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PEC 38-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乘客信息系统监理技术要求.pdf
CCS A 20 ICS 03.080.99 APEC 中国设备监理 协会团体标准 T/CAPEC 38 -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乘客信息系统 监理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consulting servic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 2024-04-26发布 2024-08-01实施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 发布 T/CAPEC38-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监理服务的基本要求 5设计阶段监理 6制造阶段监理 7储运阶段监理 8安装阶段监理 9调试阶段监理 10验收阶段监理 11质量保证期阶段监理 1) 附录A(资料性)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监理控制点及控制方式 参考文献 16 T/CAPEC3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设备监理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坤、李文天、尚魁军、姚业强、丁帅、蔡涛、吴明明、张志雄、李艺、韩晓璐、 蒋俊、陈彬.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APEC 37-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综合监控系统监理技术要求.pdf
ICS 03.080.99 CCS A 20 APEC 中国设备监理 协会团体标准 T/CAPEC 37 -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综合监控 系统监理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 of consulting servic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integrate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2024-04-26发布 2024-08-01实施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 发布 T/CAPEC 3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监理服务的基本要求 5设计阶段监理 6制造阶段监理 7储运阶段监理 8安装阶段监理 9调试阶段监理 10验收阶段监理 11质量保证期阶段监理 11 附录A(资料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综合监控系统监理控制点及控制方式 12 参考文献 14 T/CAPEC3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设备监理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广州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星硕、赵振、赵乐、谢丹红、安倩峰、董宽民、向宫、王晓峰、陈宝军、付豪、 韩晓璐、蒋俊、陈彬.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35034-2014 水电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规定.pdf
ICS 27.140 P 59 NB 备案号:46541-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 35034 - 2014
水电工程 投资估算编制规定 Preparation regulation of estimation for investment on prefeasibility study of hydroelectric project
2014-06-29发布2014-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规定
Preparation regulation of estimation for investment on prefeasibility study of hydroelectric project NB /T 35034 -2014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14年11月01日
2014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规定 Preparation regulation of estimation for investment on prefeasibility study of hydroelectric project NB/T 35034-2014 * 出版、发行
北京九天众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 2015年3月第--版2015年3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850毫米×1168毫米32开本2.625印张61千字 印数0001-3000册 * 统一书号1551232201定价22.00元 敬告读者 本书封底贴有防伪标签,刮开涂层可查询真伪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退换
NB/T35034-2014
国家能源局
公告
2014年第4号
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的规 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材料理化检 验方法》等164项行业标准(见附件),其中能源标准(NB)158 项和电力标准(DL)6项。
现予以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4年6月29日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 112NB/T 35034-水电工程投资2014-06-292014-11-01 2014估算编制规定 ..
NB/T35034-2014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2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 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2)83号)的要求,编 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 基础上,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项目划分、费用构成、枢纽工程估 算编制、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估算编制、独立费用估算编 制、分年度投资及资金流量、预备费、建设期利息、总估算编制 和投资估算文件组成等。
本规定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 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水电工程技术经济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 寄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 2号,邮编:100120)。
本规定主编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可再生能源定 额站) 本规定参编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员:殷许生刘小卫王善春王建德 李胜文李华罗福来曹曦詹 海光蒋滟 本规定主要审查人员:郭建欣关宗印王礼陈宏宇李 国华李小山夏晓云张天存袁 浩杨君陆兰王友政陈家才 华夏吴华清
I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 10313-2019 铁路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技术规程(含条文说明、高清版).pdf
UDC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 10313 - 2019 P J2694-2019
铁路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技术规程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lasting Vibrat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2019-04-18发布2019-08-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前言
《铁路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技术规程》在全面总结近年来铁路 工程爆破振动实践经验与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规范了爆破振动监 测方法以及安全控制措施,为提高监测技术水平、保证爆破施工作 业安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本规程共分6章,包括总则、术语与符号、基本规定、爆破振动 安全允许标准、爆破振动监测、爆破振动控制等,另有1个附录。
主要内容如下: 1.“总则”中,规定了本规程适用范围,明确了与铁路相关的 爆破工程,其勘察、设计、施工、安全评估、振动监测等要求。
2.“基本规定”中,提出了爆破振动控制指标,明确了监测频 次,规定了爆破振动控制技术要求。
3.“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中,规定了路基、涵洞、边坡、桥 梁、隧道、接触网支柱、站房等主要铁路设备设施的爆破振动安全 允许值。
4.“爆破振动监测”中,规定了爆破振动现场监测方法、数据 整理与分析、监测报告编写等要求。
5.“爆破振动控制”中,分别从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提出了 降低爆破振动影响、监测控制爆破振动有害效应的技术措施。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 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 资料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大柳 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 3
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 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杨年华、张志毅、孟海利、薛里、邓志勇、郭尧、 霍建勋、刘喆。
主要审查人:冯叔瑜、吴剑锋、刘珣、余鹏、张翠兵、傅锋、 肖广智、倪光斌、林传年、周顺华、顾毅成、郭胜、王立川、戚金、 张俊兵、张金柱、孙永、方俊波、刘建国、田运生、傅洪贤、梅锦煜、 吴新霞、史雅语。
目次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時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 4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4.1一般规定 4.2路基 4.3涵洞8 4.4边坡8 4.5桥梁 4.6隧道 4.7接触网支柱10 4.8站藝房10 5爆破振动监测12 5.1一般规定12 5.2现场监测12 5.3监测数据整理与分析13 5.4监测报告14 6爆破振动控制15 附录A爆破振动监测记录单17 本规程用词说明18 《铁路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技术规程》条文说明19
5
1总则
1.0.1为统一铁路工程爆破施工的振动安全技术标准,控制工程 爆破振动对铁路设备设施和其他保护物的影响,确保铁路工程建 设和运营安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订本 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铁路工程爆破以及其他邻近铁路的工程爆 破施工振动安全控制。
1.0.3铁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应充分考虑爆破振动安全影响, 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0.4邻近铁路和其他保护物爆破施工时,应进行爆破安全评估 和振动监测,爆破安全评估和振动监测应由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 承担。
1.0.5非铁路工程爆破施工对铁路设备设施有影响时,其勘察、 设计、施工、安全评估、振动监测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1.0.6邻近铁路和其他保护物的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控制除应符 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 10077-2019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清晰版.pdf
UDC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10077 -2019 J123-2019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Code for Rock and Soil Classficat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2019-04-18发布 2019-08-01 实施 国家铁路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Code for Rock and Soil Classificat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TB10077-2019 J123-2019 主编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国家铁路局 施行日期:2019年8月1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9年北京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 (工程建设标准2019 年第1批) 国铁科法[2019]19号 现公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一2019)等8项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详见附表1),自2019年8月1日起实施.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等7项铁路工程建 设标准(详见附表2)同时废止.
以上标准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表1新发布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1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 10012-2019 2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10077-2019 3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TB10120- -2019 4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TB 10218- -2019 5 铁路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技术规程 TB 10313- -2019 6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TB 10402- -2019 7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10426- -2019 8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 TB 10461-2019 1 附表2废止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1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 10012-2007 2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 10077-2001 3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TB 10120- -2002 4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TB 10218- -2008 5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TB 10402- -2007 6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 10426- -2004 7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峻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 铁建设[2008]133号 国家铁路局 2019年4月18日 2 前言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统一了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充 分发挥了基础性标准的支撑作用.
在总结近年来我国铁路岩土工 程实践经验,吸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次对《铁路工 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一2001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标准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岩石和岩体的分类及土的 分类4章.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明确了岩石、岩体、土的分类基本原则.
2.增加了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盐岩和盐渍岩等内容.
3.调整了岩层层厚划分.
4.修订了土的颗粒分组及碎石类土的划分.
5.细化了中压缩性黏性土的分级.
6.增加了碎石土密实度定量判定指标.
7.增加了软土十字板和扁铲侧胀试验评判标准.
8.修订了软土的灵敏度分类和静力触探评判指标.
9.修订了盐渍土判定标准.
10.增加了季节冻土和季节融化层冻胀性分级.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 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 资料寄交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西影 路2号,邮政编码:710043),并抄送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 (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B座,邮政编码:100055),供 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建公路工程技术成果总结(2022年,252页).pdf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公路工程 技术成果 总结 中建 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HE SECOND CONSTRUCTIONLIMITED COMPANY OF CHINA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
前言 为更好地积累、展示、交流、共享已完工公路项目的科技成果,基础设施事业部组 织编辑了公路工程技术 成果总结,让更多的人了解成果,并为公路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 指导。
本次公路工程技术成果总结,汇总了公司已完工公路项目的施工关键技术,并借鉴 了局内其他单位高速公路的部分关键建造技术。
总结共分五个章节,包括了路基施工关 键技术、路面施工关键技术、桥梁施工关键技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典型工程案例和 主要成果。
典型案例选取了宁梁高速公路项目、京沪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平赞高速公 路项目、大浦高速公路项目、东一级公路项目。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力求做到内容精炼、突出重点,但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 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委陈锦明韩璐李俞凛朱子聪窦松涛王震解庆贺高贯伟 胡佩清郭洪彬梅神亮孙有良边文同刘毅孙鹏赵庆峰 魏进才王建友刘昌潍田建春刘贵李乐张波陈斌 荣林虎韩小龙邓高权赵天天唐毓健程毅黄维玉康孝 于晓光章勇
目 第1章路基施工关键技术 1.1软基处理施工关键技术 1.1.1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1.1.2强夯置换施工技术. .3 1.1.3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施工技术 .... 1.2路基土石方施工关键技术.. 1.2.1石质路堑静态爆破施工技术 ..9 1.2.2水泥改良土路拌法施工技术 ... 11 1.2.3路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技术 ..1.3 1.2.4加筋土路堤填筑施工技术, ...15 1.2.5液态粉煤灰台背回填施工技术. ..17 1.2.6泡沫轻质土台背回填施工技术, ..18 1.2.7路基填筑拼宽施工技术 ..20 1.2.8高填方路堤施工技术, ...23 1.2.9路堑深挖施工技术 ...25 1.2.10煤研石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27 1.3路基附属关键技术 ...29 1.3.1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梁防护施工技术 ...29 1.3.2高边坡锚杆防护施工技术 ...32 1.3.3抗滑桩施工技术.. ..35 1.3.4加筋格宾挡墙施工技术 ..38 第2章路面施工关键技术 ..42 2.1底基层、基层施工关键技术, ...42 2.1.1振动搅拌水稳基层施工技术 ..42 2.1.2大厚度水稳基层双层连铺施工技术 43 2.2面层施工关键技术 ..45 2.2.1水泥混凝土路面三辊轴整平机摊铺施工技术 ...45
2.2.2沥青混凝土无纵缝抗离析全幅摊铺施工技术 2.2.3钢桥面高粘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铺装施工技术 ..51 2.2.4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60 第3章桥涵施工关键技术 3.1桥梁桩基施工关键技术, 3.1.1灌注桩桩头截取技术, ...68 3.1.2全套管钻孔桩施工技术 ...71 3.2承台及墩身施工关键技术.. ..74 3.2.1薄壁空心墩爬模施工技术 ..74 3.2.2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技术 ...82 3.2.3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施工技术 3.3预制梁施工关键技术. ...91 3.3.1后张法箱梁预制施工技术 ..91 3.3.2后张法预应力T梁预制施工技术 ...96 3.3.3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预制施工技术 ..10 3.3.4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自动凿毛施工技术 ...103 3.3.5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T梁施工技术 ..105 3.4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关键技术 ..109 3.4.1刚构连续梁0号块托架现浇施工技术 ..109 3.4.2合龙段及体系转换施工技术 ..113 3.4.3转体姿态自纠偏桥梁平转施工技术, ..118 3.5桥面系关键技术. ..123 3.5.1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桥面施工技术 ..123 3.5.2桥面精铣刨施工技术, ..126 3.6钢梁施工关键技术 ..128 3.6.1上跨既有高速钢箱梁架设施工技术, ..128 3.6.2钢混叠合梁施工技术 ..134 3.7桥梁顶升和拼宽施工关键技术, ..138 3.7.1桥梁顶升技术. ...1.38 II
3.7.2桥梁拼宽技术 ...142 3.8涵洞施工技术 ..146 3.8.1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 ..146 第4章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151 4.1洞身开挖施工关键技术 ..151 4.1.1全断面法施工技术.. ...151 4.1.2二台阶法施工技术 ..156 4.1.3中隔壁法(CD法)施工技术 ..161 4.1.4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 ..163 4.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1361-2023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规范.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 /T 11361 -2023
风电场 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cation of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or wind farm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系统架构及配置、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控制、性能指标、现场测试等。
本文件适用于并网型风电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19963.1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第1部分:陆上风电
GB/T19582(所有部分)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GB/T2027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DL/T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5149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systemofwindfarm根据电网实时运行工况对风电场能量进行综合管理与配置调度,并自动闭环控制风电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系统。
3.2
闭锁 automatic blocking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由于非正常工况而暂停执行某种控制功能,并且可在非正常工况消失后恢复到原控制状态。
4 基本要求
4.1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应以执行电网调度指令、优化运行为目标,应符合GB/T 19963.1-2021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要求。
4.2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是风电场内的各可控风电机组,实时跟踪电网调度下发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控制指令,同时实时反馈风电机组及风电场运行信息。4.3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适用于在电网稳态条件下的自动控制,在电网异常或故障等暂态情况下,应退出自动控制功能。
4.4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应采用数据采集和控制策略一体化设计,各功能模块在逻辑上相互独立,控制策略及执行周期相互匹配。
4.5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应具备接收、执行远方指令和就地指令的功能,同时应具备对风电机组(有功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1360-2023 超期服役风电机组设备健康状态评估规程.pdf
NB /T 11360 -2023
超期服役 风电机组设备健康状态评估规程
Code for assessing health conditions of wind turbines in extended service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 布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总体要求1
4风轮系统检查2
5机械传动系统检查4
6塔架检查6
7基础检查7
8高强度螺栓检查8
9电气系统检查9
10控制系统检查10
11评估结论及建议11
附录A(资料性)塔筒钢板厚度的筒壁减薄率及减薄速率计算13
附录B(资料性)螺栓超声检测要求及机械和物理性能14
附录C(资料性)机载变压器的状态评估试验项目、方法和标准15
附录D(资料性)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方法和标准16
参考文献17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超期服役风电机组设备及相关附件开展健康状态评估的基本规定、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陆上风电场超期服役风电机组设备健康状态评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T5779.1 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钉和螺柱一般要求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GB/T 24344工业机械电气设备耐压试验规范
GBT 26680永磁同步发电机 技术条件
NB/T 10569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检修技术规程
GB/T 37257风力发电机组 机械载荷测量
NB/T47013(所有部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47013.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 47013.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10567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检修技术规程
NB/T 10570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NB/T 10571风力发电机组联轴器检修技术规程
NB/T 10572风力发电机组制动器检修技术规程
NB/T 10583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检修技术规程
JB/T2650 大型交流电机集电环与刷架
JGJ/T 10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T 456雷达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
VDI3834 风能涡轮机机械振动的测量与评价(Measurementandevaluation of the mechanicalvibration of wind energy turbines and their components-Onshore wind energy furbines with gears )
3 总体要求
3.1 有下列情况的宜进行超期服役风电机组设备健康状态评估:a)风电机组运行时间已达到 GB/T 18451.1 中规定的风电机组 20 年的设计寿命:b) 风电机组在役运行。
3.2 超期服役风电机组设备评估范围应包括风轮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塔架、基础、高强度螺栓、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
3.3 宜根据其功能,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评估,包括:
a) 资料分析。通过风电场运维和检修资料、事故和故障分析、风电场日常巡视、定期现场检测和维护记录以及风电机组系统功能、性能测试结果等资料,开展风电机组健康状态评估。常规技术检查。通过叶片的检查分析、传动链的振动监测、油品检测以及设备在役无损检测等检查结果,开展风电机组健康状态评估。
长期跟踪检测及取样试验。通过安装在线的振动或载荷监测系统,必要时对风电机组进行破坏性试验或取样试验,分析机组运行状态、损伤原因及损伤程度。3.4 根据设备检查结果评估为良好、轻微损伤、一般损伤、严重损伤4个等级:
良好的判定依据为,设备主要功能、外观表面、结构内部没有可见或通过常规技术手段发现的a)损伤。
轻微损伤的判定依据为,设备主要功能正常,外观表面或内部结构存在轻微的损、脱落、较b小的裂纹、夹渣、未黏合等,正常运行不致引发结构失稳或引起破坏。一般损伤的判定依据为,设备主要功能存在一定的不足或风险,外观表面或内部结构存在较严C重的磨损、脱落、中等长度的裂纹、大范围的夹渣、大面积的黏合等,正常运行可能引发结构失稳或引起破坏,极端工况下极易引发结构破坏或功能失效。
严重损伤的判定依据为,设备主要功能基本丧失,外观表面或内部结构存在严重的磨损、脱落、超过标准规定的裂纹、大范围的夹渣、超大面积的黏合等,正常运行极易引发结构失稳或引起破坏,极端工况下引发结构破坏或功能失效。
风轮系统检查
风轮系统检查主要包含叶片检查和轮毂检查。
4.1 叶片检查
4.1.1 叶片检查方法4.1.1.1 叶片检查宜采用目视法、敲击法、无损检测法和破坏性试验等方法。4.1.1.2 宜采用目视法和敲击法对叶片进行检查,当叶片主梁位置发现微裂纹、横向裂纹、旧伤等现象,可能存在褶皱、黏接不全等严重问题,建议对叶片主梁内部、壳体及腹板结构胶黏接情况进行无损检测。
4.1.1.3 无损检测主要采用超声检测,检查叶片内部是否存在孔洞、分层、褶皱、脱胶和结构胶不均匀等缺陷。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1359-2023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保护系统现场试验规程.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 /T 11359 -2023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保护系统现场试验规程
Code for on-site test of wind turbine safety protection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 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风力发电机组安全保护系统现场试验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已投运陆上和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安全保护系统现场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53电工术语 风力发电机组
GB/T 18451.1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要求
GB/T 19960.1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2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25385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及维护要求
GB/T25386.1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
风力发电机组 控制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25386.2
GB/T31517.1 固定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GB/T35854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组件机械振动测量与评估
GB/T 37424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及维护要求
DLIT796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2900.53、GB/T18451.1、GB/T19960.1、GB/T25386.1和GB/T31517.1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总体要求
4.1 机组安全保护系统现场试验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试验操作方案、安全风险防范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2机组安全保护系统现场试验环境应符合GB/T18451.1、GB/T31517.1中机组运行环境的要求,不得在雷电、冰冻、大风、高温、低温等自然环境下开展机组安全保护系统现场试验工作。4.3 机组安全保护系统现场试验应先进行紧急停机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其他试验。
4.4 机组安全保护系统现场试验安全应满足 DLT796的相关要求。4.5 试验人员应熟练使用试验设备,掌握试验要求,了解和掌握工作范围内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4.6机组安全保护系统试验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恢复机组原有功能设置及设定参数值,不影响机组正常投入运行。
4.7 机组安全保护系统试验操作结束后,应编制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格式见附录 A。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1
5试验准备2
6紧急停机试验2
7叶轮超速试验2
8振动超限试验4
9扭缆触发试验4
10温度超限试验5
11大风切出保护试验5
12制动器磨损试验5
13液压油油位低试验…6
14电网掉电保护试验6
15变桨控制系统通信丢失试验7
16变流器通信丢失试验7
17主控制器失效试验…8
18400V供电电源故障试验8
19变桨后备电源试验…9
20传感器失效试验9
附录A(资料性)试验报告格式1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1358-2023 风力发电机组后备电源运行维护规范风力发电机组.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 /T 11358 -2023
风力 发电机组 后备电源运行维护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auxiliary powersupply of wind turbine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风力发电机组后备电源的运行1
5.1监视与操作…1
5.2巡视检查…2
5.3异常故障处理2
6风力发电机组后备电源的维护…3
6.1维护周期3
6.2维护项目3
附录A(资料性)风力发电机组后备电源维护5
附录B(资料性)风力发电机组后备电源维护作业记录单7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风力发电机组后备电源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后备电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53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25385-2019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及维护要求
GB/T35204-2017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手册
NB/T10439-2020风力发电机组不间断电源应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53、GB/T 25385-201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后备电源auxiliary power指风力发电机组配置的电化学电池、不间断电源(UPS),应急柴油发电机等电源。
总体要求4
4.1 现场运行人员应掌握风电场数据采集与监控、气象预报、通信、调度等系统的使用方法。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定期开展运行数据、指标统计、分析工作。4.2 现场维护人员应掌握机组维护作业手册,能够按照维护工艺、工序、测试方法和质量标准完成机组维护工作,并具备对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的预判分析能力。4.3 铅酸蓄电池、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等作为变桨后备电源,应能提供风力发电机组紧急顺桨时所需能量4.4 UPS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的后备电源,应能提供主电源断电时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能量。4.5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和控制系统的后备电源,应能提供主电源断电时偏航系统和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能量。
4.6 报废的后备电源、柴油发电机更换的废油和耗材不得随意丢弃,应交由相关资质单位回收处理4.7 应对后备电源在运维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更换记录、技改记录、检测记录等文件进行保存。
5 风力发电机组后备电源的运行
5.1 监视与操作
5.1.1 蓄电池超级电容、锂电池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后备电源投入运行时,应监视变桨系统工作状态后备电源工作电压、变桨柜温度、充电电压、变桨角度等参数。5.1.2 UPS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后备电源投入运行时,应监视电压值,符合 NB/T 10439-2020 中第 4.3.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1343-2023 光伏发电资源利用率评估导则.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 /T 11343 -2023
光伏发电资源利用率评估导则
Guidelines for photovoltaic power resource utilization assessment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 布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2
5资料收集2
6利用率计算3
7分析评估3
附录A(资料性)评估资料收集表4
附录B(资料性)光伏发电资源计算6
附录C(资料性)光伏发电资源强弱光期判别方法8
参考文献9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光伏发电资源利用率评估的总体要求、资料收集、利用率计算、分析评估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通过 10kV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光伏发电站。配置储能的光伏发电站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526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50797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光伏发电站photovoltaic(PV)powerstation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注:一般包含变压器、逆变器和光伏方阵,以及相关辅助设施等。[来源:GB/T19964-2024,3.1]
3.2组件有效面积 active module area
组件有效面积等于组件中全部太阳电池面积的总和。
注1:品硅组件的有效面积包含删线面积,薄膜组件的有效面积包含死区面积、刻线面积。
注 2:组件有效面积有时也被称为组件窗口面积。
来源:GB/T34160-2017,3.2]
3.3跟踪系统trackingsystem
通过支架系统的旋转对太阳入射方向进行实时跟踪,从而使光伏方阵受光面接收尽量多的太阳辐照量,以增加发电量的系统。
[来源:GB/T50797-2012,2.1.9]
3.4单轴跟踪系统single-axistracking system
绕一维轴旋转,使得光伏组件受光面在一维方向尽可能垂直于太阳光的入射角的跟踪系统。[来源:GB/T50797-2012,2.1.10]
3.5双轴跟踪系统double-axis trackingsystem
绕一维轴旋转,使得光伏组件受光面在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的入射角的跟踪系统。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589-202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pdf
ICS 27.010 F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89 -2020 代替GB/T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eneralrules for calculation of the 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2020-09-29发布 2021-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58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与GB/T2589-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进行了修改(见3.2.3.3 3.5~3.8,2008年版的3.2,3.3,3.5~3.8),增加了定义“折标准煤系 数”(见3.9); 增加了“边界划分”(见第5章); 将“综合能耗计算的能源种类和范围”进行了修改,分别纳人"计算原则”和”计算范围”(见第4 章和第6章,2008年版的第4章); 一修改“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原则”为"折算为标准煤的要求”(见第8章,2008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附录A和附录B(见附录A和附录B,2008年版的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北京志诚 宏业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关村现代能源环境服务 产业联盟、北京合创三众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可视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佛 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海红、李鹏程、林翎、孙志辉、冯超、张伟、刘猛、成志刚、蒋芸、李清举、张已男、 李红霞、高维嘉、魏一鸣、梁秀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5891981 GB/T 2589-1990 GB/T 2589-2008.
GB/T 2589-202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能耗计算原则、边界划分、计算范围、计算方法以及折算为标准煤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用能单位(含次级用能单位或其组成部分)的能源消耗指标的计算.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02.4热学的量和单位 GB/T3484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8749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法 GB/T28751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耗能工质energy-consumedmedium 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不作为原料使用、也不进人产品,在生产或制取时需要直接消耗能源的工作 物质.
3.2 能量的当量值energycalorificvalue 当量值energy calorifie value 不同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的相当量,按照能量的法定计量单位焦耳,热能、电能、机械能等不同 形式的能量,其相互之间的换算系数均为1.
3.3 . s 等价值energy source equivalentvalue 生产单位量的二次能源或耗能工质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折算成一次能源的数量,以标准煤表示.
3.4 用能单位energy consumptionunit 具有确定边界的耗能单位.
3.5 综合能耗prehensive energyconsumption 在统计报告期内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 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GB/T 2589-2020 注1:对生产金业,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能耗总和.
注2:综合能耗的单位通常为:克标准煤(gce)、千克标准煤(kgce)和吨标准煤(tce)等.
3.6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for unit output value 统计报告期内,综合能耗与用能单位总产值或增加值(可比价)的比值.
注: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通常为:千克标准煤每万元(kgce/万元)、吨标准煤每万元(tce/万元)等.
3.7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prehensive enery consumption forunit output of product 统计报告期内,综合能耗与合格产品产量(作业量、工作量、服务量)的比值.
注1:产品是指合格的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 注2:对以原料加工等作业量为能耗考核对象的用能单位,其单位作业量综合能耗的概念也包括在本定义之内.
注3: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根据产品产量(作业量、工作量、服务量)量纲不同可包括:千克标准煤每千克(kgce/ kg)、千克标准煤每立方米(kgce/m²)等.
3.8 为在同行业中实现相同产品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可比,对影响产品能耗的主要因素加以修正所计 算出来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注:单位产品可比综合能耗单位根据产品产量(作业量、工作量、服务量)量纲不同可包括:千克标准煤每千克 (kgce/kg)、千克标准煤每立方米(kgce/m²)等.
6 折标准煤系数standard coalcoefficient 折标系数standard coal coefficient 能源单位实物量或者生产单位耗能工质所消耗能源的实物量,折算为标准煤的数量.
注:按照能源实物量不同,折标准煤系数的单位可包括:千克标准煤每干克(kgce/kg)、千克标准煤每立方米(kgce m²)、千克标准煤每干瓦时[kgce/(kWh)]、千克标准煤每兆焦(kgce/MJ)等 4计算原则 4.1合规性.
综合能耗计算包括的能源种类等应符合国家能源统计等要求.
4.2完整性.
综合能耗计算应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全部能源和耗能工质,不得漏计、重计.
4.3准确性.
综合能耗的计算应准确反映用能单位真实的、可计量和可核查的能源消耗量.
4.4一致性.
在统计报告期内计算综合能耗时,边界划分、计算方法等应保持一致.
5边界划分 5.1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划定合适的计算边界.
针对综合能耗计算的目的和实际情况,边界 可以是用能单位的整体,或者是次级用能单位,也可以是其组成部分.
5.2边界划分可采用不同形式,选择其中一种确定综合能耗计算的边界.
边界一经确定,在综合能耗 计算过程中不应改变,边界划分示意图见图1.
示例1:基于生产系统进行划分,边界内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轴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如图1a>所示.
示例2:基于地理位置进行划分,边界内包括该地理位置建筑物内的用能系统、设施和设备,如图1b)所示.
示例3:根据组织机构录属关系进行划分,边界内包括组织机构录属部门内的用能系统、设施和设备,如图1c) 所示.
2 GB/T 2589-2020 边界 边界 →边界 主要生产系统 建筑物1 建筑物3 行政部 配送部 (办会室) (全库) 辅助生产系统 建筑物4 销售部 建筑物2 (车间1) (实验室) 建筑物5 研发部 生产部 胜属生产系统 (车同2) a)生产系统边界 b)地理位置边界 c)组织机构隶属关系边界 图1边界划分示意图 5.3以次级用能单位或用能单位的组成部分为边界时,应具有单独能源计量.
5.4用能单位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两个或多个次级用能单位或其组成部分,可以根据需要划定多个边 界,便于用能单位计算综合能耗.
6计算范围 6.1综合能耗计算范围包括实际消耗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等各种能源,含用作原料的能源.
实际消 耗的各种能源可按照GB/T3484、GB/T28749、GB/T28751等计算.
6.2耗能工质消耗的能源应纳人综合能耗计算.
耗能工质主要包括新水、软化水、压缩空气、氧气和氮 气等.
6.3能源及耗能工质在用能单位内部储存、转换及分配供应(包括外销)过程中的损耗,应计人综合 能耗.
6.4计算综合能耗可采用的原始数据包括能源计量器具读数记录、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数据记录、能源 统计报表、发货单、能源费用账单等.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应符合GB17167的要求.
7计算方法 7.1综合能耗按公式(1)计算: E=∑(E.×k) (1 ) 式中: E 综合能耗; 消耗的能源种类数: E. -生产和/或服务活动中实际消耗的第i种能源量(含耗能工质消耗的能源量); k,-第i种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
注:综合能耗主要用于考察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耗总量.
7.2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按公式(2)计算: E G ( 2) 式中: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J/T 553-2024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编码规则.pdf
ICS35.040 CCS A24 CJ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行业标准 CJ/T553-2024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 代码 编码 规则 Codingrulesfor unifiedidentification code of urban digitalpublicinfrastructure 2024-04-15发布 202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CJ/T553-2024 目次 前言 I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编码要求 5.1编码原则 5.2编码对象 5.3编码结构. 6分类代码要求 3 6.1分类要求 6.2类代码要求 6.3分类代码管理要求. 7自定义代码要求 8编码和应用. 8.1编码 8.2应用.. 8.3回收. 8.4变更和撤销 附录A(资料性) 基本属性数据表的示例 附录B(资料性) 分类代码表的示例 8 参考文献. 13 CJ/T55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改革和发展司提出.
本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华易智美城镇规划研究院(有限合 伙)、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襄阳市大数据中心、襄阳市城市 运行管理中心、宜昌恒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宜昌城市大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智慧城 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 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省数字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 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院、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汉江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吉奥时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重 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城际规划建设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存东、梁峰、邹江、王新平、宋福平、张华、秦威、屈伟、陈曦、杨桓、 陈宁、彭进双、陈中治、聂俊、李博闻、王圣伟、朱方君、王洪深、石亚男、丁凡、李艳霞、柳谦、 胡林、刘坤、朱毅、何爱利、汪畅、汪军、鲁志俊、张国庆、刘卫未、胡钰、赵延军、刘艳峰、吴雨.
CJ/T553--2024 引言 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需要更好地汇集城市各类信息数据,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编码,即 对城市中涉及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的各类对象赋予类似于居民身份证号码的身份识别代码,通过 身份识别代码保证其身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唯一性,将各类信息数据通过身份识别代码进行关联串接, 实现更精准、高效的数据共享应用.
目前,各行业已经发布实施了多项分类编码标准,但编码的格式、含义差异较大.
本文件通过建 立城市统一的身份识别代码编码规则,规范城市各类对象的身份识别代码编码工作,以实现身份识别 代码的统一.本文件并非取代已有的各项分类编码标准,面是以统一管理和应用为出发点,建立一套 既可与原有规则并行,又能实现数据信息标准化治理的城市级身份识别代码编码体系.
本文件编制过程中研究了MA编码、OID编码、GS1编码、Ecode编码、Handle编码、GUID编 码等多种编码体系.
基于满足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需要,为保证编码的简洁性和有足够的容 量,经充分研究和论证,最终采用了由行政区划代码、分类代码、自定义代码组成的21位的统一识别 代码[简称:UIC编码,即统一识别代码(Unified IdentificationCode)]. CJ/T 553-2024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编码规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的编码原则、结构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的编码体系构建及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7027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1011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10114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T1771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校验字符系统 JGJ/T496房屋建筑统一编码与基本属性数据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1011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urban digitalpublicinfrastructure 数字李生城市的公共性、集约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CIM基础平台、“一标三实”、统一编码以及 相应的软硬件支撑和管理机制等内容.
3.2 编码coding 将事物赋予具有一定规律、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处理的符号,形成代码元素集合的过程.
[来源:GB/T7027-2002.4.2.有修改] 3.3 统一识别代码unifiedidentification code 按统一规则编制的、代表唯一事物的一组字符.
3. 4 编码对象codingobjects 被赋予统一识别代码的特定事物.
3.5 回收recycle 将已编制但未实际分配给编码对象的统一识别代码重设为可供分配的状态.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正式版 GB/T 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标准(2024年版).pdf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T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 设计标准 Standardforsoundreinforcementsystemdesignofauditorium (2024 年版) 2006-01-18发布 200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soundreinforcement system designof auditorium GB/T50371-2006 (2024年版)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6年5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24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标准 GB/T50371-2006 (2024年版) ☆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网址:.jhpress.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椰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 邮政编码:100038电话:(010)63906433(发行部) 三河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刷 850mmX1168mm1/322.25印张51千字 2024年5月第2版2024年5月第1次印刷 ☆ 统一书号:1551821360 定价:14.00元 :(010)6390640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24年第63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国家标准《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一2006) 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24年8月1日起实施.
标准名称修改为《厅 堂扩声系统设计标准》,标准编号修改为GB/T50371-2006.
局部修订的条文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mohurd. gov.cn)公开,并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4年4月24日 局部修订说明 本标准此次局部修订工作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9年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 标函(2019]8号)的要求,由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完成的.
此次局部修订工作按照国家有关安全、节能和环保等法规及 现行规范的要求,修订完善了安全和新技术在厅堂扩声系统设计 相关条文方面的内容.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修改和增加了部分术语; 2.增加了数字网络信号传输处理方式的技术要求; 3.增加了系统可靠性及安全防范的相关要求; 4.调整和增加了部分设计指标; 5.增加了舞台返听系统和辅助系统的技术要求; 6.将部分定性要求量化; 7.增加了系统的考核与评价要求.
此次局部修订共57条,分别为第1.0.1、1.0.2、1.0.4、 1.0.5、1.0.6、2.0.1、2.0.3、2.0.4、2.0.5、2.0.6、2.0.7、2.0.8、 2.0.9、2.0.10、2.0.11、2.0.13、3.1.1、3.1.3、3.1.7、3.2.1、 3.2.2、3.2.3、3.2.4、3.2.5、3.2.6、3.3.1、3.3.2、3.3.3、3.3.4、 3.4.1、3.4.2、3.4.3、3.5.1、3.5.2、3.5.3、3.5.4、3.6.1、3.6.2、 3.6.3、3.6.4、3.6.5、4.1.1、4.1.2、4.1.3、4.2.1、4.2.2、4.2.3、 4.2.4、5.0.1、5.0.3、5.0.4、5.0.5、5.0.6、5.0.7、5.0.8、5.0.9、 5.0.11.
新增49条,分别为第1.0.3A、2.0.1A、2.0.1B、2.0.1C、 2.0.1D、2.0.1E、2.0.2A、2.0.11A、2.0.14、2.0.15、2.0.16、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减压水池在大高差供水系统中的应用分析.pdf
2019年第15期 Engineering Eqipment sndMaterils |工程设备与材料|97 减压 水池 在大高差 供水系统 中的应用分析 谢华明”,陈伟 (1.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2.湖南辉达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在大高差供水系统中,减压是保证整个供水系统安全的重要播施,文章根据类似工程的减压方案,重点比较了 减压间和减压水池两种减法方案,论选了两种减压方式的优缺点,并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及两种减压方式特点确定在本项目 设计中采用减压水池作为供水系统的减压方式:详述了减压水泡中手动闻门、泄压闻、电动阀门及流位闻的安装、运行方 式及控制原理,并结合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优化了相关参数,希望对于类似项目的设计及调试运行有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高差供水系统:减压闽:减压水池:控制方式: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9) 150097-02 南方某县城新建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水厂,水厂清 虑减压阀及减压水泡两种减压方式,并根据优缺点选择 水池出水标高约为660m,水厂规模近期为2×10m/d, 最终减压方式.
远期为8×10md.厂区水源为水库水、重力自流至厂区, 2.1减压间减压 水源水质好,主要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 减压阀又分比例式减压阀及可调式减压阀,由于可 供水范围为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重力供水,近期实施 调式减压阀可保证末端压力为设置数值,但一般用于水 配水管网敷设,主要考虑现有道路并结合远期配水管网 平方向的安装,本项目允许阀后压力波动,设计为比例 规划进行布置,大致为城区根据现有道路将配水管布置 式减压阀.
其比例式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和出口压力始终 为大环管,后期根据规划道路逐渐补充联络管,周边乡 保持一定的比值,如2:1、3:1、3:2等.
压力比 镇供水从环管接出,布置为支管供水.
值是通过活塞式阔芯两端直径比值决定的.
加工装配好 县内地貌主要特征以山地为主,四面环山,丘网盆 后其进出口压力比值就已固定,无法更改.
当减压阀进 地相间.
部分乡镇与主城区地形高差大,在整个管网设 口压力上升或下降时,减压阀出口压力也会成比例上升 计过程中,为保证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供水范围,进行 或者下降,始终保持固定的比例值.
其适用于对阀后压 了局部加压及减压处理,加压供水范围一般仅涵盖小高 力变化要求不严格的场合,常用于竖直方向上的减压.
差供水区域,而减压供水则涵盖的供水范围为地形高差 减压润已大量运用于各种减压场所,因其安装方便、 30~300m.在此类大高差区域中为保证供水系统安全 占地少、施工简单,费用较低,供水不与空气接触,可 平稳,减压措施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主要难点, 尽量保证水质安全等各种优点,受到设计师及建设单位 如笔者此次设计的其中一个乡镇供水,供水区域与主城 的青眯,尤其是在建筑物内空间狭小的场所.
区地形高差达200m以上,如何妥善运用减压措施成为 同时减压阀因阀后仍保留有压力,在需要减压的数 此城镇供水安全的重点.
减压措施得当,供水量及供水 值保持一定时,需要设置的级数较多,且大高差区域, 保证率均能大幅提高,措施不当,则供水保证率将大打 若减压阀失效,静压传导至阀后,则会导致阀后压力剧 折扣,可能存在经常停水维修的隐患.
增,进一步加重或者破坏后续减压阀.
在本项目这种大 高差供水系统中,若减压不彻底,损坏后对整个供水系 1工程设计参数 统的影响极大,且后期维护工作量也会较大.
这也是笔 供水目标乡镇镇区地形标高在400~420m,供水总 者在本项目中慎用减压阀的原因.
人口约3000人,参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减压阀一般采用并联安装,便于检修及维护,阀前 2006)、《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及 后设置压力表及其他必要配件.
减压阀安装方式如图1 《湖南省用水定额》(DB43T388-2014)等相关规范及 所示.
常用资料,本项目人均用水量近期取为125L/d,远期取 为150L/d,供水量近期的为375m/d,远期约为450m²/d, 1. 2 3 45 配水主管管径按照远期供水规模一次性敷设完成,采用 DN200球墨铸铁管.
2不同减压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 NOMKE 在大高差供水系统中,为消减沿线富裕水头,保证 系统平稳安全运行,常考虑在管道中设置调压井、减压 1.压力表:2.Y型过滤器:3.软接头; 阀,或者将管段分为若干段,在每段管道末端设置减压 4.比例式减压阀:5.检修阅阀.
水池将池前管道压力消除等措施.
本项目配水管管 图1减压阀安装方式示意图 径较小,供水流量较小,几何高差大,考虑调压井常用 22减压水池减压 于大流量以及输水方式过渡处的调压,本次设计重点考 减压水池为散开式水池,将一段完整配水管道以水 池为节点分为几段配水管,单个减压水池将上游管道来 作者简介:谢华明(1985一),男,项士,工程师,研究方向: 水水头完全泄压,下游段管道静压力以减压水池液位高 市政给排水.
度为准,以此往后推,最末端配水管最大静压力以最后 98-|工程设备与材料|Engineering Equipment and Materils 2019年第15期 一个水池最高液位为准.
慢,则能有效降低水锤产生的压力,在前后高差已定 减压水池的减压方式最为彻底,整套配水管网系统 的情况下,阀门的开启度也能有效匹配管道流量、流速 压力不会随前端用水、设备损坏等外在因素面产生大的 对应的管道水损,同时也可以降低水锤产生的压力 波动,可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后期维护较简单.
同 因此,本设计在进水管方向,依次安装手动闸阔、 时由于减压水泡为构筑物,整体占地面积大、施工成本 泄压阀、电动闸润、液位控制阀、液位计等设备,出水 高、工程量大,且减压水泡泄压后供水与空气接触,可 方向设计检修闸阀,并根据规范在减压水池设置溢流、 能存在二次污染.
减压水池大致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放空、消能等配套设施.
其主要控制方式为利用液位计 控制水泡液位高低,控制前段电动闸阀在30s内进行启 闭,可有效防止水锤的产生或降低水锤产生时的压力, 减压水施 若电动阀门或者液位计失效,导致水池水位过高,液位 电 控制阀在水位达到溢流水位时自动关闭进水管,液位阀 的突然关闭将引起水锤的产生,为降低水锤的危害,在 前端设置泄压阀,并将泄压阀泄压压力取最大静压力 0.2~0.3MPa,及时将管道中水锤压力泄压,保护管 道及设备.
同时调整最前端手动闸阀的开启度,降低水 锤压力的同时增加管道阻力,使减压水池的进出水量尽 1.手动网网:2.淮压阀:3.电动网阀:4.液位阀.
量平衡,可有效减少配套设备如电动阀门的频繁启闭.
图2减压水池大致平面布置 4 结束语 减压水池的设置 通过综合比较,本项目采用减压水池方式更符合本 具体涉及工程案例时,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综合考 项目特点,在实际运营中,减压水池因减压彻底,配套 虑采用减压润或者减压水池,亦或者两种方式组合减压, 设施设备配置得当,整套供水系统均能正常平稳运行, 均可有效降低管道多余水头,保证供水系统平稳运行.
供水范围内用户用水保证率高.
但因供水区域为乡镇, 本设计中重点考虑后期维护及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小时变化系数较大,水池前端设施的电动阀门启闭仍较 充分与建设方及运营方探讨,并结合相关工程案例,同时 为频繁,且电动阀门启闭时间较长,在关闭过程中存在 考虑本设计中此处供水管道较长,需要进行二次补氯等处 水池水位继续上升导致液位阀关闭现象,建议在运营过 理,决定采用减压水泡的减压方式消除管道中富余水头.
程中通过较长时间用水数据的分析,调整前端手动间阀 考虑管道承压、配套设备工作压力、水锤等因素影 的最优开启度,同时增大电动阀门关闭水位与液位阀关 响,具体设计为在标高600m、550m、500m(可根据现 闭水位高差,避免液位阀关闭,可有效降低电动阀门启 场情况据此标高上下调5m均可,以便于场地选择及施工) 闭频率及水锤产生,有利于配水系统安全、平稳运行, 3处设计减压水泡,并在450m标高处设置一调蓄水池 可减少后期运营过程中人工现场控制及相关设备使用次 (调蓄水池兼做调蓄、减压、补氯用),减压水池有效 数,降低运营成本.
水深2.5m,有效容积20m²,体积选择主要参考高日高时 30min用水量的池体容积.
调蓄水池有效水深2.3m,有 参考文献: 效容积90m”,体积参考高日用水量的20%,出水管采用 [1]韩建军,张天天,陈立志,等,大落差重力输水工程关阀控 DN200钢管接球墨管,保证高日高时的配水,同时在调 制对水锤防护效果[J].水利天地 2015(2):4-6 蓄水池出水口进行补氯,并根据设置在末端的余氯监测 [2]唐迪,可美玲,王婷婷,超高落差长输供水工程减压消能方 仪及时调整补氯量.
由于管道中水损基本等于水池之间 案优选实例研究[J].累龙江水利 2015 11 (6) :11-13 的几何高差,管道出水流量较大,综合考虑造价及设计 [3]徐大伟,彭怡,长距离大高差有压重力流原水输水管道改 需求,本次设计在水池之间采用DN150的期管进行连接, 扩建设计[J].给水排水 2012 10(38):112-114 配套同口径的阀门配件等.
[4]孙万功.长距离输水管道减压措施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 水泡之间为重力输水,虽设置减压水池后,管道静 2003 (3) : 5758 压大为降低,但在运行期间,若管道中的阀门突然关闭, [5]季宇,何化.重力带压长距离输水系统设计实例分析[J]. 仍会产生水锤现象,当水锤压力超过管道、设备允许承 中国拾水排水 2015 6(11):4346 受的压力时,管道及设备将会损坏.
由于水锤产生的本 [6]朱小双长距离大高差多级消能重力流输水系统水锤防护 质仍是水流动量变化引起的,面水流动量变化又由管中 研究[M].两安:长安大学,2013. 流速变化引起,若通过延长关阈时间改变流速变化的快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30254-2024 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pdf
ICS 27.010 GB CCS F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0254 -2024 代替GB30254-2013 高压三相笼型 异步电动 机能效限定值 及能效等级 Minimum allowable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 efficiency grades for cage three-phase high voltage induction motor 2024-08-23发布 2025-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3025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30254-2013(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与GB30254-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 b)删除了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节能评价值(见2013年版的3.2); c)增加了电动机能效限定值的要求(见5.2,2013年版的4.3): d)删除了电动机节能评价值要求(见2013年版的4.4): e)更改了试验方法对额定功率的适用范围(见第6章,2013年版的第5章); f)增加I了3kV(3.3kV)和6kV电压1C01、1C11、1C21、1C31、1C81W冷却方法的高压三相笼型 异步电动机2极(氮定功率3550kW~10000kW)的能效等级指标(见表1,2013年版的表 1) ; g)增加了10kV电压IC01、IC11、1C21、IC31、1C81W冷却方法的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2极 (额定功率2500kW~10000kW)的能效等级指标(见表2,2013年版的表2): h)增加了3kV(3 3kV)和6kV电压IC611、1C616、IC511IC516冷却方法的高压三相笼型异步 电动机2极(额定功率2800kW~10000kW)、4极(额定功率2500kW~10000kW)、6极 1250kW~5000kW)、12极(额定功率900kW~4000kW)的能效等级指标(见表3.2013 年版的表3): i)增加了10kV电压IC611、1C616、IC511、1C516冷却方法的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等级 指标(见表4): j)增加了3kV(3.3kV)和6kV电压IC411冷却方法(额定功率1800kW~3150kW)的高压三 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等级指标(见表5); k)增加了10kV电压IC411冷却方法的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等级指标(见表6),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资任.
本文件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于201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 30254-2024 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 及能效等级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的能效等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50Hz三相交流电源供电,连续工作制的立式、卧式电动机和防爆型电动机,极数为 2极~12极,电压、冷却方法、额定功率范围如下: a)3kV(3.3kV)和I6kV电压,1C01、IC11、IC21 IC31、IC81W冷却方法,额定功率为200kW~ 25 000 kW; b)10kV电压.1C01、IC11IC21、IC31、IC81W冷却方法.额定功率为200kW~22400kW; c)3kV(3.3kV)和6kV电压,1C611、IC616、1C511、IC516冷却方法,额定功率为200kW~ 10 000 kW: d)10kV电压.1C611、IC616、IC511、1C516冷却方法•额定功率为200kW~10 000kW; e)3kV(3 3kV)和6kV电压,1C411冷却方法,额定功率为200kW~3150kW; f)10kV电压,1C411冷却方法,额定功率为200kW~2800kW.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T1032-2023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minimum allowablevalues ofenergyefficiency for cage three phase high voltage induction motor 在规定测试条件下,允许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效率最低的标准值.
4能效等级 电动机能效等级分为3级,其中1级能效最高.
各等级电动机在额定输出功率下的实测效率不应 低于表1~表6的规定,容差应符合GB/T755的规定.
在规定范围内,表中未列出额定功率值的电动机,其效率用线性插值法确定, GB30254-2024 5技术要求 电动机能效限定值要求如下: 输出功率下的实测效率不应低于表1、表2中3级的规定: b)3kV(3.3kV)和6kV、10kV电压,1C611、IC616、1C511、1C516冷却方法的电动机在额定输出 功率下的实洲效率不应低于表3、表4中3级的规定; c)3kV(3.3kV)和6kV、10kV电压,1C411冷却方法的电动机在额定输出功率下的实测效率不 应低于表5、表6中3级的规定.
6试验方法 额定功率2000kW及以下的电动机应按GB/T1032-2023中12.3规定的B法(测量输人和输出 功率的损耗分析法)确定,对于额定功率为2000kW以上电动机应按GB/T1032-2023中12.8规定 的H法(深槽和双笼电动机的网图法)确定,其中杂散损耗按推荐值计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649-2023 串联变压器继电保护技术导则.pdf
ICS 29.240 CCSK45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 行业标准 DL/T2649 -2023 串联变压器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Guideforprotectionrelayingofseriestransformer 2023-10-11发布 2024-04-1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2649--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 4总体要求 5保护功能要求 5.1一般要求. 5.2保护配置要求 5.3技术原则 6串联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 6.1一般要求. 6.2纵差保护及分相差动保护, 6.3串联绕组差动保护.. 6.4过流保护, 6.5过励磁保护.. 6.6绕组过电压保护, 6.7零序过流保护, 6.8平衡绕组零序过流保护, 8 7二次回路技术要求, 8 7.1模拟量采集要求 7.2开关量输出.. 附录A(资料性)串联变压器保护分区及保护测点位置 10 附录B(资料性)定值整定相关的典型串联变压器技术参数 12 T! 扫码免费兑换电子书 DL/T 264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 分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 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 计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业、顾乔根、崔玉、韩学军、张晓宇、涂崎、王兴国、李鹏、李捷、吕航、 孔飞、鲍伟、曹虹、程骁、鲁东海、孙仲民、孔祥平.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DL/T2649-2023 串联变压器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串联变压器相关继电保护的总体要求、保护功能要求、串联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二 次回路技术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的统一潮流控制器、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可控移相器 等主要柔性交流输电设备工程的串联变压器.
其他电压等级、其他类型的含串联变压器的柔性交流输电 设备,以及常规电网应用事联变压器的其他场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94.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20840.2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2900.49电工术语电力系统保护 GB/T40864一2021柔性交流输电设备接入电网继电保护技术要求 DL/T47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559220kV~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684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 DL/T770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866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 3术语定义 GB/T2900.49、GB/T1094.1、DL/T770-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串联变压器seriestransformer 具有一个与线路串联以改变线路电压值和(或)相位的串联绕组及一个励磁绕组的变压器,它不同 于自耦变压器.
3.2 串联绕组差动保护serieswindingdifferentialprotection 由串联变压器串联绕组的各端电流按相构成,反映串联变压器串联绕组相间或接地故障的差动 保护.
3.3 晶闸管旁路开关thyristorbypass switch(TBS) 由正反向并联晶闸管、限流电抗器及其附属设备构成的电力电子开关.
与被保护设备并联,用来旁 路被保护设备,具有快速触发导通、短时承受被保护设备故障电流的能力.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645-2023 配电网分布式保护技术规范.pdf
ICS 29.240 CCSK45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 行业标准 DL/T2645 -2023 配电网 分布式保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istributedprotectionofdistributionnetwork 2023-10-11发布 2024-04-1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2645-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保护功能要求及整定原则 5.1应用场景 5.2功能配置原则 5.3技术要求. 5.4整定原则 6对相关回路及设备的要求 6.1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 6.2 保护用电压互感器 6.3 电源要求 6.4 对时要求 6.5 断路器要求.. 6.6 数据通道, 7试验要求. 7.1主要技术性能试验 7.2动态模拟试验 附录A(资料性)配电网分布式保护典型应用场景 10 扫码免费 DL/T2645-2023 前言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 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国网安徽省 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家 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 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 有限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同文、于洋、金震、章吴、韦尊、李仲青、谢民、刘虎林、陈俊、李铁柱、 余江、宋志伟、陈福锋、刘丹、刘海洋、许永军、姚刚、陈宏山、许健、胡兵、黄飞、杨畅、蔡燕春、 侯磊、李蔚凡、杨琴、刘志仁.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II DL/T2645-2023 引言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配电网将由传统的纯负荷性网络过渡到高比例、 大规模有源配电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配电网阶段式过电 流保护在精准切除故障、缩小停电范围和快速恢复供电等方面的不足日益显现.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侧 重于配电网主干线路故障定位、隔离和供电恢复,配电网分布式保护由保护装置间横向通信实现配电 网故障的快速精准隔离,更好发挥继电保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第一道防线功能.
在遵循现有配电网保 护配置原则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配电网光纤通道或高可靠性、低延时的无线信道,应用配电网分布 式保护,在使配电网全域具备选择性的同时,有效缩短配电网设备故障切除时间,并实现配电网继电 保护的可观、可控.
特制定本文件.
Ⅲ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641-2023 宽频电压测量装置选用导则.pdf
ICS 29.180 CCSK 4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 行业标准 DL/T2641 -2023 宽频电压测量装置选用导则 Guideforselectionof widebandwidthvoltage measuring device 2023-10-11发布 2024-04-1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国电大出版社 DL/T 2641-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使用条件 4.1正常使用条件 4.2特殊使用条件 5技术要求. 5.1额定一次电压 5.2绝缘要求.. 5.3温升要求. 5.4无线电干扰电压(RIV)要求 5.5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 5.6准确度等级及误差限值 5.7频率特性要求 10 5.8阶跃响应要求 11 5.9机械强度要求 II 5.10防护等级要求. 12 5.11 分压器的补充要求 12 5.12 光纤传输的总衰减 12 5.13模拟量输出要求 12 5.14数字量输出要求. 12 6结构与选型要求 12 6.1结构要求.. 12 6.2选型要求.. 13 7试验.. 18 7.1试验分类 18 7.2型式试验. 18 7.3例行试验 25 7.4特殊试验 27 7.5抽样试验 28 7.6现场交接试验. 28 附录A(资料性)电磁现象来源与起因 29 附录B(资料性)宽频电压测量装置的分类 30 附录C(资料性)各种传感原理的宽频电压测量装置 31 附录D(资料性)由地电位抬升引起的测量误差 36 参考文献. 38 DL/T 264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03)和电力行业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DL/TC3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 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 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 限公司、四川省绵竹西南电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世维通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大学、长沙理 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巍、孙泽来、姚成、汪本进、刘彬、杨小光、谢施君、裘鹏、李伟、马鑫晟、 司文荣、须雷、杨忠州、谢兵、刘东伟、乐健、裴翔羽、胡泰山、陈骞、刘刚.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DL/T 2641-2023 宽频电压测量装置选用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宽频电压测量装置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结构与选型要求、试验等.
本文件适用于电力系统中换流站、变电站用测量、控制、保护和录波用的宽频电压测量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11.1-2012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2900.94电工术语互感器 GB4824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射频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7354一2018高电压试验技术局部放电测量 GBT11604-2015高压电气设备无线电干扰测试方法 GB/T13540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抗震要求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16927.2高电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第11部分:对每相输入电流小于或等于16A设备的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第12部分: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低频抗扰度 试验 GB/T17626.2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 抗扰度试验 GB/T20840.1-2010互感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T20840.6一2017互感器第6部分:低功率互感器的补充通用技术要求 GB/T20840.7-2007互感器第7部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GB/T20840.8-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GB/T21429户外和户内电气设备用空心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接收准则和设计推荐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639-2023 变电站间隔内设备集成式接线试验方法.pdf
ICS 29.180 CCS K 4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 行业标准 DL/T2639 -2023 变电站间隔内设备集成式 接线试验方法 Testmethodforintegratedwiringofequipmentinsubstationintervals 2023-10-11发布 2024-04-1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2639-2023 目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试验条件 ... 6试验方法 3 附录A(资料性) 变电站典型间隔 附录B(资料性) 试验引线结构 附录C(规范性)间隔内设备电气试验集成式接线试验装置配置 13 参考文献 15 国电大版社 扫码免费兑换电子书 DL/T263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高压试验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 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上海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 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科、肖艳、黄强、李洪涛、高山、杨景刚、刘建军、丁然、丁玉剑、姚修远、 卞志文、关为民、崔光鲁、张榆、苏宇、胡汉、刘媛、王如山、徐鹏、陆云才、倪建淘、李玉杰、刘咏飞、 马径坦、庄添鑫、徐阳、张照辉、秦剑华、尹泽、葛志成、刘俊博、潘一、揣振国.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DL/T2639-2023 变电站间隔内设备集成式接线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变电站间隔内设备电气试验集成式接线试验方法(以下简称“集成式接线试验方法”) 的一般要求、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35kV~1000kV变电站间隔内设备的集成式接线电气试验,其他电压等级变电站参 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793.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20840.5互感器第5部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T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393-2021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DL/T474.1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 DL/T474.3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介质损耗因数tan&试验 3术语和定义 GB/T501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间隔(变电站的)interval(ofasubstation) 变电站中的一部分回路,其中装有与所包含的指定回路相关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装置.
注:变电站典型间隔按回路类型,可分为进出线间隔、变压器间隔和母联间隔等,具体见附录A.
[来源:GB/T2900.59-2008,605-02-09,有修改] 3.2 常规接线conventionalwiring 单个试验项目采用单台试验设备进行试验时所采取的接线方式.
[来源:DL/T2007--2019,3.1] 3.3 集成式接线integratedwiring 与常规接线(3.2)相比,根据间隔中设备所测试项目需求,将试验引线进行优化集成,一次性接线 可完成多项电气试验的接线方式.
3.4 集线转换器integratedwiringconverter 一端与测量系统相连,另一端与试验引线相连,通过程序控制实现不同参数测量时试验引线的通与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91
92
93
…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