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BSF 002-2024 砂生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pdf
ICS 65.020.20 CCS B 61 T/HBSF 林 业 团 体 标 准 T/HBSF002-2024 砂生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Code ofpracticeforseed propagationofSophoramoorcrofiana 2024-06-28发布 2024-07-01实施 湖北省林学会 发布
T/HBSF 002-2024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种子采收与贮藏 4.1采种林选择 4.2果实采收 4.3净种 4.4种子贮藏 5种子处理 5.1预处理 5.2催芽. 6大田育苗.
2 6.1圃地选择 6.2整地作床 6.3苗床消毒, 6.4播种时间 6.5播前准备 6.6播种 6.7苗期管理 7容器育苗 7.1容器选释 7.2裁培基质 7.3苗末准备 7.4播种 7.5苗期管理 8越冬防护 8.1露地越冬 8.2假植越冬 9苗木出圃. 9.1苗木分级 9.2质量检验 9.3标签... 9.4包装、运输 10档案管理. 附录A(资料性)砂生槐苗木质量等级
T/HBSF 00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林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南市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站(市中心苗圃)、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宁 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城市管理局、湖北省国有林场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文涛、张亚东、马林江、仁增康珠、张金娥、李蔚、巴桑、次仁卓玛、顿珠、 唐勇军、李聪、黄发新.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存在的疑间或修改意见,可咨询或至湖北省林学会,联系电话:027-87698180, 邮箱:hbsf2023e126.. II
T/HBSF 002-2024 砂生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播种育苗技术的种子采收与贮藏、种子处理、大田 育苗、容器育苗、越冬防护、苗木出圃、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西藏自治区砂生槐适生区域的播种育苗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2280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2290林木种苗标签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千本文件.
3. 1 硬实种子(hardsolid seeds) 种皮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并保持原来大小状态的种子.
4种子采收与贮藏 4.1采种林选择 采种林应交通便捷、地势平坦,土质和水源条件优越,且环境与有苗生产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相似: 采种林群落应整体处于中龄林至成熟林,砂生槐植株数量在群药中处于绝对优势,植株密度适中,生长 健壮、生长势强,无病虫害.
4.2果实采收 8月~10月,砂生槐荚果由青转黄至英果果皮开裂前采收.
采收后放置在通风、透气良好的尼龙纱 袋、布袋或麻袋中.
4.3净种 将英果摊放在平整干净的地面,阳光下曝晒.
英果充分干燥后,用棍棒敲打或硫子碾压,使种子脱 落.
用风选法除去荚果壳、树叶等杂质,用7mm孔径筛子筛出大颗粒杂质,再用2mm~3mm孔径筛子 去除沙土等细小杂质.
再将种子倒入清水中,迅速充分搅拌,清除漂浮在表面的树叶、破损种子及虫蚀 种子等,再筛出沉淀在底部的沙石、土壤等杂质.
将漂洗干净的种子平铺在平整干净的地面,晾晒2d~3d,不断翻搅,待种子完全干燥后,收集并 置于通风干燥处.
4.4种子贮藏 准备翌年播种的种子,适于在室温15℃~20°C的通风干燥处保存.
需要保存1年以上的种子,应放入0°℃~5°C的低温冷库或冰箱冷藏室中,用封口袋或容器密封保存.
T/HBSF 002-2024 5种子处理 5.1预处理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预处理,选择其中一种: a) 破皮处理:以砂生槐种子上部为胚芽或胚根的位置,以种子下部远离胚芽或胚根的位置为人 工破皮点,用剪刀或手术刀刺破种皮.
b) 强酸处理:将种子放入玻璃器Ⅲ中,加入没过种子,浓度98%的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浸 种60min后取出用自来水反复冲洗至硫酸完全洗净去除.
5.2催芽 经过预处理的种子在室温下用0.5%的KMnO溶液消毒30min,然后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 用温水进行浸种24h,将浸泡吸胀的种子与湿沙混合.
沙子需经过1mm一2mm的筛子过筛后用0.5%的 KMnOa溶液浸泡消毒10min,之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
种沙比例1:3,沙子湿度保持手握成团、松 开即散状态,催芽最适温度为20℃~25°℃.
每天轻轻翻动沙子,保持沙子湿润,等种子萌发露白后开 始播种.
6大田育苗 6.1圃地选择 画地选择土层深厚的沙土或砂质壤土,肥沃疏松、排灌良好.
6.2整地作床 入冬前深翻40cm以上施复合肥750kg/hm²、有机7500kg/hm²~15000kg/hf,旋耕混合均匀.
翌年春,整细靶平作床,黄床做成低睡,睡埋高15cm~20cm、床宽100cm~120cm床间步道宽30cm~ 40cm,床长因地制直 6.3苗床消毒 播种前1周苗床喷施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
6.4播种时间 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播种,6月~8月中旬南季为宜 6.5播前准备 筛出催芽种子,清水洗净.
播前苗床先灌足底水,待水渗下睡床稍干,再开沟,沟深2cm~3cm, 沟宽5cm-10cm,行距15cm~20cm.
6.6播种 条播,在沟内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底,种于间距2cm~3cm,覆细土1cm~1.5cm,压实、杷平、盖 草并浇足水分.
6.7苗期管理 6.7.1揭除覆盖物 待种子有50%~60%出土露出子叶时,揭去盖草.
6.7.2水肥管理 自播种至幼苗真叶3枚~5枚期间应保持圆地土壤湿润,连续晴天2d~3d喷水一次.
降雨造成圃地 积水,应及时排涝.
出苗1个月后,每隔10d~15d喷施3%~5%肥水溶液,7月为平衡肥,8月~9月中旬为高磷、高钾 肥,之后停止施肥.
播种期较晚的不宜施肥.
T/HBSF 001-2024 秀丽水柏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pdf
ICS65.020.20 CCS B 61 T/HBSF 林 业 团 体 标 准 T/HBSF001-2024 秀丽水柏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Code ofpractieeforcutting propagationofMyricarielegansRoyle 2024-06-28发布 2024-07-01实施 湖北省林学会 发布
T/HBSF 001-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采穗圆营建与管理 4.1采穗画营建 4.2采穗圆管理 5圆地准备 5.1圆地选择 5.2整地、施肥与消毒 5.3作床.. 6穗条选择与制备 7扦插时间及方法 7.1扦插时间, 7.2扦插方法, 8插后管理. 8.1硬枝扦插 8.2嫩枝扦指 9病虫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9.2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10苗木分级与出圃..... 10.1 苗本质量分级, 10.2 苗木出圃 11包装、运输与检疫 11.1包装、远输 11.2检疫. .......... 12档案管理.
T/HBSF 0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林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南市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站(市中心苗圃)、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宁 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城市管理局、湖北省国有林场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文涛、张亚东、黄国伟、巴桑、次仁卓玛、仁增康珠、张金姨、李蔚、顿珠、 马林江、唐勇军、李聪、黄发新.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存在的疑间或修改意见,可咨询或至湖北省林学会,联系电话:027-87698180, 邮箱:hbsf2023e126.. II
T/HBSF 001-2024 秀丽水柏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秀丽水柏枝(MyricariaelegansRoyle)扦插育苗过程中的采穗画营建与管理、圃地准 备、穗条选择与制备、扦插时间与方法、插后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分级与出圆、包装、运输与检疫、 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秀丽水柏枝托插育苗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LY/T 1829 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 LY/T 2280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采穗圃营建与管理 4.1采穗圃营建 选用适合当地培育的秀丽水柏枝优良无性系或优树种条建立采穗圃.
建立采穗画的材料应当提前通过扦插方式进行繁殖.
定植时间宜选择春季,裁植密度40cm~50 cm×60 cm~80 cm. 4.2采穗圃管理 及时微好采穗圃的中耕、除草、追肥、排灌、除、定于等工作,确保当年穗条质量.
采穗圃建立 后一般采集碑条3a~5a.
每年每株保留3根~5根萌条为宣若母树退化或有害生物危害严重时应更新 重建.
5圃地准备 5.1围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排灌便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地.
具体参照GB/T 6001相关规定执行.
5.2整地、施肥与消毒 冬末初春整地,将画地深翻1次~2次,深度30cm~40cm.
将复合肥750kg/hm²~900kg/hm²或有 机肥22500kg/hm²~30000kg/hm²及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70%)20kg/hm²~30kg/hm²均匀 撒于画地,再旋耕1次~2次.
5.3作床
T/HBSF 001-2024 在雨水充足地区,土壤整细杷平后开围沟、中沟、厢沟,围沟宽80cm~100cm、深60cm~80cm, 中沟宽50cm、深40cm,厢沟宽30cm~35cm、深20cm~25cm.在干早地区,土壤整细耙平后起垄, 垄宽25cm~30 cm、垄高20 cm~25 cm 苗床床面宽1.0m~1.2m,床间步道宽30cm~40cm,长度随地形面定.
要求床面土壤细碎,均匀 平整,可铺厚度2cm~3cm的细土,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50%)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 剂,有效成分70%)按10kg/hm²~15kg/hm²拌入细土中.
扦插前苗床上方铺设黑色地膜,四周用土压实.
6穗条选择与制备 选择生长健壮粗度0.5cm~2.0cm的半木质化或木质化当年生枝条.
硬枝扦插,穗条选择芽体饱满、 未抽芽展叶的枝条:嫩枝扦插,尽量选择胶芽饱满、带有叶片的茎段:插穗长度10cm~15cm,包含3 个~5个芽,剪口上端距顶芽上端1cm~2cm,上方剪口保持平口,下方剪口成斜口.
嫩枝穗条,保留 插穗顶端4片~6片复叶:剪好后穗条按照粗细分级打捆,将插穗没入800倍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 成分50%)溶液中消毒20min~30min,随后再将插穗基部1/2高度浸入浓度为200mg/L的ABT生根促进 剂中浸泡2h~3h 7扦插时间及方法 7.1扦插时间 硬枝托插在3月上中旬进行,激枝托插可在7月8月进行.
7.2扦插方法 将制备好的插穗按照株距15cm,行距25cm的株行距插入苗床中:扦插深度为穗条长度的2/3~3/4.
硬枝扦插,确保插穗顶芽保留在床面防草膜之上:嫩枝扦插,确保穗条上部带叶片的部分保留在床面之 上.
插好后将穗条周达基质紧实,用800倍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50%溶液浇透定根水.
8插后管理 8.1硬枝扦插 8.1.1生根抹芽 扦插后生根阶段,保持圃地湿润,忌积水.
萌芽后,保留2个一3个健状芽,其余抹去.
8.1.2除草 及时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8.1.3水分管理 根据土填摘情,适时适量浇水,保证圃地土壤湿润,不积水.
8.1.4施肥 6月~8月,间隔20d~30d,喷施3%~5%复合肥溶液:9月~10月,每月喷施1次~2次0.3%~0.5% 磷酸二氢钾.
8.2嫩枝扦插 扦插后搭建中间高度约80cm~100cm的小拱棚,盖上透明薄膜,四周用土压实密封保湿.
插床上 方搭设高1.5m~2m的遮光度75%的活动遮阳网.
扦插1周内保持全天遮盖,一周后仅在10点~16点日 照过强时进行遮盖:并每隔7d~10d选择晴天的下午喷酒一次500倍~800倍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 成分50%)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70%)溶液杀菌.
扦插25d~30d苗木生根后,除去小 拱棚.
2
T/HBSEA 010-2024 湖北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评估标准.pdf
湖北省软件企业协会 团体标准 T/HBSEA010-2024 湖北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 评估标准 Hubei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Innovative Data Backup Syste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2024-08-28发布 2024-08-29实施 湖北省软件企业协会发布
T/HBSEA 010-2024 目录 前 言.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评估标准 3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3.1术语和定义 f 3.2缩略语 5 一般要求 5 4.1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评估标准准入条件 5 4.2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评估指标体系 6 4.3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评估标准分值计算 4.4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评估分值分级 5详细要求.... 5.1基础评估项指标 5.2企业评估项指标 5.3附加评估项指标 16 17 参考文献 61
T/HBSEA 010-202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省软件企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吧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咸宁职 业技术学院、湖北省软件企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盛武、段鹏飞、董智超、皮崇明、李芳、丁欣、王敦洲、陈亮、雷智、肖辉、 余莎莎、赵幽、冯辉、魏会生、温晖.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于2024年8月首次发布.
T/HBSEA010-2024 引言 为全面客观衡量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的安全评估,构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评 估模型和方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企业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评估提供了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可用于发 现企业在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为持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评估提供决策参考,也可以用于第二方或第三方在测试、采 购选型中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进行评估.
T/HBSEA 010-202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评估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评估中的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任何组织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的安全评估准则.
本文件适用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的研制、测试和采购选型中,对信息技 术应用创新数据备份系统进行自评估或第三方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88-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GB/T29765-2013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备份与恢复产品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20988-2007、GB/T 29765-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1 数据Data(英译) 泛指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包括业务运行的数据库数据、应用数据、中间件数据、操作 系统数据、PDF图片文档非结构化数据等.
3. 1. 2 数据备份DataBackup(英译) 数据备份是指拷贝复制或归档数据的过程,以便于在数据丢失时能够恢复原始数据.
3. 1. 3 数据恢复DataRecovery(英译) 3
T/HBIQA 0011-2024 中兽药中非法添加药物恩诺沙星快速检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pdf
ICS 67. 050 CCS X 04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IQA 0011-2024 中兽药中非法添加药物恩诺沙星快速检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Rapid detection of illegally enrofloxacin in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method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 001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厦门市普识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艾连峰、曾勇明、杨欣羽、张若愚、王敬、张海超、李珊.
T/HBIQA 0011-2024 中兽药中非法添加药物恩诺沙星快速检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兽药中恩诺沙星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快速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中兽制剂中恩诺沙星成分的快速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不同物质具有与其分子结构相对应的特征拉曼光谱.
一般样品经稀释,复杂样品经液液萃取,加表 面增强试剂对信号增强,进行拉曼光谱扫描.
与标准谱图库中的恩诺沙星特征拉曼位移(1080±5cm, 1215±5 cm 1245±5 cm 1280±5 cm 1349±5 cm 1350±5 cm~ 1399±5 cm 1500±5 cm~ 1629±5 cm) 进行匹配识别,对样品中的恩诺沙星进行定性判定.
5试剂和材料 5.1试剂 除另有规定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1甲酸,色谱纯.
T/HBIQA 0011-2024 5.1.2甲醇,色谱纯.
5.1.3乙睛,色谱纯.
5.1.4氯化钠.
5.1.5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
5.1.6石墨化碳(GCB).
5.1.7净化管:2mL离心管装有0.12g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PSA)0.05g石墨化碳黑(GCB).
5.1.8促凝剂:1mol/L的氯化钠,称取氯化钠固体0.585g,加水定容至10mL.
5.1.9甲酸-甲醇溶液:20mL甲醇加入1mL甲酸混合均匀.
5.1.10表面增强试剂:纳米金溶胶或相当者.
.
注:表面增强试剂的参考配制方法:纳米金溶胶:取10mL0.2mol/L氯金酸(AuCls-HCI-4H;O)水溶液加热至沸, 剧烈摸拌下准确加入0.2mL1%抗坏血酸(CH;Og),金黄色的氯金酸水溶液在1min内变为红色,冷却后加入0.05 mL浓度为1%的柠檬酸三销(Na:CsHsO)水溶液,据匀后备用,现用现配.
5.1.11恩诺沙星标准品:C1gHFN;Os,CAS号:93106-60-6,纯度≥98%.
5.1.12恩诺沙星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标准物质0.1000g,甲醇(HPLC级)准确定容至100mL.
保证配 制样本浓度为1mg/mL,于4C避光保存,有效期1个月.
5.2材科 5.2.1塑料具塞离心管:2mL.
5.2.2移液吸头:10μL,200μL,1000μL. 5.2.3容量瓶:10mL.
6仪器设备 6.1拉曼光谱仪 稳频激光光源:发射波长为785±1nm,线宽<0.1nm,能量≥250mW:光谱分辨率≤10cm:光谱 响应范围300cm~2700cm,或大于该响应范围. T/HBIQA 0011-2024 6.2 移液器:200μL,1000μL. 6.3涡旋振荡器. 6.4离心机:最大转速≥10000r/min. 6.5电子天平:感量为0.01g和0.0001g 6.6氮吹仪. 7测定步骤 7.1提取 称取混合均匀的样品0.5g(精确到0.01g),加入1mL乙,0.1g氯化钠进行萃取,涡旋30秒,10000 r/min离心2min,取上清液加入到净化管中,涡旋1min,10000r/min离心2分钟,取上清液200gL,氮吹 至干,向其中加入200uL甲酸-甲醇溶液(5.1.9)进行复溶,待测. 7.2测定 7.2.1拉曼光谱仪器分析参考条件 激光能量≥250mW,数据采集时间≥4s. 7.2.2表面增强和测定 向检测瓶中依次加入200μL表面增强试剂(5.1.10),100μL待测液,100gL促凝剂(5.1.8),混 匀后立即置于检测池中检测. 7.3质控试验 每批样品应同时进行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试验. 7.3.1阴性对照 称取空白试样,按照7.1和7.2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7.3.2阳性对照 准确称取空白试样20g置于15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0gL恩诺沙星标准溶液,使待测样本浓 度为20mg/kg,按照7.1和7.2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T/HBIQA 0003.7-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7部分:蓝点马鲛实时荧光PCR法.pdf
ICS 67.120.30 B 50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IQA0003.7-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7部分:蓝点马鲛实时荧光PCR法 Detection of mon Histamine-rich fish derived ingredient in food Part7: Sberomorus niphonius Real-time PCR method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 0003.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T/HBIQA0003-2024《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系列标准》分为7 个部分: 第1部分:蓝圆实时荧光PCR法 第2部分:日本靖实时荧光PCR法 第3部分:沙丁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4部分:秋刀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5部分:竹策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6部分: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7部分:蓝点马实时荧光PCR法 本文件为T/HBIQA0003.7-2024,第7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河北三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立兵、陈敏娜、项佳林、陈志敏、姜彦芬、蒲静、王建昌、董振国、王金风.
T/HBIQA 0003.7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7部分:蓝点马鲛实时荧光PCR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食品中蓝点马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食品中蓝点马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
本部分所规定方法的最低检出限(LOD)为 0.1%(质量分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7403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蓝点马蚊Sberomorus niphonius 又称为燕鱼,属于鲈形目(Percijfommes),艘科(Cybidae)、马属(Sberomorus).
3.2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的积累实时监控整个PCR扩增过程.
3.3Ct值cycle threshold value 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1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4.2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leic acid) 4.3Cyzb: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ochromeb gene) 4.4dNTP: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 4.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thylammonium bromide) 4.6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4.7EDTA: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cetic acid) 4.8FAM:鞍基荧光素(carboxyfluorescein) 4.9BHQ1:黑洞淬灭基团1 5原理 通过Ct值和标准曲线对起始模板进行定量检测.
提取样品DNA为模板,以蓝点马Cyrb基因中相对保守 2
T/HBIQA 0003.7-2024 且高度特异的引物和探针进行目标物的实时荧光PCR扩增,根据实时荧光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 物荧光信号的强弱判定,实现对蓝点马皎成分的定性分析.
6试剂和材料 6.1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
6.2检测用引物和探针序列见表1.
表1引物和探针序列 名称 序列(5-3′) 目的基因 F:TCTGCCCTATCAACTTTCGATGGTA 真核生物 内参照 R:AATTTGCGCGCCTGCTGCCTTCCTT 18Sr RNA P:FAM-CCGTTTCTCAGGCTCCCTCTCCGGAATCGAACC-BHQ1 基因 蓝点马 F:AACAACGAGGGCTTACATTTCG R:CGTCTGCGATGAGGGTTCA b基因 P:FAM-CAATCTCCCAGTTCTT-MGB-NFQ 6. 3 CTAB裂解液: 20 g/L CTAB 0.1 mol/L Tris-HCI (pH 8.0) 1.4 mol/L NaCl 20 mmol/L EDTA (pH8.0).
6.4CTAB沉淀液:5g/L CTAB,40mmol/LNaC1. 6.5蛋白酶K(20mg/mL),-20C条件下保存.
6.6三氯甲烷,分析纯.
6.7异丙醇,分析纯.
6.875%乙醇,分析纯无水乙醇配制.
6.9荧光PCR预混液(2×).
6. 10TE 缓冲液(Tris-C1、EDTA 缓冲液): 10 mmol/L Tris-HC1(pH8.0), 1 mmol/L EDTA(pH8.0).
仪器和设备 7.1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7.2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
7.3恒温水浴锅.
7.4离心机:最大离心力要超过12000g. (~00~00~0~1~1) 7.6研钵及粉碎装置.
7.7涡旋震荡仪.
7.8pH计:精度为0.1.
7.9分析天平:精度为0.01g.
7.10超净工作台.
7.11均质器.
8 8.1样品前处理 鱼罐头、鱼肠、鱼丸等食品取肉糜300mg,置于三氯甲烷:甲醇:水混合溶液(1:2:0.8)中室温孵育过 夜,去除油脂的肌肉组织可用于核酸提取: 鱼肉、鱼排、鱼糜等鱼肉制品取300mg,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放入研体中,在研钵中倒入液氮,
T/HBIQA 0003.7-2024 将样品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或用冷冻研磨仪研磨成粉末.
8.2DNA提取 称取50mg已制备好的样品于2mL离心管中,加入1.5mLCTAB裂解液和10μL蛋白酶K, 振荡混匀,65C下孵育30min,期间每隔10min振荡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至 一新离心管中,加400uL三氯甲烷:异戊醇(24:1)溶液,充分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 上清液至另一新离心管中,加入0.8倍体积异丙醇,混匀后室温下静置1h.
12000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70%乙醇洗涤一次,晾干:加入50uLTE,溶解沉淀即为DNA溶液,于-20C保存 备用.
也可用等效的商业化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样品DNA.
8.3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取适量DNA溶液原液,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 值A2和Aso.
DNA的浓度按照公式(1)计算: c=A2s×N×50 .....(1) 公式(1)中: c-DNA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微升(μguL): A-260nm处的吸光值: N--核酸稀释倍数.
当4260/A2xo比值在1.7~2.0之间时,适宜于实时荧光PCR扩增.
8.4实时荧光PCR检测 8.4.1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实时荧光PCR反应参数见表2.
每个样品各做两个平行管,可先将反应试剂及引物预混成 混合液.
表2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试剂名称 终浓度 反应体系/L 荧光PCR预混液(2x) 1× 12.5 F(10 μmol/L) 400 nmol/L 1 R(10 μmol/L) 400 nmol/L 1 P(10 μmol/L) 400 nmol/L 1 DNA模板(50-100 ng/μL) - 2.0 补水至 25 8.4.2扩增条件 混匀离心后置于实时荧光PCR仪上进行扩增,扩增条件为:95C预变性30s:95℃15s,60℃35 s(收集荧光信号),40个循环.
不同仪器可根据仪器要求将实时荧光PCR反应条件作适当调整.
8.4.3试验对照 检验过程中分别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以蓝点马鲛提取的DNA为阳性对照,以 已知不含有蓝点马鲛的样品提取的DNA为阴性对照,以灭菌水为空白对照.
样品、阳性对照、阴 性对照、空白对照各设置两个平行.
9质量控制
T/HBIQA 0003.6-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6部分:上鱼实时荧光PCR法.pdf
ICS 67.120.30 B 50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IQA 0003.6-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6部分:鱼实时荧光PCR法 Detection of mon Histamine-rich fish derived ingredient in food Part6:Katsuwonus pelamis Real-time PCR method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 0003.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T/HBIQA0003-2024《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系列标准》分为7 个部分: 第1部分:蓝圆实时荧光PCR法 第2部分:日本靖实时荧光PCR法 第3部分:沙丁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4部分:秋刀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5部分:竹策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6部分: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7部分:蓝点马实时荧光PCR法 本文件为T/HBIQA0003.6-2024,第6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河北三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金风、付琦、陈志敏、蒲静、孙晓霞、王建昌、刘立兵、项佳林、董振国.
T/HBIQA 0003.6-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6部分:鱼实时荧光PCR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食品中鱼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食品中鱼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
本部分所规定方法的最低检出限(LOD)为0.1% (质量分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7403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鱼Sberjaponicas 又俗名炸弹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金枪鱼科(Thurnidae)、属(Katsuwomus).
3.2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的积累实时监控整个PCR扩增过程.
3.3Ct值cycle threshold value 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1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4.2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leic acid) 4.3ATP-6:线粒体基因atp合成酶复合物亚基6 4.4dNTP: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 4.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thylammonium bromide) 4.6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4.7EDTA: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acetic acid) 4.8FAM:羧基荧光素(carboxyfluorescein) 4.9BHQ1:黑洞淬灭基团1 5原理 实时荧光PCR法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现实时监测整个反应进程.
提取样品DNA为模板,以鱼ATP-6基因中相对保守且高度特异的引物和探针进行目标物的实时荧光 2
T/HBIQA 0003.62024 PCR扩增,根据实时荧光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强弱判定,实现对鱼成分的定性 分析.
6试剂和材料 6.1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
6.2检测用引物和探针序列见表1.
表1引物和探针序列 名称 序列(5'-3) 目的基因 F:TCTGCCCTATCAACTTTCGATGGTA 真核生物 内参照 R:AATTTGCGCGCCTGCTGCCTTCCTT 18SrRNA基 P:FAM-CCGTTTCTCAGGCTCCCTCTCCGGAATCGAACC-BHQ1 因 F:CCTTAACCCTGCCCTGAATTC 鱼 R:GCAGAGTAAGCAGTCGGTTGTTT ATP-6基因 P:FAM-ATTCCCCACACCAACAACCCGTTGA-BHQ1 6. 3 CTAB裂解液: 20 g/L CTAB 0.1 mol/L Tris-HCI (pH 8.0) 1.4 mol/L NaCl 20 mmol/L EDTA (pH8.0).
6.4CTAB沉淀液:5g/L CTAB,40 mmol/LNaC1. 6.5蛋白酶K(20mg/mL),-20C条件下保存.
6.6三氯甲烷,分析纯.
6.7异丙醇,分析纯.
6.875%乙醇,分析纯无水乙醇配制.
6.9荧光PCR预混液(2×).
6. 10TE 缓冲液(Tris-C1、EDTA缓冲液):10 mmol/L Tris-HCI(pH8.0),1 mmol/L EDTA (pH8.0).
7 仪器和设备 7.1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7.2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
7.3恒温水浴锅.
7.4离心机:最大离心力要超过12000g. (~00~00~0~1~1) 7.6研钵及粉碎装置.
7.7涡旋震荡仪.
7.8pH计:精度为0.1.
7.9分析天平:精度为0.01g 7.10超净工作台.
7.11均质器.
8 8.1样品前处理 鱼罐头、鱼肠、鱼丸等食品通常取肉糜300mg,置于三氯甲烷:甲醇:水混合溶液(1:2:0.8)中室温孵 育过夜,去除油脂的肌肉组织可用于核酸提取: 鱼肉、鱼排、鱼糜等鱼肉制品取300mg,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放入研体中,在研钵中倒入液氮,
T/HBIQA 0003.6-2024 将样品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或用冷冻研磨仪研磨成粉末.
8.2DNA提取 称取50mg已制备好的样品于2mL离心管中,加入1.5mLCTAB裂解液和10μL蛋白酶K, 振荡混匀,65C下孵育30min,期间每隔10min振荡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至 一新离心管中,加400uL三氯甲烷:异戊醇(24:1)溶液,充分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 上清液至另一新离心管中,加入0.8倍体积异丙醇,混匀后室温下静置1h.
12000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70%乙醇洗涤一次,晾干:加入50uLTE,溶解沉淀即为DNA溶液,于-20C保存 备用.
也可用等效的商业化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样品DNA.
8.3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取适量DNA溶液原液,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 值A2和Aso.
DNA的浓度按照公式(1)计算: c=A2s×N×50 .....(1) 公式(1)中: c-DNA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微升(μguL): A--260nm处的吸光值: N--核酸稀释倍数.
当A26/A2so比值在1.7~2.0之间时,适宜于实时荧光PCR扩增.
8.4实时荧光PCR检测 8.4.1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实时荧光PCR反应参数见表2.
每个样品各做两个平行管,可先将反应试剂及引物预混成 混合液.
表2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试剂名称 终浓度 反应体系/L 荧光PCR预混液(2x) 1× 12.5 F(10 μmol/L) 400 nmol/L 1 R(10 μmol/L) 400 nmol/L P(10 μmol/L) 400 nmol/L 1 DNA模板(50-100 ng/μL) 2.0 补水至 25 8.4.2扩增条件 混匀离心后置于实时荧光PCR仪上进行扩增,扩增条件为:95C预变性30s:95℃15s,60℃35 s(收集荧光信号),40个循环.
不同仪器可根据仪器要求将实时荧光PCR反应条件作适当调整.
8.4.3试验对照 检验过程中分别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以整鱼提取的DNA为阳性对照,以已知 不含有鱼的样品提取的DNA为阴性对照,以灭菌水为空白对照.
样品、阳性对照、阴性对照、 空白对照各设置两个平行.
9质量控制
T/HBIQA 0003.5-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5部分:竹筴鱼实时荧光PCR法.pdf
ICS 67.120.30 B 50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IQA 0003.5-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5部分:竹策鱼实时荧光PCR法 Detection of mon Histamine-rich fish derived ingredient in food Part5: Trachurus japonicus Real-time PCR method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 0003.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T/HBIQA0003-2024《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系列标准》分为7 个部分: 第1部分:蓝圆实时荧光PCR法 第2部分:日本靖实时荧光PCR法 第3部分:沙丁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4部分:秋刀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5部分:竹策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6部分: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7部分:蓝点马实时荧光PCR法 本文件为T/HBIQA0003.5-2024,第5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河北三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项佳林、高艺祥、付琦、刘立兵、姜彦芬、王建昌、王金风、孙晓霞、董振国.
T/HBIQA 0003.5-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5部分:竹策鱼实时荧光PCR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食品中竹策鱼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食品中竹策鱼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
本部分所规定方法的最低检出限(LOD)为0.1% (质量分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7403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竹英鱼Sardina pilchardus 属于鲈形目(Percijformes),鲶科(Carangidae),竹窦鱼属.
3.2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的积累实时监控整个PCR扩增过程.
3.3Ct值cycle threshold value 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1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4.2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lcic acid) 4.3NADH-6: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6基因 4.4dNTP: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eoxyribonucleosidetriphosphate) 4.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thylammonium bromide) 4.6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4.7EDTA: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acetic acid) 4.8FAM:羧基荧光素(carboxyfluorescein) 4.9BHQ1:黑洞淬灭基团1 5原理 实时荧光PCR法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现实时监测整个反应进程.
提取样品DNA为模板,以竹策鱼NADH-6基因中相对保守且高度特异的引物和探针进行目标物的实时荧 2
T/HBIQA 0003.5-2024 光PCR扩增,根据实时荧光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强弱判定,实现对竹策鱼成分的 定性分析.
6试剂和材料 6.1 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
6.2检测用引物和探针序列见表1.
表1引物和探针序列 名称 序列(5-3′) 目的基因 F:TCTGCCCTATCAACTTTCGATGGTA 真核生物 内参照 R:AATTTGCGCGCCTGCTGCCTTCCTT 18Sr RNA P:FAM-CCGTTTCTCAGGCTCCCTCTCCGGAATCGAACC-BHQ1 基因 F:CCCTCCATGCCCCACAA 竹策鱼 R:TGCTGCACTTGGGTTGGTAGT NADH-6 P:FAM-ACGCCACACCCCATTCCCGC-BHQ1 基因 6. 3 CTAB裂解液: 20 g/L CTAB 0.1 mol/L Tris-HCI (pH 8.0) 1.4 mol/L NaCl 20 mmol/L EDTA (pH8.0).
6.4CTAB沉淀液:5g/L CTAB,40 mmol/LNaC1. 6.5蛋白酶K(20mg/mL),-20C条件下保存.
6.6三氯甲烷,分析纯.
6.7异丙醇,分析纯.
6.875%乙醇,分析纯无水乙醇配制.
6.9荧光PCR预混液(2×).
6. 10TE缓冲液(Tris-CI、EDTA 缓冲液):10 mmol/L Tris-HCI (pH 8.0),1 mmol/L EDTA (pH 8.0).
7 仪器和设备 7.1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7.2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
7.3恒温水浴锅.
7.4离心机:最大离心力要超过12000g. (0~0~001~00~1~ 10) 7.6研钵及粉碎装置.
7.7涡旋震荡仪.
7.8pH计:精度为0.1.
7.9分析天平:精度为0.01g.
7.10超净工作台.
7.11均质器.
8 8.1样品前处理 鱼罐头、鱼肠、鱼丸等食品取肉糜300mg,置于三氯甲烷:甲醇:水混合溶液(1:2:0.8)中室温孵育过 夜,去除油脂的肌肉组织可用于核酸提取: 鱼肉、鱼排、鱼糜等鱼肉制品取300mg,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放入研体中,在研钵中倒入液氮,
T/HBIQA 0003.5-2024 将样品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或用冷冻研磨仪研磨成粉末.
8.2DNA提取 称取50mg已制备好的样品于2mL离心管中,加入1.5mLCTAB裂解液和10μL蛋白酶K, 振荡混匀,65°C下孵育30min,期间每隔10min振荡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至 一新离心管中,加400uL三氯甲烷:异戊醇(24:1)溶液,充分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 上清液至另一新离心管中,加入0.8倍体积异丙醇,混匀后室温下静置1h.
12000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70%乙醇洗涤一次,晾干:加入50μLTE,溶解沉淀即为DNA溶液,于-20°C保存 备用.
也可用等效的商业化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样品DNA.
8.3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取适量DNA溶液原液,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 值A2和A2so.
DNA的浓度按照公式(1)计算: c=A2s×N×50 ..(1) 公式(1)中: - -DNA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微升(μg/uL): A-260nm处的吸光值: N--核酸稀释倍数.
当A26/A2so比值在1.7~2.0之间时,适宜于实时荧光PCR扩增.
8.4实时荧光PCR检测 8.4.1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实时荧光PCR反应参数见表2.
每个样品各做两个平行管,可先将反应试剂及引物预混成 混合液.
表2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试剂名称 终浓度 反应体系/L 荧光PCR预混液(2×) 1× 12.5 F(10 μmol/L) 400 mmol/L 1 R(10 μmol/L) 400 nmol/L 1 P(10 μmol/L) 400 nmol/L 1 DNA模板(50-100 ng/μL) 2.0 补水至 - 25 8.4.2扩增条件 混匀离心后置于实时荧光PCR仪上进行扩增,扩增条件为:95C预变性30s:95℃15s,60℃35 s(收集荧光信号),40个循环.
不同仪器可根据仪器要求将实时荧光PCR反应条件作适当调整.
8.4.3试验对照 检验过程中分别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以竹策鱼提取的DNA为阳性对照,以已 知不含有竹鱼的样品提取的DNA为阴性对照,以灭菌水为空白对照.
样品、阳性对照、阴性对 t
T/HBIQA 0003.4-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4部分:秋刀鱼实时荧光PCR法.pdf
ICS 67.120.30 B 50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IQA 0003.4-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4部分:秋刀鱼实时荧光PCR法 Detection of mon Histamine-rich fish derived ingredient in food Part 4:Cololabis saira Real-time PCRmethod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 0003.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T/HBIQA0003-2024《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系列标准》分为7 个部分: 第1部分:蓝圆实时荧光PCR法 第2部分:日本靖实时荧光PCR法 第3部分:沙丁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4部分:秋刀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5部分:竹策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6部分: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7部分:蓝点马实时荧光PCR法 本文件为T/HBIQA0003.4-2024,第4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河北三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建昌、王金风、艾连峰、姜彦芬、陈志敏、董振国、刘立兵、蒲静、孙晓霞.
T/HBIQA 0003.4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4部分:秋刀鱼实时荧光PCR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食品中秋刀鱼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食品中秋刀鱼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
本部分所规定方法的最低检出限(LOD)为0.1% (质量分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7403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秋刀鱼 Cololabis saira 又称竹刀鱼,属于颌针鱼目(Beloniformes),竹刀鱼科(Sberesocidae),秋刀鱼属(Cololabis).
3.2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的积累实时监控整个PCR扩增过程.
3.3 Ctf cycle threshold value 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1PCR:聚合酵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4.2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leic acid) 4.3Cytb: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ochromeb gene) 4.4dNTP: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 4.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thylammonium bromide) 4.6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4.7EDTA: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cetic acid) 4.8FAM:羧基荧光素(carboxyfluorescein) 4.9BHQ1:黑洞淬灭基团1 5原理 实时荧光PCR法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现实时监测整个反应进程.
提取样品DNA为模板,以秋刀鱼Cyrb基因中相对保守且高度特异的引物和探针进行目标物的实时荧光 PCR扩增,根据实时荧光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强弱判定,实现对秋刀鱼成分的定 性分析.
2
T/HBIQA 0003.42024 6试剂和材料 6.1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
6.2检测用引物和探针序列见表1.
表1引物和探针序列 名称 序列(5-3) 目的基因 F: TCTGCCCTATCAACTTTCGATGGTA 真核生物 内参照 R:AATTTGCGCGCCTGCTGCCTTCCTT 18Sr RNA P:FAM-CCGTTTCTCAGGCTCCCTCTCCGGAATCGAACC-BHQ1 基因 F: TATTGCAACAGCCTTCTCATCAG 秋刀鱼 R:TTGCATGCATATTTCGGATAAGTC Cyrb基因 P:FAM-CGCCCATATCTGCCGAGACGTGA-BHQ1 6. 3 CTAB裂解液: 20 g/L CTAB 0.1 mol/L Tris-HCI (pH 8.0), 1.4 mol/L NaCl 20 mmol/L EDTA (pH8.0).
6.4CTAB沉淀液:5g/L CTAB,40mmol/LNaC1. 6.5蛋白酶K(20mg/mL),-20C条件下保存.
6.6三氯甲烷,分析纯.
6.7异丙醇,分析纯.
6.875%乙醇,分析纯无水乙醇配制.
6.9荧光PCR预混液(2×).
6. 10TE 缓冲液 (Tris-CI、EDTA 缓冲液):10 mmol/L Tris-HCI(pH8.0) 1 mmol/L EDTA (pH8.0).
7 仪器和设备 7.1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7.2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
7.3恒温水浴锅.
7.4离心机:最大离心力要超过12000g 7.5微量移液器(0.1 μL~2.5 μL 1μL~10μL 10 μL~100μL 20μL~200 μL 100μL~1000 μL).
7.6研钵及粉碎装置.
7.7涡旋震荡仪.
7.8pH计:精度为0.1.
7.9分析天平:精度为0.01g.
7.10超净工作台.
7.11均质器.
8检验步骤 8.1样品前处理 鱼罐头、鱼肠、鱼丸等食品取肉糜300mg,置于三氯甲烷:甲醇:水混合溶液(1:2:0.8)中室温孵育过 夜,去除油脂的肌肉组织可用于核酸提取: 鱼肉、鱼排、鱼糜等鱼肉制品取300mg,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放入研体中,在研钵中倒入液氮, 将样品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或用冷冻研磨仪研磨成粉末.
8.2DNA提取
T/HBIQA 0003.42024 称取50mg已制备好的样品于2mL离心管中,加入1.5mLCTAB裂解液和10μL蛋白酶K, 振荡混匀,65℃下孵育30min,期间每隔10min振荡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至 一新离心管中,加400gL三氯甲烷:异戊醇(24:1)溶液,充分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 上清液至另一新离心管中,加入0.8倍体积异丙醇,混匀后室温下静置1h.
12000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70%乙醇洗涤一次,晾干:加入50μLTE,溶解沉淀即为DNA溶液,于-20C保存 备用.
也可用等效的商业化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样品DNA.
8.3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取适量DNA溶液原液,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 值A2和A2so.
DNA的浓度按照公式(1)计算: c=A2s×N×50 公式(1)中: c-DNA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微升(μguL): A26 -260nm处的吸光值: N--核酸稀释倍数.
当A26/A2so比值在1.7~2.0之间时,适宜于实时荧光PCR扩增.
8.4实时荧光PCR检测 8.4.1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混合液.
表2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试剂名称 终浓度 反应体系/L Premix Ex TaqM (2× ) 1× 12.5 F(10 μmol/L) 400 nmol/L 1 R(10 μmol/L) 400 nmol/L 1 P(10 μmol/L) 400 nmol/L 1 DNA模板(50-100 ng/μL) - 2.0 补水至 25 8.4.2扩增条件 混匀离心后置于实时荧光PCR仪上进行扩增,扩增条件为:95C预变性30s:95℃15s,60℃35 s(收集荧光信号),40个循环.
不同仪器可根据仪器要求将实时荧光PCR反应条件作适当调整.
8.4.3试验对照 检验过程中分别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以秋刀鱼提取的DNA为阳性对照,以已 知不含有秋刀鱼的样品提取的DNA为阴性对照,以灭菌水为空白对照.
样品、阳性对照、阴性对 照、空白对照各设置两个平行.
9质量控制 以下条件有一条不满足时,实验视为无效: a)空白对照:无荧光对数增长,相应的Ct值>40.0.
T/HBIQA 0003.3-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3部分:沙丁鱼实时荧光PCR法.pdf
ICS 67.120.30 B 50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IQA 0003.3-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3部分:沙丁鱼实时荧光PCR法 Detection of mon Histamine-rich fish derived ingredient in food Part 3: Sardina pilchardus Real-time PCR method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 0003.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T/HBIQA0003.3-2024《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系列标准》分为7 个部分: 第1部分:蓝圆实时荧光PCR法 第2部分:日本靖实时荧光PCR法 第3部分:沙丁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4部分:秋刀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5部分:竹策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6部分: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7部分:蓝点马实时荧光PCR法 本文件为T/HBIQA0003.3-2024,第3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河北三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金风、陈志、项佳林、王建昌、付琦、孙晓霞、姜彦芬、董振国、蒲静.
T/HBIQA 0003.3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3部分:沙丁鱼实时荧光PCR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食品中沙丁鱼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食品中沙丁鱼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
本部分所规定方法的最低检出限(LOD)为0.1% (质量分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7403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沙T鱼Sardina pilchardus 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鲜形目(Cluapeijformes),鲜科(Clhupeidae),沙丁鱼属(Sardina).
3.2实时荧光PCRrcal-time PCR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的积累实时监控整个PCR扩增过程.
3.3Ct值cycle threshold value 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1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4.2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leic acid) 4.3Cyzb: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ochromeb gene) 4.4dNTP: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 4.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thylammonium bromide) 4.6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4.7EDTA: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cetic acid) 4.8FAM:羧基荧光素(carboxyfluorescein) 4.9BHQ1:黑洞淬灭基团1 5原理 实时荧光PCR法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现实时监测整个反应进程.
提取样品DNA为模板,以沙丁鱼Cyrb基因中相对保守且高度特异的引物和探针进行目标物的实时荧光 2
T/HBIQA 0003.32024 PCR扩增,根据实时荧光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强弱判定,实现对沙丁鱼成分的定 性分析.
6试剂和材料 6.1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
6.2检测用引物和探针序列见表1.
表1引物和探针序列 名称 序列(5'-3') 目的基因 F:TCTGCCCTATCAACTTTCGATGGTA 真核生物 内参照 R:AATTTGCGCGCCTGCTGCCTTCCTT 18SrRNA P:FAM-CCGTTTCTCAGGCTCCCTCTCCGGAATCGAACC-BHQ1 基因 F: CTCCAACATTTCGGTCTGATGA 沙丁鱼 R:TCCTGTTAGGATCTGGGATGCT Cyrb基因 P:FAM-ATTTCGGATCACTCCTGGGCCTATGCT-BHQ1 6. 3 CTAB裂解液: 20 g/L CTAB 0.1 mol/L Tris-HCI (pH 8.0) 1.4 mol/L NaCl 20 mmol/L EDTA (pH8.0).
6.4CTAB沉淀液:5g/L CTAB,40 mmol/LNaC1. 6.5蛋白酶K(20mg/mL),-20C条件下保存.
6.6三氯甲烷,分析纯.
6.7异丙醇,分析纯.
6.875%乙醇,分析纯无水乙醇配制.
6.9荧光PCR预混液(2×).
6. 10TE 缓冲液(Tris-CI、EDTA 缓冲液): 10 mmol/L Tris-HCI(pH8.0), 1 mmol/L EDTA(pH8.0).
7 仪器和设备 7.1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7.2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
7.3恒温水浴锅.
7.4离心机:最大离心力要超过12000g. (0~0~001~00~1~ 10) 7.6研钵及粉碎装置.
7.7涡旋震荡仪.
7.8pH计:精度为0.1.
7.9分析天平:精度为0.01g 7.10超净工作台.
7.11均质器.
8 8.1样品前处理 鱼罐头、鱼肠、鱼丸等食品取肉糜300mg,置于三氯甲烷:甲醇:水混合溶液(1:2:0.8)中室温孵育过 夜,去除油脂的肌肉组织可用于核酸提取: 鱼肉、鱼排、鱼糜等鱼肉制品取300mg,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放入研体中,在研钵中倒入液氮,
T/HBIQA 0003.3-2024 将样品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或用冷冻研磨仪研磨成粉末.
8.2DNA提取 称取50mg已制备好的样品于2mL离心管中,加入1.5mLCTAB裂解液和10μL蛋白酶K, 振荡混匀,65C下孵育30min,期间每隔10min振荡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至 一新离心管中,加400uL三氯甲烷:异戊醇(24:1)溶液,充分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 上清液至另一新离心管中,加入0.8倍体积异丙醇,混匀后室温下静置1h.
12000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70%乙醇洗涤一次,晾干:加入50μLTE,溶解沉淀即为DNA溶液,于-20C保存 备用.
也可用等效的商业化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样品DNA.
8.3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取适量DNA溶液原液,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 值A2和Aso.
DNA的浓度按照公式(1)计算: c=A2s×N×50 .....(1) 公式(1)中: c-DNA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微升(μguL): A--260nm处的吸光值: N--核酸稀释倍数.
当A26/A2so比值在1.7~2.0之间时,适宜于实时荧光PCR扩增.
8.4实时荧光PCR检测 8.4.1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实时荧光PCR反应参数见表2.
每个样品各做两个平行管,可先将反应试剂及引物预混成 混合液.
表2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试剂名称 终浓度 反应体系/L 荧光PCR预混液(2×) 1× 12.5 F(10 μmol/L) 400 nmol/L 1 R(10 μmol/L) 400 nmol/L P(10 μmol/L) 400 nmol/L 1 DNA模板(50-100 ng/uL) 2.0 补水至 25 8.4.2扩增条件 混匀离心后置于实时荧光PCR仪上进行扩增,扩增条件为:95C预变性30s:95℃15s,60℃35 s(收集荧光信号),40个循环.
不同仪器可根据仪器要求将实时荧光PCR反应条件作适当调整.
8.4.3试验对照 检验过程中分别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以沙丁鱼提取的DNA为阳性对照,以已 知不含有沙丁鱼的样品提取的DNA为阴性对照,以灭菌水为空白对照.
样品、阳性对照、阴性对 照、空白对照各设置两个平行.
9质量控制
T/HBIQA 0003.2-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2部分:日本靖实时荧光PCR法.pdf
ICS 67.120.30 B 50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IQA0003.2-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2部分:日本实时荧光PCR法 Detection of mon Histamine-rich fish derived ingredient in food Part 2: Sber japonicas Real-time PCR method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 0003.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T/HBIQA0003-2024《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系列标准》分为7 个部分: 第1部分:蓝圆实时荧光PCR法 第2部分:日本靖实时荧光PCR法 第3部分:沙丁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4部分:秋刀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5部分:竹策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6部分: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7部分:蓝点马实时荧光PCR法 本文件为T/HBIQA0003.2-2024,第2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石家庄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河北三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立兵、陈敏娜、王金风、王建昌、付琦、项佳林、艾连峰、董振国、孙晓霞.
T/HBIQA 0003.2-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2部分:日本蜻实时荧光PCR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食品中日本销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食品中日本靖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
本部分所规定方法的最低检出限(LOD)为0.1% (质量分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7403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日本铺Sberjaponicas 又称白腹睛、日本蛤、始酸鱼、青花鱼,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jformes)、靖亚 目(Sbroidei)、错科(Sbridae)、销围(Sber).
3.2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的积累实时监控整个PCR扩增过程.
3.3Ct值cycle threshold value 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1PCR:聚合酵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4.2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leic acid) 4.3ATP-6:线粒体基因atp合成酶复合物亚基6 4.4dNTP: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 4.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thylammonium bromide) 4.6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4.7EDTA: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acetic acid) 4.8FAM:羧基荧光素(carboxyfluorescein) 4.9BHQ1:黑洞淬灭基团1 5原理 实时荧光PCR法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现实时监测整个反应进程.
提取样品DNA为模板,以日本4TP-6基因中相对保守且高度特异的引物和探针进行目标物的实时荧光 2
T/HBIQA 0003.22024 PCR扩增,根据实时荧光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强弱判定,实现对日本睛成分的定 性分析.
6试剂和材料 6.1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
6.2检测用引物和探针序列见表1.
表1引物和探针序列 名称 序列(5-3') 目的基因 F:TCTGCCCTATCAACTTTCGATGGTA 真核生物 内参照 R:AATTTGCGCGCCTGCTGCCTTCCTT 18Sr P:FAM-CCGTTTCTCAGGCTCCCTCTCCGGAATCGAACC-BHQ1 RNA基因 F:TTGCCCTTGGAGTTCGACTAAC 日本 R: GCAGCTGTTGCGATTAGTTGAA ATP-6基 P:FAM-CCAACCTTACAGCCGGCCACCTTC-BHQ1 因 6. 3 CTAB裂解液: 20 g/L CTAB 0.1 mol/L Tris-HCI (pH 8.0) 1.4 mol/L NaCl 20 mmol/L EDTA (pH8.0).
6.4CTAB沉淀液:5g/L CTAB,40mmol/LNaC1. 6.5蛋白酶K(20mg/mL),-20°C条件下保存.
6.6三氯甲烷,分析纯.
6.7异丙醇,分析纯.
6.875%乙醇,分析纯无水乙醇配制.
6.9荧光PCR预混液(2×).
6.10TE 缓冲液(Tris-C1、EDTA 缓冲液): 10 mmol/L Tris-HC1(pH8.0) 1 mmol/L EDTA (pH8.0).
仪器和设备 7.1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7.2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
7.3恒温水浴锅.
7.4离心机:最大离心力要超过12000g. (001~010~0001~010~1~10) 7.6研钵及粉碎装置.
7.7涡旋震荡仪.
7.8pH计:精度为0.1.
7.9分析天平:精度为0.01g.
7.10超净工作台.
7.11均质器.
8 8.1样品前处理 鱼罐头、鱼肠、鱼丸等食品取肉糜300mg,置于三氯甲烷:甲醇:水混合溶液(1:2:0.8)中室温孵育过 夜,去除油脂的肌肉组织可用于核酸提取: 鱼肉、鱼排、鱼糜等鱼肉制品取300mg,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放入研体中,在研钵中倒入液氮,
T/HBIQA 0003.2-2024 将样品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或用冷冻研磨仪研磨成粉末.
8.2DNA提取 称取50mg已制备好的样品于2mL离心管中,加入1.5mLCTAB裂解液和10μL蛋白酶K, 振荡混匀,65C下孵育30min,期间每隔10min振荡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至 一新离心管中,加400uL三氯甲烷:异戊醇(24:1)溶液,充分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 上清液至另一新离心管中,加入0.8倍体积异丙醇,混匀后室温下静置1h.
12000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70%乙醇洗涤一次,晾干:加入50uLTE,溶解沉淀即为DNA溶液,于-20°C保存 备用.
也可用等效的商业化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样品DNA.
8.3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取适量DNA溶液原液,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 值A2和Aso.
DNA的浓度按照公式(1)计算: c=A2s×N×50 .....(1) 公式(1)中: c-DNA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微升(μgμL): A--260nm处的吸光值: N--核酸稀释倍数.
当A26/A2so比值在1.7~2.0之间时,适宜于实时荧光PCR扩增.
8.4实时荧光PCR检测 8.4.1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实时荧光PCR反应参数见表2.
每个样品各做两个平行管,可先将反应试剂及引物预混成 混合液.
表2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试剂名称 终浓度 反应体系/L 荧光PCR预混液(2×) 1× 12.5 F(10 μmol/L) 400 nmol/L 1 R(10 μmol/L) 400 nmol/L P(10 μmol/L) 400 nmol/L 1 DNA模板(50-100 ng/uL) 2.0 补水至 25 8.4.2扩增条件 混匀离心后置于实时荧光PCR仪上进行扩增,扩增条件为:95C预变性30s:95℃15s,60℃35 s(收集荧光信号),40个循环.
不同仪器可根据仪器要求将实时荧光PCR反应条件作适当调整.
8.4.3试验对照 检验过程中分别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以日本提取的DNA为阳性对照,以已 知不含有日本的样品提取的DNA为阴性对照,以灭菌水为空白对照.
样品、阳性对照、阴性对 照、空白对照各设置两个平行.
9质量控制
T/HBIQA 0003.1-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1部分:蓝圆修实时荧光PCR法.pdf
ICS 67.120.30 B 50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IQA 0003.1-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1部分:蓝圆实时荧光PCR法 Detection of mon Histamine-rich fish derived ingredient in food Partl:Decapterus maruadsi Real-time PCRmethod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 0003.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T/HBIQA0003-2024《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系列标准》分为7 个部分: 第1部分:蓝圆实时荧光PCR法 第2部分:日本靖实时荧光PCR法 第3部分:沙丁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4部分:秋刀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5部分:竹策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6部分:鱼实时荧光PCR法 第7部分:蓝点马实时荧光PCR法 本文件为T/HBIQA0003.1-2024,第1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河北三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立兵、王建昌、孙晓霞、陈志敏、蒲静、王金风、艾连峰、付琦、董振国.
T/HBIQA 0003.1-2024 食品中常见高组胺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第1部分:蓝圆实时荧光PCR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食品中蓝圆鲶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食品中蓝圆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
本部分所规定方法的最低检出限(LOD)为0.1% (质量分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7403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蓝圆鲶Decapterus maruadsi 俗名巴浪、棍子鱼,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懿科(Carangidae),圆修属(Decapterus).
3.2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的积累实时监控整个PCR扩增过程.
3.3Ct值cycle threshold value 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1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4.2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leic acid) 4.3coxl: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1) 4.4dNTP: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 4.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thylammonium bromide) 4.6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4.7EDTA: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acetic acid) 4.8FAM:羧基荧光素(carboxyfluorescein) 4.9BHQ1:黑洞淬灭基团1 5原理 实时荧光PCR法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现实时监测整个反应进程.
提取样品DNA为模板,以蓝圆鲶coxI基因中相对保守且高度特异的引物和探针进行目标物的实时荧光 2
T/HBIQA 0003.1-2024 PCR扩增,根据实时荧光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强弱判定,实现对蓝圆参成分的定 性分析.
6试剂和材料 6.1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
6.2检测用引物和探针序列见表1.
表1引物和探针序列 名称 序列(5-3') 目的基因 F:TCTGCCCTATCAACTTTCGATGGTA 真核生物 内参照 R:AATTTGCGCGCCTGCTGCCTTCCTT 18Sr RNA P:FAM-CCGTTTCTCAGGCTCCCTCTCCGGAATCGAACC-BHQ1 基因 F:TGGCCTTCCCTCGAATGA 蓝圆 R:CGGCCCCGGCTTCA coxl基因 P:FAM-CTTCTGACTACTCCCTCCGTCCTTCCTGC-BHQ1 6. 3 CTAB裂解液: 20 g/L CTAB 0.1 mol/L Tris-HCI (pH 8.0) 1.4 mol/L NaCl 20 mmol/L EDTA (pH8.0).
6.4CTAB沉淀液:5g/L CTAB,40 mmol/LNaC1. 6.5蛋白酶K(20mg/mL),-20°C条件下保存.
6.6三氯甲烷,分析纯.
6.7异丙醇,分析纯.
6.875%乙醇,分析纯无水乙醇配制.
6.9荧光PCR预混液(2×).
6.10TE缓冲液(Tris-Cl、EDTA缓冲液):10 mmol/L Tris-HCI(pH8.0), 1 mmol/L EDTA(pH8.0).
7 仪器和设备 7.1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7.2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
7.3恒温水浴锅.
7.4离心机:最大离心力要超过12000g. (0~01~001~010~1~ 10) 7.6研钵及粉碎装置.
7.7涡旋震荡仪.
7.8pH计:精度为0.1.
7.9分析天平:精度为0.01g.
7.10超净工作台.
7.11均质器.
8 8.1样品前处理 鱼罐头、鱼肠、鱼丸等食品取肉糜300mg,置于三氯甲烷:甲醇:水混合溶液(1:2:0.8)中室温孵育过 夜,去除油脂的肌肉组织可用于核酸提取: 鱼肉、鱼排、鱼糜等鱼肉制品取300mg,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放入研体中,在研钵中倒入液氮,
T/HBIQA 0003.1-2024 将样品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或用冷冻研磨仪研磨成粉末.
8.2DNA提取 称取50mg已制备好的样品于2mL离心管中,加入1.5mLCTAB裂解液和10μL蛋白酶K, 振荡混匀,65C下孵育30min,期间每隔10min振荡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至 一新离心管中,加400uL三氯甲烷:异戊醇(24:1)溶液,充分混匀.
12000r/min离心5min,吸取 上清液至另一新离心管中,加入0.8倍体积异丙醇,混匀后室温下静置1h.
12000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70%乙醇洗涤一次,晾干:加入50μLTE,溶解沉淀即为DNA溶液,于-20C保存 备用.
也可用等效的商业化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样品DNA.
8.3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取适量DNA溶液原液,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 值A2和Aso.
DNA的浓度按照公式(1)计算: c=A2s×N×50 公式(1)中: c-DNA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微升(μg/mL): A3s-260nm处的吸光值; N--核酸稀释倍数.
当A26/Azso比值在1.7~2.0之间时,适宜于实时荧光PCR扩增.
8.4实时荧光PCR检测 8.4.1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实时荧光PCR反应参数见表2.
每个样品各做两个平行管,可先将反应试剂及引物预混成 混合液.
表2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试剂名称 终浓度 反应体系/L 荧光PCR预混液(2×) 1× 12.5 F(10 μmol/L) 320 nmol/L 0.8 R(10 μmol/L) 320 nmol/L 8°0 P(10 μmol/L) 320 nmol/L 80 DNA 模板(50-100 ng/μL) 2.0 补水至 25 8.4.2扩增条件 混匀离心后置于实时荧光PCR仪上进行扩增,扩增条件为:95C预变性30s:95℃15s,60℃35 s(收集荧光信号),40个循环.
不同仪器可根据仪器要求将实时荧光PCR反应条件作适当调整.
8.4.3试验对照 检验过程中分别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以蓝圆参提取的DNA为阳性对照,以已 知不含有蓝圆的样品提取的DNA为阴性对照,以灭菌水为空白对照.
样品、阳性对照、阴性对 照、空白对照各设置两个平行.
T/HBCC 015-2024 燕赵名品评价通则.pdf
ICS 03.120.20 CCS A 00 T/HBCC 河北省商业联合会团体标准 T/HBCC015-2024 燕赵名品评价通则 2024-8-28发布 2024-9-1实施 河北省商业联合会 发布
T/HBCC01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商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商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河北省品牌促进会、河北 省商业联合会、河北省农产品市场协会、邢台市商业联合会、河北农业大学、石家庄双鸽食品有限责任 公司、衡水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彦报、李贵良、刘东清、武志辉、陈红鑫、赵明英、何连海、刘宁、高秋菊、 周庆河、贺延昭.
T/HBCC 015-2024 燕赵名品评价通则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燕赵名品的评价原则和组织,规定了评价程序、标识及使用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开展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评价活动.
(本 文件适用于燕赵名品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燕赵名品Yan Zhao Famous Products 在河北省内注册的组织,向社会提供的具有燕赵文化特色、创新能力强、品质卓越、品牌效应好、 市场规模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自主品牌产品.
注: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文创额域产品.
4评价原则 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a)政府指导:促进地方特色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b) 标准引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确保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 作性.
企业(组织)自愿:企业(组织)有权决定是否提交申请,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干涉.
d 社会参与:组织、企业、行业协会、媒体以及广大消费者等社会各界应参与评选、推广和保护 工作. e)公平公正:评价过程实事求是,机会平等,客观中立.
5评价组织 5.1受政府职能部门委托,评价工作由河北省商业联合会负责组织实施.
5.2河北省商业联合会应建立专家库,定期组织培训.
5.3河北省商业联合会应组建评价专家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评价专家委员会从专家库中抽取专 家组成评价专家组并设组长.
5.4评价专家组完成评价后,将评价结果提交评价专家委员会.
6评价程序 6.1评价流程 评价流程见图1.
T/HBCC 015-2024 申请 推荐 专业评价 社会评价 综合评价 公示公告 业 颁发证书 图1评价流程 6.2申请与推荐 6.2.1企业(组织)自愿申请或由所在地市商务主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推荐.
申报主体 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注册地、生产地在河北省内: 申报企业或组织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合法经营,证照手续齐全: c) 在国内注册商标两年以上,注册商标有效且无产权纠纷,注册范围应涵盖申报产品: d) 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严格按本标准要求申请相关活动: e)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产业政策的规定.
6.2.2申报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a)标准:申报产品应按照产品按照合法、有效的先进标准连续生产三年以上.
b)商标:商标应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能够区分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来源.
c)检验:产品应经过法定机构或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质量检验,并取得合格报告或认证.
2
T/HBCC 015-2024 d)质量:企业应具有健全并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未发生重大质量责任事故.
6.2.3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不应参与评选: a)近3年内发生质量安全、生产安全、环境污染、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和农产 品质量安全事故: b)近3年内其他违反法规规章的行为: c)因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被行政机关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披露、约谈: d)产品或服务评价结论为不符合.
6.2.4申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a)自评报告(含申报企业组织概况),内容应按照附录A的指标项进行编写: b)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其他行业许可证: c)申报产品商标注册证书、执行标准、产品检测报告: d)其他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标准领先、产品创新、品牌价值、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介绍及佐证材料).
6.2.5企业(组织)应对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符合性、有效性负责.
6.3专业评价 6.3.1评价依据 6.3.1.1应按照燕赵名品专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见附录A: 6.3.1.2不同行业类别可根据行业特征,在燕赵名品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构架下对二、三级 指标进行调整.
6.3.2资料评价 评价专家组应根据评价依据进行打分,形成资料评价报告,见附录B.
其中: a)形式审查:评价专家组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符合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对资料不完整的要求 申报企业(组织)补充材料.
b)开展评价:可按专业、地域等方面分成若干评价专家组,同时开展评价工作.
d)资料上报:资料评价结束后,评价组组长将评价记录、评价报告以及有关证实性资料汇总统计 并上报评价专业委员会.
6.3.3现场核实 评价组对企业(组织)申报资料内容的真实性、符合性、有效性等存疑时,应组织现场验证,应进 入现场核实.
6.4社会评价 企业(组织)提供体现社会满意度的佐证材料,参照大众点评等平台的测评情况.
对平台评分情况 进行统计,并按照评分情况进行转换得分,形成社会评价结果.
6.5综合计分 综合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结果按比例折算计分,折算方法见公式(1),按照综合折算分数排名形 成建议名单.
H = Z × 90% S × 10%** 式中: H- 综合折算分: Z--资料评价分数: S--社会评价分数.
6.6评价结果
T/HARACM 0013-2024 中医药学术共建单位管理规范.pdf
团 体 标 准 T/HARACM 0013-2024 医药研究 中医药学术共建单位管理规范 Chinese Medicine academic Co construction unit Management standards HA RA C M 2024-8-12发布 2024-8-27实施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发布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准入条件 2 5、合作机制. 6、学术研究规范 7、共建内容 8、管理要求. 9、评价材料. 5 10、评价流程 5 11、颁证与授牌 12、有效期及复核 13、撤销条件 中医药学术共建单位申报表 8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 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全海洋、范致钢、施新革、郭新、全海宽、 胡斌、庞鑫、李雪岩、何深意、全义.
HAI R A C M II
引言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 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 增加,中医药学术共建显得尤为重要.
规范中医药学术共建单位的管理,旨在推动中医药学术的繁荣发 展,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促进中医药学术的交流与合作,推 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HA R A CM 111
中医药学术共建单位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医药学术共建单位的术语与定义、评价规 则、评价程序与中医药学术共建单位的准入条件、合作机制、学 术研究规范以及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中医药学术研究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 构、社会组织及相关企业之间的学术共建活动,以及中医药学术 共建单位的创建、评价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医药学术共建单位的创建、评价与管理,应参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健康 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一2030 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 国行动的意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十四 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 施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推进中医 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 定及要求.
1
T/HARACM 0012-2024 岐黄中医文化传承人评价规范.pdf
团 体 标 准 T/HARACM0012-2024 岐黄中医文化传承人评价规范 Qihuang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heritorfor Evaluation criteria 会 2024-8-9发布 2024-8-24实施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发布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申报条件 2 5、 评价材料 3 6、评价流程 7、颁证 8、职责与要求. 9、有效期及复核 10、撤销条件 附件岐黄中医文化传承人申报表
T/HARACM 001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 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全海洋、李志刚、闫金才、范致钢、李琦、 促进会 塑回 I1
T/HARACM 0012-2024 引言 规范岐黄中医文化传承人评价,旨在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 价值,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 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 教育,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厚植文化土壤,为健康 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为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河 I11
岐黄中医文化传承人评价规范 1.范围 医药研 本文件规定了岐黄中医文化传承人的术语与定义、评价规 则、评价程序与方法、条件,以及岐黄中医文化传承人的申报条 件、资格认定、职责与传承活动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岐黄中医药文化传承人资格的评价与管理工 作.
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岐黄中医文化传承人评价与确定,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促进中 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 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一2030年)》《“十 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十四五”中医药人才 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关于 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 方案(2021-2025年)》《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 1
T/GZSE 0001-2024 广州市中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框架.pdf
广州市中小学 新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目次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和定义, 4 4新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5 5师德师风. .5 5.1 概述.. 5 5.2遵守师德与教有法规 5.3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 5.4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6 5.5个人修养与行为. 6 5.6维度说明. 6 6专业知识.. -.7 6.1 概述.. 7 6.2教育知识. .7 6.3学科教学知识.
7 6.4学科知识 7 6.5通识性知识. ..8 6.6维度说明 8 7专业能力. .9 7.1概述 ..9 7.2教学设计 6 7.3教学实施 9 7.4教学评价 ..9 7.5教学反思 9 7.6课程有人 ..9 7.7班级管理 6 7.8学生指导 10 7.9沟通合作 10 7.10维度说明. 10 8自我发展. 12 8.1概述 12 8.2终身学习. 12 8.3自我效能感. 8.4维度说明. 13 9数字素养 13 9.1概述 13 9.2数字化意识. 13 9.3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 14 9.4数字化应用. 14 9.5数字社会责任. 14 9.6维度说明. 14
前言 本文件依据教育部《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10月)、教育部《小 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年9月)、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 行)》(2012年9月)、教育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 行)》(2021年4月)、教育部《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 行)》(2021年4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18 年11月)、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 年修订)》(2020年5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 版)》(2022年3月)、教育部《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2022年11 月)、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十四五”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实施意见》(2021 年8月)、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指导意见》(2021年11月) 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南(试行)》(2024年6月) 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thePartnership for21stCenturyLearning,简称P21)、中国21世纪人才标准联盟联合发起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2018年3月)等政策和研究 文件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 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州教育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开放 大学、北京小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师培社教育科技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海、张学波、吴君胜、卢笛、吴强、梁剑峰、 柯清超、王冬青、张伟春、程德松、李春明、汤少冰、刘成通、黄雯、洪亚楠、 郑燕芬.
3
广州市中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新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规定了师德师风、专业知识、专业 能力、自我发展、数字素养五个维度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对中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与胜任力提升的培训与评价.
新教师一般 是指任教年限为一年至三年左右的教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教育部2011年《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教育部2012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教育部2012年《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教育部2018年《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修订)》 教育部2021年《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 教育部2021年《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 教育部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教育部2022年《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 《中,》 广州市教育局2021年《广州市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指导意见》 广州市教育局2024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南(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新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框架:针对教龄在一年至三年左右的中小学新教师,所 构建的一套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旨在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胜 任能力提升的培训与评价提供参考标准和依据.
4新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新教师专业发展指标框架包括5个一级维度、22个二级指标和72个三级指标, 见图1.
一级维度包括:师德师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自我发展、数字素养.
每个一级维度由若干二级指标组成,每个二级指标由若干三级指标组成.
第5章到第9章分别规定了各个维度的具体内容.
新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师德师风 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自我发展 数字素养 识 图1新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5师德师风 5.1概述 新教师需要履行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作风,包括遵守师德与教育法规、对 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5.2遵守师德与教育法规
T/GXAS 659-2023 T/GXAR 004-2023 医疗卫生机构空气过滤器拆卸与消毒技术规范.pdf
ICS13.030.40 CCS C 50 团 体 标 准 T/GXAS659-2023 T/GXAR 004-2023 医疗卫生机构空气过滤器拆卸与消毒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assembly and disinfection of air filters in medicaland health institutions 2023-12-26发布 2024-01-01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广西制冷学会 发布
T/GXAS 659-2023 T/GXAR 004-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拆卸与消毒 6管理 附录A(资料性) 作业工具/器材基本配置表. 附录B(资料性) 医疗废物登记表. 参考文献
T/GXAS 659-2023 T/GXAR 004-2023 前言 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标准化协会、广西制冷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德高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桂物金岸制冷空 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元德净化彩板设备有限公司、广西荣泰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荣普特 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西珂深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汉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宁市希夷制冷设 备有限公司、南宁华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麦克维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南宁冷辉空调冷冻技术服务有 限责任公司、广西稳洁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科贝尔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广西桂科院开康空气净化 设备有限公司、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广西中晟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罐状、周楷杰、覃炳挠、黄山宴、蔡炜、麻文俊、蒋剑飞、梁文教、李兰芳、 李建真、谢岳平、李仕风、黄河新、卢爽、邓义宁、江剑、赵海涛、孙爱民、蒋作祎、徐华、覃风彩、 官强、许建欢、谢颖、王魁.
本文件主要审查人员:尹东、董柏青、曾云清、刘巍、张冰、赵丽、陈蔚恩.
I1
T/GXAS 658-2023 T/GXAR 003-2023 报废生物安全柜拆卸与消毒技术规范.pdf
ICS13.030.40 CCS C 50 团 体 标 准 T/GXAS658-2023 T/GXAR 003-2023 报废生物安全柜拆卸与消毒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 for disassembly and disinfection of scrapped biologicalsafety cabinet 2023-12-26发布 2024-01-01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广西制冷学会 发布
T/GXAS 658-2023 T/GXAR 003-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拆卸与消毒 6管理 附录A(资料性) 作业工具/器材基本配置表. 附录B(资料性) 医疗废物登记表. 参参考文献
T/GXAS 658-2023 T/GXAR 003-2023 前言 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标准化协会、广西制冷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德高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华度检测科技有 限公司、广西艾科普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广西桂物金岸制冷空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荣泰建筑设计 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汉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稳洁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三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中晟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耀状、欧子义、徐华、唐海林、罗炜斯、官强、梁文教、黄河新、朱智、赵 海涛、蒋作祎、吕金风、廖世波、周楷杰、蔡炜、孙爱民、杨杰.
本文件主要审查人员:尹东、董柏青、曾云清、刘巍、张冰、赵丽、陈蔚恩.
I1
T/GXAR 005-2024 制冷机房运行维护规程.pdf
ICS03.080.10 CCS A 16 T/GXAR 团 体 标 准 T/GXAR 005-2024 制冷机房运行维护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refrigerator room 2024-05-10发布 2024-07-10实施 广西制冷学会 发布
T/GXAR 00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2 4.1一般规定 2 4.2运行管理 4.3维护管理, 4.4安全管理 3 4.5应急管理 5制冷系统. 5.1一般规定, 5.2日常操作 5.3日常巡检 5.4维护保养 6其他系统 6.1一般规定 6.2消防系统 6.3暖通空调系统 6.4照明系统, 6.5监控与报警系统 8 6.6给水排水系统 R 6.7标识系统 8 7信息管理. 附录A(资料性) 制冷机房归档资料记录样表. 10 A.1制冷机房巡查记录样表.. 10 A.2螺杆式冷水机组运行记录样表 10 A.3离心式冷水机组运行记录样表 10 A.4冷却塔巡查记录样表, 11 A.5水泵保养计划样表 11 A.6水泵保养记录样表 12 A7故障维修记录样表, 12
T/GXAR 00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制冷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桂物金岸制冷空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网神环 保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冷辉空调冷冻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华进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南宁关的暖 通与楼宇设备销售有限公司、广西源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兰昌、周楷杰、莫宗科、陈秋涛、邹勤、徐华、吕伟、李仕风、钟天放、陈 敬强、柏媛珺、朱雲帆、陈泓、陈庆球、刘强、李申、覃振东、付希尧、廖辉、陈海强、刘义军、赵海 涛、廖俊富、黄钰程、李静.
本文件主要审查人员:刘霞、梁伟众、刘明山、赖家馨、卢苇.
I1
T/GXAR 005-2024 制冷机房运行维护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制冷机房的运行管理、维护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要求,描述了制冷机房系统 (以下简称“制冷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日常操作、日常巡检和维护保养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空调工程中制冷机房的运行和维护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893.5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5部分:安全标志使用原则与要求 GB/T8174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GB/T9237制冷系统及热泵安全与环境要求 GB/T13466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 GB/T13469离心泵、混流泵与轴流泵系统经济运行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25131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安全要求 GB2520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T29044采暖空调系统水质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74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6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标准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55016建筑环境通用规范 GB5502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 JB/T11133水冷冷水机组管壳式冷凝器胶球自动在线清洗装置 JGJ/T33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SY/T7046制冷系统安全标准 TSG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制冷机房refrigeratorroom 用于设置电机驱动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以下简称“冷水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 冷却塔、管道和附件以及相应控制系统的房间或空间,包括屋面或室外地面,本规程不涉及氨制冷机房.
3. 2 制冷机房系统refrigerationroomsystem 包括由冷水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蓄冷装置、换热装置、软化装置、定压补水装置、 水处理装置、管道和附件以及相应控制系统组成的用于空调供冷的系统.
T/GVS 014-2024 半导体设备用低温泵评价规范.pdf
ICS23.160 CCS J 78 T/GVS 团 体 标 准 T/GVS014-2024 半导体设备用低温泵评价规范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ryogenic vacuum pumps used in semiconductorequipment 2024-08-02发布 2024-08-02实施 广东省真空学会 发布
T/GVS014-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5基本要求.. 6评价要求 7评价方法... 8评价结果, 附录A(规范性) 评价指标的权重.
附录B(规范性) 200mm口径低温泵评价指标和判定依据 附录C(规范性) 300mm口径低温泵评价指标和判定依据 参考文献
T/GVS 01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山凯旋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广东省真空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山凯旋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纳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山市深中标准质量研究中心、佛仪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力合创新 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湘娥、黎树中、李晓刚、叶俊文、王鹏程、胡勇、王楠茜、陈淑曲、余彦飞、 肖永能、林涛、欧慧敏.
I1
T/GVS 014-2024 半导体设备用低温泵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半导体设备用低温泵评价的分类、基本要求、评价要求、评价方法、评价结果.
本文件适用于半导体设备用低温泵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0.1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50.2压力容器第2部分:材料 GB/T150.3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 GB/T150.4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3163真空技术术语 GB/T6070真空技术法兰尺寸 GB/T6071超高真空法兰 GB/T14775操纵器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 GB/T16709.1真空技术管路配件的装配尺寸第1部分:非刀口法兰型 GB/T16709.2真空技术管路配件的装配尺寸第2部分:刀口法兰型 GB/T22360-2008真空泵安全要求 GB/Z25756真空技术可烘烤法兰刀口法兰尺寸 GB/T35076机械安全生产设备安全通则 JB/T11081真空技术制冷机低温泵 ISO21360-1:2020真空技术真空泵性能测量的标准方法第1部分:总则(Vacum technology-Standard methods for measuring vacuum - pump performance-Part 1: General description) 3术语和定义 GB/T3163、JB/T11081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半导体设备用低温泵cryogenicvacuumpumps usedin semiconductorequipment 配套应用于半导体产业相关设备的、以GM制冷机为冷源的低温泵.
3. 2 降温时间cooldowntime 在低于10Pa的起始压力下,从室温起动低温泵到低温泵二级冷头温度达到20K所经历的时间.
3.3 最低工作压力minimmoperationalpressure 启动低温泵后24h,在低温泵入口端测试罩上测得的压力.
3. 4 抽气速率(体积流率)pumping speed(volume flowrate)
T/GVEAIA 005.3-2024 中医农产品 第3部分:大米.pdf
ICS 67. 060 CCS B22 体 标准 T/GVEA1A 005.3-2024 中医农产品 第3部分:大米 TCM agricultural products--Part 3:Rice 2024-08-16发布 2024-08-16实施 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发布
T/GVEA1A 005.3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5原料要求 5.1稻谷生产 2 5.2稻谷准入 2 6质量要求.. 6.1质量指标 6.2食品安全要求 6.3净含量 7检验方法. 3 8检验规则.. 8.1一般规则 8.2扦样、分样.
8.3产品组批 8.4出厂检验 8.5型式检验 8.6判定规则 9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 9.1包装.. 9.2标识. 9.3贮存和运输.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中医农产品大米药食同源功用 A.1中医农产品米功用 A.2中医农产品梗米功用
T/GVEA1A 005.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T/GVEAIA005《中医农产品》拟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果香型白酒 一第2部分:食药香型白酒 一一第3部分:大米 ..... 本文件为T/GVEAIA005的第3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炎黄医养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炎黄医养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北京农学院首都农 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岐轩舌稷(四川)土壤改良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战旗吉世(四川省)生 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吉世全谷农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内蒙古沸石山生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内蒙古润蒙稀超矿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稀超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良心德园农业科技 有限公司、北京华夏沃土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产业化促进会、中医农业(高密)研究院、包头市 稀谷科技有限公司、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稀土产业标准化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为:侯照东、朱立志、刘春影、赵春雷、李信福、湛军平、侯权恒、王茹、王德 相、赵文剑、张华虎、郭风来、付新华.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1
T/GVEA1A 005. 32024 中医农产品 第3部分:大米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医农产品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料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药食同源梗稻、釉稻栽培技术生产的稻谷为原料,经研磨加工成的食药两用大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354大米 GB27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 GB 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5490粮油检验一般规则 GB/T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492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5493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 GB/T5494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5496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GB/T5503粮食检验碎米检验法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15682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GB/T15683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17109粮食销售包装 GB/T26631粮油名词术语理化特性和质量 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规则 LS/T1534米品尝评分参考样品 LS/T1535米品尝评分参考样品 T/GVEAIA001.1药食同源标准稻第1部分:稻栽培技术规程 T/GVEAIA001.2药食同源标准稻第2部分:梗稻栽培技术规程 T/GVEAIA015.3中医农业标准化第3部分:良好行为评价规范 T/GVEAIA016.2农产品质量信用标准化第2部分:信用评价和标识管理规范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