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917-2021 纺织品 全氟己烷磺酸及其盐类的测定.pdf
ICS 59.080.01 CCS W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917 -2021 纺织品 全氟已烷磺酸及其盐类的测定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perfluorohexane-1-sulphonic acid and its salts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091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华标检测有限公司、深圳市贝利爽实业有限公司、安徽卡儿菲特服饰有限公 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安泰(德清)时装有限公司、浙江盛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晋江中纺标 检测有限公司、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义乌市云程袜厂、北京市产品质 量监督检验院、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惟思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五邑大 学、河北恒星检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关技术中心、郑州海关技术中心、成都海关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保琦蓓、李峰嵘、李诚、傅科杰、王守宇、韩军、周昆、连素梅、刘盼、王铭、郭会清、 王禺、刘俊、冯丽娟、陈海林、冯墩东、线安华、章文福、章晓华、杨文龙、陈蒲云.
GB/T 40917-2021 纺织品全氟已烷磺酸及其盐类的测定 警告: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文件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PLC-MS/MS)测定纺织品中全氟已烷磺酸及其盐 类(PFHxS)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纺织品.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用有机溶剂超声波提取试样中全氟已烷磺酸及其盐类,提取液经滤膜过滤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中 联质谱仪(H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
5试剂或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和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甲醇:色谱纯.
5.2甲酸:色谱纯.
5.3PFHxS标准品:全氟已烷磺酸钾(CAS编号3871-99-6)或全氟已烷磺酸(CAS编号355-46-4)标准 品,含量≥99.0%.
注:全氟已烷磺酸垫在溶液中以全氟已烷磺酸离子形式存在,样品溶液以及标准溶液以全氟已烷磺酸根来进行 定量.
5.4PFHxS标准储备溶液:准确称取适量PFHxS标准品(5.3),用甲醇(5.1)溶解稀释,配制成所需浓 度的标准储备溶液,浓度为1000mg/L. 注:在0℃~4℃题光保存条件下.标准储备溶液的有效期为12个月.
5.5PFHxS标准溶液:吸取适量PFHxS标准储备溶液(5.4),用甲醇(5.1)配制成浓度为10mg/L的 GB/T 40917-2021 标准溶液, 注:在0℃~4℃避光保存条件下,标准溶液的有效期为6个月.
5.6PFHxS标准工作溶液:吸取适量PFHxS标准溶液(5.5),用甲醇(5.1)配制成浓度分别为1μg/L、 3μg/L、5pμg/L、7μg/L、10μg/L的标准工作溶液.
注:标准工作溶液为现用现配.
5.70.05%甲酸溶液:取一定体积的甲酸(5.2)配制成体积分数为0.05%的水溶液.
6仪器设备 6.1高效液相色谱-中联质谱仪(HPLC-MS/MS):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
6.2提取器:50mL.带螺旋盖的聚丙烯或聚乙烯管.
6.3超声波发生器:工作频率为40kHz~60kHz.
6.4天平:分度值分别为0.0001g和0.01g. 6.5尼龙有机相针筒过滤器:孔径为0.22μm. 7分析步骤 7.1试样的制备和提取 取有代表性样品,剪成约5mm×5mm的小片,混合.
从混合样中用天平(6.4)称取1g(精确至 0.01g),置于提取器(6.2)中,加人30mL甲醇(5.1),将提取器(6.2)置于超声波发生器(6.3)中萃取 50min,用针筒过滤器(6.5)将样液过滤至进样瓶中,用于HPLC-MS/MS测定.
7.2测定 7.2.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 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因此不可能给出色谱分析的普遍参数,附录A给出的液相色 谱和质谱经证实是合适的.
7.2.2定性和定量测定 标准工作溶液及样液均参照附录A的条件进行测定,如果样液与标准工作溶液相同的保留时间有 峰出现,则对其进行确认.
被测物质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物质相一致,并且在扣除背景后的样品谱图 中,所选择的离子均出现:同时所选择离子的丰度比与标准物质相对离子率度一致,相似度在表1规定 的相对偏差允许范围之内,被确认的样品可判定为阳性检出.
根据标准工作曲线进行外标法定量.
在附录A给出的液相色谱-中联质谱条件下,标准物质PFHxS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总离子流图 见附录B,标准物质PFHxS的质谱多反应监测(MRM)选择离子流图见附录C.
表1定性确证时相对离子丰度的相对偏差允许范围 相对离子丰度/% >50 0~0Z10~20 1 最大允许偏差/% ±20 ±25 ±30 ±50 GB/T 40917-2021 7.2.3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在7.2.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条件下,将10.0μLPFHxS标准工作溶液(5.6)按浓度从低到高 依次注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待仪器条件稳定后,以目标物质的浓度为横坐标(x轴),目标物的峰面 积为纵坐标(y轴),对各个数值点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标准工作曲线按式(1)计算: y=axb 式中: y--目标物峰面积: a-回归曲线斜率; x-目标物浓度; 6-一回归曲线的截距.
标准工作溶液(5.6)和样液中待测物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线性相应范围内,如果含量超过标准曲线 范围,则将样液稀释到适当的浓度后分析,稀释的倍数记为稀释因子F.
7.3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均按7.1和7.2进行.
随同试样平行测定.
8结果计算与表示 8.1试样中PFHxS含量按式(2)计算.
X= (c-co)xV×F 式中: X-试样中PFHxS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由标准曲线求得样液中PFHxS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C.
--由标准曲线求得空白测试溶液中PFHxS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样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F稀释因子;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8.2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9定量限和精密度 9.1定量限 本方法的定量限为0.03mg/kg.
9.2精密度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 互独立进行的测试获得的两次测定值的绝对差值不大于两次测定值算术平均值的20%.
如果大于 20%,则以不超过5%为前提.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912-2021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聚酰胺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pdf
ICS 59.080.01 CCS W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912 -2021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聚酰胺酯纤维 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Textiles-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Mixtures ofpolyesteramide with certain other fibers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091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风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唯一纺 织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湖州新利商标制带有限公司、浙江捷凯实业有限公司、广 东省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纺标(深圳)检测有限公司、厦门市华喜针纺有限公司、福建省纤维检验 中心、浙江港莎针织品有限公司、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惠州学院、深圳市天林智能科学仪器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景超、陈慧、刘士杰、龚迎秋、同春红、韩春艳、谭杨、韩军、梁波涛、吴翔强、 强学胜、施点望、陈学军、唐俊云、林瑞坤、杨声强、余灿.
GB/T 40912-2021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聚酰胺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溶解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聚酰胺酯纤维与其他纤维二组分混合物中聚酰 胺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聚酰胺酯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棉、亚麻、苎麻、大麻、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 维等)、蛋白质纤维(绵羊毛、山羊绒、桑蚕丝等)、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睛纤维、某些改性聚丙烯晴纤维、某 些含氯纤维或某些弹性纤维、聚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910.1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样品经定性鉴别后,选择适当试剂将其中一种组分从已知干燥质量的混合物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 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出聚酰胺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质量百分率.
注:定性鉴别方法见FZ/T01057系列和附录A,聚酰胺酯纤维的公定回潮率为0.66%.
5试剂或材料 使用GB/T2910.1和5.1~5.7规定的试剂,试剂均采用分析纯.
馏水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水稀释至1L,20℃时硫酸溶液的浓度允许在68%~72%(质量分数)范 围内.
5.2次氯酸钠溶液:在有效氯浓度为(35土2)g/L(约1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加人氢氧化钠,使其 含量为(5±0.5)g/L.
此溶液可用碘量法滴定,使其浓度允许在0.9mol/L~1.1mol/L范围内.
5.3次氯酸锂溶液:有效氯浓度为(35土2)g/L(约1mol/L),其中含氢氧化钠浓度允许在(5士0.5)g/L 范围内,可以替代次氯酸钠溶液.
将100g含有35%有效氯或115g含有30%有效氯的次氯酸锂溶于 约700mL水中,再将5g氢氧化钠溶于200mL水中,将两溶液混合均匀,最后加水稀释至1L. 5.4甲酸溶液(质量分数80%:20℃,密度p=1.19g/mL):将880mL的90%(质量分数)甲酸(20℃, 1 GB/T 40912-2021 密度p=1.20g/mL)用水稀释至1L;也可用780mL的98%~100%(质量分数)甲酸(20℃C,密度p= 1.22g/mL)用水稀释至1L.甲酸溶液的浓度应在77%~83%(质量分数)范围内.
注:甲酸溶液(质量分数80%)在20℃时密度p=1.186g/mL.
5.5N,N-二甲基甲酰胺:沸点152℃~154C.
警示:N.N-二甲基甲酰胺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使用者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
5.6稀氨水溶液:取80mL浓氨水(20℃,密度p=0.880g/mL),加水稀释至1L,混匀.
警示:浓氢水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使用者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
5.7稀乙酸溶液:将5mL冰乙酸加水稀释至1L.
6仅器设备 6.1使用GB/T2910.1和6.2、6.3规定的设备.
6.2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少于250mL. 6.3恒温水浴振荡器:温控范围至少为20°C~95“C,温控精度:土2℃,振荡频率:50次/min~100次/min 可调.
7样品 7.1取样及样品和预处理 按GB/T2910.1规定的取样和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7.2试样的制备 按照GB/T2910.1中通用程序的规定,将试样烘干、称重.
如样品为面料,则需将样品制成松散的 纱或纤维状,试样长度大约为20mm~30mm,每个试样质量约为1g.
8聚酰胺酯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棉、亚麻、芭麻、大麻、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维等)的混合物 8.1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并按以下步骤操作.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入具塞三角烧瓶(6.2)中,每克试样加人100mL硫酸溶液(5.1),盖上玻璃塞,摇 动烧瓶将试样充分润湿后,在(40土2)℃的恒温水浴振荡器(6.3)中振荡1h.
用已知干燥质量的玻璃砂 芯坩埚过滤,真空抽吸排液,再加少量硫酸溶液(5.1)清洗烧瓶.
真空抽吸排液,加人同温度的硫酸溶液 (5.1)至坩埚中清洗残留物,重力排液至少1min后再用真空抽吸.
用水连续清洗若干次,稀氨水溶液 (5.6)中和两次,最后用水连续清洗残留物.
每次洗后先重力排液再真空抽吸排液,最后将坩蜗和残留 物烘干、冷却、称重.
8.2结果计算和表示 结果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聚酰胺酯纤维的d值为0.99. 9聚酰胺酯纤维与蛋白质纤维(绵羊毛、山羊绒、桑蚕丝等)的混合物 9.1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2 GB/T 40912-2021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人具塞三角烧瓶(6.2)中,每克试样加人100mL次氯酸钠溶液(5.2)或次氯酸锂 溶液(5.3),盖上玻璃塞,摇动烧瓶将试样充分润湿后,在温度为(20土2)C的恒温水浴振荡器(6.3)上振 荡40min.用已知干燥质量的玻璃砂芯坩瑞过滤,用少量次氯酸钠溶液(5.2)或次氯酸锂溶液(5.3)将 残留物清洗到玻璃砂芯坩埚中.
真空抽吸排液,再依次用水清洗、稀乙酸溶液(5.7)中和,最后用水连续 清洗残留物,每次洗后先用重力排液,再真空抽吸排液.
最后将坩蜗和残留物真空抽吸排液,烘干、冷 却、称重.
9.2结果计算和表示 结果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聚酰胺酯纤维的d值为1.00.
10聚酰胺酯纤维与聚酰胺纤维的混合物 10.1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人具塞三角烧瓶(6.2)中,每克试样加人100mL甲酸溶液(5.4),塞上玻璃塞,摇 动具塞三角烧瓶使试样充分浸湿,在温度为(20土2)C的恒温水浴振荡器(6.3)上振荡15min.
用已知 干燥质量的玻璃砂芯坩蜗过滤,用少量甲酸溶液(5.4)清洗三角烧瓶(6.2)将残留物移人到砂芯坩蜗中.
真空抽吸排液,依次用甲酸溶液、热水(90℃~95C)清洗残留物,再用稀氨水溶液(5.6)中和,最后用水 洗净残留物.
每次清洗要先重力排液,再真空抽吸排液.
最后将坩竭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10.2结果计算和表示 结果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聚酰胺酯纤维的d值为1.00. 11聚酰胺酯纤维与聚丙烯晴纤维、某些改性聚丙烯晴纤维、某些含氯纤维或某些弹性纤维的混合物 11.1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人具塞三角烧瓶(6.2)中,每克试样加人150mLN,N-二甲基甲酰胺(5.5),塞 上玻璃塞,摇动烧瓶将试样充分润湿后,在90℃~95C的恒温水浴振荡器(6.3)中振荡1h.
如果试样 中的聚丙烯睛等纤维难于溶解,可多加50mLN.N-二甲基甲酰胺(5.5).
用玻璃砂芯坩埚过滤,残留 物留在烧瓶中,另加60mLN,N-二甲基甲酰胺(5.5),在90C~95C的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振荡 30min.
把残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吸排液,用热水90C~95C加满坩埚洗涤残留物两 次,将残留物洗至坩埚中,用水洗涤,再真空抽吸排液.
每次重力排液后再真空抽吸排液.
最后将坩埚 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11.2结果计算和表示 结果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聚酰胺酯纤维的d值为1.04. 12聚酰胺醋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 按照附录B中方法执行,不适用于染料或整理剂中含有氮元素的混纺产品.
GB/T 40910-2021 纺织品 防水透湿性能的评定.pdf
ICS 59.080.30 CCS W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910 -2021 纺织品 防水透湿 性能的评定 Textiles-Evaluation for water resistance and water vapour permeability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91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限公司、乔丹(厦门)实业有限公司、晋江中纺标检测有限公司、江苏马萨纺织有限公司、中纺新材料科技 有限公司、中纺标(深圳)检测有限公司、东丽酒伊织染(南通)有限公司、泉州市美邦仪器有限公司、利郎 (中国)有限公司、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联润翔(青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汕尾市质量计量 监督检测所、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达恒实业有限公司、义乌市万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晓蕊、章辉、杨瑜榕、王立新、王一芳、丁爱斌、夏建华、高兵、罗耀发、王丁红、 张兵、高鹏、高志方、吴大伟、黄水健、林路平、王荣仔、骆开洋.
GB/T 40910-2021 纺织品防水透湿性能的评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纺织品防水透湿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评定和标识.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织物及其制品.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744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 GB/T4745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12704.2-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蒸发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水透湿性能water resistance and water vapour permeability 试样既能抵抗被水润湿和渗透,又能让水蒸气排出的性能.
注:试样防水透提性能一般以静水压、沾水等级和透湿率综合表征, 3.2 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 试样被液态水渗透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
3.3 沾水等级sprayrating 织物表面抵抗被水润湿的程度.
[来源:GB/T4745-2012 3.2] 3.4 WVT 在试样两面保持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试样的水蒸气质量,以克每平 方米小时[g/(m²h)]或克每平方米24小时[g/(m²24h)]为单位.
[来源;GB/T12704.2-2009 3.1] 4取样及试样准备 4.1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数量按产品标准进行.
对于织物,每个剪取1.5m以上的全幅织物,取样时距 1 GB/T 40910-2021 布边15cm以上,且避开匹端2m以上:对于制品,则至少2个单元.
注:单元可以是件、套、条等.
4.2分别从样品上裁取满足静水压、沾水等级和透湿率试验要求的代表性试样,试样应避开影响试验 结果的点、污溃和褶皱,对于制品,静水压应从满足测试要求的不同面料上分别取样,接缝处静水压 取样部位为平整部位接缝胶条处. 5试验方法 5.1静水压 按照GB/T4744的规定执行,试验用水温度为(20±2)℃,水压上升速率为(6.0士0.3)kPa/min.
5.2沾水等级 按照GB/T4745的规定执行,试验用水温度为(20土2)℃.
5.3透湿率 按照GB/T12704.2-2009的规定执行,采用a)组试验条件,方法B(倒杯法)测试.
5.4洗涤方法 按照GB/T8629-2017的规定执行,采用A型洗衣机4N程序连续洗涤3次,干燥程序采用程序 A(悬挂晾干);或者按产品使用说明或有关方商定的洗涤和干燥方式执行,洗涤次数不少于3次, 6评定和标识 6.1防水透湿性能的评定 按表1评定样品的防水透湿性能等级.
防水透湿性能等级根据指标要求程度分为I级、Ⅱ级和 Ⅲ级:I级,表示具有防水透湿性能:Ⅱ级,表示具有较好的防水透湿性能;Ⅲ级,表示具有优异的防水透 湿性能.
表1防水透湿性能评定 项目 级 级 I级 静水压*/kP= > 50 35 20 洗前 沾水等级/级 4-5 4 3 透率/[g/(m²24 h)] > 8 000 5000 3 000 洗后 静水压/kPa > 40 30 15 站水等级/级 > 3-4 3 制品应同时考核不同面料和接缝处静水压,按最低结果评定.
6.2防水透湿性能的标识 按本文件测试和评定,具有防水透湿性能的产品可在使用说明上标有: 本文件的编号,即GB/T40910-2021; GB/T 40910-2021 一相应性能及等级,如防水透湿Ⅲ级、防水透湿Ⅱ级、防水透湿I级.
7试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文件编号; b)样品的描述; c)洗涤程序、次数和干燥程序; d)试验结果; e)防水透湿性能评定结果: f)任何偏离本文件的情况.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909-2021 纺织品 甲基环硅氧烷残留量的测定.pdf
ICS 59.080.01 CCS W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909 -2021 纺织品 甲基环硅氧烷 残留量 的测定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methyleyclosiloxane residues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090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惠州学院、安徽三泰服饰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 华喜针纺有限公司、浙江百德纺织有限公司、浙江盛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 司、中纺标(深圳)检测有限公司、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通标标准技 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浙江生态纺织品禁用染化料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精准通检测认证(广东)有限公 司、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义乌市云程袜厂.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海浪、徐红、任清庆、斯颖、李孟丽、朱峰、谭玉静、刘亚和、王帅、陈学军、李鹏、 谢跃亭、张海洋、刘付芳、管诗嘉、许志伟、欧阳军、杨皓、陈蒲云、姚永鑫.
GB/T 40909-2021 纺织品甲基环硅氧烷残留量的测定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文件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纺织品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 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残留量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纺织品.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用有机溶剂超声萃取纺织试样中残留的甲基环硅氧烷,萃取液经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仪测定,内标法定量.
5试剂或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试剂至少为分析纯.
5.1正已烷:CAS号110-54-3.
5.2四氢映响:CAS号109-99-9.
5.3甲基环硅氧烷标准物质:见5.3.1~5.3.3.
5.3.1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CAS号556-67-2,纯度≥98.0%.
5.3.2甲基环五硅氧烷(D5):CAS号541-02-6,纯度≥98.0%. 5.3.3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CAS号540-97-6,纯度≥98.0%.
5.4四(三甲基硅氧基)硅烷(M4Q):CAS号.3555-47-3,纯度≥98.0%,内标(IS).
5.5标准储备溶液:用天平(6.1)称取一定量标准物质(5.3),用正已烷(5.1)溶解、定容,配制成浓度为 1000mg/L的单组分或混合标准储备溶液.
注:标准储备溶液在0℃~4C冰箱中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5.6内标储备溶液:用天平(6.1)准确称取内标物(5.4),用正已烷(5.1)溶解、定容,配制成浓度为 500mg/L的内标储备溶液.
注:内标储备溶液在0℃~4C冰箱中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5.7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准确吸取标准储备溶液(5.5)和内标储备溶液(5.6)适量,用正已烷(5.1)配制 GB/T 40909-2021 10.0mg/L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混合标准工作溶液中内标浓度为5.0mg/L,此溶液现配现用.根据 需要也可配制成其他合适的浓度.
5.8内标工作溶液.
5.8.1正已烷内标工作溶液:用正已烷(5.1)和内标储备溶液(5.6)配制浓度为5.0mg/L的正已烷内标 工作溶液,此溶液现配现用.
根据需要也可配制成其他合适的浓度.
5.8.2四氢映响内标工作溶液:用四氢呋确(5.2)和内标储备溶液(5.6)配制浓度为5.0mg/L的四氢映 嘀内标工作溶液,此溶液现配现用,根据需要也可配制成其他合适的浓度.
6仪器设备 6.1天平:分度值为0.1mg. 6.2提取瓶:40mL~60mL,由硬质玻璃制成,配旋口密封盖.
6.3超声波发生器:工作频率(40士5)kHz,温度可控.
6.4离心装置:离心力不小于700g.
注:当离心半径为10cm,转速为2500r/min时获得的离心力相当于700g.
6.5移液管:容量为0.5mL、1mL、10mL、20mL.
6.6有机滤膜:0.45μm,推荐使用聚酰胺微孔滤膜.
6.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电子轰击电离源(E1).
7试验步骤 7.1试样制备 在纺织样品上取有代表性的试样,剪碎至5mm×5mm以下,混匀,待测.
如果样品中含有涂层/ 涂料印花,则在不含涂层/涂料印花部位和含涂层/涂料印花部位上,分别取样和检测.
7.2萃取 7.2.1不含涂层或涂料印花试样部位 准确称取1.0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提取瓶(6.2)中,加入10mL正已烷内标工作溶液 (5.8.1),旋紧密封盖,置于(30土2)C超声波发生器(6.3)中萃取(20土2)min,取出提取瓶冷却至室温, 试样溶液经有机滤膜(6.6)过滤,取滤液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6.7)分析.
如果试样结构蓬松,适当减少称样量,保证试样完全浸没在萃取液中.
7.2.2含涂层或涂料印花试样部位 准确称取0.3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提取瓶(6.2)中,加人10mL四氢映响内标工作溶液 (5.8.2),置于(60土5)℃超声波发生器(6.3)中萃取(60土5)min.
取出提取瓶,冷却至室温.
用移液管 器(6.3)中(30士2)C再次萃取(20土2)min,冷却至室温.
静置(30士2)min使聚合物沉淀.
将试样放置 在离心装置(6.4)中离心至少10min,取上层清液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6.7)分析.
试验人员避免使用乳液、香水、护手霜等个人护理用品.
7.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 分别移取试液(7.2)和混合标准工作溶液(5.7)参照附录A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条件进行 2 GB/T 40909-2021 测定.
如果试液(7.2)和混合标准工作溶液(5.7)的选择监测离子在相同保留时间处(土0.5%)出现,并 且定性离子的相对离子丰度与标准工作溶液的相对离子丰度允许偏差不超过表1中规定的范围,则定 性确认试样中存在相应的目标分析物.
表1定性确证时相对离子丰度的允许偏差范围 相对离子丰度/% OS< o~0Z10~20 10 允许偏差范围/% ±10 ±15 ±20 ±50 确认试样中甲基环硅氧烷阳性后,根据标准工作溶液和试液中每种甲基环硅氧烷与内标化合物峰 面积值,按照内标法进行定量计算.
标准工作溶液和试液中甲基环硅氧烷和内标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 线性响应范围内,当甲基环硅氧烷响应值超过仪器线性响应范围时,用正已烷内标工作溶液(5.8.1)稀 释到适当浓度后分析.
7.4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使用的玻璃器Ⅲ、仪器等测试条件均与试样保持一致,按照7.2~7.3步骤,随试样 同时进行操作.
试液中每种甲基环硅氧烷含量不应超过0.05mg/L.
注:试验过程中使用的塑料离心管、手套、硅胶垫片、溶剂、隔垫、O型圈、硅烷化玻璃棉等,可能存在甲基环硅氧烷.
8结果计算和表示 8.1计算 按式(1)分别计算每种甲基环硅氧烷的含量: X= (A-A)XcXV×A×f A×A× (1) 式中: X 试样中每种甲基环硅氧烷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A -试液中每种甲基环硅氧烷的峰面积; A. -空白试验中每种甲基环硅氧烷的峰面积; 标准工作溶液中每种甲基环硅氧烷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 稀释前试样萃取液的体积,10(不含涂层或涂料印花试样)或30(含涂层或涂料印花试 样),单位为毫升(mL); A标准工作溶液中内标的峰面积; f 稀释因子; A 标准工作溶液中每种甲基环硅氧烷的峰面积; A试液中内标的峰面积;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8.2结果表示 分别表示每种甲基环硅氧烷在试样中的含量,试验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如果试样含有涂层或涂料印花部位,则分别给出不含涂层/涂料印花部位和含涂层/涂料印花部位 的检测结果,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905.1-2021 纺织品 山羊绒、绵羊毛、其他特种动物纤维及其混合物定量分析 第1部分:光学显微镜法.pdf
ICS 59.080.01 CCS W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905.1 -2021 纺织品 山羊绒 、绵羊毛 、其他特种动物 纤维及其混合物定量分析 第1部分:光学显微镜法 Textiles-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shmere wool other specialty animal fibres and their blends-Part 1:Light microscopy method (ISO17751-1:2016 MOD)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905.1-2021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原理 5仪器、工具及试剂 5.1仪器 5.2工具 5.3试剂 6实验室样品的抽取和测湿 7试样的制备 7.1试样数量 7.2试样制备方法 .......... 7.3实验室样品的前处理 8试验步骤 8.1用物镜测微尺设定放大倍数 8.2纤维分析和直径测量 9试验结果的计算及表示 9.1试样测试结果的计算 9.2试验结果的表示 10试验报告 附录A(规范性)实验室样品的抽取方法 附录B(资料性)深色样品的脱色 附录C(资料性)常用动物纤维 的表面形态特征 附录D(规范性)常用动物纤维密度
GB/T 40148-2021 科技评估基本术语.pdf
ICS 01.040.03 CCS A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148 -2021 科技评估基本术语 Basic termin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148-2021 目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科技评估一般术语 4科技评估类型术语 5科技评估管理术语 6科技评估组织实施术语 7科技评估技术方法术语 8科技评估结果术语 参考文献 索引 GB/T4014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期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耀玲、屈明剑、婷婷、付强、目万体、黎建军、赫运涛、高健、林丽、郭琳娜、 股立欣、许东惠.
GB/T 40148-2021 科技评估基本术语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科技评估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科技评估活动的委托、组织、实施、应用、管理、研究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科技评估一般术语 3.1 科技活动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在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药科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领域中,与科技知识的产 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有组织的、系统的活动.
注:科技活动分为三类:研究与发展活动、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活动、科技服务活动、 3.2 科技评估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遵循一定的准则,运用规范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对科技活动及其有关行为和要素所开展的专业化 评价与咨询活动.
注1:广义的科技评估包括评估机构或专家组开展的与科技活动有关的各类评价、评议和评审活动.
狭义的科技评 估特指评估机构开展的与科技活动有关的各类评价活动, 注2:科技评估为政府和社会各方提供服务,为优化科技管理和决策、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引导激励和监督问责、提 高科技活动实施效果提供参考和依据.
3.3 科技评估标准化science and technologyevaluation standardization 为了在科技评估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 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
[来源:GB/T20000.1-2014 3.1,有修改] 3.4 科技评估标准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standard 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科技评估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 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
[来源:GB/T20000 1-2014,5 3,有修改] GB/T 40148-2021 4科技评估类型术语 4.1 科技评估分类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把科技评估活动中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类型归并至一起把具有不同属性或特征的类型区 分开来的过程.
进:科技评估活动一般可从评估对象、内容、时间节点或日的等角度进行分类,不同角度的评估分类可能有交又.
4.2 科技政策评估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evaluation 在科技政策制定、实施或终止等阶段对政策开展的各类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
注:一般包括科技政策的必要性、合理性、合规性、可行性、执行力、效率、效果与影响等内容.
4.3 科技规划评估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evaluation 在科技规划编制、实施或结束等阶段对规划开展的各类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
注:一般包括科技规划的目标定位、任务部署、落实与保障、目标完成情况、效果与影响等内容.
4.4 科技计划评估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evaluation 在科技计划设立、实施或结束等阶段对计划开展的各类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
注1:广义的科技计划评估泛指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或)其项目项目承担单位等相关活动和要素开展的 各类评估活动, 注2:狭义的科技计划评估是指对科技计划整体的综合评估话动.
注3:一般包括科技计划的目标定位、任务部著、资源条件、组织管理、实施进展、成果产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H 标完成情况、效果与影响等内容.
4.5 科技计划概算评估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bedget estimate evaluation 在科技计划经费概算审批前对概算开展的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
注:一般包括科技计划一年或多年的概算的资金配置、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等内容.
4.6 科技计划指南评估science and technologyprogramguide evaluation 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开展的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
注:一般包括指南与政策的相符性、指南与计划总体实施方案的相关性、指南任务之间的协调性等内容.
4.7 科技项目评估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evaluation 在科技项目立项、实施或完成等阶段对项目开展的各类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
注:一般包括科技项目的目标任务部署、资源条件组织管理、实施进展、成果产出、知识产权、人才风伍、日标完成 情况、效果与影响等内容.
4.8 科技项目预算评估science and technologyprojectbudgetevaluation 在科技项目经费预算审批前对预算开展的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
注:一般包括预算的政策相符性,日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等内容.
4.9 科技成果评估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evaluation 在科技成果产出、管理、转移转化或推广应用等过程中对成果开展的各类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
z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147-2021 科技评估通则.pdf
ICS03.080.99 CCS A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147 -2021 科技评估通则 General rule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147-2021 目次 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科技评估基本准则 5科技评估基本程序 6科技评估要素与要求 参考文献 GB/T4014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期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耀玲、屈明剑、答婷婷、付强、同万体、赫运涛、高健、黎建军、林丽、韩冰、 许东惠.
GB/T 40147-2021 科技评估通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科技评估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程序以及评估活动的要素与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科技评估活动,适用于委托、组织、实施、应用和管理科技评估活动的相关机构、 组织和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0148-2021科技评估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40148-202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科技评估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遵循一定的准则,运用规范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对科技活动及其有关行为和要素所开展的专业化 评价与咨询活动.
注1:广义的科技评估包括评估机构或专家组开展的与科技活动有关的各类评价、评议和评审活动,狭义的科技评 估特指评估机构开展的与科技活动有关的各类评价活动.
注2:科技评估为政府和社会各方提供服务,为优化科技管理和决策、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引导激励和监督问责、提 高科技活动实施效果提供参考和依据.
[来源:GB/T40148-2021 3 2] 3.2 委托者consignor 提出科技评估需求和目的,委托评估任务,提供相关经费和条件保障的组织机构或个人.
[米源:GB/T40148-2021 5.1] 3.3 评估者evaluator 承担科技评估任务形成评估结果,出具评估报告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评估机构或评估专家组.
[来源:GB/T 40148-2021,5.2] 3.4 评估专家组evaluation expert team 委托者聘请和组建,承担评估任务,形成评估结果,出具评估报告,并承担相应责任的专家组.
[来源:GB/T40148-2021.5.3] GB/T 40147-2021 3.5 评估机构evaluation organization 承担评估任务,形成评估结果,出具评估报告,并承担相应责任的组织机构.
注:评估机构主要是专业性科技评估机构,电可以是兼营科技评估业务的组织机构.
[来源;GB/T40148-2021.5.4] 3.6 评估人员evaluation personnel 参与评估活动的人员,包括:评估机构从业人员、评估机构聘请的外部人员和咨询专家、评估专家组 专家等.
[来源;GB/T40148-2021 5 8] 4科技评估基本准则 4.1概述 科技评估活动的基本准则包括:独立、客观、公正、科学、专业、可信、务实、尽责、规范、尊重,评估活 动的全过程以及相关各方都应遵循上述准则.
4.2独立 科技评估应不受外界干扰,独立开展评估活动,自主形成评估结果,并符合下列要求: a)评估活动的相关各方均应保证评估活动的独立性,评估机构、评估专家组和评估人员不得受理 或参与和自身有利害关系的评估活动: b)评估机构、评估专家组和评估人员在开展科技评估活动时应视可能影响独立性的情形,合理 判断其对独立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4.3客观 科技评估应实事求是,不受个人主观偏好的影响,并符合下列要求: a)评估活动应依据客观事实,形成评估结果: b)评估活动不应以预先设定的结论作为评估结果.
4.4公正 科技评估应公平、全面,不偏私,并符合下列要求: a)评估的信息来源应多渠道多视角,覆盖利益相关各方,评估指标、评判标准、程序和方法应合 理,对不同评估对象应平等对待,避免形成对某一类或某一个评估对象的人为不合理偏差: b)评估机构、评估专家组和评估人员不应与评估对象具有影响评估公正性的关系,不应介入影响 评估公正性的活动; c)委托者和评估机构、评估专家组应在评估合同或评估方案中约定回避条件和不干涉条款,并严 格执行: d)评估对象责任主体可以书面方式提出希望回避的机构和人员.
布址9 科技评估应科学合理,符合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并符合下列要求: n)评估活动应充分考虑评估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体现评估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评估内 容、指标和评判标准,科学合理设置评估活动的程序,合理运用评估方法: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106-2021 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指标体系.pdf
ICS 03.140 CCS A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106 -2021 人文社会科学智库 评价指标体系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ink tanks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10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期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荆林波、胡薇、马冉、吴田.
GB/T40106-2021 引言 智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智库评价的引导.
本文件的制定有利于引导当前中国智库的评价工作走上 科学化、标准化的道路,推出具有公信力、建设性的评价结果,科学引导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 展,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本文件在结合国内外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基础上,构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 标体系,运用第三方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创建一套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 针对性、工具性及可操作性,兼顾整体的通用性与差异性的智库评价指标体系.
GB/T 40106-2021 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指标体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库的评价原则、指标体系.
本文件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在智库建设与管理、智库能力的提升与智库工作的改进,以 及智库相关教学与研究、智库信息化研发与建设等方面也可以作为参考.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智库think tank 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的咨询机构.
3.1.2 评价客体evaluation object 评价活动中的被评价对象,本文件主要指智库.
3.1.3 评价主体evaluation subject 对评价客体进行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的机构或个人.
注:评价主体包括管理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学术共同体和相关领域专家等.
3.1.4 吸引力attraetive power 评价客体吸引资源的能力,评价客体的外部声誉.
注:在智库评价话动中,吸引人才、资金等外部资源的能力,提升评价客体的竞争力.
3.1.5 管理力managementpower 评价客体的内部运作能力,评价客体保持发展的能力.
3.1.6 Janod edu由 评价客体的吸引力和管理力最终体现在对外传插、实践应用等方面,是对学术理论、公共政策、国内 和国际社会等产生作用的能力.
注:影响力涵盖政策彭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是评价客体实力的直接表现.
GB/T 40106-2021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M1吸引力管理力影响力(Artractive power-Msnagement power-Impact power) 4评价原则 4.1公开性 评价主体应保障评价客体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4.2客观性 评价主体应以评价标准为依据和准绳,基于评价客体的基本特征,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4.3公正性 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应平等地对待评价客体.
4.4科学性 评价的方法、指标和程序应客观合理,评价结果应具有可验证性,评价过程和结果应具有可重 复性.
4.5独立性 评价活动应具有独立性,即评价主体不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干预,且与各种利益相关方无私相授受 行为,完成对评价客体的学术水平、声誉、影响力评价,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 中,尽可能减少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避免显见的包容关系.
5指标体系 5.1评价模型 从吸引力、管理力和影响力三个层次对评价客体进行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AMI模型如 图1所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056-202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颜色标准样品.pdf
ICS 17.180.20 CCS A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056 -202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 颜色标准样品 Standard color sample for flag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2021-04-30发布 2021-04-30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056-2021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齐虎、朱昊炜、刘强、韩布新、王妍、孙若端.
GB/T 40056-202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颜色标准样品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以棉布、绸、化学纤维织物为材质制作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以下简称团旗)额 色标准样品的旗面图案及外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制作团旗颜色标准样品.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977-2008颜色的表示方法 GB/T3978-2008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 GB/T3979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GB/T5698颜色术语 GB/T7921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 GB12983国旗颜色标准样品 GB/T40055-202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 3术语和定义 GB/T5698和GB1298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团旗颜色标准样品的旗面图案及外观 团旗颜色标准样品的旗面图案应符合附录A中的规定,制板定位、外观要求和染色色牢度要求应 符合GB/T40055-2021中相关规定.
5要求 5.1尺寸 团旗颜色标准样品的尺寸见表1.
GB/T 40056-2021 表1团旗颜色标准样品的尺寸 单位为毫米 项目 尺寸 允许偏差 长 00 为尺寸的2.5%的正偏差 高 200 注:所示尺寸为成品的主体尺寸,不包括折边和旗杆套.
5.2色度值及色差 团旗额色标准样品的色度值是按GB12983中的色度值相关规定为依据,色度值及色差见表2.
表2团旗颜色标准样品色度值及色差 项目 色度值 要求 Y x1 y1 红色 9 4 0 555 0 328 化学纤维织物 黄色 41.2 0 446 0 489 红色 12 3 0 565 0 325 丝绸 黄色 32.4 0 450 0 463 棉布 红色 9 2 0 595 0 328 黄色 33 0 0 467 0 463 旗杆套 白 78 0 Y>78 6试验方法 6.1团旗额色标准样品的尺寸计量可用经检验合格的钢板尺量具.
6.2团旗额色标准样品的色度值及色差测量 6.2.1团旗颜色标准样品的色度测量按GB/T3979中的规定进行.
6.2.2团旗额色标准样品的色度测量结果用GB/T3977中的规定表示,即测量值用刺激值Y.
和色度 坐标x*y表示.
6.2.3团旗颜色标准样品色度值色差按GB/T7921中的CIELAB色差公式进行计算.
6.2.4团旗颜色标准样品的色度值的测量条件应符合GB/T3979中的物体色测量方法,织物样品需要 层叠10层以上,在GB/T3978规定的CIE标准照明体D65和de:8°几何条件下测量,通过GB/T3977 规定的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进行颜色表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9883-2021 疑似毒品中吗啡检验 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ICS 13.310 A 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9883 -2021 疑似毒品中吗啡检验 气相色谱 和气相色谱-质谱法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morphine in suspected drugs Gas chromatography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2021-04-30发布 2021-08-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9883-2021 目次 前言 1范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5试剂. 6仪器和设备 7操作方法 7.1定性分析 7.2定量分析 8结果评价与表述 8.1定性结果评价 8.2定量结果评价 8.3结果表述. 8.4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述 9检出限. 附录A(资料性附录)内标法标准溶液和外标法样品提取操作参数 附录B(资料性附录)吗啡相关资料 GB/T 39883-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利生、张春水、郑珲、赵阳、钱振华、常颖、翟晚枫、李彭、赵彦彪、杨虹贤、郑晓雨、 闻武、刘克林、黄星、王一、王蔚昕.
GB/T 39883-2021 疑似毒品中吗啡检验 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吗啡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检验方法和气相色谱(GC)定量检验方法的原 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操作方法以及结果评价与表述.
本标准适用于疑似毒品固体样品中吗啡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418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GA/T122毒物分析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A/T12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原理 对疑似毒品固体样品中的吗啡进行提取.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以保留时间、特征离子碎片和 离子丰度比作为定性判断依据:采用气相色谱检测,以色谱峰面积作为定量依据,用外标单点法或内标 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
5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使用的试剂均为色谱纯.
5.1甲醇.
5.2内标物:硬脂酸甲酯(纯度不小于95%).
5.3标准物质储备液:1.0mg/mL吗啡标准物质储备液,0℃~4C冷藏保存,有效期12个月.
5.4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用内标储备液:称取硬脂酸甲酯500mg.用甲醇定容到50mL容量瓶中,配 制成10.0mg/mL硬脂酸甲酯内标储备溶液.
0C~4C冷藏保存,有效期12个月.
5.5定性用标准工作溶液:移取吗啡标准物质储备液适量,用甲醇稀释,配制成0.1mg/mL吗啡标准 工作溶液.
0℃~4℃冷藏保存,有效期3个月.
5.6定性质控标准工作溶液:移取吗啡标准物质储备液适量,用甲醇稀释,配制成0.01mg/mL吗啡标 准工作溶液.
0℃~4℃冷藏保存,有效期1个月.
5.7外标单点法定量用标准工作溶液:移取吗啡标准物质储备液适量,用甲醇稀释,配制成0.1mg/mL 的吗啡标准工作溶液.
0℃~4C冷藏保存,有效期3个月.
GB/T 39883-2021 5.8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用标准工作溶液:制备方法参见附录A中表A1,移取相应体积的吗啡标准物 0.9mg/mL范围的标准工作溶液,至少配制5个浓度.
6仪器和设备 6.1气相色谱仪(GC):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6.2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配有电子轰击源(EI).
6.3离心机 6.4电子天平:定性检验实际分度值d小于或等于0.1mg,定量检验实际分度值d小于或等于 0 01 mg- 6.5涡旋振荡器.
6.6移液器或移液管.
6.7容量瓶.
6.8具盖离心管.
7操作方法 7.1定性分析 7.1.1样品制备 样品充分研磨混匀,根据实际需求,称取10mg~100mg于具盖离心管中.加人10mL甲醇,密封 并振荡10min,以不低于4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作为样品溶液,供GC-MS分析.
或根据实 际需要,将上清液用甲醇稀释,稀释液作为样品溶液,供GC-MS分析.
7.1.2仪器检测 7.1.2.1气相色谱-质谱仪条件 以下为参考条件,可根据不同品牌仪器和不同样品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a)色谱柱:DB-5MS石英玻璃毛细柱(30m×0.25mm×0.25μm)或其他等效柱; b)色谱柱温程:初始温度60℃,以15C/min速率升湿至300C,保持15min: c)进样口温度:280℃; d)传输线温度:250℃; e)离子源温度:230℃: f)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为20:1; g)载气:高纯氮气; h)柱流量(恒流);1.0mL/min; i)质量范围:40u~500u; j)采集方式:全扫描(Scan); k)溶剂延迟时间:3min.
7.1.2.2进样 分别吸取样品空白(甲醇)、样品溶液、标准溶液空白(甲醇)和定性用标准工作溶液,按7.1.2.1条件 进样分析,或根据实际需求,再分别吸取标准溶液空白(甲醇)和定性质控标准工作溶液,按7.1.2.1条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677-2019 滑动轴承 汽车曲轴轴瓦工作环境推荐参数.pdf
ICS 21.100.10 J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677 -2019 滑动轴承 汽车曲轴轴瓦 工作环境推荐参数 Plain bearings-Remendationsfor automotive crankshaft bearing environments (ISO/TR 27507:2010 MOD) 2019-06-04发布 2020-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767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数》.
本标准与ISO/TR27507:2010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其外侧页边空白 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A中给出了相应技术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6)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烟台大丰轴瓦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合肥市远大轴承锻造有限公司、湖北安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广东韶配动力 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临安东方滑动轴承 有限公司.
本标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GB/T37677-2019 引言 影响汽车发动机薄壁曲轴轴瓦正常运转的因素有很多.
初步估算时,有必要对那些构成轴瓦基本 工作环境的因素予以考虑,如:负载和油膜厚度.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些因素已 经可以计算到足够精度,并实现对比评估,由此,轴承设计人员可以大致预测曲轴轴瓦的潜在工作能力.
然而,对于制造出的发动机的最终精度,润滑剂受污染程度,相关部件产生的变形程度,其他影响轴承工 作性能的工况,轴承设计人员都无从得知.
这些附属因素造成的影响无法定量预测出来,因为它们造成 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要工作因素,如负载量级和油膜厚度.
举例来说:比起负载及油膜厚度处 于极限值的发动机,负载很小且油膜很厚的发动机可以接受更大程度的(曲轴)不对中,而不会出现轴 承偏载疲劳或局部表面磨损情况.
因此,要将推荐参数或环境条件逐一列出并作为通用规范 是很困难的.
严格说来,针对某一发动机 的结构,需考虑其负载及润滑特点,分别对每一种情况进行单独考虑.
然而,轴承设计人员常被问及有关轴瓦环境以及相关部件可接受的极限和偏差的意见和建议.
在 这种情况下,轴承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过去已完成并满足正常运行条件的经验来进行判断,如有需要,还 需折中考虑合理的制造方法以实现这些要求.
发动机的运行环境越来越苛刻,由此导致曲轴轴瓦的工作环境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因此有必要将 其他相关部件纳入考虑范围,以更高的精度要求对整体进行考虑.
不过从经济角度来看,随着发动机零 实际上有些生产者为了降低生产难度更趋向于降低对公差的要求.
本标准为给出曲轴轴瓦的环境参数,详细描述了大部分发动机生产者以现有加工生产能力可达到 的各种尺寸及条件,这些环境参数自身通常不会引起轴瓦的损坏.
出于上述原因,在设计规范需要更高 精度、更高质量零部件的应用场合,部分推荐参数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使用者有责任与供应商就此讨论,因为供应商可能对运行工况与轴承性能特性的关系更熟悉.
Ⅱ GB/T 37677-2019 滑动轴承 汽车曲轴轴瓦工作环境推荐参数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汽车发动机曲轴轴瓦工作环境的推荐参数.
说明了为满足曲轴轴瓦工作环境,在采 用当前加工设备的情况下,大多数发动机制造商能够达到的曲轴轴瓦工作环境相关各种尺寸和状态,这 样的曲轴轴瓦工作环境不会引发轴承问题.
本标准中的部分推荐参数,对某些应用场合无法完全满足,在这些应用场合,设计规范要求更加精 密的高质量零件.
2曲轴 2.1表面粗糙度 轴颈表面越粗糙,发生粗糙表面相接触而对润滑油膜形成破坏性影响的可能性也越大,因而磨损率 也越高.
过高的表面粗糙度会使润滑油膜厚度减小到发生过热甚至咬粘的程度.
通常曲柄销和主轴颈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25μm.
止推面粗糙度绝对不应大于Ra0.4μm, 经验与试验表明,止推环所能承受的载荷与匹配表面粗糙值成反比.
因此,将止推表面精加工至大大低 于Ra0.4um的状态是必要的.
2.2磨削及抛光 在磨削标准铸铁轴时,球化石墨会暴露出来,并从材料表面脱落,从而在铁基体的这些脱落坑部形 成纤维丝或舌刺.
在工作期间,这些纤维丝会嵌入轴承合金,很快就会引起严重磨损和损坏.
因此,通 常的做法是在磨削之后接着对曲轴进行抛光,以除去这些凸起的舌刺.
这些舌刺在轴表面的方向取决 于磨削和抛光操作过程中的旋向.
使舌刺倒向(即指向)曲轴工作时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以减小对轴承 性能的影响,这点非常重要.
试验表明,标准铸铁轴的最佳精加工方法应是:磨削时曲轴旋向与工作时旋向相同,继而以同样旋 向进行抛光.
实际上,有些发动机制造者用与推荐方向相颠倒的旋向磨削,然后在反方向(即推荐方向) 进行抛光.
经验表明,抛光工序的控制非常重要,抛光不足或过度,两者都对轴承性能有害.
抛光工序既要去 除磨削中产生的舌刺,同时又不能过度抛光导致轴颈表面露出更多的石墨而产生新的舌刺.
2.3轴颈直径公差 在轴颈上比在孔中更容易获得小的公差,因此,控制轴承间隙主要依靠减小轴颈公差.
直径小于或 等于80mm的轴颈,推荐的直径公差为13μm;对于更大的轴颈允许取h6公差等级.
为了精确控制轴 承间隙范围,应尽可能减小轴颈直径公差.
2.4单一直径变动量 表1中所列公差,适用于连杆轴承和主轴轴承的轴颈.
此外,轴向的波纹度应控制峰谷高度在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540-2019 无损检测 涡流检测数字图像处理与通信.pdf
ICS 19.100 J 04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540 -2019 无损检测 涡流检测数字图像处理 与通信 Non-destructive testing-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munication for eddycurrenttesting 2019-06-04发布 2020-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7540-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信息对象 信息模块 附录A(资料性附录)VR列表 GB/T3754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南昌航空大学、上海材料 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俊明、李来平、宋凯、危荃、蒋建生、丁杰、余兴增、黄凤英、林发炳、林春景.
GB/T 37540-2019 3.8 数值表示valuerepresentation;VR 指定数据元素数值字段中值的数据类型和格式.
注:VR列表参见附录A.
4信息对象 4.1信息对象定义 涡流单帧图像(EC)和多帧图像(EC-MF)信息对象定义规定了由涡流检测成像设备产生的单帧图 像和多顿图像信息对象的属性见表1.
表1涡流图像信息对象定义(IOD) 单帧图像(EC) 多帧图像(EC-MF) 组件 组件 组件研究 组件研究 组件序号 组件序号 参考帧 参考顿 同步 同步 涡流检测仪器 涡流检测仪器 通用图像 通用图像 像素 像素 电影 多帧 帧指示器 调色板颜色查询表 调色板颜色查询表 设备 设备 涡流检测图像 涡流检测图像 重叠平面 重叠平面 VOI(感兴趣区)查询表 VOI(感兴趣区)查询表 通用服务对象对类 通用服务对象对类 涡流检测仪器 涡流检测仪器 涡流检测仪器设置 涡流检测仪器设置 无损检测指示 无损检测指示 无损检测儿何结构 无损检测儿何结构 4.2服务对象对类 涡流帧图像贮存的信息服务对象对类的信息见表2.
z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171-2018 含有菱形固体润滑剂的青铜板材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pdf
ICS_21.100.10 J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171 -2018 含有菱形固体润滑剂 的青铜板材 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Spec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s forbronze plate containing diamond-shapedsolidlubricant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17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6)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中达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中机生 产力促进中心、嘉善三复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GB/T 37171-2018 含有菱形固体润滑剂的青铜板材 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含有菱形固体润滑剂的青铜板材的产品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含有菱形固体润滑剂的青铜板材(以下简称板材).
该板材可经后序加工制成卷制轴 套和止推垫片.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059-2017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121.2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GB/T5121.10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0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GB/T5231一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3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为以锡青铜为基体材料,工作表面轧制菱形凹穴,凹穴内填充固体润滑剂.
产品结构图见 图1.
图1产品结构图 4技术要求 4.1材料成分 4.1.1基体材料化学成分 4.1.2润滑剂成分 二硫化钼、石墨及其他固体润滑材料的混合物.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169-2018 金属编织网基聚四氟乙烯软带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pdf
ICS_21.100.10 J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169 -2018 金属编织网基 聚四氟乙烯软带 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Metal mesh basedPTFE strip spec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s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16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6)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达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机生 产力促进中心、嘉善三复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GB/T37169-2018 金属编织网基聚四氟乙烯软带 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编织网基聚四氟乙烯软带的型式和基本尺寸、产品结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将改性聚四氟乙烯采用辊轧和烧结工艺覆盖在金属编织网的网孔内和网的表面制造 而成的金属编织网基聚四氟乙烯软带(以下简称软带).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溃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1040.5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GB/T5121.2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GB/T5121.10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0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GB/T5231一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3型式和基本尺寸 3.1软带通常以长方形带状体的型式制造,其长度为400mm~500mm,宽度为100mm~150mm,厚 度为(0.48土0.02)mm.
3.2软带可根据不同需要制造成垫板、垫片、轴套、翻边轴套等多种形式.
3.3对有特殊要求的软带产品及制品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4产品结构 软带是以锡青铜金属丝编织网为基体,将改性聚四氟乙烯采用辊轧和烧结工艺填补并覆盖在网孔 内和网的表面,加工成要求规格的软带.
改性聚四氟乙烯是聚四氟乙烯、纤维和二硫化钼等填充材料的 混合物.
5技术要求 5.1基体材料 5.1.1化学成分 基体主要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一2012的规定,见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166-2018 无损检测 复合材料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方法.pdf
ICS 19.100 J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166 -2018 无损检测 复合材料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 (CT)检测方法 Non-destructive testing-Test method of posite materialsfor industrial puted tomography (CT)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7166-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工业CT系统要求 6检测过程 7检测评定 8检测记录与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复合材料件工业CT检测工艺卡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复合材料典型缺陷工业CT图像 GB/T3716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大学、上海材料研究所、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 工程有限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 五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O六 研究所、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黎明、卢艳平、沈宽、周日峰、蒋建生、王晓勇、任华友、郭广平、王倩妮、樊宁波、 李宏伟、赵付宝、王从科、郭智敏、张维国、江柏红、范婷婷、刘荣臻.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163-2018 液压传动 采用遮光原理的自动颗粒计数法测定液样颗粒污染度.pdf
ICS 23.100.60 J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163 -2018 液压传动 采用遮光原理的自动颗粒 计数法 测定液样颗粒污染度 Hydraulicfluidpower-Determination of theparticulate contamination level of a liquid sample by automatic particle counting using thelight-extinction principle (ISO 11500:2008 MOD)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7163-2018 目次 V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材料和设备 5稀释液 6测试前的要求和程序 7颗粒污染度自动计数程序 6 8检测报告 9标注说明.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适用的稀释液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稀释液制备以及为消除静电对颗粒计数影响而向稀释液中添加抗静电剂的 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自动颗粒计数器统计方法 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 自动颗粒计数器测量得到的颗粒污染度报告格式 15 参考文献. 16 GB/T3716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1500:2008《液压传动采用遮光原理的自动颗粒计数法测 定液样颗粒污染度》.
本标准与ISO11500:2008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4039代替了ISO4406(见第8章);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7446代替了ISO5598(见第3章);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7484代替了ISO3722(见4.7,6.2.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8854代替了ISO11171(见6.3); 增加引用了JJG196-2006(见4.12).
修改了适用范围,以符合我国的实际适用范围(见第1章).
修改了自动颗粒计数器计数采用的试验粉末,将ISO中级试验粉末改为NIST(美国国家标准 技术研究院)RM8632,以符合GB/T18854中自动颗粒计数器重合误差极限校准时采用的试 验粉末(见3.3).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稀释比”,以符合我国液样稀释时采用的习惯用语(见3.6).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稀释因子”,以符合我国液样稀释时采用的习惯用语(见3.7).
删除了ISO11500:2008的6.5.4.1b),因该条文规定不符合我国实验室现状,不具备可操 作性.
合并了7.2.3.5和7.2.3.6,以符合我国液样实际稀释状况(见7.2.3.5).
一合并了7.3.7和7.3.8,以符合我国液样实际测量状况(见7.3.7).
录A).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修改了7.2.1.4注的稀释方法的描述,以符合我国液样稀释时采用的习惯用语; 修改了7.4的结构,以适应我国的表达习惯; 一按照标准中附录的提及顺序调整了附录A~附录C的排列顺序,以符合GB/T1.1一2009的 要求; 删除了ISO11500:2008的资料性附录E"按ISO11500程序说明进行联合验证试验程序数 据”.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航空工业(新乡)计测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天河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北京海岸鸿蒙 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罗根科技有限公司、黎明液压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聪、付艳、李力、曲丹丹、郝新友、吴艳美、郑远、李方俊.
I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162.1-2018 液压传动 液体颗粒污染度的监测 第1部分:总则.pdf
ICS 23.100.60 J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162.1 -2018 液压传动 液体颗粒污染度的监测 第1部分:总则 Hydraulicfluidpower-Monitoringthelevelofparticulatecontamination ofthefluidPart1:Generalprinciples (ISO 21018-1:2008 MOD)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7162.1-2018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健康与安全 4.1总则 4.2电源. 4.3流体动力源 4.4 液体处理 5监测方法的选择 5.1总则 5.2选择 6程序及注意事项 6.1 总则 6.2 获取代表性液样 6.3 离线取样 6.4 在线分析 6.5 主线分析 6.6 从油箱或容器中抽吸分析 6.7 校准程序 6.8 数据有效性检查 6.9 培训 6.10监测准确性的控制 7监测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监测技术的特征概要 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污染监测方法及其优缺点 14 参考文献 GB/T 37162.1-2018 前言 GB/T37162《液压传动液体颗粒污染度的监测》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现场污染监测仪的校准和验证程序; 一第3部分:滤网堵塞技术的应用; 第4部分:遮光技术的应用.
本部分为GB/T37162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分:总则》.
本部分与ISO21018-1:2008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4039-2002代替1SO4406:1999(见6.3.4);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7446代替ISO5598(见第3章);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7484代替ISO3722(见6.3.1);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7489代替ISO4021(见6.2.1、6.2.2、6.3.4和6.4.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8854代替ISO11171(见6.7);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1540代替ISO11943(见6.7);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8957.1代替ISO12103-1:1997(见6.7).
一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ISO11500:1997,并列入参考文献中,因为此项文件仅在3.2与B.7.1 中被引用,且已被ISO11500:2008代替.
而在ISO11500:2008中,已将3.2定义的出处修改 为本部分中的规范性引用文件ISO11171.
修改了自动颗粒计数器的定义,并增加了注,以与GB/T18854保持一致(见3.1).
修改了滤网的定义,增加了注,补充了直接成型滤网的内容(见3.9).
删除了ISO21018-1:2008中3.18污染等级代号的定义,该定义已由GB/T14039明确界定, 无需重新定义.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修改了附录A中表A.1~表A.6中分析方法的排序,由英文字母排序改为汉语拼音字母排序, 以适应我国的表达习惯.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航空工业(新乡)计测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罗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岸鸿蒙标 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天河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新乡平原航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黎明液压有 限公司、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新乡市平菲液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郝新友、曲丹丹、李力、付艳、吴强、魏峰、郑远、王富安、王建永、吕寄中.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161-2018 齿轮 齿轮测量仪的评价.pdf
ICS_21.200 J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161 -2018 /ISO18653:2003 齿轮 齿轮测量仪的评价 Gears-Evaluationofinstrumentsformeasurementofindividualgears (ISO 18653:2003 IDT)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7161-2018/ISO 18653:200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符号 4应用 4.1 概述 4.2 溯源性 样板 4.4 测量不确定度 4.5 不确定度的来源 评定间隔 5测量系统要求 5.1 系统性能 5.2 校准适用性 5.3 工作台承载注意事项 5.4 工具和量规 6环境 7样板 7.1 样板尺寸和几何特性 7.2 渐开线样板 7.3 螺旋线样板 7.4 齿距样板 8 7.5 径向跳动样板 7.6 齿厚样板 10 7.7 类工件样板 10 8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11 8.1 多种方法 IT 8.2 比较法 11 8.3U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12 8.4(操作)流程 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样板校准证书的要求 14 参考文献 15 GB/T 37161-2018/ISO 18653:200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8653:2003《齿轮齿轮测量仪的评价》.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10095.1一2008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ISO 1328-1:1995 IDT) GB/Z18620.3一2008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3部分:齿轮坏、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 的检验(ISO/TR10064-3:1996.IDT) 分:按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eqv,ISO14253-1:1998) 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2005,IDT) 本标准由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机械研究限公司、郑州高端装备与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山 市技佳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郑州中机轨道交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齿轮产品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省减速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工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刚、李五田、弓宇、李清、陆军、管洪杰、石照耀、牛维汉、张元国、赵家栋、 吕洋功、丁军、张敬彩、赵秀康、余飞鹏、范瑞丽、徐晖、王东飞、曹科.
GB/T37161-2018/ISO18653:2003 齿轮齿轮测量仪的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测量齿轮渐开线、螺旋线、齿距和径向跳动的仪器的评价方法,也适用于直接测 量径向跳动和利用分度测量方法来计算径向跳动的仪器.
另外推荐了齿厚测量仪的评价方法,包括使 用校准样板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
本标准不包括需ISO/IEC17025认可的实验室样板的校准 要求;不作为产品齿轮的验收规范(见ISO1328-1、ISO1328-2、ISO/TR10064-1和ISO/TR10064-2); 不适用于产品齿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该评定见ISO/TR10064-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1328-1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Cylindrical gears-ISO system of flank tolerance classification-Part 1;Definitions and allowable values of devia- tions relevant to flanks of gear teeth) ISO/TR10064-3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3部分: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检验 (Cylindrical gears-Code of inspection practice-Part 3: Remendations relative to gear blanks shaft centre distance and parallelism of axes) gears-Code of inspection practice-Part 5:Remendations relative to evaluation of gear measuring instruments) ISO14253-1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1部分:按规范检验 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Inspection by measurement of workpieces and measuring equipment-Part 1:Decision rules for proving conformance or non-conform ance with specifications] 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eneralrequirements for the petence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3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见表1)适用于本文件.
注1:本标准中相关定义与ISO1122-1、ISO1328-1、ISO 1328-2和ISO/TR10064-1中一致.
准中的含义.
3.1 准确度accuracy 测量值与认可的参考(或校准)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158-2018 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最大可检测钢厚度测试方法.pdf
ICS 19.100 J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158 -2018 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 (CT) 检测最大可检测钢厚度测试方法 Non-destructive testingTestmethod for measuring themaximum detectable steel thickness byindustrial puted tomography(CT)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158-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测试要求与步骤 5结果评价 6测试记录和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卡圆盘外径推荐表 GB/T3715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大学、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四川航天 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康、蔡玉芳、刘丰林、倪培君、张政、郭智敏、周日峰、段晓礁、王玉、卢艳平、 谭辉、蒋建生.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122-2018 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用最大可检测钢厚度测试卡.pdf
ICS 19.100 J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122 -2018 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 (CT)检测 用最大可检测钢厚度测试卡 Non-destructive testing-Phantom ofmaximum detectable steel thickness for industrialputed tomography(CT)testing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7122-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型式和标识 5技术要求 6检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和标签 10 9包装、运输和贮存 10 GB/T3712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上海材料研究所、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丰林、蔡玉芳、王玉、倪培君、段晓礁、郭智敏、蒋建生、张政、安康、卢艳平、 沈宽、周日峰、邹永宁、谭辉、郭广平、任华友.
GB/T 37122-2018 无损检测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 用最大可检测钢厚度测试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用最大可检测钢厚度测试卡的分类、型式和标识,技 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射线能量225keV及以上工业CT系统最大可检测钢厚度测试卡的型式检验和出厂 检验.
本标准也可作为用户订货的验收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365无损检测术语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 GB/T37158无损检测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最大可检测钢厚度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4365和GB/T3715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型式和标识 4.1分类 4.1.1概述 本标准所适用的最大可检测钢厚度测试卡是用来测试工业CT系统最大可检测钢厚度的一种标准 试件,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由多个圆环嵌套的组合圆盘;二是放置在圆盘中心的空间分辨率测试件,其 三维结构如图1所示.
组合圆盘的外径根据CT系统检测需求设定,组合圆盘的最小内径与测试件的 外径尺寸一致,间隙配合.
空间分辨率测试件按结构形式不同分为两种类型:线对卡和圆孔卡.
当检测 缺陷为条形或裂纹缺陷时建议使用线对卡进行测试,当检测缺陷为孔形缺陷时建议使用圆孔卡进行测 试,可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85
86
87
…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