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40 页)

ICS07.060 B18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47-2018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越冬期冻害指标 Indices for freezing injury of winter wheat during wintering period in Huang-Huai-Hai Plain 2018-09-20发布 2019-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47-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冬小麦越冬期冻害指标 附录A(规范性附录)分蘖节深度处土壤最低温度计算方法3 参考文献 4 I QX/T44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辽宁省沈阳市气象局、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北省遵化市气象 局、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气候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 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晓光、郑冬晓、慕臣英、刘志娟、郑大玮、姚树然、龚宇、薛昌颖、薛晓萍、张晓 煜、王静、田倍齐.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B18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46-2018 大豆干旱等级 Grade of soybean drought 2018-09-20发布 2019-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46-2018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大豆干旱等级划分与指标 1 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豆干旱的农田状态及作物形态表征3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大豆水分亏缺量计算方法 4 附录C(规范性附录)我国土壤质地分类和室外鉴别指标5 参考文献 6 I QX/T44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中心、吉林省气象台、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秀兰、马树庆、姜丽霞、王纯枝、王文峰. QX/T446-2018 大豆干旱等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干旱的等级划分与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大豆产区开展大豆干旱的调查、监测、预警和评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136一2015农业干早等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豆干旱soybean drought 因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导致大豆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植株死亡的现象. 3.2 生长阻滞湿度growth critical moisture 毛管断裂水量 作物最适土壤含水量的下限. 注:这时毛管悬着水出现不连续状态,作物根系虽仍能吸收水分,但土壤水分难以得到补充,植物生长受阻. [QX/T381.1一2017,定义3.83] 3.3 土壤水分贮存量soil water storage 一定深度(厚度)土壤中总的含水量. 注:以水层深度毫米(mm)表示. 4大豆干旱等级划分与指标 4.1将大豆播种一出苗、三真叶一分枝、开花一结荚、鼓粒、成熟5个生育阶段的干早分为无早、轻早、 中早、重旱、特早5个等级.各等级对应的农田状态及作物形态表征参见附录A. 注:播种一出苗阶段包括播种、种子萌发和出苗;三真叶一分枝阶段包括三真叶、幼苗生长至分枝期(花芽分化期); 开花一结英阶段包括始花期、盛花期、始荚期、盛英期;鼓粒阶段包括始粒期至绿熟期;成熟阶段包括黄熟期至完 熟期. 4.2采用大豆水分亏缺量指标确定大豆干旱等级,划分结果见表1.大豆水分亏缺量(Q)计算方法见 附录B.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45-2018 人工影响天气用火箭弹验收通用规范 General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s for cloud-seeding rocket 2018-09-20发布 2019-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45-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验收内容 1 5检验方法 3 6产品抽样 .3 7合格判定 .4 8验收结论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交验通知单 附录B(资料性附录)验收报告 6 参考文献 I QX/T44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陕西中天火箭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北方保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伟、孟旭、卢怡、曹烤、夏璐怡、王大旺、陆建君、王宁、范鹏程、金卫平、侯保通.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44-2018 近地层通量数据文件格式 Data format for surface layer flux measurement 2018-09-20发布 2019-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44-2018 目 次 前言 IⅡ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概述 3.1数据文件种类 1 3.2数据文件记录方式1 3.3数据文件格式基本要求 4湍流数据文件 .. 2 4.1内容 .2 4.2生成规则 2 4.3结构 2 4.4格式 2 4.5命名 2 5通量数据文件 3 5.1内容 .3 5.2生成规则 3 5.3结构 5.4格式 3 5.5命名方法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湍流数据文件格式 4 附录B(规范性附录)通量数据文件内容与格式 参考文献 10 I QX/T44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湖北省气象局、河南省气 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凯、张帆、杨志彪、杨大生、余辉、曹铁. Ⅱ QX/T444-2018 近地层通量数据文件格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近地层通量数据文件种类、记录方式及基本要求,湍流数据与通量数据的文件内容、 生成规则、结构、格式和命名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近地层通量数据文件的存储与应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近地层surface layer 近地面层 地面边界层 表面边界层 从地面到离地面50m左右厚的气层. 注:近地层各种属性(动量、热量等)的湍流铅直通量近似为常数. 2.2 大气湍流atmospheric turbulence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规则运动的大气运动形态. 注:通常利用大气的速度、物理属性等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脉动来表征. 2.3 通量flux 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面积输送的动量、热量(能量)或物质等物理量的总称. 2.4 湍流数据turbulence data 通过测量仪器获取风速、水汽浓度、湿度、气温和二氧化碳脉动的高频采样数据. 2.5 通量数据flux data 对湍流观测数据,利用涡动协方差方法计算得到的通量,以及计算中所需要的各种统计量和能量平 衡中常规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的数据. 3概述 3.1数据文件种类 近地层通量数据包括湍流数据文件和通量数据文件两类. 3.2数据文件记录方式 采用定长文件的方式记录.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43-2018 气象行业标志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sign 2018-09-20发布 2019-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43-2018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构成 1 4.1图形符号 1 4.2文字符号 2 4.2.1内容 2 4.2.2字体 2 4.3颜色 2 5组合规定 2 5.1横式组合 2 5.2竖式组合 3 5.3中置式组合 5.4同心圆式组合示意图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气象行业标志制图规范 8 参考文献 15 I QX/T44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向世团、丁俊峰、刘立成、周芳、谢赛、郑运斌. Ⅱ QX/T443-2018 气象行业标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象行业标志的构成与组合形式.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行业标志的制作与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721一2002印刷技术印前数据交换CMYK标准彩色图像数据(CMYK/SCI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标志sign 由符号、文字、颜色和几何形状(或边框)等组合形成的传递特定信息的视觉形象. [GB/T15565.2一2008,定义2.1.1] 3.2 文字符号letter symbol 由字母、数字、汉字或其组合形成的符号. [GB/T15565.1-2008 定义2.4] 3.3 图形符号graphical symbol 由图形为主要特征,信息传递不依赖于语言的符号. [GB/T15565.1一2008,定义2.5] 3.4 色值colour value 与每个像素有关的彩色数值. [GB/T18721一2002,定义3.3] 4构成 4.1图形符号 示意图见图1,制图所用坐标网格图见附录A的图A.1.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42—2018 持续性暴雨事件 Persistent rainstorm event 2018-09-20发布 2019-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42-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单站持续性暴雨事件识别 1 4区域持续性暴雨事件识别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2°×2°经纬度网格面积计算公式 4 附录B(资料性附录)江淮一江南型区域持续性暴雨事件基本信息5 附录C(资料性附录)华南型区域持续性暴雨事件基本信息 附录D(资料性附录)台风影响型区域持续性暴雨事件基本信息7 附录E(资料性附录)区域持续性暴雨事件识别方法适应性改进8 参考文献 9 I QX/T44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气候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翟盘茂、陈阳、周佰铨、邹燕.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41-2018 城市内涝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urban waterlogging risk investigation 2018-09-20发布 2019-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41-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1 5数据内容 5.1地理信息 .1 5.2城市基本情况 2 5.3内涝隐患点及周边基本情况 2 5.4历史灾情信息 .2 5.5气象、水文资料 5.6内涝防灾措施情况 .2 6数据收集途径 .. .3 7数据核查要求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城市内涝风险普查数据内容收集 4 附录B(规范性附录)城市社区(街道)基本情况表 5 附录C(规范性附录)城市土地利用调查表 6 附录D(资料性附录)城市水体基本情况调查表 ..7 附录E(资料性附录)城市道路基本情况调查表 .8 附录F(资料性附录)城市雨污水管网基本情况调查表 10 附录G(规范性附录)城市内涝隐患点及周边承灾体基本情况表11 附录H(规范性附录)城市历次内涝灾情损失调查表 15 附录I(资料性附录)城市气象(雨量)站调查表 18 附录J(资料性附录)城市内涝防灾措施调查汇总表 .19 参考文献 20 I QX/T44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气候中心、国家气候中心、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天津气象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春梅、唐力生、高歌、刘蔚琴、史瑞琴、解以扬、郑璟.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40—2018 县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南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s in county 2018-09-20发布 2019-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40-2018 目 次 前言 I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气象灾害监测 2 4.1监测站网 2 4.2监测信息共享 2 5气象灾害预警 .3 5.1精细化预报 3 5.2气象灾害预警 .....3 5.3气象灾害评估 6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接收 4 6.1信息发布 4 6.2信息传播 4 6.3信息接收 .. .5 7气象灾害预警响应 6 7.1应急联动 6 7.2社会响应 6 8体系运行保障 7 8.1组织管理 ...7 8.2风险管理 8.3应急准备 8 8.4长效保障 附录A(资料性附录)县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评估细则9 参考文献 14 I QX/T440-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气象学会、浙江省气象局、重庆市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东法、张力、张克中、张梅、万奎、李嘉鹏、徐亚芬、常月华、宋亚、张纪伟、吴静、 张眉、柳苗、乐益龙、王琳莉、叶传伟. QX/T440-2018 县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县域范围内气象灾害监测、气象灾害预警、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接收、气象灾害预警 响应、体系运行保障等方面的建设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建制县(市、区)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481气象干旱等级 GB/T2796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 GB/T27966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指南 GB31221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 GB/T3522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QX/T315气象预报传播规范 QX/T336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灾害meteorological disaster 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给人类和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灾害现象,主要指台风、暴雨(雪)、寒 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早、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QX/T356一2016,定义2.2] 3.2 气象次生灾害derivativ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旱涝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灾害. [QX/T336一2016,定义3.3] 3.3 气象灾害风险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 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量级. [QX/T356一2016,定义2.5] 3.4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meteor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 由气象灾害监测、气象灾害预警、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接收、预警响应、运行保障等相互联系而构成 的整体.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39-2018 大型活动气象服务指南气象灾害风险 承受与控制能力评估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guideline for events-Assessment on the capability of risk resistence and risk control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2018-09-20发布 2019-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39-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评估范围和评估内容 1 4评估指标体系 2 5评估工作流程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采用层次分析模型的气象灾害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评估方法范例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气象灾害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分析例表7 参考文献 8 I QX/T43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扈海波、张西雅、苗世光、曹伟华、张艳莉.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38-2018 桥梁设计风速计算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bridge design wind speed calculation 2018-09-20发布 2019-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38-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参证气象站选择 1 4参证气象站年最大风速序列一致性订正 2 5桥梁设计风速计算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表分类 2 4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面粗糙度系数计算方法 5 附录C(资料性附录)t检验方法 6 附录D(规范性附录)比值订正法 7 附录E(规范性附录)极值I型概率分布函数 8 参考文献 9 I QX/T43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浩辉、宋丽莉、吕勇平、刘锦銮、植石群、王丙兰、张永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37-2018 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城市通风廊道 Specifications for climatic 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 Urban ventilation corridor 2018-07-11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37-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资料收集与处理 2 5论证内容和技术方法 3 6报告书编制 附录A(规范性附录)指标计算方法 8 附录B(资料性附录)报告书构成示例 参考文献 13 I QX/T43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厦门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吴鹏、房小怡、程宸、刘勇洪、何永、任超、贺健、任希岩、党冰、邢佩、张硕、刘姝 宇、杨若子、赵丹、马京津.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36—2018 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抗风参数计算 Specifications for climatic 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Wind-resistant parameters calculation 2018-07-11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36-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数据收集 2 5风切变指数计算 .3 6湍流强度计算 .3 7阵风系数计算 .3 8重现期风速、风压计算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风切变指数计算方法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地表分类 附录C(资料性附录)t检验方法 8 附录D(规范性附录)比值订正法 9 附录E(资料性附录)极值I型概率分布函数 10 附录F(资料性附录)风压计算方法 .11 参考文献 12 I QX/T43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广东粤电阳江海上风电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浩辉、秦鹏、蒋承霖、全利红、王丙兰、张淇宣.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X/T434-2018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观测方法 4.1观测地段 4.2时制和日界 2 4.3启用与停用 2 4.4观测任务 2 4.5数据采样 2 4.6数据处理 2 4.7观测记录 2 5雪深自动观测仪要求 3 5.1功能 .3 5.2测量性能 3 5.3校时 4 5.4工作电源 .....4 6雪深自动观测仪安装、检查与维护要求 4 6.1安装 4 6.2检查与参数设置 4 6.3维护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雪深自动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6 参考文献 8 I QX/T43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 限公司、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文忠、王柏林、梁如意、刘宇、关彦华、冯冬霞、花卫东、阳艳红、敬颖.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33-2018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 广播系统信息交互要求 Information exchange requirement between the national emergency early warning release system and the emergency broadcasting system 2018-07-11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33-2018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信息交互要求 2 4.1信息交互流程 2 4.2信息交互内容 .2 4.3信息交互时效 2 4.4信息交互方式 2 4.5信息交互安全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信息示例 附录B(规范性附录)信息格式 .8 参考文献 10 I QX/T43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静玉、曹之玉、吕宸、韩笑、高晓玲、贺姗姗. QX/T433-2018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信息交互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对接预警信息的信息交互流程、信 息交互内容、信息交互时效、信息交互方式以及信息交互安全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省、地、县各级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对接,以及预警 信息的传输和回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一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35965.1一2018应急信息交互协议第1部分:预警信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突发事件emergency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 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2 预警信息early warning 预警发布责任单位根据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而发布的预先告知或态势 通告等警示类信息.一般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 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GB/T34283一2017,定义3.1] 3.3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national emergency early warning release system 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建设的国家、省、地、县四级相互衔接的实 现面向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公众多手段广覆盖精确发布预警信息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GB/T34283一2017,定义3.3] 3.4 应急广播系统emergency broadcasting system 一种利用广播电视向公众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系统.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32-2018 气象科技成果认定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2018-06-26发布 2018-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32-2018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认定范围 1 4认定组织 1 5认定程序 2 6认定规则 2 7认定条件 2 8认定结果的应用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气象科技成果认定程序 附录B(规范性附录)气象科技成果认定申请表格式5 附录C(规范性附录)气象科技成果认定表格式 7 参考文献 11 QX/T43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成秀虎、闫冠华、高顺年、张文云、薛建军、马春平、赵瑞、黄潇、刘子萌. Ⅱ QX/T432-2018 气象科技成果认定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象科技成果认定的范围、组织与程序、认定规则与条件以及认定结果的应用.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科技成果的认定工作.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气象科技成果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通过气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科学价值或实用价值的成果. 注1:气象科技成果包括基础理论类、应用技术类和软科学类三类成果. 注2:基础理论类成果是指以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为目的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所产生的 成果. 注3:应用技术类成果是指针对气象领域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而进行的创新性研究和开发所产生的成果. 注4:软科学研究类成果是指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的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和解决各种复杂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 所产生的成果. 2.2 气象科技成果认定identific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由气象科技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组织的、对气象科技成果的确认过程. 3认定范围 3.1通过气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气象科技成果,均可申请认定. 3.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经过认定: ——正式发表的论文,正式出版的论著,获得授权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公开发布的标准; 一通过验收、行业准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评价的气象应用技术成果; 一通过验收、结题、评审等方式评价的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和软科学研究成果. 注:通过验收、结题和评审等方式评价的成果在按照相应程序进行过成果公示的,才可视同认定. 3.3在气象科学研究、气象工程业务建设和气象服务等过程中形成的系统、平台、设备、软件、数据集、 方法、指标、业务技术报告、科普作品以及重大技术标准研究成果等可申请应用技术类成果认定. 3.4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业务发展报告、决策服务材料、发展战略、规划计划、重大软 科学研究成果和培训讲义等可申请软科学类成果认定. 4认定组织 4.1气象科技成果的认定分为省级和中国气象局两个层级. 4.2省级气象科技成果的认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气象科技管理部门或中国气象局直属单 位气象科技管理部门负责,面向本地区或本单位开展符合第3章规定范围的成果认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31-2018 雷电防护技术文档分类与编码 Classifying and coding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ical documents 2018-06-26发布 2018-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31-2018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原则 5分类与编码方法 1 6复分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雷电防护技术文档分类与代码 3 附录B(规范性附录)雷电防护技术文档载体名称与代码9 附录C(规范性附录)省级行政区划名称与代码 10 参考文献 11 I QX/T43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高流、杨红、李玉塔、吕振东、余建华、金勇根、付智斌、胡根发、万贵珍、熊千 其、李准、杜强、林常青、邓佳蜂、王路亚、张云祥. Ⅱ QX/T431-2018 雷电防护技术文档分类与编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防护技术文档分类与编码及复分的原则、方法,并给出了代码表. 本标准适用于雷电防护技术文档的分类和编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223一2013气象档案分类与编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雷电防护技术文档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ical documents 在雷电防护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不同形式技术资料的记录. 3.2 复分secondary classification 在基本分类基础上,对某些具有共性区分的类目进行再分类. [QX/T223一2013,定义3.6] 4基本原则 4.1分类应遵循科学、系统、可扩延、兼容和实用的原则,各个类目之间不应存在交叉和重复. 4.2编码应遵循唯一、合理、可扩充、简明、适用和规范的原则. 5分类与编码方法 5.1采用线分类法,将雷电防护技术文档划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 5.2采用分层次编码方法,大类代码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中类代码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两位 为大类代码,第三位为中类顺序码;小类代码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第四位为小类 顺序码. 5.3中类和小类,根据需要设立带有“其他”字样的收容项.为了便于识别,原则上规定收容项的代码 尾数为“9”. 5.4当中类不再细分时,代码补“0”直至第四位. 5.5代码结构图如图1所示.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30-2018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防雷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for firework and firecracker production enterprises 2018-06-26发布 2018-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30-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要求 1 5防雷分类 2 6防雷设计 2 6.1直击雷防护 2 6.2屏蔽、等电位与接地 .4 6.3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与安装 6 6.4设备控制机房的线路连接 7防雷施工 7 8防雷检测 8 8.1一般要求 8 8.2接闪器检测 9 8.3引下线检测 9 8.4接地装置检测 9 8.5屏蔽、等电位连接与接地的检测 9 8.6电涌保护器(SPD)的检测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防雷装置型材规格技术指标 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数据传输线缆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防雷装置检测报告15 参考文献 28 QX/T430-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湖南省防雷中心)、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湖南烟花爆竹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浏阳市气象局、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浏阳市东信 烟花集团有限公司、长沙普天天籁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智刚、何逸、王耀悉、李兵荣、黄茶香、邹用昌、罗孝松、余建华、王道平、粟错、 杨建友、汤宇、陈力强、钟自奇、苏畅.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29—2018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观测规范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 Greenhouse gases-Observ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e -Off-axis integrated cavity output spectroscopy method 2018-06-26发布 2018-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29-2018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测量方法及观测系统 2 4.1测量方法 ...2 4.2观测系统 2 5安装要求 3 5.1站址选择 3 5.2工作室环境 .......3 5.3仪器安装工作台(架)或机柜 3 5.4分析仪 3 5.5进气及控制单元 3 5.6标气瓶 .4 5.7数据采集处理单元 4 6检漏与测试要求 4 6.1检漏 .4 6.2测试 4 7日常运行和维护要求 .5 7.1日常运行 5 7.2维护 8溯源 5 9数据处理要求 6 9.1质量控制 6 9.2均值与有效性 6 参考文献 7 QX/T42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气成分观测预报预警服务分技术委员会(SA/ TC540/SC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湖北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春、周怀刚、贾小芳、纪翠玲、王喜、温民、王缅、刘雯、仝琳琳、靳军莉、张兴 赢、汤洁.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28-2018 暴雨诱发灾害风险普查规范 中小河流洪水 Specifications for risk investigation into disaster induced by rainstorm -Flood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river basin 2018-06-26发布 2018-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28-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2 5普查内容 2 6普查方法 .3 7普查流程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风险普查信息4 附录B(规范性附录)代码编制规范 22 参考文献 24 I QX/T42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候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歌、李莹、姜彤、章国材、孟玉婧、赵珊珊、王有民.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27-2018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格式BUFR编码 Data format for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BUFR 2018-06-26发布 2018-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27-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缩略语 1 4编码构成 1 5编码规则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格式BUFR编码代码表51 参考文献 .68 I QX/T42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乖乖、薛蕾、张苈、王丽霞.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