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T 1509.2-2021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加热红外吸收法

附件大小:2.31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石化规范
分享会员:
分享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ICS77.120.99
CCS H 17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509.2-2021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碳含量的测定高频加热红外吸收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icon-carbon composite anode materials-Part 2:Determination of carbon content-High-frequency heating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2021-12-02发布 202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 T 1509.2-2021,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化学分析方法,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加热红外吸收法,碳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高频加热红外吸收法,YS/T 1509.2-2021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加热红外吸收法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YS/T1509一2021《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化学分析方法》的第2部分。YS/T1509一2021《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化学分析方法》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一第2部分:碳含量的测定高频加热红外吸收法;
—第3部分:铁、镍、锆、钙、铅、铝、铪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43)、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203/SC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合通用(青岛)测试评价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广东奥天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彩霞、陈雄飞、李娜、贺东江、李素青、徐晓燕、刘朝方、刘凯、庄艾春、曹振华、曲翔、程紫辉、田佳、刘红、张胜、庞欣、郭飞、刘绪方。

内容摘抄: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碳含量的测定高频加热红外吸收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频加热红外吸收法测定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中碳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中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60.00%~98.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在助熔剂存在下,在高频感应炉内通人氧气流,使试料在高温下燃烧,试料中碳以CO和CO2的形式释放,并随载气经过催化剂全部氧化为CO2,气流流经CO2红外检测池时,检测器通过接收能量的变化检测到CO2的浓度,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的碳含量。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年老网站,真实资源、每天更新、会员免费畅享!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可爱莹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