2013-09-30发布 2014-01-01实施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3/523—2013 前言 本标准第3章、第5章、第6章、第7章中第7.1条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有限公司、云南金色田野 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安宁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兴昆化工有限公司、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他德洪、张应虎、杨维智、赵洪伟、孙天桥、肖杨英、赵会娟、高孔亮、李周. I DB53/523—2013 富过磷酸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富过磷酸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硫酸、磷酸处理磷矿粉制成的农业用粉状和粒状富过磷酸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8569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18382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GB/T19203-2003复混肥料中钙、镁、硫含量的测定 GB20413-2006过磷酸钙 GB21634-2008重过磷酸钙 HG/T2843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3要求 3.1粉状富过磷酸钙 3.1.1外观:粉状物或疏松状物,无机械杂质. 3.1.2粉状富过磷酸钙应符合表1要求,同时应符合标明值. 表1粉状富过磷酸钙要求 合格品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I IⅡ 总磷(以P20 计)的质量分数(%) 36.0 32.0 28.0 24.0 有效磷(以P20计)的质量分数(%) 34.0 30.0 26.0 22.0 水溶性磷(以P20计)的质量分数(%) 27.0 24.0 20.0 16.0 游离酸(以P20计)的质量分数(%) 5.5 游离水(H0)的质量分数“(%) 12.0 硫(以S计)的质量分数(%) 4.0 "游离水(HO)的质量分数以出厂检验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