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0月 ( 第 77 页)

团体标准 T/SHJX 059-2024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技术标准 Standard for Technical of Autonomous-rail Rapid Tram 2024-01-09发布 2024-01-09实施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7 4 基本规定 .9 5 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 ..10 5.1一般规定 ..10 5.2客流预测及分析 .10 6 线网及场站规划 .12 6.1线网方案规划及评价 12 6.2交通场站规划. ..12 7 交通及市政配套工程 ..13 7.1一般规定 .13 7.2交通组织 .13 7.3路基 ..14 7.4路面 ..14 7.5景观环境 ..5 8 行车组织及运营管理 ..16 8.1一般规定 ..6 8.2运营规模 ..16 8.3运营模式 ...16 8.4运营配线 ...1.7 8.5运营管理 ..7. 9 车辆 18 2
9.1一般规定 .18 9.2安全和应急措施 .22 9.3车辆与相关系统, .23 10 限界. 25 10.1一般规定 ..25 10.2车辆限界 ..26 10.3 建筑限界 ..26 11 线路 27 11.1平面 27 11.2纵断面... ..29 11.3横断面. 30 11.4其他, 30 12虚拟轨道 ..2 12.1一般规定 .32 12.2功能要求 ..32 12.3虚拟道岔 ..32 12.4其他, ..33 13桥涵. .34 14车站建筑及结构 .36 14.1一般规定, ..36 14.2站台, ..36 14.3乘客进出 ..37 14.4乘客安全防护, ..37 14.5车站服务设施 ..37 14.6车站结构 .8 15通风空调、给排水与水消防 40 3
15.1一般规定 ..40 15.2通风空调 ..40 15.3给水 ..41 15.4排水 ..42 15.5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 .43 16供电.... 44 16.1一般规定 .44 16.2电源与供电系统, 44 16.3动力与照明. .44 16.4牵引变电所... .45 16.5供电设备. .46 16.6继电保护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47 16.7电缆敷设及电缆通道 47 17通信... .49 17.1一般规定 49 17.2骨干传输系统, .49 17.3无线通信系统. ..49 17.4视频监控系统. ..0 17.5乘客信息服务系统, ..50 17.6电源与接地. .51 18运行控制和行车调度管理 52 18.1一般规定 ..52 18.2中心调度管理子系统 .52 18.3车载子系统 ..53 18.4电源与接地 ..53 19信号优先系统 54 4
19.1一般规定 .54 19.2功能要求, ..54 20站台门.. .55 20.1一般规定 ..55 20.2主要技术指标 .55 21 售检票. ..7 22 调度中心.. ..58 22.1一般规定 ..58 22.2调度大厅. ..58 22.3建筑与装修 ..58 22.4布线 ..59 22.5供电、防雷与接地 .59 22.6通风、空调与供暖 .60 22.7照明与应急照明 ..60 22.8消防与安全 .0 23车辆基地, ..62 23.1一般规定 ..62 23.2车辆基地功能分类 .62 23.3车辆基地的工艺 ..63 23.4车辆基地设备维修及动力设施 ...67 23.5车辆基地设计 ..68 23.6车辆基地的配套工程设施 ..68 24交通安全. ...70 24.1一般规定 ...70 24.2交通标志, ...70 24.3交通标线 .71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团体标准 T/SHJX058--2024 公交客车智能辅助驾驶装置测试规程 Intelligent driving assistance devices test procedures of City-bus 2024-01-09发布 2024-01-09实施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发布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5 3.1 术语和定义 .5 3.2 缩略语. .7 4 系统适应性要求, .7 4.1 工作环境适应性. f 4.2 电气环境适应性 .7 4.3 机械环境适应性. .8 4.4 电磁环境适应性 .8 5 360全景环视系统 5.1 功能要求. ..9 5.2 图像显示 10 5.3 测试规程. ..11 6 碰撞缓解系统 11 6. 1 功能要求. .11 6. 2 性能要求. ..2 6.3 测试规程. 13 7 油门防误縣控制系统.

..16 7.1 功能要求. 16 7.2 性能要求. 17 7.3 测试规程. 17 8 右侧盲区监测系统.

.18 8.1 功能要求. 18 8.2 性能要求. 18 8.3 测试规程. .19 9 驾驶员状态检测, ..2 9.1 功能要求. 22 9.2 性能要求 24 9.3 测试规程. 25 10 泊车预警系统 27 10.1 功能要求 27 10.2 测试规程 28 附录A(规范性)智能辅助驾驶装置整车交付测试验收表, 2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编写.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测试规程主要依据GB/T38186-2019《商用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 要求及试验方法》、JT/T1242---2019《营运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规程》 和DB31/T306《公交客车运行技术要求》中的公交客车智能辅助驾驶装置(包括但不限 于360环视功能、碰撞预警、碰撞缓解控制、油门防误踩控制和右侧盲区监控等)的要 求进行编制.

本测试规程由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测试规程起草单位: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上海久事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杨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上海万象汽车制造 有限公司、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公交分会、 本测试规程主要起草人:阔卫峰、洪俊杰、周荣、田宇、伍伟朝、金斌、秦瑾、胡 军、孙嫣银、邵飞帆、宣志楼、顾军 本测试规程为首次发布.

公交客车智能辅助驾驶装置测试规程 1范围 本文件对DB31/T306公交客车运行技术要求中主要的智能辅助驾驶装置,规定了 相应的测试要求,包括:360°全景环视、碰撞预警、碰撞缓解控制、油门防误踩控制、 右侧盲区监测、驾驶员状态检测、泊车预警等7类系统.

本文件适用于安装在公交客车上智能辅助驾驶装置,其中测试规程适用于在封闭场 地环境下进行规范性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测试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 的版本适用于本测试规程.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39263-2020道路车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术语及定义 GB5768.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T26773-2011智能运输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GB/T38186-2019商用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JT/T1242-2019营运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规程 JT/T883-2014营运车辆行驶危险预警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JTT1358-2020客车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DB31/T306公交客车运行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1 公交客车City Bus 供公众乘用,有固定站点,并按固定线路营运的车辆.

(来源于DB31/T306-2022) 3.1. 2 城区公交客车UrbanBus 设有乘客座椅及乘客站立区,并有足够的通道空间供频繁停站时乘客走动,最大设 计车速小于70km/h,主要在城市建成区营运的公交客车.

(来源于 DB31/T306-20213.1.1) 3.1. 3 城郊公交客车SuburbanBus 设有乘客座椅,未设置乘客站立区,最大设计车速小于100km/h,主要往返于城镇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目次 前言 引言 Ⅱ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中运量客运系统规划 4.1线网规划 4 4.2线略规划.. 6 5中运量客运系统评估. 9 5.1线路方案预评估指标体系 9 5.2线路运营后评估指标体系. 5.3评估方法. 10 中运量客运系统规划及评估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forplanningandevaluationof 附录A(资料性)中运量客运系统相关概念. ..14 A.1中运量客运系统 .14 A.2混合路权.. ..14 A.3中运量公交首末站 ..14 A.4中运量轨道终点站 .14 A.5中运量轨道车辆基地. ..14 A.6中运量公交停保场. ..14 A.7中运量发车间隔原则.. ..15 A.8站间距. 15 附录B(资料性)上海市城市规划区域相关概念 16 B.1中心城 ..16 B.2主城片区, ..16 B.3 主城区. 16 B.4城镇圈 ..16 B.5新城中央活动区 .16 附录C(资料性)线路运营模式 ..17 C.1单线运营模式. .17 C.2主线支线运营模式. ..17 附录D(资料性)线路运营组织方式 ...18 D.1线路运营组织方式选择原则. .18 附录E(资料性)中运量客运系统评估指标含义 .19 附录F中运量客运系统运营预评估指标打分方法及案例. ..21 F.1中运量线路运营预评估指标打分方法 .21 F.2中运量线路运营预评估计算案例. 22
参考文献. 23 前言 《中运量客运系统规划及评估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按照GB/T1.1-2020《标 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指南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指南由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提出,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归口管理.

本指南起草单位: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市多网多模式轨道交 通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久事公共交通集团 有限公司.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吴娇蓉陈小鸿戴伟李进张蕾叶建红武红丽高幸 张斌沈哲皆海波李彬彭庆艳张天然刘涛汪津陈必壮顺煜孙文州陈 忆宁刘明姝许俊康辛飞飞张华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

本指南首期承诺执行单位: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市多网多模 式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规划 设计研究院、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久事公共 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提出在既有市域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系统基础上, 构建由铁路、城市轨道、常规公交和辅助公交等构成的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形成城际线、 市区线、局域线3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提供因地制宜的公共交通服务.

中运量形式多 样,包括中运量轨道制式、中运量公交制式.

已发布的新一轮《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关 于深入践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三年行动方案(2021 年~2023年)》提出加快中运量及骨干公交网络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主城区、重点区域发 展中运量及骨干公交走廊.

在上海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发 展格局,按照“一张网、多模式、广覆盖、高集约”规划理念,促进国土空间、城市功能和 交通发展全面的有机融合.

通过本指南的编制,进一步明确中运量客运系统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充分遵循先进性、 实用性、经济性等原则,规范中运量客运系统线网规划、线路规划、线路方案预评估、运营 后评估的技术指标,更好地指导上海市中运量客运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营,达到提升中运 量运行效率、提高中运量客流运行强度,提升中运量系统乘车环境,打造绿色、低碳、高效 的运行环境的总体目标.

IⅡ
中运量客运系统规划及评估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中运量客运系统线网规划、车、路、场站、智能化等相关内容及技术要求, 同时规定了中运量客运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及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上海市中运量客运系统规划和预评估、后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 《有轨电车道路通行安全技术规范》GB/T3877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 《公共汽电车线网设置和调整规则》GB/T37114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T114 《自动导向轨道交通设计标准》CJJ/T27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CJ136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I/T1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标准》DG/TJ08-2340 《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标准》DG/TJ08-2325 《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DG/TJ08-2213 《有轨电车道路交通设计标准》DG/TJ08-2297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DGJ08-109 《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编制标准》DG/TJ08-2196 《公交场站规划用地及建设标准》DG/TJ08-2057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DGJ08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运量客运系统medium-capacitytransitsystem
介于大运量轨道交通和小运量常规公交之间的运输方式,单向客运能力一般在 0.2万人次/h~1.5万人次/h,运营速度宜17km/h~35km/h,包括中运量轨道制式、中运 量公交制式,详见附录A.1.

3.2 通道corridor 为中运量线路运营的专用路权、半独立路权的道路或轨道.

专用路权 sogregated right of way 符合相关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中运量车辆运行使用专用通道 的权利.

混合路权integratedon-street way 其他车辆与中运量车辆在路段上共享路权,详见附录A.2.

3.5 客运强度passenger transport intensity 客运强度分为线路客运强度和线网客运强度.

线路客运强度指运营线路中单位运营里程 上平均每日承担的客运量:线网客流强度指线网中单位运营里程上平均每日承担的客运量, 单位为万人次/公里日.

3.6 客流密度passenger flow density 客流密度分为线路客流密度和线网客流密度.

线路客流密度指单位运营里程上平均每日 承担的客运周转量:线网客流密度指线网单位运营里程上平均每日承担的客运周转量,单位: 万人次公里/公里日.

3.7 客运周转量passenger turnover 运营线路中每位乘客每次出行与其相应乘坐距离乘积的总和,也称旅客周转量.

单位: 万人次公里.

3.8 线网客运周转量line networkpassenger turnover 线网内每位乘客每次出行与其相应乘坐距离乘积的总和.

单位:万人次公里.

3.9 线路日均客运周转量Daily average passenger turnover of the line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 010 CCS F01 团 体标准 T/SHJNXH00122024 T/SARI0006-2024 绿色低碳制冷机房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and low carbon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 plant (发布稿) 2024-07-01发布 2024-07-07实施 上海市节能协会 发布 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4.1一般规定. 4.2评价与等级划分 5评价指标.... 5.1控制项. 5.2评分项. 6评价方法... 6.1基本要求. 6.2评价流程.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能效中心提出,由上海市节能协会和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节能协会和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上海太平洋能源中心、上海节能技术服 务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珠海格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利空调销 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尚筑设施 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约克(中国)商贸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浦江物业有限公司、橙志(上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塑霖冷冻机械(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协格机 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阿尔西空调系统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浦公节能 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艾客制冷科技有限公司、米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腾灵建设集团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宏波、许鹰、邹志军、邵乃宇、侯震寰、刘洋、张文宇、顾士元、徐晓光、向 永涛、徐金平、曾艺、宋应乾、张寅辉、申婷婷、杨利明、谢鹏、司徒伟光、宋晓炯、尤黎莉、强彪、袁 明、汤毅、黄小宝、韩超、舒颖、张国卿、陈永生、邓细贵、冯继宣、江泽馨.

本文件承诺执行单位:上海太平洋能源中心、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 限公司、珠海格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 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尚筑设施管理有限公司、约克(中国)商贸有限公司、青岛海尔 空调电子有限公司、上海阿尔西空调系统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属于首次发布.

绿色低碳制冷机房评价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制冷机房绿色低碳的基本规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非工艺制冷)中以电驱动压缩式冷水机组为冷源的制冷机房的评 价,其他类型的集中式空调系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17981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 GB/T18883建筑物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19577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5015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51366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在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JB/T7249制冷设备术语 JGJ/T177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50155、GB/T17981、GB/T51366、GB55015、JB/T7249、JGJ/T17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文件.

3. 1 绿色低碳制冷机房Green and low carbon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 plant 在满足末端冷负荷的前提下,制冷系统用能合理,节能降碳措施充分,能源管理系统完备,自控系统 先进,管理制度健全,以实现系统绿色运营的制冷机房.

3. 2 冷源系统能效系数energy efficiency ratio of cold water plant system(EERS) 冷源系统的全年制冷工况下的总供冷量和总用电量的比值,其值用kWh/kWh表示,简称EERS,计算方 法见附录A.

2
3.3 制冷机房单位制冷量碳排放量Carbon cmissions per unit cooling capacity of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 plan (CECC) 制冷机房全年运行产生的碳排放量与由于制冷剂泄漏而产生的碳排放量两者之和与制冷机房全年总 供冷量的比值,其值用kgCO/kWh表示,简称CECC,计算方法见附录B.

4基本规定 4.1一般规定 4.1.1绿色低碳制冷机房评价应以建成并运行一个完整制冷季节以上的制冷机房为评价对象.

4.1.2申请方须提供评价所需的完整运行记录,申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图纸、设备清单等可 作为评价的辅助材料.

申请方应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4.1.3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方提交的数据、文件进行审查,并进行现场考察 评估后,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绿色低碳制冷机房的星级.

4.1.4制冷机房应配备分项计量系统,系统应具备评价参数的连续监测和存储功能.

4.2评价与等级划分 4.2.1绿色低碳制冷机房评价等级分为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3个等级,其中五星级为最高等 级.

4.2.2绿色低碳制冷机房的评价指标体系由控制项和评分项构成.

绿色低碳制冷机房应满足控制 项全部指标,评分项的指标采用打分制,满分100分,包括单位制冷量碳排放量、冷源系统能效 系数、自控系统、运维管理及技术创新等五类指标,见表1.

表1绿色低碳制冷机房评级指标 序号 项目 内容 分值 1 控制项 7 单位制冷量碳排放量 35 冷源系统能效系数 20 2 评分项 自控系统 20 运维管理 10 技术创新 15 3 合计 100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7. 020 CCSN55 团 体 标 准 T/SHJMRH0059-2024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污染度检测仪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ortable lubricant rapid contamination level detector 2024-08-15发布 2024-09-01实施 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文件由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韦航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泰和星智能科 技有限公司、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煊凝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星悦电子科技有限公 司、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上海博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 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钦松、兰水宽、周磊、李根、宋天威、刘涛涛、刘海元、钱康伟、丘晖饶、 杨双宾、冯伟、石新发、辛治宏、闫保华、郭强、佟亚东、王联融、张冬琴、陈炜、郑自杰、刘乾、郑 周、孙磊、夏俊、刘辛亮、翟文勇.

本标准承诺执行单位:扬州市江都永坚有限公司、靖江凯信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镁科机械 科技有限公司、泰兴市亚春亚机械有限公司、扬州皓月机械有限公司、内蒙古力森工矿机械有限公 司、历恩科技(沈阳)有限公司、中合润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斯润达科技有限公司、广研检 测(广州)有限公司、上海华融机电设备保障技术研发中心、上海究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栖云 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诚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常州瑞工液压技术有限公司、鲲鹏(常州)精密 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琴川动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上海部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污染度检测仪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便携式润滑油快速污染度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机械性能、电气性能、检测性 能、接口、软件等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规定了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等方 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便携式润滑油快速污染度检测仪的设计、制造、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 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5894化学试剂石油醚 GB/T17489液压颗粒污染分析从工作系统管路中提取液样 JJG(军工)17-2011油基液体颗粒计数器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修正电压值Correction Voltage Value 仪器各通道电压值,用于修正测量结果的误差,同时该电压值也可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

3. 2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污染度检测仪PortableIubricantrapidcontaminationleveldetector 一种用于现场快速测定发动机油、传动油、液压油等润滑油颗粒污染度的便携式分析仪器.

注:以下简称“检测仪”
4技术要求 4.1工作环境条件 检测仪应至少在下述工作条件时符合4.5的要求 a)室内使用或者室外(有防雨措施)使用: b)环境温度-20℃~55C: c)相对湿度不高于95%.

当检测仅需要在特殊环境下使用时,环境条件要求由用户与制造商单位协商一致.

4.2结构和外观要求 4.2.1产品结构 检测仪主要由显示组件、油路组件、控制组件、污染度传感器、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接口、箱体等 组成.

产品结构组成图见图1.

证式润滑油快递厅业度检用织 是示组价 油路组行 控制组件 污录度传感器 电源模块 输入输出接口 0体 图1检测仪结构组成图 4.2.2通用要求 a)检测仪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

b)检测仪表面无锈蚀,涂、镀层均匀牢固,无明显划痕、气泡、龟裂、分层、脱落现象: c)检测仪各模块应插拔灵活、接触可靠、互换性好.

4.2.3输入输出接口 输入输出接口,如电源接口、USB接口、网口等,应有防插错设计,插接后应能正常输入输出.

4.2.4管路要求 a)管路材料应选用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的材料,以应对不同颗粒污染度的油液样品测试需求: b)管路内径应根据测试需求进行选择,确保流体在管路中保持层流状态,减少非定常流误差和接 口管径误差:管路长度应适中,过长的管路可能导致流动阻力增加,影响测试结果,过短的管路则可能 不利于油样充分混合: c)管路在使用前应确保干燥清洁无杂质,避免水分或其它残留物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d)管路安装应快速且牢固可靠,连接处应密封良好,确保无泄漏现象.

4.2.5微型泵的要求 2
微型泵应满足流量:50mL/min~500mL/min,并支持正反转.

4.3机械性能 4.3.1冲击 检测仪外壳经受5.2.1中冲击试验后,试验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且应符合下列情况: a)外壳无裂纹、破损、掉漆现象: b)零部件无松动、脱落现象.

4.3.2振动 检测仪外壳经受5.2.2中振动试验后,验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且应符合下列情况: a)外壳无裂纹、破损、掉漆现象: b)零部件无松动、脱落现象.

4.4外壳防护等级 检测仪外壳应符合GB/T4208中IP53的规定.

4.5电气性能 4.5.1供电电源 检测仪应至少下列交流电源供电条件下工作正常: a)额定电压:单相220V,允许偏差:土10%; b)频率:50Hz,允许偏差:土1Hz. 4.5.2功率消耗 检测仪整机功耗不大于100W.

4.5.3绝缘电阻 在检测仪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外壳)之间施加符合表1规定的直 流电压,测得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Q,湿热条件下应不小于2MQ.

表1绝缘电阻要求 额定工作电压(V) 绝缘电阻要求(MQ) 正常条件 湿热条件 测试电压(V) 09> ≥100 >2 250 09< ≥100 ≥2 500 注:U检测仪正常工作时的面定电压 4.5.4连续工作时间 正常环境条件下,检测仪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8h. 4.6检测性能 4.6.1检测范围 污染度检测范围:(1~100)μm或(4~70)μm(c).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7. 020 CCSN55 团 体 标 准 T/SHJMRH0058-2024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水分检测仪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ortable lubricant rapid moisture detector 2024-08-15发布 2024-09-01实施 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文件由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煊凝机电制 造有限公司、上海韦航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星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上海博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泰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运峰、宋天威、王联融、马玉杰、王远超、张冬琴、佟亚东、闫保华、郭强、 辛治宏、陈炜、郑自杰、郑周、孙磊、刘乾、陈钦松、兰永宽、周磊、刘涛涛、李根、刘辛亮、庞冰静、 钱康伟、丘晖饶、冯伟、石新发、刘海元、杨双宾、翟文勇.

本标准承诺执行单位:扬州市江都永坚有限公司、靖江凯信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镁科机械 科技有限公司、泰兴市亚春亚机械有限公司、扬州皓月机械有限公司、内蒙古力森工矿机械有限公 司、历恩科技(沈阳)有限公司、中合润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斯润达科技有限公司、广研检 测(广州)有限公司、上海华融机电设备保障技术研发中心、上海究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栖云 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诚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常州瑞工液压技术有限公司、鲲鹏(常州)精密 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琴川动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上海部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水分检测仪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便携式润滑油快速水分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机械性能、电气性能、检测性能、 接口、软件等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规定了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等方面的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静置状态下运用传感器测试技术的的便携式润滑油快速水分检测仪的设计、制造、验 收及校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 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5894化学试剂石油醚 GB/T17489液压颗粒污染分析从工作系统管路中提取液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水活性Water Activity 又称水分活度、水活度,简写aw,指油中水分含量实际值与当前温度下油中饱和水分含量的比值.

3. 2 水含量WaterContent 水分含量,简写ppm,指油中水分的绝对含量(质量比或体积比).

质量比:油中水分的质量/油的质量,常见单位mg/kg
体积比:油中水分的体积/油的体积,常见单位uL/L 3.3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水分检测仪Portable lubricantrapidmoisture detector 一种用于现场快速测定发动机油、传动油、液压油等润滑油水含量或水活性的便携式分析仪器.

注:以下简称“检测仪” 4技术要求 4.1工作环境条件 检测仅应至少在下述工作条件时符合4.5的要求 a)室内使用或者室外(有防雨措施)使用: b)环境温度-20℃~55℃: c)相对湿度不高于95%.

当检测仪需要在特殊环境下使用时,环境条件要求由用户与制造商单位协商一致.

4.2结构和外观要求 4.2.1产品结构 检测仪主要由显示组件、腔体组件、油路组件、控制组件、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接口、箱体等组成.

产品结构组成图见图1.

便携式间滑油快速水分检测位 董体组件 注疼组件 控制组件 电源模块 输入验出核口 前体 图1检测仪结构组成图 4.2.2通用要求 a)检测仪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

b)检测仪表面无锈蚀,涂、镀层均匀牢固,无明显划痕、气泡、龟裂、分层、脱落现象: c)检测仪各模块应插拔灵活、接触可靠、互换性好.

4.2.3输入输出接口 输入输出接口,如电源接口、USB接口、网口等,应有防插错设计,插接后应能正常输入输出.

4.2.4腔体组件 2
检测仪若采用腔体形式,腔体应满足以下要求: a)测试腔体应具有耐腐蚀性,以防止与测试样品发生化学反应或腐蚀,影响测量结果: b)测试腔体在使用前应确保清洁,以避免残留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测试不同油样时,应对测 试腔体清洁后再更换测试油样,避免交叉污染: c)测试腔体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样品泄漏或溅出,确保用户的安全.

4.2.5管路 a)管路材料应选用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的材料,以应对不同水分的油液样品测试需求: b)管路内径应根据测试需求进行选择,确保流体在管路中保持层流状态,减少非定常流误差和接 口管径误差:管路长度应适中,过长的管路可能导致流动阻力增加,影响测试结果,过短的管路则可能 不利于油样充分混合: c)管路在使用前应确保干燥清洁无杂质,避免水分或其它残留物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d)管路安装应快速且牢固可靠,连接处应密封良好,确保无泄漏现象.

4.2.6微型泵 微型泵应满足流量:50mL/min~500mL/min,并支持正反转.

4.3机械性能 4.3.1冲击 检测仪外壳经受5.2.1中冲击试验后,试验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且应符合下列情况: a)外壳无裂纹、破损、掉漆现象: b)零部件无松动、脱落现象.

4.3.2振动 检测仪外壳经受5.2.2中振动试验后,验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且应符合下列情况: a)外壳无裂纹、破损、掉漆现象: b)零部件无松动、脱落现象.

4.4外壳防护等级 检测仪外壳应符合GB/T4208中IP53的规定.

4.5电气性能 4.5.1供电电源 检测仪应至少下列交流电源供电条件下工作正常: a)额定电压:单相220V,允许偏差:土10%: b)频率:50Hz,允许偏差:土1Hz.

4.5.2功率消耗 检测仪整机功耗不大于100W.

4.5.3绝缘电阻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7. 060 CCS N51 团 体 标 准 T/SHJMRH0057-2024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黏度检测仪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ortable lubricant rapid viscosity detector 2024-08-15发布 2024-09-01实施 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文件由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煊凝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韦航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上海博雁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星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 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上海泰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炜、张冬琴、孙磊、张炳正、郑自杰、郑周、刘乾、陈钦松、兰永宽、周磊、 刘涛涛、李根、邢龙辉、杨双宾、冯伟、石新发、丘晖饶、刘海元、钱康伟、佟亚东、闫侯华、郭强、 王联融、辛治宏、刘辛亮、翟文勇.

本标准承诺执行单位:扬州市江都永坚有限公司、靖江凯信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镁科机械 科技有限公司、泰兴市亚春亚机械有限公司、扬州皓月机械有限公司、内蒙古力森工矿机械有限公 司、历恩科技(沈阳)有限公司、中合润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斯润达科技有限公司、广研检 测(广州)有限公司、上海华融机电设备保障技术研发中心、上海究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栖云 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诚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常州瑞工液压技术有限公司、鲲鹏(常州)精密 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琴川动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上海部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黏度检测仪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便携式润滑油快速黏度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机械性能、电气性能、检测性能、 接口、软件等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规定了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等方面的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运用腔体控温技术的便携式润滑油快速黏度检测仪的设计、制造、验收及校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6379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GB/T 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5894化学试剂石油醚 GB/T17489液压颗粒污染分析从工作系统管路中提取液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黏度检测仪Portablelubricantrapidviscositydetector 一种用于现场快速测定发动机油、传动油、液压油等润滑油黏度值的便携式分析仪器.

注:以下简称“检测仪” 4技术要求 4.1工作环境条件
检测仪应至少在下述工作条件时符合4.5的要求 a)室内使用或者室外(有防雨措施)使用: b)环境温度-20℃~55℃: c)相对湿度不高于95%.

4.2结构和外观要求 4.2.1产品结构 检测仪主要由显示组件、腔体组件、油路组件、控制组件、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接口、箱体等组成.

产品结构组成图见图1.

式润潜油快通款度检两 是示超件 腔体组作 消降组件 控制 电源模 输入验品楼口 体 图1检测仪结构组成图 4.2.2通用要求 a)检测仪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

b)检测仪表面无锈蚀,涂、镀层均匀牢固,无明显划痕、气泡、龟裂、分层、脱落现象: c)检测仪各模块应插拔灵活、接触可靠、互换性好.

4.2.3输入输出接口 输入输出接口,如电源接口、USB接口、网口等,应有防插错设计,插接后应能正常输入输出.

4.2.4测试腔体 检测仪若采用腔体方式进行控温,腔体应满足以下要求: a)测试腔体应具有耐腐蚀性,以防止与测试样品发生化学反应或腐蚀,影响测量结果: b)测试腔体在使用前应确保清洁,以避免残留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测试不同油样时,应对测 试腔体清洁后再更换测试油样,避免交叉污染: c)测试腔体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样品泄漏或溅出,确保用户的安全.

4.2.5温控组件 a)应能满足测试容积要求,在设定温度下,控温精度应达到土0.5℃: b)应能够控制油样在规定的检测温度: c)应具备过热保护功能,以防止因过热而损坏仪器或引发安全事故: d)分度值不大于0.1C的测温装置.

2
4.2.6管路 a)管路材料应选用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的材料,以应对不同黏度的油液样品测试需求: b)管路内径应根据测试需求进行选择,确保流体在管路中保持层流状态,减少非定常流误差和接 口管径误差:管路长度应适中,过长的管路可能导致流动阻力增加,影响测试结果,过短的管路则可能 不利于油样充分混合: c)管路在使用前应确保干燥清洁无杂质,避免水分或其它残留物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d)管路安装应快速且牢固可靠,连接处应密封良好,确保无泄漏现象.

4.2.7微型泵 微型泵应满足流量:50mL/min~500ml/min,并支持正反转.

4.3机械性能 4.3.1冲击 检测仪外壳经受5.2.1中冲击试验后,试验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且应符合下列情况: a)外壳无裂纹、破损、掉漆现象: b)零部件无松动、脱落现象.

4.3.2振动 检测仪外壳经受5.2.2中振动试验后,验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且应符合下列情况: a)外壳无裂纹、破损、掉漆现象: b)零部件无松动、脱落现象.

4.4外壳防护等级 检测仪外壳应符合GB/T4208中IP53的规定.

4.5电气性能 4.5.1供电电源 检测仪应至少下列交流电源供电条件下工作正常: a)额定电压:单相220V,允许偏差:士10%: b)频率:50Hz,允许偏差:土1Hz.

4.5.2功率消耗 检测仪整机功耗不大于200W.

4.5.3绝缘电阻 在检测仅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外壳)之间施加符合表1规定的直 流电压,测得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Q,湿热条件下应不小于2MΩ.

表1绝缘电阻要求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7.020 CCS N55 团 体 标 准 T/SHJMRH0056-2024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磨粒检测仪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ortable lubricant rapid wear debris detector 2024-08-15发布 2024-09-01实施 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文件由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 责任公司、上海煊凝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韦航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星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 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上海博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泰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智宏、刘海元、钱康伟、冯伟、石新发、丘晖饶、杨双宾、闫侯华、郭强、 王联融、佟亚东、辛治宏、陈炜、张冬琴、郑自杰、郑周、刘乾、孙磊、陈钦松、兰永宽、周磊、刘涛 涛、李根、刘辛亮、翟文勇.

本标准承诺执行单位:扬州市江都永坚有限公司、靖江凯信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镁科机械 科技有限公司、泰兴市亚春亚机械有限公司、扬州皓月机械有限公司、内蒙古力森工矿机械有限公 司、历恩科技(沈阳)有限公司、中合润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斯润达科技有限公司、广研检 测(广州)有限公司、上海华融机电设备保障技术研发中心、上海究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栖云 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诚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常州瑞工液压技术有限公司、鲲鹏(常州)精密 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琴川动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上海部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磨粒检测仪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便携式润滑油快速磨粒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机械性能、电气性能、检测 性能、接口、软件等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规定了标识、包装、运输及贮 存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运用励磁吸附以及显微成像技术的磨粒检测仪的设计、制造、验收和校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6379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GB/T 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5894化学试剂石油醚 GB/T17489液压颗粒污染分析从工作系统管路中提取液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磨粒WearDebris 机器磨损的产物,存在于机器润滑系统中,是机器摩擦副失效的指纹.

通常分为铁磁性磨粒和 非铁磁性磨粒(如铜、铝、巴氏合金等有色金属颗粒).

3. 2 磨粒浓度Wear Debris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油液中磨损颗粒的疏密程度,以采集图像上磨损颗粒的面积覆盖率来表示.

3.3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磨粒检测仪Portablelubricantrapid wear debris detector 一种用于现场快速测定发动机油、传动油、液压油等润滑油铁磁性磨损颗粒的便携式分析仪器.

注:以下简称“检测仪”.

4技术要求 4.1工作环境条件 检测仪应至少在下述工作条件时符合4.5的要求 a)室内使用或者室外(有防雨措施)使用: b)环境温度-20℃~55C: c)相对湿度不高于95%.

4.2结构和外观要求 4.2.1产品结构 磨粒检测仪主要由显示组件、油路组件、控制组件、磨粒图像传感器、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接 口、箱体等组成.

结构组成图见图1.

便式润滑治快连容拉检测区 显示组件 按组件 电源模块 输入验出接门 箱体 图1检测仪结构组成图 4.2.2通用要求 a)检测仪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

b)检测仪表面无锈蚀,涂、镀层均匀牢固,无明显划痕、气泡、龟裂、分层、脱落现象; c)检测仪各模块应插拔灵活、接触可靠、互换性好.

4.2.3输入输出接口 输入输出接口,如电源接口、USB接口、网口等,应有防插错设计,插接后应能正常输入输出.

4.2.4管路 a)管路材料应选用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的材料,以应对不同油液样品测试需求: 2
b)管路内径应根据测试需求进行选择,确保流体在管路中保持层流状态,减少非定常流误差和接 口管径误差:管路长度应适中,过长的管路可能导致流动阻力增加,影响测试结果,过短的管路则可能 不利于油样充分混合: c)管路在使用前应确保干燥清洁无杂质,避免水分或其它残留物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d)管路安装应快速且牢固可靠,连接处应密封良好,确保无泄漏现象.

4.2.5微型泵 微型泵应满足流量:50mL/min~500ml/min,并支持正反转.

4.3机械性能 4.3.1冲击 检测仪外壳经受5.2.1中冲击试验后,试验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且应符合下列情况: a)外壳无裂纹、破损、掉漆现象: b)零部件无松动、脱落现象.

4.3.2振动 检测仪外壳经受5.2.2中振动试验后,验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且应符合下列情况: a)外壳无裂纹、破损、掉漆现象; b)零部件无松动、脱落现象.

4.4外壳防护等级 检测仪外壳应符合GB/T4208中IP53的规定.

4.5电气性能 4.5.1供电电源 检测仪应至少下列交流电源供电条件下工作正常: a)额定电压:单相220V,允许偏差:土10%: b)频率:50Hz,允许偏差:土1Hz. 4.5.2功率消耗 检测仪整机功耗不大于100W.

4.5.3绝缘电阻 在检测仪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外壳)之间施加符合表1规定的直 流电压,测得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Q,湿热条件下应不小于2MΩ.

表1绝缘电阻要求 额定工作电压(V) 绝缘电阻要求(MQ) 正常条件 湿热条件 测试电压(V) 09 ≥100 ≥2 250 U>60 ≥100 ≥2 500 注:U检测仪正常工作时的面定电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9. 035 CCS V44 团 体 标 准 T/SHJMRH0055-2024 装备用润滑油系统综合评估方法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equipment lubricant system 2024-08-15发布 2024-09-01实施 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由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焰凝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韦航装备科 技有限公司、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上海星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 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上海博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泰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强、辛治宏、佟亚东、王联融、闫侯华、张冬琴、陈炜、郑自杰、孙磊、张 炳正、郑周、刘乾、陈钦松、兰永宽、周磊、刘涛涛、李根、石新发、冯伟、丘晖饶、刘海元、钱康伟、 杨双宾、刘辛亮、翟文勇.

本标准承诺执行单位:扬州市江都永坚有限公司、靖江凯信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镁科机械 科技有限公司、泰兴市亚春亚机械有限公司、扬州皓月机械有限公司、内蒙古力森工矿机械有限公 司、历恩科技(沈阳)有限公司、中合润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斯润达科技有限公司、广研检 测(广州)有限公司、上海华融机电设备保障技术研发中心、上海究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栖云 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诚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常州瑞工液压技术有限公司、鲲鹏(常州)精密 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琴川动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上海部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装备用润滑油系统综合评估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备润滑油系统综合评估的程序、模型和结果报告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118. 12011液压油(LHL、LHM、LHV、LHS、LHG) GB/T7607-2010柴油机油换油指标 GB/T8028-2010汽油机油换油指标 GB/T14039-2002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度等级代号 GB/T 22235-2008液体黏度的测定 GB/T30034-2013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5)换油指标 GJB380.1A-2004航空工作液污染测试第1部分:采样容器一般要求及其清洗方法鉴定 GJB420B-2006航空工作液固体污染度分级 SH 0358-199510号航空液压油 SH/T0475普通车辆齿轮油换油指标 SH/T0476L-HL液压油换油指标 NB/SH/T0586-2010工业闭式齿轮油换油指标 NB/SH/T0599-2013L-HM液压油换油指标 NAS 16382011 Cleanliness Requirements of Parts Used in Hydraulic Systems TB/T1739-2005内燃机车柴油机油换油指标 QJ2724.1~2724.7-95航天液压污染控制 SAE-AS4059标准液压油污染物等级 JB/T 12194-2015液压传动油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油液样品0ilSample 指从装备油液系统中提取的少量在用油液,用于后续检测及评估.

3. 2 装备型号Equipment Model
指某些具有相同外观、功能、指标、使用方法的多个装备的型号,用以代表某一类装备.

3. 3 装备编号EquipmentNumber 指某台/套的编号,用以与区分其它同型号或不同型号的装备.

3.4 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通过对多类油液指标进行检测,评价油品技术质量状态,并进一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

3.5 历史分析History Analysis 指对某一台/套装备先后多次采样检测结果进行的分析过程.

3. 6 横向分析 HorizontalAnalysis 指对同一型号的多台/套装备最近一次的采样检测结果进行的分析对比的过程.

3. 7 综合评估模型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一种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所规定的油品性能指标与变化量为基准,并结合装备的使用特性与用 户的特定需求,通过系统地采集、处理与分析润滑油样本的各项指标,对润滑油的技术质量状态进行评 估和分析的工具.

4综合评估过程 4.1评估过程示意图 评估过程分为取样、检测、评估三个阶段.

评估过程示意图见图1.

取样 睡粒检测 水分检测 污染度检测 粘度检制 原子光语检测 历史分析 综合分析 核向分析 图1综合评估过程 7
4.2数据采集 4.2.1采集方式 有线传输、无线传输或者移动存储设备传输方式.

4.2.2数据要求 检测数据应至少具有装备型号、装备编号、取样部位、取样时间、油品名称、油品牌号、油品标准、 换油时间、指标检测值等关键信息,且符合评估系统的设计规范.

4.2.3管理要求 评估系统应该具备油品管理、装备管理、记录管理等功能.

其中油品管理应该具备油品名称、牌号、 标准、制造厂、油品相关指标的合格区间、预警区间等管理功能.

装备管理应该具备装备名称、型号、 编号、用油部件名称及用油品种、油品相关指标合格区间、油品相关指标预警区间、油品相关指标变化 趋势合格区间、变化趋势预警区间等管理功能.

记录管理应该具备记录存储、导入、导出、查询、删除、 打印等管理功能.

管理功能应包括:新建、修改、删除、查看等功能.

4.3评估模型建立 4.3.1模型数据架构 模型数据架构见表1.

表1模型数据架构表 装备信息 装备1 装备2 油品信息 1#装备1 2#装备1 1#装备2 部件1 部件2 部件1 部件2 部件1 部件2 1阶段 2阶段 1阶段 2阶段 1阶段 2阶段 1阶段 2阶段 1阶段 2阶段 1阶段 2阶段 取样 取样 取样 取样 取样 取样 取样 取样 取样 取样 取样 取样 指标值合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格区间 指 指标值预 警区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标 1 变化趋势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合格区间 变化率 变化率 变化率 油 品 变化趋势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预警区间 变化率 变化率 变化率 1 指标值合 格区间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指 标 指标值预 警区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变化趋势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检测值 合格区间 变化率 变化率 变化率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30.10:97.030 CCS Z01 团体标准 T/SHJD 002-2024 家用电器及消费电子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 评价要求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carbon emission management capability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enterprises 2024-07-02发布 2024-08-02实施 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发布
T/SHJD 002-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价总则, 5评价方法, 6基本要求 7评价过程, 8证书管理 10 9文件管理 10 附录A(规范性)企 企业碳排放评价指标及评分表.

附录B(资料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盘查报告目录.

14 附录C(资料性)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文件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16 参考文献.. 17
T/SHJD 00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鉴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碳诺仕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碳诺仕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中机寰宇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上 海梦地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开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能率(上海)住 宅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上海林内有限公司、东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上海鼎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格适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京鼎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畅想中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峰、雷智伟、何世虎、窦志平、姜鸣、苏胜晖、胡靖威、蔡治华、 缪根、郭伟岗、唐鹏、黄丽君、张梅华、李奥然、柳万娟、冷梅、刘涛、吴瑜萍、宋伟宁、 张燕、梅文涛.

本文件为首次制定.

II
T/SHJD 002-2024 引言 为深入贯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实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上海家用电 器行业协会与上海碳诺仕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从组织管理、战略管理、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信息管理等相关方面提出碳 排放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有利于规范和指导家用电器及消费电子企业碳排放管理和评价工作.

为规范和指导家用电器及消费电子企业开展产品和服务层面的碳排放管理和评价工作, 本文件与《家用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和服务碳排放管理评价要求》同时发布.

IⅡ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 020. 10;97. 030 CCS Z 71 团体标准 T/SHJD001-2024 家用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和服务 碳排放管理评价要求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carbon emission management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products and services 2024-07-02发布 2024-08-02实施 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 发布
T/SHJD 001-2024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价总则. 5评价方法.. 6评价过程. 10 附录A(资料性)产品碳排放评价文件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12 附录B(资料性)服务碳排放评价文件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13 附录C(资料性)产品温室气体排放盘查报告目录 14 附录D(资料性)服务温室气体排放盘查报告目录. 15 附录E(规范性)产品碳排放管理评价内容与分值表 16 附录F(规范性)服务碳排放管理评价内容与分值表.

18 参考文献.. 20
T/SHJD 0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鉴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鼎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鼎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机寰宇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开能 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林内有限公司、上海梦地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能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上海 碳诺仕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格适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京鼎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 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畅想中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梅华、何世虎、窦志平、关卫平、徐蔚春、李卓昀、缪根、王黎 静、胡靖威、张燕、唐鹏、陈峰、赵敏、雷智伟、冷梅、李奥然、宁海、黄丽君、俞璐亭、 吴瑜萍、宋伟宁.

本文件为首次制定.

II
T/SHJD 001-2024 引言 我国是全球领先的家用电器、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大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促进 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国际上已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标准和技术文件, 例如:ISO 14067、PAS 2050、GHG Protoco1等.

本文件通过参考国际、国内已有的标准文件和通用方法,提出家用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 和服务碳排放管理评价方法和要求,填补我国乃至全球在家用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和服务层 面碳排放管理评价的标准体系空白,提升和规范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推动碳排放管理评价 工作,带动更多的机构和企业认同和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行业从业者积极探 索和应用低能耗产品制造和服务方案,为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助力.

为规范和指导家用电器及消费电子企业开展组织层面的碳排放管理和评价工作,本文件 与《家用电器及消费电子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评价要求》同步发布.

IⅡ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CCS T/SERA 山东省能源研究会团体标准 T/SERA10-2024 地面沉降监测装置 2024-07-26发布 2024-08-03实施 山东省能源研究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O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 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矿物资有限公司、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地质灾害风险防控重点实验 室(筹)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能源研究会归口并发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培斌、李庆彬、张永伟、冯少春、于德杰、于大璐、梁浩、吴迪、王建华、 李波、刘德彬、许兵、林敬文、王炳森.

地面沉降监测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沉降监测装置中的基岩标标底、分层标标底、标杆、内扶正器、孔隙水监测管、 标头的型号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沉降监测装置中的基岩标标底、分层标标底、标杆、导向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226. 12019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8006-6966/8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306 标牌 DZ/T 02832015 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 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98082008 钻探用无缝钢管 GB/T9253-2022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螺纹的加工、检测和检验 GB/T22512.2-2008石油天然气工业旋转钻井设备第2部分:旋转台肩式螺纹连接的加工与测量 3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基岩标标底bedrockbenchmarkbottompole 与基岩固成一体的底部刚性组合装置,是基岩地层沉降信息向上传递的主要部件.

3.2 分层标标底benchmark fixed on different stratumbottom pole 与被监测土层固成一体的底部刚性组合装置,是被监测松散地层沉降信息向上传递的主要部件.

3. 3 保护管protectortube 隔离周围土层摩阻与水动力、水化学环境及其动态变化,使引测标杆不受干扰的保护设施.

3.4 标杆beacon pole 从被监测地层引伸至地面的硬连接装置.

3.5 内扶正器inter centralizer 安装在保护管和标杆之间,防止标杆在保护管内径向位移、弯曲,保证标杆在保护管内轴向滑动的 约束装置.

3. 6 外扶正器outer centralizer 安装在保护管和钻孔孔壁之间,使保护管在孔内居中,减少弯曲,保证保护管在孔内垂直的约束装 置.

3.7 孔腺水压力监测管 pore water pressure monitoring pipe 安装监测粘性地层渗流压力的管井底部的装置,是用于监测粘性地层渗流压力的主要部件.

3.8 标头header 安装于标杆出露于地面的半球标识.

4型号参数 4.1型号编制 XX -XX / XXXx 3:特征参数 2:公称参数 1:代号 说明:1代号:JY-基岩标标底:FC-分层标标底:BG-标杆:FZ-内扶正器:SYJ-孔隙水压力监测管:BT- 标头.

2公称参数:标称主要连接件公称数据的参数.

3特征参数:表示监测装置特征的数据.

4.2基本参数 4.2.1基岩标标底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基岩标标底基本技术参数 型号 参数 JY73 68 连接标杆直径(mm) 73 89 标底外径(mm) 142 142 4.2.2分层标标底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2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110 CCSL79 T/SEMA 团 体 标 准 T/SEMA001--2023 养老机构视频监控系统评估 Assessment of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in Senior Care Organization 2024-7-12发布 2024-7-20实施 上海电子商会(上海电子制造行业协会)发布
T/SEMA 001-2023 目次 目 次 1 前 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评估框架.

5 评估模型, 6 评估内容.

6.1门禁与视觉感知, 6.2视频监控系统 6.3数据安全.. 6.4用户体验与满意度 7评价等级, 附录 A 附录B.. 12
T/SEMA 00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电子商会(上海电子制造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市职工技术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仪电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云赛智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数翊信息技 术分公司、上海云赛智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释普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咏姿时装有限公司、 上海万宏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山杨行镇金秋晨曦老年公寓.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逸洲、艾麦提-布拉丁、章建兵、赵昀、谢哗、刘宇靖、李康、卞宏鸣、郑 涛、朱俨、雷前锋、徐文雄、杨惠强、李栋云、浦容瑄 Ⅲ
T/SEMA 001-2023 养老机构视频监控系统评估 1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养老机构视频监控系统的评估框架、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评价等级.

本文件适用于养老机构视频监控系统的推进与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GB38600-2019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GB/T41867-2022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术语 GB50312-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JGJ/T484-2019养老服务智能化系统技术标准 DB31/T329.21-2019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第21部分:养老机构 AIOSS-01-2018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养老机构 senior care organization 本文中,养老机构是指养老院.

3.2 视频监控系统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GB50348-2018文件中的视频监控系统和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

T/SEMA 001-2023 3.3 关键区域 key areas 老人经常独自活动(同一时间段活动人数较少),并发生事故不容易被发现的公共区域.

3.4 重点区域 important areas 老人经常活动,且容易发生事的公共区域.

3.5 活动区域activity area 老人能够进出的区域,即老人活动的公共区域.

3.6 防走失检测anti-lost detection 采用视频智能分析算法,检测特定人群是否在特定区域活动,防止特定人群走出规定活动区域的一 种技术手段.

3.7 停留检测dwell detection 采用视频智能分析算法,检测人员在监控区域任意位置的停留时间的一种技术手段.

3.8 徘徊检测wandering detection 采用视频智能分析算法,检测特定人员每天在监控区域的走动时间的一种技术手段.

3.9 乘坐电梯检测elevatorboarding detection 采用视频智能分析算法,检测电梯里面是否有人员的一种技术手段.

3.10 设备级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device-level data backup and recovery mechanism 当出现网络不稳定、断网等事件后,在监控摄像机内部(边缘侧)备份监控数据,网络恢复后将备 份数据发送至视频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数据完整的一种技术机制.

4评估框架 养老机构视频监控系统的评估框架,由门禁与视觉感知、视频监控系统、数据安全、用户体验与满 意度等部分组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 060. 01 CCS Z 10 体标 准 T/SEEPLA 07-2024 实验室方法验证技术规范水质化学需氧量 自动分析仪 Guidance on verification in laboratory water quality automatic analyzer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2024-8-19发布 2024-8-19实施 四川省生态环境政策法制研究会 发布
T/SEEPLA 0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自动分析仪方法验证 附录A(资料性) 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仪方法验证报告 参考文献.
T/SEEPLA 0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和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提出.

本文件由四川省生态环境政策法制研究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本文件验证单位:四川省凉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阿坝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宜宾 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德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遂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都市污染 源中心金牛监测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侯晓玲、史、王萍、李亚琴、屈秋、万旭、陈勇、陈燕梅、刘宇嘉、程小艳、 常丽萍、冯欣怡、唐微微、欧发刚、唐瑜、范力.

T/SEEPLA 07-2024 实验室方法验证技术规范水质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仪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实验室水质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仪开展检测工作前,对自动分析仪系统适应性、自动 分析仪的特性、方法特性指标、人机比对等进行验证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实验室水质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仪使用前开展方法验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91.1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91.2地表水监测技术规范 HJ168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HJ828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 demand(CoDcr)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盐相对应的 氧的质量浓度,以mg/L表示.

3.2 自动分析仪方法验证method metrification for automatic analyzer 提供客观有效的证据,证明实验室使用自动分析仪出具的检测数据满足对应分析方法标准的要求.

3.3 人机比对man-machine parison 指将人工与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衡量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4 前处理位pre-processing station 指在水质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仪的构成中,实现样品前处理(消解)的部件单元,包括单个或多个 前处理的位置.

3.5 正确度trueness 多次重复测量所测得的量值的与一个参考量值的一致程度.

3. 6 空白试验blanktest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 060. 01 CCS Z 10 体标 准 T/SEEPLA 06-2024 实验室方法验证技术规范水质高锰酸盐指 数自动分析仪 Guidance on verification in laboratory water quality automatic analyzer of permanganate index 2024-8-19发布 2024-8-19实施 四川省生态环境政策法制研究会 发布
T/SEEPLA 06-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自动分析仪方法验证 附录A(资料性)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分析仪方法验证报告 参考文献
T/SEEPLA 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四川省生态环境政策法制研究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文件验证单位:四川省宜宾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广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达州 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阿坝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都市污染源监测中心青白江监测站、成都市 污染源监测中心龙泉驿监测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陈燕梅、万旭、程小艳、王萍、刘宇嘉、陈勇、侯晓玲、唐瑜、屈秋、 李亚琴、冯欣怡、欧发刚、唐微微、常丽萍、范力.

1I
T/SEEPLA 06-2024 实验室方法验证技术规范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分析仪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实验室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分析仪开展检测工作前,对自动分析仪系统适应性、整 体性能、方法特性指标、人机比对结果等进行验证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实验室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分析仪使用前开展方法验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1892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168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锰酸盐指数permanganateindex 在一定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的某些有机物及无机还原性物质,由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 相当的氧量.

注:高锰酸盐指数是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的常用指标.

高锰酸盐指数不能作为理论需氧量或总有 机物含量的指标,因为在规定的条件下,许多有机物只能部分地被氧化,易挥发的有机物也不包含在测定值之内.

3. 2 自动分析仪方法验证verificationof detection methods byautomaticanalyzer 提供客观的证据,证明实验室使用自动分析仪出具的检测数据满足对应分析方法标准的要求.

3.3 人机比对man-machine parison 指将自动分析仪与人工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以此衡量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 4 前处理位pre-processing station 指在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分析仪的构成中,实现样品前处理(水浴加热)的部件单元,包括单个 或多个前处理的位置.

3.5 重复性replicability 指使用同一仅器的相同前处理位,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对相同试样所做多次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 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67. 050 CCS X 04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1QA0010-2024 中兽药中非法添加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快速 检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Rapid detection of acetaminophen in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method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00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厦门市普识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艾连峰、陈宏炬、杨欣羽、张若愚、王敬、张海超、李珊、曾勇明
T/HBIQA 0010-2024 中兽药中非法添加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的快速检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兽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快速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中兽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快速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不同物质具有与其分子结构相对应的特征拉曼光谱.

一般样品经稀释,复杂样品经液液萃取,加表 面增强试剂对信号增强,进行拉曼光谱扫描.

与标准谱图库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特征拉曼位移(850±5cm, 1168±5 cm,1270±5 cm,1322±5 cm²,1537±5 cm,1590±5 cm,1649±5 cm²)进行匹配识别,对样 品中的对乙酰氨基酚进行定性判定.

5试剂和材料 5.1试剂 除另有规定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T/HBIQA 0010-2024 5.1.1乙酸乙酯,色谱纯.

5.1.2甲醇,色谱纯.

5.1.3硝酸镁.

5.1.4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

5.1.5石墨化碳(GCB).

5.1.6净化管:2mL离心管装有0.12g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PSA)0.05g石墨化碳黑(GCB).

5.1.7促凝剂:2mol/L的硝酸镁,称取硝酸镁固体2.966g,加水定容至10mL.

5.1.8表面增强试剂:纳米金溶胶或相当者.

注:表面增强试剂的参考配制方法:纳米金溶胶:取10mL0.2mol/L氯金酸(AuCls-HCI-4HzO)水溶液加热至沸, 剧烈搅拌下准确加入0.2mL1%抗坏血酸(CsHsOs),金黄色的氯金酸水溶液在1min内变为红色,冷却后加入0.05 mL浓度为1%的柠檬酸三销(NasCgHsO)水溶液,摇匀后备用,现用现配.

5.1.9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CgHgNO,CAS号:103-90-2,纯度≥98%.

5.1.10对乙酰氨基酚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标准物质0.1000g,甲醇(HPLC级)准确定容至100mL.

保证配制样本浓度为1mg/mL,于4C避光保存,有效期1个月.

5.2材料 5.2.1塑料具塞离心管:2mL.

5.2.2移液吸头:200μL,1000μL.

5.2.3容量瓶:10mL.

6仪器设备 6.1激光拉曼光谱仪 稳频激光光源:发射波长为785±1nm,线宽<0.1nm,能量≥250mW:光谱分辨率≤10cm:光谱 响应范围300cm~2700cm,或大于该响应范围. 6.2 移液器:200 μL、1000 gL. T/HBIQA 0010-2024 6.3涡旋振荡器. 6.4离心机:最大转速≥10000r/min. 6.5电子天平:感量为0.01g和0.0001g. 6.6氮吹仪. 7测定步骤 7.1提取 称取混合均匀的样品0.5g,加入1m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涡旋30秒,10000r/min,离心3min, 取上清液加入到净化管中,涡旋1min,10000r/min离心3分钟,取上清液200guL,氮吹至干,400gL 水复溶,待检测. 7.2测定 7.2.1拉曼光谱仪器分析参考条件 激光能量≥250mW,数据采集时间≥4s. 7.2.2表面增强和测定 向检测瓶中依次加入200uL表面增强试剂(5.1.8),100μL待测液,100uL促凝剂(5.1.7),混 匀后立即置于检测池中检测. 7.3质控试验 每批样品应同时进行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试验. 7.3.1阴性对照 称取空白试样,按照7.1和7.2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7.3.2阳性对照 准确称取空白试样20g置于15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0gL对乙酰氨基酚标准溶液(5.1.10), 使待测样本浓度为20mg/kg,按照7.1和7.2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8结果计算和表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1. 040. 11 CCS C10/29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1QA 0009-2024 人体血液中7种多激酶类药物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seven polykinases in human blood by HPLC-MS/MS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 000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挥、梁艳、宋莉、李怡霖、刘亚楠.

T/HBIQA 0009-2024 人体血液中7种多激酶类药物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体血液中7种多激酶类药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人体血液中索拉菲尼、阿西替尼、埃罗替尼、西地尼布、布立尼布、利尼伐尼、 戈伐替尼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样品经甲醇提取、无水硫酸镁盐析、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后,涡旋混匀、冷冻离心、 氮吹复溶,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

5试剂和材料 5.1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1甲醇:色谱纯.

5.1.2 甲酸:色谱纯.

5.1.3 无水硫酸镁.

5.1.4N-丙基乙二胺(PSA).

T/HBIQA 0009-2024 5.1.5标准品:索拉菲尼(CAS号:475207-59-1),阿西替尼(CAS号:319460-85-0),埃 罗替尼(CAS号:183321-74-6),西地尼布(CAS号:288383-20-0),布立尼布(CAS 号:649735-46-6),利尼伐尼(CAS号:796967-16-3)和戈伐替尼(CAS号:928037-13-2) 的纯度均大于等于98%. 5.1.6混合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分别称取布立尼布、利尼伐尼、索拉菲尼、阿西替尼、戈伐 替尼、埃罗替尼、西地尼布1mg(精确到0.01mg),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 定容至刻度,分别配制成布立尼布、利尼伐尼、索拉菲尼、阿西替尼、戈伐替尼、埃罗 替尼、西地尼布的储备溶液,于-20℃保存至分析.

5.1.7内标储备液的配制:称取1mg(精确到0.01mg)多韦替尼,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 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得到0.1mg/mL的内标储备液,于-20C保存至分析.

5.1.8标准中间溶液的配制:取500L标准储备溶液(5.1.6)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 涡旋混匀,得到1ug/mL的标准中间溶液,于-20C保存备用.

5.1.9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准确移取甲酸1.0mL置于1L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混匀.

6仪器设备 6.1液相色语-串联质谱仪:配备电喷雾离子源(ESI).

6.2氮吹浓缩仪.

6.3涡旋振荡器.

6.4电子分析天平(精度0.01mg).

6.5高速冷冻离心机(最高转速22000rpm).

7试样制备 全部血液样本充分混匀后,在4C、3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取管内上清液分装,-80°℃ 储存待测.

8 8.1试样预处理 取200gL血液试样(7)于5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1.0mL甲醇、250mg无水MgSO
T/HBIQA 0009-2024 35mgPSA进行盐析和净化,涡旋混匀30s后,经12000r/min,4°C冷冻离心10min.

上清液全 部取出,氮吹浓缩至干,用300uL含有内标的甲醇复溶,涡旋混匀30s,过0.22μum微孔滤膜, 待测定.

8.2标准曲线 取相应的空白样品,按照7步骤进行处理,用得到的空白样品提取液,将混合标准储备溶液 逐级稀释,得到布立尼布、利尼伐尼、索拉菲尼、阿西替尼、戈伐替尼浓度为5、10、25、50、 100、250、400和500ng/mL,埃罗替尼、西地尼布浓度为10、20、50、100、200、500、800、 和1000ng/mL的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内标多韦替尼的浓度为100ng/mL),浓度由低到高 进行检测,以分析物与内标定量离子的峰面积比值对质量浓度作图,做出内标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8.3仪器参考条件 8.3.1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a.色谱柱:Zorbax RRHD Stablebond Aq(50 ×2.1 mm,1.8 μum),或相当者.

b.流动相:A相为0.1%甲酸溶液:B相甲醇.

c.柱温:40C.

d.进样体积:5pL. e.流速:0.3mL/min.

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 表1梯度洗脱程序表 时间/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1 30 2 50 50 2.5 0 100 3 0 100 3.1 30 5 70 30 8.3.2质谱参考条件 a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

b.电喷雾电压:3500V. c.鞘气流速:50Arb.

d.辅助气流速:10Arb.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1. 040. 11 CCS C10/29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1QA 0008-2024 人体血液中卡瑞利珠药物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camrelizumab in human blood by HPLC-MS/MS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 000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河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挥、宋莉、李怡霖、梁艳、刘亚楠.

T/HBIQA 0008-2024 人体血液中卡瑞利珠药物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体血液中卡瑞利珠药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人体血液中卡瑞利珠药物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样品经甲醇沉淀后用100mM的碳酸氢铵溶液复溶,加入100mMDTT和200mMIAM后酶解过 夜,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

5试剂和材料 5.1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1甲醇:色谱纯.

5.1.2 乙晴:色谱纯.

5.1.3甲酸:色谱纯.

5.1.4100mM碳酸氢铵溶液:取158.1mg碳酸氢铵(精确到0.01mg)溶于20mL量瓶中,用水定 容至刻度.

T/HBIQA 0008-2024 5.1.5100mMDTT溶液:取DTT(MW 154.3)154mg(精确到0.01mg)于10mL量瓶中,用100 mM的碳酸氢铵溶液(5.1.4)定容至刻度.

5.1.6200mMIAM溶液:取IAM(MW185.0)370mg(精确到0.01mg)于10mL量瓶中,用100 mM的碳酸氢铵溶液(5.1.4)定容至刻度.

5.1.71mg/mL胰酶溶液.

5.1.8标准品:卡瑞利珠的纯度大于等于98%(CAS号:1798286-48-2).

5.1.9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取卡瑞利珠1mg(精确到0.01mg)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500μL 100mM碳酸氢铵溶液(5.1.4),配制成卡瑞利珠的储备溶液,于-20°C保存至分析.

5.1.10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准确移取甲酸1.0mL置于1L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混 匀.

6仪器设备 6.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配备电喷雾离子源(ESI).

6.2恒温水浴锅.

6.3涡旋振荡器.

6.4电子分析天平(精度0.01mg).

6.5高速冷冻离心机(最高转速2200rpm).

7试样制备 全部血液样本充分混匀后,在4°C、3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取管内上清液分装,-80C储 存待测.

乎8 8.1试样预处理 取100μL血液试样(7)于1.5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100μL甲醇沉淀血液中的蛋白,涡旋混匀2min, 复溶:加100mMDTT溶液(5.1.5)适量,使终浓度为5mM,在56°C下孵育30min:室温冷却后加200 mMIAM溶液(5.1.6)适量,使终浓度为10mM,避光静置15min.

最后加入4L胰酶溶液,在37℃ 2
T/HBIQA 0008-2024 下孵育过夜12h后加入1μL甲酸终止酶解反应,经17000r/min,4°C冷冻离心20min,将100gL上清转 移至洁净干燥的液相小瓶,进机分析.

8.2标准曲线 取相应的空白样品,按照7步骤进行处理,用得到的空白样品提取液,将标准储备溶液逐级稀释 以制备一系列浓度为4、10、15、20、40、80、100和160μg/mL的卡瑞利珠药物.

得到的系列标准工 作溶液,浓度由低到高进行检测,以定量离子峰面积对质量浓度作图,做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8.3仪器参考条件 8.3.1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a.色谱柱: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2.1×100 mm,1.9 μm),或相当者.

b.流动相:A相为0.1%甲酸水溶液:B相为乙晴.

c.柱温:40°℃. d.进样体积:5L.

e.流速:0.3mL/min.

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 表1梯度程序洗脱表 时间/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1 95 5 7 55 45 9 25 75 11 10 90 14 10 90 14.1 95 5 16 95 5 8.3.2质谱参考条件 a.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模式.

b.电喷雾电压:5500V. c.离子源温度:500°℃. d.雾化气:60psi.

e.辅助气:60ps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1.040.11 CCS C10/29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1QA 0006-2024 人体血液中9种酪氨酸激酶类药物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nine tyrosine kinase drugs in human blood by HPLC-MS/MS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 00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河北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挥、李怡霖、梁艳、宋莉、姜文.

T/HBIQA 0006-2024 人体血液中9种酪氨酸激酶类药物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体血液中9种酪氨酸激酶类药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人体血液中替万替尼,LY2157299,索拉非尼,伦伐替尼,瑞戈非尼,卡博替尼,安 罗替尼,阿帕替尼和吉非替尼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样品用甲醇提取,提取液加入无水硫酸镁盐析后,用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净化,液相色谱- 质谱/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

5试剂和材料 5.1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1 甲醇:色谱纯.

5.1.2 乙酸乙酯:色谱纯.

5.1.3 丙酮:色谱纯.

5.1.4甲酸:色谱纯.

T/HBIQA 00062024 5.1.5乙酸:色谱纯.

5.1.6乙晴:色谱纯.

5.1.7无水硫酸镁.

5.1.8N-丙基乙二胺(PSA), 5.1.9标准品:替万替尼(CAS号:1000873-98-2)、LY2157299(CAS号:700874-72-2)、索拉非 尼(CAS号:284461-73-0),伦伐替尼(CAS号:417716-92-8),瑞戈非尼(CAS号:755037-03-7), 卡博替尼(CAS号:1140909-48-3),安罗替尼(CAS号:1058156-90-3),阿帕替尼(CAS: 41567-78-6),吉非替尼(CAS号:184475-35-2)和普萘洛尔(CAS号:525-66-6)纯度均≥98%.

5.1.10混合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分别称取替万替尼,LY2157299,索拉非尼,伦伐替尼,瑞戈非尼, 卡博替尼,安罗替尼,阿帕替尼和吉非替尼1mg(精确到0.01mg),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 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分别配制成替万替尼,LY2157299,索拉非尼,伦伐替尼,瑞戈非尼,卡 博替尼,安罗替尼,阿帕替尼和吉非替尼的储备溶液,于-20℃保存至分析.

5.1.11标准中间溶液的配制:取500μL标准储备溶液(5.1.10)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混匀, 得到1μg/mL的标准中间溶液于-20C保存备用.

5.1.12内标储备液的配制:称取1mg(精确到0.01mg)普萘洛尔,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 定容至刻度,得到0.1mg/mL的内标储备液,于-20C保存至分析.

5.1.13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准确移取甲酸1.0mL置于1L量瓶中,用水定容,混匀.

6仪器设备 6.1液相色诺-串联质谱仪:配备电喷雾离子源(ESI).

6.2氮吹浓缩仪.

6.3涡旋震荡仪.

6.4电子分析天平(精度0.01mg).

6.5高速冷冻离心机(最高转速22000rpm).

7试样制备 全部血液样本充分混匀后,在4C、3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取管内上清液分装,-80°C储存 待测.

2
T/HBIQA 0006-2024 8 8.1试样预处理 取200gL血液试样(7)加入5mL离心管中,加入1.5mL乙晴进行提取,并涡族混匀30s.

然后, 分别加入350mg MgSO4和40mg PSA进行盐析和净化.

涡旋30 s后,12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1 mL,经0.22um微孔膜过滤后移入离心管,室温下氮气吹干,加入200gL含有内标的甲醇溶液作为复溶 溶剂,待测定.

8.2标准曲线 取相应的空白样品,按照7步骤进行处理,用得到的空白样品提取液,将混合标准储备溶液逐级稀 释,得到伦伐替尼,索拉非尼,卡博替尼,阿帕替尼,吉非替尼,瑞戈拉非尼,安罗替尼:0.1、0.2、 0.5、1、2、5、8和10 ng/mL;替万替尼和LY2157299:1、2、3、10、20、50、80和100 ng/mL的 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内标普萘洛尔的浓度为100ng/mL),浓度由低到高进行检测,以分析物与内 标定量离子的峰面积比值对质量浓度作图,做出内标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8.3仪器参考条件 8.3.1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a.色谱柱:Hypersil GOLD VANQUISH C18(100×2.1 mm,1.9 μm),或相当者.

b.流动相:A相为乙腊:B相为0.1%甲酸水溶液.

c.柱温:40℃.

d.进样体积:5uL.

e.流速:0.3mL/min.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 表1梯度程序洗脱表 时间/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0 15 85 0.5 15 85 2 95 5 6 95 5 7 15 85 8 15 85 9 70 30 8.3.2质谱参考条件 a.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模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1. 040. 11 CCS C10/29 T/HBIQA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团体标准 T/HB1QA0005-2024 人体血液中5种雷帕霉素靶蛋白类抑制剂 药物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five rapamycin target protein inhibitors in human blood by HPLC-MS/MS 2024-08-15发布 2024-10-15实施 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发布
T/HBIQA 000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检验检疫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河北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挥、李怡霖、梁艳、宋莉、王婷.

T/HBIQA 0005-2024 人体血液中5种雷帕霉素靶蛋白类抑制剂药物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体血液中5种雷帕霉素靶蛋白类抑制剂药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 法.

本文件适用于人体血液中维妥色替,AZD8055,GDC-0941,依维莫司,替西罗莫司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样品用乙晴提取、无水硫酸镁盐析、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净化后,涡旋混匀、冷冻离心、氮 吹复溶,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

5试剂和材料 5.1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1 甲醇:色谱纯.

5.1.2 乙晴:色谱纯.

5.1.3 甲酸:色谱纯.

5.1.4无水硫酸镁.

T/HBIQA 0005-2024 5.1.5N-丙基乙二胺(PSA). 5.1.6标准品:维妥色替(CAS号:1009298-59-2),AZD8055(CAS号:1009298-09-2),GDC-0941 (CAS号:957054-30-7),依维莫司(CAS号:159351-69-6),替西罗莫司(CAS号:162635-04-3), 他克莫司(CAS号:104987-11-3)纯度均≥98%.

5.1.7混合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分别称取维妥色替,AZD8055,GDC-0941,依维莫司,替西罗莫司 1mg(精确到0.01mg),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分别配制成维妥色替, AZD8055,GDC-0941,依维莫司,替西罗莫司的储备溶液,于-20°C保存至分析.

5.1.8标准中间溶液的配制:取500μL标准储备溶液(5.1.7)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混匀, 得到1ug/mL的标准中间溶液于-20C保存备用.

5.1.9内标储备液的配制:称取1mg(精确到0.01mg)他克莫司,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 定容至刻度,得到0.1mg/mL的内标储备液,于-20C保存至分析.

5.1.10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准确移取甲酸1.0mL置于1L量瓶中,用水定容,混匀.

6仪器设备 6.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配备电喷雾离子源(ESI).

6.2氮吹浓缩仪.

6.3涡旋震荡仪.

6.4电子分析天平(精度0.01mg).

6.5高速冷冻离心机(最高转速22000rpm).

7试样制备 全部血液样本充分混匀后,在4C、3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取管内上清液分装,-80°C储存 待测.

8试验步骤 8.1试样预处理 取200μL血液试样(7)于5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2mL乙晴、400mg无水MgSOg和30mgC18 进行盐析和净化,涡旋混匀30s后,经12000r/min,4°C的冷冻离心10min.

取出200uL上清液,氮 吹浓缩至干,加入500uL含有内标的甲醇溶液作为复溶溶剂,复溶后涡旋混匀30s,过0.22um微孔 2
T/HBIQA 00052024 滤膜,待测定.

8.2标准曲线 取相应的空白样品,按照7步骤进行处理,用得到的空白样品提取液,将混合标准储备溶液逐级稀 释,得到维妥色替、AZD8055、GDC-0941浓度为1、2、5、10、20、80ng/mL,依维莫司浓度为2.5、 5、12.5、25、50、200ng/mL,替西罗莫司浓度为10、20、50、50、100、200、800ng/mL的系列混合 标准工作溶液(内标他克莫司的浓度为50ng/mL),浓度由低到高进行检测,以分析物与内标定量离 子的峰面积比值对质量浓度作图,做出内标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8.3仪器参考条件 8.3.1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a.色谱柱:Zorbax extend-C18 RRHD (2.1×100 mm,1.8 μm),或相当者.

b.流动相:A相为0.1%甲酸、2mmol/L乙酸铵的甲醇溶液:B相为0.1%甲酸、2mmol/L乙酸铵 的水溶液.

c.柱温:40℃.

d.进样体积:5uL.

e.流速:0.3mL/min.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 表1梯度程序洗脱表 时间/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1 20 80 3 95 5 7 95 5 9 20 80 01 20 80 8.3.2质谱参考条件 a.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

b.电喷雾电压:3500V. c.鞘气流速:50Arb.

d.辅助气流速:10Arb. e.离子传输温度:32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