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0月 ( 第 52 页)

ICS 31.120 CCSL5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 11461.5.3-2023/IEC62341-5-3:2019 代替SJT 11461.5.3-2016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第5-3部分:残像和寿命的测试方法 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OLED)displays-Part 5-3: Measuringmethodsofimagestickingandlifetime 2023-08-16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J/T 11461.5.3-2023/IEC 6234153:2019 目次 前言 引言, 1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测试系统布局... 4.1通则... 2 4.2光测量设备, 5标准测量条件, 5.1标准测量环境条件 3 5.2标准暗室测量条件, 5.3标准设置条件 6残像测试方法, 6.1目的. 6.2测量方法, 6.3分析和报告 7寿命测试方法, 7.1目的.. 7.2测量方法 附录A(资料性)OLED显示器特性的等效信号电平计算方法. 附录B(资料性)色差与CIEDE2000.

SJ/T 11461.5.3-2023/IEC 62341-53:201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第5-3部分.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一第1-1部分:总规范; 一第1-2部分:术语与文字符号 第3部分:显示屏分规范; 第5-1部分 环场试验方法 第5-2部 第5-3 部分:残像和寿命的测试方法: 第6 部分 测试方法 光学和光电参数: 第 部分 视宽质量 本文 同来 IEC6 3:2019《有 光二极管显示器 第5-3部 寿命测试方法》.

本文 列编辑 没有采用IEC62341-6的内容; 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按照GB/T 1.1一2020相关要求修改了IE 5-3:2019的引 导语: 第2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原文文中出现,但未在“规范 引用文 牛”中给出的两 份标准: IEC619662-999和IEC62087-22015: 按照OB 1.1 -2020相关要求,在正文中增加了对各公式的引用语 包: 1. 1 -2020相关要求, 对图1进行了标引序号部分的调 1一2020相关要求,为表A.1增加了第一列标题; 的参考文献.

本文件代管SJ/V14615.3-2016《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残像和寿命的测试 方法》.

本文件与SJ/T 201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第1章标准范围中寿命测量方法仅适用 第2章引导语按GB/T112020 引用文件也根据最新版本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3.2缩略语; 增加了4.2光学测量设备的详细婴求: 删除了原表1测试距离和半径; -5.3.4测试图案中对标准动态范围(SDR)和高动态范围(HDR)显示器件进行了区分; 一第6章增加残像的HDR图案测量方法及增加残像的CIEDE2000分析方法; 删除原附录B(资料性)寿命加速测试方法,增加附录B(资料性)CIEDE2000色差分析方 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智菱科技有限公司、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 究院、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 江三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1
SJ/T 11461.5.3-2023/IEC 62341-5-3:2019 唯视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杭州英诺维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颜色空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俊凯、赵英、王飞霞、党鹏乐、张志刚、来航曼、刘涛、王烨东、郑赛、黄 卫东、王蔚生、康永印、邵毅、徐英莹、阮育娇、石绍应、陈听、周海琴.

本文件代替了SJ/T11461.5.3-2016.

SJ/T11461.5.3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J/T 11461.5.3-2016;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SJ/T 11461.5.3-2023/IEC 6234153:2019 引 言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拟出以下部分构成: 一第1-1部分:总规范; 一第1-2部分:术语与文字符号; 一第2部分:基本额定值和特性; 第3部分:显示屏分规范; 一第3-2部分:无源彩色屏全自详细规范: 第3-3部分 形色屏空白详细规范; 第4部分 第4- 原单色模块空白详细规范; 第 无源 色模块空白详细规范; 3部分 有 彩色模块空白详细规 范; 环 试验方法; 分: 机 试验 方法: 分: 残 和寿命的测试方法 分: 测试 方法 光学和光电 分: 测试方法 视觉质量 分: 测 图像质量 StAR I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1.120 CCSL5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460.6.4-2023 显示光源组件第6-4部分:测试方法 LED发光板光电参数 Display lighting unit - Part6-4:Measuringmethods of optoelectricalparameters ofLEDlight board 2023-08-16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J/T 11460.6. 4-2023 目次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测试系统, 4.1概述 4.2光测量 4.3测试 5测试条 5.1 准大气条 件 5.2 条件 5.3 热 5.4 5.5 5.6 6测试方 6.1 6.2亮度 色度 6.4 峰值波 LED光扩 7测试结果报告 IRD 参考文献
SJ/T 11460.6.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显示光源组件》的第6-4部分.

《显示光源组件》已经发布以下部分: 液晶显示用背光组件第1部分:总规范; 液晶显示用背光组件第2部分:CCFL背光组件空白详细规范; 液晶显示用背光组件第3-1部分:便携式显示用LED背光组件空白详细规范; 液晶显示用背光组件 显示用LED背光组件空白详细规范; 液晶显示用背光组件第3部 背光组件空白详细规范; 液晶显示用 1部分:电视接收机用 背光组件详细规范; 液晶显示 第3-4部分:车载用LED背光组 范; 液晶 示用背光 第3-5部分:家用电器用LED背光组 拍 细规范; 液晶 工业仪表用LED 背光组件 范; 光 最子点背光组件空自详细规范, 背光 第6-1部分 试方法光学与光电参数; 用背光 第6-2部分:测试方法动态光与光电参数 示 组件 6-3部分测试方法LED发光条光电参数.

请注 意本文 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 本文 件 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 C/TC ) 提出和归口 本文 位:海 科技股份有 限公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 胜科纳米(苏州)股 份有限公 华星光电技本有限公司,杭州 三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中国 行业协会、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上海仰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 刘卫东、张楠楠、王飞霞、乔明胜、冯艳丽、王建 吴光、刘露.

ARDS 1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60.25 M 74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 11347-2006 数字电视 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测量方法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digital television cathode ray tube rear projection displays (IEC 107-7:1997:Methods of measurement on receivers for television broadcast transmission-Part7:HDTV displays NEQ) 2006-03-29发布 2006-03-2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SJ/T 11347-2006 目 前言... m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1 4测量说明. 1 4.1一般的一般要求. .1 4.2 基带输入信号 .2 4.3 测试信号 ..2 4.4 测试仪器 .. 4.5 测量条件. .8 4.6 一般工作条件下的测试. .1. 4.7 显示格式. ..11 4.8 整机消耗功率 ..11 4.9 待机消耗功率, 12 图像显示特性. .12 5.1 测量条件. .12 5.2 几何失真. ..1. 5.3 重显率、同心度 .15 5.4 亮度和对比度.

17 5.5 亮度均匀性 .17 5.6 相关色温. .18 5.7 白色色度不均匀性, .18 5.8 基色色度坐标 .19 5.9 重合误差. 19 5.10 白平衡误差 .20 5.11 可视角、亮度均匀性与视角的关系 20 5.12 色度与视角的关系.

.21 5.13 清晰度 .21 5.14色域覆盖率. .21 5.15 同步范围 .22 视频通道特性. .22 6.1亮度通道特性.

.22 6.2视频幅度响应 .22 6.3亮度通道线性波形响应 .23 6.4行期间的非线性失真.

. 6.5黑电平的稳定性. 25 6.6色差通道特性 .26 7声音通道特性 .26
SJ/T113472006 7.1概述 .26 7.2左右声道的增益差 .27 7.3左右声道的串音 .2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复合测试图示例 .28 附录B(资料性附录)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功能和性能测试方法标准工作组 .30
SJ/T 11347-2006 前言 本标准与IEC107-7:1997《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7部分:HDTV显示器》的一致性程度 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本标准包含了标准清晰度显示器的测量: 本标准包含了声音部分的测量: 一本标准对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额定工作状态的调整、部分测试信号和测量方法等内容进 行了详细规定.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功能和性能测试方法标准工作组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参见附录B.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剑、王海燕、王伟、祝萌、张伟、李强、吴蔚华、汪莉.

ⅢI
SJ/T 11347-2006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高清晰度电视(HDTV)阴极射线管(CRT)背投影显 示器(以下简称显示器)的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标准清晰度、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4857-1993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idtITU601-3:1992) GB/T17309.1--1998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1部分: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 及显示性能的测量(idtIEC60107-1:1995) 和单声道测量方法(idtIEC60107-2:1995) SJ/T11324-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GY/T155-2000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idtITU-RBT.709-3:1998) 3术语和定义 SJ/T11324-2006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测量说明 4.1一般要求 4.1.1工作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音频部分和图像部分应处于工作状态,扫描电路应正常同步,对比度和亮度调节应 置于4.5.4所规定的位置上.

如有不同,应在测量结果中予以说明.

4.1.2环境条件 在下列范围内的温度、湿度和气压条件下进行测量: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1.3电源 测量显示器的特性应在额定电源电压条件下,测试时电源电压的变化为土2%:当采用交流电网供 电时,电源频率的波动为土2%,谐波分量不超过5%.

4.1.4稳定时间 为了确保在测量开始后,显示器的特性不随时间而有明显的变化,显示器应在额定测量条件下工作 30min,以使显示器性能稳定. 4.1.5测试室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60.25 M 74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3412006 951 数字电视 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for digital television CRTrearprojectordisplays 2006-03-29发布 200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SJ/T 11341-2006 20061156 目 前言.. m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2 4一般要求 .. 4.1正常使用条件. .2 4.2图形符号 .2 5技术要求. .2 5.1外观、结构要求 .2 5.2基本功能要求. .. 5.3图像显示格式. .3 5.4接口要求. 常温性能要求 5.5 4 5.6 遥控发射器性能要求 .. 5.7 电磁兼容特性限值 ..6 5.8安全性要求. ... 5.9可靠性要求.. 6 5.10环境试验要求. ..6 5.11 开箱检验要求, 6 5.12工艺装配检验要求, 6 5.13产品说明书. ..6 6测试方法 ..6 6.1外观结构检验方法 ..6 6.2开箱检验方法, .6 6.3功能、接口和图像显示格式要求的检验 ..7 6.4常温性能测量. .7 6.5 遥控器性能的测量 ..7 6.6 电磁兼容特性限值测量方法.

.7 6.7安全性检验方法 .7 6.8可靠性检验方法 .7 6.9环境试验方法 .7 6.10工艺装配检验. ..7 7检验规则. ..7 7.1签定检验, ..7 7.2交收检验. .. 7.3例行检验. .0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1 8.1标志 .11
SJ/T 11341-2006 8.2包装. 11 8.3运输 11 8.4贮存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开箱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工艺装配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 ..16 附录C(规范性附录)环境试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 ..17 附录D(规范性附录)常温性能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 ..19 附录E(规范性附录)产品说明书中的技术要求 ..20 附录F(资料性附录)显示像素时钟频率为61.875MHz时的扫描参数 .22 附录G(资料性附录)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功能和性能标准工作组 .23
SJ/T11341--2006 前言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F、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全国音、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由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功能和性能标准工作组起草.

本规范起草单位:参见附录G.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全恩、陈继宁、王永坤、吴立安、王海燕、高维嵩、陆铁民、章霞、汪莉、 许福平、施俞、张玉琪、杨晓明、张兰娣、齐琪等.


SJ/T 11341-2006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通用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以下简称CRT背投)功能和性能、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的通用要求,是产品设计、生产定型、检验的主要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

符合GB3174-1995规定,具有RF输入的阴极 射线管背投影电视广播接收机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ISO780:1997)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3174-1995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GB/T5465.2-1996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idtIEC417:1994) GB8898一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eqvIEC60065:1998) GB/T9383-1999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eqvCISPR20: (8661 GB13837一1997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eqvIEC/CISPR 13: 1996) GB/T14960一1994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IEC 61000-3-2: 1995) SJ/T10514-1994电视广播接收机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SJ/T10919-1996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包装 SJ/T11157-1998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2部分:伴音通道的电性能测量,一般测量方法 和单声道测量方法(idtIEC60107-2:1995) SI/T11157-1998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2部分:伴音通道的电性能测量,一般测量方法 和单声道测量方法修正案1 SI/T11286一2003背投影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技术规范 SJ/T11324-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SI/T11325一2006数字电视接收及显示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 SI/T11326-2006数字电视接收及显示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SJ/T11327-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1部分:射频信号接口 SJ/T11329-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3部分:复合视频信号接口 SJ/T11330一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4部分:亮度、色度分离视频信号接口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1.030 CCS L9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187-2023 代替SJ/T 11187-1998 表面组装用胶粘剂通用规范 Generalspecificationforsurfacemountingadhesives 2023-08-16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J/T 11187-2023 目次 术语和定 分类与命名 4.2命名 5要求 5.1物理性能 5.2热学性 5.3化学 5.4电性 5.5环 性能 5.6 5.7 5.8 6质量 6.1 6.2 6.3 6.4 标志 7.1 标志 7.2 使用说明 8包装、运输、 贮 8.1内包装 8.2外包装 20 8.3随带文件 20 8.4运输, 20 8.5贮存, 20
SJ/T 1118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SJ/T11187-1998《表面组装用胶粘剂通用规范》,与SJ/T11187-1998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进一步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将原适用范围改为“本文件适用于表面组装用贴片胶,密封胶、 底部填充胶和固定胶等其他胶粘剂可参 参考本文件”(见第1章): b)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c) 术语和定义中 d) 将“放置时 乍时间”,并增加了 1.5和6.4.5); e) 修改了 除非供需双方另有规定,胶粘齐 Pa*s左右"修改为“按照 6.4.2 度由供需双方商定”(见5.1.2);同时, 度计法作为粘度的检 验 f) 的要求,将“剪切强度不应小于8.0MPa”修改为"对 胶粘剂,剪切强度 对于G型和Q型胶粘剂,剪切强度由供需双方商 见5.1.7);同时, 验方法 针对R型、G型和Q型胶粘剂,分别给出了检验方 1Cr18Ni9T不锈 “1Cr18N9T本锈销见4.7); g) 接处理后的剪切强度的要求, 焊后剪切强度不应小于8. MPa 修改为“对于R型 焊后剪切强度应不小于80MPa G型翘Q型胶粘剂, 刀强度由供需双 (见5.1 验方法 h) 积电阻率 率的要求,将试样的体积电阻率应不小 1.0×10 Ω-cm" 修改为“试样的 应不小于1.0x10Ω2cm” (见5.4.4):同时修改了 验方法, 将“试验胶层厚 0.05)mm,试验频率为1kHz和1MHz”修改为“试样为固化后的胶块,推荐尺 )mm×(100±1)mm的方块或直径( mm圆片、厚度为 (1. 试验电压为100V直流电压”(见6.4.2 ) 将“表面电阻”改为 表面电阻率”,修改了表面电阻率的要 要求,将试样的表面电阻率应不小于 5.0×10修 试样的表面电阻率应不小于 4.5):同时修改了检验方 法,将“试验胶层厚度为(0.38土0.05) kHz和1MHz”修改为“试样为固 化后的胶块,推荐尺寸为(400十1 mmx(100±1)mm的方块或直径(100±1)mm圆片、 厚度为(1.0土0.5)mm,试验电压为100V有流电压”(见6.4.26); 5.5.4),并在检验方法中增加了制样要求(见6.4.30); 后表面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10Ω,且试验596h后的表面绝缘电阻平均值应不小于试验 96h后的1/10,不应有电化学迁移(细丝生长)、变色和腐蚀现象”(见5.5.5);同时,修 改了电迁移的检验方法(见6.4.31); 1)增加了触变率(见5.1.3和6.4.3)、硬度(见5.1.9和6.4.9)、密度(见5.1.10和6.4.10)、 总体积收缩率(见5.1.11和6.4.11)、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见5.1.12和6.4.12)、玻 璃化转变温度(见5.2.1和6.4.13)、热膨胀系数(见5.2.2和6.4.14)、导热系数(见5.2.3 和6.4.15)、热稳定性(见5.2.4和6.4.16)、热真空释气(见5.2.5和6.4.17)、离子杂 I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1.060.50 CCSL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000-2023 代替SJ/T 11000-1996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D110型固定铝电解电容器评定水平E Detailspecificationforelectronicponents TypeCD110fixedaluminiumelectrolytecapacitors -AssessmentlevelE 2023-08-16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J/T 11000-2023 目次 前言 一般数据 1. 1 安装方法 1.2外形尺寸 1.3额定值和特性 1.4规范性引用文件 1.5标志... 1.6订货资料... 1.7放行批证明计 2检验要求, 2.1程序 SL
SJ/T 1100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根据GB/T5994-2003《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4-1部分:空白详细规范非固体电 解质铝电容器评定水平E》起草的产品详细规范.

本文件代替SJ/T11000一1996《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D110型固定铝电解电容器评定水平E》, 与SJ/T11000一199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b) 修改了1.1安装方法:1 c) 修改了1.3 额定值与特性: 增加“浪涌电压Us” 允许偏差修订为-20%~20%; 气候类别 改月0 160V:40/085/21:Uk≥160V:25/ 除 “阻抗” d) 规范 引用文件 中增加了“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 的逐批 检抽样计划 e) 证明记录: TECH f) 部分外 g) 部分电 ,增加了额定工作电压350V00V、450V h) 部分损耗角正切和额定绞波电流值;删除“ “阻抗; i) 修改表 质量 教性检验的试验一 览表: 4.6可焊性导4.19高低温特 修改为ND; j) 质量 致性检验的试验 览表: 可焊性试验方法为: "GB/T 2693-2001中 删除润 量法: 0 k) 质量 致性检验的试验 4.7温度快速变化持续时间 min”;增加转换 0 1) 致性检验的试验一览表:4.12稳态湿热增加“严 精等级 m) 修品 致性检验的试验一览表:增加“4.15反向电压 n) 修改 数性检验的试验一览表:4.17高温贮存持续时间为 000h”; 修改表 质量 致性检验的试验一览表:“耐溶剂情 标志的耐溶剂”,按 GB/T2693 321 请注意本文件的呆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加特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殷宝华、黄远彬、杨治安、陶艳军、肖威、郑海峰.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9608-1988; -SJ/T 11000-1996;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1.180 CCSL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 10668--2023 代替SJ/T10668-2002 电子组装技术术语 Terminologyforelectronicassemblytechnology 2023-08-16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J/T 10668-2023 目次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管理类 电子封装工程和设计 电子封装元器件 电子封装材 互连结构 电子封 10 电子 电子 12 电子 封装、 造和组 附录A 资料性 分类编码的 索引.. MINIST
SJ/T 1066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SJ/T10668一2002《表面组装技术术语》.

本文件与SJ/T10668-2002主要差异如下: 名称从《表面组装技术术语》变更为《电子组装技术术语》; 根据十进制分类编码法(DCC)对术语定义进行了分类,代码与词条一一对应,并形成了英 文首字母和汉语拼音的DCC码索: 一术语分类分为第3章“管理"、第4章 和设计 、第5章“电子封装材料”、 第6章“互连结构制作工艺 第7章“电子封装 类型和性能”、第8章“电子封 装互连结构维装 装、 制造和组装的质量与可靠性”等8个部分.

请注意本 些内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 由全国印制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4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 位:中国电子 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江苏广信感 光新材料 股 公有限 公司、 北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九院○O厂、广东生 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生益 科技有限公 公司、 诗华大学、捷利(番禺)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 六研究所 南京中 中认南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长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兴森快捷电路科技股 份有限公 本文件生要起草人: 郭晓宇、 朱民 蔡巧儿、何秀坤 张乃红、乔书 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2,2002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LOGY II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5.200 SHI CCSP72 备案号:J3159-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3220-2023 石油化工油品调合设施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 oilsblendingfacilitiesinpetrochemical industry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H/T3220-2023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总图布置 6调合工艺和管道设计 6.1一般规定 6.2管道调合 6.3储罐调合. 6.4管道设计 7自动控制 8电气. 9给排水和消防 10安全和职业卫生 11环境保护.. 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10
SH/T3220-2023 Contents Foreword.... 1Scope 2Normative references 3Terms and definitions 4Basic requirements .. 5General layout.. 3 6Proces of blending and piping design 6.1General requirements... 6.2Process of pipeline blending.... 6.3Process of tank blending.. 6.4Piping design 6 7Instrument control. 8Electrical.... 9Watersupply& drainage and fire fighting 10 Safety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11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xplanation ofwording instandard.....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 10 ⅡI
SH/T3220-2023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7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 厅科(2017)106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 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12月20日以第38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标准共分11章.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基本规定、总图布置、调合工艺和管道设计、自动控制、电气、给排水 和消防、安全和职业卫生、环境保护.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储运设计技术中心站 负责日常管理,由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 寄送日常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

本标准日常管理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储运设计技术中心站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191号中石化大厦A塔 邮政编码:510620 电话:020-22192001 邮箱:helh.lpec@sinopec.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通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191号中石化大厦A塔 邮政编码:510620 电话:020-22192711 邮箱:xuxw.lpec@sinopec.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湖北万安环保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南京富岛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徐兴文何龙辉王惠勤董继军李文慧李志宇张晋武杨光义 贾萍祝平房韦华卢凯段洪帝滕宗礼王金良李选民 刘云生胡隼邱建章邱永财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张吉辉葛春玉王玮玺王超徐建棠王宇戴杰李玉忠 吴丽光缪国庆刘光辉蒋峰王育富杨正山夏喜林孙新宇 莫崇伟张玉海罗武平王钟晖吴亚民何孝莉王笑静 本标准2023年首次发布.

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 240.01 CCS A16 SF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行业标准 SF/T 0091-2021 电子数据公证保管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nic data of notarization preservation 2021-08-31发布 2021-08-3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发布
SF/T 0091-2021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数据结构描述 6用户 7电子数据公证保管种类 4 8原创作品数据保管 4 9公证取证数据保管 5 10电子数据存证, 10 11电子数据出证 10 12系统安全 10 参考文献 12
SF/T 009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公证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司法部信息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公证协会.

SF/T 0091-2021 电子数据公证保管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数据公证保管的用户、种类、原创作品数据保管、公证取证数据保管、电子数据 存证、电子数据出证以及系统安全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证机构对电子数据的公证保管业务规划、应用及相关业务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SF/T0023-2021全国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F/T0034-2019公证数据要求与规范 SF/T0036-2019公证信息安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SF/T0034-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公证notarization 公证机构(3.2)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 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来源:SF/T 0034-2019 3.1.1] 3. 2 公证机构notarialinstitutions 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

[来源:SF/T 0034-2019 3.1.2] 3. 3 公证当事人notarialparties concerned 当事人partiesconcerned 与公证事项有利害关系并以自已的名义向公证机构(3.2)提出公证申请,在公证活动中享有权利 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来源:SF/T0023-2021 3.4,有修改]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A证书授权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 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5数据结构描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 240. 01 CCS L67 SF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行业标准 SF/T0090-2021 司法行政云文档平台建设与应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judicial administrative cloud document platform 2021-08-31发布 2021-08-3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发布
SF/T 0090-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总体要求 6总体架构 7部署要求 8建设要求 9应用要求 参考文献..
SF/T 009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司法厅提出.

本文件由司法部信息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司法厅、广州市司法局、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行政科技协同 创新中心、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小峰、叶志忠、陈晓明、王晓青、占善华、房小兆、郑海旋、陈景照、刘颖、 王树良、万进、周游、邓彬、郑炀子.

II
SF/T 0090-2021 司法行政云文档平台建设与应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司法行政云文档平台(以下简称“云文档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总体要求、总体架构、 部署要求、建设要求和应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司法行政机构建设与应用云文档平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9704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32633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服务接口规范 GB/T33476.1党政机关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1部分:公文结构 GB/T33476.2党政机关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2部分:显现 GM/T0002SM4分组密码算法 YD/T2464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的业务能力开放应用程序接口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云文档cloud document 存储在服务器端的各类文件资源.

注:云文档格式包括xls、xlsx、doc、docx、ppt、ptx、pdf、et、wps、wpt、dpt、ps和txt等.

3. 2 云文档平台clouddocumentplatform 基于云服务提供云文档(3.1)统一管理、协同共享和安全管控等服务,且具备多人随时、随地、 实时在线协同编辑和评论同一文档等能力的计算机软硬件操作环境.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 ID标识符(Identifier) 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 REST表述性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5总体要求 云文档平台建设与应用应符合以下总体要求: a)采用分布式架构和模块化设计: b)支持通过浏览器、移动端、流式软件和司法行政应用系统(以下简称“应用系统”)访问, 应用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司法行政综合办公系统(以下简称“综合办公系统”)和司法行政业务 系统(以下简称“业务系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 240.01 CCS L67 SF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行业标准 SF/T 0089-2021 司法行政信息资源中心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judicial administrative information resource center 2021-08-31发布 2021-08-3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发布
SF/T 0089-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功能要求. 6分级建设要求 7总体架构. 8技术支撑层, 9数据层 10平台层
SF/T 008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市司法局提出.

本文件由司法部信息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司法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北京北大软件工程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野、李洋、王宏业、吴卫荣、梅金芳、吴巍、刘颖、王树良、魏述强、孙苗 苗、张靖杰.

II
SF/T 0089-2021 司法行政信息资源中心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司法行政信息资源中心的功能要求、分级建设要求、总体架构以及技术支撑层、数据 层和平台层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司法行政信息资源中心的总体规划、设计、建设与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SF/T0011全国司法行政信息资源交换规范 SF/T0014全国监狱信息化应用技术规范 SF/T0015全国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F/T0016全国社区矫正人员定位系统技术规范 SF/T0017全国司法所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F/T0018全国人民调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F/T0019全国安置帮教信息采集及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SF/T0020全国司法行政信访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F/T0021全国司法行政戒毒信息化应用技术规范 SF/T0022全国律师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F/T0023全国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F/T0025全国司法鉴定信息化技术规范 SF/T0026全国人民监督员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F/T0050-2019司法数据资源平台和司法共享服务平台技术规范 SF/T0052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数据元和代码集 3术语和定义 SF/T0050-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基于大数据相关平台或工具的功能支撑,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对司法行政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归集、 治理和分析,形成的司法行政信息资源池.

注:司法行政信息资源中心为司法行政系统使用和共享交换提供数据支持.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BI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5功能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 240.01 CCS A90 SF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行业标准 SF/T 0088-2021 监狱信息化运行维护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rison informatization 2021-06-21发布 2021-06-2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发布
SF/T 0088-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架构和主要内容 5运行维护服务对象 6运行维护服务内容 7运行维护服务方法 8运行维护技术平台, 9运行维护队伍和组织, 10运行维护经费. 18 11运行维护管理指标 19 12运行维护考核办法 19 参考文献... 21
SF/T 008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司法部信息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四川省监狱管理局、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北京环亚信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巩、徐平原、骆登耀、甘的匀、张力、余训锋、蒋涛、徐贤勇、曹明生.

SF/T 0088-2021 监狱信息化运行维护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监狱信息化运行维护体系的总体架构和主要内容、运行维护服务对象、运行维护服务 内容、运行维护服务方法、运行维护技术平台、运行维护队伍和组织、运行维护经费、运行维护管理指 标以及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办法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监狱信息化的运行维护服务和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8827.1-201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33745-2017物联网术语 GB/T35295-2017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 GB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A/T70-2014安全防范工程建设与维护保养费用预算编制办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8827.1-2012、GB/T33745-2017、GB/T35295-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 1 运行维护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方法,对信息技术资产和环境进行的技术保障和安全维护活动.

注:运行维护通常包括运行维护服务和运行维护管理.

3. 2 运行维护服务对象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 object 运行维护服务的受体.

注:运行维护服务对象通常指机房环境、网络通信、硬件、软件、数据和应用等.

[来源:GB/T28827.1-2012,3.2,有修改] 4总体架构和主要内容 4.1总体架构 运行维护服务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依据监狱信息化运行维护实际需要的服务级别协议 (SLA),对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和信息应用系统等提供综合服务.

监狱信息化运行维护服务可采用完全 外包服务模式或辅助警务机制进行.

运行维护管理是对运行维护服务过程涉及的组织、队伍、经费和服务质量等进行的决策和控制活动.

监狱信息化运行维护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 140. 01 CCS A90 SF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行业标准 SF/T 0087-2021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munity-corrections center 2021-06-21发布 2021-06-2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发布
SF/T 0087-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规划设计. 6功能区域设置 7设施设备. 附录A(规范性) 标识标牌.

附录B(规范性) 功能室设备配置. 61 附录C(资料性) 社区矫正中心外观和功能室效果 27 参考文献, 48
SF/T 008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司法部信息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四川省司法厅、福建省司法厅、浙江省司法厅、中国电 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爱东、刘哗、郭健、肖运出、钟蕾、冯康、刘志诚、孔祥贵、劳泓、向军、 黄世庚、朱晓科、郭彦义、焦小欣、李雪亮、王雪玲、周琴、林守精、黄颖慧、马英、岳立、易晓霞.

I1
SF/T 0087-2021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规划设计、功能区域设置和设施设备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社区矫正中心的建设与运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SF/T0055-2019社区矫正术语 司发通[2006]79号司法部关于启用司法行政徽章的通知 3术语和定义 SF/T0055-201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体要求 4.1应体现社区矫正刑事执行属性,根据社区矫正工作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功能区域,突出全局性、统 筹性、实战性和指挥性.

4.2应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做到安全可靠、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和经济适用,并符合 环保、节能和节地的要求.

4.3应根据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需要,统筹兼顾,适度超前,实行一次规划、一次建设:也可根据发 展需要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4.4应借助社会力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社区矫正中心的位置和规模,充分利用现有 条件,采取新建、改建或扩建等多种方式推进社区矫正中心建设.

5规划设计 5.1选址与规划布局 5.1.1选址 社区矫正中心选址要求如下: a)应选择交通便利、位置醒目和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或院落: b)应选择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避开可能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地区: c)应选择供电、给排水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区: d)应选择与各种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品、高压线、无线电干扰、光缆、石油管线和水利设施等 保持安全距离的地区: e)宜考虑监管安全风险,避开学校、幼儿园区域、居民区和商业区域等人员密集场所.

5.1.2规划布局 社区矫正中心规划布局要求如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 240. 01 CCS A16 SF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行业标准 SF/T0023-2021 代替SF/T0023-2019 全国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ation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notarization 2021-08-31发布 2021-08-3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发布
SF/T 0023-2021 目次 前言 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系统建设总体要求 2 4. 1 公证行政管理系统 2 4.2 公证行业管理系统 2 4.3 公证机构内部管理系统 2 5 系统基本功能..... 2 5.1 公证行政管理系统 2 5.2 公证行业管理系统 3 5.3 公证机构内部管理系统 4 6 业务流程, 5 6.1 公证办理总流程 5 6.2 公证复查流程 14 9 纠错流程 15 6.4 收费特殊流程 15 6.5 归档特殊流程 16 6.6 卷宗特殊流程 16 6.7 公证网上申办流程. 17 7 数据结构. 17 7.1 数据结构描述 17 7.2 公证行政管理系统数据结构 18 7.3 公证行业管理系统数据结构 25 7.4 公证机构内部管理系统数据结构 35 8 编码规则和代码表 41 8. 1 编码规则 41 8.2 代码表.

44 9 数据交换接口, 63 9.1 数据交换内容, 63 9.2 数据交换方式 9 9.3 数据交换接口 64 10 系统外接设备 92 10.1 身份证识别仪(必备) 92 10.2 摄像头(必备) 92 10.3 高速扫描仪(可选) 92 10.4 高拍仪(可选) II 系统安全要求 参考文献 6
SF/T 002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SF/T0023-2019《全国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与SF/T0023-2019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见5.1,2019年版的5.1): 一一更改了公证行业管理系统基本功能中“公证专用纸管理、公证宣传”的内容(见5.2,2019 年版的5.2): 一一公证行业管理系统基本功能中增加了“公证登记薄异常数据统计、风险预警、徽章管理、警 示教育、互联互通、信息报送和全流程日志监控”功能(见5.2): 一更改了申请与初核、制证和收费的流程图(见6.1.2、6.1.6和6.1.9,2019年版的6.1.2、 6. 1. 6 和1 6. 1. 9) : 一更改了公证复查流程和卷宗特殊流程(见6.2和6.6,2019年版的6.2和6.6): 更改了公证机构基本信息、公证员基本信息、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备案信息、公 证抵押登记抵押物基本信息、公证提存备案信息和公证复查争议案件基本信息(见 7. 2. 2、7. 2.3、7. 3.12、7. 3. 15、7. 3. 16 和 7. 3. 18 2019 年版的 7. 2. 2、7. 2. 3、7. 3.12、 7.3. 15、7.3. 16 和1 7.3.18); -增加了公证登记薄信息、公证流程日志信息和执业证书信息(见7.3.21、7.3.22和 7. 3. 23) ; 一更改了公证文件存储信息、涉台公证书副本寄送信息和涉台公证书查证信息(见7.4.8、 7.4.9和7.4.10.2019年版的7.4.8、7.4.9和7.4.10): -删除了公证流程信息和公证登记薄信息(见2019年版的7.4.11和7.4.16): -增加了执行证书信息(见7.4.22): 一一删除了公证书编号规则的内容(见2019年版的8.13): 一增加了党组织类型、权属方类型、法律执业资格证类型、操作所处环节、公益法律服务、新 型公证业务、保护内容、涉疫情/灾情公证、服务类型、公证书状态、执行结果、币种、复 查处理结果和复查未受理原因代码表(见8.2.41~8.2.54): 更改了公证机构基本信息交换接口和公证员基本信息交换接口(见9.3.1.1和9.3.1.2, 2019 年版的9.3.1.1和9.3.1.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中国公证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司法部信息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公证协会.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SF/T0023-2013,2017年第一次修订,2019年第二次修订: 一一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I1
SF/T 0023-2021 全国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全国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要求、系统基本功能、业务流程、数据结构、编 码规则及代码、数据交换接口要求、系统外接设备和系统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261.1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4658学历代码 GB/T4762政治面貌代码 GB/T4880.1语种名称代码第1部分:2字母代码 GB/T686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 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8561专业技术职务代码 GB/T8563.1-2005奖励、纪律处分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奖励代码 GB/T10114-2003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11643公民身份号码 GB/T13745学科分类与代码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32100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A450-2013台式居民身份证阅读器通用技术要求 SF/T0036-2019公证信息安全技术规范 ISO/IEC14443-2识别卡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感应卡第2部分: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 (Identification cards - 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 cards - Proximity cards Part 2:Radio frequency power and signal interface)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公证notarization 公证机构(3.2)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 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来源:SF/T 0034-2019 3.1.1] 3. 2 公证机构notarialinstitutions 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7. 060 CCS A 47 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623-2021 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界定规范 Specificationfor definingkeyunit of lightningdisaster prevention 2021-07-16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623-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界定规则 5界定方式和名录确定 附录A(规范性)雷电灾害等级 参考文
QX/T62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气象行政技术服务中心、河北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灾害 防御技术中心、吉林省气象局、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上海市气象行政服务技术中心、湖南省气象 局、广东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彦勇、李海青、梁钰、何军、那京敏、杨敏、袁湘玲、贺敬安、葛春风、马海玲、王 风杰、陈海量、苏瑶、陈渊博、郭东鑫、符琳、崔海华、李小龙、孟震宝、付国振、彭黎明、杨宗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7. 060 DX CCS A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622-2021 应用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海港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observing station-Seaport 2021-07-16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622-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选址要求 5观测项目 6数据中心 7其他要求 参考文
QX/T62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市气象局、宁波市气象网络与装备保障中心、天津市气象探测中心、深圳市气 象服务中心、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大连市气象台、宁波海事局、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镇铭、黄思源、许皓皓、庄红波、李文博、高瑞泉、陈树成、张宇彤、周宜航、王 科、杨光云.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621-2021 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天气雷达 Quality control of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Weatherradar 2021-07-16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621-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 5质量控制内容 6质量控制方法 7质量控制标识 附录A(资料性) 非回波数据的识别与消除算法 附录B(资料性) 径向电磁干扰回波识别与消除算法 附录C(资料性) 异常地物杂波识别与消除算法 II 附录D(资料性) 海杂波的识别与消除算法 13 附录E(资料性) 生物回波识别与消除算法 15 附录F(资料性) 空间一致性判别算法 16 附录G(资料性) 时间一致性判别算法 17 附录H(资料性) 晴空回波识别与消除算法 18 附录1资料性) 亮带回波的识别与订正算法 20 附录J(资料性) 天气雷达回波衰减订正算法 21 附录K(资料性) 波束阻挡订正算法 22 附录L(资料性) 退速度模糊算法 24 参考文献 25
QX/T62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金红、梁海河、张林、文浩、叶飞、李瑞义、古庆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7. 060 CCS A 47 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620-2021 风廓线雷达观测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wind profile radar observation 2021-07-16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620-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观测基本要求 5观测方法 6观测数据 7资料传输与存储 附录A(规范性) 风聊线雷达值班日志 附录B(规范性) 风廊线雷达定标记录 参考文献
QX/T62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蕾、赵世颖、李瑞义、杨馨蕊、周薇、何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7. 060 CCS A 47 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619-2021 农业气象和生态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for agrometeorological and eco-meteorological data 2021-07-16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619-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通则 5区域属性分类和代码 6时间属性分类和代码 7内容属性分类和代码 8要素属性分类与编码方法 附录A(规范性)内容属性分类与代码 附录B(规范性)观测要素属性代码 参考文献
QX/T61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庄立伟、李轩、吴门新、赵煜飞.

QX/T 619-2021 农业气象和生态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主要农业气象和生态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的通则,区域、时间、内容属性的分类和代 码以及要素属性的分类与编码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主要农业气象和生态气象观测及相关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及业务服务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QX/T102-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QX/T133-2011气象要素分类与编码 QX/T534-2020气象数据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农业气象观测agro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 对农业生产的环境要素和生物要素的观察、测量和记载.

注: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气象要素、气象灾害及相关土壤、水文与地质要素:生物要素主要包括各种作物、林木、畜禽、 鱼类和其他裁培、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病虫害消长与自然物候等.

[来源:QX/T381.1-2017,2.10.有修改] 3.2 农业小气候agriculturalmicroclimate 与农业生产对象、农业设施与农业技术措施相关的有限空间内所形成的各类小气候的统称.

[来源:QX/T381.1-2017 4.2] 3.3 生态气象观测eco-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 运用生态学和气象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中反映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气象要素与相关生态因子进行 的观测.

[来源:QX/T381.1-2017.6.4] 4通则 4.1根据QX/T102-20095.1规定的大类和代码,农业气象和生态气象资料代码为AGME.

4.2根据QX/T102-20094.1的分类方法,农业气象和生态气象资料应按照区域属性、时间属性、内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7. 060 CCS A 47 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618-2021 气象数据服务接口规范 Serviceinterface specification formeteorologicaldata 2021-07-16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618-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接口组成 5接口名称 6接口参数 7返回码 8返回数据结构 附录A(资料性) 接口示例 附录B(规范性) 常用接口参数定义 附录C(规范性) 常用返回码定义 24 附录D(规范性)返回数据结构 25 参考文献 35
QX/T61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内蒙古 气象信息中心陕西气象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文春、高峰、孙周军、宋智、徐拥军、王琦、温建伟、倪学磊、何林.

QX/T 618-2021 气象数据服务接口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象数据服务接口的组成、名称、参数、返回码和返回数据结构.

本文件适用于气象数据服务接口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QX/T37-2020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 QX/T102-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QX/T202-2013表格驱动码气象数据传输文件规范 QX/T327-2016气象卫星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 QX/T378-2017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文件命名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气象数据meteorologicaldata 对使用各种观、探测手段获取的大气状态、现象及其变化过程的记录以及各类衍生资料进行通信、 解释和处理面使用的信息的形式化表示.

[来源:QX/T233-2014.3.2] 3.2 服务接口service interface 数据服务系统提供给应用系统访问数据的应用编程接口.

3.3 返回码return code 接口调用后返回的,用以标识调用成功与否、错误原因等信息状态码.

注:一般用一个数字表示, 3. 4 返回数据结构structure for returned data 接口调用后返回的内存对象的数据结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