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1月 ( 第 167 页)

预制箱梁样板引路 “总结汇报材料 XXX环线XX合同段项目
工程概况 汇报 预制小箱梁施工工艺介绍 内容 三、 常见质量问题控制及预防措施 四、 预制小箱梁施工相关试题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ECTEe INFRASTAUCTURE CONSTRUCTION CO. LTD.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ECTEB INFRASTRVCTURE CONSTRUCTION CO.LTD.
南四环第2合同段工程简介 本工程第2合同段工程概况如下:第2合同段起于K107538,止于 K113553.415,全长6.015km,桥梁总长5.391km,路基0.624km,停车区1处.

第2合同段起于京广铁路西侧,止于麻雀湖,桥梁路基设计分段见下表.

表1桥梁路基设计分段表 序号 分段 桩号 分段长度 合同段长度 (m) (m) 京广铁路至停车区 路段高架桥(桥梁) K107538~K110906.5 3368.5 庙山停车区(路 基) K110906.5~K111530.236 623.736 6015.415 停车区至麻雀湖高 3 架桥(桥梁) K111530.236~K113553.415 2023.179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ECTEB INFRASTRVETURE CONSTRUCTION CO..LTD.
南四环第2合同段工程简介 路线走向: 第2合同段 项目经理部 京广铁路 武昌大道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06090 星光大道(下层) 文化大道银汉款 花 红先连现汽质 中百 左幅:27-434 右幅:310529 现皮力验连编小美建 1029.5 3(302x(3h305336 预留文 武汉市四环线黄家铺至中洲段 第1合同段线点K107538=第2合同段起点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CCTEB INFRASTRVCTURE CONSTRUCTION CO.LTD.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总一序 中国古代有很丰富的地质思想。

近代地质学作为研究地球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自然科 学在19世纪中叶从西方引人我国。

1909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开设地质学门 (系),开创了中国地质教育的先河,距今不过百年光阴!

在这100年的时间里,特别是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里,我国的地质事业和地质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 养了数十万的地学人才,在地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进入 21世纪,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同步,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在基础研究领域,以研究固体 源开发型”逐渐拓展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型”,进而全面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服务。

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加强,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空前拓展。

全球 的地球科学出现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全方位探索;“资源、环境、灾害、工 程”多功能并举;“宏观、微观、定性、定量”全面结合;“星际、地球、区域、局部”, “远古、古代、当今、未来”无所不包的新局面。

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大跨度、科学与技 术方面的大交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相联前所未有。

地质科学工作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机遇与挑战。

地球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依赖于地质教育。

地质教育必须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这是时 代的要求,也是地质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创立于1952年的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以地质、资源、 环境、地质工程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专业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

伴 随共和国发展的脚步,她已经走过了近60年的历程,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 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她已培养了8万余名专业人才,他们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的校训,献身于祖国的地质事业和其他各个行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坚持“特色加 精品”的办学理念,正在向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在进人“十二五”之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制订了地质学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 计划。

这一套涵盖了地质学专业20多门课程的系列教材,有的是在我校原有使用了多年 的老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有的是重新编写。

本套教材依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 质学专业“十二五”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体系,努力彰显学校多年办学实践形 成的特色和优势,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品德优良、 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素质。

教材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国内外近年来新 出版的相关教材,在教材体系上力求先进,在理论知识上力求创新。

参加教材编写的教师
既有年愈八旬、资深望重的老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还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教 师,体现了中国地质大学名师荟萃的学术氛围。

本套教材总计千余万字,从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到研究方法,到实际应用;从课堂理 论教学,到野外实践教学,囊括了地质学专业必修的大部分课程,代表了中国地质大学成 立60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教学成果和部分科研成果,集中了地大老、中、青三代人的智慧。

谨向参与教材编写的各位作者表示敬意。

相信本套教材的出版将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乃至全国地质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球科学博大精深,愿新时代的青年学子,热爱地质科学,热爱地质事业,努力学 习,大胆探索,揭开更多的地球科学奥秘!

赵鹏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二版前言 本教材是在1999年出版的《地球科学概论》(汪新文主编)的基础上修编而成,并 在基本继承原教材的风格、体系和内容的同时作了适当的补充、修改和调整。

原教材的最 主要特点是:以地质作用为主线,强调地质作用的过程与产物,把整个教学内容按内在联 系由浅人深地纳人一个完整体系;教材层次清楚,知识由基本概念逐步展开和深人,十分 有利于教与学;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领会起来条理清晰, 并能相互联系、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

但原教材也存在明显不足,主要 表现为,对地球系统科学的新进展吸收、融合不够,不利于学生尽早地了解当代地球科学 的一些前缘问题。

为此,本教材在继承原教材优点的基础上,更新了有关知识,增补或融 合了与地球系统科学相关的进展。

修编的教材体系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把原来的地质 作用主线与地球系统科学的进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总体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框架、核心的 基础地学内容,以地质作用为主线的结构体系。

本教材的体系特征与修编情况见下表。

第二版 修改 与地球系统 与地质作用 主要修编内容 主要作者 章节安排 情况 科学的关系 的关系 绪论 修编 地球系统、地球系统科学、数字地球等 汪新文 有关概念 方法论 第一章 修编 太阳系的特征等 汪新文、赵国春 地球系统的宇宙 基础知识与 第二章 修编 生物圈等...

高速公路桥梁T梁预制施工要 点
前言 本要点是结合实际,总结近年来福建省高速公路工梁预制施工一 些好的做法及经验,在《公路桥涵施工技禾规范》(JTJ041-2000) 《福建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指南》以及其他现行标准、规范的基 础上编制而成的。

该要点主要从T梁预制的施工技术、工艺等方面对原 有的标准、规范进行进一步补充,并附带了大量的图片以更直观、更形 象的方式进行说明,方便各参建单位进行检查、对比及改进。

加强施工 管理薄弱环节的监管工作,实现预制梁片“一片更比一片好”的目标。

一、施工准备
1、拌和站建设 拌合站工程简介平面示意图 拌和站 应合理划分为 产共 生活区、拌和 共活机本会员校内西陆进,吉城1号种 作业区、粗细 会高能量总长生人, 集 料区、材料 人:试是2人、并合地接拆员人, 人,我机人,#理工2人, 库及运输车辆 工1X15人:第车(8m2) 址长:招秀 停放区,并现 场悬挂平面布 中铁二十三馬集团一公司福州烧城高速公路RA5合局段 置示意图
紫二十三圆 拌和站的场地必须进行砼硬化处理,要求使用20c m厚片、碎石垫层,|12~15cm厚的C15砼作为面层。

场 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 小于1.5%,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面采用M7. 5砂浆进行抹面,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上部结构参考图宣贯
提纲 T 以往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编现浇箱梁参考图的基本情况 3 现浇箱梁参考图的结构计算 现浇箱梁的专项研究 预应力钢束与普通钢筋的布置 新编参考图的技术指标分析 参考图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
以往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桥梁的美观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浇连续 箱梁因具有外形简捷、美观、抗扭刚度大、整体性好、适用性强等优点,在桥 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往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整体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参考图并不多,各单位对此 类桥型的设计基本按特殊设计对待,由于箱梁问题较为复杂,国内研究也 并非完全成熟,各单位总体设计思想也存在差异,导致现浇箱梁设计图纸 的多样性.

外形尺寸不统一,给施工造成极大的不便和浪费 材料用量指标差异较大 设计中存 在的问题 配束或截面选择不合理,导致梁体出现裂缝等现象 应力指标控制不统一 设计不够精细化
以往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病害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是缺陷率是比较低,使用寿命比较长的桥梁 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质量病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系列教材 SYNTHETICGEOLOGY(2ndEdition) 综合地质学 (第二版) 王根厚王训练余心起主编 地资出版壮
综合地质学 (第二版) SYNTHETICGEOLOGY(2ndEdition)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系列教材 >地球科学概论(第二版)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 >综合地质学(第二版) >基础矿床学(第二版) >结品学与矿物学(第二版) >矿床学(第三版) >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第二版) >矿产勘查学 >岩石学(第二版) >矿产经济与管理(第二版) >岩浆岩岩石学 >地球化学 >沉积岩岩石学 >环境地球化学 >变质岩岩石学 >运感地质学(第二版) >构造地质学 >计算机地质制图(第二版) >古生物学教程(第三版) >地质学专业英语(第二版) >地史学简明教程 >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教程(第二版)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第二版) 周口店地区地质实习教程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第二版) >北京西山及长城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指南(第二版 定价:36.00元 (含教学光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系列教材 综合地质学 (第二版) 王根厚王训练余心起主编 地资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教材将地质学涵盖的基础性学科一矿物学、岩石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强调地质学的认识性、实践性和方法性,是一本综合性和方法性课程教材.

全书分3篇11章,包括:地 球的物质组成系统,共4章;地层历史系统,共2章;构造地质系统,共5章.

本书适用于地质类工科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亦可供野外地质人员参考使用.

$ g 水 综合地质学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全部讲课视频 已上传“爱课程网”.网址:htp://.icoures.cn.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综合地质学/王根厚,王训练,余心起主编,一2版, 一北京:地质出版社,2017.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系列教材 ISBN 978-7-116-105836 I.①综.Ⅱ.①王.②王.③余.I.①地质学 -高等学校-教材IV.①P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37755号 Zonghe Dizhixue 责任编辑:魏智如郑泽军 责任校对:韦海军 出版发行:地质出版社 社址邮编: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1号,100083 电 活:(010)66554528(邮购部):(010)66554583(编辑室) 网 址: . gph. . cn 传 真:(010)66554582 E0 剧:固安华明印业有限公司 开 本:787 mm×1092 mm/s 印 张:15.75 字 数:385千字 印 数:1-3000册 版 买:2017年9月北京第2版 次:2017年9月河北第1次印刷 定 价:36.00元(含教学光盘) 书 号:ISBN 978 7 116 - 10583 6 (如对本书有建议或意见,敬请致电本社:如本书有印装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总序 中国古代有很丰富的地质思想.

近代地质学作为研究地球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自然科 学在19世纪中叶从西方引人我国.

1909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开设地质学门 (系),开创了中国地质教育的先河,距今不过百年光阴!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特别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地质事业和地质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 了数十万名地学人才,在地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进入 21世纪,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同步,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在基础研究领域,以研究固体 地球为主转向关注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演变的地球系统科学:在应用领域已由“资 展服务.

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加强,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空前拓展.

全球 的地球科学出现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全方位探索;“资源、环境、灾害、工 程”多功能并举:“宏观、微观、定性、定量”全面结合:“星际、地球、区域、局部”, “远古、古代、当今、未来”无所不包的新局面.

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大跨度、科学与技 术方面的大交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相连前所未有.

地质科学工作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机遇与挑战.

地球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依赖于地质教育.

地质教育必须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这是时 代的要求,也是地质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创立于1952年的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以地质、资源、 环境、地质工程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专业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

伴 随共和国发展的脚步,中国地质大学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 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走出地大校门的8万余名学子,秉承“艰苦朴素、求真 务实”的校训,献身于祖国的地质事业和其他各个行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坚持 “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正在向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在进入“十二五”之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制订了地质学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 计划.

这套涵盖了地质学专业20多门课程的系列教材,有的是在我校原有使用了多年的 老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有的是重新编写.

本套教材依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 学专业“十二五”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体系,努力彰显学校多年办学实践形成 的特色和优势,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品德优良、基 T

高等学校教材 Hydrogeology 水文地质学 肖长梁秀娟王彪编著 Xiao Changlai Liang Xiujuan Wang Biao 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材 Hydrogeology 水文地质学 肖长来梁秀娟王彪编著 Xiao Changlal Liang Xiujuan Wang Biao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学等学科发展的需要,系统 论述了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介绍了地下水形成与赋存的基本规律、地 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不同介质中地下水的重要特征、地下水的理化特征、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理 论、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资源评价、建设项目地下水专题评价等.

附录为 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质学、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资源勘查工 程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地质资源勘 查、水利水电工程、采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还可作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 领域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慢权.

煲权:010-62782989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水文地质学/肖长来,梁秀娟,王彪编著.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 ISBN 978-7-302-21338-3 I.水.Ⅱ.①肖.②梁③王..水文地质一教材IV.P6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87048号 贵任编辑:柳萍洪英 责任校对:赵丽敏 责任印制:李红英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tup. . cn 邮编:100084 杜总机:010-62770175 邮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量:010-62772015,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刷者:北京四季青印刷厂 装订者:三河市新茂装订有限公司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本:170X230 印张:19 字数:360千字 次:2010年3月第1版 印次:2010年3月第1次印刷 印 数:1~3000 定 价:35.00元 本书如存在文字不清、漏印、缺页、倒页、脱页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部 联系调换.

联系电话:010-62770177转3103产品编号:032534-01
前言 本教材是针对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状况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并针 对当前除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以外的与地学专业有关的本 科生教学大纲进行编写的.

主要内容包括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 质勘察和建设项目地下水专题评价四部分内容.

本教材分为绪论及正文11章.

绪论主要讲授地下水及其功能、水文地质学科 的分支、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第1~6章为地下水基础理论;第7章、第8章为地 下水运动的基本理论、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第9章、第10章为水文地质勘察、地下 济建设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而增加的内容.

第1章为地下水赋存规律,讲授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岩石中的水分及地下水 赋存特征.

第2章为地下水运动规律,主要讲授渗流的基本概念、重力水运动的基 本规律、饱和粘性土中水的流动.

第3章为地下水理化特征及形成作用,主要讲授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地下水化学形成作用及其基本成因类型、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内容与分类图示.

第4章为地下水系统及其循环特征,主 要包括地下水系统的概念、地下水含水系统与流动系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 泄及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第5章为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讲授地下水动态与均 衡的概念、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

第6章为不同介质中地下水的基本特征,包括孔 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第7章为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理论,主要讲授地下水渗流理 论基础、含水层中地下水运动公式、完整井稳定流公式、完整井非稳定流公式、越流 完整井非稳定流公式、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公式、边界井及非完整井流公式;第8 章为水文地质参数计算,讲授水文地质参数的稳定流求参方法、非稳定流求参方法 及其他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方法.

第9章为水文地质勘察,包括水文地质调查、水文 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和地下水动态监测,其中水文地质试验包 括抽水试验、渗水试验、钻孔注水试验、钻孔压水试验、连通试验和弥散试验.

第 10章为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讲授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水量均衡法、解析法、 数值法、开采试验法、回归分析法、地下水水文分析法.

第11章为建设项目地下水 专题评价,包括基坑降水工程、矿山开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及隧道(隧洞)工程、地 热资源评价、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及地下水专业模型技术.

为便于学习,每章后附有思考题,附录为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水文地质学 本教材的特点如下: (1)以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方法为主线,充分吸收水文地质学科的 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研究信息,力求达到科学性、系统性、新颖性和适应性.

(2)内容上兼顾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及工程建设 地下水问题分析,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又切实关注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突出理 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3)在传统水文地质学基础上,结合当前学科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增 编了建设项目地下水专题分析评价,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工程建设中与地下水有关 的问题及其勘察评价方法,对于实际水文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系统介绍了地下水模拟技术,附录给出了常用的水文地质术语及其英文 词汇,为深入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教材由吉林大学肖长来、梁秀娟与长春工程学院王彪、郎秋玲合编,肖长来 负责统稿、定稿.

最后由吉林大学著名的水文地质学家廖资生教授和曹剑峰教授 审定.

各章编写分工如下:绪论、第1~6章由肖长来、梁秀娟、郎秋玲编写;第7~ 10章由梁秀娟、肖长来和王彪编写;第11章由肖长来、王彪、梁秀娟编写.

本教材在酝酿和构思过程中,得到了吉林大学林学钰院士、教务处高淑贞副处 长、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赵勇胜教授、副院长卢文喜教授等的大力支持,得到地下水 科学与工程系曹剑峰教授和其他全体教师的鼎力相助.

在日常教学和课程研讨过程 中,还先后得到吉林大学教学督导、著名的水文地质学家房佩贤教授、廖资生教授、林 绍志教授的淳淳教海和频频启发,整个教材的构思和选材也凝聚了这些前辈们的心 血.

本学院马喆、博士研究生冯波、方樟、杜超、刘金锋及硕士研究生刘璇、邓颂霖、王 光明、李帅杰、张冬冬、许传音等参加了部分文字校正、书中插图绘制工作.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地质学、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地质与勘查工 程、应用地球化学方向)、土木工程、交通工程、资源勘查与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 可作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天然 气、固体矿产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水利水电工程、采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 还可作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与错误之处,悬请读者给予批评 指正.

编者 2009年9月

张永谋主编 工程地质土力学 GONGCHENGLEISHIERWU GUIHUAXILIE JIAOCAI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十二五L规划系列教材 后文运大季出版社
责任编辑/商平 0特道编辑/孙中华 时面设计/JAb.HE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 《土力学》 《土力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实验指导书》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 《路基工程》 《交通工程施工与组织》 ISBN978-7-5643-1131-5 定价:32.00元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 GongchengDizhiYuTulixue 张永谋主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成都
内容简介 全书包含绪论、第一部分工程地质、第二部分土力学.

其中第一部分工程地质分为6章, 第1章为矿物与岩石,第2章为地质构造,第3章为第四纪地质及特殊土,第4章为地下水, 第5章为自然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第6章为工程地质勘察.

第二部分土力学分为8章,第 7章为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第8章为土的渗透性和渗流,第9章为地基中的应力计算,第 10章为地基变形计算,第11章为土的抗剪强度,第12章为土压力与土坡稳定,第13章为 地基承载力,第14章为基础设计与地基处理.

本书文字简明、循序渐进、内容丰富、重点 突出,有大量的实例图片,便于自学.

本书可作为给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和工程力学等本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广 大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亦可作为同专业的成人教育教材和参考书.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张永谋主编.一成都:西南交 通大学出版社,2011.4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 ISBN 978-7564311315 I.①工ⅡI.①张Ⅲ.①工程地质一高等学校一 教材②土力学-高等学校-教材Ⅳ.①P642②TU4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46868号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 张永谋主编 责任编辑 高平 特邀编辑 孙中华 封面设计 何东琳设计工作室 出版发行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成都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发行部电话 028-87600564 87600533 邮政编码 610031 网 址 press.swjtu.edu.cn 印 刷 四川森林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成品尺寸 185 mm × 260 mm 印 张 18.875 字 数 470千字 版 次 2011年4月第1版 印 次 2011年4月第1次 书 号 ISBN 9787564311315 定 价 32.00元 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退换 :028-87600562
前言 长期以来,教研组的同事们在为给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和工程力学专业本科 生讲授工程地质和土力学方面的课程时,感到没有合适的教材既能涵盖工程地质、土力学, 又能涉及到部分基础工程方面的内容.

本教材编写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本书力图考虑学科发展新水平,结合新规范、新规程,反映工程地质、土力学方面的成 熟理论与观点.

全书循序渐进、文字简明、念清楚、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 当淡化了数学公式推导,注重内容实用性,对于各种理论和原理进行了与实际工程关系的说 明.

各章末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便于自学.

全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工程地质(第1章至第6章),第二部分为土力学(第7 章至第14章).

工程地质部分介绍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第四纪地质及特殊土、地下水、 自然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勘察;土力学部分包含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土的渗透 性和渗流、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地基变形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与土坡稳定、地基承 载力、基础设计与地基处理.

本书由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与地下工程系的栾红、夏琼、蒋代军、马学宁、 张永谋编写.

栾红编写第1章至第6章以及第7章中的第1、2、3节,夏琼编写第8章,蒋 代军编写第9章、第11章,马学宁编写第12章,张永谋编写绪论以及第7章中的第4、5、 6节、第10章、第13章、第14章.

本书除了可作为给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和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之外, 也可供土木工程类(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铁道工程、岩土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广大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同方向的成人继续教育教材和参 考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与地下工程系众多老师的帮助 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对于书中所引用文献和研究成果的众多作者,也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和时间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欠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斧正.

编者 2010年12月

序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 消费国,能源消费总量已多年居世界首位。

仅2018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32.74亿t油当 量,占全球总量的23.6%,居全球第一位;同年,我国石油进口量达4.62亿t,对外依存度高达 70%。

除此之外,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2019年12月生态环境 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因此,发展清洁能源,进 行能源生产和消费升级革命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清洁能源是 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2019年10月11日,国务院总 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推动能源生产消费转型升级,保障能源 安全。

2019年11月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 防治领导小组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的原 则,稳步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地热资源作为绿色、清洁、安全、环保的能源已成为我国 将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地热利用历史悠久。

2017年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地热能开发利用“十 三五”规划》,制定了明确的地热发展目标,促进了地热事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地热 开发利用尚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地热的开采和利用效率不高,地热勘探开发的技术落后于 生产的需要,在地热开发特别是干热岩开采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核心技术;高等学校在地热 程在能源资源开采相关专业处于起步阶段,编写并出版《地热工程学》教材对于培养地热开采 方面的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该书是我校工程学院窦斌教授课题组近年来的科研和教 学积累,希望该教材在地热开采与利用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4 2019.12.26
前言 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 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寻找洁净可替代能源变得越来越迫切。

地热能“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且不受地域、季节气象与昼夜的影响,是理想的绿色、安全、环保的可再生稳定 能源。

地热资源是宝贵的综合性矿产资源,其功能多、用途广,可供发电、采暖,可供提取溴、 碘、硼砂、钾盐、铵盐等工业原料和天然肥水的资源,还是宝贵的医疗和饮用矿泉水资源以及生 活供水水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热资源的国家,地热资源十分丰富。

目前我国地热资源勘探开 发的技术落后于生产的需要,在地热开发特别是干热岩开采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核心技术, 在地热工程领域没有可供参考的教科书。

为了进一步促进地热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以 应研究”和“井壁干热花岗岩卸荷遇水冷却双重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的部分成果为基础,并收集 国内外地热工程的部分新成果、新技术,同时结合作者多年来的教学和科研积累,本着深人浅 出的原则编写了《地热工程学》,希望该教材为地热开采与利用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全书共七章,由窦斌教授担任主编,田红副教授、郑君讲师担任副主编。

其中,第一章由窦斌、 喻勇编写,第二章由田红、肖鹏编写,第三章由窦斌、徐超编写,第四章由郑君、陈杰编写,第五 章由窦斌、罗生银编写,第六章由窦斌、田红、郑君、吴天宇、董楠楠、徐达、朱振南编写,第七章 由窦斌、陈东灿编写,夏杰勤承担了部分图表的绘制工作。

窦斌统一定稿,田红承担本书的图 表、公式等相关资料的核对工作。

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王焰新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指 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党委副书记唐辉明教授的悉心指导和热切关怀,中国科学院汪集肠院 士、中国工程院多吉院士、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孙占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庞忠和教授、天津大学朱家玲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克文教授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我 校蒋国盛教授、吴翔教授、胡郁乐教授、段新胜教授给予了具体指导,我校祁士华教授、胡祥云 教授、郭清海教授、蒋恕教授、刘德民副教授、张世晖副教授给予了热情帮助。

另外,本书的出 版还得到学校教务处、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编著过程中,编著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力图全面系统地阐明地热工程学。

但由于编 著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9.12.26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 地热工程学概述 (1) 第二节 地热资源概况 (2) 第三节 地热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5) 第二章 地热资源的成因、分类及分布特征 (11) 第一...

三版序 自本书第二版面世迄今已经过去了14个年头.

在这14年中,我国在科学 发展观的指导下,工程建设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来,在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西部地区,设计和施工了为数众多的高坝、 大型地下洞室群、航空港和高等级交通线路.

工程地质工作者面对不断涌现 的新问题开展了众多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从而大大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科 的发展.

这14年又恰恰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年.

地震灾害方面有:1995年日本 的阪神大地震;1999年我国台湾集集大地震;2001年我国东昆仑8.1级特大 地震;2006年印尼特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2008年我国四川省汶川8.0级特 大地震.

特大型崩滑灾害有:1996年贵州印江堵江滑坡;1998年重庆巴南区 麻柳咀滑坡;2000年西藏波密易贡堵江滑坡;2003年长江三峡库区千将坪滑 坡;2004年四川宣汉天台乡滑坡:以及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北川唐 家山堵江滑坡,北川老县城王家岩滑坡,青川东河口堵江滑坡,青川石板沟 堵江滑坡等.

工程地质工作者在防灾、减灾、排险和治灾方面付出了艰辛的 劳动,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推动了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为了与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最新水平相适应,更新内容就成了本次修订的 首要目标.

第一、二、四、五、八、九、十、十二章都做了较大的修改与充 实.

为了与本书作为高等院校地质工程专业主要教学用书相适应,删繁就简, 尽可能以基本概念的清晰阐述、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传授为主是本次修订 的另一个重要目标,为此编者们也做了应有的努力.

张体元主编全书并执笔绪论、第四、五、六、七、十二、十三章;王兰 生执笔三、八、九、十四章;黄润秋执笔第一章;许强执笔第二、十一、十 五章;陶连金执笔第十章.

最后由张元统一校改定稿.

本书得以及时完稿得益于巨能攀博士、陈建君硕士、崔杰博士、白建光 硕士在电子版录入、绘图、排版、校改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编著者向他 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书中的缺点和不妥之处热忧欢迎读者提出批评和指正.

编著者 2008.12
再版序 自本书第一版出版今已经过去12个年头.

12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事业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以空前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

于是许多重大工程地质 问题相继提到我国工程地质工作者面前,通过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逐一解 决更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大型、超大型工程建设的规划、 选址大大促进了区城稳定性研究的进展;高坝、大型地下洞室和高边坡的设 计与施工则大大促进了岩体稳定性研究的进展.

研究和解决这些重大工程地 质问题的技术途径,通常是:通过地质分析识别和提取工程涉及的地质体或 岩体从变形发展到失稳破坏全过程的内部信息,再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地质体 或岩体各种参量的定量描述和定量表达,还要通过物理模拟或(和)数值分 析和模拟再现及验证这一动态力学过程,从而定量或半定量地判定其稳定现 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失稳破坏做出预测.

引人注目地显示出现代工程地 质学正是沿着地质学与土力学、岩体力学紧密结合,广泛吸收数学、力学的 最新成就,充分运用现代测试技术和现代计算技术,沿着多学科交叉与综合 的途径发展的总趋势.

12年来我国工程地质学的重大进展,一方面证明本书第一版以“系统论 述工程活动中所经常遇到的一些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地质分析与力学机制分 析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并重”的编写体制和方针是合适的;而另一方 面也促使我们着手对本书第一版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补充,以求与我国和国际 工程地质学的当前发展水平相适应.

在修订时保存了原五篇十五章的总框架 体系,但是对一、二、三、四、五、九、十等7章做了重大修改,其他各章也 做了适当的修改与补充.

本书的绪论、四、五、六、七、十二、十三章仍由张伸元编写,二、八、 十、十一章仍由王士天编写,一、三、九、十四、十五章仍由王兰生编写, 最后由张体元统一校订定稿.

本书图件主要由李志佩同志绘制.

1992年5月在长沙召开的地质矿产部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 上对本书书稿进行了评审.

张咸恭教授(主审)、胡广韬教授、蒋爵光教授、 Ⅱ
罗国煜教授、李景阳副教授对书稿进行了逐章审查,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推荐 由地质出版社教材室出版.

会后编者又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修 改稿由张成恭教授主审.

编者谨向参加本书评审的专家和为本书绘图的李志促同志致以衷心 的感谢,编者还要向对修订本书提出过建议的彭一民教授、马国彦总工表示 谢意.

书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热情欢迎读者提出批评和指正.

编者 1993.2
版序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学习《工程地质》学所编写的教材.

它系统论述了如何分析与评价人类工程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主要工程地质 问题,其中包括区域稳定问题、岩体稳定问题、与地下渗流有关的工程地质 问题以及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等几个大的方面.

为了较深入地理 解区域稳定和岩体稳定的力学机制,还专门论述了岩体结构特征、其应力状 态和变形破坏机制.

只有正确分析评价这些问题,才能合理开发、妥善保护以致有效改造人 类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所以,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工程地质学这门学科 的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应在学习《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及 《岩石力学》等课程之后学习本课程.

在50年代以至60年代的工程地质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过本课程.

与它 大体相当的部分是《工程动力地质学》,论述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各种动力 地质作用.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感到该课程侧重于地质分析,侧重于 定性评价,与普通地质学及地貌学论述的内容有较多的重复;与工程建设活 动的要求,与岩体力学等有关学科的迅速发展,远远不相适应.

因此,自70 年代初,在我们的工程地质课程体系中就设置了《主要工程地质间题的分析 与评价》这门课程,并由王士天(主编)、王兰生同志编写了教学讲义.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这门课在充分运用岩体力学的新成就, 与人类工程活动实践密切结合;地质分析与力学机制分析并重;定性评价与 定量评价并重;减少与其他课程的重复等方面是可取的.

1978年我们计划对 该教学讲义进行一次重大的修改与补充,力求体系严整、内容充实,尽可能 反映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和现代水平.

由于课程目的是通过主要工程地 质问题的分析与评价,掌握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原理,所以将课程名称定为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并将修订的编写大纲印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1978年7月,地质部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工程地质专业统编教材会议.

在会上讨论了上述大纲,提出了修改补充意见,并决定由我们负责按修改后 IV.
的大纲编写统编教材.

本书的绪论、四、五、六、七、十二、十三章由张倬元编写,二、八、 十、十一章由王士天编写,一、三、九、十四、十五章由王兰生编写,最后 由张倬元校订定稿.

本教材图件由成都地质学院绘图室绘制.

季恒玉同志绘制了部分图件.

1980年3月在成都召开了审稿会,张文澜(主审)、张咸恭、肖执中、谭 周地、温健、沈孝宇、胡德富、胡厚田、权宝增、唐永富、孙喜贤、江达铠、 胡继孔等同志对原稿进行了逐章审查,沈孝宇同志还审阅了全部原稿.

会上 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会后编者又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了修改,修改稿由张 文澜同志负责审查和编辑加工.

编者谨对参加本教材审查的全体同志致以衷 心感谢.

编者希望本书除作为教材外,还可以作为工程地质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又限于编者水平,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热情欢迎 读者提出批评和指正.

来函寄成都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

编者 1980.7

钢筋工程 施工指导手册 关注 1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 2.1技术部门的相关工作.

2 2.2质量部门的相关工作, 2.3工程部门的相关工作 3 2.4物资部门的相关工作 第三章资源配置... 3.1分包选择 4 3.2劳动力配置 3.3加工场和原材、半成品堆场布置 3.4加工设备选择. 3.5钢筋原材的存量管理 .6 第四章钢筋下料单编制 7 4.1钢筋下料的总原则. 7 4.2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8 4.3钢筋长度计算中的特殊情况 .9 4.4钢筋工程的优化 .10 4.5下料单样式. .23 第五章钢筋工程实施. .5 5.1钢筋加工. .25 5.2钢筋安装. .32 5.3验收.. .38 第六章绿色施工. .42 6.1绿色施工原则.. .42 6.2绿色施工要点.. 42 6.3创新/优秀做法 .44 美注公会号 3
第一章总则 本手册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钢筋工程工艺指导手册,着 重在深化设计、创效、创新做法、成本控制相关措施、现场人材机组织等内容, 旨在指导现场人员能精细管控,有效的组织施工.

具体施工工艺和质量验收或安 全要求内容一律从简,结合项目实际施工经验,编制本手册.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符合本手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其效力不高于各级管理制度、地方及国家文件、规范标准,公司及 上级单位、地方、国家相关制度、文件、规范更新,如与本手册内容冲突,依据 最新制度、文件、规范执行.

本手册编制主要内容主要按常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状况进行,预制 装配式等特殊结构单独编制指导手册.

3 美注公0号 航工雅技术烫料
第二章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 本章节指针对钢筋工程成本控制、配合商务结算内外两方面的各部门管理职 责分工,质量管理职责见后续章节.

技术部门的相关工作 质量部门的相关工作 各部门成本、商务职责分工 工程部门的相关工作 物资部门的相关工作 2.1技术部门的相关工作 2.1.1图纸会审 检查图纸中缺失配筋的构件,图纸会审纪要中进行补充.

钢筋接头建议从直径18以上选用直螺纹接头,若与图纸不符,应在图纸会 审时取得各参建方的同意,并在会议纪要中体现,有条件的建议选用一级接头, 有利于减少钢筋损耗.

结合地方政府发布的《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当手册条款设计图纸缺失时, 手册中有具体数据要求的条款,直接进入图纸会审,手册中只要求要有措施而无 具体参数时,应在图纸会审中明确具体参数.

2.1.2施工方案 应将措施钢筋的具体数据编制在施工方案中,以指导施工和工程量计算.

2.1.3过程沟通 塔吊附墙点、悬挑脚手架型钢搁置点、施工电梯设置点、施工电梯附着点等 需要结构进行局部加固时,向设计单位提供具体受力数据,由设计单位给出加固 构造.

过程中设计变更及时下发,配合其他部分办理签证.

对复杂节点钢筋构造进行研究分解,总结项目钢筋优化专题会中确定的做 法,并对项目内部及分包人员进行交底.

2.2质量部门的相关工作 2.2.1钢筋加工 定期巡视钢筋加工质量,不断提高钢筋加工合格率,减少不合格品造成钢筋 损耗增加.

2 美注公0号
2.2.2钢筋安装 除按质量部门岗位职责验收钢筋质量,尚应按下料单钢筋根数验收钢筋数 量,保证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的同时,也要保证钢筋数量不能比设计数量多.

2.3工程部门的相关工作 2.2.1原材料 按审定的下料单上报材料计划,做到数量准确,尤其是每种钢筋最后一批进 场前,应会同物资部门一并进行场内钢筋盘存,减少最终多余原材的数量.

2.3.2过程管理 落实废料数量的降低措施,落实可利用余料的分类堆码,对过程中出现的钢 筋浪费负责.

设计变更导致现场返工时,留存影像资料,做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现场 确认工作.

2.4物资部门的相关工作 2.4.1原材料 按材料计划保质保量供应钢筋.

2.4.2废料 钢筋废料出场时,做好旁站,避免可利用余料出场.

3 美注公0号 航工程技术资料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层公寓设计 Analysis of the high-rise apartment
渭河 西安城 位于主城区西 南方位,北望 渭河,南眺南 山,有比较优 势的生态景观 视野 20km 高层公寓部分: 区域关系分析 南山
奥体公园 管委会 270m 270m 100 207m 避开周围的高 153m 150 层群遮挡,在 30m 东北向和南向 160 有较好的视野 区域 高层公寓部分 视野分析 ..南山.
270m 270m 100m 207m 22 153m 南向有很好的 230m 160 日照朝向且高 30m 层较低 高层公寓部分: 日照分析
270m 270m 100m 222m 150m 周边高层有遮 挡,应考虑日 照阴影 230m 130m 160m 130m 高层公寓部分: 日照分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极小公寓产品设计研发 中海 霍普建 地产 ARCH 霍普建筑研发中
CONTENTS 01 02 03 04 >>更小的可能性 >更舒适的居住空间 更多可能 极小住宅的实践与先驱 霍普的极小化公寓产品 北向户型的解题办法 更多居室的类住宅化产品 社会现象与设计的意义 家具一体化设计解决方案 面宽资源的优化产品 双钥匙极小公寓产品, 小公寓地产项目的机会与问题 7.5m㎡多功能模块 高得房率解题产品 轻松做二房东 大数据的高效定位和精准营销 场景化设计 住宅化解题产品 主题公寓与更多的可能 收纳系统 厅室分离 厨卫全明 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到底需要多少?

通过合理的规划,以最小的现实空间构造出最大的 人居空间.

通过分析项目开发的需求和用户的诉求,从“更小 的面积” “更舒适的功能”,“满足更多需求” 来实现小公寓产品设计研发的价值.

01 >>概述
01 >>极小住宅的实践与先驱 现代建筑学大师勒柯布西耶 曾经提出,住宅就是居住的机器.

现在我们更愿意把住宅看成一个 容器,一个承载人的生活,记忆, 社会属性,和精神世界的容器.

如果以空间的形式把一个人的所 有的欲望最小化,会有多小?

勒 柯布西耶的答案是:3.66米 x3.66米x2.26米.

01 >>极小住宅的实践与先驱 2001年,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授和学 生,他们的答案则是,2.6m*2.6m*2.6m 他们把这个以飞机头等舱和Smart汽车内部空 间设计为灵感,设计的这个2.6m的立方体, 称之为i-home.

当代被国际设计界公认为“21世纪的 达芬奇的设计大师卢吉科拉尼(Luigi Colani)也从仿生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个 6m*6m的rotorhouse作为回答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金地G极公寓阶段成果汇报 GEMDALEAPARTMENTPRODUCTDESIGN 金地集团
A.创新型25m?公寓设计 Innovativeapartmentproductdevelopment
答地层高限制汇总 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 西安 武汉 绍兴 普通办公:首层层亮不宣超过6m,二层及以 不宜超过4.5m,办公健筑层高大于高空间层亮-层亮限值)/层亮标准值]×超高空 上层高不宜超过4.5m时,超过时按公式超 大于5.5m算 不宜超过4.5m 4.5米目小于或者等于6.7米(4.52.2间投影面积计营地上核减建筑面积(层高标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无地区性条例【国标:一类Hs6.7m披外围结构面积计算办公,宾馆建筑的层高不直 不应超过4.5m,4.5m< 办公 内净高不低于 两层面积:室 4.5m的,按每 标准层层高超出 规范 2.6m (没中 米)的,按颗流层水平按影面积的2 倍计算建筑面积:办公建筑层亮大于公寓式办公:首层作为公共大堂层不宜高超建筑非标准层层高应 准值为2.2m) 不得大于4.2案:办公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7m 二类不应低于2.6m,三炎 2倍建筑面积大于6.7m< Hs8.9m按外围结构面积计算层高折算容积率 大于4.5米,若超过按3.6米 央空调的可不 2.8m一层余数进 一折算波面积 6.7米的,按腊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过6m,或公寓式办公建筑楼温层高不宜超过小于4.8米. 低于2.4m) 不应低于2.5m】 3倍建筑面积以此英推 倍计算建筑面积 3.6m时,按公式[(超高空间层高-层高限值)/ 减建筑面积(层高标准值为2.2m) 层亮标准值]×超高空间投影面积计算地上核 不宜超过4.5m, 不宜超过5.0m,普通在业建筑层高 商业建筑(指零售商 Hs8.2m按外围结构面积计算 不应超过6.0m,6m< 商业 标准层层高超出 大于5.0米目小于或者等于7.2米 无地区性条例【国标:营业 业、小型股务业等)的层亮 一般商业建筑(主要指零售 大于6.1m算 规范 4.5m的,按每 影面积的2倍计算建筑面积;盖通商 (5.02.2米)的,按册该层水平按 六层及以下部分层高不宜超过5.1m,七层及业等)当层高大于等 以上部分层高不宜超过4.5m, 厅最小净高3m】 2倍建菜面积大于8.2m< 两层面积 2.8m一层余数进 于5米小于6米. Hs10.4m按外图结构面积计 3.9米层亮折算客积率. 不宜大于4.5米,若超过按 一折算该层面积 业健筑层高大于7.2米的,按網该层水 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建筑面积 算3倍建筑面积以此受推 2.8m.且不宣大 住宅层高宜为 多层,高层普通住宅 于3.6m:卧室 大于3.2米(建筑直积无地区性条例【国标:住宅 建装标准层层亮不得 起居室室内净高不 不宜超过3.6m,住宅建筑层高大于 大于240平方米的大 层高宜为2.8m,卧室、起 不应超过3.6m,最低不应低3.6米,若超过按3.0米层高 住宅建筑的层高不宜大于 住宅 大于4.9m算 部净高不应低于 应低于2.5m,局 3.6米且小于或者等于5.8米(3.62.2 首层作为公共大堂层高不宜超过6m,住宅楼 层层高不宜超过3.6m时,过按公式[超高 户型因特殊技术等需 要的,可适当增加其 2.4m,局部争高不应低于 国室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米)的,按刚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 于2.8m. 3.6m<Hs5.8m按折算容积率,折算计入容积 两层面积:不2.2m,且其面积 倍计算建筑面积:住宅建筑层亮大于 空间层高-层高限值)/层高标准值]×超高空间 标准层亮度,但不得 2.1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 外图结构面积计牌2倍建筑面車的建筑面积数:实际建筑 规范 低于2.7m 不应大于室内使用 5.8米的,按册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 投影面积计算地上核减建筑面积(层高标准 大于3.4米),低层住室内使用面积的1/3;厨房. 积大于5.Bm<Hs8m按外围面积×折算系数. 折算系数 值为2.2m ) 宅标准层层高不应大 卫生间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结构面积计算3倍建筑面积 以此受推 买际层高3.0,以下超高折 卫生间室内净高不 于3.6米,住宅建筑非 2.2m 算容积率按此方法计算, 应低于2.2m, 标准层层高应小于4.5 2m 室净高不宜低于 米. 办公 ≤5.5m ≤4.5m ≤4.5m 普通办公:≤4.5m 层高 公寓式办公:≤3.6m ≤4.2m ≥2.7m ≤4.5m ≤4.5m 商业 ≤6.1m ≤4.5m ≤5m 六层及以下:≤5.1m 层高 七层及以上:≤4.5m m3m ≤6m ≤4.5m 住宅 2.7≤hs 层高 4.9m 2.8m ≤3.6m ≤3.6m ≤3.2m 2.8m 2.8m≤h≤3.6m ≤3.6m 平层:2.8m-3.3m居住办公; LOFT:4.2-4.5m商办属性公寓可行,住宅属性公寓部分城市可行; 0.5LOFT:3.6m,创新型层高,商办属性公寓可行,住宅属性公寓部分城市可行; G25公寓产品 G-CUBE 0.5-LOFT LOFT 平层灵活多变 微LOFT极智夹层 LOFT舒适跃层 25m公寓汇总 平层 0.5LOFT LOFT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方案五 面宽(m) 3.0 3.6 3.6 3.6 3.6 进深(m) 5.15 5.8 5.8 5.8 6.0 层高(m) 3.0 3.3 3.6 3.6 4.5 套内(m) 13.97 17.56 20.18 20.18 19.13 建筑(㎡) 18.6 23.4 25.72 25.72 24.46 赠送(m") 0.92 1.06 10.34 10.34 11.54 3.0 平面 模型示意 注:得房率按75%折算,阳台按半面积计算.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APARTMEN 公 寓 T BYSS
一 场地分析 一根据人才公寓设计要求的函和关于加强商务公寓设计管理有关意见的通知
金地威新JINDIWEIXIN 宏观分析 Masterpla 城市 综合体 产业办公 园区 LINE 2 科苑站 2号地铁线 居住组团 与地铁联通地下通道 与生态城联通地下通道
金地威新JINDIWEIXIN 中观分析 园区入口 环形通路 对外商业界面 对内商业界面
金地威新JINDIWEIXIN 微观分析 科技南 高 预留8.5米 新南环路 T205-0108 绿化带 路 用地面积:6585.03㎡(其中建设用地面积: T205-0109 6225.31m,绿地面积:359.72m).

容积率:≤4.74 T205-0108 用地红线 C: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总建筑面积:39200㎡(其中公寓:29600m,商业 1500m,物管用房:100m;地下室面积8000m) 建筑覆盖率:≤60% 限高:≤200m.

高 南 停车位:≥200辆 商务公寓(销售)户型建议 户型 面积分布 套数比 一房 45-60m 50-55% 两房 70-85m 40-45% 三房 90-100m² 5-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OHO公寓平面及户型回顾
20130316户型标准层 标准层面积:2070m 标准层面积:2070m 得房率:76% 得房率:76% 标准层面积:2070m 标准层面积:3107m 得房率:76% 得房率:78%
20130401公寓平面一 建筑面积:1750m2得房率:84.3%
20130401公寓平面二 H 1006 2478 建筑面积:1507m2得房率:84.5%
20130401公寓平面三 60000 8000 8000 8000 8000 8000 0008 8000 0X 00 建筑面积:1696m得房率:78.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天华 优家 燕雀 与鸿 一小户型未来发展趋势
燕雀安知鸿之志!

燕雀亦有鸿鹊之志?

01缘起
白银时代小户型进化论 二胎改策?

新消现?

90政策?

高房价!

高地价!

未来的两种居住选择 郊区改善?

OR 市区小宅?

工作近 配套近
城市核心区住宅:小而品质高 上位喽!

轻奢化 高单价 总价受限 小型化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 大院公寓设计标准化手册
├── 华东院:超高层公寓设计-单塔方型专题.pdf
├── 天华:未来小户型发展趋势.pdf
├── 水石:SOHO公寓平面及户型研究.pdf
├── 金地:G极微公寓研发成果.pdf
├── 金地:各类型高层公寓标准化研究.pdf
└── 霍普:极小公寓产品设计与研发.pdf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euv REFRESH THE CITY 石榴集团 石榴集团快速建造标准指引 建筑篇V1.0 puepueis Guidance 2018/02
目录 CONTENTS 01规划设计篇 容积率与建筑布局 停车 社区服务用房 小区出入口 消防登高面 示范区 户型使用范围 平面布局原则 02建筑设计篇 户型解析 地下车库设计原则 户型库使用方法 售楼处设计要求 立面设计原则 03室内设计篇 高层住宅公共区精装修标准一刚改设计篇 高层住宅公共区精装修标准一刚需设计篇 洋房住宅公共区精装修标准一刚改设计篇 洋房住宅公共区精装修标准一刚需设计篇
目录 CONTENTS 04结构设计篇 结构体系 地基基础 结构布置 结构限额 05机电设备篇 给排水设计 暖通设计 电气设计 06配置标准篇 高层住宅配置标准 洋房住宅配置标准
前言 公司战略目前调整为“快开发、快周转”,根据战略要求,产品中心 现发布“快速建造标准指引”,指引事业部报批报建工作,争取“拿地即 开工”.

“快速建造标准指引”通过各专业设计指引,指导事业部可根据目标 区域地块情况进行相应的快速应用,节省报批报建时间,加快开发进程, 达到快速回笼资金,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的作用.

01规划设计篇 容积率与建筑布局停车 小区出入口 示范区 消防 社区服务用房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武汉市长江新区CIM标准 WHCJXQ CBIM2021 智慧城市建筑物BIM模型 交付标准 (征求意见稿) 2021-12-30发布 2022-05-30实施 武汉市长江新区发布
前言 本《规范》是武汉市长江新区BIM(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以 下简称BIM)标准之一,其目的是基于长江新区城市信息模型(City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CIM)底板,采取正向交付方式,提高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利 用率,推进BIM技术与成果在长江新区的广泛应用,统一长江新区BIM技术应用 要求,提高BIM成果应用效率和效益,促进BIM与CIM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现 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城市安全智能化管理,支撑长江新区有利生产、方便 生活等创新业态的可持续发展.

本规范为2021版,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为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 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将建议和意见给长江新区标准发布单位,以 便本规范的更新和完善.

目录 1总则 2术语.. .2 3基本规定. ..4 4基本标准. .5 4.1建模标准. .5 4.2建模依据.. ..5 4.3BIM建模管控要点.. ..5 4.4建模软件标准.. ... 4.5坐标系统标准. ..6 4.6模型颜色设置(RGB)标准 ..7 4.7模型拆分.. 4.8模型整合.. ..9 4.9模型构件命名标准... ..10 4.10视图创建及命名标准, ..10 4.11模型深度标准. -10 4.12模型文件命名标准 ..31 4.13文档文件命名标准 ..2 5BIM工作交付标准 34 5.1总图专业交付物. ..34 5.2建筑专业交付物. ..6 5.3结构专业交付物.. 88 5.4给排水专业交付物. 5.5通风空调专业交付物 40 5.6电气专业交付物. .41 6数据标准... -.44 6.1一般规定 -44 6.2分类编码.. ..44 6.3数据格式 ..44 7BIM成果归档要求. 45 附录A:建筑工程BIM构件表. .6 附录B:建模深度说明... ..60 附录C:相关软件版本及文件交付要求, ..61 引用标准名录 .62
1总则 1.0.1BIM模型是CIM模型的数据来源之一.

1.0.2BIM模型各阶段创建使用过程中宜根据CIM模型需求信息,规划BIM模 型数据分级分类进行颗粒度完善及其他信息录入.

1.0.3本标准适用于长江新区BIM技术实施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项 目各阶段的交付和应用.

1.0.4本标准适用于长江新区建筑工程项目BIM实施,是长江新区建筑工程项 目BIM实施的基本标准.

1.0.5在项目BIM技术实际实施过程中,应遵循本标准的规定并根据实际内容 进行调整和细化.

1.0.6在长江新区建筑工程项目BIM技术实施过程中,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 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湖北省武汉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工程Building Engineering 也称房屋建筑工程,包括民用建筑(由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组成)、工业建 筑(由厂房建筑、仓储建筑和物流建筑组成)及其配套工程设施.

2.0.2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 此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0.3模型单元ModelUnit 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构成,即建筑信息模型中承载建筑信息的实体及其相关 属性的集合,是对工程对象的数字化表述.

2.0.4工程对象 Engineering Object 构成建筑工程的建(构)筑物、系统、设施、设备、部件、零件等物理实体 的集合.

2.0.5属性信息Attribute Information 能以数字、文字、字母、符号等文本形式表达的,用以反映模型、模型单元 及其对应工程对象各种性状的资讯.

按语句逻辑,属性信息可表达为“A的B是 C”:按自身构成,它一般包括信息名称、信息内容和信息单位三部分;按类别和 产生阶段,它一般包括身份信息、定位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信息、生产信息、 销售信息、造价信息、施工信息和运维信息等子类信息.

2.0.6身份信息Identity Information 用以表征模型单元(工程对象)的名称、编号和编码等身份要素的属性信息.

2.0.7 定位信息 Location Information 用以表征模型单元(工程对象)的项目内部定位、坐标定位和占位尺寸的属 性信息.

2.0.8系统信息SystemInformation 用以表征模型单元(工程对象)之间层级、控制、联接或从属等关系的属性 信息.

2.0.9 技术信息Technology Information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武汉市长江新区CIM标准 WHCJXQ CBIM2021 智慧城市构筑物BIM模型 交付标准 (征求意见稿) 2021-12-30发布 2022-05-30实施 武汉市长江新区发布
前言 本《规范》是武汉市长江新区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以 下简称BIM)标准之一,其目的是基于长江新区城市信息模型(City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CIM)底板,采取正向交付方式,提高构筑物信息模型数据 利用率,推进BIM技术与成果在长江新区的广泛应用,统一长江新区BIM技术应 用要求,提高BIM成果应用效率和效益,促进BIM与CIM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 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城市安全智能化管理,支撑长江新区有利生产、方 便生活等创新业态的可持续发展.

本规范为2021版,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为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 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将建议和意见给长江新区标准发布单位,以 便本规范的更新和完善.

誉目 1总则. 2术. 3基本规定.. ..4 4基本标准... ..5 4.1建模标准. ..5 4.2建模依据... .. 4.3建模软件标准... ..5 4.4坐标系统标准. ..5 4.5模型颜色(RGB)设置标准. .. 4.6视图创建及命名标准. .7 4.7模型文件命名标准. 7 4.8文档文件命名标准... ...8 4.9构筑物信息模型(BIM)深度要求. ..8 4.10构筑物拆分、命名及其相关设计参数. ...10 5BIM工作交付标准... ...11 5.1交付总体要求 II 5.2设计阶段交付标准. ...11 5.3施工阶段交付标准... ...12 5.4运维阶段模型交付标准. .12 6数据标准. .14 6.1一般规定.. ...14 6.2分类编码.. ...14 7BIM成果归档要求... ..15 附录A:相关软件版本及文件交付要求... ...16 附录B:各系统信息粒度等级.. ...1.7. 附录C:各系统建模精度等级. .25 附录D:常见构筑物构件拆分、命名及设计参数. .32 引用标准名录... 40
1总则 1.0.1BIM模型是CIM模型的数据来源之一.

1.0.2BIM模型各阶段创建使用过程中宜根据CIM模型需求信息,规划BIM模 型数据分级分类进行颗粒度完善及其他信息录入.

1.0.3本标准适用于长江新区BIM技术实施的新建、改建、扩建构筑物工程项 目各阶段的交付和应用.

1.0.4本标准适用于长江新区构筑物工程项目BIM实施,是长江新区构筑物工 程项目BIM实施的基本标准.

1.0.5在项目BIM技术实际实施过程中,应遵循本标准的规定并根据实际内容 进行调整和细化.

1.0.6在长江新区构筑物工程项目BIM技术实施过程中,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湖北省武汉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构筑物 Affiliated Building 为某种使用目的而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工 程实体或附属建筑设施.

2.0.2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 设计、施工和运维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0.3城市信息模型CityInformationModeling(CIM) 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 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空间数据和物联感 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2.0.4工程对象EngineeringObject 构成建筑工程的建(构)筑物、系统、设施、设备、部件、零件等物理实体的 集合.

2.0.5 几何信息GeometricalInformation 几何信息是指建设工程内部和外部空间结构的几何表示.

2.0.6非几何信息Non-geometry Information 非几何信息是指除几何信息之外的信息的集合.

2.0.7造粒塔Pri1ling Tower 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粒状化合物的大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其结构主要由以下 几部分组成:主体塔身、操作间、刮料漏斗、集料漏斗及其附属电梯间.

2.0.8输送栈桥ConveyingTrestle 机械操纵连续输送物料的桥式构筑物.

下部是支撑构架,上部是输送长廊,长 廊中间设有传送带.

2.0.9 模型精细度Level0fDetails 表示模型包含的信息的全面性、细致程度及准确性的指标.

2.0.10 信息粒度Information Granularity 在不同的模型精细度下,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所容纳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的 单元大小和健全程度.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