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2018 年度彭阳县古城镇罗山村土地整治项目 财评报告.pdf
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8年度彭阳县古域镇罗山村土地整治项目 第1页共24页 彭阳县财政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评审报告 (2019)京会兴宁分核字第76000078号 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8年度彭阳县古 城镇罗山村土地整治项目 彭阳县财政局: 我公司接受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财政 办法(试行)》、《彭阳县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彭阳县财政投 资项目评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坚持客观、公正、公 平的执业原则,对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8年度彭阳县古城镇罗山 村土地整治项目峻工财务决算进行了评审,按照《基本建设财务规则》 《基本建设项目峻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出具评审报告,现 将有关评审情况及评审结果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立项、可研、初设等批复情况 2018年4月16日,彭阳县发展和改革局以《关于宁夏高标准基本农 田建设2018年度彭阳县古城镇罗山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方案的批复》 (彭发改发(2018)141号)文批准了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及概算(见附件 二).
(二)工程建设情况 项目建设地点:彭阳县古城镇罗山村.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善通合伙)宁夏分所
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8年度彭阳县古城镇罗山村土地整治项目 第2页共24页 项目建设规模331.33hm”.
包括: (1)平整田块319.14hm²,平整土方量316.37万m,修筑田硬 149.59Km,筑梗土方量4.19万m²,土地翻耕281.4hm”,改良土壤281.4h m”,增施有机肥1266.3t; (2)修建排水沟2条1499m; (3)改建田间道路(4m宽砂砾石路面)4条2890m,新建生产路(3m 款素土路面)85条29849m、涵管7座; (4)栽植樟子松6562株、山桃37398株; 维修损毁自来水管道1214m,其中:Φ125PVC管道(1.25Mpa)594m、 中63PE管道(1.6Mpa)3781m、Φ50PE管道(1.6Mpa)272m、Φ32PE管道(1.6Mpa) 5724m、中20PPR管道(1.6Mpa)1753m:维修损毁分水井3座.
(三)项目投资计划 项目概算投资1.029.97万元,其中:工程费897.95万元,其他费132.02 万元.
资金来源: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四)项目组织实施单位 项目法人单位:彭阳县自然资源局(原彭阳县国土资源局) 施工单位:一标段:宁夏德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标段:宁夏晟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三标段:宁夏嘉宇伟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四标段:宁夏中金伟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五标段:宁夏润鸿源建设园林有限公司 六标段:中地寅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七标段:宁夏永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八标段:宁夏嘉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善通合伙)宁夏分所
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8年度彭阳县古城镇罗山村土地整治项目 第3页共24页 设计单位: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宁夏恒建监理有限公司 第三方复核单位:白银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结算编制单位:江西睿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结算审核单位:宁夏华辰远大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招标单位:中招辰丰招标有限公司 二、评审依据 1、财务审查行业类依据 (1)《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1号) ()《电》( (3)《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试行)》(财办建(2002) 619号) (4)《基本建设项目峻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6) 503号) (5)《会计事务所从事基本建设项目工程预算、结算、决算审核暂 行办法》(财协字(1999)103号) (6)《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7)《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发第427号) (8)《彭阳县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彭政发(2013)92号) (9)《彭阳县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试行) 2、项目批复类依据 (1)《关于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8年度彭阳县古城镇罗山 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方案的批复》(彭发改发(2018)141号)(详见本 报告附件二)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善通合伙)宁夏分所
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8年度彭阳县古城镇罗山村土地整治项目 第4页共24页 3、项目管理类、实施类依据 (1)施工、设计、监理、造价咨询等合同 (2)工程峻工验收备案表 (3)宁夏华辰远大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出具的《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 建设2018年度彭阳县古城镇罗山村土地整治项目峻工结算审核报告》 三、评审范围 彭阳县自然资源局编制的截至2019年7月31日的"宁夏高标准基本 农田建设2018年度彭阳县古城镇罗山村土地整治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峻 工财务决算报表,包括:项目概况表(1-1)、项目峻工财务决算表(1-2)、 资金情况明细表(1-3)、交付使用资产总表(1-4)、交付使用资产明细 表(1-5)、待摊投资明细表(1-6)、待核销基建支出明细表(1-7)、转 出投资明细表(1-8).
四、评审程序 (一)评审准备阶段: 根据委托方通知要求,了解被评审项目的基本情况,收集和整理必 要的评审依据,确定项目评审负责人,配置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 项目评审方案.
评审方案包括评审重点、评审方法、人员配置和时间安 排等内容.
(二)评审实施阶段: 1、查阅并熟悉有关项目的评审依据,审查项目建设单位所提供资料 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现场踏勘: 3、调查取证.
在评审过程中深入调查,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沟 通,重要证据进行书面取证;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善通合伙)宁夏分所
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8年度彭阳县古城镇罗山村土地整治项目 第5页共24页 4、审核、计量、分析、汇总; 5、按照行业规范的格式和内容形成工程决算初审意见: 6、与项目建设单位交换审查意见,对项目建设单位提出的意见进行 修正和补充,对初审意见进行复核,并与项目建设单位在决算审定签署 表上签字盖章,出具决算评审报告; 7、查阅会计凭证、报表、账簿等有关资料,做好查账记录、成本归 集、投资分类等工作,出具评审结论(征求意见稿).
(三)评审完成阶段: 1、根据评审结论和项目建设单位意见,出具最终评审报告: 2、及时整理评审工作底稿、附件、核对取证记录和有关资料,将完 整的项目评审资料与项目建设单位意见资料登记归档; 3、对评审数据、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建立项目评审档案.
五、评审结论 (一)项目建设程序实施情况 2018年4月16日,彭阳县发展和改革局下发《关于宁夏高标准基本 农田建设2018年度彭阳县古城镇罗山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方案的批复》 (彭发改发(2018)141号),同意实施此项目.
2018年4月19日,建设单位委托中招辰丰招标有限公司对2018年 度彭阳县古城镇甘海子村、罗山村土地整治项目勘测、设计进行招标代 理,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宁夏公共资源交易网站、固原公共资源交易 网站上同时发布招标公告.
经公开招标,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有限公司 为中标单位,中标价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100%.
2018年6月22日,该项目由中招辰丰招标有限公司在中国采购与招 标网、宁夏公共资源交易网站、固原公共资源交易网站上同时发布招标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善通合伙)宁夏分所
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评审(含验收)服务指南.pdf
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 评审(含验收)服务指南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评审(含验收) 服务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评审 (验收)的委托和提供.
二、事项名称和代码 事项名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评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验收 意见 三、中介服务依据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4 号)第三条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是项目开工建设、峻工验收和 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 需取得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需在开工建 设前取得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 节能审查未通过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 用.
第八条规定:节能审查机关受理节能报告后,应委托有关机构进行评审, 形成评审意见,作为节能审查的重要依据.
节能审查应依据项目是否符合节能有 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项目用能分析是否客观准确,方法是否科学,结 论是否准确:节能措施是否合理可行:项目的能源消费量和能效水平是否满足本 地区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要求等对项目节能报告进行审查.
第十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入生产、使用前,应对其节能审查意见落实 情况进行验收.
(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严 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未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通过的 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1
(三)《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沪府发(2017)78 号)第十九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投入生产、使用前,建设单位应报请节能审 开展,也可委托节能评审机构组织开展,一般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
需要现 场核实的,应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验.
(四)《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验收管理办法》(沪发改规范(2018) 5号)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节能验收工作,是指本市节能审查部门按照《节能审 查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和“谁审查、谁验收”的原则,对其审查通过的固定资 产投资项目,在项目投入生产和使用前,检查、核实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的相 关工作.
四、中介服务范围 项目建设单位将节能报告报送节能审查机关,受理后,应委托有关机构进 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作为节能审查的重要依据.
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完工后、投入使用前,将节能专项验收申请表、节能 验收自查报告报送节能审查机关,受理后,应委托有关机构开展节能验收,并形 成验收意见.
五、中介服务对象 本指南主要服务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机关.
六、中介服务内容 (一)节能评审 中介服务机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建设单位提交的节能报告进行评审.
主要包括:项目是否符合节能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项目用能分析是 否客观准确,方法是否科学,结论是否准确:节能措施是否合理可行:项目的能 源消费量和能效水平是否满足本地区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要求.
(二)节能验收 中介服务机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在项目完工后、投入使用前,对建设 单位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验收.
主要包括:项目工艺技术、主要耗能设备 及装置与节能评审阶段相关文件的落实情况等:项目工艺、建筑、暖通、电气、 2
给排水等方面的强制性节能措施落实情况:国家及上海市节能法律法规、规章标 准的强制性要求所落实情况.
七、中介服务方法 (一)节能评审 中介服务机构可采用会议评审、函审或在线评审的形式对项目进行节能评 (二)节能验收 中介服务机构需对项目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文件检查和现场核实.
八、中介服务结论 (一)节能评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报告结论应至少包括:项目概况,节能报告依 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等是否准确适用,节能报告的内容深度是否 符合要求,节能报告的项目用能分析是否全面客观准确,评价核定项目的主要耗 能工艺、节能技术方案、主要用能设备、用能规模和能效水平,分析论证节能报 告中关于项目对所属行业(或所在地区级政府)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 煤炭减量替代目标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合理可行的节能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节能验收 节能验收过程中发下以下问题的,节能验收结论应为“不通过”: (1)未落实节能审查意见要求的强制性节能措施: (2)建设单位提供虚假验收资料,存在故意隐瞒、数据作假等情况: (3)与国家及上海市节能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强制性要求不符的情况.
验收过程中,若发现项目采用国家及本市明令禁止或淘汰的生产工艺或设 备,验收单位应将相关情况告知本市节能监察中心依法处理.
九、法律效力 (一)节能评审 项目节能评审报告是节能审查机关出具审查意见的重要依据.
节能评审机 构应将项目节能报告、评审意见等材料一并存档备查,并将相关信息报送节能审 3
查部门.
(二)节能验收 项目节能验收意见是项目是否落实审查意见的重要依据.
节能验收机构应 将项目节能专项验收申请表、节能验收自查报告及支撑性材料(如设备检测报告、 设备铭牌照片等)等一并存档备查,并将相关信息报送节能审查部门.
十、中介服务机构 承担节能报告评审(验收)的中介服务机构,应当承担过节能审查部门委 托过的节能评审业务;或具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编制的甲级工 程咨询资格或甲级资信评价等级,且有节能报告编制、能源审计等节能咨询工作 业绩的单位.
承担节能报告编制的机构不得承担同一项目的节能评审工作.
十一、中介服务委托书 《XXX关于委托开展XXXX项目节能评审的函》、《XXX关于委托开展XXX项 目节能验收的函》 节能审查机关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提出中介服务委托函,委托函中应当根据 项目具体情况,提出评审(验收)重点,明确评审(验收)时限和评审(验收) 费用.
十二、中介服务材料 (一)中介服务材料形式标准 提供材料以纸质材料为主,必要时提供电子版文件.
(二)中介服务材料目录 1、节能评审 序号 提交材料名称 原价/ 分数 纸质/电 材料来源/ 要求 复印件 子报件 出具部门 1 关于报送《XX 原件 按委托 纸质电 中介服务机 项目节能评审 要求 子版 构 报告》的函 2 XX项目节能评 原件 按合委 纸质电 中介服务机 文件真实、合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和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pdf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规范性文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 评价管理办法和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 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 (发改投资(2014)2129号2014年9月21日印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各中央管理 企业: 为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规范项目后评价工作,提 高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加强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 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我委制定 了《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和《中央政府投资项目 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1.《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 2.《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4年9月21日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规范性文件 附件1 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规范项目后评价 工作,提高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加强中央政府投资项 目全过程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峻工验收并投 入使用或运营一定时间后,运用规范、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与 指标,将项目建成后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 告、初步设计(含概算)文件及其审批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 分析,找出差距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并 到项目参与各方,形成良性项目决策机制.
根据需要,可以 针对项目建设(或运行)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题评价,可以对同类 的多个项目进行综合性、政策性、规划性评价.
第三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中央政府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规范性文件 投资项目的后评价工作,适用本办法.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 贷款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条项目后评价应当遵循独立、客观、科学、公正的原 则,保持顺畅的信息沟通和,为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监管体 系服务.
第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和管理工 作.
具体包括:确定后评价项目,督促项目单位按时提交项目自 我总结评价报告并进行审查,委托承担后评价任务的工程咨询机 构,指导和督促有关方面保障后评价工作顺利开展和解决后评价 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后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和后评价成果机 制,推广通过后评价总结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等.
项目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加强对项目单位的指导、协调、监督, 支持承担项目后评价任务的工程咨询机构做好相关工作.
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地区有关 单位配合承担项目后评价任务的工程咨询机构做好相关工作.
项目单位负责做好自我总结评价并配合承担项目后评价任 务的工程咨询机构开展相关工作.
承担项目后评价任务的工程咨 询机构负责按照要求开展项目后评价并提交后评价报告.
3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规范性文件 第二章工作程序 第六条本办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范围内的项目,项目单位 应在项目峻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或运营一年后两年内,将自我总结 评价报告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其中,中央本级项目通过项目行 业主管部门报送同时抄送项目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其他项 目通过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报送同时抄送项目行业主管部门.
第七条项目单位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 写自我总结评价报告.
项目单位对自我总结评价报告及相关附件 的真实性负责.
第八条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项目目标、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前期审 批情况、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实施进度、批准概算及执行情况 等; (二)项目实施过程总结:前期准备、建设实施、项目运行 等; (三)项目效果评价:技术水平、财务及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可持续能力等; (四)项目目标评价:目标实现程度、差距及原因等;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规范性文件 (五)项目总结:评价结论、主要经验教训和相关建议.
项 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可参照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进行编 制.
第九条项目单位在提交自我总结评价报告时,应同时提供 开展项目后评价所需要的以下文件及相关资料清单: (一)项目审批文件.
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 告、初步设计和概算、特殊情况下的开工报告、规划选址和土地 预审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 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论 证报告、水土保持报告、金融机构出具的融资承诺文件等相关的 资料,以及相关批复文件.
(二)项目实施文件.
主要包括项目招投标文件、主要合同 文本、年度投资计划、概算调整报告、施工图设计会审及变更资 料、监理报告、峻工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以及相关的批复文件.
(三)其他资料.
主要包括项目结算和峻工财务决算报告及 资料,项目运行和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与项目有关的审计报告、稽察报告和统计资料等.
第十条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内容不完整或深度达不到 相应要求的,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或者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当要求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关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说明(2023年版)》.pdf
关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说明 (2023年版) 一、制定目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 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投资,高质量的投资需要高质量 的投资决策,而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的核心环节.
要坚持科学决 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升我国投资项目前期论证的质量和水 平,实现投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强化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作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的政策指导, 巩固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果,推动投资高质量发展,根据《政 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规定,在2002 年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基础上,经深入 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写通用大纲(2023年版)》(以下简称《通用大纲》)和《企业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2023年版)》(以下简称 《参考大纲》,两个大纲以下统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 纲),供有关方面借鉴和参考.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是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写内容和深度的一般要求.
为更好适应不同行业领域的特点和具体
要求,相关管理部门或机构可参照两个编写大纲,在充分反映行业 特殊性、根据实际需要对两个编写大纲有关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的基 础上,制定适用具体行业或领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二、适用范围 (一)适用领域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用于指导有关方面开展投资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适用于我国境内各行业各类项目的可行性 研究工作,其研究成集作为投资主体内部决策、政府审批和核准及 备案、银行审贷、投资合作、工程设计、项目实施、峻工验收,以 及项目后评价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原则上应按照《通用大纲》进行编写,以保障政府投资项目前 期工作质量,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参考大纲》 在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基础上,主要是引导企业重视项目可行性研 究,加强投资项目内部决策管理,促进依法合规生产经营,实现健 康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人群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是指导全国投资项目开展可 行性研究工作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主要面向投资建设领域从事可行 性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也可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投资 管理工作,银行等金融机构负责投资决策和信贷融资决策人员,以 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三)具体项目适用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是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编写内容和深度的基础性要求.
项目单位、工程咨询机构等主体 在编写具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可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 两个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予以适当调整.
比如,若论证的项目不涉及 编写大纲中的部分内容,可在说明情况后不再予以详细论证;对于 编写大纲未涉及的内容,必要时应结合行业特点进行论证.
对于建 设内容单一、投资规模较小、技术方案简单的项目,可以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简化编写大纲中的有关内容;对于重大或复杂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正文前面可以形成摘要,综述项目概况、可行性研究过 程、主要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三、原则要求 (一)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注重发挥宏观战略、发展规划和 产业政策的引领作用.
同时,要立足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研 究借鉴可持续发展要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评价等新理念 新方法的应用,将绿色发展、自主创新、共同富裕、国家安全、风 险管理等理念以及投资建设数字化等要求融入可行性研究,推动建 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度规范.
(二)坚持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分类管理 可行性研究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 发挥政府作用,根据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分类管理要求,
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不同侧重.
其中, 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应突出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并根据经济社 会发展需要和财政可负担性,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建设内容、投资 规模等,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应 突出经济性,聚焦企业自主投资决策所关注的投资收益、市场风险 规避等内容,引导企业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财务的可持续性.
(三)坚持以“三大目标、七个维度”为核心内容 围绕投资项目建设必要性、方案可行性及风险可控性三大目标 开展系统、专业、深入论证,重点把握“七个维度”的研究内容.
其中,项目建设必要性应从需求可靠性维度研究得出结论,项目方 案可行性应从要素保障性、工程可行性、运营有效性、财务合理性 和影响可持续性等五个维度进行研究论证,项目风险可控性应通过 各类风险管控方案维度研究得出结论.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写说明 (一)概述 拟建项目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是项目决策机构掌握项目全貌、 决定是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 内容.
“项目概况”是对拟建项目的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和规模、总 体布局、主要产出、总投资和资金来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 的阐述,为项目决策机构对拟建项目的相关事项开展分析评价奠定 基础.
“项目单位(企业)概况”是对项目单位基本信息的阐述,为 项目决策机构分析判断项目单位是否具备承担拟建项目的能力、国 有控股企业是否聚焦主责主业等提供依据.
拟新组建项目法人的, 提出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政府资本金注入项目还需简述项目法人基 本信息、投资人(或者股东)构成及政府出资人代表等情况.
“编制依据”主要说明拟建项目取得相关前置性审批要件、主 要标准规范及专题研究成果等情况,为相关研究评价和数据提供来 源和支撑.
“主要结论和建议”简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建议,必要 时可进行列表展示.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背景”主要简述项目提出背景、前期工作进展等情 况,便于项目决策机构掌握项目来源、工作基础和需要解决的重要 问题等.
说明项目投资管理手续办理情况,如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 选址意见书、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文物保护、矿产压覆、水 土保持、地震安全性评价等行政审批手续,以及相关手续取得的保 障条件.
“规划政策符合性”应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从扩大 内需、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 国家安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等重大政策目标层面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评价项目与战略目标、政策要求的一致性.
“项目建设必要性”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展开分析,
《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2023年版)》.pdf
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2023年版) 一、概述 (一)项目概况 项目全称及简称.
概述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建设地点、建设 内容和规模(含主要产出)、建设工期、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建 设模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二)企业概况 简述企业基本信息、发展现状、财务状况、类似项目情况、企 业信用和总体能力,有关政府批复和金融机构支持等情况.
分析企 业综合能力与拟建项目的匹配性.
属于国有控股企业的,应说明其 上级控股单位的主责主业,以及拟建项目与其主责主业的符合性.
(三)编制依据 概述国家和地方有关支持性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 企业战略、标准规范、专题研究成果,以及其他依据.
(四)主要结论和建议 简述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二、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产出方案 (一)规划政策符合性 简述项目建设背景和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论述拟建项目与经济
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和市场准入标准的符合性.
(二)企业发展战略需求分析 对于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论述企业发展战略对拟建 项目的需求程度和拟建项目对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
(三)项目市场需求分析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拟建项目所在行业的 业态、目标市场环境和容量、产业链供应链、产品或服务价格,评 价市场饱和程度、项目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预测产品或服务的市 场拥有量,提出市场营销策略等建议.
(四)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产出方案 阐述拟建项目总体目标及分阶段目标,提出拟建项目建设内容 和规模,明确项目产品方案或服务方案及其质量要求,并评价项目 建设内容、规模以及产品方案的合理性.
(五)项目商业模式 根据项目主要商业计划,分析拟建项目收入来源和结构,判断 项目是否具有充分的商业可行性和金融机构等相关方的可接受性.
结合项目所在地政府或相关单位可以提供的条件,提出商业模式及 其创新需求,研究项目综合开发等模式创新路径及可行性.
三、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 (一)项目选址或选线 通过多方案比较,选择项目最佳或合理的场址或线路方案,明
确拟建项目场址或线路的土地权属、供地方式、土地利用状况、矿 产压覆、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等情况.
备选场址方案或线路方案比选要综合考虑规 划、技术、经济、社会等条件.
(二)项目建设条件 分析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交通运输、公用工程等建 设条件.
其中,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泥沙、 地质、地震、防洪等;交通运输条件包括铁路、公路、港口、机场、 管道等;公用工程条件包括周边市政道路、水、电、气、热、消防 和通信等.
阐述施工条件、生活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依托条件等.
改扩建工程要分析现有设施条件的容量和能力,提出设施改扩建和 利用方案.
(三)要素保障分析 土地要素保障.
分析拟建项目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 年度计划、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土地要素保障条件,开展节约集约 用地论证分析,评价用地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合理性、节地水平的先 进性.
说明拟建项目用地总体情况,包括地上(下)物情况等;涉 及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说明农用地 转用指标的落实、转用审批手续办理安排及耕地占补平衡的落实情 况;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说明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情况; 如果项目涉及用海用岛,应明确用海用岛的方式、具体位置和规模 等内容.
资源环境要素保障.
分析拟建项目水资源、能源、大气环境、 生态等承载能力及其保障条件,以及取水总量、能耗、碳排放强度 和污染减排指标控制要求等,说明是否存在环境敏感区和环境制约 因素.
对于涉及用海的项目,应分析利用港口岸线资源、航道资源 的基本情况及其保障条件;对于需围填海的项目,应分析围填海基 本情况及其保障条件.
四、项目建设方案 (一)技术方案 通过技术比较提出项目生产方法、生产工艺技术和流程、配套 工程(辅助生产和公用工程等)、技术来源及其实现路径,论证项 目技术的适用性、成熟性、可靠性和先进性.
对于专利或关键核心 技术,需要分析其获取方式、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和自主可控 性等.
简述推荐技术路线的理由,提出相应的技术指标.
(二)设备方案 通过设备比选提出拟建项目主要设备(含软件)的规格、数量 和性能参数等内容,论述设备(含软件)与技术的匹配性和可靠性、 设备和软件对工程方案的设计技术需求,提出关键设备和软件推荐 方案及自主知识产权情况.
必要时,对关键设备进行单台技术经济 论证.
利用和改造原有设备的,提出改造方案及其效果.
涉及超限 设备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运输方案,特殊设备提出安装要求.
(三)工程方案 通过方案比选提出工程建设标准、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构)
筑物和系统设计方案、外部运输方案、公用工程方案及其他配套设 施方案,明确工程安全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对重大问题制定应对 方案.
涉及分期建设的项目,需要阐述分期建设方案;涉及重大技 术问题的,还应阐述需要开展的专题论证工作.
(四)资源开发方案 对于资源开发类项目,应依据资源开发规划、资源储量、资源 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研究制定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方案, 评价资源利用效率.
(五)用地用海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涉及土地征收或用海海域征收的项目,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 策规定,确定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包括征收范围、土地现状、 征收目的、补偿方式和标准、安置对象、安置方式、社会保障等内 容.
用海用岛涉及利益相关者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 确定利益相关者协调方案.
(六)数字化方案 对于具备条件的项目,研究提出拟建项目数字化应用方案,包 括技术、设备、工程、建设管理和运维、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等方 面,提出以数字化交付为目的,实现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数字化 应用方案.
(七)建设管理方案 提出项目建设组织模式、控制性工期和分期实施方案,确定项 目建设是否满足投资管理合规性和施工安全管理要求.
如果涉及招
《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通用大纲(2023年版)》.pdf
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通用大纲 (2023年版) 一、概述 (一)项目概况 项目全称及简称.
概述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建设地点、建设 内容和规模(含主要产出)、建设工期、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建 设模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绩效目标等.
(二)项目单位概况 简述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拟新组建项目法人的,简述项目法人 组建方案.
对于政府资本金注入项目,简述项目法人基本信息、投 资人(或者股东)构成及政府出资人代表等情况.
(三)编制依据 概述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建设规划)及其批复文件、国家和地 方有关支持性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主要标准规范、专 题研究成果,以及其他依据.
(四)主要结论和建议 简述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简述项目立项背景,项目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等行政审批手续
办理和其他前期工作进展.
(二)规划政策符合性 阐述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国土空 间规划等重大规划的衔接性,与扩大内需、共同富裕、乡村振兴、 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安全和应急管理等重大 政策目标的符合性.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从重大战略和规划、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单位履职 尽责等层面,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时机的适当性.
三、项目需求分析与产出方案 (一)需求分析 在调查项目所涉产品或服务需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产品或服 务的可接受性或市场需求潜力,研究提出拟建项目功能定位、近期 和远期目标、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总量及结构.
(二)建设内容和规模 结合项目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等,论证拟建项目的总体布局、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确定建设标准.
大型、复杂及分期建设项目 应根据项目整体规划、资源利用条件及近远期需求预测,明确项目 近远期建设规模、分阶段建设目标和建设进度安排,并说明预留发 展空间及其合理性、预留条件对远期规模的影响等.
(三)项目产出方案 研究提出拟建项目正常运营年份应达到的生产或服务能力及
其质量标准要求,并评价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以及产出的合理性.
四、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 (一)项目选址或选线 通过多方案比较,选择项目最佳或合理的场址或线路方案,明 确拟建项目场址或线路的土地权属、供地方式、土地利用状况、矿 产压覆、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等情况.
备选场址方案或线路方案比选要综合考虑规 划、技术、经济、社会等条件.
(二)项目建设条件 分析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交通运输、公用工程等建 设条件.
其中,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泥沙、 地质、地震、防洪等;交通运输条件包括铁路、公路、港口、机场、 管道等;公用工程条件包括周边市政道路、水、电、气、热、消防 和通信等.
阐述施工条件、生活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依托条件等.
改扩建工程要分析现有设施条件的容量和能力,提出设施改扩建和 利用方案.
(三)要素保障分析 土地要素保障.
分析拟建项目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 年度计划、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土地要素保障条件,开展节约集约 用地论证分析,评价用地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合理性、节地水平的先 进性.
说明拟建项目用地总体情况,包括地上(下)物情况等;涉 及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说明农用地
转用指标的落实、转用审批手续办理安排及耕地占补平衡的落实情 况;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说明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情况; 如果项目涉及用海用岛,应明确用海用岛的方式、具体位置和规模 等内容.
资源环境要素保障.
分析拟建项目水资源、能源、大气环境、 生态等承载能力及其保障条件,以及取水总量、能耗、碳排放强度 和污染减排指标控制要求等,说明是否存在环境敏感区和环境制约 因素.
对于涉及用海的项目,应分析利用港口岸线资源、航道资源 的基本情况及其保障条件;对于需围填海的项目,应分析围填海基 本情况及其保障条件.
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应列示规划、用地、用 水、用能、环境以及可能涉及的用海、用岛等要素保障指标,并综 合分析提出要素保障方案.
五、项目建设方案 (一)技术方案 通过技术比较提出项目预期达到的技术目标、技术来源及其实 现路径,确定核心技术方案和核心技术指标.
简述推荐技术路线的 理由.
对于专利或关键核心技术,需要分析其取得方式的可靠性、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和自主可控性等.
(二)设备方案 通过设备比选提出所需主要设备(含软件)的规格、数量、性 能参数、来源和价格,论述设备(含软件)与技术的匹配性和可靠 性、设备(含软件)对工程方案的设计技术需求,提出关键设备和
软件推荐方案及自主知识产权情况.
对于关键设备,进行单台技术 经济论证,说明设备调研情况;对于非标设备,说明设备原理和组 成.
对于改扩建项目,分析现有设备利用或改造情况.
涉及超限设 备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运输方案,特殊设备提出安装要求.
(三)工程方案 通过方案比选提出工程建设标准、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构) 筑物和系统设计方案、外部运输方案、公用工程方案及其他配套设 施方案.
工程方案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人民防空工程、抗震设防、防洪减灾、消防应急等要求,以及绿色 和韧性工程相关内容,并结合项目所属行业特点,细化工程方案有 关内容和要求.
涉及分期建设的项目,需要阐述分期建设方案;涉 及重大技术问题的,还应阐述需要开展的专题论证工作.
(四)用地用海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涉及土地征收或用海海域征收的项目,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 策规定,提出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应当包括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方式和标准、安置 对象、安置方式、社会保障、补偿(安置)费用等内容.
用海用岛 涉及利益相关者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确定利益相 关者协调方案.
(五)数字化方案 对于具备条件的项目,研究提出拟建项目数字化应用方案,包 括技术、设备、工程、建设管理和运维、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等方
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专家手册.pdf
国家投资项目评审 专家手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二O一七年
欢迎辞 欢迎您加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 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以下简称中 心)专家队伍.
您将与我们一道被赋 予为国家投资项目把关的神圣使命 和责任.
国家投资项目是指使用中央级 政府性资金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 目,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 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 是国家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 审专家的责任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
本利益对项目的规划、必要性、可行 性、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投资规模 等提出科学合理的技术、经济咨询意 见,目的是充分发挥国家投资效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历任领导一贯 重视和尊重专家,视您为国家的精英 和财富,对您的辛勤劳动和不邂努力 表示衷心感谢.
专家们来自全国各个 行业,为了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同 志提出的“为国家把关,为人民把关” 的评审宗旨走到一起,让我们按照 “客观、公正、科学、可靠、廉洁、 高效”的评审原则,严格自律、互相
学习,不断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不解努力!
中心简介 一、工作职能.
中心于2001年 6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批准、2002年3月注册登记成立, 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直属的全额拨款 事业单位.
主要职能是接受国家发展 改革委委托,对国家投资的项目规 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 工程初步设计、初步设计调整概算等 提出评审、评估(以下统称评审)意 见,开展后评价,以及编制和审查工 程建设标准定额等,为国家发展改革 委项目决策、审批和下达投资计划服 5
广州市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指引(2022年版).pdf
广州市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指引 (2022年版) 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广州市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指引 (2022年版) 编制单位: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编制成员 批:杨树荣 审定:来丹生 编制成员:王红霞、贺蓉辉、易纯媛、高昌德、黄华英、黄兴声、胡连 珍、林广先、罗春、彭志勇、王凌刚、王嘉欣、谢丽菁、林仕 敏 主编单位: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协编单位:广东飞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目录 1总则.. 2概算管理规定 2 3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 4 3.1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 4 3.2名词解释 5 3.3费用分类 5 4工程费用. '7 4.1建筑安装工程费.
'7 4.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7 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9 5.1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说明 .. 5.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项目索引 .10 6预备费 14 6.1预备费. 14 6.2预备费计算方法及标准 .15 7建设期利息及铺底流动资金 .16 7.1建设期利息及铺底流动资金 16 7.2建设期利息及铺底流动资金计算方法及标准 16 8概算文件编制要求 .17 8.1文件组成. ..17 8.2分部工程界面划分 18 8.3技术经济指标. .23 8.4装订要求. .28 8.5概算编制格式(见下页) 28 9项目计算依据及计算标准文件摘要 85 10概算常见问题汇总 611
1总则 1.0.1《广州市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指引(2022年版)》(以下简称本指引)根据有关法 律、法规、规章、现行计价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编制.
1.0.2本指引是编制、审核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的政府投资项 目设计概算的执行依据.
其他投资主体的建设项目,可参照本指引.
1.0.3为便于概算编审人员更好地把握计算依据及标准,本指引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的主要条款及概念进行了摘要.
及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本指引所列项目不发生不计算:未有列项 的,具体项目发生时依据有关文件规定计取.
1.0.5发布之日起新编的概算,其编制、审核按本指引执行:目前已编制但未批复的概算 也可按本指引执行.
1.0.6本指引在执行中,如法律、法规、政策变更或调整,则应依据新颁布的法律、法 规、政策进行调整.
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办法.pdf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 评审办法的通知 江北府发[2018]38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相关单位: 《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办法》已经2018年11月 21日区政府第五十四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 照执行.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4日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日评审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财政资金管理,规范财政投资评审行为,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财政部《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财务规则》,结 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投资评审(以下简称“财政评审”)是财政职能 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通过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预(概) 算和峻工决(结)算进行评价与审查,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资 金使用情况,以及其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及追 踪问效,是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财政投资项目,是指使用财政性资金, 以及用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项目.
第四条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由区财政部门委托其所属财政 投资评审机构或经财政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以下 简称“评审机构”)进行.
区监察委和审计部门按其职责对评审工 作进行监督.
-2-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社会中介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规 定确定.
第二章评审的内容和方式 第五条项目总投资中工程费用在400万元及以上的财政投 资项目由区财政部门负责组织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一)财政投资项目的预算评审 (二)调整预算的评审 1.财政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同意 的建设规模调整、建设标准调整及建设方案调整,需要增减投资 预算的.
2.财政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因主要材料价格波动,需要 增减投资预算的,按照《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主要材料价 格波动预算调整原则》的规定,在工程峻工结算完成后,根据审 计机构审定的主要材料价格价格波动引起的工程价款调整金额 调整预算.
(三)竣工财务决算评审 第六条项目总投资中工程费用在400万元以下的财政投资 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3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一)财政投资项目的预算评审 项目建设单位按照《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原 则》自行评审,并对预算评审结论负责.
区财政部门根据《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原 则》,每年按照项目建设单位自行评审项目数量的10%左右进行 抽审,抽审项目审定金额与项目建设单位自行评审金额偏离值大 于或等于5%时,自行评审结果不合格.
对自行评审结果不合格 项目,每年集中向区政府常务会议报告,并纳入部门财政绩效管 理年度考核.
(二)调整预算的评审 1.财政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同意 的建设规模调整、建设标准调整及建设方案调整,需要增减投资 预算的.
2.财政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因主要材料价格波动,需要 增减投资预算的,按照《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主要材料价 格波动预算调整原则》的规定,在工程峻工结算完成后,根据审 计机构审定的主要材料价格价格波动引起的工程价款调整金额 调整预算.
(三)竣工财务决算评审 4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合理划分区级财政投资项目峻工财务 决算批复的职责分工,根据投资规模实行“分级管理”履行批复职 责,实行“谁批复、谁负责”,落实责任主体.
区级主管部门下属单位实施的且经项目建设单位审核的项 目实际总投资在400万元以内(含400万元)的政府投资项目峻 工财务决算,区财政部门授权区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复项目竣工财 务决算.
区财政部门根据《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峻工财务 决算评审原则》,每年按照区级主管部门批复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项目数量的10%进行抽审,抽审审定金额与峻工财务决算批复金 额出现偏差或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事项,视为峻工财务决算批复不 合格.
每年集中向区政府常务会议报告,并纳入部门财政绩效管 理年度考核.
其他项目的峻工财务决算,由区财政部门审核批复.
第七条财政投资评审方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对项目预、决算进行评审,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进 行分标段评审.
(二)对自然灾害等涉及人民财产安全等应急、抢险类特殊 项目可实行动态监管,事后评审.
第三章评审原则 -5-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
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环评(征求意见稿).pdf
宝中铁路 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征求意见稿) 建设单位: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银川工程建设指挥部 评价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二四年五月西安
项 目地理 位 置图 苏红图 临河 西小楼 呼和浩特 查干德尔斯 石拐 嘉关 包头 镜铁山 塔然高勤 鄂尔多斯 乌海 湖东 阿拉善右旗 浩动报吉 准格尔 朔州 紧削关 山丹 张接 惠农 府谷神池 金品 巴彦浩特 银川 9 祁连 石家庆 大坝 新上海店 林 太原 州 令哈 柳家庄 采达尔 打柴沟 定边 精边 偷次 乌兰 中卫 中宁南 缓德 西宁 红会 同心 海原 本工程 兰州 白锁 固原 庆阳 黄校 定西 平凉 沁水 合作 甘容 华章 运城 门 洛阳 开封 天水 郑州 清南华山 例 略阳 陇南 商州 设计铁路 椎水 宝丰 既有亮速铁路通道 汉中 镇安 商耐 既有向速连按线城际铁路 既有哲速铁路 汉阴 马店 在建铁路 中长用线划铁路 紫阳 安康
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
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地理位置图 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 概述. 1总则 1.1编制依据 1.2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6 1.3 评价工作等级 1.4 评价范围及时段, 6. 1.5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1 1.6 环境功能区划. 1.7评价标准 .18 1.8评价内容及重点 22 1.9环境保护目标 2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29 2.1既有宝中铁路工程概况 29 2.2既有铁路回顾评价 85 2.3 本次扩能改造工程内容 42 2.4工程分析 3沿线环境概况. ..89 3.1自然环境概况. 89 3.2区域生态环境概况 94 3.3沿线环境质量现状 96 4工程选线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99 4.1与相关政策和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99 4.2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80....
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3项目与沿线城市规划相容性分析 4.4主要线路方案比选研究 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28 5.1概述... 5.1.1 评价等级 5.2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现状. 5.3 工程建设对平凉北山省级森林公园的影响分析 139 5.4 工程建设对土地资源、基本农田的影响分析 5.5工程建设对沿线植被资源的影响分析 5.6工程建设对沿线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177 5.7工程对沿线景观的影响分析 5.8铁路阻隔影响分析及缓解措施 5.9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评价 196 5.10结论. .201 6声环境影响评价. .204 6.1概述 6.2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6.3 环境噪声预测评价 6.4 治理措施及经济技术分析 228 6.5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述 238 6.6小结 7环境振动影响评价.. .245 7.1概述.. .245 7.2振动环境现状评价 .245 7.3运营期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4减振措施及建议 ..253 7.5施工期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256 7.6小结与建议
嘉兴电解水制氢电堆项目环评文件 爱德曼.pdf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异地新增年产42.5吨氢气、系统集成150兆瓦电解水制氢电堆项目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异地新增年产42.5吨氢气、系统集成 150兆瓦电解水制氢电堆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二零二四年九月 杭州祥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祥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3-82076813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异地新增年产42.5吨氢气、系统集成150兆瓦电解水制氨电堆项目 杭州祥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3-82076813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异地新增年产42.5吨氢气、系统集成150兆瓦电解水制氢电堆项目 目录 第1章概述 1.1项目由来. 1.2项目特点. 1.3评价工作过程, 3 1.4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5 1.5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7 1.6环评主要结论. 7 第2章总则 .9 2.1编制依据, ..9 2.2评价原则及目的... 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2.4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 .14 2.5评价等级 ...20 2.6评价重点及评价范围. .24 2.7评价方法. .25 2.8环境保护目标... ..26 2.9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26 第3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5 3.1扩建前企业概况. 3.2扩建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64 3.3扩建前后企业污染源强变化 ...8 3.4建设期污染源强分析. .88 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92 4.1项目地理位置. 4.2自然环境概况.. .92 4.3环境质量现状. 4.4评价区域内污染源调查 .103 4.5区域基础设施概况.. .. 103 第5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7 杭州祥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3-82076813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异地新增年产42.5吨氢气、系统集成150兆瓦电解水制氢电堆项目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07 5.2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10 5.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19 5.4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28 5.5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136 5.6运营期固废影响评价.. 139 5.7运营期环境风险评价 142 5.8运营期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56 5.9碳排放影响分析. 5.10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64 第6章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 .167 6.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6.2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69 6.3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72 6.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72 6.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 173 6.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77 6.7防治措施汇总 .177 第7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80 7.1环保投资估算. 7.2项目实施后环境影响预测与环境质量现状比较 ..181 7.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81 第8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8.1环境管理.. . 183 8.2污染物排放清单, ..184 8.3环境监测计划 .187 8.4清洁生产. ..189 8.5总量控制内容.. ..191 第9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93 9.1建设项目概况... ... 193 杭州祥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3-82076813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异地新增年产42.5吨氢气、系统集成150兆瓦电解水制氢电堆项目 9.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9.3污染物排放情况. 9.4主要.境影.. 9.5环境保护措施. 197 9.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97 9.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99 9.8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199 9.9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9.10排污许可分类管理 9.11建议与要求.. .20.01 9.12总结论. .201 附图: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项目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附图3-项目补充监测点位布置图 附图4-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 附图5-嘉善环境管控单元分类图 附图6-嘉善县三区三线图 附图7-嘉善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附件: 附件1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赋码)信息表 附件2营业执照 附件3法人身份证 附件4用地规划许可证 附件5现有项目环评批复及验收意见 附件6原有项目排污许可证 附件7原有项目危废处置协议 附件8原有项目承诺书 附件9原有项目排污权证 杭州祥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3-820768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修正本).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本) 公布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8.12.29 施行日期:2018.12.29 效力:有效 门类:环境保护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16年 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二十四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全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 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 与制度.
第三条编制本法第九条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规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条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 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条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条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 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 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 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 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 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 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 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款所列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按照本法第七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条依照本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 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条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第十一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 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 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编制机关应当认真考虑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当在 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第十二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在报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审 批机关审查: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十三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人民 政府指定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 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参加前款规定的审查小组的专家,应当从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的专 家库内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办法,由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审查小组提出修改意见的,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应当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结
论和审查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和审查意见的采纳情况作 出说明:不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 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审批中未采纳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的,应当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
第十五条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 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发现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六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 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 面评价: (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 析或者专项评价: (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 响评价.
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当根据规划的环境影 响评价审查意见予以简化.
第十九条建设单位可以委托技术单位对其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的,可以自行对其 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
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技术规范等规定.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的能 力建设指南和监管办法.
接受委托为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不得 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 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
第二十条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结论负 责,接受委托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对其编制的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承担相应责任.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 影响报告表编制单位的监督管理和质量考核.
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编制单 位、编制主持人和主要编制人员的相关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 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总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 技术单位.
第二十一条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pdf
附件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HJ2. 1202× 代替HJ2.1-201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General Programme (修订征求意见稿) 202□-□□-□□发布 202□-□□-□实施 生态环境部发布
HJ2.1202 目次 前 言 ii 1适用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总则 4建设项目概况. 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0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 7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论证 12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3 9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和排放管理. 13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4 11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质量控制 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基础信息表. 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基础信息表... 20
HJ2. 1202 前言 境保护管理条例》,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通用规定、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及相关 要求.
本标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93)的第三次修订,第二次修订版本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本次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新增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和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定义: 一一新增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任务及主要依据: 一一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体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源头预防功能,强调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应科学精准、可行有效: 一一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明确各组成功能及衔接关系: 一一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强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环境准入中的功能,明确符合性 分析形式和开展规划符合性分析的范围: 一一完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要求,明确编制依据要求: 一一完善规范评价因子筛选.
强调依法评价,增加生态影响评价因子筛选:将新污染物作为 评价因子进行识别: 一一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内容: 一一新增环境影响评价引用资料要求,强调数据时效性: 一一完善建设方案环境比选要求,明确比选方案类型、加深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比选的深度: 一一强化工程分析中生态影响因素分析:强调污染源源强核算应符合实际排放的总体原则: 一简化规划环评中所包含建设项目的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 一一简化对环境影响小且周边环境不级感建设项目的模型预测要求: 一-强化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预测,强调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与排污许可衔 接: 一一新增生态保护对策措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论证内容: 一一新增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评价要求: 一优化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监测计划内容:强化生态监测计划: 一一新增排放管理.
强调重点行业新增污染物项目排放量削减替代管理要求: 一一新增环境管理基础信息要求,增加两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础信息表至附录: 一新增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质量控制要求.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x年xx月xx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x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11
HJ2. 120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通用规定、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及相关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环境要素environmentalelements 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也叫环境 基质,通常是指大气、水、声、振动、生物、土壤、海洋、电磁、放射性等.
2.2 累积影响cumulativeimpact 指当一种活动的影响与过去、现在及将来可预见活动的影响叠加时,造成环境影响的后果.
2.3 环境保护目标environmentalprotection objects 指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及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
2.4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ecology-impact constructionprojects 指以生态影响为特征的,主要对生态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2.5 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pollution-impactconstructionprojects 指以污染物排放为特征的,主要因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
3总则 3.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任务及主要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依据国家及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标准以及有关的 技术规范性文件,通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客观准确分析判断建设项目类型、 规模、选址布局、生产工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要求的符合性,科学预测分 析建设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对环境保护目标提出拟采取的有效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明 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从技术角度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及环境可行性.
3.2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3.2.1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 思路,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突出源头预防的作用,持续保护和改善生态 环境质量,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3.2.2主要原则 a)依法评价 贯彻执行我国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
b)科学精准 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客观反映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
以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对不同区域、环境保护目标精准施策.
c)突出重点 根据污染影响类和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差异性突出各自评价重点.
通过分析建设 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 点分析和评价,提出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d)衍接协同 衔接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和审查要求,避免重复评价:衔接排污许可制度,强化 污染物排放管理:衔接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新要求,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推进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 型.
e)可行有效 确保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的保护效果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并在后续监督执法中可检 查、可测量、可监督.
3.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 3.3.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由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简称源强指南)、 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简称行业导则)、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简称 要素导则)、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简称专题导则)以及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等构成,以 2
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附件9 《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审批原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背景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用作交通工具动 力电池的占比约为70%,其他应用去向还包括消费类电池产品和工 业储能市场.
动力电池是支撑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 展的关键,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动力电池及上游相关电 池材料制造行业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建设项目数量持续增加.
2022年,全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545.9GWh,同比增长148.5%; 电池制造、正极材料制造、负极材料制造项目审批数量同比分别增 长20%、52%和104%,并且项目产品和技术明显呈现多元化发展趋 势.
区别于传统燃油车辆,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污染物的排放量较 小,全产业链的环境污染转移到生产端和回收端.
锂离子电池制造 是新能源车辆制造周期污染物排放量和能耗最高的部分,也是新能 源汽车全产业链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的重要环节.
锂离子电池及相关 电池材料制造行业生产流程拆分较散,建设项目类型较多,污染特 征多样,相关环境管理要求函需规范.
为更好服务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支持行业 -51一
绿色高质量发展,规范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审批,做好相关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生态环境 部组织制订《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审批原则》(以下称《审批原则》).
二、制定的必要性 (一)贯彻落实生态环境管理新要求 今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入打好污 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生态系统 质量和稳定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筑牢美丽中国建设生 态安全根基和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六项重大任务.
近年 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整准确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部署要 求,水、大气、土壤、固废、噪声等污染防治法及《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陆续制修订,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两 高”项目源头防控等环境管理政策相继出台,对行业环评管理提出 了新的要求,亟需在相关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过程中予以落 实.
(二)明确部分项目落地选址要求 为严格规范化工项目审批,《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 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环环评【2021]45号)等相关 文件要求化工项目需要选址在依法合规设立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 一52一
区;对于布局在长江经济带的项目,还需要满足“禁止在长江干支 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的要求.
正 极材料目前以磷酸铁锂(LFP)和三元材料(NCM、NCA等)为主, 其行业类别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既可列入无机盐制造(化工行 业),也可列入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审批过程中对于相关项目 是否执行化工项目相关要求存在争议,需要进行明确.
(三)明确和完善污染防治措施要求 根据调研,行业环境管理存在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不明确、污 染防治措施要求不完善等情况.
如磷化工项目和石墨类项目尚无行 业排放标准,多数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工业大气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部 分项目特征污染物沥青烟、苯并[a]芘管控要求不明确,存在污染 物排放限值要求宽松、易遗漏特征污染物等问题;锂盐制造和前驱 体类正极材料制造项目共沉淀废水产生量大,含重金属且含盐量和 氨氮浓度高,不允许直接排入市政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应进行处理 后排放,排放水平受脱盐处理工艺的技术水平影响差异较大;N-甲 基吡咯烷酮(NMP)废液产生于电池制造烘干工序之后的NMP废气 回收过程,NMP废液产生量较大,单个项目NMP年使用量一般在几 百甚至上千吨,目前对于该类固体废物是否作为危险废物管理存在 较大争议.
(四)引领建设项目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 一53一
要》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决遇制高耗能、高排放项 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
2020年10月,《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 通知》明确开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膜电极等关键核心技 术研究,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
2021年10月,《国务院关 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 提出聚焦新型电力系统、节能、氢能、储能、动力电池、二氧化碳 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深化应用基础研究.
2022年6月,生态环 《 【2022]42号),提出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 降碳行动,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 工程试点.
同时,近年来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电池产 业链的全方位监管.
如欧盟新发布的《电池和废电池法规》增加了 对电池碳足迹等要求,设定碳足迹准入门槛并延伸到供应链环节, 明确2024年7月1日起只有已建立碳足迹声明的电池才能投放市 场,包含碳排放量、绿电使用率、可再利用原料使用比例等指标规 定,导致我国的动力电池出口面临碳足迹合规风险,行业协同降碳 需求迫切.
三、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一)框架思路 本次《审批原则》制订,以推动动力锂电池行业高质量发 一54一
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以规范环境管理、防范环境风险 为导向,以协调一致、依法依规、有效指导为原则.
根据涉及的 不同行业、环评文件类型和产业发展要求等,设置了适用范围、 法规政策、项目选址、清洁生产、废气污染防治、温室气体环境 影响评价、废水污染防治、王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 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环境风险、以新带老、总量控制、环境 管理和监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等16 个方面内容.
(二)主要内容及制定依据 一是明确适用范围.
根据近三年相关建设项目环评管理调研, 并结合部长信箱所涉问题情况,选择环境影响较大、存在问题较多 的子行业纳入《审批原则》的适用范围,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 料、负极材料制造.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目前主要以六氟磷酸锂为 主,作为无机化学工业管理较为规范;隔膜材料主要包括塑料隔 膜、芳纶隔膜等,电池行业特征相对不明显;废锂离子电池处理项 目一般包括拆解、破碎、材料回收等,工艺流程和内容等与上游生 产项目差别较大,故上述三类项目未纳入适用范围.
其中,前驱体是正极材料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以三元材料为 例,前驱体起到链接有色属性的钻镍盐和锂电正极材料的作用,并 对三元正极材料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电化学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相关内容应属于本行业的适用范围.
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等) 用于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提供锂源,其生产过程的污染物排 一55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21年版) 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综合 考虑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 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下列 区域: (一)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 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除(一)外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永久基本农田、 基本草原、自然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重要 湿地、天然林,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 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润游通道, 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 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2一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 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就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 区的影响做重点分析.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改变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建设内容涉及本名录中两个及以上项目类别的建设项目,其环 境影响评价类别按照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建设内容不涉及主体工程的改建、扩建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 类别按照改建、扩建的工程内容确定.
第五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管理;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 认为确有必要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可以根据建设项 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 程度等,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建议,报生态环境部认定后 实施.
第六条本名录由生态环境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七条本名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及《关于修改(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 令第1号)同时废止.
-3-
环评类别 项目类别 报告书 报告表 登记表 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 一、农业01、林业02 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 农产品基地项目(含 三条(二)中的除(一)外的生 1 药材基地)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 其他 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基本草原、 重要湿地,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和重点治理区 2 经济林基地项目 原料林基地 其他 二、畜牧业03 年出栏生猪5000头(其他畜禽种类折合 其他(规模化以下 牲畜饲养031:家禽 猪的养殖量)及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 的除外) 饲养032:其他畜牧 存栏生猪2500头(其他畜禽种类折合猪 (具体规模化的 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 业039 的养殖规模)及以上无出栏量的规模化 标准按《畜禽规模 三条(三)中的全部区域 畜禽养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规模化畜 化养殖污染防治 禽养殖 条例》执行) 三、渔业04 用海面积1000亩以下300亩及 第三条(一)中的自然保护区、 以上的网箱养殖、海洋牧场(不 含海洋人工鱼礁)、苔养殖 海洋特别保护区:第三条(二) 等:用海面积1000亩以下100 中的除(一)外的生态保护红线 海水养殖0411 用海面积1000亩及以上的海水养殖(不 亩及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工 其他 管控范围,海洋公园,重点保护 含底播、藻类养殖):围海养殖 厂化养殖、高位池(提水)养 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 殖:用海面积1500亩及以上的 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 底播养殖、藻类养殖:涉及环 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天然渔 境敏感区的 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环评类别 项目类别 报告书 报告表 登记表 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 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 网箱、围网投饵养殖:涉及环 三条(二)中的除(一)外的生 5 内陆养殖0412 境敏感区的 其他 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重要湿地,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 饵场、越冬场和润游通道 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6 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 煤炭洗选、配煤:煤炭储存、 选061:褐煤开采洗 煤炭开采 集运:风井场地、瓦斯抽放站: 选062:其他煤炭采 矿区修复治理工程(含煤矿火 选069 烧区治理工程) 五、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7 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 三条(二)中的除(一)外的生 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永久基本 农田、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 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重 陆地石油开采0711 石油开采新区块开发:页岩油开采:涉 其他 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 及环境敏感区的(含内部集输管线建设) 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 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 越冬场和润游通道,天然渔场,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 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第三 条(三)中的全部区域
环评类别 项目类别 报告书 报告表 登记表 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 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 三条(二)中的除(一)外的生 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永久基本 农田、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 新区块开发:年生产能力1亿立方米及以 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重 陆地天然气开采 上的煤层气开采: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含 其他 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 8 0721 内部集输管线建设) 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 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 越冬场和润游通道,天然渔场,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 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第三 条(三)中的全部区域 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8 铁矿采选081:锰矿、 全部(含新建或扩建的独立尾矿库:不 铬矿采选082:其他 单独的矿石破碎、集运:矿区 9 含单独的矿石破碎、集运:不含矿区修 修复治理工程 黑色金属矿采选089 复治理工程) 七、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9 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091:贵金属矿采选 全部(含新建或扩建的独立尾矿率:不 10 含单独的矿石破碎、集运:不含矿区修 单独的矿石破碎、集运:矿区 092:稀有稀土金属矿 复治理工程) 修复治理工程 采选093
环评报告书框架及格式.pdf
国家电投阳江三山岛三 海上风电场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有限公司 广东阳江事投聚能风电有限公司 浙
目录 1 概述 2 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情况 2.1 公开内容及日期. 2.2 公开方式.. 2.3 公众意见情况. 3 征求意见稿公示情况 3.1 公示内容及时间. 4 3.2 公示方式. 4 3.3 查阅情况. .12 3.4 公众提出意见情况. 12 4 其他公众参与情况 .12 5 公众意见处理情况 13 6 报批前公示, 13 6.1 公开内容及日期. .13 6.2 公开方式 .13 6.3 公众意见情况.. .14 7 其他 14 8 诚信承诺 .16
国家电投阳江三山岛三海上风电场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1概述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同公众之间的 双向交流,即通过向本项目周围地区的公众介绍项目的类型、建设规模及工程情 况、同项目有关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使公众充分地了解项目潜在的有利和不 利影响,并确认公众对该项目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和要求,进而使项目能 被公众认可,提高项目社会可接受性,从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限中()《与主》股 要求,广东阳江电投聚能风电有限公司作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唯一 责任主体,认真履行责任,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公众参与工作:在环评初期阶段, 通过网络平台公开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书征求意见稿形成后,通过网络、现场张贴公告、报纸的方式充分征求公众意见: 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前通过网络平台公开了环境影响 报告书全本及公众参与说明,充分征求公众意见.
最后按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 求编制《国家电投阳江三山岛三海上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本次公众参与进行了三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
首次公示在建设单位确定 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个工作日内进行;第二次公示在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形成后进行,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少于10个 工作日;第三次公示在报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批前,将报告书全本及公众参与 说明进行了公开.
通过公众调查,广泛收集本项目所在地公众对本项目实施的态 度、意见和要求,为管理部门对工程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公示期间,未收到公 众意见.
表1-1环境影响信息公开情况一览表 序号 类别 公示方式 公示载体 时间 1 首次信息公示 网络公示 阳江热线网 2024年7月2日 2 网络公示 阳江热线网 2024年7月19日 3 报纸公示一次 阳江日报 2024年7月19日 4 征求意见稿信息公示 报纸公示二次 阳江日报 2024年7月27日 5 张贴公示 口杨村、北环村、三丫 村、大沟镇人民政府 2024年7月22日 6 报批前公示 网络公示 阳江热线网 2024年8月2日 2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情况 2.1公开内容及日期 本项目首次信息公告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2) 建设单位; (3)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4) 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5)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我单位于2024年6月28日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 构为三平环保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本项目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日期为 2024年7月2日,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第九条“建设单位应 当在确定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单位后7个工作日内,进行环评信息首次公开”的要 求.
2.2公开方式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要求,本项目在“阳江热线网”进行 了首次网上公示,公示网址为:.yangjiang.gxnewsw./2024/0702552 354.html “阳江热线网”是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网络平台,载体的选择符合《环 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
公示时间为2027年7月2日.
公示的截屏图 片以及全文见图2.2-1.
Mxzn 播 拒地做花瓶, 我们要有颜有才 招募令 我们常要脑调大.
也需要超优雅 生鲜果蔬 SI 国家电投阳江三山岛三海上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 R8: 责注编间:am表时间2004074021:.54点次 或谢生山区支款的走师们 加果一个人为了自已的学生他的学生就是他的后代一户安先 根据(中华人民其和国环境影地评价法》和(环装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志环境部令 第4号)的有关现定为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选权和监错权现将“国家电投阳江三山 南三海上只电场项目“环增影响评价的有关您息公告如下.
1.建波项目基本集况 项目名称国家电投阳江三山岛三海上风电场项目 项目位置本项位于广东客阳江市海陵岛南街海域场址中心离岸正离约80km,通址范图水定 在47-52m之周.
建设内容本项出规划装机容量为500MM共建设36世风电机组(单机启量14M)风电机组发出 电能通过8国66kV董电海座电提接入海上换流站,本工程总工期计划为18个月工程总投资748638 万元, 2.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广东阳江电投聚肥风电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城北街道新江北路5号13楼 联系人毛大题 电话:173077157 邮箱:450424694@q. 3.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评价单位三平环保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6号楼405室 联系人楚 电话18611092573 邮箱hangche97@163. 4.公众息用表的网继连接 根据(环填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公余意见表的内容和府式当生态环境部制定,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见公示网页购件,或风生态环增那网地下载,网址始 下hftps:2/wew me.go.c/gk2018/xg/ogk01/20181a/20181024 65329.tml 5.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选径 即日起公金司菜取结函,电话,电子部件等方式发表别项追建设及环济工作的量免和建议发 表意见时请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填胞响评价相关的准见和进议, 广东阳江电股聚能民电有限公司 2024年7月2日 图2.2-1首次网上公示截图
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热电项目环评文件(报批公示稿).pdf
Beyond 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 热电联产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建设单位: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浙江碧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二四年十月
Beyond 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 热电联产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鸿益热 电 建设单位: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浙江碧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二四年十月
打印编号:1727155325000 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 项目编号 6s6ldw 建设项目名称 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 建设项目类别 41--087火力发电;热电联产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报告书 益热电 一、建设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盖章) 市 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LP71 昌李 法定代表人(签章) 印雪 主要负责人(签字) 陆斗平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签字) 本率 二、编制单位情况 境工程 单位名称(盖章)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106341963619 限 三、编制人员情况 1.编制主持人 姓名 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号 信用编号 签字 周瑾 09353343508420181 BH013582 周茫 2.主要编制人员 姓名 主要编写内容 信用编号 签字 项菲 其他 BH021645 周瑾 工程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 BH013582
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 目录 1概述... 1.1项目由来, 1.2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1.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16 1.4主要环境问题 ..17 1.5环评主要结论... ..8 2总则... ...19 2.1编制依据.. ...19 2.2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25 2.3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 ..28 2.4评价工作等级... ...8 2.5评价范围及环境墩感区, ..44 2.6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 ...49 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82 3.1建设项目概况 ..82 3.2热网工程概况, ..97 3.3桐乡市中鸿新材料有限公司、桐乡市中益化纤有限公司聚酯装置有机废 气接入情况 ..97 3.4工艺流程.. ...100 3.5产污环节及污染因子分析 ..103 3.6污染治理措施. ...103 3.7污染源强分析, ...106 3.8清洁生产 ..138 3.9总量控制和煤炭总量平衡 ..144 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47 4.1自然环境概况. ..147 4.2区域污染源调查. ...150 4.3区域配套工程概况. ..151 4.4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55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1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71
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 5.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176 5.3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252 6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306 6.1评价依据 ..306 6.2政策符合性分析.. ...307 6.3现状调查与分析 ...312 6.4碳排放量分析. ..312 6.5协同减污降碳措施比选与可行性论证 ...320 6.6碳排放管理及监测计划. ...323 6.7碳排放评价结论, ...325 7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327 7.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327 7.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46 7.3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51 7.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353 7.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354 7.6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358 7.7环保措施汇总. ...358 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360 8.1环境管理, ..360 8.2项目主要污染源清单 ...363 8.3监测计划 ..369 9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372 9.1环保设施投资估算 ...372 9.2环保投资比.. ..373 9.3环保设施环境效益, ...373 10环境可行性综合论证. ...74 10.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四性五不批"符合性分析 ...374 10.2《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修正)符合性分析....381 11结论与建议. ..382 11.1基本结论 ...382 11.2建议 ...389 11.3总结论... .389
DB42/T 2189-2024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技术规范.pdf
ICS13.080 CCSB 11 DB42 湖 北 東省地 方 标 東准 DB42/T 2189-2024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 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smallwatershed prehensive soiland wate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project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4-02-01发布 2024-04-01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42/T 2189-2024 目次 前言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综合说明 6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7小流域选择及概况 8建设任务目标与规模 9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10施工组织设计 11水土保持监测 12工程管理 13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4效益分析 附录A(规范性)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附录B(规范性)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附录C(规范性) 主要附图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附录D(规范性) 主要附表..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42/T 218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省 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金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璐、杨伟、聂斌斌、赵辉、高宝林、李菁、于泳、王平章、叶文华、李杰、 徐文玉、齐文杏、郑琅姣、雷盛、吴风燕、余冰、周颖、金淼、张溯明、陈芳.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间,可咨询湖北省水利厅,电话:027-87221666: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 建议可至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电话:027-65390629:邮箱:hbstbc123e163..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编制技术指南.pdf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 与实施方案编制技术指南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0年5月
目 一、适用范围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1 1、建设总体目标, 2、建设任务, 三、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2、基本原则, 3、依据及参考资料 3 4、实施年限.. 5、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
3 四、主要编制内容 5 1、现状调查及存在主要问题和需求分析 5 2、建设目标、任务与规模, 5 3、总体方案与措施设计... ...10 4、监测、评价与管理 11 5、投资匡算(概算) .12 6、效益分析. .13 五、编制成果要求 14
一、适用范围 根据《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 案》)要求,为了加强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编 制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依据《总体方案》及相关规范、导 则,制定本指南.
主要适用于上海市、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和 各街镇及以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方案编制.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1、建设总体目标 根据《总体方案》,到2025年,以郊区为重点,上海市建成“42x” 个“河湖通畅、生态健康、清洁美丽、人水和谐”的高品质生态清洁 小流域(单元),小流域内各类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水质提 升至IV类及以上,水系生态良好,人居环境优美,为建设幸福河湖水 系和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提供示范引领.
其中青浦区5个,松江区4个,金山区5个,闵行区5个,嘉定 区3个,宝山区3个,浦东新区6个,奉贤区5个,崇明区6个.
到2035年,全市建成与流域片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生态清 洁小流域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谱共生.
2、建设任务 结合河长制湖长制的深化完善,充分发挥河长制平台作用,以属 地政府为主体,条块结合,统筹协调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针对 不同类型,统筹规划、分区布局,问题导向、因害设防,合理配置各 项措施,因地制宜实施水系生态整治、面源污染治理、水土流失综合 防治、生态修复及人居环境改善等建设任务.
1
三、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 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和建设“幸福河”的号召,深化 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坚持系统治水,以生态清洁小流域为连片布局, 中心城区以骨干水系为治理单元,郊区以村落水系为治理单元,提升 水生态环境,加快推进上海“河湖通畅、生态健康、清洁美丽、人水 和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建设幸福河湖水系和卓越的全球城 市提供自然基础.
2、基本原则 (1)规划引领,系统治理 生态小流域建设要强化规划引领,以国土空间规划及村庄建设规 划为依据,与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等有机结合,系统整合产 业发展、村庄建设、河道整治、景观营造等各项工作,确保生态清洁 小流域建设系统化有序推进.
(2)生态优先,体现特色 以治水为核心,生态修复为重点,通过水质的提升和生态系统的 改善,打造环境优美、人水和谐的人居环境.
根据所处区位的差异, 对不同类型的小流域建设应突出各自特色.
(3)条块结合,协同推进 小流域治理工作涉及水域及陆域的联合治理,工作推进过程中需 打破部门界限,以块为主体,部门联动,水务、农业、绿容、环保及 2
镇(村)政府共同发力,紧密协作,才能取得实效.
(4)科技支撑,建管并重 生态小流域建设涉及专业种类多,需要强化科技支撑,对水土监 测、河湖健康、生态护岸、面源控制等加强技术研究.
建设和管理并 重,既要不断提高建设质量,也要注重提升管理水平.
3、依据及参考资料 说明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依据的总体方案、各区镇总体规划 暨土地利用规划、防洪除涝规划、蓝线专项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 措施设计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等.
4、实施年限 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城镇污水污泥处置规 划等研究课题的相关内容,绿化市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十四 五”规划相关内容有机衔接.
建设规划编制年限为2021年至2035年,与区总体规划、区蓝线 专项规划、区防洪除涝规划等有机衔接.
5、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 (1)工作思路 对小流域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存在主要问题;并按照所属四种 不同类型(水源保护型、绿色发展型、都市宜居型、美丽乡村型)、 十一项主要评价指标(小流域区域水质、土壤侵蚀强度、林草面积占 比、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每年化肥使用量、生活污水处理率、工 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规模化养殖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 3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总体方案.pdf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总体方案 上海市河长制办公室 上海市水务局 2020年5月
目 前言 一、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 (三)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落实河湖长制的重要内容. (四)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实施水土保持规划的重要任务. (五)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5 (一)河湖现状 5 (二)水质现状 6 (三)存在问题. 8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6 (二)基本原则. 9 (三)总体目标 10 (四)类型划分及布局. 11 (五)主要评价指标 13
(六)近期建设重点 17 四、主要任务及分工 19 (一)河湖水系治理 19 (二)面源污染防治. 21 (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22 (四)生态修复 24 (五)人居环境改善 24 五、保障措施. 25 (一)加强部门协作 25 (二)加大资金投入 26 (三)加强科技支撑 26 (四)做好示范推广 26 (五)加强运行管理. 27
前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 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行动,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 境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发展座谈会上,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 为黄河治理保护指明了方向,为新时期全国江河治理保护提供了遵循.
打造"幸福河"是在维持河流自身健康的基础上,能够有效保障防 洪安全,可持续提供优质水资源和生态产品服务功能,支撑流域高质 量发展,让人民有安全感、获得感、满足感的河流.
近儿年上海市水环境治理经历了补短板的两个阶段,一是消除黑 臭水体阶段,集中治理全市黑臭水体,二是整治面广量大的劣V类水 体阶段,经过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至2019年底劣V类河 道断面占比已下降至2.5%,全市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面临新形势,需要将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到江河治理保护实践中, 落实到每一条河流上,努力让上海每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 河”.
上海的水生态环境治理应贯彻生态文明和“幸福河”的理念, 用足用好河长制平台,全面推进上海“河湖通畅、生态健康、清洁美 丽、人水和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将水土流失治理、水源保护、
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等统筹规划,开展山水林 田湖系统治理,力求本市的水环境有新的跨越,打造河长制水生态环 境治理的升级版,促进地区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