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69 页)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33-2016 船舶引航气象条件等级 Grades of vessel pilotage weather conditions 2016-09-29发布 2017-03-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31-2016 智能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2016-05-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31-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智能建筑防雷分类与防雷区划分 3 4.1防雷分类 3 4.2防雷区划分 ..3 5机房防雷分级 3 5.1分级原则 3 5.2防雷等级 .4 5.3智能建筑机房工程配置 4 6防雷设计 .4 6.1总则 4 6.2建筑物 ..5 6.2.1直击雷防护 5 6.2.2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5 6.3机房 .6 6.3.1一般规定 6 6.3.2A级防护措施6 6.3.3B级防护措施 6.3.4C级防护措施 6.3.5D级防护措施 .7 6.4设备间 .7 6.5末端设备 8 6.6电气系统 6.7电子系统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各类智能建筑机房工程配置表9 参考文献 14 I QX/T33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防雷中心、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焦雪、冯民学、赵成志、蒋海琴、陈广赢、管清宝、程琳、沈海文、王洪生、陈红兵、 邱成龙、汤建国、钟颖颖. Ⅱ QX/T331-2016 智能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建筑防雷分类与防雷区划分、机房防雷分级、防雷设计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智能建筑的防雷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57一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一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s;IB 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 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 建筑环境. [GB/T50314—2006 定义2.0.1] 3.2 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 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GB50057-2010 定义2.0.10] 3.3 共用接地系统mon earthing system 将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端子板或连接带、设 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功能性接地等连接在一起构成共用的接地系统. [GB50343—2012 定义2.0.6] 3.4 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main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 将多个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并直接与接地装置连接的金属板. [GB50343—2012 定义2.0.9] 3.5 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floor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 建筑物内楼层设置的接地端子板,供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作等电位连接用. [GB50343—2012 定义2.0.10] 1 QX/T331-2016 3.6 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local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内局部等电位连接网络接地的端子板. [GB50343—2012 定义2.0.11] 3.7 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GB50057—2010 定义2.0.29] 3.8 雷击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LEMP 雷电流经电阻、电感、电容耦合产生的电磁效应,包含闪电电涌和辐射电磁场. [GB50057-2010 定义2.0.25] 3.9 防雷区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Z 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30-2016 大型桥梁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large bridge 2016-05-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30-201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雷电防护措施 3 4.1一般规定 3 4.2大型桥梁主体设施雷电防护 .3 4.3供配电系统雷电防护 4 4.4机电工程雷电防护 5 4.5沿线建筑物雷电防护7 5共用接地系统 5.1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 ..9 5.2收费广场共用接地系统9 6SPD的设计选用 .9 6.1供配电系统SPD的设计选用 9 6.2信号线路SPD的设计选用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设计界面 11 参考文献 14 I QX/T33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防雷中心、江苏天安防雷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翠宏、孙明、李征、陈广昌、冯民学、王尧钧、杨根成、孙颖. Ⅱ QX/T330-2016 大型桥梁防雷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型桥梁主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雷电防护措施、共用接地系统、SPD的设计选 用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型桥梁主体、建(构)筑物,监控、通信、收费、供配电、照明、亮化等设施的防雷设计, 大型桥梁防雷施工、验收和管理可依照执行,其他桥梁的相关工作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802.1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8802.21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一性能要 求和试验方法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343一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YD/T694总配线架 YD5098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雷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 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GB50057—2010 定义2.0.5] 3.2 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 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GB50057—2010 定义2.0.10] 3.3 共用接地系统mon earthing system 将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端子板或连接带、设 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功能性接地等连接在一起构成共用的接地系统. [GB50343一2012,定义2.0.6] 1 QX/T330-2016 3.4 自然接地体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 兼有接地功能、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混凝 土中的钢筋等的统称. [GB50343—2012 定义2.0.7] 3.5 人工接地体manual earthing electrode 人工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用做接地的金属导体. 3.6 等电位连接带bonding bar 将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电信线路及其他线路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 的金属带. [GB50057-2010 定义2.0.20] 3.7 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local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局部等电位连接网络接地的端子板. [GB50343—2012 定义2.0.11] 3.8 雷击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LEMP 雷电流经电阻、电感、电容耦合产生的电磁效应,包含闪电电涌和辐射电磁场. [GB50057-2010 定义2.0.25] 3.9 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29-2016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站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ground weather modification operating station construction 2016-05-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29-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选址要求 1 5建设要求 1 附录A(规范性附录)炮库(火箭库)建设尺寸 4 参考文献 .6 I QX/T32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凯、周尔滨、王恒宇、郭颖、王文玲. Ⅱ QX/T329-2016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站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高炮/火箭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的作业站的选址及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高炮/火箭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的作业站的新建或改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QX/T17一200337mm高炮防雹增雨安全技术规范 QX/T151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术语 QX/T226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QX/T1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作业站operating station 用高炮/火箭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有永久性建(构)筑物、足够作业空间,配备相应观测和指挥设 备的场所. 3.2 射击平台launch platform 使用高炮/火箭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平台. 4选址要求 作业站的选址应符合QX/T17一2003中3.1和3.2的规定. 5建设要求 5.1建筑物 5.1.1总体要求 5.1.1.1建筑物组成 作业站建筑物应由作业值班室、休息室、炮库(火箭库)、弹药临时存储库和围墙(栏)等部分组成. 5.1.1.2建筑物结构 建筑物宜采用混凝土框架或钢结构,其基准面应至少高于周边地面15cm. 1 QX/T329—2016 5.1.1.3建筑物防火 建筑物防火设计和施工按GB50016执行. 5.1.1.4建筑物防雷 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按QX/T226执行. 5.1.2作业值班室 作业值班室应能满足作业人员值班、指挥、通信等需求,面积应不小于20m2. 5.1.3休息室 休息室应能满足作业人员休息需求,面积应不小于20m2. 5.1.4炮库(火箭库) 炮库(火箭库)应满足高炮、火箭安全存储,具体尺寸见附录A. 5.1.5弹药临时存储库 弹药临时存储库应按能满足一次作业用量面积建设. 5.1.6围墙 作业站应建有围墙或围栏. 5.2射击平台 射击平台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37mm高炮和火箭射击平台半径不小于3.5m;57mm高炮射击平台半径不小于5m; 一一与建筑物保持足够距离,避免震碎门窗; ——地面平整、夯实硬化,高炮射击平台,炮脚接触地面处不应硬化; ——设置方向标识; ——根据安全射界图设置醒目的禁射标识. 5.3自动气象站 作业站宜设立多要素自动气象站. 5.4标牌 作业站应设置下列标牌: ——作业站名称和编码; ——作业公告,内容包括:作业期时段、作业影响范围及有关注意事项等; —防火、防爆、防雷等警示标志. 5.5其他 作业站应根据下列要求配备相关设施: ——射击平台、炮库(火箭库)和弹药临时存储库等重点设施安装电子监控装置; 一射击平台在作业期间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28-2016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保险柜 Ammunition safe for weather modification 2016-05-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28-201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1 5检验方法 3 6检验规则 4 7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I QX/T328-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 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国营九三九四厂、陕西中天火箭弹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虎保险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三零五工厂、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钢、刘伟、邵洋、周述学、杨炳华、金卫平、李健、熊树林、郑承建. Ⅱ QX/T328-2016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保险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保险柜(以下简称保险柜)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临时存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包括人工影响天气火 箭弹、人工影响天气炮弹)的保险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633门和卷帘的耐火试验方法 GA/T73机械防盗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保险柜ammunition safe for weather modification 用于储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物品的保险柜. 3.2 人工影响天气炮弹weather modification gun shell 专门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炮弹. 3.3 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弹weather modification rocket shell 专门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火箭弹.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产品型号 产品型号结构框图见图1. 1 QX/T328-2016 弹药类型 柜体高度 锁具类别 生产厂家 图1产品型号结构框图 产品型号由生产厂家、锁具类别、柜体高度和存储弹药四部分组成,具体命名规则按以下方式进行 标记: —一生产厂家,保险柜的生产厂家. ——锁具类别,保险柜锁具的类别,其中J代表机械锁具,D代表电子锁具. ——柜体高度,保险柜的柜体高度,单位为厘米. —一弹药类型,保险柜存储弹药的类型,其中PD代表炮弹,H代表火箭弹. 示例:3305-J-85-PD 表示3305厂生产的,高度为85cm的人工影响天气炮弹机械锁具防盗保险柜. 4.1.2分类要求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保险柜按照存储弹药类型分为人工影响天气炮弹保险柜和人工影响天气 火箭弹保险柜两类. 4.1.3外观和颜色 4.1.3.1柜体表面应无明显的变形、裂纹、凹凸不平、毛刺、气泡、划痕、涂层脱落等缺陷. 4.1.3.2外露钢制零部件的表面都应采取电镀、氧化和漆膜涂层等防腐蚀处理措施. 4.1.3.3外露部件表面应色泽均匀,无明显的飞边、毛刺、划伤、裂纹、凹陷和变形. 4.1.3.4保险柜的颜色应与设计颜色一致. 4.1.4最小内腔容量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保险柜的最低弹药容量为: —一人工影响天气炮弹保险柜应可整箱存储不少于200发的37mm炮弹或整箱存储不少于40发 的57mm炮弹. ——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弹保险柜应可整箱存储不少于20枚. 4.1.5材料及结构 4.1.5.1保险柜应采用性能不低于牌号Q235的钢材. 4.1.5.2柜体的后面、底面、上面和两侧面的内部应有足够的加强筋,保证柜体按标准负重后不变形. 4.1.5.3柜门与门框之间不应有直接穿透性缝隙,门框应在柜体板厚的基础上采用加强结构. 4.1.5.4柜体应由外、中、内3层组成:外层为厚度不小于4mm的钢板;中层为厚度不小于40mm硅 酸铝防火材料;内层为镶嵌木板或防静电材料;柜体总厚度不小于50mm. 4.1.5.5柜门外层应为厚度不小于6mm的钢板,中层和内层应符合4.1.5.4的有关要求. 4.1.5.6柜门的开启拉力应不大于49N 开启角度应大于90°.门铰链应转动灵活. 4.1.5.7柜门上的固定锁栓单方向应不少于2个,上、下活动锁栓单方向应不少于2个,其直径应不小 于20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27-2016 气象卫星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rules for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data 2016-05-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27-2016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气象卫星数据分类和编码方法 2 5气象卫星数据分类和编码规则 附录A(资料性附录)气象卫星数据分类和代码示例7 参考文献 .15 I QX/T327-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和GB/T20001.3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象卫星数据分技术委员会(SAC/TC347/ SC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喆、钱建梅、元永刚、郑旭东、孙安来、咸迪. Ⅲ QX/T327-2016 引言 气象卫星数据具有空间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率高、时效及时迅速、资料连续完整等特点,已广泛应 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和科学研究等多个重要领域,在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 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风云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已接收处理存储近三十年的风云系列卫星及国外气象卫星的数据资料.基 于工程建设与业务运行积累,风云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逐渐形成了适用于气象卫星的分类与编码体系,但 多以工程文档、业务规范的形式存在,未形成标准规范.鉴于气象卫星资料种类繁多,格式多样,数据量 巨大,有必要对资料的分类和编码制定标准,予以规范化管理,以适应气象卫星事业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编制中引用和参考了我国有关信息分类编码的标准、相关气象行业标准及风云卫星地面系 统的技术文档(见规范性引用文件与参考文献). V QX/T327-2016 气象卫星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象卫星数据的分类与编码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存储、归档和服务过程中对数据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27一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QX/T102一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为天气预报和气象科学研究提供大气和地球表层探测资料的卫星. [QX/T205一2013,定义2.1] 3.2 气象卫星数据和产品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data and product 气象卫星携带的各种有效载荷探测获得,并由地面系统接收处理生成的遥感数据和产品. 3.3 分类classification 按照选定的属性(或特征)区分分类对象,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分类对象集合在一起的 过程. [GB/T10113一2003,定义2.1.2] 3.4 线分类法method of linear classification 将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同一分 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GB/T10113一2003,定义2.1.5] 3.5 面分类法method of area classification 选定分类对象的若干属性(或特征),将分类对象按每一属性(或特征)划分成一组独立的类目,每一 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使用时根据需要将有关“面”中的相应类目 按“面”的指定排列顺序组配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复合类目. [GB/T10113—2003 定义2.1.6]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26—2016 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指南 Guid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warning information in rural areas 2016-05-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26-2016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缩略语 1 4传播原则 ] 5预警信息等级与传播符号 1 5.1预警信息等级 1 5.2预警信息传播符号 2 6预警信息的传播媒介 2 6.1大喇叭 2 6.2短信 2 6.3 2 6.4电子显示屏 2 6.5广播电台 2 6.6声讯电话 ..3 6.7其他传播媒介 .3 7传播媒介对应的传播符号 3 参考文献 .4 I QX/T32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福建省南平市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加春、谢启杰、林辉阳、邱晓光、陈晞、赵伯听、林中鹏、饶灶鑫、陈琳、邱骄胤、 柯小青、朱艺、陈海清. Ⅲ QX/T326-2016 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指南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农村传播的原则、预警信息等级与传播符号、预警信息的传播媒 介、传播媒介对应的传播符号等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农村的传播.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传播符号spread symbol 预警信息内容的表现形式,包括语音、文字、图像及视频等. 2.2 传播媒介spread media 传播预警信息的载体,包括传播信息的手段和组织机构.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TTS:文本自动识别成语音(Text To Speech); IM:即时通讯软件(Instant Messaging). 4传播原则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农村的传播宜遵循以下原则: 一规范性.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及时性.以增播、插播、转播等方式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一一致性.在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过程中,媒体和单位不得自行更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内 容和结论,可结合媒体的特点,采用灵活的表现形式. —一广泛性.鼓励媒体、单位和个人利用各种手段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灾情紧急时通知到每一 个村民. 5预警信息等级与传播符号 5.1预警信息等级 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预警信息的等级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 (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I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 QX/T326—2016 5.2预警信息传播符号 5.2.1文字类 宜采用TXT DOC PDF文件格式. 5.2.2图像类 宜采用PNG BMP JPG GIF等文件格式,图像清晰. 5.2.3语音类 宜采用人工录制或TTS技术生成为WAV、VOC等语音文件格式,或人工实时直播. 5.2.4视频类 宜采用人工录制成MPG、FLV等视频文件,或实时连线直播. 6预警信息的传播媒介 6.1大喇叭 大喇叭传播预警信息宜遵循以下规则: ——布设在农贸市场、公共活动场所等人口密集区域和气象灾害易发区域; —建立以村委会为中心的广播室,每个自然村至少一个大喇叭的广播群; —一充分利用乡村学校、工厂企业等单位和宗祠等民间大喇叭广播; ——每次播报不少于3遍,预警信息等级为红色时至少每隔半小时重复广播1次,其他预警信息等 级酌情安排播报频次; ——声音传播距离至少达到500米; 有专人负责信息传播. 6.2短信 短信发送预警信息宜遵循以下规则: 一短信内容简洁明了,控制在1条短信(字数不超过70个字)内; —一灾情紧急时,各通信运营商向灾害可能影响区内的公众全网发送预警信息. 6.3 传播预警信息宜遵循以下规则: ——通过相关认证,并以“县名十天气”或“县名十气象”命名; —一关注者转发的预警信息是气象部门发布的实时信息. 6.4电子显示屏 电子显示屏传播预警信息宜遵循以下规则: 一布设在农贸市场、公共活动场所等人口密集区域和气象灾害易发区域; ——不间断循环播放预警信息. 6.5广播电台 广播电台广播预警信息宜遵循以下规则: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25—2016 电网运行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 Meteorological forecasts and warnings for power grid running 2016-05-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25-2016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气象预报服务产品 1 5气象预警服务产品 2 6服务产品格式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电需求气象条件指数计算和等级划分4 参考文献 .6 I QX/T32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国平、付桂琴、崔新强、何明琼、闫敏慧、孙新德、顾明. Ⅲ QX/T325-2016 引言 电网运行与气象关系密切.为了使电网运行更加科学、有效,电网运行部门需要准确、及时、有针对 性的气象服务产品,根据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已开展的电网运行气象服务实践,经总结、归纳、提炼,制定 本标准. V QX/T325-2016 电网运行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服务于电网运行的气象预报预警产品名称、内容、提供服务的时间或条件及产品 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电网运行的气象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97一2008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敏感负荷weather-caused power load 因气象要素变化原因引起的电力负荷的变化量,以兆瓦(MW)为单位. 注:改写QX/T97一2008,定义3.1.2. 3.2 气象敏感用电量weather-caused power consumption 因气象要素变化原因引起的用电量的变化量,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注:改写QX/T972008,定义3.1.5. 4气象预报服务产品 电网运行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名称、内容及服务时间见表1. 表1电网运行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名称、内容及服务时间 名称 内容 服务时间 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 服务区域次日逐1小时或15分钟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及降水 每日08时前或15时前 量预报 服务区域未来3日每日天气及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向、风 短期气象要素预报 速及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预报 每日08时前和15时前 服务区域未来7日~10日逐日天气及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7~10日气象要素预报 每日10时前 风向及风速等气象要素预报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24-2016 花粉过敏气象指数 Meteorological index of pollen allergy 2016-05-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24-2016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1 3花粉过敏气象指数分级 1 4花粉过敏气象指数确定方法 参考文献 4 I QX/T32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丽、梁乐宁、柳晶、王静、赵倩、白静玉、吴振玲、段丽瑶. Ⅲ QX/T324-2016 花粉过敏气象指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粉过敏气象指数的分级及其确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花粉过敏气象指数的预报和服务.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花粉过敏气象指数meteorological index of pollen allergy 气象条件对花粉过敏反应的影响等级. 2.2 花粉浓度等级pollen concentration grade 依据花粉浓度对人体的致敏影响,划分出的花粉浓度的级别. 3花粉过敏气象指数分级 花粉过敏气象指数由低到高分为五级,见表1. 表1花粉过敏气象指数级别 花粉过敏气象指数级别 等级说明 1 气象条件极不易诱发花粉过敏症状 2 气象条件不易诱发花粉过敏症状 3 气象条件可诱发花粉过敏症状 4 气象条件易诱发花粉过敏症状 5 气象条件极易诱发花粉过敏症状 4花粉过敏气象指数确定方法 4.1花粉浓度等级划分 花粉浓度等级由低到高分为5个等级,见表2. 1 QX/T324-2016 表2花粉浓度等级 单位为粒每立方厘米 花粉浓度等级 等级描述 花粉浓度(木本植物花粉) 花粉浓度(草本植物花粉) 1 低 ≤100 ≤50 2 较低 101~250 51~100 3 中等 251~400 101~150 高 401~800 151~300 0 很高 >800 >300 4.2花粉过敏气象指数基础级别确定 具备观测条件的地区,根据当地观测的花粉浓度值按照表2确定花粉浓度等级,花粉浓度等级作为 花粉过敏气象指数基础级别.不具备观测条件的地区,按照表3确定当地的花粉过敏气象指数基础 级别. 表3全国分区域各月花粉过敏气象指数基础级别 月份 一区 二区 三区 四区 五区 六区 七区 八区 1月 1 1 1 1 1 1 2月 1 1 1 2 2 1 1 1 3月 3 1 4 4 3 3 3 1 4月 7 3 4 3 7 4 A 5月 3 3 3 2 2 2 3 2 6月 2 2 2 2 2 2 2 2 7月 2 2 3 2 2 2 2 3 8月 4 4 4 2 2 3 3 3 9月 4 3 3 3 3 4 4 2 10月 2 1 2 4 学 3 3 1 11月 1 1 1 3 3 2 1 12月 1 1 1 1 1 1 注:一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地区,二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三区包括 新疆、甘肃、陕西、青海、宁夏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四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和台湾,五区包括重庆、四川、贵 州和云南,六区包括河南、湖北和湖南,七区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福建和江西,八区为西藏. 4.3花粉过敏气象指数气象条件修正 影响花粉过敏的气象条件包括:天气现象、风力、最高温度、相对湿度. 花粉过敏气象指数气象条件修正应根据当日气象条件,按照表4对花粉过敏气象指数基础级别进 行增级和减级.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23-2016 气象低速风洞技术条件 Technical condition of meteorological low speed wind tunnel 2016-05-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23-2016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结构组成 1 5要求 2 6试验方法 5 7检验方法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空气流速计算方法 8 I QX/T32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书新、张纯钧、颜平江、赵旭、徐嘉、黄清治. Ⅲ QX/T323-2016 气象低速风洞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象低速风洞(以下简称风洞)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设备安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上限流速为40m/s直流式和单回流式气象风洞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验收,上限流速 40m/s以上的风洞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JG(气象)004一2011自动气象站风向风速传感器 QX/T84一2007气象低速风洞性能测试规范 3术语和定义 QX/T84一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流速稳定性stability of velocity 风洞试验段内气流速度随时间脉动的程度,用规定时间间隔内气流速度相对于气流平均速度变化 量的最大值与平均速度之比(即稳定性系数)表示. 3.2 流速均匀性uniformity of velocity 风洞试验段内同一横截面上气流速度分布的均匀程度,用该截面上各点气流速度的相对标准偏差 (即均匀性系数)表示. 4结构组成 4.1直流式风洞 一般由进气口、稳定段(包括蜂窝器和阻尼网)、收缩段、主试验段、第二试验段(或转换段)、扩散段、 动力段(包括电动机)以及支架和流速控制系统组成.直流式风洞示意图,见图1. 4.2单回流式风洞 一般由主试验段、第二试验段、扩散段、动力段(包括电动机)、回流段、稳定段、收缩段、蜂窝器、阻尼 网、拐角、拐角导流片以及支架和流速控制系统组成.单回流式风洞鸟瞰示意图,见图2. 1 QX/T323-2016 1 2 4 5 6 7 6 8 9 10 进气口 说明: 1—蜂窝器:2——阻尼网:3—稳定段:4——收缩段:5——主试验段: 6—观察窗;7—第二试验段;8扩散段;9—软连接;10—动力段. 图1直流式风洞示意图 9 10 第三拐角 第二拐角 一 第一拐角 第四拐角 8 7 6/ 5 4 3 2 说明: 1—蜂窝器:2—阻尼网:3—稳定段:4—收缩段:5—主试验段: 6——第二试验段:7——扩散段:8——拐角导流片;9——动力段;10——回流段. 图2单回流式风洞鸟瞰示意图 5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外观 外观要求如下: a)风洞外壁应光洁、无损伤、无变形、涂层无脱落; b)风洞内壁应光滑、无凹凸不平和划痕、涂层牢固; c)风洞软连接应无损伤、无变形; d)风洞观察窗与风洞外壁连接处应有密封圈,合上后应密闭无缝隙;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AF003-1991及HAD003 质量保证法规和导则 目录 2 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6 HAD003/01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22 HAD003/02核电厂质量保证组织 39 HAD003/03核电厂物项和服务采购中的质量保证62 HAD003/04核电厂质量保证记录制度 .72 HAD003/05核电厂质量保证监查 80 HAD003/06核电厂设计中的质量保证 ..........88 HAD003/07核电厂建造期间中的质量保证99 HAD003/08核电厂物项制造中的质量保证120 HAD003/09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137 HAD003/10核燃料组件采购、设计和制造中的质量保证157 目录 2/163 目录 目录 2 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6 1引言 6 2质量保证大纲 7 3组织. 4文件控制. .9 5设计控制. 9 6采购控制 10 7物项控制 .11 8工艺过程控制. .12 9检查和试验控制 .12 10对不符合项的控制.. .13 11纠正措施. 来来来来来 .14 12记录 .14 13监查 名词解释 15 HAD003/01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22 1引言 .22 2.制定质量保证大纲的基本原则 3制定质量保证大纲的实施计划 ....25 4制定质量保证大纲文件 附录I质量保证大纲文件的结构和内容 30 HAD003/02核电厂质量保证组织 1引言 39 2构建质量保证组织、配备人员及编写文件的基本原则 3营运单位的组织结构 44 4电厂设计单位的质量保证组织 5制造和建造单位质量保证组织 .45 6记录. ....45 附录I质量保证大纲活动的构成 ..45 附录Ⅱ质量保证分大纲职能分工的确定 48 附录Ⅲ按工程项目构建的典型质量保证部门 ...49 附录IV按职能构建的典型质量保证部门 ..49 附录V检查和试验人员资格 50 附录I质量保证大纲监查人员的资格52 附录V营运单位组织结构示例 57 目录 3/163 附录VⅢ电厂设计单位典型的工程项目组织结构 .59 附录区制造单位典型的组织结构 60 附录X建造单位典型的组织结构 61 HAD003/03核电厂物项和服务采购中的质量保证 62 1引言 62 2采购计划的制订 .63 3采购文件的编审、分发和变更的管理 .64 4对物项和服务供方的选择. 65 5评标和签订合同 65 6买方对供方工作的评价 66 7买方的验证活动. ..67 8不符合项的管理和纠正措施. .68 9物项或服务的验收 .69 10质量保证记录. ..71 11采购大纲的监查 71 HAD003/04核电厂质量保证记录制度 72 1引言 72 2记录制度的建立 72 3.记录分类 .72 4记录制度 73 5记录的贮存、保管和保卫 75 6检查 ......76 附录I记录类型及保存分类 76 HAD003/05核电厂质量保证监查 80 1引言 80 2监查人员 ...80 3监查管理 .....81 4监查前的工作 .81 5监查的执行 .83 6监查后的工作 .....83 7记录. .85 附录I根据工作内容制定的内部质量保证监查的典型计划 ...85 附录Ⅱ外部质量保证监查的典型计划 ....86 附录1Ⅲ典型的对供方的综合监查日程 附录V质量保证监查提问单 .87 HAD003/06核电厂设计中的质量保证 1引言 .88 2质量保证大纲的要求 3设计输入的要求 89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22-2016 湿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etrology laboratory of humidity 2016-05-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22-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实验室基础条件和环境条件 1 2.1使用面积 1 2.2照明 2.3供电 1 2.4环境温湿度 1 2.5安全条件 1 3湿度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1 3.1一级计量实验室 1 3.2二级计量实验室 1 4环境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 4.1温度仪器 2 4.2湿度仪器 2 4.3大气压力仪器 2 参考文献 3 I QX/T32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辽宁省气象装备保障 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英、赵旭、于贺军、陈征、丁红英、崇伟、南雪景、张世昌、沙莉. Ⅱ QX/T322-2016 湿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湿度计量实验室基础条件、环境条件、计量标准和环境测量仪器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湿度计量实验室的建设. 2实验室基础条件和环境条件 2.1使用面积 应大于80m2. 2.2照明 宜采用吸顶式节能冷光源,照度应达到5001x. 2.3供电 2.3.1应同时具备220V与380V交流电电源,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电压频率应在 (50士1)Hz的范围内. 2.3.2照明电源、精密仪器电源及大功率设备电源应分开供电. 2.3.3系统接地型式宜为TN-S或TN-C-S 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 2.3.4精密仪器应配备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设备. 2.4环境温湿度 2.4.1工作区域环境温度应在(20士5)℃,波动不超过士1℃. 2.4.2环境湿度应不大于相对湿度85%. 2.5安全条件 应配备漏水监控报警设备和烟感报警设备,配备的灭火设备应能扑救化学燃烧和电学燃烧火灾. 3湿度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1一级计量实验室 技术指标为: —温度测量范围:5℃~50℃; —湿度测量范围:相对湿度10%~95%; 一最大允许误差:相对湿度士1.0%(20℃). 3.2二级计量实验室 技术指标为: 1 QX/T322-2016 温度测量范围:5℃~50℃; ——湿度测量范围:相对湿度10%~95%; 最大允许误差:相对湿度士2.0%(20℃). 4环境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4.1温度仪器 技术指标为: ——测量范围:0℃~50℃; —最大允许误差:士0.5℃. 4.2湿度仪器 技术指标为: —测量范围:相对湿度10%~90%; ——最大允许误差:相对湿度士5%. 4.3大气压力仪器 技术指标为: —测量范围:500hPa~1100hPa; 最大允许误差:士2.5hPa.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21-2016 温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etrology laboratory of temperature 2016-05-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21-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实验室基础条件和环境条件 1 3.1使用面积 3.2照明 1 3.3污染防护 1 3.4供电 3.5防火 1 3.6环境温湿度 4温度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2 4.1一级计量实验室 2 4.2二级计量实验室 2 5环境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 5.1温度仪器 2 5.2湿度仪器 2 参考文献 3 I QX/T32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气象装备保障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沙莉、赵旭、于贺军、车胜利、李施、邢婉茹、刘源. Ⅱ QX/T321-2016 温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温度计量实验室基础条件、环境条件、计量标准和环境测量仪器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温度计量实验室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建设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3实验室基础条件和环境条件 3.1使用面积 应大于80m2. 3.2照明 3.2.1宜采用吸顶式节能冷光源,照度应达到5001x. 3.2.2局部照明宜选用冷光源. 3.3污染防护 3.3.1恒温设备超过2台应采取降噪措施. 3.3.2应配备硫磺等化学品防止水银温度表破损导致的水银污染. 3.4供电 3.4.1应同时具备220V与380V交流电电源.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士7%,频率应在(50士1)Hz 的范围内. 3.4.2照明电源、精密仪器电源及大功率设备电源应分开供电. 3.4.3系统接地型式宜为TN-S或TN-CS 一级计量实验室工作接地的电阻值应不超过0.50,二级 计量实验室工作接地的电阻值应不超过40. 3.4.4精密仪器应配备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设备. 3.5防火 3.5.1应建设在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建筑耐火等级的要求应符合GB50016中的相关规定. 3.5.2不应设在楼宇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3.5.3顶棚、墙面、地面、隔断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不低于A级,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应符 合GB50222中的相关规定. 1 QX/T321-2016 3.5.4应设置防爆型通风柜隔离易燃品.恒温设备、通风柜与电源插座的水平距离不少于3m. 3.5.5应配备能扑灭液体燃烧和带电燃烧的灭火器. 3.6环境温湿度 3.6.1一级计量实验室环境温度要求控制在(20士2)℃,二级计量实验室要求控制在(20士5)℃. 3.6.2环境湿度要求控制在相对湿度40%~80%. 4温度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4.1一级计量实验室 技术指标为: ——温度测量范围:一60℃~80℃; —扩展不确定度:0.010℃(k=2 k为包含因子). 4.2二级计量实验室 技术指标见表1. 表1二级计量实验室技术指标 使用温度范围 扩展不确定度 ℃ ℃ -50~80 0.03(k=2) -30~80 0.03(k=2) -10~80 0.03(k=2) 5环境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5.1温度仪器 技术指标为: ——测量范围:0℃~50℃: ——最大允许误差:士0.5℃. 5.2湿度仪器 技术指标为: —测量范围:相对湿度10%~90%; 一最大允许误差:相对湿度士5%.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20-2016 称重式降水测量仪 Weighing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precipitation 2016-05-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20-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功能与组成 .2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5 7检验规则 .8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 9产品成套性 10 参考文献 .11 I QX/T32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天津华云天仪特种气象探 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限公司、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彦华、王柏林、刘文忠、梁如意、刘宇、冯冬霞、阳艳红、宋大权、花卫东、李平. QX/T320-2016 称重式降水测量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称重式降水测量仪的功能与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和成套性. 本标准适用于称重式降水测量仪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 环)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38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R:水试验方法和 导则 GB/T4857.5一92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4857.10一2005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10部分: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方法 GB11463一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JJG1036一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承水口bearing nozzle 降水测量仪器收集降水的器口. 3.2 收集器collector 用于收集降水的容器. QX/T320-2016 3.3 降水称重单元precipitation weighing unit 将降水质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注:由载荷元件和信号变换电路组成. 3.4 降水数据处理单元precipitation data processing unit 将采集的降水重量电信号转换为降水量,并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存储和传输的装置. 注:由中央处理器、时钟电路、数据存储器、接口电路等组成. 3.5 防风圈wind proof shield 降低风对降水量测量准确性影响的装置. 4功能与组成 4.1功能 应具有以下功能: a)自动测量固态降水、液态降水、固态液态混合降水的降水量; b)采集、处理、存储降水量数据并进行质量控制; c)输出降水量的数字信号. 4.2组成 由承水口、收集器、降水称重单元、降水数据处理单元、机壳、支架和防风圈组成. 5技术要求 5.1测量性能 5.1.1测量范围:0mm~400mm. 5.1.2分辨力:0.1mm. 5.1.3最大允许误差:当降水量小于或等于10mm时,为士0.4mm;当降水量大于10mm时,为 士4%. 5.1.4偏载误差:不大于3%. 5.2工作环境 应符合以下条件: a)温度:一45℃~60℃; b)相对湿度:5%~100%; c)大气压力:450hPa~1060hPa; d)抗风强度:75m/s. 5.3外观 5.3.1仪器表面漆层均匀、无脱落现象.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 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18-2023 代替QX/T318一2016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信用评价规范 Credit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2023-04-23发布 2023-07-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18-2023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通则 2 5评价流程 2 6评价方法 .....4 7评价报告 .4 附录A(资料性)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信用评价申请表样式6 附录B(规范性)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信用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13 附录(资料性)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信用评价报告样式 19 参考文献 23 I QX/T31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了QX/T318一2016《防雷装置检测机构信用评价规范》,与QX/T318一2016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评价机构(见2016年版的2.4)、评价指标(见2016年版的2.7); —一更改了术语和定义中信用(见3.5 2016年版的2.3)、信用等级(见3.6 2016年版的2.6)、信 用评价(见3.7 2016年版的2.5); 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中评价主体(见3.4)、信用信息(见3.8); —删除了组成信用评价专家库的规定(见2016年版的3.6); —增加了评价时段(见4.3); 一删除了信用等级有效期满后的规定(见2016年版的3.3); —更改了信用等级有效期,有效期由2年改为3年(见4.4 2016年版的3.3); 一删除了信用评价流程图(见2016年版的4.1); 一删除了信息采集过程中留存影像资料的要求(见2016年版的4.5.1.3); —删除了核实信息真实性要求及信息核实方式(见2016年版的4.5.1.4); —一更改了申请材料内容,增加了自查情况说明、岗位设置、评价期末缴纳社保人员清单、规章制度 清单、安全管理制度及执行记录、单位年度报告(见5.2.1 2016年版的4.3.1); 删除了评审委员会无法确定信用等级和重新组织复评的规定(见2016年版的4.5.2); 一删除了评价结果报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见2016年版的4.6.3); ——增加了跟踪评价(见5.6); 一更改了各信用等级对应的含义描述和信用等级划分标准,将严重不良信息纳入划分标准(见 表1 2016年版的表1); —更改了评价报告内容,删除了目录和概述(见第7章,2016年版的6); —删除了信用管理(见2016年版的第7章); 更改了申请表内容(见表A.1 2016年版的表A.1); ——删除了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中资产状况、规章制度、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发展战略、解决 和申诉等指标项(见2016年版的表B.1); —更改了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中人力资源、资质认定、档案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市场占有 率、检测质量、技术水平、表彰奖励、不良信息等指标项及其评分标准(见表B.1 2016年版的表 B.1); 一一增加了基本信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诚信管理、服务履约、品牌建设、财务能力、公共管 理等指标项和评分标准备注栏,对评分标准及其实现方法作了说明(见表B.1); 一增加了评价报告样式(见附录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振波、柳林、孙忠欣、孙荆茶、邬铭法、商鹏、邓猛. 本文件于201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Ⅱ QX/T318-2023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信用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信用评价的通则,规定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信用评价报 告的要求,描述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信用评价的流程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的信用评价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雷电防护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 防雷装置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 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来源:GB50057-2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17-2016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 General principles for quality assessment of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2016-04-20发布 2016-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17-2016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1 3基本规定 1 4考核程序 2 5考核组织 2 6考核内容 2 7考核要求 8考核方式 3 9资料处理及判定规则 .4 10考核报告上报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报告样式 5 I QX/T317-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防雷中心、上海市防雷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卫斌、李慧武、鲁山鹰、李剑、王强、廖良清、任勇、朱瑜、崔雪东、陈东、周勇军、 高剑秋、史海峰、何文岳. Ⅲ QX/T317-2016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的基本规定、程序、机构、内容、要求、方式、资料处理及判定规 则、报告上报. 本标准适用于对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已完成项目检测质量的考核.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防雷装置检测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为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全过程. 注:改写GB/T21431一2015,定义3.23. 2.2 [防雷装置]检测机构inspection institu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依法取得省(区、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从事防雷装置检测活动的法人单位. 2.3 项目验证project verification 对检测机构已完成的检测项目,进行全部或部分要素(项目)的现场复核检测. 3基本规定 3.1质量考核(简称考核)应公开、公正、客观、科学. 3.2考核宜每年度进行一次,每个检测机构全年考核的检测项目(检测报告)抽检比例为5%,最多不 超过10个. 3.3考核方式分为资料检查和项目验证,其中按项目验证方式考核的应不少于抽检项目的50%,两个 及以下项目均应项目验证. 3.4考核项目应在检测机构已出具检测报告一年内的项目中选取,选取时宜采用随机抽样,兼顾各种 环境、场所、类型的项目.考核组应向检测机构调取所抽查的考核项目的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及其他相 关资料,复印后加盖检测机构公章留存. 3.5考核使用的主要检测设备应是经法定机构检定或校准,且在有效期内. 3.6当项目验证取得的测量值修正后与检测报告对应原值误差处于下列范围内时,可判定具有同 质性: a)以“m”为单位的长度测量值:士1%; b)以“mm”为单位的长度测量值:士5%; c)建(构)筑物基础接地电阻测量值:士20%; d)过渡电阻测量值:士10%. 3.7考核时应使用7.1b)或c)或d)相关文件的记录表格,且满足7.2的规定要求. 1 QX/T317-2016 4考核程序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程序宜按图1所示框图进行. 下达考核计划 组建考核组 抽样确定考梭项目 确定考核方式 实施质量考核并记录 资料分析 编制考核报告 上报考核报告 图1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程序框图 5考核组织 5.1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组建考核组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组建考核组实施考核 工作. 5.2考核组成员应不少于三人.考核组成员应与被考核检测机构无利害关系,并且承诺对在考核期间 获得的被考核检测机构相关业务、管理、人事等内部信息进行保密. 5.3考核组独立对检测机构防雷装置检测的质量实施考核;对考核过程中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估 检测机构被考核项目检测行为的真实性、有效性;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客观、公正地出具考核结 论,并对所出具的结论负责. 6考核内容 6.1验证检测报告对防雷装置及其相关建(构)筑物真实情况的反映程度. 6.2考察检测方法的正确程度. 6.3检查检测报告所载检测项目的完整性. 6.4检查检测所依据标准的适用性. 6.5核实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6.6检查检测报告与原始记录的一致性. 6.7检查检测报告综合结论的正确性和改进建议的合理性.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16-2016 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 Evaluation method and grade for weather forecast dissemination quality 2016-02-03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16-2016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评价范围和指标 2 4评分方法 .3 5等级划分 .4 参考文献 5 I QX/T31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屈雅、张晓美、窦志钢、信欣、田祎、夏祎萌. Ⅲ QX/T316-2016 引言 本标准是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督管理标准体系的标准之一.为统一和规范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 方法和等级,制定本标准. QX/T316-2016 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象预报传播质量的评价范围和指标、评分方法及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预报传播的质量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气象预报weather forecast 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统称. [QX/T3132016 定义2.2] 2.2 公众气象预报weather forecast for general public 面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天气现象、云、风向、风速、气温、湿度、气压、降水、能见度等气象要素预报,以 及日地空间天气现象、太阳活动水平、地磁活动水平、电离层活动水平、空间粒子辐射环境、中高层大气 状态参数等空间天气要素预报. [QX/T313—2016 定义2.3] 2.3 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disastrous weather warning&meteorological disaster warn- ing signal 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早、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气象 灾害预警信息,以及太阳耀斑、太阳质子事件、日冕物质抛射、磁暴、电离层暴等空间天气灾害预警信息. [QX/T313—2016 定义2.4] 2.4 气象预报传播weather forecast dissemination 将已发布的气象预报进行转播、转载的过程. [QX/T313—2016 定义2.6] 2.5 气象预报传播质量weather forecast dissemination quality 气象预报在传播过程中满足内容一致性、传播及时性、信息完整性的程度. [QX/T313—2016 定义2.7] 2.6 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evaluation for weather forecast dissemination quality 对气象预报传播质量高低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评. [QX/T313-2016 定义2.8]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15-2016 气象预报传播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weather forecast dissemination 2016-02-03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15-2016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基本要求 .1 4监控、与记录 2 参考文献 3 I QX/T31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湖北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 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权恩、朱平、陆文、赵建明、徐凤莉、王丽、陈瑾、屈凤秋、庞子琴、孙石阳、李晓 娜、陆立凡、付桂琴、王伟. Ⅲ QX/T315-2016 引言 本标准是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督管理标准体系的标准之一.为规范气象预报传播活动,制定本 标准. V QX/T315-2016 气象预报传播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象预报传播的基本要求及监控、和记录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预报的传播.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气象预报weather forecast 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统称. [QX/T313一2016,定义2.2] 2.2 公众气象预报weather forecast for general public 面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天气现象、云、风向、风速、气温、湿度、气压、降水、能见度等气象要素预报,以 及日地空间天气现象、太阳活动水平、地磁活动水平、电离层活动水平、空间粒子辐射环境、中高层大气 状态参数等空间天气要素预报. [QX/T3132016 定义2.3] 2.3 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disastrous weather warning&meteorological disaster warn- ing signal 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早、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气象 灾害预警信息,以及太阳耀斑、太阳质子事件、日冕物质抛射、磁暴、电离层暴等空间天气灾害预警信息. [QX/T313-2016 定义2.4] 2.4 气象预报传播weather forecast dissemination 将已发布的气象预报进行转播、转载的过程. [QX/T3132016 定义2.6] 3基本要求 3.1来源规范 媒体和单位传播的气象预报,应是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报. 3.2分类传播 3.2.1公众气象预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微博、、短信、声讯电话等方式传播 时应有固定的时段或栏目. 3.2.2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应优先传播.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13-2016 气象信息服务基础术语 Basic terminology for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2016-02-03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13-2016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参考文献 索引 5 I QX/T31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国青、宋茜、张晖、周伟东、谢丽萍、冯汇杰、金雪欢. Ⅲ QX/T313-2016 引言 本标准是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督管理标准体系的标准之一.为规范服务主体、服务提供、服务评 价、市场监管等气象信息服务市场运行流程中涉及的名词、术语,制定本标准. V QX/T313-2016 气象信息服务基础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气象信息服务涉及的基础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信息服务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2术语和定义 2.1 气象信息服务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利用气象资料和气象预报产品,开展面向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活动. 2.2 气象预报weather forecast 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统称. 2.3 公众气象预报weather forecast for general public 面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天气现象、云、风向、风速、气温、湿度、气压、降水、能见度等气象要素预报,以 及日地空间天气现象、太阳活动水平、地磁活动水平、电离层活动水平、空间粒子辐射环境、中高层大气 状态参数等空间天气要素预报. 2.4 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disastrous weather warning&meteorological disaster warn- ing signal 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气象 灾害预警信息,以及太阳耀斑、太阳质子事件、日冕物质抛射、磁暴、电离层暴等空间天气灾害预警信息. 2.5 气象预报发布weather forecast issuance 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将气象预报向社会无偿公开的过程. 2.6 气象预报传播weather forecast dissemination 将已发布的气象预报进行转播、转载的过程. 2.7 气象预报传播质量weather forecast dissemination quality 气象预报在传播过程中满足内容一致性、传播及时性、信息完整性的程度. 2.8 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evaluation for weather forecast dissemination quality 对气象预报传播质量高低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评. 2.9 气象探测站(点)备案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station(site)registration 将气象探测站(点)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海拔高度、探测气象要素类型、仪器设备、资料传输、存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A 47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312-2015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in WTGS
2015-12-11发布2016-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312-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检测项目 5检测技术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式样, 附录B(规范性附录)接闪器、引下线的材料规格及最小截面积 参考文献.
QX/T312-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防雷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雷减灾中心、湖北省防雷中心、福建省福能 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再励、张烨方、程辉、陈青娇、林立、霍广勇、黄克俭、陈金枫。

QX/T312-2015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地上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装置检测,水上风力发电机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测量 GB18802.1一2011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 试验方法(IEC61643-1:2005,MOD) GB/T18802.21一2004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一-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IEC61643-21:2000,IDT) GB/T21431一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Z25427一2010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601一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电场wind power station 由一批风力发电机组或风力发电机组群组成的电站。

[GB/T 2900.53-2001,定义2.1.3] 3.2 风力发电机组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WTGS 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

[GB/T2900.53-2001,定义2.1.2] 3.3 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

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GB50057-2010,定义2.0.29] 3.4 跨步电压stepvoltage 地面一步距离的两点间的电位差,此距离取最大电位梯度方向上1m的长度。

1
QX/T 312-2015 [GB/T 17949.1-2000,定义4.18] 3.5 接触电压touchvoltage 接地的金属结构和地面上相隔一定距离处一点间的电位差。

此距离通常等于最大的水平伸臂距 离,约为1m。

[GB/T 17949.1-2000,定义4.17]
4检测项目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项目应包含以下内容: 防雷区的划分; 接闪器; 引下线; 等电位连接; 电涌保护器; 接地装置; 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防护。

5检测技术要求
5.1防雷区的划分 5.1.1首次检测时应根据GB50057-2010的6.2.1的规定,结合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设计图纸、方 案、现场勘查情况将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环境划分为LPZ0,LPZO,LPZ1,",LPZn区。

典型的风力发 电机组防雷分区可参考图1。

LPZO LPZO,
机舱接闪杆 LPZO, LPZ2
机舱控制柜
LPZ1塔下控制柜
变压器室
LPZ2 LPZ1
图1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分区示意图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