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0月 ( 第 63 页)

T/SDTC 团 体 标 准 T/SDTC001-2024 微光质感陶瓷砖 Micro light textured ceramic tiles 2024-07-16发布 2024-08-16实施 山东省陶瓷协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山东省陶瓷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省陶瓷协会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淄博佳诺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国家陶瓷 与耐火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山东远丰陶瓷有限公司、淄博鼎瓷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淄博华岳建筑陶瓷有限公司、淄博金斯威建筑陶瓷有限公司、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鹏、陆亚楠、陈风文、李甜甜、股波、周勇、叶治国、王亮、梁 惠莹.

微光质感陶瓷砖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微光质感陶瓷砖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及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微光质感陶瓷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810.2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GB/T3810.3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现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 定 GB/T3810.4陶瓷砖试验方法第4部分: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 GB/T3510.5陶瓷砖试验方法第5部分:用恢复系数稳定砖的抗冲击性 GB/T3810.8陶瓷砖试验方法第8部分:线性热膨胀的测定 GB/T3810.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 GB/T3810.10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0部分:湿膨胀的测定 GB/T3810.11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 GB/T3810.12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 GB/T3810.13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 GB/T3810.15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5部分,有釉砖铅和镉熔出量的测定 GB/T381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6部分:小色差的测定 GB/T13891建筑饰面材料镜向光泽度测定方法 GB/T4100陶瓷砖 3术语和定义 GB/T9195和GB/T41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微光质感陶瓷砖
55°的陶瓷砖.

4分类及规格 4.1分类 按陶瓷砖表面光泽度及质感可分为,具体分类见表1: 表1微光质感陶瓷砖光感、质感、光泽度分类 项目 光感 质感 光泽度 (此处的光泽度用g表示) 哑光 光感3系 磨砂面、细腻无光面 g≤10° 柔光 光感5系 肤感面、木质面、蜡质面、颗粒质感面 10°<g≤25° 丝光 光感7系 丝绢质感面、玉质籽料面、复合质感面 25°<g≤40° 半光 光感9系 翡翠糯冰面 40°<g<55° 按陶瓷砖吸水率等级可分为:一级、二级: 按陶瓷砖表面工艺质感分类:釉料面工艺、干粒面工艺. 4.2规格 微光质感陶瓷砖常用规格尺寸见表2,其它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2微光质感陶瓷砖常用规格尺寸 单位为m 项目 规格尺寸 长度 600、800、1200、1500、1800 宽度 400、600、750、800、900 厚度 9、10 5要求 5.1表面质量 至少微光质感陶瓷砖的98%的主要区域无明显缺陷. 5.2尺寸允许偏差 微光质感陶瓷砖的尺寸偏差应符合GB/T4100-2015的规定. 5.3性能 微光质感陶瓷砖的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光质感陶瓷砖性能 项目 要求 吸水率 一级吸水率平均值:E≤0.5%:单值:E≤0.6%. 二级吸水率平均值:0.5%KE≤3%:单值:E≤3.3% 破坏强度 断裂模数 抗热震性 抗釉裂性 抗冻性 湿膨胀系数 符合GB/T4100-2015的规定 线性热膨胀系数 小色差 抗冲击性 抗化学腐蚀性 铅和铬的溶出量 放射性核素限量 符合GB6566-2010中A类产品的要求 光泽度 g<55° 6试验方法 微光质感陶瓷砖的试验方法见表4. 表4微光质感陶瓷砖试验方法 项目 要求 表面质量 见GB/T 3810.2 尺寸允许偏差 见GB/T 3810. 2 吸水率 见GB/T 3810.3 破坏强度 见GB/T 3810. 4 断裂模数 见GB/T 3810. 4 抗热震性 见GB/T 3810. 9 抗釉裂性 见GB/T 3810. 11 抗冻性 见GB/T3810.12 湿膨胀系数 见GB/T3810.10 线性热膨胀系数 见GB/T 3810. 8 小色差 见GB/T3810.16 抗冲击性 见GB/T3810.5 抗化学腐蚀性 见GB/T3810.13 铅和铬的溶出量 见GB/T3810.15 放射性核素限量 见GB6566-2010 光泽度 见GB/T 13891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CCS T/SDSIA 团 体 标 准 T/SDS1A9-2024 富氢燃料油制备技术指南 2024-07-15发布 2024-07-20实施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富氢燃料油hydrogen fueloil 3.2. 小分子水molecule water. 3.3. 添加剂additive. 4主要技术指标及效率测定方法.

4.1富氢燃料油的技术指标见表1. 4.2富氢燃料油做功效率测定见表2. 5测定方法.. 5.1原料测定及取样方法, 5.2氮硫含量测定方法 6制备方法.. 6.1预处理... 6.2水溶性助剂制备 6.3富氢燃料油的制取, 6.4制取过程.. 7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威明盛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曲慧
富氢燃料油制备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备富氢燃料油的技术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富氢燃料油生产制备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1885石油计量表 GB/T3535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 8019 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 SH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SH/T 0224 石油添加剂中氮含量测定法(克氏法) SH/T 0689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SH/T 0704 石油及石油产品中氮含量测定法(舟进样化学发光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富氢燃料油hydrogenfueloil 燃烧效率更高、硫含量更低的一种燃料油.

3. 2 小分子水moleculewater 将纯净水送入装有触媒的装置内进行小分子化处理后得到的液体.

3. 3 添加剂additive 由13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0份油酰甲胺乙磺酸钠、3份乳化剂0P-10、24份200# 溶基油、3份司盘80、5份吐温80组分制成的添加成分.

4主要技术指标及效率测定方法
4.1富氢燃料油的技术指标见表1 表1富氢燃料油的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值 运动粘度,50℃ 180 闪点,C 96 密度15℃,g/cm 166 °0 水分,% 28 碳含量,% 0.2 灰分,% 0.01 热值,cd/g 9200 酸值,ngkOH/g 1. 0 4.2富氢燃料油做功效率测定见表2 表2富氢燃料油做功效率测定 项目 实际耗油量 炉瞳平均温度 主燕汽平均温度 产蒸汽总量 单位 吨 吨 实施例1 6.7 1051 391 73 对比例1 7.2 1050 391 73 纯180重油 7. 4 1051 391 73 5测定方法 5.1原料测定及取样方法 原料测定及取样应按照GB/T1884、GB/T 1885、GB/T3535、GB/T4756、GB/T 8019中 有关规定进行取样和测定.

5.2氮硫含量测定方法 检测添加剂及产品中的氮硫含量应按照SH/T0224、SH/T0689、SH/T0704中的有关规 定进行操作.

6制备方法 6.1预处理 将180#重油进行加热处理,使其温度为30℃-45℃,经热交换器后,使其温度达到45℃ -50℃,然后将其放入保温储罐中备用.

6.2水溶性助剂制备 将小分子水加热至45℃-50℃,然后向其中加入小分子水质量0.4%-0.6%的添加剂,搅拌 均匀后得到水溶性助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20.01 CCS Z 04 T/SDSES 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团体标准 T/SDSES 030-2024 煤化工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for cleaner production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2024-08-19发布 2024-08-19实施 山东环境科学学会 发布
T/SDSES 03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智产业发展(山东)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智产业发展(山东)有限公司、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管委会、枣庄市生态环境 局、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充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文欢、孙蕾蕾、刘思明、李洪霞、徐建伟、陈兵、刘海彬、格桑央吉、杨志 勇、刘秋元、申慧灵、刘晨、孙振国、陈冲、张元勇,张运宝、钟倩、周志国、孙改香、孙辉、张宣.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SDSES 030-2024 煤化工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1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以煤气化为骨干龙头企业的煤化工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的一般要求.

本文件将清 洁生产指标分成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能源与低碳指标、水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生态环境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以煤气化为骨干龙头企业的煤化工产业园区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 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等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理污染控制标准 GB/T43329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4332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期于 3. 1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 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 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通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 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 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3.2 煤化工产业园区cos chemicalindustrial park 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权机构认定,以发展煤气化和煤焦化等煤化工产业为导向、地理边界和管理 主体明确,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完整的工业区域 3.3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cleaner production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由相互联系、相对独立、直相补充的系列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所组成的,用于评价清洁生产水平 的指标集合.

3.4 指标基准值 indicator reforence value 为评价清洁生产 水平所确定的指标对照值.

3.5 指标权重indicator reference value 衡量各评价指标在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3. 6 指标分级indicatorgrading 根据现实需要,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所划分的级别.

3.7 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prehensive assessmentindicator forcleaner production 根据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的数值.

3.8
T/SDSES 030--2024 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production process andequipment indicators 产品生产中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装备的种类、自动化水平、生产规模等方面的指标.

3.9 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resourceandenergy consumptionindicators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资源与能源量等反映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3.10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prehensive utilizationindicatorsofresources 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废物可回收利用特征及回收利用情况的指标.

4评价指标体系 4.1指标选取说明 本文件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进行指标选取.

根据评价指标的性质,可分为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

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 终目标的指标,综合考评园区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园区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指标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 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考核园区对有 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4.2指标基准值及其说明 在定量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

本文件确定各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的依据是:凡国家或行业在有关政策、规划等文件中对该项指 标已有明确要求的就执行国家要求的数值;品国家或行业对该项指标尚无明确要求的,则选用国内煤化 工产业园区近年来清洁生产所实际达到的中上等以上水平的指标值.

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衡量该项指标是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按“是”或“否” 两种选择来评定.

4.3指标体系 煤化工产业园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各评价指标.

价基准值和权重值见表1.

表1 煤化工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级指 一级 二级 1级清洁生产 Ⅱ级清洁生 指品 二级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 产水平基准 Ⅲ级清洁生产 标 权重 水平基准值 值 水平基准值 “煤气化生 工艺 0.20 煤气化采用加压煤气化工艺 煤气化主要装备 0.20 煤气化主要装备采用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或 生产工 煤、燃科煤(煤炭) 干煤粉气化炉 艺及装 0.20 0.20 封闭储存,封闭皮带通邮等方式输送,且配 备 运方式 备抑尘措施 4 “碳转化率 % 0.25 862 ≥96 5 冷煤气效率 % 0.15 ≥76 ≥75 ≥72 能源与 6 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 tce/万元 0.35 0.50 0. 60 0.70 低碳 0.15 7 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tce/万元 0.35 1.20 1.30 1. 50 8 万元工业产值CO排放量 1C0/万元 0.30 2.2 2.5 2. 8 水资源 0.15 9 万元工业产值新鲜水用量 m²/万元 m/万元 0.50 8.0 9. 0 10.0 消耗 10 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 0.50 5.0 6. 0 8.0 11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 资源综 利用率 % 0.50 100 90 80 合利用 0. 10 12 “再生水(中水)同用率 % 0.30 ≥45 ≥10 ≥30 13 工业重复用水率 % 0.20 95 6 90 2
T/SDSES 030-2024 表1煤化工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续) 一级 一级 二级 I级清洁生产水 Ⅱ级清洁生 Ⅲ级清洁生 指标 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 平基准值 产水平基准 产水平基准 权重 权重 值 14 万元产值检尘排 量 g万元 0.15 20 25 30 15 万元产值SO排牌 gSO/万 量 元 0.20 60 70 80 16 万元产值NO.排 gNO/万 生态环 放量 元 0.15 300 356 400 境 0.25 1 万元产值非甲烷总 烃排放量 g万元 0. 20 65 80 100 18 万元产值总氮排数 量 /万元 0.15 6. 0 7_0 19 万元产值COD押 放量 g/万元 0.15 230 团区联府 管理 体系认证: 100%企业取 80 企业取得 20 *环境管理体系 0.10 企业取待环 得环境管理体 环境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认证 系认证 认证 “环境风险防控体剩 编制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队 案,并进行备案, 21 建设 0. 20 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演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有完善的环境风险 园区建设了环境房控信息平台: 事故防范措施, 22 “生态环境监测监控 体系建设 0. 企业年座 100%组织开展了环境监测: 态环境信!

100%进行了披露 制定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审 制度 办法: 23 强制性审核的 纳入强制性审核的企业100% 清洁生 执行 业100%进行了清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 产管理 0.15 活生产审核 园区设立了清洁生 园区设立了清洁生产管理部 24 清洁生 产管理部门 0.10 产管理部门: 门: 和人员 配备了2~3名清洁 园区配备了1名清洁生产管 生产管理人员 理人员 清洁生产 培训和宣 年度开展3次以上 25 次 0. 10 清洁生产培训和宣 年度开展3次清洁生产培训 ff 传 和宣传 构建生态工 业链数 条 0.10 构建6条以上生态 量 工业链 构建6条生志工业链 建设项目环保100%执行“三同时”: 27 通法律法规执行 0.20 建设项目100%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信息公开要求定期开展信 息公开 注1:*代表限定性指标 注2:生态工业链包括新增产业链以及在原产业链基础上进行强链、补链、延链 5评价方法 5.1指标无量纲化 不同清洁生产指标由于量纲不同,不能直接比较,需要建立原始指标的函数.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 140 80 CCS J32 体 标 准 T/SDMT0026-2024 商用车用球墨铸铁曲轴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nodular cast iron crankshafts for mercialvehicles 2024-06-30发布 2024-07-01实施 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协会发布
T/SDMT002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速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印景、王守仁、范云路、郑秀恩、黄树山、王华明.

T/SDMT 0026-2024 商用车用球墨铸铁曲轴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商用车用球墨铸铁曲轴通用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商用车用发动机QT1000-5球墨铸铁高强度曲轴(以下简称曲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31.2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1348球墨铸铁件 GB/T5611-2017铸造术语 GB/T5612铸铁牌号表示方法 GB/T6414铸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9239.1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B/T9441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 23339-2018内燃机曲轴技术条件 JB/T6729内燃机曲轴、凸轮轴磁粉检测 3术语和定义 GB/T5611-2017、GB/T 23339-2018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商用车mercialvehicle 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包含了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分为 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等五类.

T/SDMT0026-2024 4技术要求 4.1设计要求 4.1.1曲轴应按照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要求进行设计,当供需双方另有技术协议时,则 按双方的技术协议进行设计.

4.1.2曲轴选用不低于球墨铸铁材质QT1000-5规定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的材料,牌号应符合GB/T 5612规定.

4.1.3曲轴应满足发动机爆压16MPa~20MPa范围内工况下正常工作要求.

4.1.4每根曲轴应做动平衡试验,动不平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1.5应按产品图样规定的部位清晰地标注产品标识,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4.2外观要求 4.2.1曲轴铸件应无气孔、夹渣和裂纹等铸造缺陷.

4.2.2曲轴表面应无毛刺、划伤、尖角、锐边、明显锈蚀等外观缺陷.

4.2.3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法兰、圆角及止推面等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T23339规定,并满足设 计要求.

4.2.4曲轴应采用二次清洗.

第一次清洗在钻油孔之后,去除油孔内的铁屑和曲轴表面的润滑油:第二 次清洗在抛光之后,采用喷嘴清洗方式对油孔、法兰螺孔等进行定点定位清洗.

4.3性能要求 4.3.1曲轴材质抗拉强度应≥980MPa,延伸率应≥5.0%,冲击韧性≥60J/cm.

4.3.2曲轴的圆角处应滚压强化,以提高曲轴的机械强度和疲劳强度.

4.3.3在距曲轴表面3mm区域内石墨球化级别应为1~2级:石墨球径大小应为6~8级:金相组织中的游 离渗碳体及其他还应符合GB/T9441规定要求.

4.3.4曲轴表面硬度应在270HBW~330HBW范围内,且同一根曲轴硬度差不得大于30HBV.

4.3.5曲轴磁粉探伤技术要求应符合JB/T6729的相关规定.

4.3.6曲轴主轴颈及连杆轴颈允差均应为下偏差:曲柄半径偏差和曲轴长度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5检验方法 5.1曲轴外观检查采用目测方法.

T/SDMT0026-2024 5.2曲轴几何量及表面粗糙度检查应按GB/T6414规定的方法.

5.3曲轴动平衡检查应按GB/T9239.1规定的方法.

5.4曲轴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试验应按GB/T228.1规定的方法.

5.5曲轴冲击试验应按GB/T229规定的方法.

5.6曲轴硬度检查应按GB/T231.1和GB/T231.2规定的方法.

5.7曲轴铸件金相组织及铸造缺陷检查应按GB/T9441规定的方法.

5.8曲轴磁粉探伤应按JB/T6729规定的方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020 CCS J30 团 体 标准 T/SDMT0025-2024 共形天线工艺流程规范 Specification forprocess flowof conformal antenna 2024-07-01发布 2024-07-01实施 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
T/SDMT002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大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大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淄博智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司莱美克新材 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鲁峻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淄博市清大国杰技 术转移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瑞俊、王瑞超、文翔、张军、曹衍龙、闫栋.

T/SDMT 0025-2024 共形天线工艺流程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共形天线工艺流程规范的准备、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激光刻蚀共形天线工艺流程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本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激光刻蚀Laser etching 利用激光束在材料表面进行蚀刻的一种加工技术.

3.2 共形天线Conformalantenna 与物体结构外形保持一致且不给其共形设备带来额外负担的一种天线.

3.3 共形阵列天线Conformalarray antenna 在平面阵列天线方向计算时,阵列天线的方向性函数等于阵函数乘以单元天线的方向函数,面在共 形阵列天线中,不同天线单元所在的位置不同,其轴线方向也不同,方向图是有区别的.

因此,共形阵 的方向图不能表示成一个显式,必须采用数值计算方法.

另外,共形天线一般属于电大、超电大尺寸, 且电磁结构十分复杂,目前缺乏可供使用的商用软件,只能对某些简单情况近似求解.

4准备 4.1镀铜天线基板其介质材料为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碳纤维等板状基材,通过磁控溅射 工艺进行表面种子铜的制备,然后通过电镀加厚铜,镍金工艺后进行激光刻蚀制作线路,基板及其铜箔 的耐热性能,达到使用要求.

其次,还要解决陶瓷表面金属化、金属表面陶瓷化、厚膜工艺尺寸精确控 制、材料热膨胀匹配及电路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问题.

4.2对于共形天线而言,当波束扫描到某方向时,为避免增加副瓣电平和降低天线效率,必须断开或者 改善对主波束无贡献的单元激励.

4.3共形天线的单元天线的间距接近线宽的一半.

2
T/SDMT0025-2024 4.4一般情况下,共形天线是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的组合体,共形天线的外面不再配置传统的天线罩, 但要考虑避免雷电附着或者使雷电附着所造成的损失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4.5利用绘制软件,在天线基板上绘制出客户所需要的图形,并保存为标准格式文件.

4.6将标准格式文件导入激光刻蚀参数自动生成系统,根据共形天线的设计图纸要求设置激光加工参数, 将参数录入激光刻蚀机中,开启设备,打开水冷系统和排风系统,将需要刻蚀的天线基板放入机器中, 对设备进行调试,调试无误后,开启激光喷头进行激光刻蚀.

5要求 5.1主要工艺流程 天线基板一超声波清洗→150℃高温烘烤(3h)→真空磁控溅射镀铜(1um)→电镀铜(10um)、 镍(2um~3um)、金(1um)→飞秒激光刻蚀天线图形→包装.

注:工艺流程中的数值应符合设计文件的特殊要求.

5.2天线基板 作为天线的辐射面,一般为微米级至亚毫米级的金属层,该金属层需要贴合在支撑材料的外表面, 并具有很好的结合强度.

基板具有耐热性能、耐辐射性、耐火性、半阻燃性、电绝缘性、耐大气老化性 等特点:基板表面真空磁控溅射铜层后,树脂与铜层结合力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5.3超声波清洗 在表面磁控溅射镀铜前,需要对天线基板表面进行超声波除油污清洗.

将天线基板放入含有酒精落 液的容器中,然后将其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温度设定为60℃,振荡清洗30min,清洗完毕后,将天线 基板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表面,然后放入去离子水的容器中,再次振荡清洗15min.

5.4高温烘烤 将清洗完后的基板进行150℃土10℃高温烘烤,连续烘烤时间不少于3h,冷却方式采用箱内自然降 温,当温度低于50℃时可移出烤箱.

5.5真空磁控溅射镀铜 将天线基板放入真空离子溅射镀膜机内,靶材与样品间距固定为15cm,真空温度设置为100℃,将 真空室抽至本底真空(3.0~7.0)×10pa,然后充入高纯度氢气(99.99%),真空度调整为(1.2~1.8) ×10pa,打开离子源,对天线基材进行等离子体清洗,清洗时间为10min,除去表面残留物,并提高基 板表面活性,保证最终成品质量.

天线基板在等离子清洗后,根据基板不同,设置偏压20V~100V,镀钛功率设置为10kW,打开镀钛 电源,镀钛层厚度90nm,镀钛结束后,关闭镀钛电源.

镀铜功率设置为25kW,打开镀铜电源,镀铜厚度 lym.镀铜结束后,关闭镀铜电源,设备关机,等镀膜机内温度降为50C以下时,开炉取出天线基板, 迅速真空包装,为下一步电镀铜做准备.

5.6电镀铜镍金 将基板放入酸洗槽浸泡10min左右,清洗基板表面油污、锈蚀等杂质,随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T/SDMT 0025-2024 然后,把处理过的基板放入电镀槽,槽中使用铜盐水溶液作为电镀溶液,设定电流密度为1.5A/dm,电 压为2.0V,将铜离子还原到器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铜层,铜层一般10um:同原理依次镀镍金, 镀镍层一般2um~3um、镀金层一般1um.

最后,将处理过的基板放入水洗槽,去除电镀液残留的药剂, 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晾干.

5.7飞秒激光刻蚀天线图形 利用CAD控制界面绘制出天线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系统以天线设计型面数据为基准,提取天线图 形扫描路径,在电镀后基板上进行刻蚀,其中激光扫描速率不大于7000mm/s,最小扫描线宽为0.01mm,扫 描刻蚀一般3~4次.

5.8包装 在恒温恒湿洁净室内,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无硫干燥纸,将刻蚀好的天线基板包装好,再用真空密 封袋包装.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3.160 CCS J72 体 标 准 才 T/SDMT0024-2024 高转速多级透平真空风机通用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high-speed multistage turbine vacuum fans 2024-07-01发布 2024-07-01实施 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协会发布
T/SDMT002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飞耐泵业有限公司、山东德玛吉机械有限公司、博山成昆真空设备厂、山东 鲁峻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淄博市清大国杰技术转移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坤、孙旭姿、张军、李岳.

T/SDMT 0024-2024 高转速多级透平真空风机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转速多级透平真空风机通用要求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1.5X10r/min及以下高转速多级透平真空风机通用要求(以下简称透平 风机).

单级透平真空风机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25吊环螺栓 GB/T2888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GB/T8196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和移动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10095.1-2022圆柱齿轮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1部分: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 许值 GB/T 10095. 22023 圆柱齿轮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的定 义和允许值 GB/T22360-2008真空泵安全要求 GB/T25630-2010透平压缩机性能试验规程 JB/T1581汽轮机、汽轮发电机转子和主轴锻件超声波探伤方法 JB/T1582汽轮机叶轮锻件超声波探伤方法 JB/T2977-2005工业通风机、鼓风机和压缩机名词术语 JB/T4365专用的润滑、轴密封控制油系统 JB/T6444风机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10213通风机焊接质量检验技术条件 JB/T10214通风机铆焊件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JB/T2977-2005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多级透平风机multistage turbinefan
T/SDMT0024-2024 一般分为多级闭式离心风机和单级开式离心风机,是利用其装在外壳和扩散系统内的 多级叶轮来形成真空.

随着叶轮的旋转,空气进入到叶轮中间的孔眼,沿径向外移过程中 被加速与增压,然后第二级叶轮又加速第一级来的空气,并接着送到第三级和第四级,从 而产生真空.

也可称为多级透平真空泵.

4技术要求 4.1设计要求 4.1.1透平风机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 造.

当供需双方另有技术协议时,则按双方的技术协议进行设计制造.

4.1.2根据工况要求,透平风机一般设计成单级或多级支撑增速结构,单级布置型式为 电动机增速箱风机的悬臀式:多级布置型式为电动机增速箱风机的非悬臀式:单、多级 均采用膜片联轴器联接或直驱联结.

4.1.3根据工况要求,透平风机一般设计有多个进风口,单个出风口,并保证各进气状态 间无相互十扰.

4.1.4多级透平风机机壳水平剖分,且中分面必须精加工,应保证安装精度及密封符合设计 要求.

4.1.5透平风机的机壳最低处应设有排污孔,方便冷凝水及时排出.

4.1.6透平风机机壳应作耐压试验.

试验压力为其最高工作压力的1.3倍,保压30min,用 发泡液等检查无气体泄漏.

4.1.7叶轮成型后,流道中不允许有焊渣和氧化皮等杂物.

4.1.8叶片可选用单圆弧型、三元流型.

叶片材质必须考虑防腐性和韧性强度.

4.1.9叶轮与主轴采用过盈装配,保证在最高转速下不破坏转子平衡状态.

4.1.10滑动轴瓦的设计应保证在状态下都具有稳定的油膜.

滑动轴瓦应有定位措施.

4.1.11在轴承箱上测量轴承温度时,测温元件应装入轴承体内,设计轴承箱时应考虑具 体安装位置.

4.1.12透平风机机组间采用膜片联轴器联接,联轴器处应设有防护罩.

4.1.13齿轮轴及叶轮等的装配设计应保证转子不会产生暂时的或永久的变形,在超速运 行及规定运行条件下,叶轮的装配方法应保证足够的同轴度并保持平衡,同轴度及动平衡 应符合设计要求.

4.1.14底座及调节螺栓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便能用横向和轴向顶丝移动电机.

4.1.15真空风机的气动热力性能与规定性能相比允差为: a)在设计转速和额定进口真空度下进口容积流量允许偏差值为0~5%:或者是额 定流量下的进口真空度与规定值的允许偏差值为0~5%: 3
T/SDMT0024-2024 b)轴功率偏差不得超过规定值的4%; c)真空风机额定工作点的多变效率应不低于80%.

4.1.16工作运行条件下,经过轴承和增速齿轮箱的油的温升应不超过28K,轴承出油口油 温不应超过110℃.

4.1.17透平风机轴承箱、液压润滑供油装置及其连接管路,都不允许有液压油或润滑油 泄漏.

4.1.18提供的透平风机润滑油系统的任何部分均应符合JB/T4365中清洁度的要求.

4.1.19透平风机应按装箱清单所规定的编号、项目、件数进行包装.

包装箱应符合JB/T 6444的规定,并应遵守水路、公路和铁路等运输的有关规定.

4.2安全要求 4.2.1透平风机运转时裸露的联轴器部位,需配置联轴器护罩.

护罩应符合GB/T8196的 规定.

a)透平风机可接触的边、角都应划为避免受伤的区域.

b)透平风机在出厂前,风机入口、出口应作加封处理,避免运输、安装过程中异物 进入.

c)真空系统的设计应当稳定,并应考虑用户可能增加的其他附件.

d)底座上需设置吊钩,并足以承受整机的重量,零件上设置的吊环或吊环螺栓仅用 于吊装该零件,吊环螺栓强度应符合GB/T825的规定.

4.2.2电器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T22360-2008中5.2.1的规定.

4.2.3对提供的设备噪声声压级的控制工作,应由供需双方共同来完成.

供方提供的 设备应不大于供需双方商定的许用最大噪声声压级,以符合当地环境噪声限制的适用标准 和法规的规定.

需要时在透平风机的出口管道上加装减噪装置,避免高噪声引起的听力损 伤.

4.2.4供电故障、部件损害和其他功能失调的设计要求,应符合GB/T22360-2008中5.8 的规定.

4.2.5有关安全的措施和方式,应符合GB/T22360-2008中5.9的规定.

4.2.6透平风机的噪声应符合国家环保卫生标准要求,噪声测量应符合GB/T2888风机 噪声测量方法的规定.

若不具备按上述方法测量的条件时,可根据供需双方的协议执行, 推荐安装消声器或隔声罩减噪后声压级的噪声值应低于85dB(A).

4.2.7透平风机真空泵进口须配有调节装置,以保证风机的启停和正常运行.

4.3外观质量 4.3.1零部件的不加工表面,原则上除有特殊规定或要求外,均应涂漆.

外露零件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59.060.20 CCS W 52 团 体 标 准 T/SDMS011-2024 全氟离子交换膜用增强网 Reinforced fabric for perfluorinated ion exchange membrane 2024-06-12发布 2024-07-12实施 山东省膜学会 发布
T/SDMS01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省膜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法人单位):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 学、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淄博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河南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淄博市标 准化研究院、万华化学(烟台)氯碱热电有限公司、东明万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厦鹭电化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永明、张笑来、杨乃涛、张宪玺、朱永田、尚凯、黄金豹、王安冉、张波、 岳昆鹏、谷圣萍、袁建华、胡斌、陈越、丁磊、赵冰冰、韩理理.

II
T/SDMS 011-2024 全氟离子交换膜用增强网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全氟离子交换膜用增强网(以下简称“增强网”)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以及标签、标志、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全氯离子交换膜用增强网的生产和检验.

注:该产品主要用于氯碱工业用全氟离子交换膜,也可用于电渗析、电解盐酸等领域用全氟离子交换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917.1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样条法) GB/T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8-1995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7689.1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 GB/T24250机织物疣点的描述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8683、GB/T24250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全氟离子交换膜用增强网reinforced fabric for perfluorinated ion exchange membrane 以聚四氟乙烯(PTFE)纱线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纱线混编为原料,或单独以PTFE纱 线为原料,按照平纹组织或纱罗组织结构编织成型,用以提高全氟离子交换膜强度的网.

3. 2 纱罗组织leno weave 由地、绞两个系统经纱与一个系统纬纱构成,经纱相互扭绞的织物组织.

4规格 常见规格见表1.

T/SDMS 011-2024 表1全氟离子交换膜用增强网常见规格 型号 织物组织 经纱比例 L型 纱罗 PTFE:PET2:0 d 平纹 PTFE:PET1:0 P2型 平纹 PTFE:PET1:2 P4型 平纹 PTFE:PET1:4 注:特殊规格由供需双方协商.

5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经纬纱应相互垂直,织物组织不应存在纬斜.

5.1.2表面应平整干燥,无线头和线团,不得有污迹.

5.1.3每1000m内增强网的外观点总个数≤30处,且应符合以下要求: a)断经≤6处,每一处长度≤50cm: b) 断纬≤8处: c) 挂纬≤6处: d) 开关档≤13处: e) 破洞≤2处,每一个破洞最长处尺寸≤1cm.

5.2物理指标 产品的物理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物理指标要求 项目 要求 L型 PO型 P2型 P4型 厚度,μm 150~300 80~150 50~150 50~150 编 PTFE,根 /inch 经纱10-30:纬纱10~30 织 经纱20-50:纬纱20~50经纱10-30:纬纱10~30 经纱10-30:纬纱10~30 密 PET,根(束) 经纱0:纬纱0 经纱0:纬纱0 经纱20-60:纬纱20-60 经纱40~120:纬纱 度 /inch 40~120 全幅宽,mm 1000~1720 有效幅宽,mm ≥950,且不低干全幅宽的95% 断裂强力,N 经向≥120:纬向≥120 经向≥120:纬向≥120 经向≥100:纬向≥100 经向≥100;纬向≥100 撕破强力,N 经向≥10:纬向≥10 经向≥15;纬向≥15 经向≥10:纬向≥10 经向≥10:纬向≥10 注:织物中的PET沙线采用复效形式编织时,则PET的编织密度单位为束/inch 2
T/SDMS 011-2024 6试验方法 6.1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增强网以不高于8m/min的速度一边放卷,一边收卷,检验人员的 视线垂直于样品表面,距离约60cm,目测检验.

6.2厚度 按照GB/T7689.1规定的方法进行.

6.3编织密度 按照GB/T4668-1995中10规定的方法进行.

6.4全幅宽和有效幅宽 按照GB/T4666规定的方法进行.

6.5断裂强力 按照GB/T3923.1规定的方法进行.

6.6撕破强力 按照GB/T3917.1规定的方法进行.

7检验规则 7.1组批 同一批次纱线、同一工艺条件生产的同一规格型号的增强网为一个检验批.

7.2抽样方案 本产品实行抽检与全检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外观为全检:性能指标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2m进行检 测.

取样时,每卷的最前端与最后端各1m舍去.

7.3合格批的判定 项目的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文件要求则判为合格批.

若性能有一项不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则应重新在该批次剩余产品中加倍抽取样本对不符合项进行复 检,复检结果若符合本文件要求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复检结果若仍不符合本文件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不 合格.

8标签、标志和随行文件 8.1标签 产品内包装应粘贴标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产品名称: b)规格型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3. 120 CCS G 31 团 体 标 准 T/SDMS 010-2024 制备四甲基氢氧化铵用全氟离子交换膜 Perfluorinated ion exchange membrane for producing TMAH 2024-06-12发布 2024-07-12实施 山东省膜学会 发布
T/SDMS0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省膜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理工 大学、聊城大学、淄博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淄博市标准化研究院、渤海石油装备(天津)新世纪机械制 造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信联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永明、王丽、孟秀霞、丁磊、张志宁、高涛、薛洁、陈晓红、背平、杨杰、 陈越、张宪玺、杨春雷、孔星、薛帅.

II
T/SDMS 010-2024 制备四甲基氢氧化铵用全氟离子交换膜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制备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用全氟离子交换膜(以下简称"全氟离子交换膜”)的 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签、标志、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电解法制备TMAH的增强型全氟离子交换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54纸耐破度的测定 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16578.2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埃莱门多夫(Elmendor)法 GB/T30295氯碱工业用全氟离子交换膜通用技术条件 GB/T30296-2013氯碱工业用全氟离子交换膜测试方法 GB/T30297氯碱工业用全氟离子交换膜应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0295和GB/T3029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溶胀率swellingrate 样品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后,相对于干膜状态下,其横向、纵向和厚度方向(记为 Z轴方向)的尺寸变化率.

4规格 全氟离子交换膜常用规格如表1所示.

表1全氟离子交换膜常用规格 单位为毫米 型号 长度(横向) 宽度(纵向) H1 1250 2380 H2 1350 1220 H3 940 1800 H4 950 890 1
T/SDMS 010-2024 表1全氟离子交换膜常用规格(续) 单位为毫米 型号 长度(横向) 宽度(纵向) H5 500 300 注:特殊规格由供需双方协商,合同为准.

5技术要求 5.1外观要求 5.1.1全氟离子交换膜表面应平整无折痕、无机械损伤、肉眼可见无色差、杂质点等,表面文字及图 案标识应清晰完整.

5.1.2增强网布应无脱离现象.

5.2尺寸允许偏差 全氟离子交换膜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 要求 长度 ±20 宽度 ±20 对角线 ±30 5.3理化指标 全氟离子交换膜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理化指标 项目 要求 针孔 无针孔 拉伸强度/MPa 横向≥30.00 纵向≥30.00 耐撕裂性/N 横向≥12.00 纵向≥15.00 耐破度/MPa ≥0.80 耐碱强度保持率% 横向≥85.00 纵问≥75.00 横向≤2.00 溶胀率(23°℃±2°℃,介质为纯水)/% 纵向≤3.00 厚度≤5.00
T/SDMS 010-2024 表3理化指标(续) 项目 要求 面电阻/(Qcm²) ≤300.00 电流效率/% ≥75.00 6试验方法 6.1外观检验 将全氟离子交换膜取出并平铺在检测平台上,在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目视检验.

6.2尺寸允许偏差 按照GB/T30296-2013中3.2规定的方法进行.

6.3物理性能测试 6.3.1针孔检测 按照GB/T30296-2013中3.2规定的方法进行.

6.3.2拉伸强度 按GB/T1040.3-2006中6.1.1规定的方法制备2型试样并测试试样的拉伸强度,横向和纵向样品 各10个.

最终结果以横向、纵向拉伸强度的平均值表示.

6.3.3耐撕裂性 按GB/T16578.2规定的方法制备矩形试样并测试试样的耐撕裂性,横向和纵向样品各10个.最终 结果以横向、纵向拉伸强度的平均值表示.

6.3.4耐破度 按GB/T454规定的方法进行.

6.3.5耐碱强度保持率 6.3.5.1测试仪器 电子万能试验机:精度0.01N: 恒温水浴锅:精度为0.5°℃.

6.3.5.2样品制备 按如下步骤制备样品: a)随机抽取一批产品,裁切一块样品,尺寸为500mm(纵向)×1000mm(横向),取样位置与 产品边缘距离不小于30cm.

b)将样品沿着纵向方向裁切为两条尺寸为250mm(横向)x500mm(纵向)的样品,标记为1 号和ⅡI号.

c)将样品沿着横向方向裁切为两条尺寸为250mm(纵向)×500mm(横向)的样品,标记为Ⅲl 号和IV号.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3. 120 CCS 6 31 团 体 标 准 T/SDMS 009--2024 电渗析用全氟阳离子交换膜 Perfluorinated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 for electrodialysis 2024-06-12发布 2024-07-12实施 山东省膜学会 发布
T/SDMS00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省膜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科锐 环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天科汉膜流体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淄博市计量技术 研究院、淄博市标准化研究院、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建德蓝忻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普泰环 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永明、王丽、谭渊清、张楠、王晓斌、张宪玺、宋欣洋、高涛、傅荣强、金 可勇、陈帅、娜丰青、李晓、董柱永、董飞彪、丁磊、吴凡、杨淼坤.

II
T/SDMS 009-2024 电渗析用全氟阳离子交换膜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渗析用全氟阳离子交换膜(以下简称“全氟阳离子交换膜”)的规格、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签、标志、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电渗析领域,使用温度为5~90℃的全氟阳离子交换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54纸耐破度的测定 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16578.2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埃莱门多夫(Elmendor)法 GB/T30296-2013氯碱工业用全氟离子交换膜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溶胀率swellingrate 样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后,相对于干膜状态下,其横向、纵向和厚度方向(记为Z 轴方向)的尺寸变化率.

4规格 常见规格见表1.

表1全氟阳离子交换膜常见规格 单位为毫米 型号 长度(横向) 宽度(纵向) s1 1100 550 s2 0011 740 S3 1050 1050 S4 1100 580 $5 2000 1400
T/SDMS 009-2024 表1全氟阳离子交换膜常见规格(续) 单位为毫米 型号 长度(横向) 宽度(纵向) $6 1300 1300 注:特殊规格由供需双方协商.

5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 全氟阳离子交换膜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机械损伤、针孔、肉眼可见的轧皱、杂质点、油污等缺 陷.

5.1.2增强材料应无脱离现象.

5.2尺寸允许偏差 全氟阳离子交换膜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 要求 长度 ±20 宽度 ±20 对角线 ±30 5.3理化指标 全氟阳离子交换膜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理化指标 项目 要求 针孔 无针孔 横向≥14.00 拉伸强度/MPa 纵向≥16.00 000 耐撕裂性/N 纵向≥20.00 耐破度/MPa ≥0.80
T/SDMS 009-2024 表3理化指标(续) 项目 要求 面电阻/2-cm² ≤300.00 横向≤5.00 溶胀率(23°℃±2°℃,介质为纯水)/% 纵向≤5.00 厚度≤3.00 耐酸强力保持率% 90.00 6试验方法 6.1外观检验 将保存在预处理液中的全氟阳离子交换膜取出并平铺在检测平台上,在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目 视检验.

6.2尺寸允许偏差 按照GB/T30296-2013中3.2规定的方法进行.

6.3理化性能测试 6.3.1针孔 按照GB/T30296-2013中3.3.1规定的方法进行.

6.3.2拉伸强度 按照GB/T1040.3-2006中6.6.1规定的方法制备2型样品并测试试样的拉伸强度,横向和纵向样 品各10个.

最终结果以横向、纵向拉伸强度的平均值表示.

6.3.3耐撕裂性 按GB/T16578.2规定的方法制备矩形试样,横纵向各5个,并按标准要求测试试样的耐撕裂性.

6.3.4耐破度 按照GB/T45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3.5面电阻 按照GB/T30296-2013中3.3.8规定的方法进行.

6.3.6溶胀率 6. 3. 6. 1 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要求如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 120 CCS C 10 T/SDLPA 团 体 标 准 T/SDLPA 0002-2024 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标准 Standard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analysis 2024-05-31发布 2024-05-31实施 山东省药师协会 发布
T/SDLPA 0002-2024 目次 前 言 1概述.

2目的. 3适用范围 4规范性引用文件 5术语及定义, 6缩略语. 7分析数据集的创建 7.1分析数据集 7.2分析数据集创建方法 7.3协变量. 8数据处理 8.1低于定量下限数据的处理 8.2离群值的处理, 8.3缺失值的处理 9分析软件. 10 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建立与评价 10.1探索性数据分析 10.2基础模型. 10.3协变量分析 10.4最终模型 10.5模型评价 11模型应用 10 参考文献 11
T/SDLPA 000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东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省药师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山东第一医科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 大学第二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维、郝国祥、汤博皓、俞淑文、温清、曹玉、孙玉萍、孙德清、沈承武、张 II
T/SDLPA 0002-2024 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标准 1概述 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analysis)是应用药代动力学基本原理结合统计学 方法研究某一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分布特征,即群体典型病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群体中存在的变异 性.

近年来,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在药物研发与合理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用于给药方案的 优化、特定人群用药方案的选择、种族因素分析、药物相互作用评价等.

2目的 为规范和指导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提高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的质量与效率,由专家组参照国内外 相关要求和研究实际,对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的一般流程,包括分析数据集的创建、数据处理、探索性 数据分析、基础模型构建、协变量分析、最终模型建立、模型评价等,达成共识,制定本标准.

3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的一般流程,包括分析数据集的创建、数据处理、探索性数据分 析、基础模型构建、协变量分析、最终模型建立、模型评价等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仅适用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

4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技术指导原则》 5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opPK):将经典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与群体统计学 模型结合,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6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QL 低于定量下限(Below the quantization limit)
T/SDLPA 0002-2024 CL清除率(Clearance) CWRES条件权重残差(Conditionalweightedresiduals) DV因变量(观测值)(Dependent variable) FOCE-1有交互作用的一阶条件估算法(First-order conditional estimation with interaction method) GOF 拟合优度图(Goodness of fit plot) IV个体间变异(Inter-individual variance) IPRED个体预测值(Individual prediction) K.

吸收速率常数(Absorption rate constant) NPDE 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Normalised prediction distribution errors) OFV目标函数值(Objective function value) pcVPC预测校正的可视化预测检验(Prediction corrected VPC) PK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opPK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RED群体预测值(Population prediction) plot 分位数-分位数图(Quantile-quantile plot) RV残差变异(Residualvariance) TSLD 距离上一次给药时间(Time since last dose) V分布容积(Volume of distribution) VPC可视化预测检验(Visualpredictive check) 7分析数据集的创建 7.1分析数据集 PopPK分析数据集包含拟纳入分析的临床研究中具有至少一个可评价的药物浓度数据的受试者.

PopPK分析数据集包括但不限于:药物浓度信息、给药信息、药物浓度采样信息、人口统计学特征(如 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生理病理相关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肝肾功能等)、其他可能影响 药物体内过程的信息.

上述信息被整合为1个数据集进行PopPK基础模型的建立以及协变量的筛 选.

7.2分析数据集创建方法 收集受试者药物浓度信息、给药信息和药物浓度采样信息,用于基础结构模型分析.

收集受试者人 口统计学(如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用于协变量探索性分析.

对连续型变量,如年龄、身高、体重、药物浓度等数据,通过图表和描述性统计等方式检查数据分 布的合理性.

对离散型变量进行例数和百分比统计.

必要时可对数据格式和数据类型进行转换.

因任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 020 CCS C 00 T/SDLPA 团 体 标 准 T/SDLPA 0001-2024 研究型病房建设和配置标准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standard of research wards 2024-05-31发布 2024-05-31实施 山东省药师协会 发布
T/SDLPA 0001-2024 目次 前 言 III 1概述.. 2目的. 3适用范围.

4规范性引用文件 5术语及定义. 5.1研究型病房Researchward 5.2临床试验研究Clinical trial research 6缩略语... 7资质与备案管理. 7.1医疗机构资质要求 7.2研究型病房要求 8病房建设. 8.1筛选区的建设, 8.2研究药房的建设, 8.3资料储存区的建设 8.4试验区的建设 8.5受试者活动区/室、餐厅.. 8.6办公区的建设, 8.7生物样本处置区的建设 9人员配置 9.1研究型病房负责人 9.2主要研究者(临床研究负责人) 9.3研究医生 9.4研究护士.

6 9.5药师.... 6 9.6样本管理员 9.7质控员 9.8其他研究人员.... 10管理制度.. 10.1保障健康与安全的管理制度 0 10.2研究型病房考核管理制度 6 10.3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0.4人员考核晋升制度, 10.5科技经费管理制度, 10.6项目运行管理制度 10.7临床研究项目负责人制度
T/SDLPA 0001-2024 10.8医、研、企人才互聘制度 11信息化的建设... 12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T/SDLPA 00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东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省药师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山东第一医科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 大学第二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维、俞淑文、温清、陈上、杨新关、曹玉、孙玉萍、孙德清、沈承武、张雅 慧、苏乐群、宋林林.

II1
T/SDLPA 0001-2024 研究型病房建设和配置标准 1概述 研究型病房是医疗机构建立的专门开展新药、新器械临床试验、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等临床研 究项目的专业科室.

必须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临床试 则等现行规定.

同时,我国作为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The intermationalcouncil for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成员国,临床试验应遵循 ICH-GCP.

2目的 为加强研究型病房的建设,有效保障受试者的安全与权益,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与效率,由专家工 作组参照国内外相关要求,对研究型病房的人员配置、病房建设、管理要求与文件体系等建设达成共识, 制定本标准.

3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研究型病房资质与备案管理、病房建设、人员配置、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和质量控 制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仅适用研究型病房的建设.

4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规定》 《广东省药学会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建设规范》 5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5.1研究型病房Researchward 是医务人员开展新药I-IV期临床试验、以注册上市为目的的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 CCS L67 团 体 标 准 T/SDL6--2024 超大城市数字电网评价体系标准 Evaluation system standard for mega-city digital power grid 2024-07-12发布 2024-07-12实施 深圳市电力行业协会 发布
T/SDL 6--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价原则. 4.1科学公正, 4.2价值导向, 4.3便捷适用. 4.4选代优化. 5评价模型, 6评价指标, 6.1全域设备数字化 6.2生产运营智慧化 6.3安全防控立体化, 6.4生态共创协同化 6.5城市赋能敏捷化 7评价方法. 7.1评级方式. 7.2指标值计算方式与达标值 10 7.3指标得分计算方式, 20 参考文献. 67
T/SDL 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深圳市电力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 公司、湖南大学、点亮智汇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清 华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门向阳、苏宁、邱海枫、汪桢子、张喜铭、林克全、陈杰、王建卿、付嘉裕、 孙强强、林辰、王曦、蔡京陶、张繁、宋子健、崔莹、胡亚荣、李植鹏、黄炜昭、余里程、涂春鸣、郭 祺、肖凡、成坤、黄安子、王程斯、许冠中、李智诚、邱子良、李颖杰、郭烨、沈欣伟、赵宇明、王振 尚、林志贤、宋联昌、于力、张凡 II
T/SDL6-2024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电网建设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的 重要载体,超大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区域,其数字电网建设尤为重要.

为了推动超大城市数字 电网的健康有序发展,亚待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而行业内现行评价体系主要针对传统电网,缺乏 对数字电网特性的考量,无法全面反映数字电网的建设水平.

因此,制定一套专门针对超大城市数字电 网的评价体系,对推动数字电网建设,提升城市电力安全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件旨在填补行业内现有评价体系的空白,为超大城市数字电网建设提供统一的评价标准,为电 网企业开展自评和第三方评估提供依据,促进数字电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 电力保障.

本文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拓展性,可根据技术发展、应用场景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变化,进行灵 活调整和动态优化.

在指标设计方面,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可容纳未来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变革新趋 势,对评价指标进行动态更替和扩展,对各项指标的达标要求进行提升优化,以适应行业发展整体水平 的提高.

在推广适用方面,不同城市可根据自身数字电网建设实际情况,基于本文件进行评价内容裁剪、 指标计算优化和权重分配调整等适应性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用标单位的差异化需求.

IⅢ1
T/SDL 6-2024 超大城市数字电网评价体系 1范围 本文给出了超大城市数字电网评价模型、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

本文件适用于超大城市数字电网的评价,其他数字电网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6073-2018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GB/T37988-2019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GB/T43269-202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应急能力评估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3.2数字电网digitalpower grid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对传 统电网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升级,以能源和数据为关键要素,以电力和算力深度融合为技术路径, 打造形成具有广泛连接、全息感知、数智驱动、开放共享特征的现代化大电网.

3.3 3.4超大城市数字电网mega-city digitalpowergrid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的数字电网(3.1).

4评价原则 4.1科学公正 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超大城市电网建设面临高负荷密度、高供电可靠性、高电能质量需求、土地受 限等要求和挑战,须符合超大城市数字电网建设的客观规律,涵盖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维护、安 全保障、客户服务等全生命周期重点业务领域,并与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相一致.

评价体系应向社会公 开,并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4.2价值导向 评价体系应以超大城市数字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营的价值效益为导向,注重评价基于数据驱动的数 字电网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超大城市和区域治理的贡献,以 促进数字电网开放共享,充分融入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

4.3便捷适用 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应便于操作和实施,定量评价指标应方便获得和计算数 据,定性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应客观、明确和可操作,并能与现有的电网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相结合, 便于持续跟踪对比,确保评价结果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4.4选代优化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 团体标 示准 T/SDJSXH 02-2024 塔式起重机自动驾驶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ower Crane 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s 2024年05月13日发布 2024年05月13日实施 山东省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 发布
塔式起重机自动驾驶系统 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Application of Tower Crane Autonomous DrivingSystems
前言 为加快建筑施工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规范塔式起重机塔机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要求, 提高塔式起重机安全性能,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 国家和行业标准,经广泛研究讨论,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功能要求、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保养等 内容.

本规程中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技术,使用者可直接与专利权人协商处理,本规程的发布机 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规程由山东省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负责管理,委托中科骊久(济南)机器人有限 公司负责具体内容(包括基本专利技术)的解释.

有关的意见和建议给山东省建筑安全 与设备管理协会(0531-86195225)、中科骊久(济南)机器人有限公司(0531-88817850).

主编单位:中科骊久(济南)机器人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设科技与产业化中心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中建众力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大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金虞机械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王全良王智徐博田均鹏朱小东孙增桂周建滨李东海 丁洪磊陈留春孟庆坤李加敖李茂于浩宋吉锋张志强 黄利伟石磊姚志强董太峰黄文武刘坤刘帅郑爱伟 主要审查人:祁忠华王乔万立华秦国栋王积永韩建苏世凯 3
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功能要求 4.1系统构成 .4 4.2功能要求 .4 5安装调试 9 5.1安装准备 9 5.2安装.. 6 5.3调试 9 5.4检查与验收. 10 6运行. .12 6.1运行准备. .12 6.2运行 12 7维护与保养 14 附录A传感器参数表. 15 附录B试验验收与交付确认单 17 附录C检查与保养单 .19 附录D技术交底表 20 本规程用词说明 23 引用标准名录. 24
Contents General Provisions. 2Term. 2 3Fundamental Provisions. 4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4 4.1System Composition.... 4 4.2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4 5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9 5.1 Installation Preparation. 9 5.2 Installtion.. .9 5.3 Debugging. 5.4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10 6Operation. 12 6.1 Preparation for Operation 12 6.2Operation... .12 7Maintenance.. 14 Appendix A Sensor Parameter Table. 15 Appendix BTest Acceptance and Delivery Confirmation Sheet. 17 Appendix C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Sheet. 19 Appendix D Technical Disclosure Form 20 Glossary of Terms. 23 List of referenced standards 2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 080.99 CCS A16 T/SDIPSA 团 体 标 准 T/SD1PSA 003-2024 商标品牌指导站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service of trademark brand guidance station 2024-7-24发布 2024-7-25实施 山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5基本要求. 6工作流程, 7工作内容 8服务改进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相关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济南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潍坊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滨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 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成君、于红雷、李炳忠、王兴玲、王韶华、王永超、宋维琪、徐楠楠、张娅婷、 杨鲁天、朱晓梅、刘洋、齐宝杰、赵正杰、孙祥祥、张伊帆、王磊、甄诚、薛玉燕、王中秀、邢梦雪、 陈浩彬、王大海、马海森、王煦、贾敬.

II
商标品牌指导站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商标品牌指导站(简称“指导站”)服务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工作流程、工作内 容和服务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商标品牌指导站的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9654-2020品牌评价原则与基础 GB/T21374-2008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基本词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商标trademark 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 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

3. 2 品牌 brand 无形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名称、用语、符号、形象、标识、设计或其组合,用于区分产品、服务和 (或)实体,或兼面有之,能够在利益相关方意识中形成独特印象和联想,从而产生经济利益(价值).

[来源:GB/T 39654-2020 3.1] 3. 3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 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发明者、创造者等对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 其范围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及相关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传 统知识、遗传资源以及民间文艺等.

[来源:GB/T 21374-2008 3.1] 3. 4 商标品牌指导站trademarkbrandguidancestation 经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以指导商标品牌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等服务工作为核心,为经 营主体等服务对象提供商标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工作平台.

4基本原则 指导站应有明确的服务基本原则,为经营主体等服务对象提供商标品牌指导和咨询服务.

5基本要求 5.1工作场所
5.1.1应在显著位置悬挂商标品牌指导站铭牌.

5.1.2指导站宜选择在交通便利、位置适中、便于开展服务的地点.

5.1.3指导站应有固定办公场所和服务窗口.

5.1.4指导站宜依托产业聚集区、开发区或行业协会等,开展商标指导服务工作.

5.2工作人员 5.2.1指导站应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5.2.2工作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 a)品德良好、责任心强,热爱知识产权事业: b)了解商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 c)了解商标品牌相关业务的基本知识: d)了解本服务区域内经营主体商标品牌基本情况.

5.2.3指导站工作人员应接受岗前业务培训.

5.3管理制度 指导站应建立服务对象名录,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a)企业联络员制度:建立企业联络员名单: b)服务台账制度:包括服务对象名称、服务时间、服务内容等: c)保密工作制度:包括保密范围、保密措施、保密责任等内容.

6工作流程 6.1工作流程图 求收集 息采集 主动咨闻 属子 服务实施 提供其性 技术指径 服务寓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140 CCS A10 T/SDIPSA 团 体 标 准 T/SD1PSA 002-2024 商标价值评估规范 The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trademark brand 2024-6-12发布 2024-6-13实施 山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发布
目次 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估原则. 4.1公正性原则 4.2科学性原则, 4.3客观性原则 4.4独立性原则 4.5时效性原则 4.6分类评估原则 5基本条件.. 5.1总述. 5.2委托方 5.3评估方, 5.4评估对象 6评估内容.. 6.1质量评价 6.2价值评估, 7评估程序.

7.1评估流程图, 7.2提交申请, 7.3审核申请, 7.4签订协议 7.5现场勘验 7.6价值评估 7.7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

7.8档案归档 8检查与改进, 8.1检查 h 8.2改进. 附录A(规范性)评估程序 附录B(资料性)商标质量评价指标 附录C(资料性)现场勘验记录表. 4 附录D(资料性)评估报告模版(收益法)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济南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济南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山东齐鲁知识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山东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山东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国信(山东)知识产权鉴定评估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成君、李炳忠、桑文新、王月平、全东风、常祺祺、王兴玲、张伊帆、于红雷、胡卓君、王磊、 陈浩彬、何庆焕、赵君和、刘旭、赵正杰、朱晓梅、刘洋、孙晓风、赵伟宏、靖纪飞、黄文婵、张 大尧、宋锐、任爽、何倩、李宝山 II
商标价值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商标价值评估的评估原则、基本条件、评估内容、评估程序以及评估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投资或经营过程对商标的评估评价,可作为评估方开展商标价值评估的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1374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基本词汇 GB/T29187品牌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1374和GB/T291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商标trademark 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 三维标志、额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

3.2商标价值trademarkvalue 在投资或经营过程中,以货币单位表示的商标综合价值.

3.3收益法gainsmethod 通过将被评商标未来预期能产生的收益以体现其风险水平的折现率进行折现以确定被评估的商标 权价值的评估方法.

3.4市场法market approach 参照市场上相同或相似商标权的交易价格,来确定被评估的商标价值的评估方法.

3.5成本法costmethod 通过计算重置具有类似或相同服务功能的商标所要付出的成本来确定被评估的商标价值的评估方 法.

3.6收益年限benefit period 被评估商标具有获利能力持续的时间,单位为年.

3.7预期收益expected benefit 被评估商标在未来有效收益期内所带来的收益.

3.8折现率discountrate 将未来预期收益折现成现值的比率.

4评估原则
4.1公正性原则 评估方对商标的客观事实情况进行公正地分析和评估.

4.2科学性原则 评估方法与商标质量间存在科学的关系,真实体现商标质量与评估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评估参数 的设置、获取、取舍能够突出评估目的.

4.3客观性原则 评估过程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地反映评估对象的状况和价值.

4.4独立性原则 评估过程不受相关方授意的评估价值影响,评估工作坚持独立的第三方立场.

4.5时效性原则 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根据评估基准日确定,准确反映商标的实际情况.

4.6分类评估原则 基于商标所属的技术领域、行业状况和生命周期,对评估对象其进行分类评估.

5基本条件 5.1总述 商标价值评估相关方包括从事知识产权或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委托方.

申请评估的商标称为评估对象,评估工作由从事知识产权或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合称为评估方)实 施.

5.2委托方 商标评估的委托方是商标权人或经商标权人授权的单位或个人.

5.3评估方 5.3.1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a)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知识产权机构.

b)配备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做到客观公正、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尽职尽责、保护相关 方秘密、维护行业信誉的从业人员.

5.3.2评估机构 a)依法设立并取得国家认可的评估机构资格证书.

b)配备取得资产评估或价格鉴证执业资格并通过执业资格年度检查、具备与知识产权评估业务要 求相适应的专业知识、经验和专业胜任能力的评估师负责从事评估服务工作.

c)具备与知识产权评估业务相关的管理制度.

5.4评估对象 5.4.1合法、有效的注册商标,权属关系明晰,无权属争议.

5.4.2正在使用,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经济前景,可以依法处置.

5.4.3符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6评估内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60.01 CCS 1 6531 T/SDFW 团 体 标 准 T/SDFW001-2024 厨房安全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2024-07-26发布 2024-08-06实施 山东省中小企业服务联合会 发布
目录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4.1总则... 4.2终端组成. 4.3主机.. 4.4外部设备.. 4.5接口... 5功能要求.. 5.1操作人员状态监测功能 5.2灶具火焰伴随监测功能. 10 5.3温湿度实时监测功能.. 11 5.4可燃(危险)气体实时监测功能 11 5.5驱鼠驱害功能.. 11 6性能要求. 11 7安装要求. 12 8性能测试.. 13 8.1测试规则. 13 8.2功能测试. 13 8.3安装后测试. 1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 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 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天用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省中小企业服务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天用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安全产业 协会、山东天用应急装备有限公司、山东天用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中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名泉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济南 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威海市环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中 科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文件主要起草人:董涛、刘建龙、王世云、姜秀溪、董岩、 张吉红、李静、徐晓玲、刘恒志、曹志贤、郑玉明、金瑶、杨明丽、 林大伟、刘红芹、柳岩、刘涛、下伟伟、赵曦、井卓超、王振、李欣 荣、岳雯、尹宪达、贾泽文、李又保、闫玉林.

厨房安全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的厨房安全智能终端技术主要作为各类烹调、加工食物场 所的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主要适用于餐饮行业的厨房场所,如饭店、 机关、学校、医院、社区、企业等,还可适用于食品加工间(坊)、 食品配送中心、家庭厨房、面包店、咖啡馆等场所.

其他类似场所可参考本规范执行.

其中涉及的安全报警系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传统火灾报警 联合使用.

用于生产和储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本文件不适品等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必不可少的 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17火灾报警控制器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12978消防电子产品检验规则 GB16838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 CECS448可视图像早期火灾报警系统技术规程 GA/T1127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条件 GA/T1128安全防范视频监控高清晰度摄像机测量方法 GB/T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9254.1-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 第1部分:发射要求 GA/T645-2014安全防范监控变速球形热像机仪 GA/T1127-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2818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 术要求 GB/T30147-2013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 试验 GB15322.2-2019可燃气体探测器第1部分:工业及商业用途型 可燃气体探测器 GB/T2423.3-2016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 定湿热试验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17618家用电器、工业科学用设备及电动工具中的射频电磁 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50028-202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 220. 20 CCS R12 体 标 准 T/SCL0G007-2024 绿色低碳道路货运企业要求及评价细则 Requirements and detailed rules for green low-carbonroadfreight enterprises 2024-07-08发布 2024-08-08实施 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 发布
T/SCL0G 007-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评价原则 6评价指标体系 7评价方法 附录A(资料性) 绿色低碳道路货运企业评价指标表 参考文献.
T/SCL0G 00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 深圳市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地 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香港物流商会、澳门国际科技产业发展协会.

本文件起草人:李林、龚叶超、郑艳玲、孙慧君、黄晶武、刘菊梅、柴熙、彭俊斌、康平陆、 钟鸿兴、林志豪.

II
T/SCL0G007-2024 引言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提 出建立健全联通港澳、接轨国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开展 标准化试点示范,加快绿色、智慧供应链发展,推动供应链跨界融合创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供应 链标准.

为响应“碳中和,碳达峰”和深化前海改革开放的国家战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 范围道路货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挥前海碳中和试点示范作用,提出绿色低碳道路货运企业 评价标准.

本标准结合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实践,在道路货运企业全流程业务链条中, 对绿色低碳管理、运输管理、智慧物流、经营运作、社会效益等方面提出评价要求,为道路货运企 业开展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提供运营、管理指导.

标准旨在将绿色低碳理念与传统道路货运相融合, 结合港澳两地现行相关政策规划要求,形成接轨ISO、PAS等相关国际标准的绿色低碳企业评价体系, 助推道路货运企业高质量、高效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运营模式.

IⅢ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1.100.01 CCS J 04 团 体 标 准 T/SCGS317003-2023 数控加工刀具状态监测数据采集规范 Data acquisition specifications of NC machining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 2023-12-23发布 2023-12-24实施 中国图学学会 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T/SCGS 317003-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数据采集内容分类 4.1数据采集分类 4.2数据采集内容 5数据采集方法 5.1监测信号数据采集方法 5.2标签数据采集方法 6数据采集过程和要求 6.1监测信号采集流程和要求 111I X 6.2标签信号采集流程和要求 7应用示例 附录A(资料性)刀具状态监测数据 附录B(资料性)标签数据采集 参考文献 10
T/SCGS 31700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图学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雁栖湖基础制造技术研 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迎光、刘长青、牟文平、李德华、华家记、王宁坤、朱绍维、冯峰、郝小忠、 姜振喜、代凯宁、钱显辰、刘宽.

中国标准出版社
T/SCGS 317003-2023 引言 为满足新一代装备的性能需求,零件必须具备高精度、高强度、高性能的特点,面数控加工作为制造 领域的关键技术,在制造中占据主导地位.

加工过程的状态预测是实现智能数控加工的关键,对刀具进 行精确预测,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刀具磨损过程异常复杂,基于数据驱动是预测刀具状态的有效方法,本文件提出了反应刀具状态信 号的种类、采集流程、监测信号去噪方法及刀具状态检测方法,本文件指导加工系统采集,为刀具状态 预测提供了数据基础.

高质量的监测数据是精确预测刀具状态的前提,本文件指导监测信号采集流程、数据处理及刀具检 测,为刀具状态预测提供高质量数据.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专利(CN201710971614.8)“一种面向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 的发布机构备案.

相关信息可以通过 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 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 责任.

T/SCGS 317003-2023 数控加工刀具状态监测数据采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控加工过程中刀具状态监测数据采集的内容分类、方法流程、要求、及实施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数控加工过程中刀具状态信息的数据采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98-2010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词汇 GB/T32335一2015机械振动与冲击振动数据采集的数规定 GB/T33863.8-2017OPC统一架构第8部分: 3术语和定义 GB/T32335GB/T33863.8界定的以及 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刀具劣化形式toolfailuremod 包括侧面磨损、凹槽磨损、裂绞 微崩、破损.

3.2 采样频率samplingfrequency 单位时间内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

计算机数字控制puternetworkcontrol;CNC 由计算机完成数值计算,并直接发出控制指令参与控制过程.

3.4 控制系统工业接口标准oleforprocesscontrol;OPC 针对现场控制系统的一个工业接口标准.

4数据采集内容分类 4.1数据采集分类 数据采集按采集对象分为: a)监测信号数据; b)标签数据.

4.2数据采集内容 4.2.1监测信号数据包括机床主轴信号、外接传感器信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1.100.01 CCS J 04 团 体 标 准 T/SCGS317002-2023 金属材料 残余应力场的测定 变形力法 Metallic materials-Determination ofresidual stressDeformation force method 2023-12-23发布 2023-12-24实施 中国图学学会 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T/SCGS 317002-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5原理. 2 5.1变形力测量原理 5.2残余应力场推断原理 6测量设备和材料 6.1力传感器 6.2材料约束装置 7测量流程和方法 7.1述 7.2 被测构件准备 7.3 获取体积系数矩阵 7.4材料去除及变形力测量 7.5数据处理及残余应力场求解 7.6残余应力场测量误差分析与结果评价 7.7应用示例 8 8检测报告的编写 8.1检测记录 8.2检测报告 附录A(资料性)残余应力场-变形力力学原理 附录B(资料性) 变形力法测量试件残余应力示例 附录C(资料性)变形力法测量试件残余应力检测报告 14 参考文献 61
T/SCGS 31700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图学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上海 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迎光、刘长青、牟文平、赵智伟、张烘州、李德华、何方舟、王鹏程、郭浩楠、郝小忠、 黄信达、李仁政、陈智斌、王恩宁、陈俊松、王宁坤.

中国标准出版社
T/SCGS 3170022023 引言 残余应力是产品构件外部载荷去除后留存在构件表面和内部的自相平衡的应力,具有大小、方向和 品构件的强度、抗断裂性能、疲劳强度、构件尺寸稳定性、抗腐蚀能力、制造质量和服役(工作)可靠性等 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残余应力场进行测量及分析是重要且必要的.

本文件旨在高精度地测量大型试件的残余应力场,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设计性能、优化产品的加工工 艺提高零件合格率、更加准确的评估产品服役寿命,能够为高价值产品、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设计提供 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7.1.1与(CN202010747996.8)“一种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精确测量变形力的方法及装置”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 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 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李迎光、刘长青、赵智伟、郝小忠复生树国、郭浩楠 联系人:刘长青 联系方式:liuchangqing@nuaa edu.n ZA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判含 简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 责任.

T/SCGS 317002-2023 金属材料残余应力场的测定变形力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变形力法测定金属材料开散性结构类试件内部初始残余应力场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变形力法进行金属材料残余应力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863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GB/T20522半导体器件第14-3部分:半导体传 力传感器 GB/T33582机械产品结构有限元力学分析通息 GB/T40121技术产品文件产品残余应力 3术语和定义 GB/T 4863 GB/T 20522、GB/ 、GB/T401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产品残余应力produet residual stress 产品构件外部载荷去除后留存在构件表面和内部的自相平衡的应力.

注:具有大小、方向和位置三维空间矢量分布特征.

[来源:GB/T40121-2021,修改3.1] 3.2 变形力deformationforce 工作在非切削状态下,因切削去除材料引起的不平衡应力场使工件产生变形趋势,在装夹约束状态 下,变形趋势必然会在工作台、装夹等约束位置产生力的变化,将此产生等效变形趋势的力定义为变 形力.

3.3 变形力法deformationforcemethod 通过监测试件材料去除过程中的变形力推断试件内部残余应力场的方法.

3.4 残余应力场residual stress field 在产品构件外部载荷去除后,整体构件内形成的一种具有三维空间矢量分布特征的物理量场.

3.5 体积系数矩阵volume coefficientmatrix 材料在不同几何状态下,不同区域、不同方向的残余应力值对变形力影响大小的系数组成的矩阵.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1.100.01 8 团 体 标 准 T/SCGS317001-2023 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工艺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adaptive machining process of floating clamping 2023-12-23发布 2023-12-24实施 中国图学学会 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T/SCGS 317001-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4.1原理 4.2工艺要素的分类 5装夹系统 5.1通用要求 5.2装夹系统构成 6工艺流程 6.1述 6.2加工前工艺准备 6.3装夹定位及布局 6.4夹具及工件安装 6.5自适应加工 附录A(规范性)6X定位原理 10 附录B(资料性)典型装夹示例 12 参考文献 图1定位模块示例 图2总流程图 图3压板式夹紧方式示意图 图4拉钉式夹紧方式示意图 图5真空式夹紧方式示意图 图6定位方式 图7装夹布局示例 图B.1压板式夹紧方法 12 图B.2框式结构压板式夹紧方法 12 图B.3拉钉式夹紧方法 图B4真空式夹紧方法
T/SCGS 31700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图学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上海 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雁栖湖基础制造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迎光、刘长青、牟文平、郝小忠、赵智伟、何方舟、高鑫、冯峰、倪炀、李德华、 李卫东、郭浩楠、王斌利、周光哲、潘新、赵宇杰、陈俊松、王恩宁、陈智斌.

中国标准出版社
T/SCGS 317001-2023 引言 新一代机械产品对加工变形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优化和调整方法基于固定装夹加工工 艺方法,将工件直接固定于工作台上加工,难以在加工过程中释放并消除工件变形,导致工件变形问题 随加工逐步累积,加工完成后松开装夹导致零件变形超差.

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工艺将工件撑起加工,可在加工过程中释放变形,进面实现加工变形的有效控 制.

该工艺已在成飞、上飞等国内大型航空航天企业得到使用.

然面,当前国内外均未针对浮动装夹自 适应加工的工艺规范形成相应标准,包括工件毛坯设计、工件装夹布局、工件定位夹紧指标及浮动装夹 加工工艺标准等,制约了该项工艺在国内的推广.

制定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工艺规范,规定工件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的总体要求、装夹系统设计制造 的通用要求以及加工工艺流程,可利于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工艺在国内各家制造单位推广,促进金属材 料框、梁、壁板等机械制造领域零件加工精度的提高.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专利(CN201610518135.6)”6X定 营备”、(CN202010747996.8)“-种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这些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提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 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 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

相关信息可以通过 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李迎光、郝小忠、巡智伟、陈耿祥、牟文平、赵雪冬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泰淮区御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 责任.

T/SCGS 317001-2023 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工艺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件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的总体要求、工艺流程,以及浮动装夹系统设计制造的通用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料框、梁、壁板等制造业领域工件的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工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明年份的引用 文件,仅该年份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年份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安全要求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863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GB/T7932-2017气动对系统及其元 规则和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4863界定的以及下列 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floatingclampingadaptive machining 在加工中自适应释放、监测并控制工件变形的加工工艺.

3.2 6X定位方法6Xlocatingmethod 固定装夹区域限制工件6个自由度,浮动装夹区域采用X个浮动定位点辅助支撑工件的定位 方法.

浮动模块floating module 装夹装备中用于浮动的组件.

4总体要求 4.1原理 4.1.16X定位方法 将待加工工件划分为固定装夹区域和浮动装夹区域,固定装夹区域限制工件6个自由度,保证加工 基准,浮动装夹区域采用X个浮动定位点辅助支撑工件,具体按附录A中A.1.

[来源:专利“6X定位方法”,专利号:CN201610518135.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