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TAC 60-2020 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pdf
ICS 59.080.20 CCS W 32 团体标准 T/CNTAC60-2020 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 Dry ring spun flax grey yarn 2020-12-01发布 2021-01-01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60-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平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舞钢市龙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 大学、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河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阳、张先顺、李季媛、朱丹、陈红霞、高春燕、周泉涛、陈亚民、崔学 良、马莲莲、黄仲丽、李满、汪靖晗、马珂佳、袁峰、赵俊超、许浩、张喜志、丁开建.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文件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 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文件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等.
T/CNTAC 602020 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的产品规格与表示方法、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以 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鉴定环锭纺生产的干纺纯亚麻本色纱的品质和作为交接验收的统一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中文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所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3292.1纺织品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容法 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产品规格与表示方法 3.1规格 3.1.1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的规格用不同线密度特克斯(tex)表示. 3.1.2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的公称线密度是以1000米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 (g)表示,见式(1). 7 式中: T一一公称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m-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单位为克(g): L一一长度,单位为米(m). 3.1.3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的公定回潮率为12.0%. 3.2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的标准质量 2
T/CNTAC 60-2020 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三位. mg= 式中: mmg一一100米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单位为克(g): T.一一公称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3.2.2100m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的标准干燥质量(g)按式(3)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 修约到小数点后三位. md = 100 100W 式中: md--100米纱线的标准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 T.-一公称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W一一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的公定回潮率,%. 3.3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的线密度(特克斯)与英制支数换算 换算公式见式(4). T= 590.5 Ne (4) 式中: T一一公称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Ne一一纱线英制支数(用英文字母上标S表示). 3.4表示方法 3.4.1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原料代号用英文字母L表示. 3.4.2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的表示方法为原料代号、线密度. 示例:线密度为42tex的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应表示为:L42tex. 4要求 4.1技术要求 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的技术要求按表1规定.
T/CNTAC 602020 表1干纺环锭纺纯亚麻本色纱技术要求 线密度 线密度 单纱断裂强 单纱断裂 条干均匀 干米细节 干米租节 干米麻粒 线密度/tex 等级 偏差率 变异系 度/(eN/tex) 强力变异 度变异系 (-50%) (100%) (400%) / (英制支数/ /% 数% 系数% 数% /(个/km) (个/km) (个/km) S 优等品 ±3.0 3.0 9.0 16.5 29.0 3000 450 180 42~49 (14.1~12.1) - ±3.5 3.5 8.0 18.0 32.0 3500 550 250 合格品 ±3.5 4.0 7.0 20.0 35.0 4000 650 330 优等品 49.1~58 ±3.0 3.0 9.5 16.5 29.0 2800 400 150 (12~10.2) ±3.5 3.5 8.5 ...
T/CNTAC 6-2018 捐赠用纺织品通用技术要求.pdf
ICS 59.080.30 W 55 团体标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 T/CNTAC6-2018 捐赠用纺织品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onated textiles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018-01-02发布 2018-01-02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
T/CNTAC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信息平台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希望义卖中心、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河南省衣往情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仲丽、佟桁、孙锡敏、袁竹青、王华实、原洋、胡广、张军红、徐亚平、李 秋红、姚慧莹、钱军.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转载、抄袭、改编、汇编、翻 译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NTAC 6-2018 捐赠用纺织品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 本标准规定了捐赠用纺织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运和 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公益或其它机构回收、专业消毒维护后捐赠的纺织产品以及公益或其它机构接收 的由机构或企业捐赠的新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T18204.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GB18383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4121纺织制品断针类残留物的检测方法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31702纺织制品附件锐利性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示准信 3.1纺织产品textile products 以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料,经纺、织、染等加工工艺或再经缝制、复合等工艺而制成的产 品,如纱线、织物及其制成品. [GB 184012010,定义3.1] 3.2婴幼儿纺织产品texileproductsforinfants
T/CNTAC 6-2018 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要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 [GB 184012010,定义3.3] 3.3儿童纺织产品textile products for children 年龄在3岁以上,14岁及以下的儿童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 注:一般适用于身高100cm以上、155cm及以下女童或160cm及以下男童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可作为儿童纺织产 品.其中,130cn及以下儿童穿着的可作为7岁以下儿童服装. [GB 31701-2015 定义3.3] 3.4分栋selection 在捐赠用纺织品的作业场所区内,按用途、季节、适用对象及洗涤工艺要求进行清点、分类的一种 处理方式. 3.5洗涤washing 使用洗涤设备、洗涤剂或有机溶剂,对各种可重复利用的捐赠用纺织品,按照不同的洗涤工艺要求 进行清洁的程序. 3.6专业消毒professionaldisinfection 对可重复利用的捐赠用纺织品,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条灭或清除有害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损 害人身健康状态的处理程序. 4产品分类 按产品的使用状态,捐赠用纺织品可分为以下2种类型: 1类:批量捐赠且未曾使用过的纺织新产品: Ⅱ类:个人或机构捐赠且经专业洗涤、消毒处理维护后再使用的纺织产品. 附录A给出了ⅡI类捐赠用纺织品专业洗涤和消毒的基本设施配置及流程示例. 5要求 5.11类捐赠用纺织品要求 I类捐赠用纺织品应符合GB18401、GB31701和明示的产品标准要求.
T/CNTAC 6-2018 5.2Ⅱ类捐赠用纺织品要求 5.2.1外观要求 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不应残留消毒剂味、臭氧味以及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刺激性有害气味:不应有严重烫黄、发霉、 变质等严重影响服用的明显缺陷: b)不应有严重污渍,非主要部位可允许明显污渍不大于30cm: c)不应有破洞(特殊设计除外)、破损:缝制部位不应有缺线或断线2cm以上:粘合、复合、涂 层、印花、绣花部位不应有严重起泡及脱落裂开和变质、残破: d)不应有钮扣、金属扣及附件脱落、锈蚀:拉链无缺齿,拉链锁头无脱落及损坏: e)附件应牢固、无尖端及锐利边缘:包装中不应使用金属针等锐利物: f)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中绳带应符合GB31701规定: g)填充物应符合GB18383感观检...
T/CNTAC 59-2020 活性染料棉染残液萃取盐回用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
ICS 13.020.01 Z 05 团体标准 T/CNTAC59-2020 活性染料棉染残液萃取盐回用系统 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active dyes cotton dyeing residue extraction salt reuse system engineering 2020-9-30发布 2020-11-1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592020 目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体要求. 2 5 工艺设计. 3 6 验收. 4 7 运行与维护. .5 附录A(资料性)活性染料棉染残液萃取盐回用系统应用案例. 6 附录B(资料性)活性染料棉染残液萃取盐回用系统布置示意图. 9 附录C(资料性)活性染料棉染残液萃取盐回用系统主要设备与材料. 10 附录D(规范性)活性染料棉染残液萃取盐回用系统操作流程. 11
T/CNTAC 59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新疆神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 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韦节彬、张奇、张佐平、李世琪、张炳腾、刘奎东、张中娟. 本文件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注册下载. 本文件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文件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 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文件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T/CNTAC 592020 引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第4.3条和第5章与专利号为 201611210759.8名称为三相旋流萃取装置及萃取系统,专利号为201710191670.x名称为一种活性染料 染色残液的高效萃取脱色系统,专利号为201710196629.1名称为一种棉染色工艺污水回用系统,专 利号为201921175775.7名称为油水分离装置,专利号为201921110723.1名称为分离装置,专利号为 201921827426.9名称为一种染色残液盐回用系统等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 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 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新疆神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开发区北八路21号20207号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 的责任. III
T/CNTAC 592020 活性染料棉染残液萃取盐回用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活性染料棉染残液萃取盐回用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与维护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该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与维护.其它纤维素纤维染色废水处理与盐回 用方法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HJ/T51水质全盐量的测定重量法 HJ471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GB/T6920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11903水质色度的测定 GB5006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14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QB/T4890-2015印染用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棉染残液cotton dyeing residue 活性染料浸染染色包括练漂、洗涤、染色、皂洗和多道水洗等步骤,其中染色步骤完成后排出 的水称为棉染残液:活性染料轧染所需染色的织物浸轧后,轧槽中剩余溶液及已配制的多余染色溶 液称为棉染残液.活性染料以浸染和轧染方式染棉产生的高盐高色度废水,称为棉染残液. 3. 2 盐回用系统salt recycling system...
T/CNTAC 58-2020 汉服.pdf
ICS 61.020 W 63 Y76 团体标准 T/CNTAC58-2020 汉服 Hanfu 2020-09-30发布 2020-11-01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58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方道文山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华文版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智美 之城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浙江西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创标(北京)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舟山有间汉服文化创意工作室、芝区有容汉服摄影店、北 京如梦霓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宋潮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都棠川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四川 空谷鹿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苏州仲澜卿丝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浙江古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 海昭玥服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文山、段英、陆丰、陈广松、孙锡敏、王国建、唐侯翔、许威、常舒梦、 汤泳韬、朱军、王辉、方逸博、王欢、曹元森、柏妍妍、张鹏、张军、李婉婷、王雯雯、李隐、郭 薇、翁婷婷、仲健民、向倩兰、张国平、潘丽群、钟鼎炎、梅伊杰、黄炳剧.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本文件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文件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 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文件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T/CNTAC 58-2020 引言 汉服,中国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目前,已知对“汉服”一词最早的文物记载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简读,最早的文献记 载为东汉蔡芭所著《独断》.其后,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唐代《云南志蛮书》、宋代《宋会 要》《东京梦华录》、元代修撰的《辽史》、明代《大明一统志》《明实录》、清代《续通典》《北 游录》等诸多历史典籍,均有汉服的相关记载.汉服已成为汉民族服饰沿用至今的称谓. 汉服一脉相承,经过数千年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外在体现.汉服蕴含着中国人的“正直” 美观等,其中最核心价值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中国人的“精气神”.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各种汉服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汉服消费群体呈现爆发式增长, 汉服逐渐从小众文化走进了公众视野.但随着汉服的大众化和市场化,很多宣称为“汉服”的产品 并不符合汉服的形制规范,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不利于推动汉服文化的发展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为进一步弘扬汉服文化,有效规范汉服形制与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文件. Ⅱ
T/CNTAC 58-2020 汉服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汉服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文件适用于以纺织织物为主要面料制作的汉服体服及与体服搭配的纺织配饰. 本文件不适用于汉服的首服、足服及其配饰. 本文件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汉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1335(部分)服装号型 GB/T2910(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4802.2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 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57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6411针织内规格尺寸系列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8427-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13772.2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T19981.2-2014纺织品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第2部分:使用四氯乙烯干 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程序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T/CNTAC 58-2020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31127-2...
T/CNTAC 57-2020 触屏手套.pdf
ICS 59.080.30 W 63 Y77 团体标准 T/CNTAC 57-2020 触屏手套 Screen touch gloves 2020-07-16发布 2020-08-01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5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霍尼韦尔自动化控制(中国)有限公司、有品信息科技有 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红、朱青、鲍萍、邱佳铭、王伟荣、孙锡敏、高晓天、高伟、袁 萍、韩慧敏、常文谚.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 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T/CNTAC 57-2020 触屏手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触屏手套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使用说 明、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织物、天然皮革、人造革或合成革等为主要材料,以一种或多种材 料拼接制成,具备操控电容式多点触控屏功能的日常用手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0(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19941.2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甲醛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分光光度法 GB/T19942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20400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 GB21550聚氯乙烯人造革有害物质限量 GB/T22807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T2986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小面积法 GB/T30695聚氯乙烯、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材质鉴别方法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38015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T/CNTAC 57-2020 FZ/T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 FZ/T01057(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73047-2013针织民用手套 FZ/T74004-2016滑雪手套 QB/T1584-2018日用皮手套 QB/T2537皮革色牢度试验往复式摩擦色牢度 QB/T2711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撕裂力的测定:双边撕裂 QB/T2714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折牢度的测定 QB/T2724皮革化学试验pH的测定 QB/T2725皮革气味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触屏手套screen touchglove 通过触屏感应能操控电容式显示屏的手套. 4 分类 按主体材料分为以下三类: 纺织织物: 天然皮革: 人造革或合成革. 5 要求 5.1号型 触屏手套的号型按照FZ/T74004-2016中第4章执行. 5.2内在质量 5.2.1 内在质量要求见表1. 表1内在质量要求 项目 要求 天然皮革 人造革或合成革 纺织织物 原料成分与纤维含量/% 按GB/T 38408规 按GB/T29862规定执 按GB/T29862规 定执行 行,并标注涂层种类 定执行 2
T/CNTAC 57-2020 要求 项目 天然皮革 人造革或合成革 纺织织物 甲醛含量/(mg/kg) 按GB20400规定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ng/kg) 执行 按GB18401规定执行 pl值 3.2-6.0 稀释差(当pl<4.0时,检验稀释差)≤ 0.7 - 异味 - 按GB18401 规定执行 气味/级 3 撕裂力/N W 10 1 聚氯乙烯人造革有害物质限量/(ng/kg) - 按GB21550规定执行 ...
T/CNTAC 56-2020 纺织品 功能性评价通用技术要求.pdf
ICS 59.080.01 0M 团体标准 T/CNTAC56-2020 纺织品功能性评价通用技术要求 Textiles-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functional properties 2020-07-16发布 2020-08-01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5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爱丽纺织技术检验有限公司、阿迪达斯体育(中国)有 限公司、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华阳新材科 股份有限公司、露露乐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罗莱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网易严 选贸易有限公司、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威富服饰(中国)有限公司、斯安达家纺(上 海)有限公司、安德阿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洋浦国际投 资咨询有限公司、南京禾素时代抗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红、鲍萍、邱佳铭、付丛、张玉龙、朱青、陈健、王安、贺世忠、 孙锡敏、章辉、朱谦、郑冬林、胡军岩、闵洁、商成杰、孟庆举、文淑芹、史成波、屠国民、 高志方、查志叶、马洪军、谭志龙、冯尚红、段冀渊、周国敏.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 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T/CNTAC 562020 纺织品功能性评价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产品功能性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和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织物为主体、明示功能性的服用和家用终端纺织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1335.1服装号型男子 GB/T1335.2服装号型女子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4744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 GB/T4745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GB/T5453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615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629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12703.4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4部分:电阻率 GB/T12704.1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吸湿法 GB/T12704.2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蒸发法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 GB/T18863 免烫纺织品 GB/T19977纺织品拒油性抗碳氢化合物试验 GB/T20944.2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 GB/T20944.3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 GB/T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 GB/T24253纺织品防螨性能的评价 GB/T24346纺织品防霉性能的评价 GB/T30159.1-2013纺织品防污性能的检测和评价第1部分:耐沾污性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T/CNTAC 56-2020 GB/T31906纺织品拒水溶液性抗水醇溶液试验 GB/T33610.2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检知管法 FZ/T01009纺织品织物透光性的测定 FZ/T01071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 FZ/T01118纺织品防污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易去污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吸水性能water absorbent property 产品吸收保留水分的性能. 3. 2 速干性能quick-drying property 产品快速传导并蒸发水分的性能. 3.3 吸湿速干性能fast-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property 产品所具有的快速吸附所接触到的液态水分,并传导至其外表面进而蒸发干燥的性能. 3. 4 透湿性water-vapour permcability ...
T/CNTAC 54-2020 纺织行业设备管理评价导则.pdf
ICS 03.100.01 10 A 团体标准 T/CNTAC54-2020 纺织行业设备管理评价导则 Guidelines for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in Textile Industry 2020-01-06发布 2020-01-06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5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岂山集团有限公司、唐山 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桐乡市易德纺织有限公司、山东聊城华润纺织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经 济研究中心、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北京企业社会质量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家宾、陈维波、吉宜军、夏春明、孙正、吕迎智、王玉琦、赵英波、周 卫忠、李子信、万雷、刘天峰.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 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T/CNTAC 54-2020 纺织行业设备管理评价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行业设备管理评价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设备管理体系总要求、设备管理评价 的关键要素和权重、评价重点、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的计算与表示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相关纺织生产企业,可作为纺织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指南,并促进企业设备管理 专业化、全员化、价值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703.2-2010知识管理第2部分:术语 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13608-2009合理润滑技术通则 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CAPE10001-2017设备管理体系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3703.2-2010、T/CAPE10001-2017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设备Equipment 指生产设备,即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的设备和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为生产服务的辅助生产设备. 3. 2 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 以设备为研究对象,应用科学的方法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设备寿命周期管理Equipmentlife-cyclemanagement 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设备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 检查、润滑、维修、设备改造和更新、设备处置及报废等内容. 3. 4
T/CNTAC 54-2020 设备现场管理Equipmentsite management 对现场设备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改进的活动. 3. 5 可靠性Reliability 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6 设备故障Equipment failure 设备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丧失其规定的功能或降低效能的状态. 3. 7 设备缺陷Equipment defect 指设备出现了性能、零部件及消耗偏离原设计或规定要求. 3. 8 设备维护Equipment service.maintenance 为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失效的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的 技术管理措施. 3.9 维修策略Maintenance strategy 从技术产品质量要求、经济因素出发,确定设备的维修方式和维修模式,包括决策依据、维修 措施及执行时机. 3. 10 全员生产维护TPM-TotalProductive Maintenance 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加的生产维护活动,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3. 11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对涉及设备管理和技术方面的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 3.12 定置化管理Location-fixed management 通过位置固定,建立人、物、场所三者关联,实现效率提升的管理模式. 3. 13 可视化管理Visualmanagement
T/CNTAC 54-2020 利用各种形象直观、色彩适宜、一目了然的视觉手段,实现管理目标.也称目视管理. 3. 14 单点课程OPL-OnePointLesson 是一种在现场进行培训的教育方式,又称一点课. 4设备管理体系总要求 建立以更高安全性、更高节能性、更高...
T/CNTAC 53-2020 绿色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通用规范.pdf
ICS 03.100.20 A10 团体标准 T/CNTAC53-2020 绿色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green textile and apparel specialized market 2020-01-06发布 2020-01-06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5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广州市越秀区商务局、广州白马服装市场、 广州红棉国际时装城、江苏常熟服装城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建华、杨丽、王焕清、苏佩、陈伶俐、胡仲华、罗芸、谭建光、余国庆、 卜晓强、徐为民、张劲、邓运华、安宝军、李馨鑫、卢浩江、张芸、李艺、梁俊涛、胡晶.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 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等.
T/CNTAC 53-2020 绿色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绿色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基本要求及选址、建筑设计、设备设施、环境管理、消 防安全、资源能源管理、商铺管理和服务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服装专业市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纺织服装专业市场green textile and apparel specialized market 在选址、建筑、设备设施、环境、消防、资源能源、商铺等方面管理和服务达到节药资源能源、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安全舒适有序等技术要求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 4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专业市场的运营应符合当地政府的相关要求,经工商、税务、卫生、消防、环保监督等部门 验收合格,无违法及严重违规记录,在金融、保险等机构无严重失信记录. 4.1.2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评价,应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4.2选址要求
T/CNTAC 53-2020 4.2.1应符合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对区域经济和居民生活质量等有促进提升作用. 4.2.2应考虑当地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因素,充分整合周边商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4.2.3宜在交通运输便利、辐射范围广泛的地方. 4.2.4占地面积、建设规模和空间布局规划适宜,应有效节约资源. 4.2.5应制定创建绿色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规划和更新改造规划,规划包括通过持续投入,实现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等内容. 4.2.6鼓励对闲置或废弃场地进行升级改造. 4.2.7在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前提下,宜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4.3建筑设计要求 4.3.1应建立建筑使用、维护、装修以及零星基建项目的申请审批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4.3.2应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改善自然通风效果,客流量较大的通道应有自然通 风或机械通风. 4.3.3应采取合理措施改善室内或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 4.3.4施工方案应涵盖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保护环境的要求,采取措施控制扬尘、噪声、光 污染以及废气、污水排放. 4.3.5宜选用天然、节能、环保、可再循环利用材料. 4.3.6宜选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到20%以上. 4.3.7建筑内部宜采用灵活隔断,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 4.4设备设施要求 4.4.1应建立设备设施使用、巡查、维护、应急处理等管理制度. 4.4.2设备设施及管道应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设备房和处于维修状态的设备设施应有明确的标 识牌,洗手间等用水区显著位置应设置节水提示. 4.4.3应为设备设施操作人员准备预防护理措施,易产生污染的设备和管道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 4.4.4应制定预防性消毒管理制度,配置消毒设备设施.配有餐饮设施的专业市场应建立健全餐厨 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 4.4.5应配备无障碍设施和为残疾人服务的人员、用具等,实行人性化管理. 4.4.6应对...
T/CNTAC 50-2020 毛纺织产品化学品管控要求.pdf
ICS 59. 080. 01 60M 团体标准 T/CNTAC50-2020 毛纺织产品化学品管控要求 chemical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of wooltextile products 2020-01-06发布 2020-01-06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50-2020 目 次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3 4化学品分类和使用原则. 3 5源头管控 6生产管控. .5 7污染物排放管控 -6 8毛纺织产品安全管控 .6 9试验方法..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化学品生产商评价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清单. 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 致癌染料清单 ..12 附录D(规范性附录) 致敏性分散染料清单 ..13 附录E(规范性附录) 多环芳烃清单. 14 附录F(规范性附录) 氯苯和氯甲苯清单 15 附录G(规范性附录) 烷基酚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清单 16 附录H(规范性附录) 有害阻燃剂清单 -17 附录1(规范性附录) 有机锡化合物清单.. 19 附录」(规范性附录) 全氟化合物清单 ...20 附录K(规范性附录) 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清单 21 附录L(规范性附录) 杀虫剂清单 22 参考文献.. 23
T/CNTAC 5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雅运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市玛特化工有限公司、天津市 绿源天关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凌龙纺织有限公司、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鼎纺 织股份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宏燕、韩辰、刘丹、刘锐锐、赵燕淑、朱建坤、陈梦丹、杨万君、 顾宗栋、李发洲、朱杰、钱惠菊、陈雄、王安、吴砚文、刘建勇、姚金波、徐栋.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 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T/CNTAC 50-2020 毛纺织产品化学品管控要求 1范围 本标准从源头、生产、污染物排放、产品安全方面提出了对毛纺织产品生产过程中所用化学品 的管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毛纺织半制品、纱线、织物、成品所使用化学品的管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一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5706纺织品毛纺织产品术语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T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T17593(部分)纺织品重金属的测定 GB/T18412纺织品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18414(部分)纺织品含氯苯酚的测定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理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19601染料产品中23种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和测定 GB/T20382纺织品致癌染料的测定 GB/T20383纺织品致敏性分散染料的测定 GB/T20384纺织品氯化苯和氯化甲苯残留量的测定 GB/T20385纺织品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GB/T20388纺织品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四氢呋喃法
T/CNTAC 50-2020 GB20814染料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限量及测定 GB/T23322纺织品表面活性剂的测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GB/T23344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 GB/T23972纺织染整助剂中烷基苯酚及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101染料产品中4-氨基偶氮苯的限量及测定 GB/T24164染科产品中多氯苯的测定 GB/T24166染科产品中含氯苯酚的测定 GB/T24167染料产品中氯化甲苯的测定 GB/T24168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GB/T24279.1纺织品某些阻燃剂的测定第1部分:澳系阻燃剂 GB/T28001职业健...
T/CNTAC 5-2018 拼接服装.pdf
ICS 61.020 Y 76 团体标准 T/CNTAC5-2018 拼接服装 Spliced garments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018-01-02发布 2018-01-02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 CNTAC
T/CNTAC 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信息平台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必维申美商品检测(上海)有限公司、福建省纤维检验局、纺织工业科学技 术发展中心、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萍、高铭、王宜满、王彩云、孙锡敏、李峰.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转载、抄袭、改编、汇编、 翻译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NTAC 5-2018 拼接服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拼接服装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纺织织物、皮革、毛皮、人造革/合成革等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拼接而成,以纺织 织物为主要面料的服装. 本标准也适用于含絮用纤维、羽绒等填充物的拼接服装. 本标准不适用于婴幼儿服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35(部分)服装号型 GB/T2910(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3917.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4802.2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 GB/T4802.3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 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57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6411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7742.1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1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液压法 GB/T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氯弧 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率的测定 GB/T10288羽绒羽毛检验方法 GB/T14272羽绒服装 GB/T1457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
T/CNTAC 5-2018 GB/T16988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GB/T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T17685羽绒羽毛 GB/T 18132丝绸服装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19941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甲醛含量的测定 GB/T19942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20400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 GB/T21294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 GB/T21295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 GB/T22807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T30666纺织品涂层鉴别试验方法 GB/T30695聚氯乙烯、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材质鉴别方法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31907服装测量方法 FZ/T01101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 FZ/T80002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FZ/T80007.3使用粘合衬服装耐干洗测试方法 QB/T 1261毛皮工业术语 QB/T 2262皮革工业术语 QB/T2537皮革色牢度试验往复式摩擦色牢度 QB/T2714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折牢度的测定 QB/T2790染色毛皮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方法 DB44/T1358天然皮革材质鉴别方法 DB44/T1851毛皮材质鉴别通用方法 T/CNTAC9羽绒羽毛与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成分分析试验方法 3要求 3.1使用说明 3.1.1成品的使用说明按GB/T5296.4和GB31701规定执行. 3.1.2号型设置按GB/T1335或GB/T6411规定,超出标准范围的号型按标准规定的分档原则扩展. 2
TCNTAC 5-2018 3.1.3皮革和毛皮等非纺织纤维材料应标注材质的种类名称.含羽绒填充物的成品,应标注羽绒的种 类、绒子含量和充绒量.含羽绒混合填充物的成品,应标注填充物的种类和含量. 示例...
T/CNTAC 49-2020 羽绒羽毛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pdf
ICS 59.080.01 0 M 团体标准 T/CNTAC49-2020 羽绒羽毛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Down and feather-Determination of pH value of aqueous extract 2020-01-06发布 2020-01-06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 CNTAC
T/CNTAC 4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大连海关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峰、颜怀玉、林丽云、柯萍英、薛建平、林宁婷.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 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等.
T/CNTAC 49-2020 羽绒羽毛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警告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 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羽绒羽毛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羽绒羽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原理 用带有玻璃电极的pH计测定羽绒羽毛水萃取液的pH值.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试剂均为分析纯. 4.1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符合GB/T6682三级水的要求. 4.2标准缓冲溶液,用于测定前校准pH计.推荐使用的缓冲溶液的pH值在4、7和9左右. 注:推荐使用的缓冲溶液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0.05mol/L溶液,25°C时其pH值为4.0)、磷酸二氢钾和磷 酸氢二钠缓冲溶液(0.08 mol/L溶液,25°C时其pH值为6.9)、四硼酸钠缓冲溶液(0.01mol/L溶液,25C时其pH值为 9.2). 5仪器与设备 5.1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01g. 5.2塑料手套. 5.3量筒:100mL. 5.4具塞玻璃或聚丙烯烧瓶:250mL. 5.5水平振荡器:频率150次/min,振幅40mm,可定时.
T/CNTAC 49-2020 5.6标准筛:150目. 5.7烧杯:100mL. 5.8恒温水浴锅:可控温至20℃~30℃. 5.9pH计:带玻璃电极,测量精度至少精确到0.1. 6试样制备 从批量样品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羽毛绒样品.戴上塑料手套,以避免手与样品的直接接触.每个 测试样品准备2个平行样,每个称取(1.0±0.01)g 7测量步骤 7.1水萃取液的制备 在室温下,在具塞烧瓶(5.4)中加入一份试样和70mL水(4.1),盖紧瓶盖.充分摇动片刻,使 样品完全润湿.将烧瓶置于水平振荡器(5.5)上振荡120min±5min. 用标准筛(5.6)过滤样液至烧杯(5.7)中,供分析用. 注1:室温一般控制在20°℃~30℃范围内. 注2:样品可能出现无法快速或完全润湿,可选择煮沸的水作为萃取介质,应在报告中予以说明. 注3:如果实验室能够确认振荡120min与振荡60min的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可采用振荡60min进行测定. 7.2水萃取液pH值的测量 在萃取液温度下,用两种或三种缓冲溶液校准pH计(5.9). 将第一份萃取液的一半倒入烧杯,迅速把电极浸没到液面下至少10mm的深度,轻轻振摇直到 pH示值稳定(本次测定值不记录),将第一份萃取液的另一半倒入烧杯,迅速把电极(不清洗)浸 没到液面下至少10mm的深度,静置直到pH示值稳定并记录. 取第二份萃取液,迅速把电极(不清洗)浸没到液面下至少10mm的深度,静置直到pH示值稳 定并记录. 8计算 如果两个pH测量值之间差异(精确到0.1)大于0.2,则另取其他试样重新测试,直到得到两个 有效的测量值. 以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样品的pH值结果,按GB/T8170惨约至0.1. 9试验报告
T/CNTAC 49-2020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内容: a)本标准编号: b) 试样描述: c) 测试结果: d) 使用的萃取介质: e) 萃取介质的pH值: f) 测试时萃取液的温度: g) 任何偏离本方法的细节: h) 试验日期....
T/CNTAC 48-2020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20%盐酸法).pdf
ICS 59.080.01 0 M 团体标准 T/CNTAC48-2020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聚酰胺纤维与 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20%盐酸法) Textiles-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Mixtures of polyamide and certain other fibers (method using 20% hydrochloric acid) 2020-01-06发布 2020-01-06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4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茅沈杰、柴林玉、张越、王田田、刘娟、沈红、王佳云、田琳琳.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 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T/CNTAC 48-2020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聚酰胺纤维与 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20%盐酸法)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聚酰胺纤维二组分混合物含量的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聚酰胺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棉、亚麻、苎麻、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莱 赛尔纤维、铜氨纤维)、蛋白质纤维(桑蚕丝、羊毛、山羊绒、兔毛、马海毛、驼毛)、合 成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的二组分 混合物,本标准未给出的其他同类纤维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0.1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一部分:试验通则 3原理 用20%盐酸溶液在规定条件下溶解聚酰胺纤维,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 正的质量计算残留物占混合物干操质量的百分率.由差值得出聚酰胺纤维的质量百分率. 4试剂 使用GB/T2910.1和本标准4.1和4.2规定的试剂. 4.1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0%) 取浓盐酸1000mL(20C时的密度为1.19g/ml)慢慢加入到800mL水中,待冷却至室温后, 再加水,调整其密度在20℃下为1.095g/mL~1.100g/ml. 4.2稀氨水溶液 取80mL浓氨水(密度为0.880g/mL),用水稀释至1000ml. 5设备 5.1使用GB/T2910.1和本标准5.2、5.3、5.4规定的设备. 5.2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为250mL. 5.3振荡装置,能进行往复运动,振荡速率为60次/min土5次/min.
T/CNTAC 482020 5.4密度计,密度范围为1.0g/mL~1.1g/mL. 6试验步骤 6.1按照GB/T2910.1中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预处理、烘干、称重. 6.2把准备好的样品放入具塞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100mL盐酸溶液(4.1),经充分 浸润后,室温下在振荡装置(5.3)中振荡15min. 6.3用已知干燥质量的玻璃砂芯坩埚过滤,用少量盐酸溶液(4.1)将残留物清洗到玻璃砂 芯坩埚中,用抽滤装置抽吸排液,依次用水、稀氨水溶液(4.2)中和,再用水连续清洗残留 物.每次洗后先重力排液,再真空抽吸排液. 6.4将玻璃砂芯坩璃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7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结果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以两次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精确至0.1. 亚麻d值为1.02:苎麻、粘胶纤维d值为1.01:其余纤维d值均为1.00. 8精密度 对均匀的纺织材料混合物,在95%置信水平下,本方法置信界限不超过土1%.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采用本标准的编号: b)如采用特殊预处理去除浆料或整理剂则要详细说明: c)混合物的全部组分或某一组分的测定结果: d)某一组分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并注明结果是基于: 一净干质量百分率: 一结合公定回潮率的质量百分率: 一包括公定回潮率和预处理中纤维损失率的质量百分率: 一包括公定回潮和非纤维物质除去率的质量百分率.
T/CNTAC48-2020 CNTAC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团体标准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聚酰胺纤维与 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20%盐酸法) T/CNTAC 48-2020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
T/CNTAC 47-2020 纺织品 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筛呀法.pdf
ICS 59.080.01 0M 团体标准 T/CNTAC47-2020 纺织品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的筛选方法 Textiles-Screening method of surfactant-Alkylphenol ethoxylates 2020-01-06发布 2020-01-06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4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 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建云、田姝、谭玉静、戴友刚、黄启英.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 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T/CNTAC 47-2020 纺织品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筛选方法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纺织产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筛选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3322纺织品表面活性剂的测定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lkylphenolethoxylates(APEO)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是分子式为R-CH-(OCHa)OH的一类同系物,常见的有辛基酚聚氧 乙烯醚[CsH-CH4-(OCH4)OH]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CgH-CgH-(OCH4)OH]. 4原理 样品经甲醇超声萃取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HPLC/FLD)测定样品中 可能存在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根据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保留时间定性,以外标法定量. 5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5.1甲醇(HPLC级),CAS号67-56-1. 5.2乙晴(HPLC级),CAS号75-05-8. 5.3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标准品,OPEO,CAS号9002-93-1,平均聚合度n=9,≥99.0%. 5.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标准品,NPEO,CAS号9016-45-9,平均聚合度n=9,≥99.0%. 5.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标准储备溶液:分别准确称取适量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3)和壬基 酚聚氧乙烯醚(5.4)标准品,用甲醇(5.1)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mg/mL的标准储备液.
5.6标准溶液:分别移取浓度为10mg/mL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标准储备液(5.5)适量体积, 用甲醇(5.1)稀释,配置成所需浓度的标准溶液. 注:标准溶液在4C以下避光保存,标准储备溶液有效期为6个月,100mg/L标准工作溶 液有效期为3个月. 6仪器和设备 6.1提取器:管状,约60mL,由硬质玻璃制成,具密闭塞. 6.2高效液相色谱仪:配荧光检测器. 6.3分析天平:感量1mg. 6.4可控温的超声波发生器(频率:40±5kHz),70C时控温精度为±5℃. 6.5有机相过滤膜:0.45um. 7分析步骤 7.1试样的制备和处理 取有代表性试样,剪成约5mm×5mm的碎片,混匀.从混匀样中称取试样1.0g精确至0.01 g,置于提取器(6.1)中,往提取器中准确加入20mL甲醇,旋紧盖子,将提取器置于(70土5)“C 的超声浴中萃取(60土5)min,冷却至室温后,用0.45um过滤膜(6.5)将萃取液过滤至小 样品瓶中,用HPLC/FLD分析测定.萃取时用PTEE膜密封,以确保反应瓶在超声水浴的整个 萃取过程中保持密封状态. 7.2液相色谱条件 7.2.1色谱柱:Cis反相柱,250mmx4.6mm(内径)×5.0gum,或相当者: 7.2.2色谱柱温度:35C: 7.2.3流动相:甲醇-水-乙腊(81136,体积比): 7.2.4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30nm,发射波长296mm: 7.2.5流速:1.0mL/min: 7.2.6进样量:10uL. 7.3反相HPLC/FLD测定 分别取试样溶液,标准工作溶液(5.6)等体积穿插进样测定.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中APEO 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
T/CNTAC 46-2020 光面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pdf
ICS 59.080.01 0 M 团体标准 T/CNTAC462020 光面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 A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length of surface hairiness of nap-free fabricsprojection counting method 2020-01-06发布 2020-01-06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 CNTAC
T/CNTAC 4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宁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原工学院、河北汇金 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继明、魏赛男、刘瑞宁、杨红英、欧智华、冯继学.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 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等.
T/CNTAC 46-2020 光面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投影计数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采用光学投影式毛羽测试仪对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光面织物,不适用于毛型织物和绒类织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529-2008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织物毛羽fabrichairiness 伸出织物主体尚未形成球体的纤维末端. 3. 2 织物毛羽长度fabrichairiness protruding length 纤维端凸出织物表面垂直方向的高度,单位为m. 织物毛羽数量fabrichairiness count 织物单一测试方向上1cm范围内毛羽的总根数,单位为根/cm. 3. 4 织物毛羽平均长度fabrichairiness averagelength 织物单一测试方向上1cm范围内的毛羽总长度与总毛羽数的比值,单位为mm. 3.5 织物的最长毛羽长度longestlengthoffabrichairiness 凸出织物表面垂直方向最高的毛羽高度,单位为mm.
T/CNTAC 46-2020 4原理 毛羽的测定通过毛羽测试仪采用光电检测法来实现.在压布平台上把织物两端用压布板 压紧,织物中间部位被线状刀片顶起,张力装置控制织物被顶起的程度.采用平行光束,对 织物顶起的折痕处进行照射成像于投影屏,电子感光器件利用光电转换功能,将投射到感光 元件上的光学图像转化为电信号,通过计算机对信号处理分析,得到织物横向或纵向1cm范 围内的毛羽数量和长度. 5测试仅器 毛羽测试仪应至少满足以下基本要求(示意图见图1): a)采用光电检测原理,观测折痕处毛羽分布特征,仪器能检测最大的毛羽长度不小于8mm. b)测试精度不低于0.05mm:毛羽细度分辨率不低于8um. c)织物顶起机构由金属材料或其他导电材料制成. d)织物顶起刀口为倒圆角,夹角度在30°土0.2之间,倒圆角半径<0.2mm. e)织物加持张力范围:可在0至25N范围内调整,张力偏差<5%. f)单次测试数量:单次测试过程中自动改变测试位置,并可测量1~9个位置. g)对所测织物折痕处的毛羽数能准确计数,通过显示终端实时显示毛羽的图片并自动统 计,测试结果可以显示、储存及打印. 说明: 12 10_ 6 平行集光源: 压市板, 12--压力传感器, 11-升降装置, 导向板, 预压装置, 压布平台, 8 相机组件, 顶布板, 10--下限位传感器, 上限位传感器 样品布, 图1织物毛羽测试仪示意图 2
T/CNTAC 46-2020 6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T6529-2008规定执行. 7试样 7.1试样应距布边1/10幅宽内,在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裁取. 7.2试样厚度:0.1mm~3mm. 7.3裁取6块长方形试样,经向(直向)3块,纬向(横向)3块,试样尺寸为120mm×50mm, 试样长方向为测试方向. 7.4对于易变形织物,需对试样处理,保证织物在测试过程中不变形. 7.5为避免织物毛羽形态发生变化,试样不应带有显著的藏点,试样在测试前不得拉伸或其 它受力,同时应保证无...
T/CNTAC 45-2020 纺织品 热敏变色性能的检测和评价.pdf
ICS 59.080.01 W 04 团体标准 T/CNTAC45-2020 纺织品热敏变色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Textiles - Test and assessment of thermochromism 2020-01-06发布 2020-01-06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4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河北奔发制衣有限公司、纺织工业 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佳仕、袁志磊、朱亚冠、徐佩华、冯炜辰、李娟、田琳琳.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 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等.
T/CNTAC 45-2020 纺织品热敏变色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热敏变色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变色温度在30℃至60C的热敏变色纺织品及其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326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样变色的仪器评级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敏变色性能thermochromicproperties 产品经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额色发生明显变化,再恢复至初始温度后,额色可恢复至初始颜色 的现象. 4原理 利用接触式热源将试样加热至一定温度,并评定试样的变色等级,然后移开热源使试样恢复至 初始温度,再次对试样进行变色评级,根据两次变色等级评价试样的热敏变色性能. 5器 5.1热敏变色试验仪,主要包括试样托盘、温度传感器、温控器等,仪器原理图示例见图1. 一试样托盘,导热性良好,便于固定试样: 一温度传感器,精度0.1℃: 一温控器的误差土0.5℃,控制范围为室温~100℃.
T/CNTAC 45-2020 说明: 1-加热板: 2-试样托盘: 3-温度传感器: 4-温度控制器: 5-电源开关: 6-试样. 图1热敏变色试验仪原理图示例 5.2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250的规定.或者便携式色度计,符合GB/T32616的规定. 6试样调湿及环境要求 按照GB/T6529中规定的标准大气的温、湿度环境及程序进行调湿,并进行试验. 7试样准备 应选取样品中具有热敏变色性能的部分,至少剪取3块试样,试样尺寸至少为30mm×30mm, 如试样的热敏变色部分包含多种颜色,应分别进行取样. 8试验步骤 8.1试验温度设定至60℃土2℃,预热至少10min. 注:也可采用其他试验温度,需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8.2将试样变色面朝上置于试样托盘中,插入装有试样的试样托盘,使试样与加热板、温度传感器 充分接触. 8.3以10s为观察间隔,直到两次观察间隔之间不再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即试样已达到充分变色,记 录此时试样表面的温度值,并用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或色度计对试样的变色程度进行评级. 8.4取下试样,冷却至第6章规定的室温,用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或色度计再次对试样的变色程度 进行评级.
T/CNTAC 45-2020 8.5重复8.1-8.4的步骤,测试其余试样.分别记录每一块试样在加热后和冷却后的变色等级. 9结果计算 样品的变色评级结果为变色等级的平均值,包括加热后变色等级和冷却后变色等级,如果平均 值不是整数,修约至0.5级. 如样品热敏变色部分包含多种颜色,则应分别对每种颜色的热敏变色性能进行检测. 10热敏变色的评价 按照表1规定,对试样的热敏变色性能进行评价. 表1热敏变色性能评价 试样加热后 试样冷却后 结果评价 变色等级1级 4级热敏变色性能 1级<变色等级≤2级 3级热敏变色性能 变色等级≥4-5级 2级<变色等级≤3级 2级热敏变色性能 3级4级 / 不具有热敏变色性能 变色等级<4-5级 11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标准的编号: b)试样的描述: c)试验日期: d)仪器设定温度: e)试样变色温度: f)试验结果: g)色相变化或其他变化(如果需要): h)任何偏离本标...
T/CNTAC 44-2020 酒店租赁用毛巾.pdf
ICS 97.106 W 57 团体标准 T/CNTAC 44-2020 酒店租赁用毛巾 Hotel rented towels 2020-01-06发布 2020-01-06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4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淮安市纺织行业协会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必维申优质量技术服务江苏有限公司、南 京金龙纺实业有限公司、淮安市纺织行业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威岩兵、冯雷、童静、股荣、王汇锋、朱晓丽、魏长生、高晋.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 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等.
T/CNTAC 442020 酒店租赁用毛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酒店租赁用毛币的定义和术语、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酒店租赁毛币,包括方市、面币、浴巾、地币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910(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 GB/T5296.4消费者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7069纺织品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 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9995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18204.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GB/T22798毛巾产品脱毛率测试方法 GB/T22799-2009毛币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T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37487-2019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FZ/T01057(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1
T/CNTAC 442020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酒店租赁用毛巾hotelrentedtowels 酒店以租赁方式获得、供不同人重复使用的毛巾. 3.2 吊边buttonhole selvage 毛巾水洗后,边部因收缩与毛巾经向或纬向垂直方向形成的弧形疣点. 注:以毛巾沿边长度与中部长度的差值表示. 4要求 4.1卫生要求 酒店租赁用毛巾卫生要求应符合GB37487-2019中4.3的相关规定,洗涤消毒后毛巾 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卫生要求 项目 要求 pl值 6. 5-8. 5 细菌总数 ≤ 200 CFU/25 cm² 大肠菌群 不得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真菌总数 不得检出 其他 无污染、无毛发、无异味 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与检验方法相对应的采样面积内不得检出. 异味为GB18401规定以外的烟味,霉味和其他异味. 4.2安全性能 酒店租赁用毛巾新品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要求.婴幼儿和儿童用新品毛巾的安全 性能还应符合GB31701要求. 4.3内在质量
T/CNTAC 442020 酒店租赁用毛巾新品的内在质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新品内在质量要求 序号 项 日 要求 洗前 水洗60次后 1 纤维含量允差 按GB/T 29862 要求执行 2 重量偏差率/% W 3.5 - 3 断裂强力(经/纬)/N 006 250 4 吸水性/s 10 10 非割绒 1.0 5.0 5 脱毛率/% 割绒 1.5 5.0 变色 4 耐皂洗 站色 4 (深色3-4) - 色牢度/级≥ 干摩 4 耐摩擦 湿摩 3-4(深色3) 耐氯漆 变色 4 - 7 吊边/cn - 2.5 注:按照GB/T4841.3,颜色深于1/12染料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不深于1/12染料标准深度为浅色. 色牢度考核包括绣花、缎档、缝线、水洗标、印刷图案等. 耐氯漆色牢度仅考核可氯漂产品. 4.4外观质量 ...
T/CNTAC 43-2020 酒店用机织浴袍.pdf
ICS 97.160 W 57 团体标准 T/CNTAC 43-2020 酒店用机织浴袍 Hotel woven bathrobes 2020-01-06发布 2020-01-06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 CNTAC
T/CNTAC 4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必维申优质量技术服务江苏有限公司、南京金龙 纺实业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淮安市纺织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晓丽、童静、冯雷、王汇锋、股荣、魏长生、臧岩兵、高晋.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 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等.
T/CNTAC 43-2020 酒店用机织浴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酒店用机织浴袍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酒店重复使用的机织单层浴袍、双层浴袍和夹层浴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1335(部分)服装号型 GB/T2910(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 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7069纺织品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628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 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14801机织物与针织物的纬斜和弓斜试验方法 GB18383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2798毛巾产品脱毛率测试方法 GB/T22799-2009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 GB/T24121-2009纺织制品断针类残留物的检测方法 1
T/CNTAC 43-2020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T31127-201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拼接互染色牢度 GB31701要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31702纺织制品附件锐利性试验方法 GB37487-2019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FZT01057(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酒店用机织浴袍hotel woven bathrobes 用于酒店客房、卫浴、会议中心、健身中心、度假中心等公共场所专供沐浴前后所穿的机织袍 服. 3.2 单层浴袍 single layer woven bathrobe 以单层机织面料制作的专供沐浴前后所穿的袍服. 3.3 双层浴袍 double layer woven bathrobe 以双层机织面料制作的专供沐浴前后所穿的袍服. 3.4 夹层浴袍quilted woven bathrobe 在面、里料中加入填充物的专供沐浴前后所穿的袍服. 4要求 4.1号型规格 4.1.1浴袍号型设置按GB/T1335(部分)规定执行,可不涉及体型分类代号. 4.1.2主要部位规格按GB/T1335(部分)有关规定自行设计. 4.2卫生要求 浴袍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37487-2019中4.3的相关规定. 4.3安全性能 浴袍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要求.儿童用浴袍的安全性能还应符合GB31701的要 2
T/CNTAC 43-2020 求. 4.4内在质量 4.4.1内在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内在质量要求 项目 要求 纤维含量允差/% 按GB/T 29862要求执行 断裂强力(经/纬)/N 220 接缝强力/N 100 水洗后面、里料尺寸互差/cm 4.0 耐皂洗 变色 3-4 站色 3 色牢度/级 耐摩擦 干摩 3-4 > 湿摩 3(深色2-3) 拼接互染” 3-...
T/CNTAC 42-2020 心电衣.pdf
ICS 61.020 Y 76 团体标准 T/CNTAC42-2020 心电衣 Electrocardiogram Acquisition Wear 2020-01-06发布 2020-01-06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42-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智能服装服饰产业发展研究会、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际 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泉州时尚梦工厂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红豆 穿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霍尼韦尔自动化控制(中国)有限公司、北京销牛集团有限公司、恒源 祥(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煊、苏红宏、满向东、包磊、韩丽屏、朱方方、葛爱雄、薛霜、葛 东瑛、王玉燕、胡静、李慧刚、葛明、滕万红、唐瑶、黎淑婷、何爱芳、张鹤青、王国建.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 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等.
T/CNTAC 42-2020 心电衣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心电衣的术语和定义、号型、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包装、运 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将心电采集系统与纺织服装载体结合,穿着时电极贴合皮肤,可与心电记录系统 配套使用的纺织服装. 本标准不适用于36个月及以下的要幼儿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1335.1服装号型男子 GB/T1335.2服装号型女子 GB/T1335.3服装号型儿童 GB/T2910(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透法 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6411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9706.1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T14710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FZ/T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 FZ/T01057(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01095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YY0505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 YY0885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动态心电图系统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1
T/CNTAC 42-2020 GSB16-1523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 GSB16-2159针织产品标准深度样卡(1/12) GSB16-2500针织物表面点彩色样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心电衣electrocardiogram(ECG)acquisition wear 由心电采集系统与纺织服装载体结合在一起制成,穿着时电极贴合皮肤,可与心电记录系统配 套使用,从而对人体心电信号进行连续采集的纺织服装. 3.2 心电采集系统ECGacquisition system 主要由柔性电极、柔性导线与接口组成,可对心电信号进行拾取并将心电信号传输到心电记录 系统的装置. 3. 3 心电记录系统ECGrecordingsystem 能够连续记录或者在记录的同时分析动态心脏活动电位的设备系统,可具有不同产品形式,如 心电记录盒等. 注:改写YY 0885-...
T/CNTAC 4-2017 纱线与固体材料之间摩擦系数试验方法.pdf
ICS 59.080.01 CNTAC W 04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 T/CNTAC4-2017 纱线与固体材料之间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Testing method for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between yarn and solid material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017-05-27发布 2017-05-27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42017 前言 信息平台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山东省特种纺织品加 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成丽、刘壮、王慧、王国建、李娟娟、张士雷、宋元泽.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转载、抄袭、改编、汇编、 翻译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NTAC 42017 纱线与固体材料之间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运动纱线与固体材料之间动态摩擦系数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纱线,包括长丝,不适用纱线强力过低导致试验过程中试样断裂的纱线. 本标准可以比较相同的纱线与不同固体材料的摩擦性能,或者相同纱线与不同粗糙度表面之间 的摩擦性能,以及同一固体材料与不同纱线之间的摩擦性能. 2规范性引用支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ISO139:2005.M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摩擦friction 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个物体在接触表面上阻碍相对运动的现象. 3.2 动摩擦kinetic friction 两个物体在运动中产生的摩擦. 际准信息平台 摩擦系数coeficient of friction 两表面间的摩擦力与垂直作用在其接触表面上的作用力之间的比值. 3.4 缠绕角度wrap angle 在纱线摩擦试验时,试样与固体材料摩擦表面之间的接触角度.
T/CNTAC 42017 4原理 将一定速度运行的纱线以规定的缠绕角度通过固定的固体材料表面.分别测定试样输入张力和 输出张力,根据阿蒙顿定理计算摩擦系数(见图1). 注:阿蒙顿定律为 Exp(μl)=T/T 1-输入张力,2-纱线,3-输出张力,4-固体材料,5-缠绕角度 图 1 5测试仪器 5.1摩擦系数测试仪器应能给定预加输入张力,并使纱线以预设的线速度运行,测量输入与输出张 力,并且计算摩擦系数.仪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导纱架、预加输入张力调节装置、输入张 力测量传感器、输出张力测量传感器、固体材料摩擦表面、缠绕角度调节装置、驱动系统、吸纱装 置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5.2导纱架,满足卷装纱高度的纱线导出装置,能够平滑导出纱线. 5.3预加输入张力调节装置,可以控制纱线预加输入张力,精确至±lmN. 5.4纱线张力测量传感器,精度±1mN,记录与显示输入或输出张力(忽略纱线本身重力),数据采 集频率为100 Hz. 5.5固体摩擦材料,0.03μm~6μm粗糙度的铬合金表面,直径为(12.7±0.1)mm和(20.0±0.1) mm的两种圆柱体. 注:根据需要,可选择其他直径或表面粗糙度的材料作为摩擦表面,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2
T/CNTAC 42017 5.6缠绕角度调节装置,安装有导纱轮和固体材料摩擦表面的角度刻度盘,调节试验所需的缠绕角 度,可以使用若干个导纱轮引导纱线走向. 5.7驱动系统,用于调节和控制纱线的运行速度,不超过400m/min.推荐速度为(100±5)m/min. 5.8吸纱装置,用以吸除试验完毕的残纱,防止纱线因静电等原因卷入罗拉. 5.9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采集输入张力、输出张力以及试验时间数据,试验时间精度为±0.1s,实时 显示力值曲线,能计算并显示输入输出张力平均值及摩擦系数等试验结果. 5.10图2为一种典型的纱线摩擦测量设备示意图. 1、导纱架,2、预加输入张力调节装置,3、导纱轮,4、输入张力传感器,5、输出张力传感器, 6、驱动系统,7、吸纱装置,8、角度刻度盘,9、固体摩擦材料,10、试样(纱线) 图2 6试样 6.1实验室取样:随机抽取每一个纱包中的五个卷装纱样品,每个卷装纱样品测试五次. 6.2去除卷装纱试样的外表层,确保试验用纱无污染,无变形,不妨碍纱线被匀速导出. 6.3将待测卷装纱在相对湿度为5%~25%,温度不超过50C的空气环境...
T/CNTAC 36-2019 纺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pdf
ICS 13.020.10 W 04 团体标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 T/CNTAC36-2019 纺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of Green Factory in Textile Industry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019-04-29发布 2019-04-29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 CNTAC
T/CNTAC 36-2019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基础设施. 5 6管理体系 7能源与资源投入 8" 8产品 10 9环境排放 11 10绩效 13 11评价方法. 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纺织行业绿色工厂绩效指标的计算方法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纺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计分方法. 22 参考文献. 2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NTAC 3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 公司、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广州弘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互太(番禺)纺织印染 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如意科技时尚 产业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 上海清宁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纺织工业科学技术 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皓、邱华、张中娟、陈队范、顾金华、王平、马建华、邱双林、 杨爱民、林虹、宇恒星、鹿庆福、任西同、郑君仪、甘树应、姜涛、于广平、刘丽、孙芮、 唐金钟、何增良、刘坚、开吴珍、吴锋、王志广. 本标准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转载、抄袭、改 编、汇编、翻译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NTAC 36-2019 纺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指标体系及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实际生产过程的棉(含棉型化纤)纺织及印染加工、毛纺织及染整 精加工、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针织品 及其制品制造、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纺织服装服饰制造、化学 纤维制造、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等,并作为纺织行业制定绿色工厂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4287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2452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5587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18916.4取水定额第4部分:纺织染整产品 GB/T18916.14取水定额第14部分:毛纺织产品 GB/T18916.20取水定额第20部分:化纤长丝织造产品 GB/T18916.21取水定额第21部分:真丝绸产品 GB/T18916.24取水定额第24部分:麻纺织产品 GB/T18916.25取水定额第25部分:粘胶纤维产品 1
T/CNTAC 362019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761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T20862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与使用指南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信息平台 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24500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24790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6923节水型企业纺织染整行业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28936纵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8937毛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8938麻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9452纺织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32151.12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