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指引(2022年版).pdf
广州市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指引 (2022年版) 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广州市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指引 (2022年版) 编制单位: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编制成员 批:杨树荣 审定:来丹生 编制成员:王红霞、贺蓉辉、易纯媛、高昌德、黄华英、黄兴声、胡连 珍、林广先、罗春、彭志勇、王凌刚、王嘉欣、谢丽菁、林仕 敏 主编单位: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协编单位:广东飞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目录 1总则.. 2概算管理规定 2 3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 4 3.1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 4 3.2名词解释 5 3.3费用分类 5 4工程费用. '7 4.1建筑安装工程费.
'7 4.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7 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9 5.1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说明 .. 5.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项目索引 .10 6预备费 14 6.1预备费. 14 6.2预备费计算方法及标准 .15 7建设期利息及铺底流动资金 .16 7.1建设期利息及铺底流动资金 16 7.2建设期利息及铺底流动资金计算方法及标准 16 8概算文件编制要求 .17 8.1文件组成. ..17 8.2分部工程界面划分 18 8.3技术经济指标. .23 8.4装订要求. .28 8.5概算编制格式(见下页) 28 9项目计算依据及计算标准文件摘要 85 10概算常见问题汇总 611
1总则 1.0.1《广州市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指引(2022年版)》(以下简称本指引)根据有关法 律、法规、规章、现行计价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编制.
1.0.2本指引是编制、审核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的政府投资项 目设计概算的执行依据.
其他投资主体的建设项目,可参照本指引.
1.0.3为便于概算编审人员更好地把握计算依据及标准,本指引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的主要条款及概念进行了摘要.
及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本指引所列项目不发生不计算:未有列项 的,具体项目发生时依据有关文件规定计取.
1.0.5发布之日起新编的概算,其编制、审核按本指引执行:目前已编制但未批复的概算 也可按本指引执行.
1.0.6本指引在执行中,如法律、法规、政策变更或调整,则应依据新颁布的法律、法 规、政策进行调整.
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办法.pdf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 评审办法的通知 江北府发[2018]38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相关单位: 《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办法》已经2018年11月 21日区政府第五十四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 照执行.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4日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日评审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财政资金管理,规范财政投资评审行为,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财政部《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财务规则》,结 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投资评审(以下简称“财政评审”)是财政职能 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通过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预(概) 算和峻工决(结)算进行评价与审查,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资 金使用情况,以及其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及追 踪问效,是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财政投资项目,是指使用财政性资金, 以及用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项目.
第四条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由区财政部门委托其所属财政 投资评审机构或经财政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以下 简称“评审机构”)进行.
区监察委和审计部门按其职责对评审工 作进行监督.
-2-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社会中介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规 定确定.
第二章评审的内容和方式 第五条项目总投资中工程费用在400万元及以上的财政投 资项目由区财政部门负责组织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一)财政投资项目的预算评审 (二)调整预算的评审 1.财政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同意 的建设规模调整、建设标准调整及建设方案调整,需要增减投资 预算的.
2.财政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因主要材料价格波动,需要 增减投资预算的,按照《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主要材料价 格波动预算调整原则》的规定,在工程峻工结算完成后,根据审 计机构审定的主要材料价格价格波动引起的工程价款调整金额 调整预算.
(三)竣工财务决算评审 第六条项目总投资中工程费用在400万元以下的财政投资 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3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一)财政投资项目的预算评审 项目建设单位按照《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原 则》自行评审,并对预算评审结论负责.
区财政部门根据《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原 则》,每年按照项目建设单位自行评审项目数量的10%左右进行 抽审,抽审项目审定金额与项目建设单位自行评审金额偏离值大 于或等于5%时,自行评审结果不合格.
对自行评审结果不合格 项目,每年集中向区政府常务会议报告,并纳入部门财政绩效管 理年度考核.
(二)调整预算的评审 1.财政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同意 的建设规模调整、建设标准调整及建设方案调整,需要增减投资 预算的.
2.财政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因主要材料价格波动,需要 增减投资预算的,按照《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主要材料价 格波动预算调整原则》的规定,在工程峻工结算完成后,根据审 计机构审定的主要材料价格价格波动引起的工程价款调整金额 调整预算.
(三)竣工财务决算评审 4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合理划分区级财政投资项目峻工财务 决算批复的职责分工,根据投资规模实行“分级管理”履行批复职 责,实行“谁批复、谁负责”,落实责任主体.
区级主管部门下属单位实施的且经项目建设单位审核的项 目实际总投资在400万元以内(含400万元)的政府投资项目峻 工财务决算,区财政部门授权区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复项目竣工财 务决算.
区财政部门根据《重庆市江北区财政投资项目峻工财务 决算评审原则》,每年按照区级主管部门批复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项目数量的10%进行抽审,抽审审定金额与峻工财务决算批复金 额出现偏差或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事项,视为峻工财务决算批复不 合格.
每年集中向区政府常务会议报告,并纳入部门财政绩效管 理年度考核.
其他项目的峻工财务决算,由区财政部门审核批复.
第七条财政投资评审方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对项目预、决算进行评审,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进 行分标段评审.
(二)对自然灾害等涉及人民财产安全等应急、抢险类特殊 项目可实行动态监管,事后评审.
第三章评审原则 -5-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
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环评(征求意见稿).pdf
宝中铁路 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征求意见稿) 建设单位: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银川工程建设指挥部 评价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二四年五月西安
项 目地理 位 置图 苏红图 临河 西小楼 呼和浩特 查干德尔斯 石拐 嘉关 包头 镜铁山 塔然高勤 鄂尔多斯 乌海 湖东 阿拉善右旗 浩动报吉 准格尔 朔州 紧削关 山丹 张接 惠农 府谷神池 金品 巴彦浩特 银川 9 祁连 石家庆 大坝 新上海店 林 太原 州 令哈 柳家庄 采达尔 打柴沟 定边 精边 偷次 乌兰 中卫 中宁南 缓德 西宁 红会 同心 海原 本工程 兰州 白锁 固原 庆阳 黄校 定西 平凉 沁水 合作 甘容 华章 运城 门 洛阳 开封 天水 郑州 清南华山 例 略阳 陇南 商州 设计铁路 椎水 宝丰 既有亮速铁路通道 汉中 镇安 商耐 既有向速连按线城际铁路 既有哲速铁路 汉阴 马店 在建铁路 中长用线划铁路 紫阳 安康
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
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地理位置图 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 概述. 1总则 1.1编制依据 1.2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6 1.3 评价工作等级 1.4 评价范围及时段, 6. 1.5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1 1.6 环境功能区划. 1.7评价标准 .18 1.8评价内容及重点 22 1.9环境保护目标 2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29 2.1既有宝中铁路工程概况 29 2.2既有铁路回顾评价 85 2.3 本次扩能改造工程内容 42 2.4工程分析 3沿线环境概况. ..89 3.1自然环境概况. 89 3.2区域生态环境概况 94 3.3沿线环境质量现状 96 4工程选线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99 4.1与相关政策和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99 4.2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80....
宝中铁路平凉南至安国镇段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3项目与沿线城市规划相容性分析 4.4主要线路方案比选研究 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28 5.1概述... 5.1.1 评价等级 5.2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现状. 5.3 工程建设对平凉北山省级森林公园的影响分析 139 5.4 工程建设对土地资源、基本农田的影响分析 5.5工程建设对沿线植被资源的影响分析 5.6工程建设对沿线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177 5.7工程对沿线景观的影响分析 5.8铁路阻隔影响分析及缓解措施 5.9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评价 196 5.10结论. .201 6声环境影响评价. .204 6.1概述 6.2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6.3 环境噪声预测评价 6.4 治理措施及经济技术分析 228 6.5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述 238 6.6小结 7环境振动影响评价.. .245 7.1概述.. .245 7.2振动环境现状评价 .245 7.3运营期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4减振措施及建议 ..253 7.5施工期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256 7.6小结与建议
嘉兴电解水制氢电堆项目环评文件 爱德曼.pdf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异地新增年产42.5吨氢气、系统集成150兆瓦电解水制氢电堆项目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异地新增年产42.5吨氢气、系统集成 150兆瓦电解水制氢电堆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二零二四年九月 杭州祥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祥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3-82076813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异地新增年产42.5吨氢气、系统集成150兆瓦电解水制氨电堆项目 杭州祥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3-82076813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异地新增年产42.5吨氢气、系统集成150兆瓦电解水制氢电堆项目 目录 第1章概述 1.1项目由来. 1.2项目特点. 1.3评价工作过程, 3 1.4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5 1.5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7 1.6环评主要结论. 7 第2章总则 .9 2.1编制依据, ..9 2.2评价原则及目的... 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2.4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 .14 2.5评价等级 ...20 2.6评价重点及评价范围. .24 2.7评价方法. .25 2.8环境保护目标... ..26 2.9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26 第3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5 3.1扩建前企业概况. 3.2扩建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64 3.3扩建前后企业污染源强变化 ...8 3.4建设期污染源强分析. .88 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92 4.1项目地理位置. 4.2自然环境概况.. .92 4.3环境质量现状. 4.4评价区域内污染源调查 .103 4.5区域基础设施概况.. .. 103 第5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7 杭州祥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3-82076813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异地新增年产42.5吨氢气、系统集成150兆瓦电解水制氢电堆项目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07 5.2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10 5.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19 5.4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28 5.5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136 5.6运营期固废影响评价.. 139 5.7运营期环境风险评价 142 5.8运营期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56 5.9碳排放影响分析. 5.10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64 第6章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 .167 6.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6.2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69 6.3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72 6.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72 6.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 173 6.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77 6.7防治措施汇总 .177 第7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80 7.1环保投资估算. 7.2项目实施后环境影响预测与环境质量现状比较 ..181 7.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81 第8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8.1环境管理.. . 183 8.2污染物排放清单, ..184 8.3环境监测计划 .187 8.4清洁生产. ..189 8.5总量控制内容.. ..191 第9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93 9.1建设项目概况... ... 193 杭州祥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3-82076813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异地新增年产42.5吨氢气、系统集成150兆瓦电解水制氢电堆项目 9.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9.3污染物排放情况. 9.4主要.境影.. 9.5环境保护措施. 197 9.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97 9.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99 9.8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199 9.9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9.10排污许可分类管理 9.11建议与要求.. .20.01 9.12总结论. .201 附图: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项目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附图3-项目补充监测点位布置图 附图4-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 附图5-嘉善环境管控单元分类图 附图6-嘉善县三区三线图 附图7-嘉善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附件: 附件1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赋码)信息表 附件2营业执照 附件3法人身份证 附件4用地规划许可证 附件5现有项目环评批复及验收意见 附件6原有项目排污许可证 附件7原有项目危废处置协议 附件8原有项目承诺书 附件9原有项目排污权证 杭州祥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3-820768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修正本).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本) 公布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8.12.29 施行日期:2018.12.29 效力:有效 门类:环境保护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16年 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二十四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全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 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 与制度.
第三条编制本法第九条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规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条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 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条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条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 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 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 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 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 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 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 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款所列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按照本法第七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条依照本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 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条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第十一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 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 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编制机关应当认真考虑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当在 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第十二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在报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审 批机关审查: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十三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人民 政府指定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 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参加前款规定的审查小组的专家,应当从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的专 家库内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办法,由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审查小组提出修改意见的,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应当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结
论和审查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和审查意见的采纳情况作 出说明:不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 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审批中未采纳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的,应当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
第十五条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 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发现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六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 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 面评价: (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 析或者专项评价: (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 响评价.
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当根据规划的环境影 响评价审查意见予以简化.
第十九条建设单位可以委托技术单位对其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的,可以自行对其 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
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技术规范等规定.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的能 力建设指南和监管办法.
接受委托为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不得 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 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
第二十条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结论负 责,接受委托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对其编制的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承担相应责任.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 影响报告表编制单位的监督管理和质量考核.
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编制单 位、编制主持人和主要编制人员的相关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 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总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 技术单位.
第二十一条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pdf
附件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HJ2. 1202× 代替HJ2.1-201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General Programme (修订征求意见稿) 202□-□□-□□发布 202□-□□-□实施 生态环境部发布
HJ2.1202 目次 前 言 ii 1适用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总则 4建设项目概况. 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0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 7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论证 12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3 9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和排放管理. 13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4 11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质量控制 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基础信息表. 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基础信息表... 20
HJ2. 1202 前言 境保护管理条例》,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通用规定、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及相关 要求.
本标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93)的第三次修订,第二次修订版本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本次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新增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和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定义: 一一新增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任务及主要依据: 一一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体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源头预防功能,强调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应科学精准、可行有效: 一一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明确各组成功能及衔接关系: 一一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强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环境准入中的功能,明确符合性 分析形式和开展规划符合性分析的范围: 一一完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要求,明确编制依据要求: 一一完善规范评价因子筛选.
强调依法评价,增加生态影响评价因子筛选:将新污染物作为 评价因子进行识别: 一一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内容: 一一新增环境影响评价引用资料要求,强调数据时效性: 一一完善建设方案环境比选要求,明确比选方案类型、加深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比选的深度: 一一强化工程分析中生态影响因素分析:强调污染源源强核算应符合实际排放的总体原则: 一简化规划环评中所包含建设项目的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 一一简化对环境影响小且周边环境不级感建设项目的模型预测要求: 一-强化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预测,强调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与排污许可衔 接: 一一新增生态保护对策措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论证内容: 一一新增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评价要求: 一优化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监测计划内容:强化生态监测计划: 一一新增排放管理.
强调重点行业新增污染物项目排放量削减替代管理要求: 一一新增环境管理基础信息要求,增加两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础信息表至附录: 一新增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质量控制要求.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x年xx月xx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x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11
HJ2. 120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通用规定、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及相关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环境要素environmentalelements 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也叫环境 基质,通常是指大气、水、声、振动、生物、土壤、海洋、电磁、放射性等.
2.2 累积影响cumulativeimpact 指当一种活动的影响与过去、现在及将来可预见活动的影响叠加时,造成环境影响的后果.
2.3 环境保护目标environmentalprotection objects 指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及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
2.4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ecology-impact constructionprojects 指以生态影响为特征的,主要对生态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2.5 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pollution-impactconstructionprojects 指以污染物排放为特征的,主要因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
3总则 3.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任务及主要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依据国家及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标准以及有关的 技术规范性文件,通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客观准确分析判断建设项目类型、 规模、选址布局、生产工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要求的符合性,科学预测分 析建设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对环境保护目标提出拟采取的有效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明 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从技术角度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及环境可行性.
3.2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3.2.1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 思路,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突出源头预防的作用,持续保护和改善生态 环境质量,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3.2.2主要原则 a)依法评价 贯彻执行我国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
b)科学精准 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客观反映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
以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对不同区域、环境保护目标精准施策.
c)突出重点 根据污染影响类和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差异性突出各自评价重点.
通过分析建设 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 点分析和评价,提出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d)衍接协同 衔接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和审查要求,避免重复评价:衔接排污许可制度,强化 污染物排放管理:衔接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新要求,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推进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 型.
e)可行有效 确保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的保护效果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并在后续监督执法中可检 查、可测量、可监督.
3.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 3.3.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由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简称源强指南)、 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简称行业导则)、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简称 要素导则)、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简称专题导则)以及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等构成,以 2
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附件9 《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审批原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背景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用作交通工具动 力电池的占比约为70%,其他应用去向还包括消费类电池产品和工 业储能市场.
动力电池是支撑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 展的关键,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动力电池及上游相关电 池材料制造行业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建设项目数量持续增加.
2022年,全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545.9GWh,同比增长148.5%; 电池制造、正极材料制造、负极材料制造项目审批数量同比分别增 长20%、52%和104%,并且项目产品和技术明显呈现多元化发展趋 势.
区别于传统燃油车辆,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污染物的排放量较 小,全产业链的环境污染转移到生产端和回收端.
锂离子电池制造 是新能源车辆制造周期污染物排放量和能耗最高的部分,也是新能 源汽车全产业链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的重要环节.
锂离子电池及相关 电池材料制造行业生产流程拆分较散,建设项目类型较多,污染特 征多样,相关环境管理要求函需规范.
为更好服务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支持行业 -51一
绿色高质量发展,规范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审批,做好相关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生态环境 部组织制订《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审批原则》(以下称《审批原则》).
二、制定的必要性 (一)贯彻落实生态环境管理新要求 今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入打好污 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生态系统 质量和稳定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筑牢美丽中国建设生 态安全根基和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六项重大任务.
近年 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整准确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部署要 求,水、大气、土壤、固废、噪声等污染防治法及《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陆续制修订,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两 高”项目源头防控等环境管理政策相继出台,对行业环评管理提出 了新的要求,亟需在相关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过程中予以落 实.
(二)明确部分项目落地选址要求 为严格规范化工项目审批,《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 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环环评【2021]45号)等相关 文件要求化工项目需要选址在依法合规设立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 一52一
区;对于布局在长江经济带的项目,还需要满足“禁止在长江干支 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的要求.
正 极材料目前以磷酸铁锂(LFP)和三元材料(NCM、NCA等)为主, 其行业类别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既可列入无机盐制造(化工行 业),也可列入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审批过程中对于相关项目 是否执行化工项目相关要求存在争议,需要进行明确.
(三)明确和完善污染防治措施要求 根据调研,行业环境管理存在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不明确、污 染防治措施要求不完善等情况.
如磷化工项目和石墨类项目尚无行 业排放标准,多数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工业大气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部 分项目特征污染物沥青烟、苯并[a]芘管控要求不明确,存在污染 物排放限值要求宽松、易遗漏特征污染物等问题;锂盐制造和前驱 体类正极材料制造项目共沉淀废水产生量大,含重金属且含盐量和 氨氮浓度高,不允许直接排入市政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应进行处理 后排放,排放水平受脱盐处理工艺的技术水平影响差异较大;N-甲 基吡咯烷酮(NMP)废液产生于电池制造烘干工序之后的NMP废气 回收过程,NMP废液产生量较大,单个项目NMP年使用量一般在几 百甚至上千吨,目前对于该类固体废物是否作为危险废物管理存在 较大争议.
(四)引领建设项目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 一53一
要》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决遇制高耗能、高排放项 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
2020年10月,《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 通知》明确开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膜电极等关键核心技 术研究,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
2021年10月,《国务院关 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 提出聚焦新型电力系统、节能、氢能、储能、动力电池、二氧化碳 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深化应用基础研究.
2022年6月,生态环 《 【2022]42号),提出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 降碳行动,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 工程试点.
同时,近年来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电池产 业链的全方位监管.
如欧盟新发布的《电池和废电池法规》增加了 对电池碳足迹等要求,设定碳足迹准入门槛并延伸到供应链环节, 明确2024年7月1日起只有已建立碳足迹声明的电池才能投放市 场,包含碳排放量、绿电使用率、可再利用原料使用比例等指标规 定,导致我国的动力电池出口面临碳足迹合规风险,行业协同降碳 需求迫切.
三、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一)框架思路 本次《审批原则》制订,以推动动力锂电池行业高质量发 一54一
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以规范环境管理、防范环境风险 为导向,以协调一致、依法依规、有效指导为原则.
根据涉及的 不同行业、环评文件类型和产业发展要求等,设置了适用范围、 法规政策、项目选址、清洁生产、废气污染防治、温室气体环境 影响评价、废水污染防治、王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 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环境风险、以新带老、总量控制、环境 管理和监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等16 个方面内容.
(二)主要内容及制定依据 一是明确适用范围.
根据近三年相关建设项目环评管理调研, 并结合部长信箱所涉问题情况,选择环境影响较大、存在问题较多 的子行业纳入《审批原则》的适用范围,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 料、负极材料制造.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目前主要以六氟磷酸锂为 主,作为无机化学工业管理较为规范;隔膜材料主要包括塑料隔 膜、芳纶隔膜等,电池行业特征相对不明显;废锂离子电池处理项 目一般包括拆解、破碎、材料回收等,工艺流程和内容等与上游生 产项目差别较大,故上述三类项目未纳入适用范围.
其中,前驱体是正极材料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以三元材料为 例,前驱体起到链接有色属性的钻镍盐和锂电正极材料的作用,并 对三元正极材料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电化学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相关内容应属于本行业的适用范围.
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等) 用于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提供锂源,其生产过程的污染物排 一55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21年版) 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综合 考虑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 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下列 区域: (一)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 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除(一)外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永久基本农田、 基本草原、自然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重要 湿地、天然林,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 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润游通道, 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 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2一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 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就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 区的影响做重点分析.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改变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建设内容涉及本名录中两个及以上项目类别的建设项目,其环 境影响评价类别按照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建设内容不涉及主体工程的改建、扩建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 类别按照改建、扩建的工程内容确定.
第五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管理;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 认为确有必要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可以根据建设项 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 程度等,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建议,报生态环境部认定后 实施.
第六条本名录由生态环境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七条本名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及《关于修改(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 令第1号)同时废止.
-3-
环评类别 项目类别 报告书 报告表 登记表 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 一、农业01、林业02 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 农产品基地项目(含 三条(二)中的除(一)外的生 1 药材基地)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 其他 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基本草原、 重要湿地,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和重点治理区 2 经济林基地项目 原料林基地 其他 二、畜牧业03 年出栏生猪5000头(其他畜禽种类折合 其他(规模化以下 牲畜饲养031:家禽 猪的养殖量)及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 的除外) 饲养032:其他畜牧 存栏生猪2500头(其他畜禽种类折合猪 (具体规模化的 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 业039 的养殖规模)及以上无出栏量的规模化 标准按《畜禽规模 三条(三)中的全部区域 畜禽养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规模化畜 化养殖污染防治 禽养殖 条例》执行) 三、渔业04 用海面积1000亩以下300亩及 第三条(一)中的自然保护区、 以上的网箱养殖、海洋牧场(不 含海洋人工鱼礁)、苔养殖 海洋特别保护区:第三条(二) 等:用海面积1000亩以下100 中的除(一)外的生态保护红线 海水养殖0411 用海面积1000亩及以上的海水养殖(不 亩及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工 其他 管控范围,海洋公园,重点保护 含底播、藻类养殖):围海养殖 厂化养殖、高位池(提水)养 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 殖:用海面积1500亩及以上的 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 底播养殖、藻类养殖:涉及环 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天然渔 境敏感区的 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环评类别 项目类别 报告书 报告表 登记表 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 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 网箱、围网投饵养殖:涉及环 三条(二)中的除(一)外的生 5 内陆养殖0412 境敏感区的 其他 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重要湿地,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 饵场、越冬场和润游通道 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6 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 煤炭洗选、配煤:煤炭储存、 选061:褐煤开采洗 煤炭开采 集运:风井场地、瓦斯抽放站: 选062:其他煤炭采 矿区修复治理工程(含煤矿火 选069 烧区治理工程) 五、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7 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 三条(二)中的除(一)外的生 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永久基本 农田、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 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重 陆地石油开采0711 石油开采新区块开发:页岩油开采:涉 其他 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 及环境敏感区的(含内部集输管线建设) 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 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 越冬场和润游通道,天然渔场,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 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第三 条(三)中的全部区域
环评类别 项目类别 报告书 报告表 登记表 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 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 三条(二)中的除(一)外的生 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永久基本 农田、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 新区块开发:年生产能力1亿立方米及以 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重 陆地天然气开采 上的煤层气开采: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含 其他 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 8 0721 内部集输管线建设) 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 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 越冬场和润游通道,天然渔场,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 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第三 条(三)中的全部区域 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8 铁矿采选081:锰矿、 全部(含新建或扩建的独立尾矿库:不 铬矿采选082:其他 单独的矿石破碎、集运:矿区 9 含单独的矿石破碎、集运:不含矿区修 修复治理工程 黑色金属矿采选089 复治理工程) 七、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9 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091:贵金属矿采选 全部(含新建或扩建的独立尾矿率:不 10 含单独的矿石破碎、集运:不含矿区修 单独的矿石破碎、集运:矿区 092:稀有稀土金属矿 复治理工程) 修复治理工程 采选093
环评报告书框架及格式.pdf
国家电投阳江三山岛三 海上风电场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有限公司 广东阳江事投聚能风电有限公司 浙
目录 1 概述 2 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情况 2.1 公开内容及日期. 2.2 公开方式.. 2.3 公众意见情况. 3 征求意见稿公示情况 3.1 公示内容及时间. 4 3.2 公示方式. 4 3.3 查阅情况. .12 3.4 公众提出意见情况. 12 4 其他公众参与情况 .12 5 公众意见处理情况 13 6 报批前公示, 13 6.1 公开内容及日期. .13 6.2 公开方式 .13 6.3 公众意见情况.. .14 7 其他 14 8 诚信承诺 .16
国家电投阳江三山岛三海上风电场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1概述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同公众之间的 双向交流,即通过向本项目周围地区的公众介绍项目的类型、建设规模及工程情 况、同项目有关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使公众充分地了解项目潜在的有利和不 利影响,并确认公众对该项目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和要求,进而使项目能 被公众认可,提高项目社会可接受性,从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限中()《与主》股 要求,广东阳江电投聚能风电有限公司作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唯一 责任主体,认真履行责任,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公众参与工作:在环评初期阶段, 通过网络平台公开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书征求意见稿形成后,通过网络、现场张贴公告、报纸的方式充分征求公众意见: 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前通过网络平台公开了环境影响 报告书全本及公众参与说明,充分征求公众意见.
最后按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 求编制《国家电投阳江三山岛三海上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本次公众参与进行了三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
首次公示在建设单位确定 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个工作日内进行;第二次公示在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形成后进行,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少于10个 工作日;第三次公示在报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批前,将报告书全本及公众参与 说明进行了公开.
通过公众调查,广泛收集本项目所在地公众对本项目实施的态 度、意见和要求,为管理部门对工程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公示期间,未收到公 众意见.
表1-1环境影响信息公开情况一览表 序号 类别 公示方式 公示载体 时间 1 首次信息公示 网络公示 阳江热线网 2024年7月2日 2 网络公示 阳江热线网 2024年7月19日 3 报纸公示一次 阳江日报 2024年7月19日 4 征求意见稿信息公示 报纸公示二次 阳江日报 2024年7月27日 5 张贴公示 口杨村、北环村、三丫 村、大沟镇人民政府 2024年7月22日 6 报批前公示 网络公示 阳江热线网 2024年8月2日 2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情况 2.1公开内容及日期 本项目首次信息公告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2) 建设单位; (3)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4) 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5)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我单位于2024年6月28日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 构为三平环保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本项目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日期为 2024年7月2日,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第九条“建设单位应 当在确定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单位后7个工作日内,进行环评信息首次公开”的要 求.
2.2公开方式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要求,本项目在“阳江热线网”进行 了首次网上公示,公示网址为:.yangjiang.gxnewsw./2024/0702552 354.html “阳江热线网”是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网络平台,载体的选择符合《环 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
公示时间为2027年7月2日.
公示的截屏图 片以及全文见图2.2-1.
Mxzn 播 拒地做花瓶, 我们要有颜有才 招募令 我们常要脑调大.
也需要超优雅 生鲜果蔬 SI 国家电投阳江三山岛三海上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 R8: 责注编间:am表时间2004074021:.54点次 或谢生山区支款的走师们 加果一个人为了自已的学生他的学生就是他的后代一户安先 根据(中华人民其和国环境影地评价法》和(环装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志环境部令 第4号)的有关现定为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选权和监错权现将“国家电投阳江三山 南三海上只电场项目“环增影响评价的有关您息公告如下.
1.建波项目基本集况 项目名称国家电投阳江三山岛三海上风电场项目 项目位置本项位于广东客阳江市海陵岛南街海域场址中心离岸正离约80km,通址范图水定 在47-52m之周.
建设内容本项出规划装机容量为500MM共建设36世风电机组(单机启量14M)风电机组发出 电能通过8国66kV董电海座电提接入海上换流站,本工程总工期计划为18个月工程总投资748638 万元, 2.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广东阳江电投聚肥风电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城北街道新江北路5号13楼 联系人毛大题 电话:173077157 邮箱:450424694@q. 3.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评价单位三平环保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6号楼405室 联系人楚 电话18611092573 邮箱hangche97@163. 4.公众息用表的网继连接 根据(环填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公余意见表的内容和府式当生态环境部制定,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见公示网页购件,或风生态环增那网地下载,网址始 下hftps:2/wew me.go.c/gk2018/xg/ogk01/20181a/20181024 65329.tml 5.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选径 即日起公金司菜取结函,电话,电子部件等方式发表别项追建设及环济工作的量免和建议发 表意见时请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填胞响评价相关的准见和进议, 广东阳江电股聚能民电有限公司 2024年7月2日 图2.2-1首次网上公示截图
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热电项目环评文件(报批公示稿).pdf
Beyond 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 热电联产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建设单位: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浙江碧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二四年十月
Beyond 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 热电联产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鸿益热 电 建设单位: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浙江碧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二四年十月
打印编号:1727155325000 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 项目编号 6s6ldw 建设项目名称 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 建设项目类别 41--087火力发电;热电联产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报告书 益热电 一、建设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盖章) 市 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LP71 昌李 法定代表人(签章) 印雪 主要负责人(签字) 陆斗平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签字) 本率 二、编制单位情况 境工程 单位名称(盖章)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106341963619 限 三、编制人员情况 1.编制主持人 姓名 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号 信用编号 签字 周瑾 09353343508420181 BH013582 周茫 2.主要编制人员 姓名 主要编写内容 信用编号 签字 项菲 其他 BH021645 周瑾 工程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 BH013582
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 目录 1概述... 1.1项目由来, 1.2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1.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16 1.4主要环境问题 ..17 1.5环评主要结论... ..8 2总则... ...19 2.1编制依据.. ...19 2.2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25 2.3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 ..28 2.4评价工作等级... ...8 2.5评价范围及环境墩感区, ..44 2.6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 ...49 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82 3.1建设项目概况 ..82 3.2热网工程概况, ..97 3.3桐乡市中鸿新材料有限公司、桐乡市中益化纤有限公司聚酯装置有机废 气接入情况 ..97 3.4工艺流程.. ...100 3.5产污环节及污染因子分析 ..103 3.6污染治理措施. ...103 3.7污染源强分析, ...106 3.8清洁生产 ..138 3.9总量控制和煤炭总量平衡 ..144 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47 4.1自然环境概况. ..147 4.2区域污染源调查. ...150 4.3区域配套工程概况. ..151 4.4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55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1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71
桐乡市鸿益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 5.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176 5.3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252 6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306 6.1评价依据 ..306 6.2政策符合性分析.. ...307 6.3现状调查与分析 ...312 6.4碳排放量分析. ..312 6.5协同减污降碳措施比选与可行性论证 ...320 6.6碳排放管理及监测计划. ...323 6.7碳排放评价结论, ...325 7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327 7.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327 7.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46 7.3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51 7.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353 7.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354 7.6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358 7.7环保措施汇总. ...358 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360 8.1环境管理, ..360 8.2项目主要污染源清单 ...363 8.3监测计划 ..369 9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372 9.1环保设施投资估算 ...372 9.2环保投资比.. ..373 9.3环保设施环境效益, ...373 10环境可行性综合论证. ...74 10.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四性五不批"符合性分析 ...374 10.2《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修正)符合性分析....381 11结论与建议. ..382 11.1基本结论 ...382 11.2建议 ...389 11.3总结论... .389
DB42/T 2189-2024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技术规范.pdf
ICS13.080 CCSB 11 DB42 湖 北 東省地 方 标 東准 DB42/T 2189-2024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 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smallwatershed prehensive soiland wate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project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4-02-01发布 2024-04-01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42/T 2189-2024 目次 前言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综合说明 6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7小流域选择及概况 8建设任务目标与规模 9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10施工组织设计 11水土保持监测 12工程管理 13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4效益分析 附录A(规范性)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附录B(规范性)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附录C(规范性) 主要附图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附录D(规范性) 主要附表..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42/T 218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省 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金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璐、杨伟、聂斌斌、赵辉、高宝林、李菁、于泳、王平章、叶文华、李杰、 徐文玉、齐文杏、郑琅姣、雷盛、吴风燕、余冰、周颖、金淼、张溯明、陈芳.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间,可咨询湖北省水利厅,电话:027-87221666: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 建议可至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电话:027-65390629:邮箱:hbstbc123e163..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编制技术指南.pdf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 与实施方案编制技术指南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0年5月
目 一、适用范围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1 1、建设总体目标, 2、建设任务, 三、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2、基本原则, 3、依据及参考资料 3 4、实施年限.. 5、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
3 四、主要编制内容 5 1、现状调查及存在主要问题和需求分析 5 2、建设目标、任务与规模, 5 3、总体方案与措施设计... ...10 4、监测、评价与管理 11 5、投资匡算(概算) .12 6、效益分析. .13 五、编制成果要求 14
一、适用范围 根据《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 案》)要求,为了加强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编 制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依据《总体方案》及相关规范、导 则,制定本指南.
主要适用于上海市、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和 各街镇及以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方案编制.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1、建设总体目标 根据《总体方案》,到2025年,以郊区为重点,上海市建成“42x” 个“河湖通畅、生态健康、清洁美丽、人水和谐”的高品质生态清洁 小流域(单元),小流域内各类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水质提 升至IV类及以上,水系生态良好,人居环境优美,为建设幸福河湖水 系和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提供示范引领.
其中青浦区5个,松江区4个,金山区5个,闵行区5个,嘉定 区3个,宝山区3个,浦东新区6个,奉贤区5个,崇明区6个.
到2035年,全市建成与流域片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生态清 洁小流域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谱共生.
2、建设任务 结合河长制湖长制的深化完善,充分发挥河长制平台作用,以属 地政府为主体,条块结合,统筹协调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针对 不同类型,统筹规划、分区布局,问题导向、因害设防,合理配置各 项措施,因地制宜实施水系生态整治、面源污染治理、水土流失综合 防治、生态修复及人居环境改善等建设任务.
1
三、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 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和建设“幸福河”的号召,深化 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坚持系统治水,以生态清洁小流域为连片布局, 中心城区以骨干水系为治理单元,郊区以村落水系为治理单元,提升 水生态环境,加快推进上海“河湖通畅、生态健康、清洁美丽、人水 和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建设幸福河湖水系和卓越的全球城 市提供自然基础.
2、基本原则 (1)规划引领,系统治理 生态小流域建设要强化规划引领,以国土空间规划及村庄建设规 划为依据,与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等有机结合,系统整合产 业发展、村庄建设、河道整治、景观营造等各项工作,确保生态清洁 小流域建设系统化有序推进.
(2)生态优先,体现特色 以治水为核心,生态修复为重点,通过水质的提升和生态系统的 改善,打造环境优美、人水和谐的人居环境.
根据所处区位的差异, 对不同类型的小流域建设应突出各自特色.
(3)条块结合,协同推进 小流域治理工作涉及水域及陆域的联合治理,工作推进过程中需 打破部门界限,以块为主体,部门联动,水务、农业、绿容、环保及 2
镇(村)政府共同发力,紧密协作,才能取得实效.
(4)科技支撑,建管并重 生态小流域建设涉及专业种类多,需要强化科技支撑,对水土监 测、河湖健康、生态护岸、面源控制等加强技术研究.
建设和管理并 重,既要不断提高建设质量,也要注重提升管理水平.
3、依据及参考资料 说明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依据的总体方案、各区镇总体规划 暨土地利用规划、防洪除涝规划、蓝线专项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 措施设计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等.
4、实施年限 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城镇污水污泥处置规 划等研究课题的相关内容,绿化市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十四 五”规划相关内容有机衔接.
建设规划编制年限为2021年至2035年,与区总体规划、区蓝线 专项规划、区防洪除涝规划等有机衔接.
5、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 (1)工作思路 对小流域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存在主要问题;并按照所属四种 不同类型(水源保护型、绿色发展型、都市宜居型、美丽乡村型)、 十一项主要评价指标(小流域区域水质、土壤侵蚀强度、林草面积占 比、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每年化肥使用量、生活污水处理率、工 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规模化养殖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 3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总体方案.pdf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总体方案 上海市河长制办公室 上海市水务局 2020年5月
目 前言 一、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 (三)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落实河湖长制的重要内容. (四)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实施水土保持规划的重要任务. (五)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5 (一)河湖现状 5 (二)水质现状 6 (三)存在问题. 8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6 (二)基本原则. 9 (三)总体目标 10 (四)类型划分及布局. 11 (五)主要评价指标 13
(六)近期建设重点 17 四、主要任务及分工 19 (一)河湖水系治理 19 (二)面源污染防治. 21 (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22 (四)生态修复 24 (五)人居环境改善 24 五、保障措施. 25 (一)加强部门协作 25 (二)加大资金投入 26 (三)加强科技支撑 26 (四)做好示范推广 26 (五)加强运行管理. 27
前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 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行动,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 境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发展座谈会上,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 为黄河治理保护指明了方向,为新时期全国江河治理保护提供了遵循.
打造"幸福河"是在维持河流自身健康的基础上,能够有效保障防 洪安全,可持续提供优质水资源和生态产品服务功能,支撑流域高质 量发展,让人民有安全感、获得感、满足感的河流.
近儿年上海市水环境治理经历了补短板的两个阶段,一是消除黑 臭水体阶段,集中治理全市黑臭水体,二是整治面广量大的劣V类水 体阶段,经过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至2019年底劣V类河 道断面占比已下降至2.5%,全市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面临新形势,需要将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到江河治理保护实践中, 落实到每一条河流上,努力让上海每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 河”.
上海的水生态环境治理应贯彻生态文明和“幸福河”的理念, 用足用好河长制平台,全面推进上海“河湖通畅、生态健康、清洁美 丽、人水和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将水土流失治理、水源保护、
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等统筹规划,开展山水林 田湖系统治理,力求本市的水环境有新的跨越,打造河长制水生态环 境治理的升级版,促进地区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广西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体系研究.pdf
中国水土保持SWCC2022年第6期 31 广西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体系研究 李四高,胡生君”,肖俊波,装承敏2 (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3; 2.广西水工程材料与结构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3:3.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海西宁810000)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体系;广西 [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两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迈进了一个新阶段.
在全面总结广西生态 清洁小流城建设转点、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广西生态清活小流城的治理措施体系和治理成效,并提出了下 一步开晨生态清洁小流城建设的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941(2022}06-0031-04 进人21世纪以来,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成到国土面积的16.21%,相比2012年数据,水土流失面 为广西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主要方式,为广西近年来积减少23.76%.
随着水土流失状况的逐渐好转,全区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大范围集中连片裸地、荒地已成为“稀有品”,单纯地 前,全区水土流失状况逐年好转,广西水土保持工作进种植水保经济树种不再适宜当前的水土保持形势.
因 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新时期对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作此,广西水利部门决定向先进地区学习建设生态清洁 时采取治理和修复措施,提高生态清洁程度.
生态一种尝试,是山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一大创举[3].
生 清洁小流域作为一种在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必将成为广西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上,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建设内容多且标准高的新 引领水土流失治理的排头兵.
型综合治理模式,是以水系、村庄和城镇周边治理为重 点,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将水土资源保 2主要治理措施体系 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相结合的小 广西地理跨度大,各地所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治理模式.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广西共建成 不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也不尽相同.
根据“十 生态清洁小流域74条,治理面积4814.39km².
通过三五"以来各地治理实践,按照治理措施、后期维护、实 项目的实施,流域内实现了水体清洁、村容关观、行洪施效果等,把广西生态清洁小流域划分为山区生态清 安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洁小流域治理模式与城乡结合部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 模式.
1概况 2.1治理模式 广西地跨西南岩溶区与南方红壤区,区域水土保 (1)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
以建设生态 持各项因子差异较大.
2012年全区水利普查结果显河道为轴心,连接河流两边的生态预防治理区和坡面 示,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到5.05万km,占全区总面治理修复区,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措施,打造村庄 征:西部为岩溶山区,土壤贫瘠,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求高,河道周边生态缓冲带用地协调困难,且受山区交 东南部崩岗水土流失较为突出,被当地群众视为维护通、经济、人口等因素制约,施工材料需简便易得且易 生态安全的“拦路虎”;北部多为喀斯特地貌,一经南 可于后期维护.
广西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系 水冲刷就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南部邻海,人类活动 见图1.
较为巅紧,人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经过多年治理, (2)城乡结合部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
以位 2020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3.85万km²,占 于城乡结合部的小流域为核心,通过构建河滨生态植 被带、生态边坡、植被过滤带等措施,充分发挥流域内 [基金项目]广西白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日(2018GXNSFBA050071) 自然条件,净化自然水体,打造河滨带生态景观.
其特
32 . 中国水土保持SWCC2022年第6期 点是具有一定的河道岸坡缓冲地,景观性要求高,且由 够正常运行.
广西城乡结合部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 于城乡结合部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各治理措施需与周 施体系见图2.
边景观规划、黑臭水体整治相结合,以保证后期维护能 山区生市请小流城 防洽分区 坡前治理修复区 生态保护区 生态闽防泊理区 品 胞 体 系 汉梯 护 建设目标 淘道形本白然 防满达标 水成选标 物多样性著提商 图1广西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城治理措施体系 防验分区 错继体系 建设日标 农用过连带 重水淮据 经济林 注地处理 提高林草 生态强冲 土地格治 保护区 绿化 透水罐装 收您 股人市政管同 下X式绿地 农田道路 非时处置 生物得留 植草肉 垃级处班 防洪达标 雨水径流调控 城市东土筑久物发 生态步道 雨水篷 助共空间斯装 相被缓冲特 水残达标 保地综合 人河口限地 人工土堆漆通 整除区 阿流连通性复] 人工能地设施 雨本利用 生物多样性 生态辆息地恢复 显著提商 水质强化恢复 雨污分流 排水防设施 图2广西域乡结合部生态清活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系
李四高等:广西生态清洁小流城治理体系研究 33 - 2.2具体措施 轻了村庄农业、生活带来的面源污染,为“清水下山、净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大致可分为坡面治理措施、升了乡村人居环境舒适度,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振兴 水域生态治理措施、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措施三类.
坡乡村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治理措施包括封育保护、拦护设施、梯田整修、水保4.2促进水利科技发展,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推上一 造林、水保种草、节水灌溉等;水域生态治理措施包括 个新的台阶 生态护岸、生态护坡、生态拦沙坝、河(库)滨带治理、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水利科技支 湿地恢复、面源污染植被带等: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措施撑.
广西各市县积极与外省发达地区以及科技部门对 包括砌筑树盘、整治土地、修建排水沟、村庄关化、生活接,在小流域治理中积极引人生态砖、植草喷插、景观 垃圾处置、污水处理、田间生产道路建设、沟道清理等.
生态苗木等,对新型材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刺激了各 3主要做法与经验 地对新型生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促进了水利科技的 发展.
3.1勇于创新,积极实践 4.3尊重民俗,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融合与经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各级水利部门积极探索符 济发展 合自身特点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不断更新建 广西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辖区内居住着11个 设理念,完善治理体系,逐渐将流域内坡面侵蚀强度控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都有其独特的生活习惯与民族 制在轻度以下,建成多条景观关观、行洪安全、生态系文化.
“十三五”以来,广西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 统良性循环的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土保持工作,每年安排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时重点向 3.2走出“壁垒”,引入“外力”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特别是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倾 “十三五"以来,广西水利厅组织各市县水利部门 斜.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到水土保持治理先进地区取经,先后参观学习了南京 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村容村貌,一些地方借 石塘生态清洁小流域与泰安市桃花源生态清洁小流 着生态清洁小流域带来的“生态红利”发展民俗旅游, 域,让各级水土保持管理者对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 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外界融合交流创造了有条件.
理念得到提升.
在坚持“走出去”的同时,广西水利部 一些地方建立的生态护岸、生态小广场,为少数民族聚 门也积极着手“引进来”,每年借助组织培训的机会, 居地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邀请周边地区拥有多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经验的专 4.4加强宣传,树牢生态“金不换”的理念 业人员授课,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通过项目前期工作调查时的宣传,实施过程中宣 3.3认真总结,规范体系 传碑的建立,实施后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带来的生态、经 2021年,广西水利厅认真总结历年来各市县小流 济、社会等效益的体现,向全社会宣传着广西生态“金 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广西“十四 不换“的理念,让群众特别是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地区的 五"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中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 群众了解到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带来的好处, 式分为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与城乡结合部生 极大地激发了项目实施地区及周边区域群众参与水土 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并总结出两种治理模式的治 流失治理的积极性.
理措施体系.
同时,在2022年项目的前期申报中首次 5问题与建议 引人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打分表,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 设计要点列为重要的得分点,并对得分高的项目优先 2020年广西水土流失面积仍有3.85万km,水土 进行安排,保证了来年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前期工作质 流失仍然是广西的主要生态问题.
广西作为经济欠发 量.
达省份,水土流失治理投人不足.
同时,生态清洁小流 4生态清洁小流域主要成效 域建设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建设成 本高,需要加大投资和科研投人力度.
4.1改善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当前,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高了村庄或农田周边的防倾斜,激发当地群众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积极 洪能力,构筑了水源或村庄周边的生态防护带,有效减性,促进乡村振兴.
34 中国水土保持SWCC2022年第6期 安定区淤地坝“四变”改革探索与思考 李晓兰,董俊天 (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站,甘肃定西743000) [关键词]淤地坝;提质增效;“四变“改革;安定区 [摘要]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逊地坝的效益,2021年甘肃有提出了淤地坝“四变“改革,安定区被选定为试点.
为夯实 试点工作,安定区从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和宣传保障等方面做好前期准备,大胆探索,积极试验.
阐违了安定区坝变库、 坝变路、坝变田、坝变沟如何变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期能为全省淤地坝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 发展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S157.3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0941[2022}06-0034-03 座.
这些淤地坝的建成,曾极大地改善了安定区农业保障等方面做好前期准备,大胆地探索,积极地试验.
农村基础条件,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方面发挥了通过一年的实践,淤地坝“四变”改革工作获得了一些 显著的作用,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
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坚实支撑.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 届五中全会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 1保障措施 会精神,认真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探索新时期黄 1.1组织保障 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地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为积极推进淤地坝“四 挖掘淤地坝的效益,2021年甘肃省水利厅提出了淤地变”改革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成立了淤 坝“四变”改革,即坝变库、坝变路、坝变田、坝变沟的地坝"四变”改革领导小组,为淤地坝“四变"改革工作 改革,安定区被选定为试点.
为了稳妥推进淤地坝“四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领导小组以分管 变“改革试点工作,安定区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淤地坝进农业的副区长为组长、水保站站长为副组长,交通局、 “十四五"期间,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渠道资 [3]毕小刚,杨进怀,李永贵,等.北京市建设生态清活型小流 金用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充分发挥目标责任考核 域的思路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05(1):1820. 的政策指挥棒作用,兼顾国家、企业和农民利益,走产 [4]孔庆端,梁刚毅.广西生态清洁型小流城治理模式研究 -学-研、科-工-贸之路,创新“政府公司农户”模 [J].广西水利水电 2019(3):7981 85. 式,拓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投资渠道.
另外,中 [5]王败,赵方莹,史振华,等.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生态清 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应加大对水土保持科技研发的投 活小流域规划与设计:以怀柔区前喇叭沟小流域为例[]. 中国水土保持,2016(10);4042. 入力度,激励科研创新,提高科研水平,探索具有广西 [6]胡建忠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绿化美化净化产业化 特色的生态治理措施,促进广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 9(1):104107. 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李四高(1986-),男(瑶族),广西桂林人,工程 师 硕士,长期从事水土保持规划与生态治理工 [1]莫明浩,谢端华,张磊,等.南方红壤侵蚀区生态清洁小流 作.
域评价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18 27 [收稿日期]20220120 (6) :10161023. (责任编辑张绪兰) [2]蒲朝勇,高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与展望[J].中国 水土保持,2015(6):7-10.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指南.pdf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 建设指南 上海市水务局 2023年9月
上海市水务局文件 沪水务[2023]755号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生态清洁 小流域建设指南》的通知 各区水务局: 《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指南》已经2023年9月6日 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市水
(此件主动公开) 上海市水务局办公室 2023年9月26日印发
目录 前言. 1总则 2基本规定... 3建设流程. 3.1规划与计划. 5 3.2立项与实施. 3.3养护与管理. 7 3.4监督与考评. 4治理单元方案与措施设计 .8 4.1现状调查. .8 4.2总体方案.. .10 5关键技术. ...15 5.1河湖水系治理 ...15 5.2面源污染治理 ..1 5.3水土流失防治. .23 5.4生态修复. .24 5.5人居环境改善. .6 6养护与管理.. .29 6.1运行养护. .29 6.2智慧管理. ..30 7附录. .33 附录A: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主要任务及分工表, ...34. 附录B: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 ..8 附录C:生态清洁小流域可研、初设报告编制要求 ..39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 制定说明.pdf
附件2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口送审稿口报批稿) 制定说明 主编单位(签章):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2023年3月24日
制定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先后5次对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 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米脂县 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 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作为打造绿色生态宜 居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要求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完善支持政策, 推动落实重点任务.
《水土保持法》和《黄河保护法》,也对开展生 态清洁流域建设作出明确规定.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 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生态清洁小流域 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以水系、 村庄和城镇周边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推动小流域 综合治理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 境等有机结合,提供更多更优蕴含水土保持功能的生态产品”.
为深 入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国家林草局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 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内涵、 建设思路、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类型、建设评价等 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2013年颁布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 则》在内容与深度已难以适应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要求,盈需修订完 1
善.
为此,水利部组织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进行修订.
按照2021年版《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要求,标准名称修改为《生态 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
(二)主要工作过程 2022年3月,编写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项目申报 书.
2022年5月,水利部以水规计【2022】213号文件批复了《水利 水电工程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制修订前期工作项目任务书》,任务书的 批复是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修订的立项依据.
修订 时间为2023年.
2023年1月,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作为主编单位成立编制 组,确定参编单位及参编人员.
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要起草人乔殿新,负责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大纲策划,确定主要章节编制内容 及责任单位,确定整体编制进度计划,协调处理各章节编制过程中的 主要问题.
参编单位:北京市水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中心、西安理工大学、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江西省水利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 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3年2月,编制完成《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编制 大纲并组织各参编单位进行了讨论,完善了规范编制内容,明确了各 章节负责单位和联系人.
2023年3月上中旬,编制完成《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 初稿,并通过了水保司主持的大纲审查.
会后,主编单位组织各参编 2
单位集中进行了讨论,并进行了补充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起草人 规范修订主要人员及其所做的相关工作说明如下.
项目组主要人员及其分工表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专业 工作分工 乔殿新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副主任/正 测中心 高 水土保持 项目总负责 丛佩娟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测中心 处长/正高 农业水土工程 修改完善前言、条文审核相关内容 李斌斌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测中心 高工 水文学及水资源 修改完善总则、基本规定 戴宁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测中心 正高 环境工程 起草基本规定条文说明 李占斌 西安理工大学 教授 水文学及水资源 修改完善治理措施相关内容 任宗萍 西安理工大学 副教授 水文学及水资源 修改完善调查相关内容 高海东 西安理工大学 副教授 水文学及水资源 起草调查和治理措施条文说明 张锦娟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 究院 正高 农业水土工程 修改完善评价指标相关内容 田刚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 究院 高工 水土保持 起草评价指标条文说明 陈芳孝 北京市水生态保护 副主任/正 与水土保持中心 高 水土保持 修改完善术语相关内容 刘佳璇 北京市水生态保护 与水土保持中心 高工 水土保持 修改完善管护相关内容 莫明浩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 正高 水土保持 修改完善措施布局相关内容 袁芳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 正高 水土保持 起草治理措施条文说明 孙 嘉 水土保持司 高工 水土保持 参与总则、基本规定等相关条文说明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鲍玉海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 副研究员 水土保持 修改完善治理措施相关内容 境研究所 二、主要内容及来源依据 (一)主要内容 本标准共8章和3个附录.
第一章总则,主要内容包括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等.
第二章术语,规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等”等相关术语.
第三章基本规定,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通用的基本规定、建设目 标、建设原则和要求.
包括适用范围条件、生态清洁小流域类别.
第四章调查,规定了水土流失、水系、污水垃圾等处理排放、面 源污染、人居环境、旅游资源、产业培育等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第五章措施布局,根据小流域的自然条件、功能定位、水土流失 等情况,按照生态保护区、生态治理区、沟(河)道及湖库周边整治 区对小流域进行分区,明确各分区各类小流域防治措施布局和要求.
第六章治理措施,结合各地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实际,分区提出建设内容,并从水土流失治理、面源污染防治、河道 水系整治、村庄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设 标准.
第七章评价指标.
围绕水土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人居环境 改善、沟(河)道水系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结合各类生态清 洁小流域类型提出评价指标.
第八章管护.
围绕生态清洁小流域沟(河)道、人工湿地、农田、 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环境绿化美化等提出管护要求.
本标准3个附录具体为:附录A生态清洁小流域调查表;附录B 生态清洁小流域措施体系表;附录C定量评价指标计算.
(二)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1.删除“分类分级”章节; 2.修订“生态清洁小流域”术语,补充部分术语; 3.调整措施布局,按照生态保护区、生态治理区、沟(河)道及 湖库周边整治区分区进行措施配置; 4
DB11/T 548-2023 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与建设技术规范.pdf
ICS 13.020.10 CCS Z 00 DB11 北京市地方 标准 DB11/T 548-2023 代替DB11/T548-2008 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与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co- environment friendly small watersheds 2023-1225发布 2024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548-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调查与评价.. 2 6布局. 7治理措施. 8监测. 12 9验收 12 10管护.. 13 附录A(资料性) 小流域调查与统计表 14 附录B(资料性) 小流域坡面调查方法 18 附录C(资料性) 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方法 19 参考文献. 20
DB11/T 54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术语,包括删除了4个术语,增加了2个术语,调整了1个术语(见3.2008版的3): b)更改了调查与评价(见5,2008版的5): c)更改了措施布局(见6,2008版的6): d)更改了治理措施(见7,2008版的7),对措施的名称、内容做了整体调整和完善: e)增加了“管护”一章(见10): f)删除了附录A和附录D(见2008版的附录A和附录D): 9)更改了附录B表格,将附录B调整为附录A,并调整了附录中的表格A.1至A.8(见附录A. 2008版附录B).
本文件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水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中心,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进怀、刘大根、袁爱萍、吴敬东、陈芳孝、叶芝菡、李世荣、宿敏、包美春、 黄炳彬、丁建新、赵宇、薛万来、刘佳璇、李添雨、颜婷燕、张罐方、李文忠、滕润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的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DB11/T548-2008: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1/T 548-2023 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与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调查和评价,以及治理、监测、验收和管护等建设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功能维护与提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8321(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7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GB/T1645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 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50179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GB50201防洪标准 GB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51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T51435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标准 LY/T1914植物离营建技术规程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105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氨肥 NY/T1868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 SL19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SL336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 SL379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SL386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T534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 SL/T800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 DB11/T1088生态清洁小流域施工质量评定规范 DB11/T1172河流、流域名称代码 DB11/T1173山区河流水文地貌评价导则 DB11/T1174山区河流生态监测技术导则 DB11/161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DB11/T 548-2023 SL/T5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三道防线three ecologicalfronts 以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源保护为主要目标,根据地形地势及人类活动情况,由小流域分水岭向河沟 道水系将小流域划分为预防保护区、综合治理区和生态修复区,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布设防治措施,构 筑小流域保护修复三道防线.
3. 2 横向连通性修复lateralconnectivityrestoration 改善河流的水域、漫滩、滨带连通状况,提升水体与生物在横向上的自由流通性.
3. 3 纵向连通性修复longitudinalconnectivityrestoration 改善河流上下游水体连通状况,提升水体与生物在纵向上的自由流通性.
4基本规定 4.1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应在小流域调查和评价基础上开展,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建设目标和措施布局.
4.2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系为脉络.
立足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结合水文化保护,统 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实施流域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实现清水下山、净水入河入库.
4.3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尊重生态系统演替规律,从 过度干预利用向自然恢复、休养生息转变.
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发挥生态系统自我调 节、自我修复功能,防止变相开发和过度干扰对流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4.4小流域内实行以污染总控为原则的综合减污.开展村镇点源污染防治、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防治, 科学布设流域内生活污水和垃圾、畜禽粪污、水土流失、化肥农药等各类污染源防治措施.
4.5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为目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用生态 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科学系统推进流域内各类生态要素保护修复.
4.6小流域名称与代码应符合DB11/T1172的有关规定.
5调查与评价 5.1调查 5.1.1一般规定 5.1.1.1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调查.
5.1.1.2调查方法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遥感调查等.
5.1.1.3坡面地块、沟道、村庄和水土保持措施等位置信息应在地形图或遥感影像上标出,地图比例 尺应不低于1:10000,重点工程布设区域不低于1:2000,遥感影像分辨率宜优于1m.
5.1.1.4调查成果宜录入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5.1.2调查单元 5.1.2.1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在小流域内划分调查单元,实施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生态状况的 综合调查.
2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措施设计参考图册(2024版).pdf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 措施设计参考图册 (2024版) 北京水生态与水土保持学会 北京市水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中心
前言 小流域是山区水源涵养和集水的基本单元.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 《图册》使用的小流域照片均已注明来源,归原作者, 设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深化与发展,对保护涵养水源、复苏河湖生 如有请及时联系.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 态环境、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 请各位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责意见,我们将对《图册》进行持 具有重要作用.
续修订和完善.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或提出改进措施的请至 北京市水务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北京水生态与水土保持学会邮箱:bjsstsbxh@163.,再版时将 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 予以采纳并署名.
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流域为单元,以水系、村庄和城镇周边为重点, 2024年3月 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治山、治水、治污协同推进,统筹实施水 土流失综合治理、流域水系整治、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培育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强化部门协同,合力建设生态清洁小流 域,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实现山青、水净、 村美、民富的自标,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修订后的《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与建设技术规范》 (DB11/T548-2023),在《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21项措施 参考图解》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措施设 计参考图册》(2024版)(以下简称“《图册》”),旨在展现生 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思路、设计理念和措施做法,服务一线建设者, 为各级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编写人员 主编:袁爱萍,负责组织策划和总体思路.
副主编:吴敬东,负责技术审查和质量把关.
组织协调:李世荣,负责组织实施和校核审定.
照片收集提供:刘佳璇、赵宇、李瑾.
统稿:吴敬东、李世荣、赵宇.
编写人员: 张世超工程师负责封育保护、经济林、水土保持林:李璐高级工程师负责梯田整修、树盘、挡土墙:吴吴高级工程师负责护坡、田间生产道 路、谷坊:史振华高级工程师负责生活垃圾处置、生活污水处理;王姣工程师负责村庄绿化美化、河沟道水质改善;郑云霞工程师负责村庄排洪 沟渠修复、农田道路排水沟渠修复、村庄坑塘洼地利用;贺敏高级工程师负责护岸;任佰强工程师负责横向连通性修复、纵向连通性修复;张超 工程师负责生物栖息地修复、河沟道水生生物恢复.
特别感谢赵文斌正高级工程师、叶芝菌正高级工程师、程婕高级工程师提出的宝贵意见.
目录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总体思路.
15村庄排洪沟渠修复 ...41 1封育保护 16村庄坑塘洼地利用 ...42 2梯田整修 17农田、道路排水沟渠修复 ..43 3树盘 18横向连通性修复 4经济林, .0 19纵向连通性修复 ...48 5水土保持林 .11 20生物栖息地修复 .51 6挡土墙 .12 21河沟道水生生物恢复 58 7护坡... ...18 附图1北京市水系分布图 ...59. 8生活垃圾处置 .25 附图2北京市小流域分布图 60 9生活污水处理 ..26 附图3北京市2023年度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 ..1 10村庄绿化美化. 附表1北京地区常用乡土植物参考 11田间生产道路 ..1 附表2北京地区常用水生植物参考 .6 12谷坊. ...32 附表3护坡整地方式参考 .68 13护岸 .. 参考文献 69 14河沟道水质改善 .39
中建三局《危大工程施工方案编制-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培训》课件.pdf
危大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一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 『2024年3月』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THE SECONO CONSTRUCTIONCO. LTOOF CHINA CONSTRUCTION THRO ENGINEERING BUREAU
危大方案的识别 6 施工保证措施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 2 工程概况 备和分工 目录 3 编制依据 8 验收要求 施工计划 应急处置措施 4 9 5 施工工艺技术 10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一、危大方案的识别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 )《(工 地方文件:关于印发《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群塔作 业)、关于印发《湖北省房屋市政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鄂建办[2018]343号(群塔作 业)、关于印发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非标吊篮)、关于印发《贵州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 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黔建建通(2020)79号(增加建筑边坡工程大项)、关于印发《四川省危险 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川建行规(2018)3号(增加建筑边玻工程大项)、省住建厅印发《危险 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版)》苏建质安[2019)378号(增加起重吊装、脚手架等)、关手印发《上 海市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沪住建规范(2019)6号()、关于印发《辽宁省危险性较 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辽住建安(2019)8号(钢筋、人工挖孔桩未明确深度)、关于印发《吉林省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吉建规(2019)1号(脚手架、塔吊、拆除工程)、关于印发《江西省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边坡、桥梁)、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 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冬期施工)等等,天津市、山东省、浙江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山西省、安徽省无特殊要求
一、危大方案的识别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THE SICEND-OSSTRICTIGNDO, LTH-OFCHTA.CONSTRUCTO8TKRD DNtNEDRNG BOR 类别 危大工程 超危大工程 备注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 降水工程。
1.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 1.开挖深度在3m至5m范围内,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 (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 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 程。
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湖北省)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 3.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 基坑工程 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 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基坑(槽)的土方开 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 挖、高边坡、支护、降水工程。
(广东省)(浙江省) (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 4.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或)周边环境条件 程。
复杂的基坑(槽)(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DB11/489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二级判断标准)的土方开挖、 支护、降水工程. (北京市)
一、危大方案的识别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TE SICEND-CONSTRICTIGNDO, LTH-DFCHTA.CONSTRUCTOS 类别 危大工程 超危大工程 备注 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 模、隧道模等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 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 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荷载 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
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 模板工 10kN/m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 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 程及支 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 总荷载(设计值)15kN/m及以上,或集 撑体系 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 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 程。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 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kN及 体系。
以上. 4.悬挑模板支撑工程或悬空模板支撑工程;(河 北省)...
中建八局华北公司双优化案例集(737页).pdf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华北公司双优化案例集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北公司 CHNA CONSTRUCTIONEGHTHENGINEERING DIVSIONCORP LTD (NORTHCHINA)
目录 一、地基与基础工程. 基坑支护形式优化.. 基坑支护优化. 14 基坑支护优化. ..23 取消预制管桩承台优化. 34 地铁车站附属及外挂区首道钢支撑设计优化 地基加固及深基坑支护设计优化. ..52 管线支撑体系优化 .59 地下管廊施工方案优化. 64 车库抗浮锚杆主筋长度及根数、间距、施工工艺优化 ...72 C04后注浆优化... ..79 地下室疏排水设计优化. ...91 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优化 ..99 天阅海河项目二期高落差区高压旋喷桩优化, ..107 天阅海河项目二三期回灌井优化 .116 人防基础形式优化. ..128 核六常六区基础底板厚度优化 135 天阅海河项目地铁变形控制栈桥等措施优化 142 支护及降水设计优化. .161 砖胎膜材料形式优化. ... 179 金厂大街基坑支护优化. ... 186
坑中坑支撑优化. 196 天阅海河项目三期北侧土体换填优化 .204 上反梁式筏形基础车库地面优化.. ..212 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优化. 220 土方回填设计与施工优化.. 232 天津地铁7号线一期7标项目六里台站一期管线切改优化-238 雨水调蓄池设计优化.. ..247 预制管桩灌芯长度优化. ..256 二、主体结构. 264 索塔造型木模板体系优化, 265 环梁环柱模架体系优化. .279 地面拆除方式优化. 292 变更结构方案设计优化. ...302 塔吊安装方案优化. ...317 高支模模板体系优化. ..323 夹层现浇板优化为钢筋桁架楼承板 334 桁架楼承板深化设计优化 .343 碳钢管道外防腐做法优化 ..351 预制框架梁优化为现浇混凝土梁 358 窗顶砌筑部分优化 .362 室内外垂直运输方案优化 ..372 钢结构飘带设计优化.. .386
钢筋精细化施工优化 ..393 结构梁板增加预应力筋优化 ..409 滑冰馆屋面施工优化... ..418 混凝土路面接缝优化 429 金属幕墙耳板优化.. ...447 垃圾电厂内重型道路预留面层兼做施工道路优化. ... 465 马凳筋钢筋优化.. ...482 人防区域钢柱柱脚优化. ..500 索结构施工方案优化... ..515 外防护和脚手架方案优化合用 .534 小学钢结构设计优化 ..544 结构梁板增加预应力筋优化 552 主楼结构梁板拆除方式优化. ...59 三、建筑装饰装修 ...574 募墙设计优化 ..575 保温工程优化 582 保温一体化TC变更为FC优化 592 防火板优化. 604 幕墙优化. 616 坡屋面防水做法优化, ..631 墙体抹灰镀锌铁丝网及表面增加耐碱玻纤网格布优化 ...640. 外幕墙面板材料优化. 648
外墙优化为保温装饰一体化仿砖面优化, ..654 精武镇二期(广兴佳园)项目优化. .661 外檐保温防护体系优化. ...667 四、设备安装 685 马场道东侧A地块项目平泰大厦项目BA系统优化 冷却塔形式变更设计优化 697 临时采暖优化. *.708 配电箱柜元器件品牌优化 ..717 医疗建筑输液轨、拉帘轨轨道加固设计优化 ..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