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30-2021 自动气象站场室雷电防护技术规范.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0 -2021 代答QX302004 自动气象站场室 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2021-07-16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30-2021 目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防护总体要求 5雷电防护等级划分 6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雷电防护 7自动气象站工作室雷电防护 8地网 9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和使用 10 10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与维护 II 附录A(规范性)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修正值 13 参考文献 QX/T 3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X30-2004(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与QX30-200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标准性质,由强制性标准更改为推荐性标准; 将防护原则更改为防护总体要求(见第4章,2004年版的第4章); -删除了雷电防护区的划分(见2004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雷电防护等级的划分(见第5章,2004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观测场接闪器的基本要求(见6.1、6.2、6.3 2004年版的7.1); -增加了雷电防护滚球半径取值(见表1); 修改了观测场风塔和风杆防直击雷的部分内容(见6.4、6.5 2004年版的7.2); 一修改了风传感器数据传输线的部分内容(见6.7,2004年版的7.4); 修改了设备及金属物等电位连接的部分内容(见6.8、6.9,2004年版的7.5); 修改了观测场电源线和数据线的部分内容(见6.10、6.11,2004年版的7.6、7.7、7.8); 一增加了海洋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雷电防护装置要求(见6.12); 修改了工作室线缆和等电位连接的部分内容(见7.2、7.3、7.4,2004年版的9.2、9.3); 修改了地网设计(见8.1、8.2 2004年版的8.1 8.2); 修改了地网接地体的部分内容(见8.3、8.4、8.5,2004年版的8.3、8.4.8.5); 修改了接地电阻的部分内容(见8.6,2004年版的8.6); 增加了使用降阻剂、复合接地体等材料的要求(见8.7); 增加了海洋自动气象站地网设置要求(见8.8、8.9); 修改了供电线路SPD参数的部分内容(见9.3、9.4,2004年版的10.3); 一修改了使用直流电源供电设备的SPD的部分内容(见9.6 2004年版的10.4); 修改了进人工作室的电子系统线路部分内容(见9.7、9.8,2004年版的10.5、10.6、10.7); 增加了隔离变压器相关内容(见9.9); 增加了海洋自动气象站电涌保护器要求(见9.10); -修改了雷电防护装置维护与管理人员要求(见10.1,2004年版的11.1); 增加了自动站新(改、扩)建和设备变更的相关要求(见10.2); 一增加了检测项目的内容(见10.3); 增加了日常检查内容(见10.4); 一增加了雷电灾害上报的要求(见10.5); 一增加了资料存档的要求(见10.6).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重庆市防雷中心、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莱霆 防雷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气象服务有限公司、海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深圳市安特博防雷 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华云气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覃彬全、林涛、许伟、高麸、邵维明、聂晶、许道、曾武、陈皎、何静、花卫东、廖路、 Ⅱ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X/T 232-2019 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编制规范 含第1号修改单.pdf
ICS 07. 060 A 47 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232 -2019 代替QXT232-2014 雷电防护装置 定期检测报告编制规范 Complilation specificationsfor the periodicinspection report of lightning protectionsystem 2019-09-18发布 2019-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232-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一般规定 5编制要求 6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 7数据中心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 8油(气)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 9油(气)库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 10通信局站(基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 11大型浮顶油罐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 12输气管道系统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 附录A(资料性附录)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封面格式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声明格式 II 附录C(资料性附录)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用表格式 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平面示意图 30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有关制图符号的国家标准 1S 附录F(资料性附录)有关计量单位的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 QX/T 23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X/T232-2014《防雷装置定期检测报告编制规范》.
与QX/T232-2014相比,除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见第1章,2014年版的第1章); 删除了GB/T2887-2011等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014年版的第2章): 8 2014年版的3.1、3.2和3 10); 修改了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的编制依据(见4.1.2014年版的4.1); 修改了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的组成(见4.2.2014年版的4.2); 增加了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的“声明”和“综述表“的要求(见4.3.3和4.3.5); 修改了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表的分类和要求(见4.3.6,2014年版的4.3.4); 删除了检测报告的用词要求(见2014年版的4.4); 修改了原始记录的分析处理(见5.1,2014年版的5.1); 修改了检测报告的编码与编号(见5.2.1 2014年版的5.2.1); 修改了检测报告的编辑与排版(见5.2.3.2014年版的5.2.3); 修改了检测报告的校核和审批流程(见5.3.2014年版的5.3); 修改了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的填表要求(见6.2.2014年版的6.2); 修改了数据中心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的填表要求(见7.2.2014年版的7.2): 修改了油(气)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的填表要求(见8.2.2014年版的8.2): 修改了油(气)库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的填表要求(见9.2,2014年版的9.2); 修改了通信局站(基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的填表要求(见10.2,2014年版的10.2); 增加了大型浮顶油罐和输气管道系统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填写要求(见第11章和第12章): 一修改了附录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封皮要求、检测报告格式和平面示意图格式的属性,由 规范性附录改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附录C和附录D 2014年版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修改了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封皮要求(见附录A,2014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附录B(资料性附录)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声明格式(见附录B); 修改了附录建筑物、数据中心等需电防护装置检测表的格式(见附录C,2014年版的附录C);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毫州市气象局、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海 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合肥集云气象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贵州省气 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湖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浩、高、王凯、程文杰、吕东波、李性太、王智刚、王业斌、孙浩、侍瑞、戴灿星、 庄道全、邱阳阳、陶寅、翰晓雨、张春龙、张钢、王皓、程向阳、李燕峰、李志宝.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X/T232-201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X/T 156-2021 风自记纸记录数字化 EL型.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156 -2021 代答QX/T156-2012 风自 记纸 记录数字化 EL型 Digitization ofwind autographicrecord-EL type 2021-05-10发布 2021-09-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156-2021 目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流程. 5技术要求 附录A(规范性) 风自记纸图像文件命名规则- 附录B(规范性) 风自记迹线数据文件格式, 附录C(规范性) 风自记分钟数据文件格式 10 附录D(规范性) 风自记小时数据文件格式 12 参考文献 14 QX/T 15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X/T156-2012《风自记纸数字化文件格式》.与QX/T156-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电接风向风速计、风自记纸、风自记纸记录数字化等术语(见3.1、3.2、3.3).
增加了EL型电接风自记纸记录数字化的流程(见第4章).
一增加了EL型电接风自记纸记录数字化流程中每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应达到的技术要求(见 (S 一增加了风自记纸图像文件命名规则(见附录A)、风自记迹线数据文件格式(见附录B);并修改 了风自记分钟数据文件和风自记小时数据文件的数据格式(见附录C、附录D,2012年版的第 6章、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气象信息中心、江西省气象信息中心、山东省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气象信息 中心、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潮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亚丽、黄少平、李长军、鞠晓慧、孔令旺、张智、王凌、向芬、夏巧利、王小宁.
本文件于201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QX/T 156-2021 风自记纸记录数字化EL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EL型电接风自记纸记录数字化的流程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EL型电接风自记纸记录的数字化及其产品的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5227-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风向和风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电接风向风速计contact anemometer 具有电动装置,利用若干电接点的通或断,实现风向风速的有线遥测和自动记录的测风仪器.
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仅器由感应器、电接点转换器、指示器和记录器等部分组成.
3. 2 风自记纸wind autographic recording Paper 用于记录风向风速随时间变化的专用纸张.
3.3 风自记纸记录数字化digitizationof wind autographicrecord 将风自记纸通过扫描形成数字图像文件后,使用计算机软件自动提取风向风速随时间变化信息,经 人工检查(修正)后,计算获取单位时间风向风速,生成数据文件以及完成数据质量检查的过程.
4流程 风自记纸记录数字化的流程主要包括风自记纸预处理、风自记纸图像扫描、风记录提取、单位时间 风数据计算、数据文件生成和质量检查等步骤,具体流程应符合图1的规定.
5技术要求 5.1风自记纸预处理 风自记纸的预处理主要包括: a)风自记纸的检查和整理:将装订成册的风自记纸拆分成单页,检查时间是否连续,纸面是否完 整(含记录是否完整、纸张是否残缺),对不完整情况进行登记;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X/T 145-2021 气象节目播音员主持人气象专业能力要求.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 行业标准 QX/T 145 -2021 代替QX/T1452011 气象节目播音员主持人气象专业能力要求 Meteorologicalrequirements forweather anchorperson 2021-07-16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145-2021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申请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5评估程序和内容 5.1提出申请 5.2气象节目评审 5.3气象专业考试 5.4评估结果 附录A(规范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节目播音员主持人气象专业能力评估申请表 附录B(资料性) 气象节目播音员主持人气象专业考试大纲 参考文献 QX/T 14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X/T145-2011《气象节目播音员主持人气象专业资格认证》.与QX/T1452011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标准名称和范围(见标准名称和1,2011版的标准名称和1) 在术语和定义中扩大了气象节目的范畴(见3.1,2011版的2.1) 一将申请资格认证更改为申请气象专业能力评估,并相应更改了申请条件、申请者提供的材料 (见45.1.2011版的3、4.2) 删除了资格证书管理部分(见2011版的5) 更改了附录B中的法律法规,增加了技术标准(见附录B,2011版的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象影视分技术委员会(SAC/TC345/SC1)提出 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明、黄庆、黄蔚薇、王新竹、张泰源.
本文件于201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Ⅱ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X/T 109-2021 城镇燃气雷电防护技术规范.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109 -2021 代答QX/T1092009 城镇燃气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city gas 2021-07-16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109-2021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燃气场站 6燃气金属管道 7电气系统 8电子系统 9检测与维护 附录A(规范性) 燃气输配系统生产区域用电场所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和范围划分 附录B(规范性) 液化石油气站用电场所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和范围划分 11 附录C(规范性) 雷电防护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 14 参考文献 15 QX/T 10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X/T109-2009《城镇燃气防雷技术规范》.
与QX/T109-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防护原则的一般性规定(见第4章,2009年版的第4章); 修改了建(构)筑物防雷分类的规定(见5.1.1,2009年版的5.1.1); 增加了具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防雷分类的规定(见5.1.2): 删除了设备、管道防静电的规定(见2009年版的5.1.2); 删除了防雷安全距离的规定(见2009年版的5.1.3); 一修改了燃气场站设施直击雷防护的规定(见5.1.3,2009年版的5.2.1); 删除了电气和电子系统所在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的规定(见2009年版的5.1.4); 一修改了爆炸危险区设备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的规定(见5.1.4,2019年版的7.2); 一修改了雷电防护、电气和电子系统共用接地的规定(见5.1.5,2009年版的5.1.5); 细化了储罐直击雷防护的规定(见5.2.1 2009年版的5.2.2、5.2.3); 删除了钢储罐接地电阻的规定(见2009年版的5.2.5); 一将“调压装置区”修改为“工艺设施”(见5.3,2009年版的5.3); 一增加了金属设备、框架、管道等金属物接地的规定(见5.3.1); 增加了金属静设备接地的规定(见5.3.2); -增加了机器设备和电动机接地的规定(见5.3.3): 增加了进出建筑物燃气金属管道与墙体内金属导体的距离的规定(见6.1.5); 一增加了地下燃气金属管道进行阴极防腐时雷电防护的规定(见6.1.6); 修改了沿建筑外墙竖直敷设燃气金属管道时等电位连接的规定(见6.3.6.2009年版的6.3.2); -删除了埋于地下的金属跨接线的规定(见2009年版的6.5.1); 增加了低压供电电源接地形式的规定(见7.1); 一细化了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的规定(见7.4、7.5,2009年版的7.1.2); -删除了电气设备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接地装置分开设置的规定(见2009年版的7.3); 一增加了过电流保护器件的规定(见7.6); 一增加了备用芯线接地的规定(见8.1,2009年版的8.1.1); 一增加了直流电源电子系统设备安装电涌保护器的规定(见8.3): 一增加了光缆金属护层、金属挡潮层、金属加强芯接地的规定(见8.4); 一增加了储罐上电子系统设备与罐体等电位连接的规定(见8.6): 一增加了“检测与维护”一章(见第9章); 一删除了附录B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见2009年版的附录B); 一增加了附录C雷电防护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见附录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B/T 5952-2023 无水柠檬酸盐.pdf
ICS 67.180.10 QB CCS X69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5952 -2023 无水柠檬酸 盐 Citrate anhydrous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595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自然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中国生物发酵 产业协会、日照金禾博源生化有限公司、山东英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柠檬生化有限公司、莱芜泰 禾生化有限公司、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涛、冯志合、徐恒德、纪传侠、杨晓明、高晓彤、刘森森、刘海清、李建波、 陈俊朋、王晋、贾庆福、宫西兰、王金伟、于清、关丹.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QB/T5952-2023 无水柠檬酸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无水柠檬酸盐的感官、理化和安全的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并给出了化学名称、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无水柠檬酸盐(无水柠檬酸钠、无水柠檬酸钾、无水柠檬酸一钠)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1886.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 GB1886.7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 GB1886.1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一钠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无水柠檬酸钠trisodium citrate anhydrous 以淀粉质或糖质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提取、中和、精制等工序制得的无水柠檬酸钠产品:或直接 以柠檬酸和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为原料,经中和、精制等工序制得的产品.
3. 2 无水柠檬酸钾tripotassium citrate anbydrous 以柠檬酸和氢氧化钾或碳酸钾为原料,经中和、精制等工序制得的产品.
3.3 无水柠檬酸一钠monosodiumcitrate anhydrous 以柠檬酸和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为原料,经中和、精制等工序制得的产品.
QB/T5952-2023 4化学名称、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4.1无水柠檬酸钠 4.1.1化学名称 2-羟基丙烷-1.2.3-三酸钠.
4.1.2分子式 CHsNa;O 4.1.3相对分子质量 258.07.
注:按201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2无水柠檬酸钾 4.2.1化学名称 2-羟基丙烷-1.2 3-三羧酸钾.
4.2.2分子式 CHsKsO 4.2.3相对分子质量 306.40 注:按201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3无水柠檬酸一钠 4.3.1化学名称 2-羟基丙烷-1 2 3-三酸-2-钠.
4.3.2分子式 CHNaO. 4.3.3相对分子质量 214.11. 注:按201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5技术要求 5.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要求.
Z QB/T5952-2023 表1感官要求 项 日 要求 白色 状态 结品状颗检 或粉末 无臭味 杂 无正常视 可见的 来杂质 5.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 标 无水柠檬酸钠 无水柠檬酸行 无水柠檬酸一钠 含量(以干基计)/(%) 99.0 -100.5 99.0~101.0 pH(10%水溶液) 3.4~3.8 透光率/(% 95.0 干燥减量/ 1.0 0.4 氧化物(以C计)/(%) 0.005 硫酸盐(以SO计)/(%)≤ 0.01 铁盐(以Fe计)/(mg/kg)≤ 5.0 草酸盐(以CO计)/(%)≤ 0.01 钙盐(以Ca计)/(%) 0.02 易炭化物 1.0 酸碱度 通过试验 5.3安全指标 应符合表3要求.
表3安全指标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铅(Pb) 2.0 总碑(以AsT卡) 1.0 6试验方法 6.1一般规定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和其他试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B/T 5898-2023 工业用缝纫机 全自动超声波无缝粘合机.pdf
ICS 61.080 QB CCSY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5898 -2023 工业用缝纫机 全自动超声波无缝粘合 机 Industrial sewingmachineFull automaticultrasonicseamlessfusingmachine 2023-07-2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589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院、浙江佳岛缝纫机 有限公司、上工富怡智能制造(天津)有限公司、浙江乐江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市缝纫机研究限公司、 浙江博盟精工轴承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强、李琦、徐建勇、童辉、李帅、王东兴、徐民华、王训武.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QB/T5898-2023 工业用缝纫机全自动超声波无缝粘合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缝纫机全自动超声波无缝粘合机的型式、基本参数和工作环境、外观质量和结 构、机器性能、粘合性能、运转性能、安全要求、电磁兼容、控制功能、扩展功能、附件与备件等方面 的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并规定了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内饰、服装、医用防护、防疫产品、户外用品等具有热熔性材料粘合的全自动超 声波无缝粘合机(以下简称“产品”)的设计、生产、研发和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3785.1一2018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30421一2013工业用缝纫机缝纫机、缝纫单元和缝纫系统的安全要求 QB/T1572-1992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 QB/T2505一2000缝纫机零件发黑技术条件 QB/T2528一2001缝纫机涂装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粘合fusing 把热熔材料和织物等其他材料置于一定的超声波振动和压力作用下,粘结成一体的过程.
[来源:QB/T4295-2012,4.1,有修改] 3. 2 粘合机fusingmachine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B/T 5890-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电饭锅.pdf
ICS 97.040.50 QB CCS Y6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5890 -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电饭锅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 Electricricecookers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5890-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价要求.
5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6评价方法, 附录A(规范性)电饭锅可再生利用率计算方法 附录B(规范性) 电饭锅绿色指标试验方法 10 附录C(资料性)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12 参考文献 .19 QB/T589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 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鸿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 东华强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慧生活电器有限公司、飞利浦(嘉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伟、何国达、李泽涵、张华、曹炎鑫、吕全彬、陈建波、何远志、李明勇、 张林.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QB/T 5890-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电饭锅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饭锅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要求,描述了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和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电热元件或电磁感应方式加热,锅内工作环境与大气相通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饭锅 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 GB/T4214.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测试方法通用要求 GB4343.1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 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4706.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GB4806(部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T5296.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2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 GB12021.6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16288塑料制品的标志 GB/T16716.2-2008包装与环境第2部分:包装系统优化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T18455包装回收标志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3384产品及零部件可国收利用标识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31268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 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5602绿色产品评价涂料 GB/T39560(部分)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GB/T40978电饭锅 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QB/T5890-2023 SJ/T11364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4040、GB/T24044和IGB/T321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绿色设计green-design 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 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 不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
[来源:GB/T32161-2015,3.2,有修改] 3.2 绿色设计产品green-design product 符合绿色设计理念和评价要求的产品.
[来源:GB/T32161-2015,3.3,有修改] 3.3 电饭锅electricrice cooker 带有可拆卸容器的主要用于烹饪米饭的器具.
注1:该容器在烹饪过程中置于器具内部.
注2:电饭锅可能有保温功能.
注3:电饭锅可能烹饪除米饭外的其他食物.
[来源:GB/T40978-2021,3.1,有修改] 4评价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应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污染物排放量应达到 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及排污许可证许可排放量要求,近三年无重大安全和环境事故.
4.1.2生产企业应按照GB/T19001、GB/T24001和GB/T45001分别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质 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开展能耗、物耗考核并建立考核制度,或按照 GB/T23331建立并运行能源管理体系.
4.1.3生产企业应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并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机制、程序,确定评价指标 和评价方法.
生产企业宜对产品主要原材料供应方、生产协作方、相关服务方等提出有关质量、环境、 能源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4.1.4生产企业宜采用国家鼓励的先进技术和工艺,不应使用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限制、淘汰或 禁止的技术、工艺、装备及相关材料.
4.1.5产品应符合适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4.1.6产品应符合安全标准GB4706.1、GB4706.19,食品安全标准GB4806系列,电磁兼容标准 GB 4343.1、GB17625.1和产品性能标准GB/T40978的适用要求.
4.1.7产品使用说明应符合GB/T5296.2的要求,并包含限用物质使用、需特殊处理材料及产品废弃 后的有关循环利用的相关说明.
生产企业宜通过适当的方式发布产品拆解技术指导信息,信息应便于相 关组织获取.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B/T 5633.9-2023 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 第9部分:L-脯氨酸.pdf
ICS67.180.20 QB CCS X69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5633.9 -2023 氨基酸 、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 第9部分:L-脯氨酸 Amino acids their salts and analoguesPart 9:L-Proline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5633.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QB/T5633《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的第9部分.
QB/T563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支链氨基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L-氨酸): 第2部分:L-谷氨酰胺: 第3部分:L-苏氨酸: 第4部分:L-色氨酸; 第5部分:L-精氨酸及L-盐酸精氨酸: 第6部分:三甲基甘氨酸及其盐酸盐: 第7部分:y-氨基丁酸: 第9部分:L-氨酸: 第11部分:L-茶氨酸: 第12部分:L-苯丙氨酸.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金维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原发酵 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天工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中轻食品工业 管理中心、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科技大学、吉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关丹、徐风鸣、陈彩霞、纪传侠、田洪芸、杨晓明、张婧、刘哲、刘元涛、 赵春光、邢盼盼、陈宁、王健.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QB/T 5633.9-2023 引言 氨基酸类产品主要包括:氨基酸、氨基酸盐、氨基酸类似物及其氨基酸制品,氨基酸、氨基酸盐及 其类似物为单体原料或前体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日化、农业、化工等领域.
我国是世 界第一大氨基酸类产品生产国,但相关标准存在一定缺失,因此,加快我国氨基酸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 作,完善相关产品标准,是促进产业标准化目标和效益的实现、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 手段.
考虑到产品的差异性,将QB/T5633拆分成若干部分,旨在满足不同品类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 似物的品质控制要求.QB/T5633拟由以下部分构成: 第1部分:支链氨基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L-氨酸): 第2部分:L-谷氨酰胺; 第3部分:L-苏氨酸: 第4部分:L-色氨酸: -第5部分:L-精氨酸及L-盐酸精氨酸: 第6部分:三甲基甘氨酸及其盐酸盐: 第7部分:Y氨基丁酸: 第8部分:L-丝氨酸; 第9部分:L-氨酸; 第10部分:L-半胱氨酸: 第11部分:L-茶氨酸: 第12部分:L-苯丙氨酸; 第13部分:β-丙氨酸: 第14部分:L-谷氨酸: 第15部分:L-盐酸鸟氨酸: 第16部分:L-瓜氨酸: 第17部分:L-赖氨酸及其醋酸盐; 第18部分:L-组氨酸及其盐酸盐: 第19部分:L-赖氨酸-L-谷氨酸: 第20部分:L-赖氨酸-L-天冬氨酸; 第21部分:L-精氨酸-天冬氨酸: 第22部分:5-羟基色氨酸: 第23部分:羟脑氨酸: 第24部分:四氢甲基嘧啶酸; 第25部分:蒜氨酸: -第26部分:麦角硫因: 第27部分:N-乙酰-L-半胱氨酸: 第28部分:L-丙氨酰-L-谷氨酰胺, II QB/T5633.9-2023 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第9部分:L-脯氨酸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L-氨酸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安全指标,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 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同时给出了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简式和相对分子质 量的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以淀粉质或糖类等为原料,经发酵法生产的,用于食品加工用的L-氨酸的生产、 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13化学试剂比旋光本领(比旋光度)测定通用方法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4789.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克罗诺杆菌检验 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7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 GB5009.7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碑的测定 GB/T6040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6284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299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 《药品红外光谱集》第三卷(2005) QB/T5633.9-2023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4.1化学名称 L-吡咯烷-2-羧酸.
4.2分子式 CsHNO2 4.3结构简式 HN HO0 4.4相对分子质量 115.13.
注: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5技术要求 5.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色泽 白色 状态 结品或结品性粉末 气味 本品特有气味 杂质 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 5.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B/T 5633.12-2023 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 第12部分:L-苯丙氨酸.pdf
ICS 67.180. 20 QB CCS X69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5633.12 -2023 代替QB/T4264-2011 氨基酸 、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 第12部分:L-苯丙氨酸 Amino acids their salts and analogues-Part 12:L-Phenylalanine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5633.1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QB/T5633《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的第12部分.
QB/T563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支链氨基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L-氨酸): 第2部分:L-谷氨酰胺; 第3部分:L-苏氨酸: 第4部分:L-色氨酸: 第5部分:L-精氨酸及L-盐酸精氨酸: 第6部分:三甲基甘氨酸及其盐酸盐: 第7部分:Y-氨基丁酸: 第9部分:L-辅氨酸; 第11部分:L-茶氨酸: 第12部分:L-苯丙氨酸.
本文件代替QB/T4264-2011《L-苯丙氨酸》,与QB/T4264-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中的规定内容和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1年版的第1章): b)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2011年版的第3章): e)更改了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安全指标内容(见第5章,2011年版的第4章): d)增加了试验方法的“一般规定”(见6.1): e)更改了试验方法(见6.2~6.22,2011年版的第5章): f)更改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2011年版的第6章): g)更改了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8章,2011年版的第7章).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无锡品海氨基酸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淮北新旗 氨基酸有限公司、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天工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 研究院、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澳创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吉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关丹、宁健飞、纪传侠、曹文文、张婧、杨晓明、田洪芸、刘哲、刘珍、李金山、 卢涛、赵春光、周旭波、陈宁、王健.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QB/T4264-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B/T5633.12-2023 引言 氨基酸类产品主要包括:氨基酸、氨基酸盐、氨基酸类似物及其氨基酸制品,氨基酸、氨基酸盐及 其类似物为单体原料或前体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日化、农业、化工等领域.
我国是世 界第一大氨基酸类产品生产国,但相关标准存在一定缺失.
因此,加快我国氨基酸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 作,完善相关产品标准,是促进产业标准化目标和效益的实现、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 手段.
考虑到产品的差异性,将QB/T5633拆分成若干部分,旨在满足不同品类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 似物的品质控制要求.
QB/T5633拟由以下部分构成: 第1部分:支链氨基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L-频氨酸): 第2部分:L-谷氨酰胺: 第3部分:L-苏氨酸; 第4部分:L-色氨酸; 第5部分:L-精氨酸及L-盐酸精氨酸: -第6部分:三甲基甘氨酸及其盐酸盐; 第7部分:Y氨基丁酸: -第8部分:L-丝氨酸: 第9部分:L-脯氨酸: 第10部分:L-半胱氨酸; -第11部分:L-茶氨酸; -第12部分:L-苯丙氨酸; 第13部分:β-丙氨酸: 第14部分:L-谷氨酸: 第15部分:L-盐酸鸟氨酸: -第16部分:L-瓜氨酸: -第17部分:L-赖氨酸及其酯酸盐: 第18部分:L-组氨酸及其盐酸盐; 第19部分:L-赖氨酸-L-谷氨酸: 第20部分:L-赖氨酸-L-天冬氨酸: 第21部分:L-精氨酸-天冬氨酸: 第22部分:5-羟基色氨酸; 第23部分:羟氨酸: -第24部分:四氢甲基嘧啶羧酸: 第25部分:蒜氨酸; 第26部分:麦角硫因: -第27部分:N-乙酰-L-半胱氨酸: 第28部分:L-丙氨酰-L-谷氨酰胺.
II QB/T 5633.12-2023 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第12部分:L-苯丙氨酸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L-苯丙氨酸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安全指标,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 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同时给出了别名、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简式和相 对分子质量的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以淀粉质或糖类为原料,经发酵法生产的,用于食品加工用的L-苯丙氨酸的生产、 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13化学试剂比旋光本领(比旋光度)测定通用方法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4789.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克罗诺杆菌检验 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碑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7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 GB5009.7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 GB5009.7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GB/T6040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6284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299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 《药品红外光谱集》第三卷(2005) QB/T5633.12-2023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别名、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4.1别名 L-苯基丙氨酸.
4.2化学名称 L-2-氨基-3-苯丙酸.
4.3分子式 CHNO 4.4结构简式 4.5相对分子质量 165.19. 注: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5技术要求 5.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色泽 白色 状态 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气味 本品特有气味 杂质 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 5.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09.pdf
王立军:GB50017-2017《钢结构 设计标准 》疑难浅析 (9) GB50017一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9) 王立军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北京10052) DISCUSSION ON STANDARD FOR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GB 500172017(9) WANG Lijun ( Huachmglxoyuan Engineering Techmology Gnup Beijing 100052 China) DOI:10.13206/j-gig201909 017 25半刚性连接(第5.1.4条) 矩阵[K]求逆的推导过程如下.
第5.1.4条:框架结构的梁柱连接宜采用刚接 运动方程为: 或较接.
梁柱采用半刚性连接时应计入梁柱交角 V{1]-={Vy]{V]{V] 变化的影响在内力分析时应假定连接的弯矩-转 (1) 角曲线并在节点设计时保证节点的构造与假定的 式中[M]为质量矩阵[C]为阻尼矩阵[K]为刚 弯矩-转角曲线符合.
度矩阵;{△u}为结构位移增量矩阵;ii.
为地面运 图1中的梁柱端板连接为半刚性连接梁柱产 动加速度增量.
生相对转角 由式(1)解得: {△}=[K]-{△F} (2) 其中[K]=[K] 28 [C] βr [M] {△F} = [M K 1} △i.
[M ] 半刚接 可见,[K]与[K]有关,故对[K]求逆就需对 [K]求逆.
校接 25.2显式方法 显示方法要求积分步长短,直接求解耦联方程 图1半刚性连接 组而无需进行平衡选代不需进行刚度矩阵求逆因 而不存在收敛性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中心差分法.
半刚性连接的M-关系属于非线性问题需采 中心差分法在n步列平衡方程中求解u不需 用非线性数值直接积分方法进行矩阵方程的求解.
对刚度矩阵[K]求逆,只需对[M]和[C]求逆-其 非线性数值方法分隐式和显式两种方法.
中,[M]为对角阵,[C]可以表示成[M]的瑞雷阻尼 25.1隐式方法 形式计算结果偏于安全此时不需求逆,可以直接 隐式方法积分步长较大,但每步内需进行选代 解耦求解矩阵方程.
求解耦联方程组并需进行刚度矩阵求逆因而存在 {u)=[K]-{F} (3) 收敛性问题,常用的方法有Newmark-β法、Wilson 0及由此发展的Newton-Raphson法和弧长法.
作者:王立军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握级高级工程师.
Emil: 13901212966e inma. 采用Newmark-β法求解位移项△a时对刚度 收稿日期:2019-08-25 Steel Construction. 2019 ( 9) Vol. 34 No. 249 101 ?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cnki.net 设计论坛 其中F=-[MK1}i-{Q.} [M]- 27焊缝强度(第4.4.5条) 表4.4.5给出了焊缝的强度指标其中焊缝强 1 度设计值的采用原则见条文说明表7.
(2{u}-{u}) = 2△ [C Hu-1} 从中可见:对接焊缝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母材 1 ][C]=α[M] 抗压强度设计值,即/=抗拉强度设计值,一、二 [K]= 2△“ [c] [M] 级焊缝取母材抗拉强度设计值,即f=f.三级取母 式中:α为结构瑞雷阻尼系数;i.
为地面运动加速 材抗拉强度设计值的0.85,即/=0.85/抗剪强度 度;{u}为结构位移矩阵.
设计值取母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即f=f.对接 从图2可见,[C]采用[M]的瑞雷阻尼形式,阻 焊缝强度设计值用于全熔透对接焊缝和全熔透对接 尼比低于全瑞雷阻尼形式,结构地震反应计算结果 与T形连接组合焊缝的计算.
偏大(偏于安全).
角焊缝的抗拉、抗压和抗剪设计值取对接焊缝 抗拉强度的0.38(f=0.38f,Q235)或0.41 (f²=0.41/Q345、Q390、Q420、Q460).
角焊缝强 度设计值用于部分熔透对接焊缝、部分熔透对接与 T形连接组合焊缝、角焊缝(包括圆形塞焊焊缝、圆 孔或槽孔内角焊缝)的计算.
体系周期 疑难浅析问题讨论 图2瑞雷阻尼 问题:角焊缝的抗剪强度设计值(板厚不大于 16 mm、Q345时抗剪强度设计值为200MPa)为何 26板件宽厚比等级的修正(第3.5.1条) 高于对接焊缝的抗剪强度(Q345时为175MPa)?
表3.5.1注5给出了S5截面当应力小于f时, 答:角焊缝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对应着对接焊缝 的抗拉强度/=0.41=0.41×480=200MPa;对接 可能按S4截面采用的计算方法 焊缝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对应着母材的抗剪强度设计 弹性截面的板件宽厚比计算式为: 值f=f=175MPa.两者相比,前者大.可见对 Kπ²E KπE 接焊缝属于等强连接,由于焊缝强度远高于母材强 √12(1-v²)12(1-v²)f √ 度杆件受力破坏发生在母材,所以对接焊缝强度 (4) 与母材一致再提高也没有意义.
角焊缝是局部焊 即当S5截面的最大应力小于f,时,可采用 缝计算的是焊缝本身的承载力与母材没有关系, 由此焊缝强度取焊缝本身的强度.
修正因子e.
=√f/a对板件宽厚比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当修正后的板件宽厚比小于或等于S4截面的板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钢结构设计标准:CB 宽厚比时可按S4截面考虑.
50017-201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上接第82页) 进行分析缺少统计意义因而,该问题还有待在截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C 面尺寸、类型、受力状态等方面加以完善和补充:同 D64-2015[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时建议从稳定理论、有限元和构件试验等层面进行 [4]国家铁路局.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017[S]. 拓展和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分析手段的进步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和行业内专业素养的提升,各个规范差异化的问题 50009-2012[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一定会得到合理解决.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ITGD 60-2015[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参考文献 [7]国家铁路局.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S].北京: [1]陈绍蓄.钢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_钢结构设计标准:CB [8]舒鳍平.Q550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轴压构件局部稳定和相关 50017-201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稳定试验研究[].钢结构201631(2) :11-17. 102 钢结构2019年第9期第34卷总第249期 ?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c. All rights rescrved. .cnki.net 厦门黎明机械有限公司 XIAMENLIMINGMACHINERYCO. LTD. 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XIAMENZHENGLIMINGMETALLURGICALMACHINERYCO. LTD. 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厦门黎明机械有限公司,原名厦门市思明区黎明冶金机械厂)创建于1989年,是国内 业技术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近百名,具备综合的产品研发及生产制造能力.
产品因结构轻巧,设计合理,不断更新而倍 受钢结构行业的青.
品已通过CE认证,公司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荣获AA信用等级称号.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保质量,重信誉”为经营宗旨,愿与国内外同行携手合作,共同发展.
O琉璃瓦辊压成型机 暗扣式屋面板辊压成型机 Forming Machine for Tile Roof Profile Forming Machine forKliplock Roofing Profile 楼承板辊压成型机 OCNC长板数控折弯机(带分条) Forming Machine for Floor Decking Profile CNC Slitting/Folding Machine 0半自动C型钢 扇形直立缝板型自动成型机 Semi-Auto C-Purlin Machine AutoTaperForming Machine 0自动压皱式打弯机 forStanding SeamProfile Auto Crimping Curved Machine 地址: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圳南二路187号 邮编:361100 HTTP://.xmliming..cn Tel:8659263858026385803(销售) 6385811(售后) Fax:865926385810(销售)6770905(售后) Email:info@xmliming. 定价:18.00元 STEEL CONSTRUCTION ISSN 2096-6865 了解更多资讯 钢结构 请关注《钢结构》 ISSN2096-6865 CN10-1609/TF 中英文:in告经营许可证:海工南尔盘字2017007号/ 邮发代号:82-85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11.pdf
王立军:GB50017-2017(钢结构 设计标准 》疑难浅析 (11 ) GB50017一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11) 王立军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北京100052) DISCUSSION ON STANDARD FOR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GB 500172017( 11) WANG Lijun ( Huachmgboyuan Engineering Techmology Gnup Beijing 100052 China) DOI: 10. 13206/j-gig201911021 31轮压作用下的局部应力(第6.1.4条) 随梁翼缘厚度增加而增加的此时会部分抵消h,增 第6.1.4条给出了在轮压作用下吊车梁腹板上 加对分布长度的增加-因此式(2b)与式(2a)反映 边缘局部压应力的计算方法- 的规律性并不完全一致.
=F ≤/ (1) 32轴压杆的临界应力理论 式中:为梁腹板厚度;1.为集中荷载在腹板边缘的 欧拉(Euler)于1744年最早进行了压杆弹性屈 分布长度- 曲的研究并于1759年推导出著名的欧拉公式如下: nI P = ²EI 1 = 3. 25 ( 2a) (3) Y 或 欧拉公式作为压杆在弹性范围内屈曲的临界力 =α 5h 2h ( 2b) 计算式很好地解释了长柱的稳定问题、但对于柱 式中:1为轨道绕自身形心轴的惯性矩:1为梁上翼 子长细比较小的情况如中长柱和短柱因为会发生 缘绕翼缘中面的惯性矩;h为轨道高度;h,为梁顶 屈服先于屈曲的情况欧拉公式不再适用.
面至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距离.
恩格塞尔于1889年提出切线模量理论适用于 其余参数含义见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 非弹性区,此时以应力形式表示的临界应力公式 标准》.
如下: 式(2a)为利用半无限空间的弹性地基梁模型 π²Er 0 = =(/1) (4) 得到的分布长度的近似解析解,由前苏联科学家在 20世纪40年代中期提出:此式表明,分布长度与 其中=E/E 1和1成正比与成反比这个趋势是合理的.
式中:E为切线模量.
最新的分析表明弹性地基梁的变形集中在荷载作 用点附近很短的一段应考虑轨道梁的剪切变形因 3317钢标轴压杆临界力计算 此改用半无限空间上的Timoshenko梁模型更为合 式(3)、式(4)为理想直杆在轴心压力下的屈曲 理这时这个系数为2.83.因此,此时的3.25系 应力计算式.实际的钢压杆存在着几何缺陷和物理 数相当于考虑了塑性发展系数1.148.
缺陷.
几何缺陷包括杆件的初挠曲、荷载的初偏心, 式(2b)为分布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直接考虑 物理缺陷包括残余应力.采用式(3)、式(4)弹性 了轮压在轨道和梁上翼缘应力的扩散.
式(2b)中 阶段采用欧拉公式、弹塑性阶段采用切线模量理论 分布长度随h和h增加而增加的规律是正确的, (下转第55页) 但该式未考虑梁腹板厚度对分布长度的影响- 作者:王立军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握级高级工程师.
Emil: 13901212966@e sina.ccm 的影响规律是随其厚度减小分布长度增加而是 收稿日期:2019-11-13 Steel Construetion. 2019 ( 11) Vol. 34 No. 251 113 (C)1994-2019 China Acadc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11 rights reserved. .cnki.net 鲁博宽等:罕遇地震下大跨张弦桁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400 时大致相同但内力变化会出现滞后且视波速越小 300 滞后现象越明显.
200 加0 参考文献 [1]伟韩建强吴敏哲-大跨度张弦桁架竖向地震作用下动力 001 特性研究[J].建筑结构2008(2):50-53. 200 时间s [2]柯友华陈波.张强桁果结构的非线性地霞响应及其参数分析 一致输入-=300m/≤ [J].钢结构 2010 25( 3] :37-40 44. -y=400 m/<; -= 500 m/s [3]陈志华赵博王元清等.多点输入下大跨弦支筒壳结构地震 图123706号腹杆轴力时程曲线 响应分析[1].土木工程学报2014 47(增刊1):59-64. [4]何庆祥沈祖炎,结构地震行波效应分析综述[J].地震工程与 工程据动 2009 29( 1) : 50-57. 5结论 [5] JIAHAO L. WILLIAMS F W.Camputation and Analysis of Multi 1)罕遇地震下,大跨张弦桁架结构部分腹杆发 Escitation Ranlom Seimie Rspones [J].Engjneering Csmputa- 生屈曲甚至破坏主桁架弦杆不进入塑性与主桁架 tions 1992 9( 5) : 561574. 相交的连桁架弦杆是这类结构体系相对薄弱的部 [6]王孟鸿,曹笑楠,黄亚润.黏滞阻尼器在网架结构抗倒塌中的 应用研究[J].销结构2019 34( 4) :60-64 106. 位,总体来看此类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良好. [7]李沛.渭南市体育场大跨度销结构屋盖罕遇地震弹望性分析 2)多点输入时程分析对采用一致输入时的低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应力构件产生了应力放大效应,但同时得到的结构 [8]王威强震下双向弦支柱面网亮在不同预应力水平下的弹塑 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多点输入拟静力效应的产生和 性性能分析[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7. 扭转效应的增加对于结构支座附近和边角处构件的 [9] Federal Emepency Management Agey.Prestandan and Commen- tary for the Seismie Rehabilitatn of Buildings: FEMA356 [S]. 影响不可忽略;多点输入对结构上部桁架和山墙的 000℃ imy g ousg p o 分析结果影响很大,而对于索和撑杆的影响较小. [10]李.60m跨单层网壳强震下结构动力特性研究[D].太原:太 建议此类张弦桁架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计算 原理工大学2012. 时应考虑多维多点输入- [11] HAO H DUAN X. Multiple Esritation Efets on Response of 3)结构地震响应随视波速的改变没有明显的 Symmetric Buildinps [J]. Engineering Structurs 1996 18( 9) : 732740. 变化规律. 多点分析时,可根据场地勘察报告选取 [12]尚瑟洁,多维多点输入下大跨度网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 多个可能的视波速分别计算,取最不利视波速的结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果作为参考, [13]刘模涨高明赵鹏飞.大尺度空间结构多点输入地霞反应分析 4)多点输入时构件内力变化趋势和一致输入 应用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34(3):54-65. (上接第113页) 求出临界应力初弯曲、初偏心、残余应力通过安全 对于不同的主轴残余应力对其临界力的影响是不 系数考虑. 我国74钢规用的就是这种形式 同的 切线模量理论考虑的应力-应变曲线的非弹性 因此从88钢规开始按照Perry公式,以边缘 段相当于考虑了板件的残余应力,而由板件组成截 纤维屈服准则构建轴压杆的临界应力计算公式,以 面形成的残余应力是无法考虑的. 由于后一种残余 等效缺陷来综合考虑几何缺陷和物理缺陷. 最后得 应力的存在及其复杂性,用单一的安全系数不能真 到GB50017-2017用来表示轴压杆弯曲屈曲的4 正反映残余应力对临界力的影响. 比如同一截面, 条柱子曲线见GB50017-2017式(7.2.1). Steel Constuction. 2019 ( 11) Vol. 34 No. 251 55 (C)1994-2019 China Acadcmic Jour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1l rights rescrved. .cnki.ne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10.pdf
王立军:GB50017-2017(钢结构 设计标准 》疑难浅析 (10 ) GB50017一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10) 王立军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北京100052) DISCUSSION ON STANDARD FOR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GB 50017-2017(10) WANG Lijun ( Huachengboy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Group Beijing 100052 China) DOI: 10. 13206/j-gig201910018 28圆形塞焊、圆孔或槽孔角焊缝(第11.2.5条) 30铸钢节点计算(第12.4.2条) 第11.2.5条给出了圆形塞焊焊缝、圆孔或 铸钢节点承载力按第四强度理论,采用Mises 槽孔角焊缝抗剪设计的强度计算公式,以角焊缝 等效应力公式计算: 的计算式来表示,参考了Eurocode3partl.8的 s≤βf (1a) 规定.
s = 塞焊焊缝、圆孔或槽孔角焊缝的受力状态和破 坏模式与角焊缝接近用于角焊缝的搭接连接或局 [a-a)²(o-o)²(a-a)²] N2 部外贴板的连接,也可用于钢板避免局部平面外鼓 ( 1b) 曲的约束连接其承载力应按抗剪设计计算不能用 式中:a为折算应力;分别为计算点处 于抗拉设计.
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主应力:β,为强度增大系数.
各 主应力均为压应力时,β=1.2:各主应力均为拉应 29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的标准孔、大圆孔和槽孔 力时,β=1.0此时还应满足o≤1.1其他情况, (第11.5.1条) β =1. 1. 螺栓分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
强度理论综述如下: 普通螺栓分B级和C级,B级孔径比螺栓公称 1)第一强度理论,也称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 直径大0.2-0.5mmC级这个数为1.0-1.5mm 拉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材料断裂: 高强螺栓按受力形式分为高强度螺栓摩擦型和 o≤[o] (2)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承压型为标准孔径比其公称直 2)第二强度理论,也称最大拉应变理论,材料 径大1.5-3mm摩擦型可采用标准孔径、大圆孔和 发生屈服是由最大拉应变产生: 槽孔表11.5.1规定了孔径尺寸.
o-r(o)≤[o] (3)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采用大圆孔或槽孔时, 3)第三强度理论,也称最大剪应力理论,材料 同一连接面只能在盖板和芯板其中之一的板上采用 发生屈服是由最大剪应力引起: 大圆孔或槽孔其余仍采用标准孔此时应增大垫圈 0 -0;≤[] (4) 厚度或采用连续型垫板其孔径与标准垫圈相同对 4)第四强度理论,又称畸变理论材料屈服是 M24及以下的螺栓厚度不宜小于8mm对M24以 畸变能密度引起的.
第四强度理论的另一种表达形 上的螺栓厚度不宜小10mm. 式为: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抗剪计算对大圆孔 和槽孔的抗剪承载力应进行折减,前者折减系数为 0.85后者为0.7(内力与槽孔长向垂直)和0.6(内 力与槽孔长向垂直).
作者:王立军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握级离级工程师.
Emil: 13901212966e sina. 收稿日期:201909-25 Steel Construetion. 2019 ( 10) Vol. 34 No. 250 93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crved. .cnki.net 设计论坛 1 [o-a )²(o -o.)²(o -o.)²6(²r²²)] ( 5) 第一、二强度理论适用于脆性材料如铸铁;第承压型连接”进行抗剪设计时抗剪承载力由连接 三、四强度理论适用于塑性材料如碳钢.
上述强度板的孔壁受压承载力提供,此时也要求螺栓杆不能 理论只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
岩土、混凝土等抗压发生剪切破坏此种连接不要求对摩擦面进行处理, 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的材料要用莫尔理论.
连接板之间可以滑动.
一般来说对于仅承受静荷载的情况下,可采用 疑难浅析问题讨论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进行抗剪设计.
对于承 问题:17钢标规定了“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受动荷载和地震作用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多遇 和“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设计方法,但有时有 地震情况下通常要求连接板不滑动这时采用“高 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进行抗剪设计,承载能力极 其中有何区别.
限状态和罕遇地震情况下连接板可以滑动这时的 答:高强度螺栓按制作和安装工艺分为“大六 高强螺栓由摩擦型连接转为承压型连接,可采用承 压型抗剪设计.
栓按其承载和破坏模式分为“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 17钢标规定,“摩擦型连接”和“承压型连接” 接”和“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因此,无论“大六 都需施加规定的预应力,“摩擦型连接”的接触面要 进行工艺处理,“承压型连接”的接触面不需进行特 以作为“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和“高强度螺栓承 殊处理但应清除污物和浮锈 压型连接”进行设计使用.
以上是我国17钢标对高强螺栓的设计规定.
按“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进行抗剪设计时, 值得注意的是欧美的一些设计从现场保护和检验 抗剪承载力由摩擦面上的摩擦力提供,因此此种连的角度出发已不再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接要求对摩擦面进行处理,受力时摩擦面不允许滑进行抗剪设计而是直接采用承压型连接预应力的 动因而连接板之间也不能滑动.按“高强度螺栓 施加也仅是拧紧的要求这一点值得考虑.
会讯 由西南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主办的第十届钢结构进展国际会议(ICASS, Intermational Corference on Advances in Steel Struetures)将于 2020年 12月 10-12 日在中国成都举行.
本次会议征集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原创英文论文论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空间结构装配式结构素膜结构,可展结构, 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桥梁组合及混合结构柔性防护结构:2)柱梁索构件连接:冷弯型钢,低屈服点钢不锈钢高性能钢 材新型金属材料;3)计算理论非线性分析结构稳定二阶弹塑性分析时程分析结构找形动力分析结构疲劳防火与防 腐风工程地震工程连续倒竭:4)概念设计及方法规范及标准性能化设计设计专家系统:5)幕墙,仓,管道海上平台, 塔檐结构,钢结构加固改造等.
稿件将以论文集 CThe Proceeding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ee on Advanees in Steel Stractures )( ICASS 2020) 正式出 版并提交 SCI 和 EI 检索:同时将精选优秀论文发表在《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an Intemational JournalX SCI 收录、(Inter- national Jourmal af Structural Stahility and Dynamics 3( SCI 收录)和 《Steel Construction>特刊-会议还设置了少量中文优秀稿件投 稿通道部分优秀中文稿件将以(钢结构(中文版)》专刊正式出版,同时还推荐部分优秀论文在(工业建筑》等期刊的专栏 发表.
请作者于2019年11月30日前将200~400字的摘要发至邮箱icass2020@oulook..
摘要格式要求可在会议网址: ( http: /icass2020./) 下载- 6 钢结构2019年第10期第34卷总第250期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rights reserved. htp:/.cnki.ne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08.pdf
王立军:GB50017-2017(钢结构 设计标准 》疑难浅析 (8) GB50017一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8) 王立军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北京100052) DISCUSSION ON STANDARD FOR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GB 500172017(8) WANG Lijun Harhengboyn Engineering Techogy Gnp Bejing 100052 China) DOI: 10. 13206/j-gig201908021 22销轴连接(第11章第6节) 22.1材料 (1) 销轴采用建筑钢材时,如Q345、Q390、Q420、 净截面断裂: Q460等强度设计值/、f采用第4章给出的设 0= N ≤ 0. 7f. (2) 计强度值:采用其他类型的机械钢材时,如45号 A_ 钢、35C,M、40C,等,应按4.1.5条的要求确定设 式(2)推导如下: 计强度指标此时抗力分项系数一般在1.1-1.2 f. f 之间 A 1. 25y1. 25 × 1. 111 = 0. 7f PA 22.2计算 ( 3) 22.2.1耳板 式(3)中考虑抗力强度的抗力分项系数y的 按受力机理耳板有四种破坏模式(图1).
离散性较大因此取屈服强度的抗力分项系数的 1.25倍采用屈服强度抗力分项系数y取1.111. 式(3)可写成: N _0.8 A (4) 当屈强比 =0.8时式(4)变为: f N ≤f (5) A. 从式(1)和式(5)可见此时式(5)起控制作用.
对于Q420及以下钢材屈强比 f. ≤0.8,强度 f. 计算由式(1)和式(4)控制-对于Q460及以上钢 耳板净截面受拉:1b-耳板端部聘开;c-耳板端部受剪: 材屈强比 f. f. >0.8,强度计算由式(4)控制.
一耳板面外失稳 图1销轴连接中耳板4种承载力极限状态 对于耳板(图2、图3)的净截面受拉强度计算, 17钢标采用以下公式: 1)净截面受拉- N 轴向受拉构件强度计算按17钢标第7.1.1条 α= 2b ≤/ (6) 进行即分别进行毛截面的屈服计算和净截面的断 裂计算.
作者:王立军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Email: 13901212966@ sina.cn 毛截面屈服: 收酶日期:20190805 Steel Constnuction. 2019 ( 8) Val. 34 No. 248 105 ?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cnki.net 设计论坛 破坏.
式(8)是指有效宽度6.不能超过实际的宽度b. 此处不能理解为要大于216.因此虽然耳板 端部弧形与销轴孔为同心圆,也可以通过控制使 其不在同心圆上.
22.2.2销轴 1)承压强度.
0. = N dt ≤f: (12) 图2销轴连接耳板 式中:f为销轴连接中耳板的承压强度设计值 2)抗剪强度.
f = N f (13) n 式中:f为销轴抗剪强度设计值:n.为受剪面数目. 3)抗弯强度.
T= M d’ (14) 1.5 32 图3销轴连接耳板受剪面示意 =A (15) b = min(b b d/3) (7) g≥91 1=g (8) 式中:f为销轴抗拉强度设计值:为两边耳板厚 上述公式基本与欧标EN1993-1-8:2005的公 度:为中间耳板厚度;M为销轴计算截面弯矩设 式相同以净截面受拉为前提采用屈服强度设计值 计值- 进行计算,可以看出,总体上说,式(6)比式(4) 偏严.
23加劲钢板剪力墙(第9章) 2)端部劈开.
第9.2.3条式(9.2.3-1)、(9.2.3-2)给出了设 N (9) 置纵横加劲肋的钢板剪力墙经济性区隔宽厚比.
2d ≤/ 第9.2.4条给出了不考虑钢板剪力墙整体失稳 3 的纵横加劲肋的设置要求.
式(9)引自欧标 EN 1993-18:2005.
第9.2.5条为钢板墙局部稳定性(区隔稳定 3)端部受剪.
性)计算要求.
N (10) 式(9.2.5-7)、(9.2.5-8)中的弯曲正应力和 = 2Z ≤f. 剪应力应为工况组合应力.式(9.2.5-9)中的竖向 Z =(a d/2) ²- (d/2) ² (11) 重力荷载应力为恒载加活载组合应力.
式中:Z为耳板端部抗剪截面宽度注意到耳板端部 虽然不希望钢板墙承受竖向应力,但因构造的 弧形与销轴孔为同心圆利用三角形关系可以得到 原因钢板墙与周边框架是连成一体的,它仍要产生 式(11).
竖向应力.考虑到钢板墙承受竖向力的能力差,式 标准同时对耳板的构造要求做出规定,对于耳 (9.5.2-9)给出了一个折减系数0.35.考虑到竖向 板两侧宽厚比b/要求不宜大于4,以避免耳板面 加劲肋等有利因素这个系数可取0.5. 外失稳.
参见15高钢规式(B.2.7)可知这个钢板墙的 对于端部边距的a 竖向重力荷载应力为整体计算分配到的应力.
b.的规定,来自美标 在加劲钢板墙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AISC360-05,意图是以此保证不发生端部劈开 1)上述稳定性计算的控制工况通常为地震组 106 钢结构2019年第8期第34卷总第248期 ?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cnki.net 王立军: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8) 合工况.
弱因此对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一般规定当边长大 2)式(9.2.5-8)计算中,多遇地震下抗剪强度 于1.0m时应考虑混凝土收缩的影响:目前工程 设计值应考虑抗震调整系数0.8,并应扣除钢板墙 中的常用措施包括柱子内壁焊接栓钉、纵向加劲 对周边框架提供侧向稳定所需的抗剪能力部分.
这 肋等.
个值可按15高钢规式(7.3.2-10)考虑,比如结构 第15.3.3条:圆形钢管混凝土柱应采取有效措 的屈曲因子是13.2这个值应为3/13.2=0.23,即 施保证钢管对混凝土的环箍作用:当直径大于2m 抗剪强度设计值只能考虑0.77的比例用于做钢板 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墙承载力计算.
圆钢管混凝土的环箍系数与含钢率有直接的 3)钢板墙通常是后装即施工到一定楼层高度 关系是决定构件延性、承载力及经济性的重要指 再安装钢板墙.
因此上述计算公式要考虑施工 标.
钢管混凝土柱的环系数过小,对钢管内混 模拟.
凝土的约束作用不大;若环箍系数过大,则钢管壁 4)对比15高钢规式(B.2.5)第三项采用o.
可 可能较厚不经济.
当钢管直径过大时,管内混凝 知式(9.2.5-10)第三项采用o.
为地震工况组合内 土收缩会造成钢管与混凝土脱开影响钢管和混 力概念更准确一些.
凝土的共同受力,而且管内过大的素混凝土对整 5)考虑到钢板墙受力后竖向刚度会降低并向 个构件的受力性能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一般 周边框架卸载,计算钢板墙内力时可考虑竖向刚度 规定当直径大于2m时圆钢管混凝土构件需要 的折减折减系数可取0.5左右:这个折减系数会 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混凝土收缩的影响,目前工 降低弯曲压应力和竖向压应力,但对剪应力几乎无 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管内设置钢筋笼、钢管内壁 影响 设置栓钉等.
24钢管混凝土柱(第15.2.3条、第15.3.3条) 疑难浅析问题讨论 第15.2.3条: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应考虑角部对 问题:角焊缝连接的抗拉、抗压和抗剪强度设计 混凝土约束作用的减弱,当长边尺寸大于1m时, 值为何相同?
应采取构造措施增强矩形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答:角焊缝在各个方向受力本质是一样的都相 和减小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当于剪切破坏所以其抗拉、抗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 相比圆钢管矩形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较 相同.
书讯 《钢结构工程施工教程》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进入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平稳发展以钢结构为主体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得到迅速发展-中国钢结构协会的统计数 我国钢结构施工的实用教材较缺乏本书从钢结构施工的基础知识开始依照分项工程的次序按照施工详图、焊接工程、高强 度螺栓连接工程、制作工程、安装工程、金属围护工程、防腐工程、防火工程、工程事故分析、施工质量通病等方面进行论述为 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及钢结构专业培训教学使用也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是一本紧密结合钢结构发展现状内 容丰富,可操作性强的著作,本书作者候兆新和陈禄如教授级高工几十年从事钢结构行业的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具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中冶建筑研究总院钢结构专业资深专家也是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
他们参与了武钢 一米七轧机工程、宝钢工程和奥运工程等一大批建设工程并参与建设了新加坡国际展览中心和环球影城等一批大型钢结构 工程主编、参编、审查了钢结构行业主要技术标准.
该书内容翔实并包含了作者的大量工作体会和经验特别是对工程事 故和施工质量通病的分析和改进措施内容是本书的特色之一:该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同事和中国钢结构 协会专家的支持帮助,希望该书的出版对提高我国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水平有所神益.
Steel Construetion. 2019 ( 8) Vol. 34 No. 248 107 ?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crved. .cnki.ne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07.pdf
设计论坛 GB50017一2017《钢结构 设计标准 》疑难浅析 (7) 玉立军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北京100052) WANG Lijun (Hln Enginerng Techy Gp Beijg 100052 Chin) DO1:10. 13206/j-gig201907 022 19等效弯矩系数β 其中 17钢标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计算公式(8.2.1- 1-N/N 和码进入论文视级亏司 1).引人了等效弯矩系数β 式中:为二阶挠度;M为一阶弯矩;为一阶挠 B..M 度;N为欧拉临界力.
A/πy W (1 - 0. 8N/N ) ≤1.0 (1) 二阶弯矩也可写成: 其中:N _π²EA M‘ 1.1X² (5) N 式中:M,为最大弯矩;A为构件对x轴的长细比.
N. 引人等效弯矩系数的目的,是把非均匀弯矩转 对于跨中受集中荷载的梁,将集中荷载产生的 化成均匀弯矩.
等效的含义为杆件发生平面内失稳 时荷载等效.
为简化,通常按弹性二阶弯矩的最大 值相同处理.
or" 代人式(5),可得: 48EI 17钢标的等效弯矩系数β,按无侧移和有侧 M! 移构件区分.
1-N/N (6) 19.1无侧移框架柱和两端支承的构件 式中:M为受集中荷载梁二阶弯矩最大值.
19.1.1有端弯矩、无横向荷载作用 对于受均匀弯矩梁,将均匀弯矩产生的一阶弯 经计算,在两端不等弯矩M,和M作用下的偏 压杆,等效弯矩系数为: 8EI 代入 β²-2βcos(nl) 1 式(5),可得: β.= 2 2cos(nl) (2) 0.23 N1-N/N (7) 其中 N M EI M |M1.
M N. M=B.M N (8) 19.1.2无端弯矩、有横向荷载作用 1 0. 23 N 1)跨中承受集中荷载的简支梁.
其二阶弯矩为: 作者;王立军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M' N (4) Email :139012129664 sira.cn 收稿日期:20190405 110 钢结构2019年第7期第34客总第247期 王主军: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凝难浅析(7) 1-0.18 N β = N. =1-0.36 N N "N (9) 1 0. 23 N 2)全跨均布荷载g.
同理可得: N. B.=- = 1 - 0. 18 N N "N (10) 1 0.23 N. 当单个集中荷载偏离中点时,可近似采用式 b (9)计算等效弯矩系数;当为两个及以上集中荷载 注:为梁的截面惯性矩.
时,可近似采用式(10)计算等效弯矩系数.
图1横梁无限刚性框架柱 19.1.3同时承受端弯矩和横向荷载作用 可用叠加原理计算端弯矩和横向荷载共同作用 臂柱,等效弯矩系数仍由式(13)计算.
下的等效弯矩系数: 当横梁与柱铰接、柱脚刚接时,框架柱即为悬 βM =βMβ M (11) 臂柱.
式中:B为式(9)或式(10)的集中荷载或均布荷 横梁非无限阴柱脚刚接介于图1b和悬臂柱两 载的等效弯矩系数;M.
为集中荷载或均布荷载作 个极端情况之间,柱的等效弯矩系数仍可按式(13) 用下的一阶最大弯矩;β为式(3)端弯矩作用下 计算,只是在确定N时,要确定柱的计算长度.
式 的等效弯矩系数;M为端弯矩作用下的一阶最大 (13)还可推广到柱脚接横梁非无限刚的情况,这 弯矩.
时框架的侧向刚度依赖于横梁刚度,因面柱上端转 19.2有侧移框架柱和悬臂构件 动约束的刚度与横梁无限刚情况下差别不会很大.
意臂柱是指柱顶有弯矩M和压力N的柱,一阶 柱脚较接框架,在柱高度范围内承受水平荷载 弯矩为定值M,二阶弯矩最大值为MNA,其中A为 时,不论横梁刚度多大,式(13)都不适用.
图2为 柱顶位移,弹性范围内,二阶弯矩放大系数为: 柱脚铰接、横梁无限刚的单跨框架,左柱承受柱间荷 MI 载,包括两种情况:1)柱中点受以集中力Q;2)柱承 cos (12) 受均布荷载.
这两个弯矩都呈现出最大值在中部, N 而且上半部弯矩也比较大,显然要比图1a情况不利 其中=π √N 得多.
因此,柱脚铰接面在柱高度范围内承受水平 悬臂柱除在柱顶受有弯矩M、压力N作用外, 荷载时,等效弯矩系数宜取β.=1.0.
还有水平力H的作用时,一阶弯矩呈线性变化,上 J = d 嘴M=M,下增M,=MHi,两者之比为 m=M/M,可得到β的近似计算式: β=1- 0.36(1-m)N N. (13) 对于框架柱,在柱顶荷载作用下的失稳通常为 有侧移模式.
首先考虑横梁无限刚与柱刚接的极端 情况.
当柱脚为较接时(图1a),失稳时相当于倒置的 悬臂柱.
在三角形弯矩图作用下,等效弯矩系数为: β. = 1 - 0. 36.N/N (14) 当柱脚为刚接时(图1b),柱失稳时中点为反弯 点,其上、下两段各自相当于承受三角形弯矩图的悬 图2承受横向荷载框架柱的弯矩分布(柱脚校接) Steel Construction. 2019 ( 7) Vol. 34 No. 247 III 设计论坛 图3给出柱脚刚接、柱高范围内有水平荷载的 13e(、 = 235 情况,这时柱的最大弯矩在柱脚,弯矩比图1b减小 √S 得快,可以安全地采用式(13)的等效弯矩系数.
20.317钢标8.1.1条规定 J = * 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的拉弯构件和压弯构 件,其截面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除圆管截面外,其截面强度应按式(16)计算: NMM A.y.Wy W (16) 20.48.1.1条文说明 在轴心力N和弯矩M的共同作用下,当截面出 现塑性铰时,拉弯或压弯构件达到强度极限,这时 N/N和M/M的相关曲线是凸曲线(这里的N是 无弯矩作用时全截面屈服的轴力,M,是无轴力作用 时截面的塑性较弯矩),其承载力极限值大于按直 线公式计算所得的结果.
17钢标对承受静力荷载 图3承受横向荷载框架柱的弯矩分布(柱脚刚接) 或不需验算疲劳的承受动力荷载的拉弯和压弯构 件,用塑性发展系数的方式将此因素计人直线公 20塑性发展系数(第6.1.1条,第8.1.1条) 式中.
20.117钢标6.11条规定 对比6.1.1条文说明可见:受弯构件的塑性发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式构件,其受弯强度应 展系数考虑的是截面受力时可进人屈服状态的程 按式(14)计算: 度,而拉弯或压弯构件的塑性发展系数考虑的是强 M M 度计算相关公式的近似性带来的那部分安全度,这 (15) 两者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
式中:Y、,为截面塑性发展系数,按17钢标6.1.2 条采用;W、W_为关于x、y轴的净截面抵抗矩.
21弧曲杆 17钢标6.1.2条中关于截面塑性发展系数的 17钢标6.6.1条对弧曲杆进行了规定:当弧曲 取值规定: 杆沿弧面受弯时宜设置加劲肋,在强度和稳定计算 1)对工字形和箱形截面,当截面板件宽厚比等 中应考虑其影响.
级为S4或S5级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应取为1.0, 17钢标6.6.1条文说明进一步解释: 当截面板件宽厚比等级为SI级、S2级及S3级时,截 弧曲杆受弯时,上下翼缘产生平面外应力(图 面塑性发展系数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4),对于圆弧,其值和曲率半径成反比.
未设置加 a.工字形截面(x轴为强轴,y轴为弱轴),y.= 劲肋时,梁腹板承受上述平面外应力产生的拉应力 1. 05 =1. 20.
b.箱形截面,y,=y,=1.05.
2)其他截面的塑性发展系数可按17钢标表 8.1.1采用.
20.2条文说明 17钢标6.1.1条文说明指出:计算梁的抗弯强 度时,考虑截面部分发展塑性变形,因此在计算式 (14)中引进了截面塑性发展系数y.和y ,其取值 原则是截面的塑性发展深度不致过大,并与17钢标 第8章压弯构件的计算规定表8.1.1相衔接.
考虑 1-翼缘;2-废板;3-加劲肪.
截面部分发展塑性时,为了保证翼缘不丧失局部稳 图4弧由杆受力示意(上翼缘受压下翼缘受拉) 定,受压翼缘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应不大于 (下转第94页) 112 钢结构2019 年第7期第34卷总第247期 工程设计 架,且中间支承结构方案将更便于日后构架沿纵 4)根据经济性分析结果,中间支承结构方案用 向扩建.
钢量和混凝土用量略高于两端支承结构方案,但差 异不大.
若考虑土地成本,中间支承结构方案或将 表5两种构架经济性对比 构架柱用 混据土 构架梁占地面总造价/ 更具有优势,且更便于日后构架沿纵向扩建.
结构形式 量/1 用量/m² 用钢量/1积/hm²万元 中间支承结梅 128. 04 192 60 97.07 11. 84 416. 47 参考文献 两漏支承结构 120. 21 184. 49 97. 07 12. 20 427.22 [1]陈传新,刘素丽.750LV变电构架结构选型[J].电力建设, 2007 28( 5) :3335. 5结论 [2]韩林海.钢管混菱土结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 2007. 1)中间支承结构和两端支承结构钢管混凝土 [3]高费.750kV变电构架结构型式优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 构架方案均可在结构分析时考虑温度作用而取消温 学,2013. 度缝的设置,但两端支承结构构架对温度效应的敏 [4]兰州大学,甘肃省电力设计院,变电构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感性明显高于中间支承结构构架.
[R].兰州:兰州大学 2012. 2)在不设温度缝的情况下,温度工况是两端支 [5]许万军,孙天利,杨应华,等.750kV钢构架温度缝设置分析与 探讨[J].陕西电力 2008 36(9) ;155160. 承结构钢管混凝土构架滑部构件的承载力控制工况 [6]刘建秋,商文念,韩文庆.超长变电构架结构温效应分析研究 面不是中间支承结构方案的控制工况.
[J] . 工业:建筑 2011 41(增刊]) :290- 307. 3)根据对各工况的分析结果,两种构架在冬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域乡建设部钢结构设计标准:GB 安装、夏季运营时应力和变形相对较小:若条件允 50017-2017[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许,建议两种构架均宜在冬季安装.
[8]国家能源局.变电结建筑结构设计规程;DL/T5457-2012[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上接第112页) 或压应力,设置加劲肋后则由加劲肋和梁腹板共同 算控制?
承担这项应力.
翼缘除原有应力外,还应考虑其平 答:梁端设置加劲肋或隅撑,可以防止受压翼 面外应力,按三边支承板计算.
缘畸变屈曲,延性等级可以达到一级.
加劲肋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接近腹板处翼缘的刚 满足自身稳定要求,离撑要满足对侧向支撑的受 度较大,按弹性计算时翼缘平面外应力分布呈距离 力要求.
腹板越近数值越大的规律,沿翼缘平面内应力的分 问题3:03钢规3.4.2条明确要求单角钢单面连 布也呈同样特点.
接轴心受力时连接计算的强度要考虑折减系数0. 85;17钢标中仅7.6.1条对截面强度计算提出了0. 疑难浅析(6)问题讨论 85的系数,第11章连接部分未见对单面连接单角 问题1:17钢标第6.1.1和6.2.2条,假如梁翼缘 钢轴心受力的特殊说明.
对这种连接17钢标计算 宽厚比为S3,腹板的宽厚比为S5级,确定截面惯性 时不用考虑这个系数还是在其他地方有注明?
矩的时候用S5级吗?
也就是考虑屈曲,采用有效截 面吗?
答:这个系数还有,见17钢标表7.1.3.
答:可按翼缘和腹板的宽厚比等级分别考虑.
问题2:是不是认为只要在梁增设了加劲肋或 参考文献 隅撑,就认为可以达到一级的延性等级,这个加劲肋 [1]陈绍落.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或属撑是不是只要满足构造要求即可,还是需要计 版社 2013. 94 钢结构2019 年第7期第34卷总第247期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06.pdf
王点军:GB50017-2017钢姑构设计标准 疑难减析(6) GB50017一2017《钢结构 设计标准》疑难浅析 (6) 玉立军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北京100052) WANG Lijun ( Huacdhumgboy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Geoup Beijing 100052 China) DOI:10.13206 /j-gig201906023 16温度区段(第3.3.5条) 除了纵向支撑的位置,结构体系和屋面结构形 表1(钢标中表3.3.5)给出了 式也影响温度区段的长度.
上述单层厂房每福排架 段长度值 即在限值内,可不考虑温度变化对结构 (刚架)之间的屋面采用擦条体系,面内刚度弱,有 利于温度应力的释放.
故表1不适用于诸如屋面采用拱行架体系网 表1温度区段长度值 架体系等面内刚度大的单层保结构体系 银向湿度区段 横向调度区段 结构情况 (垂直屋架或 (沿屋架或构架跨度方向) 关于单层钢结构厂房温度区段的设置问题,魏 构架跨度方向) 柱顶为刚接 柱项为较接 明钟有过全面的论述,下面做一个简略介绍.
采暖房屋和非采 220 120 150 16.1影响温度应力的因素 暖地区的房屋 16.1.1温差取值 热车间和采暖地 180 100 125 区的非采暖房屋 温差的取值有两种观点: 露天结构 120 一是取安装时月平均温度与使用时最不利温度 围护构件为金属 压型钢板的房屋 250 150 150 之差.
如不能确定安装时间,安装温度可取最热月 平均温度或最冷月平均温度.
在寒冷地区,一般气 表1是多年来单层厂房工程实践的总结,它仅 温在-15℃以下就不会进行室外安装作业,因此最 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单层钢结构厂房.
冷月平均混度可取不低于-10°℃.
这里的单层厂房是指沿厂房横向,钢柱柱底与 二是认为结构安装后,要经过几次温度伸缩的 基础刚接,屋架与柱顶接的排架结构,或柱底与基 反复其连接才能稳定下来,因此温差取使用阶段最 瑞刚接或按接,柱顶与屋架或屋面梁刚接的刚架结 不利的温度变化而可不考虑安装时的温度 构.
厂房纵向为支撑结构,即纵向水平力由支撑承 1)非采暖车间.
担,无支撑的粱柱部分具承受经向有致 非采暖车间的室内温度与室外气温相差不大, 沿厂房纵向的柱间支撑,要求设在纵向的中间 而钢构件温度又几乎是周围空气温度,所以使用时 部位.
这与民用建筑的支撑设置法不同.
后者的多 的最不利温度可取为室外空气的最高或最低温度.
高层建筑,楼板为混凝土楼板符合平面无限刚假定, 钢结构厂房跨数不多但较高,厂房柱在风荷载 要控制结构的扭转,支撑通常设在端部.
单层厂房 作用下的内力较大.
若只有最高温度应力面无最大 风载,厂房一般是安全的.
所以只有在最大风载作 通常采用轻型屋面,各柱列基本上表现为独立工作 独立承担纵向水平荷载,不存在考虑结构整体作用 用下同时又是较大温差时,结构达到最不利状态 因此,对于非采暖车间,使用时的最不利温度可近似 控制扭转变形问题.
而此时为延长温度区段长度, 温度应力将是重点.
将支撑设在中部可大大降低温 作者;王立军,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度应力作用.
Email : 139012129660 xira.cn 收稿日期;20190405 Steel Csmstruction. 2019 (6) Val. 34 No. 246 117 设计论坛 取年最大风速时的月最高或最低气温 16.1.3温度变形的损失 根据气象原理, 由水平钢构件纵向伸缩引起的柱水平变形将由 风时 于下列原因而有所损失.
气温资料表明,由于年最大风速时的最高、最低 水平构件与柱的连接越不紧密,变形损失越大.
气温变化幅度比极端气温的变化幅度小得多,两种 2) 方法的温差取值接近.
北方地区,取35-45℃;中 水平构件刚度越小,引起的变形损失就越大.
部地区,取25-35℃;南方地区,取20-25℃.
3) 和柱间 支撑的弹性抵抗 2)采暖车间.
经实测,并参考国内外资料,建议吊车梁的变形 采暖车间处于北方寒冷地区,室内温度变化小, 损失宜取理论值(按温差的计算值)的30%-50%.
冬季室内采暖温度在12-16℃.
与非采暖车间相 4)样脚为单件最固时温城应子的损装 比,可认为其温差更小,可取25-35°℃.
沿厂房纵向,由于柱脚截面较小,考虑柱脚的弹 3)热车间.
性转动、锚栓的弹性伸长以及基础顶面的弹性压缩 热车间温度不均匀,计算温差应略高于普通车 等原因,柱脚处的温度应力损失可按30%考虑:沿 间,可取40℃左右.
厂房横向,柱脚截面较大,上述影响较小,柱脚处的 4)露天栈桥.
温度应力损失可按10%考虑.
荷载对 5) 品度成 大风同时考虑 考虑露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夏季 文献[1]采用旧的荷载组合和容许应力法考虑 构件向阳面温度高,背阴面温度低.
经热工计算, 温度应力许用值.
温度药比室 气温度高 温度应力的许用值为20MPa,对于Q235的容 此数据由重庆建工学院建筑物理教研室陈答 许应力相当于12%,对Q355的容许应力相当于 高教授提供).
故露天栈桥的计算温差值,北方地 8%.
即当温度应力不大于20MPa时,可不考虑温 区可取55-60℃,南方地区可取45-50℃.
度应力的影响.
16.1.2温度变形不动点位置 16.2温度应力的计算 厂房纵向,如果结构沿全长对称布置(图la、 16.2.1露天栈桥柱 图1b),由于温度内力是自平衡的,温度变形的不动 柱脚处温度应力为: 点在全长的中点.
rpM b 0 = =1.5SaE 6 L 2/ HH (1) 取温度变形损失系数S=0.6,柱脚处温度应力 损失系数y=0.7,则: 0 = 15.9 6 L HH (2) 16.2.2单层厂房纵向 柱脚处温度应力为: =21 p.W 5 = 0.5xEK 5L HH (3) 取柱脚处温度应力损失系数y=0.7,则: α = 8.82K b HH (4) 式中:K为A=a/h及n=1/1的函数.
16.2.3单层厂房横向 L = f E 柱脚处温度应力为: M C 图1温度变形的不动点位置 0.= = 0.5SaEK c L 21 HH (5) 118 钢姑构2019年第6期第34卷芯第246期 王主军: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凝难浅析(6) 取温度变形损失系数S=0.85(横梁与柱顶刚 600 接)或0.7(横梁与柱顶较接),柱脚处温度应力损失 系数r=0.9,K=3.5(横梁与柱顶刚接)或2.5(横 梁与柱顶较接),则: 400 柱顶刚接: 0 =37.1 BL (6a) 200 HH 180 100 柱顶较接: 南、中部北采现北方非采线 采暖车间 热车间 0 =37.1 BL (6b) 20 30 an 35 40 HH 16.3温度区段的免许长度 图3单层厂房纵向温度区段长度 16.3.1允许长度的计算 柱顶刚接: L = 10.78 HH (9a) 柱顶铰接: 1)露天栈桥.
L = 18. 34 HH (9b) 温度变形不动点在中央时,温度区段允许长 度为: 设H/B=13.5 得L曲线如图4、图5.
可以看 HH 出,当柱高较小时,采用17钢标的长度限值,温度应 I = 25. 2 (7) 力可能超过允许值20MPa.
一般情况,露天栈桥的温差为△=45-60°℃, 柱高H=6-20m H/b=18-30.
图2为H/b=24 300 r 时的L曲线,17钢标的规定值为水平线,当柱高较 200 大时偏于保守,柱高较小时温度应力可能超过允许 值20 MPa.
100 300 采暖车间 P-20 m 200 20 25 30 35 40 120 图4横向调度区段长度(柱顶刚接) 100 45 50 ar"c 图2露天栈桥为纵向竭度区段长度 2)单层厂房纵向.
100 min 100 温度变形不动点在中央时,温度区段允许长 度为: 【海中 深暖车间 5车间 1HH 20 25 AR'C 30 35 4) L = 45. 4- 15 K 6 (8) 式中:取A=0.3 n=0.14,取H/b=32.5得到L曲线 图5横向调度区段长度(柱顶较接) (图3).
可以看出,当柱高较小时,采用17钢标的 本文对于钢结构温度应力的研究虽然来自单层 长度限值,温度应力可能超过允许值20MPa.
钢结构厂房,但其一些共性的结论对其他类型的钢 3)单层厂房横向.
结构也有借鉴作用.
如考虑柱脚弹性嵌固的温度变 Steel Construction. 2019 (6) Vol. 34 No. 246 119 设计论坛 形引起的温度应力损失,可以参照沿厂房纵向按 1)施工条件较差的高空安装焊缝和锦钉连接.
30%考虑、沿厂房横向按10%考虑的结论作为其他 当安装的连接部位离开地面或楼面较高,面施工时 钢结构设计时的参考.
又没有临时的平台或吊筐设施等,施工条件较差,焊 缝和锦钉连接的质量难以保证,故其强度设计值需 17弯矩调幅设计 乘以折减系数0.90.
2)无垫板的单面施焊对接焊缝.
一般对接焊 的结构(具体现定见第10.1.1条) 缝都要求两面施焊或单面施焊后再补焊根.
若受条 类似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弯矩调幅仅限于竖 件限制只能单面施焊,则应将坡口处留足间原并加 向荷载.
梁端部调幅的弯矩要加到梁跨中位置,钢 梁调幅幅值最大为20%(17钢标表10.2.2-1),水 证焊满焊件的全厚度.
当单面施焊不加整板时,焊 平力(风地震)产生的弯矩不应调幅,柱增弯矩不 缝将不能保证焊满,其强度设计值应乘以折减系 参与调幅.
数0.85.
弯矩调幅设计时,梁的抗剪强度应符合下式: 3)沉头和半沉头铆钉连接.
沉头和半沉头领 V≤hf (10) 钉与半圆头铆钉相比,其承载力较低,特别是其抵抗 调幅的塑性铰部位梁截面的强度计算应符合 拉脱时的承载力较低,因而其强度设计值要乘以折 10.3.3的要求,即: 减系数0.80.
1)轴压比应符合: 第7.6.1条规定,桁架的单角钢腹杆,当以一个 N ≤ 0.6A (11) 肢连接于节点板时(图6),除弦杆亦为单角钢,并位 2)抗弯计算符合式(12)要求: 于节点板同侧者外,应符合下列规定: M ≤ y WJ 1)轴心受力构件的藏面强康应按本标雅申式 (N/A/ ≤ 0. 15)(12a) (0.1.1=1)和式(7.11-2]错算,但装度设计值应 M ≤ 1. 15(1 - N/A_/) Wf 乘以折成系数185 (N/A_f > 0. 15)(12b) 2)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3)V>0.5hf,由2)验算抗弯承载力时,腹 N 板强度设计值f可折减为(1-p)f,p按式(13)计算: mAf ≤ 1. 0 (14) p=(h5. 2V 1)² (13) 等边角钢: = 0.6 0. 001 5A (15a) 短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 18强度折减(第4.4.5条,第7.6.1条) = 0. 5 0. 002 5A (15b) 第4.4.5条指出,焊缝的强度指标应按表 长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 4.4.5采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计算下列情况的连 r = 0.7 (15c) 接时,表4.4.5规定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相应的折 式中:入为长细比,对中间无联系的单角钢压杆,应 减系数: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其折减系数应连乘: 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当A<20时,取入=20;为折 1)施工条件较差的高空安装焊缝应乘以系 减系数,当计算值大于1.0时取为1.0. 数0.9: 2)进行无垫板的单面施焊对接焊缝的连接计 算应乘折减系数0.85 第4.4.7条规定:锦钉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 表4.4.7采用,并应接下列规定乘以相应的折减系 图6角铜的平行轴 数,当下列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其折减系数应 第7.6.1条文说明: 连乘: 桁架的单角钢腹杆,若腹杆与弦杆在节点板同 1)施工条件较差的朗钉连接应乘以系数0.9: 则(图7),偏心较小,可不考虑这一折减 2)沉头和半沉头铆钉连接应乘以系数0.8 1)强度计算. 单面连接的单角钢是双向偏心 第4.4.5、4.4.7条文说明: 受力构件,若按轴心受力构件计算,要对强度进行折 120 钢结构2019 年第6期第34卷总第246期 王军: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凝难浅析(6) 表2轴心受力构件节点或拼接处危险截面 有效截面系数 构件藏面形式连接形式 单边连接 0.85 1-弦杆;2-腹杆;3-节点板 黄缘连接 0.09 图7腹板与弦杆的同侧连接 工字形、 减,折减系数可取0.85. H形 I 2)稳定计算. 单面连接的受压单角钢是双向 腹板连接 0.70 压弯构件. 为计算简便起见,习惯上将其作为轴心 受压构件来计算,并用折减系数考虑双向压弯的 响. 角钢取有效截面系数y=0.85,是 不均匀传力 的结 第7.1.3条规定,轴心受拉构件和轴心受压构 果,而7.6.1第一款单角钢单面连接取强度设计值 件,当其组成板件在节点或拼接处并非全部直接传 折减系数0.85是信冒力的结果,西者馨售不是 力时,应将危险截面的面积乘以有效截面系数不 一个事情,应影别并商时著票 同构件截面形式和连接方式的n值应符合表2(钢 综上,需要注意的是,当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 标中表7.1.3)的规定. 其折减系数应连乘. 第7.1.3条文说明: 有效想面系数考虑了 参考文献 尊切滞局 [1]魏明钟单层厂房钢结构温度应力和温度区段长度的探讨 需要说明的是,表2的角钢图例中单边连接单 [R].重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科技情报科 1983:6. 会讯 为了进一步交流纤维复材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促进纤维复材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的研究及技术推广,提高我国在 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水平,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孕部和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将联合主办“2019 中国土木工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技术交流会”. 本次会议将于2019年9月 19一21日在上海召开. 会议将邀请本领域的如名专家作专题报告,欢迎从事纤维复材土木工程研究及应用的相关研发、教 学、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人员参会,并欢迎相关单位参加成果展示及产品展览. 本次会议将围绕以下方向进行交流: 纤维复材及其制品:新型纤维复材与制品、纤维复材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纤维复材及其制品的长期服役性能等. 纤维复材在新建结构中的应用:包括纤维复材增强混凝土结构、全纤维复材结构纤维复材组合结构、智能纤维复材结 构等. 纤维复材在结构加固中的应用:包括纤维复材加固新技术、纤维复材加固混凝土/钢/研体/木结构预应力纤维复材加固、 纤维复材加固施工工艺与检测技术等. 其他:包括纤维复材在土木工程其他领域的创新性探索性应用相关技术标准介细等. 秘书:胡期13801932134 王彬13581885746 会议箱:frp_11@ 163. Steel Construction. 2019 (6) Vol. 34 No. 246 12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05.pdf
设计论坛 GB50017一2017《钢结构 设计标准 》疑难浅析 (5) 王立军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北京100052) DISCUSSION ON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 GB 5000172017(5) WANG Lijun ( Huarhengboyun Engineering Technolbgy Gnup Beijing 100052 China) DOI: 10. 13206/j-gjg201905023 13屈曲分析与自振分析(第7.2.1条) 从屈曲分析与自振分析对比的角度对稳定问题 进行探讨 13.1欧拉杆的屈曲 如图1在轴压力P的作用下两端较接杆满足 下列平衡方程 m=0 P=0; b "d=d =w:"d=d 1=w dm=3 P=9P_;em=4 P= 16P 图2压杆失稳特征向量和特征值 13.2简支梁的振动 上述欧拉杆看成简支梁(图3),下面讨论其自 由振动问题(本案例选自文献[1】.
图1欧拉杆 Ely =- M( x) =- Py (1) 记k²= EI 微分方程通解为: 图3简支梁 y = Asin kx Beos kx (2) 借助静力平衡方程Ely=q,惯性力q=-m 引入边界条件x=0,y=0;x=L,y=0则B=0 a²y 由式(2)知 Asin kL=0 即D:sin kL=0 简支梁自由振动的动力平衡方程可表示为: 则:kL=( P/EI) L=mπ m=0 1 2 ET a'y a²y m =0 (4) P=m²²EI/L² m=01 2... a*x a 当m=1P=π²EI/L²为欧拉临界力.
设: 杆的挠度曲线为: y(x) =Y(x) T() (5) m 则: y = Asin L m = 0 1 2 -- (3) 式中:m为正弦半波数对应的压杆失稳特征向量和 Email: 13901212966e sina.cn 作者:王立军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特征值见图2.
收稿日期:20190405 122 钢结构2019年第5期第34卷总第245期 王立军: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5) EIY( x) 7( c) mY( x) 7( z) = 0 ²=EI(x)) mY( x) T(r) 即: r()²T() =0 (6) r(x)-A²y(x)=0 (7) w²m 其中入= √EI Y=asin 式(6)的通解为: 2x { u =() s us = ( ) 图4简支梁自由振动 则式(5)可写为: y(x ) = Y(x) sin( at α) (8) 14轴压杆的稳定性(第7.2.1、7.2.2条) 式(7)的通解为: 第7.2.1条给出了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计算 Y[x) = Ccosh Ax Cxsinh Ax C cos Ax Cxin Ax 公式: (9) N 则式(4)的解为: pAf ≤ 1. 0 (14) x(x)= aY(x) sin( a) (10) √J /E> 0. 125 时: 由下端边界条件及式(9)可得: Y(0) =0 C C =0 [a aAA²)- r(0) =0C -C =0 √(aaA x)²-4x](15) 则C =C=0 上述稳定系数是考虑双轴对称截面弯曲屈 Y( x) = Csinh Ax Csin Ax 曲按柱的最大强度理论采用Perry公式表示形式 由上端边界条件: 得到的表达式.
与构件长细比(或换算长细比) Y( L) = 0 Csinh AL Csin AL = 0 有关并考虑初弯曲和残余应力的影响,为柱的弹性 Y°(L) = O Csinh AL - Csin AL = 0 和弹塑性区段屈曲计算公式 即: 当A≤0.215时,Perry公式不再适用采用 sinh AL sin AL 如下曲线进行拟合: sinh AL -sin AL =1-aA² (16) 可得:sinh AL sin AL = 0 根据稳定理论轴心受压构件可能的失稳模式 也即:sin AL =0 有三种:弯曲失稳、弯扭失稳和扭转失稳.
弯曲失稳 则: 可理解为沿两个主轴x或y的单向弯曲失稳,弹性 失稳对应于欧拉临界力,弯扭失稳可理解为沿y轴 A.= n = 1 2 - (11) 弯曲失稳时伴随着绕:轴的扭转,即y:弯扭失稳.
n²π² EI 扭转失稳可理解为绕:轴的扭转失稳此时:轴不 = L√m n = 1 2 - (12) 动.
对称截面的扭转失稳见图5非对称截面的弯 扭失稳见图6. n = 1 2 L (13) 对于双轴对称截面最有可能发生的是弯曲失 Y.(x)为简支梁自由振动的振型位移见图4. 稳.
式(15)式(16)就是按弯曲失稳推导出的柱的 比较式(3)和式(13)可见屈曲的位移模态与 弹塑性稳定公式.
因此对于双轴对称截面按下面 振动的位移曲线其形状是一致的.
位移模态作为结 两式分别计算长细比并按式(14)、式(15)进行稳 构的固有属性是结构变形曲线的基本组成单元而 定验算.
不论其受静力或动力荷载作用.
( 17a) t Steel Constnuetion. 2019 ( 5) Vol. 34 No. 245 123 设计论坛 可以看出将弯扭屈曲用换算长细比的方法换 算为弯曲屈曲虽然换算是按弹性进行但由于弯曲 屈曲的值考虑了非弹性和初始缺陷这就相当于 弯扭屈曲也间接考虑了非弹性和初始缺陷.
另外从式(19)可以看出算式右边恒为正值 从式(19)左边看N要么同时小于N和N要么 同时大于N和N而后者是不可能的故弯扭屈曲 承载力小于弯曲屈曲承载力和扭转屈曲承载力 双轴对称截面,当其抗扭刚度小而弯曲长细比 也较小时,可能发生扭转失稳,扭转屈曲的稳定由 等效长细比入,按弯曲失稳考虑.
A = 1.1 (0) 图5对称截面的扭转失稳 25.7 Ay 根据弹性理论两端较支且翘曲无约束的杆件, 其扭转屈曲临界力为 ET (21) 及式(21),取E=2(1v)G= A' 2.6G可得到式(20).
同理将扭转屈曲用换算长细比的方法换算为 弯曲屈曲,虽然换算是按弹性进行但由于弯曲屈曲 图6非对称截面的弯扭失稳 的值考虑了非弹性和初始缺陷这就相当于扭转 屈曲也间接考虑了非弹性和初始缺陷.
(17b) 17钢标在第7.2.2第1款2)中指出对于双轴 对于单轴对称截面由于弯心和剪心不重合当 对称十字形截面板件宽厚比不超过15e者,可不计 沿对称轴y弯曲时,将产生绕:轴的扭转因而这种 算扭转屈曲.
文献[2]给出了十字形截面扭转屈曲的临界应 截面最易发生弯扭失稳.
弯扭屈曲的稳定由等效长 细比入按弯曲失稳考虑.
力为: GI (22) (A²A²) (A²A²) 文献[3]给出了宽度为高度2倍的T形截面, 2 板的屈曲临界应力为: (18) 0.425π²E() (23) 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单轴对称截面绕对称轴(y 轴)的弯扭屈曲临界力N和弯曲屈曲临界力N及 将E=2(1v)G=2.6G代入式(23)可得: 扭转屈曲临界力N之间的关系为: o=G (24) (N - N_) (N - N) = N² (19) 代入式(22) 令:N ²EA 'N π’EA N EA 将其代 得到: A A 入式(19)得到式(18) (25) 124 钢结构2019年第5期第34卷总第245期 王立军: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5) 即十字形截面构件的扭转屈曲等于板的局部屈 疑难浅析(4)问题讨论 曲表明只要局部屈曲有保证,不会发生扭转屈曲.
问题1:次梁是否也按表3.5.1控制局部稳定?
由式(23)可得到考虑0.8缺陷系数的不发生局部 答:表3.5.1板件宽厚比限值用于第17章抗震 屈曲的板件宽厚比为: 设计的梁和柱次梁不属于抗侧力构件其局部稳定 h 0.425π²E1 计算见第6章.
=0.8 问题2:板件宽厚比等级为S5时是采用新钢标 对于十字形截面的短柱,当板件宽厚比大于 设计还是按照GB50018-2002C冷弯薄壁型钢规 15e时仍有可能出现扭转屈曲先于弯曲屈曲发生 范》设计?
的情况- 答:按新钢标设计.
问题3:新钢标钢梁是否调幅?
15吊车卡轨力(第3.3.2节) 答:按相关章节要求可调幅.
本条规定的横向水平地震力为吊车纵向行走时 问题4:第17章仅给出设防烈度地震性能设 因吊车摆动引起的卡轨力,它与荷载规范给出的横 计罕遇地震性能设计如何分析?
答:罕遇地震不采用性能设计直接用罕遇地震 向水平力不是同一概念.
荷载规范考虑的横向水平力是吊车的大车停止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后小车吊着重物沿大车桥架横向行走停止刹车时的 摩擦力其值为小车重量加吊重乘以摩擦系数(0.1 参考文献 [1]龙驭球,包世华袁疆等.结构力学II:专题教程[M].北京:高 左右)并在两侧吊车梁平均分配.
等教育出版社2015. 本标准的卡轨力为大车重小车重吊重后乘 [2]铁木辛柯SP盖菜]M.弹性稳定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 以系数(可取0.1)并考虑吊车的最大轮压.
一般来 社 1966. 说,卡轨力大于荷载规范的横向水平刹车力.
[3]陈绍著.T形截面压杆的腹板局部屈曲[C]//陈绍基学术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上接第92页) 过增设3号车和4号车的独立手动节流截止阀按 5结束语 步骤人为控制顶升过程,实现了6台车分步顶升到 针对3000:整跨钢桁梁在拼装生产线中纵向 预设高度进而保证了整跨钢桁梁纵向平移过程的 平移的功能需求和空间条件通过方案比选有效控 整体稳定性.
制了施工成本解决了多台联动轨道式运梁车液压 顶升控制问题.
工程实践证明:多台联动轨道式台 4应用效果 车具有经济、安全、高效的特点,可以在各类超大超 截止到2017年11月30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 重钢结构拼装生产线中推广应用. 共完成整跨钢桁梁纵向平移7台次,平均每次用时 8h(含纵向平移前的准备工作时间)没有发现大的 参考文献 设备问题:需要继续优化的项目包括:由于上部荷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用门式起重机: 载较大,巨大的摩擦力使台车液压千斤顶与枕梁的 CB/T 14406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接触面近乎于刚性约束在台车长距离走行过程中, [2]菌卫华.多台联动液压轴线在超大梁段陆上转移中的应用 [J]. 钢结构 2012 27( 7) : 6569 存在轮缘啃轨问题,虽然电控系统设置了自动检测 和差速纠偏程序,但是刚性约束使车体纠偏效果不 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理想.
今后可以考虑在液压千斤顶上部设置可转动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铰支座降低钢桁梁对台车的约束,改善车轮纠偏 GB50007-2011[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起重机电控设备:JB/T4315-1997 效果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Steel Construction. 2019 ( 5) Vol. 34 No. 245 12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04.pdf
设计论坛 GB50017一2017《钢结构 设计标准 》疑难浅析 (4) 王立军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北京100052) WANG Lijun ( Huachengboyun Engineering Technobgy Gnup Beijing 100052 Chin) DOI: 10. 13206/j-gig201904 023 10桁架杆件的次弯矩(第5.1.5条第8.5.1条) 力应力之比不超过20%时,可按式(1)计算超出 第5.1.5条规定桁架杆件的轴力计算可采用 时应考虑次弯矩的影响按式(2)计算.系数α、β 节点铰接;采用节点板连接杆件截面为单角钢、双 取值见表1. 角钢或T形钢时,可不考虑节点刚性引起的弯矩效 应:钢管相贯节点主管节间长度与截面高度或直径 表1系数ar和β 之比不小于12、支管杆间长度与截面高度或直径之 杆件熊面形式 H形截面捷板位于桁架平面内 β 比不小于24时,可视为铰接节点;H形或箱形截面 0.85 1. 15 H形截面腹板垂直于桁架平面 0.60 1.08 杆件的内力计算宜符合本标准第8.5节的规定.
正方箱形截面 0. 80 1. 13 03钢规第8.4.5条规定,由节点板连接的桁 次弯矩下压杆稳定性计算应按8.2节压弯杆件 架,当杆件为H形、箱形等刚度较大截面高度与其 进行 几何长度(节点中心间的距离)之比大于1/10(对弦 杆)或大于1/15(对腹杆)时,应考虑节点刚性所引 11屈曲约束支撑(BRB)(第17.2.4条) 起的次弯矩.
可见杆件的线刚度I/L对次弯矩的 屈曲约束支撑作为框架-支撑结构的一种支撑 影响大如用h/L表示因各截面类型I/L与h/L的 类型有着其他支撑无法比拟的优势,BRB的设计 关系不一致,造成了上述钢管和H形截面的要求 方法可参见JGJ99-2015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 不同- 第8.5节规定,杆件截面为H形或箱形的桁 术规程》附录E“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简称高钢 规附录E).
作为一种产品这里对BRB的设计要 架应计算节点刚性引起的弯矩(次弯矩).
此时杆 求应理解为其应用于结构的要求,而不仅限于 件端部截面的强度计算可考虑塑性应力重分布.
高层钢结构.
第8.5.2条进一步规定杆件截面为H形或箱 11.1设计 形的桁架板件宽厚比满足S2级时截面强度按下 1)BRB设计承载力.
列公式计算: 高钢规附录E公式(E.2.2): N MA ≤ 0.2 (1) N = Af (3) A 设计承载力为BRB的弹性承载力由于静载、 N ≤e= MA (2) 风载与多遇地震设计.
后面的公式均来自高钢规附录E.
拉杆和短粗的压杆在次弯矩和轴力共同作用 2)BRB屈服承载力.
下杆端可能会出现塑性较,之后,轴力可增大至 N=Af,-从工程角度,弯曲次应力不宜超过主应力 作者:王立军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Email: 13901212966e sina.cn 的20%否则桁架变形过大.
因此当弯矩应力与轴 收稿日期: 20190405 120 (C)1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crved. .cnki.net 王立军: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4) N =nfA (4) 12.1轴心受压 超强系数,考虑了实际供货的屈服强度与屈 17钢标第7.2.3条给出了格构式轴压杆整体 服强度标准值的超强BRB按N供货.
稳定的计算方法.
因剪切变形的影响对虚轴应采 3)BRB极限承载力.
用换算长细比.
第7.2.4条要求缀条柱分肢长细比 N =N (5) 入不大于格构柱两个方向长细比较大值入的 N考虑了钢材的应变硬化并考虑了受压承 70%是为保证分肢在虚轴方向的承载力大于格构 载力大于受拉承载力的情况用于BRB的节点和连 柱两个方向上的整体承载力.
不满足时应验算分 接设计.
肢在虚轴方向上的稳定.
4)BRB连接承载力 12.2偏心受压 N = 1. 2Nm (6) 第8.2.2条给出了弯矩绕虚轴作用的偏心受压 N.用于BRB连接设计1.2为超强系数.
格构柱的整体稳定计算方法.
式(8.2.2-1)为平面 5) BRB欧拉临界力.
内的整体稳定计算式,平面外的整体稳定由较不利 N ≥ N ( 7a) 的受压力较大分肢的整体稳定来保证.
该分肢进行 N==²(aE,1KE,1.)/L²(7b) 平面内(沿虚轴)稳定性计算时,长细比入,对应的计 式中:N为内芯外管两部分欧拉临界力之和.
算长度取缀条间距I;平面外(沿实轴)稳定性计算 考虑此时内芯已屈服,其弹性模量取强化阶段 时长细比入对应的计算长度取柱侧向支撑点的 的值aE(α=0.02-0.05)故第一项数值较小-因 距离.
此对外管的要求为其欧拉临界力大于内芯的极限 12.3案例 承载力.
煤棚结构体系采用立体拱桁架,如图1所示.
11.2试验 Y 1)两组试验- a.组件试验:考察连接的承载力,验证BRB作 为整体的滞回性能 b.单轴试验:检验BRB内芯外管在拉压反复荷 载下的滞回性能.
2)加载循环中核心单元屈服后最大拉压承载 力均不低于屈服荷载且最大压力与最大拉力之比 不大于1.3. 3)组件试验加载举例.
屈曲约束支撑的试验加载应采取位移控制对 组件试验时控制转动位移.
a.构件轴向屈服变形所对应的转角位移下:3 圈(取构件达到屈服点时对应的层间位移角): 图1煤棚结构 b.1/3罕遇地震层间位移角对应的转角位移 拱桁架截面为3根圆管,上部2根、下部1根 下:3圈(层间位移角0.27%): (这种布置方法主要是考虑拱桁架以截面上部受 c.2/3罕遇地震层间位移角对应的转角位移 压、下部受拉为主),由此组成格构式压弯构件-这 下:3圈(层间位移角0.54%); 个构件应验算沿横向桁架平面内、外的整体稳定性.
d.1倍罕遇地震层间位移角对应的转角位移 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①按17钢标式(8.2.2-1)计 下:3圈(层间位移角0.80%): 算,计算长度为弧形三管桁架的等效长度,平面外 e.1.5%层间位移角对应的转角位移下:3圈; 的整体稳定由分肢稳定性来保证此时只要计算两 f.2%层间位移角对应的转角位移下:3圈 个钢管组成的压肢轴心受压稳定性即可.
两个钢管 压肢组成的轴压构件要计算其双向稳定性其沿横 12格构式构件稳定计算(第7.2.3条第8.2.2条) 向桁架平面内的稳定性②计算长度为腹杆间的距 这里仅讨论缀条式格构柱.
离.
沿横向桁架平面外的稳定性按双肢格构式构件 Steel Construetion. 2019 ( 4) Vol. 34 No. 244 121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crved. .cnki.net 设计论坛 计算双肢整体稳定性③计算长度取侧向支撑点 N ""g (纵向桁架)间的距离 (9) 由此可见上述拱桁架的计算包括①一③的内 容,目前的有限元软件只计算了压杆单肢的稳定性, 更为详细的解释见03钢规第5.2.2条的条文 即②这显然是不够的.
以这样的计算结果进行结 说明.
果整体屈曲分析可能会出现①和③对应的杆件屈 GB50018-2002C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 曲的情况.
范简称“薄钢规”)实腹式和格构式压弯杆件稳定 综上采用计算长度法进行结构稳定计算具有 计算式分别为: 不确定性建议对上述介于平面和空间之间的拱桁 N β M ≤f (10a) 架采用直接分析法进行结构的稳定计算.
p A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过程仅为说明格构式 构件的计算方法.
实际上,截面下部的一根圆管也 N β. M 可能受压此时计算方法应随之调整.
A N (10b) 4)格构式压弯杆件整体稳定性公式讨论.
W 17钢标第8.2.2条给出格构柱平面内稳定性 式(10a)、式(10b)对应“薄钢规”中的式 计算式为: (5.5.2-1)、式(5.5.8),可见“薄钢规"也是按构件 N B.. M 截面边缘屈服准则建立的稳定公式.
p.Af ≤1.0 (8) 故这里17钢标的做法似有不妥03钢规的公 式(5.2.3)更合适一些.
其中W=1./y 式中:为由虚轴到压力较大分肢的轴线距离或者 疑难浅析(3)问题讨论 到压力较大分肢腹板外边缘的距离,二者取较大 问题1:第5.4.2条二阶效应系数按5.1.6条计 者mm. 算时要不要考虑假想水平力的影响?
式(8)将03钢规的系数.改为1.0理由见17 答:不用考虑.
二阶效应系数表示结构的稳定 钢标第8.2.2条的条文说明“本条对原规范公 特性,为屈曲因子的倒数.
式进行了修改原公式是承载力的上限尤其不适用 问题2:钢标公式5.2.1-2中的G规范中说是 .≤0.8的格构柱”.
重力荷载设计值这个设计值是1.2恒1.4活么?
然而,17钢标格构柱的计算仍沿用03钢规的 答:是.
边缘屈服准则(见上面y.
的计算).
03钢规关于格 构柱平面内稳定性的计算正是基于这一准则其稳 参考文献 定计算式为: [1]陈绍番,钢桁架的次应力和极限状态[J].钢结构,2015,20 (4) : 14. 中文学术期刊钢结构》文种变更为中英文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中文学术期刊《钢结构》文种变更为中英文杂志的国内统一连续号由 CN11-3899/TF变更为CN10-1609/TF,《期刊出版许可证》期刊名称登记为钢结构(中英文)》.
其他登记 事项不变.
《钢结构(中英文)》将于2019年5月正式出版.
特此通告!
感谢多年来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各位作者、读者及相关合作单位给予《钢结构》杂志的大力支持和厚 爱!
欢迎大家登录.ic-mag.踊跃投送中英文稿件!
《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 20190410 122 钢结构2019年第4期第34卷总第244期 (C)1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crved. .cnki.ne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03.pdf
设计论坛 GB50017一2017《钢结构 设计标准 》疑难浅析 (3) 王立军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北京100052) WANG Lijun (Huachengbyun Engineering Techoogy Grup Beijing 100052 China) DOI: 10. 13206/j-gig201903 023 7结构安全等级与抗震设防类别(第3.1.4条、第 筑物如人民大会堂等.
17.1.2条) 抗震设防类别考虑的是地震时人员的伤害情况.
17钢标第3.1.4条规定钢结构的安全等级按 丙类适用于一般结构对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结 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构提高到乙类,可见因地震较正常使用状态具有更 (简称(建标》)和GB50153-2008工程结构可靠性 大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所以一般来说乙类的建筑物 设计统一标准简称工标》)采用《建标》是针对 范围比安全等级一级的建筑物范围要广.
建筑结构的目前为2001版《工标》是针对工程结构 下面的两个例子选自笔者参加的超限审查.
的对建筑结构起指导作用目前为2008版《建标》 1)中国国际贸易中心3B,8度,建筑高度 第1.0.8条及条文说明规定安全等级二级为破坏后 300m63层地上建筑面积12.6万m²写字楼酒 果严重的一般建筑物,一级为破坏后果很严重的重要 店-如果按《建标》6.0.11及条文说明的总人数 建筑物《工标》在第3.2.1条的相关内容表述与建 8000人及办公10m²/人的标准,可能会按乙类.
标》上述的表述是一致的-但工标》在A.1.1给出的 考虑到有酒店且高档办公的人均面积远大于 结构安全等级示例里将二级描述为普通住宅和办公 10m²/人,设计综合考虑采用二级丙类.
楼,一级为大型公共建筑这就扩大了一级建筑物的 2)海口五源河体育馆1.8万座超过大型体育 范围因为这个表述使公共建筑中的高档办公楼、体 馆4500座的标准按乙类,但考虑到作为一个8.5 育场馆等都可能落入一级建筑物 度区的体育建筑安全等级取二级.
17钢标第17.1.2条规定,钢结构的抗震设防 类别按GB50223-201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 8新牌号钢材的应用(第4.1.5条) 准(简称《分类标准》采用目前的《分类标准》 第4.1.5条的条文说明给出了采用未列在17 是2008版- 钢标选用钢材牌号的其他钢材的选用方法.
这里仅 工标》在表A.1.1的注中指出乙类建筑安全 就目前国产钢材的情况加以分析和说明.
等级宜采用一级、丙类建筑宜采用二级这项规定虽 17钢标选用了国标GB/T700-2006的Q235 然统一了设防类别和安全等级的关系使实际应用 钢,屈服强度为上屈服点:CB/T1591-2008的 起来更方便,但毕竞这两个事项强调的事务的侧重 Q345、Q390、Q420、Q460钢屈服强度为下屈服点; 点不同这样简单的归并会造成概念上的误解和应 服点.
17钢标各钢号的抗力分项系数是分别按上 用上的混乱. 一般来说安全等级考虑的是正常使用状态下 述的上或下屈服点统计的.
GB/T19879于2015年进行了修订(GB/T 的可靠度安全等级二级保证延性结构的可靠性指 标β=3.2这对于大多数结构的安全性是足够的.
作者:王立军男J963年出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Email: 139012129660 xina.cn 提高到一级相当于B=3.7,仅仅适用于重要的建 收稿日期:2018-12-28 116 钢结构2019年第3期第34卷总第243期 (C)1994-2019 China Acadc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11 rights reserved. .cnki.net 王立军: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3) 19879-2015)将之前的上屈服点改为下屈服点.
GB/T1591于2018年进行了修订(GB/T 1591- 2018)将之前的下屈服点改为上屈服点并将Q345 钢用Q355钢代替.
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8.1Q355钢 令振动形状函数d(y)=1-cos πy ,则: 5钢的设计指标可直接描4钢的取值 27. m²=0.228mL 这是考虑到其上下屈服点相差约10MPa,且认 为现Q355钢就是原Q345钢故以17钢标中Q345 321 钢的设计强度直接取为Q355钢的设计强度.
这样 做新旧钢号的可靠度是不变的,但反过来说如按上 =N 8L 屈服点计算Q355钢的设计强度取值偏小 p (t) = 0. 364ml x 8.2其他牌号钢 将上面代入式(1)则: 同理对于Q390、Q420、Q460钢,直接取用17 0. 228ml( r) x’(r) EI 钢标的设计值因上下屈服点的差异会降低与原标准 32L 81. ()= 相比的安全度,且上、下屈服点的统计规律也不 0.364ml x( c) 一样.
(2) 类似地Q345GJ钢因上、下屈服点的差异,直接 广义刚度=0得到临界荷载为: 取用17钢标的设计值会提高这个钢号的安全度.
4L² 9欧拉临界力(第7.21条)、屈曲因子(第5.1.6条) 5. 40N 7.30m ml2 N. 即: 17钢标第7.2.1条为轴心压杆的稳定设计这 里以此为契机谈谈悬臂类高层建筑的刚重比和自振 2.32N 周期.
L√m 具有顶部竖向压力N的匀质悬臂杆(图1)其 即悬臂杆的振动频率(圆频率)与其欧拉临界 欧拉临界力为: 力成正比正好比“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N = π²EI 钢标第5条给出 法进行结构计算.对于一般结构二阶效应系数 为屈曲因子的倒数(17钢标公式5.1.6-2)即此时 相当于屈曲因子限值为4. 具有均匀质量的悬臂杆(图2)其临界荷载与 顶部具有- 1 3mgl.= 4L. a 悬臀杆欧拉失稳时的刚重比为: 图1具有顶部竖向压力的匀质悬臂杆 β= EI 4 mglL3m² 0.135 (3) 欧拉临界力也可由悬肾杆的运动方程求出.
(2)d=()xy(x).x (1) m= m_3=²EI (4) 其中 式(3)中引1入m=Am,则考虑屈曲因子入后 的设计采用的最小刚重比为: Steel Construction. 2019 ( 3) Vol. 34 No. 243 117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cnki.net 设计论坛 自表17.1.4-2得到支撑的延性等级;2)由表 17.3.12支撑的延性等级得到支撑截面板件宽厚比 等级和支撑长细比,因此可以看出支撑长细比是 最后确定的,而一般情况下17钢标的支撑计算长度 取值按表7.4.1-1和表7.4.1-2是与支撑内力无 关的-特殊情况下17钢标在7.4.2条和7.4.3条 列出了支撑计算长度随轴力变化的公式此时可依 据轴力的变化范围偏安全地取一个计算长度的上限 值进行设计计算.
图2具有均匀质量的悬臂杆 问题2:在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 疑难浅析(1)第3节中指出除按GB50017-2017 β= EI=4 mgl3=² A = 0. 135A 进行设防地震验算尚应按GB50011-2010建筑抗 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震设计规范》进行多遇和罕遇设计验算.按GB (简称高规)对于悬臂柱类结构取入=10则刚 50011一2010进行多遇验算发现计算结果不满足新 钢标中表3.5.1的宽厚比限值,工程设计中应如何 重比限值为β=1.3《高规》取1.4).
此算法与 看待这个问题?
高规》结果一致但概念更显清晰推导更加简便 EI 答:这里的7尚应控500120进行多遇 = 13. 32 ml ' 和罕遇设计验算“是指承载力验算构造要求如框 佳宽厚比品需按口钢标即可 T = - m (5) 问题3:目前化工装置框架基本为支撑结构(柱 EI 式(4)代入式(5): 强轴刚接弱轴铰接并设置支撑)GB50017-2017 的17.3.4给出了框架结构刚接时正则化宽厚比要 7 = 1. 494 (6) 求.
对于支撑结构弱轴是否也应该参照17.3.11与 VA 将入=10代入式(6)得: 17.3.4执行?
答:此时弱轴方向为支撑结构按支撑结构设计 T' = 0. 472/L (7) 处理无支撑的框架部分不承受地震力.
式(7)即为考虑结构整体稳定情况下悬臀类高 问题4:支撑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梁柱均满足抗 层建筑第1周期上限值与结构高度的关系式.
规》要求,仅柱间支撑长细比超限,若采用性能化 举例: L= 600 m 7’= 11. 6 s; L= 100 m 7'= 4. 7 s; 设计是否仅对柱间支撑按照性能化要求确定性能要 L= 1 000 m 7'= 14. 9 s.
求、延性等级和宽厚比等级梁柱按抗规》采用构 本文内容受童根树和张小勇的引示在此一并 造措施不按照性能化采取措施?
框架-支撑结 感谢. 构呢?
疑难浅析(2)问题讨论 无喜撑的框架部分品承爱竖向力的结构此时无喜 问题1:新版《钢结构设计标准》中7.4.2指出 撑的框器部分可做成铰接框架 《抗规》第8章无 框架支撑的计算长度与构件内力有关;新钢标的性 此类结构因此支撑结构的设计和构造按17钢标 能化设计中表17.3.12揭示支撑板件宽厚比等级与 长细比有关,设计中不同工况内力导致计算长度变 即可.
化进而影响长细比,长细比变化可能会导致支撑板 框架-支撑结构可按17钢标的设计和构造要 件宽厚比等级及延性等级均变化.
请问工程设计中 求对支撑及所在框架和无支撑的框架部分分别进行 应该怎样确定支撑板件宽厚比等级及延性等级?
抗震设计并满足相应的构造要求.
答L钢标表L:为支撑延性等级与支撑 截面板件宽厚比和支撑长细比的对应关系表.
应用 参考文献 [1]克拉夫RW,彭津1结构动力学[M].王光远,译.北京:科学 过程如下:1)由表17.2.2-1确定的支撑性能等级 出版社 1981. 118 钢结构2019年第3期第34卷总第243期 (C)1994-2019 China Acadc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11 rights reserved. .cnki.ne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02.pdf
GB50017一2017钢结构 设计标准 》疑难浅析 (2) 王立军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北京100052) DISCUSSION ON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 GB500017-2017(2) WANG Lijun ( Huacngbyuan Engining Thslegy Grp Beijng 100052 Chin ) DOI: 10. 13206/j.gig201902022 4预应力钢结构(第3.1.8条) 杆受压可达屈服承载力A此时对应的外压力为 预应力钢结构作为钢结构的一个分支有其特 P.当索平行布置(此时T=7)且杆索面积、弹性模 殊性.
17钢标原则性地将其纳入,具体内容见 量均相等时: CECS212:2006预应力辖结构技术现程简称预 P = 2(Af -T) (2) 钢规).
4.3单杆稳定承载力P 预钢规5.3节引入了预应力压杆-该体系由刚 撑杆通过索对其的预压力对杆形成侧向弹性支 性杆和预应力索组装成预应力索杆施加预应力阶 撑此时单杆的欧拉临界力为: 段刚性杆受压预应力索受拉,受外力后杆和索共 Pn=m²E 1 /(μL)² (3) 同承担压力.对索的要求是在登外压力过程中不能 式中:μ为单杆在索和撑杆形成的侧向弹性支撑下 出现压座力这露通过施加足够的预应力来保证一 的计算长度系数,与索的布置方式、撑杆数量、预应 预应力压杆模型见陆赐麟等著的现代预应力 力大小等有关 钢结构(修订版)》(以下简称陆著)4.3的图4-4. 4.4索的稳定性 预应力索杆实际上是一个格构柱不考虑其初始几 只要保证索在受外压力P过程中始终处于受 何缺陷和残余应力,完善预应力索杆的承载力按如 拉状态则不存在稳定性问题 下计算.
综上预应力索杆压杆体系的受压承载力受以 4.1整体欧拉临界力P 上四个因素控制最大P值应为式(1)一式(3)计算 坚体稳定承载力即为格构柱的欧拉临界力 出的最小值 近似表示为杆和案的晾拉临界力之和,这时预应力 实际设计中应以整体欧拉临界力P为目标进 作为索杆体系的内力其作用为通过撑杆将杆和索 行压杆设计,此时要保证单杆稳定承载力P大于 连成整体形成格构柱并不直接提高索杆的承载力.
P且要使杆最大强度对应的外压力P大于P P= P P (1a) 当然整个受力过程要保证索始终处于受拉状态.
Pa=n²E 1 /L² (1b) 以上以预钢规的外索内杆式预应力压杆体系为 P=π²E1/L² (1c) 例分析了预应力杆的受压承载力机理和设计过程 式中:P为杆的欧拉临界力:P为索的最大等效欧 及计算内容上述得到的结论对其他类型的组装式 拉临界力;E为杆的弹性模量和惯性矩:E1为 预应力压杆的承载力计算同样适用,包括舒平等 索的弹性模量和惯性矩;L为索杆体系几何长度; 在纳撑式预应力撑杆柱的稳定承载能力试验研 为索的体型系数,与索的布置方式、撑杆数量、预应 究》介绍的内撑式预应力撑杆柱、袁鑫在《新型预 力大小等有关.
应力杆的临界承载力介绍的S柱、陆著的局部 4.2杆最大强度对应的外压力P 预应力钢压杆(4.4图4-8)和平行索预应力钢压杆 组装阶段索受拉、杆受压产生自平衡的预应力 作者:王立军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握级离级工程师.
T受外力后保证索不松弛即一直保持受拉状态, Emsil: 13901212966r inma.cn 收稿日期:2018-12-28 116 钢结构2019年第2期第34卷总第242期 王立军: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疑难浅析(2) (4. 4图 4-13)等.
不满足公式(6.2.7-1)时可在梁端设置隅撑. 因隅撑可能有碍建筑布置,17钢标给出了在梁端设 5轻屋面钢结构屋面活载取值(第3.3.1条) 置横向加劲肋的做法.
此时,加劲肋连接上翼缘并 按GB50009-2012键筑结构荷载规范》不上 带动楼板为下翼缘提供支承能避免梁的畸变屈曲.
人屋面的活载通常取0.5kN/m².
横向加劲肋仅在梁端负弯矩区设置即可.
对于采用轻屋面如压型钢板的钢结构,仅考虑 对于抗震设计因要保证框架梁端的塑性发展, 一个可变荷载且受荷面积超过60m²屋面活载可 对于延性等级1一Ⅲ级的工字形梁第17.3.4条第 取0. 3 kN/m². 2款2)对梁的正则化长细比入给出了更为严格的 这里的一个可变荷载是指仅活载本身与恒封组 要求.
的工温:对于包括活载的两个及以上可变荷载参 本文部分内容的形成得到了袁鑫、童根树、余海 与组合的工况屋面活载仍取0.5kN/m². 群、张谨、钱基宏、陈明、汪明等关注预应力压杆稳定 对于轻屋面活载的这项折减,可按可靠度来理 的众多专家的启发、帮助和指导怒不能在此列举更 解.
仅恒载与屋面活载组合时活载可考虑一个组 多仅一并表示感谢- 合值系数此时活载由0.5kN/m²降到0.3kN/m². 但对于多项可变荷载参与组合的工况,如果再考虑 参考文献 屋面活载的这个折减组合值系数会重复考虑.
[1]陆赐麟尹恩明刘锡良.现代预应力钢结构(修订版[M].北 进而对于以恒载为主的恒载与屋面活载的组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合工况也不应对后者进行折减.
[2]舒籍平模善民陈大好等内撑式预应力撑杆柱的稳定承载 能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06(5] :79-85 117. [3]袁鑫.新型预应力杆的临界承载力[].工业建筑2017(4):152-158 6框架梁下翼缘稳定性(第6.2.7条) 框架梁梁端为负弯矩:下喜缘受压肖钢架上 疑难浅析(1)问题讨论 混凝土楼板时:下驾缘可能发生龄变屈曲 关于钢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中构件的刚度折减 畸变屈曲不同于梁的整体屈曲后者为梁受压 第17章的钢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在设防地震 翼缘沿梁平面外屈曲带动梁产生整体弯扭失稳此 下结构中的耗能构件会进入屈服据此,17钢标引 时翼缘与腹板交线的夹角不变-畸变屈曲表现为梁 入了性能系数.
为简化起见并与抗规协调对于性 受压下翼缘以腹板为弹性支座的整体失稳这个夹 能6及以下(性能5、性能4)的结构采用增大阻 角可变.
畸变屈曲也不同于局部屈曲.
后者为板的 尼系数(取=0.05)考虑这一因素-对于性能7因 局部面外屈曲限制板件宽厚比可以防止这种屈曲 其与性能6相比承载力降低20%(0.2 8/0.35= 当正则化长细比A≤0.45时稳定系数接 0.8),可以近似地采用对耗能构件如框架中的框架 近0.9.考虑到梁强度计算时有一个塑性发展系数 梁及框架-偏心支撑中的耗能梁段的抗弯刚度乘以 y.可以认为此时基本满足式(6.2.7-1).
折减系数0.8考虑这一因素.
会讯 近年来我国的土木工程事业发展迅速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以其优越的性能得到广大结构工程师的认可被广泛应用 于各种工程结构中,为进一步推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技术交流和应用推广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定 于2019年11月15-17日在南京市明发珍珠泉大酒店(南京工业大学附近)召开第十七次学会会议同时进行第四届“组合结 构杰出人才奖“和第九届“精工杯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会议内容包括主题报告、研讨、分组发言讨论将邀请国际和港澳台 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
大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211816 联系人:张冰15850768067Email:zbieeberg@163. 洪万 13605158764Email: w.hong@0 njtech.edu.cn 详情请访问协会(gh_4bxd317e5e912).
Steel Construetion. 2019 ( 2) Vol. 34 No. 242 11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46
47
48
…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