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0月 ( 第 53 页)

ICS 85.100 QB CCSY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629-2023 代替QB/T1629-1992 圆盘磨浆机专用磨片 Disc refiner plate 2023-04-21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62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B/T1629一1992《圆盘磨浆机专用磨片》,与QB/T1629一199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磨片的基本尺寸(见第4章,1992年版的3.1); b)删除了磨片的材质代号、型号(见1992年版的3.2、3.3); c)更改了材质要求(见5.2,1992年版的4.2); d)更改了加工质量(见5.3,1992年版的4.3); 更改了外观要求(见5.4,1992年版的4.4); f)更改了使用寿命要求(见5.5,1992年版的4.5); g)增加了使用寿命试验方法(见6.4); h)增加了检验分类(见7.1); i)删除了产品质量等级及评定方法(见1992年版的5.4).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晨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博汇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轻工 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会秋、王泽刚、金力阳、李克雷、赵平、许崇海、朱文芝、孔祥恕、牟相忠、 庞同国、李志永.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2年首次发布为QB/T1629-1992;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B/T1629-2023 圆盘磨浆机专用磨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圆盘磨浆机专用磨片(以下简称“磨片”)的基本尺寸、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 法,规定了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造纸行业圆盘磨浆机专用磨片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其他行业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9239.1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QB/T 1588.5 轻工机械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尺寸 磨片公称直径以磨片最大外径尺寸计.

低浓磨浆机的磨片基本尺寸见表1.

高浓磨浆机的磨片基本尺寸见表2.

表1低浓磨浆机的磨片基本尺寸 单位为毫米 磨片公称直径 磨片形式 优选系列 可选系列 整体式 450,500 550 600 350 360 380 分体式 650 700 750 800,850 950 1050 1200, 500, 550 600 660 720, 900 1100 1 270 1300 1370 表2高浓磨浆机的磨片基本尺寸 单位为毫米 磨片形式 磨片公称直径 分体式 900 1100 1320 1420 1470 1520 1570 1630 1680 1730 1780 1830
QB/T 1629-2023 5要求 5.1 基本要求 5. 1.1 磨片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 1. 2 磨片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5.2 材质 5. 2.1 磨片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原材料配方和冶炼工艺进行配料和冶炼.

5. 2.2 磨片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工艺进行热处理.

5. 2.3 磨片材质的金相组织、齿面硬度HRC应符合表3规定.

表3金相组织和齿面硬度HRC 材质类型 金相组织 齿面硬度HRC 球墨铸铁 下贝氏体、马氏体 W 46 冷硬铸铁 渗碳体、珠光体 W 48 中铬合金铸铁 碳化物、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V 50 高铬合金铸铁 碳化物、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W 52 马氏体不锈钢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 V 35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 32 5.3 加工质量 5. 3.1 整体式磨片精度应符合表4规定.

表4整体式磨片精度 齿面平面度/mm 齿面平行度/mm 齿面粗糙度Ra 动磨片平衡品质 0.08 0.12 3.2 G6.3级 齿面平行度以安装面为基准.

5.3.2分体式低浓磨磨片精度应符合表5规定.

表5分体式低浓磨磨片精度 公称直径/mm 齿面平面度/mm 齿面平行度/mm 齿面粗糙度Ra 动磨片平衡品质 累计间隙/mm ≤600 0.10 ≤ >600~900 0.06 0.12 3.2 G6.3级 >900~1 300 0.15 ≤8 >1300 0.10 0.18 5.3.3 分体式高浓磨磨片精度应符合表6规定.

2
QB/T1629-2023 表6分体式高浓磨磨片精度 公称直径/mm 齿面平面度/mm 齿面平行度/mm 齿面粗糙度Ra 动磨片平衡品质 累计间隙/mm ≤1420 0.10 0.15 4 >1 420~1 630 0.12 0.18 3.2 G2.5级 ≤5 >1 630 0.15 0.20 ≤6 5.4外观 5.4.1磨片不应有裂纹、夹渣、夹砂、冷隔、缩松铸造缺陷.

5.4.2铸铁、铸造不锈钢类磨片齿面上气孔直径不应大于1mm,磨片齿面上的气孔数量不应多于 20个/片,且不应多于2个/cm².

5.5使用寿命 5.5.1在5%(质量分数)浆料浓度、50%(质量分数)磨浆载荷、打浆度SR提高3~10的条件下, 铸铁类磨片用于漂白稻麦草浆磨浆,使用寿命不少于700h:用于漂白硫酸盐木浆磨浆,使用寿命不少 于1500h.

5.5.2铸造不锈钢类磨片用于化学机械浆(APMP)磨浆,在5%浆料浓度、50%磨浆载荷条件下,粗 磨使用寿命不少于1000h,精磨使用寿命不少于500h.

5.5.3铸造不锈钢类磨片用于杨木木片化学机械浆(APMP)高浓磨浆,在25%浆料浓度、50%磨浆 载荷条件下,使用寿命不少于700h.

6 试验方法 6.1材质 6. 1.1 磨片金相组织分析用金相显微镜进行.

6. 1. 2 磨片齿面硬度HRC按GB/T230.1规定方法检验.

6.2 加工质量 6. 2.1 齿面平面度用3级铸铁平板和百分表进行检测.

6. 2. 2 齿面平行度用3级铸铁平板和百分表进行检测.

6. 2. 3 齿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样块对比检测.

6. 2. 4 动磨片平衡品质按GB/T9239.1描述的方法检验 6.2.5 分体式磨片累计间隙用塞尺检验.

6.3 外观 磨片气孔直径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其余采用目测.

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测试在使用现场进行.

在要求条件下,新安装一套磨片直到磨损至报废,以实际累计小时 数为使用寿命.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9.040 QB CCSY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539-2023 代替QB/T1539-2005 钟表用黄铜板与带 Brasssheetsandstripsforwatches and clocks 2023-04-21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153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按状态分类”要求(见4.1.3,2005年版的3.1.3); b)将原标准中“机械性能”更改为“力学性能”(见5.3、6.3、7.3.2,2005年版的4.3、5.3、6.3.2); c)更改了“外观”要求(见5.4.3,2005年版的4.4.3); )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限公司、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华傲铜 业有限公司、飞亚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坦时钟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金霸王精密电子有 限公司、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格雅表业有限公司、漳州市恒丽电子有限公司、漳州市英姿 钟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斌、宋鹏涛、雷红、马静、孙金龙、靳磊、梁梦媛、王岩民、樊伟群、 尹小余、朱继华、郭新刚、赖喜庆、沙琳凯、邵跃明、林伟祥、庄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3年首次发布为QB875一1983《钟表用62黄铜、68黄铜条和带》,1992年第一次修订为 QB/T1539一1992《钟表用H62、H68普通黄铜板、带材》,2005年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QB/T1539-2023 钟表用黄铜板与带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钟表用黄铜板与带(以下简称“板、带”)的规格、标记、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 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同时给出了便于技术规定的分类.

本文件适用于制造钟表零件用黄铜板与带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销售,仪器仪表等日用机械行业类 似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销售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121.1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106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29094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规格和标记 4.1分类 4.1.1按形状分 板、带按形状分类如下: 一板材:平板状; 一带材:卷状.

4.1.2按牌号分 板、带按牌号分类如下: H62; H6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1.100.40 QB CCS Y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324-2023 代替QB/T1324-1991 洗涤剂和表面活性剂含水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 Determination ofwater content of surface-active agents and detergents Karl Fischermethods (ISO 4317:2011 Surface-active agents and detergents Determination of water contents-Karl Fischer methods MOD) 2023-04-21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132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B/T1324一1991《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含水量的测定卡尔费休双溶液法》,与 QB/T1324一199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试验用试剂(见5.2.2,1991年版的第3章); b)更改了试验用仪器(见5.2.3,1991年版的第4章); c)试验程序增加“总则”(见5.2.5.1); d) )更改了水当量的描述(见5.2.5.2,1991年版的5.2); e)增加了针对不同样品的称量方法及对应测量步骤(见5.2.5.3.1、5.2.5.3.3); f)增加了水分测定的库仑滴定法(见5.3); g)更改了精密度的规定(见第6章,1991年版的第7章).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4317:2011《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含水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本文件与ISO4317: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原因如下: a)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682代替了ISO3696,用修改采用国际 标准的GB/T13173代替了ISO607(见第2章),更适合我国技术条件; b)更改了使用卡尔费休试剂需要备注的情况(见5.2.2.2),修改后更适用于当前国内市场情况.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改变了标准化文件名称,以便与现有的标准化文件协调; b)增加了文件中公式的编号; c)更改了水当量的描述(见5.2.5.2); d)更改了公式中百分含量的表示形式(见5.2.5.3.2.2,5.3.5.3).

本文件与“ISO4317:2011”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 直单线(1)进行了标示.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世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轻检验认证(太 原)有限公司、完美(广东)日用品有限公司、苏州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晓睿、代丹、李晓辉、章芳、叶竹洪.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1年首次发布为QB/T1324-1991;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B/T 1324-2023 洗涤剂和表面活性剂含水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用卡尔费休试剂测定洗涤剂和表面活性剂含水量的容量滴定法和库仑滴定法,测量 结果包括游离水、结晶水、吸附水或吸着水.

本文件适用于粉状、浆状和液体状洗涤剂和表面活性剂产品含水量的测定.

本文件提供的容量滴定法适用于含水量不小于2%的样品;库仑滴定法适用于含水量不大于0.1%的 样品;含水量介于0.1%~2%的,两种方法均适用.

注1:在产品的特定标准中有规定时,使用本文件规定的测试方法.

注2:碱性化合物会与卡尔费休试剂反应,当样品中含有碱金属的硅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或硼酸盐时,该方 法实测值偏高.

所以,样品在测定水分前,需先分析是否存在碱金属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GB/T13173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GB/T13173-2021,ISO607:1980,ISO697:1981, ISO 4313:1976 ISO 4321:1977 ISO 4325:1990 ISO 21264:2019 M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含水量watercontent 按照本文件由消耗卡尔费休试剂量计算的水的质量分数,包括游离水、结晶水、吸附水或吸着水.

注:以%表示.

4原理 根据水与卡尔费休试剂的反应,确定试验份的含水量.

5试验方法 5.1概述 卡尔费休试剂的两种滴定方法:容量滴定法和库仑滴定法.

QB/T 1324-2023 5.2容量滴定法(方法一) 5.2.1原理 试验份中的水会与卡尔费休试剂(碘及二氧化硫)反应,该卡尔费休试剂事先用已知准确量的水 滴定标定.

含水量以质量分数(%)表示,由耗用试剂量计算.

5.2.2试剂 5.2.2.1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符合GB/T6682中二级水的要求.

5.2.2.2卡尔费休试剂,使用市售非吡啶卡尔费休试剂;亦可按照附录A所述方法配制含吡啶试剂.

若使用附录A所述方法制备的试剂,试验报告中应注明.

注:市场上一种由碘、二氧化硫和胺溶于2-甲氧基乙醇不含吡啶的试剂,适用.

5.2.2.3酒石酸二钠二水合物或草酸二水合物或水(5.2.2.1),用作卡尔费休试剂的基准物.

5.2.2.4溶剂,如2-甲氧基乙醇、丙醇-1或无水甲醇.

如果已知这些溶剂干扰测定(例如测定醛或酮 中的水),可使用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如使用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警告:吸入或吞咽三氯甲烷、二氯甲烷对人体有害,刺激皮肤可能造成永久损伤,长期接触则有严重损害健康的危险.

5.2.3仪器 5.2.3.1水分测定仪,全自动或半自动的,包括: a)配有双铂电极的滴定仪; b)活塞滴定管,20mL; c)干燥管,装有活化硅胶、氯化钙或过氯酸镁; d)滴定池; e)磁力搅拌器.

5.2.3.2微量注射器,容量100μL.

5.2.3.3刻度移液管,容量20mL.

5.2.3.4注射器,标称容量约10mL,玻璃管内径2mm~4mm,可拆式针头用适当方法接于针筒.

5.2.3.5天平,精确至0.1mg.

5.2.4取样 表面活性剂或洗涤剂实验室样品应按GB/T13173的规定制备和贮存.

5.2.5程序 5.2.5.1总则 大气中的水分是卡尔费休滴定中的最大干扰源,因此应特别注意彻底干燥所用的仪器,迅速处理 试验份和溶剂.

卡尔费休仪的使用方法应遵循仪器制造厂的说明.

5.2.5.2卡尔费休试剂(5.2.2.2)试剂滴定度的测定 对每瓶新的试剂应测定试剂的滴定度,以后至少每周测1次.

由于标准溶液的滴定度会发生变化,有必要校准卡尔费休试剂的滴定度.

所使用的仪器类型及所 需的分析精度决定滴定度检验的周期.

用镊子将磁性搅拌棒放入水分测定仪(5.2.3.1)的滴定容器中,转移一定量的用于测定的溶剂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220.40 CCS R 0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 560-2024 代替JT/T560-2004 水上吸油材料 Oil adsorptionmaterial inwater 2024-08-15发布 2025-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 560-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类型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标志和包装 参考文献
JT/T56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文件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 -删除了船用吸油毡的术语和定义(见2004年版的3.1); -增加了水上吸油材料、吸油倍数、吸水率和油保持率的术语和定义(见3.1-3.4): 一增加了水上吸油材料的类型(见第4章): 一删除了船用吸油毡的类型、规格尺寸(见2004年版的第4章); 一删除了I型水上吸油材料的使用性、燃烧性的性能指标要求(见2004年版的表2); 增加了Ⅱ型水上吸油材料的技术要求(见表1); 增加了Ⅱ型水上吸油材料的试验方法(见第6章); 更改了1型水上吸油材料的吸水率、强度试验方法(见6.5.5、6.5.10 2004年版的6.2.2、 6. 2. 7) ; 增加了型式检验的判定规则(见7.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航海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扬州三江环安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新络新材料有限公 司、青岛光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立新、张志明、魏坤吴、姚克林、王贡尧、何锐、张怀念、杨永利、连军帅、 吴新华、王吴、芮睿、吴震、鲁盛静、郭锦怡、李悦红、刘丹丹、田红薇、皇甫伟喆.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4年首次发布为JT/T560-200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220.40 CCSA7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518-2024 内河航行参考图编绘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inland rivers navigating reference charts 2024-08-15发布 202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 1518-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5分类 6数学基础 分幅、图名和编号 8编辑设计 9 编绘作业方法 10 要素的编绘 11 注记 16 编绘中的改正 18 13 质量控制 18 印色及印前处理 21 15更新 22 附录A(规范性)航行参考图图式 24 参考文献 72
JT/T151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航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江航道局、武汉大学、南京星光测绘科技有限公司、长江南京航道局、长江航道 测量中心、黑龙江省航道事务中心、广东省航道事务中心、重庆交通大学、长江武汉航道局、长江重庆航 道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建斌、杨品福、任福、刘玉金、张建春、张琴、李连营、熊金宝、王宇、夏辉宇、 万鹏、霍信德、徐静、沈继青、王辉、杨保岑、周伟、王军、冯彪、胡江、王彦红、许锡河、万平、曹泽渊、袁鹏、 金水宝、李学祥、陶孟斯、周禹轩、徐秋朵、熊中亚、张彪、徐硕、张鹏、付娜、李金乾、蔡斯斯.

JT/T1518-2024 内河航行参考图编绘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纸质内河航行参考图的基本要求、分类、数学基础,分幅、图名、编号、编辑设计要求, 编绘作业方法,以及要素的编绘、注记、编绘中的改正、质量控制、印色及印前处理、更新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通航的江河、湖泊等内陆水域公开出版发行的各种比例 尺航行参考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2319中国海图图式 GB/T14477海图印刷规范 GB50139内河通航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内河航行参考图inlandrivers navigatingreference charts 对船舶在内河航行具有指引、参考意义的专题地图.

3.2 航行图navigation charts 反映航道内容及与航行有关的信息、供船舶在内河航行使用的专题地图.

[来源:JIS/T103-2-2021 7.1.21 有修改] 3.3 航行基准面navigation chart datum 内河航行参考图所标示的航道水深的起算基准面.

[来源:JTS/T103-2-2021 7.1.16.2 有修改] 3.4 制图资料cartographic document 用于编制航行参考图或对编制航行参考图具有研究、充实、修正和参考等价值的图件、法律法规文 件、文档和数据等.

[来源:GB12320-2022 3.1,有修改] 3.5 制图综合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 根据内河航行参考图的使用需求和制图规则,通过取舍、化简、夸大和移位等方法,对制图对象的质 1
JT/T 1518-2024 量、数量及图形等特征进行处理,用以反映制图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典型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

[来源:GB12320-2022 3.9,有修改] 3.6 拼接图contiguous charts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接的制图区域小图拼成的一幅图.

[来源:GB12320-2022 3.6] 3.7 诸分图pieces together charts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邻的制图区域小图拼成的一幅图.

[来源:GB12320-2022 3.7] 主附图main inset charts 配置有附图的图幅.

[来源:GB12320-2022 3.8,有修改] 注:附图用于对主图补充,包括重点水域扩大图、内容补充图、主图位置示意图、图表等.

登幅overlap charts 同比例尺或相近比例尺邻接图之间的重叠部分.

[来源:GB12320-2022 3.4] 3.10 注记annotation 在内河航行参考图中对制图内容进行说明的文字和数字的通称.

3. 11 构面constructing planar elements 将矢量闭合线作为面的边界构成面状要素,并赋以颜色.

4基本要求 4.1内河航行参考图的内容表示、更新、制图资料采用等应符合以下要求: a)水域详细表示航道水下水上地形或航道水深、助航标志、航行障碍物,跨、拦、临河构筑物,锚 地、停泊区及水流方向等要素,以及航行规则和航行注意事项;陆域着重表示沿岸的航行目 标、港口码头和具有显著特征的地物、地貌等要素.

b)保持良好的现势性,制图资料采用最新成果,或结合航行参考需要、根据航道变化特点,选取 时效性相对较强的特征时段成果资料;航行参考图出版后,根据航道变化特点定期更新.

c)采用的制图资料及时、准确、完整;根据时间、水位等变化且对船舶航行有重要参考意义的要 素,进行相关信息说明.

4.2内河航行参考图编绘计算、图形化应符合以下精度要求: a)计算的图上误差小于0.1mm; b)内图廊线长度、图廊上各点间的图上距离及格网交叉点间距离的误差不大于图上0.2mm; c)图廊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大于0.3mm.

4.3内河航行参考图各类要素制图作业完成后,除按制图综合原则进行的移位外,其位置应符合以下 精度要求: a)点状要素的图上位置偏差不大于0.2mm;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 060 CCS A 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0301-2024 保险行业常用汽车零配件术语 Terminology of monly-used vehicle spare and accessory parts in the insuranceindustry 2024-09-13发布 2024-09-13实施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JR/T 0301-2024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基础术语, 4业务术语... 4.1乘用车 4.2商用车 48 参考文献 601 索引. 110
JR/T03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范》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险分技术委员会(SAC/TC180/SC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一飞、朱向雷、徐晓丹、侯明智、孟菲、任焕焕、刘英男、张冬华、李普超、 马欣、才英、黄明星、李薇、王超、薛冰、李荣振、祖天丽、陈小珂、刘莹、丁首辰.

本文件为首次制定.

II
JR/T0301-2024 引言 汽车零配件名称是汽车后市场业务开展和交流不可或缺的专业词汇.

标准的汽车零配件名称可以提 高保险公司车险业务数据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提升车险定价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 力,全面实现车险经营管理创新.

制定本文件的目的,在于解决现阶段车险业务应用中,因使用习惯及 地域的不同,造成的各汽车生产厂商、维修企业、保险公司对同一配件的命名差异,统一各家保险公司 作业时零配件名称.

通过规范保险行业常用零配件标准,打通数据分析应用、跨行业数据合作等壁垒, 为保险公司、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数据科技公司等企业数据治理提供参考.

IⅡ1
JR/T 0301-2024 保险行业常用汽车零配件术语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保险领域中使用的常用汽车零配件的中、英文术语,给出了汽车零配件术语的说明.

本文件适用于保险行业车险业务开展中的数据沟通、信息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基础术语 3. 1 乘用车passengercar 设计、制造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 多不超过9个座位的汽车.

[来源:GB/T3730.1-2022,定义3.3.1] 3.2 商用车mercialvehicle 在设计、制造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乘用车除外),可以牵引挂车.

[来源:GB/T3730.1-2022,定义3.3.4.2] 3.3 汽油车gasoline vehicle 装备以车用汽油为单一燃料的发动机的汽车.

[来源:GB/T3730.1-2022,定义9.1] 3.4 气体燃料汽车gaseous fuelvehicle 装备以石油气、天然气或煤气等气体为燃料的发动机的汽车.

[来源:GB/T3730.1-2022,定义9.3] 3.5 电动汽车electricvehicle;EV 下述汽车总称为电动汽车.

[来源:GB/T19596-2017,定义3.1.1,有修改] 3.5. 1 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vehicle;BEV 驱动能量完全由电能提供的、由电机驱动的汽车.

电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或其 他能量储存装置.

[来源:GB/T19596-2017,定义3.1.1.1] 3.5.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 060 CCS A 11 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0294.3--2024 金融市场交易报告数据要素指南 第3部分:其他关键数据要素 Guide on data elements of financial market trade reporting Part3:Other criticaldata elements 2024-09-03发布 2024-09-03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JR/T 0294.3-2024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其他关键数据要素数据格式说明. 2 5其他关键数据要素.

参考文献. 87
JR/T 0294.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JR/T0294-2024《金融市场交易报告数据要素指南》的第3部分,JR/T0294-2024已经 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全球唯一产品识别码: 一一第2部分:全球唯一交易识别码: 一第3部分:其他关键数据要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监管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家金融标准 化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伟、杨富玉、李兴锋、蒋东兴、杨帆、杨冬华、朱迪恺、冯蕾、刘子群、周 云晖、王蕾蕾、姜才康、茅廷、胡冰冰、靳亚茹、林茜濛、刘晓、刘彼洋、周夕崇、谢彦丽、张晋钰、 贺宇、唐卓、薄舜添、何鹏、卢欢、狄休、李钟、张小雪.

JR/T0294.3-2024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二十国集团支持下,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推动主要国家建设场外衍生 品交易报告库,并针对交易主体、产品和交易识别构建一套全球统一的识别编码体系,以实现全球场 外衍生品交易数据的互联互通.

为了更好地为我国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制度建设提供数据标准支持,现根据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 员会(CPMI)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0SCO)发布的《关键数据要素(CDE)协调技术指引》制定本文件, 指导交易报告数据要素字段的设计和使用,为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的数据建设提供标准支撑,并提高 报告库数据标准的国际化接轨水平.

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 240. 40 CCS A 11 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0294.2-2024 金融市场交易报告数据要素指南 第2部分:全球唯一交易识别码 Guidance on data elements of financialmarket trade reporting -Part 2:Unique transaction identifier 2024-09-03发布 2024-09-03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JR/T 0294.2-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UTI的基本特征 5UTI的使用方法及技术指引 参考文.
JR/T 0294. 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JR/T0294-2024《金融市场交易报告数据要素指南》的第2部分.

JR/T0294-2024已经 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全球唯一产品识别码.

一一第2部分:全球唯一交易识别码.

一第3部分:其他关键数据要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监管司、期货监管司,中国 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伟、杨富玉、李兴锋、蒋东兴、李钟、张小雪、冯蕾、刘子群、周云晖、王 蕾蕾、杨光、程莘、巫伟斐、杨志、孙坚、蒋梦凌、邢向飞、毕向群、刘萌、凌肯、秦菁、周夕崇、谢 彦丽、张晋钰、薄舜添、唐卓、李佳凝、姜才康、茅廷、胡冰冰、林茜漾、何鹏、卢欢、邓浩然.

I1
JR/T0294.2-2024 引言 2009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提出,为提高市场透明度和降低系统性风险,场外衍生品合约 均需向交易报告库(TR)报告,这是场外衍生品市场改革的重要一环.

2014年金融稳定理事会(FSB) 发布了关于建立全球数据标准机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应引入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以及创建 全球唯一交易识别码(UTI)和全球唯一产品识别码(UPI).

为了更好地为我国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制度建设提供标准支持,现根据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 (CPMI)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0SCO)发布的《UTI协调技术指南》制定本文件,旨在为需要全球识别的 金融交易分配唯一字符串,提出UTI的标准化格式和结构,以及UTI生成原则,使UTI能够成为跨系统、 跨流程的参考数据要素.

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 060 CCS A 11 I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0294.1-2024 金融市场交易报告数据要素指南 第1部分:全球唯一产品识别码 Guide on data elements of financialmarket trade reporting- Part 1:Unique product identifier 2024-09-03发布 2024-09-03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JR/T 0294.1-2024 目次 前言 II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UPI的用途和关键概念 2 5UPI的基本特征 3 6UPI参考数据.. .5 7标的资产识别码. 11 8UPI代码的结构和格式 12 附录A(规范性)UPI分配过程 13 附录B(资料性)UPI代理模式 16 附录C(资料性)UPI用户分类及权限 .18 附录D(资料性)参考数据元素取值示例(按资产类别) 19 附录E(规范性)UPI校验位计算过程 .24 参考文献. 26
JR/T0294.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JR/T0294-2024《金融市场交易报告数据要素指南》的第1部分.

JR/T0294-2024已经 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全球唯一产品识别码: 一一第2部分:全球唯一交易识别码: -第3部分:其他关键数据要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监管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 股份有限公司、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 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有限 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伟、杨富玉、李兴锋、蒋东兴、戴德毅、何鹏、卢欢、狄休、冯蕾、刘子群、 周云晖、王蕾蕾、孙涛、孔方洁、林光丰、张燕、林羽、陈锦铃、周夕崇、谢彦丽、张晋钰、贺宇、丁 肠钧天、唐卓、李佳凝、吴冠华、姜才康、茅廷、胡冰冰、林茜漾、杨光、李钟、刘萌、凌肯、秦菁、 张小雪.

II1
JR/T0294.1-2024 引言 2009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提出,为提高市场透明度和降低系统性风险,场外衍生品合约 均需向交易报告库(TR)报告,这是场外衍生品市场改革的重要一环.

2014年金融稳定理事会(FSB) 发布了关于建立全球数据标准机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引入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以及创建全 球唯一交易识别码(UTI)和全球唯一产品识别码(UPI).

为了更好地为我国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制度建设提供标准支持,现根据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 (CPMI)和国际证监会组织(10SCO)发布的《UPI协调技术指南》制定本文件,旨在为每一个场外衍生 品分配唯一字符串,提出UPI的代码格式和结构,规定UPI的基本特征和分配过程,使UPI能够成为跨系 统、跨流程的数据要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 060 CCS A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0074-2024 代替JR/T0074-2012 保险业IT服务管理基本规范 Specification of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management for insurance 2024-09-13发布 2024-09-13实施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JR/T 0074--2024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IT服务管理 5管理体系要求, 5.1管理体系. 5.2管理职责. 5.3文件要求. 5.4能力、意识和培训.

3 6策划和实施IT服务管理, 6.1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改进 6.2策划IT服务管理(策划) 6.3实施IT服务管理和交付服务(实施) 6.4监视、测量和评审(检查) 5 6.5持续改进(改进). 7策划和实施服务变更管理. 8服务交付流程. 8.1服务级别管理, 8.2服务报告.. b 8.3服务连续性和可用性管理 6 8.4IT服务的预算和核算. 8.5性能与容量管理 8.6信息安全管理, 9关系流程, 9.1业务关系管理 9.2供方管理. 10解决流程... 10.1事件管理. 10.2问题管理.

11控制流程... 11.1配置管理 11.2变更管理 10
JR/T 0074-2024 12发布流程. 13证实方法.

附录A(资料性) 服务级别协议参考模板 . 12 附录B(资料性) 部分流程管理统计分析指标参考 16 参考文献... 22 II
JR/T 0074--2024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JR/T0074-2012《保险业IT服务管理基本规范》,与JR/T0074-2012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将“负责提供交付IT服务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第三方”更改为“负责提供交付IT服务所需的商 品或服务的组织”(见3.7,2012年版的3.6): (1),回,中 容前,应组织评审工作”(见第7章,2012年版的第7章): (818),,( f)将“及时通知客户有关他们所报告的事件或服务请求的进展情况”更改为“及时通知客户或者 提供查询接口,以便客户查询有关他们所报告的事件或服务请求的进展情况”(见10.1,2012 年版的10.1): g)增加了“知识库”、“重复事件”、“第三方技术平台的应用”等作为广泛应用的工具的补充 说明(见10.1): h)增加了对变更实施前、变更实施后的相关要求(见11.2): i)增加了对发布流程的相关要求(见第12章): j)删减了部分不活跃或非通用性指标(见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险分技术委员会(SAC/TC180/SC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 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建国、张军、钱忠伟、徐宏波、曹忠华、孙小明、郭琳、丁先明、徐刚、胡 罡、刘强、柴英俊、彭啸、李炜、黄飞生、李建军、黄宁滔.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2年首次发布为JR/T0074-2012: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1
JR/T0074-2024 引言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保险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推动保险业进一步 发展.

信息化管理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保险机构核心竞争力、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件旨在规范保险机构的IT服务管理体系,指导保险机构建立可持续改进的IT服务管理方法:为 保险机构信息技术部门提供IT服务管理的评估基准,提高IT服务的监督管理水平:加强行业内IT服务合 作和交流,推动保险行业整体IT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业务发展提供保障.

IV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140.85 JB CCSJ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361-2023 2.5MW以上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齿圈大型环锻件技术规范 Heavyyawing girth gearring forgingsfor 2.5MWwind turbine and above- Technicalspecification 2023-07-2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4361-2023 目次 前言. IⅢ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订货要求, .2 5制造工艺, 2 5.1治炼方法. .2 5.2锻造.. .2 5.3热处理.. .2 5.4机械加工. .3 5.5齿面热处理. 5.6表面防腐. 3 6技术要求... .3 6.1化学成分. .3 6.2力学性能. .4 6.3表面质量.. .4 6.4金相组织. 4 6.5齿圈. .4 6.6无损检测.. .5 6.7精加工尺寸.. 6.8非工作表面防腐. .5 6.9工作表面防护. .6 7试验方法.. .6 7.1试验方法及取样方法、数量和位置. .6 7.2化学成分分析. 7.3力学性能试验.. .7 7.4齿圈检验. 7.5无损检测. .8 7.6精加工尺寸检测. .. 7.7非工作表面防腐检测.. .8 8检验规则, .8 8.1组批规则. ..8 8.2复验.. .8 8.3重新热处理. .8 8.4型式检验. .8 9质量证明书, .9 10标识、包装和运输, .9 10.1标识.. 6
JB/T 14361-2023 10.2包装和运输.. 图1取样位置.. 表1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3 表2力学性能.. 表3钢的非金属夹杂物. 表4低倍组织缺陷级别.. 4 表5齿面有效淬硬层深度. 5 表6安装孔和定位孔位置尺寸极限偏差. 表7试验方法及取样方法、数量和位置.
JB/T 1436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大型铸锻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联合风电轴承有限公司、江苏大 学、武汉理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玉同、吴剑、邹本辉、王雷刚、钱东升、徐锋.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II
JB/T 14361-2023 2.5MW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偏航齿圈大型环锻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2.5MW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偏航齿圈大型环锻件的订货要求、制造工艺和技术要求, 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质量证明书及标识、包装和运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6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356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标准基本齿条齿廊 GB/T1357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模数 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1979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617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6402-2008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8597滚动轴承防锈包装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 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9793热喷涂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锌、铝及其合金 GB/T10561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10095.1-2008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GB/T10095.2-2008圆柱齿轮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 GB/T11261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情气熔融-红外线吸收法 GB/T13288.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1部分:用于评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140.85 JB CCSJ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360-2023 大型水轮机模压叶片 技术规范 Heavy mould pressing blade for hydraulic turbin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23-07-2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4360-2023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条件, 3术语和定义. 4订货要求, 5制造工艺, 2 5.1板坏制造.. 5.2模... 5.3热处理. 5.4补焊.. .3 5.5机械加工.. 6技术要求.. 3 6.1化学成分. .3 6.2力学性能.. 6.3无损检测.. ..5 6.4表面质量和尺寸. .6 7试验方法, .6 7.1试验方法及取样方法、数量和位置, 6 7.2本体试块.. 7.3弯曲试验. 7 7.4形状和尺寸检查.. .7 8检验规则, 8.1组批规则.. 7 8.2复验.. 8.3重新热处理.. .8 9质量证明书, .8 10标识和包装, .8 图1无损检测位置示意图. .5 图2试块位置示意图. 表1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4 表2氢、氧、氮含量(质量分数) 表3力学性能. 表4无损检测要求. 表5试验方法及取样方法、数量和位置, 6
JB/T 1436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大型铸锻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铸造研究限公司、三峡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 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娄延春、陈瑞、熊云龙、王安国、赵岭、赵黎廷、张春铭、李文学、刘功梅、 吴英、李景、高贤明.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JB/T14360-2023 大型水轮机模压叶片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型水轮机模压叶片的订货要求、制造工艺和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 定了检验规则、质量证明书及标识和包装.

本文件适用于大型混流式水轮机(含抽水蓄能水泵水轮机)转轮模压叶片(以下简称“叶片”)的 制造,中小型水轮机叶片和其他水力机械叶片的制造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223(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5678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11170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11261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情气熔融-红外线吸收法 GB/T13288.2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2部分:磨料喷 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测定方法比较样块法 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0124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情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CCH 70-4水力机械铸钢件检验规范(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steel castings for hydraulic machines)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订货要求 4.1需方应在订货合同或技术协议中注明产品名称、图号(含版本号)、执行的标准、材料牌号、检验 项目、订货数量和交货状态.

4.2需方应提供经供需双方认可的订货图样,并标注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公差、表面租糙度、坏料重 量以及其他检验项目等.

4.3当需方提出特殊要求或其他补充要求时,该要求应经供需双方商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140.85 JB CCS J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452-2023 钢质楔横轧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编制要求 Compiling requirement of process rating of material consumption for steel cross wedge rolling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4452-2023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编制方法 4.1材料消耗构成. 4.2编制原则.. 4.3编制材料消耗定额的基础材料和数据. 4.4材料消耗定额计算... 3 5钢质楔横轧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7 图1材料消耗构成图.. 2 图2零件图. .5 图3楔横轧单件毛坏图.. 5 图4根横轧整根毛坏图... 图5毛坏图转化为圆钢段示意图. .5 图6整根樱横轧毛坏加上轧件料头损耗、锯口损耗和加热损耗等转化为圆钢直径后的长度示意图, .5 图7圆钢下料示意图. .6 图8整根楔横轧件下料定额长度示意图. 6 表1参数选择.. 6 表2轧件料头损耗长度Lz 表3钢质楔横轧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JB/T 1445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东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大机翔科技有限公司、中国 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限公司、邯郸峰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 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军改、石小猛、王宝雨、魏巍、金红、刘晋平、杨翠苹、刘博、郑富元、刘 余、张招、郑振华、周靖、安若维、陈琳、张浩、朱晓坤.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JB/T 14452-2023 钢质楔横轧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编制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质楔横轧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编制方法和明细表.

本文件适用于钢质楔横轧件的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编制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702-2017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8541锻压术语 GB/T29533-2013钢质模锻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编制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85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材料消耗定额materialconsumptionrating 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保证产品质量并且合理使用材料时,生产单件合格产品所必须消 耗的材料数量.

3.2 下料平头损耗flatteningend cutting loss 下料时,为消除圆钢端头倒角、缩颈、切斜量等缺陷而产生的损耗.

3.3 模横轧件材料利用率materialutilizationrate ofcrosswedgerollingpiece 单件楔横轧毛坏质量占其材料消耗的百分比.

3.4 整根横轧件integral cross wedgerollingpiece 在楔横轧机上一次成形的由一件及以上产品组成的横轧件.

3.5 轧件料头损耗loss ofrolledpieceend 楔横轧制成形过程中,为避免轧件两端凹心而必须留有的工艺损耗.

4编制方法 4.1材料消耗构成 材料消耗构成如图1所示.

材料消耗定额包括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非工艺性损耗,而材料消耗工艺
JB/T 14452-2023 定额既包括构成产品实体的净用材料数量,又包括不可避免的工艺性损耗量.

材料消耗总量/材料消耗定额m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非工艺性损耗 工艺性损耗 乳 下 乳 乳 正 破坏性赖验损耗 成品损耗 件本体 料平 料残余 件 件料头 火加热 头 热 质量 损 损 损 损 损 损 损 3 耗 耗 耗 m 图1材料消耗构成图 4.2编制原则 4.2.1应本着节能、节材、先进、合理的原则编制材料消耗定额.

或多个产品中,如果搭配下料产品的比例相差悬殊,则将下料平头损耗和下料残余损耗分摊到主要产 品中.

4.2.3宜采用节材的切断方式和节能的加热方式.

4.2.4工艺性损耗应根据工艺流程确定.

4.2.5在订购钢材时,横轧材料消耗定额宜考虑不可避免的非工艺性损耗,如废品损耗和破坏性检 验损耗.

4.2.6楔横轧材料消耗定额应随轧件图样及生产工艺更改而及时更改.

4.2.7计算材料消耗定额中的轧件质量时,宜采用图样公称尺寸加上上极限偏差之半(凹档尺寸加下 极限偏差之半).

4.2.8对于端部有变形的圆钢,圆钢端头变形应符合GB/T702一2017的规定.

切斜度小于2/100的钢 材,计算材料消耗定额时,可适当减小或忽略下料平头损耗.

4.2.9计算材料消耗定额可使用长度法或质量法.

4.2.10各种损失率可直接累加,楔横轧锯口直径直接按圆钢直径计.

4.2.11计算材料消耗定额时,宜采用产品质量乘以(1损耗率).

4.2.12圆钢长度按照GB/T29533一2013中公式(1)计算的平均长度,也可直接用定尺(6m)或倍 尺长度.

4.2.13计算材料消耗定额时,圆钢直径宜采用公称直径加上上极限偏差之半.

4.2.14宜根据实际零件质量状态调整工艺参数,以优化工艺定额编制表.

4.3编制材料消耗定额的基础材料和数据 基础材料和数据包括: a)零件图、毛坏图、产品技术协议; b)轧制方式、断面收缩率; c)工艺流程; d)生产设备,主要包括下料设备、加热设备、轧制设备和正火设备;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140.85 JB CCSJ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451-2023 钢质锻件锻造生产能源消耗限额及 评价方法 Energy consumptionquota and evaluation methods inforging production for steel forgings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4451-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单位能源消耗计算方法. 4.1单位加热过程能源消耗的计算方法, 4.2单位锻造过程能源消耗的计算方法. 4.3单位热处理过程能源消耗的计算方法. 5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5.1评价标准. .5 5.2评价方法. 附录A(资料性)常用锻造设备, 7 参考文献. 表1材质折合系数.. 表2模锻件复杂程度折合系数 .3 表3环锻件外圆直径折合系数, 3 表4环锻件高度折合系数. .3 表5环锻件截面形状折合系数.. .3 表6摆辗锻件复杂程度折合系数. 表7热处理工艺折合系数.. .4 表8热处理过程材质折合系数.. 5 表9加热过程的能源消耗评价标准. 5 表10锻造过程的能源消耗评价标准, .5 表11热处理过程的能源消耗评价标准. 5 表A.1常用锻造设备.
JB/T 1445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一拖(洛阳)铸锻有限公司、东风锻造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 究限公司、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三环锻造有限 公司、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东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龙城精锻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汽车锻件有限责任公司、一汽锻造(吉林)有限公司、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湖北神 力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金 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峰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大江杰信锻造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永健、于宜洛、王云飞、吴玉坚、魏巍、李环宇、王跃、杨孝荣、张运军、 黄泽培、张军改、庄晓伟、陶善虎、兰宝存、潘琦俊、刘志敏、金永洪、华林、赵昌德、杜会琨、董旭 刚、夏占雪、赵业勤、金红、许廷国、黎汝栋、赵志阳、卫飞、张玉红、庄明、郭静、陈登鹤、胡柏丽、 黄波、钱东升、陈为升、李盼盼、潘成海、周林、韩星会.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ⅡI
JB/T 14451-2023 钢质锻件锻造生产能源消耗限额及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以天然气或电力为能源的钢质锻件生产过程中加热、锻造、热处理工序的能源消耗核 算及评价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7232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 GB/T8541锻压术语 GB/T12362-2016钢质模锻件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GB/T26638液压机上钢质自由锻件复杂程度分类及折合系数 JB/T4385.2锤上自由锻件复杂程度分类及折合系数 3术语和定义 GB/T7232和GB/T85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折重equivalent mass of forgings 根据锻件生产过程的工艺复杂程度和不同材质对锻件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的影响,通过增加调节系 数,折算的锻件质量.

3.2 单位加热过程能源消耗unitheatingenergyconsumption 单位折重锻件按加热工艺规范完成加热过程所消耗的能源量.

3.3 单位锻造过程能源消耗unit forgingenergy consumption 单位折重锻件按锻造工艺规范完成锻造过程所消耗的能源量.

3.4 单位热处理过程能源消耗unitheattreatmentenergy consumption 单位折重锻件按锻件热处理工艺规范完成热处理过程所消耗的能源量.

4单位能源消耗计算方法 4.1单位加热过程能源消耗的计算方法 4.1.1单位加热过程能源消耗计算公式 按公式(1)、公式(2)计算单位加热过程能源消耗.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140.80 JB CCSJ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363-2023 型钢轧机复合辊环技术规范 Composite roll ringfor section mill--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23-07-2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4363-2023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订货要求, 5制造工艺, 5.1冶炼和浇注.. 5.2热处理... 5.3机械加工.. 2 6技术要求, .2 6.1化学成分.. 2 6.2硬度... 3 6.3尺寸和表面质量要求. .3 6.4超声检测.. 4 7试验方法, 4 7.1试验方法及取样方法、数量和位置, .4 7.2化学成分分析. 4 7.3硬度检验. .4 8检验规则.. .5 9质量证明书, 10标识和包装, .5 10.1标识... 5 10.2包装... 表1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2 表2表面硬度... .3 表3超声检测合格判定. 4 表4试验方法及取样方法、数量和位置, 表5表面硬度检验的素线条数及检测点数
JB/T 1436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大型铸锻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 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娣、白思诺、杜旭景、韩建宁、梁利斌、吴春京、张文满、吴湄庄、吴量.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JB/T 14363-2023 型钢轧机复合辊环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型钢轧机复合辊环的术语和定义、订货要求、制造工艺和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 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质量证明书及标识和包装.

制造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1503铸钢轧辊 GB/T1504铸铁轧辊 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6414铸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13313轧辊肖氏、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5546冶金轧辊术语 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554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订货要求 4.1需方应在订货合同中规定辊环的用途、名称、材质代码、技术要求、检验项目、交货状态、供货 数量及其他附加要求.

4.2需方应提供经供需双方确认的订货图样和技术条件.

4.3当需方提出特殊要求或补充要求时,该要求应经供需双方商定.

5制造工艺 5.1治炼和浇注 5.1.1辊环外层和芯部材料采用电弧炉冶炼或感应电炉熔炼,经需方同意也可采用保证质量的其他方
JB/T14363-2023 法冶炼.

5.1.2辊环浇注时可采用离心铸造或静态铸造方式.

5.2热处理 热处理工艺由供方根据辊环用途、材料种类以及订货要求确定,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3机械加工 辊环应按供需双方确认的订货图样的要求进行加工.

6技术要求 6.1化学成分 辊环的化学成分应符合本文件表1的规定.

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

表1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分类 材质类别 材质代码 c Si Mn Cr Ni Mo v Mg P S 1.55~ 0.40~ 0.80~ 0.80~ 0.20~ 0.20~ AD165 1.75 0.80 1.20 1.60 1.20 0.60 0.035 0.030 1.75~ 0.40~ 0.80~ 1.00~ AD185 0.20~ 1.95 0.80 1.20 2.50 1.50 0.60 0.035 0.030 半钢 1.85~ 0.40- 0.80- 2.50~ AD195 0.20~ 0.20~ M 2.05 080 1.20 5.00 2.00 090 0.035 0.030 2.05~ AD215 0.40 0.80~ 0.50~ 0.20~ 0.20~ 从 2.25 0.80 1.20 3.50 2.00 0.60 0.035 0.030 GS160 1.50~ 0.80~ 0.60 0.50~ 0.20~ 0.20~ M M 铸 1.70 1.50 1.00 1.50 1.00 0.80 0.035 0.030 钢 石墨钢 1.80~ 0.80~ 0.60 0.50~ 0.60~ GS190 0.20~ M 2.00 1.50 1.00 2.00 2.20 0.80 0.030 0.030 1.20~ 0.40~ 0.50~ 8.00~ 0.50~ 高铬钢 HCrS 1 0.50~ M M 1.80 1.00 1.00 15.00 1.50 2.00 1.00 0.030 0.025 合金工具 TS I 1.80~ 0.40~ 0.50~ 10.00~ 0.50~ ≤1.00 M 钢 2.30 1.00 1.00 18.00 2.50 1.00 0.030 0.025 HSS 1.50~ 0.30~ 0.40~ 3.00~ 0.00~ 2.00 2.00~ 2.20 1.00 1.20 8.00 1.50 8.00 9.00 0000 0.025 高速钢 0.80~ 0.80~ 0.50~ 3.00~ 0.20~ 2.00~ 0.40~ HSS 1 1.50 1.50 1.00 9.00 1.20 5.00 3.00 0.030 0.02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140.85 JB CCSJ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362-2023 铝带铸轧机复合轧辊技术规范 Compound sleeve roll for aluminum strip cast-rolling mill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23-07-2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4362-2023 目 決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订货要求, 5制造工艺 5.1治炼.. 5.2锻造.. 5.3热处理.. 2 6技术要求, .2 6.1化学成分.. 2 6.2硬度. 2 6.3超声检测.. .3 6.4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3 7试验方法, .3 7.1 试验方法及取样方法、数量和位置, 7.2化学成分分析. 3 7.3硬度检验. 7.4超声检测. 4 8检验规则. 4 9质量证明书, .4 10标识和包装.. t 表1辊套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2 表2辊轴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2 表3检验项目对应的试验方法及取样方法、数量和位置
JB/T 1436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大型铸锻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宝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中钢集团衡阳机械有 限公司、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娣、杨昱东、党坤会、苏军新、韩维国、任允清、马占军、吴量.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JB/T 14362-2023 铝带铸轧机复合轧辊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带铸轧机复合轧辊的术语和定义、订货要求、制造工艺和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 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质量证明书及标识和包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223(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13313轧辊肖氏、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5546冶金轧辊术语 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JB/T8467锻钢件超声检测 3术语和定义 GB/T1554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订货要求 4.1需方应在订货合同或技术协议中注明轧辊的名称、材料牌号、数量、交货状态、供需双方明确的 各项技术要求、检验项目及本文件要求以外的其他技术要求和检验项目.

4.2需方应提供订货图样或标明锻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精加工图样.

4.3当需方有补充要求时,补充要求应经供需双方商定.

5制造工艺 5.1冶炼 轧辊用钢应采用电炉冶炼、钢包精炼或采用电渣重熔,也可采用经需方认可的能够保证质量的其他 冶炼方法.

5.2锻造 5.2.1钢锭头部和尾部两端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以确保成品锻件无缩孔、疏松、严重的偏析和其他有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国内电缆穿管敷设相关 一.导体选用准则 1.导体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的负荷计算电流 2.从变压器低压侧母线至用电设备受电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一般不超过用电 3.绝缘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要求: 穿管敷设的铜芯软线铜线铝线 绝缘导线1mm21mm22.5mm2 .对于管材材质要求 1.明敷于潮湿场所或理地敷设的金属管布线,应采用水、煤气钢管 2.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管布线、车间地坪内金属管布线,可采用日 3.有酸碱盐腐蚀环境的应采用阻燃型塑料管敷设 4.爆炸危险环境,应采用镀锌钢管 5.防火或机械性要求高的场所,宜采用钢质管.

并应采取涂漆或镀锌包塑等 6 三.管线长度要求 金属管布线和硬质塑料管布线的管路较长或有弯时,宜适当加装拉线盒, 1 对无弯管路,不超过30米 2 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一个弯时,不超过20米 3 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两个弯时,不超过15米 4 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三个弯时,不超过8米 四.线管填充率要求 穿管绝缘导线(两根除外)或电缆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内截面 穿金属管的交流线路,当负荷电流大于25安时,为避免涡流效应,应将同 以上相关规范见“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五.穿管电线电压等级要求 1.穿管电线电压等级不应小于750V 六.导线截面的一般要求 1.3根以上绝缘导线穿同一根管时,导线的总截面积(含外护层)不应大于 根管时,管内径不应小于2根导线直径之和的1.35倍 2.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或多根电缆包络外径的1.5倍.

七.埋管要求 1.每根电缆保护管的弯头不易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易超过2个 2.地中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0.5米,距排水沟底不宜小于0.3米 3.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 七.电缆允许载流量计算 Klxu≥Ir
式中:Ir--计算工作电流 Ixu---电缆在标准敷设条件下的额定载流量 K--不同敷设条件下的综合校正系数 空气中单根敷设K=Kt 空气中多根敷设K=KtK1 空气中穿管敷设K=KtK2 土壤中单根敷设K=KtK3 土壤中多根敷设K=KtK3K4
表10-7 BV、BVN型绝缘线穿电线管管径(外径) 导线截面 导 线 数 (mm)
1.0 1.5 2.5 19 25 10 16 32 25 38 35 50 51 70 95 120 150 185 76 注1.电线管规格根据CB/T3640-1998(普通碳索钢电线套管)选择.

2.本表适用于电线管及JDC管.

规程 电设备额定电压的5%: 电线钢管 等适合环境耐久要求的防腐处理 使两个拉线点之间的距离符合以下要求 积的40% 一回路的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金属管内 管内净面积的40%,2根绝缘导线穿同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 国家电网行测专项备考
├── 1-卡氏十六种人格测试
│ ├──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可打印).doc
│ ├── 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doc
│ ├── 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手册.doc
│ ├──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问卷.doc
│ └── 科特尔16种人格因素分析测验及结果分析.doc
├── 2-MBTI职业性格测试
│ ├── MBTI测试性格类型介绍.doc
│ ├── MBTI职业性格测试题-1.doc
│ ├── MBTI职业性格测试题-2.doc
│ ├── MBTI职业性格测试题-3.doc
│ ├── MBTI职业性格测试题-4.doc
│ └── MBTI职业性格测试题-5.doc
├── 南方电网企业文化.doc
├── 国家电网_电气类
│ └── 国家电网 电气类
│ ├── 一、综合能力测试
│ │ ├── 1-国家电网企业文化
│ │ │ ├── 2014年国家电网考试试题.wps
│ │ │ ├── 南方电网企业文化.doc
│ │ │ ├── 南方电网新闻.doc
│ │ │ └── 国家电网企业文化.doc
│ │ └── 2-行测专项
│ │ ├── 1-行测学习资料
│ │ │ ├── 1-言语理解与表达
│ │ │ │ └── 行测专项题型解题思路讲解之【语言理解】.doc
│ │ │ ├── 2-数量关系
│ │ │ │ └── 行测专项题型解题思路讲解之【数量推理】.doc
│ │ │ ├── 3-判断推理
│ │ │ │ ├── 行测专项题型解题思路讲解之【图形推理】.doc
│ │ │ │ ├── 行测专项题型解题思路讲解之【定义判断】.doc
│ │ │ │ ├── 行测专项题型解题思路讲解之【类比推理.doc
│ │ │ │ └── 行测专项题型解题思路讲解之【逻辑推理】.doc
│ │ │ ├── 4-常识判断
│ │ │ │ ├── 公务员考试常识大全.doc
│ │ │ │ ├── 常识历年经典选择题155道.doc
│ │ │ │ ├── 常识练习题及208道必看题.doc
│ │ │ │ ├── 科技丰碑人物.doc
│ │ │ │ ├── 科技常识练习题.doc
│ │ │ │ └── 经济常识.doc
│ │ │ └── 5-资料分析
│ │ │ ├── 增:资料分析专项练习.doc
│ │ │ ├── 增:资料分析强化练习带详解.doc
│ │ │ ├── 增:资料分析解题技巧.doc
│ │ │ ├── 资料分析---文字资料.doc
│ │ │ ├── 资料分析---统计图.doc
│ │ │ ├── 资料分析---统计表.doc
│ │ │ ├── 资料分析全攻略_题例分析.doc
│ │ │ └── 资料分析解读.doc
│ │ └── 2-行测专项模拟练习40套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一).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七).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一).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七).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三).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九).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二).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五).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八).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六).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四).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九).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一).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七).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三).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九).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二).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五).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八).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六).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四).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五).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八).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六).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一).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七).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三).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九).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二).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五).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八).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六).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四).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四十).doc
│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四).doc
│ ├── 三、性格测试
│ │ ├── 1-卡氏十六种人格测试
│ │ │ ├──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可打印).doc
│ │ │ ├── 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doc
│ │ │ ├── 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手册.doc
│ │ │ ├──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问卷.doc
│ │ │ └── 科特尔16种人格因素分析测验及结果分析.doc
│ │ └── 2-MBTI职业性格测试
│ │ ├── MBTI测试性格类型介绍.doc
│ │ ├── MBTI职业性格测试题-1.doc
│ │ ├── MBTI职业性格测试题-2.doc
│ │ ├── MBTI职业性格测试题-3.doc
│ │ ├── MBTI职业性格测试题-4.doc
│ │ └── MBTI职业性格测试题-5.doc
│ └── 二、电气专业知识
│ ├── 1-电路
│ │ ├── 电路基础知识.doc
│ │ └── 电路基础知识题库.doc
│ ├── 2-电力系统分析
│ │ ├──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doc
│ │ ├──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问答集锦.doc
│ │ └──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题库.doc
│ ├──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知识.doc
│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题库.doc
│ └── 4-高电压技术
│ ├── 高电压技术知识.doc
│ └── 高电压技术知识题库.doc
├── 国家电网企业文化.doc
├── 综合能力测试 讲义资料
│ └── 2-行测专项
│ ├── 1-行测学习资料
│ │ ├── 1-言语理解与表达
│ │ │ └── 行测专项题型解题思路讲解之【语言理解】.doc
│ │ ├── 2-数量关系
│ │ │ └── 行测专项题型解题思路讲解之【数量推理】.doc
│ │ ├── 3-判断推理
│ │ │ ├── 行测专项题型解题思路讲解之【图形推理】.doc
│ │ │ ├── 行测专项题型解题思路讲解之【定义判断】.doc
│ │ │ ├── 行测专项题型解题思路讲解之【类比推理.doc
│ │ │ └── 行测专项题型解题思路讲解之【逻辑推理】.doc
│ │ ├── 4-常识判断
│ │ │ ├── 公务员考试常识大全.doc
│ │ │ ├── 常识历年经典选择题155道.doc
│ │ │ ├── 常识练习题及208道必看题.doc
│ │ │ ├── 科技丰碑人物.doc
│ │ │ ├── 科技常识练习题.doc
│ │ │ └── 经济常识.doc
│ │ └── 5-资料分析
│ │ ├── 增:资料分析专项练习.doc
│ │ ├── 增:资料分析强化练习带详解.doc
│ │ ├── 增:资料分析解题技巧.doc
│ │ ├── 资料分析---文字资料.doc
│ │ ├── 资料分析---统计图.doc
│ │ ├── 资料分析---统计表.doc
│ │ ├── 资料分析全攻略_题例分析.doc
│ │ └── 资料分析解读.doc
│ └── 2-行测专项模拟练习40套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一).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七).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一).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七).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三).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九).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二).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五).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八).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六).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四).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十).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三).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九).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一).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七).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三).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九).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二).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五).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八).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六).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四).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十).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二).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五).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八).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六).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一).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七).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三).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九).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二).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五).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八).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六).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四).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十).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四十).doc
│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预测试卷(四).doc
└── 行测讲义
├── 判断推理讲义刘子丰.pdf
├── 常识判断讲义刘冉.pdf
├── 数量关系讲义.pdf
├── 言语理解讲义.pdf
└── 资料分析讲义.pdf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 060 86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38-2019 代替NB/T47038-2013 恒力弹簧支吊架 Constant spring support and hanger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国家能源局 公 告 2019年第6号 国家能源局批准《水电工程电法勘探技术规程》等384项能源 行业标准(附件1)、《TechnicalGuide forRock-FilledConcrete Dams》 等48项能源行业标准英文版(附件2)、《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规范》等7项能源行业标准第1号修改单(附件3),废止《风 电场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等5项能源行业标准/计划(附件4), 现予以发布.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四日
实施日期 10-50-0207 10-50-0207 10-50-020 10-S0-0207 10-50-007 批准日期 0-11-6107 2019-11-04 2019-11-04 2019-11-04 2019-11-04 出版机构 新华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采标号 NB/T 47002.1-2009 NB/T 47002.2-2009 NB/T 47002.3-2009 NB/T 47002.4-2009 NB/T 47038-2013 代替标准 行业标准目录 (罐) 略 第1部分:不锈 第2部分:镍一钢 压力容器用复合板第3部分:钛-钢 第4部分:铜-钢 标准名称 压力容器用复合板 压力容器用复合板 压力容器用复合板 恒力弹簧支吊架 钢-钢复合板 复合板 复合板 复合板 NB/T 47002.1-2019 NB/T 47002.2-2019 NB/T 47002.3-2019 NB/T 47002.4-2019 NB/T 47038-2019 合 1~108 113 8~11 109 附件: 011 111 112
NB/T 470382019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符号 4基本结构 5型号表示方法 6型式 7载荷位移系列及基本尺寸 9. 8制造与检验 75 9选用和安装调整 76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典型支吊方式示例图(均按位移向下状态表示) 77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恒力弹簧支吊架的选用与安装调整 -80 编制说明.- 85
NB/T 47038-2019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NB/T47038-2013《恒力弹簧支吊架》.

本标准与NB/T47038-201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表9中的部分数值: 编号26、位移150:原数据为478,更改为479; 编号29、位移320:原数据为296,更改为396; 编号53、位移300:原数据为982,更改为682; 编号53、位移320:原数据为972,更改为672; 编号53、位移360:原数据为952,更改为652; 编号53、位移380:原数据为942,更改为642; 编号53、位移400:原数据为932,更改为632.

-修改了表10中的部分数值: 编号18、位移100:原数据为435,更改为535; 编号32、位移180:原数据为608,更改为618.

删除了表12中编号52、53两行重复数据.

修改了表17中编号19~23的d值,由M10改为M16.

修改了表18中编号62,位移320、340、360、380、400对应的数据,与编号63,位移 320、340、360、380、400数据相同.

修改了表22中的部分数值: 编号17、位移150:原数据为20,更改为220; 编号36、位移280:原数据为361,更改为362; 编号46、位移140:原数据为161,更改为261; 编号51、位移150:原数据为340,更改为320; 编号51、位移160:原数据为339,更改为329.

-修改了表26中编号44、位移380:原数据为88,更改为883.

修改了表27中的部分数值: 编号36、位移280:原数据为361,更改为362; 编号51、位移160:原数据为339,更改为329.

修改了表28中的部分数值: 编号16、位移300:原数据为975,更改为974; 编号30、位移320:原数据为1389,更改为1384; 编号38、位移140:原数据为1581,更改为1586.

修改了表29中的部分数值: 编号36、位移280:原数据为361,更改为362; IⅡ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3.020.30 J 74 备案号:29111-2010 I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013-2010 含缺陷核承压设备完整性评定 Structuralintegrity assessment for nuclear pressure-retaining ponents containing defects 2010-05-01发布 2010-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20013-2010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 3 5总论. 6 5.1完整性评定的一般原则 6 5.2资质, 6 5.3失效模式判别 5.4完整性评定所需的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 5.5完整性评定中的基础工作. 6平面缺陷表征 8 6.1导则.. 8 6.2表面缺陷的规则化 9 6.3埋藏缺陷的规则化 9 6.4孔边角缺陷的规则化 10 6.5斜裂纹的规则化.. 11 6.6两共面缺陷的规则化 II 6.7非共面缺陷的规则化 12 7应力的确定.. 14 7.1确定应力的原则.

14 7.2缺陷评定中应考虑的载荷和应力 14 7.3应力分类规则. 15 7.4应力确定... 15 8材料力学性能的测定和选取方法 17 8.1选用原则, 17 8.2材料拉伸性能的测试和选取, 18 8.3材料V型缺口冲击性能的测试和选取 18 8.4材料断裂韧度的测试和选取 18 8.5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试 19 8.6材料辐照后的力学性能 19 9裂纹疲劳扩展分析 19 9.1分析方法 19 9.2分析程序 19
NB/T 200132010 9.3缺陷表征 9.4确定循环载荷的应力变化范围和循环次数, .20 9.5确定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性能数据 9.6计算应力强度因子变化幅△K. 21 9.7计算表面裂纹在评定周期末的裂纹尺寸 21 9.8计算埋藏裂纹疲劳扩展尺寸的简化方法 10厚壁容器平面缺陷脆性断裂评定. . 22 10.1概述... 10.2评定流程.

10.3平面缺陷评定所需基本数据的确定 .23 10.4aCa和a的确定 .23 10.5缺陷的验收准则, ..25 10.6反应堆压力容器评定算例. .26 11基于失效评定图的平面缺陷断裂评定, 26 11.1评定流程. 11.2失效评定图 11.3分安全系数, 29 11.4评定细则. . 29 11.5核压力管道评定算例. 15 12核压力管道平面缺陷评定、 12.1范围. .31 12.2评定的基本方法.

32 12.3管道的评定方法 32 12.4管道极限载荷评定, 12.5管道极限载荷评定的分析解.. .39 12.6管道弹塑性断裂评定.

12.7铁素体钢管道脆性断裂评定, 43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局部减薄缺陷的评定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焊接残余应力 .51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材料力学性能数据 .63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应力强度因子K的计算 78 附录E(资料性附录) 评定算例 .87 附录F(规范性附录) 平面缺陷评定中p因子的计算. .92 附录G(规范性附录) 载荷比L的计算, 66* II
NB/T 20013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核动力运行研究所负责起草,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勇、刘鸿运、李培宁、唐毅、李思源、惠虎、贺寅彪、包章根、陈学东、杨 铁成、沈士明、赵建平、杨红义、余华金、张建强、曹明、关卫和、范志超、王月英、齐敏、胡荣.

I1I
NB/T 20013-2010 含缺陷核承压设备完整性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役含缺陷核承压设备完整性评定方法,包括线弹性断裂评定、弹塑性断裂评定、塑 性失效评定和裂纹疲劳扩展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压水堆在役钢制含缺陷核安全1级承压设备的完整性评定.

核安全2级和3级承压设备 的完整性评定可参照使用.

对于役前检验发现的不可修复的缺陷,经业主和相关部门同意后,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评定.

本标准不适用核承压设备中泵和阀门的评定,以及以质量控制标准验收的新建造的核承压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9-2007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4161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试验方法 GB/T4338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6398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 GB/T6803铁素体钢的无塑性转变温度落试验方法 GB/T12778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 GB/T19744铁素体钢平面应变止裂断裂韧度K试验方法 GB/T21143金属材料准静态断裂韧度的统一试验方法 EJ/T560轻水冷却反应堆压力容器辐照监督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核承压设备nuclear pressureretaining ponent 核安全机械设备中的承压设备,包括核压力容器和管道.

3. 2 结构完整性structuralintegrity 核承压设备中所含缺陷对满足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程度.

3. 3 完整性评定structuralintegrityassessment 对含缺陷核承压设备能否继续安全使用的评价.

3. 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