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4730-2024 5G有源一体化系统空口电磁特性测量方法(备案版).pdf
ICS33.060.20 CCS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5G 有源一体化系统空口电磁特性测量方法 Over the air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for 5G active integration system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XXXX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 3.2缩略语. 4 4测试环境. 4 4.1测试仪表和工具.
4.2配合设备. 5 4.3测试配置. 5 4.4测试系统搭建. ..6 4.5坐标系定义与设备安装. 4.6总体说明. 8 5有源辐射及接收指标测试. 5.1场地校准 .8 5.2发射机有源辐射及接收指标测试 .11 5.3接收机有源辐射及接收指标测试. ..12 6天线方向图测试 .13 6.1业务波束 ..13 6.2广播波束... .14 6.3CSI-RS波束 .15 附录A(规范性)天线指标定义 信息服务平台 .18 附录B(资料性)推荐性的数据标准格式 .20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杰、李男、安少、邵哲、曹景阳、景旭、张瑞艳、张涛、林衡华.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5G有源一体化系统空口电磁特性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5GNR无线网络有源一体化系统空口电磁特性的测量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宏站有源一体化系统的射频与天线性能实验室测试验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3GPP TS 36. 104 无线接入网技术标准组:LTE基站无线发射与接收性能要求(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3GPP TS 38. 104 无线接入网技术标准组:5GNR基站传导性能要求(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NR;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3GPP TS 36. 141 无线接入网技术标准组LTE基站性能测试(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Base Station (BS) conformance testing) 3GPPTS38.141-1无线接入网技术标准组5GNR基站性能测试第一部分:传导测试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NR;Base Station (BS) conformance testing Part 1: Conducted conformance Vtesting) 3GPPTS38.141-2无线接入网技术标准组5GNR基站性能测试第二部分:辐射测试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NR;Base Station (BS) corformance testing Part 2: Radiated conformance 信息服务平台 testing)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1 有源一体化系统activeantennaunit YD/T XXXXXXXX 基站射频有源单元与无源天线单元一体化设计,内部通过射频连接器将天线部分与射频部分连接.
以下简称基站.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cct NR 新空口 New Radio LTE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AAU 有源天线单元 Active Antenna Unit RRU 远端射频单元 Remote Radio Unit BPSK 二进制相移键控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QPSK 四相移键控 Quadri Phase Shift Keying QAM 正交幅度调制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DL 下行链路 Down Link UL 上行链路 Up Link S 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 System MIMO 多输入多输出 Multi Input Multi Output EVM 误差矢量幅度 Error Vector Magnitude EIRP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Equivalent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 EIS 等效全向辐射灵敏度 Equivalent Isotropic Sensitivity AWGN 加性高斯白噪声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CW 连续波 Continuous Wave BBU 基带处理单元 Base Band Unit RB 资源块 Resource Block FDD 频分双工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GN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天线校准 Antenna Calibration PDS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ACLR 相邻频道泄漏比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io CSI-RS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harnel Si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4测试环境 4.1测试仪表和工具 测试所需仪表和工具见表1所示.
表1测试仪表和工具 名称 型号或规格 数量 备注 矢量信号分析仪 1台 用于调制质量与频谱质量等有关发射机性能测试.
矢量信号分析仪 1台 用于调制质量与频谱质量等有关发射机性能测试.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29-2024 5G无线通信终端电磁照射测试配置规范(备案版).pdf
ICS13.280 CCS C 7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5G 无线通信终端电磁照射测试配置规范 SAR testing configuration for 5G wireless munication terminal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本草案完成时间:2023-05) 在提交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维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XXXXX-XXXX 目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5GNRFR1SAR测试的时隙配置, 附录A(规范性) 5GNRFR1TDD的时隙配置 附录B(规范性) 4G LTETDD 的时隙配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 司、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联发 博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齐殿元、周峰、谈儒猛、马文华、蓝江鹏、邢金强、康岛、孙绍滨、周锐、汤 润森、李华、王瑞鑫、戴星、郭胜祥、赵竞、马文化、李德强、范广畅.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 YD/TXXXXX-XXXX 引言 本文件是YD/T1644.1、YD/T1644.2、YD/T1644.4系列SAR测试标准的补充标准,针对5GNRFR1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Ⅱ1 YD/T XXXXX-XXXX 5G无线通信终端电磁照射测试配置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无线通信终端5GNRFR1TDD时隙配置要求,明确SAR测试时隙配置条件.
本文件适用于为无线通信终端5GNRFR1TDD的SAR测试提供配置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1644.1:手持和身体佩戴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的评估规程第1部分:靠近耳朵 使用的设备(频率范围300MHz~6GHz); YD/T1644.2:手持和身体佩戴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的评估规程第2部分:靠近身体 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比吸收率(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MHz~6GHz); YD/T1644.4:手持和身体佩戴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的评估规程第4部分:肢体佩戴 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比吸收率(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MHz~6GHz) YD/T3627-2019: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移动宽带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3GPPTS36.211: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 UTRA):物理通道和调制(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 3GPPTS38.101-1: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NR,用户设备(UE)无线传输 和接收:第1部分:独立范围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art 1: Range 1 Standalone ); 3GPPTS38.101-3: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NR,用户设备(UE)无线电传 输和接收第3部分:范围1和范围2与其他无线的互通操作(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art 3: Range I and Range 2 Interworking operation with other radios).
3GPPTS38.331: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NR,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 议规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信息服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比吸收率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 生物组织单位时间(d)单位质量(dm或pdV)所吸收的电磁波能量(dw) SAR =- ddw)=ddw Apdpupp .(1) 公式(1)中:SAR单位为W/Kg 3.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28-2024 5G多模双卡双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备案版).pdf
ICS 33. 060. 99 CCS M 36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5G 多模双卡 双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5G Multi-rat dual-card dual-standby user equipment test method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目次 前言.. LL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网络测试环境, 55G多模双卡双待终端测试方法 5.1GSM工作模式下的测试方法 5.2WCDMA/GSM工作模式下的测试方法.
5.3LTE/WCDMA/GSM工作模式下的测试方法 5.4NR/LTE/WCDMA/GSM5G多模双卡双待终端业务和功能测试方法, 5.4.1总体要求.... 5.4.2卡槽功能测试 5.4.3开机时网络模式选择功能测试 5.4.4待机状态下网络模式选择功能测试 5.4.5双卡模式业务并发测试 5.4.6双卡终端的4G/5G互操作测试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5G多模双卡终端设备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YD/TXXX×《5G多模双卡双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一YD/T×XXX《5G多模双卡双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 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 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三星通信 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深圳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 有限公司、联发搏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朝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 公司、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省信息安 全测评中心)、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普天信息工程设计 服务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深圳荣耀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荣耀终端有限公 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婷、吴海波、黎卓芳、师瑜、丁志东、陆松鹤、孔露婷、李星、郑 海霞、薛凯心、张元、师延山、徐志坤、张宏伟、陈晓忠、全海洋、刘洋、陈栋、吴越、李翔、 薛祎凡、陈书平、李俨、王韵淇、李维成、龙迪、沈嘉、邢金强、朵灏、王海燕、张健、曾用 波、唐春梅、李果.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 YD/T XXXX-XXXX 5G多模双卡双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不同类型5G多模双卡双待终端在不同制式下的接入选网、卡槽要求、业务 功能、业务并发、4G/5G互操作等方面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支持增强移动宽带场景(eMBB)的6GHz以下频段的独立组网(Stand Alone)和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的5G多模双卡双待手持机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1215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YD/T2519-2013WCDMA/GSM(GPRS)双模数字终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五阶段) YD/T2863-2020LTE/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双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2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DMA 码分多址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SFB 电路域回落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EPC 演进型分组核心网 Evolved Packet Core network GPRS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 LTE 长期演进 1ong Term Evolution MTSI IMS多媒体电话服务 Muitinedia TelephoneService for IMS NR 新空口 New Radio NSA 非独立组网 Non-Standalone PLMN 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 Public Lands Mobile Network RAT 无线接入技术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RC 无线资源控制 Radio Resource Control SA 独立组网 Standalone SIM 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TDD 时分双工 TimeDivision Duplex TD-SCDMA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27-2024 5G移动通信网 用户驻地设备(CPE)通用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 33. 060. 99 CCS M 36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5G 移动通信网用户驻地设备(CPE)通用 技术要求 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for 5G customerpremiseequipment (CP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目次 前 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1 55GCPE在网络中的部署和分类 5 5.1概述..... 5 5.25GCPE在网络中的部署.. 5.3分类....... 5 6 6接口要求. 6.1上联通信接口. 66 6.2蜂窝移动通信接口. 6 6.3WLAN接口.. 6.4以太网接口. 6.5USB 接口 6.6蓝牙接口. 6.7 ZigBee接口 6.8其它接口. 7功能要求.... 8 7.1IP协议栈 8 7.2转发功能. 8 7.3 WLAN 功能. 8 7.4QoS 功能 9 7.5VLAN功能 9 7.6 DHCP功能 7.7DNS功能, 7.8DDNS 功能 10 7.9组播功能. 10 7.10时间管理功能, 7. 11 ALG/Port forwarding/DMZ 功能 . 10 7.12定位功能.
10 7.13天线要求.
10 7.14操作管理维护(0AM)功能.
10 8安全要求.. 11 8.1账号安全要求. 8.2网络安全要求. 12 9性能指标... 12 YD/TXXXX-XXXX 9.1吞吐量. 9.2时延 9.3丢包率, 9.4路由表容量. 10电源要求. 11环境适应性要求 11.1温湿度. 11.2大气压 11.3防护等级. 12电气安全要求.
13防雷要求. 14电磁兼容性要求. 附录A(资料性)消费类5GCPE和行业类5GCPE的具体应用场景 A.1消费类CPE的具体应用场景 A.2行业类CPE的具体应用场景. 附录B(规范性)各类5GCPE所适用的技术需求 参考文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I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YD/TXXXX《5G移动通信网用户驻地设备(CPE)通用技术要求》是5GCPE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 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a)YD/TXXXX《5G移动通信网用户驻地设备(CPE)通用技术要求》: b)YD/TXXXX《5G移动通信网用户驻地设备(CPE)通用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 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中国移动通信 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 术有限公司、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 团有限公司、朝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深圳 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康希通信科 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欣蔚、袁琦、杜志敏、李笑昕、唐春梅、张宏伟、杨坤、薛祎凡、朱余浩、 郑宏涛、张绪坤、张春玲、彭程、郑海霞、张伟强、李维成、刘洋、周雷、师延山、马旭、虞强、邱频 捷、陈玲、李新颜、高倩倩、张佳泗、徐晖、王紫程、姚海涛、肖虹、金晗晖、孔胜淼、赵训威、郭光 明、白杰、赵国锋、周海平、耿常健、张骏驰、韩冬、陆松鹤、师瑜、薛凯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26-2024 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TDD直放站测试方法(备案版).pdf
ICS 33. 060. 99 CCS 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5G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TDD直放站 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for5G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municationnetwork of TDD repeater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目 次 前言 I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 测试条件及判决依据.
4.1常规测试条件 4.2极限测试条件 4.3测试设备 4.4测试信号模式 4.5测试不确定度 4.6测试判决依据 4.7测试方法规定, 5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5.1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 5.2 自动电平控制... 5.3最大增益及误差.
5.4自动增益调整, 5.5增益调节范围及步长 5.6频率误差.... 6 5.7矢量幅度误差, 5.8最大允许输入电平 5.9带内波动 5.10 电压驻波比 5.11 杂散发射.. 8 5.12 5.13 频谱发射模板 5.14 带外无用发射 8 5.15 输出互调 9 5.16 噪声系数. 6' 5.17 传输时延.... 10 5.18 时延校正范围及补偿精度(仅适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 01 5.19 阻塞. 01 5.20 射频输入动态范围 II 5.21 开关切换时间. 11 5.22 时隙调节能力. 12 5.23 同步动态范围. 12 5.24 收发隔离度抑制比(适用于数字无线直放站) 13 5.25 节能, 13 5.26 NR不同MIMO通道的功率差(仅适用于具有MIMO功能的直放站) 14 5.27 NR不同MIMO通道的增益差(仅适用于具有MIMO功能的直放站) 5. 28 NR不同MIMO通道的时延差(仅适用于具有MIMO功能的直放站) 14 6 网络性能指标测试, 14 6.1组网及承载能力(仅适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 14 6.2整机效率. 15 YD/T XXXX-XXXX 6.3系统性能.. 15 7多系统干扰测试(仅适用于多制式产品) 8电源适应性测试 16 16 8.1高电压试验 8.2低电压试验 9环境适应性测试 [6 9.1低温试验 9.2高温试验 16 9.3恒定湿热 9.4外壳防护 10操作维护功能测试 11安全测试... 12电磁兼容测试... 12.1基本要求测试. 12.2机箱端口杂散辐射限值.. 13防需测试.... 附录A(规范性)测量设备要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XXXX-XXXX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 a)YD/TXXXX《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D直放站技术要求》: b)YD/TXXXX《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D直放站测试方法》; c)YD/TXXXX《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FDD直放站技术要求》: d)YD/TXXXX《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FDD直放站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 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 息通信研究院、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浙江威力克通信 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四川关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 (中国)通信有限公司、西安通和电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 公司、北京鑫昇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天基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北 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 任公司、中通维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天元瑞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衡华、郭希蕊、李云峰、廉长亮、李鹏、付俊涛、丁超、李福昌、 古思勇、高晓娜、李奎盛、王刚、曹亘、张光辉、王俊、徐红波、徐毅超、张冰、云翔、钱 思齐、陶德彪、李树磊、许森、张涛、信金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25-2024 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FDD直放站测试方法(备案版).pdf
ICS 33. 060. 99 CCS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5G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FDD直放站 测试方 法 Testmethod for 5G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munication network of FDD repeater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目次 前 1范围........ II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测量条件及判决依据 4.1常规测试条件 4.2极限测试条件. 2 4.3测试设备... 4.4测试信号模式 2 2 4.5测试不确定度 4.6测试判决依据 3 5无线指标测试 5.1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
3 3 5.2自动电平控制. 5.3最大增益及误差, 5.4自动增益调整 5.5增益调节范围 1 5 5.6增益调节步长及误差.
5.7频率误差.
5 5.8矢量幅度误差, 6 5.9最大允许输入电平. 5.10带内波动... 5.11电压驻波比. 5.12邻道泄露比(ACLR) 5.13杂散发射... 7 5.14频谱发射模板 8 5.15带外抑制... 5.16输出互调. 5.17噪声系数, 5.18传输时延, 6° 5.19时延校正范围及补偿精度(适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 6 5.20阻塞. 10 5.21射频输入动态范围. 10 5.22收发隔离抑制比(适用于数字无线直放站) .11 5.23节能.... 11 5.24NR不同MIMO通道的功率差(仅适用于具有MIMO功能的直放站) .12 5.25NR不同MIMO的增益差(仅适用于具有MIMO功能的直放站) ..12 5.26NR不同MIMO通道的时延差(仅适用于具有MIMO功能的直放站) .12 6网络性能指标测试 12 6.1组网及承载能力(仅适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 12 6.2整机效率. 13 6.3系统性能.
14 7多系统干扰测试 14 YD/T XXXX-XXXX 8电源适应性测试 14 8.1高电压试验. 14 8.2低电压试验, 15 9环境适应性测试 15 9.1低温试验... 15 9.2高温试验... 15 9.3恒定湿热试验.. 15 9.4外壳防护.... 15 10操作维护功能测试 15 11管理接口IPv6功能测试 15 12安全测试.... 15 13电磁兼容测试 15 14防雷测试.. 16 附录A(规范性)测试设备要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 a)YD/T××××《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D直放站技术要求》: b)YD/T×XX×《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D直放站测试方法》: c)YD/T×XX×《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FDD直放站技术要求》: dYD/T×XX×《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FDD直放站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 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京信网 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西安通和电信 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浙江威力克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 公司、北京鑫昇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天基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佰才邦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通维易科技 服务有限公司、天元瑞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尚坤、郭希蕊、王嘉伟、廉长亮、李鹏、付俊涛、丁超、李福昌、甘露、林 衡华、李奎盛、康婧、曹亘、张光辉、王俊、徐红波、邱剑良、张冰、李娜、钱思齐、陶德彪、李树磊、 高晓娜、张涛、许话.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64-2024 共享场景5G NR信息模型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33.060 CCS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20xx 共享场景5G NR信息模型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 of 5G NR informationmodel in case of thesharingscenario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YD/T XXXXXXXX 目次 目 前 ... 共享场景5GNR信息模型技术要求, t"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 4缩略语. .4 5共享场景的特殊需求与影响. 5.1不同共享场景的特殊需求, ... 5.1.1单小区标识场景. .5 5.1.2多小区标识场景.
5.2多小区标识场景对网络数据的影响. .6 6共享场景NR资源模型定义 6.1配置对象管理图 ..7 6.1.1各配置对象的包含关系, .7 6.1.2各配置对象的继承关系.
6.2配置对象详细信息 ..8 6.2.1 OperatorDU. ..8 6.2.1.1OperatorDU配置对象的描述. ..8 6.2.1.2OperatorDU配置对象的属性 ..8 6.2.2NROperatorCelIDU .8 6.2.2.1NROperatorCelIDU配置对象的描述 6.2.2.2NROperatorCelIDU配置对象的属性 ..8 7共享场景NR性能指标要求 .9. 7.1现有性能测量数据中需要区分运营商统计的指标, 7.2其他需要区分运营商统计的指标 10 7.2.1指标概述.. 7.2.2网络接入类. ..10 7.2.2.1初始QoSFlow建立请求数 ..10 7.2.2.2初始QoSFlow建立成功数 ...10 7.2.2.3QoSFlow建立请求数(EPS FALLBACK) ..11 7.2.3网络保持类. ..1 7.2.3.1QosFlow释放总次数. ..11 7.2.3.2QosFlow正常释放次数. ..1 7.2.3.3AMF发起的QosFlow正常释放次数 ..12 YD/T XXXXXXXX 7.2.3.4UE上下文释放总次数 .12 7.2.3.5UE上下文正常释放次数 .13 7.2.4移动性管理类 .13 7.2.4.1gNB站内切换请求次数 ..13 7.2.4.2gNB站内切换成功次数 .13 7.2.4.3同频切换请求次数. ..14 7.2.4.4异频切换请求次数 ..14 7.2.4.5小区切换入QosFlow建立失败次数(切片不支持) ..15 7.2.4.6小区切换入QosFlow建立失败次数(切片资源受限) ..15 7.2.5空口性能类. ..15 7.2.5.1下行RLC层用户面包总数(PDU) .15 7.2.5.2下行RLC层用户面重传包数.. ..16 7.2.5.3上行RLC层用户面包总数(PDU) 16 7.2.5.4上行RLC层用户面重传包数, ..16 7.2.5.5无线侧下行包时延. ..17 7.2.5.6无线侧上行包时延. ..17 7.2.6网络负荷类 ..18 7.2.6.1分运营商上行PUSCH信道可用PRB数 .18 7.2.6.2分运营商上行PUSCH信道独享PRB数 .18 7.2.6.3分运营商下行PDSCH信道可用PRB数 ..18 7.2.6.4分运营商下行PDSCH信道独享PRB数 .19 参考文献. .19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内 容起草.
本文件是共享场景下的5GNR网络管理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一一共建共享场景下无线网元管理系统(EMS)技术要求 一一共享场景5GNR信息模型技术要求 一共享场景下5GNR网络对等服务参数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 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 计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 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德屹、钟期洪、胡亚希、程新洲、王静云、金雨超、李一、巨满昌、李文璟、 徐乐西、樊兆宾、许瑞岳、舒敏、李钢、孙书强、尹梦君、武玉刚.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YD/T XXXXXXXX 共享场景5GNR信息模型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共享场景5GNR信息模型技术要求,主要定义了基于共享场景的5G网络无线接入网 (NR NG-RAN)的各类网络实体的资源模型,以及与共享场景相关的性能指标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5G无线网络共享场景下的运维管理.
注:通用的资源模型和性能指标要求见YD/T4289-2023和YD/T4290-202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4288-20235G网络管理技术要求性能测量数据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GPP 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计划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5QI 5GQoS标识 5G QoS Identifier AMF 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DN 可识别名 Distinguished Name DRB 数据无线承载 Dain Radio Bearer EPS 演进的分组系统 Evolved Packet System NSSAI 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 NR NR无线接入 NR Radio Access PLMN 公共陆地移动网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DS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63-2024 5G消息 行业消息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 33.030 CCS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5G 消息行业消息技术要求 5G messaging services-Application to person messag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目次 前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5G消息行业消息业务概述.
4.1总体要求. 4.2用户侧功能. 4.3行业客户侧功能.. 6 55G消息行业消息系统架构.
5.1系统逻辑架构图. 5.2主要网元功能概述.. 5.35G消息行业消息接口/接口描述 65G消息行业消息系统功能要求, 6.1概述.... 6.2基础消息功能. 6.3管理运营功能.
O1 6.4数据传递.
10 6.5码号与标识 10 7互通要求.... 10 8支撑管理要求. 10 8.1计费要求. 10 8.2结算要求. 10 9服务质量. 10 10终端要求. 10 11安全要求. 10 附录A(规范性)主要业务流程 11 YD/T 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 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讯邮电咨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悦、朱斌、高杰复、王光全、付国强、刘念、黄更生、刘悦、李家姿、吕光 旭、李善诗、雷多萍、李辉、邬学川、梁爽、晏志敏、郝红霞、王春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 YD/TXXXXXXXXX 5G消息行业消息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5G消息业务中行业消息技术要求,包括业务特征与业务要求,系统架构、协议、 接入方式、终端以及计费、安全等相关功能要求.
行业消息基于GSMARCSUP2.4及相关标准实现, 不限于5G蜂窝网络实现.
本文件适用于5G消息业务和支持5G消息业务的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YD/T3580-2019基于S2b的非受信的WLAN接入EPC的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 YD/T3615-20195G移动通信网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 YD/T3989-20215G消息总体技术要求 YD/T4287-20235G消息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要求 YD/T2620.1-2015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EPC)总体技术要求第1部分:支持E-UTRAN接入 GSMARCC.71v2.4富通信套件全球统一标准业务定义2.4版(RCSUniversalProfileService Definition Document) GSMA RCC.07v12.0富通信套件:先进通信业务和客户端规范12.0版(RichCommunication Suite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nd Client Specification) GSMA RCC.14v7.0服务提供商终端配置7.0版(Service Provider Device Configuration) GSMA RCC.15v7.0 IMS 设备配置和支持的服务 7.0版(IMS Device Configuration and Supporting Services) IETF RFC 3261 会话初始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IETF RFC 4975 消息会话中继协议(The 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MSRP)) IETF RFC 6135 MSRP的替换连接模型(An Alternative Connection Mode1 for the 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iSRP)) IETFRFC5366会话初始协议(SIP)中使用请求包含表的会议确立(ConferenceEstablishment Using Request-Contained List 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IETF RFC3966电话号码的 te1 URi(The tel URI for Telephone Numbers) OMA CPM融合的 IP消息体系2.2(ConvergedIP Messaging Architecture 2.2) 3GPP TS24.229V16.5.0基于SIP和SDP的多媒体会话控制协议(IP multimedia cal1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and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3GPP TS 23.501 5G网络系统架构(System Architecture for the 5G System)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1 5G消息 5G messaging 5G消息是能与短彩信等基础电信业务协同开展的业务,5G消息业务包括个人消息、行业消息和 增强通话涉及的消息等业务形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62-2024 基于SDN的移动性管理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 33.060 CCS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X×]-[××XX×]1/0 基于SDN的移动性管理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mplement of mobi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SDN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xxxxx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概述 6基于SDN的移动管理框架 6.1概述.
6.2基于SDN的移动性管理框架 6.3基于单控制器的移动性管理 6.4基于多控制器的移动性管理流程 7基于SDN的移动性管理流程 7.1概述 7.2技术要求, 7.3基于SDN的移动性管理流程.. 附录A(资料性)基于SDN的移动性管理场景. 13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晖、胡博、艾明、王胡成.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基于SDN的移动性管理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SDN的移动性管理技术要求,包括移动性管理技术在软件定义网络中的部署方 式,还规定了单控制器和多控制器的域内切换和域间切换的应用场景、业务流程以及相关场景和流程 所对应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SDN网络中移动性管理,指导基于SDN的无线网络中终端移动切换的开展、部署与建 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ITU-T Y.3001 未来网络:目标和设计(Future networks:Objectives and design goals) ITU-TY.3300 软件定义网络框架(Framework of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IETF RFC 7389代理移动性IPV6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Separation of ControlandUser Plane for Proxy Mobile IPv6) IETF RFC 7429 分布式移动性管理(Distributed Mobility Management)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TP GPRS隧道协议 GPRS Tunnelling Protocoi HCF 切换控制功能 Handover Control Function IP 互联网协议 Internet Protocol LMF 位置管理功能 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MIP 移动IP Mobile IP PGW PDN 网关 PDN Gateway SGW 服务网关 Serving Gateway SDN 软件定义网络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UE 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61-2024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 网页浏览类(备案版).pdf
ICS 33.030 CCS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XXXX-XXXXX1/XX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 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网页 浏览类 Metrics and methods of public application-oriented quality evaluation for mobile internetWebbrowsing servic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XXXX-XXXX 目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移动互联网网页浏览类应用概述 5.1基于移动网络的网页浏览类应用 5.2网页浏览类应用业务访问流程 6网页浏览类应用质量评价指标 6.1网页浏览类应用质量评价指标概述 6.2网页浏览类应用业务质量指标 6.3网页浏览类应用网络质量指标 7测试工具要求. 7.1测试工具结构, 7.2被测网站服务器服务要求 7.3测试终端设备要求 7.4测试工具软件, 8网页浏览类应用评测方法. 8.1评测方法概述 8.2评测环境 8.3评测流程... 8.4评测指标计算方法,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系列标准《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之一,本系列标 准的名称和结构预计如下: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总体要求 一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云游戏类 一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视频播放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视频通话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视频直播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网页浏览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移动游戏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文件上传下载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自由视角视频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测方法 路测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测方法 众测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测方法 移动终端APP测速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诺优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 团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心昕、陈德威、李连源、王栗、李建坤、李翔、郑皓月、雷波、高敏、史 德年、秦岩、杨波、高青、朱家悦、谭斌、樊兆宾、马伟、文武、徐嘉利、黄伟华、张春玲、丁仕林.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XXXX-XXXX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 网页浏览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使用网页浏览类应用时的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 a)定义了通过移动终端网页浏览类应用进行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测试的基本模型,并对于网络 质量密切相关的网页浏览用户体验指标进行了定义.
b)规定了网页浏览类应用进行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测试的方法,包括测试步骤,数据的获取方 式,各指标的计算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行业主管部门、电信运营企业等开展面向网页浏览类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 量评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ITU-TG.1010终端用户多媒体QoS类别(End-user multimedia QoS categories) W3C导航计时(NavigationTiming,17December 2012)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 APP:软件应用(Application) DNS:域名系统(DomainName System)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llyperText MarkupLanguage)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Iransfer Protocol) 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Secure)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Data Center) 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ecol) URL:统一资源定位系统(Uniform/UniversalResource Locator) W3C: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5移动互联网网页浏览类应用概述 5.1基于移动网络的网页浏览类应用 用户常使用的网页浏览类应用包括通过移动终端浏览器访问网页,以及使用新闻、购物、阅读等 APP.
这些网页和APP的内容包括文本、图片、动画、短视频、音频、文件等富文本内容,下文中统称 网页.
根据访间方式,网页浏览类应用形态可分为网页浏览器类和APP类,说明见表1.
YD/T XXXX-XXXX 表1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网页浏览类应用形态 序号 网页浏览类应用形态 应用特征 用户通过手动输入网页地址或点击页面链接、 网页浏览器类 收藏地址等方式,经过地址解析、网页内容下 载、网页内容加载后,由浏览器打开用户需要访 问的内容.
用户直接打开新闻、购物、阅读此类APP访问 2 APP类 网页,经过地址解析、网页内容下载、网页内容 加载后,由APP打开用户需要访问的内容.
5.2网页浏览类应用业务访问流程 网页浏览类应用访问的整体流程,主要包括用户输入访问网站的URL地址或打开应用APP,进行DNS 域名解析、TCP建连、HTTP请求、内容下载、内容加载渲染等子过程.
在访间网页时,用户体验直接受 到首元素呈现、首屏呈现、以及页面呈现等视觉时延的影响,这些视觉时延又间接受到DNS解析时长、 TCP建连时长、HTTP请求时长等网络传输因素的影响,具体流程见图1.
用户 终 服务器 DNS 网站所在 浏览器/APP 服务器 发送请求 解折时长 DNS DNS清求 DNS解 TCP TCP SYN清浆 建连时长 TCP SYN ACK 姚应 TCPACK应 TLS Hello 握手时长 TLS/SSL TLS证书 一TLS鑫户端密销交换 HTTP前 HTTP框聚请求 字节时长 HTTP首字节下载 首元素加载 HTTP冠限下级完成 星现 元请求 首展加 页面下载 元票下 量现 时长 元素请中 一元素下载一 元素请求 一最后一个元素下载 页加 量现 图1网页浏览类应用业务访问流程示意图 6网页浏览类应用质量评价指标 6.1网页浏览类应用质量评价指标概述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60-2024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测方法 移动终端APP测速(备案版).pdf
ICS33.060 CCS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XXXX-XXXXX1/0人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 互联网网络质量评测 方法移动终端APP 测速 Methods of public application-oriented quality evaluation for mobile internet - Speed test APPs on mobile terminal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XXXXX-XXXX 目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移动网络接入速率测试概述 5.1移动网络测速基本概念 5.2移动终端APP测速系统参考模型 6移动网络接入速率测试设备及平台要求 6.1测试终端设备要求, 6.2测速节点要求 6.3移动网络测速管理平台要求, 7测速APP测试方法 7.1测速环境 7.2测试配置 7.3上行速率测试 7.4下行速率测试 7.5时延、抖动及丢包率测试 8测速APP界面显示及数据上报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系列标准《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与评测方法》之一,用于规定 使用移动终端测速APP进行移动网络接入速率测试的方法.
本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预计如下: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 总体要求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 云游戏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 视频播放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 视频通话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 视频直播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 网页浏览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 自由视角视频类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测方法 移动终端APP测速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测方法 路测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测方法 众测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 集团有限公司,诺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波,秦岩,张儒源、闫旭鹏、马欣辉、樊兆斌、付桥、瞿贻才、黄伟华、 吴英迪、李军辉.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XXXXX-XXXX 面向公众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测方法移动终端APP测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使用在移动终端内运行的测速软件(APP)对移动互联网移动网络接入速率进行测 试的方法.
内容主要包括: a)定义了通过移动终端测速APP进行移动网络接入速率测试的基本模型,并对移动网络测速管 理平台、测速节点和测试终端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明确.
规定了移动终端测速APP进行移动互联网测速的测试方法和步骤,包括测试协议、测试开始 结束时间定义、传输数据量获取方法、测试过程中数据统计周期和处理方式等.
c)规定了使用移动终端测速APP进行移动互联网测速的测试时长、线程数等参数.
本文件适用于为移动终端测速APP的开发,以及使用此类APP对移动宽带速率开展的测试提供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P Application 应用软件 CD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内容分发网络 HTTP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送协议 TCP Trensfer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5移动网络接入速率测试概述 5.1移动网络测速基本概念 移动互联网包括移动接入网、核心网、骨干网和互联网(Internet)等部分,如图1所示.
000 无线接入 移动终端 移动接入网 通信核心网 城市骨干网 Internet 图1移动互联网网络结构示意 移动网络接入速率是指移动终端和网络运营商骨干网边缘侧之间的应用层(业务IP层)数据传输速 率,用以表征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数据传输能力,一般以Mbit/s(Mbps)为单位.
移动网络接入速率测 用户所在移动通信网络最大稳态接入速率的参考值.
YD/T XXXXX-XXXX 进行,测试指标主要包含网络上下行均值速率、峰值速率、网络时延、抖动、丢包率等.
注:由于用户终端到骨干网边缘只是移动互联网中的一个部分,用户使用实际网络业务时体验到的传输速率与移 动网络接入速率并不等同.
5.2移动终端APP测速系统参考模型 本文件所涉及的基于移动终端APP的移动网络测速系统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移动网络测速管 理平台,测速节点和测试终端.
其中,移动网络测速管理平台是在云上集中部署的管理和数据平台, 用于管理、调度测速节点及存储移动网络测速的结果数据:测速节点是指为测速APP提供测速服务的服 务器,分布式部署于运营商的骨干网边缘侧,由移动网络测速管理平台统一管理:测试终端是指安装 有测速APP,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用于测速的智能终端设备.
移动网络测速过程中,由测速APP控制测试 终端,通过指定协议与测速节点间进行一定时间的数据上传下载动作,通过对上传和下载过程传输的 数据量、测试时间等参数的计算,获取用户终端所处移动网络各项性能指标,并将测试结果汇总到移 动网络测速管理平台.
移动网络测速系统各部分在移动互联网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根据移动网络接入速率的定义,测速节点应部署在骨干网边缘侧,见图2中位置A处.
若无法在骨 干网边缘侧部署,也可部署在边缘CDN节点(图2中位置B处)上.
上#汇 B速服务器 测速管理平台 边缘CDN 000 无线接入 移动终端 移动接入网 通信核心网 城市骨干网 Internet 图2测试节点及测速管理平台部署示意 6移动网络接入速率测试设备及平台要求 6.1测试终端设备要求 6.1.1硬件要求 移动网络接入速率测试所用终端设备应为支持运营商公众移动通信服务各制式的智能型手机终端 设备.
手机终端设备应具备当时市场主流终端产品的硬件能力,预装主流操作系统,如i0S、Andriod、 Harmony、Windows等.
6.1.2测速APP基本要求 测速APP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具备终端性能检测功能,能够判断终端是否具备测速所需的性能和配置要求: 具备在线升级功能,并向用户提供自动升级和手动升级的选项: 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实现与测速平台间测试数据的加密传输,防止恶意程序盗取用户资料: 能够稳定运行,妥善处理运行中遇到的各种异常,避免对用户终端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除测试相关功能需求外,不占用用户终端额外的系统资源: 在测速前告知用户可能要收集的用户信息,包括设备ID、网络参数、IP地址、GPS信息等; 一为用户提供按测试要求对测试终端进行设定的功能,例如关闭其他上网进程、防火墙等: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59-2024 面向场馆的移动通信系统方波赋形天线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 33. 120. 40 CCS M5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XXXX-XXXX 面向场馆的移动通信系统方波赋形 天线技 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arge venues square beam antenna of mobile munication system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XXXXX-XXXX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天线分类 5要求 5.1电性能要求 5.2防雷性能要求 5.3机械特性要求.. 5.4环境条件要求.. 附录A(资料性)移动通信系统场馆方波天线应用场景 A.1移动通信场馆场景的覆盖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A.2场馆方波天线技术优势分析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 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 为技术有限公司、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善球、林学进、吴翔、张涛、张申科、李艳芬、曹景阳、赵杰、黄银明、诸 葛春林、黄立文、赵娜、芦永超、袁雪琪、高明皓、朱文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 XXXXXXXXX 面向场馆的移动通信系统场馆方波天线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通信系统场馆方波赋形天线的电性能、防雷性能、机械特性、环境条件.
本文件适用于工作子频段为1710MHz~2170MHz、2300MHz~2690MHz、3300MHz~3600MHz、 4800MHz~5000MHz的移动通信系统场馆方波赋形天线的研发、设计和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波束滚降beamroll-off 水平/垂直面波瓣从3dB下降到20dB的角度变化量.
注:滚降值计算方式为(20dB波宽度-3dB波瓣宽度)/2.
3. 2 方形赋形天线dual-polarized square beam antenna 适用于吊项安装且覆盖区域为方形的双极化天线.
注:通常指二维赋形天线.
3. 3 矩形赋形天线dual-polarizedrectangularbeamantenna 适用于壁挂安装且覆盖区域为矩形的双极化天线.
注:通常指一维赋形天线.
4天线分类 为满足大型场馆/机场候机楼/高铁站厅等高容量场景需要,场馆方波赋形天线分类如下: 方形赋形天线: 服务平 一矩形赋形天线.
不同类型场馆方波赋形天线应用参见附录A.
5要求 5.1电性能要求 5.1.1方形赋形天线电性能要求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2T2R及4T4R方形赋形天线电气指标应符合表1中的要求.
表1方形赋形天线电性能要求 YD/T XXXXXXXXX 类型 类型1 类型2 工作频段(Mz) 1710~ 3300~ 4800~ 1710~ 3300~ 4800~ 2690* 3600 000S 2690 3600 5000 水平面3dB波束宽度() 45±5 45±5 45±5 S干0C 30±5 30±5 水平面波束滚降(°) 20 20 20 20 20 20 垂直面3dB波束宽度(°) 45±5 45±5 45±5 30±5 30±5 30±5 垂直面波束滚降() ≤20 20 ≤20 20 ≤20 ≤20 增益(dBi) ≥10 ≥9.5 ≥9 ≥14.5 ≥14 ≥13.5 水平面旁瓣抑制(dB) 81 垂直面旁瓣抑制(dB) 前后比(dB) ≥25 交叉极化比(dB) 轴向≥15;3dB以内≥10 电压驻波比 ≤1.5 隔离度(dB) ≥25 无源三阶互调e2X43dBn(dBm) ≤107 平均功率容量(W) 100 指子频段1710MHz~2170MHz、2300MHz~2690MHz和宽频段1710MHz~2690MHz指标均满足此要求: “水平面”、“垂直面”以天线下端盖指向地面为基准: 当输入功率为2×37dBn,三阶交调指标满足此要求.
单频方形赋形天线电性能指标允差如下: 水平面3dB波束宽度关键指标,在指定频段内测试频点上的3dB波束宽度的最差值 应满足不超过该项指标范围5°的要求: 垂直面3dB波束宽度关键指标,在指定频段内测试频点上的3dB波束宽度的最差值 应满足不超过该项指标范围5的要求; 水平面波束滚降:关键指标,在指定频段内测试频点水平面波瓣从3dB下降到20dB 的角度变化量最差值应满足不超过该项指标范围3°的要求: 垂直面波束滚降:关键指标,在指定频段内测试频点垂直面波瓣从3dB下降到20dB 的角度变化量最差值应满足不超过该项指标范围3°的要求: 增益:非关键指标,在指定频段内测试频点上增益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指标0.5dB,而 且测试频点上的最差值不能小于指标1.0dB; 水平面旁瓣抑制:关键指标,最差值不超过该项指标3dB: 垂直面旁瓣抑制:关键指标,最差值不超过该项指标3dB; 前后比:范围为180°土30°,双极化天线取同极化与交叉极化前后比中较差者,最差值 不能超出该指标2dB的要求; 交叉极化比:在工作频段带范围内交叉极化比的最小值应不小于该项指标要求2dB; 电压驻波比:在工作频段带内驻波比的最差值应满足该项指标: 隔离度:在工作频段带内隔离度的最小值应满足该项指标:V 无源三阶互调:在工作频段带内无源三阶互调最大值不能超过该项指标7dB的要求.
双频和多频方形赋形天线电性能指标允差为无源三阶互调允许再下降5dB,增益允许再下降 0.5dB,其余指标与单频天线的电性能要求相同.
内置合路方形赋形天线电性能指标允差为1710MHz~2170MHz和2300MHz~2690MHz频段增益允 许再下降0.5dB,3300MHz~3600MHlz和4800MHz~5000MHz频段增益允许再下降1dB,其余指标与 单频天线的电性能要求相同.
5.1.2矩形赋形天线电性能要求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58-2024 移动通信天线集束接头(备案版).pdf
ICS 33.120.40 CCS M51 YD YD/T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移动通信天线集束 接头 Antenna cluster connector for mobile munication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 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XXXX-XXXX 目次 前 言 II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3.2 缩略语 集束连接器型号 5 技术要求 2 5.1 界面 2 5.2 材料 10 5.3 表面处理 10 5.4 标识 10 5.5 外观 11 5.6 电气性能 11 5.7 机械性能 11 5.8 环境性能 12 5.9 环保性能 13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的标准条件 6.2 镀层厚度 13 6.3 外观, .13 6.4 电气性能试验 13 6.5 机械性能 14 6.6 环境性能 15 6.7 环保性能 16 检验规则 16 7.1 总则 16 7.2 出厂检验 16 7.3 型式检验 包装、 运输和贮存 17 8.1 包装标志 8.2 包装形式 8.3 运输和贮存 81.. 附录A(规范性)标准规尺寸 ..19 A.1中心接触件标准规... .19 A.2外导体标准规.. .19 A.3四芯插孔连接器标准规 .20 A.4四芯插针连接器标准规, 21 A.5五芯插孔连接器标准规, 21 A.6五芯插针连接器标准规 22 A.7九芯插孔连接器标准规, A.8九芯插针连接器标准规 24 参考文献..... 26 YD/T 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 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 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泰瑞 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涛、王东洋、段红彬、诸葛春林、张申科、华彦平、吴翔、李福昌、孙全 有、石萌、李艳芬、王守源、孙磊、丁明玲、赵杰、迟乔山、丁雪.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 XXXX-XXXX 移动通信天线集束接头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通信天线用集束接头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 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工作频率在6GHz以下的移动通信天线产品中4芯型、5芯型、9芯型集束接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2423.3-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22-201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IEC62037-2无源射频和微波器件互调电平测量第2部分:同轴电缆组件中无源互调的测量 (Passive RF and microwave devices Intermodulation level measurement-Part 2:Measurement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 coaxial assemblies)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C:直流电(Direct Current) TDD: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 FDD: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 4 集束连接器型号 集束连接器型号分类、中心接触件型式、通信制式、外形、端口数量组成.
集束连接器型号如图 1所示,各组成代号的含义见表1.
编口数量 外形 通信制式 中心接触件整式 图1集束连接器型号 表1集束连接器型式代号的含义 端口数量 外形 通信制式 中心接触件型式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省略 直头 P FDD M 播针 4 4芯型 A 直角弯头 S TDD F 插孔 YD/T XXXX-XXXX 省略 直头 P FDD M 插针 5芯型 A 直角弯头 s TDD F 插孔 省略 直头 9芯型 P FDD M 插针 9 A 直角弯头 S TDD F 插孔 例如:产品分类为4芯型、接口型式为插针、外形为直头、通信制式为FDD的集束连接器标记 为:MP-4. 5技术要求 5.1界面 5.1.14芯型集束连接器的界面 4芯型集束连接器分为插针和插孔两种界面,其中4芯插针界面如图2所示,其具体尺寸应符合表2 规定:4芯插孔界面如图3所示,其具体尺寸应符合表3规定.
a)插针连接器 4xq 0.1BMCM) c 3 行业标准信服务平台 ①中0.1AB(M)C(M) s4 ④0.1AC(M) 85 A 注1:机械参考面.
注2:四个辅助槽的倒角是可选的.
注3:主槽的例角是可选的.
注4:带有插针接触件的射频通道的配合面如图8a),其尺寸如表8所示.
注5:密封图形状可选.
注6:带引插针接触件的射频通道的初始位置编号和其他编号的位置顺时针方向旋转.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57-2024 基站天线美化罩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备案版).pdf
ICS 33. 100 CCS M 04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站天线美化罩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antenna beautifying cover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 XXXX 目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5测试方法. 附录A(资料性)传统玻璃钢和新型复合材料美化罩透波性能实测数据 附录B(资料性)美化罩选型建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 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普罗斯 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纳言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摩比天线技术 (深圳)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祁宝金、刘坤、丁井臻、孙天兵、张帆、陈思颖、徐光、马哲锐、贾林山、 孙向前、贺晓能、安少庚、孙思扬、李晓亮、陈林、王蔚、赵杰、王伟、宫振丽、傅晓明、代喜望、 陈海、钱军、张娜、安涛、何明宪.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xxx×xxxx 基站天线美化罩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站天线美化罩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基站天线包括无源天线和AAU.
本文件适用于工作频段为6GHz以下的基站天线美化罩,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工作频段:2515~ 2675MHz、3400~3600MHz和 4800~4900MHz.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689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T 1409-2006 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波长存内)下电容率和介 质损耗因数的推荐方法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2423.22-201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 5169.1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6部分:试验火焰50W水平与垂直火焰 试验方法 GB/T 16422.2-2022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 YD 5083 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T 2868-2020 移动通信系统无源天线测量方法 YD/T 3893 电信设备风力试验 YD/T 5131 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榄结构设计规范 JGJ 14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息服务平台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美化罩 beautifying cover 为实现对天线的美化、伪装或隐蔽面在天线外围增加的罩体.
3. 2 AAU active antenna unit 有源天线单元.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56-2024 天线类设备型号命名方法(备案版).pdf
ICS 33.120.40 CCS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天线类设备型号命名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s of antenna line devices name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妥 XX-XX-XX发布 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目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天线型号组成及格式 4.1天线型号组成 4.2天线型号格式 5型号组成内容的代号及意义 5. 1 公司名称 5.2 天线类型 5.3 端口数 5. 4 极化, 5.5 常规天线频段 5.6 增益表示方法 5.7 日面波瓣宽度表示方法.
5.8美化天线外形结构代码 附录A(资料性)型号命名示例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联 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烽火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艳芬、张涛、何骏涛、张申科、华彦平、赵娜、朱文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 YD/TXXXX-XXXX 天线类设备型号命名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线类产品的命名方法,包括组成内容、组成格式、代号及意义.
本文件适用于常规基站天线和一体化美化天线产品的命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733.10电信术语天线 3术语和定义 GB/T14733.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常规基站天线Base stationantenna 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天线,包括非电调天线和电调天线.
3. 2 一体化美化天线Integrativebeautificationantenna 一种对天线体进行外观装饰以使适应外界环境的天线.
4天线型号组成及格式 4.1天线型号组成 天线型号由公司名称、天线类型、端口数、极化方式、频段、增益、水平面波瓣宽度等 字段组成.
4.2天线型号格式 4.2.1天线类型 本文件涉及的天线型号格式按照天线类型分别规定,天线类型分为常规基站天线和一体 化美化天线,其中常规基站天线按照适用频段分为单频天线和多频共用天线.
4.2.2单频天线 单频天线型号的命名格式如图1所示.
XX xX: XX XXX10 公司名称 天线类型 端口数 极化 频段 增益 水平面波束室度 图1单频天线型号的命名格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55-2024 基于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播业务设备测试方法(备案版).pdf
ICS 33. 060. 99 CCS M 36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播业务设备 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 of equipment for cell broadcast service based on LTE mobile municationnetwork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测试方法.. 4.1测试环境 4.2测试环境说明. 4.3测试环境设备. 4.4测试仪表要求. 4.5测试的前提条件 5测试内容.. 5.1业务流程测试. 5.2UE测试 5.3性能测试-广播消息端到端时延 10 5.4CBC操作维护测试 11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YD/TXXXX《基于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播业务设备测试方法》是LTE移动通信网络小区广播业 务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a)YD/TXXXX基于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插业务设备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 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 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 司、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联发博动科技(北京)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路鹏、魏圭、王海梅、梁爽、杨帆、张科峰、王春萌、徐鹏、周星月、乔 永团.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 YD/T XXXX-XXXX 基于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播业务设备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播业务的端到端设备(CBC、ME、eNB和UE)的测试 方法,包括业务流程测试、UE测试和CBCF操作维护测试等.
本文件适用于支持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播业务的端到端设备的研发、设计和测试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XXXX-XXXX基于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播业务设备技术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CBC 小区广播中心功能 Cel1 Broadcast Center CBE 小区广播设备 Cell Broadcast Entity 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eNB 演进的NodeB evolved Node B MME 移动性管理实体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PWS 公共预警业务 Public warning service TAI 跟踪区标识 Tracking Area Identity UE 用户设备 Equipment 4测试方法 4.1测试环境 LTE网小区广播业务测试应按图1组网: UE MME SBc nn (R)AN S1-MME CBC CBE [UE] MME SBc 图1测试组网图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54-2024 基于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播业务设备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 33.060 M36 YD CCS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播业务设备技术 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equipment for cell broadcast service based on LTE mobile municationnetwork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202×-××-××发布 202×-××-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 XXXX 目次 前 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网络架构. 5网络设备功能要求 5.1 CBC... 5.2 MME.. 5.3 eNodeB. 5.4 UE.. 6网络接口协议要求 6.1CBC-eNB协议栈 6.2SBc接口 6.3S1-MME接口 6.4 LTE-Uu 接口 7业务流程. 7.1概述.. 7.2预警消息投递流程.
7.3预警消息取消流程. 8性能指标要求. 9备份要求 10CBC统计与网络管理 10.1统计. 10.2网络管理要求. 11CBC操作、维护要求.
11.1操作维护界面.
11.2操作维护要求, 信息服务平台 12定时和同步要求, YD/T ×××x 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YD/TXXXX《基于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播业务设备技术要求》是LTE移动通信网络小区广 播业务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 讯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 通信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 国)有限公司、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联发博动科技 (北京)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岚、王庆扬、李路鹏、梁爽、周星月、杨帆、方海鹏、张科峰、王丽君、 王春萌、张晶、乔永团.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 xxx XXX 基于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播业务设备技术要求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LTE移动通信网小区广播业务CBC、MME、eNB和UE设备的功能要求、接 口协议要求、业务要求、性能指标要求和操作维护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LTE移动通信系统端到端设备的研发、设计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32634-2016公共预警短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IETF RFC 4960 流控传输协议(StreamControlTransmissionProtocol) 3GPP TS 23.038 V16.0.0 字符和语言专用信息(Alphabets and language specific information)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BC 小区广播中心 Cel1 Broadcast Center CBE 小区广播设备 Cel1 Broadcast Entity CMAS 商用移动预警系统 Commercial Mobile Alert System eNodeB(eNB)进的 Node B evolved Node B ME 移动性管理实体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PWS 公告预警系统 Public Warning System UE 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 网络架构 图1是基于E-UTRAN公共预警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
UE eNodeB MME CBC CBE LTE-Uu S1-MME SBc 图1EPS PIWS 构架 小区广插中心(CBC)是核心网的一部分,通过SBc接口连接到MME,该接口在6.2介绍,MME 和eNodeB之间的S1-MME接口在6.3介绍.
CBC和CBE之间的接口不在本文件中定义.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53-2024 移动通信接入网意图管理服务技术要求(第一阶段)(备案版).pdf
ICS 33. 060 YD CCS 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移动通信接入网 意图管理服务技术要求 (第一阶段) IntentDriven Management Service TechnicalSpecification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 (Phase 1)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X-XX-X×发布 202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目次 目 次. 前 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 3.2. 3.3. 3. 4. 4.缩略语.. 5.基本概念定义. 5.1.意图概念定义.
5.1.1.概述... 5.1.2.意图分类 5.1.3.意图表达内容, 5.1.3.1.意图期望. 5.1.3.2.期望目标 5.1.3.3.期望对象. 5.1.3.4.上下文信息 5.2.意图驱动管理. 5.2.1.意图驱动管理服务. 5.2.2.意图转译. 5.3.意图驱动的闭环. 6.移动通信接入网意图管理用例与技术要求 6.1.用例.... 6.1.1.无线覆盖优化用例, 6.1.1.1.用例描述.
6.1.1.2.技术要求. 6.1.2.无线速率优化用例. 6.1.2.1.用例描述.
6.1.2.2.技术要求.. 6.1.3.无线网络部署用例 6.1.3.1.用例描述.
6.1.3.2.技术要求. 6.2.移动通信接入网意图管理服务通用技术要求. 7.移动通信接入网意图管理操作和模型, 7.1.意图管理操作.
7.2.意图模型, YD/Txxxxxxxx 7.2.1.通用意图模型. 7.2.1.1.意图信息对象类Intent<> 7.2.1.2.意图期望数据类型IntentExpectatio 7.2.1.3.期望对象数据类型ExpectationObject<<dataTy 7.2.1.4.期望目标数据类型ExpectationTarget 7.2.1.5.上下文数据类型Context<<dataType 7.2.1.6.执行信息数据类型FulfilmentInfo( 7.2.1.7.属性定义..... 7.2.2.场景化意图模型. 7.2.2.1.无线网络期望. 7.2.2.2.属性定义.
7.2.3.针对用例的意图参数描述., 8.意图管理流程. 8.1.概述. 8.2.意图创建. 8.3.意图修改.
8.4.意图删除.
8.5.意图查询.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意图管理流程图PlantUML代码 A.1意图模型管理类图 A.2意图创建流程图. A.3意图修改流程图. A.4意图删除流程图 A.5意图查询流程图. 参考文献...... 宁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 II YD/T 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浪潮 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奇、解宇瑄、樊兆宾、许瑞岳、黄谢田、巨满昌、谢宝国、孙书强、 李钢、马丽萌、尹梦君、郑康、舒敏.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Ⅲ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52-2024 5G深度包检测系统架构与功能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 33.040 YD CSS M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5G 深度包检测系统架构与功能技术要求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deep packet inspection system on 5G network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发布 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01×XXXx 目次 前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应用场景分析 6.5G深度包检测系统架构总体方案 7.5G深度包检测系统功能技术要求 附录A(规范性)控制面5G接口采集的字段与说明 附录B(规范性)N3/N9接口采集协议字段与说明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01×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 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永伟、张译戈、邹魏、赵辉、马琼芳、倪康康、程伟强、胡淑军、王 雪荣、王素彬、黄模辉、王兴春、袁宁、余立、高敏、李文云、刘浩.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 201×xxxx 5G深度包检测系统架构与功能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5G深度包检测系统的总体架构与功能技术要求、对一些主要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分 析,给出了5G深度包检测系统参考实现方案,定义了检测系统对5G接口的采集功能要求,定义了 相关采集设备的功能技术要求,供行业内设备商或运营商参考.
本文件适用于5G电信网络下深度包检测系统的方案设计、研发和生产,其他5G专网深度包检测 系统也可以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深度报文检测deeppacket inspection 深度报文检测,是一种基于数据包的深度检测技术,针对不同的网络应用层载荷(例如HTTP、 DNS等)进行深度检测,通过对报文的有效载荷检测决定其合法性,本文中所述的DPI指的是具有深 度报文检测技术功能的装置或设备.
3.2.流量日志Xdata recording 流量日志是由CDR(Cal1Data Recording呼叫数据记录)演变面来的概念.
CDR是传统通信网中 对通话过程中网络关键信息的记录.
XDR是CDR概念的扩展,在本规范中泛指对移动网络、承载网络 中数据流量的关键信息记录,即流量日志,以用户会话为单位,一个会话形成一条XDR记录.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5GAN 5G Access Network 5G接入网 5GC 5G Core Network 5G核心网 5G-GUTI 5G 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 5G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 5GS 5G System 5C系统 AMF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 APN Access Point Name 接入点名称 AUSF 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 鉴权服务器功能 CoAP Constrained Application 受限制的应用协议 Protocol DPI Deep Packet Inspection 深度包检测 eNB Enhanced Node B LTE接入网节点 GPSI Generic Public Subscription Identity 公共用户标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4751-2024 共享场景下5G NR网络对等服务参数要求(备案版).pdf
ICS33.060 CCS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20xx 共享场景下5G NR网络对等服务参数要求 Parameter requirement for equality service of 5G NR in case of thesharingscenario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YD/T XXXXXXXX 目次 目 次 前 III 共享场景下5GNR网络对等服务参数要求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 3.1术语和定义. 3.1.1 NR 网络对等服务NR Network Equality Service. 4缩略语. 5NR对等服务参数概览 5 6NR对等服务场景需求 6.1共享类场景. 6.2准入资源类场景. h 6.3移动类场景. 6.4调度类场景. 8 6.5语音类场景.... 8 7共享场景的NR对等服务关键参数 7.1说明...... 8 7.1.1事件与符号说明. 8 7.1.2配置粒度说明.. 8 7.2共享类.... 9 7.2.1共享模式开关 7.2.2小区广播消息 7.3准入资源类.... 9 7.3.1RRC连接数, 6 7.3.2专用PRB资源. 7.3.3优先PRB资源. 7.3.4最大PRB资源. 10 7.3.5切片组级专用PRB资源 10 7.3.6切片组级优先PRB资源 01 7.3.7切片组级最大PRB资源.
10 7.4移动类.... 10 7.4.1同频切换. 10 YD/T XXXXXXXX 7.4.2异频互操作. 12 7.4.3异系统互操作 16 7.5调度类.. 61 7.5.1调度优先级. 61 7.5.2相对调度比例 20 7.5.3 RLC Mode.. 20 7.6语音类.... 20 7.6.1VoNR开关.. 20 7.6.2EPSFBVoLTE开关 20 7.6.3基于语音质量的异频互操作. 20 7.6.4基于语音质量的异系统互操作 17 8共享场景的NR对等服务判定规则. 8.1共享类对等判定.. 8.1.1小区共享判定.... 8.2准入资源类对等判定... 8.2.1RRC连接数资源判定. 8.2.2PLMN级PRB资源判定 8.2.3切片组级PRB资源判定 22 8.3移动类对等判定... 8.3.1同频切换对等判定.. 8.3.2异频互操作对等判定. 8.3.3异系统互操作对等判定 26 8.4调度类对等判定.. 67 8.4.1调度优先级判定., 67 8.4.2相对调度比例判定.
8.4.3 RLCmode判定. 8.5语音类对等判定 8.5.1语音开关判定.. 30 8.5.2基于语音质量的是频互操作对等判定 30 8.5.3基于语音质量的异系统互操作对等判定 参考文献...... 信息服务平台 11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内 容起草.
本文件是“共享场景下的5GNR网络管理”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一一共建共享场景下无线网元管理系统(EMS)技术要求 一一共享场景下5GNR信息模型技术要求 一共享场景下5GNR网络对等服务参数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 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 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静云、钟期洪、程新洲、李菲、李一、金雨超、李德屹、薛超粤、龙青良、 徐乐西、樊兆宾、巨满昌、舒敏、李钢、孙书强.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1 YD/T XXXXXXXX 共享场景下5GNR网络对等服务参数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共享场景下5GNR网络对等服务参数要求,主要定义了共享场景下的对等服务关键参 数体系,包含共享类、准入与资源类、移动类、调度类和语音业务类等对等参数,以及共享场景下的对 等服务参数判定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5G无线网络共享场景下(非漫游)的运维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NR网络对等服务NR network equality service 共享场景下,5GNR网络向各个运营商提供网络无差别质量的服务.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5QI 5GQoS标识 5G QoS Identifier DRB 数据无线承载 Data Radio Bearer PLMN 公用陆地移动网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RB 物理资源模块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RLC 无线链路层控制 Radio Link Control RRC 无线资源控制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SRP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 RSRQ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 SINR 信噪比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UE 用户终端 User Equipmen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84
85
86
…
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