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51 页)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71-2020 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质量评价 Quality evaluation for climatic 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 reports 2020-07-31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571-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评价要求 .1 5评价内容 2 6评价等级 2 7评价指标 8评价程序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质量评价专家评分表 .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质量评价申请表 8 附录C(规范性附录)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质量等级评价表11 附录D(规范性附录)《复评申请书》格式 12 参考文献 13 1 QX/T571-2020 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质量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质量评价的要求、内容、等级、指标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对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编制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质量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423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报告编制 QX/T426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资料收集 QX/T449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现场观测 QX/T457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 QX/T469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候可行性论证climate 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 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气象灾害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 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 3.2 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climatic 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 institution 从事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机构. 注:本文件中简称为论证机构. 3.3 质量评价机构quality evaluation institution 从事气候可行性论报告质量评价的中介机构. 注1:改写QX/T318一2016,定义2.4. 注2:本文件中简称为评价机构. 4评价要求 4.1质量评价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客观、科学的原则. 4.2论证机构应自愿参加质量评价. 4.3评价机构应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相关要求,并制定评价相关实施细则. 4.4评价机构和专家组成员应对质量评价相关材料的保密负责任. 1 QX/T571-2020 5评价内容 5.1编制的规范性 5.1.1按照QX/T423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结构要求,评价气候可行性报告编制格式的规范性. 5.1.2按照QX/T423、QX/T469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要求或相应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专项技 术标准内容要求,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内容的完整性. 5.2资料的合规性 按照QX/T426、QX/T449、QX/T457的要求,评价采用的气象资料、参证气象站选取、现场气象 观测设置以及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加工处理情况是否符合标准. 5.3内容的合理性 评价内容包括: a)引用技术标准的适用性和全面性情况; b)技术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情况; c)论证分析翔实性和图表的规范性情况; d)论证结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情况; )技术创新或解决重大问题情况. 6评价等级 按照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质量的优劣,将其质量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气候可行 性论证报告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见表1. 表1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质量等级 评分范围 优秀 ≥90 良好 [75 90) 合格 「60 75) 不合格 <60 注:评分取专家组专家评分的平均值.专家评分标准见附录A. 7评价指标 7.1对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的规范性、资料的合规性和内容的合理性进行评分,满分100分,评分 指标见附录A. 7.2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采取一票否决,直接判定为不合格等级: a)使用虚假资料; b)关键论证结论有错误; 2 QX/T571-2020 c)出具虚假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或涂改、伪造书面评审意见. 8评价程序 8.1发布公次 评价机构向社会发布开展质量评价的公告,明确评价时间、适用范围和有关要求. 8.2自愿申请 论证机构按照发布公告的要求自愿申请参加质量评价,申请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论证机构按照公告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评价机构提交申请材料,申请表见附录; —一提交申请质量评价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70-2020 气候资源评价气候宜居城镇 Climate resource assessment-Climate livable cities 2020-07-31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570—2020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评价内容和资料要求 2 5评价指标及确定方法 2 6评价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气候宜居评价指标、值和评价等级表4 附录B(规范性附录)部分统计值、指标值计算方法 7 附录C(规范性附录)气候舒适指数计算方法 8 参考文献 .13 I QX/T57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候中心、福建省气候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峪、肖潺、王长科、艾婉秀、赵珊珊、朱蓉、邹燕. Ⅱ QX/T570—2020 气候资源评价气候宜居城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候宜居的评价内容、资料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的气候宜居性评价及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299一2017大气自净能力等级 QX/T152一2012气候季节划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候宜居climate livability 气候及与之相关联的生态环境等条件适宜人类居住,其适宜性具有全年和长期特征. 3.2 气候平均值climatological normal 常年值 最近连续3个整年代的气象要素平均值. 注:按照世界气象组织(WM0)的相关规定,每年代更新一次,即2011年2020年期间,采用1981年2010年的平 均值作为其气候平均值,依此类推. 3.3 参证气象站reference meteorological station 气象分析计算所参照或引用的具有长年代气象观测数据的国家气象观测站, [QX/T4692018,定义3.2] 3.4 气候季节climatic season 从天气气候角度,按照日平均气湿的不同将一年划分为不同的时段,通常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 季四个季节. 注:改写QX/T1522012 定义2.1, 1 QX/T570-2020 4评价内容和资料要求 4.1评价内容 4.1.1气候条件 包括气温、降水、风、湿度、日照、气压等基本气象要素和沙尘、霾、强对流等天气现象及其统计量. 4.1.2环境条件 包括与气候相关联的并可影响人居舒适性的植被空气、水、自然景观等. 4.2资料要求 4.2.1气象资料 评价地域应具有近10年及以上的气象资料,其中气温、降水资料年代应不少于30年.若无法获取 所需气象资料时,可使用能够代表该地域气候特征的参证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代替. 4.2.2非气象资料 非气象资料可通过向地方政府征集、调查等方式获取,应核实其准确性、代表性、合法性.根据获得 情况,宜构建最近不少于5年的资料序列. 5评价指标及确定方法 5.1评价指标 5.1.1评价指标由5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42项三级指标构成,见附录A中的表A.1. 5.1.2一级指标评价目的和内容如下: a)气候宜居禀赋:评价一地气候的宜居性优势,由气温、降水、风、湿度、日照、气压和气候季节等 二级指标构成; b)气候不利条件:评价一地气候对宜居性的不利影响,由气温、降水、风和天气现象等二级指标 构成; )气候生态环境:评价一地与气候相关的生态环境,由大气环境、植被和水环境等二级指标构成; d)气候舒适性:评价一地人体对居住、度假、旅游气候条件的舒适感受,由人体舒适度指数、气候 度假指数和气候旅游指数二级指标构成; )气候景观:评价一地在一定天气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以及可形成当地独特气候的自然景观,由气 象景观和地形地貌景观二级指标构成. 5.2指标值确定 5.2.1气象类指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涉及气象要素的评价指标,以常年值作为指标值; b)资料年代不满足常年值计算要求的,以多平均值作为指标值; c)常年值、多年平均值计算方法见附录B中的B.1. 5.2.2非气象类指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可根据资料情况,以最近5年的平均值作为指标值;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69—2020 人工增雨(雪)地面催化剂发生器 选址安装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ite sele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ground-based catalyst generator on artificial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2020-07-31发布 2020-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569-2020 人工增雨(雪)地面催化剂发生器选址安装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增雨(雪)地面催化剂发生器的选址、安装、验收归档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人工增雨(雪)地面催化剂发生器的选址、安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JGJ1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QX/T151一2012人工影响天气术语 QX/T226一2013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QX/T151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面催化剂发生器ground-based catalyst generator 通过燃烧催化剂方式,实施人工增雨(雪)的地面作业装置. 4选址 4.1基本要求 4.1.1环境 选址地点环境应符合以下条件: a)有利于地形云或对流云形成、发展和气流上升的区域; b)远离易燃易爆场所; c)避开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地; d)符合森林、草原防火要求. 4.1.2布局 地面催化剂发生器间隔距离以10km~30km为宜. 4.1.3场地 选址地点的场地应能保证相关设施合理布局,互不影响,一般不小于4m×4m. 1 QX/T569-2020 4.1.4通信 选址地点应有良好的无线通信信号,保证遥控作业. 4.1.5供电 选址地点应具备可靠的供电系统.无市电供电的,应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其他供电系统供电,且确 保设备7天以上用电需求. 4.2气象条件要求 4.2.1上升气流 4.2.1.1对地形云人工增雨(雪),依据现场观测或周边气象站数据、数值模式产品资料,分析选址地点 盛行风向与山体关系,估算垂直气流分布情况,综合考虑作业季节,应选择最大上升气流区. 4.2.1.2对夏季对流云,依据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等历史或现场观测数据、数值模式产品资料,分 析选址地点上升气流分布情况,综合考虑作业季节,应选择最大上升气流区. 4.2.2云和降水 统计作业季节雷达观测资料,分析选址地点周边云系的活动规律和特征,找出最有利的云的移动轨 迹,选址地点应在当地降水云移动发展的主要路径上. 4.2.3催化剂影响区域 使用人工影响天气模式计算和分析选址地点催化剂扩散、输送及核化规律,催化剂应满足核化条 件,影响区域应覆盖人工增雨(雪)的主要目标区. 5安装 5.1基本要求 5.1.1安装地点周围应除去树木、草丛等易燃物,并设置防火等警示标志. 5.1.2安装地点应砌围墙或安装铁栅栏予以保护,高度不低于1.8m高围栏. 5.1.3地面催化剂发生器的炉体距离围栏的最近距离应不小于2m 与监控立竿之间的距离宜在7m ~8m之间,应确保监控无死角. 5.1.4采用太阳能供电的太阳能杆应布设在炉体正南方. 5.2地基土建 5.2.1基座 地面催化剂发生器的炉体安装位置应水平,基座硬化工程建设应按照JGJ116的要求执行. 5.2.2预埋 在地面催化剂发生器炉体安装位置预埋地脚螺栓和钢钎,根据炉体尺寸要求,做好供电设施和监控 系统的管线预埋. 5.3雷电防护 5.3.1地面催化剂发生器雷电防护应符合GB50057和GB50343的相关技术要求. 2 QX/T569-2020 5.3.2安装防直击雷装置应符合QX/T226一2013中第7章规范要求. 5.3.3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等公共接地电阻应满足使用要求.如接地电阻不能满足使用要 求,应适当增大接地极,直至满足接地电阻值要求为准. 5.3.4凡正常不带电,而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5.3.5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如果设置人工接地,也包括其接地极引线. 5.4其他要求 5.4.1如需进行本标准以外的施工,应符合建筑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5.4.2安装所选设备、材料应具备国家级检测中心的检测合格证书(3C认证),满足与产品相关的国家 标准;供电产品、消防产品具有人网许可证. 6验收归档 6.1安装完成后,应由该项目气象主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N95 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68-2020 自动气候站 Automatic climatological station 2020-07-31发布 2020-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568-2020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品组成 5技术要求 2 6试验方法 .6 7检验规则 .10 8标志和随行文件 14 9包装、运输和贮存 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智能气象传感器与气象智能集成处理器状态要素编码 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测量要素处理要求 17 附录C(规范性附录)数据文件要求 20 参考文献 22 I QX/T568-2020 自动气候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气候站的产品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以及包装、 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自动气候站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5一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一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7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793.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1463一19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17626.2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一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一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8268.1一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95652017总辐射表 GB/T33694一2017自动气候站观测规范 GB/T33695一2017地面气象要素编码与数据格式 JJG856一2015工作用辐射温度计 QX/T288一2015翻斗式自动雨量站 QX/T320一2016称重式降水测量仪 QX/T520一2019自动气象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动气候站automatic climatological station 用于地面气候观测的高精度、高稳定度的自动观测仪器. QX/T568-2020 [GB/T33694一2017,定义3.2] 3.2 智能气象传感器intelligence meteorological sensor 具有气象要素信息处理功能的数字化传感器. 注:信息处理功能包括信号采集、数据处理、质量控制、自检测、自校准、自诊断、在线升级等. 3.3 气象智能集成处理器meteorological intelligence integrated processor 能够实现对各种智能气象传感器数据的采集、质量控制、计算、存储和传输的一种装置. 4产品组成 4.1概述 自动气候站由智能气象传感器、气象智能集成处理器、外围设备和配套附件等组成. 4.2智能气象传感器 应配置气温、降水量(翻斗式、称重式)智能气象传感器;宜配置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智能气象传 感器;可配置地温、总辐射、蒸发、日照、土壤水分和积雪深度等智能气象传感器.传感器数量参照GB/T 33694一2017中表1的规定执行. 4.3气象智能集成处理器 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高性能嵌人处理器、时钟电路、存储器、通信接口、外存储接口、检测 电路、供电接口和指示灯等.软件包括嵌人式操作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 4.4外围设备 由供电单元外存储器、近远程通信模块等组成. 4.5配套附件 由百叶箱、防风圈、立杆、支架等组成.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外观与工艺 5.1.1.1外观整洁、无损伤和形变,金属件无锈蚀,涂层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现象. 5.1.1.2各零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可靠,操作部分不应有迟滞、卡死、松脱等. 5.1.1.3机箱...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N95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67-2020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 Automatic soil moisture observation instrument 2020-07-31发布 2020-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567-2020 附录B(资料性附录)土壤水分仪实验室条件下测试土样的制作方法 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壤水分仪田间误差测试方法 15 参考文献 17 Ⅱ QX/T56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中原光电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气象 仪器厂有限公司、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 所、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北京华云东方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国河、惠俭、许殿义、智永明、李鹏、王艳斌、李翠娜、董克非、吴东丽、陈涛、康 凯、陈海波、韦伟. QX/T567-2020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以下简称土壤水分仪)的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水分仪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 12h循环) GB/T2423.5一201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一201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振动(正弦) GB/T2423.17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080.1一2012可靠性试验第1部分:试验条件和统计检验原理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26.2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一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18523一2001水文仪器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壤体积含水量soil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土壤中水的体积与其总体积的比值. 注1:用百分数形式表示. 注2:改写GB/T337052017 定义3.3. 3.2 土壤重量含水量soil gravimetric water content 土壤质量含水率soil mass water content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N95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66—2020 场磨式大气电场仪 Rotating-vane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meter 2020-07-31发布 2020-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566-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组成 2 5技术要求 2 5.1一般要求 2 5.2安全 5.3 测量性能 3 5.4采样和算法 3 5.5数据存储和传输 3 5.6时钟 3 5.7设备状态信息 3 5.8自校准和远程控制 3 5.9 功耗 4 5.10电源 5.11 环境条件 4 5.12 电磁兼容性 5 5.13可靠性 6 6试验方法 7 6.1试验环境条件 7 6.2试验仪器仪表 7 6.3 一般检查 1 6.4安全 7 6.5 测量性能 7 6.6采样和算法 9 6.7 数据存储和传输 9 6.8 时钟 10 6.9 设备状态信息 .10 6.10 自校准和远程控制 10 6.11 功耗 11 6.12 电源 11 6.13 环境条件 11 6.14 电磁兼容性 13 6.15可靠性 13 7检验规则 13 7.1检验分类 13 7.2检验项目 14 I QX/T566-2020 7.3缺陷的判定 15 7.4定型检验15 7.5出厂检验 16 8标志和随行文件 .16 8.1标志 16 8.2随行文件 17 9包装、运输和贮存 17 9.1包装 17 9.2运输 17 9.3贮存 17 参考文献 18 Ⅱ QX/T566-2020 场磨式大气电场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场磨式大气电场仪的产品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 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场磨式大气电场仪(以下简称电场仪)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12h 12h循环)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7一2018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粗率操作造成的冲击(主要用于 设备型样品)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和导则:振动(正弦)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2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拍样 计划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793.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587一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9254一2008信息技术设各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1463一19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骚扰抗扰度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8268.1一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各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N95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65—2020 激光滴谱式降水现象仪 Laser raindrop spectral precipitation phenomenon instrument 2020-07-31发布 2020-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565—2020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组成和功能 2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4 7检验规则 .7 8标识、包装、运输和成套性 10 参考文献 12 I QX/T56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科宇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 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气象局上海物 资管理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亚静、刘钧、杨宁、陈建学、李旭光、李建宇、张少夫、张鑫、郑海欣、朱科平、朱 忠鹏、褚进华. QX/T565—2020 激光滴谱式降水现象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激光滴谱式降水现象仪的组成和功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 输和成套性. 本标准适用于激光滴谱式降水现象仪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日:交变湿热 GB/T2423.5一201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一201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7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盐雾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拍样 计划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793.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用电器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587一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7274.1一2001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 GB9254一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1463一19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17626.2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一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8268.1一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激光滴谱式降水现象仪laser raindrop spectral precipitation phenomenon instrument 采用激光光源,测量采样空间中降水粒子的下落速度、直径及其分布,判识出降水类天气现象的 仪器. 1 QX/T565-2020 3.2 降水现象模拟装置precipitation phenomenon simulator 模拟降水粒子大小和下降速度的一种专用装置. 4组成和功能 4.1组成 4.1.1激光滴谱式降水现象仪由光学测量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嵌入式软件和其他配件组成. 4.1.2光学测量单元由激光光源发射部分、接收部分,驱动电路等组成.光源宜选择1类激光器,其波 长的选择、安全防护、标识等应满足GB7274.1一2001的要求. 4.1.3信号处理单元由信号调理、MCU系统、时钟及存储、状态检测等部件组成. 4.1.4嵌入式软件应包含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状态检测及通信等功能. 4.1.5其他配件包括电源、接口转换器、防雷模块、防溅护罩、安装结构件及线缆等. 4.2功能 激光滴谱式降水现象仪应具备下列功能: a)能测量降水粒子的下落速度、直径及其分布,并能按照规定数据格式输出; b)能对毛毛雨、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64-2020 地基导航卫星遥感气象观测系统数据格式 Data format for the ground-based GNSS/Met observation system 2020-07-31发布 2020-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564-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文件命名 1 5文件结构 2 6文件内容 3 7文件格式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观测数据文件格式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观测数据文件示例 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导航数据文件格式 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导航数据文件示例 19 附录E(规范性附录)气象数据文件格式 25 附录F(资料性附录)气象数据文件示例 27 参考文献 29 I QX/T56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志梅、张京江、楚艳丽、涂满红、陈怡羽. QX/T564-2020 地基导航卫星遥感气象观测系统数据格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基导航卫星遥感气象观测系统的观测数据、导航数据和气象数据的文件命名、文件 结构、文件内容和文件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地基导航卫星遥感气象观测系统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391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3术语和定义 GB/T193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年积日day of the year 从当年的1月1日开始计算的天数. 3.2 载波相位carrier phase 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接收机锁定载波信号后测得的 GNSS信号载波的累积相位. 3.3 多普勒频移doppler frequency shift 多普勒效应造成发射和接收频率之差. 注:它揭示了波的属性在运动中发生变化的规律, 3.4 北斗时BeiDou time;BDT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立和保持的时间基准,采用国际单位制秒的无闰秒连续时间. 注1:BDT的起始历元是国际协调时间(UTC)2006年:月1日的00:00:00,用周计数和周内秒表示. 注2:BDT与UTC之间的跳秒信息在卫星播放的导航电文中播报,由于存在着秒的影响,BDT与GPST(GPS time)周秒间存在着14s的差异, 4文件命名 4.1由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分为主文件名和扩展名两部分,主文件名表示文件的归属,扩展名 表示文件类型.格式如下: ssssdddf[mm].yyt 注:方括号“门”内字段可根据需要进行取舍 1 QX/T564-2020 4.2各字段含义如下: a)ssss:标识地基导航卫星遥感气象观测系统的站点代码,4个字符长度; b)ddd:标识数据文件中第一个记录对应的年积日,3个字符长度; c)f:标识UTC一天内的文件序号,1个字符长度,取值见表1; 表1f字段的取值 字段取值 含义 数字0 表示文件包含了当天的数据 表示一天中24个小时每1小时内的数据 a:00:00:0000:59:59 英文字母ax b:01:00:0001:59:59 x:23:00:0023:59:59 d)mm:标识记录时长为15min的高频数据文件记录的起始分钟,2个字符长度,取值为00 15, 30 45; e) yy:标识数据文件记录的年份,取年份的后两位数字,2个字符长度,取值为80一99,代表1980 年—1999年;取值为00—79,代表2000年一2079年; f)t:标识文件的类型,取值见表2. 表2t字段的取值 字段取值 含义 0 观测数据文件 n GPS导航数据文件 g GLONASS导航数据文件 1 Galileo导航数据文件 c BDS导航数据文件 P 混合导航数据文件 m 气象数据文件 示例1:文件名为bjfs1410.04o的地基导航卫星遥感气象观测系统的数据文件,表示为bjfs(北京房山)测站2004年 5月20日(年积日为141)全天的观测数据文件. 示例2:文件名为bjfs141a00.04n的地基导航卫星遥感气象观测系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63-2020 气象卫星地面系统实时数据传输通信包 格式 Packet format of real-time data transmission for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ground segment 2020-07-31发布 2020-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563-2020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通信包格式 .2 5数据类型 3 6数据标识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气象卫星载荷数据单元标志 5 参考文献 6 I QX/T56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木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小虎、郭强、谢利子、彭艺、张媛媛. QX/T563-2020 气象卫星地面系统实时数据传输通信包格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象卫星地面系统的实时数据传输通信包格式、数据类型与数据标识. 木标准适用于气象卫星地面系统的实时数据传输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QX/T205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传输通信包data transmission packet 实时数据网络通信传输的信息单元. 3.2 数据源information source 信息的发送方. 3.3 数据宿information sink 信息的接收方. 3.4 数据域data field 传输通信包中通信内容部分. 3.5 校验码check code 用于校验数据内容正确性的数据字段. 3.6 大端法big endian 计算机数据高字节保存在低地址中,低字节保存在高地址中. 3.7 通用数据单元general data unit 卫星实时数据的常规单元标志. 1 QX/T563-2020 3.8 载荷数据单元satellite payload data unit 卫星载荷相关数据的单元标志. 3.9 载荷广播数据broadcast data 通过卫星广播系统传输的载荷数据. 4通信包格式 实时数据传输通信包格式见表1,包含通信包头、通信内容和通信包尾.通信包头用于描述传输数 据的关键信息,包含卫星代号、数据源、数据宿、发送时间、包序号、数据类型、数据标识、数据域长度等信 息.通信内容为实际传输的数据域部分,通信包尾用丁通信包差错校验. 卫星代号说明当前通信包所属的卫星系统;数据源和数据宿依据数据传输方向填充,其中系统名称 和分系统名称依据地面系统工程的系统命名填充;发送时间为通信包从数据源发出的时间,精确到毫秒 级;包序号用于通信包序控制;数据域长度表示数据域字段包含的字节数. 表1实时数据传输通信包格式 通信包头 通信内容 通信包尾 卫星 发送 数据 数据 数据域 数据源 数据宿 包序号 备用 数据城 校验码 代号 时间 类型 标识 长度 实时数据传输通信包头中的数据类型代表通信包数据域的类型,详见第5章.实时数据传输通信 包头中的数据标识为某数据类型中具体的数据种类,详见第6章.实时数据传输通信包说明见表2,对 实时数据传输通信包中各字段的数据类型、字节长度、字节顺序、字段含义进行说明. 表2实时数据传输通信包说明 字段 数据 字节长度 字节顺序 描述 名称 类型 (/字节) 卫星 无符号字符 8 0-7 当前数据所属的卫星,卫星代号见QX/T205 代号 无符号字符 8 8-15 系统名称,例如:MCS(任务管理与控制系统) 无符号字符 16-23 分系统名称,例如:TMS(任务管理分系统) 无符号字符 32 24-55 进程名,例如:MCSSatSecurityFY4A 数据源 无符号字符 4 56-59 IP版本,IPv4或Pv6 IP地址,IPv6内嵌IPv4表示法,例如: 无符号字符 46 60-105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24.2.100 无符号字符 8 106-113 系统名称 无符号字符 8 114-121 分系统名称 数据宿 无符号字符 32 122-153 进程名 无符号字符 4 154-157 IP版本,IPv4或Pv6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62-2020 周地磁活动整体水平分级 Classification of weekly geomagnetic activity based on planetary K index 2020-07-31发布 2020-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562-2020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周地磁活动整体水平分级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同纬度地磁台的K指数对应的磁扰幅度 3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用于K指数计算的13个地磁台站 4 参考文献 5 I QX/T562-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 347/SC3)提出并归口. 木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博、杜丹、赵海娟. Ⅲ QX/T562-2020 周地磁活动整体水平分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球一周地磁活动整体水平的分级. 木标准适用于地磁活动的监测和预警.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地磁场矢量geomagnetic field vector 地球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矢量. [GB/T311602014 定义2.1] 2.2 地磁水平分量geomagnetic horizontal ponent 地磁场矢量在水平面内的投影. [GB/T311602014.定义2.2] 2.3 地磁扰动幅度amplitude of geomagnetic disturbance 地磁场某一分量(通常为地磁水平分量或磁偏角)相对于平静时期背景场的变化值,变化的幅度可 以描述地磁活动强弱. 2.4 地磁指数geomagnetic index 描述每一时间段内地磁扰动的总体强度或某类磁扰强度的分级指标. 2.5 K指数K index 时间间隔为3h的单个台站地磁活动性指数. 注1:按格林尼治时间,从零点开始,每3个小时为一个时段,每天共8个数据.每一地磁台站的地磁三分量的记录 中,以每一时段内的地磁扰动輛度最大的分量为依据,按地磁活动强弱分成0一9级,共10个等级. 注2:K指数大小与3小时段磁扰幅度有近似对数的关系.不同纬度地磁台的K指数对应的磁扰幅度参见附录A. 注3:改写GB/T31160一2014,定义2.8. 2.6 K 指数K index 时间间隔为3h的全球地磁活动性指数. 注1:K 指数由位于地磁纬度47和63之间的13个地磁台站的K指数平均而得.13个台站的信息参见附录B. 注2:K 指数共分为28级:00、0、1 1、1、2、20、2、,、8、8、8、9、90. [GB/T311602014 定义2.9] 1 QX/T562-2020 3周地磁活动整体水平分级 3.1等级划分 依据一周加权K.指数值之和(K)将周地磁活动整体水平划分4级,见表1. 表1周地磁活动整体水平等级 周地磁活动整体水平 K 平静 <1961 微扰 [1961 3331) 中扰 [3331 6595) 强扰 ≥6595 3.2一周加权K 指数值计算 对一周连续的56个K.指数值进行加权求和: Kw= 式中: Axo单个K.指数的加权值. 注:这里的一周定义为世界时间周一00:00至周日24:00. 3.3单个K指数的加权值 针对不同的K 指数,采用不同的加权,不同的K.指数及对应的加权值见表2. 表2不同的K 指数及对应的加权值 K AKp 0、0 10.05 1_、10、1 3.90 2-、20、2 3.97 3-、30 3 4.95 4-、40 4 8.76 5-、50 5 20.33 6-、60、6 58.58 7-、70、7 161.55 8-、80、8 408.16 9-、90 1754.39 注:不同K 指数对应的加权值不同,例如K 为4-时,对应权重值为8.76,其两者乘积3.7X8.76 约为32.41; K 为8时,对应权重值为408.16,其两者乘积8.3×408.16,约为3387.73.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61-2020 卫星遥感监测产品规范 湖泊蓝藻水华 Specifications for monitoring products by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cyanobacterial blooms in lakes 2020-07-31发布 2020-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561-2020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数据要求 2 5产品类型 2 6产品制作要求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湖泊蓝藻水华卫星遥感监测真彩色合成图像示例8 附录B(资料性附录)湖泊蓝藻水华卫星遥感监测假彩色合成图像(合成方式1)示例9 附录C(资料性附录)湖泊蓝藻水华卫星遥感监测假彩色合成图像(合成方式2)示例10 附录D(资料性附录)蓝藻水华空间分布图示例 11 附录E(资料性附录)蓝藻水华覆盖度分级图示例 12 附录F(资料性附录)蓝藻水华监测频次空间分布图示例13 附录G(资料性附录)蓝藻水华面积统计图示例 .14 附录H(资料性附录)蓝藻水华面积统计表示例 15 附录I(资料性附录)太湖水域分区图 16 参考文献 17 I QX/T56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萌、韩秀珍、郑伟、刘诚.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60—2020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安全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operation safety on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06-16发布 2020-09-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60-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2 5高处危险场所作业安全要求 .3 6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作业安全要求 .3 7配电室作业安全要求 .4 8数据中心机房作业安全要求 .4 9建筑施工现场作业安全要求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测人员自身安全防护基本要求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安全标志 7 附录C(规范性附录)布放检测用线和布设接地极安全要求 10 附录D(规范性附录)高温作业安全要求 12 附录E(资料性附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作业应急处置预案范本13 附录F(规范性附录)高处危险场所使用梯子作业安全要求 .15 参考文献 16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6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省气象灾害防 御技术中心、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湖北省防雷中心、北京市通雷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有限公司、 河北宇翔雷电灾害防御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京校、李如箭、吕东波、程向阳、曾金全、王学良、韩孟磊、张磊、肖再励、朱传 林、朱浩、张春龙、陈晨、冯鹤、魏德君、张华明、鞠晓雨、张小兵.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59-2020 风能资源观测系统测风塔观测技术要求 Wind energy resource observation system-Meteorological mast observa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06-16发布 2020-09-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9-2020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系统组成 1 5塔体技术要求 3 6数据测量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7测风塔观测站系统传感器检定、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要求 .5 8观测数据处理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风能资源观测系统数据格式10 参考文献 18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QX/T55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能太阳能气候资源分技术委员会(SAC/TC 540/SC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甘肃省气象局、华云升达 (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钓、王平、郭亚田、郑新芙、杨志勇、王亚静、毕楠、袁志鹏、张宏伟、李建宇、 于晋.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Ⅱ QX/T559-2020 风能资源观测系统测风塔观测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风塔系统组成,塔体、数据测量采集系统技术要求,测风塔观测站系统传感器检定、 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观测数据处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测风塔的风能资源观测系统的设计、建设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7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4793.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587一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9254一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8268.1一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8709一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31724风能资源术语 QX4一2015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8709和GB/T317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能资源观测系统wind energy resource observation system 对风能资源的时空分布进行立体、连续和定量观测的设备及软件. 3.2 时间常数response time 信 测量仪器输出量响应被测量阶跃变化的63.2%(1一1/)所需要的时间. 3.3 导出量derived quantity 用被试产品直接测量的参数,通过计算或判断得出的其他所需气象量. VZ 注:如由温度和湿度计算的露点温度,由观测点气压计算的海平面气压,由瞬时风速挑选的极大风速等. 4系统组成 4.1组成 由测风塔观测站系统和数据中心站系统组成.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58-2020 气候指数 :低温 Climate index-Low temperatur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06-16发布 2020-09-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8-2020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计算方法 1 4.1资料要求 1 4.2单站候低温气候指数 4.3单站月低温气候指数 2 4.4区域月低温气候指数 2 4.5指数归一化 2 参考文献 3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QX/T55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财新智库.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要明、叶殿秀、王玉洁、高荣、宋连春、王遵娅、尹宜舟、王喆.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Ⅱ QX/T558-2020 气候指数低温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温气候指数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低温监测、评估、服务等业务和科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226一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空气温度和湿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温low temperature 一定时段内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现象. 注:本标准中将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一个标准差及以上作为低温标准. 3.2 低温气候指数low temperature climate index 表征低温强度特征的量. 4计算方法 4.1资料要求 行业标 符合GB/T35226一2017规定的气温观测要求,且具有30年以上连续观测记录的逐日平均气温 资料. 4.2单站候低温气候指数 单站候低温气候指数按式(1)计算: [-i 信息服务平 (当t一t≤一.时) I (当t一t>一时) 式中: I一单站候低温气候指数; 4一一单站候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 ——单站候平均气温的常年值,单位为摄氏度(℃); 0—常年值统计时段内候平均气温的标准差,单位为摄氏度(℃).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B18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57-2020 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酿酒葡萄 Assessment for climat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Wine grap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06-16发布 2020-09-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7-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评价要求 2 5评价方法 2 6等级划分 4 .4 参考文献 5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 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中心、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宁夏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煜、崔萍、何延波、李红英、王静、王景红、李文超、苏丽、郑广芬、徐蕊、张磊、 刘春泉、杨豫、李芳红、刘兆宇、胡宏远、陈仁伟、马国飞、李娜、冯蕊、张、李媛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56—2020 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流程 Specifications for aircraft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operation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06-16发布 2020-09-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6-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制订作业计划 ....2 5确定作业装备物资 2 6协调作业 3 7制订作业方案 3 8实施作业 .3 9评估作业效果 .4 参考文献 5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鸿娉、李培仁、李义宇、申东东、封秋娟、蔡兆鑫、杨俊梅、尚倩、杨晓、任晓霞.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N95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55-2020 便携式叶面积观测仪 Portable leaf area measuring instrument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06-16发布 2020-09-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5-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组成 1 5技术要求 .1 6测试方法 3 7检验规则 .5 8标志和随行文件 .6 9包装、运输和贮存 参考文献 8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中原光电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河南省气象科学研 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艳斌、张雪芬、胡树贞、李翠娜、陈海波、师丽魁、胡锦涛、牛素军、张振强.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54-2020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业务运行成功率 统计方法 Statistical method for FY-3 operational success rat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06-16发布 2020-09-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4-2020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3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星载仪器 .4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典型应用数据 6 参考文献 8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磊、林维夏、贾树泽、张媛媛、田思维.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53-2020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用户直收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user direct receiving system of FY-3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06-16发布 2020-09-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3-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功能和组成 2 6技术要求 3 7试验方法 .10 8检验规则 .11 9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 11 10包装、运输和贮存 11 11产品成套性 11 参考文献 13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象卫星数据分技术委员会(SAC/TC347/ SC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华云星地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树波、梁永楼、沙金、王钊、彭朝巍.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552-2020 空间天气预警等级 Scales for space weather warning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0-06-16发布 2020-09-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2-2020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等级划分 .2 参考文献 4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QX/T552-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分技术委员会(SAT/TC 347/SC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光林、王传宇、杜丹.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