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46 页)

ICS07.060 A4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202—2017 代替GB/T192022003 热带气旋命名 Tropical cyclone naming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9202-2017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命名原则 .1 4命名方法 1 5命名表的形成 1 6使用原则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ESCAP/WMO台风委员会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命名表3 附录B(资料性附录)ESCAP/WMO台风委员会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命名表注释5 参考文献 10 GB/T1920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9202一2003《热带气旋名称》.与GB/T19202一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热带气旋命名》. 一更新了ESCAP/WMO台风委员会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命名表(见附录A 2003 年版的附录A). 一增加了ESCAP/WMO台风委员会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命名表注释(见附录B). —修改了热带气旋的定义(见2.1 2003年版的2.1).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拴柱、许映龙、董林、顾华、王海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9202—2003. GB/T19202-2017 热带气旋命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的命名方法和原则、热带气旋名称的使用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的预报、服务和科学研究.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 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具有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的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涡旋的统称,包括 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GB/T19201一2006,定义2.1] 3命名原则 3.1每个名称不超过9个英文字母. 3.2容易发音. 3.3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 3.4不允许是商业机构的名称. 3.5选取的名称应得到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ESCAP/WMO)台风委员会全体成员的认可(一票 否决). 3.6中文译名由国家气象主管机构与香港、澳门地区的气象机构协商统一确定(参见附录A). 3.7在各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中没有不良的含义. 4命名方法 4.1世界气象组织区域专业气象中心(RSMC)一东京台风中心负责按照ESCAP/WMO台风委员会 确定的命名表给达到热带风暴及其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编号并同时命名. 4.2热带气旋的名称由ESCAP/WMO台风委员会成员以及该区域世界气象组织的有关成员所 贡献的名称中选出. 4.3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采用一套专门的热带气旋命名表.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是指经度180° 以西、赤道以北的太平洋洋面和南中国海海域. 5命名表的形成 5.1热带气旋命名表共有140个名称,分别来自ESCAP/WMO台风委员会以及该区域世界气象组织 14个成员,即: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 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35—2022 融媒体气象服务图形产品制作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nverged media meteorological service graphic products 2022-11-03发布 2022-11-03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35—2022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品制作流程..... .1 5图形产品技术要求. 2 6产品命名........., ..........3 附录A常用融媒体气象服务图形产品(资料性附录)10 附录B产品模板示意图(资料性附录)13 I T/CMSA003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天译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轻扬、梁乐宁、郑巍、赵倩、周颖、王中秋、王妍、张娟、刘晨、刘珺、丁 祎、卢大维、李寅错. II T/CMSA0035—2022 引言 基于电视媒体传播的公众气象服务已开展四十余年,并逐渐形成成熟完善的制作规范与标准.近年 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和融媒体服务理念的提出,基于P℃端、移动端的气象媒体服务开始涌现,并 在短短几年间快速成长为与电视服务并驾齐驱的公众气象服务形式.但是,由于新媒体服务产品的发展 速度快、覆盖地区广、服务范围大、制作主体众多,因此缺乏相应的制作标准化规范.特别是图形类产 品作为多形态媒体服务中最主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在不同平台、不同地域和不同应用场景没有标准化规 范,导致气象服务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容易产生误解或误读的情况.基于上述实际需求,制定并起草 本文件. III T/CMSA0035—2022 融媒体气象服务图形产品制作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融媒体气象服务图形产品制作流程、图形产品技术要求和产品命名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融媒体气象服务生产加工的各类图形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QX/T102-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应用场景Application Scenario 业务应用中可能发生的一组情况的概述,基于媒体融合服务需求的图形产品被使用时,用户可能所 处的场景. 注:包含气象服务网站、图文资讯、短视频和气象分析师出镜. 3.2图形产品模板Graphic Product Template 气象服务图形产品依据产品方案设计的固定样式. 注:模板主要由产品标题、数据服务时效、发布时间、发布单位标识、行政边界、图例或南海诸岛 等组成. 4产品制作流程 4.1数据预处理 气象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1.1数据格式预处理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34—2022 抑制雷电装置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ightning suppression equi pments 2022-08-15发布 2022-08-15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34—2022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品分类..... 2 5设备组成........... 2 6产品技术要求......... 2 7检验技术要求........ . . 3 8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8 9现场安装、调试、交接验收... 附录A(规范性)抑制雷电装置检验项目10 参考文献. ......11 I T/CMSA003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云和嘉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防雷减灾协会、北京雷电防护装置测试 中心、军地融合(天津)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昇琪云联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天津市防雷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蓝湖空间科技发展中心、内蒙古锐克雷电防护科技有限责任公 司、海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海南祥云雷电防护有限公司、勤恒(福建)石油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德东、张利华、苑旭华、和宝杰、宋志军、鲁磊、张霄、李云波、刘凤姣、 徐学文、潘家利、侯安校、何绍华、林国生、潘志群、宫全胜. II T/CMSA0034—2022 引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7.3.4条与《一种阻雷单元贯通放电 时残留电压的检测装置》权利要求中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 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张学维、李德东、张利华、宫全胜.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九华山路蓝水园3-2-102室.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 任. III T/CMSA0034—2022 抑制雷电装置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抑制雷电装置的产品分类、设备组成、产品技术要求、检验技术要求、标识、包装、 运输、贮存、现场安装、调试、交接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直击雷防护应用场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10125-2012/ISO9227:2006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6927.1-201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16927.2-2013高电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T25000.51一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抑制雷电装置lightning suppression equipments 一种聚集大气电场和雷云感应电势,通过产生正负离子,中和改变云地间感应电势,抑制保护区域 内直击雷发生的装置. 3.2 智能检测intelligent detection 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参数的检测. 3.3 云极板放电电压discharge voltage:Vb 冲击放电电压值. 3.4 截波时间cutoff wave time:Tb 截断的雷电冲击波时刻. 3.5 残余电压residual voltage 雷电流释放在指定端的峰值电压. 3.6 保护角angle of shade 保护受雷击的构筑物之间的夹角. 3.7 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MTBF 可修复产品两次相邻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单位为小时.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 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332022 冬季户外冰雪运动观赛气象指数等级划分 Classification of meteorological index for winter outdoor ice and snow games spectating 2022-07-28发布 2022-07-28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33-202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观赛气象指数等级划分,,.,.., 1 5观赛气象指数计算. 附录A(规范性)户外体感寒凉指数计算3 附录B(规范性)健康影响防护气象指数计算4 附录C(规范性)观赛出行影响气象指数计算6 参考文献 . .. 8 T/CMSA003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蔚薇、李文静、祁保刚、郑江平、王晓江、王也、张晓美、于金、郑巍、刘 轻扬、周希. T/CMSA0033-2022 冬季户外冰雪运动观赛气象指数等级划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冬季户外冰雪运动观赛气象指数等级划分及观赛气象指数计算. 本文件适用于冬季户外冰雪运动观赛气象服务及相关的科学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观赛气象指数meteorological index for winter outdoor sports spectating 表征气象条件对公众户外观赛活动的影响程度. 3.2 户外体感寒凉指数outdoor wind chill index 表征在户外人体对风力、寒冷二者综合感受程度. 3.3 健康防护气象指数meteorological index for outdoor health precautions 表征公众户外观赛时针对感冒、冻伤、紫外线照射等不利健康影响防护程度. 3.4 观赛出行影响气象指数traffic meteorological index 表征公众户外观赛出行时气象条件影响程度. 4观赛气象指数等级划分 根据观赛气象指数(1)划分等级,分为4个级别,级别名称、级别划分指标、标识及含义见表1 表1冬季户外冰雪运动观赛气象指数等级划分 级别 级别名称 级别划分指标 标识 颜色(RGB值) 含义 比赛期间赛场附近 I 影响很小 (0 132 199) 气象条件对冬季户 1=1 Minimal 外观赛影响很小, 适宜观赛 影响很小Minimal 比赛期间赛场附近 影响小 气象条件对冬季广 Minor I=2 (255.182 30) 外观赛影响小,但 需关注气象条件的 影响 影响小Minor 1 T/CMSA0033-2022 比赛期间赛场附近 气象条件对冬季户 Ⅲ 影响大 Significant 1=3 (255 117 0) 外观赛影咱大,需 宽霞霞 注意防护 影响大Significant 家 比赛期间赛场附近 V 影响很大 1=4 (225 48 35) 气象条件对冬季户 Severe 喜 外观赛影响很大, 需加强防护 影响很大Severe 5观赛气象指数计算 观赛气象指数计算见式(1): I=Max(Ic In It) (1) 式中: 1观赛气象指数; Ic—户外体感寒凉指数,计算见附录A I—健康影响防护气象指数,计算见附录B: lt—观赛出行影响气象指数,计算见附录C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 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31—2022 中欧班列商贸物流气象服务通则 General rule of trade logistics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China Railway Express 2022-07-05发布 2022-07-05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31-202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 5服务内容... ..1 6服务质量保证...... 2 参考文献. 3 I T/CMSA003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义乌市气象局、义乌市义 通欧物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娅英、李建、张国平、顾婷婷、杨静、许广浩、黄亦露、王亚男、吴影、骆 月珍. II T/CMSA0031—2022 中欧班列商贸物流气象服务通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欧班列商贸物流气象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保证. 本文件适用于中欧班列商贸物流气象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1984短期天气预报 GB/T27956中期天气预报 GB/T2796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欧班列商贸物流气象服务trade and logistics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for China Rai lway Express 根据中欧班列相关商贸、物流等企业的需求,提供中欧班列沿线的天气实况和预报等气象相关信息 产品的服务活动. 3.2 气象高敏感性商品weather highly sensitive modity 随着温度、相对湿度、气压等单一或多个气象要素的改变,商品品质会出现下降、变质甚至损毁等 现象,从而造成价值受损的商品. 4基本要求 4.1服务产品要求 根据用户需求量身定制各类服务产品,并明确产品内容、产品格式、服务方式等.其中,产品内容 应包含产品名称、产品内容、发布时间、制作单位等;产品格式应通过文字、表格、图形、数据或组合 形式来表达,以方便用户更好地理解信息:服务方式应通过传真、网站、电话、自媒体、短信等多种形 式实时发布,以确保用户及时获取. 4.2服务机构要求 服务机构应配置专职的专业气象服务人员,配置服务区域的气象观测、预报、预警专业系统,具有 气象信息实时发布能力. 5服务内容 5.1班列信息 提供中欧班列相关信息查询,主要包括班列运行线路、运行时间、途经国家、城市等信息. I T/CMSA0031—2022 5.2集装箱内微环境监测 提供集装箱内微环境实况监测,主要监测要素包括:实时位置的经度、纬度信息,集装箱内温度、 湿度、气压、震动、光强以及开关门等相关信息. 5.3班列沿线全程天气实况及预报 提供中欧班列沿线全程站点的实时温度、降水、天气现象等气象要素实况: 提供中欧班列沿线全程站点的逐日温度、降水、天气现象等气象要素预报,预报信息符合GB/T 21984、GB/T27956的规定. 5.4班列沿线灾害性天气预警 提供中欧班列沿线暴雨、大风、寒潮、高温等高影响性天气预警,预警信息符合GB/T27962的规定. 5.5商品运输日历 提供基于气象高敏感性商品品质安全运输适宜度指数的商品运输日历,商品运输日历由商品名称、 班列起始时间、班列路线、班列沿线站点、品质安全运输适宜度等级等组成. 5.6商品运输气候影响风险 根据欧亚大陆历史气候信息,制定气象高敏感性商品全年不同时段的气候影响风险及运输建议指南, 商品运输气候风险由商品名称、运输时间段、班列路线、沿线气候影响风险等级、色标、运输建议等组 成. 6服务质量保证 6.1服务质量调查 采取问卷调查、电话回访、座谈等形式,就气象服务时效、服务内容、服务产品等方面开展服务对 象满意度调查,及时评价服务质量. 6.2服务沟通机制 提供服务热线电话、网络意见箱、服务应用平台、自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及时获取服务质 量信息和信息. 6.3服务处理 服务机构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处理情况告知人.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30—2022 中欧班列集装箱微环境观测数据文件格式 Data format of container microenvironment observation for China Railway Express 2022-07-05发布 2022-07-05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30—2022 目 次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5文件命名...... 1 6文件内容....... .1 附录A(规范性)数据文件内容及格式 3 附录B(资料性)数据文件示例 5 参考文献. . . . . . . . . . 6 I T/CMSA003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义乌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建、潘娅英、王曙东、顾婷婷、章芳、许广浩、李俊徽、茅家华、陈冲、朱 潜. II T/CMSA0030—2022 中欧班列集装箱微环境观测数据文件格式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欧班列集装箱微环境观测数据文件的类型、命名、内容等格式. 本文件适用于中欧班列集装箱微环境观测数据的采集和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装箱微环境观测container microenvironment observation 以集装箱作为工作平台,通过自动观测设备对物流车辆集装箱内温度、气压、湿度、光强和集装箱 加速度(监测3轴加速度)、运动状态(运动或者静止)、门态(集装箱门开关状态)及监测设备姿态(跌 落、倾倒、翻转)等要素进行测量的活动. 4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采用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JSON)格式编写的文本文件,文件后缀名为“.json”. 5文件命名 文件命名为: ccccc-dddddddddddddd-YYYYMMDDHHMM.json 文件名中的相关字符的含义如下: cecce一一设备厂商识别码由设备厂家名称提取5个字母表示,以区分不同厂家,长度为5个字 符型的字符串; dddddddddddddd一一设备编号由设备型号和设备序号共同组成,且具有唯一性,由字母及数字组 成长度为14个字符的字符串,长度不足在右侧补0; YYYYMMDDHHMM一一观测资料年月日时分,由数字组成长度为12个字符的字符串. 注:文件中的年份、月份、日期和时间按世界时制计. 6文件内容 6.1概述 文件内容由参数顺序、缺测处理、基本参数、观测要素及扩展参数等部分共同组成,具体内容及格 式按照附录A中表A.1中的规定,文件内容示例见附录B. 6.2具体要求 6.2.1按照中欧班列集装箱微环境观测设备发送的一条记录作为一个文件,文件内每个参数项名称固 定,按序号排列(见附录A中表A.1). 6.2.2若设备无某一项观测传感器,填写u11 某一参数项缺测填写-999. 6.2.3基本参数主要包含:列车起点站、列车终点站、设备厂商识别码、设备唯一编号、设备所属客 户名称、设备所属客户id、数据采集时间间隔等常规项. 6.2.4观测要素主要包含:电池剩余电量、电池电压、数据采集时间、数据传输时间、经度、纬度、 1 T/CMSA0030—2022 海拔、温度、湿度、[光]照度、气压、实时加速度、X轴方向加速度、Y轴方向加速度、Z轴方向加速 度、实时速度、运动、姿态、门态等,并规定各观测要素的量纲和数据类型. 6.2.5扩展参数:预留10个扩展参数,根据需求适时增加.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 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29—2022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图标 Graphical symbols for grades of air negative oxygen ion concentration 2022-06-29发布 2022-06-29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29—2022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图标构成. 1 5图标颜色.. 2 6应用. 2 参考文献. 3 I T/CMSA002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市奉化区气象局、宁波市生态环境气象中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蓉、鲍岳建、杨栋、郑健、杨怡曼、俞芳芳、江春. II T/CMSA0029—2022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图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图标的构成、颜色和应用等. 本文件适用于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的传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空气负氧离子浓度air negative oxygen ion concentration 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离子迁移率大于等于0.4cm2/(Vs)的离子数目. [来源:QX/T3802017 2.2 有修改] 3.2图标graphical symbol 由图形符号、颜色、几何形状(或边框)等组合形成的标志. 4图标构成 4.1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图标为统一整体,由四个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以深灰色线条间隔. 4.2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图标的左上部图标表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示意,右上部中文表示空气 负氧离子浓度的高低,左下部罗马数字表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右下部中文表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 等级对应的空气清新程度. 4.3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图标呈正方形,应按照图1给出的比例进行图标设计. 390 340d 130d 1 高 O 340d 负氧离子浓度 0 1 130d I级 空气清新 130d 340d 图1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图标的设计要求 I T/CMSA0029-2022 5图标颜色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按照QX/T380一2017划分为四类,分别为I级、Ⅱ级、Ⅲ级、V级,对应的 图标底色分别为:深绿、淡绿、淡蓝、深褐色,颜色RGB值应符合表1的要求.不同颜色的空气负氧离子 浓度等级图标表示不同等级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并辅以等级、浓度和说明. 6应用 表1给出了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图标及其对应的等级和颜色RGB值,其图标方案应按照图1进行设 计,使用时可等比例放大或缩小. 表1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图标 图标 等级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M 颜色RGB值 深绿色(R:67 G:171 B:95) I级 A1200 深灰色(R:120 G:120 B:120) 工级 空气清新 淡绿色(R:130 G:223 B:113) Ⅱ级 500≤M1200 深灰色(R:120 G:120 B:120) Ⅱ级 空气较清 淡蓝色(R:134 G:191 B:249) Ⅲ级 100500 深灰色(R:120 G:120 B:120) 世级 空气一般 深褐色(R:187 G:158 B:118) V级 0<100 深灰色(R:120 G:120 B:120) V级 空气不够清新 注: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源于QX/T380一2017,和等级一一对应.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 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28—2022 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指南 Guid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volunteer service team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2022-04-19发布 2022-04-19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28—2022 目次 前言 .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建设原则.. 3 5队伍组建.... 3 6志愿者管理 4 7志愿服务. 5 参考文献 . . . . . . . . 7 I T/CMSA002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气象局、杭州市气象学会、杭州市志愿者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洁、金希、毛立靖、郑博闻、刘音心. II T/CMSA0028—2022 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原则及队伍组建、志愿者管理与志愿服务方面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科普志愿者volunteer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具有一定的气象学科相关知识储备的科技型志愿者. 3.2 气象科普志愿服务volunteer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 ization service 在气象宣传、科普中自愿无偿并有组织地提供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 3.3 气象科普志愿服务项目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volunteer service project 在一定的周期内,面向气象科普服务领域开展的,具有明确的服务目标、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 务保障的气象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4建设原则 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原则包含但不局限于: a)根据需求,统一组织; b)自愿加入,服从管理; d)结构合理,统一培训; e)机制完善,保障有力. 5队伍组建 5.1创建主体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尚未获得法人身份的组织均可创建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 5.2队伍注册 队伍成立后,宜在中国志愿服务网(chinavolunteer.mca.gov.cn)或志愿中国网 (.zyz.org.cn/)注册,并引导气象科普志愿者在队伍入驻平台进行注册,实现信息化管 理. 5.3队伍架构 当队伍人数达到15人或以上时,宜设队长1名,有必要的设副队长1至2名,下设若干小组承担队伍 各项工作,组织构架参见图1. 3 T/CMSA0028—2022 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 队长 副队长 综合事务组 宣传组 活动组 培训组 科普组 4 图1气象志愿者队伍组织架构示意图 队伍各小组承担工作情况如下: ā)综合事务组:主要负责年度计划、年度总结、活动总结、队伍台账、财务管理等工作; b)活动组:主要负责日常活动发起、组织、实施等工作; c)培训组:主要负责队员招募及定期培训等工作; d)宣传组:主要负责队伍日常活动的拍摄记录,做好经典活动及优秀队员的宣传报道; )科普组:及时搜集、开发、制作气象科普志愿活动需要的科普资料与素材; f)其他组:按实际需求设置. 5.4经费来源 经费一般由主管单位提供,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的捐赠与赞助,其他合法经费来源. 6志愿者管理 6.1招募 根据气象科普志愿服务需求和气象科普志愿服务岗位设置情况组织开展气象科普志愿者招募.通过 现场、网络等方式,及时公布志愿服务时间、地点、内容、志愿者的条件和数量、报名方式、可提供的 保障等信息,根据报名情况确定招募的志愿者. 6.2培训 6.2.1根据气象科普志愿服务项目需求,宜对气象科普志愿者进行志愿者通用培训、气象基础知识培 训、专项培训. 6.2.2通用培训的内容包含但不局限于: a)志愿服务理念培训; b)志愿服务礼仪培训; c)应急救援、志愿者自护、医疗常识培训; d)志愿服务心理培训、团队意识培训. 6.2.3气象基础知识培训包含但不局限于: ā)基本气象观测,包含天气现象、观测设备、气象符号等; b)基本天气预报,包含天气系统、预报用语、预报制作等; c)基本气象服务,包含服务产品种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 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27—2022 区域陆地碳汇评估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regional land carbon sink assessment 2022-04-18发布 2022-04-18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27-2022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和定义 4 4基本原则. 6 4.1客观性. 6 4.2准确性.,, 6 4.3连续性..,,. 6 4.4一致性.... 6 4.5真实性. 6 5评估流程.. 6 5.1确定评估的地理边界和时间边界. 6 5.2确定评估方法. 6 5.3 数据收集、处理和补充观测. 6 5.4模型验证和评价 7 5.5开展区域陆地碳汇评估.. 7 5.6撰写区域陆地碳汇评估报告. 7 6区域陆地碳汇的评估方法. 7 6.1区域陆地碳汇评估指标..... 7 6.2 GPP的计算..,.. 7 6.3R的计算... 7 6.1NPP的计算.. 7 6.5R的计算...... 8 6.6NEP的计算.......... 8 7数据收集和处理 8 7.1区域陆地碳汇评估空间分辨率的确定 . 8 7.2数据收集及处理 ...8 7.3 参数木地化和校准 ..9 7.4模型验证和评价, ..9 附录A(规范性)区域陆地碳汇评估报告编制大纲........................10 附录B(规范性)AVIM模型计算GPP方案 11 附录C(规范性) CEVSA模型计算GPP方案13 附录D(规范性)自养呼吸的计算., ...15 附录E(规范性)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计算MPP....... . 16 附录下(资料性)中国森林林龄生物量方程 17 I T/CMSA0027-2022 附录G(资料性)不同森林类型叶、茎、根和凋落物占总生物量的比例..,..,19 附录H(规范性) 土壤异养呼吸的计算 ..21 附录I(资料性) 气象数据插值方法.23 附录J(资料性)陆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相关参数参考表24 附录K(资料性) 植物群落调查和土壤取样方法27 附录L(资料性) 模型评价的统计参数及计算方法,29 附录M(资料性) 土壤含水量模拟方法 .......30 参考文献 32 T/CMSA002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所、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福智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碳金鸿科技有限公司、富景天策(北京) 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气候中心、博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玫、顾峰雪、张勇、巩贺、郑立明、侯远青、王挺、高宏斌、丁谊、孟倩文、 邢佩、杜吴鹏、陈立英、李双成、翟旭东. III T/CMSA0027—2022 区域陆地碳汇评估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区域陆地碳汇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流程、评估的技术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模型 验证和评价等方面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州、盟)、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 等行政单元,或者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兴趣区的区域陆地碳汇 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2739一2016土壤科学数据元数据 GB/T33674一2017气象数据集核心元数据 GB/T36197一2018土壤质量土壤采样技术指南 GB/T41149202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与评定 QX/T118一2020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陆地生态系统terrestrial ecosystem 地球陆地表面由生物及其环境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形成的功能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湿地 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灌丛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 3.2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sink 陆地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所储存的大气...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 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26—2022 预警信息互联网电子地图展示要求 Requirements for display of early warning message on internet electronic maps 2022-03-16发布 2022-03-16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功能要求., ....1 5填色要求. 6显示要求..... ..2 附录A(资料性)预警信息统计示例4 附录B(资料性)生效预警信息列表示例.. 5 附录C(规范性)电子地图预警信息传播统一颜色 附录D(资料性)预警信息填色显示示例7 参考文献 8 I T/CMSA002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吉林省预警 信息发布中心、山西省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杰、曹之玉、梁科、谢勇、王涛、沈晨笛、赵大鹏、李翔、宋雅静、司东阳、 王然. T/CMSA0026—2022 预警信息互联网电子地图展示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互联网电子地图预警信息展示的功能、填色和显示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通过电子地图形式展示预警信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796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 GB/T35965.1应急信息交互协议第1部分:预警信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警信息ear ly warning message 预警发布责任单位根据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而发布的预先告知或态势通 告等警示类信息. 注:一般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来源:GB/T35965.1一2018 3.2,有修改] 3.2 生效预警effective warning 发布的预警信息正处在影响中或者将要影响中. 3.3 电子地图electronic map 借助视屏技术显示的数字地图. [来源:GB/T16820—2009 7.78] 4功能要求 4.1信息获取 电子地图上的预警信息应来源于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并按照GB/T35965.1进行解析. 4.2信息统计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 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25—2021 “二十四节气之城”评价指标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ities with 24 solar terms 2021-12-10发布 2021-12-10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25—2021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评价指标..... ...1 5评价结果的计算...... . 5 附录A(资料性)“二十四节气之城”适用区域示意图. 6 I T/CMSA002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英杰、白静玉、齐鹏然、隋伟辉、信欣、付靖怡. II T/CMSA0025—2021 引言 “二十四节气之城”创建活动,是立足于气候科学、着眼于节气文化的多重表达形式及其保护传承 实践的综合评价活动.“二十四节气之城”创建活动可促进各地更清晰地理解、更准确地弘扬二十四节 气的科学内涵和文化价值,促进非遗传承,讲好中国节气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为 了能对各创建地区进行系统、客观评价,体现创建活动的公开、公正、公平性,特制定此标准. III T/CMSA0025—2021 "二十四节气之城"评价指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二十四节气之城”的评价指标、评分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二十四节气之城”创建活动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节气Solar Terms 干支历中表征15天左右时间尺度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定节令. 3.2 二十四节气the24 Solar Terms 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实践. 注:二十四个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 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4评价指标 4.1评价概况 由文化传承、气候天文、物候物产、特别贡献4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组成,均为参考性指标, 文化传承指标40分,气候天文指标30分,物候物产指标30分,特别贡献指标20分,满分为120分.评价 指标的评价概况,见表1.文化传承指标和气候天文指标的评价细则,见表2和表3. 表1“二十四节气之城”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设置分值 省级以上(含省级)的与所申报节气相关的非遗代表 性项目或其扩展项目,节气文化的传承保护机构以及 可执行的传承保护的目标考核内容. 传承保护 节气相关的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节气文化传承保护的规划. 文化传承 曾对节气体系创立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地区. 40分 自然存续的相应节气民间文化习俗,节气文化的普及 节气习俗 性活动(包括公众参与度)及其效果(包括影响力和 传播力).巴招 文化创意 作为文化收体的民间艺术设艺术品,书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 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24—2021 空气负离子测量仪性能测试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performance testing of air negative ion measuring instruments 2021-12-07发布 2021-12-07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24—2021 目次 前言 .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测试要求.... 1 5测试方法... 2 5.1测试条件......... .... 2 5.2测试前准备 2 5.3测量误差..... ..2 5.4响应时间. .3 5.5重复性..... ...3 5.6离子迁移率 ..4 6测试报告...... 附录A(资料性)空气负离子测量仪测试报告格式.6 附录B(资料性)空气负离子测量仪性能测试记录格式9 参考文献. ................................10 I T/CMSA002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杭州赛玛信息技术有限 公司、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深圳市万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依派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威德 创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广东华风锐进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昶、屈雅、丁妙增、杨安良、李闯、唐修雄、谢克勇、冯杉、王珊山、张垒、 齐会会、谢文斌、陆勇、黄鹏良、章焕、夏祎萌、王新伟、谢舟、季洪献、张梦磊、付裕、安锦华、敖 振浪、吕雪芹. II T/CMSA0024-2021 空气负离子测量仪性能测试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空气负离子测量仪(简称:负离子测量仪)性能测试要求、测试方法和测试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测量范围为(10~5×105)ions/cm3 离子迁移率不小于0.4cm2/(Vs)的电容式吸 入法空气负离子测量仪性能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空气]负离子air negative ion 带负电荷的空气分子或原子. 注:带有电荷的空气分子或原子为空气离子,简称离子. [来源:GB/T18809一2019 3.4,有修改] 3.2 离子迁移率ionic mobility 空气离子在单位强度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 注:离子迁移率的单位为平方厘米每伏秒(cm/(Vs)). [来源:QX/T475一2019 3.1] 3.3 [空气]负离子浓度concentration of air negative ion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负离子个数. 注1:单位为个每立方厘米(ions/cm3). 注2:通常取离子迁移率为不小于0.4cm/(V*s)的空气负离子浓度. [来源QX/T475一2019 3.3,有修改] 3.4 离子收集器ionic collector 将空气吸入带有电场的固定空间使空气离子发生偏转并聚集到导电体形成电流的装置. 注:离子收集器主要包括极化板(筒)、收集板(棒)、风扇、极化电压和外壳等. 4测试要求 4.1负离子测量仪的测试项目应至少包括:测量误差、重复性、响应时间、离子迁移率等. 4.2测试设备的测量范围应覆盖被测仪器的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应不大于被测仪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 值的1/2. 4.3测试设备应符合的测量范围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测试设备的测量范围和主要技术指标 测试设备名称 测量范围 主要技术指标 1 T/CMSA0024—2021 空气流量测量误差:±3% 空气流场雷诺数≤2300 标准离子收集器 (10~5X105)ions/cm3 负离子 极化电压测量误差:±1% 标准器 零位误差:不超过士50ions/cm 微电流计 (0~1X10)A 最大允许误差:±2%(≥50X105A时) 均匀度:≤5%(≥500ions/cm3时) 波动度:士5%(≥500ions/cm时) 负离子发生装置 (500~5×105)ions/cm 试验区风场流速:≤0.5m/s 试验段:≥800mm×500mm×500mm(长×宽×高) 空气流量计 (0~5)m3/h 准确度等级:1.0级 配套 设备 数字直流电压计 (0~100)V 最大允许误差:±1% 游标卡尺 (0~30)cm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23—2021 设施农业风灾气象等级 日光温室塑料大棚 Meteorological grades of wind disaster for facility agriculture -Sunlight greenhouse and plastic tunnel 2021-11-25发布 2021-11-25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23—2021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风灾气象等级划分, 2 5等级指标计算方法..... 2 附录A(资料性)风灾气象指标参考值 3 附录B(规范性)T年重现期最大风速计算方法4 参考文献.. 5 I T/CMSA002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中心,山东省气候中心,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方颖、张艳红、何亮、张继波、刘可群、张蕾、肖玮钰、赵晓凤. II T/CMSA0023—2021 设施农业风灾气象等级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风灾气象等级划分和等级指标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风灾监测、评估和预测预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1183一2016农业温室结构荷载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日光温室sunlight greenhouse 以太阳辐射为能量来源,东、西、北三面为保温围护墙体,南坡面以钢材等支撑、塑料薄膜覆盖的 农业生产设施. [来源:GB/T38757一2020 3.2,有修改] 3.2 塑料大棚plastic tunnel 以钢材或钢材、竹木混合等为结构支撑材料,完全用塑料薄膜作为覆盖材料的拱形农业生产设施. [来源:GB/T38757一2020 3.3,有修改] 注:本文件针对单拱形塑料大棚. 3.3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ing life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来源:GB/T51057—2015 2.1.2] 3.4 风压wind pressure 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的压力. 3.5 最大风速maximum wind speed 给定时段内的10min平均风速的最大值. 3.6 极大风速extreme wind speed 给定时段内的瞬时(3s)风速的最大值. 3.7 阵风系数gust coefficient 给定时段内极大风速与最大风速的比值. T/CMSA0023—2021 4风灾气象等级划分 根据强风对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可能影响程度,将风灾等级划分为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风灾气象等级 等级 气象指标 可能影响程度 日光温室 塑料大棚 I级 [E1 E2) [D D) 局部棚膜被吹起或损坏 II级 [E E3) [D2 D3) 棚膜被掀翻、撕裂或主体结构轻微变形 III级 ≥E ≥D 主体结构损坏、垮塌 各风气象料见中分别代农日光温室和塑料大级、直级、Ⅲ级风气象指标, 5等级指标计算方法 基于大风致灾原理,综合考虑风压与风速的关系以及标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特点,以极大风速表 达风灾气象指标. 日光温室风灾气象指标计算方法应符合公式(1): Ei=√(Ue)2we×a-(1) 式中: E一一日光温室风灾气象指标,单位为米每秒(m/s); i一一=1 2 3,分别对应风灾气象等级I级、Ⅱ级、Ⅲ级; Ue一一20年(日光温室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重现期最大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计算 方法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一一阵风系数,通过当地极大风速与同期最大风速计算得到; g一一日光温室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采用GB/T51183一20167.2.3的设施主体结构高度的计算方 法,按照一般日光温室实际高度4.0m 对应GB/T51183一2016表7.2.1中的取值为0.76; a1——风灾影响系数,a1=0.6 a2=0.8 a3=1.0 塑料大棚风灾气象指标计算方法应符合公式(2): Di=√(Ua)2ud×ai(2) 式中: D一一塑料大棚风灾气象指标,单位为米每秒(m/s): Ua一一10年(塑料大棚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22—2021 桥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in bridge 2021-11-19发布 2021-11-19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22-2021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规定 444 2 4.1检测分类, 2 4.2检测对象及项目... 2 4.3定期检测周期.... 2 4.4检测机构及人员要求.... 2 4.5检测仪器设备... 2 4.6检测基本要求与流程....... ..3 5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3 5.1桥梁防雷分类. ....3 5.2接闪器..... 3 5.3 引下线 4 5.4 接地装置. 4 5.5等电位连接.... 4 5.6电涌保护器(SPD).. 5 5.7桥梁附属设施设备 4 5 5.8电阻值要求..... .......5 6检测数据整理及报告 6 6.1检测数据记录 . . ......6 6.2检测结果判定.... 6 6.3检测报告. .......6 附录A(规范性)桥梁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7 附录B(资料性) 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流程图.... ....10 附录C(资料性) 【检测记录表样式图 ....... 11 参考文献 ........20 I T/CMSA002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防雷中心、重庆市防雷检测技术协会、重庆市万州区气象局、重庆市綦江 区气象局、江苏托尔防雷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伟、廖路、许成、吴钢、陈大庆、何静、李卫平、粟明品、杨文渊、杨磊. II T/CMSA0022-2021 桥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桥梁防雷装置检测的一般规定、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检测数据整理及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梁式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桥梁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防雷 装置检测. 本文件不适用于木桥、工桥、立交桥、人行天桥以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桥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1431一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31067一2014桥梁防雷技术规范 GB50057一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057一2010、GB/T31067一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雷电防护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 防雷装置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 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来源:GB50057-2010 2.0.5 有修改] 3.2 梁式桥girder bridge 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为梁的桥梁. [来源:GB/T50083—2014 2.1.47] 3.3 拱桥arch bridge 拱式桥 主要承重构件为拱圈或拱肋的桥梁.按桥面位置分为上承式拱桥、中承式拱桥、下承式拱桥. [来源:GB/T50083一2014 2.1.49,有修改] 3.4 斜拉桥cable-stayed bridge 1 T/CMSA0022-2021 以斜拉(斜张)索连接索塔和主梁作为桥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按主梁在主墩、塔处支撑体 系分为漂浮体系、半漂浮体系等:按塔的数量分为独塔、双塔、多塔等. [来源:GB/T50083—2014 2.1.54] 3.5 悬索桥suspension bridge 以通过索塔悬垂并锚固于岸侧或桥端(锚锭)的缆索或钢链作为桥跨上部结构主要承重部件的桥梁. 按塔的数量分为双塔、多塔等. [来源:GB/T50083—2014 2.1.55] 3.6 桥塔bridge tower;pylon 支承悬索桥或斜拉桥的主索,并将荷载直接传给地基的塔型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20—2021 雷电监测与临近预警服务用语使用规则 Service phraseology rules for lightning monitoring and nowcasting-warning 2021-04-29发布 2021-04-29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发布 T/CMSA0020—2021 目 次 前言 . . . . . . II 1范围. . . . . . . . . . . . . .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使用规则. .. 3 参考文献.. . 5 I T/CMSA002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青岛市气象防雷 中心),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深圳市昆特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国平,王曙东,宋琳,姚叶青,孟繁辉,庞华基,薛冰,章芳,王阔音,韩 锋. II T/CMSA0020—2021 雷电监测与临近预警服务用语使用规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雷电监测与临近预警服务用语使用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服务或其它行业、领域的雷电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雷电活动lightning activity 发生在大气中、具有时空相关性的一系列放电现象. [来源:QX/T2622015 2.1] 3.2 雷电监测lightning monitoring 通过测量雷电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等信息,进而确定雷电放电的空间位置和雷电参数的过程. 注:主要针对地基探测 3.3 雷电流强度lightning current intensity 带电云体对地放电的电流大小,即在雷电回击通道内流过的最大电流值. 注:单位为千安培(kA). 3.4 雷电频次lightning frequency 单位时间内出现雷电的次数. 3.5 最大雷电频次maximum lightning frequency M 某时段间单位时间出现雷电频次的最大值. 3.6 雷电临近预警lightning nowcasting--warning 对0h~2h内雷电活动的发生时间、区域及发生概率作出估计和警告. [来源:QX/T262—2015 2.3] 4使用规则 4.1对过去30min、10km×10km范围内的雷电频次(M)实况监测统计,其中雷电流强度绝对值小 于2kA以及雷电流强度绝对值大于200kA的雷电不计入雷电频次. 4.2对未来0min~30min 30min~60min 60min~90min 90min~120min四个时段雷电频次进行 预报,得到四个时段内的最大雷电频次(M). 4.3将雷电临近预警服务用语根据雷电实况和预报频次由低到高划分为20条,具体使用规则见表1. 表1雷电监测与临近预警服务用语使用规则 3 T/CMSA0020—2021 编号 实况 预报 服务用语 公众服务版 专业服务版 1 N=0 N=0 未来2h无雷电. 未来2h无宙电, 2 N=0 N=1 未米2能有电防电频次未来2上可能有电,雷电频次较 较低,请注意防范. 3 N=0 N=(1 5] 未来2h有电频次中等 未来2h有雷电,雷电频次中等. 4 未来2h有宙电,宙电频次较高 N=0 N=(5 50] 请减少外出并做好防范. 未来2h有雷电,雷电频次较高. 5 N=0 N>50 未来2h雷电频次很高,请避免 户外活动并立即做好防范. 未来2h雷电频次很高. 6 N=1 N=0 未来2h发生雷电可能性较小. 未来2h发生雷电可能性较小. 7 N=l N=1 周边有雷电,未来2h仍有雷电, 周边有雷电,未来2h仍有雷电, 雷电频次较低,请做好防范. 雷电频次较低. 8 N=1I N=(1 5] 周边有雷电,未来2h仍有雷电,周边有雷电,未来2h仍有雷电, 雷电频次中等,请做好防范. 雷电频次中等.“ 9 周边有雷电,未来2h仍有雷电 N=1 N=(5 50] 电频次防减少外出井 周边有雷电,未来2h仍有雷电, 雷电频次较高. 10 周边有雷电,未来2h仍有雷电 N=1 N>50 雷电频次很高,请避免户外活动 周边有雷电,未来2h仍有雷电, 并立即做好防范. 雷电频次很高. 11 N=(1 15] N=0 周边有雷电能家发生雷电边有雷电能发生雷电可 12 N=(1 15] N=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16—2020 村落景区气象安全保障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meteorology safe guarantee for village scenic area 2020-04-09发布 2020-04-09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3基本要求...... ..2 4气象灾害防御与准备. .2 5气象灾害应急处置.. ......3 6气象灾害灾后总结与评估改进 3 参考文献 .4 T/CMSA0016—2020 前 言 本标准参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临安区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哲、黄春涛、姜纪红、夏建林、李绍进、王涛、姚锦烽、李超、张天力. II T/CMSA0016—2020 村落景区气象安全保障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村落景区气象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气象灾害防御与准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及灾后 总结与评估改进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村落景区的气象安全保障.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2.1村落景区vil lage scenic area 具有自然生态或传统文化、农业产业等优势与特色的村落或村落区域,凭借村落农舍、庭院、物产、 农事活动形式等,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休闲保健、文化体验、农事参与等旅游产品和项目的乡村旅游 景区. 2.2 2.2气象灾害meteorological disaster 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损害失的现象. 注1:包括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早、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 注2:改写QX/T356—2016 定义2.2. [GB/T37926—2019 定义3.1] 2.3 2.3防御与准备preparations for defence 为保障游客和村落景区内其他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害,预先开展的 各种防范工作. 2.4 2.4气象安全保障meteorological security safeguard 为减轻气象灾害造成损失,合理规避气象灾害风险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 活动. 注: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组织上、管理上和技术上采取有力 措施,应对各种气象灾害,减少事故发生. [GB/T36742—2018 定义3.5]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15—2020 隔离式防雷接地保护装置及系统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solated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 protection devices and systems 2020-03-09发布 2020-03-09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 T/CMSA0015-2020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 . . . . 1 4防雷等级划分 .3 5隔离式雷电防护系统架构 3 5.1系统组成 5.2防护方式 4 5.3电力变压器次级防护.. 4 6产品技术要求 .....5 6.1产品组成 .5 6.2工作条件 5 6.3外观.. .......5 6.4保护模式..... .6 6.5产品性能指标.... .7 6.6安全性要求,.. ............10 6.7环境适应性. ..12 7设计要求.. .12 7.1设计原则 . .........12 7.2基本要求 .13 7.3地电位反击防护要求... .....13 7.4接地引入线设计.. 7.5接地连接线要求... ...14 7.6隔离式分组接地要求....... .14 8施工与安装要求 .........15 8.1一般规定 ..15 8.2接地装置施工要求...... .....15 8.3等电位连接要求. ..15 8.4接地电阻值要求... .....15 9工程验收. ..........16 9.1一般要求 44 ..16 9.2施工与安装要求验收 ....16 9.2.3接地线的布放、接地铜排的安装与连接 ...16 10维护管理要求 .17 10.1管理要求 .....17 10.2维护要求 ............17 附录A(资料性附录)雷电环境划分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建筑防雷系统中隔离防雷装置应用 ....19 附录C(规范性附录) 保护装置测试方法 .....20 附录D(规范性附录) 保护装置及其工程验收 ...34 参考文献, 38 T/CMSA001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防雷减灾委员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 公司广州研究院、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交通与智能工程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地铁设计研究 院股份有限公司、陆军工程大学、陆军研究院、空军研究院、海军研究院、93204部队、中教能源研究院、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防雷减灾协会、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 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接地工程实验室、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北京雷 电防护装置测试中心、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广东南方 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中心、湖北省防雷中心、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防雷协会、山西省防雷协会、河南省防雷协会、水利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 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深圳市防雷协会、北京捷安通达科贸有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深圳 市科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鹏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新禾盛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张庭炎、刘旭、赖世能、李家芳、王志刚、陈昕、何治新、陈亚洲、胡小锋、万浩 江、吴行、张海晶、张小奇、方绍强、王晴、黄刚、孙海莉、叶向阳、杨少杰、杨国雄、熊江、蔡汉生、 王森、宋海岩、张利华、陈惟崧、张学柱、孟凡涛、王涛、曾晶、吕东波、叶文军、王学良、尹国福、 张瑜、汪清、刘细华、孟宪刚、卢广建、张春龙、郑家宁、崔延、全宇峰、徐春明、舒正福、袁明福、 谭胜淋、王兴春、郑佳滨.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14—2020 代替T/CMSA0014-2019 装用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剂的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installation of double flow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system 2020-10-20发布 2020-10-20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 T/CMSA0014—2020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选用 5安装的安全要求. 3 6验收的安全要求 5 7维护的安全要求 .5 8检测. .5 I T/CMSA001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CMSA0014-2019《装用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的安全要求》.与T/CMSA0014-2019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对引用的标准进行了更新,根据相应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调整并使用了 最新版本的标准(见第2章,2019年版第2章); 一一修改了章标题和条标题,使表达更为简洁(见第4~8的章及条标题,2019版第4~8章及条标题); 一一修改了表1中表注的相关内容(见表1 2019版表1); 一一修改了图2,图3的图题和相关文字表达(见5.1.4 2019版5.1.4): 一一修改了等电位连接符合GB/T19271.1一2003中第3、4章的规定,增加了“雷电防护装置的引下 线或接地装置应与连接排可靠连接”的要求(见5.4 2019版5.4).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扬州华铁铁路配件有限公司、扬州华岭变能防雷系统研发工程有限公司、扬州华 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志富、王克宇、谭臧同、徐帅、臧权同、朱微奇. I T/CMSA0014—2020 装用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的安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的选用、安装、验收、维护的安全要求以及检测. 本标准适用于国防工程、轨道交通、机场、石油、化工、矿业、电力、建筑、通讯、广播电视、气 象等诸多行业场所使用的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以下简称雷电防护装置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599一2009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T21431一2015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GB/T21714.1一2015雷电防护第1部分:总则 GB/T21714.3一2015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GB/T21714.4一2015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GB50057一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流向防雷器double flow lightning arrester 一种电荷可以双向流动的防雷器. 注:防雷器核心材料是由多种化学材料组合而成,具有非线性电阻特性:当带电的雷云出现时,能将地面因静电感 应作用而积累的电荷部分中和,局部降低与带电云层极性相反的地电荷的密度与场强,从而降低引雷的概率. 3.2 双流向接闪器double flow flash receiver 由接闪杆及双流向防雷器(3.1)构成. 3.3 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double flow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system 由双流向接闪器(3.2)、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构成. 4选用 4.1双流向防雷器 T/CMSA0014—2020 4.1.1双流向防雷器按形状可分为圆柱型和矩型等. 4.1.2按建筑物及构造物的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双流向防雷器.双流向防雷器的示意图见图1. 接1 接统 们 起 外克 a)圆柱型 b)矩型 图1双流向防雷器的示意图 4.2双流向接闪器 4.2.1按联接方式分为单联式和并联式两种. 4.2.2根据被保护对象雷电防护水平(LPL) 采用不同结构的双流向接闪器.I级LPL采用并联式双 流向接闪器;II级、III级、IV级LPL采用单联式双流向接闪器. 4.2.3在一级、二级供配电系统中,总进线端浪涌保护器的出线端各串联1~2台双流向防雷器或联接 防雷柜(箱),并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第6章的有关规定. 4.2.4双流向接闪器配置在被保护建筑物及构造物的顶部时,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双流向接闪器的配置 序号 被保护建筑物最高顶部面积(S) 双流向接闪器数量(M 双流向接闪器设置位置 台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团 体 标 准 T/CMSA0014—2019 装用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裂统的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installation of double flow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system 2019-12-23发布 2019-12-23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 T/CMSA0014—2019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的选用 2 5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安装的安全要求 3 6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验收的安全要求 7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维护的安全要求 .6 8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的检测 T/CMSA001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扬州华铁铁路配件有限公司、扬州华岭变能防雷系统研发工程有限公司、扬州华 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志富、王克宇、谭臧同、徐帅、臧权同、朱微奇. II T/CMSA0014—2019 装用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的安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的选用,安装、验收、维护的安全要求以及检测. 本标准适用于国防工程、轨道交通、机场、石油、化工、矿业、电力、建筑、通讯、广播电视、气 象等诸多行业场所使用的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以下简称雷电防护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599一2009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T19271.1一2003/IEC61312-1:1995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1部分:通则 GB/T21431一2008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GB/T21714.1一2008/IEC62305-1:2006雷电防护第1部分:总则 GB/T21714.3一2008/IEC62305-3:2006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GB/T21714.4一2008/IEC62305-4:2006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GB50057一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流向防雷器double flow lightning arrester 一种电荷可以双向流动的防雷器. 注:防雷器核心材料是由多种化学材料组合而成,具有非线性电阻特性;当带电的雷云出现时,能将地面因静电感应 作用而积累的电荷部分中和,局部降低与带电云层极性相反的地电荷的密度与场强,从而降低引雷的概率. 3.2 双流向接闪器double flow flash receiver 由接闪杆、双流向防雷器(3.1)构成. 1 T/CMSA0014—2019 3.3 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double flow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system 由双流向接闪器(3.2)、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构成. 4双流向雷电防护装置系统的选用 4.1双流向防雷器的选用 4.1.1双流向防雷器按形状可分为圆柱型和矩型等分类. 4.1.2按建筑物及构造物的不同,选用不同规格(B1、B2、B3)的双流向防雷器.双流向防雷器的示 意图见图1. 线 [线 R a)圆柱型 b)矩型 图1双流向防雷器的示意图 4.2双流向接闪器的选用 4.2.1按联接方式分为单联式和并联式两种. 4.2.2根据被保护对象雷电防护水平(LPL) 采用不同结构的双流向接闪器.LPL为I级的采用并联式 双流向接闪器;LPL为II级、III级、IV级的采用单联式双流向接闪器. 4.2.3在一级、二级供配电系统中,总进线端浪涌保护器的出线端各串联1-2台双流向防雷器或联接防 雷柜,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注:根据供配电系统、建筑物及构造物的现场情况而定. 4.2.4双流向接闪器配置在被保护建筑物及构造物的顶部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双流向接闪器的配置 序号 被保护建筑物最高顶部面积(S) 双流向接闪器数量(N) 双流向接闪器设置位置 m 台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050 K10 团 体 标 准 T/CMSA0012—2019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雷电监测 预警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ightning monitoring and warning in explosive and fire hazardous place 2019-10-15发布 2019-10-15实施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 T/CMSA0012—2019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规定... 5雷电监测测报,,,3 6雷电预警....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春、夏季节雷电预警模型参考取值6 参考文献 7 T/CMSA0012—2019 前言 本标准参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防雷中心、武汉雷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爱劳高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天宏 防雷检测中心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杭州易龙防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 市科锐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宇翔防雷工程有限公司、山西省防雷减灾协会、武汉雷光防雷有限公司、深 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学良、秦建新、余蓉、李鑫、余田野、刘旭、冯民学、谢超、晏紫淙、易秀 成、徐春明、吴孟恒、孟宪刚、徐达军、朱传林、张庭炎等. II T/CMSA0012—2019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雷电监测预警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雷电监测、预警的一般规定、技术方法和服务产品分级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雷电监测、预警服务,其他场所服务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678一2017VLF-LF三维闪电定位网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雷电活动lightning activity 发生在大气中、具有时空相关性的一系列放电现象. [QX/T262一2015,定义2.1] 3.2 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 由多个雷电传感器组成的用于监测和定位其覆盖区域内雷电事件的探测网. 注:雷电定位系统又称闪电定位系统. [GB/T37047一2018,定义3.1.10] 3.3 雷电监测lightning monitoring 利用LLS探测资料,获取约定区域内的雷电活动参数. 3.4 雷电预警lightning warning 利用LLS、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电场和探空等观测资料,通过多资料融合应用、统计分析、临近 外推及数值预报等技术手段对有可能发生闪电的区域进行预警. 3.5 大气电场仪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mill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