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0月 ( 第 89 页)

ICS35.040 CCS L71 DB1310 廊坊市地方标准 DB1310/T347-2024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共享规范 2024-8-26发布 2024-9-26实施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310/T 347-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城市信息模型. 3.2资源.. 4缩略语.. 5基本规定... 5.1一般规定. 5.2共享格式. 6共享方式. 6.1共享方式. 6.2共享服务. 7共享流程. 7.1一般规定. 7.2数据提交和发布 7.3数据申请. 7.4数据审核和共享 8共享服务接口. 8.1一般规定. 5 8.2实体查询类接口, 8.3实体更新类接口 8.4实体关联查询类接口 8.5实体缩略图类接口. 8.6数据导入类接口. 8.7数据导出类接口 6 8.8实体参数化计算类接口 8.9数据搜索类接口 9安全保障... 9.1数据共享安全管理 9.2数据共享安全要求
DB 1310/T 34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廊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廊坊渡舟科技有限公司、廊坊市国土空间数字中心、廊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省浅层地热能研究中心)、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 院(河北省地学旅游研究中心)、河北省欣航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亮、于蓝、杨超、马涛、李荣瑞、黄静新、宋焕胜、安喜坡、张超、姜北、 宋旭、王泉烈、赵云、王东旭、龚国旗、孙晶晶.

DB1310/T347-2024 引言 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 网信办关于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科(2020)59号)、河北省住房 和城乡建设厅《“十四五”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冀建城建(2022)20号)、《河北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冀政办字(2023)114号)等要求,支撑廊坊市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与运维,参考国内相关标准,结合廊坊市已有城市基础信息平台和数据实际 情况,制定《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共享规范》(以下简称“本文件”).

本文件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基本规定; 6.共享方式:7.共享流程:8.共享服务接口:9.安全保障.

II11
DB 1310/T 347-2024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共享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其享的缩略语、基本规定、共享方式、共享流程、共享服务接口、 安全保障等内容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共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5058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GB/T31722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GB/T33780.3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技术规范第3部分:系统和数据接口 GB/T3527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GB/T36478.4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第4部分:数据接口 GB/T40767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基本要求 CJJ/T144城市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元数据标准 CJJ/T318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DB1310/T346-2024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入库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城市信息模型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方法对城市对象进行数字化描述和表达,并融合城市业务、社会实体及监 测感知等信息,构建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的过程和结果,简称CIM.

[来源:CJJ/T318-2023,2.1.2] 3.2 资源 能满足某种需求的资产或手段,如数据集、服务等.

[来源:CJJ/T 144-2010,2.1.8]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5.040 CCS L71 DB1310 廊坊市地 方标 准 DB 1310/T346-2024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入库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 2024-8-26发布 2024-9-26实施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310/T 346-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总体要求.. 5.1一般规定. 5 5.2CIM分级规定.

5 6数据构成和编码 6.1数据构成 6.2数据编码 9 7数据入库, 6 7.1总体要求 6 7.2数据准备 10 7.3数据检查 10 7.4数据入库. 10 7.5入库后处理 11 8数据更新 11 8.1更新要求 11 8.2更新方式, 11 8.3更新周期 11 9数据安全保障 12 9.1总体要求 12 9.2数据生命周期安全 12 附录A(资料性)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内容及结构. 13 A.1立项用地规划许可数据 13 A.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数据 16 A.3施工许可数据 18 A.4峻工验收数据 21
DB 1310/T34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廊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廊坊渡舟科技有限公司、廊坊市国土空间数字中心、廊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省浅层地热能研究中心)、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 院(河北省地学旅游研究中心)、河北省欣航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亮、姜北、杨超、孙昌晶、李泽、韩伟鹏、郭希、魏文通、张超、于蓝、葛 亚峰、王泉烈、张明捷、赵健行、赵金海、张行.

II
DB1310/T346-2024 引言 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 网信办关于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科(2020)59号)、河北省住房 和城乡建设厅《“十四五”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冀建城建(2022)20号)、《河北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冀政办字(2023)114号)等要求,支撑廊坊市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与运维,参考国内相关标准,结合廊坊市已有城市基础信息平台和数据实际 情况,制定《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入库规范》(以下简称“本文件”).

本文件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总体要求: 6.数据构成和编码:7.数据入库:8.数据更新:9.数据安全保障.

IⅢI
DB 1310/T 346-2024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入库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入库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总体要求、数据构成和编码、数据入 库、数据更新、数据安全保障等内容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信息模型数据构成及入库更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32909非结构化数据表示规范 GB/T36092信息技术备份存储备份技术应用要求 GB/T36478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T37025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GB/T51212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GB/T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CJJ/T144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 CJJ/T296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平台技术标准 CJJ/T318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CJJ/T319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加工技术标准 DB13(J)/T8337-2020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信息模型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 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简称模型.

[来源:GB/T 51212-2016 2.1.1] 3. 2 城市信息模型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方法对城市对象进行数字化描述和表达,并融合城市业务、社会实体及监 测感知等信息,构建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的过程和结果,简称CIM.

[来源:CJJ/T 318-2023 2.1.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1. 020 CCS P50 DB1307 张家口市地方标准 DB1307/T471-2024 建筑物与地块数据建库规范 2024-09-29发布 2024-10-29实施 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07/ 471-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建筑物信息 3.2地块信息, 3.3编码单元. 4基本原则. 5建筑物信息. 5.1建筑物普查.

5.2建筑物普查对象 5.3建筑物信息表, 5.4建筑物信息项说明.. 5.5进驻单位信息说明 10 5.6进驻单位照片说明 11 5.7上传照片信息说明 11 6地块信息.... 12 6.1地块信息表.

12 6.2地块信息项说明 17 7建筑物与地块编码 81 7.1编码规则. 81 7.2建筑物编码方法 81 7.3地块编码方法, 8建筑物与地块处理建库原则 61 8.1建筑物建库原则 61 8.2地块建库原则, 21 8.3照片建库原则 22 9技术路线, 22 9.1收集资料. 22 9.2建筑基底图形采集, 23 9.3建筑属性信息预处理 24 9.4外业调查. 24 9.5内业数据处理及建库.

26 9.6检查完善,
DB1307/T 471-2024 9.7成果建库. 9.8技术路线流程图 33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建筑物信息字典 34 A.1 图班状态字典 34 A.2建筑结构字典 34 A.3 建筑结构字典 35 A.4 建筑色彩字典 35 A.5 主要用途分类字典 36 A.6 采集状态字典 41 A.7 使用期限字典.. 42 A.8建筑年代范围(农村)字典 42 A.9 建筑状态字典 42 A.10产权归属(历史建筑)字典 43 A.11完损情况(历史建筑)字典 43 A.12建筑类别(历史建筑)字典 43 A.13无需调查原因字典 44 A.14进驻单位方向字典.

44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块信息字典: 45 B.1 商业服务等级分类字典 45 B.2酒店旅馆规模分类字典 45 B.3酒店旅馆星级分类字典 45 B.4用地分类字典.. 46 B.5单位边界类型字典, 51 B.6B 医院等级类型字典 52 B.7 专业性质分类字典 53 B.8制形式字典 53 B.9学校类型字典 53 B.10学校办别字典, 54 B.11科研类型字典 54 B.12单位性质字典 54 B.13文化设施功能分类字典 54 B. 14 商业服务性质分类字典 55 B.15道路交通设施分类字典, 55 B.16公用设施分类字典. 56 B.17社会福利设施分类字典, 56 B.18酒店旅馆性质分类字典, 57 B.19体育运动场所场地分类字典 57 B.20体育运动场所规模分类字典 57 B.21是否有游泳池字典, 89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建筑物外业调查表. 69 C.1建筑物外业调查表.. 69 II
DB1307/47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张家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张家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张家口市国土资源服务中心、河北卓远地理信息系 统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张家口市城镇规划服务中心、张家口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 发局第三地质大队、北京智网数科技术有限公司、张家口众诚测绘工程有限公司、河北桓拓测绘服务有 限责任公司、河北名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北金语馨华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新奎、安波、于蓝、李会莲、李玉锋、夏孟尧、靳志敏、王慧琼、王芸芸、 李睿、任慧如、梁万民、郝利成、武艳强、宫少博、米卓峰、王鑫玮、刘子坤、郝丽萍、王曼曼、王宇、 李芳、刘晓飞、史丽娟、魏文婧、王李君、边志伟、罗强、高蕊、赵宇婷、贾向宇、吴超、万胜宇、左 宣宣、孙建英、赵建芳、李志鑫、王佳婧、郭志强、邢素婷、张东昕、温海珍、贾伟涛、牛玉海、常利 峰、张伟、王磊、刘婕、刘子铭、吴玉贝、荆继华.

IⅢ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11/T 385-2024 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T385-2024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Managementspecificationforquality of ready-mixedconcrete 2024-09-25发布 2025-01-01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 3852024 北京市地方标准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Managementspecificationfor quality of ready-mixedconcrete 编号:DB11/T385-2024 主编单位:北京市混凝土协会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5年01月01日 2024北京
DB11/T 385-2024 前言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北京市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京市监函(2023) 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 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原材料管理:5试验管理:6设备及 信息化管理:7生产管理:8运输与交付:9浇筑与养护:10资料管理.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删除了混合砂术语,增加了混凝土、进场初检、复试检验和回收水等术语: 2调整了基本规定内容,增加了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的相关要求: 3调整了原材料管理的相关规定,细化了原材料采购、存储、检验和留样的规定,调整了掺合料品 种,增加了轻骨料和重晶石骨料的质量要求: 4调整了强度检验评定、试样留置等试验管理的相关规定,增加了冬期配合比设计规定,调整了试 配记录内容要求,调整了配合比使用要求: 5增加了设备管理中自校量程和砝码规格要求,增加了期间核查要求:新增信息化管理要求: 6调整了生产管理中超授权试件留置、搅拌时间、首次开盘、基本性能试验、耐久性试件留置、混 凝土取样、试件制作记录、试件编号、日志和影像资料等相关规定:增加了冬期施工期限、骨料存储和 热水温度等规定: 7调整了运输与交付过程中的资料交付和现场验收等规定: 8增加了浇筑与养护过程中的影像资料留存、雨雪季施工和冬期养护等相关规定: 9调整了资料归档和电子载体的相关规定.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 建设委员会归口、组织实施,并负责组织编制单位对具体的技术内容进行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 建议,请寄送至北京市混凝土协会《预择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标准编制组(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金 顶北路69号金科技大厦一区A3门一层,邮编:100041,电话:010-63941490(传真),电子信箱: bj-concrete(@163.)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市混凝土协会 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事务中心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金属混凝土有限公司 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榆构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亚东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九秋实混凝土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九混凝土有限公司 北京瑞昌隆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宏福华信混凝土有限公司 北京京华兴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北京易成混凝土有限公司 5
DB11/T 3852024 北京住总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民佳混凝土有限公司 北京中联新航建材有限公司 北京青年路混凝土有限公司 北京中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铁建永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北京金基源砼制品有限公司 广州粤建三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宇诚建达混凝土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齐文丽李彦昌程越刘洪波张增彪傅瀛郭绍刚刘林 张全贵陈喜旺刘吴安同富 王军董耀辉刘霞楚建平 刘亚平张海江 徐宝华 昌文芳 蔡亚宁 谢玲丽 聂法智刘桂兰 郑红高 王明月 韩小华 胡耀洲 黄俭刘爱玲王海波赵志明 张雅芬 陈丹丹 王胜永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陈旭峰郝挺宇刘敬中阮宏艳余成行马雪英袁富平
DB11/T 385-2024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3 4原材料管理 4.1一般规定 4.2水泥 4.3骨料 t 5 4.4矿物掺合料 5 4.5外加剂- 4.6水. 5试验管理 5.1 一般规定 5.2配合比设计- 7 5.3配合比使用- 6设备及信息化管理 1°9 一般规定 9 6.2混凝土搅拌系统 6.3搅拌系统计量设备 6.4试验设施与仪器 9 6.5混凝土运输车- 10 6.6其他设备 10 6.7信息化管理 10 7生产管理 -11 7.1一般规定 --11 7.2过程控制 -11 7.3冬期生产 12 8运输与交付 13 9浇筑与养护 14 10资料管理 15 本规程用词说明 16 引用标准名录 17 附:条文说明 1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T2325-2024 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检验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inspection and testing of engineering of externalthermalinsulationofbuildings 2024-09-25发布 2025-01-01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地方标准 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检验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inspectionand testing ofengineering of external thermalinsulationofbuildings 编号:DB11/T2325-2024 主编单位:奥来国信(北京)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北京住总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5年01月01日 2024北京
前言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3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京市监发(2023)4号)的 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 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外观质量检测:5粘结强度和粘结面积比检测: 6系统构造和保温层厚度检测:7空鼓和渗漏检测:8锚栓抗拉承载力和分布检测:9检验.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 口、组织实施,并负责组织编制单位对具体技术内容进行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奥来国信(北 京)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北京市顺文区顺于路高丽营段138号,邮编:101318:电话:010-81700898: 电子邮箱:algx@sribs.) 本规程主编单位:奥来国信(北京)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北京住总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建研建材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限责任公司 北京筑之杰建筑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吾言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建科高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首华建设经营有限公司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海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思立博(河北雄安)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王震檀春丽马乐刘少军 郝志军田子剑马国儒王万金 刘盈刘继伟王朝露王卓琳 杜建能孙张玉李珂陈端旭 王振兴王鑫平刘洋军郭阔阔 刘志强王健王苹文李培方 高巍杨帆王绍君谢锋 1
张弛张静张若弛曹艳超 冉海龙马辰于成龙李越 王浩彭宏高四龙闫海鹏 胡志刚秦凯杨天华梁金伟 郭毅魏建国张颖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王武祥鲍宇清梁品张海波 孙金栋胡瑞深李栋
目次 1总则- 2术语. -2 3基本规定. -3 4外观质量检测 4.1-般规定 4.2仪器设备 4 4.3检测方法 4.4检测结果 5粘结强度和粘结面积比检测 5.1一般规定 6 5.2仪器设备 6 5.3检测方法 6 5.4检测结果 -8 6系统构造和保温层厚度检测 ..9 6.1-般规定 9 6.2仪器设备 9 6.3检测方法 6.4检测结果 9 7空鼓和渗漏检测 --11 7.1一般规定 -11 7.2仪器设备 -11 7.3检测方法 -11 7.4检测结果 -11 8错栓抗拉承载力和分布检测 -12 8.1-般规定 -12 8.2仪器设备 12 8.3检测方法 -12 8.4检测结果 12 9检验 13 9.1-般规定 .13 9.2评定规则 -13 本规程用词说明 .-14 引用标准名录 15 条文说明 -1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T2324-2024 脚手架钢板立网防护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application of verticalscaffoldsteelnetting 2024-09-25发布 2025-01-01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地方标准 脚手架钢板立网防护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application of verticalscaffoldsteelnetting 编号:DB11/T2324-2024 主编单位: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5年01月01日 2024北京
前言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京市监发(2023)4号)的要求,规 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 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与构配件:4荷载:5设计计算:6构造要求:7安 装与拆除:8安全管理.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 口、组织实施,并负责组织编制单位对具体技术内容进行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建二局第 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6号院30号楼,邮编100070:电话:010-63772801:电子邮箱: 2b3c(@cscec2b3c.)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工业大学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房世鹏韩友强卢希峰刘会前 杨金钢刘文政付洪军赵华颖 刘国庆曹裕平薛恒岩侯亚涛 殷胜利郑斌李少志乔崎云 杨三建徐波茹张鸿翎王林 陈燕鹏魏征袁小宁王攀峰 贺志蔡昭辉罗保忠刘卫未 任耀辉张秋辰王安邦曹鹏 张罗鹏陈娜娜李佳欣张艺源 陈浩张兴振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谢军勇张井华张广宇介 王维军董海亮任欢
目次 1总则 ....2 4荷载......... 4.2荷载标准值 .5 5.1基本设计规定 ....6 6构造要求 6.1一般规定 6.2钢板网片 7安装与拆除 7.1一般规定 7.2安装.... 7.3检查与验收 7.4拆除 8安全管理 ....13 附录A钢板立网构配件进场检查验收表 ...14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16 条文说明
Contents 2Termsandsymbols............ 3Materials and accessories▪▪▪▪▪▪▪▪ 4.1Loads classification.. 4.2Normalvaluesofloads......................5 5Design calculation▪ ....6 5.1 Basic requirements 5.2 Design calculation 7.1Generalrequirements..* 7.2Installation.....▪* 7.3Check and accept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15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 040 DB37 山 东 地 方 标 DB37/T1389-2024 代替DB37/T1389-2009 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cremental launching construction of steel box girders 2024-09-03发布 2024-10-03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1389-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施工准备 6顶推装备 7顶推施工, 8施工监控 9质量检验
DB37/T 138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7/T1389-2009《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规程》,与DB37/T1389-2009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第5章,2009年版的第3章、第4章和第6章): b)将“顶推装置”更改为“顶推装备”(见第6章,2009年版的第5章),更改了滑动装置相 关技术要求(见6.2,2009年版的5.2): c)增加钢箱梁拼装及顶推相关技术要求(见7.3): d)更改了施工监控相关技术要求(见第8章,2009年版的第8章): e)增加了质量检验相关技术要求(见第9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DB37/T1389-2009;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37/T 1389-2024 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箱梁顶推的总体要求、施工准备、顶推装备、顶推施工、施工监控及质量检验等内 容. 本文件适用于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3650-01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JTG/T3651公路钢结构桥梁制造和安装施工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顶推incrementallaunching 在桥头或者顶推平台上对梁体进行逐段拼装,并在梁体前端安装导梁,利用专用设备纵向顶推或牵 引,使梁体到达各增顶设计位置.

3.2 单点顶推single-point incrementallaunching 将顶推装置集中设置在某一桥台或桥墩上,其余各墩只设置滑动支承将钢箱梁推进到位.

3.3 多点顶推multiple-pointincrementallaunching 在多个墩台上设置水平千斤顶,将顶推力作用到各个墩台上将钢箱梁推进到位.

3. 4 连续顶推continuousincrementallaunching 通过连续千斤顶的交替工作,利用自动工具锚夹紧牵引索牵引梁体前进的施工过程.

3.5 间断顶推discontinuous-typeincrementallaunching 以水平千斤顶的工作行程为一个顶推步距,分步推进的施工过程.

3. 6 棘块式顶推blockedincrementallaunching
DB37/T 1389--2024 在钢箱梁上安装齿槽,利用带斜面的齿块弹入齿槽内作为施力点,将顶推力作用到钢箱梁上推动梁 体前进的施工过程.

3. 7 履带式顶推crawlerincrementalIaunching 通过千斤顶推动环形履带转动,带动梁体前进的施工过程.

3.8 导梁guidingbeam 连接到钢箱梁前端,用于改善顶推过程中钢箱梁的受力,减少弯矩:同时对钢箱梁进行导向的临时 结构.

4总体要求 4.1应编制钢箱梁顶推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符合JTG/T3650和JTGF90的规定.

4.2钢箱梁顶推施工应进行主体结构和临时结构监控,并应符合JTG/T3650-01的规定.

4.3施工现场应做好环境保护与顶推作业安全.

5施工准备 5.1一般规定 5.1.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资源准备和现场准备等.

5.1.2临时结构应进行专项设计与验算,明确质量和安全的验收标准.

5.2顶推平台 5.2.1顶推平台可设置在桥位,也可设置在桥台后方的引道或引桥上,其长度、宽度应满足梁段拼装 作业的需要.

的线形要求.

5.2.3顶推平台结构可采用梁式结构(见图1)或柱式结构(见图2),顶推平台立柱宜采用钢管柱或 钢管混凝土柱.

1 项推方向 2 标引序号说明: 1--钢箱梁: 2--滑道梁: 3--滑动装置: 4--顶推平台结构.

图1梁式结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1.140.30 CCS P 48 DB23 黑龙江省地 方标准 DB23/T3823-2024 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热回收新风系 统应用技术规程 2024-08-30发布 2024-11-29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 23/T 3823-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设计 5.1 一般规定 5.2通风系统设计 2 5.3风量计算, 5.4风口和气流组织设计. 5.5风管及辅件设计 5 5.6监测与控制 6施工安装 6 6.1一般规定, 6 6.2热回收新风机组安装 6 6.3风管及部件的安装 7系统调试与验收 R 7.1一般规定. 7.2调试与试运行 7.3施工质量验收, 8运行维护 参考文献. 10
DB23/T382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洁浩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黑龙江近零能耗被动式 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中晟恒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中洁环境科技(西安)集 团有限公司、森德(中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一恒建设有 限公司、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达成绿色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中冕智慧能源科技 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设科创投资有限公司、华茗设计集团 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黑龙江东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鹤岗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兆民、姜建军、孙宏光、刘兆新、鲁佳晨、杨、罗娇赢、杨振、高立新、 费腾、董兴龙、杨大易、张建利、叶光伟、徐凡、冯雪山、孙天宇、张海洋吴雷、姚鹏、付小畔、孙 宁、黄翠玲、王赫、王欢、王冰、潘宏伟、蔡永生、邱洋、杨勤勇、刘思宁、王再威、刘清宇、高犁难、 赵闸豪、王帅、周琳琳、周子文、王哗、尹跃龙、范江城、李心明、徐鹏举、徐瑞辰、刘向明.

II
DB 23/T 38232024 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热回收新风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热回收新风系统应用的基本规定、设计、施工安装、系统 调试与验收、运行维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新建、扩建、改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热回收新风系统应用,住宅建筑底部 设置的商业服务网点热回收新风系统应用可参照本文件规定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6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标准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GB/T51350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GB/T51410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 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T141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DB23/T3337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3/T3559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建筑检测技术标准 DB23/T3630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 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建筑围护系统性能设计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量需求,通过采取节能 技术措施,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建筑能耗指标比标准JGJ26-2010降低50%以上的居住 建筑.

3. 2 空气-空气热回收装置
DB 23/T 38232024 实现空气和空气间显热或全热能量交换的换热部件.

3. 3 热回收新风机组 以显热或全热空气-空气热回收装置为核心,通过风机驱动空气流动,实现新风对排风能量的回收 和新风过滤、净化的设备.

3. 4 热回收新风系统 由热回收新风机组、风管及其部件组成,将新风送入室内,并将室内空气排至室外的通风系统.

3.5 集中式热回收新风系统 集中设置热回收新风机组及净化处理等设备,处理后的新风对排风能量进行回收,再由送风管道送 入住户各房间的热回收新风系统.

3. 6 分户式热回收新风系统 每个住户单独设置的热回收新风系统.

4基本规定 4.1热回收新风系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节能要求、建筑、用户需求、设备价格、后期的运行维护 等选择系统类型,并应符合DB23/T3337的设计要求.

4.2热回收新风系统应按本文件设计、施工安装、系统调试与验收,应符合GB50736、GB50738、GB 50243和GB50365的有关规定.

4.3热回收新风系统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合同约定的内容执行.

5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热回收新风系统应能满足当地室外环境要求,并能在当地空调室外计算温度下正常工作.

5.1.2热回收新风机组排风出口温度应高于排风出口室外空气露点温度1C以上,否则新风应采取预 热措施.

5.1.3热回收新风系统应采取消声、隔振、减震等措施: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满足送风冷、热损失 及防结露的相关要求.

5.1.4有统一管理要求,且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差异不大的居住建筑宜采用集中式热回收新风系统.

5.1.5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居住建筑宜采用分户式热回收新风系统: a)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不同: b)系统需要独立控制运行的模式: c)使用时间不同.

5.2通风系统设计 5.2.1热回收新风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新风量和排风量应根据建筑功能、压力及压差控制的需求合理匹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020 CCS P 22 DB23 黑龙江省地 方标准 DB23/T3822-2024 黑龙江省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 检测技术标准 2024-08-30发布 2024-11-29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DB 23/T3822-2024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符号 3.1术语.. 3.2符号.. 4基本规定... 4.1一般规定 4.2地基检测. 8 4.3基桩与抗浮锚杆检测.

11 4.4支护工程检测 13 4.5验证检测与扩大检测, 14 4.6检测结果评价和检测报告.... 15 5平板载荷试验 15 5.1一般规定, 15 5.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16 5.3现场检测.. 17 5.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8 6岩石地基载荷试验.

20 6.1一般规定 21 6.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21 6.3现场检测... 21 6.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22 7多年冻土地基载荷试验 22 7.1一般规定.

22 7.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22 7.3现场检测.. 23 7.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23 8标准贯入试验 24 8.1一般规定 24 8.2仪器设备 24 8.3现场检测 24 8.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25 9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27 9.1一般规定.

27 9.2仪器设备 27
DB 23/T 3822-2024 9.3现场检测 87 9.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0静力触探试验.. .30 10.1一般规定 30 10.2仪器设备 10.3现场检测.. 31 10.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32 11多道瞬态面波试验、 33 11.1一般规定 33 11.2仪器设备... 33 11.3现场检测.. 34 11.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34 1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98 12.1一般规定.. 36 12.2仅器设备及其安装... 36 12.3现场检测.. 37 12.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88 1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13.1一般规定.... 13.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13.3现场检测.

13.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4自平衡静载试验 40 14.1一般规定 40 14.2仪器设备 41 14.3现场检测. 44 14.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46 15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47 15.1一般规定. 47 15.2仅器设备及其安装 48 15.3现场检测. 48 15.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6多年冻土地基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50 16.1一般规定 09 16.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50 16.3现场检测.. 09 16.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51 17钻芯法.. 52 17.1一般规定 52 17.2仪器设备 52 17.3现场检测, 53 17.4芯样试件截取与加工.

54 11
DB 23/T 3822-2024 17.5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 55 17.6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55 18低应变法.... 59 18.1一般规定, 59 18.2仪器设备 59 18.3现场检测. 59 18.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60 19高应变法... 62 19.1一般规定 62 19.2仪器设备. 62 19.3现场检测. 62 19.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9 20声波透射法. 67 20.1一般规定 67 20.2仪器设备, 67 20.3声测管埋设, 67 20.4现场检测, 69 20.5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71 21抗浮锚杆验收试验, 76 21.1一般规定.. 76 21.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76 21.3非预应力锚杆现场检测. 77 21.4预应力锚杆现场检测. 78 21.5预应力锚杆锁定值现场检测 78 21.6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79 22支护锚杆与土钉验收试验. 79 22.1一般规定.. 79 22.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08 22.3现场检测 18 22.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88 23锚杆锁定力测试.

85 23.1一般规定.. 8 23.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85 23.3现场检测. 87 23.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88 附录 A (规范性)地基系数试验 .89 附录 B (资料性)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检测记录表格 16 附录 C (规范性)地基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100 附录 D (规范性)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 101 附录 E (规范性)静力触探头率定 01 附录 F (规范性)桩身内力测试 105 I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1. 060.50 CCS P32 DB23 黑龙江省地 方标准 DB23/T3821-2024 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建筑用外门窗 应用技术规程 2024-08-30发布 2024-11-29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23/T3821-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材料 4.1 一般规定. 4.2 铝合金复合型材.

4.3 塑料型材 4.4 玻纤增强聚氨酯拉挤型材.

4.5 附框型材.

4.6 玻璃 6 4.7 密封材料 6 4.8 五金件、紧固件 4.9 水性涂料, 4.10其他材料 5设计 5.1 一般规定. 5.2分格设计, 6 5.3性能要求. 10 5.4构造设计, 11 5.5安全设计, 11 6加工制作, 12 6.1一般规定. 12 6.2门窗装配, 13 6.3成品检验, 14 7安装施工. 14 7.1一般规定.. 14 7.2外挂式安装 14 7.3内嵌式安装 18 7.4披水板安装.

20 7.5成品保护和清理要求 20 8质量验收.. 20 附录A(资料性)超低能耗建筑用外窗常用立面分格形式 21
DB 23/T 382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寒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中大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德誉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晟禾节能安全玻璃有限公司、哈尔滨华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河北 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齐翔建工集团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永生、李超、陈玉鹤、田军伟、王志勇、印莹莹、张慧琳、汲形焱、王刚、 王勇、宗小丹、兰朝和、卞洪达、王国辉、刘学超、吴维光、武瑞宏、夏赞、尹冬梅、顾业举、李卉玉、 杨庆昆、栾嵩妍、李想、王德镇、王硕、张百安、田野、李志鹏、刘志强、周洪淼、耿华溢、王波、杨 春辉、赵锐、柳丹、张一恒、孙嘉睡、许春萍、王熠鹏、张玉岩、吴树行、李新宇、朱琳、秦宇楠、马 斌、刘洋、张博、贾璐、赵曦辉、路小顺、胡晓晗、董志平、常玉婷、董嘉鑫、李洪岩、贾雍、付旭东、 王志禹、于明新.

I1
DB 23/T 3821-2024 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建筑用外门窗应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超低能耗建筑用外门窗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设计、加工制作、安装施工及质量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建筑用外门窗工程的应用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098.5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B/T4893.4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第4部分:附着力交叉切割测定法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237.1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GB/T5237.2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 GB/T5237.3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GB/T5237.4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喷粉型材 GB/T5237.5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喷漆型材 GB/T5780六角头螺栓C级 GB/T5782六角头螺栓 GB/T5824建筑门窗润口尺寸系列 GB/T6739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8478铝合金门窗 GB/T8814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 GB/T10707橡胶燃烧性能的测定 GB11614平板玻璃 GB/T11944中空玻璃 GB/T11253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 GB/T14683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 GB15763.1建筑用安全玻璃第1部分:防火玻璃 GB15763.2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 GB15763.3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 GB15763.4建筑用安全玻璃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 GB16807防火膨胀密封件 GB18581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T18915.2镀膜玻璃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GB/T20285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 GB/T23615.1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热材料第1部分:聚酰胺型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3.080 CCS P 51 DB23 黑龙江省地 方标准 DB23/T3817-2024 黑龙江省城市道路更新设计规程 2024-08-30发布 2024-11-29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DB 23/T 3817-2024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道路环境调查 5.1一般规定.

5.2业态环境及文化环境调查, 5.3交通环境调查 5.4景观环境调查, 6车行空间. 5 6.1一般规定, 5 6.2车道宽度, 5 6.3地块出入口. 5 6.4公交停靠站, 6.5路内停车, 6 6.6路基路面 6.7路缘石.... 6.8雨水口、检查井, 7交叉口空间.. 8 7.1一般规定 8 7.2路缘石转弯半径. 00 7.3交叉口渠化 8 7.4进出口车道宽度, 9 7.5导流岛.. 6 7.6人行过街... 7.7非机动车过街, 9 7.8交叉口竖向 10 8慢行空间 10 8.1一般规定. 10 8.2人行道.. 10 8.3无障碍设计 11 8.4人行过街设施 12 8.5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 12 8.6非机动车道.. 12 8.7非机动车停放区 13
DB 23/T 3817-2024 9活动空间. 14 9.1一般规定.

14 9.2建筑前区. 14 9.3微型公共空间 14 10绿化空间. 15 10.1一般规定.. 15 10.2道路绿地率. .15 10.3分车绿带. 15 10.4行道树绿带.

15 10.5路侧绿带.. .15 10.6交通岛绿地. 16 10.7街角绿地与口袋公园 16 11街道设施空间. 91 11.1一般规定, .16 11.2隔离栏类.. .17 11.3箱柜类.

81 11.4杆体类.

81 11.5标牌类. 19 11.6站亭类. 61 11.7公共艺术小品类.. 19 11.8其他类... 20 附录A(资料性)道路横断面设计 21 A.1一般规定..... 21 A.2交通型道路横断面 21 A.3生活型道路横断面 22 A.4景观型道路横断面. 7 A.5工业型道路横断面. A.6特定型道路横断面 24 A.7其他型道路横断面. 25 附录B(规范性)历史文化保护道路设计 26 B.1一般规定.

26 B.2设计要求. 26 II
DB 23/T 381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服务中心、黑龙 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北大 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市松北供排水有限公司、黑河市交通运输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孔滨、梁亚宁、白成玉、徐默、黄龙超、张德平、李新新、刘仁超、滕鲁、刘 洋、郭浩、李亚辉、董晨、韩继成、罗熙夕、池君惠、郭凯、李双、刘佳雨、王一涵、任永平、吕佳、 杨志辉、汪贝、张颖欢、张清晨、丁荣宇、许明冬、张春林、罗春鹏、刘贵君、梁星辉、陈常松、张旭、 张阿宁、柴方胜.

I】I
DB 23/T 3817-2024 黑龙江省城市道路更新设计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镇道路更新活动中,道路空间、使用品质、景观环境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建成区城市道路更新改造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68.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5768.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1488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T23858检查井盖 GB/T50546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 GB506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103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GB55019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CJJ3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43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规程 CJJ69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CJJ/T75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 CJJ12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城市道路更新 对城市建成区内由道路、附属设施、公共空间、建筑退让空间和沿线建筑等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完 整道路空间形态和使用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

3. 2 车行空间 城市道路中机动车通行的空间.

3. 3 交叉口空间 两条及以上道路的交汇空间,是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区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3.080.20 CCS P 66 DB23 黑龙江省地 東方标 准 DB23/T3816-2024 公路沥青路面超薄铺装设计 与施工技术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 3816-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5类型与适用条件 5.1类型, 5.2适用条件 2 6材料要求.. 6.1一般规定 6.2SBS 改性沥青. 2 6.3粗集料 6.4细集料. 6.5填料. 6.6改性剂. 6.7纤维稳定剂 6.8粘层油, 7配合比设计. 7.1一般规定.. 7.2目标配合比设计 5 7.3生产配合比设计 5 7.4生产配合比验证 8施工.. 8.1一般规定, 6 8.2施工准备 6 8.3首件工程 8.4施工... 6 8.5接缝处理 9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9.1一般规定 9 9.2质量控制 9.3检查验收 10
DB23/T381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交投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公投中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江 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庆波、李一珩、成刚、张扬、何占伟、刘双、李猛、金光来、刘海婷、刘慧 敏、王立超、李梓豪、费燕华、代双超、苏文娟、王剑伦、丁荣宇、王晶、刘磊、刘洪伟、李晶华、高 振东、刘亚男、王寒夫、张明宇、朱学文、武铁雷、李艳、石林轩、韩松、陈思、卢欣欣、于宵、韩微.

DB23/T 3816-2024 公路沥青路面超薄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超薄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符号和缩略语、类型与适用条件、材料要求、 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33.3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3部分:气体比重瓶法 GB/T3682.1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1 部分:标准方法 GB/T19466.3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的测定 JT/T533沥青路面用纤维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514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科试验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DB23/T3466-2023寒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超薄铺装 在原沥青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80的情况下,为修复路面轻微病害、改善使用功能,铺筑厚度 不大于25m加铺层的养护措施,包括抗车辙型超薄铺装、抗裂型超薄铺装及抗滑型超薄铺装三种类 型.

4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UPAVE:高性能超薄铺装(Ultra-thin Pavement) 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MasticAsphalt)
DB23/T 3816-2024 SAC: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tone Asphalt Concrete) TOL: 超韧超薄铺装(ThinOverlay) 5类型与适用条件 5.1类型 超薄铺装类型按表1执行.

表1超薄铺装类型 超薄铺装类型 级配代号 级配类型 改性剂类型 厚度(mm) 抗车辙型超薄铺装 UPAVE10/SMA10 密级配 抗车辙型改性剂 20 ~ 25 抗裂型超薄铺装 SAC10 密级配 抗裂型改性剂 20 ~ 25 抗滑型超薄铺装 TOL5 半开级配 抗滑型改性剂 SI~01 5.2适用条件 5.2.1应综合考虑路况专项检测数据、交通荷载、气候环境、施工质量、通车年限等因素进行病害原 因诊断,根据诊断结果选用对应的超薄铺装类型,路况检测数据的检测时间应不超过6个月.

5.2.2超薄铺装适用条件按表2执行,预期使用年限宜为2年~5年.

表2超薄铺装适用条件 值域范围 PSSI 1 RQI RDI SRI 铺装类型 ≥95 ≥90 ≥90 <80 抗滑型超薄铺装 ≥80 85~90 ≥75 - 抗车撤型超薄铺装 85~95 S8 ≥75 抗裂型超薄铺装 6材料要求 6.1一般规定 6.1.1 原材料运至现场后需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6.1.2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 6.2SBS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DB23/T3466-2023中9.2.2.1.2条的规定. 6.3粗集料 粗集料的规格尺寸应按表3执行,其他指标应符合DB23/T3466-2023中10.1.1b)条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3.080.99 CCS P 66 DB23 黑龙江省地 也方标 准 DB23/T3815-2024 流态粉煤灰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 381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材料要求 4.1粉煤灰, 4.2水泥, 4.3水. 4.4外加剂. 5配合比设计.

5.1配合比方案制定 5.2混合料设计 6施工工艺 2 6.1施工前准备 6.2混合料拌和 6.3混合料的运输 5 6.4混合料的浇筑 6.5混合料的养生. 6.6混合料的防冻层设置 7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 7.1一般规定 7.2质量控制与验收.

DB23/T 381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交投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公投中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黑 龙江省绥庆高速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鹤伊高 速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庆波、成刚、张扬、何占伟、刘双、李猛、高宏双、尤丹峰、赵永辉、刘洪 伟、李晶华、刘慧敏、王立超、李梓豪、费燕华、李新宇、代双超、苏文娟、王剑伦、丁荣宇、刘磊、 高振东、刘亚男、王寒夫、张明宇、朱学文、武铁雷、李艳、韩松、陈思、卢欣欣、梁嘉浩、王晨、常 野、于宵、张波、韩微.

II
DB23/T 3815-2024 流态粉煤灰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流态粉煤灰混合料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质 量控制和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工程流态粉煤灰混合料路基(台背)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T7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流态粉煤灰混合料 将粉煤灰、水泥、水与外加剂混合形成的具有较好流动性的混合料.

4材料要求 4.1粉煤灰 4.1.1粉煤灰分类应符合GB/T1596规定的F类粉煤灰与C类粉煤灰分类标准.

施工使用的粉煤灰技 术要求应按表1执行.

表1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指标 Si0 A1;0 和IFe;0.总量 (%) F类粉煤灰 ≥ 70.0 C类粉煤灰 ≥ 50. 0
DB23/T 3815-2024 表1粉煤灰技术要求(续) 项目 技术指标 烧失量(%)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8.0 S0.质量分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3.0 4.1.2当使用湿粉煤灰时,其含水量不应超过35%.

4.2水泥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GB175规定的要求.

4.3水 用于施工的水应符合JGJ63规定的要求.

4.4外加剂 外加剂主要为减水剂,减水剂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GB8076规定的要求.

5配合比设计 5.1配合比方案制定 混合料的抗压强度、稠度及抗冻性应按表2执行.

通过配合比试验选择合适的粉煤灰与水泥比例, 确定水的最佳用量.

表2抗压强度、稠度及抗冻性设计要求 项目 技术标准 试验方法 抗压强度(MPa) 7 d ≥ 0.5 28 d ≥ 1.0 JGJ/T 70 朝度(m) 100 ~ 200 JGJ/T 70 抗冻性 5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率≤25% 且质量损失率≤5% JGJ/T 70 5.2混合料设计 5.2.1根据设计稠度确定水的用量.

5.2.2按照4种~5种不同水泥剂量配制混合料,其中水泥用量为粉煤灰与水泥总量的5%~10%.

5.2.3选择各项性能满足要求且水泥用量最低的配合比作为混合料设计配合比.

6施工工艺 6.1施工前准备 6.1.1材料准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3.080.20 CCS P 66 DB23 黑龙江省地 東方标 准 DB23/T 3814-2024 秸秆纤维沥青混凝土设计 与施工技术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 3814-2024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2 5材料.. 5.1一般规定 5.2秸秆纤维 6配合比设计 6.1一般规定. 6.2配合比设计 7施工.. 7.1一般规定, 7.2试验段铺筑 7.3拌制.

8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附录A(资料性)秸秆纤维制备工艺
DB 23/T 381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省龙建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投工程咨询集团有 限公司、黑龙江远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工程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秸乐 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泽玉、周年发、易军艳、史梁、李勇、张亮、贺咏楠、李强、张海军、装 忠实、王文利、毕文勇、刘春良、高建辉、潘玲、吉祥、杨士斌、李达、裴浩志、任少辉、徐宝栋、 叶玉婷、侯丽芳、李国良、张波、马淑霞、郑华、徐茂林、姜永峰、谷万鹏、彭海东、王宏、程铭、 周雯怡、阿卜杜海比尔阿卜杜喀迪尔、白志豪.

II
DB 23/T 3814-2024 秸秆纤维沥青混凝土设计 与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秸秆纤维沥青混凝土设计与施工的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改性沥青路面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T533沥青路面用纤维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秸秆纤维 水稻与玉米等秸秆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法加工而成的植物纤维.

3.2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 矿料、改性沥青结合料和秸秆纤维一同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3.3秸秆纤维掺量 秸秆纤维质量与沥青混合料质量的百分比.

3.4纤维吸油倍数 纤维吸收油分质量与纤维质量的比值.

3.5秸秆纤维热稳定性 在高温拌和过程中,秸秆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程度,采用裂解温度和高温 下质量损失表征.

DB 23/T 3814-2024 4基本规定 4.1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所用的各种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2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中的纤维既可以采用秸秆纤维,也可采用秸秆纤维与其他沥青路面用纤维 组成的混合纤维.

4.3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宜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

4.4秸秆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应按照JTGD50要求验算路面结构.

5材料 5.1一般规定 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所需的沥青、集料、矿粉等原材料应符合JTGF40的要求.

5.2秸秆纤维 5.2.1制备秸秆纤维的原材料可选用玉米、水稻等植物秸秆,制备工艺流程宜参照附录A的要求.

5.2.2秸秆纤维的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秸秆纤维质量技术要求 检查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外观 未结团 目测 纤维长度(mm) ≤4 JT/T 533附录H 0.15mm质量通过率(%) 6080 JT/T 533 附录A 灰分含量(%) 5-7 JT/T533附录B p值 6. 5-8. 5 JT/T 533附录C 密度(g/cn) 实测 JT/T 533附录I 纤维吸油倍数(倍) 48 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重 含水率(%) 5 JT/T 533附录E 裂解温度(C) >245 采用热重分析仪,以10℃/min从10℃开温至600℃,绘制热解失重曲 秸秆纤维热 线,裂解温度为热解一阶段与二阶段的分界温度 稳定性 质量损失 ≤6,且无燃 (210C 1h) (%) 烧 205~215C烘箱烘1h后冷却称重,并观察是否有燃烧现象 5.2.3秸秆纤维运输、存储及应用时应防水、防潮、防火.

6配合比设计 6.1一般规定 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常用分类见表2.

表2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类型 混合料类型 适宜层位 淄青种类 SF"AC 表面层、中面层 改性沥青” SF°SMA 表面层 改性沥青 秸秆纤维材料代码为SF: 改性沥青宜采用SBS改性沥青、橡胶SBS改性源青 6.2配合比设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3. 220. 20 CCS R 07 DB23/T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813-2024 公路智能自助收费系统技术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23/T 3813-2024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公路智能自助收费系统总体要求, 5.1总体架构, 5.2组网要求. 5.3网络安全要求 5.4数据传输要求 5.5入网检测要求. 6入口智能自助收费系统 6.1一般规定. 3 6.2系统组成与布局. 6.3入口自助收费车道, 6.4智能自助发卡机, 7出口智能自助收费系统, 7.1一般规定. 6 7.2系统组成与布局. 7.3出口自助收费车道, 7.4智能自助缴费机 8远程值守系统, 10 8.1一般规定.. 10 8.2功能要求, 10 8.3性能要求, 10 9移动处置终端 10 9.1一般规定. 10 9.2功能要求. 10 9.3技术要求. 11 9.4性能要求. 11 10自助收费车道标志标线设置要求 11 10.1一般规定 11 10.2自助收费车道预告类标志 11 10.3自助收费车道指示类标志 12 10.4 自助收费车道岛头标志 13 10.5自助收费车道地面标线, 14
DB 23/T 3813-2024 11质量控制要求 15 11.1设计质量控制要求 15 11.2开发质量控制要求 15 11.3设备质量控制要求 15 11.4测试质量控制要求 15 11.5部署质量控制要求. 15 12验收要求, 15 12.1验收检测内容, 15 12.2验收结果, 16 附录A(资料性) 自助收费业务处理流程 18 A.1入口自助收费业务处理流程图见图A.1. 18 A.2出口自助收费业务处理流程图见图A.2 19 参考文献. 20 II
DB 23/T 381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华软信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投信息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葛忠权、杨帆、孙立新、岳素辉、孙剑锋、罗庆异、杨柏、朱爽、刘新宇、李 锦平、徐昭若、王东利、宋成龙、赵继、秦文岩、吕志越、李实、葛亮、李鹏、王鹏、马聪.

II1
DB 23/T 3813-2024 公路智能自助收费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智能自助收费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总体要求、入口智能自助收费系统、 出口智能自助收费系统、远程值守系统、移动处置终端、自助收费车道标志标线设置要求、质量控制要 求、验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智能自助收费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JTG/T6303.1-2017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 JTG 63102022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混合车道 MTC和ETC车辆均可有序交替通行的全时半自动车道,简称ETC/MTC混合车道.

3.2 复合通行卡 集5.8GHz和13.56MHz通信功能于一体,具备无线读写功能,可重复使用的通行介质,简称CPC.

[来源:JTG63102022 2.1.11] 3. 3 纸质通行券 在法定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过渡期间或出现一个或多个收费站入口车道机电系统瘫疾等 特殊情况下,向通行收费公路车辆发放用于记录车辆通行信息的纸质通行凭证.

3. 4 移动终端 用户持有的具有移动通信能力的终端设备,如手机、PAD等.

[来源:JTG/T 6303.12017 2.1.3] 3. 5 智能自助发卡机 安装在公路入口混合车道或自助专用车道,司乘人员自助操作完成CPC卡取卡或纸质通行券打印, 同时提供图文、语音提示的自助化服务设备.

3. 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3. 220. 20 CCS R 07 DB23 黑龙江省地 方标准 DB23/T3812-2024 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第1部分:平台技术要求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 3812-2024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系统架构, 5政府监管平台, 5.1基本功能 5.2管理功能、 5.3统计分析. 6企业监控平台, 6 6.1基本功能 6 6.2管理功能 6.3统计分析. 7性能与其他要求 10 7.1总体性能. 10 7.2报警处理时间 11 7.3车辆接入性能. 11 7.4响应时间.

11 7.5地图数据质量 11 7.6网络传输 11 7.7数据存储和备份, 11 7.8安全要求 11 7.9运行环境 12 参考文献. 13
DB23/T 381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23/TXXXX《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第1部分.

DB23/TXXXX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第1部分:平台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晋滨、关丽敬、聂鑫、赵从然、裴立锋、张全山、刘冬冬、姚瑶、乔天骄、 谢海岩、刘继遥、李勇慧.

II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040 CCS P 28 DB23 黑龙江省地 也方标准 DB23/T3808-2024 独柱支承梁式桥抗倾覆加固技术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23/T 3808-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5基本要求 6计算方法. 7加固方法 8质量验收
DB23/T380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交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哈尔滨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 所、黑龙江省鼎捷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龙建科工(黑龙江)有限公司、黑龙江 省铁投预制构件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科学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青岛理工 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山东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青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陕西信 兴铁路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师范大学、哈尔 滨市思昱交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华咨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省分公司、哈尔滨鹏博普华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理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庆飞、徐浩、郭云峰、李忠龙、房兴时、赵金龙、刘洋、李顺龙、宁长远、 任风军、姜在阳、刘成庆、曾明鸣、曾繁强、苏雷、盛可鉴、李玉生、赵云辰、宋元新、王魁林、周正、 王统、李其远、庞宝龙、张熠、董易典、江吴楠、朱飞、王瑞、吴庆东、赵贺刚、于江川、林思奇、赵 鲁、李忠宝、郭斌强、李传明、孙洪博、万照龙、成军、王鑫、崔维彬、丁明智、李驰、李长平、李丹.

II
DB 23/T 3808-2024 独柱支承梁式桥抗倾覆加固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独柱支承梁式桥抗倾覆加固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基本要求、计算方法、 加固方法以及质量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中各类独柱支承梁式桥抗倾覆加固的设计和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TH2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TJ22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J23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JTG/T33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336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3651公路钢结构桥梁制造和安装施工规范 JTG/T5532公路桥梁支座和伸缩装置养护与更换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独柱支承梁式桥 上部结构采用整体箱梁、下部结构全部或部分采用单支座的独柱墩桥梁.

3. 2 抗倾覆稳定系数 作用在结构的力对于结构某一计算点所产生的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的比值.

3. 3 有效支座 能有效阻止桥梁结构在水平方向倾覆的支座.

DB 23/T 3808-2024 3.4 失效支座 不能再有效阻止桥梁结构水平方向倾覆的支座.

3.5 结构倾覆破坏 结构体系受到外部作用力或者内部失稳因素影响,导致结构体系的整体向一侧或多侧倾斜、翻覆或 倒塌.

3.6 构件承载力破坏 结构构件应力超过了其材料强度极限,导致构件发生断裂、塑性变形等破坏.

3.7 抗倾覆加固 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改造或修复,增强其抗倾覆能力.

3. 8 抱箱 用一种材料抱住或箍住另外一种材料的构件,一般由箍板、翼板、拉结筋板、螺栓及内衬垫构成.

4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桥梁一联全长: Ra. 在永久作用下,第i个桥墩处第/个支座的反力: R 在可变作用下,第i个桥墩处第个支座的反力: Sx 一第i个桥墩处使上部结构稳定的效应设计值: Ss -第i个桥墩处使上部结构失稳的效应设计值: i 桥墩的编号: ka 一抗倾覆稳定系数: 一第i个桥墩处第个失效支座与有效支座的支座中心间距: ZS. 使上部结构稳定的效应设计值: 5基本要求 5.1独柱支承梁式桥的抗倾覆加固方案应符合结构安全、耐久,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要求.

5.2进行独柱支承梁式桥的加固方案设计之前,应收集桥梁设计资料、峻工资料、检测资料,并评估 桥梁技术状况.

5.3独柱支承梁式桥的资料收集不全面时,宜进行桥梁现场踏勘.

现场调查、测量、试验、检测应按 照JTG B01、JTGF80/1和JTG/T H21的规定执行.

5.4对于抗倾覆能力不满足要求的桥梁,应分析其受力特点,提出加固设计方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 080. 01 CCS P 66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 DB23/T3807-2024 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诱导标志设置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380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技术要求 6设置要求.. 7供电系统 8运行维护.. 9质量控制与验收 附录A(资料性) 智慧高速公路匝道合流区车路协同交通诱导标志, 附录B(资料性) 智慧高速公路团雾路段主动安全交通诱导标志 10 附录C(资料性) 智慧高速公路低能见度下平曲线路段交通诱导标志, 11
DB23/T380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鼎捷路 桥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黑龙江省交投通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筑安装集 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华龙公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柯、马艳丽、郭阿楠、宋元新、肖阳、曹罡、李鹏、徐兰钰、娄艺萨、邢晋、 杨雪冬、武铁雷、姜健峰、张劲松、石岩、王麟、刘士远、卢明、韩娟、蒋东冰、向路、张洪亮、孙程、 陈阳、郭鉴、白义松、冯玉祥、马聪、李巍、潘屹磊、张兴宇、马晓刚、张译文、杨露、高敬龙.

II
DB23/T 3807-2024 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诱导标志设置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诱导标志(简称“交通诱导标志”)设置的基本规定、技术要求、设 置要求、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和质量控制与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以及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建设.

其它等级公路、 城市道路智慧化建设与改造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10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18833道路交通反光膜 GB23826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 GB/T23827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GB/T23828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 GB/T24716公路沿线设施太阳能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GB/T30699道路交通标志编码 GB/T31446LED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 GB3511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B/T37025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GB/T39857光伏发电效率技术规范 GA/T484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 GA/T652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设施施工通用要求 JT/T49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方法 JT/T 597LED车道控制标志 JT/T817公路机电系统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218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 JTG/T3381-02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
DB23/T 3807-2024 JTG/T367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智慧高速公路 应用现代通信、数据采集、智能传感、物联网、云计算、高精地图等技术,感知并融合车、路、环 境、事件等多源数据信息,在路侧设施或云平台在线计算、制定并实时发布交通安全预警、交通流调度 和路径诱导等策略,为人工驾驶车辆和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信息服务的高速公路.

3.2 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诱导标志 设置于智慧高速公路,搭载网络通信、智能传感等设备,与车、路、环境、事件等多源信息及云平 台进行连接,能够上传、接收并实时发布交通诱导信息的交通标志.

3.3 自动驾驶车辆 能够以自动的方式持续地执行部分或全部动态驾驶任务的车辆.

3.4 静态信息诱导标志 智慧高速公路中信息不可变的交通诱导标志.

3.5 可变信息诱导标志 智慧高速公路中信息部分或全部可变的交通诱导标志.

3. 6 数据链单元 采用现代通信和互联网等技术,通过对智能网联环境下道路各节点的通信集成、数据集成、算法集 成,实现各类数据的充分融合、高效传输和主动控制的设备.

4基本规定 4.1交通诱导标志应结合路网与高速公路技术条件、地形条件、交通条件、环境条件等进行设置,交 通诱导标志之间、交通诱导标志与其他基础设施之间应互相协调、配合使用.

4.2新建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诱导标志设置应考虑公路运行维护因素的影响.

4.3智慧高速公路改扩建和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建设过程中,应在调查与综合分析既有公路设施 的基础上,结合改扩建及提升改造后的交通状况、环境等条件,合理利用既有标志,对交通诱导标志进 行总体设计.

4.4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应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5技术要求 5.1一般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080.01 CCSP 66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 DB23/T3806-2024 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构建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 3806-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模型构建, 6模型精细度 7交付 附录A(规范性)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构建精细度.

DB23/T38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黑龙江图启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省交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 鼎捷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中心、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科学 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八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北大荒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在阳、杨大红、何建丽、陈浩、田世伟、武铁雷、胡永利、陈明亮、崔纯清、 高庆飞、李玉生、兰俊杰、占忠心、范伟、韩微、高新林、徐建成、李国良、邵楠、王一宁、陈阳、杨 磊、胡观峰、单哲鸣、孔凡希、邢国君、汪春生、朱双龙、张国华、员浩、魏宪发、黄之松、高伟、李 玉春、于会超、陈常友、刘磊、姜盛堂、王帅、李迎春、于志远、邢旭、王奇.

I1
DB23/T3806-2024 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构建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构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模型构建、模型精细度、交 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建设期各阶段的信息模型构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1447建筑信息模型存储标准 JTG/T2420-2021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JTG/T2421-2021公路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JTG/T2422-2021公路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路工程建设期 公路工程项目按照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各阶段基本建设程序所跨越的时间.

3.2 信息模型构建 按照一定的空间关系和层级架构所进行的组织和构建过程.

几何精度 模型单元在视觉呈现时,几何表达真实性和精确性的衡量指标.

3. 4 信息深度 模型单元承载属性信息详细程度的衡量指标.

3.5 模型精细度 信息模型中所容纳信息的丰富程度,由几何精度和信息深度两个方面构成.

4基本规定
DB23/T 3806-2024 4.1信息模型宜遵循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各阶段一体化构建和相互协同原则.

4.2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构建的信息模型基础上,后续各阶段应对信息模型逐步丰富和精细化.

4.3信息模型构建宜采用参数化的建模方法.

4.4信息模型构建应在统一环境下,采用多专业协同作业,实现信息成果及时传递和快速共享.

4.5信息模型的构建和空间定位应在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下进行,使用原始尺寸或统一比例, 并与实际工程相一致,真实反映现实实体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关系.

4.6信息模型中各模型单元颜色的设置,应遵循基本材质属性或方便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用以区 分不同专业和构件.

4.7信息模型属性信息包括标识码、分类编码、位置、尺寸、类型、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等.

分类编码按照JTG/T2420第5章执行.

4.8信息模型中需要共享的信息应能被唯一识别,并减少瓦余信息.

信息模型 4.9在建设期各阶段信息模型构建过程中,应充分共享信息模型资源,实现对已有信息模型资源的充 分利用.

4.10数据储存、交换、接口、安全的要求按照GB/T51447执行.

5模型构建 5.1公路工程建设期各阶段的信息模型架构应按功能或施工方法等的不同进行拆分或组建,并遵循由 先到后、由粗到细和逐级嵌套的原则,按项目、设施、构件、子构件四级模型单元逐级构建.

5.2公路工程项目的信息模型应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项目级 单元模型.

其中的路线、路面等可按路段长度划分为设施级单元模型,具体划分长度应根据工程需求确 定: a)路线模型应包括平面和纵断面等内容: b)路基模型应包括路基土石方、排水、支挡防护等内容: c)路面模型应包括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功能层)和路缘石等内容: d)桥涵模型应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附属工程,涵洞等内容: e)隧道模型应包括洞门、洞身、防排水等内容: f)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模型应包括交通安全设施、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等内容: g)地形地质模型应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等内容: h)临时工程模型应包括预制场、拌合站、施工栈桥等内容.

6模型精细度 6.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信息模型精细度等级划分见表1,其中的项目、设施、构件、子构件 的模型精细度按照附录A中表A1、表A2、表A3、表A4的要求.

6.2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在模型构建时,信息模型精细度在满足本文件要求基础上,还应考虑公路的等 级、功能、应用范围和使用要求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080.01 CCSP 07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 DB23/T3805-2024 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应用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 380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信息模型应用 5.1方案比选, 2 5.2设计协调性展示, 2 5.3安全性模拟.

5.4环境保护, 5.5碰撞检查, 5.6工程量统计, 5.7 模型出图. 5.8施工组织模拟, 5.9两区三厂管理 5.10数字化加工. 5.11施工工艺模拟.

5.12施工过程管理. 6交付...
DB23/T 380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黑龙江图启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省交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 鼎捷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中心、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科学研究中心、黑龙江 省八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北大荒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嫩江市交通 运输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阳、姜在阳、杨大红、李玉生、占忠心、范伟、陈浩、武铁雷、田世伟、胡 永利、崔纯清、陈明亮、刘磊、周滨、于秀丽、何建丽、韩微、徐建成、兰俊杰、胡观峰、单哲鸣、孔 凡希、邢国君、汪春生、朱双龙、张国华、员浩、高新林、赵贺刚、陶洁、李玉玲、张永奎、李国良、 陈阳、孙毅、王新、姜盛堂、王帅、黄志军、刘伟、王海峰、王占峰、侯海明、赵永平、邢旭、张文博、 张泾菁.

I1
DB23/T 3805-2024 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应用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应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信息模型应用、交付的具体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建设期各阶段的信息模型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G/T2420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碰撞检查 检查信息模型应用中各单元之间,以及各单元与周边环境之间是否满足空间相互关系的过程.

3. 2 两区三厂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生活区、办公区,钢筋加工厂、拌合厂、预制厂.

4基本规定 4.1信息模型宜在公路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各阶段全过程应用,也可根据工程实际情 况只应用于建设期各阶段中的某些环节或任务.

信息模型在建设期各阶段应用过程中,各参与方宜在协 同环境下开展工作,共享和应用信息.

4.2信息模型的应用目标与范围应根据项目特点,综合考虑各参与方的技术、管理以及实际需求等因 素合理确定.

4.3某一阶段的信息模型应用应在其前一阶段交付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并随进程逐步丰富和完善.

4.4信息模型在交接、传递、应用时应保证信息安全.

5信息模型应用 建设期各阶段信息模型应用见表1.

DB23/T3805-2024 表1建设期各阶段的信息模型应用 序号 应用类型 建设期所属阶段 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项目施工 方案比选 - - 2 设计协调性展示 o 3 安全性模拟 o △ - 4 环境保护 5 碰撞检查 - 6 工程量统计 o 7 模型出图 - 8 施工组织模拟 - - 9 两区三厂管理 - 10 数字化加工 - - 11 施工工艺模拟 - 12 施工过程管理 注:表中“”表示应选择的应用, “△”表示宜选择的应用,“O”表示可选择的应用, 表示可不选择的 应用.

5.1方案比选 5.1.1应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可视化辅助选线 5.1.2宜开展控制点不同设计方案的比选和优化.

5.2设计协调性展示 5.2.1路线方案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总体协调展示.

5.2.2公路工程各种排水设施总体协调展示.

5.2.3路基边坡防护工程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展示.

5.2.4互通形式及景观绿化等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展示.

5.2.5桥梁结构、造型关学设计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展示.

5.2.6隧道洞口与周围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协调展示.

5.3安全性模拟 5.3.1考虑沿线地形、地质、环境、交通需求、设计速度和技术指标等因素,模拟分析路线平纵面、 视距、超高、加宽等主要控制指标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5.3.2路基排水能力、路侧净区宽度和路侧危险程度模拟.

5.3.3桥梁局部构件更换、桥下净空模拟.

5.4环境保护 5.4.1分析规划、项目主体及临时设施或其局部对生态红线区的影响.

5.4.2对项目覆盖区域的表土剥离进行分类统计与信息存储.

路基填土,取土场土地资源利用:路基 开挖,弃土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