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TES 6-2024 防辐射婴儿服.pdf
ICS61.020 9LAS00 团体标准 T/GTES 6-2024 防辐射 婴儿 服 Radiation-resistant infant's garment 纺织 2024-08-30发布 2024-09-10实施 广东省 纺织 程 学会 发布 T/GTES 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新世纪内衣实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广东省纺织科技专家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新世纪内衣实业有限公司、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恩平市纺织服 装协会、佛山市顺德金纺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纺织协会、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五邑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宏杰、吴炳勋、刘干民、陆少波、谢伟聪、王颖滢、陈晓莹、韦 桂红、冯富添、熊克强、元梅、刘宇翔、冯金帆、谭雄辉、文珊、郑国伟、司徒英、黄强、 张健康.
本文件可登录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网站(.gdfgx.)下载.
T/GTES 6-2024 防辐射婴儿服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防辐射婴儿服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防电磁辐射功能的要儿服装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18383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FZ/T80002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SJ20524-1995材料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防辐射婴儿服Radiation-resistant infant's garment 由高导电率原材料制成的具有防电磁辐射功能的婴幼儿用产品.
3. 2 屏蔽效能Shicldingeffectiveness 在同一激励电平下,有屏蔽材料和无屏蔽材料时所接收到的功率或电压之比.
并以对数 T/GTES 6-2024 或百分数方式表示.
SE = 201g( (1) SE.
=10lg( P P (2) (3) 式中: SEa一一屏蔽效能的对数表示方式,单位为分贝(dB): SE-一屏蔽效能的线性表示方式,%: V.
一一无屏蔽材料时的接收电压: V一-有屏蔽材料时的接收电压: P.
一-无屏蔽材料时的接收功率: P一一有屏蔽材料时的接收功率.
4技术要求 4.1安全性能要求 产品的安全性能应同时符合GB18401中的A类和GB31701中的A类规定.
4.2面料与填充物要求 4.22要幼儿服装的防辐射部位的防辐射层不宜直接与皮肤接触.
4.23要幼儿服装不宜使用经起毛处理的面料.
4.24婴幼儿纺织产品不应使用经涂层、涂料印染和功能整理如抗菌、阻燃等处理的面料.
4.25需要使用填充物的婴幼儿纺织产品不应使用羽绒类填充物,填充物絮片应符合 GB31701中的A类以及GB18383的要求.
4.3内在质量要求 4.3.1产品的防辐射指标要求见表1.
T/GTES 6-2024 表1产品的防辐射指标要求 项目 水洗次数 指标 屏蔽效能/% 0 > 95 20 >90 注1:水洗次数0时的指标是指产品洗前状态时应达到的要求.
注2:水洗20次时的指标是指产品按GB/T8629-2017,4N程序洗涤20次后,悬挂晾干,仍 然应达到的要求.
4.3.2其他内在质量要求按婴幼儿产品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执行,常用要幼儿产 品执行标准见附录A.
4.4外观质量要求和号型规格 外观质量要求和号型规格按要幼儿产品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执行,常用要幼 儿产品执行标准见附录A.
5试验方法 5.1防辐射指标 按SJ20524规定执行,屏蔽效能考察的电磁波频率范围参照GB/T23326-2009表1中的 电磁波频率为0.01MHz~3000MHz,屏蔽效能按式(1)-(3)计算.
5.2其他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 按相关的产品执行标准规定执行.
6检验规则 6.1取样 6.1.1防辐射指标取样时,应选取产品的使用了防辐射材料的部位进行试验,取样的数量应 允许在与产品使用了防辐射材料的部位同批次的防辐射面料或辅料中抽取足够的数量进行试 验. 6.1.2防辐射指标试验时,试验材料层数应与产品实际使用的防辐射材料的层数相同.
6.1.3其他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指标的取样规定按相关的产品执行标准执行.
6.2判定规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GRM 080-2023 煤炭行业绿色矿业集团建设规范.pdf
ICS13. 020 CCS Z00 T/GRM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团体标准 T/GRM 080 --2023 煤炭行业绿色矿业集团 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mining groups in the coal industry 2023-10-29发布 2024-01-01实施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 发布 T/GRM 080-2023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4.1目标. 4.2基本原则. 4.3要求. 5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建设. 2 5.1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建立 2 5.2绿色矿山考核 3 5.3绿色矿山培训. 3 5.4绿色矿山宣传. 3 5.5绿色矿山档案管理 5.6绿色矿山诊断与提升改进 . 4 6矿区环境与生态重构. .4 6.1矿区环境. 4 6.2生态环境重构. 4 6.3生态产业. . 4 7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发展, 5 7.1资源开发利用. 5 7.2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5 7.3矿井水与疏排水利用, 5 7.4废气处理与利用 5 7.5其他... 5 8节能管理与碳排放双控 6 8.1节能管理. 6 8.2碳排放双控. .6 9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 .6 9.1科技创新. 6 9.2智能矿山. 6 10矿区社区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T/GRM08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显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国能神东煤炭 集团补连塔煤矿、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布尔台煤矿、国能神东煤炭集团锦界煤矿、国能神东煤炭集团石垃 台煤矿、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哈拉沟煤矿、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榆家梁煤矿、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保德煤矿、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乌兰木伦煤矿、国能神东煤炭集团金烽寸草塔煤矿、国 能神东煤炭集团柳塔煤矿、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寸草塔煤矿、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活鸡兔煤矿.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存飞、刘树、高文清、刘儒侠、张立辉、退国铭、彭海兵、余永明、张博、 彭苏萍、孟永兵、陈殿赋、高天强、边岗亮、杨晓强、方中喜、叶小东、高登云、郑铁华、冯晓斌、张 登山、刘小平、任满翊、李永勤、白正平、乔振峰、杨真、郭春锋、郭建军、杨建彬、周海丰、高奎英、 刘兆祥、王新国、何沛东、张志杰、张永福、俞才、王志峰、马亚东、孙连胜、罗伙根、曹军、陈竹.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T/GRM 080-2023 煤炭行业绿色矿业集团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煤炭行业绿色矿业集团的总体要求、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建设、矿区环境与生态重 构、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发展、节能管理与碳排放双控、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矿区社区和谐发展等方 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煤炭行业绿色矿业集团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3306标牌 GB/T14161矿山安全标志 GB/T37767煤矿绿色矿山评价指标 T/GRM004-2020绿色矿山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矿山green mine 绿色矿山是一种以持续、协调、效率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它把矿产资源和影响环境 的要素都作为重要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实现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3. 2 研发及技改投入inputof R&Dandtechnicalinnovation 企业开展研发和技改活动的资金投入.
3.3 绿色矿业集团greenminegroup 绿色矿业集团是指能够系统有效引领各下属矿山持续、高效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矿业集团.
即在矿 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统一规划、集中指导,围绕“绿色、安全、规 范、高效”建设原则,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协调 统一的高质量发展矿业集团.
4总则 4.1目标 4.1.1实现煤炭矿业集团的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4.1.2实现煤炭领域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全流程绿色发展.
4.2基本原则 4.2.1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到矿山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关闭全过 程.
4.2.2绿色矿山建设应坚持集团统筹,矿山落实的工作机制.
T/GRM 080-2023 4.2.3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应由集团统一规划,遵循因矿制宜的原则,实现矿产资源科学有序开 发与综合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规范管理与持续提升等全面发展.
4.2.4贯彻“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及时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复垦矿山占用土地和 损毁土地.
4.2.5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科学利用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等,发展循环经济.
4.2.6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保护职工身心健康.
4.2.7建立健全矿业集团的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并持续合理运行,实现矿业集团绿色矿山建设的统筹 规划、系统管理和协调推进.
4.3要求 4.3.1煤炭绿色矿业集团所属煤矿数量应不少于2座.
4.3.2资源开发应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城乡建设相协调.
4.3.3所属矿山采区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应符合GB/T37767中指标要求.
4.3.4环境保护设备设施宜适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确保所属矿山环境保护 设备设施的安全高效运行.
4.3.5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矿业绿色升级.
4.3.6应建设智能化矿山或无人驾驶矿车系统,实现矿山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信息化.
每个矿山应 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各不少于1个.
4.3.7所属矿山均应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低于60%.
4.3.9以绿色矿山建设引领矿业高质量发展,做好重点生态项目规划,鼓励建设生态修复类、新能源 类项目,集团宜建设不少于2个重大生态示范项目.
准要求.
5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建设 5.1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建立 5.1.1矿山企业应建立并保持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可参照T/GRM004-2020执行.
5.1.2应成立绿色矿山管理机构,设置绿色矿山管理专职岗位,配备专职人员.
5.1.3应明确绿色矿山管理机构职责和权限,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管理工作,建立相关协调机制.
5.1.4应建立健全集团及矿山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制度,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质量保持.
5.1.5宜建立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包括绿色勘查、绿色开采、综合利用等,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
5.1.6应制定绿色矿业集团发展规划,指导矿山绿色矿山建设.
5.1.7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应明确规划的目标、范围、任务、期限、工程设置、保障措施等.
5.1.8应编制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年度绿色矿山建设或改进计划,并由集团负责督促按计划实施 与组织考核,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5.1.9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重大安全、环保、社会风险事件回应机制,及时回应民众、社会团 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诉求,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GPARK 47-2024 起重机械用防爆遥控装置.pdf
ICS53.020.20 CCSJ80 团体标 准 T/CPARK47 -2024 起重机械用防爆遥控装置 2024-04-19发布 2024-04-19实施 长垣市起重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发布 T/CPARK 47-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4.1输入电压 4.2防爆要求 4.3原材料 4.4工艺装备 4.5检验检测 5技术要求 5.1外观要求 5.2耐温水 5.3字符、标准及涂饰的附着力.
5.4耐溶剂型 5.5功能检查, 5.6静态工作电流 5.7空载工作电流 5.8按键工作电流 举起中国 5.9载波频率, 5.10按键高度 5.11按压按键工作时的负荷力.. 5.12按压强度 5.13按键的复位 5.14按键的负荷寿命... 5.15遥控器整体的耐压强度.
5.16电源盖板(包括滑动或平开盖板)的插拔寿命.
5.17环境试验.. 5.18静电放电抗扰度.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2外观检查 6.3耐温水 6.4字符、标志及涂饰部分的附着力. 6.5耐溶剂性 6.6功能检查 6.7静态工作电流 6.8空载工作电流 6.9按键工作电流 6.10远场拾音距离 T/CPARK47-2024 6.11语音识别率, 6.12载波频率 6.13按键高度 6.14按压按键工作时的负荷力 6.15按压强度 6.16键的复位, 6.17按键的负荷寿命 6.18遥控器整体的耐压强度 6.19电源盖板(包括滑动或平开盖板)的插拔寿命 6.20环境试验方法. 6.21静电放电抗扰度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7.2检验项目 7.3出厂检验 7.4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2铭牌 8.3包装 PARK 8.4运输 8.5贮存 举起中国 T/CPARK 4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长垣市起重装备制造行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长垣市起重装备制造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黄河防爆起重机有限公司、长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南省特种设备 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桥架类及轻小型起重机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河南)、长垣市产品质量检验 检测中心、河南省起重设备配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捷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长鸿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东军、高站波、胡林中、张龙山、李德江、贾更云、赵慧、胡杰、王全 营、胡鸣超、杨胜国、曹焱尧、辛鑫、杨爱丽.
PARK 举起中国 II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GMIAAC 004-2024 医疗建筑综合能源管理规程.pdf
ICS27.010 CCS F01 T/GMIAAC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T/GM1AAC004 -2024 医疗建筑综合能源管理 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integrate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of medical buildings 2024-07-31发布 2024-08-01实施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 广东省制冷学会 发布 T/GM1AAC00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广东省暖通空调及净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79)归口.
本文件由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和广东省制冷学会联合发布.
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广州汇锦能效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凯华科 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桂勤器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华伦招标有限 公司、恩耐捷(广东)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五邑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附属口腔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 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医科大 学附属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 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佛山市南海区全科医院、广 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前海人寿广州总院、广东省制冷学会、广州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华南 理工大学、广东省招标投标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叠恩、包海峰、谢华慧、林海、黄锦标、陈楚生、杜芹、田彩霞、赖晓刚、 林俊、梁芷华、杨伟雄、阮伟其、张志雄、列润洪、叶葳、代佳伟、李银锋、吴海城、黄炫霖、刘阳、 刘雄锋、邓福生、王、邝伟明、吕鹏、王文涛、赵汝辉、陈志杰、邓喆、吕忠、王映雪、黎德谦、赖 子波、李盛佳、李伟、杨柳青、卢智涛、方赵嵩、连晶红、郑文斌、陈晓东、谭福太、余昭胜、廖艳芬、 黄俊彰、唐晓娜、许华风、王晶晶、邹思、陈振龙、陈明球、伍伟顺 T/GM1AAC 004-2024 目次 1总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规定 4.1能耗数据采集对象 2 4.2用能统计. 2 4.3医疗建筑用能采集 3 4.4医疗建筑绿色低碳用能管理 5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6 5.1一般规定. 6 5.2体系策划 .6 5.3体系实施. .10 5.4体系检查. .10 5.5体系改进. .11 6能源信息管理系统 .11 6.1能源计量器具管理 .11 6.2能源资源数据在线监测要求, 11 6.3系统硬件与安全, 12 6.4系统应用功能.. .12 6.5能效监测与分析. 13 6.6系统预警与报警. 13 6.7其他综合应用及分析功能 13 7医疗机构能效指标及计算方法, 13 7.1能效指标及计算方法 13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17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21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22 附 D (资料性附录) 25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26 II T/GMIAAC 004-2024 医疗建筑综合能源管理规程 1总则 本文件规定了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源信息管理系统、能效指标及计算方 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医疗建筑,包括一般综合医院、专科性医院、特殊病院、妇幼保健站、 疗养院、休养所等,其他建筑类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9149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9456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32019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50333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T5035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1039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33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医疗建筑medical building 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与护理,承担公共卫生的预防与保健,从事医学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建筑设施 以及其辅助用房的总称.
3. 2 综合能源integrated energy 指医疗机构运行过程中,在统计期内消耗的能源种类.
3.3 综合能耗 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指医疗机构运行过程中,在统计期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折算后总和.
3. 4 T/GMIAAC 004-2024 能源绩效encrgyperformance 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和能源消费的种类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
3. 5 由医疗机构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
3. 6 能源基准energybaseline 用作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
4基本规定 4.1能耗数据采集对象 4.1.1医疗建筑按建筑功能划分为门急诊类、医技类、病房类、医疗业务综合类、后勤办公类、科研 教学类等,并进行建筑能耗数据采集,医疗建筑能耗数据采集范围不包括对外服务及外包场所.
4.1.2医疗建筑用能统计周期能耗统计应以自然年度为周期.
4.1.3医疗机构用能、用水人数是指在统计期内(以年为单位)的在岗职工、工勤和保障人员及学生、 门诊人数、住院人数等日平均用能、用水人数.
4.1.4未计入能源统计范畴的区域,该区域内的人员数量应扣除.
4.1.5医疗建筑能耗按能源供应系统主要包括电、水、燃料、集中供热(冷)、蒸汽、可再生能源等, 具体能耗分类见附录A.1,末端用能结构体系见附录A.2.
4.1.6医疗建筑能耗按用途可分为供暖、供冷、生活热水、风机、炊事、照明、设备、电梯、信息机 房设备、建筑服务设备和其他专用设备.
4.2用能统计 4.2.1综合能耗统计 4.2.1.1医疗建筑综合能耗统计应在统计期内,统计对象从事疾病诊治、治疗、科研、教学活动过程 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以及耗能工质.
4.2.1.2综合能耗统计能源种类应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 通过加工转换取得的各种能源和水.
4.2.1.3对于拥有多栋建筑的医疗机构,每栋建筑的电力、热力、水消耗量应单独计量.
4.2.1.4综合能耗或建筑电耗统计范围应包括空调、通风、照明、生活热水、医气用能、风机、电梯、 设备等医疗建筑所消耗的全部能耗或电耗,当可以实现单独计量时,下列情况的能耗或电耗可不计入综 合能耗或建筑电耗: a)对外用于建筑外景照明用电: b)通过配电系统对外服务的电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GDNAS 056-2024 胚胎移植妇女围术期护理.pdf
ICS11. 020 CCSC05 广东省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GDNAS 056-2024 胚胎移植妇女围术期 护理 Perioperative nursing for women undergoing embryo transfer 2024-07-24发布 2024-09-01实施 广东省护理学会 发布 T/GDNAS056-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术前护理评估 6操作要点 7健康教育 8验孕指导. 9随访管理.
附录A(规范性)胚胎移植妇女围术期护理流程图 附录B(规范性)胚胎移植妇女术后随访流程图 参考文献. T/GDNAS 05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护理学会生殖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 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属医院、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市妇幼保健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明芬、宋东红、孙洪梅、邢兰风、赵金珠、李丹萍、周娜、柯玩娜、杨晓萍、 林燕珊、刘春林、梁玉莲、张茂玲、黎丽、黄孙兴、徐艳文.
Ⅱ T/GDNAS 056-2024 胚胎移植妇女围术期护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胚胎移植妇女围术期护理的基本要求、术前护理评估、胚胎移植术操作要点、健康 教育、验孕指导、随访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 是将体外培养的胚胎送回母体子宫腔内的过程,是辅助生殖技术中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临床操作步骤.
3. 2 黄体支持lutcalphase support LPS 用药物促进或补充黄体功能.
4基本要求 4.1应遵循个性化原则,依据胚胎移植方案、胚胎移植次数、既往妊娠结局进行针对性护理.
4.2应对夫妇双方进行胚胎移植围术期健康教育.
4.3应按要求核对夫妇双方身份信息,确保人证合一.
5术前护理评估 5.1宜评估妇女的心理状况、认知水平、配合程度等.
5.2应评估妇女有无发热、咳嗽、腹痛、腹胀、阴道流血、外阴瘙痒等不适.
5.3应评估妇女黄体支持药物的使用情况.
5.4应核查夫妇双方是否已经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5.5宜评估妇女膀胱充盈情况.
6操作要点 6.1胚胎移植术前 6.1.1确定胚胎移植日 6.1.1.1对于新鲜胚胎移植妇女,应双人核对其移植日期、取卵术后用药等.
6.1.1.2对于冻融胚胎移植妇女,应双人核对其移植日期、移植的胚胎数及胚胎发育阶段、内膜转化用 药情况等.
T/GDNAS 056-2024 6.1.1.3应做好术前健康教育,指导妇女遵医瞩用药.
6.1.2进入手术室前 6.1.2.1应核对夫妇双方的姓名、年龄、身份证、结婚证,妇女的手腕带,对妇女进行人脸识别和指纹 验证.
6.1.2.2应核对妇女黄体支持药物使用情况.
6.1.2.3应指导妇女适量饮水,使膀胱适度充盈.
6.1.3进入手术室后 6.1.3.1应核对妇女的姓名、年龄、手腕带、指纹、丈夫的姓名,必要时应再次行人脸识别.
6.1.3.2应协助妇女摆放截石位,可协助医生超声引导下评估膀胱充盈度.
6.1.3.3应与医生、胚胎实验室操作人员和妇女四方核查夫妇双方姓名、移植的胚胎数及胚胎发育阶段.
6.2胚胎移植术中 6.2.1应协助医生清洁阴道和宫颈分泌物.
6.2.2可协助医生超声引导下置入移植外管,将1ml注射器连接移植内管并旋紧,传递给胚胎实验室操 作人员,应与其核对夫妇双方姓名、移植的胚胎数及胚胎发育阶段.
6.2.3可将载有胚胎的移植内管递给医生后,应再次与医生、妇女核对夫妇双方姓名.
6.2.4可配合医生将载有胚胎的移植内管送入移植外管,协助医生将胚胎注入宫腔内,移植导管撤离前 在子宫腔停留10~30秒,取出移植内管时,应压紧注射器活塞柄以防胚胎回吸入移植内管.
6.2.5应在注入胚胎后,与胚胎实验室操作人员确认无胚胎残留.
6.2.6对于胚胎移植外管插入困难的妇女,可予辅助导管内芯协助置管.
6.3胚胎移植术后 6.3.1应再次核查夫妇双方姓名.
6.3.2应指导妇女术后可自行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6.3.3应进行术后健康教育.
7健康教育 7.1应指导妇女遵医瞩正确使用黄体支持类等药物.
7.2宜指导妇女均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泻或便秘.
7.3胚胎移植后不推荐卧床休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7.4应指导妇女术后如出现阴道流血、腹痛、腹胀等不适时,及时就诊.
8验孕指导 8.1指导妇女术后12~14天进行妊娠检测,验孕日留晨尿测hCG,或抽血检测血清β-hCG水平以确认 是否妊娠.
8.2指导妇女确认妊娠后继续黄体支持,孕2~3周后行超声检查,了解孕囊及胎心情况,不适随诊.
8.3对妊娠试验阴性的妇女:宜予心理支持.
应告知妇女停止黄体支持用药,停药后一周内月经来潮, 如无月经来潮或月经量较平时少、淋漓不尽等,应及时就诊.
宜予妇女复诊指引.
9随访管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GDNAS 055-2024 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良反应的识别及护理.pdf
ICS 11. 020 900 S00 广东省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GDNAS 055 -2024 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 抑制剂治疗不良反应 的识别及护理 Identification and Nursing of adversereactions to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therapyincancerpatients 2024-07-24发布 2024-09-01实施 广东省护理学会 发布 T/GDNAS 055-2024 目次 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良反应的识别及护理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ICIs治疗不良反应的识别及护理路径 6ICIs治疗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识别. 7ICIs治疗不良反应的识别及等级判断 8ICIs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11 T/GDNAS055-2024 前言 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护理学会肿瘤靶向免疫治疗护理专 业委员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倩雯、蔡姣芝、萧雪英、周丽群、缪景霞、栗佳慧.
T/GDNAS 055-2024 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良反应的识别及护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良反应的识别及护理的基本要求、免疫检查点抑制 剂治疗不良反应的识别及护理路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识别、免疫检查点抑 制剂治疗不良反应的等级判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良 反应的随访.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从事免疫治疗相关工作的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无.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免疫检查点物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 针对免疫检查点在介导肿瘤免疫逃逸中的重要作用,发挥阻断表达免疫检查点的肿瘤细胞与免疫 细胞之间的作用,从而阻断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抑制作用的药物.
3.2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adverseevent,irAE 抗肿瘤药物/治疗临床试验中,经判定与免疫机制有因果关系的级别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抗 肿瘤药物作用机制导致的免疫机制介导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3.3 免疫检查点ImmuneCheckpoint 指程序性死亡受体及其配体.
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及其配体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通过抑制程序 性死亡受体及其配体的结合,从而提高宿主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性.
4基本要求 T/GDNAS 055-2024 4.2应在ICIs治疗前告知患者和/或照顾者持续免疫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及irAE自我护理相关知识.
4.3ICIs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评估患者有irAE的危险因素或irAE的等级(见附录A).
4.4应对已发生的irAE的分类、分级、记录.
4.5应根据已发生的irAE类型及等级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5irAE的识别及护理路径 5.1应将ICIs治疗患者纳入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管理路径(见图1).
5.2治疗前应通过基线评估(见附录B)、ICIs用药类别(见附录C)、易感人群(见条目6.1)评估患 者irAE的危险因素.
5.3应对识别到危险因素处理达标后进行免疫治疗.
5.4应根据惠者ICIs及其常见irAE(见附录C)评估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发生的irAE,并在治疗前进行护理 宣教进行预防.
5.5应在ICIs治疗前、中、后及病情变化时动态评估患者的irAE的风险及等级(见附录A).
5.6应根据irAE的类型、等级实施护理干预.
irAE的危险因素识别 irAE的系统毒性识别及等级判断 监测 护理 疗程结束后随访 图1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识别及护理路径图 6irAE的危险因素识别 6.1应在患者接受ICIs治疗前识别特殊人群:孕妇、对于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老年患者以及免疫接种 的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或器官移植的患者、更换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驱动 基因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携带者,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ECOG评分≥2),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予以干预.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GDNAS 054-2024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技术.pdf
ICS 11. 020 900S00 广东省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GDNAS 054 -2024 脑卒中 偏瘫患者良肢位 摆放技术 Technology of Normal LimbPositioning for Hemiplegic StrokePatients 2024-07-24发布 2024-09-01实施 广东省护理学会 发布 T/GDNAS 054-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良肢位摆放方法 6并发症的预防 附录(资料性)良肢位摆放图片 参考文献.. T/CNAS05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护理学会脑卒中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 仙纪念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深圳 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北京 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 市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永静、叶莉、许继晗、卢丽萍、詹美娜、林少英、陈彩平、朱赛男、黄妃文、 谢小兰、冯洁贞、王颖墩、刘洁、叶日春、孙杰、曹迎春、陈慈玉、李丹卉、刘光维、庄平、高俊英、 阮恒芳、罗青、尹玉珊、薄琳、吴明秀、唐艳平、冯灵、张晓梅、罗彦嗣、徐雪影、方丽、沈利平、 张文静、陈晓珊、罗东梅、李少芳、范玉珍、陈关珍.
I1 T/GDNAS 054-2024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脑卒中偏摊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基本要求、摆放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康复及养老机构且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良肢位normal limb positioning 一种预防或对抗痉享姿势而采取的临时体位,包括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床上坐位、轮椅 /椅坐位.
目的是预防或对抗痉享模式的出现或加重,保持肢体功能状态,保护肩关节和预防足下垂, 预防压疮,减少并发症,令患者感到舒适.
4基本要求 4.1良肢位适用于肌力≤3级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后即可进行摆放(抢救体位除外).
4.2应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配合程度,偏瘫肢体肌力、肌张力及感觉情况,有无皮肤损伤、 骨折及管道情况.
4.3应与患者和/或家属充分沟通,让患者和/或家属了解摆放方法及注意事项.
4.4撰放期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活动能力,每1~2小时变换体位,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
4.5应选择适宜的摆放用具.
5良肢位据放方法 5.1患侧卧位 5.1.1予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
5.1.2应站立于患者健侧,先移枕头至健侧床边,将患者双手放于腹部,健侧手托住患侧肘部进行保护, T/GDNAS 054-2024 躯干尽量往健侧床边平移,双腿屈膝,操作者一手扶患者肩部,一手扶髓部,慢慢将患者驱干转向患侧, 背部放/不放枕头支撑均可,(见图1) 5.1.3应保持患侧肩前伸位,上肢外展旋后,上提60°~90°,前曾旋后,肘伸直,掌心向上,手指 伸展:健侧上肢可自由活动或抱一枕头.
(见图2) 5.1.4应保持患侧下肢髓关节伸展位,患膝稍屈曲,踝关节尽量保持90°:健侧下肢膝关节至踝部用 软枕垫起.
(见图3) 5.2健侧卧位 5.2.1予患者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
5.2.2应站立于患者患侧,先移枕头至患侧床边,将患者双手放于腹部,驱干尽量往患侧平移,双腿屈 膝,一手扶患者肩部,一手扶髋部,慢慢将患者转向健侧,躯干稍向后,后背放/不放枕头支撑均可.
(见图4) 5.2.3应将患侧上肢置于枕头或有凹槽的垫枕上,保持前伸位,肩前屈约90°,前臂旋前,肘伸直, 腕背伸,掌心向下,手指伸展.
(见图5) 5.2.4应将患侧下肢置于枕头或有凹槽的垫枕上,保持屈髋屈膝90°,踝背届,患足不可悬空.
(见 图6) 5.3仰卧位 5.3.1予患者仰卧位,保持头部中立.
5.3.2应在患侧肩下垫一小枕,小枕受压后高度2~3CM为宜.
(见图7) 5.3.3宜将患侧上肢伸展于软枕上,上臂旋后外展20°一40°,前臂旋后,肘关节、腕关节伸直,掌 心向上,手指伸展.
(见图8) 5.3.4宜将楔形枕或软枕置于患侧髋部及大腿外侧,垫小枕或3/4半圆枕于膝关节下方,保持膝关节轻 度屈曲、下肢中立位.
(见图9) 5.4床上坐位 5.4.1予患者床上坐位,保持双下肢伸展.
5.4.2宜将患者平卧,床头拾高80~90°,背部用枕头支撑,保持躯干伸展位,不前倾.
(见图10) 5.4.3应将双侧上肢置于床餐板或调节板上,保持伸展位,患侧肩关节垫一软枕.
(见图11) 5.4.4应在部及大腿外侧置模形枕或枕头,保持届90°、下肢中立位.
5.4.5应拾高床尾15~30°,胸窝处垫软枕,保持膝关节微屈位.
(见图12) 5.5轮椅/椅坐位 5.5.1予患者端坐于有扶手的座椅上/轮椅内.
5.5.2应将患者背部紧靠椅背,保持躯干伸展位,上身微前倾.
(见图13)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GDNAS 053-2024 成人心血管外科术后谵妄的护理.pdf
ICS 11.020 CCS C05 广东省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GDNAS 053 -2024 成人心血管外科术后妄的护理 Nursing of postoperative delirium in adult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24-07-24发布 2024-09-01实施 广东省护理学会 发布 T/GDNAS 053-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术后谢 4基本要求. 5评估.. ..1 6防治.. .2 6.1应对心血管外科术后存在谱妄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预防措施, 6.2早期活动. 2 6.3环境改善与睡眠管理.. 2 6.4镇静镇痛管理... 2 6.5减少不良刺激 2 6.6营养支持.. 2 6.7认知训练.. 3 6.8心理支持.. 7健康宣教.. 附录A(规范性)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7) 附录B(规范性)护理诡妄筛查量表(Nu-DESC) 5 附录C(资料性)术后诡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6 参考文献... T/GDNAS 05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护理学会心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 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外医院深圳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凌云、申铁梅、朱苏敏、林丽霞、王玮、黎诗欣、程云清、李杰、王玉翠、郑 惠萍、林少燕、吴桂琴、龙洪.
II T/GDNAS 053-2024 成人心血管外科术后妄的护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成人心血管外科术后谁妄的基本要求、评估、防治及健康宣教.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T/CNAS39-2023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术后谁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患者经历外科手术主要在术后1-5天内发生的一种急性波动性的精神状态改变,表现为意识水平 下降、注意力障碍和思维混乱.
4基本要求 4.1应对心血管外科术后惠者进行逾妄评估.
4.2应对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实施谱妄的防治措施.
4.3应对诡妄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做好出院健康教育.
5评估 5.1应观察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有无谱妄的临床表现: 一一对环境意识的清晰度降低: 一一集中、维持或转移注意力的能力降低: 一一即时记忆和近期记忆受损,发生时间、地点、人物的错位: 一一言语增加或减少: --惊吓反应增强: 一一从低活动到多活动的快捷、不可预测的转变: 一一嗜睡,觉醒后出现幻觉或妄想,睡眠-觉醒周期的逆转.
T/GDNAS 053-2024 5.2应使用谱妄评估量表筛查有谱妄临床表现的患者: --对气管插管患者,宜选用 ICU意识模期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ment Method forthe Intensive CareUnit-7,CAM-ICU-7)(见附录A): --对拔除气管插管患者,宜选用护理谱妄筛查量表(NursingDeliriumScrceningScale,Nu-DESC) (见附录B).
5.3应每天至少使用1次谱妄评估量表对存在谱妄表现的患者进行评估.
6防治 6.1应对心血管外科术后存在逾妄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预防措施(见附录C).
6.2早期活动 6.2.1应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规范的呼吸、运动、肌肉、定位能力的康复镀炼.
6.2.2宜与医生共同评估病情,尽早协助下床活动.
6.3环境改善与睡眠管理 6.3.1宜维持适宜的温湿度.
6.3.2宜控制白天噪音不超过40~45dB,晚上不超过35dB.
6.3.3宜调小仪器报警音量,可提供耳塞.
6.3.4应调整昼夜光线,可提供眼罩.
6.3.5抢救其他患者时应使用屏风隔离.
6.3.6宜尽量减少不必要物品的摆放.
6.3.7夜间应尽量减少护理操作.
6.3.8必要时应遵医瞩给予助眠药物.
6.4镇静镇痛管理 6.4.1宜每日唤醒,轻度镇静.
6.4.2应尽量避免使用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
6.4.3应做好疼痛护理,参照T/CNAS39-2023执行.
6.5减少不良刺激 6.5.1应每日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尽早拔除不必要的管道.
6.5.2应减少不必要的约束.
6.6营养支持 6.6.1宜尽早给予经口进食或肠内营养.
6.6.2应保持患者大小便通畅.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GDNAS 052-2024 慢性肾脏病3-5 期水肿的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护理.pdf
ICS 11. 020 CCS C 05 广东省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GDNAS 052 -2024 慢性肾脏病3-5期水肿的中西医 结合预防与护理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Prevention and Nursing of Edema of ChronicKidney Disease in Stage 3-5 2024-07-24发布 2024-09-01实施 广东省护理学会 发布 T/GDNAS 052-2024 目次 前言... 慢性肾脏病3-5期水肿的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护理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水肿筛查 6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水肿护理要点 6.1病情观察, 6.2药物管理, 6.3饮食护理. 6.4运动护理. 6.5体位护理.
6.6皮肤护理 6.7穿刺护理.
6.8心理与睡眠. 6.9中医特色疗法护理. 6.10随访护理. 附录A(资料性)水肿分级 附录B(资料性)慢性肾脏病3-5期水肿患者随访记录单 参考文献... T/GDNAS 05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护理学会治未病护理专业委员会、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 院、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佛山市中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 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深圳市中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丽丽、彭鹿、刘汉娇、唐晓娜、唐芳、林静霞、李泽文、汪玲珍、 黄少娟、李美娟、李雪芳、吴少丽、徐明明、郭军军、刘宇、刘敏华、伍剑锋、傅立哲、谢 小宁、王怡琨.
11 T/GDNAS 052-2024 慢性肾脏病3-5期水肿的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护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慢性肾脏病3-5期水肿的管理,包括基本要点、风险筛查、护理要点三个 核心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护理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期水肿的患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709.0-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9部分:穴位贴敷 GB/T39511-2020保健调理按摩技术操作规范 DB52/T1642-2021慢性肾脏病健康教育规范 DB44/T2328-2021慢性肾脏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WS/T557-2017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指导 DB52/T1642-2021贵州慢性肾脏病健康教育规范 T/CACM1076-2018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熏洗 T/CACM1560.10-2023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熏蒸 T/CACM1560.4-2023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艾灸 T/CACM1560.5-2023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耳部按摩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GFR 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 (<60ml/min/1.73m²)超过3个月.慢性臂脏病的分期如下:CKD1期:GFR≥90ml/min/1.73 m,肾功能正常或高:CKD2期:60≤GFR≤89ml/min/1.73m,肾功能轻度下降:CKD3 期:30 ≤GFR≤59ml/min/1.73m,肾功能中度下降:CKD4期:15≤GFR≤29ml/min/1.73m²,肾功 能严重下降:CKD5期:GFR<15ml/min/1.73m,肾衰竭. 3. 2 肾性水肿(renaledema) 因肾脏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水肿. 由于肾脏疾病而导致的水钠潴留,水肿最先发生 在身体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脸和额面部,逐渐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可波及全身,甚 至出现胸水、腹水等,是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 肾性水肿的性质是软而易移动,临床呈现凹 T/GDNAS 052-2024 陷性水肿,多呈两侧对称,伴随其他肾脏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 4基本要求 4.1应定期评估水肿分级程度. (见附录A) 4.2应对患者进行动态评估,采取个性化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5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水肿筛查 5.1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水肿风险筛查 5.1.1筛查水肿高危患者. 了解患者的原发病、既往病史、营养状态、尿常规、血清白蛋白 永平. 5.1.2危险因素筛查. 告知患者定期(慢性肾脏病3-4期每3个月一次,慢性肾脏病5期每 个月一次)复查肾脏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全血分析、肾功能、肝功能、血糖、 血脂、血清白蛋白、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 5.2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水肿症状的识别 5.2.1指导水肿高危惠者宜每日徒手评估判断有无水肿(见附录A),若有水肿可进行人体 身体成分评估,并鉴别肾性水肿与其他全身性水肿、局限性水肿的差异. 5.2.2应准确评估水肿发生的部位、程度、范围、性质,及时测量水肿部位(大腿围、小腿 围、腹围)的相应围度、记录出入量,测量围度时宜同一位置、同一评估工具. 6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水肿护理要点 6.1病情观察 6.1.1水肿的监测:应指导患者观察水肿的起始部位、水肿分级程度、水肿消长规律,定时 测量水肿部位的围度(大腿围、小腿围、腹围)、记录24小时出入量、血压、体重、心率、 肾功能等变化. 6.1.2电解质的监测:应用利尿剂的水肿患者易出现电解质素乱,表现为低钠、低钾,应密 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神志,如出现恶心、精神不振、表情淡漠等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遵医 瞩监测患者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 6.1.3皮肤的监测:应指导患者观察患肢末梢循环血运情况及肢体的感觉(是否对称、有无 疼痛感、皮温升高等情况,及时发现血栓性事件发生),并观察和记录利尿剂使用的情况和 不良反应. 6.2药物管理 6.2.1遵医瞩用药,指导患者了解服药名称、服药时间、服用方法、药物作用、副作用等. 合理安排患者用药时间,利尿剂不宜晚间服用,以免影响睡眠. 6.2.2中药服用:水肿患者服中药,宜浓煎,温服,如有恶心呕吐严重,可在服药前滴生姜 汁数滴于舌面上,以正呕吐. 6.2.3观察疗效:监测24小时出入量,定时测体重,观察水肿有无消退,有腹水者应定期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GDNAS 051-2024 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df
ICS11. 020 CCSC 05 广东省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GDNAS 051 -2024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anford typeA aorticdissection 2024-07-24发布 2024-09-01实施 广东省护理学会 发布 T/GDNAS 051-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使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主动脉夹层. 3.2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 4缩略语.. 5基本要求. 2 6监测评估.. ... 7术前护理. 2 7.1病情监测. .2 7.2镇痛、镇静管理.. .2 7.3排便护理及环境管理 -.2 7.4手术前准备 2 7.5安全转运. 2 8术中护理. 2 8.1手术前评估.. 3 8.2物品准备 8.3护理配合.. .3 8.4深低温停循环温度管理. ..3 9术后护理. 3 9.1病情监测... .3 9.2并发症观察与预防 9.3出院指导.. 4 附录A(资料性)ASTAAD的危险识别评分 .5 附录B(资料性)ASTAAD心脏并发症及其他脏器灌注不良表现. 6 参考文献. T/GDNAS 05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护理学会心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市卫生健康发展 和服务管理中心(广州市保健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孙逸 仙纪念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云清、申铁梅、林丽霞、杨圆圆、凌云、陈晓霞、宋亚敏、宋海娟、梁爱琼、 邵艳红、林少燕、张尹红、蔡惜玲、张丽随、刘艳红、王迎、李文慧、肇义娜、林环、李淑妮、徐晓凤、 章笑天、吴展华.
T/GDNAS 051-2024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基本要求,监测评估,术前、术 中、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T/CNAS23-2023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护理 T/CNAS29-2023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 指血管内膜破裂,血液从内膜破口进入到中膜,迫使内膜与中膜之间由于压力而分离形成内膜活 瓣,内膜活瓣沿着主动脉管腔顺行或递行迅速发展,把真性管腔与假性管腔分开的疾病.
1970年Daily 根据夹层累及范围提出了Stanford分型.
StanfordA型: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或者主动脉弓,夹层 累及升主动脉,甚或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者:StanfordB型:原发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夹层 仅累及胸降主动脉及其远端者.
3. 2 急性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 acute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发病时间≤14天的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STAAD: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T/GDNAS 051-2024 CTA:全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5基本要求 5.1应对ASTAAD高危患者进行监测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5.2应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鼓励其主动参与患者安全管理.
6监测评估 6.1应及时评估ASTAAD的高危病史、症状及体征(见附录A),及时识别高危患者.
6.2应对ASTAAD患者立即进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
7术前护理 7.1病情监测 7.1.1应控制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心率宜控制至60~80次/min,收缩压宜控制至100~120mmHg.
7.1.2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四肢肌力、认知能力、精神状态和疼痛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 告医生.
7.1.3应及时识别ASTAAD心脏并发症及其他脏器灌注不良表现(见附录B).
7.1.4应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
7.2镇痛、镇静护理 7.2.1应制定个性化镇痛、镇静目标,遵医瞩使用镇痛、镇静药物.
7.2.2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危重患者可在镇痛、镇静基础上,遵医瞩使用肌松药.
7.2.3应动态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疼痛反应.
7.3排便护理及环境管理 7.3.1应遵医瞩使用缓泻剂,确保患者大便通畅,剩患者勿用力大便.
7.3.2应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条件允许时为患者安排单间病房,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动作宜缓慢.
7.4手术前准备 7.4.1应做好术前备皮,备皮范围从颈部到脚踝之间.
7.4.2应遵医完成血栓弹力图检查.
7.5安全转运 7.5.1应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是否存在躁动、谁妄症状.
7.5.2应备好急救箱、监护设备、供氧设备,提前告知接收科室患者病情,做好用物准备.
7.5.3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确保管路安全、保证仅器正常运行,开通绿色抢救通 道,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安全转运.
8术中护理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WAN 0116-2024 金属材料焊接接头应力X 射线测试方法.pdf
ICS 25.160.01 CCS J 33 CWA 团 体 标 准 T/CWAN 0116 -2024 金属材料焊接接头应力X射线测试方法 X-ray diffraction testing method for stress of metallic materials welded joints 2024-06-12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国焊接协会发布 T/CWAN 0116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符号和定义 4X射线应力测试原理及方法 5测试仪器 6测试方案的制定, 7测试步骤 8试验报告 附录A(资料性) 参考文献. 10 T/CWAN 011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焊接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湖 南湘工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限公司、天津市思维奇检测技 术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北部湾大学、上海 极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彩东、马青军、贺顺达、马成、韦晨、武鹏博、党丽华、陈博文、田旭海、 邹吉鹏、刘晨曦、肖辉英、张天理、冯志强、梁伟、孙明辉、高利慧、李爱民、吴妍.
Ⅱ T/CWAN 01162024 金属材料焊接接头应力X射线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X射线衍射原理测试金属材料焊接接头应力的方法,内容包括术语、符号和定 义、X射线应力测试方法及原理、测试仪器、测试方案的制定、测试步骤及试验报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料焊接接头的应力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7704无损检测X射线应力测定方法 GB/T39520弹簧残余应力的X射线衍射测试方法 JB/T9394无损检测仪器X射线应力测定仪技术条件 3术语、符号和定义 以下及GB/T770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3.1.1德拜-谢乐环Debye-Scherrerring 当X射线入射多晶体时,衍射X射线会以入射X射线为轴,形成圆心角9不同的多个圆锥.
用平面X 射线胶片或二维检测器接收这样的圆锥,可以得到入射X射线的位置在中间的同心圆状的衍射线图案.
这样的同心圆一般称为德拜谢乐环或德拜环(Debyering).
3.2符号 本文件中的符号和定义见表1.
表1符号和定义 符号 定义 0 布拉格角,衍射角29的1/2,亦即入射X射线或衍射线与衍射晶面之间夹角 P 入射角,即入射线与试样表面法线之间夹角 x 扫描平面相对于试样表面法线的夹角 在x-0即扫描平面垂直于试样表面的条件下入射X射线与试样表面之间的夹角 衍射晶面法线在试样平面的投影与试样平面上某一指定方向的夹角 *角方向的正应力 i 正应力分量(i=1 2 3) a作用面上垂直于试样表面方向的切应力分量 切应力分量(ig:=1 2 3;j=1 2 3) 和P角定义的方向上的应变 积分宽度,即衍射峰去除与布拉格衍射无关的背底以后积分面积与最大强度之比 1 T/CWAN 01162024 符号 定义 z X射线穿透深度 {hkI}晶面的X射线弹性常数 试样坐标系,S由操作者定义 LP 洛伦兹偏振因子 L L L 实验室坐标系 (hkl) 晶面指数为(ht)的晶面族 f 材料无应力状态的晶面间距 de 法线处于和甲角定文方向上的晶面间距 A 吸收因子 α 德拜环顶端的-%侧为起点,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角 (180°20) 4X射线应力测试原理及方法 4.1X射线应力测试基本原理 X射线应力测试是以晶体材料晶面间距为标准距离,使用X射线衍射测试由于应力导致的晶面间距 变化,然后计算应力.
4.1.1cosa法 cosa法是使用单一斜入射的X射线,利用二维检测器获得德拜环的全周晶格应变信息来测量试样 表面残余应力和载荷应力的方法.
X射线入射多品体时,衍射X射线以入射X射线为轴,与反射X射线 共同构成圆锥状.
图1是德拜-谢乐环形成的原理图.
反射面法线 z 入时X线 德邦 反射X射线 X时线入射先9.
二准权测务 试神 x.4 (测定应力) 图1cosa法X射线应力测定原理图 根据cosa法进行应力测定,以试样表面的O点为测定位置,如图1所示,以所测应力方向为x轴, 其垂直方向为y轴,试样面法线方向为z轴.
现在x-z面内与z轴所成角P的方向入射x射线,在垂直入射 X射线方向上设置二维检测器.
检测器测得的照射区域内存在的晶体群的衍射X射线呈圆环状,如图2 所示,该圆环称为德拜-谢乐环或德拜环.
德拜环的顶端距离试样法线近的一侧为-n侧,底端为n侧.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WAN 0106-2024 手持激光焊枪通用技术条件.pdf
ICS 25.160.30 CCS J 64 CWA 团 体 标 准 T/CWAN 0106 -2024 手持激光焊枪 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handheld laser welding gun 2024-08-26发布 2024-11-01实施 中国焊接协会发布 发布 T/CWAN 0106-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组成. 5产品分类.
6环境条件.
7主要技术参数 8产品安全设计要求 9试验.. .6 10技术要求与检验方法 11辐射安全的防护要求 9 12铭牌 .9 13使用说明书要求. 10 14标记. 10 参考文献. 12 T/CWAN 01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无锡超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焊接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无锡超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桓日激光有限公司、安徽龙太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光之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中 国焊接协会焊接设备分会、光惠(上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麦格米特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科镭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建军、闫大鹏、蒋峰、闫坤岭、韩伟、焦向东、李宪政、丁建武、 柴勇凯、黄诗源、徐式达、陈宗连、李咏梅、刘明峰、杨青峰、游德胜、李新松.
T/CWAN 01062024 手持激光焊枪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手持激光焊枪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组成、产品分类、环境条件、产品安全 设计要求、试验、技术要求与检验方法、辐射安全的防护要求、铭牌、使用说明书和标记.
本文件适用于激光额定输出功率不大于3000W,由操作人员手持操控实施激光焊接作 业的手持激光焊枪(焊接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247.1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 GB/T15175固体激光器主要参数测量方法 GB/T15313激光术语 GB/T15579.1弧焊设备第1部分:焊接电源 GB/T15579.7弧焊设备第7部分:焊炬(枪) GB/T16855.1机械安全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 T/CWAN0064IT/CEEIA585手持激光焊机 3术语和定义 GB 7247.1、GB/T 15313、GB/T 15579.1、GB/T 15579.7、T/CWAN 0064IT/CEEIA 58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调焦管 focusing tube 安装在焊枪前端的可更换部件,用于调节焦距.
3.2 喷嘴nozzle 安装在焊枪前端出口处的可更换部件,喷出保护气体、引导焊丝并传递焊枪可靠接触工 件的信号.
3.3 光路系统opticalpath system 即光束的传递系统,在手持激光焊枪中实现激光束从光纤头传递到加工工件这一过程的 部件组成的系统.
4产品组成 4.1产品组成概述 图1为手持激光焊枪示意图,按照功能可将其划分为光路系统、冷却系统、保护气体通 道三个关键组件及其他组件.
T/CWAN01062024 标引序号说明: 一光路系统: 保护气体通道接口.
2-冷妇系统接口: 图1手持激光焊枪示意图 4.2光路系统 光路系统,即光束的传递系统,图1中用虚线标示出了光束的传递路径.
光路系统的组 成部件包括将激光束从光纤头传递到加工工件的组件.
图2为焊枪结构拆解示意图,手 持激光焊枪的光路系统一般由光纤头锁紧机构(示例为QBH接口)、准直镜、反射镜(安 装在振镜电机上)、聚焦镜、保护镜、调焦管和喷嘴组成.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WAN 0105-2024 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pdf
ICS 25.160.30 CCS J 64 CWA 团 体 标 准 T/CWAN 0105 -2024 搅拌 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robotic friction stir welding system 2024-07-12发布 2024-08-01实施 中国焊接协会 发布 T/CWAN010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系统分类.
5系统组成. 6主要技术参数 4 7技术要求 8检验方法. 9标志 10包装、储存和运输、 11随机资料 附录A(资料性)典型铝合金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接参数推荐表 10 T/CWAN 010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中国焊接协会焊接设备分会专家工作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焊接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万宇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中国焊接协 会焊接设备分会、南通振康机械有限公司、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东莞市颂智科技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万龙、林永勇、林涛、李宪政、罗建坤、唐国宝、徐涛、树西、朱志雄、黄永 宪、陈树君、李永兵、朱加雷、刘鑫、黄体方、李新松.
Ⅱ T/CWAN 01052024 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工作站)的分类、组成、技术参数、技术要求、检验 方法、标志和包装储运等.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工作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93 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3375焊接术语 GB11291.2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第2部分:机器人系统与集成 GB/T12642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及其测试方法 GB/T12643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词汇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248.3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采用近似环境修正测定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 的发射声压级 GB/T20867工业机器人安全实施规范 GB/T34630.1搅拌摩擦焊铝及铝合金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 JB/T8896工业机器人验收规则 JB/T10801.2电主轴第2部分:加工中心用电主轴技术条件 JB/T11657加工中心用机械主轴单元 3术语和定义 GB/T3375、GB/T12643和GB/T3463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搅拌摩擦焊主轴weldingspindle 搅拌摩擦焊焊具的传动机构,用于在焊接过程中带动焊具高速旋转.
3.2 支撑力 support force 焊接夹具作用在被焊材料焊缝下方的力,见图1,单位:牛顿(N).
T/CWAN 0105-2024 标引序号说明: 1-夹紧力:2-支撑力:3-例项力:4-横向偏移:5-焊缝理论位置:6-焊具:7-被焊材料.
图1搅拌摩擦焊夹具夹紧力、支撑力及侧顶力示意图 3.3 夹紧力clampforce 焊接夹具作用在被焊材料上方的力,见图1,单位:牛顿(N).
3.4 侧顶力lateral tight force 焊接夹具作用在被焊材料侧方的力,见图1,单位:牛顿(N). 3.5 主轴转速rotational speed 主轴带动焊具沿旋转轴线,在单位时间的旋转转数,单位:转每分钟(r/min).
4系统分类 4.1按搅拌摩擦焊焊具形式分类 4.1.1动轴肩式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
4.1.2静轴肩式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
4.1.3双轴肩式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
4.2按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主轴形式分类 4.2.1电主轴式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
4.2.2机械主轴式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
5系统组成 本文件定义的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是指应用于搅拌摩擦焊作业的成套装备,如图2所示.
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 a)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本体及其控制系统,包含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柜、示教器、搅拌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RHA 082-2024 儿童经膀胱腹内压测量技术.pdf
ICS 11.020 CCS C 05 团 体 标 准 T/CRHA 082 -2024 儿童经膀胱腹内 压测量技术 Measurement technique of transvesical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n children 2024-08-22发布 2024-08-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82-2024 目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2 4基本要求. 5 评估与准备. 6 6测量方法. .4 7操作要点 4 附录A(资料性)儿童经膀胱腹内压电子法测量示意图 附录B(规范性)儿童腹内高压分级表 7 附录C(资料性)儿童腹内压动态监测时机表. 附录D(资料性)儿童经膀胱腹内压电子法测量波形分析图、 参考文献 0T T/CRHA08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南 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芳燕、王华芬、邱逸红、盛美君、彭林、张美英、吉莉、 戴燕红、王燕、卫建华、吴丽芬、唐梦琳.
T/CRHA 082-2024 儿童经膀胱腹内压测量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儿童经膀胱腹内压测量技术的基本要求、评估与准备、测量方法 和操作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执行儿童腹内压测量的医护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11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T/CNAS36中心静脉压测量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儿童children 本文件适用年龄10mmHg即为 腹内高压.
3. 4 经膀胱腹内压测量measurement of transvesical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通过膀胱留置导尿管来测量膀压,间接反映腹内压.
3.5 压力传感器prcssuretransducer 能感受压力信号,并能将其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3.6 电子法测量clectrical pressure transducer system 通过三通将注射器、压力传感器连接导尿管,将导管开口处的压力信号通过压力传感器 转换成电信号,在监护仪上显示腹内压波形与数值的方法.
T/CRHA082-2024 3. 7 水柱法测量watermanometer 通过三通将注射器、测压管与导尿管相连,开放大气压使测压管液面下降.
当测压管的 液面稳定不再下降时,用标尺测量零点与液面间垂直距离测得腹内压的方法.
3. 8 校零zero calibration 仅器测量前调至零值进行校准的过程.
注:本文件是将压力传感器校准至大气压水平,遵循T/CNAS36中的相关规定.
4基本要求 4.1应遵医瞩测量腹内压.
4.2应遵循无菌原则,手卫生应遵循WS/T313的规定:对于有隔离要求的患儿, 应遵循WS/T311的规定进行隔离和自我防护.
4.3应采取平卧位进行测量.
当惠儿因病情无法采取平卧位时,同一患儿应保持测 量位置前后一致,避免床头抬高≥30°.
4.4应注意患儿的保暖与隐私保护.
5评估与准备 5.1应评估患儿是否存在测量禁忌证,包括膀胱创伤、膀胱手术、神经源性膀胱、 特伦德伦堡体位(即仰卧状态下头低脚高位).
5.2应评估患儿的意识状态,确保在平静状态下测量腹内压,当患儿出现烦躁、抽 搐、咳嗽等导致腹肌紧张的情况时暂缓测量.
5.3对躁动不能合作的患儿,遵医瞩予以保护性约束及合理的镇痛镇静治疗:治疗 期间宜采用儿童镇痛、镇静评估量表进行评估.
5.4应先去除限制性腹部约束(如腹带).
5.5应确认压力传感器、监测模块、电缆线及监护仪处于备用状态.
5.6应评估导尿管留置时间及固定是否妥善.
5.7应确保测压管路通畅并排除管路内气泡.
6测量方法与时机 6.1可选择水柱法、电子法测量腹内压(儿童经膀胱腹内压电子法测量示意图见附录A).
6.2当患儿需连续多次测量时,宜选择电子法测量.
6.3当患儿存在腹内高压时(儿童腹内高压分级表见附录B),应动态监测腹内压(儿 童腹内压动态监测时机表见附录C).
7操作要点 7.1使用适宜的膀胱灌注量及水温.
7.1.1宜根据儿童体重,使用1ml/kg作为灌注量计算标准(灌注量范围:3ml~25ml),且 应缓慢推注, 7.1.2宜使用37℃~40°℃的0.9%氯化钠注射液.
7.2确定体表零点标志 7.2.1应选用骼与腋中线的交点作为零点标志.
7.2.2对同一患儿的体表零点标志作好标记.
7.2.3应将电子法传感器或水柱法标尺的零刻度与体表零点标志保持在同一水平.
7.3校零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RHA 081-2024 油橄榄叶来源的纳米囊泡.pdf
ICS 11.020 CCS C 05 团 体 标 准 T/CRHA 081 -2024 油橄榄 叶来源的纳米囊泡 Nanovesicles derived from olea europaea leaf 2024-08-22发布 2024-08-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 081-2024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技术要求 5.1原材料和辅料 5.2产品关键质量属性 5.3过程控制 5.4制备工艺 5.5生产要求 6检测方法.. 6.1感官指标 6.2理化指标 6.3卫生指标 6.4生物活性指标.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7.3判定规则 8包装、标签、储存、运输及保质期 8.1包装. 8.2标签.
8.3运输. 5 8.4储存.
8.5保质期. 附录A(规范性)油橄榄叶囊泡形态检测方法(透射电镜观察法) 附录B(规范性)油橄榄叶囊泡数量检测方法(纳米流式检测法) 7 附录C(规范性)油橄榄叶囊泡粒径检测方法(纳米流式检测法) 8 附录D(规范性)油橄榄叶囊泡数量/粒径检测方法(纳米库尔特粒度仪检测法) 附录E(规范性)油橄榄叶囊泡数量/粒径检测方法(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检测法)...10 附录F(规范性)油概榄叶囊泡纯度(每单位蛋白粒子数)计算方法. 附录G(规范性)油橄榄叶囊泡促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检测方法(CCK-8法)..12 附录H(规范性)油橄榄叶囊泡促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划痕愈合检测方法... 13 参考文献.. 14 T/CRHA08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科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 合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 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江苏思博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恩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 玻得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佐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南京百睿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施诺、林琳、朱维、樊杨懿、王蕊蕊、徐思伟、袁菊懋、盘瑶、于 敏、赵冰、王颖、吴文育、邹颖、翰强、邓辉、李福伦、李延、李吉、谢君、杨斌、刘涛、 熊浩、李东霓、郑跃、许琳、戴荣、徐岩、王珍珍、戴清、荣家任.
T/CRHA081-2024 引言 油橄榄叶来源的纳米囊泡既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的、高效的药物递送载体,也是一种 生物治疗剂在针对炎症性疾病的独立疗法中展现出巨大治疗潜力.
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天 然植物来源的生物医药制品,目前尚未有针对油橄楼叶囊泡的质量及检测标准和规范.
参差 不齐的参数和质量指标不利于油橄棱叶囊泡在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符合国际 细胞外囊泡学会(ISEV)在MISEV2023中建议的对囊泡的表征、评估方法,但MISEV2023 主要针对人源、哺乳动物源的细胞外囊泡,对植物囊泡并无特定建议.
本文件规定了油橄榄叶来源的纳米囊泡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签、 储存、运输及保质期处理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油橄横叶来源的纳米囊泡的研究和生产.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RHA 080-2024 脊髓与脊柱畸形筛查数据集.pdf
ICS 11.020 CCS C05 团 体 标 准 T/CRHA 080 -2024 脊髓与脊柱畸形筛查 数据集 Screening dataset for spinal deformities and spinal cordmalformations 2024-08-22发布 2024-08-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 080-2024 目次 前言 Ⅱ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数据集元数据属性 6数据元属性 7数据元值域.. .25 参考文献.. 30 T/CRHA 08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髓与脊柱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雄安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 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天津市天津医院、成都西区医 院、吉林市中心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浩、王凯、刘振磊、张雷、王贺、机建国、王升儒、庄乾宇、罗 坤、赵永飞、刘臻、玉壮、曹隽、刘红举、范涛、王孝宾、吴奉梁、肖吾开提、刘晓东、杨 强、冯海龙、于崇龙、王耀彬、张韦康、杨雨桦.
II T/CRHA 080-2024 脊髓及脊柱畸形筛查数据采集规范 1范围 核心元数据及通用核心字段信息的规范化采集.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脊髓及脊柱畸形的筛查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261.1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 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14396疾病分类与代码 WS/T363.3-2023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目录第3部分:人口学及社会经济特征 WS/T363.4-2023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目录第4部分:健康史 WS/T363.5-2023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目录第5部分:健康危险因素 WS/T363.6-2023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目录第6部分:主诉与症状 WS/T363.7-2023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目录第7部分:体格检查 WS/T363.10-2023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目录第10部分:医学诊断 WS/T363.11-2023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目录第11部分:医学评估 WS371基本信息基本数据集个人信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脊柱侧弯scoliosis 脊柱在冠状面上一个或多个节段椎体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形成弯曲,多伴有椎体的旋转 和矢状面上后凸或前凸增加或减少、肋骨和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以及椎旁的韧带肌肉异常, 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结构畸形.
3. 2 Cobb 角度 Cobb angle 评估脊柱侧弯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角度越大代表着侧弯越严重,其测量是在全脊 柱正位X光片上,通过选择弯曲两端最倾斜的椎体(即上、下端椎体),沿其上下终板做平 行线,这两条线所形成的夹角称为Cobb角.
T/CRHA 080-2024 3.3 躯干旋转角度angleof trunkrotation 评估椎体旋转及一侧肋骨抬起畸形程度的重要参数,需在前屈试验下借助躯干旋转测量 仪进行量化.
躯干旋转角度的大小与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3.4 色素脱失 depigmentation 由于黑色素合成或分布异常导致的疾病特征,表现为皮肤、毛发、眼晴等部位的色素减 少或缺乏.
3.5 窦道sinus 由于坏死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
3.6 胎儿期药物暴露fetal exposure to drugs 药物可以通过接触、口服、或注射等方式进入母体血液,然后穿过母体的血-胎盘屏障, 进入胎儿的体内,使胎儿暴露于药物.
3. 7 宫内感染intrauterine infection 羊水、胎盘、胎儿、胎膜或蜕膜等部位中任意一个或多个部位共同发生的感染.
3.8 遗传性疾病hereditary disease 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
3.9 Adams 前屈试验Adams's forward bend test 检查时瞩筛查对象在光线明亮处,暴露脊背或穿着紧身衣物,双足并拢站立,双膝伸直, 双臂自然悬垂,躯干向前弯曲90°,检查者站其背后,依次观察筛查对象胸段和腰段两侧 是否等高、对称,如果发现背部一侧明显隆起或者躯干出现旋转,则为阳性.
3. 10 俯卧试验prone test 检查时瞩筛查对象平直俯卧在诊察床上,观察脊柱后凸或前凸是否完全消失,如果后凸 或前凸体征仍明显存在者,则应考虑有脊柱后凸或前凸的可能,俯卧试验为阳性.
3. 11 颈抵抗stiff-neck 筛查对象仰卧,以手托扶筛查对象枕部做被动屈颈动作,以测试颈肌抵抗力.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RHA 079-2024 复用医疗器械预处理操作规程.pdf
ICS 11.020 CCS C 05 团 体 标 准 T/CRHA 079 -2024 复用医疗器械预处理操作规程 Practicespecificationforpretreatmentofreusablemedical devices 2024-08-22发布 2024-08-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79-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预处理的基本要求 .2 5预处理设施设备、耗材与工具及水质要求, 2 6预处理流程 .3 7预处理质量控制及追溯 附录A(资料性)预处理操作流程及质量评价标准. 5 参考文献.. h T/CRHA 07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理论与实践创新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广东 省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国家卫 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 西省肿瘤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复旦大 学附属中山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市第四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爱琴、李玮、李保华、杨海轶、李彦琼、周娟、邱素红、张宇、 张莉、席英华、贺云霞、王艳、蒋松云、王琪、马莉、文环、翟壮、潘松成、周泓、王艳华、 李晓莉、穆玉霞.
T/CRHA 079-2024 复用医疗器械预处理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复用医疗器械预处理基本要求、设施设备要求、耗材与工具要求、水质要 求、预处理流程、质量控制及追溯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医院和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对复用医疗器械的预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WS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消毒供应中心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 医院内承担各科室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 供应的部门.
3. 2 复用医疗器械reusable medical devices 制造商标明或预期适合处理和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
3. 3 精密器械 delicate instruments 结构精细、复杂、易损,对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有特殊方法和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
3. 4 管腔器械hollowdevice 含有管腔,其直径≥2mm,且其腔体中的任何一点距其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处的距离≤其 内直径的1500倍的器械.
3.5 T/CRHA 079-2024 预处理pretreatment 对使用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明显污物、保湿、锐利及精密器 械保护等操作,分为现场预处理和清洗前预处理.
3.6 现场预处理on sitepretrcatmcnt 使用者在使用间隙或使用后去除器械上残留的血液(渍)、组织和肉眼可见污染物以及 进行保湿操作.
3.7 清洗前预处理pretreatment before washing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去污区根据器械污染程度、器械精密程度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在 常规清洗前进行的预处理,包括冲洗、浸泡和刷洗操作.
3.8 保湿预处理moisturizingpretreatment 使用者在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和清洗前对其进行的保湿处理,是为了防止污染物干 涸、保证清洗质量和减少对器械的腐蚀,包括保湿剂喷酒、管腔内保湿剂灌注、清洗剂浸泡 和湿巾覆盖方法.
3.9 医用预处理剂medical pretreatment agent 在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和清洗前,用于保湿和初步去除(分解和软化)器械上血液 (渍)、污渍、锈蚀、水垢、化学药剂残留及医用胶残留的化学制剂.
3. 10 特殊感染specificinfection 特殊感染指被甲类传染病或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病原体、肮粒(航病毒)引起的感染.
4预处理的基本要求 4.1现场预处理区域应有明确标识,且与其他区域分开,预处理区域的台面、地面、设备 等应定期清洁消毒,预处理工具应专区专用.
4.2预处理工作人员应按规范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4.3应将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与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放置.
4.4应在使用间隙或使用后现场立即进行预处理,1h内不能进入清洗程序的器械,应做保 湿预处理.
4.5应使用对器械无腐蚀作用的医用预处理剂.
4.6器械保护原则应贯穿整个预处理过程.
4.7应对从事预处理和转运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
5 预处理设施设备、耗材与工具及水质要求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RHA 078-2024 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影像学检查及生物学测量方法.pdf
ICS11.020 CCS C 05 团 体 标 准 T/CRHA 078 -2024 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影像学 检查及生物学测量方法 Methods of imaging examination and biological measurement in 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egments ocular surgery 2024-08-22发布 2024-08-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 078-2024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设备要求 6人员基本要求 7影像学检查及生物学测量要求 参考文献... T/CRHA07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复旦大学附属眼耳 鼻喉科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毕燕龙、陈吉利、冯云、姜春晖、蒋沁、金海鹰、李冰、李轩、 李燕、李勇、刘整、柳林、吕筱、邱庆华、曲利军、沈玺、孙兴怀、石文卿、王震、王丽 强、王志良、杨卫华、叶娟、袁进、袁玲、张蓓、张力、周晓东、竺向佳.
T/CRHA078-2024 引言 当代眼科手术的广阔领域内,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技术的革新和进步是治疗复杂眼疾的重 要突破.
传统上,该技术主要涉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及玻璃体视网 膜手术.
其技术成熟度和临床应用成果已经显著改善了无数患者的视觉质量.
然而,随着现 代医疗设备、手术技巧及治疗理念的迅速发展,眼前后节联合手术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该技术的综合性整合治疗,涵盖了眼球的多种结构,包括角膜、结 膜、虹膜、晶状体、房角、玻璃体、巩膜、脉络膜及视网膜等,为促进早期视力挽教、减少 手术次数及降低医疗成本等问题提供了新策略.
这种综合性的手术技术,不仅要求术者具备精湛的手术技能和全面的眼科知识,还需多 个眼亚专科的紧密合作,以及对惠眼全局性思维的准确把握.
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依赖于多 个关键环节的精确执行,包括术前对眼球进行精确的生物学参数测量、合理预测术后眼部组 织结构及屈光状态,以及选择适合的IOL屈光力计算公式和植入方式等.
为了优化患者术 后的屈光状态,提升术后视觉质量,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牵头制定了针对不同全眼病理状 态下眼球的生物学参数测量、术后组织结构与屈光状态合理预测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选择的 团体标准.
IⅢ T/CRHA 078-2024 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影像学检查及生物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不同全眼病理状态下,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前对眼球进行精确生物学参数 测量的设备要求、人员基本要求、影像学检查要求及生物学测量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眼科、眼科专科公立及民营医院的执业医生在眼前后 节联合手术前的检查与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 lens,IOL 一种人工制造的能植入眼内的特殊透镜,用以代替白内障手术中被摘除的晶状体.
3. 2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ctrating keratoplasty,PKP 一种旨在治疗各种累及角膜全层疾病的手术方法.
注:术中以一枚健康的、新鲜的、供体全层透明角膜对病变角膜进行替换,对供体角膜 内皮细胞密度有一定的要求.
3.3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dccp antcrior lamellar kcratoplasty,DALK 以供体角膜对病变角膜的前层组织进行替换,而不涉及角膜内皮层.
注:保留了患者自己的角膜内皮层和Descemet膜,避免了内皮型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多可提供更好和更快的术后视力恢复.
3. 4 角膜内皮移植术cndothelialkeratoplasty 用于治疗角膜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视力和眼部不适问题的手术方式.
注: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自动板层角膜刀辅助角膜内皮移植术(Descemet's stripping automated endothelialkeratoplasty)和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escemet’s membrane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等 3.5 二期 IOL 植入术 secondary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在白内障摘除术中,由于某些原因未能立即植入人工晶状体,而是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RHA 077-2024 卒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规范.pdf
ICS 11.020 CCS C 05 团 体 标 准 T/CRHA 077 -2024 卒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 症预防护理规范 Nursingstandards ofvenous thromboembolism preventive in stroke patients 2024-08-22发布 2024-08-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 07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评估. 6预警. 7预防措施 8健康教育 9延续性护理. 10护理管理... 附录A(资料性)脱水药物表.
附录B(资料性)Bobath握手技术, 附录C(资料性)踝泵运动. 附录D(资料性)VTE居家护理指导 参考文献... 10 T/CRHA 07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四川大学 华西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贵州省人 民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首都医科大学、苏北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 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邯郸市第一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卫新、张冉、孙卫格、李慧娟、杨蓉、邓永梅、冯英璞、兰美娟、 颜秀丽、李娟、陈璐、郭巧红、顾志娥、邹琴妮、宋宇、汤之梅、李晓晶、武美茹、周雪姣、 尹志科、苗亚杰、郭军平.
T/CRHA 077-2024 卒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卒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的基本要求、评估、预警、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延续性护理和护理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其他养老和社区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可参 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13-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T/CHAS10-2-24-2018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第2-24部分:患者服务住院患者静脉 血栓栓塞症防治 T/CNAS28-2023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 T/CRHA028-2023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卒中stroke 指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引起临床症 状超过24h或致死的一组疾病.
3. 2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的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
3. 3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 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
好发于下肢深静脉,可无症状或 局部疼痛、压痛和远端肢体肿胀.
3. 4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sisembolism,PTE 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
T/CRHA 077-2024 3.5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pression,IPC 一种利用加压泵对气囊进行循环充气和放气,对肢体间断施加压力,促使加压肢体肌肉 被动收缩,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起到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装置.
3.6 电子预警electronicalert 指基于电子病历或护理信息等医院信息系统形成的可进行弹窗提醒、声音提醒或其他设 备提醒等自动化电子报警方式.
3.7 人工预警manualalert 指通过口头交班、张贴床边标识、设立提醒板、标示患侧肢体等进行预警的方式.
3.8 基础预防basic prevention 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活动、保护静脉、术中保暖、适量饮水、体位管理、戒烟限酒等预 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最基本方法.
3.9 物理预防physicalprophylaxis 采用各种器械和装置,利用其机械原理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液瘀滞,起到预防 VTE的方法.
3. 10 药物预防pharmacologicalprophylaxis 通过使用口服或胃肠外抗凝药物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方法,包括使用凝血酶间接抑制 剂、凝血酶直接抑制剂、维生素K拮抗剂、凝血因子Xa直接抑制剂、凝血因子Xa间接抑 制剂等.
4基本要求 4.1应动态评估患者VTE的发生风险.
4.2应保证患者安全前提下给予全面、精准和持续的VTE预防措施.
4.3应采用多种方式对患者和(或)照顾者实施VTE健康宣教和延续性护理.
4.4应制定全流程、多要素和实践性强的VTE护理管理体系.
5评估 5.1VTE风险评估 5.1.1评估时机应按照T/CRHA028-2023相关要求进行评估.
5.1.2风险因素评估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a)患者因素:下肢肌力≤3级、NIHSS评分高(≥15分)、GCS评分低(≤8分)、 卧床或制动≥72h、既往VTE病史、年龄≥60岁、瘫痪、肥胖(体质指数>30kg/m²)、妊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RHA 076-2024 安宁疗护护理指引.pdf
ICS 11.020 CCS C05 团 体 标 准 T/CRHA 076 -2024 安宁疗护 护理指引 Guidelines for hospice care and nursing 2024-08-22发布 2024-08-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76-2024 目次 前言 IⅡ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1 5基本要求 6服务对象 7服务形式 .2 8服务内容 9服务流程. .2 10护理人员配置. 3 11质量控制 附录A(规范性)安宁疗护护理服务流程- 5 参考文献.. T/CRHA 07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青杠老年养护中心、四川 省肿瘤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乐 城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安徽省肿瘤医院、江西省肿瘤医 院、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遵义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雅安市人民 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艳、彭伟、贾艳岭、喻秀丽、罗蕾、蒋建军、陈慧平、陈茜、岳 鹏、孙丽、刘梦婕、谌永毅、洪金花、王国蓉、邓仁丽、龚琴琴、简风、陈慧、罗月、张凤 英、黄小艳、王雪、张序、李娜、黄诗晴、邵永惠.
T/CRHA 0762024 安宁疗护护理指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安宁疗护护理的基本要求与对象、服务形式与流程、服务内容、人员配置 与质量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其他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可 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安宁疗护hospice care 安宁疗护实践以临终惠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及 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
3. 2 生命末期患者cndoflifepatients 生命末期患者是指所患疾病对根治性治疗无反应、生存期相对短的患者.
注:主要包括①死亡即将来临的患者(预期在几小时或数天):②疾病处于晚期,呈进展 性,不可治愈的患者(多为癌症晚期):③全身衰弱合并多种疾病状况,预计生存期较短的患 者(老年慢病、共病):④突发灾难性的事件/公共卫生事件所致的威胁生命的急性疾病等: ③现有疾病状况具有发生濒死的风险,即突发急性生命危象:期待着幸存的早产新生儿, 状况加剧恶化:明确诊断的持续植物人状态,一旦撤除治疗可能会死亡.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PS:姑息性表现量表(Palliative Performance Scale) KP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arnofskyPerformance Status) ESAS:埃德蒙顿症状评定量表(EdmontonSymptom Assessment Scale) MDASI: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 5基本要求 5.1谨记安宁疗护的目标是控制生命末期患者的疼痛及其它痛苦症状,使其获得舒适与尊严, T/CRHA 076-2024 同时改善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
5.2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其亲属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遵守医学伦理学原则.
6服务对象 预计生存期6个月以内的生命末期患者及其近亲属.
7服务形式 7.1住院护理服务 开设安宁疗护病房/病床的机构,以住院方式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安宁疗护护理服务:也 可以多学科会诊的方式为各专科住院患者提供安宁共同照护服务.
7.2居家护理服务 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和意愿,提供线上咨询及线上预约、线下上门的居家安宁疗护护理服 务.
8服务内容 8.1住院护理服务 服务内容包含:入院宣教、全面及综合评估(参见“9.1护理评估”)、身体清洁、疼 痛及症状管理、导管护理、芳香治疗、淋巴水肿按摩、心理疏导和心灵抚慰、哀伤辅导、社 会支持、出院宣教等.
8.2居家护理服务 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和意愿,提供线上咨询(电话咨询、群咨询)和线下上门的居家 安宁疗护护理服务.
服务内容包含:家庭照顾环境建议、症状控制治疗、舒适护理、护理指 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和心灵抚慰、哀伤辅导及社会支持等.
9服务流程 9.1服务步骤 安宁疗护护理服务步骤包括开展护理评估、列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实 施和护理评价,流程图见附录A.
9.2护理评估 9.2.1评估内容 护理评估的内容包括病史收集、体格检查:生存期、功能状况、症状、心理社会(含家 庭结构与功能)及精神:患者及家属治疗与照护需求等.
9.2.2评估方法与工具 安宁疗护中的病史收集和体格检查的方法与普通护理相同:生存期评估可选用PPS:KPS 可用于功能状况的评估:症状评估可采用ESAS或MDASI等工具:疼痛评估则应遵循“常规、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67
68
69
…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