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T 2004-2024 田径场地设施手册.pdf
ICS97. 220.10 CCS Y55 T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行业标准 TY/T 2004 -2024 田径场地设施 手册 Trackandfield facilities 2024-09-20发布 2025-04-01实施 国家体育总局 发布 TY/T 2004-2024 目次 前 言 引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及配置要求 5总体要求 5.1建筑设计要求 5.2辅助设施要求 6竞赛场地要求. 6.1跑道及助跑道坡度 6.2径赛场地要求 6.3田赛场地要求.
附录A (规范性)400m标准田径场地布局图 附录B (规范性) 跑道划线标记 24 参考文献 26 TY/T 200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田径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田径协会、中田认证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广东柏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中星体育设施有限公司、江苏瑞弗橡塑材料有限公司、广东爱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英利类 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福建奥翔体育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迈冠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广东盛天体育 限公司、山东东海集团有限公司、保定长城合成橡胶有限公司、杭州宝力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行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川奥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杰锐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省体育建筑施工 行业协会、天津纽威特橡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领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欣体育产业发展 有限公司、浙江三速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烽、李国卿、陈玲梨、赵璐毅、陈思猛、何泽浩、赵辉、卢平、刘佳佳、陈 健、金新、张书申、刘唱勇、俞海燕、陈晨、瞿春波、赵克勤、詹金城、李延明、谢懿、何金龙、金志 启、黄信岳、郭合平、何军、孔亮、徐志刚、赵振永、何显恒、赵金余、金娟、尹舒毅、王建中、郎小 丽、于东松、吴晓波、谢彪、郭瑞.
I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Y/T 3801.1-2024 极限运动装备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 第1部分:滑板.pdf
ICS 97. 220. 20 CCS Y5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 TY/T3801.1-2024 极限运动 装备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 第1部分:滑板 Extreme sports equipment us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Part 1:Skateboard 2024-09-20发布 2025-04-01实施 国家体育总局 发布 TY/T 3801.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TY/T3801《极限运动装备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的第1部分.
TY/T3801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一-第1部分:滑板.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惠州市杰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中国轮滑协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安庆 永大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市沸点滑板有限公司、北京国体世纪 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宁波金峰文体器材有限公司、阳江市佑盛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丰源体育科 技有限公司、江苏曜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宁波金都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浙江省义乌市迪尔晟体育用 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勇斌、冯连世、罗杰、袁义龙、宋阳、石永元、傅杰、贾伟、贺国峰、张 小红、王虹力、钱致宇、赵吉安、何斌强.
TY/T 3801.1-2024 引言 滑板运动以滑行为特色,崇尚自由的运动方式,体验与创造超重力的感受,给滑者带来成功和创 造的喜悦.
富有超越身心极限的自我挑战性、观赏刺激性,从而深受年轻人喜爱,在我国各地广泛开 展,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滑板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针对此现状,特制定本文件,有利于健身性 滑板运动普及,保证使用者安全,提升滑板竞技水平,加速滑板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滑板产品参与国 际竞争提供技术保障.
TY/T3801《极限运动装备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已发布了以下标准--极限运动装备使用要求 和检验方法第1部分:滑板,目的是保证使用者安全规范生产和检验 TY/T 3801.1-2024 极限运动装备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 第1部分:滑板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滑板的术语和定义,给出了滑板基本结构,规定了分类、要求、标志和使用要求等技 术内容,描述了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单人使用且无动力装置的滑板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6675.4-2014玩具安全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 GB18580一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滑板skateboard 由板片、支架组及轮子组等零件组成的运动器材.
4分类 按使用者体重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a)A类--为20kg~100kg的滑板; b)B类--为20kg~50kg的滑板.
5基本结构 滑板结构示意图见图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15-2024 内镜灭菌效果评价方法.pdf
ICS11. 080 6 0 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 10015 -2024 内镜 灭菌效果评价方法 Evaluation method of endoscopic sterilization effect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 1001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价内容与方法 5注意事项 WS/T1001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消毒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燕、王、吴晓松、范晶晶、沈瑾、王晓蕾、周楠、朱仁义、杨彬、陆烨.
WS/T 10015-2024 内镜灭菌效果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镜灭菌剂和/或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灭菌效果的评价内容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内镜灭菌剂和/或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对软式内镜灭菌时的效果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7955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卫生要求 GB/T38497内镜消毒效果评价方法 GB/T38502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检验方法 WS/T649医用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卫生要求 WS/T683消毒试验用微生物要求 YY0503环氧乙烷灭菌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内镜endoscope 一种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通过自然孔道或者为医疗目的面创建的 外科切口进入人体腔内的诊疗设备.
3.2 内镜灭菌剂endoscope sterilant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用于内镜灭菌的消毒剂.
3. 3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automatedwasher-disinfectorforendoscope 对软式内镜进行清洗和消毒/灭菌的自动化设备.
注:本标准中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是可用于处理能浸在水或水溶液中的不耐热的软式内镜.
某些不能浸在水中的器 械部件的处理按照器械制造商的操作要求进行.
3. 4 模拟内镜simulatedendoscope 模拟临床诊疗内镜的试验器材,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管,用于评价内镜灭菌剂和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 对内镜的灭菌效果.
注:模拟内镜为一次性使用.
3.5 特殊结构模拟内镜specialstructuresimulationendoscope WS/T 10015-2024 附加了止血钳齿段(将医用止血钳截断,取其由轴至齿端部分)的模拟内镜.
注:用于模拟十二指肠镜等特殊结构的内镜.
4评价内容与方法 4.1评价内容与要求 4.1.1内镜灭菌剂 内镜灭菌剂应做实验室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浸泡灭菌程序).
4.1.2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 自产灭菌因子的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应做实验室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机械自动清洗灭菌程序).
外带灭菌剂的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灭菌剂应符合我国消毒产品管理相关规定并完成备案.
按照灭 菌剂量进行模拟现场试验(机械自动清洗灭菌程序).
4.2试验方法 4.2.1实验室试验 4.2.1.1试验器材 a)试验菌株: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符合WS/T683中3.5.1的要求.
b)中和剂肉汤、培养基、恒温培养箱、ⅡI级生物安全柜、胰蛋白陈大豆肉汤培养基(TSB)等.
c)载体:聚四氟乙烯管(外径6mm,内径4mm,长度30mm)经脱脂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 符合GB/T38497中6.2.1.4的要求.
聚四氟乙烯管载体一次性使用.
4.2.1.2中和剂鉴定试验 按照GB/T38502规定进行.
4.2.1.3灭菌试验 按照GB/T38502载体浸泡定性灭菌试验规定进行.
4.2.2模拟现场试验 4.2.2.1试验器材 a)试验菌株: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符合WS/T683中3.5.1的要求.
b)中和剂肉汤、培养基、恒温培养箱、I级生物安全柜、胰蛋白陈大豆肉汤培养基(TSB)等.
c)模拟内镜:聚四氟乙烯管(外径10mm,内径6mm,总长度2000mm)分别在50mm、1000mm、 1950mm处剪断,共分为4截,符合GB/T38497中6.2.1.3的要求.
其内壁能与载体外壁紧 密相套连接.
十二指肠镜等有特殊结构的内镜,需在模拟内镜2000m端处固定止血钳齿段.
模拟内镜为一次性使用.
d)载体:聚四氯乙烯管(外径6mm,内径4mm,长度30mm)及止血钳齿段,经脱脂处理压力 蒸汽灭菌后备用.
聚四氟乙烯管载体一次性使用.
4.2.2.2实验步骤 4.2.2.2.1染菌载体的制备 取0.02m芽胞液滴染于聚四氟乙烯管载体内壁,涂抹均匀,置36℃土1C恒温培养箱或室温干燥备 用.
取0.02mL芽胞液滴染于止血钳齿段,涂抹均匀,置36℃土1C恒温培养箱或室温干燥备用.
4.2.2.2.2染菌模拟内镜的制备 将染菌聚四氟乙烯管分别连接在模拟内镜50mm、1000mm、1950mm处,连接处用封口膜密封.
特殊结构模拟内镜需在试验前将染菌止血钳齿段固定在模拟内镜2000mm的末端上再进行试验.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16-2024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激素的检测方法.pdf
ICS 11. 080 CCS C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10016 -2024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 中激素的检测方法 Analytical method for hormones in disinfectant and antibacterial and bacteriostatic agents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 10016-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检测方法. 5其它激素类药物的检测方法, 附录A(资料性) 标准品相关信息.
附录B(资料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程序.
附录C(资料性) 质谱参考条件. 附录D(资料性) 标准图谱.. 附录E(规范性) 方法检出限、定量限及定量内标的选定, WS/T1001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消毒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市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燕、朱峰、吴晓松、夏彦恺、吉文亮、李放、孙宏、孟元华、范云燕、陈达 炜.
WS/T 10016-2024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激素的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激素的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液体、凝胶剂型消毒剂及液体、凝胶、膏剂、霜剂剂型抗抑菌剂中泼尼松、倍他米松、 地塞米松、曲安奈德、氢化可的松醋酸酯、泼尼松醋酸酯、可的松醋酸酯、地塞米松醋酸酯、氟轻松醋 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异氟泼尼松11种糖皮质激素及其它激素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WS/T466-2014消毒专业名词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消毒剂disinfectant 采用一种或多种化学或生物的杀微生物因子制成的用于消毒的制剂.
[来源:WS/T 466-2014 3.40] 3. 2 抗抑菌剂antibacterialandbacteriostaticagents 抗菌剂和抑菌剂的总称.
抗菌剂指能够灭杀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的制剂:抑菌剂指对细菌的 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但不能将其杀死的制剂.
[来源:WS/T 4662014 3.15 3.44] 4检测方法 4.1原理 WS/T 10016--2024 试样经水分散,用乙晴从分散液中提取激素类药物,用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从提取液中沉淀大分子 基质,膏剂、霜剂类基质用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填料进一步去除脂质,加入盐析剂涡旋离心,上清液经 基质固相分散剂净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仅测定,内标法定量.
4.2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4.2.1试剂 4.2.1.1乙腊(CHCN):色谱纯.
4.2.1.2甲醇(CH:0H):色谱纯.
4.2.1.3亚铁氰化钾(KFe(CN)3H:0).
4.2.1.4乙酸锌(CH0 Zn2H0).
4.2.1.5盐析剂(含1g氯化钠和4g硫酸钠).
4.2.1.6基质固相分散净化管(含20mg石墨化炭黑、100mg十八烷基吸附剂、100mg乙二胺-N-丙 基硅烷和150mg硫酸镁).
4.2.1.7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填料(Enhanced matrix removal:EMR).
4.2.2试剂配制 4.2.2.110%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15g亚铁氰化钾,用水溶解定容至1L.
4.2.2.220%乙酸锌溶液:称取239g乙酸锌,用水溶解定容至1L.
4.2.2.3乙腊水溶液:取乙睛200mL,加水800mL,混匀.
4.2.3标准品 11种激素标准物质和9种同位素内标纯度均大于96.3%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 质,相关信息见附录A.
4.2.4标准溶液配制 4.2.4.1标准储备液(约1.0mg/mL):分别准确称取11种激素标准物质约10.0mg于10mL容量瓶 中,用甲醇溶解并定至刻度,配成浓度约为1.0mg/mL的标准储备液,在-18C下冷冻保存,有效期为 3个月.
4.2.4.2混合标准中间液(10ug/mlL):分别准确吸取适量各单一标准储备液于25mL容量瓶中,用 甲醇稀释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口g/mL的混合标准中间液,冷藏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个月.
4.2.4.3内标化合物标准储备液(约1.0mg/mlL):分别称取9种同位素内标化合物约10.0mg于10ml 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配成浓度约为1.0mg/mL的内标储备液,在-18C下冷冻保存, 有效期为6个月.
4.2.4.4混合内标化合物标准中间液:分别吸取适量单一内标储备液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 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1.0口g/mL的混合内标中间液,冷藏避光保存,有效期为3个月.
4.2.4.5混合标准溶液:用乙晴水溶液将激素类药物标准中间液配制成混合标准系列溶液,如标准系 列中各目标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1 ng/mL、2 ng/mL、5 ng/mL、10 ng/ml、20 ng/nL、50 ng/ml.、100 ng/mlL 标准系列中各内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均为10ng/mlL,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
临用现配.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17-2024 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卫生要求.pdf
ICS11. 080 6 0 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 10017 -2024 邻苯二 甲醛消毒剂卫生要求 Hygienic requirements for o-phthalaldehyde disinfectant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 1001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原料要求.
5技术要求.. 6应用范围 7使用方法. 8包装、运输和贮存 9标识要求.
10试验方法 附录A(规范性) 邻苯二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附录B(资料性) 色谱图. WS/T1001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消毒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人 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晋桂、张流波、刘运喜、徐燕、丁晓静、胡国庆、朱仁义、李爱斌、李炎、 刘鹏.
WS/T 10017-2024 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卫生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邻苯二甲醛消毒剂的原料要求、技术要求、应用范围、使用方法、包装、运输及贮存、 标识要求与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邻苯二甲醛为有效成分的消毒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27949医疗器械消毒剂通用要求 GB30689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 GB/T38497内镜消毒效果评价方法 GB/T38499消毒剂稳定性评价方法 GB/T38503消毒剂良好生产规范 GB38598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通用要求 WS507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T535医疗卫生机构常用消毒剂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WS628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邻苯二甲醛消毒剂o-phthalaldehyde disinfectant 以邻苯二甲醛为有效成分,可以添加增效剂和pH调节剂等辅料的消毒剂.
3. 2 增效剂 synergistic agent 本身不具备某种特定活性或活性较低,但在与具备此种活性的物质混用时,能大幅度提高活性物质 性能的一类物质.
3.3 pH调节剂pHregulator 用以维持或改变溶液酸碱度所需的酸化剂、碱剂以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类.
4原料要求 4.1邻苯二甲醛化学纯级,纯度应大于或等于98%.
4.2增效剂和pH调节剂等辅料应符合医药用原料规定.
WS/T 10017-2024 4.3生产用水应符合GB/T38503和GB27949的要求.
5技术要求 5.1理化指标 5.1.1有效成分含量和pH值 邻苯二甲醛含量和pH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邻苯二甲醛含量和pH值 指标 范围 邻苯二甲醛含量(%,W/%,V/Y) 0. 50~0. 60 pll值 7. 0~9. 0 5.1.2稳定性 有效期大于或等于12个月.
产品有效期内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应小于或等于10%,且有效成分含量 应不低于标签说明书中标识量的下限值.
5.1.3连续使用稳定性 室温条件下连续使用应不超过14天且连续使用期间邻苯二甲醛含量大于或等于0.30%(W/,W/V), 消毒效果应符合GB/T38497的要求.
5.2杀灭微生物指标 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检验项目应符合WS628的规定:内镜消毒效果评价应符合GB/T38497的规定 6应用范围 适用于内镜消毒.
7使用方法 7.1用于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内镜消毒,按GB30689、产品标签说明书及内镜制造商说明书要求进行.
7.2用于手工内镜消毒处理,按WS507、产品标签说明书及内镜制造商说明书要求.
8包装、运输和贮存 8.1包装 包装应防尘、防潮、密封.
包装材质应符合无毒级包装材料要求.
外包装应捆扎牢固,正常运输装 卸时不得松散.
8.2运输 运输产品时应防晒、防雨、防潮.
装卸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 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
8.3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不得露天存放,不得与其他有毒物品混贮.
9标识要求 9.1包装标识应符合GB/T191的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18-2024 利什曼原虫检测 涂片镜检法.pdf
ICS11. 020 CCS C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10018 -2024 利什曼 原虫检测涂片镜检法 Leishmania detectionSmear microscopy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1001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首都医科 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属瑞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春花、郑彬、汪俊云、邹洋、刘阳、姚立农、王剑飚、危芙蓉、俞航.
WS/T 10018-2024 利什曼原虫检测涂片镜检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骨髓和皮肤组织液涂片镜检法检测利什曼原虫的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人体利什曼原虫的显微镜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WS23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spp. 一类可以引起利什曼病的寄生性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不同种利什曼原虫感染可导致人内脏利什曼病 (visceral leishmaniasis)或称黑热病(kala-azar)、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 leishmaniasis) 或黏膜皮肤利什曼病(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
3. 2 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Leishmaniaamastigote 寄生于人体和哺乳动物单核巨噬细胞内的利什曼原虫,其鞭毛萎缩而不可见,虫体呈圆形或卵圆形, 无运动能力.
3.3 骨髓涂片bonemarrowsmear 骨髓穿刺液涂于载玻片上制成的涂片.
3. 4 皮肤组织液涂片dermaltissuefluidsmear 皮肤组织液涂于载玻片上制成的涂片.
4仪器设备 4.1光学显微镜(100×油浸物镜、10×目镜).
4.2涂片染色架.
4.3涂片干燥架.
4.4染色盘.
4.5医疗污物桶.
5试剂或材料 5.1吉氏粉.
5.2瑞氏粉.
5.3pH7.2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
WS/T 10018-2024 5.4甲醇(分析纯).
5.5专用浸油或香柏油(折射率≥1.5).
5.6二甲苯(分析纯).
5.7载玻片(无划痕无油污的洁净载玻片).
6检测步骤 6.1涂片的制作 6.1.1编号 取3张洁净载玻片,分别在每张玻片一侧标注编号.
6.1.2骨髓涂片的制作 对于疑似内脏利什曼病患者,采用骨髓穿刺方法采集骨髓.
立即在距离每张载玻片编号端1/3处滴 加约20L骨髓穿刺液,另取1张边缘光滑的载玻片作为推片,将推片下缘平抵骨髓穿刺液前侧,当骨髓 穿刺液在载玻片与推片之间向两侧扩展至约2cm宽时,使2张玻片保持25°~35”角,从编号端向另一端 迅速推成舌状涂片(见附录A).
室温干燥.
6.1.3皮肤组织液涂片的制作 对于疑似皮肤利什曼病患者,在皮肤结节边缘或者皮肤溃疡处吸取或刮取组织液,置于载玻片上(每 张载玻片5uL~20uL),按上述方法制作涂片.
室温干燥.
6.2染色液的配制 6.2.1吉氏染液的配制(见附录B). 6.2.2瑞氏染液的配制(见附录B) 6.3涂片染色 用吉氏染液或瑞氏染液染色,染色方法和涂片保存见附录C.
6.4镜检 在染色晾干后的涂片上加1滴专用浸油或香柏油,在光学显微镜(100×油浸物镜、10×目镜)下检 查.
7结果判定 7.1利什曼原虫检测阳性 涂片中查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该涂片判定为阳性(见附录D).
7.2利什曼原虫检测阴性 观察1000个以上视野而没有发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该涂片判定为阴性.
8废弃物处理 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均应按照WS23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的规定进行处 理.
WS/T 10018-2024 附录A (资料性) 涂片的制作方法示意图 骨髓和皮肤组织液涂片制作示意图见图A.1.
1.在玻片一侧编号.
2.在距离玻片编号端1/3 处滴加约20ul骨髓穿刺液 或5ul~20μl皮肤组织液, 推片下缘平抵液滴前侧.
25°~35°角 3.当液滴在两张玻片间 扩展至约2cm时,使两张 玻片保持25°~35°角.
4.将推片迅速从编号端向 另一端推进.
5.涂片可分为头、体、尾 三部分,在尾部舌状区域 易检出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图A.1涂片制作示意图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19-2024 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规范.pdf
ICS 13. 100 CCSC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 10019 -2024 中小学校 卫生(保健)室规范 Regulation of clinical (healthcare) room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1001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学校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辽宁省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北京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薇、孙彩虹、武丽杰、翰勃、潘德鸿、段佳丽、马军.
WS/T 10019-2024 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的设置、人员配备,布局、建筑、基本设备要求及管理制度.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学校卫生室clinicalroominschool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学生常见病和传染 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3. 2 学校保健室health careroomin school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 教育、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
3. 3 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schoolhealthprofessionals 医学专业毕业或已获得医师(护士)以上资格者,以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为主要职责,持有卫生行政 部门发放的资格证书及执业证书,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卫生保健工作人员.
3. 4 学校保健教师healthcareteachers 师范院校或其他非医学院校毕业的现任教师,具有教师资格,因工作需要,经教育行政部门培训考 核合格后而从事专职或兼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人员.
4设置、人员配备 4.1寄宿制学校应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应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WS/T 10019-2024 4.2寄宿制学校或在校生600名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专职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4.3在校生600名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
4.4在校生600名以上的寄宿制或非寄宿制学校,应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 人员.
4.5一个学校如有多个校区,根据学生数量按要求分别设立学校卫生(保健)室.
4.6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当地县(区)以上卫生或教育部门组织的学校卫 生专业知识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5布局、建筑及基本设备要求 5.1布局 学校卫生(保健)室应独立设置在本校主要建筑物的首层或二层,与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保持 就近距离.
5.2建筑要求 5.2.1室内光源充足,采光、通风良好,室内天花板、墙面、地面易于清洗消毒.
5.2.2室内接有给排水、洗手池.
5.2.3卫生室使用面积应大于40m,设有接诊室、检查室和观察室.
室内能容纳常用诊疗设备,有适 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5.2.4保健室使用面积应大于15㎡,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5.2.5设置隔离观察室.
5.3基本设备及用品要求 5.3.1卫生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或电子秤)、身高坐高计、 课桌椅测量尺、肺活量计、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注 射器、敷料缸、方盘、镊子、止血带、污物桶、医疗垃圾桶、紫外线消毒灯、药品柜等.
5.3.2保健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或电子秤)、身高坐高计、 课桌椅测量尺、肺活量计、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观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止 血带、污物桶、紫外线消毒灯等.
5.3.3做好医疗物资储备.
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储备足够数量的医疗物 资,包括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并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破损或过期情 况,应做好记录并及时更换.
6管理制度 WS/T10019-2024 6.1卫生(保健)室应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各项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责任、新生入学预防接种 证的查验、晨午(晚)检、学生体检管理制度、常见病管理、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健康教育、学生因病(伤)缺课及病后痊愈复学管理、档案及记录管理等各项制度.
6.2学校卫生室配备的医疗设备、器械、药品,应建立药品进销台账,存档:定期检查药品,注意有 效期:医疗器械应按规定及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3学校卫生(保健)室应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按要求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
6.4学校卫生(保健)室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学校年内专项卫生工作材料、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处理预案及记录、各种工作会议记录、年度上报表格及日常工作记录等应保存完好.
6.5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对每学年学生健康状况进行汇总分析,有条件的地区实现学生健康数据的信 息化管理.
6.6学校卫生和保健工作资料保存应不少于5年,个人健康档案应妥善保存至学生离校,随学籍转入 下一个学校.
6.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区域性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等专业机构应为学校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6.8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中小学校卫生室建设应纳入政府公共卫生体系.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20-2024 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pdf
ICS 13. 100 CCS C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10020 -2024 中小学生 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control in health examin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 WS/T 10020-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体格测量质量控制.
6眼科检查质量控制, 7口腔科检查质量控制.
8耳鼻喉科检查质量控制 9外科检查质量控制. 10内科检查质量控制. 11实验室检查项目质量控制.
10 附录A(规范性)仪器要求 13 附录B(规范性)复测方法 15 附录C(规范性)脊柱侧弯测量仪操作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8 WS/T1002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学校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北 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市体检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第二中学朝阳学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欣、孙冰洁、陶芳标、星一、韩宏、李岩、钱文红、符筠、刘峥、徐原宁、 李长富、高仙、张大有、马璃涵.
WS/T 10020-2024 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的质量控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在我国普通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健康体检的医疗卫生机构及公共卫生 管理部门.
其他对中小学生开展的体检活动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700照明测量方法 GB/T7722电子台案秤 GB/T11533标准对数视力表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T16133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筛查 GB/T16403声学测听方法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阅基本测听法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95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T20468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GB/T22576.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6343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GB27950手消毒剂通用要求 GB27952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通用要求 JJG 692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JJG1097综合验光仪(含视力表)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47血细胞分析的校准指南 WS/T472口腔健康调查检查方法 WS/T512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WS/T610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筛查界值 WS/T661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WS/T663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 YY0065眼科仪器裂隙灯显微镜 WS/T 10020-2024 YY/T0653血液分析仪 YY/T065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ISO 10342眼科仪器验光仪(0phthalmic instruments-Eyerefractometer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健康体检质量控制healthexamination qualitycontrol 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的过程中,为满足体检质量要求,对参与机构、仪器与试剂、人员队伍、体检 环境及体检过程提出的关键技术环节的作业要求.
4基本要求 4.1机构要求 4.1.1资质应符合《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具有独立、固定的办公场所,以及足够的学生 健康体检场所和工作条件.
4.1.2应具备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必需的检查设备、检验仪器、质量控制仪器.
4.1.3应能够对学生健康体检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溯源复核.
4.1.4应建立纸质和电子化学生健康体检信息和个人资科信总的保密管理制度.
4.1.5应具有组织人员开展学生健康体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健康体检技术、质量控制技术培训 的能力.
4.1.6按照GB/T19001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能够开展质量控制.
4.2仪器试剂要求 4.2.1健康检查仪器、质量控制仪器和标准物的种类、数量、性能、量程、精度应能满足工作需要, 并能良好运行.
4.2.2健康检查仪器、质量控制仪器和标准物应当定期检定或校准.
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其, 应当实施计量检定.
无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应当采用校准或检测的方式潮源保障量值准确.
4.2.3实验室试剂和耗材的管理和使用应符合GB/T22576.1规定,质控品应符合GB/T20468的要求.
4.2.4检查过程中应定期使用质控仪器对检查仪器进行内部校准,要求应符合附录A中的表A.1. 4.2.5应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并规范管理,仪器设备档案内容符合4.7.3的要求.
4.2.6健康体检期间使用仪器应按各项目要求进行现场校准并记录结果,校准合格方可使用.
4.3人员要求 4.3.1健康体检人员应符合《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要求的执业资格,专业技术与学生健康检 查的项目相符合.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21-2024 学生健康管理技术规范.pdf
ICS 13. 100 CCS C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10021 -2024 学生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General guideline of health management for students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1002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学校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苏州大学、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北京大学、浙江省卫生监督所、苏 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卫生监督所、昆 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勇、朱虹、杨杰文、马军、倪胜、张琳、沈蕙、孙宏鹏、谭琪、甄世麒、程 庆林、刘俊宾、罗晓明.
WS/T 10021-2024 学生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学生健康管理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校,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6134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表规范 GB/T26343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WS/T10007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学生健康管理students health management 在健康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学校学生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个性化服务程序,通过对其生 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监测评估,并提供个性化干预,促进学生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和水平的 提高,以降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雁患风险,提高健康水平.
3. 2 健康风险评估healthrisk assessment 量化评估某一个体未来发生某种特定疾病的可能性.
3.3 健康档案healthrecords 对个人身心健康过程和生活方式的规范及科学记录.
4学生健康管理的内容 WS/T 10021-2024 4.1建立健康档案与档案管理 4.1.1采集健康信息 通过健康信息间卷调查、健康体检和体质测试等方法,收集学生的健康信息,予以汇总分析,为健 康风险评估提供基础依据.
4.1.2建立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记录学生健康状况以及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档案应严格保护学生的隐私.
4.1.3健康档案管理 将整个健康管理周期的健康信息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健康体检结果、健康信息调查问卷、健 康风险评估报告、健康干预计划、方案和实施过程记录等进行系统地动态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实现学生 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4.2健康状况评价与健康风险评估 4.2.1健康状况评价 根据健康信息资料,对学生现实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4.2.2健康风险评估 针对学生健康危险因素,开展相关疾病风险评估,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对学生的健康状况予以综 合判断和评价,预测健康发展走向,使学生对自己健康给予高度重视和对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早 期预防,为制定健康干预计划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4.3健康干预 4.3.1制定健康干预方案 根据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控制目标和降低危险因素的干预方案.
总体干预方案应包括干预的目标、内容、方式(如指导、督导、跟踪等)和频率等.
具体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应包含营养干预、运动干预、心理行为干预和生活环境干预等.
4.3.2实施健康干预 依据健康干预计划和方案,以多种形式有步骤地帮助学生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现个人健康管理计划的目标.
实施健康干预,应重视干预计划的实施和执行情况,包括干预的内容、干预的手段、频率和时间等, 以确保学生主动参与干预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4.3.3健康动态跟踪 通过多种方式跟踪个人执行健康管理计划的情况,动态掌握学生的身体变化和健康状况,并定期进 行评估,给个人提供最新的评估结果和建议,使健康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2 WS/T 10021-2024 4.3.4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健康状况予以阶段性效果评价,如单项干预效果评价、综合干预效果 评价、干预前后生活方式改善评价和行为方式改善评价等,以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改善情况.
4.3.5健康干预方案调整 依据干预效果情况,不断修正健康干预方案,提供更好的干预服务,最终有效地改善和促进学生的 健康状况.
5学生健康管理的技术要求 5.1健康信息采集的技术要求 学生健康检查按GB/T26343和GB/T16134的要求执行.
学生健康信总采集,可以根据学生健康管 理的实际需要,增加健康信息采集的内容.
采集方法宜通过学生和家长调查获得.
5.2健康状况评价与健康风险评估 5.2.1健康状况评价 对学生现实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生长发育水平、患病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和健康危 险因素的情况,并将评价结果及时给学生家长.
5.2.2健康风险评估 5.2.2.1单一危险因素评估 在研究单一危险因素与发病率证据的基础上,将这些单一因素与发病率的关系以相对危险度来表示 其强度.
通过评估明确个体某一健康危险因素的数量和强度,可以把学生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三类人群.
例如:学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可以把学生 分为易患高血压的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类人群,以使于进行分类管理.
5.2.2.2多种危险因素评估 在多因素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患病危险性与多个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模型,评估个体多个健康 危险因素的综合强度.
5.3健康干预技术要求 5.3.1制定健康干预方案 根据每个学生的健康特点和危险因素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每个学生的干预方案,包括营养、运动、 心理和其他活方式干预方案.
运动干预的运动量按VS/T10007的要求执行.
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22-2024 血清中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代替WS/T 212-2001).pdf
ICS11. 020 CCS C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10022 -2024 代替WS/T212 -2001 血清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Determination of fluoride in serum-Ion selective electrodemethod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 1002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WS/T212-2001《血清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与WS/T212-2001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溶液配制及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见第7章): b)更改了氟化物标准贮备液及氟化物标准工作液的配制方法(见7.2.1、7.2.2、7.2.3、7.2.4, 2001年版的 4.1. 1、4. 1.2、4. 1.3、4.1.6): c)更改了含氟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的配制(见7.4,2001年版的4.2.2): d)更改了样本采集与保存(见第8章,2001年版的第6章): e)删除了标准加入法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及相关说明(见2001年版的7.1.1.3、7.1.2、8.1、 9.3、9.4、9.5、9.6、9.7); f)更改了标准曲线绘制方法(见9.1.3,2001年版的7.2.1.2): g)更改了样品测定中需加入含氟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时,对样品含氟量的要求(见9.2,2001 年版的7.2.2): h)更改了标准曲线法的结果计算方法(见第10章,2001年版的8.2): i)更改了测定范围(见11.1,2001年版的9.1): j)增加了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建议(见第12章).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氟病研 究所、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海鑫、王伟、郭晓英、邢智锋、郭美华、刘亮、纪晓红.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1年首次发布为WS/T212-2001: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WS/T 10022-2024 血清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血清中氟化物(F)的离子选择电极法.
本文件适用于血清中氟化物(F)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氯离子选择电极的氟化镧单品膜(电极膜)对氟离子有选择性,在电极膜两侧的不同浓度的氟化物 溶液之间存在电位差(膜电位),其大小与溶液中氟离子活度有关,当氟离子的活度系数保持不变时, 电位差与氟离子浓度成线性关系.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利用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一对电化学电 池的电动势(电位响应)与氟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可计算出血清中氯离子浓度.
5仅器设备 5.1离子活度计或精密酸度计:分辨率为0.1mV.
5.2氟离子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或两种电极的复合电极.
5.3磁力搅拌器.
5.4塑料微容池,聚乙烯包裹的搅拌子.
6试剂 6.1本文件使用的试剂纯度除氟化钠为优级纯外,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用水为符合GB/T6682 中规定的二级水.
全部试剂储存于无氟聚乙烯瓶中.
6.2氯化钠(NaC1).
6.3柠檬酸钠(枸橡酸钠、柠檬酸三钠)(CoHsNasO2HO).
6.4冰乙酸(冰醋酸)(CHCOOH).
6.5氢氧化钠(NaOH). 6.6氟化钠(NaF).
7溶液配制 7.1氢氧化钠溶液[c(NaOH)=5mol/L)] 称取20.0g氢氧化钠(6.5)溶解于水中,混匀并用水稀释至100mL.
WS/T 10022-2024 7.2氟化物标准溶液 7.2.1氟化物标准贮备液[p(F-)=1000μg/mL] 准确称取干燥至恒重(105C~120℃,2h)的氟化钠0.2210g,加水溶解后定量移入100mL容量瓶 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转入无氟聚乙烯瓶中,冷藏备用(2℃-8C),亦可使用国家认证并授予 标准物质证书的氟标准溶液配制.
7.2.2氟化物标准工作液1[o(F-)=100.0μg/mL] 准确吸取氟化物标准贮备液(7.2.1)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转储于 无氯聚乙烯型料瓶中,冷藏备用(2℃~8℃).
7.2.3氟化物标准工作液I[o(F)=10.0μg/mL] 准确吸取氟化物标准工作液1(7.2.2)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转入 无氟聚乙烯塑料瓶中,冷藏备用(2℃~8℃).
7.2.4氟化物标准工作液III[o(F-)=1.0μg/mL] 准确吸取氯化物标准工作液Il(7.2.3)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
临用 时现配.
7.3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 称取58.0g氯化钠、0.4g柠檬酸钠(CHNa;O*2HO)溶于约500mL水中,加入57.0mL冰乙酸, 用氢氧化钠溶液(7.1)调pH为5.0~5.2,加水稀释至1000mL,混匀,转入无氟聚乙烯塑料瓶中,冷藏 备用(2℃~8℃).
7.4含氟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 配制过程同7.3,在加水定容前,加入氟化物标准工作液Ⅱl(7.2.3)4.00mL或加入氟化物标准工作 液1(7.2.2)0.40mL.
此液含氟0.04μg/mL.
临用前现配.
8样本 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不含添加剂)采集静脉血样至少1.5mL,室温静置0.5h,于3000r/min, 离心10min,分离出血清置于无氟具塞聚乙烯塑料管中,严密封口以防水分蒸发.
若不能及时分析,冷 藏保存(2C~8℃),一周内完成测定.
也可保存于-18℃~-20℃冰箱内,2周内完成测定.
9分析步骤 9.1标准曲线制备 9.1.1标准曲线系列溶液的配制 按表1配制标准曲线系列溶液.
分别准确量取氟化物标准工作液IIl(7.2.4)0.50mL、1.25mL、2.50 mL、5.00mL及氟化物标准工作液Il(7.2.3)1.25mL、2.50mL于6个25mL容量瓶内,分别加入12.50mL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7.3),加水定容至刻度,混匀.
此标准曲线系列溶液的氟(F)浓度分别为0.02 μg/mL、0.05 μg/mL、0.10 μg/mL、0.20 μg/mL、0.50 μg/mL、1.00 μg/mL WS/T10022-2024 表1氟化物标准曲线系列溶液的配制 容量瓶号 2 3 4 5 6 1.0pgimL 氟化物标准工作液Ⅲ,mL 0.50 1.25 2.50 5.00 1 10.0 μg/mL氟化物标准工作液ll,mL - 1.25 2.50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mL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用水定容至刻度 氟(F)浓度,μg/mL 0.02 0.05 0.10 0.50 1.00 9.1.2标准曲线系列溶液的测定 分别准确吸取上述各个浓度的氟标准液0.80mL于微容池内,放入一个搅拌子,移至磁力搅拌器上 搅拌混匀,插入氟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测定溶液的电位值,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逐个进行.
待读数稳定 后(即每分钟电极电位变化小于或等于0.5mV),读取电位值.
9.1.3计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以氟化物标准系列溶液各个浓度的对应对数值(lgp)为横坐标,以测得的对应的电位值(E)为纵 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按式(1)计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E=a b× lgp 式中: E一一电位值,单位为毫伏(mV): a-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截距: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斜率: 标准曲线系列溶液中氟(F-)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9.2样品测定 准确吸取0.40mL恢复室温的血清样品于微容池内,再加入0.40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7.3)[如 样品含氟(F-)量低于0.04μg/mL,则改为加入0.40mL含氟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7.4)],放入一个 搅拌子,将微容池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混匀样液,插入氟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测定.
10结果计算 读数稳定后,读取电位值(E),并按式(2)计算待测溶液中氟(F-)含量,再按式(3)、式(4) 计算血清样品中氟(F)含量.
注:当样品加入总高子强度调节缓冲液时,按式(3)计算血清样品中氟(F)含量,当样品加入含氟总离子强度 调节缓冲液时,按式(4)计算血清样品中氟(F)含量.
(2) p=p×2 ..(3) θ= (p 0.02) × 2 (4) 式中: E- 电位值,单位为毫伏(mV):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截距: b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斜率: 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求得的待测样品中氟(F-)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23-2024 人群尿氟安全指导值(代替WS/T 256-2005).pdf
ICS11. 020 CCS C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10023 -2024 代替WS/T 256 -2005 人群尿氟安全指导值 Safety guidance value of urinary fluoride in population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 1002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WS/T256-2005《人群尿氟正常值》,与WS/T256-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尿氟安全指导值的定义(见第3章,2005年版的第3章): b)将标题“5检验方法”更改为“5尿样的采集、保存和尿中氟化物的测定”(见第5章,2005 年版的第5章): c)将附录A名称修改为“人群尿氟安全指导值调查与计算方法”(见附录A,2005年版的附录A): f)将附录A.7更改为“A5.4人群尿氟安全指导值指标应用于防控措施评价时,防治措施应持续的时 间为4年”(见附录A5.4,2005年版的附录A.7).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楼晓明、于光前、李津蜀、王晓峰、莫哲、顾思萌、陈志健、毛光明、黄学敏、 李雪青.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5年首次发布为WS/T256-2005: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WS/T 10023-2024 人群尿氟安全指导值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非地方性氟中毒地区儿童和成人群体尿氟含量安全指导值.
本文件适用于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判定,控制效果评价和人群暴露状况评价.
本文件不适用于地方性氟中毒诊断与个体尿氟含量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WS/T89尿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尿氟urinary fluoride 尿中氟离子(F)的含量.
3. 2 尿氟安全指导值Safetyguidance valueof urinary fluoride 人群尿氟含量的几何均值正常范围,采用非参数法计算单侧上限值.
注:具体计算方法见附录A.
4人群尿氟安全指导值 8周岁~12周岁儿童人群尿氟含量的几何均值小于或等于1.4mg/L,18周岁以上成人人群尿氟含量的 几何均值小于或等于1.6mg/L.
5尿样的采集、保存和尿中氟化物的测定 按IS/T89规定的方法采集、保存和测定尿氟含量.
WS/T 10023-2024 附录A (资料性) 人群尿氟安全指导值调查与计算方法 A.1调查对象年龄及居住年限要求 儿童尿氟含量以8周岁~12周岁人群计算,成人尿氟含量以18周岁以上人群计算.
调查对象需在本地 连续居住4年及其以上.
A.2样本量要求 针对某一群体尿氟含量的测定,样本量不少于50例,对于不足50例居民(成人或儿童)的地区应采 集该地区全部居民的样品,如全部居民数量少于30例,不适宜评价人群尿氟含量水平.
A.3非参数法计算安全指导值 将n个非高氟调查地区的人群尿氟含量的几何均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编上秩次:x≤x≤ ≤x,x和x.
分别为全部尿氟含量的几何均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把这n个秩次分为100等分,与r%秩 次相对应的数称为第r百分位数,以符号P,表示.
那么单侧95%上限值的秩次就用P表示,即为安全指 导值.
A.4结果应用说明 A.4.1人群尿氟含量的几何均数符合人群尿氯安全指导值范围,可认为该人群无高氟暴露风险.
A.4.2人群尿氟含量的几何均数超出人群尿氯安全指导值范围,可认为该人群存在高氟暴露风险,应进 一步查清高氟暴露来源,评估暴露程度.
A.5应用注意事项 A.5.1人群尿氟安全指导值指标应用于氯的主要来源为燃煤污染地区时,应在冬、春季采集样品.
A.5.2人群尿氟安全指导值指标应用于氯的主要来源为饮用砖茶地区时,以成人人群尿氟含量为准.
17018、GB/T17017和WS/T90的规定执行.
A.5.4人群尿氟安全指导值指标应用于防控措施评价时,防治措施应持续4年以上.
WS/T10023-2024 参考文献 [1]GB/T17017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 [2] GB/T17018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标准 [3]WS/T90改水降氟效果评价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24-2024 克山病治疗原则与疗效判定(代替WS/T 314-2009).pdf
ICS11. 020 CCS C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10024 -2024 代替WS/T 314 -2009 克山病治疗原则与疗效判定 Treatment principles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of Keshan disease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1002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WS/T314-2009《克山病治疗原则与疗效判定标准》,与WS/T314-2009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克山病的定义(见2009年版的2.1): b)删除了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治疗(见2009年版的3.2.7): c)增加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型克山病心源性休克(见4.1.2): d)增加了精氨酸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 及If通道阻滞剂治疗克山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见4.2.1的药物治疗部分): e)增加了血液超滤及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克山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见4.2.1的非药物治疗部分): f)增加了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克山病快速性心律失常(见4.3.1): g)增加了慢型克山病常用抗心脏重构药物的起始剂量及目标剂量(见附录B): h)更改了克山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缓解标准(见附录D).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 二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云南省楚雄葬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瑾、相有章、于波、侯杰、鲍建忠、朱建宏,王秀红.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6年首次发布为WS/T77-1996《克山病治疗原则》: --2001年首次发布为WS/T209-2001《克山病疗效判定标准》: -2009年第一次修订时,代替了S/T77-1996和WS/T209-2001,名称改为WS/T314-2009 《克山病治疗原则与疗效判定标准》: 一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WS/T 10024-2024 克山病治疗原则与疗效判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克山病治疗原则与克山病疗效判定的有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成人及儿童克山病的治疗与疗效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对日期对应的版本适应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WS/T210克山病诊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克山病急性心功能不全acute cardiac insufficiencyof Keshan disease 包括急性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急性肺水肿及心源性休克.
注:其中急性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主要见于亚急型克山病以及慢型克山病急性发作,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 主要见于急型重症克山病.
3. 2 克山病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of Keshan disease 包括慢性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及慢性心功能不全代偿期.
注:其中慢性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主要见于慢型克山病,慢性心功能不全代偿期主要见于慢型克山病的稳定期 及潜在型克山病.
4克山病的治疗原则 4.1克山病急性心功能不全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做好就地抢救,可提高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救治效果.
4.1.1急性肺水肿 宜尽快纠正缺氧和呼吸困难,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一般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双腿下垂:鼻导管或面罩高流量吸氧,严重者无创呼吸机或气管插管正压给氧:静脉应用快速利尿 剂:酌情选用血管扩张剂、快速洋地黄制剂、糖皮质激素、吗啡及茶碱类药物.
4.1.2心源性休克 WS/T 10024-2024 为急性心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宜尽快纠正,以稳定血液动力学,纠正缺氧,减轻心脏负荷, 改善心脏功能,并保护重要脏器.
尽量在有呼吸循环监护和支持治疗条件的医院救治,应行心电、 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和每小时出入量监测,严重者行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模 压或脉搏指示的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
a)鼻导管或面罩高流量吸氧,严重者无创呼吸机或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b)尽快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疗法,见附录A.1. c)烦躁不安者可采用亚冬眠疗法,见附录A.2.
d)根据血液动力学监测结果补充血容量或静脉应用血管扩张剂,无效时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及 正性肌力药物.
对药物治疗无效、血液动力学和基本生命体征无法维持者,及时加用主动脉内球囊 反搏(IABP)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机械辅助治疗.
4.1.3急性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参照急性肺水肿进行治疗.
4.2克山病慢性心功能不全 治疗原则是去除心衰诱发因素,有效控制心衰症状和心律失常,延缓或递转心室重构,防治并 发症.
同时加强心衰相关知识宣教、健康生活方式和康复运动指导,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可 根据心功能状态分类管理,NYHA心功能IⅢI级、IV级的病人住院治疗,NYHA心功能I级、ⅡI级 的病人居家治疗,定期复查.
4.2.1慢性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4.2.1.1药物治疗 1)利尿剂:凡有体液潴留或曾有过体液潴留的患者宜使用利尿剂,水肿消除后可小剂量间断 使用,并应与其他抗心衰药物联合应用.
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祥利尿剂、保钾利尿剂及精氨酸加 压素V受体拮抗剂等.
用药期间注意防治低血压、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及尿酸代谢异常.
保钾利尿剂可与噻嗪类或祥利尿剂联合使用:精氨酸加压素V受体拮抗剂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血钠升高过快.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 肤酶抑制剂(ARNI)及血管紧张素ⅡI受体阻滞剂(ARB).
慢型克山病患者,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 耐受,均宜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并逐渐加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量后 长期应用.
一般首先选择ACEI或ARNI,不能耐受ACEI所致干咳或神经性水肿时可换用ARB.
常用 药物及用法见附录B.
用药期间定期检测肝肾功能,避免血压过低,成人清晨静息血压不应低于 90/60mmlg- 3)β受体阻滞剂:慢型克山病心功能ⅡI、Ⅲ级无禁忌症的患者宜常规应用,心功能IV级的患 者心功能改善后应用或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静息心率60次/in左 2 WS/T 10024-2024 右、静息血压不低于90/60mmHg的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量后长期应用.
常用药物及用法见附录B.
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心率和血压变化.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慢型克山病患者,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均应加用小剂量醛固酮 受体拮抗剂,常用药物及用法见附录B.
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肾功能及血电解质,避免肾功能恶化和 电解质紊乱.
5)1.通道阻滞剂:用于β受体阻滞剂禁忌或不能耐受,以及β受体阻滞剂已达目标剂量或最 大耐受量而静息心率仍大于或等于70次/min的窦性心律患者.
可与B受体阻滞剂联用,并根据心 率调整剂量,使静息心率控制在60次/min左右.
6)正性肌力药物:包括洋地黄类制剂和非洋地黄类制剂.
可在使用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 系统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后仍有症状时加用,或在心衰急性加重、难治性或终末期心衰时短期应 用.
7)血管扩张剂:用于不能耐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患者的辅助治疗, 一般短期应用.
4.2.1.2非药物治疗 可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一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心脏再同步化-理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CRT-ICD)治疗:用于药物 治疗无效且符合CRT或CRT-ICD指征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
2)血液超滤:用于容量超负荷、利尿剂抵抗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3)左心室辅助装置:用于终末期心衰或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
4)心脏移植:用于无其他治疗方法可选择的终末期心衰患者.
4.2.2慢性心功能不全代偿期 4.2.2.1药物治疗 用于NYHA心功能I级的慢型克山病患者,以及已有心脏扩大的潜在型克山病患者.
可选用慢性心 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所列药物,并加强随访观察.
4.2.2.2非药物治疗 合理膳食:参照心肺运动试验或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进行科学运动与康复:避免或祛除心衰的诱 发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精神刺激、妊娠以及钠盐摄入过多等.
4.3克山病并发症的治疗原则 4.3.1心律失常 a)克山病并发的心律失常,多于心功能改善后减轻或消失,一般无需抗心律失常治疗.
b)对影响心功能的心律失常,宜积极治疗.
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可根据类型服用相应药物,影 响血流动力学时尽快静脉用药或电复律:上述治疗无效或疗效差时可选择经导管射频消融.
符合理 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25-2024 克山病诊断(代替WS/T 210-2011).pdf
ICS11. 020 CCS C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10025 -2024 代替WS/T210 -2011 克山病诊断 Diagnosis for Keshan disease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1002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WS/T210-2011《克山病诊断》,与VS/T210-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克山病的定义(见3.1,2011年版的2.1): b)更改了克山病诊断原则及流行病学特点(见第4章、6.3、附录A1-A.3,2011年版的第3章、 5.3、附录A. 1-A.3): c)增加了动态心电图用于监测克山病心电图变化[见5d),2011年版的4d)]: d)增加了血清利钠肽(BNP及NT-proBNP)作为克山病诊断指标,并将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修改 为实验室检查[见5g),2011年版的4g)]: e)增加了心内膜活检用于检查克山病病理改变[见5h)、附录D.1,2011年版的4h)、附录 D. 1]: f)增加了酒精性心肌病作为慢型克山病的鉴别诊断(见7.3、附录E.3.6,2011版的6.3、附录 E. 3) : g)更改了附录C中超声心动图异常判定基准(见附录C.1、附录C.2、附录C.3,2011年版的附 录C).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西安交 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波、侯杰、张毛毛、魏瑾、王秀红、万晓艳、吴健、鱼素琴.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7年首次发布为WS/T210-1997,2011年第一次修订: 一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WS/T 10025-2024 克山病诊断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克山病诊断要点以及分型的技术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克山病的病例诊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克山病Keshan disease 一种病因不十分清楚的地方性心肌病.
注:因1935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首先报道而命名.
基本病理改变是心肌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和维发性纤维化, 心脏呈肌源性扩张,心腔扩大、室壁趋向变薄.
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
4诊断原则 既往或现在在克山病病区连续生活六个月以上,符合克山病发病流行病学特点(见附录A).
具有心肌病或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或心肌组织具有克山病的病理解剖改变,能排除其他心脏 疾病,尤其是其他心肌疾病者.
5诊断 符合克山病诊断原则,且具备a)~c)中的任何一条,并同时符合d)~h)中任何一条或其 中一项表现,可诊断为克山病.
a)心脏增大.
b)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
c)快速或缓慢型心律失常.
d)心电(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改变: 1)房室传导阻滞: 2)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除外): 3)T波和(或)ST段改变: 4)Q-T间期明显延长: 5)频发和/或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6)阵发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 7)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 8)P波异常(左、右房增大或两房负荷增大).
e)胸部X线改变:各型克山病的异常判定符合附录B中1项即为异常.
f)超声心动图改变:符合附录C中1项即为异常.
g)实验室检查: 1)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或T升高: 2)血清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增高: 3)血清利钠肽(BNP及NT-proBNP)含量增高.
WS/T10025-2024 h)病理解剖改变:病理改变主要为心肌变性、坏死及其后的修复和重构,见附录D.
6分型 6.1急型 发病急骤,表现为急性心肌坏死所致的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症状.
此型心肌变性坏死广泛而严 重,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但心脏增大或扩张较轻,瓣痕灶少.
若具有心源性体克或急性肺水肿 者为重症急型克山病.
6.2亚急型 病程进展较缓慢,多在出现症状一周左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有部分病例同时发生心源性 休克.
多发生于断奶后至学龄前儿童.
此型有类似急型的临床发作症状,但心肌变性和坏死不如 急型严重和广泛,心脏增重和扩张较明显,散在的瓣痕多见.
如自发病日起三个月后未愈者,即 转为慢型.
6.3慢型 此型发病缓慢,临床表现为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腔明显扩大,心室壁变薄,心肌陈旧性瓣痕 较为广泛,此型克山病可由其他类型转变面来或自然缓慢起病,按患者心功能可分为心功能Ⅱ级 慢型克山病、心功能Ⅲ级慢型克山病和心功能IV级慢型克山病:出现急型表现的慢型克山病为慢 型克山病急性发作:既往无各型克山病病史,发病隐匿的慢型克山病为自然慢型克山病.
目前患 病类型主要为自然慢型克山病.
6.4潜在型 此型病变过程隐匿.
心脏代偿功能良好,尚未表现出明显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无心脏增重, 可有轻度扩张,心电图多为室性期前收缩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或ST-T改变.
7鉴别诊断 7.1急型克山病需同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胃炎等鉴别.
7.2亚急型克山病需同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缺血性心肌病、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支气 管肺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包炎等鉴别.
7.3慢型克山病需同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心包炎、心脏瓣膜病、酒精 性心肌病等鉴别.
7.4潜在型克山病需同局灶性心肌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等鉴别.
7.5各型克山病鉴别诊断基准参见附录E.
WS/T10025-2024 附录A (规范性) 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A.1地区分布 我国病区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地带,根据历史上有克山病发生的县、乡、村的情况, 全国已确定的病区有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 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等16个省(区、市),克山病病区多为农村,特别是交通不 便、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或山区.
A.2人群分布 病例均为病区居民或在病区连续生活六个月以上且与病区居民有同样生活方式的非病区居民:发 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断奶后至学龄前(2岁~7岁)儿童:可呈家庭多发.
A.3时间分布 急型和慢型急性发作多发于北方地区的冬季(11月~翌年3月),亚急型多发于西南地区(主 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重庆)炎热潮湿的夏季(6月~9月).
慢型和潜在型发病季节性不明显.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26-2024 大骨节病诊断(代替WS/T 207-2010).pdf
ICS 11. 020 CCS C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10026 -2024 代替WS/T207 -2010 大骨节病诊断 Diagnosis of Kashin-Beck disease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 1002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WS/T207-2010《大骨节病诊断》,与WS/T207-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大骨节病定义中的“板软骨”(见3.1,2010年版的2.1): 4章,2010年版的第3章): c)将临床和X线诊断内容统一在“诊断”条目下,明确典型病例、非典型病例、X线病例(见第 5章): d)将临床分度I度“出现多发性、对称性手指关节增租,有其他四肢关节增租、屈伸活动受限、 疼痛、肌肉轻度萎缩”修改为“出现多发性、对称性指间关节增租,或有其他四肢关节增粗、屈伸活 动受限、疼痛和肌肉轻度萎缩”(见6.1,2010年版的4.2.1): e)将X线分型判定前提“骨临等径期前”更改为“骨超径期前”(见7.1,2010年版的5.2): f)删减了X线分型活动型的部分内容(见7.1.1,2010年版的5.2.1): ()中( ()中( J)增加了附录C,大骨节病鉴别诊断要点(见附录C).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四川省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 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钧、林剑浩、李富忠、王正辉、陈国华、赵生成、刘辉、裴俊瑞、崔丝露、 焦喆、张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6年首次发布为GB16003-1995; -2008年第一次修订时,并入了WS/T207-2001《大骨节病X线分型分度判定》(2001年11月14 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2002年5月1日实施),形成了WS/T207-2010《大骨节病诊断》: 一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WS/T 10026-2024 大骨节病诊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骨节病诊断原则、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骨节病病例诊断以及与其他骨关节疾病的鉴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 儿童和少年发生的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
其原发病变主要是生长发育期软骨和关节软骨的多 发对称性变性、坏死以及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
临床表现为四肢关节疼痛、增粗、变形、活动受限, 肌肉萎缩,严重者出现短指(趾)、短肢甚至矮小畸形.
4诊断原则 根据6个月以上病区接触史、症状和体征以及手(足)部X线所见掌指骨、腕(足踝部)骨性关节面、 干端先期钙化带的多发对称性凹陷、硬化、破坏及变形等改变,并排除其他相关疾病诊断为大骨节病.
指骨远端多发性对称性X线改变为本病特征性表现.
5诊断 5.1典型病例 有多发性、对称性指间关节增粗或短指畸形、身材矮小等体征,且掌指骨具有近端或远端多发对称 性X线征者,并排除其他相关疾病诊断为大骨节病典型病例.
5.2非典型病例 无指间关节增粗体征,但有跟关节肿大、疼痛且X线检查有跟骨短缩和/或距骨塌陷等改变者,并排 除其他相关疾病诊断为大骨节病非典型病例.
5.3X线病例 无临床体征,而掌指骨具有干端和/或骨端多发性对称性X线征者,并排除其他相关疾病诊断为大 骨节病X线病例.
注:临床检查方法见附录A、X线检查方法见附录B.
6临床分度 6.11度 出现多发性、对称性指间关节增租,或有其他四肢关节增粗、届伸活动受限、疼痛和肌肉轻度萎缩.
1 WS/T 10026-2024 6.211度 在I度基础上,症状、体征加重,出现短指(趾)畸形.
6.3度 在Ⅱ度基础上,症状、体征加重,出现短肢和矮小畸形.
7X线分型和分度 7.1分型 7.1.1活动型 骨超径期前,手部X线征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可判断为活动型: a)干端先期钙化带呈轻度凹陷,并有核歪斜或线变窄,可伴有骨小梁结构紊乱: b)干端先期钙化带有明显的凹陷,其深度超过2mm; c)干端先期钙化带呈各种形态的凹陷、硬化,同时伴有骨端或伴有骨及腕骨的改变、骨小梁 结构紊乱.
7.1.2非活动型 骨超径期前,手部X线征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可判断为非活动型: a)干端先期钙化带凹陷,呈修复期双层影像或不均匀中等密度的硬化: b)不伴有干端改变的骨端各种X线征.
7.1.3陈旧型 线闭合后,手部X线征具有以下条件两条或两条以上者判断为陈旧型: a)骨性关节面毛糙、硬化、凹陷及骨端边缘缺损、骨质增生等X线征: b)腕骨硬化、边缘凹陷、囊样变等X线征: c)指间关节粗大变形: d)指间关节呈半脱位.
注:活动型和非活动型x线征主要适用于能线尚未完全闭合的儿童和青少年.
7.2分度 7.2.1轻度 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判断为轻度: a)仅有指骨干端改变且为“”: b)仅有指骨骨端改变且为“”: c)足部距、跟骨改变为“”.
7.2.2中度 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判断为中度: a)仅有指骨干端改变且为“”: b)仅有指骨骨端改变且为“”: c)指骨干端、骨端均有改变: d)指骨干端、骨均有改变: e)腕骨、指骨骨端均有改变: f)足部距、跟骨改变为“” 7.2.3重度 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判断为重度: a)指骨干端改变为“”: b)指骨骨端改变为“”: 2 WS/T10026-2024 c)指骨干端、骨端、骨和腕骨4个部位中,有3个或全部4个部位出现改变: d)线早闭: e)足部距、跟骨改变为“”.
注:X线改变程度判断基准详见8.2. 8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先天性短指(趾)畸形、踝关节炎、缺血性距骨坏死、 向偻病、克汀病以及家族性矮小体型、原发性侏儒、干端骨发育障碍、软骨发育不全、假性骨发育 不全、多发性骨临发育不良等矮小体型疾病进行鉴别.
大骨节病鉴别诊断要点见附录C.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27-2024 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代替WS 276-2007).pdf
ICS11. 020 CCS C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10027 -2024 代替WS276 2007 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 Diagnosis of endemic goiter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 1002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S276-2007《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与WS276-200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 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修订了6周岁~12周岁儿童甲状腺容积正常值标准(见3.3,2007版的附录B): b)删除了1度甲状腺肿分度中的“甲状腺不超过受检者拇指末节,但发现结节者也定为1度” (见2007版的5.2): c)更改了对结节型甲状腺肿分型的条件,将“在甲状腺上可查到一个或几个结节”更改为“在 甲状腺上可查到一个或多个结节,且结节大小大于5mm”(见6.2): d)更改了对混合型甲状腺肿分型的条件,将“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可查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省地 方病防治研究所、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 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凡刚、刘鹏、李卫东、贾清珍、王燕玲、王晓峰、许娴、毛光明、朱小南、 陈晓平、高莹、高洪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7年首次发布为WS276-2007,发布时,并入了GB/T16004-1995《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诊 断和分度标准》和GB16398-1996《儿童少年甲状腺容积的正常值》的内容.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WS/T 10027-2024 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条件和判定甲状腺肿大小的界限.
本文件适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判定、病情描述、流行病学研究、监测和防治效果的考核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380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的划定 WS/T669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goiter 由于某一地区环境碘缺乏或碘过量造成机体碘摄入不足或过量而发生的甲状腺肿大.
3.2 甲状腺容积Thyroidvolume B型超声仪(B超)检测的甲状腺大小,为甲状腺左叶和右叶容积之和.
注:单位用毫升(nmL)表示.
3.3 甲状腺容积正常值Normalthyroidvolume B超检测的甲状腺容积未超过相应年龄段的第97百分位数(P97).
4诊断 4.1通用要求 用B超法与触诊法进行诊断,当两者诊断结果不一致时,以B超法的诊断结果为准.
4.2B超法诊断 生活于碘缺乏地区(WS/T669)或高碘地区(GB/T19380)的居民,其甲状腺容积超过相应年龄段 的P97,并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疾病后,诊断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B超检查 甲状腺容积操作技术要则应符合附录A.
4.3触诊法诊断 在上述地区内,居民的甲状腺肿大可以触摸到,并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 等疾病后,诊断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5触诊法分度标准 WS/T 10027-2024 甲状腺肿分为三度,当甲状腺大小介于两度之间难以判断时,列入较低的一度内.
5.11度 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
5.21度 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
5.3度 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6甲状腺肿分型标准 6.1弥漫型 甲状腺均匀增大,B超或触诊检查不出结节,或B超检查出结节,最大结节长径不超过5mm.
6.2结节型 在甲状腺上可检查到一个或多个结节,且最大结节长径大于5mm.
6.3混合型 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可检查到一个或多个结节,且最大结节长径大于5mm.
7甲状腺容积P97 甲状腺容积的P97见表1.
表1不同年龄甲状腺容积P97 年龄 甲状腺容积P97 (周岁) (mL) 6 ≤3.6 7 ≤4.0 8 ≤4.6 9 ≤5.1 10 ≤6. 0 11 ≤7.3 12 ≤7.6 13 ≤9.0 14 ≤10.5 15 ≤12.0 16 ≤14.0 17 ≤16.0 成年女性 ≤18.0 成年男性 ≤25.0 WS/T 10027-2024 附录A (规范性) B超检查甲状腺容积操作技术要则 A.1仪器设备要求 B超探头频率要求7.5MHz及以上.
A.2测量方法 让受检者取坐位、立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区,在甲状腺部位均匀涂抹耦合剂后,用探头首先 在受检者甲状腺上按左、右顺序上下横扫,读得甲状腺侧叶最大宽度(即左右径,用W表示),然后, 先在受检者左侧后在右侧纵扫,读得甲状腺侧叶最大长度(即上下径,用L表示)和最大厚度(即前后 径,用D表示).
A.3甲状腺容积计算公式 左右两侧叶容积之和为甲状腺总容积.
每一侧容积按式(A.1)计算.
V = 0.479 × W × L × D /1000* . (A. 1) 式中: V-甲状腺每一侧叶容积数值,单位为毫升(mL): F一一甲状腺每一侧叶宽度数值,单位为毫米(mm): 一一甲状腺每一侧叶长度数值,单位为毫米(m): D-一甲状腺每一侧叶厚度数值,单位为毫米(mm).
A.4注意事项 A.4.1测量甲状腺长、宽、厚三维长度时,B超检查操作者应经过相关培训.
A.4.2人体甲状腺的两个侧叶并不完全对称,横扫时,不要在同一切面上同时测量两个侧叶的最大左 右径.
A.4.3纵扫时,甲状腺的最大上下径和前后径应在同一切面上同时测量,甲状腺投影水平值为长度, 厚度测量要垂直于长度.
A.4.4检查手法要轻柔,否则会挤压甲状腺,使其前后径测量不准.
A.4.5甲状腺的形态个体差异特别大,甲状腺的最大前后径不一定都在中央.
A.4.6人有胖瘦、高矮之分,不需把头向后仰作为受检者的统一体位.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S/T 10028-2024 氟斑牙诊断(代替WS/T 208-2011).pdf
ICS11. 020 CCS C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WS/T10028 -2024 代替WS/T208 -2011 氟斑牙 诊断 Diagnostic for dental fluorosis 2024-10-11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 1002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WS/T208-2011《氟斑牙诊断》,与WS/T208-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1年版的第1章): b)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1年版的第2章): c)修改了诊断中白垩样改变、釉质着色和釉质缺损的解释(见第4章,2011年版的第3章): d)删除了原标准氟斑牙极轻分度,将氟斑牙极轻度与轻度合并为轻度(见第5章,2011年版 的第4章): e)修改了氟斑牙中度标准(见第5章,2011年版的第4章): f)将附录A由资料性变更为规范性附录(见附录A): 9)修改了附录A中关于检查和记录乳牙和恒牙氟斑牙方法的内容(见附录A): h)删除了附录B中轴质混浊的鉴别诊断(见附录B); i)修改了附录B中釉质发育不全的定义(见附录B).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内蒙古自 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卫东、王丽华、李艳红、高彦辉、阮建平、赵丽军、林勤、孟献亚、王永 平、叶红兵、虞晨.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1年首次发布为WS/T208-2001,2011年第一次修订: 一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WS/T 10028-2024 氟斑牙诊断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方性氟中毒调查时人群氟斑牙的诊断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地方性氯中毒病区划分、病情监测和防治效果的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氟斑牙 dentalfluorosis 斑釉症enamelfluorosis 牙发育形成期间,因摄入过量氟化物面引起病理性改变的牙齿.
注:又称“氟牙症”,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特征性改变发生在牙质,包括釉质呈白里样改变、着色或缺 损等,但也可累及牙本质和牙骨质.
4诊断 牙发育形成期间有明确的过量氟暴露史,结合临床检查,按照附录A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具有以 下1项,可诊断为氟班牙: a)白垩样改变:牙表面部分或全部釉质失去光泽,出现不透明的白垩样或粗糙似粉笔样的条纹、 斑点、斑块,或整个牙面呈白色大理石样的一种病理性改变.
b)釉质着色:牙表面出现浅黄、黄褐色、深褐色或黑色不同程度的颜色改变.
着色范围可由细小 斑点、条纹、斑块直至布满大部分釉面.
c)釉质缺损:牙釉质破坏、脱落,牙面出现点状甚至地图样凹坑的一种病理改变.
缺损呈浅蜂窝 状,深度仅限于釉质层,严重者釉质大片缺失.
5分度 5.1正常 釉质呈半透明乳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
5.2可疑 融质的透明度与正常釉质相比有轻微改变,隐约可见少许白纹或白色斑点,既不能确诊为轻度氟斑 牙又不能确诊为正常牙.
WS/T10028-2024 5.3轻度 釉质有明显的白垩样改变,可为细小的白色条纹或似纸样的白色不透明区,不规则地分布在牙面上, 白垩色不透明区甚至遍及整个牙面,牙面无光泽,牙面的某些部位可显露磨损现象,上颌前牙有时可见 釉质模糊着色.
5.4中度 釉质白垩色不透明区遍及整个牙面,且有明显的釉质着色或在唇频面有微小的独立的窝状釉质缺损.
牙齿可有明显的磨损,形态无明显改变.
5.5重度 釉质表面严重受累,明显发育不全,袖质缺损出现融合,呈带状或片状,甚至影响牙的正常形态.
牙面有广泛着色,其颜色可自棕色至接近黑色不等,牙常呈侵蚀样外观.
6鉴别诊断 氟斑牙的判定应与牙外源性着色、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和齿等进行鉴别,鉴别诊断方法见附 录B.
WS/T 10028-2024 附录A (规范性) 检查方法 A.1检查时,光线应充足,清洁牙的唇颊面,使牙面保持洁净、干燥.
A.2检查每个牙唇频面牙釉质损害状况后,选择2颗病损最重的牙,依其釉面损害程度逐个进行氟班 牙分度诊断,若被选的2颗牙受损程度不同,则以受损程度较轻的氟斑牙诊断,代表受检者的氟斑牙诊 断分度.
A.3检查和记录氟斑牙时不区分乳牙和恒牙.
A.4检查部位为牙的唇颊面.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B/T 5309-2023 不锈钢热轧等边角钢.pdf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YB /T 5309 -2006《不锈钢热轧等边角 钢》,与YB/T 5309-2006 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类别和牌号”(见2006 版本第1章);
b)增加了“订货内容”(见第4章);
c)增加了63 mmX63 mm、110 mmX110 mm、125 mmX125 mm等规格,并对尺寸允许偏差做了修改(见表1,2006年版的表3);
d)修改了长度及允许偏差的规定(见5.3,2006年版的2.3);
修改了顶端直角允许偏差的规定(见5.4,2006年版的2.4);e)
D)修改了弯曲度指标(见5.5,2006年版的2.5);
将理论重量、截面特性放到附录 A、附录B中(见5.6及附录 A、附录 B,2006 年版的 2.6);E)h)修改了牌号,同时更改了部分牌号的磷含量、镍含量(见表2,2006年版的表5);i) 增加“冶炼方法”(见 6.2);
j)修改了交货状态(见6.3,2006年版的3.2);
k)增加了弯曲试验规定(见6.4.4);1)修改了晶间腐蚀规定(见6.6.2,2006年版的 3.4)。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拓集团有限公司、唐山正丰钢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邹文辉、奚飞飞、王凯、徐昊驰、张利、蒋东林、刘宝石、王玉婕。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4年首次发布为GB/T4227-1984:
-2006年调整为YB/T5309-200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CAT 0001-2021北京市安装工程标识标准.pdf
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团体标准 T/BCAT 0001 -2021 北京市安装工程标识 标准 Thestandard of beijinginstallationprojectidentification 2021-01-22发布 2021-01-25实施 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发布 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团体标准 北京市安装工程标识标准 The standard of beijing installation project identification T/BCAT0001-2021 批准部门: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 施行日期:2021年1月25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1北京 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团体标准 北京市安装工程标识标准 The standard of beijing installation project identification T/BCAT 0001-202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海淀三里河路9号)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霸州市顺浩图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制版 天津翔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850毫米x1168毫米1/32印张:1%字数:43千字 2021年2月第一版 2021年2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26.00元 统一书号:1511236948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图书出版中心退换 (邮政编码100037) 本社网址:http://.cabp..cn 网上书店:. china-building. . cn 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 关于发布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团体标准 《北京市安装工程标识标准》的公告 京建联[2021]3号 现批准《北京市安装工程标识标准》为北京市建筑业联合 会团体标准,编号为T/BCAT0001-2021,自2021年1月25日 实施.
本标准公开出版发行.
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 2021年1月22日 如温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关于印发(团体标 准管理规定)的通知》(国标委联〔2019)1号)和北京市建筑 业联合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京建联〔2017]83号)的要求,为统一北京 市机电安装工程设备、管线、阀门及部件标识方式,编制组经过 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 和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标识方法,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标识,建筑电气与智 能建筑工程标识及附录等内容.
本标准的编制为机电安装工程设备、管线、阀门及部件标识 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标准由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负责管理,由北京市建筑业联 合会安装分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 建议,请及时至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安装分会(地址:北京 市西城区南礼士路头条3号,邮编:100045,邮箱:bjazth@ 126.,联系电话:010-88070419),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住总建设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福建省无障碍设施排查手册.pdf
福建省 无障碍 设施排查 手册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 2024年10月 序言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全 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促进社会融合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中华 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为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 障.
为指导各地开展既有无障碍设施排查,系统梳理各类设施应建未建、建设不规范、不到位或缺损 情况,查摆短板弱项,建立排查台账,制定本手册.
本手册分为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排查内容、典型问题、排查建档、附录.
为更好地推动 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提升,《福建省无障碍设施排查手册》与《福建省无障碍设施实施手册》可结 合使用.
本手册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福建省 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江纳颖、姚晓征、许建林、张 富城、陈剑清、方兴、金明润、林世雄、张强、黄盛尚、林经康、吴力立、黄秋实、吴昕、陈文星.
主要审查人:徐世元、俞放、吕韶东、施锦华、李姝婷、林力勇、陈树枝.
目录i 1总则 GENERAL PROVISION 1.1适用范围 01 1.2工作目标 01 1.3工作原则 02 1.4工作流程 1.5成果应用 03 1.6工作机制 03 2排查内容 CONTENT OF THE SURVEY 2.1设施要素 05 2.2排查项目 06 3典型问题 TYPICAL PROBLEM 3.1无障碍通行设施 11 3.2无障碍服务设施 26 3.3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 29 4排查建档 CHECK AND ARCHIVE 4.1内容要求 31 附件1具体项目排查情况明细表 31 附件2无障碍设施排查情况汇总表 39 5附录 GENERALPROVISION 附录1名词解释 47 附录2相关政策文件汇总表 52 附录3相关标准规范汇总表 54 1 总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福建省无障碍设施实施手册.pdf
福建省 无障碍 设施 实施手册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 2024年10月 序言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全 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促进社会融合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中华 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为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 障.
为指导各地高质量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福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积极 总结试点样板经验做法,组织编制了《福建省无障碍设施实施手册》,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一步 明确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提升等工程实施要点,努力为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人群创造衔接畅 通、体验友好、安全可靠的无障碍环境.
本手册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实施要点、无障碍通行设施、无障碍服务设施、无障 碍信息交流设施、附录.
为更好地推动新建与既有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福建省无障碍设施排查 手册》与《福建省无障碍设施实施手册》可结合使用.
本手册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福建省 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林经康、姚晓征、许建林、张 富城、陈剑清、方兴、吴昕、陈文星、罗依南、林忠、江纳颖、陈泽隆、陈正罡、林世雄、金明润.
主要审查人:徐世元、俞放、吕韶东、施锦华、李姝婷、林力勇、陈树枝.
目录 1总则 GENERAL PROVISION 1.1适用范围 01 1.2工作目标 01 1.3工作原则 02 1.4工作机制 02 2实施要点 IMPLEMENTATION POINTS 2.1设施要素 03 2.2实施项目 04 3无障碍通行设施 ACCESS FACILITIES 3.1无障碍通道 05 3.2无障碍出入口 06 3.3门 07 3.4楼梯 08 3.5无障碍电梯 09 3.6楼道升降机 11 3.7轮椅坡道 12 3.8盲道 13 3.9扶手 18 3.10缘石坡道 19 3.11无障碍停车位和上/落客区. 21 4无障碍服务设施 SERVICE FACILITIES 4.1无障碍厕所 23 4.2轮椅席位 27 4.3低位服务设施 28 5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 INFORMATION 5.1无障碍标识 29 6附录 GENERAL PROVISION 附录1名词解释 31 附录2相关政策文件汇总表 36 附录3相关标准规范汇总表 38 1 总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93
194
195
…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