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8月 ( 第 87 页)

ICS 71. 120;83.140 G94 HG 备案号:37905-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75-2012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衬里专用料 Modified material ofultra-highmolecularweightpolyethylenefor pipe lining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4375-2012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3.2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衬里专用料 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4.2标记.. 5要求.. 6试验方法 6.1试样的制备 6.2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环境 6.3粘数...... 6.4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6.5屈服强度、拉伸断裂强度和拉伸断裂伸长率 6.6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6.7相对磨损指数 6.8负荷变形温度 6.9粒径 7检验规则 7.1批组与采样 7.2检验.. 7.3检验结果判断 7.4检验证书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2包装 8.3运输 8.4贮存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 jz321. net
HG/T4375-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丽雅、张炜、夏晋程、沈贤婷、吴向阳、赵春保、江承忠、洪尉.
HG/T 4375-2012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衬里专用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衬里专用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温度为190C、负荷为21.6kg条件下,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大于等于 0.01g/10min并且小于等于0.8g/10min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衬里专用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40.1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1634.1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1634.2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1843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3682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9077.1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第1部分:通则 ISO1628-3塑料使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稀溶液中聚合物的粘度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 ISO2818塑料用机加工法制备试样 ISO15527:2010塑料聚乙烯(PE-UHMW、PE-HD)压模薄板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简称PE-UHMW)ultra-highmolecularweightpolyethylene 分子量100万以上的聚乙烯. 3. 2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衬里专用料modifiedmaterialofultra-highmolecularweightpolyeth- ylene for pipe lining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其他聚合物或无机填料共混流动改性,能适合挤出成型内衬用超高分子量聚 乙烯管材,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连续相,保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优异力学性能的专用材料. 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产品按粘数分为1型、2型、3型.分类方法见表1.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 4375-2012 表1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衬里专用料分类 分类 1型 2型 3型 粘数/(mL/g) ≥900 且<1 500 ≥1 500 且<2 100 ≥2 100 产品按外观可分为挤出颗粒(E型)、粉末状(D型). 4.2标记 PE-UHMW-- 粘数类型1或2或3 外观类型E或D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示例:PE-UHMW-E-1表示外观为挤出颗粒,粘数大于或等于900mL/g且小于1500mL/g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衬里专 用料. 5要求 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 表2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1型 2型 3型 1 粘数/(mL...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1. 120;83.140 HG G94 备案号:37902-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74-2012 金属塔填料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formetallictowerpackings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7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J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萍乡市华顺环保化工填料有限公司、萍乡市中天化工填料有限公司、天华化 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江西省工业陶瓷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峥、段世荣、侯一兵、王雷、高洪跃、邬树其.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374-2012 金属塔填料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塔填料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和化学工业及其他工业的填料塔内使用的金属填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8冷轧钢带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10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5330工业用金属丝编制方孔筛网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金属塔填料metallictowerpackings 各种专门设计的环形、鞍形、球形、板形、波纹形及其组合形状的金属件.用于塔内提供相接触的表 面积,以促进液体与液体之间、气体与液体之间及气体与气体之间的能量传递、质量传递或化学反应. 4分类 4.1材质 金属塔填料产品按其主要所采用的材质分为碳钢和不锈钢两类. 4.2型式 金属塔填料按其型式有散堆填料和规整填料.金属散堆填料有拉西环、鲍尔环、矩鞍环、阶梯环、共 轭环、扁环、八四内弧环七种构型;金属规整填料有孔板波纹填料、网孔板波纹填料和丝网波纹填料三种 构型. 4.3规格 金属散堆塔填料产品按其公称直径分为16mm、925mm、p38mm、950mm、Φ76mm等规格;金属 规整填料按其比表面积有125、250、350、450、500、700等规格,填料的直径和高度按塔的直径和床层 高度. 本标准规定. 5要求 5.1外观质量 金属塔填料的外观应规整、清洁、无锈蚀,表面色泽要均一,不得有飞边、毛刺和裂痕等缺陷. 5.2材质 GB/T708的要求,丝网波纹填料所用的丝网应符合GB/T5330的要求.选用的材料必须要有质量检 验合格证书.
HG/T 4374-2012 5.3形状尺寸和特性数据 不锈钢塔填料的形状尺寸和特性数据应符合附录A~附录J的规定.碳钢塔填料的外形尺寸应符 合附录A~附录』的规定,壁厚可以按不锈钢填料的相应规格从小到大增加20%~50%,特性数据应 按实际壁厚做相应调整计算. 金属塔填料的材料密度按7850kg/m3,金属塔填料特性数据仅供使用参考,不作为验收依据. 5.4抗压强度 金属塔填料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表1规定的要求. 表1金属塔填料的抗压强度要求 填料的型式 材质 散堆填料/(N/mm) 规整填料/MPa 不锈钢 ≥6 ≥1. 5 碳钢 ≥8 2 6检验方法 6.1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用目视法在自然光和相当于自然光的照明条件下检验. 6.2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进行检测.测量两个不同部位的同一尺寸,取其平均 值作为测量结果. 6.3抗压强度 选取具有足够压力,装有变形测量标尺,测力精度达0.01kN的试验机.取至少5个填料样品为一 组试样.散堆填料试样取其公称直径的轴向或径向两者中承受载荷较薄弱的方向为测试受力方向;规 整填料取其在塔内实际承受载荷的方向为测试受力方向.将试样放置于试验机压板正中,压板的直径 至少为试样的1.5倍.试验时,平稳均匀地以10mm/min~20mm/min或0.5kN/min~2.5kN/min 的速度加载,读取试样受力线方向结构尺寸变形量达到10%时的压力值,对散堆填料试样除以其受力 线长度,作为其抗压强度;对规整填料试样除以其受力方向的面积,作为其抗压强度.以其算术平均值 作为最终试验结果,并报告所用的加载速率. 7检验规则 7.1检验项目 产品出厂前都必须做出厂检验,检验项目为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抗压强度. 7.2组批规则 金属塔填料应成批验收.以相同原料、工艺和设备等条件下制成的同一规格的金属...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 60 ICS 71. 040. 30 备案号:36855-2012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297-2012
气体标准物质研制报告编写导则
The guide for drafting in report of gas reference materials
2012-05-24发布2 012-1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4297-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和化工标准物质委员会共同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北京市华元气体化工有限公司、上 海基量标准气体有限公司、上海淞化气体化工有限公司等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耆生、张君玺、韩恒斌、杨建海、曹作斌、朱济兴、杨遂平、刘友良。

HG/T 4297-2012
气体标准物质研制报告编写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标准物质研制报告的编写要求、内容和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编写国家一、二级气体标准物质研制报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74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称量法 GB/T 10248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静态体积法 GB/T 10628气体分析校准混合气体组成的测定和校验比较法 JJF1005标准物质常用术语及定义 JJF1006 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JJF 1218标准物质研制报告编写规则 3编写报告的基本要求 3.1编写报告的基本要求应符合 JJF 1218 中的规定。

3.2本导则及研制报告中所使用的术语及定义应与JJF1005《标准物质常用术语及定义》的规定相一 致,当有差异时应予以说明。

3.3应按本导则所规定的顺序逐一编写,只有当给出的规定不适用时,方可省略。

4 报告的结构 报告的各部分构成和编写顺序如下: 4.1 封面 4.2 摘要 4.3目录 4.4概述 4.5 标准物质的制备 4.6均匀性检验 4.7稳定性检验 4.8定值与溯源性 4.9不确定度评定 4.10比对与验证(可选项) 4.11结论 4. 12协作者(可选项) 4.13参考文献(可选项) 4.14附件 注:一项报告并不需要包括要素,对用括弧标注为“可选项”的,编写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1
HG/T 4297-2012
5报告各部分的内容 5.1封面 5.1.1封面的格式见附录A。

5. 1.2 标题 报告的标题应以简明、准确的词语高度概括报告主题,一般表述为:“标准物质的名称十研制报告”, 如:“空气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研制报告” 5.1.3 完成单位 完成单位为标准物质研制项目承担人所在的法人单位。

当有若干完成单位时,可依次分行列出。

5.1.4项目负责人 标准物质研制工作的负责人员。

5.1.5项目参加人 参与标准物质研制工作的主要人员。

5.1.6完成时间 指报告完成编写的时间,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5.2摘要
5.2.1摘要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客观真实地反映报告内容。

5.2.2说明标准物质的研制目的、制备和定值方法以及最终结论等。

5.2.3 摘要一般不超过500字。

5.3目录 5.3.1目录应显示出报告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5.3.2目录由报告的章、节、条款、附录等序号和名称依据所在报告中的顺序排列而成,一般只列出章、 第一层次的条款和附录的编号、标题及所在页码。

5.3.3目录中标题与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与标题一致。

5.4概述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5.4.1简明扼要地提出该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范围,国内、外现状和预期目标等。

5.4.2明确提出本项目的技术指标,如:组分含量的标准值、不确定度、稳定性等指标。

5.4.3说明配制和定值的方法。

5.5气体标准物质的制备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5.5.1制备方法与工艺 应描述制备流程(必要时可用流程图表示)、说明分装方法。

使用称量法制备气体标准物质时,可按 GB/T5274的要求进行;使用静态体积法制备气体标准物质时,可按GB/T10248的要求进行。

5.5.2工艺与设备 包括: a)关键设备的性能、参数等。

b)包装容器的要求、处理方法等。

5.5.3原料气的选择 说明配制用组分气、稀释气的来源(制备方法),以及纯度、杂质等的要求和测量方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86 ICS 71. 100. 20 备案号:54436-201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661.2-2016 代替HG/T3661.2-1999 工业燃气 切割焊接用丙烷 Industrial burning gases-Propane for cutting and welding 2016-04-05发布 2016-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3661.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3661.2一1999《焊接切割用燃气丙烷》。

与HG/T3661.2-1999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工业燃气切割焊接用丙烷”; 一修订了适用范围,增加切割焊接用丙烷用于配制切割和焊接所用的混合燃气这一新的用途 (见1); 一按200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修订了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见1); 根据修订内容增加了相应的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增加了切割焊接用丙烷的铜片腐蚀、水分含量的技术指标要求(见表1); -将检验规则一章(见4)放置于试验方法一章之前,修改了瓶装切割焊接用丙烷的检验规则 (见4.2),增加了槽车装运的切割焊接用丙烷的检验规则(见4.5); 一增加了切割焊接用丙烷铜片腐蚀的试验方法(见5.3)、水分含量的试验方法(见5.4); 修订了包装、标志、贮运和安全的有关条款(见6); 一-增加了丙烷的国际化学品安全卡(见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成都新炬化工有限公司、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有限公司、福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普莱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派石新能源技术开发(北京) 有限公司、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潮涌、韩永道、夏绍勇、陈雅丽、陈熔、邹震、黄继先、王清元。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T 3661. 2-1999。

(11)
HG/T 3661.2-2016 工业燃气 切割焊接用丙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切割焊接用丙烷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以及包装、标志、贮运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从油气开采、石油加工过程中取得的丙烷。

切割焊接用丙烷主要用于火焰切割和焊 接以及配制切割和焊接所用的混合燃气。

分子式:CsHs。

相对分子质量:44.097(按200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T3723-1999,idt1ISO3165:1976) GB 5100钢质焊接气瓶(GB5100-2011,neqIS()4706:1989) GB7144气瓶颜色标志 GB 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GB 9448-1999,eqvANSI/AWSZ49.1) GB/T10478液化气体铁道罐车 GB13075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B14193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JB/T5905真空多层绝热低温液体容器 JB/T6898低温液体贮运设备使用安全规则 SH/T0221液化石油气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压力密度计法) SH/T0222液化石油气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0230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SH/T0232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法 SH/T0233液化石油气采样法(SH/T0233-1992,neqISO1265:1987) 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3)
HG/T 3661.2-2016 3技术要求 切割焊接用丙烷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切割焊接用丙烷的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丙烷(CHg)含量(体积分数) W 95.0×10-2 总硫含量/(mg/m²) 15.0 钢片腐蚀/级 1 水分(HgO)含量 无游离水 4检验规则 4.1生产厂应保证出厂的切割焊接用丙烷符合本标准要求。

4.2瓶装切割焊接用丙烷应以一次连续生产的产品或一个操作班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按批量的2% 随机抽样进行检验,抽样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1. 100. 20 G86 HG 备案号:54435-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661.1-2016 代替HG/T3661.1-1999 工业燃气 切割焊接用丙烯 Industrial burning gases-Propylene for cutting andwelding 2016-04-05发布 2016-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3661.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3661.1-1999《焊接切割用燃气丙烯》。

与HG/T3661.1-1999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工业燃气切割焊接用丙烯”; 一修订了适用范围,增加切割焊接用丙烯用于配制切割和焊接所用的混合燃气这一新的用途 (见1); 一一按200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修订了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见1); 一增加了切割焊接用丙烯的铜片腐蚀、水分含量的技术指标要求(见表1); 一将检验规则一章(见4)放置于试验方法一章之前,修改了采样方法(见4.1)及其他要求 (见4.2); 一增加了丙烯铜片腐蚀的试验方法(见5.4)、水分含量的试验方法(见5.5); 包装、标志、贮运和安全中单列与切割焊接用丙烷不同的内容(见6.1、6.2),相同部分引 用HG/T3661.2(见6.3); 一增加了丙烯的国际化学品安全卡(见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新炬化工有限公司、机械科学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有限公司、福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普莱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派石新能源技术开发(北京) 有限公司、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绍勇、林潮涌、韩永、陈雅丽、陈熔、邹震、黄继先、王清元。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T 3661.1-1999。

(3)
HG/T 3661.1-2016 工业燃气 切割焊接用丙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切割焊接用丙烯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以及包装、标志、贮运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加工过程中取得的丙烯。

丙烯主要用于配制切割和焊接所用的混合燃气及火焰 切割和焊接。

分子式:CaH6。

相对分子质量:42.081(按200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141工业用轻质烯烃中微量硫的测定 GB/T13290工业用丙烯和丁二烯液态采样法 HG/T3661.2工业燃气切割焊接用丙烷 SH/T 0221 液化石油气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压力密度计法) SH/T 0230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SH/T 0232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法 3技术要求 切割焊接用丙烯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切割焊接用丙烯的技术指标 项 日 指 标 丙烯含量(体积分数) W 95.0×10- 总硫含量/(mg/m) 5. 0 铜片腐蚀/级 水分含量 无游离水 4检验规则 4.1采样方法、采样安全按GB/T13290规定的方法执行。

4.2其他要求按HG/T3661.2的规定执行。

(5)
HG/T 3661.1-2016 5试验方法 5.1丙烯含量的测定 按SH/T0230的规定执行。

5.2总硫含量的测定 按GB/T11141的规定进行。

5.3铜片腐蚀的测定 按SH/T0232的规定执行。

5.4水分含量的测定 按SH/T0221的规定执行。

6包装、标志、贴运和安全 6.1切割焊接用丙烯的气瓶应专用,应标明白色的“切割焊接用丙烯”字样。

6.2丙烯的充装系数为0.41kg/L。

6.3切割焊接用丙烯的包装、标志、贮运和安全的其他要求按HG/T3661.2的相关规定执行。

6.4切割焊接用丙烯的安全警示参见附录A。

(6)
HG/T 3661.1-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丙烯安全警示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 丙烯 ICSC编号:0559 CAS登记号:115-07-1 中文名称:丙烯;甲基乙烯;甲基乙烯(钢瓶) RTECS号:UC6740000 英文名称:PROPYLENE;Methylethylene;Propene;Methylethene(cylinder) UN编号:1077 相对分子质量:42.1 EC编号:60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ICS 71. 120 ;25. 220. 50 G94 HG 备案号:41908-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050-2013 代替HG/T20502006 搪玻璃设备 垫片 Gaskets for glass-lined steelvessel 2013-10-17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205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20502006《搪玻璃设备垫片》,与HG/T2050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增加了公称直径D.V1900mm的A型垫片; 增加了450mni)350mm的C型人孔垫片; 增加了C型人孔垫片尺寸表; 增加了内垫层为其他材料的第Ⅲ类材料及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塘玻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市良友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江阴市化工设备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怡明、徐国平、李龙昌、顾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T 2050 1991、HG/T 2050 2006.
HG/T 2050-2013 搪玻璃设备垫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塘玻璃设备法兰、管口、人孔、管子和管件用垫片的型式、基本参数、主要尺寸、技术要 求及出厂文件、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等于1.0MPa,设计温度为一20℃~200C的搪玻璃设备法兰、管口、 人孔、管子和管件用垫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9耐油石棉橡胶板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HG/T 21432006塘玻璃设备管口 QB/T3627聚四氟乙烯薄膜 3型式、基本参数及主要尺寸 3.1玻璃设备法兰和圆形人孔用A型垫片的型式、基本参数及主要尺寸见图1、表1及表2的规定. 3.2PN1.OMPa的糖玻璃设备管口用B型垫片的型式、基本参数及主要尺寸见图1、表1及表3的 规定. 3.3搪玻璃设备椭圆形人孔用C型垫片的型式、基本参数及主要尺寸见图2、表1及表4的规定. 3.4PN0.6MPa的携玻璃设备管口用B型垫片的型式、基本参数及主要尺寸见附录A. 3.5标记示例 a)标记示例1:公称直径DN1200mm.公称压力P.N0.6MPa.内填充层为I类材料的糖玻璃设 备法兰用A型垫片,其标记为:垫片PN0.6DN1200AIHG/T20502013. b)标记示例2:公称直径D.N100mm.公称压力PN1.0MPa.内填充层为Ⅱ类材料的搪玻璃设备 管口用B型垫片,其标记为:垫片PN1.0DN100BⅡHG/T20502013.
HG/T 2050-2013 单位为毫米 A-A D 11类材料 D AA Ⅱ类材料 图1A型、B型垫片 单位为毫》 A-A 1.111类材料 aXa dxd A-A [类材料 图2C型垫片
HG/T 2050-2013 表1明细表 件号 名称 标准号 材 料 备 注 1 外包层 QB/T 3627 聚四氟乙烯薄膜 尤石棉纤维板 I类 2 内垫层 丁精橡胶 I类 其他材料 Ⅲ类 3 波纹环 GB/T 3280 06(r19Ni10 与1、Ⅲ类材料配合用 表2A型垫片尺寸 S/mm D/mm D.N D 1、I类材料 Ⅱ类材料 /mm /mm 设计压力 /MPa 0.25 0.60 1.0 0.25 0 60 1.0 0.25 0.60 400 ~440 195 450 ~490 545 ~540 10 500 10 600 ~640 69 700 ~740 008 ~840 895 900 ~940 995 1000 ~1040 1095 12 0011 ~1140 1215 1205 1200 ~1240 1315 1305 1300 ~1340 1125 1415 12 12 001 ~1440 1515 1515 1450 ~1490 1575 1565 1600 ~1640 1735 1725 1750 ~ 1790 5881 0061 ~1910 2035 2025 2000 ~2040 2135 212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83. 140.50 G 43 HG 备案号:48634-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2021-2014 代替HG/T2021-1991 耐高温润滑油O形橡胶密封圈 O-rings-resistant to high temperature and oil 2014-12-31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202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2021-1991《耐高温滑油O形橡胶密封圈材料》,与HG/T2021-1991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标准的名称改为现名称; 一对引用标准进行了更新,删除了现已废止的标准GB/T5722、GB/T5723、GB/T6032 (见1991年版的2); -对物理性能试验的描述更为清晰(见表1~表4); 一增加主体材料为丙烯酸酯橡胶和氢化丁晴橡胶的O形橡胶密封圈(见3.1及表3、表4).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密封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3)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盛帮密封件股 份有限公司、咸阳海龙密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揭阳市天诚密封件有限公司、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元礼、严江威、邹兴平、祝海峰、林春佳、谭锋、章维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T 2021-1991. I
HG/T 2021-2014 耐高温润滑油O形橡胶密封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耐高温润滑油O形橡胶密封圈的要求,试样,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耐高温润滑油用O形橡胶密封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1682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 GB/T169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941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 GB/T3452.1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GB/T3452.2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GB/T351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5720O形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 GB/T5721橡胶密封制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一般规定 GB/T603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10~100IRHD) GB/T7759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 3要求 3.1分类 耐高温润滑油O形橡胶密封圈(以下简称O形圈)分为I、Ⅱ、Ⅲ、Ⅳ四类: I类主体材料是丁晴橡胶NBR,主要用于密封石油基润滑油,工作温度为一25°C~十125°℃, 短期150℃C; ⅡI类主体材料是氟橡胶FKM,主要用于密封合成酯类润滑油,工作温度为一15°℃~十200°C, 短期250°℃; 一Ⅲ类主体材料是丙烯酸酯橡胶ACM和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主要用于密封石油基润滑 油,工作温度为一20°℃~150°℃,短期175℃; -IV类主体材料是氢化丁晴橡胶HNBR,主要用于密封石油基润滑油,工作温度为一25℃~ 150℃,短期160°℃. 3.2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3.2.1I类0形圈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规定.
HG/T 2021-2014 表1I类0形圈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序号 项 目 指 标 试验方法 1 硬度(IRHD) 60±5 70±5 80±5 88±4 GB/T 6031 2 拉伸强度/MPa 最小 10 11 11 11′ GB/T 5720或 3 拉断伸长率/% 最小 300 250 150 120 GB/T528(1型试样) 40 40 45 GB/T5720或 4 压缩永久变形(125C,22h)/% 最大 45 GB/T7759(B型试样) 1"标准油中(150C,70h) -5~10 GB/T 5720 5 硬度变化(IRHD) -5~10 -5~10 -5~10 或GB/T1690 体积变化率/% -8~6 -8~6 -8~6 -8~6 热空气老化(125℃,70h) 硬度变化(IRHD) 0~10 0~10 0~10 0~10 GB/T 5720 6 拉伸强度变化率/% 最大 -15 -1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 010 F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719-2014/ISO 13984:1999 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 Liquid hydrogen land vehicle fuelling system interface (1SO 13081:1909 .Liquid hyrlrogchL.nd vehiele fuellng system int:rfacc IT) 2014-06-09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0719-2014/ISO 13984:199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讲和定义 4技术要求 5试验和检验方法 6人员资质 7安全和防护 8维护
GB/T30719-2014/ISO 13984:199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驾. 本标准使用翻泽法等同采用ISO13984:1999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13, 本标准由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同济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1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浙江 大学: 本标准主要包草人:马登新、藩和敏、王质、刘绍军、李燕、王诚、徐平、欧可升,
GB/T30719-2014/ISO 13984:1999 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类型液氢车辆的燃料供给和加注系统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液炙(1I1)燃料供给和加注系统的没计和安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共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1106-3熔焊接头射线检验推荐实施方法第3部分:厚450mm钢管的熔焊环接头 (Remended practice for radiographic cxamination of fesion welded joints Part 3:Fusion welded circurafereniul joints in steel pipes of up to 50 ram wall thickness.) ISO1182建筑材料的阻燃防火测试不燃测试(Reactiontofire testsforbuildingproduets Non-bustibility test) ISO9303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制压力管道纵向缺陷的全局向超声检测Seamlessand welded(except submerged are welded) steel tubes for pressurc purposes Full peripheral ultrasonic testing for the deteetion of longitudinalimperfecrions] ISO10286气瓶术语(Gnscylinders-Terminology) ses Qualification aEd cerrification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personnel ISO12095无缝和焊接钢制压力管道液休渗透检测(Seamlessandweldedstee.ubesforprcs- sure purposcsLiquid penetrant testing) ISO13663焊接钢制压力管道焊周围分层缺陷探测用超声检进(Wcldedsteeltubesforpres- sure purposes-Llrasonic testing of the area edjucent to the weid scam for the detuetion of laminar iperfections) ISO13664无缝和焊接钢制区力管道管端分层组织探测用磁粉检测(Scamlessandwelded steel tubes for pressure purposesMagnetic particle inspetion oi the tube ends forthe detection o leminar imperfections) ISO136S5无缝和煤接钢制压力管道管身表面缺陷探测用磁粉检测(Seamlessandwelded steel tuhesfor pressure puposesMagntic partile inspetiorof the tubebodyorthe detectiorof surfaee icnperfections) ASTMA240/A240M-97a压力容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3.020.10 G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578-2014 常压储罐基于风险的检验及评价 Risk-Based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for atmosphericpressurestoragetanks 2014-05-06发布 201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0578-201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符号 4一般要求 5风险分析 6基于风险的检验 7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 附录A(规范性附录)减薄损伤因子 附录B(规范性附录)确定常压储罐底板腐蚀速率的经验方法 15 附录C(规范性附录)失效后果的定量计算过程 21 附录D(资料性附录)常压储罐的检验内容及结果评价 32
GB/T3057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 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河北省锅炉 压力容器监督检验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安徽华夏高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 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限责任公司、镇海国 家石油储备基地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光海、贾国栋、王伟华、邵珊珊、王笑梅、刘德宇、梁华、业成、关卫和、蒋利军、 董雪林、徐成裕、耿会坡、李淑娟、李敏儒、赵彦修、闫河、方舟、李寰、穆澎淘、陶元宏、陈珊珊、徐如良.
GB/T 30578-2014 常压储罐基于风险的检验及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立式钢制圆简形焊接常压储罐基于风险的检验和评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立式钢制圆筒形焊接常压储罐基于风险的检验和评价,其他常压或低压(工作压力小 于0.1MPa)储罐基于风险的检验和评价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应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应于本文件. GB/T26610.1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 GB/T26610.2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第2部分: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 GB/T26610.4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第4部分:失效可能性定量分析方法 GB/T26610.5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第5部分:失效后果定量分析方法 JB/T4730(部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10764无损检测常压金属储罐声发射检测及评价方法 JB/T10765无损检测常压金属储罐漏磁检测方法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GB/T26610.1、GB/T26610.2和GB/T26610.5界定的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2符号 C(t)-失效后果 Dta-总损伤系数,即各损伤因子之和 D-脆性断裂损伤因子 D--衬里破坏次因子 D-外部损伤因子 D-应力腐蚀开裂损伤因子 D-减薄损伤因子 D减薄次因子 Fx-管理系统评价系数 Fc-平均失效概率 F(t)--失效概率 R(t)-风险
GB/T30578-2014 4一般要求 4.1常压储罐基于风险的检验是对储罐进行损伤机理分析和风险的定量计算,并根据风险(或损伤系 间). 设施的检验. 4.3如果常压储罐的介质、操作工艺发生改变,导致损伤机理和损伤速率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进行风 险分析. 5风险分析 5.1定量风险计算 常压储罐的风险按式(1)计算: R(t)=F(t)C(t) 式中: F(t)-失效概率,按5.3的要求进行计算; C(t)一失效后果,按5.4的要求进行计算. 风险可以用数值或风险矩阵图表达. 5.2定量计算所需基础数据 5.2.1失效概率定量计算所需基础数据 a)储罐(包括涂层、保温和衬里)投用、修理、改造日期; b)储罐涂层、保温和衬里安装质量; c)储罐的操作压力、操作温度; d)储罐中可能存在的工艺介质种类(包括罐底水层)、各工艺介质的相对含量(包括腐蚀介质); e)储罐各层壁板和底板的建造材料、名义厚度; f)储罐建造热处理工艺; g)储罐底板类型、衬垫类型、阴极保护类型、土壤电阻率、排放雨水能力; h)储罐水汲取设施以及是否安装蒸汽盘管加热器; i)储罐历次检验的有效性和检验次数; j)储罐建造、修理、改造所使用的设计规范或标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5.160.30 E 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518-2014 液化石油气中可溶性残留物的测定 高温气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ofdissolvedresiduesofliquefiedpetroleumgases- High temperature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2014-02-19发布 201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051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欧洲标准EN15470:2007《液化石油气中可溶性残留物的测定 高温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与EN15470:2007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EN15470:2007 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EN15470:200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将ENISO4257修改为SH/T0233,以方便使用; 一-删除了EN15470:2007中7.2方法概述,将其相关内容在本标准的第4章中集中进行介绍; 中作为示例,以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一增加了取样内容(见第7章),以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为了使用方便,本标准还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本标准与EN15470:2007的章条编号对照”; -对EN15470:2007中的资料性附录A中A.1试样转移装置部分进行了重新编辑,使其表述符 合我国习惯,方便理解; 删除了EN15470:2007中资料性附录B,其内容为EN15470:2007推荐使用的一些设备.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 TC 28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丽萍、吴明清、常春艳、李涛.
GB/T30518-2014 引言 本标准的优点在于试验所需液化石油气样品量少(50g~75g),定量结果能表明残留物的来源(瓦 斯油、润滑油、增塑剂等). 本标准已发展成为常用残留物测定方法ISO13757的替代方法,本标准更安全、环保,数据更准确. 本标准的精密度考察范围是20mg/kg~100mg/kg的有代表性的试样,没有进行更高含量残留物 试验精密度的验证. 注:EN15471为重量法检测残留物的方法,可作为替换方法,同本标准具有相同的适用范围,在数据的可靠性上略 差于本标准.
GB/T 30518-2014 液化石油气中可溶性残留物的测定 高温气相色谱法 警告:本标准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并未对与此有关的安全问题都 提出建议.因此,使用者在应用本标准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 用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液化石油气(LPG)中可溶性残留物含量的试验方法,测定范围是40mg/kg~ 100mg/kg,如果残留物含量更高可通过调整试样量来控制. 注:残留物含量在40mg/kg~100mg/kg范围外的也可使用本标准进行测定,但精密度在残留物含量20mg/kg~ 100mg/kg范围之外并未进行考察,其适用性未经验证. 可溶性残留物的测定是将试样在环境温度下挥发,在105℃烘干后,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 本标准不适于固体样品及高分子聚合物(>1000g/mol)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H/T0233液化石油气采样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es;LPG 在适当的压力和环境温度下,能以液相形式进行储存、处理的石油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 及少量的丙烯、丁烯、戊烷和(或)戊烯. 4方法概要 将玻璃锥形瓶置于装有异丙醇和干冰的冷浴中进行冷却,从样品罐中将LPG试样(50g~75g左 右)以液态的形式转移至冷却的玻璃锥形瓶中.将转移到玻璃锥形瓶中的LPG试样进行自然蒸发,自 然蒸发结束后置于105C的烘箱内1h,冷却后用含有内标物的二硫化碳溶液对残留物进行稀释,稀释 后的混合物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并通过内标法进行定量计算. 5试剂和材料 5.1异丙醇:分析纯.
GB/T 30518-2014 5.2干冰:固态,用于冷却. 5.3二硫化碳:分析纯(含量不小于99.9%). 5.4正辛烷:分析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5.160.30 E 46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517-2014 液化石油气中游离水的试验 目视法 Test method for free water in liquefied petroleum gas--Visual inspection 2014-02-19发布 201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051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欧洲标准EN15469:2007《石油产品液化石油气中游离水的试 验目视法》. 本标准与EN15469:2007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EN15469:2007 的章条编号对照表. 本标准与EN15469:200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行业标准SH/T0233《液化石油气采样法》; 一增加了取样的内容(见第8章),以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为了使用方便,本标准还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液化石油气中游离水的试验目视法》; -删除了参考文献中的ENISO4257《液化石油气手动采样法》; 将参考文献中的ENISO3993修改为我国相应的标准SH/T0221;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 SC1)归日.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丽萍、吴明清.
GB/T 30517-2014 液化石油气中游离水的试验目视法 警告:本标准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并未对与此有关的安全问题都 提出建议.因此,使用者在应用本标准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 用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目视法测定液化石油气在0℃以下游离水存在的试验方法. 注:通常试验温度不低于一5℃. 本标准适用于液化石油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H/T0233液化石油气采样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petroleum gases;LPG 在环境温度和压力适当的情况下,能以液相储存和处理的石油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及少 量的丙烯、丁烯、戊烷、戊烯. 4方法概要 将液化石油气试样转移到透明的耐压测试罐中,试样量占容器体积的50%,然后将测试罐置于0℃以 下冷浴中冷却不少于1h,观察试样中有无冰晶生成. LPG样品,当含溶解水或游离水时,在饱和蒸汽压、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均为透明的、不浑浊的, 因此两个液相很难分辩.LPG和水都是无色的,在室温下很难确定两个液相的分离界面,只有使用透 明容器并在适宜的光线下才能分辨.而冰则比水的透明度差很多,更容易被观测到,如果水结成冰,可 见度会提高. 5方法应用 本方法用于检测液化石油气(LPG)中携带的游离水.多余的水分会引起设备腐蚀老化、分相以及 结冰,导致阀门、泵及调节器的堵塞. 1
GB/T 30517-2014 6仪器 6.1样品罐:配有底阀,阀杆应尽量短以防止转移到测试罐过程中可能容存游离水,如果没有这样的设 备,则可以使用传统的样品罐,按照9.1.2进行操作. 6.2测试罐:透明的,容积为250mL.测试罐应配有热电偶以测定液体温度,还应配有底阀和顶部放 空阀: 注:透明的液化石油气测试罐为玻聘或塑料制,如SH/T0221所述密度计圆筒或其他玻璃或塑料制,耐压并带有底 阀、顶部放空阀的容器, 6.3冷浴:可以将温度控制在0C以下. 注:通需试验温度控制在不低于一5℃,低温冷却水浴不适用于本标准, 7仪器的准备 清洗测试罐之前,罐中的残留LPG样品应该以液态的形式排空,防止气态排空而导致LPG残留在 罐壁上. 测试罐(6.2)应该以合适的清洗溶剂(无水乙醇或异丙醇)仔细清洗之后,用氮气或干燥的空气干 燥.通过抽真空的方法将测试罐中的氮气、空气排除.再向罐中通人干燥的气态丁烷来释放真空.在 使用之前,测试罐应密闭并储存在干燥的条件下,确保底阀内部没有存留液体(水和溶剂). 警告:气态丁烷易燃、易爆,在通入丁烷释放真空的操作中,应具备排除蒸气的安全措施. 8取样 液化石油气的取样按照SH/T0233进行.采样器应由适宜等级的不锈钢制成,可以是单阀型或双 阀型,排出管型或非排出管型.采样器的大小可按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5.18.30 E9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500-2014 气体超声流量计使用中检验 声速检验法 Ultrasonic gas flow meter performance online audit Methodusing speed of soundchecking 2014-02-19发布 201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0500-201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3.2符号 4基本原理 4.1理论声速 4.2测量声速 4.3声速检验法的原理 5技术要求 5.1气体条件 5.2气体组成测量 5.3压力测量 5.4温度测量 5.5安装条件 5.6技术要求 6声速检验 6.1测量条件 6.2测量设备 6.3测量前检查 6.4测量程序 7测量结果处理 7.1声速偏差计算 7.2最大声速差计算 7.3重复性计算 8检验结果 9检验间隔 附录A(资料性附录)天然气和其他烃类气体中的声速计算 附录B(资料性附录)超声流量计的信息诊断
GB/T 30500-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Measurementof gasby multipathultrasonicmeters)和第10号技术报告 (AGAReportNo.10)《天然气和其他相关烃类气体中的声速》(Speedof soundin naturalgas andother relatedhydrocarbongases)的部分内容.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参考了JG1030-2007《超声流量计》.本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与 JJG1030-2007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声速检验法的基本原理; 明确了声速检验法的技术要求; 对声速检验法的操作程序做了规定; 对声速检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做了规定; -附录A“天然气和其他烃类气体中的声速计算"主要参考AGAReportNo.10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南京分站、国家石 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成都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迪、郑琦、张福元、高军、段继芹、马福军、郭亮、成晓一、于栋.
GB/T30500-2014 气体超声流量计使用中检验 声速检验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声速检验法对气体超声流量计进行使用中检验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传播时间差法为原理、具备自诊断功能的插人式气体超声流量计. 表1规定了本标准可用的气体特性范围. 表1符合本标准的气体混合物的特性范围 项目 适用范圈 甲烧 45.0~100.0 氮气 0~50.0 二氧化碳 0~10.0 乙烷 0~10.0 丙烧 0~4.0 总丁烷 0~1.0 摩尔分数/% 总戊烷 'o~0 碳六加 0~0.2 氮气 0~0.2 氢气 0~10.0 一氧化碳 0~3.0 水 0~0.05 硫化氢 0~0.02 温度/℃ 8~62 压力(绝压)/MPa 0.2~1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2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3836.4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GB/T13609天然气取样导则 GB/T1361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GB/T18603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1
GB/T 30500-2014 GB/T18604用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GB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声速speed of sound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1.2 传播时间transit time 超声流量计发射的脉冲信号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 3.1.3 平均声速average speed of sound 超声流量计各声道测量到的声速平均值. 3.1.4 理论声速theoretical speedof sound 通过热力学公式得到的理论上的声速. 3.1.5 计算声速calculate speed of sound 利用声速计算软件计算得到的声速. 3.1.6 声速偏差speed of sound deviation 测量声速与计算声速之间的偏差. 3.1.7 最大声速差maximum sp...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5.060 E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492--2014 天然气烃露点计算的 气相色谱分析要求 Natural gas--Gas chromatographicrequirements forhydrocarbon dewpointcalculation (ISO23874:2006 MOD) 2014-02-19发布 201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0492-201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原理. 4材料. 5仪器设备 6性能要求 7取样 8分析步骤 9试验方法 10组成不确定度 11烃露点的计算. 12分析不确定度对烃露点计算的影响 附录A(资料性附录)ISO23874编辑性错误及修改结果 附录B(资料性附录)分析C~C组分的典型色谱条件 附录C(资料性附录)面积比的精密度. 附录D(资料性附录)组成分段数据的有效性 14 附录E(资料性附录)校正气体进样的建议 17 附录F(资料性附录)组分段定量、沸点和组成不确定度的计算
GB/T 3049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3874:2006《天然气烃露点计算的气相色谱分析要求》. 本标准与ISO23874:2006相比在结构上做了适当调整: 删除ISO23874:2006的前言; ---删除ISO23874:2006的参考文献; 一-增加一个附录,编号为附录A,国际标准中原有附录A~附录E依次变为附录B~附录F. 本标准与ISO23874:2006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 "一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以国家标准代替了相应的ISO标准; 一一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13609和GB/T13610; -保留压力计量单位“MPa”,删除单位“bar”. 本标准对ISO23874:2006的编辑性错误进行了修改: 一一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编辑性错误和修改结果及其原因,编号为附录A. 本标准由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 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管道科技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文平、迟永杰、谭为群、罗勤、王春怡、黄黎明、邓实、詹徽、肖学兰、常宏岗.
GB/T 30492-2014 天然气烃露点计算的 气相色谱分析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析管输天然气重烃组分的气相色谱法的详细操作要求,以便使用合适的状态方程 计算天然气的烃露点. 本标准适用于最高露点温度(临界凝析温度)在0℃~一50C,最高露点时的压力在2MPa~ 5MPa之间的天然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609天然气取样导则 GB/T1361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GB/T13610-2003,neqASTMD1945-1996) GB/T27894.1天然气在一定不确定度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第1部分:分析导则 (GB/T 27894.1-2011 ISO 6974-1:2000 IDT) GB/T27894.2天然气在一定不确定度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第2部分:测量系统的特性 和数理统计(GB/T27894.2-2011,ISO6974-2:2000,IDT) GB/T27894.3天然气在一定不确定度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第3部分:用两根填充柱测 定氢、氮、氧、氮、二氧化碳和直至C的烃类(GB/T27894.3-2011,ISO6974-3:2000,IDT) GB/T27894.4天然气在一定不确定度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第4部分:实验室和在线测 量系统中用两根色谱柱测定氮、二氧化碳和C至C;及C的烃类(GB/T27894.4一2012,ISO6974-4: 2000 IDT) GB/T27894.5天然气在一定不确定度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第5部分:实验室和在线工 艺系统中用三根色谱柱测定氮、二氧化碳和C至C及C的烃类(GB/T2789.5一2012,ISO6974-5: 2000 IDT) GB/T27894.6天然气在一定不确定度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第6部分:用三根毛细管色 谱柱测定氢、氮、氧、氮、二氧化碳和C:至C的烃类(GB/T27894.6一2012,ISO6974-6:2000,IDT) 3原理 天然气是不同于单相气体的烃类气体混合物,其露点线或相边界是压力、温度和组成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5.060 E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491.1-2014/ISO 20765-1:2005 天然气热力学性质计算 第1部分:输配气中的气相性质 Natural gas--Calculation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Part 1:Gas phase properties fo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applications (ISO 20765-1:2005 IDT) 2014-02-19发布 201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0491.1-2014/ISO 20765-1:200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4方法的热力学基础 4.1原理 ...... 2 4.2亥姆霍兹自由能基本方程 4.2.1概述 4.2.2亥姆霍兹自由能 4.2.3理想气体的亥姆霍兹自由能 2 4.2.4剩余亥姆霍兹自由能 3 4.2.5折算亥姆霍兹自由能 4.3由亥姆霍兹自由能导出的热力学性质 4.3.1.... 4.3.2热力学性质方程 ...... 5计算方法 5.1输人变量 5.2压力到折算密度的转换 5.3运算.... 6应用范围 6.1压力和温度 6.2管输天然气 7不确定度 7.1管输气的不确定度 7.1.1甲烷的不确定度图 6 7.1.2天然气的不确定度图 7.2输人变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8结果报告... 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符号和单位 附录B(规范性附录)理想气体的亥姆霍兹自由能 附录C(规范性附录) 亥姆霍兹自由能方程 附录D(规范性附录)状态方程的详细表述 ...22 附录E(资料性附录)微量组分的赋值 28 附录F(资料性附录)运算步骤 30 附录G(资料性附录)示例 32 参考文献. .39
GB/T 30491.1-2014/ISO 20765-1:2005 前言 GB/T30491《天然气热力学性质计算》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输配气中的气相性质; 第2部分:延伸应用中的单相性质(气相,液相和高密度流体); 第3部分:两相性质(气液平衡态). 本部分为GB/T3049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0765-1:2005《天然气热力学性质计算第1部分:输配气中的 气相性质》.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3102.3-1993力学的量和单位(eqvISO31-3:1992); GB3102.4-1993热学的量和单位(eqvISO31-4:1992); -GB/T14850-2008气体分析词汇(ISO7504:2001,IDT); -GB/T17747.2-2011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2部分: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ISO12213- 2:2006 MOD); GB/T20604-2006天然气词汇(ISO14532:2001,IDT).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实“,各中V -附录A中的符号G改为G. 本部分由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4)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 南分公司、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韩慧、罗勤、刘家洪、田静、国明昌、常宏岗、张福元、段继芹、陈雨晖、黄黎明.
GB/T 30491.1-2014/ISO 20765-1:2005 天然气热力学性质计算 第1部分:输配气中的气相性质 1范围 GB/T30491的本部分规定了天然气、含人工掺和物的天然气和其他类似混合物仅以气体状态存 在时的体积性质和热性质的计算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输气和配气过程中在一定压力(p)和温度(T)范围内的管输气体,对于体积性质 (压缩因子和密度),计算的不确定度约为土0.1%(95%置信区间).对于热性质[如熔,热容,焦耳-汤姆 森(Joule-Thomson)系数,声速],计算的不确定度通常更大一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用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31-3量与单位第3部分:力学(Quantities andunits-Part 3:Mechanics) ISO31-4量与单位第4部分:热学(Quantities and units-Part 4:Heat) ISO 7504气体分析词汇(G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5.060 E2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490-2014 天然气自动取样方法 The method for automatic sampling of naturalgas 2014-02-19发布 201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0490-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ASTMD5287-2008《气体燃料自动取样规程》编制,与ASTMD5287- 200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中国石 油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红、罗勤、许文晓、牛树伟、李国海、肖学兰、黄黎明. 山
GB/T30490-2014 引 言 本标准包括自动取样系统的选择、安装和维护内容. 取样系统的选择需要考虑下列因索:气源工况、操作条件、气质、潜在的液态水和烃、微量有害组分. 当气源工况较为复杂、潜在液烃含量增加或有微量有害组分存在时,选择的取样系统的复杂性和控制逻 辑也相应增加.同样,安装、操作和维护程序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本标准不涉及与其应用有关的安全问题.在使用本标准前,使用者有资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 保护措施,并明确其限定的适用范围.
GB/T30490-2014 天然气自动取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自动取样器获取天然气及类似气体样品的方法. 本标准仅适用于单相气体混合物,不适用于两相气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609-2012天然气取样导则 GB/T20604-2006天然气词汇(ISO14532:2001,IDT) GB/T20972(部分)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ISO15156(所 有部分) 3术语和定义 GB/T20604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动取样器automaticsampler 自动取样器的机械系统如图1a)和b)所示,在整个取样期间,由取样探头、取样回路,样品采集器, 取样容器和必要的逻辑电路来控制取样系统.使用自动取样器是为了以自动取样的方式得到有代表性 的样品,最终得到的样品可代表取样期间气流的总体组成.
GB/T30490-2014 3 10 10 自由可移动活富式容 b) 固定客积容器 说明: 1--控制器 2- 气流信录或定时器; 3- 一样品采集 气体返回; 5- 气体流出; 预充压端: 指示器; 8- 样品容器(自由可移动活 6 进气; 10- 供气: 11 取样回路: 12 取样探头; 13- 样品容器(固定容积式). 图1连续复合取样器 3.2 代表样 representative sample 当认为被取样物质是完全均匀时,具有与被取样物质相同组成的样品. [GB/T20604-2006,定义2.3.4.2] 3.3 反凝析 retrograde condensation 一种与烃类混合物在临界点附近的非理想相态行为有关的现象.在温度固定时,与液相接触的气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3.020.01;23.040.99;29.260.20 G9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040.7-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 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Leak detection systems Part 7: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interstitial spaces leak protecting linings and leak protecting jacket 2013-12-17发布 2014-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0040.7-201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材料 5双层间隙的型式试验 6防渗漏衬里 10 7防渗漏外套 17 图1气流速度的试验装置 图2双层间隙结构的合理性试验 图3测定储罐的双层间隙内流阻的试验装置 图4测定管道的双层间隙内流阻的试验装置 8 图5现场注人试验的装置. 图6在实验室内注人水的试验装置 10 图7 冲击试验的装置 ....... 14 图8储罐的试验点示意图 19 图9罐壁试验示意图 20 表1实验记录表. 6 表2聚氯乙烯(PVC)的机械性质 11 表3聚氨酯(PUR)的机械性质 12 表4聚氯乙烯(PVC)对试验媒介的影响 12 表5聚氨酯(PUR)对试验媒介的影响 13 表6不饱和聚酯树脂(UP)浇铸材料的要求 15 表7环氧树脂(EP)浇铸材料的要求 16 表8刚性防渗漏衬里的性质要求 16 表9机械性质 18 表10试验媒介的影响.. 18
GB/T30040.7-2013 前言 GB/T30040《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一第2部分:压力和真空系统; 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 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双层间隙的液体或蒸气传感器系统; 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 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一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30040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技术内容与BSEN13160-7:2003《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 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英文版)一致. 本部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铸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安全生产北京危险品储罐检测检验中心、中国 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研究所、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郑州永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冷成冰、赵彦修、傅苏红、刘进立、宋光武、张庆强、冷静.
GB/T30040.7-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 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1范围 GB/T30040的本部分规定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和防渗漏外套的材料、双层间隙的型式试验、 防渗漏衬里和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的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和防渗漏外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4塑料吸水性的测定 GB/T1040.1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1041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GB/T1043.1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1634.2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1634.3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 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934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11547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GB/T12833橡胶和塑料撕裂强度和粘合强度测定中的多峰曲线分析 GB17930车用汽油 GB/T30040.1一201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1部分:通则 GB/T30040.2-201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2部分:压力和真空系统 ISO554调节和/或试验用标准大气规格 ISO2528板材水蒸气传输率的测定重量(盘式)分析法 ISO4599塑料耐环境应力龟裂的测定变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3.020.01:23.040.99:29.260.20 G9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040.6-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Leak detection systems-Part 6:Sensors in monitoring wells 2013-12-17发布 2014-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0040.6-201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概述 5 监测井 6液体识别传感器 7蒸气传感器 8渗漏指示装置 图1监测井的构造
GB/T 30040.6-2013 前言 GB/T30040《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压力和真空系统; 一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 一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双层间隙的液体或蒸气传感器系统; -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 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一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30040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技术内容与BSEN13160-6:2003《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英文版)-致. 本部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铸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北京危险 品储罐检测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冷静、赵彦修、冷成冰.
GB/T 30040.6-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1范围 GB/T30040的本部分规定了用于设计存放易燃、但闪点不超过100C的燃料系统的V级渗漏检 测系统的概述、监测井、液体识别传感器、蒸气传感器和渗漏指示装置. 本部分适用于设计存放易燃、但闪点不超过100C的燃料系统的V级渗漏检测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30040.1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1部分:通则 GB/T30040.4--201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双层间隙的液体或 蒸气传感器系统 3术语和定义 GB/T3004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概述 通用技术要求按照GB/T30040.1的要求进行. 5监测井 5.1从地面向下钻孔形成监测井,其直径最小为300mm. 5.2如果使用液体传感器,则监测井应从地表向下延伸到下述位置再向下至少1.0m的深度: a)最低的正常地下水位; b)储罐或管道的低端. 5.3选择a)、b)两者的最低点. 5.4如果使用蒸气传感器,监测井应从地表向下延伸到储罐或管道中较低一端的最低点再向下至少 1.0m的深度. 5.5如果存在正常的地下水位下降到监测井放射孔最低的开口上方1.0m以下的风险时,应使用蒸气 传感器. 5.6监测井应具有从地表延伸到井中最低点的套管,该套管在垂直和圆周方向上都均匀布满放射孔. 放射孔的分布应允许液体在任意高度都能进人并内,同时阻止周围的土质进入.套管应具有足够的强 度,无论监测井中是否有液体,都不应在周围土地的压力下受损.
GB/T 30040.6-2013 5.7监测并应具有上盖,能防止地表水进入井中,同时能防止液体溢出.上盖应能够移开,以便对井内 进行检查.其密封应根据GB4208符合最低要求IP66. 5.8监测井应具有可密封的基座,能与上盖永久性地固定,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用于防止土质进人其 中.在一个系统周围应当安装足够数量的监测井,其分布位置应保证系统任何部位泄漏的储液都能进 入监测井. 5.9监测井套管的规格: a)尺寸:内径最小100mm, b)壁厚:最小6.0mm. c)材质:聚乙烯或性能相当的材料. d)狭缝: 1)宽度0.4mm~0.6mm. 2)长度45mm~55mm,均匀分布在套管圆周上. 3)垂直间隔6.8mm. 5.10能与上盖永久性固定的可密封基座.在细土能够通过狭缝的土壤条件下,应安装相当规格的过 滤网,过滤网应能阻止土质的进人.如果土质不能使存储系统和监测井之间渗人足够的储液或蒸气,则 不能使用监测井.监测井周围应具有至少直径为300mm的填砂或豆状砾石. 5.11监测井的构造如图1所示. 单位为毫米 300 说明: 1-可锁定的密封井盖,...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3.020.10 G9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040.5-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 Leakdetection systems- Part 5:Tankgauge leak detection systems 2013-12-17发布 2014-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0040.5-201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及符号和说明 4概述 5动态渗漏检测(A类) 6统计静默期间的渗漏检测[B(1)类] 7静态渗漏检测[B(2)类] 8渗漏警示装置 9A类和B(1)类储罐液位仪用于渗漏检测系统的型式试验程序 10B(2)类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的型式试验程序 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建立A类和B(1)类测漏软件系统的标准数据库以及在现场获取数据 的方法 参考文献.. 22 表1各类测漏系统的性能要求 表2根据储罐容积和环境温度对数据文件进行分选 表3A类和B(1)类渗漏检测的试验顺序 表4定性评估结果的汇总 10 表5B(2)类测漏试验的进度 14 表A.1参数范围.. 18
GB/T30040.5-2013 前言 GB/T30040《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分为7个部分: 一第1部分:通则; 一第2部分:压力和真空系统; 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 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双层间隙的液体或蒸气传感器系统; 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 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30040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技术内容与BSEN13160-5:2004《渗漏检测系统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英文 版)一致. 本部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铸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 究院、郑州永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冷成冰、宋光武、赵彦修、张庆强.
GB/T30040.5-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 1范围 GB/T30040的本部分规定了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液体的IV级渗漏检测系统的概述、动态渗漏检测 (A类)、统计静默期间的渗漏检测[B(1)类]、静态渗漏检测[B(2)类]、渗漏警示装置、A类和B(1)类 储罐液位仪用于渗漏检测系统的型式试验程序和B(2)类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的型式试验程序. 本部分适用于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液体.且仅限于EN13352所定义的液体的IV级渗漏检测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17930车用汽油 GB/T19147车用柴油(V) GB/T30040.1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1部分:通则 GB/T30040.2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2部分:压力和真空系统 GB/T30040.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 GB/T30040.4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双层间隙的液体或蒸气传 感器系统 GB/T30040.6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控井传感器显示系统 AQ3020钢制常压储罐第一部分: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的埋地卧式圆筒形单 层和双层储罐 EN976-1玻璃增强塑料(GRP)地下储罐非压力存储液体石油燃料水平圆柱状贮罐第一部 分:单壁贮罐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EN13352:2002储罐自动检测仪表性能规范 3术语和定义及符号和说明 3.1术语和定义 GB/T3004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定量输出quantitativeoutput 以数值形式表示试验系统的渗漏速率. 3.1.2 定性输出qualitativeoutput 以某一特定渗漏速率为参考线,以通过或失败作为试验的判定结果. 1
GB/T 30040.5-2013 3.2符号和说明 下列符号和说明适用于本文件. B偏差 LL检测概率的置信区间下限 UL检测概率的置信区间上限 MSE均方误差 PD检测准确概率 PFA误报率 PI(all)记录中无效记录的比重 PI(leak)发生渗漏的储罐中无效记录的比重 PI(tight)密闭性储罐中无效记录的比重 R模拟渗漏速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3.020.01;23.040.99;29.260.20 G9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040.4-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 双层间隙的液体或蒸气传感器系统 Leak detection systems-Part 4:Liquid and/or vapour sensor systems for use in leakage containments orinterstitial spaces 2013-12-17发布 2014-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0040.4-201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概述 5双层间隙 6防渗漏设施 7液体传感器 8蒸气传感器 9渗漏显示装置 10液体传感器的型式试验 液体识别传感器的型式试验 蒸气传感器的型式试验 13 浸没型蒸气传感器的型式试验 13 图1试验装置 11 表1试验气体浓度 10 表2流量计稀释比例 11
GB/T30040.4-2013 前言 GB/T30040《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一第2部分:压力和真空系统; 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 -一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双层间隙的液体或蒸气传感器系统; --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 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30040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技术内容与BSEN13160-4:2003《渗漏检测系统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双层间 隙的液体或蒸气传感器系统》(英文版)一致. 本部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铸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北京危 险品储罐检测检验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冷成冰、宋光武、赵彦修、傅苏红、刘进立.
GB/T 30040.4-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 双层间隙的液体或蒸气传感器系统 1范围 GB/T30040的本部分规定了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液体的双层系统的双层间隙或单层系统的防渗漏 设施的Ⅲ级渗漏检测系统的概述、双层间隙、防渗漏设施、液体传感器、蒸气传感器、渗漏显示装置、液体 试验. 本部分适用于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液体的双层系统的双层间隙或单层系统防渗漏设施的Ⅲ级渗漏检 测系统,不适用于应用不能重复使用的传感器的渗漏监测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040.1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1部分:通则 GB/T30040.7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 求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004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概述 4.1通用技术要求按照GB/T30040.1. 4.2用于低温下工作的试验温度在方括号[]内给出. 4.3液体或蒸气传感器的安装,应使其能够检测到存在于或进人到防渗漏设施或双层间隙的特定液体 或其挥发物. 4.4防渗漏设施具有以下形式: 一一集油槽或溢油槽,用于收集双层管道或泵中的渗漏溢出; 一防渗池,用于收集储罐或其他储液设施的渗漏; 一一其他设施,可以安装传感器检测液体或蒸气的设施. 5双层间隙 5.1一般要求见GB/T30040.7.
GB/T 30040.4-2013 5.2使用液体检测法时,双层间隙的设计应允许最少10L特定液体进入或存储其中. 5.3双层间隙应保证其最低点可安装传感器. 5.4双层间隙的构造应允许渗漏液体流至其最低点处. 5.5储罐检漏系统的设计应保证在安全储液的液位下,双层间隙与内储罐的内层不连通. 5.6管道检漏系统的设计应保证双层间隙与内管的内层不连通. 5.7双层间隙应能进行密封性能测试. 6防渗漏设施 6.1防渗漏设施旨在检测渗漏的储液,其设计应最少允许10L储液进人或存储其中. 6.2系统中传感器的数量应与防渗漏设施的低点数目相同. 注:防渗漏设施的设计应确保任何液体的渗漏都可以被防渗漏设施众多低点中的一个所收集. 6.3防渗漏设施应具有液体密闭性且能阻隔储液、水或其他可能接触到的物质,同时在最大容量 的液位以下没有液体出口. 6.4如果无法杜绝水进人防渗漏设施,则...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3.020.01;23.040.99;29.060.20 G93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040.3-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 Leak detection systems- Part 3:Liquid systems for tanks 2013-12-17发布 2014-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0040.3-201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概述 5双层间隙 6液体媒介检漏系统 7型式试验 8标志.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漏液抗菌性试验 附录B(规范性附录)检漏液与金属的兼容性试验 参考文献 12 图1-25℃~25℃之间的温度曲线 图270℃~25℃之间的温度曲线 图3锥形分液漏斗 表A.1矿物盐溶液的成分 表A.2沙保麦芽糖培养基的成分 表A.3试验真菌...
GB/T30040.3-2013 前言 GB/T30040《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分为7个部分: 一第1部分:通则; 一第2部分:压力和真空系统; 一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 一-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双层间隙的液体或蒸气传感器系统; -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 一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30040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技术内容与BSEN13160-3:2003《渗漏检测系统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3(英文 版)一致. 本部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铸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北京危险 品储罐检测检验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研究所、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冷成冰、赵彦修、傅苏红、刘进立、宋光武.
GB/T30040.3-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 1范围 GB/T30040的本部分规定了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液体的双层罐的Ⅱ级渗漏检漏系统的概述、双层 间隙、液体媒介系统的渗漏检测器、型式试验和标志. 本部分适用于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液体的双层罐的Ⅱ级渗漏检漏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1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GB/T2040铜及铜合金板材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T30040.1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1部分:通则 GB/T30040.7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 求和试验方法 SH/T0604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 ENISO3104石油产品透明和不透明石油液体运动黏度的测定和动力黏度的计算 ISO3013石油产品航空燃料冰点测定法 ISO11266土壤质量需氧条件下的土壤中有机化学药剂生物降解实验室试验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3004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概述 4.1通用技术要求按照GB/T30040.1. 4.2用于低温下工作的试验温度在方括号[]内给出. 5双层间隙 5.1双层间隙的一般要求见GB/T30040.7. 5.2双层间隙内部应能够全部注满液体,且具有液体密闭性. 5.3双层间隙壁应经受住系统中的液位压力. 5.4储罐的储液最高液面以下部分,不得有贯穿双层间隙的与内罐相通的连接管. 5.5储罐双层间隙与外界的连通口只能设置在外罐罐壁最高储液面以上的位置.
GB/T30040.3-2013 6液体媒介检漏系统 6.1检漏液罐 6.1.1检漏液罐,也作为缓冲罐,应具有以下可用容积: 一用于埋地深于0.3m的储罐,至少为储罐双层间隙所灌注检漏液总容积的1/100; -用于其他储罐,至少为储罐双层间隙所灌注检漏液总容积的1/35; "一由于地温变化会导致检漏液体积的额外变化,因此,如果检漏液罐的可用容积小于检漏液总容 积的1/35,则不得用于埋地深度不足0.3m的储罐. 6.1.2可用容积是指声光警报器触发前,检漏液罐的罐顶或通气孔(如果后者位置较低)至液面之间容 积的50%. 6.1.3一个检漏液罐只能用于一个储罐. 6.1.4几个检漏液罐可以在同一高度串联,以达到检漏液罐所要求的可用容积. 6.1.5与双层间察连接的管子内径不得小于13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